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7: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引導文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少兒舞蹈是以人體動作提煉、組織、美化(節奏化、造型化、虛擬化)為主要手段來塑造舞臺藝術形象的,它不像話劇、電影藝術那樣直觀刻劃、展現,而是長于抒情和拙于敘事的人體藝術,是人類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感情迸發的集中表現。少兒舞蹈也正因此而產生了自身獨特的舞蹈語言來塑形象并產生了舞蹈語匯,利用舞蹈語匯使舞臺形象恰似“活的繪畫”、“動的雕塑”給觀眾美的享受。
筆者根據多年的舞蹈教學實踐認為,要根據培養的目標精心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因人而異,因人翩宜。本著提高少兒舞蹈技藝,開發少兒智能的雙重教學目的,使少兒通過舞蹈訓練,不但體態端正、敏捷、優美、含有藝術細胞,同時也使孩子更加聰明伶俐。因此,舞蹈的發展要從娃娃做起,舞蹈教學理論必須要從教師科學教學法抓起。
一、引導啟發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以舞蹈的形象美感入手,啟發兒童少年舞蹈表現自己的形象美,抒發自己的情感,逐步引導少年兒童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由好奇到愛好,再到深入自覺,從中得到快樂,按著他們興趣升華,使他們一步步走進舞蹈的殿堂。引導啟發要耐心,要因勢教導,要由淺入深,要循序漸進。例如:一位剛到舞蹈班的孩子,看到別的同學很輕松熟練地隨音樂做著各種舞蹈動作,就會產生膽怯和自卑心理。這時,老師一定要耐心地引導和唐發,鼓勵他大膽地走到同學中間,對他說:“你先慢慢去做,過幾天你會和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做得更好,你是聰明勇敢的孩子,去吧”。他受到老師的鼓勵,就會把羞怯拋開,走到那些學生中去。興許,一個舞蹈家的第一步就是這樣走的。再如,初學者練軟度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把腰腿練出來,同時在適當時候還必須借助外力練習。在老師用力幫助孩子練習時,孩子們的怕疼反抗力很強,不配合,這樣教師要進一下步引導,讓他們不怕苦,有毅力,積極配合,然后刻苦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示范模仿式
模仿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每看到一個動作,聽到音樂聲就會模仿,有的聰明的孩子模仿教師維妙維肖。而示范模教授舞蹈也是少兒舞蹈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教孩子基本功,小舞蹈組合都要做示范。主要要以示范的形式去傳授。老師示范要標準,要專業,要一絲不茍,這樣學生學得認真,會通過模仿很快地接受。音樂節奏練習、軟度、開度、身體的協調性訓練,教師要認認真真地示范。尤其啟蒙和初級課,讓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得以發揮,就是送給他們打開舞蹈寶庫的鑰匙。例如:有一次我收了一名和別的老師學過一年多舞蹈的孩子。我發現她的腰椎彎曲不對,后來看她做才發現是由于她壓腿時姿勢不正確造成的。這以后,我每次做動作,都在她前邊做,讓她認真模仿,并讓她用手撫摸我做動作時的關節、肌肉、骨骼的變化幫助她用正確的動作姿勢練習半年后,彎曲的骨骼得到了很好的校正。她舞蹈的動作姿勢標準了,也美了。
三、對比教學法
現在我國對少兒編寫的舞蹈教材是《中國舞分級考試教材》,它可以讓少兒循序漸進地發展。而現在普通教學教師還是采用“彎腰、壓腿、排舞蹈”的三步曲形式教學,這樣訓練出的孩子力量性、柔韌性和協調性都不夠,所以會影響表現效果。
對受過“三步曲”訓練的孩子就要采取對比教學法,先讓他們把自己的所學先是認真練習,加強記憶力,然后,根據《教材》再系統地幫他們進行音樂、軟度、開度、力量、協調性的練習。一段時間后,再讓他們復習“三步曲”時學習的舞蹈,他們立即體會到系統學習后,再做綜合性表演的輕松。經過對比,會使孩子更進一步,對孩子差的方面可以補充,錯的方面可以校正。
四、觀摩講解法
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學生不可無友,不能不去見識。因此。要讓孩子們長見識,就必須多進行觀摩,多給孩子們講解,讓孩子們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從而提高我們的舞蹈表演水平。首先是觀看錄像資料帶,觀看各種權威性訓練和表演,并且認真地給孩子們講解,讓孩子們心中產生對更高層次的向往。其次是觀看各種實踐性的表演,讓孩子們熟悉各種表演環境,提高表現能力,增強表演興趣。
五、聯想教學法
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孩子們大膽地聯想,去幻想,又是一個主的教學方法。在編排有歌詞的舞蹈時,先讓孩子們通過歌詞去想象,然后再進行練習。例如:我在講授音樂和身體的協調性時讓孩子們聯想蝴蝶、蜻蜒、大雁等飛翔的姿勢,然后用舞蹈動作去表現。這一組練習,孩子們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接受非常快,一學就會,并且很感興趣,做得非常投入。我在教眼位練習時,把它稍做加工,就成了一個撲蝴蝶的小舞蹈,讓孩子們想象一只美麗的花蝴蝶,上下翻飛在花草叢中,一個翩翩少年高高興興地來回捕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蝶童相戲畫。:
二、模仿舞蹈動作貫穿評價氛圍
低年級學生有一個重要的心理特點即喜歡表現自己。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表達自己的感情。教師在課堂中不要害怕學生動起來,更不要擔心學生編排出不好看的舞蹈動作,要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將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象,盡情地用舞蹈動作來創編、表現,培養表現美的能力。如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這首具有民族特點的歌曲表演時,筆者沒有將事先編好的動作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大屏幕畫面模仿動作,感受彝族舞蹈的特點。學生將自己的模仿、體驗、實踐,以及對歌詞內容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從而創編出自己心儀的舞蹈動作,進而表現出整首歌曲的情緒。然后學生們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理解,最終表現出了姿態優美、活潑可愛、翩翩起舞的彝族小伙伴的形象,抒發著喜悅的心情。參與是引入自覺、自主學習狀態的手段和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沒有主動參與,學生就產生不了藝術審美體驗,也就不能提高其藝術審美能力,只有學生參與到舞蹈活動中來,主動探索、領悟、體驗時,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音樂。在教學中舞蹈活動可以讓學生動起來,或游戲、或討論、或表演。