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0 15:30:3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治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該礦是由原先的3個煤礦及擴大區原地整合而成,3個煤礦均于2009年之前關閉。煤礦位于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西,面積約9km2,開采33、44和52煤,單水平斜井開拓,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地面工程包括工業場地(在原先一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排矸場(新建)及炸藥庫(新建),場外道路包括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目前井下、地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1.2方案范圍
根據煤礦已批復的環境影響報告,煤礦生態調查范圍為煤礦邊界外擴200m,面積約12km2。評估區包括場地區、排矸場區、道路區、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面積約5km2。
2生態環境調查
2.1礦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本區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屬于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蒸發量相當于降水量的4倍。區內地表水系屬黃河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調查區地勢西高東低,相對高差約252m。地貌類型為河谷階地和黃土梁峁溝壑,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土地利用現狀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和其他土地共6個類型,其中草地面積最大,約占調查區面積的60%。植被類型為典型的草原植被,代表群系為鐵桿蒿群系。植被覆蓋度以低和極低覆蓋度植被為主。土壤類型以栗鈣土為主,存在極強烈水力侵蝕。根據現場調查,調查區發現由采煤引起的大型地面塌陷1處,由原先的3個煤礦于2003至2009年開采33煤上分層形成,由于均采用房柱式炮采,現場調查部分區域已產生塌陷坑及裂縫,而局部還未塌穩,所以該塌陷現狀穩定性較差,威脅耕地0.9030km2、林地0.2361km2、草地2.1020km2及裸地0.0075km2。
2.2生態環境破壞與影響調查
2.2.1場地區
工業場地占地11.45hm2,為采礦用地,目前正在建設,經過現場調查,除生活福利區有少部分已完成了綠化外,大部分區域還存在未綠化區域。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還未進行閉坑治理,對生態環境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2.2道路區
煤礦新建道路為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后統稱“道路區”),總占地1.10hm2。經現場調查,兩條道路均已綠化完畢,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的進場道路均是在鄉村道路上擴建的,目前已作為村民生產生活使用。
2.2.3排矸場區
占地0.27hm2,經現場調查,目前還未堆積矸石,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產生的矸石均被周圍磚廠拉走綜合利用。
3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3.1開采區影響預測
經過預測,煤礦5年期將會對部分鄉村道路造成損壞,從而影響車輛及行人的正常通行。此外5年開采產生的地面塌陷還將影響0.4km2的原有地面塌陷,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面塌陷不同區域的變形程度,對煤礦5年區內受影響的土地類型、面積及影響程度進行預測。
3.2場地區及道路區影響預測
場地區及道路區均為采礦用地,預測5年期無新增占地,兩者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對周圍生態環境也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3排矸場區影響預測
預測5年期每年約有1.35×104t矸石堆放,將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4治理措施及工作量
4.1地面塌陷區
治理范圍包括了原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
4.1.1裂縫充填
采取周邊以及裂縫上坡方向就地取土的方式人工充填,經計算,裂縫填充面積11.31hm2。
4.1.2耕地恢復治理工程
主要為土地平整。即對起伏不平不便耕種的塌陷地,通過就地平整法進行挖補平整,保證標高基本一致,有利于耕種和植物的生長。經計算,需要平整土地30.30hm2。
4.1.3林地恢復治理工程
由于此區域的特殊性,林地及園地復墾主要采取的是對受損的樹木,及時扶正樹體,保證正常生長。經計算,需平整土地0.12hm2,撫育林木約149株。
4.1.4草地及裸地恢復治理工程
對填充后的土地進行人工平整;土地整理后,選擇優良草種播種,進行草地改良;嚴禁放牧,尤其在復墾恢復階段。需要平整土地1.12hm2,需要紫花苜蓿草籽33.35kg。
4.1.5鄉村道路治理
由于5年區內道路都為土路,僅進行裂縫充填。
4.2場地區
4.2.1新建工業場地
計劃在生產區及生活福利區種植側柏、油松兩種喬木以及紫穗槐灌木和草籽,植樹面積2.83hm2,需要苗木(含紫穗槐)3208株,種草面積3.83hm2,需要草籽114.91kg。
4.2.2整合前原有工業場地的治理
整合前兩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占地面積分別為3.21及2.79hm2。共需場地平整6.00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180.0kg。
4.3排矸場區
對5年新增矸石進行治理,需0.15hm2頂面進行壓實并平整,覆土0.3m后種草綠化,共計綠化0.15hm2,需覆土750m3,種草面積0.15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4.5kg。
