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7: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氣象災害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極為顯著。我國的干旱情況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季節性與區域性。我國的干旱平均兩三年就會發生一次,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特大旱災發生次數至少十余次。我國的干旱橫跨四季,春季集中在華北、東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東北、華北、西北、黃淮地區,秋季在東北西南、黃淮、長江中下游、黃淮、華南等地,冬季則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澇。
洪澇災害的形成與降水量、土壤結構、地理位置、植被、季節等密切相關。自古以來,洪澇災害都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氣象災害,我國江河眾多,每年汛期都會有一定的洪澇災害發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耕地密集,洪災頻發必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主要特點分為:一是普遍性。我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都曾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侵蝕。二是高損失性。根據1991年到2007年的中國歷年洪澇災害損失官方數據,其中損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個數有八個,損失金額都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三是突發性。以我國東部地區為例,洪澇災害時有發生,然而防洪能力較弱,經常是洪澇災害突襲來臨,造成損失較大,突發性較強。
3.臺風。
臺風源自于熱帶海洋上產生的低氣壓,當近地最大風速超過17.2km/s時就稱之為“臺風”。我國在氣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熱帶氣旋的影響,主要在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受災嚴重,臺風也被人們稱為全球上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臺風具有影響范圍廣、季節性強、受災程度大、出現頻率高、以及災區較為集中等特點。臺風一般發生在5月到11月之間,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與熱帶季風的影響,我國沿海地區成為臺風的高發區,間接影響達到32個省市。
4.冰雹。
在農業氣象災害范疇內,冰雹是一種區域性較強的氣象災害,它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實、枝葉以及桿莖上,屬于機械性損傷。冰雹災害產生于強對流天氣中發生,與地理位置、外部環境以及氣象條件所形成較為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在山區、平原、內陸、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說一種比較常見的氣象災害。近年來,在不經常發生冰雹災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襲擊。我國的北方山區地帶是冰雹災害的高發區,導致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的危害。
5.冷凍。
冷凍災害主要指由于溫度較低而引起的霜凍、寒凍等氣象災害,根據冷凍災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凍害與低溫冷害。凍害產生于冬季期間,一般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凍害分為霜凍害和寒潮凍害兩種,在此種條件下。農作物較易產生凍害,嚴重時農作物則會死亡。低溫冷害則指的是由于溫度偏低而使農作物的生長過程發生障礙的情況,導致農作物的減產的氣象災害。
6.其它氣象災害。
除了上述五種氣象災害以外,還有低溫連陰雨、雪災等也對我國的農業生產,乃至農業經濟都受到一定影響。根據報道,2007年,我國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區遭受了連續十幾天的低溫陰雨天氣,導致了很多農作物產生霉變,有的已長出的農作物也產生的爛果現象,致使農民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2008年,我國湖南、廣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災侵害,直接影響到冬季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減產,農業經濟穩定性失衡。
二、我國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氣象災害的產生,它對農業的不良影響,首先體現在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我國疆土遼闊,包括多種氣象災害,干旱、洪澇、臺風、冰雹、冷凍等等,不同種氣象災害都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害。以洪澇災害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澇災害的高發期,此時也是長江流域玉米的生長盛期,此時,如果發生洪澇災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絕收。
2.對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影響。
如果時值農作物的生長旺盛期,卻發生了氣象災害會導致推遲農作物的種植,如果繼續提前播種,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該農作物的整體產量與質量。以山東省冬小麥的種植為例,到了小麥的生長發育期卻恰逢冷凍氣象災害,為了能夠使冬小麥的生長發育進程與諸多外界因素相適應,勢必要延遲播種時間。如果提前播種,就會出現小麥在入冬前長勢過旺,造成小麥過冬時遭受冷凍災害侵蝕,從而引起冬小麥的產量下降。
3.對設施農業發展的影響。
所謂設施農業是指人們為了抵御氣象災害或者是不良氣候條件而進行的工程農業,如保溫、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間作物以及水產畜牧營造一個小型的氣候環境。氣象災害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設施農業的發展與進步。然而,氣象災害也會對設施農業造成破壞,如暴雨、冰雹、冷凍等,都會造成相關設施的毀壞。
三、我國氣象災害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1.農業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
我國的農業經濟因氣象災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呈現顯著的上升走勢,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至今,氣象災害對我國農業經濟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分為十五個階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農田受災面積達到了全國農田面積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經濟損失達到750億元以上,而受災面積則達到47952萬平方公頃。根據2007年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因氣象災害造成的農業受災面積達到5000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占我國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1%到3%。2008年,同樣尤其氣象災害導致我國農業經濟損失超過4100億元,占GDP總值的4.5%。
2.農業經濟影響頻率加快。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從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發生氣象災害的頻率分別為12.5%、42.9%、60%、70%、100%,從中不難看出,我國氣象災害對農業經濟的影響頻率不斷加快,危害隨之增加。平均每年國民生長總值的4%都被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所抵消,損失嚴重。
3.農業經濟市場穩定性的影響。
氣象災害的發生,不僅對農業經濟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還對其市場的穩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一旦氣象災害產生,將會極大地降低農業產量,而產量的降低將會直接影響到當季農作物的市場價格,由于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農產品市場價格將會增漲,氣象災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脹壓力,不利于我國市場的穩定。
四、我國氣象災害的防御對策
1.構建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體系。