如在教授《噢,蘇珊娜》這首美國歌曲時,筆者嘗試另外一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教師隨音樂跳起這首美國鄉村民謠,舞蹈動作優美、靈動、跳得盡興,學生會隨教師手舞足蹈,有效地調動注意力。接著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參與到這首歌曲的舞蹈表演中來,學生跳的高興,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然后,筆者請學生們選出舞蹈動作做得好的同學來當小老師,學生的熱情一下子又高漲起來,都爭先恐后的要當小老師。選出的小老師帶領全班同學進行歌曲的舞蹈表演,所有學生都會跟隨著模仿小老師的動作,盡情表現,課堂氣氛活躍。此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指導幫助稍差的學生,讓他們也樂于參與其中。這種在游戲中學習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為了保持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舞蹈活動的積極性,教師還應及時捕捉有用信息;對學生舞蹈動作的規范程度進行適當的鼓勵性評價,表揚態度認真的同學和小組,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對于個別后進生,教師應有意識在舞蹈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舞蹈動作進行適當的自評,對學生之間的舞蹈動作進行互評,在評價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目標。讓每位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
三、舞蹈活動激發表演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筆者多采用舞蹈活動來激發學生對舞蹈表演的興趣,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的教學形式,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低年級學生形體靈巧,比較適合律動、形體舞蹈教學。通過直觀的教學,以舞激趣,使學生融入到歡樂的氛圍中,提高舞蹈表演素養。在中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會根據所學的歌曲風格、內容、情緒等,鼓勵學生動起來,為歌曲(樂曲)創編好看、適合的舞蹈動作。這時,學生會不由自主隨音樂舞動起來,做著各種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舞蹈編排結束,全體學生進行匯報演出,可以是小組合作形式,可以是單獨表演形式。為學生盡可能創造表演機會,讓學生展現自我,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對舞蹈創編及表演的興趣,增強繼續發展的動力。同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最終在興趣的引導下,使學習不斷深化,不斷發展。
四、創設情境提高審美能力
二、以人為本,改良教學手法
1.將情感融入舞蹈組合表演
舞蹈不單單是動作,它是有生命的,是在感情的驅動下進行表演的藝術方式。情感是舞蹈的靈魂,但在往往教師在舞蹈訓練中,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忽視了情感,使得90%的音樂不愿意學習舞蹈。在教學中,我用主題形象明確的動作,配以相適合的音樂,參考各班學生程度、動作難度、節奏速度等元素,進行組合編排。在學生一開始進行動作學習時,不強調動作的規范,要求動作與音樂相符,帶著情感,通過眼神,將動作表達得更情緒化。在教學內容編排上,我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只要她們喜歡,我都會將素材編入組合,如爵士舞、街舞等節奏強烈的元素,由于組合編排難易適中,又是學生感興趣的,適當降低了學習難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藝術表現力。
2.通過項目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項目化教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劇目排練,在課堂中通過排練,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得到提高,培養了自信心,增強了自信,為了跳好舞蹈,學生開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舞蹈練習。在教學中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不論如何啟發和演示,學生也盡力按要求去表現,可是感覺還是達不到要求,事倍功半,但換一種方法,讓學生通過思考想象,把舞蹈動作進行二度創作,往往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感情投入了,表情到位,一下就找到了舞蹈感覺。因此,項目化教學的開展,不同舞蹈劇目的排練,給學生提供了表演的機會,表演者對舞蹈的思考,使舞蹈從外在表演轉換為內化表演,達到了質的飛越。
二、利用網絡引導學生探究展示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上互動平臺,把自己或本小組的探究成果直接展示到網絡平臺上。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探究情況、知識掌握程度,還可以知道學生對哪些知識的理解還存在問題,需要自己點撥,從而實現探究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學“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各小組在網絡互動平臺上交流實驗現象以及得到結論的規律。教師從中引導學生補充、歸納、總結后,課件出示:列車安全線、汽車高速駛過后塵土飛揚、詩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詩句、非洲草原犬鼠洞穴分布圖、飛機起飛、跑車的尾翼、足球的“香蕉”球等。讓各小組討論分析、逐一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這充分說明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武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少教師語文專業知識扎實,可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不為學生所認同,原因之一就是老師的教學語言缺乏“引導”性。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其課堂教學語言自然應該以“引導”學生,有效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的,重在學法指導。本文著重就小學語文老師語言的“引導”性進行闡述。
一、開課導入語言,簡練生動新穎