生態倫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指導作用,表現在我們能夠運用它的道德規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行為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評價和價值選擇。生態倫理的價值目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追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有機協調和統一。生態倫理的指導作用對于我們當今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非常重要。生態倫理正確價值目標的建立能將我們的生態價值觀高度統一起來,讓我們認識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對生態系統的嚴重危害,從而放棄這種傳統方式,選擇生態文明時代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朝著生態文明建設這個明確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前進。生態倫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理論指導作用就是要突出人們選擇生產、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為的善惡、榮辱、對錯的價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驅動力引導人們趨善避惡、趨榮避辱、趨對避錯。我們中華民族通往生態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獨特的,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滲透著許多古樸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態倫理學知識。儒家關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關于“萬物平等自化”、“體驗真實生命”、“法天貴真、道法自然”和“節制物欲”的思想在現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種獨特的精神號召力量,對于我們恢復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調節和規范作用
生態倫理從道德層面調節經濟利益矛盾、規范人類生產生活行為的效力就是它的調節和規范作用。生態倫理的調節和規范作用是生態倫理發揮理論指導作用的必然結果,因為生態倫理的理論指導作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行為納入有利于生態平衡發展軌道上來。生態倫理能夠對社會活動中的所有主體發揮調節作用。個人、企業、政府在開發利用自然、發展生產的過程中與自然之間存在著環境利益矛盾。根據生態倫理的觀點,任何個人或者社會組織都不應該把自己開發利用自然的活動變成一個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過程,應該自覺尊重、愛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生態倫理就是以這個原則協調好社會主體之間的環境利益關系的。生態倫理對社會主體與自然之間關系調節方式屬于“軟調控”,它對人與自然之間矛盾關系的協調是靠社會輿論、教化引導、鼓勵敦促等方式來喚醒我們意識深處的生態倫理責任和義務意識,引導我們自覺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同時也應看到生態倫理“軟調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態倫理調節對對抗性環境利益矛盾的調節無法奏效;其次,生態倫理調節作用的發揮要以社會成員生態倫理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為基礎。雖然生態倫理的調節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廣泛性、經常性、靈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優勢,因而在協調環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教育和激勵作用
對公眾進行生態倫理知識的教育與培訓是使公眾從認識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介,是使生態文明從理念到行動的關鍵步驟。生態倫理的教育和激勵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態道德意識,加強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關系的認識,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第二,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我們豐富生態知識、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從而實現我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轉變;第三,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目標之一;第四,加強生態倫理教育,能夠讓我們從道德精神層面擁護和執行有關生態保護的各項法規、政策、方針、制度。
2我國城市河流綜合治理與生態建設應遵循的以人為本原則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原則就是當下我們國家城市中河流綜合治理與生態建設應遵循的首要原則。這樣我們可以很好的規避水災或者水污染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所以,我們要最盡最大的努力使得河流的治理以及周邊生物以及環境的協調發展。要讓河道周邊的景物以及人類的生存環境相融合,這樣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要義。另外,我們知道,我們在城市之中的不斷更新換代中可以感受的到城市向著集群化的發展方向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從而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城市河流水環境是城市居民最寶貴的自然資源、物質財富,城市河流水環境的改善能推動市民物質收入和精神需求兩方面的提升。所以,我們應該注重河流的治理以及生態建設的內在聯系,一定要改善河流治理的綜合環境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上進行治理和規劃,要采用科學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巧妙的將景觀生態學原理、恢復生態學原理、生態工程學原理,采用近自然治理方法很好的結合起來,使得河流在治理中不斷的回復生態升級。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保障河流周邊生物的多樣性,在河流治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體現出保護的心態。再次,為了提升人們的生存空間可以進行合理的空間規劃,有效的設置文化、健身、娛樂和觀景場所使人與水進行親切的交流,建設出水清、岸綠、突出河流自然屬性的城市河流。這樣可以使得我們真正的做到了生態環境的建設,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而子啊人類智力河道的過程中,很好的保障了生態文明的發展,為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標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恢復河流自凈能力的原則
