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8: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學班級文化建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化是人類生活、學習的真實反映和歷史和積累沉淀,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和要求。理想是人們生活的精神生活體現,它是人類精神的承受框架體現。任何的一種文化都要具備一種獨特的思想和理論、獨立的生存方式和方法。
生命視角與教育相關聯,所賦予的便是更重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他是學生與教育的重要溝通橋梁,學生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學習知識,教師可謂是他們的第二個母親。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依賴感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們對生命的理解還不明確,對生活的認知還很膚淺,對未來的憧憬還剛剛構建起來。透過生命的視角可以讓他們更深刻的去認識自己、看清世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生命視角來實現教育進步,對于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十分的重大。
二、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對教室進行靜態與動態的相通布置,彰顯出小學學生的青春生命活力。通過加強各項特色活動的舉辦,讓學生在參加特色活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的本意,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悟。
1、生命視角是平衡與美麗的環境殿堂
生命視角重視的是平衡、美麗和純凈,它不僅體現了對生命、對生活的重視,同時也體現了對文化的一種延伸。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在對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堅守課堂、堅守講臺、堅持自己的教育風格,為小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屬于他們的美麗的、純凈的學習環境,讓課堂成為他們心靈流動的樂意,更加讓教師的教學方式成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智慧與知識的成果,讓營造出的教學環境成為供學生學習的殿堂。
2、生命視角是詩性與靈性的相融合
生命視角推崇的是一種詩性與靈性的美麗的相融合。小學教師應當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作為其教學中詩性的支撐,以其高超的教育智慧為其教學中的靈性支撐,詩性與靈性兩方面往往都來自于對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拼搏與思索所取得的。
3、生命視角是激情與生命力的體現
生命視野洋溢著充沛的激情與生命力,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完整體。激情與生命力才是生命視角下所真正要體現的東西,將它融入到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當中,不但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加強,同時也是對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提升。
4、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小學班級文化具有一種較為隱性的教學力量,訂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此同時,它還體現了一個班級所特有的班級風貌和精神,而且這個班級所具有的獨特風貌和精神,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某種形式對學生的行為、意識以及思考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并會培養出具有獨特內在素養和外在表現的優秀學生。
5、生命視角所賦予教育的意義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小學班級的全體成員,營造和創新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環境、文化制度和文化關系等,通過文化氣氛的影響力,對班級內部所有學生進行文化方面的熏陶和培育等一系列的影響活動。它是在小學班級成員處于多種文化相互作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中,并營造出一種相對穩定的有利于班級文化發展的一個文化過程。引導學生明確認識到應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讓自己的心靈永遠那么純凈而美麗,這些才是一名教師在生命視角下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詮釋。
三、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是現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同時,它也是完善我國當代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研究、分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把日常的學校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高度,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對班級進行特色文化建設,彰顯出學校及班級所具備的特有的教育風氣和生命
張力,發掘當代小學生的個人特性、培養現代小學生的自身能力、拓展學校小學生對生命本然的理解和知識,描繪出小學生對生命感知的色彩,班級文化的建設還為學生營建了一個綠色的、充滿生機的家園環境,讓學生的生活更具生命力和朝氣。
總而言之,在生命的關懷下,在生命的視角中,讓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彰顯年輕生命力,張揚現代學生個性。在學校建設的特色生命活動中,體現出生命的本質;在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中體會生命的色彩,生活的本源,構建綠色家園;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生命力,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感謝生命,讓生命的視角充溢到整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之中,體現出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具有的指導和調控的雙層意義,不斷的探索和學習生命視角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鐘家勝.談談班級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2007年.