各地政府應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重視程度,將其納入到農業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范疇內,由政府牽頭對氣象防災減災進行通盤部署,其構建完善的防御工作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構建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系統,以統一領導、聯合進行的方式,有規律組織氣象災害的防御指揮、預報警報、防御實施;構建氣象災害防御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從而保障各項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開展大型農業設施氣象災害的風險評估系統,減低災害的破壞率。
2.掌握氣象規律,調整農業布局。
氣象災害的產生與當前的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這要求相關政府與防災減災工作人員了解環境變化、掌握氣象規律,提高農業對氣象變化的防御性,進而調整農業布局,以達到農業發展與氣象資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狀態,進而實現農業高產、高質,農業經濟高效的目的。
3.樹立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農村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系統,將減災教育納入各類農村教育體系中,通過該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教育,使氣象災害易發區人群了解災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從事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技能,充分發揮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系統的建設效益,從而減少農業生產損失,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4.逐步建立農業災害保險與補貼機制。
研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災害天氣農業保險模式,建立由政府牽頭,商業保險公司參與,補貼與政策扶持相結合的農業保險新模式,有效化解農業災害風險,穩定農業生產。
5.增強生態意識,農業生產與氣象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
氣象災害的發生與環境有密切關系,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加以對水資源污染控制與保護,人居環境改善與防災減災進行統籌考慮,比如對山、水、林等合理開局,統籌考慮村鎮小氣候形成,避免發生氣象災害。
1.1滑坡泥石流災害與地質環境的關系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1.1滑坡泥石流與地形地貌(1)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發育于海拔500~2500m區域,3000m以上分布數量少;其中1000~2500m區域內滑坡最為集中,占滑坡總數的86%。(2)云南省地貌以元陽河谷和云嶺山脈一線為界,可將全省分為滇東高原盆地區、滇西山地峽谷區,根據地貌特征細分地貌亞區。不同地貌區災害發育分布特征不同。
1.1.2崩塌滑坡泥石流與巖土體類型巖土體作為地質災害的活動主體,是地質災害產生的物質基礎,巖土體類型、性質、結構及構造特征對地質災害的形成發育產生重要影響。薄-中層狀極軟-較硬含煤砂巖、泥巖巖組易發生塑性變形破壞導致滑坡泥石流災害;塊狀堅硬片麻巖、混合巖、變粒巖巖組由于風化層厚,容易沿強/弱風化界面產生滑動;中-厚層狀強巖溶化較硬-堅硬灰巖、白云巖巖組中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很少發生。
1.1.3崩塌滑坡泥石流與地質構造構造控制著地形地貌及大地構造分區并進一步影響微地貌和巖土體類型,從而影響地質災害的發育。活動性斷裂構造密集的區域,巖土體破碎,斜坡較為陡峻,較易發生地質災害。
1.1.4崩塌滑坡泥石流與地震云南省地震活動頻繁,地震發生的同時,常常誘發滑坡、崩塌和地裂縫等次生地質災害,同時導致巖土體破碎,斜坡物質失穩,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物質來源。
1.1.5崩塌滑坡泥石流與水系密度云南省地質災害與水系關系比較密切,地質災害沿河流兩側呈帶狀分布,山區河流兩側一般為交通要道,人類工程活動對巖土體產生擾動,加劇地質災害的形成。
1.2降雨與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關系云南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征,小尺度單點性強降水經常發生[8]。依據最新的氣候區劃,云南大致可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溫帶和高原氣候帶等6個氣候帶。因氣候類型不同,不同區域降雨時空分布特征差異明顯,對地質災害的誘發作用不同。云南省降雨與地質災害關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降雨對地質災害發育發生具有明顯的分帶特征,不同區域誘發地質災害的臨界雨量差異明顯。(2)在降雨發生當天及前幾天,大部分地質災害的發生都會伴隨有降雨的發生,并且規律性非常明顯。因此,短時強降雨對地質災害具有明顯的誘發效應。(3)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發生當天、前3d、前5d、前7d、前10d、前15d的累計有效降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累計有效降雨量隨時間推移與地質災害相關性逐漸減弱,前7d累計有效降雨量與地質災害相關性較明顯。
1.3地質災害預警區劃通過對地質環境條件、氣候特征、地質災害發育特征等分析,對云南省進行預警區域劃分,將全省劃分為11個預警區:哀牢山地區、大理麗江地區、大盈江地區、滇東北地區、滇南地區、滇西北地區、滇中高原湖盆區、滇中紅層地區、金沙江中下游地區、臨滄地區、文山巖溶地區。不同預警區域,對降雨量誘發地質災害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根據預警區特征設置不同的降雨閾值;不同預警區,地質環境條件因子對地質災害敏感性不同,因此根據預警區特征設置因子權值。
1.4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模型(1)地質災害敏感性指數在不同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下,由控制因素影響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差異用地質災害敏感性指數(Z)表示,根據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形成機理及特點,選取與崩滑流地質災害密切相關的地形地貌、地震、水網密度、巖土體類型、構造、人類工程活動共6個因子,用信息量模型[10]來計算地質災害敏感性指數。(2)降雨誘發指數本文引用了岳建偉[4]等在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及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研究中提出的前期累計降雨量對地質災害影響的降雨誘發指數計算方法。根據云南省降雨與地質災害關系特征,將有效累計降雨天數修正為7d,選取當日降雨量,1d、3d、5d、7d累計有效降雨量為特征值,設置降雨閾值。參考李鐵峰等在哀牢山地區的研究成果,α取值0.75。(3)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單元按云南省氣象局預報雨量網格劃分方法將全省劃分為0.5°×0.5°網格單元。(4)氣象風險預警指數氣象風險預警指數(H)=地質災害敏感性指數(Z)×降雨誘發指數(R)。(5)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劃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級別按全國統一要求劃分為5級,根據預警指數計算結果,進行預警級別劃分。
2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實現
2.1基于WebGIS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的設計云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基于GIS空間分析技術和WebGIS技術,實現對地質災害數據、雨量數據、地圖數據進行存儲與集成管理、預警分析等,系統包含預警分析子系統、雨量管理子系統、災害數據管理子系統、地圖管理子系統。預警分析流程:首先導入地質環境背景因子,設置各預警區因子權值,通過GIS空間分析計算地質環境敏感指數;然后對各預警區設置降雨量臨界值雨量,導入前7d及預報降雨量,計算出當日地質災害降雨誘發指數,再計算預警指數并按劃分的預警等級,對預警結果進行分析,最后預警產品(圖1)。
2.2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特點云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地質災害防治“以預防滑坡泥石流為主、以預測預報為主、以災前避讓為主”的“三為主”方針,突出了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對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2011年8月26日,云南省國土資源廳與云南省氣象局簽訂了《深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合作協議》。從如何利用好現有資源為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服務為出發點,研發了云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該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系統預警單元為0.5°×0.5°網格,精度可達鄉鎮級,且預警精度可以隨氣象局雨量站加密而提高,提升了云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水平。(2)系統模型中因子權值、降雨閾值等參數可根據預警結果反饋情況和地質災害發生機理研究結果進行調整,預警方法具有可優化性。為后期雨量數據加密后分析地質災害與降雨量、地質環境條件的關系提供模型優化接口,提高模型的實用性和可靠性。(3)系統應用關系數據庫SQLServer管理屬性數據,用MAPGISK9的空間數據庫管理空間數據,數據管理方式更加安全、高效。(4)通過對州(市)級行政區劃內地質環境條件對地質災害的控制作用特征、降雨對地質災害的誘發特征研究,構建適合各州、市的預警區劃及降雨閾值,本模型方法及預警系統具有可推廣性。隨著氣象部門雨量監測站網及監測手段迅速提高,州(市)國土資源部門承擔轄區內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將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3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成果檢驗