生動的課堂,離不開好的開題。有句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形式新穎的開題語言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平鋪直敘、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語言,只能使學生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還在發展之中,他們還沒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節課的導入語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這一堂課他們將不會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實踐證明,生動有趣、富有藝術性的導入,能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情景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能自覺、輕松、愉快的去學習新知識,獲得新感受。
教師在課題的引入時,一定要精心組織語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個謎語,一首兒歌,一個笑話,一個故事;可以是懸念,是思考,是猜想,可以是……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一些有趣的貼近生活的話題對他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也是引入新課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學《匆匆》這一課時,可以這樣引:叫同學們計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度過了多少個日子,從而導入課題;有的可以利用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形式來引入,如《七顆鉆石》一課的導入新課,可以講故事設計開題。這樣,不同教材就選擇不同的導入新課方式,學生由不愿學到自愿學,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之,教師要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開場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二、解惑釋疑語言,啟發誘導明了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難免不遇到很多難題,尤其是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經常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學生的困難,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即可抓住時機,運用教學語言巧妙地點撥學生,教給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克服困難,解決問題。這種課堂講授語言主要是對所講知識的解釋、分析和闡發,主要以簡明、準確、條理清晰為要。在傳統教學中,課堂講授語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學語言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表達方式。
三、處理爭論問題時,語言要畫龍點睛
語文課堂上,學生們由于思考問題方式、閱歷的不同,彼此的見解自然會不一樣,與教材知識發生碰撞,擦出思維的火花,并由此而產生爭論,這是好事。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不能簡單地說,誰的觀點對,誰的說法錯。要用畫龍點睛的語言,讓雙方爭論的問題找到一個合理共振點,讓學生豁然開朗,如夢方醒。
如在《路旁的橡樹》一文的學習中,學生們就為了到底該不該留橡樹而發生爭論。有的同學認為橡樹擋住公路的修建,該砍;有的學生則認為橡樹長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該保護。不同觀點的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不可開交。這時,老師便引導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們為什么要那樣做呢?”學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去了,自己尋找答案。
四、處理價值取向偏離時,語言干錯果斷、旗幟鮮明
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體現。為了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多元感悟,許多課中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教師想方設法引出學生各種不同的答案,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稱之為“有創意”,結果引起學生誤解。于是學生絞盡腦汁說出一些“標新立異”的答案,以博得老師的贊賞。
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而是非不分。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揮“矯正”作用,這時候的教學語言應該是干脆果斷,旗幟鮮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絕不含糊,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否則,會誤導學生一生。
在機電教學開展之前應結合機電教學知識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機電理論知識。另外,要合理劃分小組,明確教學目標,并制定詳細可行的機電教學計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機電教學開展的時效性與合理性。教師的引導是否發揮了作用主要體現在課下學生對機電知識的探究,比如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如何使學生在課下自覺性研究機電知識等這些都屬于教師引導的范圍。通過課前引導能夠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機電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共同交流,可以說機電教學課前準備工作是有效開展機電教學工作的基礎。
