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1 17:31: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目標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們將思想品德教學目標確定為道德認知領域,道德情感領域和道德行為領域。各領域的分類如下:
(一)道德認知領域
學生對思品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可按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識記、領會、辨析三個層級。
1.識記。“識記”是學習的最低層級的目標。它是指能回憶再現最基本的道德知識的能力,既能答出、背出、寫出本課基本道德觀點。
2.領會。“領會”是認知領域中教學目標的第二層級,它是指初步理解所學道德知識的基本含意,即能正確地解釋或舉例說明本課的觀點和概念的內涵。領會是最低層次理解,著重于要學生對道德觀點或觀念了解透徹后,能利用該道德觀點和觀念與人交換意見。
3.辨析。“辨析”是指將所學道德知識用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情景的能力。
換一句話說,就是學生能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來判斷、分析、評價自己從來接觸過的材料中某種道德現象的是與非。辨析是較高層次的理解,著重于把抽象的道德知識運用于適當的情景中,正確地作出結論,解決問題。
道德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編制,我們認為每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應當列出其需要達到的學習水平,并用學生的具體行為加以說明。如小學思想品德課第二冊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的教學目標,我們是這樣表述的:識記:能說出常用的禮貌用語。
領會:1.知道“你好、再見、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日常用語的用法。
2.知道對人說話有禮貌是尊重別人的表現。
3.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對個人、社會有什么好處。
辨析:能辨別禮貌用語的使用是否正確。
(二)道德情感領域
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過程中,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一種內心體驗,并逐步實現道德情感的內化或個性化。道德情感領域包括接受、反應、態度三個層級的目標。
1.接受。“接受”是內化過程的第一層級,是指學生對新課中的學習內容感興趣,有學習新課的強烈愿望。從教育的角度看,要達到這一層級的目標,就是要吸引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注意;從評價角度看,需要判斷學生是否愿意注意這課學習目標。
2.反應。“反應”是內化過程的第二層級,是指學生對課文中的道德形象或道德現象產生的滿意、愉快、喜悅或憤怒、厭惡、悲痛的情緒,這種情緒表現了一種道德感。
3.態度。“態度”是內化過程的第三層級,是指學生將道德感轉化為內心的道德需要形成的某種價值觀或責任感。
道德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是學生情感內化過程的表象情緒反映,編制道德情感領域的目標時,盡可能地用貼近表象情緒的外顯語言來表述,目標才具有可測性。小學思想品德課第二冊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的道德情感目標我們是這樣表述的:接受:喜歡使用禮貌用語。
反應:體驗到使用禮貌用語的好處及喜悅感。
態度:愿意效仿課文中使用禮貌用語的同學的言行,自覺使用禮貌用語。
(三)道德行為領域
1.領悟。指學生能以課文中的道德知識為依據,說出正確的行為方式。
2.模仿。指學生能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規范,進行模仿或操作,并達到正確。
3.習慣。指學生經過反復練習,能按正確的道德行為規則在相應的情景中,自覺、獨立地行動,并達到正確。
道德行為領域的教學目標,是學生情感內化程度的集中反映,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可測性強。因此在編制造德行為領域的目標時,語言表達要準確、具體。小學思想品德課第二冊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的道德行為領域的目標,我們是這樣表達的:領悟:知道什么情況下使用“你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
模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你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語言。
習慣: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禮貌用語。
二、編制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
編制教學目標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體現著目標教學的教學思想。
(一)目的性。所謂目的性,就是編制教學目標要以教學大綱及課程的基本要求為標準,以課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為依據來制定教學目標,體現目標的編制為教學目的的達到服務。在編制教學目標時,必須處理好目標與大綱、教材的關系,要體現課時教學知識要求和能力培養的需要。
(二)整體性。所謂整體性,就是在編制教學目標時要遵循由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邏輯思路來進行,使教學目標體系由學科的總目標到具體實施的課時教學目標,構成一個有序的、聯系緊密的目標系統整體。
以縱向上看,要使教學目標結構化。編制的教學目標相互之間的結構聯系要反映教材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系,使各個單元,各冊教材及整個學段的學科教材的教學目標形成一個有機的結構體系。
從橫向上看,要使三個領域的教學目標一體化。編制的教學目標必須把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個領域統一在一個目標大系統中,發揮目標的整體功能。
(三)適應性。所謂適應性,就是編制教學目標必須著眼全體學生的發展,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的需要。設計教學目標要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和特殊需要,既不要超過一般發展水平又要促進其發展,防止過高與不及的兩種傾向。
(四)可操作性。所謂可操作性,就是編制的教學目標要用簡明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緊密結合教材,能綜合考慮目標的達成措施和方法,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落實。
(五)可測性。所謂可測性,就是編制的教學目標可以分解成幾個或幾組檢測試題,在階段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測驗或其他檢測手段加以檢查,清晰地表示出學生階段學習效果及達標程度。
三、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程度
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必須尊重學生年齡特點,以品德培養過程的特殊矛盾和品德形成規律為依據。
根據這一規律和教改實驗的基本經驗,我們設計了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五步教學程序,為規范課堂教學提供借鑒。
第一步: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這一步是實施目標的開端,它決定著學生對老師發出信息的情緒,影響著學生對信息接收的直接效果。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揭示課題之前,必須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恰到好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題的揭示在自然和諧的樂趣中引出,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
