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8: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責任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其特殊性表現在教師既是先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受益者,又是其傳播者,它所影響和所左右的不僅僅是個體的進步與發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群體的進步和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教師教育在向市場化趨勢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引發出教師教育能否市場化和政府在教師教育中的職責這兩個問題。
一、教師教育市場化趨勢引發出的問題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師教育則是培養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的社會活動,其中包括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兩個方面。
隨著我國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教師教育也隨之在向市場化趨勢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教師教育暴露出如下四個問題:
首先,簡單地把師范教育同其他教育相等同,并逐步取消了對其傾斜的政策。這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招生計劃和錄取分數線上將師范生同其他專業伺等對待,讓其同樣接受市場調節。過去是師范生招生計劃單列,且師范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高于同層次的非師范專業錄取分數線加一川舊分,現在則是上師范的不一定要喜歡教師職業,而是由高考分數決定的。二是在收費上逐步縮小師范生同其他專業的差距,向全額收費過渡。到以刃3年,全國師范專業全部實行同其他專業一樣的全額收費制度,即在收費上同其他專業相比無任何優惠政策。三是在分配方面,取消了師范畢業生包分配的政策,將師范畢業生全部推向市場。過去,“上師范包分配”使師范院校有充足的生源保證,取消了包分配的政策,不僅使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無競爭優勢,師范生的生源也出現了滑坡的趨勢。
其次,進人教師隊伍的條件有逐步放寬的趨勢。現在,非師范專業、非全日制高等學校(電大、衛電、函授)的畢業生只要通過教師資格證規定的四科考試(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行政法規),就可以進入教師隊伍。表現上看,允許非師范專業學生進人教師隊伍,可使教師隊伍的來源擴大,符合與市場經濟接軌的要求。但仔細思考,這不免有“以考代培,以偏蓋全”之嫌。師范生的培養從時間上來說需要3-4年,其從教技能和師德培養是要經過專業知識和師范院校的環境熏陶才能完成的,不是經過20幾天的培訓就能實現的,允許非師范專業和非全日制高校學生進人教師隊伍,不僅使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更加尖銳(也有師范院校盲目擴招的原因),也會使中小學教師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能欠缺的現象更加突出。問卷調查顯示,目前,教師對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的掌握很不理想,無論是教師自評,還是校長評價,認為掌握較多的未超過50%,而選擇一般化和較少的卻超過了50%,其中校長評價中選擇一般化和較少的達67.8%。
再次,受市場經濟影響,一些人把教師職業當做一種謀生手段,一些學校忽視專業思想教育和師德教育,使教師的敬業精神也出現滑坡現象。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骨干教師更換學校的現象時有發生。在相關調查中,僅有10.2%的校長認為現在最敬業的是青年教師,而有55.9%的校長認為最敬業的是中年教師。
最后,在教師教育供求方面也出現了比例失調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區域性的數量不平衡,貧困地區、邊遠山區教師數量不足,多以不合格者充任,而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教師則嚴重超編。二是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雖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業務水平并未顯著提高。三是科類比例失調,音、體、美教師少,嚴重影響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教育不能完全市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應把教育工作視為專門的職業,這種職業要求教師經過嚴格的、持續的學習以獲得并保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術,它是一種公共性的業務。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和惡習的大機構中的一個活躍而積極的成員,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間的中介人,是那些爭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遺訓的保存人,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從這里我們看出,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其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的勞動具有強烈的示范性。教師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學識和言行,通過示范的方式影響教育對象的。教師自己是施教者,同時又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映體。“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力量影響教學效果,教師的人格因素會發生遷移現象。二是教師的勞動具有獨特的創造性。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學生,學生的狀況是千差萬別的,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創造性。三是教師勞動空間的廣延性和時間的連續性。學生活動的時空和所受影響不限于學校,教師的勞動自然也無時空界限可言。四是教師勞動結果產生影響的廣泛擴散性。教師所影響和所左右的不僅僅是個體的進步與發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群體的進步和發展。教育能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即教師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參與者。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同政府職能的關聯性。政府職能(職責)包括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職能四個方面,發展教育事業就屬于政府的文化職能和社會職能范疇。一方面,教師通過傳授知識、塑造人格,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政府職能服務;另一方面,政府要為教師的教育規定方向和內容,并提供經濟保障和法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辦好師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勵優秀青年進入各級師范學校學習。各級師范學校學生享受專業獎學金。”《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指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師范學科和某些艱苦行業、邊遠地區的畢業生實行在一定范圍內定向就業外,大部分畢業生采取自主擇業的就業辦法。”從2儀y7年秋季起,6所部屬師范大學全部實行免費人學。
從以上可以看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教育與政府職能的關聯性。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對教師教育予以特殊保護,“吸引優秀青年進人師范學校學習”,“在一定范圍內定向就業”和“6所部屬師范大學免費入學”等,都體現了對教師教育的傾斜政策,說明教師教育不能完全市場化。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教師教育中的職責
“在世界師范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大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通過加強教育立法和采取有力措施來規范推動師范教育的發展”lsl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地位。全社會都要尊重教師。從這個規定中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教師教育中的職責是加強師德教育、宏觀調控規模、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等四個方面。
首先,政府應通過《教師行為規范》的制定,引導教師樹立高尚的師德。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靈魂。為此,政府應通過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師德培訓、獎勵師德典型等途徑引導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教育教師逐步養成忠誠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自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道德意識。教師不能因外界的誘惑而動搖自己作為一個教師的信念,既不因一時的失意而怠慢教育工作,也不能象候鳥一樣,那兒暖和朝哪兒飛(專朝待遇好的地方去)。不能把教師職業當做一般的謀生的手段來對待。良好的師德是當好教師的前提條件。
目前,崇尚物質享受和高消費的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播媒體的渲染,借助視覺符號的大量運用,已經暢通無阻地滲透、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憑借當代傳媒的推波助瀾,我們的文化工業初具規模,文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由于資本的介入和操縱,商品化邏輯的無限擴張,大眾的拜物主義傾向日益顯著。與此同時,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也隨著當代傳媒技術優勢的不斷強化而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隨著西方后現代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傳統“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現代”一語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陳詞濫調。傳統的藝術理論和藝術觀念遭遇“審美泡沫”的圍困,傳統的美學理念喪失了為我們的生存賦予意義的功能。傳統的藝術立場事實上已經和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格格不入。關于這一點,許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感慨之言:“……對繪畫的詩意微妙的品味,對文學的傾心閱讀,讓位給了圖像的快速瀏覽和奇觀化的感官刺激。讀圖代替了品畫,代替了美感,刺激震驚代替了凝視沉思,進而戲謔惡搞代替了詩意與思想的浸潤,低俗嬉戲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顯然,當代審美經驗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低界契合”的審美時尚消解了具有相對穩定及深刻理性內容的審美理想。
