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8: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和諧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人格,是指個體在適應他人、自然、社會環境與事物時所顯現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為的方向標。人的和諧首先是人格的和諧,只有具備和諧人格的人,潛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發展,創造力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能量社會化。而藝術教育對人格的優化、激進即和諧作用早已在實踐中被證實。33歲的麥克阿瑟獎金獲得者羅伯特•魯特•伯恩斯坦曾經研究了150位科學家的傳記,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大科學家、發明巨匠,都同時是詩人、提琴手、作家或者業余畫家。由此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憑受教育者從個人愛好出發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藝術在內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藝術教育猶如給心靈加上了眼睛,給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則,學生們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籌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類會對終極產生不安和焦慮;由于社會激烈競爭狀態的存續,又會導致人類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軟化,它們都是造成人格危機的溫床,都是人類人格危機蔓延的加動力。對此,佛洛伊德認為,美是欲望之升華,藝術不僅是人們脫離現實的壓抑和束縛的避風港,而且為人本能欲望的滿足與宣泄提供了一條合理升華的途徑。因為藝術是人本質對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對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現和弘揚,當人本質的藝術美進入藝術審美視野時,藝術審美所引發的積極情感就是對人的現實本性即和諧、理想人格的體驗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則把人的生命狀態分為三種:自然人、審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來,道德的人不能產生于自然狀態,只能由審美的人中勝出,即要成為一個道德的人,首先必須成為審美的人。中國近代教育史中記載,先生就曾經將美育納入國家教育方針中,他當時極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來實現道德教育及人格培養的目的。戲劇理論家狄德羅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戲劇的池座里,好人與壞人的眼淚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內容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就是通過藝術形象本身及創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過程,在對人情感的引導及凈化、道德品質的粘補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積累及提高的同時,促進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諧人格的養成。人格是內在力量的持久組織,它能幫助一個人決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為保持一致,由此,我們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藝術教育過程和藝術本身對人情感的震撼不僅體現在當時的審美愉悅中,更重要的是它會伴隨審美者的感受記憶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漸在審美者的感性中消融、歷練,在潛移默化中積蓄成人的審美心理因素,進而在形成真善美的價值取向的同時,最終達到左右人的精神氣質及規范人格的目的。從一位波蘭鋼琴家回憶錄改編的電影《鋼琴師》中我們看到,那位猶太鋼琴家雖面臨二戰時期種族滅絕的考驗,但他卻泰然自若的堅持用手指虛擬演奏,心境在無聲的音樂中定格并堅守,心中的音樂幫助他戰勝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著靈性的鋼琴音樂,也同時喚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國軍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猶太藝術家和兇殘的德國軍官之間,發生著音樂與屠刀的搏斗、天使與野獸的較量,最終,是鋼琴和音樂的力量戰勝了絕望、復蘇了人性。德國哲學大師謝林說:“只有藝術和審美的創造,才是唯一戰勝生命焦慮的力量和對生命的最終慰藉”,而這種力量和慰藉所產生的結果,會經常超出人們的想象和意料。由此,從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發,藝術素質一旦深入人心即內化,它將對人性即人格起著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體表現。事實證明,藝術教育即審美過程中所體驗和積蓄的藝術本質化的情感,的確是激發人們心靈深處自覺追求真善美及歷練人格的理想營養源,因此,在藝術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藝術境界,應是通達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諧的重要途徑。
二、藝術教育與和諧交流
人類主要依賴人際交流溝通、存續和發展,社會心理學家把人際交流分為“雙向交流”和“信息傳遞”兩種形式。后者的單向性和非對稱性,只能使接受者作為客體被動接受主體發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則開發和調動了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意識,使雙方在相互碰撞下,達到交換思想、溝通情感、開拓思維即和諧交流之目的。在藝術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或者心靈與藝術之間,由于他們既具備雙向交流的基本條件———雙方,又進行著彼此主觀能動意識的碰撞,所以,應是社會心理學家眼中的“雙向交流”。但他們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動式的人際交往,而是在藝術形態的激發和感召下,心靈與心靈之間、心靈與藝術之間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識自覺溝通。這種各自主觀能動意識有感而發的、無功利的和真實的溝通,在藝術“為美”本質的澆灌和給予中,必然產生人心向善的結果即人我和諧的交流。藝術教育的主體形式是“課程教授”與“創作展示”,它們的核心是藝術傳播與藝術接受。“課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學生)之間與“創作展示”中的藝術家、接受者(觀眾)之間,前者是將藝術作為授課內容教授給他人,后者則是通過藝術創作展示助人接受。雖然二者的傳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際交流形式中典型的“雙向交流”,它們的傳播宗旨皆是傳道解惑。就藝術形態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諧及本質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間即心靈與藝術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永遠處在主觀彼此下意識的感應、欣賞及愉悅的積極狀態中,這自然形成了心靈與藝術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忘我、平等、主動的和諧交流,這種潛在的、下意識的審美交流特性,對人的深層心靈溝通起著積極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國作家繆塞在談創作體驗時說:“當作家在書寫的時候,是心在說話、在、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將藝術創作中的審美體驗和審美交流比做人與作品在“戀愛”,說“猶如你已經向你所愛的人傾訴愛情一樣”。先生則說:“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溫;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則不然”。他認為,以人對美的普遍認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識的審美結論盡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當人們隨著藝術的教授、展示過程的引導而進入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時,藝術家、藝術形象、藝術接受者之間便下意識架起了心靈溝通與內在自我交流的橋梁,由此,便自然產生了在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傳播者與傳播者之間及接受者與接受者之間自然的感情傳遞和呼應,他們在藝術與心靈的共鳴與下意識的主動交流中,各自實現著對文化及精神實質的判斷和理解,即在內心深處本能的實現著“和而不同”的、自覺的和諧交流。在藝術教育活動中,除了藝術傳播者和藝術接受者之間的雙向交流外,他們各自還處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藝術審美交流中。以藝術傳播者為例,他們的創作過程,是建立在經歷了對人類靈魂的探索和對群體內在律動的窺視之上的,正如詩人榮格所言:“每一位詩人都為千萬人道出了心聲,為其時代意識觀念的變化說出了預言……”。