在河道的治理中,筆者認為只是治標不治本是不行的,我們不能本著先將河水進行肆意的污染,再去全身心的治理的傳統道路,這樣是不科學的。我們在首次河流治理的時候就要堅持標本兼治的方式方法,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很好的控制河流的自凈能力,這樣才有利于河道的治理與生態的完美結合,達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最終目標。要想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還要做到很好的清理河水,整理綠色河岸的目的,從而達到從根源上治理問題的目的。可以說,在河流污染的處理中,我們應該堅信,我們要始終保持全流域有效治理,不嗯能夠分流與治理,厚此薄彼。我們要充分的實現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治理,上游我行我素,那么所有的治理功夫都會變為空談,最終達不到效果,所以我們在研究河流治理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方式與方法的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河流生態治理的良好效果。最終才可以使得城市的發展向著更高更遠的方向邁進,我們才能在美好的環境下創造更加多的經濟效益。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由于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無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二、生態倫理教育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往往只涉及大學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價值觀形成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忽略了生態倫理教育。但是,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未來的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面對的是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一系列生態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展變化相適應,不斷更新教育的內容,培養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將生態倫理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必然。
(一)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徹底扭轉長期沿襲的生產生活觀念和行為,消除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而這種對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革和揚棄,意味著一種有別于傳統的文明形態的建立。”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濫砍濫伐,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導致各種自然災害經常發生,使貧困地區更加貧困。這種只顧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沒有限制的開發、索取自然資源,結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報復。有學者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保證生態平衡,生態可持續發展,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大學生肩負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重任。他們的生態環保意識、生態道德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的前途和命運。將生態倫理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教育學生懂得尊重生命、保護自然,樹立人與自然之間和睦友好的理性關系。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人們出于私利對大自然進行掠奪、嚴重消耗自然資源,造成了人類生存發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約了人與自然的諧調發展。因此,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提升人們的道德意識,是促進人類自身發展以及人與他人、社會、自然共同發展的需要。
1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內涵
城市的發展從早期的人類的憧憬構想中逐漸建立,烏托邦式的城市建設無疑帶來了一定的理想與愿望,人們也朝著這樣的理想城市靠近,在時間的回溯和科技的發展中,人們開始對城市的發展,經由普遍化的城市模式的反映機制,產生無數的構想一與憧憬,同時也是對自身歷史與現實的反思。
生態文明城市是在對以往城市模式建設探索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和協同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人類社會進程發展,轉變到大趨勢下發展而來的新型城市模型,對今天的城市建設起著很大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在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強有力的正確教育宣傳和突出環境災害的危機意識導向都是人們群眾將目光聚焦到對生態文明的城市建設里去。在現目前對生態環境的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通過建立城市生態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同時又經由多方面的生態道德標準評價體系機制引入,使人們愈發自覺的保護自然環境,從而反饋到建設城市社會的工作中,并積極投入到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行動中去。
2智慧生態城市的規劃構建
2.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最近幾年開始趨于流行的熱門話題,自2009年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后,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媒體傳播,并逐漸被世人所認知。在全球引發的“智慧風潮”和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監督的背景下,我國也將“智慧城市”作為一個在未來的可行的城市發展建設前景,大力支持和倡導,并將建設“智慧城市”這一概念作為培育競爭力、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市民就業、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由此可見,“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從信息技術出發,聯系各個領域。由此看來,“智慧城市”更多承擔的是一個核心的位置,關聯其他包括以互聯網、云端鏈接、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內的智慧方式運作,從而達到一個改變網絡信息環境的現狀,為城市、市政、企業和個體等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率的互動聯系,使其在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要做出符合時代效率的積極響應,達到符合現代化城市的信息運行狀態,并具有不斷積極發展的空間。