當下,消費文化正在成為大眾文化的主流,視覺藝術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非審美動機往往占據主導地位,滿足娛樂性的感官需要動機首當其沖,娛樂化的視覺傳媒產品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術性生產與復制的類型化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眾的心理和感性嚴重物化,審美成為一種客體的、物質的、量化的存在。在視覺傳播的審美刺激機制作用下,傳媒精心策劃和倡導的“審美時尚”與“理想生活”已經成為大眾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藍圖。有目共睹,媒體正是通過大量生產以“明星”或“成功人士”為代表的具有召喚性結構的“偶像商品”,利用作為偶像符號的不斷刺激來提高受眾對于“傳媒高峰體驗”的心理依賴。在媒體的蓄意誘導以及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的雙重作用下,大眾的消費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脹。在媒體所刻意建構的虛擬世界里,一切都轉化為形象與符號。傳媒產品給大眾提供了夢想、體驗、參與和互動的巨大空間,其中的視覺內容具有強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認同感。在文化工業大量制造的虛擬影像的包圍中,大眾對商品的符號價值趨之若鶩。
雖然,所有這些真實可感的社會文化圖景的種種變異不能全部歸之于傳媒,但卻全都與當代傳媒所營造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息息相關。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事實上看,審美取向的趨同與盲從意味著審美理想的放棄和主體性的喪失,娛樂性感官刺激的依賴勢必斷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號價值的欲望膨脹不可避免地加劇了人格結構的貧乏。歸根結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決定視覺藝術產品的文化特征和價值取向。價值取向的異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會文化的和諧與健康,破壞視覺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的維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墮落直指教育的異化。其中,關系重大的核心問題就是視覺藝術教育的社會文化責任問題。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體現著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無疑就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線索。
二、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問題
藝術生產不同于一般的產品生產,藝術消費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費。一般而言,人的文化價值追求反映了從主體方面的需要與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價值要求。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包括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兩個方面。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文化價值取向這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作為文化價值主體,人的文化修養及其自我價值體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環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質。我們必須強調,視覺藝術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優化人的品質,激發人的潛能和天賦,樹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終極關懷意義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娛樂”化現象不僅充斥于“傳媒娛樂”的視域,并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形態,影響了當代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文化價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致死的物種。”②雖然,大眾對娛樂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無可非議,但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能只為娛樂的需要而嘩眾取寵,文化產品的消費不能全面淪落為戲謔、惡搞式的無聊游戲,否則只能造價值的缺失和虛無,導致社會生活中到處出現對文化價值資源的濫用和敗壞現象。
有史以來,視覺藝術從來就不是某種純個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識形態的存在。歷史地看,西方“進化論”和“西方中心論”文化觀嚴重地動搖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擾亂了歷史文脈傳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現代進步觀念的影響下,我們極力地追求“現代”和“當代”。在藝術領域,把西方的“當代藝術”當作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在“時代進步”的名義下,人們輕而易舉地忘卻了文化藝術的地域屬性,以致中國“當代藝術”,首先在文化觀念上就以“世界主義”來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實上,在藝術教育或視覺傳播的復雜活動過程中,視覺藝術本體價值觀和傳統的藝術立場總是不斷遭遇狹隘的機會主義和進化論的先鋒派觀念的沖擊,不斷強化的“全球化”邏輯更是全面加劇了傳統人文價值的主體立場的萎縮。這種“全球化”理念并非單純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它在文化本質上是直指文化價值取向的同化和對民族文化的顛覆。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已經帶來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機。
視覺藝術對人類經驗與認識的獨特貢獻是其他人類活動所難以提供的,在建構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多重價值的復雜活動過程中,堅持維護立足本土的視覺藝術活動的文化主體性價值并積極彰顯視覺藝術的本體價值無疑是我們應有的文化態度。作為涵蓋多重價值的社會文化活動,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文化導向問題。在視覺文化藝術范疇確立健康的社會文化導向不僅是視覺藝術教育理應承擔的義務,同樣也應當是藝術生產和藝術消費所共同維護的人文立場。
三、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定位與社會責任
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都是共同推動社會文化發展和繁榮的要素,為了更好地擔負起文化傳播與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文化定位是關鍵。
視覺藝術的專業教育培養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傳媒的商業運作則培育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消費者,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作為文化價值主體而相互依存。當然,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會角色,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不同的社會角色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往往相互轉換。在當代傳媒所構建的視覺文化語境下,視覺藝術產品具有矛盾復雜的多層面的公共精神性質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層次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媒產品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功能。人們對傳媒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行為在滿足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活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習慣于通過各種“傳媒沉浸”體驗來了解世界,傳媒產品讓受眾接受隱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義而滿足其文化上的需求。傳媒作為大眾文化的載體和引導消費的工具,它在文化價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傾向是不爭的事實。毋庸諱言,資本與媒體合謀的根本目標就是無限擴大商品的消費需求。傳媒產品通過符號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娛樂化的手段來強化世俗的號召力。從這個角度看,營利的需要決定了傳媒產品的文化定位。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環境里,許多傳媒產品都在客觀上助長了放望、逃避現實的心理傾向,消解了獨立意識和批判觀念,使受眾在無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盡管有娛樂的功能,但娛樂顯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學校為主的視覺藝術教育方面,無論是作為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現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況學歷化社會中的泡沫教育現象所反映的教育的異化正成為令人無奈的現實。雖然學院教育作為制度化的專業教育是傳媒所無法替代的,但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傳媒在視覺素養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與學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畢竟能夠接受規范的專業視覺藝術教育的人數十分有限。無須贅言,文化環境就是社會形態的反映,教育和傳媒的文化定位關系到社會形態的塑造,兩者都有共同構建文化藝術的精神家園和引領大眾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迫切需要從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土壤的主體意識出發,反省并凈化我們的學術研究動機,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關注文化生態環境,在當代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學術研究領域中培養一種批判性的精神氣質和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認,價值觀念沖突并非單純的認識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同時,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交流、寬容、認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事實,就放棄應有的主體立場和責任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媒體與學院在文化價值取向的引導和研究方面都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應當本著維護視覺文化藝術本體價值的歷史責任感,尊重視覺文化藝術的自律性,義無反顧地追求我們的文化理想。
注釋