也就是說,詩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萬人的心聲”和“時代意識觀念的變化”的信息,并且與他們溝通和交流,才能贏得優秀藝術作品,就此,藝術傳播者已同是藝術接受者。又以藝術接受者為例,在藝術諸因素對其意識及感官、視覺的沖擊下,藝術接受者們一會兒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節及環境中,一會兒又徘徊在現實生活里。對此,藝術心理學家維爾茨基是這樣描述的:“讀者從兩個方面觀察悲劇:一方面,他通過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個觀眾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觀察者……”。有人把觀眾即藝術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進”現象稱為藝術的表演性,即如臺下的藝術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識的在觀眾與舞臺形象(表演者和劇中人物)———藝術傳播者之間搖擺、重疊。就藝術傳播者和藝術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雙向交流外,這種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層溝通和審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達理想藝術境界的重要條件。這種超越語言信息傳遞的、以同一場景與同一情感體驗生成的高級心理對話與溝通,在藝術傳播者與藝術接受者同在社會、歷史、人生、藝術家、作品等之間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藝術形態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靈與藝術之間“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覺交流形式贏得人類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諧。從心理學角度看,當人們進入藝術境界時,伴隨審美體驗的提升,來自外界的干擾逐漸隱退,審美主體隨之進入趨向平衡的審美心理場,此時,心理的各種負重、壓抑、焦慮得到化解和消釋,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審美進入的主要標志———情感的凈化,而情感的凈化則是對人情緒宣泄的極大超越,這種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導思慮、提升境界,進而實現在個體心理和諧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及群體的和諧交流。
二、和諧是中小學德育的基礎
我們對小學生的德育工作都能夠正常的認識,并且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關系著我們中國的未來。而中小學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學校自身的工作,它是一個由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的工程體系。但是,經過筆者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對于德育教育,似乎只有學校將德育教育放在一個很明顯的位置上,而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的方面對此并不重視。并且隨著當今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常常把網絡環境以及文化市場看做德育教育的殺手,讓學生與其生活環境割裂開來。這樣的做法是違反和諧德育建設的。而我們應該采取的做法,就是依賴生活環境,將周圍的社會各個層面的環境納入一個整體,對環境加以理解以及利用,這樣才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實現和諧德育的一個基本條件。人性化的德育就是摒棄傳統的所謂擇差教育等等,將每一個學生平等相待。我們要認識到我們中華大地上不是只有一簇簇的罌粟,而要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要承認中小學生已有的思想道德基礎,建立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德育,從中小學生本能的關注入手,再到對他們心理的關心,最后到他們群體的公共道德的建成,讓德育內容和德育主體、德育環境和諧一致。
三、和諧是中小學德育的追求
和諧是我們進行中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個基本追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德育教育知識停留在一個書面化的教育階段,并不能夠真正在學生身上得以展現。而學生由于盲目崇尚英雄主義,不能夠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至于誤入歧途。和諧德育則不然,它以社會的基本行為規范為基礎,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社會化的引導,這種引導是告訴學生哪些行為是這個年齡階段不能做或不該做的。這樣要讓學生建立起基本的榮辱觀,并且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基礎德育與英雄德育的結合是德育內容的人本追求和文化追求。
中職學生是指初中學生畢業后沒有考入高中,到學習專業技能的學校進行學習的學生。他們普遍存在惰性和厭學的心理,多數人不能主動地吸取中考失敗的經驗教訓,在思想上仍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中職院校的教學和管理模式已變為“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讓學生不能很快適應,因此就會更加懶散,上課遲到、睡覺、上網,有甚者無故曠課。中學時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不被班主任和同學、家長認可,有的甚至沒有朋友,長期以來在批評和取笑甚至譏諷的環境中成長,內心已失衡,害怕與人交往,害怕參與任何活動,久之已形成了自卑心理。
(二)思想道德素質不高,是非觀淡漠
當前我國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工人家庭、農村或者是個體商戶及無業家庭,而且約有60%是單親、離異家庭。這部分學生主流都是非常不錯的,他們具有積極向上、關心集體、樂于奉獻的精神,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社會上的不良道德觀念在時時刻刻沖擊著他們,有時就會出現道德觀的扭曲。有關部門在調查中發現,未成年犯罪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長,作案中中職的學生也在日劇增加。這部分學生大部分自控意識和行為能力差,是非觀念不強,主要是長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法律教育。他們的自覺性也越來越差,控制能力不斷降低,很容易沖破道德底線,走上不歸路。總之,目前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偏低,缺乏法律知識與法制觀念,更不懂得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
(三)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時期,而在當今社會在網絡、改革創新等各種思潮錯綜復雜的影響下,學生的思想也變得活躍起來。他們具有較強的現代意識,自主、競爭、開放等意識也呈現出來。他們發展自我、展示自我,需要得到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需要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因此,我們應該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提供一個舞臺,提供機會讓他們去展示、釋放自己。
二、賞識教育在和諧班級建設中的運用
(一)對賞識教育的認識
賞識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并給予重視和贊賞,以調動其積極性。賞識教育是以尊重、信任、寬容、鼓勵為原則,對學生施以褒獎,使其發揮自己的潛能。賞識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在教學及課外活動中,利用可利用的資源贊賞學生,調動主觀能動性,使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二)賞識教育的實施
1.運用賞識教育增強學生自信心,是指引建立和諧班級的發展方向。學校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得到贊賞,學生也是如此。在學校中往往聽到某某學生議論非常喜歡張老師或李老師,也愿意上他們的課。其原因是老師永遠都是用微笑與學生交流,很少批評學生,經常會告訴學生你們是最棒的。中職的學生許多都是在嘲笑或譏諷中成長的,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告訴學生你們是最聰明的,用賞識教育叩開學生封閉的心靈,用賞識教育震動學生的心靈,用賞識走進學生的心靈。通過賞識教育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消除了一些學生內心的壓力或恐懼感,學生的行為由被動變成主動,激發了主體意識,上課積極發言了,活動踴躍參加了,同學之間關系和諧發展了,愿意主動找班主任談心了。班級的學生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班級建設也一定會朝著積極向上的趨勢發展。
校園和諧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系統中各個層次、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它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涵,以文化活動為表現方式的一種文化,融思想觀念、校園風尚、價值取向為一體.它包含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為文化.文中所寫的物質文化在高校校園和諧文化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是高校和諧文化的載體.