系統于2013年汛期試運行,通過新老系統預警結果對比、地質災害災情信息反饋,不斷調整、修正模型因子權值及降雨閾值。2014年系統投入正式運行。對2014年汛期大型以上地質災害災情所在預警區域進行統計,在3級預警區的地質災害約占60%、在2級預警區的約占30%、另外10%大型以上地質災害未在預警區內。新系統在縮小預警面積、減少空報的同時提高了成功預警率。
0引言
在國內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風險評估、澇洪風險評估、凍害風險評估等。李世奎等【1】探討了農業自然災害分析的理論、概念、方法和模型。鄧國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線法估計糧食產量序列的風險概率,對中國糧食產量不同風險類型進行了分區研究。薛昌穎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區冬小麥實際產量資料,選取歷年減產率的變異系數、歷年平均減產率和減產率風險概率作為評價指標,估算了干旱氣候條件下歷年冬小麥產量災損的風險水平。黃崇福等[4]針對湖南省各縣市的災情資料時間序列短、數量少的情況,引入模糊數學方法,對干旱進行了風險估算。朱自璽等[5]、王素艷[6]研究了冬小麥干旱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
國外學者在風險分析研究方面多側重于經濟領域,對具體的某一種農業災害風險分析的研究還不多見論文服務。【7,8,9,10】
目前,在風險評估方面陜西,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價標準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和實踐檢驗,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的風險評價模型甚少。總體而言,風險評估的內容大多集中在較大的方面,如對中國的糧食產量風險進行評估和區劃,對總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進行估算等。這些風險評估的對象都是針對整體農作物,單一的對某一種農業氣象災害,或某一種農作物的農業氣象災害,或某一種果樹的氣象災害進行系統化風險評估和區劃的成果較少【11】。劉璐【12】、李美榮【13】等人分別應用基于模糊數學和信息擴散理論、風險災損模式分析了蘋果開花期凍害在陜西省蘋果產區發生的時間、空間風險分布。在風險評估方法中,主要用風險評估指標進行分析,但由于氣象要素(或其相對值,如降水負距平)受前期天氣氣候影響明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全省蘋果面積和產量為847.4萬畝和805.2萬噸,占全國蘋果總產的1/3和世界總產量的1/8。8月下旬-10月中旬的連陰雨對蘋果著色及采收帶來嚴重影響,本文在定義陜西蘋果產區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的基礎上,探索了一種新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法——氣象災害指數方法來進行連陰雨風險分析,計算了陜西果區各地蘋果著色期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據此將蘋果產區連陰雨發生情況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結果表明,有13個縣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為輕度陜西,有27個縣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為中度,有8個縣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為重。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氣象資料來自陜西省氣象局檔案館。所用資料為位于陜西省關中地區、陜北地區48個蘋果生產縣(區)建站-2006年的8月下旬-10月中旬逐日降水量。資料起始時間:合陽自1962年,耀縣自1963年,靖邊自1965年,佳縣自1969年,安塞、甘泉、米脂、吳堡、延川5縣自1970年,子洲自1971年,陳倉自1973年,其余縣區自1961年開始。
1.2 數據處理和研究方法
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定義為:
(1)
公式(1)中為8月中旬~10月中旬雨日(R≥0.1)連續3天以上的日數,該日數越多,連陰雨危害越重;
公式(1)中為8月中旬~10月中旬無降水日數,該日數越多,連陰雨危害越輕。
2結果與分析
2.1 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
用進行分析僅用到連續3天以上的降雨日數和無降水日數,未使用降雨的具體數量,可減少各地由于觀測儀器不同帶來的差異。且該指數物理意義明晰,是運用多年氣象資料進行計算的,具有穩定性。本文以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數值做為連陰雨風險分析數值來進行風險分析。計算結果見表1論文服務。
2.2分級結果:
以≤0.3為輕度, 0.3<≤0.5為中度,>0.5為重度對各地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進行分級。有13個縣為輕度陜西,有27個縣為中度,有8個縣為重度,此分級結果即為風險分布(表1,圖1)
表1 陜西蘋果產區連陰雨氣象災害指數及風險分布
地點
分級
地點
分級
地點
分級
子長
0.29
輕
志丹
0.41
中
澄城
0.33
中
靖邊
0.22
輕
延長
0.36
中
合陽
0.31
中
定邊
0.20
輕
延安
0.34
中
韓城
0.31
中
神木
0.21
輕
富縣
0.44
中
蒲城
0.34
中
米脂
0.25
輕
宜川
0.37
中
富平
0.36
中
綏德
0.24
輕
洛川
0.40
中
扶風
0.47
中
吳堡
0.20
輕
黃龍
0.47
中
乾縣
0.42
中
府谷
0.19
輕
宜君
0.49
中
禮泉
0.40
中
子洲
0.24
輕
銅川
0.45
中
澄城
0.33
中
佳縣
0.20
輕
耀縣
0.40
中
合陽
0.31
中
橫山
0.19
輕
旬邑
0.48
中
韓城
0.31
中
榆林
0.19
輕
長武
0.47
中
千陽
0.59
重
延川
0.28
輕
彬縣
0.44
中
鳳翔
0.57
重
子長
0.29
輕
志丹
0.41
中
岐山
0.54
重
靖邊
0.22
輕
延長
0.36
中
寶雞縣
0.54
重
定邊
0.20
輕
延安
0.34
中
寶雞市
0.52
重
吳旗
0.49
中
永壽
0.47
中
甘泉
0.60
重
清澗
0.34
中
淳化
0.43
中
隴縣
0.55
重
安塞
0.40
中
白水
0.36
中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2)11-0067-03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GUO Xiang1, ZHANG Ai-rong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in concept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is the resul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main body and accordingly analyzes the coupling driving force,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of driving force and power source, at last further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from the interest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divid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coupling; dynamic mechanism
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頻率不斷增加,氣象災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成為近年來應急管理實踐中的一個巨大現實問題。2005年,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造成新奧爾良市防洪堤決口,市內80%的地區被水淹沒,1200多人死亡,全部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在該事件中,政府應對失誤導致此事件由單純的氣象災害向人為的社會事件轉變,造成10萬人被困避難所且缺水斷糧,整個新奧爾良市的正常社會秩序完全被破壞,搶劫、放火、殺人等嚴重事件也頻頻發生——一場天災演變為一場人禍[1]。在我國,2007年廣東湛江遭遇兩百年一遇罕見特大暴雨,也出現過在面臨嚴重洪澇災害的應急管理的同時政府卻要處理關于即將引發大地震的謠言的情形。
大量氣象災害事件應急管理失敗的案例表明:氣象災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是一項極具風險的挑戰性活動。氣象災害事件的產生與發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氣象災害事件也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對氣象災害事件內在規律的認識有助于應急管理工作的展開,有助于氣象災害事件的減緩和恢復。
一、氣象災害事件的界定