校園是學校教育學生的主要陣地,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學校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環境,特別是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非常強,且善于模仿,但是分辨能力卻不強,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缺乏優良的教育環境,學生容易走向歧途。這就對學校根據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提出了高要求,優化校園文化,為學生創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抵制外界社會負面文化對學生的沖擊,進而對外界社會大環境產生積極向上的影響。筆者針對打造優良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幾點有效可行的具體建議。
一、重視輿論文化建設,樹立優良校園風氣
側重于樹立正面能量。校園環境是一個大團體,學生在這個大團體中,行為和思想容易受到團體內集體輿論的同化與制約。學校要側重于輿論文化的建設,樹立正面能量,真正做到通過正面輿論教育學生。進入校園的走廊兩側,可以一面用來展示學校名師教育風采,一面用來展示優秀學員風采。歷年的“六一”兒童節,學校通過表彰儀式,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與獎勵。開學之際,老師向新進學生講述學校的歷史與榮譽,讓學生參觀校園的榮譽墻,營造優良的校園環境,讓學生通過對學校歷史的了解及對從學院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認識,培養榮譽感,進而提升學校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學生對學校產生自豪感、榮譽感和熱愛之情,進而產生團結向上的凝聚力,形成優良的校園風氣。
二、充分利用優美的校園環境,打造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環境不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空間,而且是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的載體。學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園環境,讓一花一草、一板一墻都能起到教育學生、啟發學生的作用。整個校園環境都可以成為教學學生精神文明的課堂,讓學生視線所及之地,都能成為具有教育性的小課堂。
1.充分利用走廊文化。在校園的走廊上,張貼關于保護地球環境、杜絕資源破壞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深受其教育,每個學生都爭當“保護環境小衛士”。在每個教學樓的走廊上,設置兩個展板,一個是張貼關于班級的介紹,一個是張貼班級班風、學風、班規的介紹,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感受正面的校園文化。
2.合理利用空間布置教室。每個班級的教室都可以成為學生施展的舞臺,布置教室成為學生們各顯神通的最佳機會。可以合理利用教室空間,設置每一個讓每一個角落都有學生們智慧的結晶,讓學生們的成長記錄、優秀作文、手工作品、美術作品等都能在班級得到展示,進而每個班級形成不一樣的人文氛圍。
3.提高養成教育的重視程度。校園內的“溫馨提示”可以成為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漫步于校園,校園的草坪上面有學生們的溫馨提示如“青青園中草,人人愛護好”、“小草有生命,腳下請留情”等兒童化標語,這對小學生們優良品德的形成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堅持以人為本,發揮教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是小學生品德教育實施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師的一顰一笑和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能產生影響,他們既可能將學生帶入品德教育的正軌,又有可能把學生引向品德教育的誤區。教師應該摒棄錯誤品德教育,充分發揮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校園文化是教師與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精神氛圍和物質環境,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其中,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參與校園文化的精神氛圍與物質環境的構建和變革,也會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引導與塑造。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教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真正達到“以美育人、以樂醒人”的積極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活動,例如校園電視臺、小記者和紅領巾廣播站等,正確指導學生收集材料、組織寫稿和播放,給予學生正能量的鼓勵,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掌握全方面的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注意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
針對校園不同區域,設置合適的墻面文化。在校園不同區域,要有針對性地設置不同的墻面文化。例如針對校園綠色教育的特色,在教學樓樓道的墻面上可以張貼有關環境保護的教育宣傳資料或者愛護環境的宣傳標語等;針對學生食堂的墻面上,可以張貼文明進餐或者愛惜糧食的宣傳圖片;學生上下學過程中,交通安全極為重要,可以在學校圍墻上設置交通安全知識的介紹,進而提升小學生對安全的認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此外,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在不同時期,行為傾向與心理反應是有所不同的,在設置墻壁教育內容時,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知曉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而營造有針對性的校園文化環境。
總而言之,要想讓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有序進行,不僅要通過正面教育和積極灌輸正面能量,還要通過充分發掘與利用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小學生的影響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值得堅持和相信的是,優秀的校園文化建設一定會結出優秀人才之果。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4)33-0015-02
[作者簡介]周麗雯(1968―),女,廣西防城港人,大專,廣西南寧市星湖小學教師,小學高級。
近年來,班級文化是德育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詞語,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及焦點。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隨著德育改革的深入,班級文化的建設也逐漸在各學校普及,為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小學是學生的啟蒙學堂,良好的班級文化對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師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這種文化的受益者。近幾年,筆者認真研讀了《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等書籍,借鑒中外班級管理的先進經驗,從管理制度、道德文化、物質文化及活動文化等方面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以“向日葵班”的實例淺談班級文化的建設。
