時間:2023-04-17 18:00: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污染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空氣、水、土地以及大量的生物和礦物質。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又在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自身的環境,甚至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臭氧層破壞、氣候變暖、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化學品和固體廢棄物的危害等等,已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現實威脅。而大部分環境污染物是因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產生的。它們進入環境后,通過物理變化、化學反應或生物作用會轉變成危害更大的新污染物。今天反污染的前線不單是在工廠,而是還在你的辦公室里、你的家中。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家庭居室、辦公場所、商店賓館、車輛習機)度過的。調查顯示,上海居民平均有86%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而有60%的時間是在自己的家中。然而,室內化學污染物的種類及其污染的程度與室外存在著明顯差異,而且要嚴重得多。
除了室外的大氣污染物能經空氣流通進入室內以外,室內各種建筑裝飾材料、廚房炊事、化妝品、日用化學用品和化學制品、復印機、放射性污染物等都是重要的室內化學污染源。人們已從室內空氣中鑒定出300多種揮發性化學物質。盡管其含量一般僅在mg/kg或μg/kg級水平,甚至更低,但某些室內化學污染物的濃度還是遠高于室外,而且由于人們長時間留于室內,其影響是十分嚴重的。醫學研究表明,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室內化學污染是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重要誘因。大量合成化學品不斷進入室內產生的各種化學污染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健康問題,正在引起發達國的環境和衛生學家們的關切和注意。專家們已發出警告:富強內化學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已經到不容忽視的地步了,人們在注意室外環境保護的同時,應該采取有效對策,減少室內化學污染,以保護人類自己的健康。
一、建筑裝璜裝飾材料污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新型建筑裝璜裝飾材料進入了家庭,成為新的化學污染源。家具、墻紙、天花板、化纖地毯、塑料地板、隔熱材料等中所含的甲醛在長期持續緩慢地釋放出來。各種樹脂、油漆、乳膠、涂料、粘合劑等也大量釋入出甲醛。塑料制品受熱潮解時容易發生變性釋放出甲醛。調查發現,裝飾程度較高的居室中,甲醛濃度竟為室外的46倍。甲醛為細胞原漿毒。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吸收,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組織蛋白的凝固壞死,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動物試驗證明甲醛是致肺癌物。室內含量達30mg/m3進可當即致死。因此,研制新一代環保型裝璜裝飾材料,實現裝璜的環保化、綠色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控制甲醛污染的有效方法是關閉門窗,在室溫27℃以氨水熏蒸幾個小時,裝修中使用的各種溶劑、粘合劑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油漆中用做稀釋劑的香蕉水,含苯或甲苯達50%—55%,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現在對神經系統的先興奮后抑制作用,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中毒后出現頭痛頭暈、心動過速,重者出現意識障礙、抽搐,可發生腦水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裝修宜適度,剛裝修好的新居應加強通風,不宜馬上入住。
二、廚衛污染
炊事燃燒、分散取暖是居室空氣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各種燃料(煤、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木材、紙等,在供氧不足下不完全燃燒,生成大量多環芳烴(PAH)。在400℃—800℃下芳香烴逐漸聚合或環化生成的苯并[a]芘是強致癌物。SO2、酚等促進致癌物與苯并[a]芘等聯合作用,使肺癌死亡率逐漸上升。家用爐具排放的煙氣中苯并[a]芘可達1000μg/m2。醫學調查證明,云南宣威肺癌死亡率居全國之首可能與其室內燃煤污染物濃度高于室外的數十至上百倍有關。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煎、炒、烤、烘等高溫烹調加工中,烹調油在270℃高溫下分解,其煙霧中含有多環芳烴苯并[a]芘、苯并蒽,而食用油與魚、肉等食品一起在高溫下能生成烴類、醛類、羧酸、雜環胺等200多種物質,其遺傳毒性遠大于苯并[a]芘,我國女性乳腺癌的高發可能與此相關,香腸、熏魚、烤牛肉、烤焦的魚皮以及直接在火上烤的牛排中,苯并[a]芘的含量分別是高達1.0—10.5μg/kg、1.7—7.5μg/kg、3.3—11.1μg/kg、5.3—760μg/kg和50.4μg/kg。而愛吃煙熏食物的冰島人的胃癌發生率很高。故應改革爐灶,使用脫排油煙機,注意通風、消煙、除塵,減少高溫烹調,提倡烹飪電氣化。
衛生間、下水道散發的氣體中含有H2S、甲硫醉、甲硫二醇、乙胺、吲哚等,有毒性,會引起嘔吐、降低食欲。空氣中H2S含量為30—40mg/m3時即會引起眼睛及呼吸道癥狀。而若低濃度下長時間接觸,也會發生慢性中毒反應,頭痛、眩暈、記憶力和免疫功能下降。
吸煙與肺癌的增長呈正相關。香煙煙霧中含有相當數量的多種PAH、氮氧化物、尼古丁以及As、Ni、Cr等多種致癌物和CO、HCN等多種有害物。用GC/MS分析煙草焦油中的PAH有150多種,其中致癌的有10多種。每100支煙中含苯并[a]芘3.0μg—4.0μg,二苯并[a,j]熒蒽0..4μg,,苯并[b]熒蒽0.3μg,苯并[j]勞蒽0.6μg。吸煙有害健康者同樣受到嚴重威脅。
三、化妝品污染
美容熱使形形的化妝品涌入家庭。專家告誡,應慎用各種化妝品。
臨床發現,使用化妝品引起皮炎患者增多。化妝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劑、防腐劑、漂白劑、避光劑等都可導致接觸性皮炎。香水、防曬劑、染發劑中含的對苯二胺,口紅中含的二溴和四溴熒光素都具有變應原性質,可引起皮膚紅腫、搔癢,發生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胭脂、眉筆的筆芯亦含有變應原,可引起眼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妝品能引起兒童性早熟發育癥狀。
洗發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其口服致死量為2g—15g。若苯酚通過皮膚大面積吸收進入體內,對內臟腎功能和神經系統有廣泛的破壞作用。嚴重者1小時內可死亡。洗發水含苯胺類化合物,濺入眼內,2天內眼球表面就出現廣泛損傷,并能滲入晶體引起白內障。苯胺毒性很高,它通過肺呼吸,口服和皮膚接觸進入體內。含氫醌的皮膚漂白劑,含巰基醋酸的冷燙劑、含硫化物的脫毛劑以及指甲化妝品常可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國家規定祛斑霜的含汞量應低于百萬分之一,但有些祛斑霜含量增高,引起慢性汞中毒。有些化妝品含有四氧化三鉛(俗稱丹紅)或堿式碳酸鉛(俗稱鉛白),進入人體或呼吸道易引起鉛中毒。
有報道對美國廣泛使用的29種化妝品進行分析,其中有27種檢出了NKEIA(N—亞硝基二乙醇胺),Hecht在7種含十二烷胺的化妝品中發現6種具有毒性、致畸作用、致癌性的N—亞硝基甲基十二烷胺,含量達0.02ppb—0.6ppb。因此,應該選購有衛生部門批準文號的合格的化妝品。而據統計,即程度不同地出現過敏現反應,因此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不化妝、不染發、慎用化妝品、崇尚自然美,是現代女性最佳的養生之道。
四、日用化學品污染
家庭中廣泛使用著各種日用化學品。美國環保局宣稱,從油溱到洗滌劑,家家都有有毒化合物。各種家用除濁劑、消毒劑、洗滌劑、衣服干洗劑、空氣清新劑、家具擦光劑、擦玻璃劑,它們是有用的,但同時也在散發出有毒氣體。一些日用化學品含有揮發性溶劑,如汽油,長期使用有誘發心臟病的危險。
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產家用化學品,如涂料、光漆、染料、抗氧化劑、除草劑、殺蟲劑、茶菌劑。家用殺蟲劑如萘(衛生球的主要成分)若誤服,皮膚沾染或汲入高濃度蒸氣的均可損害肝、腎。文學用做溶劑、來火劑、干洗劑的CCF,用做去油劑、干洗劑的CH3CCI3,用做致冷劑、發泡劑的CH2FCI等是主要的氯代烴污染源。在農藥、油漆、油墨、復寫紙、粘膠劑等中用做添加劑、在塑料中用做增塑劑的多氯聯苯(PCBS),是毒性極大的有機氯化物,可誘導肝癌、腺瘤的發展,并能通過母體轉移給胎兒致癌。多氯代二苯并二惡英(PCDD)、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是目前素養性最大的有機氯化物。殺蟲劑、除草劑的大量使用,使環境中的PCDD、PCDF含量升高,每年進入環境的最可達105g。
五、放射性污染
煙葉中含U、Ra—226、Po—210、Pb—210等放射性物質。我國6個品牌香煙中,Po—210含量為8.5×10-13Curie/g。這些放射性物質被吸入支氣管并在其分叉位積累,導致支氣管上皮腫瘤。打火機使用的電石(氯化稀土產品)含微量U、Th,總放射性比活度為2.5×10-6Curie/kg。放射性稀有氣體氡是嚴重的公害之一。氡是3種天然放射系在放射性衰變的公害之一。由于其有很大的流動性,能隨時被人吸入體內,并繼續發生放射性衰變,形成“內放射”,嚴得損傷人體的組織和器官,因此應注意嚴格選用符合國家標準,放射性物質含量低的建筑材料。身居花崗巖地帶的居民應警惕當地井水、泉水、礦泉水有無異常高的放射性。其飲用水宜存貯幾天后再飲用。
生活燃料煤中U、Th的含量分別可達0.8μg/g。北方農村用無煙囪地爐做飯、取暖,室內環境常被天然放射性物質尤其是Po—210污染,某些居民頭發中Po—210的含量竟高出一般居民50多倍。
六、化學過敏癥和大樓綜合癥
近年來一種易被人忽視的現代文明病——“化學物質過敏癥”頻頻見諸報端,這是指因長期大量接觸化學物質而導致的人體過敏,它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患者大多存在自律神經障礙,瞳孔對光線的反應以及眼球運動出現異常。其主要癥狀為手腳發冷、失眠、咽喉疼痛、腹瀉、皮膚炎癥等。由于導致上述癥狀的原因十分復雜,醫生往往無法及時明確診斷。報道對144名患者的發病原因進行統計分析,35%因居住在新房內;58%因使用了空氣清新劑、殺蟲劑、香水甚至修正液等化學用品;6%原因不明。其中有80%為女性。除了撤去患者身邊引發過敏癥的化學物質,服用維生素以增加營養,促進排毒,通過運動加快排汗等方法外,目前尚無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隨著高層建筑的現代化,使用空調系統的封閉型辦公場所常使不少工作人員出現眼睛發干發炎、鼻塞、頭痛、胸悶、怠倦、嗜睡等癥狀,被稱為“大樓綜合癥”。其誘因是多種多樣的;濕法復印機散發的碳氫化合物使人疲勞、皮膚疼痛、發炎;干法復印機逸出的臭氧能刺激眼睛與呼吸道,引起炎癥;電腦、信息處理裝置的熒光屏釋放出的正離子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導致熒光屏皮疹;熒光照明設備的紫外線和空氣中各種化學成份一起,產生光化學煙霧,影響視力。人體也是一種污染源,從呼吸道排出的化學物質有149種,通過尿和皮膚排出的有151種和171種。這些化學物質滯留在密閉的室內,對健康造成危害。
七、電子霧污染