高校和諧校園物質文化是指由大學教育教學和生活物質條件構成,能被人們感受到的客觀存在的實體文化,是大學文化的物質基礎和外部形態.它主要包括物態環境文化(包括學校各種建筑物和圖書館、宿舍、教學設施等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形態)和自然環境文化(包括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大學和諧校園物質文化要求校園物質文化各個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且校園物質文化與大學的特色文化相匹配,與高校教學和人才培養相適應,在大學生成長中扮演不可替代之角色.
二、校園和諧物質文化中的隱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校園和諧物質文化作為一種隱性存在的教育力量,已經成為大學德育的重要載體.它隱含的的德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價值導向功能.價值觀是校園文化的“內核”,具有強烈的導向性.校園中各種物質景觀都在無聲無息地引導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對學生的道德認識發揮著導向作用,在校園物質文化中的價值導向功能得到充分體現.例如一所具有歷史較為悠久的學校,其不僅在軟件上狠抓教學,更要在硬件方面構建和諧校園物質文化,并將德育巧妙融于其中.可以利用教學樓和辦公樓之間的空地,變成展現學校精神,引導學生價值觀的陣地之一.在每棵樹上都掛上銘牌,標示這是哪個班級的愛心樹,告訴學生們“一草一木皆是情”的道理;而教室內的名人名言,更是可以將這一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加強學習,早日成才……學校的物質文化,時刻都在引導著學生的價值觀,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2.情感激勵功能.校園物質文化是激勵學生追求卓越,努力學習的一種重要機制.學校內有紀念意義的建筑、雕塑等,經過教育者的精心設計,能激勵學生對的理想產生向往之情.正所謂有需要才會更有動力,對理想的追求促使學生產生內驅力,激發其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行為,由他律變為自律,更加熱愛班級,熱愛學習.
(1)物態文化環境方面.可以將教學樓命名,例如“博學樓”和“厚德樓”.雖然從外觀上看,這兩棟教學樓并無特別之處,但是樓名中的“博學”和“厚德”的確讓人感受到一種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的豪爽之感,正所謂做學問,需廣博;做人,要厚德.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博學與厚德都是必須具備的.
(2)教室與宿舍的布置方面,高校校園物質文化中的情感激勵功能得到更為充分的體現.學校可以舉辦全校性的寢室文化評比及美麗教室評比活動.各班以此為契機,將本班教室及宿舍進行設計,將班級理念,個人目標、集體理想融入.學生不僅在設計中凝聚了團結,更在教室、宿舍布置的成果中受到感染,得到鼓舞,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以激勵其更好前行.
3.進行審美教育的功能.我們這里所說的審美教育是廣義的,它指旨在培養人的審美價值和審美能力,它是指與精神教育相一致.
校園物質文化的審美創造主要通過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空間布局來達到.它最能體現對物質文化的時代特征和地域文化.
建筑造型是三維可見的立體造型,反映著不同時代的審美意趣和藝術追求.在大多數高校里的建筑在造型方面并無太多差別,但其空間布局方面卻可以設計出給人一種積極奮發,既有競爭又蘊含和諧的氛圍.例如兩棟教學樓相對而立,兩邊的學生相望而立,樹立競爭意識,而其外觀為暖色調,給人以一種舒服的感覺,在濃厚的學習競爭氛圍中蘊含著一些和諧的暖色調,讓學生舒緩一下緊張的神經.
在建筑空間布局上,可以借鑒中國典型的“內外有別”,校園建筑與外界一般以圍墻隔開.圍墻把校園封閉為一個完整,單一的空間,從外界看來體現出一種“靜態美”.而內部的各棟建筑之間是相通的,空間界限非常模糊,又體現出一種“動態美”.教學樓與辦公樓設計成僅一條通道相隔,便于學生請教問題與老師輔導.教學樓與辦公樓附近設計成綠樹環繞下的的兩個涼亭,旁邊就是操場.在運動之余可以到旁邊涼亭休息,宜動宜靜,布局之間盡顯和諧之美.
三、完善校園和諧物質文化中的隱性德育功能
校園里的各種物質景觀,包含著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和隱性德育功能.所以,學校的各種建筑、設施,都應精心設計,合理布局,既要體現藝術性,給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義,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啟迪.
1.操場建設不容忽視
在大學校園中,操場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承載著給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功能,更是體現一所大學良好的精神風貌的重要載體.因此,大學校園的操場,不應簡簡單單隨意擺放幾個籃球架、乒乓球臺,拉幾張網就算完事,還應該對多種體育設施進行合理的擺設,對操場進行一些裝飾與美化.一邊在有限的空間內讓更多學生盡可能地參與體育活動,并且將多種體育項目相結合,更有益于身體鍛煉中的“勞逸結合”;在體育設施方面,款式較新,無太多破損的設施更能激發其美感,激起其參加體育運動的欲望;在操場面積方面,應保證一定的空間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精神氛圍會給整個學校的學風帶來巨大的影響.而提高身體素質,營造良好精神氛圍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搞好操場建設,充分挖掘其中的隱性德育功能,推動學校整體學風的發展.