2.2智慧生態城市理念。通過前文對智慧城市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到智慧生態城市的核心無疑體現在其“智慧”與“生態”的兩個關鍵詞上。將智慧與生態兩者融為一體,作用于城市規劃中,從社會層面來說,智慧生態城市的存在無疑和諧的處理好了自然生態空間和城市生活,并絕妙的解決了二者的平衡關系,使得城市空間和城市空間周邊環境都處于協調一致的環境中,為社會穩定帶來重要作用;經濟層面來說,智慧生態城市在促進經濟開發的同時追求其生態效益,提升經濟可利用率。
3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智慧生態城市規劃理論構建
3.1明晰概念體系。智慧生態城市涵蓋了社會、文化、歷史、經濟、產業等多種因子,超越了城市建設的層次,并向著更全面的方向發展。所以明晰其具體概念體系非常重要。在智慧生態城市的總體建構體系里,我們可以將智慧生態城市分為:生態環境、基礎設施、五位一體建設、四化同步發展、智慧生態城市等層次;將這樣的大致框架結構建立出來,提出建設智慧生態城市的指導布局和技術框架,為現有新興發展起來的智慧城市作出技術指導和補充行業空缺。
3.2系統方法統籌。較為傳統的觀點并不能支撐出復雜斑駁的理論,在現在的現代化進程中,早已遠遠趕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構建智慧生態城市必須要求一個連續的、總體的、全局的系統支撐,并將系統科學下的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原理梳理成為一個具體的系統體系,為其基礎性宣傳做理論基礎。
一、愛爾蘭的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存狀態
葉芝的創作總是給人一種明顯的地域感。在斯來溝、都柏林、倫敦等地理空間中,葉芝主要以愛爾蘭西部特別是斯來溝作為自己心靈的故鄉。愛爾蘭西部由于交通不便,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的侵蝕,美麗的大自然幽居其間有著獨特的魅力。葉芝童年時代徜徉于斯來溝的山梁水泊間,迷人的風光讓其流連忘返,多年之后魂牽夢繞的也是這里美麗的田園景色。
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培養了葉芝對自然世界和荒野的熱愛,他的創作中設置了很多自然意象。在《因尼斯弗里弗島》、《烏辛的漫游》、《被拐走的孩子》、《夢想仙境的人》、《快樂的鄉鎮》、《心愿之鄉》、《庫勒的野天鵝》、《在那七片樹林里》、《庫勒莊園,1929》、《漫游的安格斯之歌》等作品中,他寫到了本布爾本山、斯利什森林、羅西斯角、吉爾湖、克瑙克納瑞、庫勒莊園、壯姆克利夫等斯來溝附近熟悉的風景名勝,涉及到大海、沙灘、森林、草地、山脊、幽谷、小溪、瀑布、湖泊、沼澤等荒野和自然景色,大量使用玫瑰、蘆葦、榛樹、槲寄生、天鵝、獵鷹、鮭魚、雄鹿等動植物的自然意象,體現了愛爾蘭人與自然和諧無間的相處方式。
寧靜簡樸的大自然是西部愛爾蘭人和葉芝的精神家園。作為“最后的浪漫主義者”,葉芝的創作體現了他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把握,對原始自然的真摯愛戀。葉芝開始創作是以這里的人們作為假想的讀者群。最后選擇安息之地時,他在遺囑性的詩篇《本布爾本山》中這樣說:“寸草不生的本布爾本山下/壯姆克利福的教會墓地里葉芝長眠。”葉芝的創作很少描寫工業化程度較高、商業氣息較濃的都柏林、貝爾法斯特、基爾代爾等愛爾蘭東北部的城市生活,因為他們大多完全英國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嚴重疏離。
在葉芝眼中愛爾蘭的農耕文明是原始、高貴、淳樸和和諧的,它哺育了生活在愛爾蘭的各個階層的人物。但葉芝宣稱:“有三類人創造了所有美好的物事:貴族創造了美好的儀容,因為他們位高,所以居于生活的恐懼之上;村夫創造了美好的故事和信仰,因為他們沒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不會患得患失;藝術家創造了所有的美,因為上帝使他們無憂無慮。”[3]
葉芝認為貴族具有良好的血統,純真的禮儀,富有教養、溫文爾雅,代表著文明、謙遜、自制和優雅,“象征著思想的延續、行為的準則和文化的歷史”[4]。只有貴族才能真正欣賞美的事物,創造、贊助和保護藝術品,只有在他們中間才能產生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紀念羅伯特?格雷戈里少校》、《一位愛爾蘭飛行員預見自己的死》、《綿羊牧人與山羊牧人》、《紀念伊娃?郭爾-布斯和康?馬爾凱維奇》等詩歌中,葉芝對貴族作了熱烈的贊頌。
土地整理是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結構和土地利用關系進行重新規劃與調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目標的一種措施。當前,土地整理過多地關注耕地數量的增加,而對由此引起的生態問題重視不夠。不適當的整理方式和技術,使土壤性狀發生變化,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下降,最終使生物量減少,甚至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破壞。因此,探討土地整理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重視土地整理生態設計,以減少對生物鏈的不良影響,保持生物多樣性,尤為迫切與重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樣性影響分析
對農業區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能像保護自然生態系統那樣通過建立生態自然保護區來實現,農業區域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的地方,因此要保護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不能以犧牲該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為代價,而是應該通過工程措施,對生物多樣性從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等層次上進行利用與保護。
1.土地整理單項工程的影響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態系統將被單一的農作物替代,景觀多樣性將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間遭到破壞,不僅導致植物、動物的物種多樣性的降低,還有可能導致病蟲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機械對土壤的擾動,使得土壤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破壞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從而導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也較為顯著,渠道直且光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卻導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為了營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環境,通過排水溝設計為水生生物提供避難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溝通常不加襯砌,而且在田塊的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滲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曬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來保證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塊間的田埂、道路兩側的農田防護林則可以成為一些動植物的棲息地,對病蟲害發生的減少、農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有著積極的作用。