電子霧污染雖不屬于化學污染,但在室內環境污染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在此值得一提。空調、彩電、計算機、冰箱、電熱毯等各種電子產品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地發出電磁波——電子霧。電子霧會使人頭痛、疲乏、神經質、睡眠不安,影響兒童發育。生物學家調查發同,1969年—1982年美國馬里蘭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腦瘤,其中大部分是電工或電氣工程師。而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體內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因此為安全起見,人與彩電之間的距離應保持4m—5m,距離熒光燈管2m—5m;臥室內勿放置冰箱,電熱毯變熱后應及時切斷電源。移動電話,對講機發出的高頻電磁波對健康有影響,經常長時間使用會產生頭痛、注意力分散、眼瞼抽搐、記憶力衰退等癥狀。故能使普通電話時盡可能不使用移動電話。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基于環境污染賠償責任的一種商業保險行為,是以排污單位發生的事故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在這種保險機制中,排污單位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預先繳納一定數額的保險費,保險公司則根據約定收取保險費,并承擔賠償責任,即對于排污單位的事故給第三人造成的損害,直接向第三人賠償或者支付保險金。隨著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和科學技術存在的局限性,即使是正常的生產作業也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而環境污染責任的認定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就形成了污染企業對受害人的侵權之債。但由于環境污染損害往往會造成近天文數字的賠償金,侵權企業常常無力負擔,為了適當轉移和分散這種污染賠償責任,從而既使污染受害人能夠得到補償,也確保生產單位的經營活動能夠繼續進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制應運而生。
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構建的理論支持
1.環境污染侵害由私法救濟到社會化救濟
由于當代社會環境侵權行為的特殊性,不論是侵權行為法遇到的理論困境還是現實問題,都導致在解決糾紛、填補利益的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要擺脫上述困境,就必須超出“損害要么由加害者承擔,要么由受害人自擔”的狹隘眼界,構筑環境損害賠償社會化制度,即環境侵權所產生的賠償責任不再由加害人獨自承擔,而是還要由國家、社會、法人組織或者社會上不特定的多數人來分擔賠償責任,使“傳統的自己責任、個人責任原則下的損失轉移轉化為現代的社會責任原則下的損失分配、損失分散”[1],將環境侵權行為所生損害與責任保險、社會安全體制等密切銜接,從而使環境侵權損害的填補不再是單純的私法救濟,既及時、充分地救助環境受害人,又避免環境加害人因賠償負擔過重而破產。
2.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
可持續發展實際上需要有效地解決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沖突。國家通過環境法來為環境污染或環境破壞設定可以容忍的限度,其目的即是為了滿足整個社會對經濟效益的追求。然而在追求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污染的發生不僅頻繁而且后果嚴重。單個污染企業承擔責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環境損害往往得不到應有的賠償。為分散企業環境污染賠償責任,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害者。盡量減少社會和國家的損失,有必要探索建立我國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實現更加抽象的社會正義。
3.和諧社會實現的保障
發展保險業是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社會的構建著眼于方方面面,對于民生的基本保障和實現是其追求基本價值之一。如前所述,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就是對復雜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的一種合理機制。這一制度的構建不僅可以分攤污染者的賠償責任,避免他們因無力賠償而即將面臨的悲慘命運,而且可以使被害人在損害一發生時就及時向保險人提出請求,迅速獲得理賠,以填補其遭受的損失。這樣既節省時間和金錢,又避免了求償無門的情形,還能減輕司法訴訟量,及時解決法律糾紛,從而實現高效訴訟的價值目標,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二、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承保范圍需明確的問題
(一)關于持續性環境污染事故能否納入承保范圍
目前在各國理論和實務中,對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屬于承保范圍已成定論。難點在于對于漸進性或累積性污染事故是否應該承保的問題。
1.從理論上探討對于持續性污染是否屬于可保風險的問題。
依照我國保險法律和保險實務,“可保風險”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為其根本特征。持續性污染,從無限制的長期來講,污染積累到一定程度,污染事故必然爆發,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合同與一般的保險合同一樣,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會在合同中約定保險責任期間。在該期間保險事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危險的發生并非保險人和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完全可以確認的必然事情,因此,符合“危險的發生存在可能”的特征。同時,累積性污染事故發生的時間也是不確定的、事故造成的后果嚴重性程度也是不確定的,這符合可保風險的偶然性特征。
2.實務中將累積性污染事故納入中國環境責任保險的范疇是否可行
當然,將所有的環境侵權行為都納入責任保險的范疇無疑是最理想的。但一項法律制度的實際效果,既與其法律規范的完善程度有關,更與其滿足社會生活的需要程度,以及在程序上的可執行程度有關。考慮到中國目前環境責任保險所依托的相關法律規范并不完善,而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實施和完善也需要一定的進程,再加之中國保險業特別是責任保險還很不發達的情況下,將累積性污染事故納入環境責任保險的范疇條件尚不具備。
(二)關于生態損失是否應納入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所涉及的損失賠付范圍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所涉及的損失賠付范圍有以下幾種:第一,因環境污染而造成的第三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壞、滅失而產生的損失;第二,因環境污染事故而產生的救助費用和訴訟支出,以及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第三,由于環境污染而導致被保險人的財物損失;第四,因環境污染而導致的生態破壞而引起的損失。一般來說,對于第一種損失列入損失賠付的范圍是毫無疑義的。從我國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來看,對于第二種損失列入損失賠付范圍也是有法律依據的。我國《保險法》第42條第2款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該法第49條規定:“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該法第51條還規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給第三者造成損害的保險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訴訟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由被保險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但是,對于第三、第四中損失是非應當乃如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范圍呢,目前尚未有定論。
三、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范圍的思考
(一)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的思考
環境污染的發生形態有突發性和持續型兩種。突發性的環境污染在發生前沒有明顯的征兆,一旦發生損害立刻顯現,受害人的受損程度的認定也較為容易。持續性環境污染事故侵權持續時間長,侵權原因復雜,往往是多種因素復合累積的結果。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存在往往缺乏深刻的認識,以至對侵權行為何時發生、侵權人為何人都不知曉。因此,對持續性的環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損害進行救濟是較為困難的。
環境責任保險作為對環境污染損害的救濟方式,將所有環境污染損害都納入環境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無疑是最為理想的。但鑒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水平、環境污染的現狀及相關民事法律的完善程度,目前僅將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納入環境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是較為適宜可行的。待條件成熟后,再將持續性的環境污染事故納入承保范圍[5]。這類似于法國“分步走”的做法。當然,擴大承保范圍是大勢所趨。但這勢必會增加保險公司的風險,使它們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而有可能不愿承保。所以為了避免和鼓勵保險公司承保持續性的環境污染事故,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對此中國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做法:(1)注入保險基金;(2)由政府主持成立由多家保險公司組成環境責任保險集團以分擔承保的風險;(3)效仿法國的做法,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環境責任保險的機構;(4)建立一個法定的環保監測部門,專門從事對有關環境責任保險承保范圍內的環境侵權行為的監測,分擔保險公司在辨別、確定理賠范圍時所花費的時間、費用及人力等資源,減輕保險公司的業務負擔,使其成為保險公司的一個隸屬部門專為環境責任保險這項保險業務服務,發揮其良好的補充減負之功效。
(二)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賠付范圍的思考
對于前面所提到的“第三種損失”,筆者認為,根據責任保險的特征原則上應該屬于除外責任,比如因污染而引起的被保險人自己所有或照管的財物損失,以及由于環境事故而導致工廠全部或部分停產而引起的損失,被保險人自己的損失不是我們這里所要討論的問題,可以從企業財產保險的險種設計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對于自有場地污染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立法實踐及其環境責任保險的發展歷程納入到損失賠付范圍之內。美國的判例一般認為公眾的健康與安全較保險單的任何明示約定更為重要,當被保險人污染了場地而又無力治理時,損害的又會是公眾環境權益了,所以從環境法的公益性出發應該將自有場地污染納入到環境責任的賠付范圍當中。
至于生態損失,筆者認為目前尚不宜納入損失賠付范疇。當然,隨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在法律體系的滲透,以及人類對于生物多樣性、環境權的日益關注,生態損失的賠付將會成為法律所無法回避的一個難題。當然考慮到我國目前環境責任保險才剛剛起步,不顧及實際情況將所有損失不加區分都納入賠付范圍很容易引發保險人因資金缺乏而無力支付巨額賠款的支付機制惡化,這不僅使環境責任保險無以為序,而且也極容易引起保險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混亂。所以對于生態損失的保險賠付要依托于相關理論的進展,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高度發達的保險業。
參考文獻:
[1]周珂,楊子蛟.論環境侵權損害填補綜合協調機制[J].法學評論,2003,(6).