2.教室布置激勵為主
大學由于教學的需要在學生所在的最多的,“駐留”時間最久的要數教室,因此,教室的布置、氛圍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假如一間教室的四周,空空蕩蕩,除了學生就是黑板,未免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也不利于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甚至還可能會影響一個班級的團結,造成人情的冷漠.但如果對教室進行美化,畫出自己的理想,貼上名人名言以激勵自己,會讓學生舉手投足之間時刻感受到理想的感召及名人對自己的鼓舞,不僅如此,學生們在齊心協力美化教室的同時,逐漸培養了凝聚力,增進了團結.除此之外,教室還有很多可見可供裝飾美化,以激勵學生:教室內懸掛獎狀、流動紅旗、榮譽證書,能增強班級凝聚力;精心準備的黑板報,既能讓學生學到知識,也美化了教室環境;充分利用教室的邊角,設立閱覽角,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重視班級綠化,適當擺幾盆花草,體現出一種對學生和任課老師的人文關懷.
3.寢室設計營造團結
宿舍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它,可以折射出學生的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所以,宿舍里的桌子、椅子、床架都應擺放得簡潔協調,而不是被子亂堆一邊,鞋子、書本凌亂、丟棄.在寢室內務方面檢查要嚴格,嚴禁亂擺放和不衛生的角落出現.但這僅僅是從強制層面上要求學生保潔,沒有將價值導向功能、情感激勵功能和審美功能發揮出來.而通過舉辦班級寢室文化設計大賽,不僅在物質文化層面要求學生們將心中理想融入寢室的四周,更讓其從這美的享受中受到激勵,營造家的氛圍,凝聚團結,使寢室物質文化的隱性德育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四、小結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師和學生是整個高職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的兩個基本要素,也是高職教育過程中人與人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忽視了師生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相互作用,勢必會影響整個高職教育的發展水平。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馬克思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師生關系,也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既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關系,又包含有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在農業、工業經濟時代的大部分時期,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是教學主宰,是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關系必然體現著“師道尊嚴”。到了后工業經濟時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已日益強烈,教育途徑的不斷拓寬,教育治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現代化、科學化、規范化,舊的師生關系遭受了一定的沖擊和破壞。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和諧教育”,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教育的過程是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和發展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教學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假如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所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充分認識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
高考失利使高職院校學生中不少人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產生懷疑,信心動搖。人際關系的復雜化使一些不愿交際或自命不凡的學生游離于集體之外。這與他們內心強烈的獨立意識、向往比較穩定的友誼、希望有更多的男女交往之間形成心理上的緊張。進人高職院校后,學習內容、深度、難度的變化和學習方法上的新要求,對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不能及時調整自我狀態,一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進而導致學習缺乏動力,對專業不感興趣。社會環境的復雜多變、嚴峻激烈的市場競爭,畢業班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處處碰壁,也使部分學生無所適從、緊張不安。在社會轉型時期一些不良現象對校園的沖擊,使本來就覺得處于競爭劣勢的高職院校學生更容易失去堅定的信仰,產生對社會悲觀、失望的心理,在學習、生活中碰到挫折時,情緒低落,優心忡忡。青年學生充滿激情與幻想,但是由于閱歷較淺,他們對社會現實中的問題和現象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和評價,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由于上述原因,與本科生相比,高職學生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礙。自卑、孤獨、焦慮、抑郁、困惑等心理現象較之其它高校的學生表現得更加普遍。
具體表現有以下三點。一是厭學。相對于本科生而言,高職學生中曠課、遲到、早退、不做作業等現象更為嚴重。二是漠視社會規范。據有關調查顯示,高職學生中發生不文明行為、違紀甚至違法現象的幾率都要高于本科生。三是以自我為中心與從眾心理。相對而言,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缺乏合作的能力與意向,缺乏關于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深度交流和探討。在行為選擇上,他們更傾向于跟隨大眾傳媒和周圍人群的一般做法。以上這些現象的存在是構建高職院校和諧師生關系所必須考慮的因素。
三、構建高職院校和諧師生關系的途徑
(一)構建相對穩定的教育關系
師生間最基本的關系應該是“教”、“學”關系。一般而言,師生間的“教”、“學”關系不為教師和學生的主觀意志所決定,相反,這一關系是由教育的客觀條件所決定的。教師與學生有各自的地位、任務、職責,注定了他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然會形成一種授受關系。教師的工作是教,學生的任務是學,教師是傳授者,而學生是接受者,教師掌握和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進度。教師的這種傳授者角色是社會賦予的,而學生的學習任務也是社會所規定的,也就是說,不論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要想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首先必須維持師生之間教與學的穩定關系。在這種穩定的教育關系中,我們作為處于主導地位的高職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和教學質量,才能更好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那么,新時期高職師生間的教育關系表現在哪里呢?在這種新型穩定的教育關系中,教師可以是學生,學生也可以成為教師,課堂不再是教師一統天下的一言堂。師生可以圍繞一個共同的問題暢所欲言,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和主張。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但學生也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也有義務尊重他人的發言,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總之,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交流型的課堂文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思者”、“問者”、“論者”以及“動手者”的角色。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文化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敢于親自動手進行實驗,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構建相互平等的人格關系
社會交換理論中有這樣一個觀點: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個感情的賬戶。師生之間同樣如此,學生對教師的傾慕、依賴,讓教師覺得被需要,增加自我價值感,所以都是存款;而教師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也都是存了一筆愛的款項。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話、一句指責、一臉的冷漠都等于巨額提款。人類向來都是用愛來交換愛,教師對學生奉獻愛心、誠心,必然會贏得學生的敬重,形成教育威信,這也是教師完成教育任務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一種雙邊活動,師生關系的和諧融洽,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教學效率。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爾遜說過:“為了得到教師的愛,學生可以去做各種教師所喜愛的事,甚至去學習他最不感興趣的科目。”課堂中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功能,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課堂人際關系直接影響教師教的積極性,影響課堂氣氛,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只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營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才能促使學生好學、樂學,使教學雙邊活動能夠積極有效地開展。只有創建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人際關系,才能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進而促生和諧的師生關系。
因此,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教師平時應很注意對學生的感情投人與積累,與學生一起活動,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學生的想法,盡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善于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充分理解并重視學生的一些獨特的奇妙的想法,這樣學生在教師面前就會產生一種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學生才敢于在教師面前說話,說真話。這時教育就能“對癥下藥”,課堂才能生動活潑,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才能被學生所真正地接受。
新時期高職院校的師生關系應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老師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在教學中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得到學生的認知認同。同時高職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需要老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