一、管理文化建設:愿景引領,形成共同朝向
小學是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向定型轉化的重要過渡階段,處于該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個性鮮明,好奇心重,對學校的生活普遍感到新鮮。但同時他們的自控能力不強,課上很難做到認真聽講,課下難以按要求完成作業。因此,教師需要用一些約束和激勵手段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筆者在三年級接管“向日葵班(那時候尚未取名向日葵班)”的時候,學生都很有“個性”:上課隨便跑出教室,亂扔廢紙,不主動向老師問好,作業馬馬虎虎,參與勞動磨蹭拖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開展了一系列的班會,與學生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規。筆者還推行了一種“努力致富”的虛擬經濟模式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在這種模式下,每個學生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好的行為可以獲得加分,壞的行為就要扣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分數用虛擬錢來表示。比如,每個學生月初都有3000元的虛擬錢,如果作業三次得優,即可獲得100元的獎勵,如果破壞桌椅,則要扣掉200元。每月都要評出班級的“富豪榜”“致富小能手”等,期末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由家長委員會對其進行獎勵……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有趣的方式鼓勵學生向積極的方面發展。就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我素質的自覺性慢慢提高了,自信心也慢慢增強了。
二、道德文化建設:行為養成,形成人生底色
小學是人道德發展的關鍵階段,小學階段道德基礎打好了,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小學生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道德發展對班級文化的依賴性,小學生心理不夠成熟,他們的他律性和可塑性更強,這決定了小學生更容易受到班級文化的熏陶和影響。
在筆者的班級中,筆者并沒有刻意地灌輸“講文明、樹新風”的思想,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提醒學生,使學生產生切身的體會。比如,放學的時候來接學生的家長有的會搶著幫孩子背書包,這時筆者就會跟學生說自己的書包應該自己背,這樣才是最棒的。久而久之,學生就逐漸改掉了一些小毛病。
除此之外,筆者還與學生一起制定了十條班規,比如“不能與長輩頂嘴”“與人交談時等別人說完了再開口”等,這些班規與前文所提到的虛擬錢相掛鉤,這大大提高了學生遵守班規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三、環境文化建設:讀寫引路,形成鮮明主張
為了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筆者創辦了班刊,并積極建設班級的圖書角。班刊《向日葵》是本班的特色刊物,由我班的語文教師主編,每月一刊,主要刊登學生的優秀習作、家長感言等,另外,還介紹一些班級活動,讓學生了解班級動態。圖書角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有力陣地。筆者在教室的后面搭了一個書架,學生都非常踴躍地捐書,與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產生了“1+1>2”的效應。圖書角也成了學生課間和放學消磨時光的好地方。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以讀寫引路,班級形成了良好的閱讀氛圍,班級的凝聚力也越來越大。
四、活動文化建設:實踐活動,形成文化風景
班級文化建設的中心內容是精神文化的建設,而精神文化建設需要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載體。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組織各式各樣的班級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自由發揮才能的平臺。這樣不但可以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使學生產生上進心和競爭思想,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另外,學生在活動中也可以通過妥善處理人際關系而學會團隊合作。
在課堂之外,筆者充分利用家長、社會的資源,借助家長的力量積極開展具有班級特色的親子活動,例如青秀山體育競技賽、夏威夷大酒店的迎新文藝晚會、徒步健身迎世錦等。每一次的活動,學生都與家長一起盡情歡樂,總是期盼下一次活動的來到。活動過后,學生與家長一起記錄感受,我們的活動被南寧電視臺、《南國早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每次活動過后,我們都出一份專刊,將學生童年美好的記憶永遠記錄下來。
筆者所在年級的近400名學生曾經有幸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兩個節目――《國家》和《套馬桿》伴舞。二十多個日日夜夜,學生白天上課、寫作業,晚上就加班加點地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去,如此高負荷的活動對十歲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考驗。但是,訓練的過程卻令筆者十分欣慰,顯示出了班級強大的凝聚力。每次排練休息時用的小板凳都不夠,沒有凳子,有的學生就找來紙箱給同學當座位;吃飯的時候生活委員帶著同學們去領飯、領水、領夜宵;生病的學生堅持彩排,小伙伴在休息時給她披上自己的外套……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生仿佛都是兄弟姐妹,互相幫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如果不是一起參加了多次班級活動,或許學生并不會如此為別人著想。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毅力,也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這些遠遠比晚會的精彩表演更為可貴。
如今,經過幾年的班級文化建設,我們的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向日葵班”被評為城區紅旗中隊和學校的先進班集體;我們班學生的科技論文多次獲國家級、區級、市級一等獎,發表作文近二十余篇;班級有特色的活動共被當地電視臺、報紙報道4次。
總之,班級文化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獨一無二的世界。”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待開發的“金庫”,而教師的引導就是打開這個“金庫”的鑰匙。唯有班主任采取智慧的班級管理策略,并付之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班級中形成一種積極的班級文化,而這種班級文化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班主任業務工作業績總結
2004年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從教12年,我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擔任班主任多年,并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高標準的對待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履行好每一項教師職責。