許江:《中國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的境遇與責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大學語文是高校非文學專業的一門文化素質教育課,也是一門文化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世界各國無不重視語言文學的教育。大學語文教學不僅能訓練大學生正確的母語表達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發大學生對民族語言文字的熱愛,更好地了解祖國的文化傳統,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提高對外國優秀文化成果的欣賞和借鑒力,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課程所不能取代的。遺憾的是,近年來,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實踐中,語文課程長期遭到冷落,不僅其人文價值被嚴重消解,而且其語言工具價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發掘大學語文課的人文內涵,重拾大學語文課的人文價值,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大學語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單一方面的努力都將難以扭轉其邊緣化處境。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去努力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也不意味著每一種努力都沒有任何意義,努力去改變困境總比停歇觀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學語文的尷尬處境總會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要想向前走,必須具有前瞻性的思維,必須首先要確定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目標在哪里,通往目標的可能路徑是什么。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需要從多層面加以探索,這里僅從認識論層面提出一些帶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學管理機制
一個院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院校的教學水平,因此,思考大學語文教學問題不能不涉及教學管理問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認為,管理就是服務,教學管理就是為教學服務,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運行服務。那么,對于大學語文教學,教學管理者應當怎樣才能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呢?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離不開制度的支撐、制約和調控,必要的制度保證是大學語文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語文要想擺脫身處邊緣地位的困境,贏得與其它課程同等的地位,必須求助于制度供給,只有在制度上獲得保證才能引起校內各院系領導、廣大教師與學生的重視。否則,大學語文就會被其它課程所擠壓,不僅課時得不到保證,就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也難以建構起來。
制度的執行要靠有效的機制來落實,缺失有活力的機制,制度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有活力的機制不是單一的機制,而是一個機制體系,有了機制而機制體系不完整,同樣難以使大學語文在高校站穩腳跟,難以發揮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目前,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幾乎所有的大學校長都會說開設大學語文很重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或聽到某一位大學校長在公開場合否定或貶低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可是,大學語文總是在高校普遍處于尷尬地位、毫無生機、甚至暗中受到擠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大學語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機制。一個完整、健全的管理機制體系,應由若干個具體的機制組成:
一是導引機制,即從素質教育角度導引導全校師生,對大學語文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形成共識。同時,還要引導教師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是運行機制,即保證大學語文按照常規課程要求得到正常開設。要避免隨意縮減大學語文課時或以種種借口給其它課程讓路的現象發生,不得隨意取消或變相由其它課程取代;
三是評價機制,即對大學語文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評價體系要經過師生民主討論,才能有效發揮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評價體系要遵循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原則,特別是要充分體現評價的人文關懷視角,設立必要的人文關懷視點。所謂人文關懷視點,就是要有能夠反映人文素質教育行為和效果的評價要素,這些要素可參考大學語文人文內涵的要義選取;
四是激勵機制,即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積極鼓勵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對語文教學改革作出重大貢獻者,要充分給予肯定,對改革中的失誤要持以寬容態度。激勵和寬容是對立的統一體,激勵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寬容的目的也是為了發展。所謂寬容,就是要允許探索的失敗,因為探索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性行為,探索的結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敗的,而且失敗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說,沒有寬容也就沒有探索,沒有探索,發展也就失去了動力。因此,教學管理者必須樹立寬容意識,特別是對教師改革創新中一時一事的失誤,不要動輒以“教學事故”棒嚇之。
二、發掘和運用人文教育資源
大學語文教材中蘊涵著極為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要想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其人文教育價值,使語文教學能夠真正起到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作用,必須充分發掘、運用語文課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人文教育資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豐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高質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這里僅以人格教育為例,談一下如何在人格層面發掘大學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教育資源。
(一)發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資源。一個優秀作家,其思想的閃光之處除了體現在他的作品中,還應體現在他的經歷中。大學語文中能使人嘆服的作家不勝枚舉,他們的不平凡經歷,他們的高風亮節、愛國情感、頑強意志,是對大學生進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寶貴資源。對典型作家不平凡經歷的講述可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因此,結合教學內容,教師應向學生講述優秀作家的不平凡經歷。如,講到屈原,教師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一盡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經歷。當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調將屈原為楚國的富國強兵而與國外賊人、國內奸人奮斗一生的經歷講述給學生時,在文史知識的系統方面有所欠缺的學生,自然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會受到強烈的精神震撼,會被屈原那種明大義、不屈服、寧愿以死明志也不茍活的氣節與精神所感動。再如,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人格光輝形象,他的經歷曲折跌宕,青年時好學,入仕后剛直,獲罪后忍辱,出獄后發奮,忍個人之辱,完成了流傳千古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喪父,母親以蘆荻畫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貧賤不失志,苦讀成才。杜甫等詩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意識、愛國情感,至今仍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發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資源。本著對傳統文化揚棄的態度和古為今用的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類或民族道德、品質、思想、感情的精華,并賦予他們以時代的意義,讓學生在心靈深處樹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樣。大學語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寫社會、寫人物、寫景物時,無不傾注了作家的愛與憎、好與惡。因此,授課時教師應緣文釋道,因道釋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撥動學生的心弦,這樣既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的表現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與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杜甫不懼“吾廬獨破受凍”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寬闊胸懷等。教師應該通過文學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閃光點,去熏陶、感染、激勵學生,以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而產生對高尚人格情操贊嘆、感奮、仿效的心理。
(三)發掘教學中的自我反思資源。反思是一種寶貴的人格品質,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發展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中,對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審視、自我塑造的能力。一個人在外界事物的影響下,內心世界往往要產生各種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審視、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對各種矛盾斗爭,總是能善于自覺地反省自己的過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反思中正確估價自己的現狀,并對自己的未來作出正確選擇,從而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狀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注意培養學生“內省”、“慎獨”的好習慣,提高他們自我反思、自我審視、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學而且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韓愈的“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業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極好的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雋語。
參考文獻:
二、加強班級凝聚力