(三)構建相互促進的道德關系
從教學的角度看,師生關系是一種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的互動關系。可是學校也是社會,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師生關系是人與人的關系,是師生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高職學生將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與家長、學校的教師以及其他教育成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是知識上的、智力上的影響,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響。學校的教師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特別的意義,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人,對成長中的學生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種精神上的、社會道德上的影響并不是靠說教就能產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
在數學教學中,特別是班集體生活中,學生間的關系總會出現緊張、沖突、矛盾等現象。近些年,小學生交往的不良行為日趨嚴重,針對小學生交往過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下面我結合二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和在班級管理中的些許收獲,談談我對小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幾點看法。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
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愉快學習、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環境條件。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班級成員愿意為班集體承擔責任,而當某位同學有困難時,其他成員能伸出援助之手,這樣的班級體必將處于欣欣向榮的狀態。如何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班級目標要明確。班級成員統一的目標是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目標統一才能保持學生行為上的一致。班主任制定班級目標時要把社會的要求、學校的規定以及學生個人的需求結合起來,使班級目標在個人的努力中得到實現,從而個人的行為又能在班級目標中得到調節。
2、開展多樣的溝通方式。班級中的溝通方式,教師可通過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溝通,課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確保每位學生能在某些活動中充分地表現,從而加強師生、同學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相互了解,達到整個班級氣氛活躍協調。
3、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正確的人際交往觀是學生進行良好交往的條件。某些學生甚至個別教師往往對人際交往的意義和作用不明確,認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沒必要和他人拉關系,其實這就是不正確的人際交往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往觀,講清人際交往的好處與作用,提高學生的認識。
二、提高師生間的理解
首先,教師要客觀公正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對其作客觀的評價。教師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自然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分析總結并在心中留下一種印象。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避免認知的偏差。由于教師的偏見帶來對學生不公平的評判,往往會引起師生間的矛盾,甚至導致學生間關系的緊張。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客觀、準確。
其次,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對自尊、自愛等自我體驗方面的感覺已十分強烈,因此,如果教師滿足了他們的自尊需要他們就愿意接受教師提出的要求,相反則會產生抵觸心理。
三、善于營造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空間,以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其次,教師要保護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師要發展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理念,肯定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誘導學生,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提高其自我進步的主動性。比如,根據小學生對新奇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誘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好動愛玩的特點,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有助于教學的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對培養學生活潑健康的個性、改善師生關系都很有幫助。 四、巧妙運用教師的評價功能
小學生的表現欲極強,非常看重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重視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老師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在他們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為教師,應該巧妙地運用欣賞性、模糊性、鼓勵性、幽默性的評價,充分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要注重發現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長,看到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各展其能、各顯其才,并且不要吝嗇贊美之詞,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小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由于小學生處于成長期,難免會犯錯誤,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應該注意保護他的自尊心,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微笑與真誠、鼓勵與信任進行交流,形成師生間的心理共鳴和互動,這樣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假如將學生比作機器,如何制造出優質的產品,關鍵在于教師。訓練有素的教師隊伍,對學校是至關重要的。學校都應把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作為經常性的任務。尤其是在急劇變化的現代,技術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每個教師都必須不斷學習,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重新塑造自己。提高教師素質,也就是提高學校的生命力。因此,必須加強教師的素質培養,如支持教師參加在職學歷教育,選派骨干教師到國家和省市參加業務培訓,努力改善教學和辦公條件等措施,給教師創造和諧發展的條件。
2.引導學生建立和諧人格,保障和諧教育持續發展
職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于生理、心理的急劇變化期,因此應該對之進行心理輔導,讓之認識到個人的價值,有權利去享受被接納、被教育和被愛護,從而摒棄那種低人一等、職業教育是低等教育的迷思。職中有良好的硬件設備、優良的實習場所、過硬的專業教師隊伍,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就會學有所得,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經得起市場的挑選,并完全能憑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職中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就業的道路越來越寬。學生只有明確了以上幾點,才能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進而樹立前進的信心,避免厭學心理和輟學表現。
3.加大職業教育政策支持,促進和諧的軟環境建設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普高占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假如忽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僅僅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其實質仍然未從普通教育的意識中轉變過來,職業教育又談何快速發展。因此,政府應當做好職業教育服務者的角色。在輿論引導上,引導社會認清當前的發展形勢,對職業教育的價值合理評判;在管理引導上,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做好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在服務引導上,要充分做好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學校、區域與區域的協調,架起各方面之間溝通的橋梁,為職業中學提供快速發展的軟環境。
我個人認為,培養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教師繼續教育機構以及各級教研部門都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廣大教師提高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的水平。同時,學術期刊的審稿人員和編輯人員也應該經常與作者群體進行溝通、交流。為此,我愿意結合自己在審稿和編輯工作中的體會,與中小學英語教師談談論文寫作的一些具體問題。本文所談內容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和認識。
一、論文類型及寫作要求
中小學英語教師撰寫論文時,經常為論文的結構和寫作要求感到困惑。有的教師在翻閱別人寫的論文之后,還是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各種學術期刊刊登的論文并沒有統一的結構和寫作要求。其實,論文的結構和寫作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論文的類型。下面我們談談常見論文類型及其寫作要求。
(一)經驗總結與交流
由于工作性質的特點,中小學英語教師寫得最多的還是總結和交流教學經驗的論文。有人認為總結經驗不算學術論文。其實這是對學術論文的狹隘理解。中小學英語教師如果能夠及時總結成功教學經驗,并從中提煉一些有借鑒意義的教學理念,當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總結與交流教學經驗的論文主要是介紹教師嘗試的某種新的教學方法或技巧(包括對教材的取舍和調整)的過程和結果,或針對某個問題嘗試采用的解決辦法。這類論文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背景介紹:如為什么要嘗試某種新的方法?基于什么問題或狀況提出的想法?