2.土地整理布局的影響
農地的整理多為實現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在整理布局中,很多只考慮經濟性以及耐用性,而忽視了生態的考量,這極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節省農地整理的資金投入,在修建排水渠道時,對溝渠進行裁彎取直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此外一些地區在田間大量鋪設混凝土路面和溝渠,并誤認為這是一種高品位的設計,這種混凝土鋼筋結構的溝渠,特別是溝渠采用“三面光”的設計,這不僅增加了投資,而且減少了綠地面積和生物棲息的場所,影響了土地生態環境。
生物生存環境的惡化直接減慢了農田物種的擴散,生物的棲息地被混凝土鋼筋結構的溝渠隔開,物種的擴散受到影響,導致群體趨向不穩定,造成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在土地整理的空間結構上,土地整理中“路成框”的指導思想勢必引起項目區的景觀破碎,導致植被斑塊間的自然連通度降低,進而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但是,溝渠和農田防護林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這種威脅。溝渠遍布在整個項目區,而且在溝渠與路相交處有涵管、橋等水工建筑保證溝渠的貫通,這就為一些動物的遷移、植物孢粉的運移提供了可能。農田防護林在項目區也基本貫通,是動植物遷徙的重要廊道。土地整理中防護林的建設提倡選用本地物種,這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著積極的響。
二、土地整理生態化設計
生態保護型整理模式多種多樣,有從農地整理結構設計、道路設計和河溝渠設計3個方面構建了保育形模式;有從生態模式、仿自然模式和等級模式3個生態型農地整理模式;有從國內外土地整理研究和實踐的新成果中,
提出的我國景觀生態保護型土地整理設計模式中構想等等。其中可以起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式如下:
(1)田間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結構,盡量采用土石鋪路,混凝土結構不具透氣性,導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一些小型動物和微生物無法棲息,從而減少了生物的多樣性,破壞了該地方的生態平衡。
(2)渠道邊坡不宜過陡,盡量設計為緩坡。渠道邊坡是許多生物生長和棲息的地方,邊坡太陡,渠道水位變化過快,很容易對邊坡一帶的動植物帶來沖擊,增加了兩邊生物的存活難度,因此在修建渠道時應該盡量延長渠道邊坡的長度,以增加和穩定兩岸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修建復式斷面的渠道。
(3)筆直無彎道渠道雖然最具經濟效益,但就保持生物多樣型來說,凹凸多變的渠道無疑是最佳的,筆直無彎道渠道水流湍急,不利周圍生物的棲息和藏匿,多變渠道的渠道則可以阻擋、改變水流,穩定水溫,同時渠道凹凸處也是許多生物理想的棲息地。
(4)渠道周圍規劃植栽。渠道周邊缺植栽,造成日光直接照射,使日夜溫度差很大,對生態的發展亦有不良影響。植栽可提供陰影,緩和水溫的變化,制造野生動植物棲息的有利環境。
(5)保留一定的溝塘和低洼地區。溝塘和低洼地的生產力雖然不高,但卻是野生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生長之所,它可凈化環境,減少旱澇。
三、結語
土地整理應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與和諧,隨著人類對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保持、改善生態環境和追求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類是同等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沈德中.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一、研究生態環境用水的目的和意義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陸地水文過程與生態環境變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區域水文狀況與水文環境的好壞,而區域水文情勢則對生態平衡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長期以來,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往往沒有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的水資源分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現退化,表現出類似上述的各類自然生態問題。為根治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務院制定并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隨著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開展,生態環境用水問題將越來越突出,研究我國生態環境用水,對于實現我國水資源區域間、部門間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發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生態環境用水的計算方法
計算時需考慮的幾個指標:①河流流量指標:一般情況下,河道內應保證60%的水質達標水量,流量減少會直接影響其生態功能。人類為維持生活、生產和生態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應超過河流徑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積與水量:城市水體面積的比率直接關系到城市空氣的濕度和溫度,是城市生態的重要指標。采用河湖占城區面積比來反映城市水生態狀況;③濕地指標:濕地面積比率反映了濕地影響的大小。以濕地面積、濕地水體面積和濕地比率作為衡量濕地狀況的指標;④地下水指標: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儲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僅不能補給地表水,而且濕地和河流就很難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難以生長。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應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質指標:水質狀況決定了水體發揮什么樣的功能和發揮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態功能。水體水質是反映水體好壞的定量體現;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實現“總量控制”的重要指標;污水處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決定著進入水體污染物的總量。流域排污總量,應在河流徑流量的1/40以內,以達到自然稀釋,超標的一定要達標排放。