第二步:明確目標,閱讀感知。
這一步是指把學習任務明確地告訴學生,使教師教有目標,學生學有方向。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教學內容心中有數,形成初步的品德觀點、觀念,為實現目標作好鋪墊。
第三步:實施目標,激情明理。
實施目標是目標教學的重要一環,激情明理是實施目標的重要手段。創設有利于原有的品德向目標規定的品德轉化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使學生置身于情境活動之中,通過自身內部的矛盾斗爭,弄清事理,使原有的品質存矛盾斗爭的推動下向目標規定的品德轉化。這是促使情感內化的主要方法。
第四步:檢測目標,明辨是非。
目標檢測,是品德形成過程中的階段反饋,為調節教學,彌補教學遺漏和錯誤進行的一次信息診斷。明辨是非是情感內化,由原有品德向規定目標品德轉化的較高的層次。通過目標測試,反饋矯正,可使學生更進一步形成正確完善的品德認識及情感體驗。此環節主要采取口述回答和書面測試來掌握目標實現的程度。
第三步:評價目標,指導行為。
評價是以一定的價值觀為基礎,對事物進行的價值判斷。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從實現各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到最終實現總體目標,都要不斷地進行評價、反愧矯正,才能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從品德教學的角度講,評價是對道德觀點、道德觀念正確與否的有效判斷,及時正確的教學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講,直接指導著人的道德行為。因此,思想品德課的目標評價,對學生道德行為的行成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四、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注意教學目標編制的準確性。
1.身心健康是一個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會的最基本的前提
這一點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有許多體會。因為,沒有身心健康,就不會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人,就會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也許還會成為一個家庭的災難。這方面有許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學生甚至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同學、朋友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常常發生矛盾,甚至做出過激行為,造成人身傷害,且付出血的代價。有些智商高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不好,在校不能堅持正常的學習,畢業不能堅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樂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們教育目標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習慣良好可以讓一個人終身受益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學校所學的具體的知識都忘記后剩下的東西。那么剩下的東西是什么呢?當然只有是在學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習慣。美國《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通過對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培養具有良好的性格、習慣的人是任重而道遠的。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將會決定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美國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性格,讓孩子自強;我們要把培養良好的習慣作為我們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培養的一個重要的目標。而且良好的習慣是完全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理解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通過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來完善一個人的良好性格。
3.學習勤奮,其中的關鍵詞是“勤奮”
學習的最后結果如何,是由許多的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來決定的,如個人的興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學習基礎、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生活環境等等。在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有的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實現的,其中個人的努力就是勤奮。因為,勤奮是一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而更多的情況下,對一個人的成長與成才來說,態度決定一切。
4.發展科學才有可能讓一個人循序而有個性地成長
發展是硬道理,但發展要講科學,不科學的發展就是亂發展,不科學的發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循序的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這樣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級到高級。人的教育發展更應遵循這個規律,否則,必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反思當前的教育,是不是我們的家長和教師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長呢?分析一個優生在某個學段的品行和成績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長造成的斷鏈現象呢?其次,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個性的發展。面對世界的多元化的發展,對人的發展需要也應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論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們所說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特長。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參加這樣或那樣的興趣輔導班,這到底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還是打擊他們的興趣呢?是張揚個性還是泯滅個性呢?再反思我們中小學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選人才”又做到幾分?因此,在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學習勤奮的前提下,要根據個人的智能長處與興趣,揚長避短,這樣才是科學的發展。
二、中學具體教育目標在學校的實施
1.落實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標