[2]CodeofFederalRegulation,Title40,Chapter1-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SubchapterI-SolidWaste,264.140.
室內環境污染主要物質的種類環境質量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和污染,大致可分為三大類。a:物理性污染,包括噪聲、光輻射、電磁輻射、放射性污染等,主要來源于室外以及室內的電器設備。b:化學性污染,建筑裝飾材料及家具制品中釋放的具有揮發性的化合物達幾十種,其中以甲醛、苯、氡、氨等四大室內有害氣體的危害尤為嚴重。c:生物性污染,主要有螨蟲、白蟻及其它細菌等,主要來自地毯、毛毯、木制品及結構主體等。
主要來源及危害由裝修不當造成的甲醛、氨氣、氡氣、苯、放射性物質等是目前室內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a:氡氣的來源及危害。氡氣是一種由花崗巖、水泥、礦渣、砌塊、石膏類建材中析出的放射性物質。主要來源于以天然石材為主的無機材料(花崗石、大理石、石膏、水泥、砂等)和礦渣及工業廢渣綜合利用后的產品(煤矸石磚、粉煤灰制品)。
氡氣很容易隨著人的呼吸進入肺部,傷害人體呼吸器官,嚴重的可導致肺癌;天然石材中的射線會損壞人體造血功能,導致白血病的發生。
b:甲醛的來源及危害。甲醛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無色易溶、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該物質主要來源于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板材以及用人造板、劣制木材膠水制作的木制家具。其它各類裝飾材料,如某些化纖地毯、油漆、墻紙、塑料泡沫、涂料及一些有機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其釋放周期為3~l5年。
甲醛對眼、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易引起肺炎、肺水腫、女性經期紊亂、新生兒畸形,嚴重的可導致鼻癌。
c:苯的來源及危害。苯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常作有機溶劑。苯系物存在于油漆、膠、涂料及膩子中,其釋放周期為2~3周。
苯的含量超過一定濃度時,可在短時間內使人頭痛、胸悶、惡心、嘔吐,嚴重的可使人中毒死亡,同時苯亦可引起白細胞減少,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嚴重者可導致白血病和心血管疾病。
d:氨的來源及危害。氨為無色、具強烈刺激、揮發性的堿性氣體,比空氣輕,溶解度高。主要在我國北方地區,許多建筑商用氨作為防凍劑加入水泥中進行冬季施工。隨著環境濕度、溫度的變化,從墻體中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濃度升高,另外,家具及木飾面涂飾時所用的添加劑和增白劑,也易揮發出氨氣。氨的釋放周期為7~l0天。
氨對人體的上呼吸道、皮膚組織、感官系統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了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輕者可引起頭暈、頭痛、流淚,重者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
e:其他放射性物質。如杜鵑紅、杜鵑綠、印度紅、紅瓚麻等天然性花崗石的放射性較高,對人體內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均會造成損傷。
新型裝飾材料發展的迫切性
建筑裝飾材料中揮發出的有毒氣體對人體的毒害是很大的。其特點是:品種多、成分復雜、長期低劑量釋放。因此,防治工作應從源頭抓起,即在工程設計、施工工藝、材料選擇、工程監理、日常保修各個環節加大監控力度。誠然,防治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還要根本解決污染問題,還是要落實到“材料”問題上,研制和推廣使用新型的環保型材料。新裝飾材料不但有良好的裝飾性和使用性,而且對人體無害,無污染,有利于人體健康。
使用環保材料消除室內環境污染
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高舉綠色建材的旗幟。所謂綠色建材,是指無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節能建材以及各類新型多功能建材。從長遠來看,綠色建材取代傳統建材是大勢所趨。現舉幾例較為成功的新型綠色環保材料。
抑菌材料運用納米技術,通過制品表面的抗菌成分,實現殺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長和繁殖進而達到長期衛生、安全的目的。用抗菌材料制成的產品,具有衛生自潔功能,其抗菌性可與制品壽命同步。
復合型麗晶石復合麗晶石產品是由高強度透明玻璃作面層,高分子材料作底層,經復合而成。麗晶石具有立體感強、裝飾效果獨特、不吸水、抗污、抑菌、易于清潔等特點,而且品種多達百余種,適用于室內地坪、地面,可局部取代放射性強的花崗石石材;也適用于建筑門扇及屏風,起到獨特的裝飾效果。
可替代放射性石材的新材料,石材的可替代新材料的研究也是環保健康裝飾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
a:天然大理石陶瓷復合板。大理石陶瓷復合板的抗折強度大大高于大理石,具有強度高、重量輕、易安裝等特點,且保持天然大理石典雅、高貴的裝飾效果,能有效利用天然石材,減少石材開采,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等,也可減少石材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b:石材蜂窩復合板。石材蜂窩復合板具有隔音、隔熱、安裝方便等特點.且保持天然大理石自然、古樸的裝飾效果,同時也減少了室內因石材所產生的放射性輻射及氡氣的產生。
2水產品生加工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管理
對于水產品加工的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歐美等國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使用HACCP(HazardAnalyzeCriticalControlPoint)原理進行風險控制。在我國,HACCP理念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包括水產行加工業在內的食品加工領域。HACCP作為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控制生加工水產品中沙門氏菌的污染時,關鍵是要考慮將原料驗收環節作為CCP(CriticalControlPoint),并執行好包括SSOP(Sanitation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在內的其他控制措施。
2.1原料受污染的風險管理
2.1.1養殖場的選擇
上述1.1的國內、外研究報道說明養殖水產品中沙門氏菌的帶菌量同養殖水的環境有很大關系。水質越好,魚體攜帶沙門氏菌的可能性就越小。201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研討會的報告指出,沙門氏菌進入到水產養殖中的渠道廣泛,從野生動物、家養畜禽到較差的環境衛生以及沒有處理好的人類和動物的排泄物都有可能將沙門氏菌污染到養殖水產品中,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與控制措施,將有助于降低沙門氏菌污染水產養殖品的風險[13]。因此,水產品的加工廠應加強對養殖場的評估和管理,選取養殖場周邊環境較好、養殖技術規范、養殖投入品的來源正規和水質較好的養殖場;平日加強對養殖基地的日常監管;要求養殖場實施規范的養殖技術,避免魚病的發生;每個養殖季期間做好對養殖場的水質、環境的檢測和監控,從這樣的養殖基地購買的原料,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較低。
2.1.2原料進廠驗收
在原料驗收環節,生產企業應建立嚴格的驗收制度。首先要仔細檢查原料魚的供貨證明,確保原料魚來自經評估過的合格備案養殖場;其次,原料驗收時,要及時將所有的病魚和死魚剔除,以防由于少數受到沙門氏菌污染魚混入進廠原料中;再次,以養殖場為單位,原料魚進廠前須抽樣檢測是否被沙門氏菌污染,一旦發現有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就應當高度重視,必要時要拒收該養殖場的整批原料;最后,在企業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時,可以針對原料受沙門氏菌污染這一顯著危害,考慮將原料驗收作為關鍵控制點(CCP)來控制。
2.2加工過程受污染的風險管理
2.2.1加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接觸面的衛生標準操作程序
為避免加工過程中與產品接觸面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水產品加工企業需要嚴格執行每日的衛生標準操作程序。對與產品接觸面進行嚴格清洗消毒處理。實驗證明,科學地使用次氯酸鈉消毒液處理水產品加工的接觸面,對致病菌的污染能起到較好的殺菌效果。在加工廠進行正常生產情況下,實施好班前、班中和班后的員工手部、工作臺面和工器具的SSOP。對工器具和工作臺面,使用150mg/kg的次氯酸鈉消毒液進行至少1min的接觸處理,員工手部與50mg/kg的次氯酸鈉消毒液接觸至少30s,能有效預防加工過程與產品接觸面對產品的沙門氏菌污染。加工廠品管人員應當在每天衛生監控中,保持一定頻率的微生物涂抹取樣,包括與產品接觸面的工作臺面、刀具、籃筐、圍裙、員工手部等地方,以及時對沙門氏菌污染情況做全面的了解。
2.2.2采用科學的加工工藝和設備,縮小沙門氏菌污染范圍
加工廠在加工過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藝和加工設備對沙門氏菌的交叉污染有著較大的影響,不合理的加工工藝和加工設備,也可能將受污染的產品范圍進一步擴大。2014年筆者進行了使用不同剖殺工藝對加工水產品受到沙門氏菌污染率的影響實驗。實驗設計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在流動水沖洗和無流動水沖洗下連續剖殺15條魚。實驗結果顯示:不使用流動水沖洗的剖殺過程,15條魚的沙門氏菌污染率平均達80%,而使用流動水沖洗的剖殺過程,15條魚的沙門氏菌污染率平均為30%。因此水產品加工廠,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流動水的工藝進行魚體剖殺、去內臟,可以明顯降低產品的污染率;同時,在操作設備上,每位員工的操作臺前最好配備專用水管,操作臺面在設計上最好能有一定的傾斜度,這樣沖洗后的污水可以及時排入排水設施,可以進一步縮小污染產品范圍,降低污染率。
2.2.3建立良好的員工健康體檢和每日檢查制度
由于從事飲食、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攜帶沙門氏菌是一個潛在的污染源。水產品加工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每年對工廠生產員工進行健康體檢。此外,每日員工進車間前,嚴格實施員工的健康檢查登記制度,凡是發現有員工患有感冒、傷寒等癥狀,應當調崗或不允許進入車間與產品接觸。
2.2.4加強蟲害的管理控制
生產車間環境要注意密閉,同時對于原料驗收時剔除的死魚以及加工過程中的魚體下腳料,要用專門的容器加蓋存放,并及時清理出車間和廠區,以防吸引蒼蠅叮咬,從而進一步污染到產品。
2.2.5使用次氯酸鈉溶液處理半成品