在學校內我連續多次講教研示范課,2010年在渾江區河口聯片教研活動中,執教的《可能性大小》被評為優質課。2011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2012年被評為事業單位優秀工作人員。
擔任班主任期間,我承擔了區級課題《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參與了國家級課題《責任教育操作實驗研究》的研究;2016年科研成果《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實踐經驗》獲教學論文類二等獎;2012年論文《淺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被評為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論文類二等獎;2012年課案《窮人》獲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2010年提交的《抓住學生心理,實施教育》榮獲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10年作品《生命生命》在八道江區首屆多媒體教育教學課件大賽評審中榮獲優秀獎;2009年論文《淺談作文教學的“個性化”》獲科研論文一等獎;2009年撰寫的《愛學生就要“潤物細無聲”》榮獲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2009年文章《淺談小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與實踐》在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被評為一等獎。2008年在全國小學語文讀寫實驗研究中獲實驗成果一等獎;2008年論文《淺談對父母離異學生的責任教育》發表在《責任教育研究》;2007年文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優化育人環境》在八道江區教育文化建設論文評比中被評為一等獎。
教育需要愛心,孩子渴望關愛,我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去接納每一位學生,以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扎實的工作,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事的認可、領導的贊賞、家長的好評。我將一如既往地潛心于教育,不斷進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什么是班級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班級文化是“班級成員在班主任引導下,朝著班級目標邁進過程中形成的、被班級多數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也有人把班級文化解釋為“班級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班級形象、班級行為規范和意識等文化諸因素,其對班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設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基礎。”綜合所查資料,我們認為班級文化就是班級建設過程中的一切文化要素。包括班級物質文化,如班級環境衛生、黑板報、班級綠化等;班級精神文化,如班歌、班風、班訓、班旗等;班級活動文化,如主題班會、集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班級制度文化,如班級公約、班級值日生制度、操行評分細則等。
我們學校堅持用陽光辦學文化統領一切辦學領域,“陽光辦學文化”條件不斷優化,包括打造舒適溫馨的校園環境、構建陽光課堂、打造陽光教師和陽光學生等方面。通過研究,我們初步探索出建設陽光班級文化的基本路徑。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路徑研究
班級是學生生活的主要陣地,良好的班級物質文化會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只有創造一個教育人的環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在建設班級物質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努力使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教育意義。建設班級物質文化,我們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凈化班級環境
我主要通過主題班會、“一帶多”、制定嚴格的值日生制度等,把良好的衛生意識、衛生習慣、責任意識等傳遞給學生。通^一系列的措施,班級教室環境呈現煥然一新的局面,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干凈、整潔的學習環境。
2.建設班級特色物質文化
在結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保留原來班級文化的有益成分,建立起九年級四班獨特的班級物質文化。如在教室前面的墻壁上左邊是勵志標語“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右邊是“我的目標”,南邊的墻壁依次是“光榮榜”“今日壽星”“懺悔區”,后面的墻壁是“我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班級圖書借閱制度,北面的墻壁是“小組量化積分”“學習方法介紹”等。當然,班級環境布置中也包括每個班級共有的文化,如“班級值日制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通過建立班級特色物質文化增強了學生的備考意識,強化了學生對班級文化的認同感,從而自覺規范言行。
3.綠化教室環境
綠色代表著生命和希望,象征著青春和活力。在教室擺放花草不僅可以綠化環境,還可以凈化空氣,有益于學生健康。在綠化教室環境的過程中我先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征求全班學生的意見,然后讓班干部根據全班學生意見自行設計綠化教室的方案。最終的方案是后面櫥架放幾瓶富貴竹,南面窗臺放一些小的盆栽,西南墻角多媒體下放高一點、生命力強的植物。通過這一活動,綠化了班級環境,凈化了班級空氣。同時,學生也學到了一些養花種草的技術,培養了學生細致、專注、持久做一件事的能力。
二、教學科研追求創新
本人積極關注新課改,刻苦學習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學效率當作首要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學與歷史教育兩者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教學規律,大膽改革歷史課的教學模式,實現授課、實踐報告和活動等雙向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同時運用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所任班級的歷史成績優秀,特別是所任初三班級的歷史會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此論文屬于《促進小學生自主發展的班級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課題成果之一, 課題批準號FFB108119)
班級文化是云南師大附小志趣教育的主要形式。圍繞學校每一個學年的教育主題,各班師生創造性發揮,共同營造“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出啟迪人的話,讓每一個角落都有美在閃光”的育人氛圍,讓學生們在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樹理想,學榜樣,爭達標,同進步,旨在形成一種學生能夠自我管理的育人模式。
以金牛校區24個班級為例,在所發的《促進小學生自主發展的班級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調查表》中,我們涉及到關于學生自主發展與管理的如下幾個問題: 1.本班學生在自主發展方面最有成效的某一點是什么?你的具體實施辦法是什么?其中涵括學習習慣、文明禮貌、勞動衛生、課堂紀律、小隊活動等幾個方面;2.本班學生在自主發展方面讓你感到困惑的某一點是什么?