一是在身體的健康上,要求學生按要求確保每天進行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從而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二是為了將來進一步提高生活的質量,在學校期間最好能培養出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與藝術類項目。一方面是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將來的生活品質。三是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禮儀教育和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能投身社會實踐,明確社會責任。要教育我們學生陽光、向上、開朗,不能封閉自我,要學會大方地與同學進行陽光交流,善于溝通,善于通過正確的途徑自我排解不良情緒,從而確保學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陽光的、健康的。
2.落實習慣良好的教育目標
首先讓學生了解習慣有好與壞。好的習慣才是我們一生用之不盡的人生財富,而壞的習慣會阻礙人的科學發展。教育工作者要給學生指出良好的習慣是什么,提出在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具體要求。如獨立思考、提出問題、課前預習、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禮貌等等。并且讓學生明白習慣的形成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讓習慣成自然。學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檢查工作,與學生家長保持一致,使學生在生活、學習、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逐步讓學生理解并體會到習慣的神奇力量。
3.落實學習勤奮的教育目標
一是要給學生營造一個以勤奮刻苦學習為榮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學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關的標語內容。教師也要通過各種方式來積極傳遞這種精神,比如可以設一個表揚“勤奮、刻苦學習”的專欄,定期評比,進行獎勵,以鼓勵和激勵學生勤奮刻苦學習。也可以組織一些以“勤奮、刻苦學習”為主題的活動,讓每個學生融入這種氛圍。教師還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二是要因人而異確立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在整個奮斗過程中需要學生家長、教師的監督和鼓勵來實現。有了目標的壓力和動力,那么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將會有了方向,他們才會為達成目標而開動腦筋,付出努力。三是要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和方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奮學習的勁頭。
展示教學目標的形式:要從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
展示教學目標的形式有三種:一是口述形式,教師用語言敘述目標;二是書面形式,教師將目標寫在黑板上或教學掛紙上;三是投影形式,教師用投影儀將目標投影在銀幕上。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識字不多,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差,展示目標的形式采用口述形式為宜,即教師用非常通俗的語言講述教學目標的內容。中高年級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可采用書面形式或投影形式。
目前大多數教師對低年級數學課,一般都采用書面形式展示目標,或把目標寫在小黑板上,或教師帶學生對照書本念一遍,或教師讓學生齊讀一遍,等等。這樣學生對目標理解不深,起不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但卻占用較多的教學時間,由此分析,這種方式使目標的展示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了。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展示目標的方式和時間。
展示目標的方式和時間:要從教材內容出發
展示目標的時間有三種情況:一是新授前展示;二是新授中展示;三是新授后展示。展示目標的方式也有三種:一是一次性展示;二是逐步展示;三是隨講課提綱展示。如何做到適當展示目標?這要從教材內容的實際出發。
(1)對于通過一個例題或一個實驗要求學生同時達到幾條目標的教學,采用新授前一次性展示目標為宜,這有利于保持例題的講解或實驗操作的完整性,有利于發揮目標的激勵。
例如:人教版第十冊數學P52例1:設計一座廠房,在平面圖上用10厘米的距離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離。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通過這個例題的講解,要求學生同時達到三條目標: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②知道比例尺的通常寫法;③知道求比例尺的方法。
(2)對于能夠分解為幾個層次,而每個層次只要求學生達到一條目標的教學,采用在新授過程中逐步展示目標為好,這樣使新授過程更有條理,將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又如:人教版第七冊P64“小數的性質”,這節教材可分解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通過例1、例2小數大小的比較,從中導出小數的性質;第二層次通過例3、例4,說明小數性質的作用。要求學生分別達到兩條目標:①懂得小數的性質(理解);②會運用這一性質化簡小數或將一個數改寫成幾位小數(應用)。
(3)對于段落層次很明顯的教學,可以采用隨板書提綱展示目標,其操作程序可設計為:板書提綱——講課——再板書提綱——講課——總結(揭示目標)。
例如:講授人教版第八冊數學P60第一節“分數的意義”,教師在新授過程中逐步板書下面的提綱:
①分數的產生;
②單位“1”的含義;
③分數的意義。
新授結束后,教師針對提綱進行總結,并在每條提綱的前面加上外顯性動詞,在后面加上水平層次的述語,即提綱變成了目標:
①知道分數的產生(識記);
②懂得單位“1”的含義(理解);
我認為,近期目標是指學生在每節說話課中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如第二冊的《說說兩幅圖哪些地方不一樣》,其近期目標就是通過觀察比較兩幅圖,找出異同點,并按一定的順序,用完整、通順的句子把觀察到的講出來。其遠期目標應該是從具體的訓練中掌握觀察方法:先弄清兩幅圖各自的內容,再進行比較,在比較中辨清異同;同時滲透邏輯思維能力,認識事物能力的訓練。
遠、近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既具有獨立的行為指向,又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這里,為理解的方便,分開闡述。
一、設境激趣,讓學生樂說,落實近期目標訓練。
創設樂說情境,能喚起學生的表達欲望,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從而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預定目標。
1.以事設境,以情激趣。
兒童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蘊含著兒童自己個中的無限樂趣。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材,適時抓住機遇,創設“事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情趣,練習說話。如有位教師教《學打電話》一課,課前,他請另一位老師幫忙:在上課鈴聲響后,給教室隔壁的教導處辦公室打個電話,并適當延長鈴響時間。按約定,這位教師待上課鈴響后走上講臺準備上課,隔壁教導處辦公室的電話鈴響了,并響了好一陣,這清脆的鈴聲引起了學生的全部注意,且部分學生臉上露出想去接電話的愿望。教師抓住這一時機,問:誰愿意去接電話?一句話,讓幾十雙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此時鈴聲已停。教師順勢說:“鈴聲已停,我們不用再去接了,有誰知道電話怎么打嗎?”待學生充分發言后,教師揭示課題“學打電話”。接著,教師順“事”激趣,交待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標:“這么多同學會打電話,真了不起!為了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我們請課本當老師,教給我們正確的打電話的方法。大家一起認真學習,誰掌握了方法,誰能摹仿課本中的園園給媽媽打電話,老師就帶誰去辦公室給自己最喜歡的人打電話。”學生聽后個個躍躍欲試,整堂課始終處于積極思維,主動學習的狀態中。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2.以物設境,以欲激趣。