半成品在進入單體速凍(IQF)(IndividualQuickFreezing)之前,經過前面多道工序的清洗,帶菌總數已經降到比較低的一個級別;此時如果用100mg/kg的次氯酸鈉溶液處理30s以上,會對還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的產品有較好的殺菌作用,起到進一步降低產品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但是如果產品出口到歐盟等國,就不建議使用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產品,因為歐盟有明確法規禁止使用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處理產品。
2.2.6成品檢驗
產品出廠前應對成品進行沙門氏菌污染檢驗。制備的樣品按照《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
3沙門氏菌污染風險情況的內、外部交流
3.1內部信息交流
預防沙門氏菌污染,很大程度取決于進廠原料狀況、工廠的良好操作規范和SSOP的執行情況。因此,工廠應當建立內部信息交流機制,指定相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確定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對于日常監督檢查和內部審核中發現的可疑情況,如員工患病、員工SSOP執行不到位、車間衛生狀況不佳、門窗破損等問題,一旦得到消息,應立即采取行動,對可能受到影響的產品要充分隔離、評估,抽樣檢測,防止受到沙門氏菌污染的產品流入到客戶手中。
當前的污染監控仍然以政府為主導近年來,國家對污染監控給予了高度重視:第一,在戰略規劃方面,國家科技發展規劃設立了“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第二,在監控對象方面,以重點流域為對象編制了水污染防治規劃;第三,在法律法規方面,各地環保部門將有關水污染預防和監管方面的專項法規制定提上了議事日程;第四,在落實污染監控任務方面,我國在重點流域都設置了水資源保護局,對河流污染問題實施分區監控。從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出,當前政府部門仍在環境污染監控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政府直接制定的各種環境政策和制度,在行政體制下通過一種行政行為得以實施,這種監控模式帶有較濃厚的行政色彩,使其具有如下缺陷:一是管理主體與被管理主體地位不對等,企業、公民、社會團體等被天然地排斥在管理主體之外;二是環保部門的公務人員在處理污染監控專業技術問題上顯得力不從心;三是治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為主,忽略了其它可行途徑。基于物聯網管理模式的環境污染監控新思考王謙,張歆(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四川成都610064)
1.2從治理思路上看
當前的污染監控仍然以結果為導向從識別問題到原因分析再到對策舉措,這是傳統的環境治理思路,所以政府的環境治理總是處于不斷的應急當中。當出現飲用水危機,才想到去發現水體污染源;當出現霧霾天氣,才想到去控制大氣污染……當前的污染監控思路需要從后果導向的反應式管理轉變成為以原因導向的預防式管理。預防式管理更需要依靠新技術變革來探索污染監控的新理念,將技術手段應上升到與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同等的地位,以解決現有監控模式的不足。
1.3從治理信息上看
當前的污染監控仍然缺乏異構之間的信息協同能力由于受到地方環保部門的各種管理目的和一系列現行規章制度的行政約束,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即使實時監控到污染信息也可能得不到真實及時的,導致監控數據的應用程度低,協同監控能力缺乏,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島”,既不利于突發性重大污染事件的防范和應急,居民的人身健康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2.物聯網管理模式
“四端聯動、三位一體”的IOT模式——物聯網管理模式,即感知端、傳輸端、云端及應用端的有效聯動,拉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及制度創新三位并行的一種過程管理和科學管理模式。它是以標簽事物的射頻識別技術(RFID)、感知事物的傳感器技術、思考事物的智能技術、微縮事物的納米技術和云計算為核心的物聯網技術為支撐,以物聯網的全面感知、及時可靠傳遞和智能處理等三大顯著聯動特征及其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為依托,以提升管理創新能力為出發點,能為更加高效科學的環境污染監控提供理論、模式和途徑參考。具體來說,將物聯網管理模式應用在環境治理領域,首先,依靠物聯網的感知與反饋系統,將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需要監控的各類環境之中,讓感知端作基礎,全面獲取各類環境的基礎數據和信息,為污染監控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保駕護航;其次,依靠基于通訊技術的傳輸端保障數據和信息實時傳遞到“云端”;然后,利用云計算、AI等智能技術對環境質量的指標數據和信息進行集中整合、智能分析與處理,其后臺有專業化的工作團隊、機構、行業精英及設備等“專業云”支撐。這樣一來,專業性工作集中到“云”中進行整合和處理,再向需要環境污染監控信息的相關單位和部門提供“透析”后的高質量信息,便能為各級管理者提供環境治理的智慧化決策支持。
3.四端聯動、三位一體的“污染監控平臺”
“污染監控平臺”的四端聯動與三位一體是相輔相成的,四端聯動是實現物聯網模式下的污染監控的基礎,伴隨新模式采用而誕生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實現高效科學的河流污染監控的堅實保障。物聯網管理模式下的四端構建將形成四個污染監控子平臺,即智慧感知平臺、智慧傳輸平臺、智慧云平臺、智慧應用平臺,四大子平臺成為了整個智慧環保大平臺的支撐體系。政府搭建“污染監控平臺”之后,有能力的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可以在任意一個子平臺上提供服務,使得多元主體都能參與到環境治理中來。
3.1感知端
感知端主要是指各種物聯網技術下的信息采集工具,包括搭載各種水質指標的傳感器,如RFID電子標簽、檢測儀、二維碼和實時定位儀器、可穿戴設備等,它們如同是物聯網的“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是實現實時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必要前提。感知端的建設是打破傳統污染監控模式的首要環節。運用物聯網管理模式探索環境污染監控的新途徑,傳統意義上專家采樣的基礎數據采集方法將被摒棄,感知端將成為污染監控基礎數據的來源,檢測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會大大減少,人為數據由客觀的感知數據取代,污染檢測結果會更加真實可靠。感知端的部署有利于擴大傳統環境污染監控的范圍。鑒于污染監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依靠增加一線監控人員、設立污染監控中心的傳統監控模式,依然存在諸多人力無法到達、無法實施有效監控的地方,感知端將代替一線監控人員,嵌入到工業廢水排放點、農業污染源及生態環境惡劣的其他地方,并實時返回一線的基礎數據。感知端的安排有利于明確落實環境污染治理責任。由于河流、空氣天然的流動性,僅靠人力進行污染源的查找工作,易導致污染責任人相互推卸責任,越來越多的高污染企業因監控技術的漏洞逃脫了制裁,靈敏的感知設備將準確記錄環境污染的時間節點,及污染物信息,能更好落實污染責任人。
3.2傳輸端
傳輸端是感知端與云端能夠進行雙向良性互動的前置保障。作為物聯網“中樞神經”的傳輸端,是實現了海量數據和信息進行實時傳導和輸入,將感知端采集的數據云端實現數據處理與應用,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傳輸端有利于規避傳統環境污染監控過程數據發生改變的風險。傳統的專家取樣、實驗室檢測的方式使得檢測樣本的儲存保護工作無法到達盡善盡美,環境檢測樣本在傳遞過程中因溫度、光照等因素的影響,污染指標會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導致監控結果與實際污染程度有較大出入,基于信息技術的傳輸端建設,保障了感知信息的實時傳送,而無需擔憂樣本儲存及保護的問題。
3.3云端
云端作為統一的數據交互平臺,實現了個性化監控。在大數據時代,云端是物聯網的“大腦”,環境監控云是應用云計算技術建設的污染監控信息化支撐系統,旨在將感知端采集到的與污染監控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交互共享、和有效使用,發揮智能作用,具有各種功能的污染監控子云,為需要環境污染檢測信息的人提供個性化服務。云端將公民、企業、社會團體納入環境治理主體,實現了綜合化的環境監控。云端作為專業團隊的集合,將環境治理的大工程細化為各種專業性工作,具備承擔各種環境治理專業性工作能力的各類社會主體都可以加入到環境監控工作中來,例如,通過外包形式,將原由政府一己承擔的環境污染監控工作交由專門的污染監控設備研發公司承擔、將環境污染信息交由新聞媒體來承擔、將環境樣本檢測工作交由專門的化學實驗室承擔。環境治理不再是傳統的政府一元治理,多元化的參與主體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二、現行的實體物資超市的應用及其局限性。
物資管理在實踐發展中通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創造出了新型的物資超市管理模式,成為了目前物資管理的風向標和新的重大舉措。對一些生產備件、專用機械零件、儀器儀表等物資的供應,不需要企業專門派人常期出外聯系多家供應商,也不需要占用前期投入的差旅費用等,而是由企業設置一個場所寄放供應商的工業商品,企業在生產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提取,待領用后再統一結算。這種物資超市有點類似于運輸系統中的“車站寄存業務”,實體物資超市起到了一個“代存、代售”的中間環節作用。企業可以靈活在物資超市中根據所需領用商品,如果發現不適用還可以再退回物資超市,進行更換后再進行結算。這種實體的物資超市節省了人力和財力,將企業與供應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固定化、穩態地進行了物資供應和管理。但是,實體物資超市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這種實體的物資超市要由供應商提供商品和積壓的資金,采取“代存、代售”的方式,這就需要企業與供應商在一定區域內要能保持緊密聯系,可是,為了我國的工業產業的環保、綠色、生態的理念,天然氣及其他大型能源工業都建在比較偏遠的山區或者是人煙稀少的地區,這些地區與我國的繁華鬧區相距甚遠,在空間上與經濟產業圈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為空間的阻斷使供應商與工業企業無法保持足夠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體物資超市的發展。
三、虛擬“MRO”物資超市模式的管理應用。
虛擬“MRO”物資超市模式是基于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一種新型模式,所謂“MRO”是指英文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的縮寫,它是將所有的工業非生產性物料進行整合,包括備品備件、手動及電動工具、防靜電產品等,實現一站式的、通過網絡運營的購物超市。
