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7: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型農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特色是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農業生態觀光園旅游活動吸引游客的保證,更是旅游經濟的生命所在。農業生態觀光園的特色應定位于:旅游與生態農業協調所體現的地域特色,即地域生態農業特色和地域農業文化特色。其景觀要求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突出“鄉趣”、“野趣”,特別強調經濟、實用,營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觀光農業景觀。
1.2主題明確
主題就是旅游地發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強化旅游地特色,增強其競爭優勢,滿足核心客源市場的休閑、娛樂的需要。因此農業生態觀光園的題是其建設、經營的核心,也是其賣點之一。“田園性”、“鄉村性”和“生態性”是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基本出發點。
1.3兼顧生態與開發
(1)生態旅游是崇尚自然、親近自然和保護自然;
(2)生態旅游開展的前提是在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的基礎上進行的:
(3)通過生態旅游的開展來宣傳生態旅游的思想,明確生態保護的意義;
(4)通過居民的積極參與實現生態旅游的發展與當地社區的建設的互動推進。這四項標準初步判定觀光農園生態旅游的基本條件。
1.4以人為本,重在參與
現代旅游者越來越看重旅游經歷,渴望參與,應設計一系列供旅游者參與的農業旅游項目,如跳民族舞蹈、釣魚、野炊等,以豐富游客的旅游經歷,提高游客的滿意程度。強調對游客參與性活動的項目的開發建設游人在觀光農業園區中是“看”與“被看”的主體,觀光農業園最大的特色是,通過游人作為勞動(活動)的主體來體驗和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并成為園區一景。
2、農業生態觀光園規劃設計的內容
2.1入口的規劃設計
園區入口是面向游客的門戶,是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印象所在,在規劃設計上遵循其生態、鄉土的設計原則,可以考慮在入口處放置廣場,在廣場上設置具有民俗特色、富有田園氣息的雕塑小品等,例如在入口處設置景觀水車,既能吸引游客的視線,造成震撼感,同時又能體現出農業園的鄉土特色。
2.2生產體驗區的規劃設計
生產體驗區主要為進行農作物的生產,可細分為畜牧區、森林經營區、漁業生產區等。同時設有可供游人參與體驗的蔬菜、花卉園藝生產,讓游客認識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參與農事活動并體驗到農業生產的樂趣。
2.3科普示范區的規劃設計
園內可架設玻璃溫室大棚,種植日常生活中少見的新奇品種、野生品種,展示當今先進的無土栽培方式,如水培法、基質培、立體栽培等。以濃縮的典型農業或高科技模式傳授系統的農業知識,增長教益。
2.4觀光游覽區的規劃設計
觀光游覽區一般地形多變,同時栽培多種觀賞型農田、瓜果,通過對不同植物或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姿態、花期、花色、季相、香、果、葉等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的景觀效果,加上珍稀動物的飼養觀賞等,使游人身臨其境感受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機。
2.5水體景觀區的規劃設計
在農業生態觀光園中存在水體形式有湖、溪、泉、瀑等。為體現其生態自然性,溪流多為自然水體,一般是以觀景、休閑娛樂為主,而湖塘大多則是用于生產的魚塘、荷塘,在景觀營造上應兼具生產、觀景、娛樂的功能。在滿足生產功能的同時也可滿足游客觀景娛樂的需求。游人也可泛舟其間自行采摘蓮子、菱角或于岸邊揮桿垂釣、捕蝦捉蟹。
2.6休閑娛樂區的規劃設計
本區應為農業生態觀光園的核心區。在規劃過程中應充分站在游客角度,開設盡可能多的游客感興趣的娛樂活動,并進行大概劃分,從而形成趣味豐富、適用面廣的娛樂活動,滿足游客的需要。
2.7民俗文化展示規劃設計
民俗文化的體現應應用于園區的各處,大到園區主入口,小到角落的景觀小品,都能體現其文化性,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通過強調園區設計的民俗文化性為園區整體增添魅力,主要的表現形式有景觀小品的文化體現,設計主題的文化展示,景物景點的命名來展示、特色民俗活動展示等。