“物”是最直觀、最形象的說話媒體,若能充分地、恰當利用它,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觀察的興趣,又能使表達的內容形象而具體,初步訓練言之有物。如教學第二冊《說說夏天水果的形、色、味》一課,可先向學生展示出一幅畫有多種水果的掛圖,讓他們認識哪些是夏季收獲的水果,接著將準備好的夏季水果實物一一擺出,讓他們說說自己最喜歡吃哪種。這時,說話氛圍已形成,教師可以刺激學生的獲取欲望為手段,調起“說話胃口”:“如果誰能把自己喜歡吃的那種水果的樣子、顏色、味道說清楚,老師就把這種水果送給誰。”這一手段能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因為它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自己欲得的一種水果,而且能使他們充滿自豪感——“老師”“送”的。不難想象,孩子們此時的心態一定是生怕自己沒有說的機會。
3.以玩設境,以樂激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受生活經驗、年齡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果采用教師講學生學的方法,學生是被動的。若能適時創設玩樂情境,可有效激發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玩中練說話,在玩中發展語言,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如教學第三冊《我喜歡的課間活動》,在課前,組織一兩次內容豐富的課間活動;課中先調動全體學生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玩樂情景——低年級學生樂于表現自己,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待充分發言后,相機提出要求:說得好的,可參加下次的校外活動。這一刺激,調動了學生想說好的愿望。至此,教師再指導怎么將自己參加的活動說得有條理,學生一定會“洗耳恭聽”,決不會開小差。
總之,在說話課中,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年齡、情感、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說話興趣,讓學生始終處于想說、愿說的狀態中,那么每節說話課的教學目標就能有效到位。
二、引路教法,讓學生會說,落實遠期目標訓練。
喜歡說是基礎,是開端,會說才是目的。因為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師要通過具體教材,利用每一次說話課,引導學生“上路”,教給“走路”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本領,一步一法地落實遠期目標訓練。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引導觀察,理清思路,訓練思維的條理性。
口頭表達的條理性、準確性是建立在觀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礎上的。要使學生的思維有條理地發展,就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即先看什么,再看什么。通過多次訓練,讓學生明確:觀察的順序可依觀察的對象不同而定,或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或從整體到部分……
2.指導完整說話,訓練語言的連貫性。
“完整的話”,不僅指一句話結構完整,也包括一段話的結構完整和句與句之間語意的貫通。低年級學生所接觸的語言有限,生活的環境有限,因而說話丟三落四、顛三倒四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說話教學一開始,就要充分利用教材,適時指導練習把話一句一句說完:告訴學生,一個意思完了,才能講另一個意思。如教學第四冊《植樹》一課,可按課后提示(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干什么),先指導學生將這幾點要求所表示的內容,按一定的語言邏輯順序連起來,說出一句結構完整、語意連貫的話;然后再抓住圖畫重點,練習把主要內容講具體。這一訓練,應在組織觀察一次實地操作后進行,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植樹過程:挖坑放樹苗培土澆水。課中,指導敘述這一過程,可教給學生用上表示順序、連接語意的詞來表述圖意的方法,如“先……接著……然后”等。
二、音樂教學三維目標的實踐意義
(一)利于全面預計和考察教學結果
從本質上來講,音樂教學三維目標的設置,完全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而設定的,并非是教師個人意見的體現。在目前的實踐過程中,音樂教學三維目標,主要是從音樂教學目標方面,實現形態角度構成的整體結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最大益處在于,利于全面預計和考察教學效果。以往的音樂教學,并沒有刻意的實現上述的轉變,因此教師往往在最終的考試當中,才能了解到教學上的缺失或者是學生學習當中的阻力。但由于已經臨近學習階段的終點,因此即便發現問題也沒有辦法較好的解決。通過體驗目標、內容目標、過程目標的實踐,能夠在不同階段,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預測,并且在各個階段完成后,實施針對性的考察,這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留有一定的改善空間,能夠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及時改正錯誤,實現學生成績的穩步提升。
(二)利于教學設計和評價從教學雙方入手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灌輸式教學和單純的講解,已經不再適應我國的學生,且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在音樂教學中,灌輸式教學是絕對不能應用的,因為音樂注重雙方的溝通和理解,而不是生拉硬套的教學。從音樂三維目標的實踐來分析,不僅體現了音樂教學的雙重性,同時在長久的實施后,有利于教學設計和評價從教學雙方入手。第一,音樂教學是教育和學習的結合,師生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解和溝通,及時的消除矛盾,以的態度,實現音樂教學的共同進步。第二,從雙方入手,意味著每一節音樂課程,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年的教學經驗和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以此來達到高效的教學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階段的不同音樂課程,教師必須把握好教育和學習所占的比例,否則很容易造成音樂教學三維目標的不和諧。
一、歷史教學法對歷史知識的闡釋
筆者將1980年以來出版的歷史教學法(包括歷史教育學)著作做了一個較為系統的整理,有關歷史知識的認識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大家的看法趨同;研究主體有較強的依附性(主要在歷史科學概論和教育原理兩個方面);與時俱進。從研究脈絡看,還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1980年到1985年,著重從歷史知識的特性方面加以概括。比如,歷史知識具有過去性、具體性、史和論的統一性;歷史知識要在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基礎上,把握它的過去性、具體性和綜合性。再深入一些的說明,比如,“把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時間過去性和現實性的統一,材料與觀點的統一,具體知識性和規律性的統一等。另外,研究者們還從教學的角度對歷史知識進行了分類。大家比較認同的分法是: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概念、規律性知識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已經萌芽了“將知識能力化”的觀點。