(一)實現虛擬“MRO”物資超市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它主要是為天然氣企業服務的內部零售狀態,主要是提供企業內部設備維修、保養所需的各種非生產性物料,在當前經濟進行快速復制的網絡裂變式增長態勢下,虛擬“MRO”物資超市不但可以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而且還可以帶來間接的經濟相關信息,這一虛擬超市的龐大性,足以為企業帶來戰略性的發展意義。另外,從硬件和軟件的配置上來看,計算機網絡已經覆蓋全球,數據庫技術也已日趨成熟,處理數字和存儲數字信息的能力和容量也在不斷擴充,具備了大型存儲數據和處理海量數據的軟件能力。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運營模式為企業籌劃資金、控制成本起到了保證性的作用,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速發展提供了可能。
(二)虛擬“MRO”物資超市模式的流程要素管理。
這種虛擬的物資超市模式是由天然氣企業的采購人員整理出企業全年所需的備件備品數量,對外進行供應商招投標,中標的供應商將其所有的物資價格信息、質量信息等都實行公開化、透明化。企業只需在系統內篩選所需的備件信息,再由供應商依照合同進行發貨,實現了以往的實體庫存向虛擬庫存的轉變。在這一流程中,企業的采購要把握五個要素:其一是:濃縮采購數量增強優勢。由于在虛擬電子平臺上的物資超市采購產品,都是低值并且種類繁多的工業非生產性物料,要是將這些零散的物料分散在多個供應商處進行采購,則必然會增加企業的采購成本,而且在購買談判中也不占據優勢;但是在“MRO”物資超市模式中,企業的不同種類但數量大額的工業物料進行合并采購,并且只在一到兩家供應商處購買,則把大額的采購數量集中到一起,這樣巨額的數量吸引力必然會讓企業的采購占有優勢,而供應商也自然將其奉為“上帝”;其二是:企業與綜合性供應商合作。企業的采購在生產制造商那里,雖然它是備件物料的制造者,成本低廉,但是它提供給企業的價格卻未盡優惠,而且生產制造者也不可能為某一固定企業來積壓庫存,這就給企業帶來了不便。而在虛擬電子商務的平臺上,一些中小型供應商往往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它們產品多樣、經營方式靈活,不但在價格上可以給企業帶來優惠舉措,而且在數量庫存上也能夠提供一定的保障。其三是:就近采購。虛擬“MRO”物資超市主要是利用網絡技術,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虛擬采購的模式,那么,實際運輸上的時間和運輸成本就成為了虛擬物資超市的限制性因素,這些非生產性備品物料本身就是低值商品,增加了運輸和時間的成本必然會加大其附屬性,因而企業的采購在MRO模式下適于就近采購。其四是:運用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由于MRO采購的商品是低值、種類繁多的工業物料,運用企業資源系統,可以增加計劃的有序性、防止出錯和偏差,使運作速度加快。其五是:信用付款的延續性。在企業與供應商在虛擬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物資超市采購時,要建立誠信、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及時守信地進行網上結算,才能保證企業在采購的不同時期能夠長期地得到商品來源,使雙方的合作延續下去。
《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實際上是上古巫文化化出的符號、周初時期占筮驗詞集錦和戰國末年理性詮釋的統合。作為《易傳》的十篇釋文已經完全脫離卜筮,建立起一套以陰陽為綱闡釋變化的理論體系。漢興,《周易》作為官學傳習和研究的對象,被尊稱為“五經”之首;漢易已經納入陰陽五行學說,隋唐時期易學即以其理性向科學領域滲透;進而逐漸形成以符號系統與以陰陽為綱紀相結合的范疇體系和理論結構。
易學對宇宙的基本觀點是:陰陽相涵相因、流變會通,構成一個合諧互補的有機整體。
張立文教授在《王船山易學思想略論》〔1-191〕中指出:船山的本體哲學,統體會通于和合。所謂和合者,就是“陰陽未分,二氣合一,氤氳太和之真體”。《易傳》有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作者認定道器是虛實范疇,虛與實的主要差異在于隱與顯。“形而上者是隱也”,隱不是無,而是潛在,是形而下所以存在的根據。“形而下者是顯也”,指有形質的東西,“即形之成乎物而可見可循者也”。即此可知,顯指可見可循的事物和現象,隱指寓于“器”而起作用的現象背后更本質的東西;而隱又不是虛無,“道不虛生,則凡道皆實也”。從而推定道乃實存之體,得出道器交與為體、相涵相因、流變會通的兩系統結構論。
道和器的關系究竟如何?就邏輯上講,“形上者乃形之所自生”,因為凡器皆有形,由“形”邏輯上得出對應于“形下”必然存在著“形上”。就二者的主從關系講,“當其未形而隱然有不可喻之天則,天以之化”,依此概括二者的關系為:道是器存在的依據;道通過器而表現自己,一切顯性的運動變化之因皆源之于道。再就孰先孰后的角度講,是“理不先而氣不后”,二者既不存在先后、本末之別,也就從根本上排除了天理、神創的觀念。
張教授立足于人文(兼及自然)闡述問題,認為“王船山道器、氣關系,充分體現和貫徹了《周易》和合人文的精神”,本文專門討論自然而不涉及人文。依據形上學本體哲學,自然界的物理客體應該分兩類,即“形之已成乎物”和“未形”,二者的本質區別在于形下之“顯”和形上之“隱”。
小結:易學自然觀是兩系統結構論。從靜態角度講,“萬物(包括宇宙自身)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從動態角度講,“陰變陽,陽變陰,其變無窮”。所謂的易,就是講陰陽變化之理的學問,即“易以道陰陽”。
二、兩種物理學理論
物理學作為一門學術的名稱,是從亞里士多德的希臘文著作延續下來的,這個希臘詞的意思是探討自然的秩序和原理的“自然學”,亞氏又稱其為自然哲學。大約到18世紀中葉,由于學科內容的分化,自然史和化學從物理學中獨立出來,18世紀后半葉法國討論過留下的物理學意味著什么,結果是把物理學分為一般物理學和特殊物理學。前者指牛頓力學或由《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導出的以數學描述質點運動的傳統,后者包括聲、光、電、磁等廣泛領域。通常都把這種劃分說成是數學科學傳統和實驗物理學的分離。
1829年,泊松把當時法國物理學的思想傾向歸為兩類:物理力學和解析力學。他把前者的特征描述為“它的唯一的原理是把一切還原為分子運動,而這些分子是把力的效果從一點傳到另一點并保持這些力之平衡作用的核心”,即期望用天體運動的牛頓平方反比定律數學格式,精密地描述宇宙一切現象,稱牛頓范式;而后者則強調現象的解析格式,輕視對物理原因進行討論,稱非牛頓范式。1840年以后,牛頓范式的地位被非牛頓范式所取代;與之同時,拉格朗日原理被泊松和哈密頓予以發展,使力學成為完全分析的形式,并且以能量取代力的概念體系。本應該由之意識到“根本不存在純粹的力學現象,實際上運動總是結合著熱和電磁的變化,它們也規定運動”〔2-9〕,從而結束牛頓的“力學神話”,可惜的是西方哲學沒有能夠為物理學提供合適的自然觀,以后的物理學就在迷茫中走了許多彎路。對兩種范式的本質差異,一般都視為用幾何法還是用解析法的數學問題。
19世紀30年代之后,隨著實驗物理學的成熟,出現了實驗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之區分;物理學的理論又分原理理論和構造理論兩類。前者是先使用分析法在經驗中發現自然過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然后給出各種過程必須滿足的數學形式的判據,比如牛頓力學;后者又叫“假說—演繹”法,即先確立“想象的原理”(即“假說”),然后采用反證法通過由原理導出的結論對原理進行證明,給出的內容與經驗所顯示的現象吻合得愈多愈一致,特別是能夠從假說來預言現象并得到證實,這種構造理論就愈成功。依據這種分類方法,一般都承認17世紀牛頓的《原理》和惠更斯的《論光》就分別代表了原理理論和構造理論。對這兩種理論劃分的依據主要在于思維方式,即前者采用分析法而后者采用綜合法。
三、兩類物理客體
牛頓的《原理》和惠更斯的《論光》,從近代物理學奠基開始,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分別傳承為兩種體系,即牛頓范式——原理理論,惠更斯范式——構造理論,其本質差異不在思維方式和數學形式之不同,也不在是采用數學方法還是實驗方法之別,而在于研究的客體分屬于根本不同的兩類。
以質量對物體進行計量,并假定質量都集中在一個質點,以相互傳遞力的作用描述運動,是牛頓范式的核心觀念;非牛頓范式研究的光、熱、電、磁等現象,都不能以質量進行計量,最終認識到了這種現象都與“能量”直接相關,并且以能量取代了力學概念體系。
而今首當其沖應該明確的是物理學根本就不直覺研究“物質”,正象無法品嘗水果一樣,因為二者都是抽象的類概念。物理學只研究質量、能量、電量、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關系,兩種理論的適用范圍不同,前者是關于質量系統的理論,后者則適用于能量系統。以往不適當地把能量說成是物質運動的形式(如“能即運動”)〔3-526〕,是產生混亂的肇端。現代物理學已經確認物理客體分兩類:宇觀上有分立的天球和連續輻射,微觀上分粒子和場,粒子物理學分費米子和玻色子,理論物理學稱其為物質粒子和相互作用;物理學理論也分用質量計量和時空描述、用能量計量和位形描述兩個系統。“我們首先把宇宙的物質內容分成兩個部分:“物質”即諸如夸克、電子和繆介子等粒子,以及“相互作用”諸如引力和電磁力等等”〔4-38〕。當代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居然會說出如此不合邏輯的荒唐話,不難看出“物質”這個誤用概念帶來的混亂是何等嚴重。
物理客體不能用“物質”這個概念進行抽象和概括,而應該分為質量和能量兩個系統,二者的本質差異有3:1、分立和連續;2、有無靜質量;3、量傳遞時物理客體僅只振動而不發生運動方向的位移。確認能量系統存在的依據有5:1、德西特從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得出沒有物質的宇宙時空解;2、無限的(負能電子)海的發現;3、愛因斯坦說:“依據廣義相對論沒有以太的空間是不可思議的”;4、3K微波背景輻射證明“空間”不空;5、粒子物理學的實驗發現,絕大多數粒子為瞬息億變的動態網絡。
“全〖ZZ(〗空間〖ZZ)〗充滿著相互作用著的各種不同的場”〔2-387〕,這種分布著某種物理量的空間,不同于經典物理學中作為參量的空間。“場從數學上表述了能量局域性概念”,“是一個具有無窮多自由度的動力系統”〔2-353〕。即此可知,一切自然現象雖表現為質量系統單元個體的運動和變化,動變之因卻源于能量系統的作用;而能量系統本身不通過作用于質量系統的效應也根本就無法觀測。物理學早已將物理客體分為彌散態粒子和凝聚態物體,3K微波輻射發現之后,就應該從分類學的角度再增添一種連續態網絡;進而將彌散態粒子分為質量子和能量子,如此一來,物理世界圖象就會變得非常清晰。
物理客體分物體、粒子、網絡三類,分別用質量、電量(或荷質比)、能量計量;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屬于質量系統(從天球到原子乃至質子、電子),能量系統則是一切運動變化的動力之源;所有的共振態、復合態粒子均屬于能量系統的動態網絡,只有那些穩定的能量子才有現實意義;不同能量子的有序組合構成信息(從質量系統講,傳遞信息必須有載體,而對能量系統,信息和載體則合而為一,于此無暇展開討論),可以用于操作質量系統的變化和存儲一切自然現象。
小結:物理客體分兩個系統三種態。質量系統和能量系統確實屬于“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狀態;作為兩系統“中介”的彌散態,是演繹世間萬象的“大舞臺”;何以產生質量和電量,是現實世界存在的最根本機制。
四、時間和空間
無論哲學還是物理學,時間和空間都是一對非常重要的范疇,同時又是亙古至今爭論最多直到今天還沒有取得共識的兩個概念。16世紀之前,基本上沒有留下多少值得關注的重要論點;牛頓為了創立完整的力學體系,不得不提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時空構架。他認為物質是在絕對空間中運動,時間不跟任何物質對象相關、自身等速地在那里流;時間和空間各自獨立互不相關。亦即是說時間和空間僅只是描述運動的參量。
現代物理學的發現則是:“廣義相對論用空時結構的幾何性質來表示引力場”〔2-328〕,場不但“是某種物理量的空間分布”,還是“一個具有無窮多自由度的動力系統”〔2-353〕。很顯然,時空結構應該被理解為改變物體或帶電粒子運動狀態的作用量。