(二)健全的財政金融支農服務是新型主體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加速器。從宏觀角度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市場開放領域的拓寬,我國農業經營活動已經擴展到國際范圍,新型主體不可避免地直接面臨來自國外的跨國公司、大農場主等農業經濟組織的競爭壓力。從微觀角度看,我國新型主體要取得長遠發展,必須在減少生產成本和開拓市場等方面有所作為,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和開拓市場也就成為其高級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如果單靠新型主體憑自身力量去參與國際市場角逐,其立足過程將會極為漫長和曲折。財政金融服務支持將會從多方面加速新型主體國際化步伐。財政方面,可以安排專項資金,鼓勵新型主體建立外向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專門用于境外農產品生產;可以對新型主體農產品出口進行適當獎勵和安排出口檢驗檢疫費補貼;可以建立出口保護與救助機制,幫助新型主體應對技術壁壘、貿易磨擦等問題。金融方面,銀行可以通過專項貸款支持新型主體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甚至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創新保險機制,發展新型主體出口農產品生產專項保險,增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在支持我國大宗和特色農產品出口方面成效顯著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也可增加新型主體外向發展支持項目。
二、當前我國財政金融支農服務體系在支持新型主體構建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財政支農注重功利性,金融支農“形”重于“實”,新型主體所獲支持有限。近年來,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總額雖然逐年遞增,但是其功利特性也相當明顯。一是許多財政支農資金被灑向一些徒有虛名的形象工程,這些工程大多脫離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僅沒有提高農民福祉,反而擠占了本可用于新型主體建設的有限農用資源。二是財政支農資金大多被投入到見效快、收益高的農業項目中去,而一些見效慢但意義深遠的新型主體項目卻難以受到財政資金青睞。本質上講,這都體現了地方官員政績導向下的功利思維。金融支農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和保險機構承保來實現。銀行貸款方面,由于貸款條件過高、抵押物品不足、貸款責任追究制度、金融產品適應性較差等原因,新型主體實際上能獲得的貸款極為有限。如對新客戶的介入條件,農業銀行要求客戶有效凈資產要在1000萬元以上、資產負債率不超過60%、流動比率在120%以上,這種條件直接關閉了絕大部分新型主體貸款求助之路。農業保險方面,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全國大多處于試點階段,其保險品種覆蓋范圍很小且只保成本不保收益,對新型主體尚無實質幫助;商業保險公司的偏好與新型主體業務特征基本沒有兼容性,前者難有興趣為后者承保,即使勉強參與也會盡量轉移風險,如限制賠償金額、嚴格賠償條件等。
(二)財政支農附有行政回報,金融支農強調有償性,新型主體獲得支持的成本過高。行政回報是指執行政府某項優惠政策的行政部門或行政人員,直接要求或暗示受支主體做出有利于執行部門或執行人的行動或獲取特定報酬,是政治動機和經濟動機的混合產物。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過程中形成的委托關系中的各層級政府官員都是有限理性的經濟人,其主觀上個人利益函數與國家財政支農支出最終目標存在差異,這很可能出現支農支出決策、執行行為扭曲。一些得到了財政支持的新型主體被迫按照執行者意愿進行生產經營、被迫建設樣板工程以供上級領導視察、被迫經常面對新聞媒體說好話甚至被迫“熱情招待”或“感謝”相關工作人員。這種行政報酬無疑加大了新型主體受支成本。金融資本具有與生俱來的逐利本性,其關注重點是利益回報。金融機構的貸款,不僅需要支付利息,也需要提供抵押或者擔保。抵押品和擔保品需要進行評估,這不僅會產生評估成本,還會花費較多時間成本。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農業資金流動與需求也具有季節性,而金融機構的貸款品種并不一定與這種特征相吻合。新型主體需要季節性短期貸款時,因為貸款品種問題,有時被迫進行長期貸款,貸款成本被無形提高。追求最大利潤的商業保險公司,面對經營項目具有高風險特征的新型主體的投保,不可避免地要索取更高保費,新型主體的商業性投保成本同樣不低。