1.2正確應用及創新行為引導教學法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創新中發展起來的,當然機電教學也不例外,教學方法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因此在機電教學實踐中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對行為引導教學法做出適當的調整與創新,使機電教學始終保持其獨特之處,這樣一來就可以培養學生對機電學科的興趣。行為引導交教學法中涵蓋了多種子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案例分析法及引導課文法等等,這些方法可以在機電教學中單項應用,也可以進行合理的綜合應用。教師在機電教學中可以依據教學條件、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狀況,正確應用行為引導教學法,那么不論是應用單項教學法還是多種方法綜合在一起,都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新,及時為機電教學注入新的血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行為引導教學法在機電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3全面貫徹行為引導教學法在機電教學中的應用全過程
在機電教學中應用行為引導教學法不僅要制定完善的機電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在教學課堂中全面貫徹落實,教師作為機電教學的引導者應該合理引導機電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注意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意見反饋及疑惑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正確完成任務。與此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正所謂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只有充分發揮集體力量,個人能力才會得以快速提升。在機電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保證機電教學環環相扣,但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學生的活躍度,切不可過分活躍導致機電教學偏離主題,不論是在行為引導教學任務操作中,還是機電教學引導中都要始終圍繞教學主題,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為企業及社會培養一批批復合型人才。
新課程改革不僅把原來的教學大綱換成課程標準,換換教材,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英語老師如今必須要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目的是要轉變目前學生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放開手腳,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有意無意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習慣于多講,習慣于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久而久之,學生要么逐漸地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要么喪失自己學習的能力,這兩種狀況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作為新課程下的英語老師有必要對此種狀況做些反省,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實踐比較,得出一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喚醒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自主性的發展只有通過學生的參與才能完成。讓學生積極地自主學習和交流是每節英語課的靈魂,在教學中必須創設和諧友善的教學氛圍,才能使他們樂于參與。為此,我們教師的角色應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轉換為新課導入時的示范者、學生語言操練時的監聽者或監督者、復習時的強化記憶者、鞏固階段時的幫手。自主學習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就要多為學生創造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首先,要根據中學生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精心設計好每堂課,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語言材料,并幫助學生駕馭這些材料。其次,還要給學生提出應該完成的任務和能夠使用所學語言材料的情景,努力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說、讀和表演,增強學生投入課堂活動的主動性。例如:在講授Goforit!七年紀下冊一單元Willpeoplehaverobotsintheirhomes?前布置學生先預習,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去預習,1.Willpeoplehaverobotsintheirhomes?2.Willpeoplelivetobe200yearsold?3.Willkidsstudyathomeoroncomputers?4Willtherebemorepollution?5.Whatwillyoubeintenyears?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想,為自己設計一下未來的工作環境和藍圖,將圖畫上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學生們通過上網查詢資料、翻閱了很多書籍、報刊雜志。課堂用了10分鐘時間在小組討論,組員分享,匯總,整合之后進行匯報。學生們非常主動認真,踴躍匯報,繪聲繪色地朗讀自己的“稿件”。課后挑選出10位做得特好的同學的作品,張貼在學習園地上供大家學習。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本單元的語言材料設計了交際任務,把學生帶進了特定的情景中,為學生的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留出了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樣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
二、激趣—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