依據質能兩系統結構論看待,即使在牛頓力學體系中,時空結構也是作用量而不是描述運動的參量。比如牛頓力學的第一號自然力——重力G=mg,如果沒有g作用于m,物體就不會自由下落,很顯然g是使m自由下落的作用量。如果用電磁作用相類比,g可以被稱為引力場強,其作用效應跟電場作用于電量沒什么兩樣。自從發現了動量和能量守恒之后,牛頓力學方程基本上已經不再使用,足以說明牛頓力學非常片面,能夠溝通三個領域最基本的物理量只有動量和動能,根本就不需要力這個概念。
時間和空間究竟指什么?答曰:二者分別是對能量系統單元個體持續性和廣延性的計量,恰如用質量計量物體、用電量計量帶電粒子那樣。
“空間一時間未必是一種可以認為離開物理實在的實際客體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物理客體不是在空間之中,而是這些客體有著空間的廣延性”〔5-112〕。愛因斯坦如果對中國古典哲學稍有理解,就會再說一句:這些客體還有著時間的持續性。這種“物理實在的實際客體”即指能量系統而言。
能量系統雖是連續態,探究其具體作用時卻需要量子化。假定其最小單元為h,由ε=hν=h/T可知,只要測出周期T,即可以知道具體的能量值,同理測出波長即可知動量。故而可以說時間和空間是對能量系統兩種屬性的計量。
董光璧教授猜想對于不同的相互作用,應該“各有其時空結構”,是有道理的。用于電動力學的時空結構已經非常成功,“對于電磁相互作用,相對論提供的時空結構和量子論提供的能量結構,既在邏輯上自洽又與經驗相符”〔2-429〕;而對于質量,發揮作用的時空結構有ι2t-2和ιt-1兩種,對行星的運行則有R3/T2=K。
小結:時空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用于計量能量系統屬性的概念構架。對于物體或帶電粒子,不同的時空結構作用于質量和電量可得能量和動量;對于能量系統,只需要用T和λ對基本單元個體計量,即是能量和動量。
五、兩種運動
討論過物理學不應該使用“物質”這個哲學范疇,明確了物理客體分質量、能量兩個系統,確立了質量、電量、能量和時空是基本的物理量,并且弄清了時(T)空(λ)可以直接作為計量能量和動量的基本量,不同時空結構又分別是驅動質量或電量的基本作用量之后,還應該討論一下運動形式問題。
亞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自然運動和強迫運動區分之必要,物理學界至今都沒有認真對待。所謂自然運動,應該是不受人的干預,不準附加任何人為條件的運動,比如自由落體、自組織系統的變化和行星運轉等(下文稱絕對運動);所謂的強迫運動當指人為增添了特設條件的運動,比如將物體抬高、擺鐘和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許多運動。
牛頓力學除自由落體之外,幾乎都有附加條件,將運動定義為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位移,運動的基點建立在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即力)之上,并將物體看作一個質點等,基本上都屬于質量系統的相對運動。現代物理學發現的因果關系被破壞,基本上都產生于對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的作用機制之混淆。
“一個鐘所處的引力勢越低(深),它走得越慢,而那里發出的光在引力勢較高處去接收就會發生紅移”〔5-92〕,亦即是說原子鐘在那里發出的光頻率較小,周期變大。如果是擺鐘,依據T=2πL/g,由于g變大,周期就必然變小。兩種鐘的結果居然完全相反,基于什么原因呢?這就恰好能夠說明相對運動和絕對運動的作用機制不同,顯示的結果就必然會適得其反。由于原子鐘的頻率直接決定于能量子的頻率,屬于絕對運動;而擺鐘的周期則由作用量g與彈性勢的平衡決定,屬于相對運動,g變大時相對而言等于固定不變的彈性勢變小,故而鐘的周期亦隨之變小。“量子理論和每一種合理的真實世界觀念都沖突”〔6-127〕;“量子力學改變了古典物理學的因果觀和實在論”〔2-328〕。這些觀念產生于發現了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效果迥異,感到困惑的原因是沒有樹立起時間和空間“不再是事件在其中發生的被動的背景”,“相反的,它們現在成為動力學的量”〔4-53〕,根源在于沒有突破“物質”一元論的樊籬。
問起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意義,通常的回答是:“物質和能量要使時空向其自身彎曲”〔4-60〕,反過來彎曲時空的曲率又決定著物體運動的路徑。這種表述本來存在一個因果互易的邏輯循環,只需要將誤用概念“物質”去掉,就變成了非常明晰的單因(能量)決定單果(質量運動路徑)的關系。再如“勢函數V表示質量系統對空間任意點的引力作用”〔2-361〕,實質上則是勢函數表示任意時空點對質量的趨動作用。作用和被作用的因果關系弄顛倒的原因,許多都出在用相對運動的觀念去解釋絕對運動;產生這種觀念的根源又非常久遠和牢固,先是哲學上把物質說成第一性,繼而近代科學一開始就決定只研究屬于第一性的質量和重量,外加擔心宗教神學找麻煩,所有物理學理論就都必須把物質或質量說成是運動變化的起因。依據兩系統結構論,動因僅來源于能量系統。
宇觀上的星體都是絕對運動,很早很早之前就受到許多哲人的關注,他們的不少觀點由于跟相對運動的理論不合,都受到了冷遇。歐拉認為“一切物理過程都是以太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2-180〕,歐多克斯認為“日、月和行星分別固定在想象的勻速轉動的天球上,星體本身不動,它們隨著天球運動”〔2-51〕,笛卡爾的觀點更明確:“宇宙空間充滿媒質的旋渦運動,天體被媒質的旋渦推動”〔2-145〕;最直觀形象的描述莫過于那個陰陽互動的太極圖,那是華夏先民無數代人仰觀俯察智慧的結晶。天空中所有星系或星系團無不都是一個渦旋,其中不少渦旋的中心根本就找不到質量(被稱為質量丟失的暗物質)。很顯然這些渦旋都是能量積累形成的畸變時空,那些特定的R3/2=K的不同旋線上,都可能會有星體在做自然運動,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引力作為向心力,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找切線力的源。
易學中雖說沒有“自組織”這個詞,王船山卻早就講清了自組織的作用機制。“陽變陰合,乘機而為動靜”,“二氣之動,交感而生,凝滯而成物我之萬象”,如果將質量子和能量子類比為陰陽,這種說法還滿有道理的。
小結:運動有相對和絕對之別。因果關系被破壞的原因大都生之于用相對運動的理論去解釋絕對運動,根源在于物質一元論不能作為物理學的哲學基礎。
六、唯物宇宙觀
科學思想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各地都是沿著自己的傳統在發展;從16世紀開始,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掠奪,希臘傳統的科學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如今所說的近代科學,主要指希臘科學傳統的擴展,其間也不乏阿拉伯、中國和印度等地科學成果的積累。物理學思想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跟古希臘哲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古希臘哲學的自然觀主張人與自然分離。
在古希臘文化傳統中,從公元1世紀基督教創立開始,就出現了理性和信仰、哲學和神學的紛爭,科學思想的發展亦被打上深深的烙印。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后,“知識服從信仰”成為教會的基本準則之一,于是就有人提出“學問來源于經驗”與之抗衡。
基督教創立不太久,某些護教派發現那些愚昧貧乏的教義抵抗不住古希臘、羅馬文化,特別是哲學,就開始從古希臘、羅馬哲學中尋找為教義辯護的依據,從而發展出貌似科學的神學,進而宣布真正的哲學和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和信仰先于理性的原則。中世紀的歐洲幾乎一切學術都在宗教神學的桎梏之下,自然科學也不例外,布魯諾被活活燒死,伽利略遭受終生監禁,都因為他們的理論對神學不利。
唯物主義宇宙觀針對信仰先于理性提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自然科學總算找到了哲學基礎。由于近代科學確定只研究屬于第一性的質量和重量,而不研究與感覺有關的第二性,即把意識范疇留給宗教,總算爭得了一席之地。當我們立足于現代科學的成果和困惑,去反思物理學發展的歷史時發現,把物質和意識的關系視為全部、特別是近代哲學重大基本問題的唯物主義哲學,根本就不能作為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為了從神學桎梏下掙脫出來,選擇第一性、第二性之分的哲學雖說必要,終歸總逃不掉為臨時應付而“舉債”付出更高的代價。
物質和意識對立,對立的雙方是自然和人,這是古希臘自然與人分離自然觀的延續。這種哲學適用的范圍應該是人天系統,即探討的中心課題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而物理學則屬于純客觀地探討自然界的秩序和原理的學問,亦即是說它只研究物質和物質之間的聯系、相互作用和運動變化規律等問題,絲毫不涉及物質與意識關系的內容。故而我們認為,唯物主義宇宙觀雖說使物理學擺脫了宗教神學的束縛,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卻不能做為物理學的哲學基礎。
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要探討其運動變化的規律,就不應該將所有的物理客體用“物質”一個概念概括。因為變化只能發生在至少兩種客體之間,如MN和NM;而MM則是永遠無法觀測的。
“科學史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站在現代科學的立場尋找歷史來龍去脈的做法有誤入歧途的危險,轉而采取從原來的境況中重新闡釋科學思想”〔7-2〕,不少人發現了《周易》中保留著自然學的原初形式,可以為科學發展提供有益的哲學啟迪。本人沿著這條進路摸索多年,學習探尋的心得是,物理學只有依據兩系統結構論的自然觀,才可以討論變與不變。
易以道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變陽,陽變陰,其變無窮;陽變陰合,乘機而為動靜;二氣之動,交感而生,凝滯而成物我之萬象——僅依據上述五句富涵哲理的格言,對物質、時間、空間、運動和因果關系等重要概念做一些簡要的剖析,就可以理出一條新的思路。如果依據兩系統結構論,對物理學的概念和理論進行一次新的整合與梳理,極有可能會將物理學帶出當前的困境。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師長、同仁指正。
參考書目:
1、朱伯昆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三輯,華夏出版社1997年版
2、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學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英)霍金著《霍金講演錄》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關鍵詞:垃圾焚燒 二次污染 政策建議
垃圾焚燒與填埋處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場地選擇易、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無害化較徹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燒余熱等優點,我們選取本產業成功個案——天津泰達環保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以附近通鑫園小區(有效樣本總數450)和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宿舍(有效樣本總數806)居民作為調查問卷對象,了解二次污染問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建成于2001年雙港新園小區位于天津泰達環保公司20米半徑之內。小區中心位置距垃圾焚燒廠中心位置直線距離約300米,是距二次污染源最近的一個居民區。天津工程師范宿舍樓位于天津市外環線,與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僅隔一條馬路,距離通鑫園小區約5米,周圍是外環線馬路。二者均在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可能污染范圍之內。