三、濕地生態環境用水
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但關于濕地生態環境用水的核算,還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法。目前關于濕地生態環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參照河流生態環境用水進行核算。如濕地基本生態環境用水量,可采用濕地的陸面和水域蒸發量代替。
四、回補超采區地下水生態環境用水量
在地下水超采區,用于保護與恢復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為回補超采地下水生態環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銀行的水資源政策文件明確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維持的標準,即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決不能超過地下水補給量,但缺乏有關生態環境用水量的確定標準,因此計算比較困難。
(1)全局出發,實現水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水資源優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標就是協調資源、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動態關系,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保證經濟社會、資源、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其實質就是提高水資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個特定流域或區域內,工程與非工程措施并舉,對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合理解決各部門和各行業(包括生態環境用水)之間的競爭用水問題。
(2)建立健全水權管理體制,加強生態環境用水的權屬管理:在過去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制下,水資源使用成本近乎為零,擠占生態環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水資源任意開發利用,很難避免無序侵占和浪費。當水資源已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時,其使用價值相應提高,這就更加劇了資源的無序侵占與過度利用。而這種無序侵占與過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經濟更加明顯,如河道斷流、生態環境惡化等。
水權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者的權益界定。特別是生態環境水權的確立及其水權主體的明確,則將有利于保障生態環境用水,從而保障公共利益。從國外經驗看,生態環境水權通常由政府機構監管或由專門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機構享有。南水北調水資源的分配為調整界定初始水權、確立生態環境用水權提供了最好的契機。而這一水權,在初期可以暫時由流域機構等各級水權管理機構分級監管,待時機成熟后再轉入特定的公共機構。
此外,水權制度的引入,可以改變過去取水許可以一次性授權水量分級標準而不控制總量的弊端,真正實現由流域機構統一管理水權,并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際水權管理權限的劃分等法定程序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級管理相應的水權,必要時省也可以通過市(地區)際水權管理權限的劃分等法定程序授權市(地區)分級管理各自的水權:從而,在總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態環境水權名實相符。
(3)實施水資源分類分級優化配置管理:目前,在流域內的水資源管理體制下,水資源的管理方式較為粗放。首先,從水資源的特性上看,尚未將可更新的水資源(如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與難以更新的水資源(如更新時間達千年以上的深層地下水)加以區別對待,也未將可以導致地面沉降、含水層破壞的承壓水超采與一般潛水超采相區別。這實際上模糊了生態環境破壞成本,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在今后的水資源管理中,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深層地下水的開采以及承壓水超采的限制,一方面在取水(水權)許可中嚴加限制,另一方面可通過提高水資源費等手段提高取水成本。
其次,在流域水管理中還有必要建立鼓勵水資源優質優用,污水監管的管理模式。如,一般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農業用水標準的,可以再利用;農業回歸水經過必要的處理后,還可以進一步用作濕地、河口沖淤等生態環境用水。而水資源優質優用的目的,則是通過對不同水質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可利用水量。其關鍵在于,污染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通過清潔生產降低污染物總量,促進水資源保護,嚴格控制生態環境污染,提高水資源質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導污、治污、天然降解等治污手段,最大限度地合理提供生態環境用水。
此外,還應注意到,由于流域生態環境破壞積重難返,生態環境的恢復必定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因此,選取合適的治理恢復目標極其重要。從用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分析,上游生態環境用水是最容易獲得和保障的;河流的排鹽、排沙及魚類泅游等功能的恢復、河口沖淤平衡的實現以及河口生態恢復則可能需要數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五、結語
生態環境用水還是一個新近提出來的新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是開展生態環境建設的必然需要。但對于“生態環境用水”的內涵仍需進一步研究探討,這是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續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目前,生態環境用水量分析和計算方法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今后需要加大其研究力度,提高生態環境用水量分析的合理性和計算的準確性,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平衡、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衷平,楊志峰,崔保山,等.白洋淀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5,(8).