第二個階段,約從1986年到2000年,最顯著的進步是將知識和能力作為一對關系來理解,在強調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對歷史知識結構及組織方式的研究。比如,認為歷史知識不僅是有系統、有結構、有層次的整體,而且歷史知識的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可以在縱橫分聚中做出新的排列和組合,并認為歷史知識結構就是按年代順序和分塊組合的統一體。值得注意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這10年間,在出臺大歷史教育觀念、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育觀念的同時,歷史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抑或層次性)、可控性等主張相繼被提了出來。
第三個階段,約在2000年以后形成特色,即從心理學方面探究知識的性質并進行更有學術價值的分類。比如,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包括歷史概念與歷史規律);程序性知識(指技能性知識,有具體性與可操作性特征);策略性知識(更多地針對學習者自身,涉及的面則較廣)。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問題,這類知識一般通過學習與記憶,便能獲得并加保持);程序性知識(是回答“怎么做”的問題,它由概念和規則所構成,與我們所理解的學習能力相吻合)。
還有其他觀點。比如,從知識教育的目的著眼,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認識視為三個交叉層面,以此強調借助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認識。認為對歷史知識的研究,既要涉及知識本身的結構和特性的問題,也要涉及知識本身的內容意義和素質陶冶的問題,即采納廣泛的知識概念。再比如,從學習方式著眼,并糅合學習理論闡述歷史知識性質,主張“引導學生用新的表述方式對歷史現象進行新的說明;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歷史現象,發現其中包含的新因素;引導學生重新組合知識,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發現知識間的新聯系;引導學生體察教材間的差異與變化,從中捕捉新的信息;引導學生根據新的材料去創設并闡釋新情景;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其進行獨立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初涉學術爭鳴,激發思維的創新火花;引導學生用新的方法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二十余年來歷史教學界在摸索與歷史教學效益相關的知識定位與理解時,走過了一個由經驗感知到有初步的理性思考、由非學術的整理舊故(蘇式教學法)到用學術的眼光研究問題的過程。但是,由于教學法的痼習過深,加之研究視野始終沒有打開,且資源空乏、學術氛圍復雜等原因,盡管我們行的方向不錯,可依然沒有使學科知識脫去“教怎樣的知識”的衣缽,而最終看重的是選擇知識的“教的功能”。從以往研究成果的直接形式看:(1)知識是學習內容的載體。先是單一表述學習內容,后是與能力捆綁,表述的內容或是個別的乃至孤立的知識點,或是平面且單一的縱向知識線索。(2)知識的基本性質是區分“所教內容”的內在結構。先是簡易的分類學習內容,后是關注各學習內容間的交叉。但總體而言,因都沒有深入對學科教育知識本質的研究,而使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皆徒有其表,該放棄的思路依然繼續且仍屬主流——如功能主義的研究思路;該拓展的課題未能很好地結合學科自身特點予以深入闡釋——如知識建構主義的研究路子。所以,我們一向模糊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致使理應落實的知識目標始終處于籠統、瑣碎的狀態,結果是教師為一節課設定的知識目標,要么簡單到只是教科書的知識點——為考而服務,要么復雜到宏觀的教學任務——幾乎沒有落實點。
究其根本原因,歷史教學研究包括目標研究,沒有應有的新哲學視野和較為扎實的史學專業基礎。至于此次課程改革推出的兩個《歷史課程標準》,不僅未能超越原有的研究水平,而且在嚴謹性、明晰性和可控性方面又遜于《教學大綱》。
試比較: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所謂基本的歷史知識,主要包括在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廣義的歷史知識應該既包括知識和能力,也包括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學習內容。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知識,主要是指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史實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規律等。高中歷史知識則索性概括為:“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二、我們所說的知識究竟指什么
知識對人類進步的意義不言而喻。羅素從科學主義出發,就事實的知識、事實知識之間的一般關聯的知識;“反映”的知識、能夠發揮控制能力的知識,做了詳細分析,但他所及的知識范圍與限度依然寬泛。而且將他論及的知識放到歷史學習中,也不免有含糊和不適宜的地方。我們大致可以認定,知識與人類的不同文化背景、與大千世界事物存在的復雜性、與人類不懈追尋問題的天性以及不同的探知途徑、與學科特質皆有關系。本文從詞源、邏輯學、心理學三個基本范疇尋找抑或鋪墊歷史學科教學中的知識含義和價值取向。
(一)從詞源學的角度了解知識的性質和意義
在漢語中,“知”和“識”出于同一語族。如《玉篇》曰:“知,識也。”籠統地說,“知”和“識”都指人對外在事物的反映,但二者對外在事物的反映方式則不同。《集韻》將“知”解釋為“覺。”“覺”就是感覺,意在說“知”是由各種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后,再由人腦反映出來的意象。如“手等有痛癢之知”(范縝《神滅論》);“草木有生而無知”(《呂氏春秋·自知》)。引申之,還包括間接知識和由推理而知道的知識和道理。如“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論語·公冶長》);“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知恥近乎勇”(《札記·中庸》)。
“識”的直接的詞源是“幟”和“志”。《釋名·釋言語》曰:“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主要指人通過眼和耳感知事物并經大腦記憶和分辨所獲得的認知。如“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蘇軾《題西林壁》),以及韓非子所說的“老馬之智可用”一語中所包含的“識”(《韓非子·說林》)。
另外,“知”常和“曉”“覺”“悉”結合使用,重在多聞多見所獲得的知識和智慧,既可以表現為直接的感覺和反映,也可以表現為間接的了解程度;“識”則多以表現觀察分辨的“辨”“別”“鑒”“察”結合,側重記憶和分析,側重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反映感知的基本內容是“記”和“辨”,所以多與個人的見解、見地和閱歷有關。在我國的佛教經典中,“知”乃意識;“識”乃明解。“知”與“識”的相通處,還有“解”(《說文》:“判也。”即理解和懂得)和“曉”(《說文》:“明也。”即知解和辨認)的意思。《辭海》的解釋較為簡單:“知”,曉得;知道。“識”,知道;認識。知識,如真知灼見;見識。顯然,如今常用的“知識”概念,其語義范圍是縮小了。
英語中“knowledge”一詞出現較晚,在中世紀時還不常用,其基本意思與“坦白”和“承認”有關(大約在13世紀時)。以后"intellectual"也用作解釋“知識”的概念(大約在16世紀時)。近代以來,知識具有知道或了解到的事實、認識事物、求知欲、常識、學問等多種意思。而今使用知識這個概念時,則與理解、信息和學習有關。卡瓦拉羅從心靈、審美、空間、時間、機械和仿象六個方面闡釋知識概念,用他的話說:“知識意味著一種能力,它表現為對材料的理解與吸收,將題目作為消息公布出來,將它們作為知識儲存起來。知識以信號和信息的交換為基礎。”并認為,“要考察知識問題,就必須考察知識產生的機制、它發生的背景、它被共享的渠道以及使它合法或不合格的價值系統。”此外,現象學和解釋學中,對“知識”的釋義更為恣肆。