■一、天津泰達環保公司二次污染問題分析
(一)通鑫園小區居民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我們調查了通鑫園小區四個年齡段(20歲以下、20—30歲、30—50歲、50歲以上)的居民分別對水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生活垃圾及廢渣污染的反映情況,經調查,我們發現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對空氣污染反映均較大,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認為存在空氣污染的人數都占到了總被調查人數的50%以上。
居民認為在某些特定時間段(如晚19:00—21:00),公司排放濃黑色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并夾雜少量煙塵。由于20歲以下人群在此時間段經常外出活動,如放學,故此意見在20歲以下人群中反映強烈,占100%。此外,天津泰達環保公司的工藝流程中,工業煙囪排出的水蒸氣中夾帶有少量塵渣,排量雖少于國家標準,但由于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地理位置,致使許多高層住戶反映曾在窗玻璃外表面發現少量薄層黑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生活。
此外,水污染是除空氣污染外居民意見較大的一項。噪聲污染和廢渣污染各年齡段居民選擇率均較低。
(二)對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宿舍樓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在有效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認為空氣污染存在的人數所占比重很高,達66.55%(水污染23.40%、噪聲污染5.30%),其原因主要有汽車尾氣排放產生粉塵、來自周圍土道的塵土擴散及泰達環保公司在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有相當一部分問卷反映黑灰已嚴重影響到學生的住宿環境,這些意見多來自住在高層的學生。
■二、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垃圾焚燒二次污染問題原因分析
(一)地理環境因素
天津的城市生活垃圾屬于典型的混合垃圾,原生垃圾中既有一般生活垃圾廚余垃圾,也有集市型垃圾、裝修垃圾和庭院垃圾,具有不確定性、強波動性和高水分、高灰分、低熱值的特性,不利于燃燒。在天津泰達環保公司附近是外環線,車輛較多,粉塵污染較嚴重,影響周邊的居民環境。
(二)焚燒產物凈化技術不完善
焚燒技術成熟并不代表焚燒產物凈化技術已經完善,在采用焚燒方法處理生活垃圾比例較高的國家中,由生活垃圾焚燒廠排放出來的二噁英約占該國二噁英排放總量的10%~40%,可稱是污染大戶。
(三)天津泰達環保公司選址問題
1.從天津規劃來看,建于津南區發展區域,不適宜建設垃圾處理廠
從整體的津南規劃來看,廠址5公里半徑內已建成了容納十幾萬人的居民小區、各種服務于社會行政、經濟、文化、金融、郵電、電信、教育、衛生、體育、科研及設計等機構和設施和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園),工作和居住人口達十幾萬;該地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供水、供電、供燃氣設施;有外環線主干道和一些次要道;有859、676等主要交通路線,垃圾運輸車增加了道路的擁堵程度,加重了粉塵、噪聲、空氣污染。
2.周邊環境敏感性目標眾多
距天津泰達環保附近的通鑫園等小區和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格林世界居民小區距廠區均不足500米。位于雙港附近中華石園屬國家AA級景點。煙氣中的二噁英和酸性氣體在過山氣流效應作用下,勢必會對上述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敏感目標產生嚴重的、不可逆的生態環境污染。
3.地形和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無害擴散
廠區地處天津市東南部,植被覆蓋率低,逆溫層對下風向的污染距離長,造成的污染范圍大,在夏季盛行東南風時垃圾焚燒發電廠對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危害加劇。廠址處于城市建成區的中心位置,環繞該址各方向均有大量居住區或國有企事業單位,無論主導風向在哪個方向,一年四季總有人群和建筑群被污染物覆蓋。
■三、政策建議
(一)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產業合理布局
政府要將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納入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在垃圾處置中的比重。但在規劃產業布局時,政府應充分考慮其地理位置及可能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盡量避開居民區,學校,市場等居民活動較密集的場所,盡量降低對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必要影響,因為這可能會制約一個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
(二)做好土地規劃,建立合理的運營監理機制
垃圾焚燒與填埋處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場地選擇易、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無害化較徹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燒余熱等優點,我們選取本產業成功個案——天津泰達環保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以附近通鑫園小區(有效樣本總數450)和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宿舍(有效樣本總數806)居民作為調查問卷對象,了解二次污染問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建成于2001年雙港新園小區位于天津泰達環保公司20米半徑之內。小區中心位置距垃圾焚燒廠中心位置直線距離約300米,是距二次污染源最近的一個居民區。天津工程師范宿舍樓位于天津市外環線,與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僅隔一條馬路,距離通鑫園小區約5米,周圍是外環線馬路。二者均在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可能污染范圍之內。
■一、天津泰達環保公司二次污染問題分析
(一)通鑫園小區居民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我們調查了通鑫園小區四個年齡段(20歲以下、20—30歲、30—50歲、50歲以上)的居民分別對水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生活垃圾及廢渣污染的反映情況,經調查,我們發現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對空氣污染反映均較大,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認為存在空氣污染的人數都占到了總被調查人數的50%以上。
居民認為在某些特定時間段(如晚19:00—21:00),公司排放濃黑色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并夾雜少量煙塵。由于20歲以下人群在此時間段經常外出活動,如放學,故此意見在20歲以下人群中反映強烈,占100%。此外,天津泰達環保公司的工藝流程中,工業煙囪排出的水蒸氣中夾帶有少量塵渣,排量雖少于國家標準,但由于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地理位置,致使許多高層住戶反映曾在窗玻璃外表面發現少量薄層黑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生活。
此外,水污染是除空氣污染外居民意見較大的一項。噪聲污染和廢渣污染各年齡段居民選擇率均較低。
(二)對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宿舍樓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在有效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認為空氣污染存在的人數所占比重很高,達66.55%(水污染23.40%、噪聲污染5.30%),其原因主要有汽車尾氣排放產生粉塵、來自周圍土道的塵土擴散及泰達環保公司在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有相當一部分問卷反映黑灰已嚴重影響到學生的住宿環境,這些意見多來自住在高層的學生。
■二、天津泰達環保公司垃圾焚燒二次污染問題原因分析
(一)地理環境因素
天津的城市生活垃圾屬于典型的混合垃圾,原生垃圾中既有一般生活垃圾廚余垃圾,也有集市型垃圾、裝修垃圾和庭院垃圾,具有不確定性、強波動性和高水分、高灰分、低熱值的特性,不利于燃燒。在天津泰達環保公司附近是外環線,車輛較多,粉塵污染較嚴重,影響周邊的居民環境。
(二)焚燒產物凈化技術不完善
焚燒技術成熟并不代表焚燒產物凈化技術已經完善,在采用焚燒方法處理生活垃圾比例較高的國家中,由生活垃圾焚燒廠排放出來的二惡英約占該國二惡英排放總量的10%~40%,可稱是污染大戶。
(三)天津泰達環保公司選址問題
1.從天津規劃來看,建于津南區發展區域,不適宜建設垃圾處理廠
從整體的津南規劃來看,廠址5公里半徑內已建成了容納十幾萬人的居民小區、各種服務于社會行政、經濟、文化、金融、郵電、電信、教育、衛生、體育、科研及設計等機構和設施和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園),工作和居住人口達十幾萬;該地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供水、供電、供燃氣設施;有外環線主干道和一些次要道;有859、676等主要 交通路線,垃圾運輸車增加了道路的擁堵程度,加重了粉塵、噪聲、空氣污染。周邊環境敏感性目標眾多
距天津泰達環保附近的通鑫園等小區和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格林世界居民小區距廠區均不足500米。位于雙港附近中華石園屬國家AA級景點。煙氣中的二惡英和酸性氣體在過山氣流效應作用下,勢必會對上述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敏感目標產生嚴重的、不可逆的生態環境污染。
地形和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無害擴散
廠區地處天津市東南部,植被覆蓋率低,逆溫層對下風向的污染距離長,造成的污染范圍大,在夏季盛行東南風時垃圾焚燒發電廠對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危害加劇。廠址處于城市建成區的中心位置,環繞該址各方向均有大量居住區或國有企事業單位,無論主導風向在哪個方向,一年四季總有人群和建筑群被污染物覆蓋。