通過初步了解和調查,可以發現,班級文化在幫助老師指導學生完成自主發展的過程中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學生們在主動學習、對人有禮貌、樂于助人、講衛生、關心集體等方面均有了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但是,在調查中也不難發現,利用班級文化指導學生自主發展也讓教師心存一些困惑,主要表現在:1.感覺評比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越來越小,部分學生對評比不感興趣。2.感覺學生校園內外表現不一,如,在學校講衛生,出了校門就亂扔垃圾;在校園里學著安靜,離開學校就大叫大嚷。3.班級文化建設缺乏一些家長的認可,對學生的自主發展不利。這有時就造成一種情況:班級文化建設成了一種墻上的擺設,墻上掛著精美的文化壁報,老師和學生用另一種方式教育與被教育著,大部分班級中的學生還是面臨“老師在和不在不一樣”的尷尬局面,換句話說,班級文化尚未完全起到促進小學生自主發展的作用。
造成這種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教育脫節,更無法談學生自主發展的矛盾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教師沒有真正明白班級文化的意義和目的,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流于形式,過多關注了墻報本身的精美,使它成為了美化教室的工具,卻忽略了如何讓它落到教育的實處,即從學生實際出發,明白學生真正需要學到什么,而教師真正需要學生學到什么。金牛二(3)班的方法值得借鑒:班主任老師認為,低年級的班級文化可以主要由老師創意,但一定要從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的角度去設計,因此,他們的班級文化注重“簡而精”。主要有兩大塊,一塊是起激勵作用的板塊,一塊是起展示作用的板塊,但這兩個板塊在平時都有激勵向上的作用。因為一目了然,平時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這就讓學生有了很多方面的自主性,如,學生會關心這一期的文明之星是誰,自己也想爭當這樣的小明星;誰的書法好,自己也想練一練,爭取下一次榜上有名。可見,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要在于讓學生明確目標,而且注重實效,讓學生一步一步提高。而一(1)班結合孩子的“小幼過渡”的特點,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結合學校評選文明小使者的要求,把重點放在了“培養活潑、團結、熱情有禮的好孩子”上。一(3)班的主題是“我愛我家”,對小朋友進行知禮講禮的培養,教會他們樂于助人,愛護環境,學會傾聽。因為能結合學生的需求,所以班級管理效果就比較明顯了。
2.班級文化建設未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生心中未達成共識。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級管理不應是老師約束學生,而是學生自我約束,現代班級教育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著力培養學生自主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學生作為班級的主人,只有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才能營造一個自信、快樂、和諧、實力強大的班集體。教師對于班級文化的創建與管理,就應該在這樣的理念下,精心對之,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獲取學生的認同感,讓其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陣地,成為一個良好班風形成的源泉。金牛六(1)班是這樣做的:(1)全班同學共同制訂班級公約《君子約定》,并構建監督機制,把公約真正落到實處,在班級文化上墻之前,就利用晨會或者班會引導學生學習公約,是“君子約定”深入人心。(2)。突出同學間的合作精神。不論是學習還是值日,或者是一次春游活動,老師適時組織小組競爭,并把競爭結果體現在班級文化展板上,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激勵學生學會合作。(3)。注重展示學生的成果,讓學生從中找到自信。基于學生不同的水平,班級提倡所有孩子機會均等,只要有特點,就可以展示,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4)。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動手能力。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習慣的過程中,班級注重獎懲分明,以此營造良好的班風。從交作業、收抽屜等各種小事入手,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三年級開始,每年都設計定期改版、更換的班級文化板塊,把任務落實到各人,讓他們按要求自己設計、制作這一板塊的專欄,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由以上敘述,我們不難看出,在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中,老師特別明白學生心里要的是什么,也特別強調學生的參與,這樣一來,既在彼此之間形成共識,又很好地保護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也就真正落實了學生自主發展的愿望。
作為一名少先隊工作者,在管理少先隊上必須轉變觀念,以新的方式方法開展好學校的少先隊工作。因此,在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適應時代要求,創新少先隊工作,增強少先隊組織的凝聚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建充滿活力的少先隊集體
優化少年兒童的成長環境,使眾多少年群體具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思想意識導向。這是少先隊工作者在實踐中努力的方向。對于少先隊集體建設,一定要發揮少先隊自身優勢,使少先隊更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活力。具體體現為:集體目標具體形象,隊員們經過思索理解認可;集體統一的紀律與實施,始終體現教育性,充滿理解與強制,自律與他律的建設。增強少先隊集體的活力,輔導員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真正“把少先隊還給少年兒童”。輔導員必須對少年兒童信任,把管理的權利還給他們,真正樹立“面向全體少年兒童”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的觸角伸到每一個少年兒童的心田。大隊部成立的“硯韻”廣播站就是給予隊員發揮自我的一個平臺。
二、開展社區間的特色活動