(三)財政支農結構呈分散性,金融支農方式具有求穩偏好,不利于全面發展新型主體。財政支農具有公共物品屬性,必須考慮倫理、民生、社會和政治等諸多因素。因此,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很分散,國家農業財政投入“橫向”被各職能部門分割,而在“縱向”被中央、省級、地級、縣級甚至鄉一級政府分割。具體而言,財政支農補貼名目眾多,如惠農補貼項目就有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超過20種,而且部分補貼是按承包戶頭直補,這種力求面面俱到的普惠式補貼方法,缺少重點和導向,也使得許多地方政府雖把新型主體作為重點扶植對象,但卻在財政資金幫扶方面力不從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具有流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多重要求,在安全性原則指導下,金融貸款不可避免地表現出求穩偏好。一方面,我國新型主體大多從事與農業有密切關系的經營項目,具有天生的高風險性;另一方面,我國新型主體處于培育和發展階段,很少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也具有高風險性。金融機構必將對貸款金額、貸款條件、貸款期限、貸款利息等方面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風險規避。目前,由于自然災害頻發,我國涉農商業保險公司大多入不敷出,我國農業保險的現狀不容樂觀,基本處于停滯的狀態。金融支農求穩偏好與新型主體經營高風險特性間的矛盾,難以通過市場機制由雙方化解,這無疑不利于全面發展我國新型主體。
(四)財政支農與金融支農配合性較差,制約了支農政策效果。財政支農與金融支農雖然具有完全相同的目標,但我國財政支農資金運行與農村金融信貸、保險間的相互聯系并不緊密。從執行主體看,財政支農資金與各級計委、扶貧辦、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林業局、農業局、水利局、畜牧局、農機局等十多個部門有關,而金融支農主體也涉及商業銀行、政策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和政策性、商業性保險機構等。金融支農和財政支農的執行主體眾多,部門間協調難度加大各自為政在所難免。從政策制定過程看,財政部門在安排支農支出時很少尋求金融配合,沒有將財政資金與金融資金結合起來進行統籌規劃,使其在支農力度上顯得勢單力薄;金融部門在制訂信貸政策以及落實信貸投放時,往往不太考慮財政支農方面的政策,不能使農村金融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從政策執行角度看,財政支農與金融支農兩項政策協調配合橫跨多個部門,所牽扯的制度、政策文件較多,真正遇到有關新型主體的貼息、資助以及風險補償等需求時,相關政策依據的查找較為困難。財政支農與金融支農間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協調機制,導致兩項政策不能形成合力,影響了政策效果,這必將對新型主體的構建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三、支持新型主體構建的財政金融支農創新
(一)加大財政支農傾斜力度,開展金融支農專項服務,提高新型主體的受支持力度。委托理論認為,委托關系中,由于委托人與人的效用函數不一樣,必然導致兩者利益沖突,而解決委托問題的關鍵是建立健全激勵和監督機制。財政支農目標是支持農業、農村的發展,提高農民福祉,而部分地方涉農官員的目標卻是富有功利性地博取民聲和彰顯政績。為此,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財政支農支出的激勵和監督機制,以此促使執行官員的主觀認識不產生偏離;確保其目標函數與政策初衷一致,通過監督機制改善信息不對稱進而減少成本并確保“新增農業補貼向新型主體傾斜”。任何組織的發展都需要資金呵護,具弱質性和高風險性于一體的新型主體更是如此。金融機構要將支農政策落到實處,建立和完善在“三農”服務大架構下的新型主體服務機構,積極開展針對新型主體的專項服務;要針對新型主體積極創新貸款擔保方式,發展訂單和保單類金融工具;要調整信貸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根據新型主體的金融需求特點來創新金融產品。只有金融機構改變了為“三農”服務流于形式和掛在口頭的傳統,真正提高了農村資金供給能力,金融支農才能成為新型主體發展壯大的助推器。
(二)杜絕財政支農附帶行政報酬的現象,健全金融支農補貼機制,降低新型主體獲得支持的成本。新公共服務理論(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認為,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體現在對社會的控制或駕馭,而是在于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幫助公民表達和實現他們的共同利益,承擔為公民服務職責。行政報酬的索取顯然違背了“為公民服務”宗旨,降低了社會資源使用效率。地方涉農政府部門及其官員要增強服務意識,不以部門利益或個人私欲控制和駕馭財政支農資金,不人為抬高新型主體受支成本。同時,地方政府要規范和公開財政支農辦事程序,增強資金透明度,明確新型主體的資金申報、審批環節,做到辦事制度化、程序化,從制度和流程上杜絕行政報酬的產生。