氣象災害事件,亦即因氣象災害所引發的社會事件,是指因氣象災害而引發的,發生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發展途徑和演變規律尚未確知,災害程度難以預計,常規防治手段失效,對區域內的生命財產以及社會穩定造成嚴重沖擊的社會事件。
氣象災害事件不同于氣象要素,這表現在氣象災害事件本質上是諸多氣象要素所導致的一系列后果。氣象災害是因氣象要素所引發的災害損失,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氣象災害事件是氣象災害在人類社會領域的邏輯延展。前者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氣象災害事件是氣象要素在影響上的擴大。當氣象要素僅局限在氣象領域內,其不構成氣象災害事件。只有當其對社會性的人產生巨大影響的時候,才被稱作為氣象災害事件。氣象災害事件是對社會自身的容忍度的突破。
氣象災害事件具有耦合性、快速擴散性以及變異性等特征,是一種社會非常狀態,更多表現為全新類型、全新危害特征,與常態社會下的解決方案有很大差異。
氣象災害事件不是氣象災害本身,而是氣象災害所引致的社會事件。當氣象災害現象如臺風、干旱、暴雨等出現后,其破壞性影響最初是根據其內在的自然規律來發展、演化的。考慮到氣象災害現象是對人類社會系統造成的損害,氣象災害事件實際上是各類氣象要素與社會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結果。圖1即為氣象災害事件的社會學意義上的成因假設。
根據此概念模型,氣象災害事件的誘發與演化涉及4個方面因素的作用——社會因素、行為主體、氣象要素及信息。在這一模型中,氣象要素是氣象災害事件發生的邏輯前提,信息在氣象災害與行為主體之間建立起聯系,社會因素與氣象要素發生耦合作用,相關耦合信息為行為主體所感知,行為主體對此產生心理異常并引致行為變異,最終導致氣象災害事件。
同時,根據此模型,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存在有兩個關鍵環節:首先是氣象要素與社會因素的耦合作用,其次是耦合作用信息對行為主體的傳播。耦合作用中的社會因素眾多,包括政府管理中的信息溝通因素、應急處置因素、政府協調因素、政府決策因素以及公眾的心理恐慌因素、公眾的危機意識、行為傾向等。其中,促成氣象災害事件中眾多社會因素發生耦合作用的動力機制是需要首要厘清的問題。
二、氣象災害事件耦合作用的驅動模型
所謂動力機制是指推動事物發生目的性變化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律。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機制則是指推動氣象災害事件耦合作用所必須的動力的產生機理,以及維持和改善該機理的各種關系所構成的綜合系統。動力機制是氣象災害事件耦合作用之所以發生的動力源,也是進一步認清氣象災害事件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氣象災害事件中的耦合作用是推動氣象災害事件演化發展的關鍵環節。社會因素與氣象要素之間的耦合作用是在一定的驅動力的作用下實現的。耦合必須有動力,無動力驅動則無法形成耦合。因此,氣象災害事件的耦合驅動模型可用圖2來描述。
根據這一耦合驅動模型,在最初的原始動力源的驅動作用下,社會因素與氣象要素發生了耦合作用,耦合作用的結果會以信息的形式擴散,并對動力源造成影響,以此發生循環反復。根據這一驅動模型,信息生成與信息擴散構成了耦合作用發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三、氣象災害事件的耦合動力構成分析
(一)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分類
相關研究表明,氣象災害事件耦合可以分為:①持續性耦合、間斷性耦合和一過性耦合;②條件性耦合和隨機性耦合;③誘發性耦合與演化性耦合;④結構化耦合與非結構化耦合。根據這樣的分類標準,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類型也可以作相應劃分[2]。
(1)持續型動力和間歇型動力
持續型動力是在氣象災害事件中,推動耦合作用連續進行的原因,其包含于整個氣象災害事件誘發和演化過程。持續型動力在氣象災害事件的誘發階段表現為自然力的持續作用;在演化階段,則表現為各種社會力的持續作用。間歇型動力是導致間斷性耦合的原因。以氣象災害事件中的謠言耦合為例。謠言往往伴隨著心理恐慌、泄憤、尋求合理解釋等會出現傳播的和低谷。當政府信息不透明、公眾對氣象災害事件缺乏足夠認識的時候,謠言就會與特定氣象要素發生耦合;反之,當政府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證信息的透明度,則推動謠言耦合的動力將會不足,導致耦合作用減弱或不發生耦合。2007年的湛江暴雨事件體現尤為明顯。
(2)結構性動力和隨機型動力
結構性動力是指導致耦合不可避免的發生的動力。該動力與氣象要素、社會因素的特征和結構無關,是由耦合動力的本身特性所決定的。此時,推動社會因素與氣象要素發生耦合的作用力是特定的自然、社會條件。隨機型動力則是指本身具有不定性、無規則性的特征而導致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原因。隨機型動力推動的是隨機性耦合。
(二)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源
一般來說,研究者往往從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兩個方面動力源展開分析。對于危機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動力機制研究的文獻只有王偉等人的研究[3]。王偉等人提出了危機演化中的信息動力機制,提出了“5力模型”(圖3),將危機事件演化界定為演化的內趨力、形成的誘發力、自身的破壞力、管理的控制力和媒介的影響力等5個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動的結果。該模型對于氣象災害事件的耦合動力研究具有借鑒意義。但是,在氣象災害事件中,與5力模型作用不同的是,耦合動力作用的對象即各種社會因素是不確定的,同時,施加影響的力本身也是不確定的。這大大增加了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不確定性。
從宏觀層次來看,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源可以分為自然力和社會力。
(1)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自然力
根據劉靜暖[4]的研究,廣義的自然力是指自然物質天然具有的影響人類福利的能力,是效用、使用價值、對其他物質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其他物質擾動能力的總稱。自然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即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然力的作用對象與效果。在氣象災害事件中,自然力尤指物理、化學規律。自然力的作用階段相對比較確定,主要集中在氣象災害事件的誘發階段。自然力的作用客體主要是自然環境類耦合因子,這主要包括水文因素、地理地質因素等。
(2)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社會力
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社會力是指在氣象災害事件中,特定的行為主體為了追求特定的利益所形成的行為選擇的趨向力。王浦劬
[5]認為,所謂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產基礎上獲得了社會內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需要(即人的心理基礎)、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以及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等3部分構成。利益驅動是社會力的核心。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各主體間結成為復雜的社會關系,對于社會關系的協調能力以及各主體的能力的大小即為社會力的大小。
四、氣象災害事件耦合的動力機制
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利益壓力和信息勢差構成耦合作用動力機制的完整結構。
(一)利益壓力
利益壓力是利益主體在利益理想與利益實現能力之間的差距。利益壓力是客觀存在的,同時也具有時變性。氣象災害事件中,不同時刻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壓力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時刻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壓力也不一樣。各種不同的社會利益錯綜復雜,彼此糾結在一起,共同促進了氣象災害事件的耦合作用。
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利益壓力主要受到利益的內容、利益主體特征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利益主體的利益感知能力對于利益壓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響。各利益主體的利益感知敏感亦即利益認知能力強,則容易導致多重行為選擇。在2011年由于暴雨而導致的各地的“看海”事件中,不同的政府部門、各地市民都對事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利益要求,對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嚴重的輿論壓力,而政府只有正視相關信息,努力改正才能夠減輕輿論壓力。
氣象災害事件中,社會因素與氣象要素的耦合由利益壓力而啟動。各社會利益主體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促進耦合作用。并且,利益壓力越大,則越容易發生耦合作用;反之,則越不容易發生耦合作用。
(二)信息勢差
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各主體的信息擁有量是不對等的。政府作為信息的擁有者擁有大量的信息,而公眾的信息則需依賴于政府。這樣就會導致政府和公眾之間出現信息的差距,由此而導致信息勢差的存在。所謂信息勢差是指不同信息主體所擁有的信息的差距以及這種差距擴大的趨勢。