(二)從邏輯學方面了解知識的定義與解釋
追問知識的性質及其概念,說到底是個哲學問題。在國際經濟合作組織組編的《知識經濟》一書中,用“四個W”為知識定義,他們是:知道了什么(know—what)、知道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誰(Know—who)。我國學者吳季松又外加了“知道什么時間(knOW—when)、知道什么地點(know—where)、知道多少(know—quantity)”三個要素。這樣,知識的定義就成了“六個W一個Q”。兩個定義都指明了“知識”這一概念的外延非常寬泛,可以涵蓋人類或個人過去、現在、將來的一切所知和所識,也就是人之智力至今所能達到的認知范疇、認知內容、認知形式都在知識的范疇。
不過,欲深究學科知識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誰在做、怎樣做等問題時,還需要注意知識的邏輯結構(knowledgelogic)和邏輯表示(knowledgerepresentation)的關系。一方面二者存在著必然聯系。“知識是經過驗證為真的信念,而信念是可以撤銷、可以修正的知識。”另一方面二者又存在本質區別。“知識系統的前提是存在真的事物,也同時要求得出真的事物,也就是說知識表示的邏輯系統以真為起點、以真為歸宿,而表達信念的邏輯系統則沒有這樣的要求。”至于在何種情況下,合理地描述我們所知的世界以及如何借用邏輯表示方法看穿學科知識的性質與結構,即能夠透過知識表體(如文本)釋義知識的“做”(在人們建立文本前已經存在)或“用”的價值(自我建構知識意義),我國學者劉邦凡在《一個“知識”定義的邏輯解釋》一文中從邏輯學的角度作了闡釋,這里只針對教學目標問題摘錄如下要點:
1.任何人談到一個知識的時候,不僅是對于這一個知識的所指產生信念或相信,而且這一個知識必然存在,必然可以從一個認識主體傳遞、傳播給另外一個認識主體,這好比一個具體的東西從一個人手中傳送另一個人手中一樣。
2.使用何種方法,往往要考慮以下三個要素,一是表達的完全性(健全性或完備性),二是推理的可靠性,三是所表達系統的可用性。
3.知識表示實質上是模態邏輯對知識世界描述的逼近與深入。
4.知識是經過每個個體的頭腦處理過的信息:它是關于事實、過程、概念、理解、理念、觀察和判斷(這些事實、過程、概念、理解、理念、觀察、判斷可能是或可能不是獨特的、有用的、精確的或結構化的)的個性化的或主觀的信息。
5.知識不是一個與信息截然不同的概念,信息一旦經過個體頭腦的處理就將成為知識(隱性知識),這種知識經過清楚地表達并通過文本、計算機輸出結果、口頭或書面文字或其他形式與其他人交流,就又轉變成信息(顯性知識)。然后,信息的接受者通過對信息的認知處理并使其內在化,就又將其轉化成隱性知識。
(三)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知識的內容和意義
一種觀點認為,知識的獲得必須依靠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獲得知識并利用知識(這里指的是特定效用關系中的知識)絕非是一種受意識支配的過程。確切地說,經驗更多體現在未經大腦思考的、個人的習慣中。
布魯姆在《教育目標分類學》中所做的分類和解釋我們比較熟悉。他把知識的再生與再認,以及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作為一個目標群表示,即“知識認知領域”(CognitiveDomain)。在這個領域中,知識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個別事物和事實的認識(包括處理方法和手段);掌握專業術語;對學習與學術規則的認知;對時空觀念(包括時序)的認知;掌握專門學問系統的分類方法及其范疇;認知事物或事實發展的規律;方法論(包括復制即傳達素材;解釋;記述與傳遞;應用;分析,比如對要素、關系、組織原理等的把握等;綜合,比如獨特的傳達方式、編制活動計劃等;評價,比如判斷,即確定事物或事實內在的組織和外在的標準等)。應該說,布魯姆只是借用了自然科學的方法,其對知識概念的解釋沒有超出傳統哲學的范圍。
此外,福柯認為,從笛卡兒、斯賓諾莎等人的言語里所獲得的精神知識,也可以轉向認知性知識。而在后現代主義經典作家那里,對此則異義頗多。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盡管古今中外、不同的學問領域對知識有這樣那樣的定義和闡釋,但從中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識的核心是理解,知識的特質是辨析或解釋,知識的意義是反思,知識的法則是建構。所謂的陳述性知識、敘述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理應從這些基本的知識理解中去闡釋,否則,我們不僅不能回答“怎么做”的問題,就連“是什么”的問題也搞混淆了。比如,因對解釋學中陳述的意義和價值了解甚少,以致對陳述性知識的理解多有偏頗。一句話,運用于歷史教學目標中的知識概念,首先應做的事是把知識連同自由自在獲取它的權利還給它理應面對的對象——學生——由學習的主體自覺自愿地呈現知識主體的意義。
三、重新詮釋歷史知識內涵及其實踐價值
據此,筆者依然立足于歷史學科的公民教育理念,圍繞“培養有行動力的公民”的主旨,以“做”為核心重新詮釋歷史知識的內涵。它們是:(1)陳述性知識——“做的理由與描述”,既包括知道“是什么”和“為什么”,也包括“是”的理由和“是”的意義。這類知識以事實、概念、敘事、轉義和擁有為特征,即我們知道和可以表述明白所知道的事實。(2)規范性知識——“做的習慣與規則”,既包括知道的程序,也包括對知道程序的習得與應用。這類知識以復制或重復、模仿、記憶(如專業術語和專業符號)、類型(包括模式)、操作程式、規則為特征,即我們知道被認識對象的整體性且能夠合乎規范地闡釋所知道的事實。(3)方法性知識——“做的技藝與策略”,既包括習得的“怎樣做”的技藝,也包括有創意的“為何做”的策略。這類知識以程序、法則、生成、策略和技術為特征,即我們如何知道和如何有效地表現所知道的事實。(4)價值性知識——“做的情感與態度”,既包括“誰在做”的意義解讀,也包括“誰做了什么”的價值釋義。這類知識以實體、本質、通則和意義為特征,即我們為什么要知道事實和知道了事實為什么——個性取向。
自古以來,語文教學都十分強調“文道”結合,其實這也是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最基本的責任所在。目前,盡管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但由于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偏重于學生語文基本知識的積累與技能的培養,在聽、說、讀、寫中加強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訓練。在語文教學水平的檢測、評價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表面看,這都是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其實,在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的實踐中,人們更多注重的是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的要求,卻很少真正的思考過如何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德育目標。僅有的只是在確定教學目標中形式上的列出這一項目而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基本沒有考慮到怎么去落實。如此看來,“文”、“道”結合依然是“兩張皮”。我認為這與新課程改革的真正內涵與學校培育人的目標還存在著“貌合神離”。因此,我們應該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真正意義上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作為一個新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我在實踐中有幾點感悟和建議:
堅持育人為上。語文導創教學的開創者文蘭森認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因為“潛能”是“智能”的母體。那種忽視學生自信心、事業心、學習動機、審美情操、獻身精神、創造意識等心理品質與人格的教學時不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的[1]。科學家們也認為:創造的花朵,在“性格偉大”的土壤中才能開放。誠然“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責任,但只是教師在教給學生生活與生存所應具備的工具、技能,在人的終身發展中,人的意志品質、情感態度、人生價值取向才是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將影響的一生。在《山的那邊》一文的教學中,我把語文工具性的教學目標:把握詩歌的朗讀方法并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體會詩中部分詩句的含義以及詩歌的表現方法作為重點之一。把體會文章中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堅韌不拔的追求理想的意志品質作為重點之二。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我抓住小時候詩人的“癡想”、“終于”以及后來“一次又一次”、“爬上一座座”、“誘惑”這寫個關鍵詞反復品味,引導學生體會其間蘊含的對“理想”的強烈欲望和不怕失敗,不斷追求、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要通過這首詩告訴我們的真正東西,之后我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自己讀詩后的感受,自己的理想以及為實現理想所做的思想和實際準備。這樣一來,學生就在詩歌的學習中跳出了語文文本學習的框框約束,置身于人生發展的思考這一高度學習,我想學生能真正領悟到這一點并對將來人生發展有所思考的話,教學真正的目的便實現了。
注重讀中悟情。我們知道:積極樂觀、熱愛生活、親近大自然、感受真善美等良好的情感態度,光靠簡單的理論灌輸和空洞說教是不可能實現的。為此,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精心選擇諸如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蘿瀑布》、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高爾基的《海燕》等優秀散文作品,在完成了語文工具性目標教學的基礎上,反復引導學生誦讀課文,進而點撥誘導學生感悟作者在景物描寫中寄托的情感態度、寄寓的人生理想與價值追求。如《春》一文主要激發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感受自由快樂生活的情感,《濟南的冬天》一文主要引導學生感受溫馨、和諧、恬靜、優雅的生活情調,而在《海燕》一文則主要引導學生透過“海燕”的形象深層次體會積極樂觀、勇敢頑強的豪邁奔放。在《紫藤蘿瀑布》中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激發關愛生命的情感。總之,語文教學一定不能只關注考試和升學,更重要的是完成對學生心靈這塊土壤的澆灌,完成對學生樂觀面對生活熱情的呼喚,這比升學更為重要。
巧借寫中言志。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訓練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只停留在技巧性的能力訓練之上是不夠的,說什么,寫什么,必須要堅持“言為心聲”的原則。這時候,教師就是關鍵,在實踐中,我緊緊抓住學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前途理想的憧憬,以誠信、感恩、理想等話題為立足點和突破口,把思想教育融化為寫作內容,讓學生們抒寫心中的“心聲”。操作中,我設計了幾個寫作訓練專題:感恩、奉獻、理想、關愛、勵志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說寫表達內心的思考。這樣就較好的把習作訓練與德育很好的結合起來了。
”以提高公民素質為學科教學的總目標。在“教學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識、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結構。在“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部分又對上述目標結構中的各子項分年級、分單元提出了層次分明、具體的要求,形成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三級目標體系。
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會議代表認為這是一個包括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教育的系統結構。
智力素質是指感知、思維、概括、識記等方面,屬于人的認識活動范疇,它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其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知識素質。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作為一個公民,對于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如小學數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以及一些計量、統計知識、幾何形體知識,都是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要經常用的知識,必須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思維,形成一個系統化、網絡化的知識結構,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質。
(2)技能素質。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無論對個人的生活還是對國家的貢獻,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能素質。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技能(包括口算、筆算、運用工具計算等),學生通過學習解決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技巧,這樣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自身的技能素質。
(3)能力素質。數學能力是智力素質的核心內容。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是由運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數學思考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維,人的素質水平的高低,除與知識水平相關外,還與它的思維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思維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質是指興趣、情感、意志等,屬于人的意向活動范疇,非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情感素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識活動。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師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數學情感素質。數學的情感素質包括學習數學的態度、興趣、不怕困難攻克數學疑難問題的頑強學習意志,勇于進娶敢于競爭的學習精神。小學數學實施素質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大有作為。
體育教學目標,是由學科教學目標,學段、學年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組成的。教學目標呈系統性和層次性,在教學目標系統中,下位目標都是其上位目標的具體化。課時教學目標是其最基本單位,體育教學目標基本是靠課時教學目標來實現的。
一、體育教學目標結構和層次
附圖{圖}
1.學段體育教學目標
學段體育教學目標是在小學體育教學目的、任務的基礎上,根據本學段教育與教學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學段體育教學內容,確定本學段學生在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和情感發展等方面的目標,并通過一定的運動負荷實現身體發展的目標。
2.年級體育教學目標
在學段體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本年級各項教學內容進行縱橫分析,并根據本校本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體育教學目標。
3.單元體育教學目標