[2]趙斌,董增川,徐德龍.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分質供水及模型[J]人民長江,2004,(2).
[3]胡永宏.綜合評價中指標相關性的處理方法[J]統計研究,2002,(3).
中圖分類號:F0-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4-0239-02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一論斷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認識,也是對生態文明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探討的生態文明理論對當代生態文明的發展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生態文明理論的主要內容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態文明觀的核心問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及論述,闡明了生態文明觀的基本思想,確立了生態文明觀的基本原則,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和作用。馬克思的生態文明理論建立在對人與自然關系科學解答的基礎上,其內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蘊深長。
1.從本體論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對人的先在性,決定了人必須尊重和善待自然。認為,從本體論上來說,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產物。人是自然的一員,人對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賴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穩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現實的有形體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實踐。自然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實踐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從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離開自然人就失去了獲取物質生活資料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進行物質、能量、信息變換的可能性。但是實踐從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和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像愛護自己身體一樣愛護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長。 “沒有自然界、沒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勞動就什么也不能創造”。[2]由此,生態文明理論認為人首先依賴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并且和這一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因此人類必須尊重和善待自然。
2.的生態文明理論從實踐的高度揭示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一致性,決定了人類要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在馬克思的視野里,自然對人的先在性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的依賴性和受動性。然而人通過自己的活動將自己從自然界提升出來,又在能動的實踐中改造著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不僅滿足了自己物質生活資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種親切的倫理的關系,體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愛護和關心。人類對于環境的能動性表現為人類對于自身行為和長遠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的預見與調節的統一。對于自然影響,“從20世紀自然科學大踏步前進以來,我們愈來愈能夠認識到,因而也學會支配至少是我們最普通的生產行為所引起的比較遠的自然影響。”[2]對于社會影響,“我們在這一領域中,也漸漸學會認清我們的生產活動的間接的、比較遠的社會影響。因而我們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調節這種影響”[3],從而達到人類與自然在實踐上的一致和統一。
3.的生態文明理論揭示了人類要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類對自然規律是一個由無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由會利用到科學利用的過程。人類只有認識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自然才會向著有利于人類社會的方向發展。否則,人就會受到自然的報復。馬克思說:“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4]恩格斯說:“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5]隨著人們對自然規律的知識的迅速發展,人反轉過來影響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氣候、生物界以及人類本身都不斷地變化,而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動。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記,他們不僅變更了動植物本身,使他們活動的結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人類必須同自然規律相一致。
二、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總結發達國家的歷史,可以看到,在長期的工業化過程中,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類智慧創造的工具和各種絕對精明的手段,無節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給自然界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大氣污染、臭氧空洞、溫室效應、有毒化學藥品危害加劇、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資源枯竭、野生動物大量滅絕等已成為全球性的生態問題。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其一,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劇增和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造成森林銳減、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毀,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風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擴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導致北方許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塵暴天氣。
其二,生物多樣性減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壞,大量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加上人們的濫捕亂殺,物種滅絕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環境污染嚴重。據統計,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國占了八個,污濁的空氣已經使很多居民難以見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厲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數已不同程度被工業廢水、生活垃圾以及農藥殘留物等污染,造成飲用水緊張,魚蝦難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們今天面臨的生態問題。生態環境的好壞不僅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延續,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進步。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實現經濟、社會、人與環境的良性發展,已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
三、生態文明理論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啟示
多年來,我們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基本上形成了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形勢還相當嚴峻。馬克思的生態倫理思想為我們解決當代的生態問題提供了以下幾個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要進一步認識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辯證關系。生態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確保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這就意味要徹底擺脫過去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發展模式,要求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以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堅持這一原則,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尋求“在發展中整治生態,在生態保護中促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到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