信息勢差的存在有其結構必然性和社會必然性。這主要表現在氣象災害事件中信息主體的差異以及信息主體在信息分配上的差異。在氣象災害事件中,基本的信息主體構成有應急決策者、應急執行者、承災者和公眾。這樣,由于信息主體的物質技術的差異、環境條件的差異等會導致信息勢差的存在。比如,政府決策者根據其所具有的決策者地位,可以在法定范圍內獲取相關部門或組織提供的各類信息;而公眾和承災者則只能根據政府提供的信息或者小道消息或者謠言來充實自己的信息。
氣象災害事件中,信息勢差扮演著耦合的催化劑的重要角色,從外部為耦合作用提供推動力。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國南方地區接連出現四次嚴重的低溫雨雪天氣過程,致使我國南方近20個省(區、市)遭受歷史罕見的冰凍災害。由于災害的突然出現,交通運輸、能源供應、電力傳輸、農業及人民群眾生活等在一段時間內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極端天氣事件進而演變成災害性天氣事件,此事件最終導致受災人口達1億多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多億元。雖然相關氣象專家指出:2008年1月份歐亞地區大氣環流異常是導致此次災害性天氣事件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信息勢差的存在,加之信息溝通不暢,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未被社會所重視,對于冰凍災害事件加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冰凍災害事件的高峰期,也曾出現與其他類型的災害性天氣事件相似的謠言問題,導致公眾的心理恐慌,對事件的解決起到了負面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信息勢差的強大威力。
同時,氣象災害事件中,信息勢差與信息的分布、信息手段緊密相關。比如,湛江暴雨事件中,暴雨爆發后,關于湛江即將爆發地震的謠言在短時間內通過手機、短信、網絡等廣泛傳播;同時,政府在初期未及時應對也對信息的傳播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一旦政府辟謠,則在短時間內相關謠言被攻破,謠言喪失了傳播的土壤,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社會混亂的出現。因此,在對信息勢差管理中,政府如何通過有效的信息管理化解信息勢差的壁壘,來緩解或消除氣象災害事件是需要認真解決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鄭琦. 災難過后的反思:關于美國卡特里娜颶風的研究綜述[J]. 中國非營利評論,2008 (2):241-250.
[2]郭翔.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擴散與耦合機理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中圖分類號:U49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特別是農業生產受天氣、氣候影響較大,各類氣象災害對廣大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000萬公頃,受重大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達20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3%,因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80%在農村。因此,了解當前樂安縣農村氣象服務狀況,提出改善農村氣象服務的應對措施,對于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里通過分析當前樂安縣農村氣象服務所存在的問題,并由此提出了做好樂安縣農村氣象服務的對策。
1. 當前農村氣象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氣象服務產品滿足不了農村的需求。氣象服務產品單一,沒有針對農村實際需求的預報產品;農業氣象災害、突發性氣象災害預報農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時得到;農民要求低溫凍害、高溫干旱、臺風暴雨等各種氣象預測預報產品要更及時、更準確、時效性要更長,并盡可能的定點、定時、定量。
1.2氣象服務信息的快速傳輸渠道還沒建立。目前農村獲取氣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電視、手機短信、電話等。但農民主動從這些媒體獲取氣象信息仍然是少數,氣象知識在農村普及率極其低。目前樂安縣在全縣16個鄉(鎮、場)均配備了兼職氣象協理員,在各村也配備了兼職氣象信息員,但這些人的待遇和地位問題未得到合理的解決,暴雨、寒潮等重大氣象災害的預報很難在第一時間傳遞到農村,更不可在幾分鐘內傳遞給每位村民了。
1.3宣傳教育缺位,農民缺乏氣象科學知識。一方面氣象科學知識沒有納入到農民培訓的范疇,氣象主管機構因為管理體系和人力財力的關系,也沒有深入到農村搞宣傳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氣象科學知識的人較少。另一方面是農村人員中文化素質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經商去,還有經濟條件好的能人,不斷遷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農村的人員主要是老、幼、婦等。文化素質偏低的原因,農民解讀不了氣象信息,影響了氣象信息的科學利用。還有從事氣象工作的人員平時到農村調查研究少,不了解農村和農業生產,不了解得農村的客觀需要,在氣象服務信息中提出針對性強的指導意見少,影響氣象信息在農村發揮的作用。
2.對策
2.1氣象部門要深化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和加強氣象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各類氣象服務產品的質量和增加服務產品的數量。
2.2 建立與完善農村綜合氣象監測預報系統。加快農村加密自動氣象站網建設,以實現對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及局地小氣候的監測預警。制定針對特色農業進行農業氣象、重大病蟲害氣象、生態氣象、大氣成分等方面的觀測,為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研究提供基礎監測數據。利用多種氣象科技手段,建立鄉鎮短時、短期和中期氣象預報業務系統,以鄉鎮預報業務帶動和完善農村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建設。通過完善與發展農村氣象氣象服務系統,制作更多的符合“三農”氣象服務需求種、養業各個環節的氣象保障預報服務、新品種引種的氣候論證、特色農業發展的農業氣候區劃、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等產品,構建現代農村綜合氣象監測預報系統。
2.3 采取多種手段完善農村氣象信息傳播渠道。地方廣播電視部門要及時插播農村種養業的關鍵期預報、突發性的強對流大風、暴雨、雷電等預報。同時氣象部門積極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發流程,實現重要氣象信息第一時間到達農村,有效指導農業生產及防御和減輕農村氣象災害的影響。
在農村建設氣象預警專用系統,可采用手機短信、氣象警報接收機和無線氣象信息電子顯示屏相結合的方式,布設24小時待機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頻播出設備,確保信息的及時和接收。
利用手機短信和固定電話來傳播氣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務面是最廣的。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手機短信訂制用戶和固定電話包月用戶,同時相關信息產業部門也要適當降低收費標準,讓更多農民能用得起這些信息。
2.4建立農村氣象科普教育體系。通過電視、互聯網、專題資料、手機短信、電話、現場咨詢活動等手段不斷加強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把氣象知識編寫到中小學校地方教材中,給學生發送氣象科普知識,組織氣象專家到學校作科普講座,組織學生參觀氣象科普基地、參觀氣象部門,做到科普宣傳從娃娃抓起。
2.5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主導作用。從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級政府要完善管理機制,支持氣象部門為農村服務而進行的業務體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現代化裝備建設,協調氣象、建設、信息產業、廣播電視等部門,規范農村防災減災防工作。制定農村氣象防災應急預案,投入資金完善農村氣象信息傳播渠道、氣象觀測網建設,投入資金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場所的防雷措施和規范農村防雷減災管理。要落實各鄉鎮氣象分管領導,真正落實專職兼職氣象協理員,建立農村兼職氣象服務隊伍。確實解決這些人兼職人員的待遇地位問題。
3.結語
加強和完善農村氣象服務是一項社會綜合工程,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氣象服務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焦點,做好這項工作,取決于廣大農民防災減災趨利避害的自覺程度,取決于氣象部門科研開發和服務的主動性,取決于相關部門的相互配合,取決于各級政府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主導作用。
4.參考文獻
[1]魯金舟; 劉家清. 新農村建設中氣象服務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A].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氣象論壇優秀論文匯編[C],2007 年