激趣,即激感,激起興趣,目的在于為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情緒背景,使學生興致勃勃,興趣濃厚,借此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疑,能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探索,從而提出問題或新的見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問題,培養學生由問題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要善于創設各種問題情景,把學生思維逐步引向深入的問題臺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討論、辯論等,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例如,在教學Goforit!第二單元時,可設置以下兩個問題:1.Whatproblemdoyouhaveinyourdailylifeorinyoustudy?2.Doyouhavesomehappinessinyourdailylifeorinyourstudy?學生在成長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困惑,但同時也有許多快樂,成長的快樂及煩惱,把他們說出來,然后每個大組派個代表上臺進行辯論,發表各自的觀點,老師在一旁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膽談出自己的觀點,暢抒己見,這種“問題教學法”對于拓展學生視野、思維都大有益處。在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他們積累了豐富的詞匯,熟練掌握了會話技能及語言規律,是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三、在創設自主參與條件的同時,重視全體參與。
1.改變傳統學習方式。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灌輸者,學生是接受者,他們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利于學生后續發展,尤其是可塑性很強的中學生。新課程下的現代教育觀應該是教師帶領、指導學生奔向知識與能力,奔向素質的全面發展,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增長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如:要求學生要精神飽滿地大聲講英語,不怕丟臉,不怕出錯,同時堅信Icandoit.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學生有了這股熱情,自然在課堂上就會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2.想方設法讓學生主動開口。1)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英語課上盡量多用英語教學,盡量少用或不用母語。一周規定一天為英語日,在這一天只能用英語交流,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主開口,主動參與用英語交流。2)值日報告,報告形式可多種多樣,可是自由演講、小品、對話,也可以是學生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唱英語歌等等。值日報告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們準備值日報告的過程,正是一個積極主動學習和自主參與說英語的過程。3)游戲。游戲是初中學生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因為初中生貪玩好動、好奇心及好勝心都很強,教師應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Bingo游戲,猜謎游戲,接力采訪比賽,速認速記比賽等等。游戲的趣味性能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中,主動開口說英語。通過游戲,既能學習和運用新的語言知識,又能復習有關的語言點。
四、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特征,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即獨立思考。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啟發、引導學生碰到問題多問為什么,多方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在眾多的可供選擇的答案中,迅速找到一個最佳答案。以下題為例:
Whatwouldyoulike?______________
A.Somebananas. B.Alittleoranges.
C.Ilikeeggsalittle.
D.IlikeChinesefoodverymuch.
先讓學生清楚問的是喜歡什么物品,而不是喜歡物品的程度,在次弄清some和alittle的區別,才能得出標準答案。又如,在教學although與but時,多給學生幾個例子Althoughisold,heisverystrong.Ilikeplayingfootball,butittakesmealotoftime.先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學生不難知道,譯成漢語時要用到關聯詞“雖然,但是”,隨后讓學生造出類似的很多句子,再引導學生歸納出although與but的用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獲得了語言的技能,更好地掌握了語法。“給”永遠給死的知識,“導”卻能激活活的源泉。
二、彰顯學科特色,完善教學體系
當今信息化社會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更綜合化。傳統模式的男女大班或是模仿網絡媒體“畫葫蘆”式,或是教師一個動作學生模仿一個動作等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特別是高校招生的連年擴大,學生翻倍增長,教學課時少;而教學設備的硬件和軟件沒有絲毫增添,師資隊伍沒有按生均比例配備,教學資源的匱缺或日趨陳舊而仍超負荷的工作。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不實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相同或重疊,舞蹈教學與專業必修(選修)課或文化公共課之間的產生不合理的問題等,使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不得不面對現實,重新調整、優化整合,展開對教學理念、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創新。如采取男女分組、基功組合、舞種組合、成品組合等多形式多樣化、靈活機動授課。在基本功訓練課中改變以往單元或階段性的授課形式,采用兩個星期為一個授新課單元的模式;而舞蹈組合和節目排練課,則單周完成一套組合,雙周完成一個舞蹈節目作為教學要求;注重突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少兒舞蹈節目,以及社會階層、廠礦和社區急需的各種舞蹈節目。有計劃安排好上半段、中段、下半段的教學工作檢側,期末考試(查)驗收等。這樣的教學既連貫又緊湊,既有針對性又具有靈活性的實施舞蹈基本技能、組合與節目成品的排練,突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彰顯學科特色和優勢,完善學科教學體系,是全面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的主要手段。