首先,班級組建之初要組織全班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建設目標,目的在于加強班級凝聚力。目標管理最早是由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1954年在《管理實踐》中提出的一種管理方法。目標管理是通過設置目標,并進行目標分解及控制目標實施,最后通過對目標完成情況的檢查,以獎懲為手段對員工進行自我管理來實現組織目的的一種管理方法。目標管理理論自誕生以來就被公認為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班級管理目標具有階段性,分為:遠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等。遠期目標是班級建設的長期目標,一般為將班級建設成為優秀班集體,達到人人學有所長,并集體進步的班集體,最后達到歪風邪氣有人抓,好人好事有人夸的班集體。這是從班級組建到學生畢業都必須堅持的目標愿景,這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在這面前進旗幟的的指引下,班級內部可以形成一種強大的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向上并充滿求知欲望,最終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中期目標近期目標分別為學年建設目標、學期建設目標,它們倆的確立要根據班級的發展,學生思想變化及學習、個性的需要,以優化班級學習環境、培育學生團隊意識為目的。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建設目標是使每個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及行為同集體的要求保持一致,從而產生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輔導員、班主任對每位學生持公平態度也是加強班級凝聚力的另一要素。“公平”的含義,在學界中比較推崇羅爾斯的公平原則。羅爾斯表明了兩種性質的公平:一種為“均等性”的公平,即平等地對待相同者,是一種水平性的橫向的、平均性的公平;另一種為“非均等性”的公平,是垂直性的、縱向的、不均等的公平,即“不均等地對待不同者”,如多勞多得、貢獻大者先富等。羅爾斯還指出:追求社會公平的價值取向,是在不公平的社會現實中,為處境不利者提供機會或利益補償。因此在國家和某些社會團體對貧困大學生資助不小的今天,首先班主任切記手背手心均是肉,不能有腐敗行為,不能有意識偏向班委,而要堅持評選原則,平等地對待每位相同者;其次對那些勤奮好學而又處境不利者要提供機會或利益補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把輔導員、班主任視為靠得住的掌舵者,所有學生才會凝聚在班主任的周圍。以致班級所有活動均有效及有序進行開展。
二、制定培養目標、原則與任務
(一)培養目標與原則
根據高職院校“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一批素質高、知識實、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引入現代公司文化與管理的基本元素,使學生能明確自我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內涵;能敢于承擔自我責任,善于自我管理,勇于承擔家庭和集體責任,樂于承擔企業和社會責任;具有積極配合的責任意識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情感與責任能力。
1.堅持行為導向原則,重在日常養成
在責任教育中,學生是主體。通過實踐活動,采用多種靈活生動的行為導向教育方式,幫助學生理性思考,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斷和負責任的行為決定。日常養成不僅在第二課堂,更在于第一課堂的教學常規與專業素質養成,通過每日每周每月每學期的訓練,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堅持分層教育原則,重在循序漸進
高職生的知識水平、理解和實踐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完善。責任教育應根據不同年級分別制定責任目標與要求,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由認知到行為,分層分段地實施教育。大一重在明晰責任的相關內涵、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認知養成、大二重在通過活動的參與培養訓練其責任意識與情感的實踐養成體、大三重在通過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錘煉其責任能力的深化養成。
3.堅持校企合作原則,重在模擬公司與真實公司融合
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托,按照現代企業的員工規范、管理制度、項目實施操作流程等各項標準作為“公司制”平臺的實施關鍵點,構建專業對接行業、模擬公司對接企業、學生對接企業員工的公司制平臺,以先進公司的責任文化為引領,讓所有學生在平臺上體驗公司文化、崗位和項目。
4.堅持三課堂聯動原則,重在全員育人
第一課堂中,以教學與組織管理為主要手段,對責任素養進行認知與考核;在以學生社團、技能活動等為主體的第二課堂中對責任素養進行實踐與固化;在以頂崗實習、專業綜合實踐為主要形式的第三課堂里將責任素養進行深化與提升。同時發揮家校聯系的作用,優化社會大環境,最終形成全員育人的合力。
(二)培養任務
責任是行為主體對自己在特定社會關系中所肩負的特定的社會任務的自由確認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形成積極肯定的情感體驗,經由責任意志的監督和維護,進而上升為責任行為的過程。可見,高職生的培養任務是認知責任相關理論知識,培養責任情感,鍛煉責任意志和養成責任行為。通過從認知到行為養成的系統訓練,使高職生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職業、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并付諸行動。
三、依托公司制平臺與高職對接
責任素養不同于職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內隱性和養成性,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和形成依據,從責任認知到責任情感,經過責任意志的作用最終形成有效的責任行為,需要有專門的實踐路徑。而公司與高職院校有著天然的聯系,其完整的組織架構、文化浸潤、規范管理、獎懲得法、業績追求等特征均為高職生責任素質養成教育提供了天然的資源。其過程為,高職院校根據社會道德要求,在高職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對其分層分段地實施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責任教育引導活動,在頂崗實習階段前進行虛擬公司制平臺上的責任素養認知與養成,在頂崗實習階段進行實體公司制平臺上責任素養的固化與提升,使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職業人的過程。以上目標實現的關鍵的是要實現以下對接。
(一)載體對接
課堂教學對接企業員工培訓、教室對接廠房、課本對接企業員工培訓手冊,寢室對接員工宿舍。在模擬公司階段,對學生進行責任素養的認識、滲透與深化,在實體公司階段,進行真實的錘煉與提升
(二)內容對接
在模擬公司階段,將校園責任教育內涵與公司責任文化元素對接,如引進企業管理中的“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h)、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結合高職生實際,教學化改造為“6S”管理,即安全(Safety)、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并實施到三個課堂中進行集體責任和自我管理責任教育。在實體公司階段,校企雙方根據專業標準和職業需求共同制定對接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崗位責任、就業責任、企業責任等培養。
(三)主體對接
教師對接企業管理者,進行教學內容、實訓教材的融合;學生準員工對接企業員工,進行責任理念、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熏染。
四、基于公司制平臺的高職生責任素質養成教育模式
在學生自主選擇基礎上對其實施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責任教育活動,分層分段實施遞進式的責任素養教育:大一通過責任課堂、專題講座和專業課滲透,實現虛擬公司制平臺上的責任素質認知養成和企業用人要求的協同;大二以深度合作的校中企為平臺,通過雙“11”等實戰式主題活動和以體驗管理崗位為特色的日常養成,實現企業銷售業績目標和責任素養實踐養成的協同;大三通過整體進入校企合作公司頂崗實習和專業綜合實踐,實現企業用人目標和責任素養固化養成的協同。三課堂聯動,多途徑培養,最終形成高素質商貿職業人才的培養路徑。
(一)形成責任明確的虛擬公司制組織架構
全面引入現代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形成二級學院為虛擬總公司,各班根據不同的專業類型組建虛擬分公司的組織架構。不同專業的分公司設置崗位時,應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經過真實崗位采集——教學化處理——具體化設置的過程,形成公司名稱、崗位分布、職責劃分、宗旨與理念等要素,讓學生在模擬的公司組織環境中,體驗員工角色。以高職商貿類電子商務專業為成立的志成電子商務分公司為例,公司成立有行政、人事、財務、IT技術部、網絡零售客服部、產品編輯美工部、市場營銷推廣部、采購物流倉儲部等部門,每部門招收一定職員并有明確的崗位職能。
(二)建設責任滲透的公司制隱蔽課程
柯爾柏格認為,德育如果不關心隱蔽課程,無論如何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隱蔽課程是實現德育的橋梁。美國教育學家杰克遜在1968年的《班級生活》中首次提出隱蔽課程教育,指教育者為了實現德育目標,有組織有計劃的在教學范圍內以各種方式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們獲得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在公司制為平臺的高職生責任素質養成教育實踐中,以職教聯盟為紐帶,如物流企業講究“高效合作務實”,零售企業追求“以顧客為重”,電子商務類公司追求“勤奮創新”等,做到各班形成的分公司文化與真實企業能一脈相承,將企業文化對接校園文化潤物無聲地滲透;在校內分公司、實驗實訓室、寢室生活區標上激勵性的責任精語,使學生所見之處皆為責任意識相關的職業環境;在集團及分公司每次教學組織和主題活動時,通過課前一分鐘、晨會、周例會、年會等準公司化行為增強責任意識,從入學至畢業全程影響,最終形成以責任為引領的校園企業文化。以責任為引領的商幫文化浸潤是隱蔽課程的有效載體。區域文化是影響所在區域人群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決定性力量。尤其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浸潤,人文傳統形成固化以后便以相當頑強的定勢,久遠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以高職商貿類專業為例,在長期經營實踐中形成的甬商文化中開拓創新、艱苦創業、團結互助、愛國愛鄉、同舟共濟的價值取向和商業道德,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極為負責任的商幫人物的精神外顯,這與高職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中的素質要求相吻合。故而,以專業和本班特色為主要依據,通過認、講、學等多種方式與商幫人物牽手,將凝聚在商幫人物身上的責任精神遷移到高職生責任素質培養上來,內化為商貿類高職生的追求目標,引領成長。典型代表精神如:以秦潤卿為代表的有志者事竟成,言誠事成;安子介為代表的的志存高遠,直面挑戰;許立華為代表的精誠團結,竭誠奉獻;邵逸夫為代表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應行久為代表的心虞志誠,辦事求是等精神。
(三)約定責任到人的公司制職業規范
在虛擬公司制階段,依據行業企業特征,結合專業特色,對公司的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經營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進行約定,形成公司章程和員工規范。同時,依據公司章程和考核要求,約定員工規范,以實現“公司”目標,維護“公司”利益,履行“公司”職責。其中業績考核辦法的制定是關鍵。業績考核分為分公司業績考核和員工業績考核兩方面。以高職商貿類專業為例:第一課堂里,“模擬公司制”教學模式中引入公司經濟效益與業績考核理念,以責任理念為引領,將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把實際操作能力和項目解決能力納入主要考核范圍,與公司業績考核接軌。在第二課堂,將高職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與公司運作管理的各項指標緊密融合,設置“公司管理、公司文化和公司業績”三個一級指標,正面列表明確可以和希望做的事,負面列表明確不能做的事,強調員工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監督,通過各虛擬分公司之間和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的自評和互評機制實現公司日常運作管理與考核。
(四)體驗責任各異的公司制職業崗位
1.崗位體驗