一)防災減災水平明顯增強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全市建成195個鄉鎮氣象工作站、2736人的氣象信息員隊伍、197個鄉鎮電子顯示屏,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基本覆蓋全市所有鄉鎮、村。市氣象局與農業、林業、水務、電力、交通、國土資源、衛生、環保等8個部門建立了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十一五”期間,全市9縣區均建立了車載式流動火箭增雨作業點,宕昌縣和武都區共修建標準化高炮防雹作業點11個,適時、科學、高效開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市縣氣象災害防御預案體系初步形成。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正在加緊建設。
二)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
全市氣象部門切實加強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十一五”期間。初步建成了集“公眾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監測預報預警和公共氣象信息”為一體的市公共氣象服務平臺和廣播、電視、報紙、電話、手機短信、網絡、電子顯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種傳播手段的氣象服務信息平臺。開通了氣象預警信息專用代碼,全市氣象服務手機短信用戶達45.1萬戶,占本地手機用戶總數的51.9%電視臺開通了有主持人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完成了氣象》頻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達90%專業氣象服務領域覆蓋農業、林業、水務、交通、電力、環境、能源、旅游等行業。開展了針對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畜牧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氣象服務。
三)氣象預報預警準確率明顯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數值天氣預報為基礎,以強化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專業服務、為農服務、防災減災氣象服務能力為重點。以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為平臺的短中期預報預測業務系統、精細化氣象要素城鎮天氣預報業務平臺、公共氣象服務系統、人工影響天氣指揮系統、縣級綜合業務平臺等業務系統、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監測預警預報業務平臺、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業務平臺等;充實完善了農業氣象、城市氣象、交通氣象、能源氣象、醫療氣象、城市環境氣象等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系統和專業氣象服務系統。十一五”期間,精細化要素預報最長時效達到7天,小時預報準確率的溫度預報質量提高了31.0%晴雨預報質量提高了11.5%降水預報質量提高了16.8%
四)氣象應急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應急響應機制和應急服務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市重大突發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隴政辦發〔〕57號)和《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隴政辦發〔〕33號)成為全市應急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氣象應急響應隊伍。應急處置培訓、應急服務演練等工作逐年加強。氣象應急響應和決策服務內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時效性、針對性,實現了從單純提供預報向提供預報加決策建議的轉變,年年初低溫雨雪冰凍、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歷次公共事件應急、重大活動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五)氣象綜合觀測體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鄉鎮自動區域氣象觀測站85個,十一五”期間。全面完成了9縣區七要素自動氣象站建設,9個氣象臺站建成風云系列氣象衛星接收系統9套、實景監控系統9套、土壤水分自動觀測站9套,建成L波段雷達一部,大氣電場儀一部。市縣臺站全部建成氣象視頻會商系統。所有發報臺站配備了無線通信備份線路,升級改造氣象廣域網設備,市局到省局由2M升級到4M縣到市由64K升級到2M全市高速氣象數據通信系統初步形成,傳輸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氣象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市氣象局進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機制,十一五”期間。加強了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重點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截止年底,全市氣象部門有碩士學歷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5人,工程師61人,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氣象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18篇,其中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10篇,另有4篇論文入選相關論文集。
七)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和臺站面貌極大改善
全市氣象臺站的工作條件和業務保障水平得到明顯改善。累計投資5027.8萬元,十一五”期間。實施市縣局部分業務辦公用房維修配套設施改造建設項目17個。依托災后恢復重建開展了綜合觀測、預報預測、公共服務、信息網絡與技術支持保障5大業務系統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市縣氣象臺站水、電、路、暖、消防、辦公條件、環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512汶川地震受災較重的臺站通過災后重建,辦公條件、基礎設施、環境面貌和單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學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堅持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強化社會管理職能為重點,全市各級氣象部門在加強業務、服務工作的同時。加強科學管理,氣象事業發展的內外環境不斷優化,市政府及辦公室相繼下發了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通知》隴政發〔〕9號)關于進一步做好防雷減災工作的通知》隴政辦發〔〕33號)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隴政辦發〔〕124號)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進了氣象工作的科學化管理。依法開展氣象行政執法,規范了防雷行政許可服務,防雷裝置檢測行為得到有效規范,氣象觀測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社會管理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十二五”氣象面臨的形勢
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新要求
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十二五”經濟社會各領域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將更加旺盛和迫切,國家相繼出臺了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經濟社會、關中—天水經濟區等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氣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氣象防災減災的客觀需要
地處秦巴山區。特殊的地理區域使氣象災害具有多發、重發等特點,位于東南部。全省氣象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暴雨、冰雹、高溫、高溫干旱和低溫冰凍等極端天氣事件呈明顯增多和強度增強的趨勢,特別是5.12大地震后,山體松動,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極易發生,強度愈來愈大,災害造成損失越來越重,增強和提高氣象災害及氣象次生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充分發揮氣象在防災減災中的消息樹”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氣象工作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
三)推進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繼續推進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區域特色產業和地方特色產品,發展四產區、五基地、多片帶”特色農產品;推進工業跨越式發展,發展壯大有色冶金、農林產品加工、水電能源、醫藥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導產業;培育壯大以旅游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打造五大精品景區,提升四大名牌景區,建設“2225精品旅游線路;交通建設、城鎮建設、糧食安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都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強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適應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應對氣候變化提出更高要求