三、強調自主學習,培養創新精神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通過有組織的積極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收集和處理知識技能,并在自主探究和構建知識活動中獲取新知識、新問題。通過認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創新知識與實踐能力的主人翁。舞蹈藝術教學實質上是一個創造思維過程,從收集材料的一度創作到舞者加工、塑造和雕琢打磨的二度創作、再到演出修改的三度創作,即創作、實踐、再創作再實踐過程。舞蹈藝術材料來源于生活生產勞動,若想讓自己舞蹈作品構思獨特,藝術特色濃郁且生命力強,就必須要堅持深入生活生產第一線,體驗生產勞動多姿多彩韻味和豐富的節奏韻律,讓心與物碰撞出靈感火花,升華到肢體藝術并融匯到舞蹈藝術創作當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親身體會舞蹈肢體藝術形象的內在感官,深刻理解舞蹈肢體動作藝術表現的感覺,并通過不斷思考、實踐與拓展,用全新思維、多角想象、創造貼近生活并具有新意的舞蹈藝術形象。因此,我們要大力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田野采風、平時觀察和發現,收集和整理民間舞蹈藝術魂寶,引導廣大學生借助先進創作手法與獨特的民間藝術元素相結合,改編和創作新穎的韻味濃厚的舞蹈藝術作品,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創新的能力。促進學生積極關注和學習不同民族,不同舞種的藝術形式,關心本專業的知識信息,提高學生對問題分析的潛力和能量。同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團結友愛、獨立創作、互相交流的學習氛圍,敢于讓學生發揮專長親自策劃、自編自演的能力,多以支持和肯定的點評,稱贊學生藝術創新精神,藝術思維和創作亮點,關心和愛護學生藝術個性和發展空間,以平等友善、包容理解、謙虛負責的態度,鼓勵和激發學生創新定精神,促進學生學習全面發展。
四、更新思想觀念,注重藝術實踐
現代教育思想理念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將教學過程當作與學生交流知識、合作探究、溝通情感的人生平臺,改變過去傳統的“傳授者”思想,變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成員,成為學生學習研討的鼓勵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一是,要解放思想,廢除傳統教學觀念和落后管理制度,開發和運用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深入調查與分析、改革與創新;二是根據信息化社會文化大發展的要求和自身條件,不斷更新人才教育方向,從長期受專業舞蹈院校教學套路影響中擺脫出來,建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理論體系,注重舞蹈藝術理論知識與技術技巧相結合,加強對舞蹈編導課程基礎知識引入,開展實施和研討等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規范學科教學結構體系;三是舞蹈其高度的綜合了表演性、藝術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藝術表現形式,課堂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都要通過“大舞臺”實證驗證。因此,廣大學生要踴躍投身到社會的大熔爐,經受各種層次的實踐和鍛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藝術實踐緊密相結合,從中獲取課堂無法學到的知識,增長個人閱歷。如校園文化藝術節(藝苑杯)、班級匯報晚會、畢業匯報晚會、五項全能大賽、大學生藝術展演、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從舞蹈表演藝術、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積累豐厚的實踐經驗。從而提高舞蹈技術技能水平,使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向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成為現代化社會建設的棟梁。
五、實施競爭機制,強化師資建設
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大發展,要求我們改變舊的教育理念和偏、難、繁的教學內容。教師肩負著國家和民族昌盛,造就開拓創新人才的光榮使命,更應具備與時代精神相融匯的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對教學工作的本質、責任、目的、要求和特點具有獨到理解。具有拓展課程領域,廣集課程資源,研發課程內涵,變“教課本”為“用課本”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因此,在舞蹈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處理好內容與方法、排練與演出、理論研究和技術分析等實踐環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在教師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鉆研,學習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提高綜合素養,而最終體現在教師之間的競爭、教學水平的競爭。由于歷史原因,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師隊伍在人員結構、梯隊建設不科學、不合理,嚴重阻礙了舞蹈教學向高層次發展。雖然有個別經過努力取得了部級、國家級或規模較大的大型表演活動獎,技術技能、藝術表現力等堪稱完美。但是,由于絕大多數的舞蹈教師從孩童起就進行舞蹈基本功練習,小學、中學再到大學甚至碩士研究生,文化課學習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和影響,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素質極為貧缺和淺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較低,學術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較低,面對自己熟悉專業感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這種不協調的現象不僅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師,在綜合大學的舞蹈教師乃至專業舞蹈院校的教師都比較突出。如何改善這一嚴重的問題呢?這就要求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以及教師自身,要腳踏實地、負責任的做好各環節工作,加強自學提高、進修培訓、觀摩取經,做好職業形象、知識結構、工作作風和態度等素質轉變。堅持終生學習的思想觀念和探索精神,豐富和拓寬文化理論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同時,要與時俱進,博覽群書,不斷的充實和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成為現代社會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二、在教學任務的設計上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