員工崗位體驗是指依據崗位職責,通過崗位輪換方式進行不同崗位體驗,包括業務崗、管理崗和員工崗。
2.業務崗
主要呈現在第一課堂。根據專業特點和課程培養目標,設定不同的工作崗位并出示給學生選擇,對通過教學化處理的教學項目進行崗位體驗。以《國際匯兌市場與操作》課程為例,通過創設真實的業務情境,以完成一筆出口匯兌項目為軸,親歷貿易公司里出口匯兌項目完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擬真業務項目中錘煉技術技能和培養職業責任。
3.管理崗和員工崗
主要呈現在第二三課堂。通過管理崗位競聘、日常行為規范約束和參與主題實踐活動加以體驗。以高職國際貿易類專業為例,學生在“建利貿易分公司”這樣一個模擬職業環境中學習生活,實施“公司化經營”:全班同學自動分成管理團隊和一般員工兩大陣營,有執行經理、業務主管、人事總監、客服、業務員等仿真的職業管理崗位。這樣,班主任即是“分公司經理”,班長是“分公司執行經理”,學生是“公司員工”,同學是“同事”,班級間競爭關系成為分公司間的競爭關系;班級學生的在專業學習、考證考級、主題活動、衛生紀律等日常綜合表現成為考核該分公司的“經濟效益”的指標。到頂崗實習階段,這些均自然而然地成為真實化項目。集體或個體有獲獎和業績的均可折算成公司業績,使負責的員工為自身增值的同時為集體增值,反之則要因為過失而承擔責任。
(五)進行責任量化的公司制績效考核
沒有績效考核,公司制平臺將流于形式。責任素養的績效考核在第一課堂里與課程成績融合,在第二、三課堂里與個人和公司發展融合。以國際貿易專業的“建利貿易分公司”為例,在《國際匯兌市場與操作》課程中,每一個項目實踐都要求員工、執行經理或業務主管對全部員工的團隊責任意識與執行力作出自評和互評,作為課程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二課堂里,以該分公司的團隊運營狀況、主題活動和專業學習為主要觀測點,考核公司目標完成情況,以虛擬資金——商幣為衡量公司的效績標準,將分公司取得的業績,按標準折算成虛擬資金計入公司經營收入;將員工違紀行為視作分公司經營虧損,按標準罰沒一定數量虛擬資金。每月公布各分公司經營狀況,定期將虛擬資金換算成真實獎金給予獎勵先進分公司作為集體活動經費的同時,公司績效成為考核依據。當分公司商幣減少到一定標準時,即進入破產程序,須提交書面增資報告。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在真實的公司里,教學內容按照實際工作環節的相關性“做中學、做中教”,學生即為員工,人才培養實現了經營場所與教學場所、教學器具與經營設備、教學任務與工作任務、學生與員工、育人與經營的合一。“公司制”平臺的最大特點是公司運營與班級學習融為一體,形成了“實踐共同體”,在參與體驗的過程時,學習自然發生,責任素質自然形成。
五、結語
經過幾年的運行,“公司制”平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增強了責任素養。公司制平臺中,無論是公司及規范的形成與遵守還是職業崗位的確定與體驗,都給予學生最大的主動權與選擇杈,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了“責任源于自由”的形成規律。其運營效果使教師真正在起指導作用,學生真正在自發實踐中形成對自己、家人、集體、企業和國家的責任素養。
第二,增強了就業競爭力。實戰式訓練是公司制平臺的最大特點,學生不斷經受來自真實企業文化的擬真熏陶和職業崗位的擬真鍛煉,有序漸進地過渡到真實公司的崗位操練,縮短了初崗適應時間,以責任為核動力,就有了持續學習的內在需求,能順利實現崗位遷移和提升。
第三,降低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成本。基于公司制平臺的責任素質養成訓練從學生入校即始,直至畢業。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育人網絡牢固樹立了學生的專業思想和為公司為集體盡責的做人理念,自然而然地與企業的用人需求規格靠近,節省企業用人成本。
第四,創新了高職育人模式。對學習基礎相對薄弱需要不斷變換工作方式方法的高職生而言,以責任為第一素養的育人工作一直是難解之題。改革原有班級管理模式,在責任觀的統領下,三個課堂聯動,強化團隊建設與自我管理,使教者和學者共有成就感。
另外,基于公司制平臺的高職生責任素質養成教育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強:
第一,政府充分參與。成功的責任教育決非一校可以完成,應以學校為中心,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著力打造社會、學校、家庭、傳媒于一體的聯動的責任教育體系。如成立高校學生社區服務機構,將社區需求與高校資源進行對接,逐漸形成本區域有特色的高職生服務社會的責任實踐基地。
二、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一)重視自我價值,輕視社會價值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體現在重視自我價值,輕視社會價值。主要表現在重個人,輕社會。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的需求為目標,崇尚“追求自我”往往忽略了家庭、社會的責任。當個人的需求和集體的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往往只強調了個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集體的利益;當個人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發生矛盾時,往往強調個人的利益,缺乏個人為國家犧牲的精神。
(二)目標定位不合適一部分大學生往往以片面的追求個人的發展和前途,而忘記了自己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還應該為集體、為國家盡一份責任。他們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理想,并沒有把自己的理想和集體、國家的責任有機的融合,缺失必要的擔當意識,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責任感日益淡漠。
(三)社會公德意識淡漠應當承認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有部分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淡漠,主要表現在缺乏禮貌;知行不一,實踐能力差;損壞公共財物;考試舞弊等。
(四)權利與義務關系不明確,缺乏感恩之心當代大學生表達自己權利訴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事往往以追求自己的利益為目的,不擇手段,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強調家庭、集體、國家的幫助,缺乏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父母供養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懂得體恤父母的辛苦;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交學費,自由選課,自由就業是理所當然的,是自己的權利,而他們往往忽視了自己應該履行學校的紀律,尊敬師長。極少數大學生對幫助自己的老師,學校,資助自己讀完大學的社會熱心人士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學業有成之后,應該回報社會。
三、新時期當代大學生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一)以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導向,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責任感內涵一是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當代大學生認識到歷史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反映出中華民族發展的趨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此,必須發揮思想教育這一強大的力量武器,來武裝當代大學生頭腦,不斷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覺的修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把自己的價值控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把自己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二是加強公民道德意識,培養當代大學生正確的權利觀和義務觀。社會責任感是公民對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履行各種義務的自我自律意識,是一種基本的公民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0-0191-02
一般來說,人文素質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主要依據三種課程理論。一是精義論。主張以經典著作作為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因為人類的文明在變遷中有其永恒不變的價值存在,這種核心價值尤其保存在經典文獻之中,因而經典著作便自然成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二是均衡論。認為知識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各種知識都統籌兼顧,均衡發展,才能避免20世紀以來學術過于分化所導致的視野狹窄,心靈缺陷,因此,必須以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為學生提供均衡的視野、平衡的心智。三是進步論。強調教育必須為學生解決問題,對他們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內容必須與學生未來的生活相結合,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目前。我國大學人文素質課程設置受這三種理念的影響,但主要受進步論影響較大,強調實用性,強調為職業做準備。在具體的人文素質課程內容組織與選擇上,則偏重于應用型和專業化,按照學科專業式的思路進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專業的課程降低要求、稀釋內容后拿來作為人文素質課程。這種課程所能起到的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極為有限。我們認為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這三種基本課程設計理論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結合職業的特色,在強調各個學科之間有機結合的同時,注重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并以此為原則設計在現階段和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有明確指向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
1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結構與內容設計