在少先隊組織中,輔導員要充分發揮隊干部和隊員的智慧,讓他們動腦筋、出主意、學創造、做貢獻。在校內修課桌椅,搞衛生;校外為軍烈屬服務,慰問孤寡老人,到福利院志愿服務等。在社區中,大同學幫助小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在上學路上,大同學幫小同學過馬路,減少不安全隱患。隊員們還可以定期打掃端硯文化街、端硯文化廣場,到黃崗一二村委中宣傳衛生常識、環保知識,幫助村委定期出好宣傳板報。發揮家校合作作用,鼓勵小隊員積極參與家庭文明建設,向親戚朋友宣傳新理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家庭新風尚的形成。加強社區與學校合作,由學校大隊部牽頭,與學校周圍的端硯廠簽訂社區共建的協議書。大隊部定期帶領隊干、隊員參觀端硯廠,了解端硯文化,培養鄉土情感。大隊部還經常組織學生到“菜籃子”工程的蔬菜基地進行農藥的使用調查,撰寫小報告,獲得區級小論文比賽一等獎。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既可以增長隊員見識,了解本地文化,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愛鄉情感,增強學生的愛鄉意識。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開展課外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幫助隊員處理好學習與娛樂的關系,使學生在活動中長知識,長身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活動可以室內室外相結合,讓學生走出教室,開闊眼界,活躍思維,陶冶情趣。在室內開展“詩歌朗誦會”“書海遨游”“名人故事會”“口語交際大賽”等與學習緊密結合的活動。室外可以充分利用陽光體育的平臺,發揮體育精神,由大隊部與體育組聯合組織開展班級籃球賽、乒乓球賽、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等一系列體育項目的活動。既可讓學生增強體質,又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溝通、交流、合作,得到磨練,增強意志力。大隊部還積極鼓勵隊員參加端硯雕刻興趣組、書法小組、七巧板小組、繪畫小組等一系列活動。大隊部在開展一些固定活動的同時,賦予一些新的內容,使它更具有時代氣息。例如開展活動中要注重隊員的心理健康、網絡安全的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
四、內容系列化,形式多樣化,途徑立體化,寓教于活動中
1.內容系列化,寓目的于活動中
小學生德育內容廣泛,為使教育系列化,大隊部根據不同年齡分段,全面開展活動。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一、二年級進行愛國旗愛校園教育,三、四年級進行“我愛家鄉”社會調查活動,五、六年級進行“祖國偉大成就考察”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不同層次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又如清明節的“緬懷先烈,繼承遺志”的教育,低年級就是網上鮮花祭奠先烈,認識清明節的來歷教育,中年級就是網上鮮花祭奠先烈,制作手抄報教育,高年級就是網上鮮花祭奠先烈,誦讀先烈故事,寫讀后感教育。根據不同的年級開展不同程度的教育,收到不同的效果。
2.形式多樣化,寓措施于活動中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適當進行德育知識灌輸的基礎上,還應組織各種形象生動,易為孩子們接受的活動。一方面是創造性活動,如讓學生參加四驅車比賽、端硯制作活動,另一方面是藝術型的活動,如鼓勵學生參加模型橋比賽、地板畫比賽等。
3.途徑立體化,寓效果于活動中
在改革和加強德育工作過程中,輔導員想方設法開辟形式多樣的教育渠道,形成以品德課為中心,教師為骨干,少先隊為陣地,家庭和社區緊密配合等多線交叉的立體化教育的途徑,并把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相應的安排到各種不同的場景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每年的“六一”活動都賦予不同的主題教育,“傳承傳統經典文化”的詩歌朗誦比賽,武術操比賽,誦讀經典文化比賽等。
五、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校園環境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場所的布置,學校設有一臺一欄三室(升旗臺、閱報欄、榮譽室、少先隊隊部室、心理輔導室)。德育處充分發揮升旗臺的作用,通過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黃崗小學還通過閱報欄拓展師生的視野,以五星級少先隊隊部增強少先隊組織建設的力度;完善心理輔導室的建設,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制度,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在榮譽室存放展覽學校所獲集體獎項,從而增強師生“校榮我榮”的集體榮譽感。
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對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創設濃厚的端硯文化育人氛圍,大隊部把端硯文化的精神內涵(廉潔、質潤、創新、博學、傳承等)融入到每個樓層的梯間文化。課余時間,各班主任利用梯間端硯文化廊,向學生傳授端硯文化的知識,使班級的師生了解端硯,認識它的品質以教育自身,領會端硯文化的內涵,以此促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
班級文化主題是班級生活的核心理念,凝聚集體智慧,符合教師、學生個性特點。它定位班級文化建設目標,是集體活動的指南,能促進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的形成。班級環境要凸現文化主題,有明確的理想和目標,并以此產生陶冶和教育作用,避免隨意性,否則一切行動都只是盲目的。
如一年級應根據學生進入新的環境開始學習生活、自律能力較差的特點,確定“養成習慣、快樂生活”的文化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教師把對學生的行為教育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 作 為工作的重點。在墻壁上開辟 “明星閃亮”欄目,定時評選“守時小明星”“守紀小明星” “講衛生小明星”等,發現、引導、激勵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的班級設立“小荷才露尖尖角”展示平臺,將學生優秀的書法、繪畫、手工藝作品等張貼、懸掛于墻壁,放大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收獲成長、進步的快樂,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樂趣,喜歡學習。
二、凸現人文氛圍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讀書養性的地方,所以必須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溫馨的藝術文化氛圍。
1.掀好圖書角建設 。