* 具體操作過程: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運用某種方法;
* 方法運用的效果:如采用新方法之后教學效果發生的變化;
* 建議和啟事:如果其他教師使用這種新方法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撰寫經驗總結與交流類論文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切忌老生常談。學術期刊審稿時最忌諱老生常談的文章,而經驗總結類的論文又最容易出現老生常談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大概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有的教師為了寫
文章而寫文章,所以把一些常見的情況或已經反復介紹過的經驗當作新的經驗來交流。其次,有些年輕教師的確從自己的教學中有所心得和體會,但這些心得和體會已經反復總結和交流過。
為了避免老生常談的現象,我們建議教師真正做到有感而發,要使自己的經驗讓別人讀起來覺得有新意。另外,平時要多閱讀相關學術期刊刊登的文章,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第二,切忌泛泛而談。稍不注意,經驗總結類的論文容易出現泛泛而談的現象。這種論文并不介紹具體的某種經驗,而是空泛地介紹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和心得,甚至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
第三,切忌空口說白話。雖然是總結經驗,但論文還要講究論證的說服力。雖然經驗總結類論文不一定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來驗證某個結論,但也不能空口說白話。比如,如果論文認為采用某種方法之后教學效果提高了,那么要適當提供一些具體的材料加以證明。
(二)現狀調查與分析
很多教育教學的決策依賴于現狀調查與分析的結果。因此,現狀調查與分析類的論文也是中學教師和教研員經常撰寫的論文類型之一。這類論文一般包括以下幾部分:
* 背景介紹:如為什么要進行調查;
* 調查設計:包括調查的對象、時間、地點、采樣方法、調查工具、數據分析方法與工具等;
* 調查結果:包括數據統計的結果;
* 分析與討論:對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討論。
撰寫現狀調查與分析類論文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樣本的數量要適當。很多教師經常問一個問題:究竟需要多大的樣本?其實,關于樣本的大小并沒有統一的規定。樣本的數量取決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取樣的比例。假如某中學有30名英語教師,我們要了解他們的某些情況。如果對所有教師進行調查當然會得到可靠的數據。但如果條件有限,只能隨機調查其中的15名教師,也能得到大致可靠的數據。當然,有些統計方法對樣本的數量有特殊的要求。
第二,要使用適當的數據統計方法。調查的結果如果不采用統計方法進行系統的統計和分析,就沒有多大價值。但是,大多數中小學英語教師對統計方法并不熟悉。我們建議大家看一看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如劉潤清編著的《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韓寶成編著的《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文秋芳編著的《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詳細信息見本文的參考書目)。另外,大家還可以請數學學科的教師提供幫助。
(三)理論學習與探究
有些中小學英語教師并不滿足于總結經驗,而是經常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就一些教學理論、課程理論等問題進行探討,如對某些理論本身或其實際價值提出質疑,或提出改進意見。這類論文對于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是很有意義的。撰寫這類論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正確理解所探討的理論,力求做到言之有理。有的教師對某個理論并沒有完全理解,就對其進行批評或質疑。無論是批評還是質疑,都要講究證據。如果沒有一手的數據,也要有嚴謹的邏輯推理。
第二,不要試圖對某個理論進行全面的討論。如果所寫的文章篇幅并不很長,我們建議教師針對某個理論的某一點展開具體的討論,而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對所探討的理論全盤否定。
第三,要盡可能結合教學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師撰寫的論文一般不會投給那些學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期刊,而是投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或側重實踐的期刊。這類期刊在審稿時都要考慮論文是否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
(四)實證研究
隨著中小學英語教師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一部分教師開始嘗試撰寫實證性論文。所謂實證性論文,就是在實驗室或自然教學環境中設計某種實驗來檢驗某種假設,一般情況下要有實驗對象。這類論文學術性較強,寫作要求較高。這類論文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研究的背景、意義以及預期解決的問題。有時需要對重要概念和術語進行簡單的定義。
2.文獻綜述,其主要目的是向讀者介紹與本研究有關系的現有研究。重點介紹以下內容:關于這個問題(指論文要研究的問題)前人已經做了哪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哪些研究結論?關于這個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關于這個問題還有哪些爭議或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研究設計:介紹本研究的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研究的問題、研究對象、實驗過程、數據收集工具、數據分析工具等。
4.數據分析與報告:報告研究結果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本章的寫作要注意以下幾點:要全面、準確、如實地報告研究的結果;要采用數據統計方法和分析方法(如t檢驗、卡方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考察數據差異的顯著性,不能只是簡單呈現基本數據(如平均數、百分比等);要充分利用圖表的優勢呈現數據。圖表要清楚、準確;要有必要的圖例和說明;要充分利用數據,認真研究數據所反映的某種現象,從中有所發現。要對研究的結果進行必要的解釋。可以把本研究的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作適當的比較。
5.結論,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本研究對語言教學實踐的啟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二、常見語言表達和行文格式的問題
(一)語言表達問題
學術論文的語言表達應該力求做到語句通順達意,句子結構完整,詞語搭配正確,標點符號使用恰當。要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口語化的語言,正文中盡量減少中英文交替使用的現象。我本人在審稿過程發現語言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句子結構不完整,句子缺主語的現象最為突出。(2)詞語搭配不當,如“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倡導”應為“要求”。(3)語言的口語化現象突出,如“想在一個單一的任務型活動設計中體現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的整體思路是不大可能的”,“學生能夠學會質疑,體現學習的主體性,這是好事”。(4)重要信息與次重要信息的位置顛倒,如“高三英語教學的目標是高考,這是教師們普遍的看法”。
(二)準確性問題
很多教師在論文中提到某種教材、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時,往往不提供準確信息,而是用一些模糊的說法,如“新教材”、“人教版教材”、“初中大綱”、“新課標”。在學術論文中,首次提及某些教材或教學大綱時,要使用完整的名稱,必要時提供出版時間和出版者或作者,如“《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再次提及時可以使用簡稱,但必須在第一次使用的全稱后面注明簡稱形式,如“《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以下簡稱《標準》)”。
(三)小標題的使用問題
合理使用小標題可以使文章結構顯得清晰、明了,從而增強文章的可讀性。但是,我在審稿中經常發現不用小標題和濫用小標題的現象。有時連續幾個段落沒有小標題,有的文章甚至通篇不用小標題。與此相反的情況是濫用小標題,有時一個小標題下面只有一兩句話。另外,小標題與正文內容不吻合、小標題層次不清楚的現象也比較突出。
引言
從2005年開始,各高校陸續進行了英語課程設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綜合英語的基礎上,增加文獻閱讀、英語文化與論文寫作等課程,形成基礎+文化+論文寫作的課程設置模式。筆者從2012年開始對學生需求進行調查,并從學院學報入手,分析非英語專業科技人員在論文寫作方面的短板,從而明確學生需求和教學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并已在學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簡介
目前市售英語論文寫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陸效用的《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戴福林的《英語論文寫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程》。上述寫作教材針對所有研究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材料的選編上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另外,由于傳統教材一般將各項規則和常用語句羅列在文中,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引起疲勞。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編教材,提高專業和語言水平的對應性,如俞炳豐的《科技英語論文實用寫作指南》面對的就是本校制冷與空調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選用的示范及練習材料均為制冷與空調專業材料;而陳蘇、黃彥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則針對材料化學化工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業大學相關專業。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軍校沒有專為博士生開設的用英語講授的論文寫作課,且由于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往往沒有合適的市售教材,因此,相關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學校專業的設置,自行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英語論文寫作教材。