從高職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本質上講,這一課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職生的、非專業性和非職業性的文化知識課程,具有人文素質性、廣博性和基礎性的基本的標準規定性。從這一層面上講,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該為高職生提供。一是使高職生獲得認知世界和理解人類及社會發展的方法論,二是為高職生提供綜合性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基礎性文化知識。再從高職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價值上講,這一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不僅具有適應社會主導性文化的功能價值,還具有導領社會健康發展的功能價值;不僅具有使高職生知識結構達至和諧的功能價值,而且還具有營造高職生可能生活的功能價值。從這一層面上講,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該為高職生提供喚醒高職生主體意識、促進高職生自主性、社會性、倫理性和提升高職生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高職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圍繞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讓高職生了解我國傳統思想發展的基本歷史概況,理解我國傳統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實質,獲得思考和表達我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二是讓高職生了解我國科技發展的基本歷史,分析我國科技發展的傳統思想及時代精神,獲得對我國科技發展史的基本認識及我國科技發展的方法論;三是讓高職生了解西方文明發展的基本脈絡,知曉西方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及基本內容,認識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歷史性;四是讓高職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學發展的基本脈絡,知曉西方科技發展的階段性歷史與西方哲學發展階段的關系,認識和理解西方科技發展的思想基礎和方法論,獲得中西比較的差異性和趨同性;五是讓高職生了解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面臨的問題及應該急需解決的問題,了解我國社會制度的性質、發展的策略、科技生產力的構成及發展現狀,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狀況等等,獲得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全面性認識;六是讓高職生了解當今世界發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種族歧視和宗教沖突、地域性戰爭、饑餓、貧窮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職生認識和理解和平、團結、寬容和理解之于處理國際爭端和意識形態及價值論領域的沖突與融合的意義和價值;七是讓高職生了解科技發展與人文世界的關系處理問題,認識偏重于科技發展而忽視人文教育所導致的、我們已經有所經歷的現狀。獲得一定的科技倫理性意識和思維;八是讓高職生初步了解文學和藝術的審美觀,領悟美的真諦,培養和培育高職生欣賞美、體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意識,升華高職生對生活美、藝術美的追求。
2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領域的選擇
(1)應確定中國文化及思想這一課程內容的選擇領域,其目的主要是針對于我國高職院校的高職生缺乏對我國文化傳統的整全性認識和理解,特別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學理論、天人合一、理學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學說,這些方面的傳統思想,對現代高職生來說。可能存在著疏離和陌生感,所以,加強對我國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識教育,不僅有利于高職生認識和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夠為高職生的知識獲得歷史性的時間深度,使高職生的知識結構的構成具有歷史發展的線索和基礎。
(2)應確定西方文化及思想這一課程內容的選擇領域,其目的主要是針對于我國高職院校的高職生缺乏對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認識和了解。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發展策略的實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價值觀、不同主張的自由化思想觀念等對我國高職院校高職生有著很大的沖擊力,極大地影響著高職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及社會發展的態度和立場。雖然我國高職院校加強了“兩課”教育,但從根源上講,還是由于我們的教育沒有能夠對西方文化及思想從歷史發展的視角向高職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職生只是關注目前我國與西方在思想觀念方面的差異性,而缺乏對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歷史性發展的整全性認識和了解。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對這一領域的知識做出精要性的選擇,以使高職生對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個歷史的、全面性的認識。另外,也是有意擴展高職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認識及思考的空間跨度,以增加高職生比較研究的意識和提升高職生思維判斷的能力。
(3)應確立“人、社會、自然之間倫理關系處理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這一課程內容的選擇領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國高職院校的高職生在其知識結構的構成上,更多的是專業性和專門化的知識體系,其思考或認識的視野較為狹窄,所以,從擴展高職生的知識廣度和思維視野的角度,也是應該開設專業教育課程與“人、社會、自然找之間相關的課程;其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創造了空前的社會物質文明,但同時又帶來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緊張和對立:大氣環境的污染、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銳減等,這些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己經嚴重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致使
伴隨外國文學研究的跨學科性愈加普遍,倫理學與文學研究的交叉融合也日益成熟。因此,從文學倫理學的視角解讀文學作品,不失為一種向整個社會傳播倫理道德正能量的有效途徑。文學倫理學批評有別于從社會世俗和純粹的道德角度對文學作品進行評價,其重在探尋文學作品中人物思想和行為的倫理道德成因與動機,而非思想行為本身及其后果,進而從倫理角度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客觀分析、闡釋、歸納和總結。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整個過程注重倫理歷史現場的回歸,即文學作品的分析闡釋應該以作品創作時代的倫理道德或創作者的道德品質作為評價標準,而非以當下或以批評者的道德體系作為評價標準,這一點也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獨見之處。
《廊橋遺夢》出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之手。作者以他特有的美國人的風格譜寫了一曲愛情的頌歌,溫婉而細膩,浪漫而雋永。小說措辭簡練,得體流暢’自問世便被奉為歌頌愛情的經典之作。小說講述的是一段浪漫而唯美的婚外情的故事。女主人公弗朗西絲卡是生活在麥迪遜縣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每天為丈夫和一雙兒女忙碌著,過著和諧而平淡的農家生活。男主人公羅伯特金凱,一名來自華盛頓的攝影記者,孤身一人,無牽無掛,帶有牛仔風格的典型的美國人——崇尚自由,向往自然的美好。他為了尋找七座廊橋而出現在了女主人公所生活的麥迪遜縣,又因問路而與弗朗西絲卡偶然相遇,從此開始了一段僅為期四天卻影響彼此一生的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任何一部為世人誦讀并成為經典的文學作品必然承載了傳播良好倫理道德的使命。《廊橋遺夢》即是如此。因而,我們便可以在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論的指導下,從一個新的角度解讀《廊橋遺夢》中作者通過那場似乎不為社會倫理道德所稱頌的愛情故事向我們傳遞的積極的愛情觀和倫理道德觀。
婚外情,在當今社會早已不是隱秘的話題。婚外情的當事人,往往遭遇世人的唾棄和倫理道德方面的無情指責,他們的遭遇即反映了來自社會層面的倫理道德方面的評價。按照傳統的道德標準,已為人妻為人母的女主人公弗朗西絲卡完全不應該踏足家庭之外的愛情;同樣,孑然一身的男主人公羅伯特金凱也應止步于別人的婚姻和家庭之外。然而《廊橋遺夢》卻通過完美的敘事和描寫,呈現給讀者一種最美的情感和思想,盡管作品中二人終究放棄了這段有緣無分、生不逢時的愛情,但似乎讀者卻總不禁為這段世俗無法容忍的愛情叫好。究其原因,便是由于作者對人物的刻畫觸及了人性層面對情感追求的真摯渴望和對家庭、社會的一種本能的責任感,而這一邏輯和論斷唯有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視角進行論證才更具有說服力。
二、對理想愛情的不懈追求
合乎人性的至善生存是人之生命的本質,生命需要持續存在和不斷進化發展才有可能日益接近其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生存狀態。而人類的愛情便最自然、最集中、最深刻地體現著人之為人的這種生命本質。整個人類都渴望著通過愛情至善而最終完善自身的人性追求。作家筆下的男女主人公對愛情的追求便源于人性,源于他們對愛情的至善追求。
女主人公弗朗西絲卡向往自由的愛情,生性智慧、熱情而浪漫,喜歡有情趣的生活。而丈夫理査德是位刻板保守不怎么懂生活情趣,循規蹈矩過平淡日子的美國農民。作為農夫的妻子,弗朗西絲卡二十多年來一直精心照顧著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扮演著好女主人的角色,把那個熱情而浪漫的自己逐漸地隱藏起來。從世俗的倫理道德角度來看,她無疑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妻子、好母親。然而,他們的現實婚姻并非以愛情作為基石,因此婚后的生活從未能磨滅弗朗西絲卡人性深處對至善至美的人生和愛情的不懈追求。
正如歌德曾經說過的:“沒有比長時期的風和日麗更難忍的了。”男主人公羅伯特金凱的出現,喚醒了女主人公隱藏起來的真實的自我和靈魂,為她平淡的日子點燃了激情。作者把羅伯特金凱描繪成一個既有牛仔味道又似乎具有吉普賽人風格的有些讓人捉摸不透的人物。當熱情而浪漫的意大利女人弗朗西絲卡和瀕臨滅絕的“稀有雄性動物”羅伯特金凱相遇時,他們為了自己內心深藏許久的理想愛情,勇敢而不顧世俗地聽從了自己的內心,作了回真實的自我。這是人性本能的迸發,這場偶遇的愛情讓二人勇敢地撕下所謂倫理道德的外衣,擺脫世俗道德對人性無情的壓抑和約束。羅伯特金凱帶給女主人公的正是她所缺失的浪漫:奇怪而神秘的陌生男子,美麗的花朵,夢幻的香水,激烈的啤酒……W,這一切都是理查德二十多年來不曾給過她的,而恰恰又是她所一直渴望著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完美演繹了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即至善”的倫理觀。
然而,男女主人公盡管選擇了人性深處對理想愛情的至善追求,但其最終更理智地順從了作為一名社會個體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社會良知和家庭責任感。
三、對社會和家庭責任的堅定固守
自19世紀中后期,特別是20世紀以來,出現了西方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和它所帶來的種種復雜的社會問題、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使西方倫理思想在探討的對象和理論方面都出現了許多變化。其中受人文科學影響較大的分支主要以人為主體,著重討論人的境況、命運和出路。該倫理學觀點認為,人的本性、人性是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對立統一。而人的行為本質,歸根結底是由社會屬性決定的。作為社會的人,他在繼承和享有人類全部文明的同時,也承負著與生俱來的責任。社會角色或職位的要求就是人的責任。而正是由于人性深處的這種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男女主人公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愛情時并沒有失去理智,沒有摒棄人性在這一層面的光輝。
男女主人公相遇的第二天,羅伯特金凱鼓起勇氣給弗朗西絲卡打電話約她一起去攝影拍照,后來他們一起跳舞,一起體驗弗朗西絲卡內心深處極渴望的浪漫與激情,他們走進了彼此的生命。羅伯特金凱對弗朗西絲卡說我們都丟掉了自己,創造出了另一樣東西,這東西只能作為我倆的交織而存在。
天哪,我們就是在相愛,天上人間愛能有多深就愛多深。”接下來的第三天和第四天,羅伯特金凱停下了攝影工作,弗朗西絲卡也沒有去農田工作,他們彼此纏綿,彼此傾訴,同時也展開了一場愛情與責任的辯論。羅伯特金凱希望弗朗西絲卡放棄現在枯燥乏味的生活與自己一起游走四方。然而,在愛情與責任面前,弗朗西絲卡選擇了后者。她沒有辦法說服自己丟掉家人,為了自己的愛情奮不顧身、云游四方。她還是要為現在的家庭擔起責任,維護家庭的穩定。她的這一選擇與倫理學中所認可的人類具有對社會履行遵守道德及維護道德的責任之本能完全吻合,這也是作家向讀者所傳遞的積極的倫理道德觀。
作家以一種緩慢而柔美的筆調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激烈但又不失理性的婚外情故事,為讀者描繪出了兩個個性豐滿的人物,其恰到好處的處理使得婚外情這個敏感的話題變得浪漫,也讓這段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愛情展現出了美麗、堅貞、永恒、理智以及奉獻的一面。他們彼此為對方所著迷,在短暫相聚的四天中享受了愛情帶來的魔力;但是,內心極為掙扎的弗朗西絲卡最終選擇留在原地,回歸家庭與子女。在他們去世后,子女最終知悉了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并且出于對這份愛情的尊重,將他們的骨灰葬在了他們愛情的見證地——廊橋之下,他們終于能夠真正地永遠在一起了。而正是當年弗朗西絲卡的決定使得他們這段本該為世人所唾棄、且與世俗倫理道德不符的婚外情變得神圣而莊重起來。她為了責任放棄愛情,便給予了愛情最大的成全與尊重,而這一切也恰恰源于主人公人性深處的倫理道德。