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圖書角建設,不斷豐富圖書資源。通過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發揮圖書角的應有作用。如開設“薦書欄”、“圖書角漂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培植閱讀興趣。
2.體現人性化的設計 。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斯基主張:“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合理利用教室內墻壁資源,適度開發,及時更換,從而對學生產生持久的耳濡目染的影響,使學生自覺投入到主動的學習中來。
如設立 “才藝展示”欄目,鼓勵學生積極展現個人的才華,可以是優秀的文章、精美的畫作,也可以是創意發明制作等等。學生的閃光點得到放大,會逐漸生成一種自信、進取的學習生活態度。還可以開辟“名人驛站”專欄,張貼古今名人的勵志名言、成長故事。如宣傳學生喜歡的姚明刻苦訓練的故事,使之從偶像身上汲取前進的動力。墻壁文化的設計,只有讓學生喜歡并接受,學生才會有參與的熱情,才會在老師的帶領下不斷豐富班級文化氛圍,墻壁才會“說話”。
3.辦好黑板報。黑板報每個班都有 ,由于缺乏對黑板報的足夠重視,導致黑板報形同虛設,落人俗套。應當認識到,黑板報是營造班級文化氛圍的重要舞臺,是傳播知識、啟迪智慧、播撒文化氣息的 “一方寶地”。可以充分利用黑板報資源,編設多個板塊,內容要豐富彰顯班級特色。無論文字編輯、版面設計 ,師生應共同參與創作,為學生的創造力、組織能力的培養創造舞臺。
4.環境主要簡潔、關觀,具有審芙特質。比如,墻壁的設計,在形式、色彩上要與教室整體格調相配,互為映襯,不可過于絢麗。要既簡潔又美觀,時時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給學習和生活增添樂趣,讓教室環境建設成為學生一種文化享受。
二、工作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養成教育為重點,以中小學德育課堂為主渠道,以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為保證,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努力打造有效德育、特色德育,保障全縣德育高效推進。
三、主要工作
(一)貫穿“一條主線”,提高道德素養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要深刻領會其內涵,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結合實際,挖掘資源,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好“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重點推進清明“網上祭英烈”、六一“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黨”、十一“向國旗敬禮”四項集中活動。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總結,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建立“兩項機制”,提升管理水平
1、建立德育教學一體化機制。面向全體教師培植德育管理理念和育人智慧,切實增強全員育人意識,全體教師形成合力落實育人過程。發揮班主任的引領輻射作用,探索推進集體備班制度、班科聯席制度,強化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責任,讓全體教職工人人有德育任務,讓德育任務內化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 讓德育工作真正關注到學生學習、成長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2、探索德育管理精細化機制。德育即管理,管理在精細。特別是在學校德育管理過程中,我們一是要嚴格遵循“尊重主體、改良土壤、夯實陣地、優化過程、養成習慣”的德育規律,要積極創新德育精細管理模式,堅持結果與過程并重的原則,使德育活動項目化、項目流程數量化,不斷細化德育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優化和關注學生品德形成的過程,在循序漸進中去內化和提升。
(三)突出“三個重點”,打造德育特色
1、強化習慣養成教育。必須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XX市未成年人基本禮儀規范(試行)》即六禮三儀為標準,堅持從基礎抓起,循序漸進抓好規范教育,持之以恒,逐步落實,要把著重點放在禮儀習慣、安全習慣、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上。一是要以學習落實《守則》、《規范》和“六禮三儀”為重點,加強中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二是各學校要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相關規定,并切實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別要加強學生的課間管理、就寢管理和出勤管理,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三是進一步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使之成為我們教學質量提升的新舉措。
2、扎實推進法治教育。開展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交通安全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自我保護意識。要圍繞預防未成年人自身犯罪和預防未成年人自身被害這一基本目標,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制度,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的作用。完善行為偏差學生、學習困難學生、貧困家庭學生、心理障礙學生、單親家庭子女、農民工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的教育幫扶制度,建立特殊群體學生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實施個性化的人文關懷,落實“一對一”幫扶。開發法治教育課程,全面開展“法紀進校園進課堂”活動,舉辦知識競賽、演講比賽、主題征文等活動,主動增強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召開學生違紀違法預警工作座談會,研究構建學生管理的預警機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質,預防和減少學生不良行為發生,營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圍。