在年級體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本學期各項主教材進行縱向分析,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各項主教材的單項體育教學目標。
4.課時體育教學目標
以本年級體育教學目標和單項教材教學目標為依據,對各單項教材深入進行縱向分析,找出本年級各單項教材所應解決的主要問題,結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確定各項主要教材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分別制定各課時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區別
教學目標不是教學過程,而是具體、明確的教學結果,是以學生學習以后的變化為依據,表現在學懂、學會、產生興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學目標是可以觀測的學生身心變化,用外顯行為動詞表達,它的實現是以學生為主體的。
教學任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期望,它是以教師為主體的。
教學任務是教師期望和假設,缺乏量和質的規定性,觀察和測量都難以進行,因而教學效果也難以評價。教學目標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定,可觀察、測量,也可作為學生學習行為評價依據。教學任務僅限于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則是師生共用的。描述教學目標可用具體的行為動詞,因而對教學過程的階段、深度、層次有明確的限定。教師依據目標而教,學生則借助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檢測,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不僅比教學任務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學過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將教學任務化為教學目標,能有效地促進由重教向重學轉化,讓學生得到發展。
三、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分類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分為運動負荷目標,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每個領域的目標又由低級到高級分為若干層次,其表達方式如下:
(一)知識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記憶
①能記住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②了解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③知道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
2.理解
①能說出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②會講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③懂得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
3.簡單應用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做某某動作。②能運用已學過的某某知識和原理。③能回答(講出、說出)某某道理。④能回答(說出、講出)某某動作做出的道理。
4.復雜應用
能用已學過的知識,解釋某某道理。
(二)技能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體驗
能照示范、照片(圖片)嘗試(親自)體驗(體會)某某動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動作。②能做到某某樣子(程度)。③會做某某動作。
3.組合
①能將某某與某某動作連貫做。②能做出某某聯合動作。③能連貫做出某某與某某動作。
4.協調
①學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與某某動作。②能熟練地做出某某動作。③能不停頓做出某某正確動作。
5.熟練(自動化)
能準確自由地做出某某動作。
(三)情感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接受
①學生能注意聽教師講解,認真看教師示范。②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給予配合。③學生愿意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2.興趣
①學生樂意按教師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學生對某某練習,精力集中(干勁大,情緒高昂),感到欣慰。③學生對某某動作樂意多次重復練習,產生愛好、傾向。
3.自覺表現,形成觀點立場
學生認識到某某活動(練習)的價值,在沒有人指導的條件下也能自覺地做,由傾向、愛好,經過內化形成觀點、立場,并經常習慣地自覺表現。
(四)運動負荷目標
運動負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身體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適宜的運動負荷量,對增強學生的體質,掌握運動技術、技能,培養優良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運動負荷的大小,是由練習的密度和強度即練習的重量、距離、速度、時間、數量和動作的質量等因素組成的。
課時教學目標中的運動負荷目標應該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適度、適量,并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全體學生體質的增強,能力的提高。
四、體育教學目標的編制
編制正確的教學目標,是實施目標教學的前提,是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編制,必須遵循思想性、科學性、操作性、層次性和可測性的原則,依據教學三要素和教學目標分類理論進行編制。以一課時為例,方法如下:
1.要認真學習和鉆研體育教學大綱和體育教材,根據單元教學目的,疏理出本課時的知識點以及要完成的技術技能的要求。
一、發揮“考綱”要求的主線作用
《考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強化“高考意識”理所當然地應當使“考綱”成為教師組織學生復習的主線。由于“考試說明”僅是很簡要的目錄式提綱,為使學生對高考要求的領會明確具體,我們在開始系統復習之前,就把“考試說明”各個項目化解、組編成六個專題,每個專題又劃分成若干單元,形成了《中學化學復習知識體系表解》發給學生。這份“表解”實際上成了教師進行復習教學的提綱;復習進行到哪里,學生就閱讀到哪里,從中一目了然地明確哪些知識點是必考內容,哪些是考點,各考查點之間有何內在聯系,使學生在整個復習過程中,頭腦里有“考綱”這根“弦”,發揮了它在高考復習中的主線作用。
二、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范作用
高考題是高考要求的具體體現,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圍、重點,又展示了題型、特點,成了復習教學的“無形指揮棒”。縱觀近年來全國的化學高考題一直保持了相當強的連續性,所以,讓學生以它們為范例,把握來年高考的尺度,這對于強化“高考意識”十分必要。如何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范作用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題收集起來,按中學化學知識的“六大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又細分“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速度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組編成八組“高考題專題匯編”,印制出來,復習進行到哪個專題就將與之相關的“高考題匯編”同步發給學生,進行配套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