伴隨著大量社會問題的紛紛涌現,科學與技術遭遇到深重人性與生態危機,傳統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再次引起人們的全面關注。20世紀中葉以后,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從傳統大學的核心地位演變為整個現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當代社會環境的變遷及人類精神危機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成因,來闡釋人文社會科學的新的社會功能,進而認識、強調高職教育在技術社會的責任,探討建構高職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實踐途徑。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
對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功能的分析,不能脫離特定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人文社會科學本身就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如今的科學與人文所有領域,其功能在于維護宗教精神的統一性;近代自然科學逐漸取代宗教的權威之后,人文社會科學逐漸被邊緣化,喪失了它作為人的精神統一性的知識和文化基礎的地位。大學教育也面臨自中世紀大學興起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困惑,即在愈加專業化的學科規訓中,教育內容也同樣面臨四分五裂的尷尬處境。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自然科學的功用性價值也伴隨技術科學的迅速發展被無限地放大,幾乎所有國家都不余遺力地把技術的進步視為民族振興和國家軍事、政治、經濟實力提高的唯一途徑。在外部勢力的強力推動下,大學內部科學與技術的聯姻達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與技術聯姻過程中,大學教育走向了更為狹隘、不斷分裂和滿足社會不斷膨脹物欲需要的方向。與此同時,在分工更為細密,競爭愈加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中,社會對技術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響了大學的辦學行為。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人文社會科學在當代大學教育中備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后,這種科學技術所主導的發展邏輯和文化結構潛伏的危機開始出現:永久繁榮的神話因為資源即將枯竭而徹底破滅;人類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層體制下,現代人正面臨自身被科技奴役和異化的危機;戰爭的陰云依然密布;在工業化國家,暴力、吸毒、失業、邊緣化現象和貧窮日益加劇,各種形式的狂熱盲從有所發展。面對當代世界所涌現出來的大量復雜的社會問題,面對發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會科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
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人類精神危機的產生及知識格局的調整,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相對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而言,社會功能具有以下幾層含義:
(一)實現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融合
科學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傳統之中,故而,還需回到豐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紀大學就是基督教文明對古希臘與羅馬文化傳統有所選擇和剔除的產物,盡管它內部的醫學和法學教育帶有一定的實用性(這些學科的形成基礎也同樣離不開“七藝”),但在總體面貌上,它以一個超凡脫俗的精神性機構呈現于世人面前。從中世紀到現代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之前,大學內部的所有教學內容與世俗生活處于相隔離的狀態,包括算術、天文、幾何、物理等自然科學,它們與其他古典知識一樣,在性質和功能上應屬于精神科學、人文知識范疇。為此,中世紀的科學原本就是人文學科的基本組成部分,從大學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紀自然哲學到早期的近代科學,它從來沒有真正成為與知識整體、人的精神統一性相悖離的具體學科,而一直是人文學科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隨宗教與哲學、科學的分離,人的主體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學也獲得了相對獨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舊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滿,在本質上,此時的自然科學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
為此,人文社會科學相對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而言,在社會功能指向上,絕非是一種簡單的缺乏與彌補的關系,猶如精神與肌體,兩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機整體才能渾然而成。自然科學的自由求索和技術科學的創新,人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斷得以豐富;由于人文社會科學關于科學的文化思考,科學技術才真正有可能成為促進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積極力量。
(二)作為一種精神、價值、文化,構成支撐整個知識世界和人類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維,彰顯其特殊的人文社會功能。
人類生活的世界既是一個物質的自然世界,又是一個意義的世界。自然科學執著于對物質世界規律的探索、發現和解釋,通過技術科學對發現的廣泛利用來間接地體現它的社會功能,即滿足人類不斷膨脹的物質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學不可能去闡述人生意義問題,解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及回答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和意義。而關于這些問題的思考顯然需要人文社會科學來回答。人文社會科學內含的是一種精神,一種關懷社會、關懷人生甚至關懷自然的人文品格,對于科學精神以及基于科學精神建構起來的所謂“真實”世界,意義非同尋常。科學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難免會淪落為純粹滿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無節制膨脹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為惡勢力的幫兇。
(三)對科學活動提供有意義的反思、指導和規范
在自然科學的“真”與技術的“用”結合愈加密切的當代社會,人類的確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然而,也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為一種公共資源的屬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現代社會,它往往成為強者征服、掠奪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讓科學技術更富于人性化,讓它能夠成為推動世界和社會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劇世界和社會不平等的消極力量,這就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檢視、指導和約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質世界規律的同時,人類仍然需要以一種終極關懷精神來探問自我行動的意義、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種謹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視角來審視科學進步、科學行為的本質內涵。這正是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功能的體現。
技術社會中高職教育的責任內涵
進入20世紀,由于科學與技術的聯姻,技術作為一種反映外在社會需求的強大力量,開始對大學進一步的專業化發展走向產生全面的推動作用。在20世紀中葉之前,如果說因為對科學和理性的無限推崇,大學喪失的是人的精神統一性,那么,在20世紀中葉后,技術功利主義在大學的全面盛行,則不僅意味著大學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著在一個由技術所控制的世界中,人與其自然屬性的背離,也就是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關系的瓦解。
就技術的發生學意義而言,人無疑是主動的。因此,要擺脫目前人、社會和自然被技術控制的尷尬狀態,只能訴諸人自身。在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的進步的確需要技術,但是技術本身及其所內含的效率化價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類追求的終極目的。人類不可能拒斥技術,也不可能以技術手段來擺脫技術的控制,而是要從人、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統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術扭曲了的科學觀以及技術自身的效用觀。反省的主體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對象在本質意義上也是“人”。為此,重新詮釋大學作為“人”的培養機構,在當代技術社會中關于人的培養理念和培養過程,有著重要的價值。
19世紀70年代,科學開始應用于工業,促進了世界文明從經驗技術到科學技術的轉變。社會需求引發了高等教育機構的分化,高職教育進入了高等教育系統。因此,高職教育在20世紀60年代各國高等教育機構改革之時蓬勃興起,各發達國家把發展高職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參照新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制定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說明,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屬性,職業教育類型,是以培養高級技術性技能人才為目標。
然而,由于高職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職院校缺乏普通大學的人文傳統)和“后天定位”(高職院校以培訓技能為目標),使之存在專業化、工具化傾向嚴重,倫理問題、價值體系難以進入教育的視野,人文社科教育與高職教育分割明顯等主要問題。
“具有人文教育內涵的職業教育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在當代技術社會,對社會有著高度人文關懷和責任感的大學,所培養的人才絕不是技術至上主義者,而是一個有著強烈反省意識的技術主宰者。高職院校欲有所作為,一個現實的途徑不是對傳統科學和技術理性的拒斥,而是培養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行動的個體價值與社會意義的新人。這一理念的實質就是反省意識,即一種飽含著深切的生態和人文關懷,善于對既往知識、文化、技術以及自我行動的意義進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維傾向。
反省意識的形成,需要人們能夠不僅以科學的視角而且以人文的視角去理解自然,不僅以效率的視角而且以生態關懷的視角去審視技術,不僅以技術進步意義的觀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為宗旨來批判社會。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反省意識形成的基本體現包括以下幾方面:
立足于廣博的知識視野去思考視野的褊狹是把人塑就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機器的罪惡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種融合了豐富的知識,對人和自然有著深切的情感關懷、意義體悟的基本素養與能力。這種素養與能力的獲得,需要傳統的“專業人”適當跨越學科和專業的樊籬,通過相對廣闊的知識教育,獲得關于人和自然的意義。也唯有如此,人類才有可能擺脫技術的工具理性控制,在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獲得自身的解放。
自覺的批判精神這里的批判主要指對當代技術社會與技術文化的批判。現代技術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馬爾庫塞看來,就是技術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對人的壓迫,這種意識形態無所不在,成為現代社會奴役和壓迫人的一種最為普遍的合法性權力結構。現代社會的種種跡象表明,在對科學和技術的過分盲從和崇拜中,人類不僅沒有把自己從各種社會束縛中解放出來,反而在逐漸走向不自由之境。更為可怕的是,在由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光怪陸離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記了自己從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飛行技術穿梭旅行的來路和“文明化”的軌跡,因而置自然的法則而不顧,毫無顧忌地打亂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賦予的生命密碼,重新編譯和再造自然。因此,作為培養高層次技術應用人才的高職院校要有所作為,就不能不注重培養具有自覺批判意識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個個體能夠從社會倫理和自然生態倫理兩個層面,批判性地審視既往的人類技術文明的發展過程,檢視被技術扭曲了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回歸自然、回歸生活世界,這才有可能創造性地開辟出通向未來的新路。
智慧的品質美國環境研究學者奧爾在分析人類環境危機與當代大學教育間的關系時指出:智慧與經驗學習分離,甚至不知道智慧為何物,這是當代大學教育最嚴峻的問題。的確,只是理論的抽象和深奧,這僅反映出一種認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術的實用和經濟,這僅是一種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種融知識(理智)、技術(實用)、藝術(美)和倫理(自然與人文的關懷)于一體的高層次整體駕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養是培養大學生反省意識的最終環節。如果廣博的知識在于培養學生全面認識客觀世界本質、理解人類生活世界的意義,自覺批判的精神在于培養學生發現、檢視和反思技術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則代表一種如何能夠以一種深切的生態與人文關懷來靈活運用知識、探索知識并有效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在技術主宰一切的當代社會,它無疑是實現人類在不濫用技術的前提下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
加強高職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實踐的途徑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大都建校時間較短,歷史和文化積淀不足,人文環境較差,甚至出現人文教育的“盲點”。然而,專門人才的內涵不僅在“專”而且在“人”上。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教育現狀,加強人文社科教育可通過以下途徑:
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創建科技與人文兼融的高職教育文化高職院校應克服專業化的高職教育主導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嚴重傾向,定義全面發展理念;高職教育的人文發展要參與推進技藝性教育、科技性與學術型教育融合的實踐;作為實現培養目標的課程及其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設計等實踐教學),都要滲透人文社科教育。因為,即使是一門純技術的課程,它也是人化的結果。
拆除專業“籬笆”,謀求學科貫通,促進創新思維當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顯得較為封閉保守,學科、專業之間存在太多的隔膜與界限。因此,要突破學科界限,進行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學習。
依托校園文化,發揮理論輻射作用內蘊豐厚的校園文化所創設的濃厚的人文教育氛圍猶如人文社會科學理論之光產生多角度、多層次輻射作用的基礎塔臺。所以,應很好地依托于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各種形式活動,將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導引與校園文化的感性滋養融合起來,讓人文社科知識、觀念和方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書本延伸到生活,潛移默化,塑造教育對象的靈魂。
參考文獻:
[1]瞿葆奎,鄭金洲.中國教育新進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孟廣平.面向21世紀我的教育觀[M].上海: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閻光才.大學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董步學.高等職業教育學[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惠國輝(1968―)男,遼寧阜新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葫蘆島校區學生處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研究。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是黨的“十七大”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人文關懷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1.培養目標與尊重個性相結合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承載著社會的責任和民族的希望,基于此,國家教育部對高校大學生制定了統一規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案,但大學生由于出身、經歷、成長環境、素質等不同,其在智力、氣質、性格、能力、愛好、優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努力注重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根據不同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實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注重開發個體潛在的閃光點,給每個人創造自主發展的空間,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個性優勢,使他形成獨立高尚的品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指導思想,既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也尊重大學生個體發展的要求。在具體工作中,轉變簡單依賴制度規范的做法,充分考慮到受教育者的群體特點和個體差異,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制定、工作的實施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同時努力將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制定各項制度規范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的發展方向,設置、規劃不同的方案和措施,充分保證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受教育的積極性,在張揚個性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行。
2.人格成長與心理解困相結合
近年來,由于本身學習的緊張和社會競爭的壓力,大學生中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次逐年提升。因此為了學生健全健康人格的養成,要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開啟他們的心智發展,鼓勵和吸引大學生參加校運會、校園歌手大賽、高雅藝術表演、大學生社團文化節等各類比賽,要通過校紀校規教育、學風建設、爭優創新評比,規范他們的校園行為,樹立他們的誠信觀念,提升他們的成就意識,引導校園弘揚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和諧相處的時代風尚。要鼓勵大學生構建“三自”體系,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實現學生主體性與學校主渠道教育相互呼應;要培養學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品格,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強烈的責任意識、身心和諧的健全人格。與此同時,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舉辦體驗式教育、大型心理情景劇、團體輔導、咨詢體驗、“新鮮人助跑計劃”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對心理危困學生實施干預和疏導,把人文關懷真正落到實處。
3.人性化與管理科學化相結合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的核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踐行人文關懷,體現人性化,從整體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就是要確立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其能動性、自主性和自覺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成為引導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過程。就是要善于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去理解大學生的行為,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指責,使大學生經常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要始終腦中有學生,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同時,我們特別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強調人文關懷,推崇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決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游離于高校正常管理,實事求是地說,管理的核心問題是人的問題,即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被管理者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問題;管理的根本目標在于追求管理的價值和效益最大化,即實現人的潛能挖掘和創造價值最大化的問題。我們強調在管理中重視人文關懷,就是盡量滿足和妥善解決好被管理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調動被管理者的工作熱情,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務。這也恰恰是實現管理科學化的內在要求和主要標志,從這一角度說,重視人文關懷是實現管理科學化的有效手段,是對管理工作忽視人文關懷誤區的修正;若想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人性化與管理科學化相結合的原則。
4.教育引導與關心服務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