3、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設、課程建設、陣地建設和隊伍建設。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目標,納入課程計劃,開設課,做好教案并上好課。二是城區中小學、鄉鎮中心學校都必須設立真正的心理咨詢室,有專職心育教師。學校要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為學生個人和團體提供咨詢、輔導服務,做好心理調節,解除心理障礙,有輔導記錄。三是加強對心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實現持證上崗。
(四)強化“四項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一是認真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者及班主任專題培訓,提高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和理論水平,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二是指導班主任精心設計班會課,自覺實踐班會課,積極改進班會課,大力提升班會課,不斷豐富德育工作途徑,增強育人效果。啟動制度性的德育研討和交流活動,各中小學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鼓勵班主任撰寫德育論文,提高德育科研水平。三是對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開展“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形成“人人爭當班主任,年年爭當優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圍。
2、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各校要認真總結常德學習經驗,對比借鑒,認真開展工作自查,科學確立文化主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工作。一是積極豐富學生文化生活,中小學每年要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加強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和學生社團建設。二是美化校園育人環境,加強校園宣傳欄、廣播站、校園網、校報校刊、警示語等德育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優秀影視劇作品和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三是切實開展好班級美化、凈化活動,加強班級文化提升,加強學生自主管理,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我局將在全縣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示范學校評選活動,教育局將組織專家,對推薦上報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成果進行評估驗收。全縣擬評出一批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示范學校,落實以獎代補,進行表彰獎勵。本次活動以后,各學校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示范學校評選活動作為提升教育內涵的重要措施,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實現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
3、 加強德育陣地建設。各學校一是要切實組織好每周的升旗儀式、國旗下演講、主題班隊會,充分利用好校園廣播站、宣傳欄、團隊活動室等陣地,堅持德育活動周安排、月小結,形成基本德育規范。二是要在假期、周末、節日、紀念日,充分利用我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雷公仙、網嶺60分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山書院、羅家坪、學校少年宮、酒埠江地質公園等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拓寬校外警示教育、科普教育、體驗教育渠道。三是家長學校為龍頭,以家長會、XX縣教育網、校訊通、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和家長開放日為平臺,廣泛傳播科學育子理念,轉變家長觀念,主動和學生家長加強溝通與合作,整合教育力量,整合教育資源,使德育工作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
4、加強德育課程建設。課程育德是落實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面育人的關鍵。在開展德育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各學校要按照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充分挖掘學校獨特的德育資源優勢,建立學校三級德育課程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要結合各自特點,重點在任何推進學校養成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努力探索開發利用德育校本課程,要把校本課程作為德育創新的載體,積極開展德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工程。為參加全市中小學“德育百優課程”評選活動早做準備。
四、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2015年度德育工作計劃;
2、召開德育主任例會,部署新學期德育工作。
三月份
1、開學第一課;
2、全縣“學雷鋒見行動、好習慣伴一生”主題活動月;
3、全縣“養成教育”宣傳月,各學校制定實施方案。
四月份
1、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
2、省市縣級三好學生、優秀干部、優秀學生評選表彰;
3、各學校養成教育全面啟動。
五月份
1、“五四”青年節活動,各學校舉行入隊、入團儀式;
2、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教育活動;
3、全縣各學校養成教育督查;
4、全縣學生文明禮儀知識競賽
六月份
1、慶“六一”活動;
2、開展“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
七、八月份
1、七一“童心向黨”活動
2、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3、心理咨詢師、少年宮輔導員、班主任培訓。
九月份
1、開學第一課:新生入學教育;
2、“我們的節日中秋”活動;
3、全市中小學“德育百優課程”評選活動;
十月份
1、十一“向國旗敬禮”活動;
2、全縣養成教育督查;
十一月份
1、法治教育月活動
2、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評選活動
十二月份
1、養成教育專項考查驗收、總結、表彰、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