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直接影響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市光照、熱量、降水等氣候資源豐富多樣,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生態環境的脆弱區。太陽能、風能、空中云水資源、山區氣候資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開發利用價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有效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強氣候變化問題研究,揭示地區氣候變化事實,評估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提出氣候變化防御對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清潔能源,要求我必須加強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監測、詳查和開發利用評估,努力把潛在氣候資源轉化為區域經濟優勢。
三、存在主要問題
一)公共氣象服務能力亟待增強
特別是突發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防御能力、減災能力與國家防災減災的總體要求還存在差距;服務信息傳播覆蓋面有待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
二)預報預測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服務產品和服務手段單一。多種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測水平還不高。臨近預報、精細化預報以及集合預報等新技術在天氣預報業務中未得到廣泛應用。衛星、雷達、區域站等多種觀測資料在天氣預報業務中的有效應用不足。預報準確率、預報精細化程度不能滿足需求。
三)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基礎薄弱
對重大氣候事件的演變特征、規律和成因機理的研究不深。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重大工程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定量評估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區域氣候變化監測能力不足,氣象信息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農村發展、清潔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氣候變化影響的定量評估技術和系統模型。
四)氣象綜合觀測和系統穩定可靠運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準確監測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氣雷達覆蓋率僅為70%亟待提高;應急移動氣象觀測系統裝備明顯不足;專業氣象觀測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氣象觀測站點分布密度不夠。
五)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支撐能力不強
1 農事活動季節天氣氣候總趨勢
預計2008年3~10月全省氣候總趨勢是:降水總體正常,氣溫接近常年,生長季熱量前期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區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氣溫全省大部分地區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顯階段性低溫。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東多西少的局面。氣溫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顯低于近幾年,初霜大部分地區略旱。
2 農業氣象年景展望
利用氣象資料,綜合上述短期氣候預測結果分析認為2008年熱量基本夠用,降水正常,總體氣象條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響全省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是春旱、夏季階段性低溫和病蟲害,農業生產為平偏豐年(與近5年平均比較)。
3 農業氣象災害預測分析
b.階段性低溫。預測全省7~8月將發生階段性低溫,對作物生長發育有一定不利影響。
c.局地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蟲害。
d.局地有冰雹、大風、暴雨、洪澇等突發性災害發生。預測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發生局地短時洪澇災害。"
4 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分析
a.播種期全省主要農區的大部市縣封凍前耕層土壤處于干旱狀態,底墑較差,加之預測2008年春季大部農區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現明顯干旱,主要旱區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嚴重,對小麥和大田作物適時播種不利,且影響播種質量。其它地區墑情適宜,有利春播正常進行。
b.大田生長期 夏季氣溫正常,熱量基本夠用,但7~8月有明顯低溫時段,對作物生長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導致局地發生短時洪澇災害,對作物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c.灌漿成熟期 秋季氣溫正常略低,且明顯低于近幾年,初霜大部分地區略早。整體來看,氣象條件對作物子粒灌漿成熟不利。
5 農業生產建議
a.建議農民朋友要建立防災減災意識,化被動為主動,克服麻痹思想,增強科學種田意識,積極參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動及科技培訓,精心做好備春耕工作,精選種子,提早檢修農機具,抓住有利天氣進行整地、耙地、送糞。
b.建議旱區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種工作,以保墑、增墑、搶墑為重點,力爭一次播種保全苗。另外,由于2007年全省發生嚴重的夏季干旱,降水異常偏少,水庫蓄水不足,水資源短缺,對水田生產極為不利,因此稻區應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合理利用水資源。
c.各地要參考氣候預測,充分考慮當地作物生育期熱量狀況來選擇作物品種,防止越區種植,切記不能把2007年的熱量作為參考來選擇品種,因為2007年是罕見的高溫少雨年份,2008年的熱量將不如2007年,建議各地將早、中、晚熟品種進行合理的搭配,以達到高產高效益的目的。
主要欄目
地震工程與地震監測
土木水利工程
巖土工程
3.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控制技術研究劉玲,吳東麗,LiuLing,WuDongli
4.人工影響天氣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石愛麗,ShiAili
5.災害天氣精細數值預報系統及短期氣候集合預測研究陳賢,ChenXian
6.雷電防護標準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孟青,MengQing
7.光合遙感-水分脅迫作物估產技術在華北地區的推廣應用張佳,ZhangJiahua
8.北方草原蝗蟲氣象監測預測服務系統推廣應用白月明,BaiYueming
9.中尺度災害天氣分析與預報系統(RAFS)首次在全國天氣會商中亮相王德英,WangDeying
10.沙塵暴數值預報技術取得新進展劉洪利,LiuHongli
11.2008年我國南方暴雨野外科學試驗(SCHeREX)王德英,WangDeying
12.雷電對電子設備的破壞效應及其防護試驗研究孟青,MengQing
1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東緣新一代氣象綜合觀測系統與預警平臺建設丁國安,DingGuoan
14.我國機載下投式探空飛機首次試飛和試投放探空儀取得成功王德英,WangDeying
15.2008年度極地大氣科學考察陸龍驊,卞林根,張東啟,逯昌貴,LuLonghua,BianLingen,ZhangDongqi,LuChanggui
16.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在線觀測項目工作進展周凌晞,ZhouLingxi
17.人工影響天氣綜合業務平臺一期建設石愛麗,ShiAili
18.大氣成分(沙塵暴)觀測站網運行評估與儀器標校張曉春,ZhangXiaochun
19.GRAPES全球系統的研發進展陳賢,ChenXian
20.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奧運氣象服務胡紹萍,HuShaoping
21.奧運期間CMAQ-ASM模式源同化技術大氣環境保障服務丁國安,DingGuoan
22.2008年奧運會減排期間北京地區降水酸度監測及成因探討侯青,HouQing
23.雷電臨近預警預報技術的業務應用孟青,MengQing
24.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在北京奧運氣象服務中表現突出石愛麗,ShiAili
25.中國農業氣象服務典型案例總結馬玉平,MaYuping
26.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我國溫室氣體監測分析系統建設實施方案(一期)"立項周凌晞,ZhouLingxi