數學建模課堂一般應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展示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發揮取決于教師對問題設計質量的高低。教師應通過設計一系列高質量的問題把復雜的數學建模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來引導學生更好地發揮其主動性。學生也只有在這些問題的正確引導下才能突破難點并向著學習目標努力,有效防止學生思考、探究、交流的內容偏離學習目標等現象的出現。這些任務的制訂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三、在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上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
建構主義強調新知識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身有意義的建構獲得的。筆者認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應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進行。尤其是對于數學建模這樣高難度的知識更是這樣。失去了教師的科學引導,學生易產生疲倦感,久而久之會喪失學習數學建模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舊知識聯系點上應發揮教師的作用。教師應在準確掌握教學目標、難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習慣、思維方式,通過有針對性的具體問題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再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新知識,從而實現溫故知新的目的。在教師引領下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從而使學生更加高效地自主探究、掌握新知識。
“引導探究”是現代教學過程中應用極其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駕馭好“引導與探究”,就不能簡單機械地來處理這兩種活動,而應十分注重兩者間的作用與聯系。小學生的思維受年齡及生活閱歷的限制,往往不會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實施恰當的引導。 1、在教學的關鍵之處加以引導。突出教學的重點,分散難點。2、在知識內在聯系處加以引導。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新舊知識聯系處加以引導,有利于知識的遷移,為學生理解新知識奠好基、輔好路。
二、探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不僅要給學生指點思維的方向,更要創設使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發”意境,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和濃厚興趣。 探究式學習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任務。下面解析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
1、設疑。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探究興趣。如一位教師教《鷸蚌相爭》寓言故事后,要求學生討論;“鷸、蚌被漁人捉去之后,它們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呢?”同學們思考后,有的說它們互相埋怨;有的說它們怎樣后悔;有的說他們怎樣逃走等。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很濃。
2、做學生興趣的激發者。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樂此不疲地干下去,所以在語文探究性活動中,激發學生興趣是很關鍵的。
3、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語文探究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且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尋求答案。而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過程需要的便是老師的指導。要指導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比如如何質疑、如何提問、如何分析等等。
4、做學生活動的組織者。過去教師習慣于居高臨下地教育學生,這樣做的最大危害是在無形中損害了學生的個性:語文探究性學習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主學習過程的主體,在他們主動吸收自己最感興趣或最需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鮮明的個性。
5、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探究性學習是一次教育的創新,是一場學習的革命,它不僅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還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促使教師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發生變化。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掌握指導學習的技能和方法。
6、創難。教師在某節課或某段知識講解前提出難題,把它做為學習目標。學生有了學習目標,就能經常保持一種學習未完成感,“探究”之積極性就很高。
7、求變。就是教師通過改變看問題的角度,改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形式,調整和組合已有的知識結構,對熟悉的知識換角度提出問題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
8、留尾。就是在一節課結束時,根據知識體系,承上啟下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激發探究欲望。
三、加強學生探究的目的性
在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時,教師適當加以引導,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積極探索、克服困難的科學態度,又能使他們感到明確的“探究”目的,樹立成功的信心。在探究中加以引導,要注意以下幾點;
1、學生探究前,教師最好提出目的要求,加強學生探究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