二、教材編寫的理論依據及實現方法
(一)理論依據。
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的理論依據主要有:
1.高原現象。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和抽象的歸納能力成為語言水平的體現。在高級階段,語言水平的進度明顯放慢,此稱為高原現象。心理學家將學習劃分為六個階段:無進步階段、迅速進步階段、學習速度逐漸減慢階段、高原階段、再次緩慢進步階段、進步再次減慢并臨近極限階段。博士生英語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階段,即高原階段。到碩士階段,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書面詞匯,并以英語知識的形式保留在學生記憶中,但并沒有固化為學生的語言技能。這些英語知識正是博士階段英語論文寫作中需要大量運用東西,如果在博士階段沒有及時、足夠地應用,這些知識將很快遺忘。
2.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路德慶認為,寫作理論與寫作實踐必須結合起來,將詞匯和寫作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最終將語言知識轉變為真正的技能。寫作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的特點,是一個逐漸積累提高的過程。
3.學習過程中的母語遷移。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母語規則,以避免對目標語的學習造成影響,此為母語負遷移;如果母語固有的語音、詞法、句法與目標語相同,學生就可借助母語順利進行目標語的學習,此為母語正遷移。
(二)實現方法。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現象。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不再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和條框羅列。本教材每一課分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組成,通過這些task的練習,學生由被動方轉為主動方,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在練習過程中有很強的成就感,學習樂趣和教學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據寫作教學規律進行教材內容設計。筆者根據知行結合通變律和寫作活動的四個特點,在設計練習時環環相扣,逐步提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大量操練,對科技論文的結構、常用句型有了較深刻了解,可積極運用學到的知識寫出合格的英語論文。
3.利用母語正遷移,克服母語負遷移。博士生對漢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對照英語論文范文進行語篇結構的構筑。范文材料全部選自權威期刊,語言簡潔準確流暢,一些常用語句,如文獻綜述、論文結構敘述、研究結果的表述和結論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對應段落,對學生掌握英語論文結構和以上部分語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國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很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在題目翻譯、摘要翻譯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筆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學生推敲、評判和改進。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選自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學術期刊,具有語言錯誤比較典型的特點,可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據以上理論所編教材的特點
(一)實用性。
本教材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寫作規律理論,參照國家教委《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大綱》的要求,在語言上符合非英語專業博士生的外語水平,適合課堂應用。
(二)專業針對性強,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
本教材所選材料覆蓋了本院博士生各專業,對于學生熟悉本專業論文結構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符合寫作課程教學規律,針對中國人學習英語語言的特征設計練習。
本教材選材精細,學生可通過閱讀范文較快掌握英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法,并接觸大量的專業詞匯。另外,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評判和改進,可讓學生在今后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避免中國式英語的錯誤。
(四)理論講述和練習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導性、適應性和提高性練習克服了傳統寫作教材的沉悶枯燥,學生通過練習熟悉了寫作理論,強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論文寫作的興趣。
結語
博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是一個比較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內容上的選編,在編寫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又要避免課程內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論、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和母語正負遷移規律編寫的論文寫作教材針對性強,趣味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浸潤在本學科或相近學科的語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專業詞匯和句法,避免中國式英語,寫出符合國際規范的英語論文。
參考文獻:
[1]胡庚申.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社會轉型時期。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民主政治體制的完善,信息化時代和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等社會變遷,使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社會轉變處于十分關鍵的時期。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為了使人生活得更為自由幸福,更為全面地發展自身,實現自身價值。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提升現代意識,培育現代公民。因此,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大力開展公民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和諧社會與公民教育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社會發展新主題,可以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把握我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新變化的基礎上,為適應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樣化而提出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總書記從六個方面歸納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個方面全面體現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也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指向。或者說,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體現這六個方面的特征。
關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學術界并不統一,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養良好公民的教育。從狹義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種協調個人與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實現個體的政治社會化、法律社會化和道德社會化。它是對每一個公民進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這是以公民的本質特征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教育目標體系。
二、構建和諧社會與公民教育的關系
判斷是否建成和諧社會的標準,除了是否具有較高的物質文明,還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質量。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公民教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1.將公民教育工作納入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視角,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和諧思想密切相聯。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中國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會”和“理想國”的構想。荀子說:萬物各得其和以為生,各得其養以成。“和諧”與“中道”被認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人類歷史上多民族和諧共生的樣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歷來重視對公民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實上已經把公民教育納入了和諧社會的視域。.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強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確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情況下,將公民教育納入其視野,也就順理成章了。