27.十五攻關項目"人工增雨技術研發及集成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石愛麗,ShiAili
28.2008年我國南方暴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王德英,WangDeying
29."中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5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五屆全國云降水與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會議"成功舉辦石愛麗,ShiAili
1.我國南方致洪雨監測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王德英,WangDeying
2.中國大氣氣溶膠及其氣候效應王亞強,WangYaqiang
3.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控制技術研究郭建平,霍治國,張佳華,劉建棟,GuoJianping,HuoZhiguo,ZhangJiahua,LiuJiandong
4.人工增雨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房文,石愛麗,FangWen,ShiAili
5.災害天氣精細數值預報系統及短期氣候集合預測研究陳賢,ChenXian
6.GRAPES全球預報系統的建立及試驗工作進展陳賢,ChenXian
7.北極苔原和海冰地區邊界層物理過程觀測研究陸龍驊,LuLonghua
8.奧運會雷電監測和預警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張義軍,ZhangYijun
9.我國東部春季土壤濕度影響夏季降水左志燕,ZuoZhiyan
10.中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馬玉平,王石立,MaYuping,WangShili
11.RAFS系統在華南中尺度觀測與應用試驗基地成功進行準業務運行高梅,王德英,GaoMei,WangDeying
12.國家大氣成分本底觀測研究臺站體系建設周凌晞,ZhouLingxi
13.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工程設計中國氣《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實施方案》設計編寫實施辦公室,CAMSDesign,EditingandImplementationOfficeof"ImplementationPlanofChinaClimateObservingSystem"
14.中國綜合地球觀測系統10年規劃設計與國際中國氣《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實施方案》設計編寫實施辦公室,CAMSDesign,EditingandImplementationOfficeof"ImplementationPlanofChinaClimateObservingSystem"
15.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建設期驗收胡紹萍,HuShaoping
16."我國新一代多尺度氣象數值預報系統"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陳賢,ChenXian
17.2007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成績顯著孫效功,SunXiaogong
18.2007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實現新突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07年度發表SCI(E)、EI、CSCD期刊論文/2007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獲得科技獎
19.大氣成分業務進展張曉春,ZhangXiaochun
20.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建設項目進展石愛麗,ShiAili
21.大氣成分監測評估系統即將推出系列本底值季報產品周凌晞,ZhouChunhong
22.沙塵數值預報與預報服務推廣周春紅,ZhouChunhong
23.酸雨監測評估、CAPPS-3和紫外線預報應用推廣圓滿完成趙艷霞,ZhaoYanxia
24.GRAPE_Meso系統改進并成功通過業務化升級專家論證陳賢,ChenXian
25.新一代天氣雷達基數據的三維拼圖和產品生成軟件系統劉黎平,LiuLiping
26.生態氣象觀測資料質量控制、分析技術和應用研究姜朝陽,JiangZhaoyang
27.降水、煙霧滴沙塵等現象自動識別系統研制呂偉濤,楊俊,LuWeitao,YangJun
28.三維閃電探測系統研制董萬勝,DongWansheng
29.寬帶干涉儀閃電輻射源三維定位系統董萬勝,DongWansheng
30.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成立石愛麗,ShiAili
31."北京大學與中國氣象局大氣水循環與人工影響天氣聯合研究中心"成立石愛麗,ShiAili
32.國際極地年南極大氣科學考察陸龍驊,卞林根,逯昌貴,楊潔,LuLonghua,BianLingen,LuChanggui,Yangjie
33.大氣成分中心為"好運北京"環境交通測試提供詳細大氣成分評估產品周春紅,ZhouChunhong
1.氣科院業務技術體制改革袁佳雙,YuanJiashuang
2.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進展王東海,WangDonghai
3.中國氣象數值預報技術創新研究陳賢,ChenXian
4.農林重大病蟲害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及控制技術研究王石立,霍治國,郭建平,劉玲,WangShili,HuoZhiguo,GuoJianping,LiuLing
5.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丁國安,于淑秋,DingGuoan,YuShuqiu
6.中國氣象應用網格楊學勝,劉永柱,陳德輝,YangXuesheng,LiuYongzhu,ChenDehui
7.人工增雨技術研究及示范石愛麗,姚展予,ShiAili,YaoZhanyu
8.GPS應用與大氣三維結構監測技術研究劉晶淼,LiuJingmiao
9.CAMS云分辨模式系列的研制和應用胡志晉,HuZhijin
10.農業氣象災害(干旱和冷害)綜合應變防御技術成果轉化劉庚山,LiuGengshan
11.我國南方致洪暴雨監測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王德英,WangDeying
12.全球主要農作物產量氣象衛星遙感監測和綜合估產研究劉玲,LiuLing
13.北極苔原和海冰地區邊界層物理過程的觀測研究陸龍驊,LuLonghua
14.登陸臺風及其暴雨的研究進展李英,LiYing
15.雷電防護標準體系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張義軍,ZhangYijun
16."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實施方案"設計進展于淑秋,施曉暉,王繼志,YuShuqiu,ShiXiaohui,WangJizhi
17.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的主要進展周凌晞,ZhouLingxi
18.GRAPES業務化進程:GRAPES在國家氣象中心2005年汛期預報工作中表現出色陳賢,ChenXian
19.固城生態氣象綜合觀測試驗站建設劉晶淼,LiuJingmiao
20.新一代天氣雷達及其遙感新技術應用研究劉黎平,LiuLiping
21.可移式激光多普勒雷達劉黎平,LiuLiping
22.FNP-1新型凈全福射表華創升達,HuaTronSoundingHigh-TechDevelopmentCenter
23.FSP-1分光譜輻射表華創升達,HuaTronSoundingHigh-TechDevelopmentCenter
24.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博士后與研究生教育王赫,WangHe
25.2005年我院與三省一市氣象局簽署合作協議黃幸媛,HuangXingyuan
26.中日氣象災害合作研究中心(JICA計劃)項目研究進展于淑秋,王繼志,YuShuqiu,WangJizhi
1.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黃幸媛,HuangXingyuan
2.新一代氣象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研究開發取得豐碩成果薛紀善,陳德輝,陳賢,XueJishan,ChenDehui,ChenXian
3.我國重大天氣災害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倪允琪,NiYunqi
4.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及調控原理"973"城市環境項目辦公室,ProjectOffice
5.中國氣象數值預報系統技術創新研究徐國強,陳賢,XuGuoqiang,ChenXian
6.農林重大病蟲害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及控制技術研究王石立,霍治國,郭建平,劉庚山,WangShili,HouZhiguo,GouJianping,LiuGengshan
7.人工增雨技術研究及示范姚展予,YaoZhanyu
8.海峽兩岸及鄰近地區暴雨試驗研究劉品,LiuPin
9.中國氣象應用網格陳德輝,楊學勝,張衛民,ChenDehui,YangXuesheng,ZhangWeimin
10.我國登陸臺風災害的監測及預報技術研究項目辦公室,ProjectOffice
11.我國西北地區生態氣候環境監測預測方法研究項目辦公室,Projectoffice
12.華北農業干旱和東北作物冷害監測預報研究郭建平,GouJianping
主管單位:江蘇省地震局
主辦單位:中國災害防御協會 江蘇省地震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2132
國內刊號:32-1695/P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