■三、政策建議
(一)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產業合理布局
政府要將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納入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在垃圾處置中的比重。但在規劃產業布局時,政府應充分考慮其地理位置及可能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盡量避開居民區,學校,市場等居民活動較密集的場所,盡量降低對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必要影響,因為這可能會制約一個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
(二)做好土地規劃,建立合理的運營監理機制
一、引言
隨著經濟發展,全球環境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經濟學家也密切關注環境質量變化。Grossman和Krueger(1991)提出Envieonment Kuznets Curve(EKC)假說,即環境質量隨著經濟的增長呈現出先增大后縮小的關系,即呈倒U型曲線關系,[1]。
環境竟次理論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間對待環境政策強度和實施環境標準的行為類似于“公共地悲劇”的發生過程,每個國家都擔心他國采取比本國更低的環境標準而使本國的工業失去競爭優勢。因而,國家之間會竟相采取比他國更低的環境標準和次優的環境政策項目管理論文,結果是每個國家都會采取比沒有國際經濟競爭時更低的環境標準,從而加劇全球環境惡化。
“污染天堂假說”認為在一國單方提高環境標準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和環境標準低的外國企業相比失去其競爭優勢,從而使高環境標準國家的企業將生產轉向低環境標準國家。若在實行不同環境政策強度和環境標準的國家間存在自由貿易,實行低環境政策強度和低環境標準的國家,因外部性內部化的差異而使該國企業所承受的環境成本相對要低。在該國進行生產時,其產品價格就會比在母國生產出同樣產品的價格相應要低。因此,該國在投資和生產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這種由成本差異所產生的“拉力”會吸引國外的企業到該國安家落戶。
Eskeland 和 Harrison (2003)認為污染密集型的外資企業運用的生產和污染消除技術通常比東道國本地的企業更先進和更有利于改善環境。如果這些企業能夠替代部分東道國同行業低效生產的企業, 則東道國的整個污染狀況將有可能好轉[2]。郭紅燕和韓立巖實證研究發現中國的FDI存量與環境管制變量呈正相關,表明中國寬松的環境管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顯現出 “污染避難所”效應 [3]。
二、變量選取及模型構建
(一)東部和中部的FDI區域分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數量增長迅速。1979-1984年總計41.04億美元,而后從1985年的19.56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08年923.95億美元,1979-2008年累計達8526.13億美元。2007年東部和中部地區利用FDI所占比重分別為78.27%、15.30%。[4] 2008年中國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為923.95億美元, FDI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項目管理論文,東部地區主要集中于江蘇、廣東、山東、浙江、上海、福建和遼寧,2008年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的FDI的總額為543.7104億美元。東部地區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中,江蘇為251.2億美元、廣東為191.27億美元、遼寧為120.2億美元,上海、浙江、福建分別為100.84億美元、100.729億美元、100.256億美元(見圖1-圖3),江蘇和廣東占2008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47.93%。中部地區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和湖北。但2007年以來,安徽和河南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長迅速。2008年中部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中,河南為40.327億美元、湖南為40.052億美元、江西為36.037億美元、安徽為34.9億美元、湖北為32.45億美元,中部五省占中國2008年外商直接投資的19.89%。
圖1中國東部和中部2003~2008年FDI區域分布(億美元)
圖2中國東部十一省(市)2003~2008年FDI區域分布(億美元)
圖3中國中部八省2003~2008年FDI區域分布(億美元)
(二)變量選取
考慮統計口徑一致和數據的連續性,選取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億標立方米)、工業廢水排放總量(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萬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萬噸)、工業煙塵排放量(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萬噸)和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萬噸)為環境污染指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作為經濟增長指標,此外,考慮國際貿易因素中污染的可輸出性,用FDI作為污染的輸出指標(萬美元)。SO2、FS、FQ、GYYC、GYFC、GTCS、GTPF分別表示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煙塵排放量、工業粉塵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Y表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資(萬美元)。環境污染指標數據根據1986至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項目管理論文,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和外商直接投資數據根據1986至2009年省(市)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LNSO2、LNFS、LNFQ、LNGYYC、LNGYFC、LNGTCS、LNGTPF分別表示污染指標的自然對數,LNY、LNFDI分別表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外商直接投資的自然對數。本文中東部十一個省(市)為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北京、遼寧、海南、山東、福建、河北、天津;中部八省為湖南、湖北、安徽、山西、江西、黑龍江、吉林、河南。通過東部和中部的數據研究中國東部和中部省(市)FDI的對環境影響的差異。
(三)模型設定形式
由于面板數據模型同時具有截面、時序的兩維特性,模型中參數在不同截面、時序樣本點上是否相同,直接決定模型參數估計的有效性。根據截距向量和系數向量中各分量限制要求的不同,面板數據模型可分為無個體影響的不變系數模型、變截距模型和變系數模型三種形式。在面板數據模型估計之前,需要檢驗樣本數據適合上述哪種形式,避免模型設定的偏差,提高參數估計的有效性。設有因變量與1×k維解釋變量向量,滿足線性關系:
,=1,2,…,N,=1項目管理論文,2,…,T
其中N表示個體截面成員的個數,T表示每個截面成員的觀察時期總數,參數表示模型的常數項,表示對應于解釋變量的k×1維系數向量,k表示解釋變量個數。隨機誤差項相互獨立,且滿足零均值、同方差假設。采用F-test檢驗如下兩個假設:
H1:個體變量系數相等;H2:截距項和個體變量系數都相等。
如果H2被接受,則屬于個體影響的不變系數混合估計;如果H2被拒絕,則檢驗假設H1,如果H1被接受,則屬于變截距,否則屬于變系數。變系數、變截距和混合估計的殘差平方和分別為S1、S2、S3,面板個體數量為N,面板時間跨度為T,根據Wald定理在H2假設條件下構建統計量F2項目管理論文,在H1假設條件下構建統計量F1,其中:
~F[(N-1)(K+1),N(T-K-1)]
~ F[(N-1)K,N(T-K-1)]
若計算得到的統計量F2的值不小于給定置信度下的相應臨界值,則拒絕假設H2,繼續檢驗假設H1。反之,則認為樣本數據符合無個體影響的不變系數模型。若計算得到的統計量F1的值不小于給定置信度下的相應臨界值,則拒絕假設H1,用變系數模型擬合,反之,則用變截距模型擬合。
三、東部和中部模型回歸結果分析
利用東部十一省(市)和中部八省的相關數據,借助Eviews6.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七個環境污染指標分別進行回歸。采用Pooled EGLS(Cross-section weights) 消除異方差,采用廣義差分法消除自相關,回歸后的殘差是平穩序列。回歸結果見表1-表8
(一)東部和中部地區FDI對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影響差異分析
表1 東部地區 LNFS、LNFQ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LnFS
LnFQ
變量
參數
固定效應
參數
固定效應
α
24.7998(1.8722***)
49.3840(4.0923*)
-3.6806(-1.4613***)
-13.1905(-3.2263*)
0.4188(1.4567***)
1.3574 (2.9634*)
-0.0158(-1.4541***)
-0.0440 (-2.5825*)
AR(1)
0.9958(42.3684*)
0.8089 (24.7612*)
海南--LNFDI
0.1027(1.2365)
-8.0449
0.1302 (0.9513)
-3.7321
河北--LNFDI
-0.0088(-0.1280)
3.8736
0.0835 (1.1098)
0.0014
上海--LNFDI
0.0259(1.0531)
-15.5458
-0.1318(-0.9580)
1.1533
浙江--LNFDI
-0.0384(-0.5847)
10.5687
0.0745 (1.3692)
-0.4913
遼寧--LNFDI
-0.0835(-1.6476***)
-5.4319
0.0426(0.3272)
0.1718
廣東--LNFDI
-0.0392(-0.3555)
6.3472
-0.0459 (-0.3756)
0.9825
北京--LNFDI
0.0135(0.3381)
-21.1233
-0.0295(-0.4951)
-0.8745
天津--LNFDI
-0.0078(-0.1072)
-5.6961
-0.0204(-0.1636)
-1.0105
江蘇--LNFDI
-0.0415(-0.7790)
7.6127
-0.1504(-2.2292**)
2.7120
福建--LNFDI
-0.0955(-0.7093)
12.4942
-0.0186 (-0.2712)
-0.2444
山東--LNFDI
-0.0727(-2.1787*)
11.0165
0.0366 (0.7316)
0.3737
R2
0.9996
0.9985
F
21721.19
5607.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