2.全面和諧社會的公民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無論是內容上。還是目標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高公民素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總的來看,與過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與此相適應,要形成比過去更加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學技術和文化創新體制,在全社會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型社會,促進入的全面發展。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隨、相輔相成的。隨著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對公民素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需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同時,全面和諧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不斷促進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二者處于一個互動的良性循環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會增強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經濟和社會越是發展和進步,就越增強對公民教育的需求,促進公民教育的不斷發展。
三、與構建和諧社會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內容
1.科學發展觀教育。科學發展觀是引導和推動著發展的實踐朝著一定方向前進的指導思想。執政者的發展觀對于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對公民進行科學發展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學發展觀是新的形勢下對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順應了人類社會進步的潮流,體現了我黨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要教育全體公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觀念,樹立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觀,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道德觀,樹立生態科技觀和科技生態觀。
2.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指培養受教育者熱愛祖國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貢獻力量。現代公民教育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公民教育范圍內,但不把公民教育僅僅局限于愛國主義教育的范疇,在要求受教育者貢獻于自己國家的同時,還要求國家給予個體公民的權利。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強興盛的精神動因。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一宏大而系統的社會教育工程,明確了民族精神要與時俱進的培育思路。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公民教育范疇,需要強化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牢固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將個人的榮辱得失與民族盛衰強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國家意識;需要倡導各民族團結和睦,平等互助,維護國家穩定,維護社會穩定的民族團結意識;需要弘揚中華民族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奮發圖強的民族自強意識;需要保護民族氣節、維護民族尊嚴的自尊自信意識。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識和法治精神是現代公民素質的體現,也是我國現代公民教育的基礎。實施公民教育,增強公民意識,重要的是喚起公民的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這是公民作為政治社會或國家的平等成員的本質屬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識教育主要是培養主體意識和作為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培養少數服從多數和尊重他人的民主習慣,要牢固樹立法律的無尚尊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辦事的觀念。要正確認識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制、自由與紀律的辯證關系,做一個積極負責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做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4.社會公德教育。社會公德是社會公共生活的基本行為規范,是社會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法、互助互愛的良好品質,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維護公共利益、遵守環境道德、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認識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依存關系,從而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四、構建和諧社會,公民教育的實施途徑
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積極推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作為重要的奮斗目標。公民教育對社會的和諧發展起著主導的促進作用,社會的和諧發展對公民教育同樣也有促進作用。當今社會,教育的環境日益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的特征,面對復雜的新環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態來面對,在教育途徑和方法的選擇上要勇于開拓,大膽創新。
1.弘揚傳統文化,豐富教育內容。公民教育如果和傳統文化相脫離就會變成沒有根的東西,沒有根的東西也就沒有生命力。我國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擁有優勢和特色,為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發揮應有的作用,其關鍵環節在于能否真正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弘揚與創造性的轉化上。正如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強調,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2.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公民意識。在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學中強調單純灌輸,忽視了學生人格的培養和公民意識的養成,特別是公民的自我維權意識和創新意識教育,這是制約我國法制社會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在一個開放、尊重多元化的現代公民社會中,將公民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各門課程中,提高學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現代公民意識。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實踐鍛煉。公民教育重在實效,它不同于文化課程的學習只側重于講解和傳授,而更側重于在理解的基礎上理性的認可和參與。如鼓勵和創造條件讓學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積極參與校內外實踐活動;創設問題情景,在答疑中進行公民教育;對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熱點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通過具體公民及其事跡,即以榜樣和先進事跡來更好地啟發、感染教育對象;在活動過程中感到合作與秩序的重要性;模擬民主選舉場景;等等。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創新精神,而不僅僅只是思想傳承。
4.拓展教育渠道,實現德育創新。學校公民教育是社會公民教育的基礎,學校公民教育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課程為主線,改革公民教育辦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開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對象生活在現實之中,無時無刻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們應該調動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團體和大眾傳媒,注重營造公民教育的氛圍,保持公民教育的滲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圍中,經受精神的洗禮,提高思想境界,發揮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現實性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設的完善和發展、社會的開放和公民參與社會事務機會增多等等,都要求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有效開展公民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質。
參考文獻
[1]常修澤,和諧社會的價值、特征和構建思路[N].人民日報,2005—03—18.
[2]苗偉倫,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轉型[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驥,當前我國公民教育研究領域中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5).
[4]姜涌,中國的“公民意識”問題思考[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
[5]劉國華,張積家,對學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認識[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