從一定程度上講,金融支農是一種公共產品供給行為,富有特定公益性,政府理應對此給予一定的支持和補貼,避免金融機構將各類成本完全轉嫁給新型主體,抬高其貸款、保險成本。地方政府可建立新型主體貸款專項獎勵基金,對涉及成本高、收益低的金融業務給予一定財政獎勵,加大金融機構貸款的財政貼息力度,以降低利率、改善貸款條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對新型主體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要針對新型主體的現實困境,完善保險保費補貼制度,加大保費補貼投入力度,提高補貼比例,擴大覆蓋范圍,化解新型主體因擔保物稀少而被迫承擔高保費和接受不平等保約的困境。
2我國新型農業技術推廣中應該遵從的原則
2.1對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重視的原則
在對新型農業科技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應該與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相適應。只有與市場相適應,農民才會更愿意接受新型的農業科技。在市場中對農民進行引導,將農業進行產業化的轉型。當代的農民都是有自主經營權的。對新型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過程,已經不能夠用傳統強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的考慮農民的需要,推出農民所需要的技術,解決農民的燃眉之急,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新型農業技術在農村進行推廣。
2.2將政府作為主要的推廣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廣隊伍,是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推廣的重要條件之一。在我國的經濟進行轉型期間,在民間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體系數不勝數,需要政府及時的站出來對市場進行規范,保證農民的利益。當前很多的農民不愿意投資一些經濟效益比較低的農作物,不能夠理解中國獨具特色的農業發展路線。對于這種現象只能通過政府出面進行調控,才可以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的推廣。
2.3加強服務的觀念原則
地形地貌決定農業發展面積,淮南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主要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淮河以南多為丘陵地帶。
1.2發展布局。
淮南城市發展布局具有明顯的特點,即總面積廣卻分散,眾多煤礦企業分割城市,嚴重制約城市集約型發展,但這確是新型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多個小城鎮由市中心帶動起來,會起到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的循環效果。
1.3水資源較為充足。
水源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淮南卻成為了促進因素,據統計,淮南市年降水量達到10億立方米左右,同時淮河上游具有大量來水。
1.4擁有良好的現代農業基礎。
2009年,淮南市印發《關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和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并著力打造都市農業“一圈三區”新模式,即主城區都市農業圈、潘鳳采煤沉陷地都市農業區、鳳臺加工服務型都市農業區和毛集休閑觀光都市農業區。
2面臨問題分析
淮南市煤炭資源豐富,被稱為“建在金庫上的城市”,但是經過多年粗放型發展,資源匱乏,帶來一定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
2.1塌陷區面積大。
淮南煤炭資源開采幾乎都是井工開采,煤炭開采之后會形成大量采空區,隨著采空區自然充填,地表會形成大面積的塌陷區,進而造成積水和沉陷湖等,導致生態壞境的破壞,眾多的塌陷區也分割了耕地面積。
2.2土壤質量下降。
由于長期排矸開采,各煤礦均有大量矸石山,矸石經受雨水沖刷,有害有毒物質流經土壤,同時采空區的塌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進一步造成農業生態物質元素鈉磷鉀不平衡。
3解決途徑探究
農業的發展根本問題是土地,而類似淮南這類資源型城市發展帶來的最大問題正是土地破壞,因此,充填開采和土地復墾是重中之重。
3.1充填開采。
利用井下采空區處置煤矸石的充填采煤技術,既可以減少煤礦固體廢棄物排放、又可以減輕開采沉陷災害、提高礦井資源回收率,是實現煤礦綠色開采的理想途徑和關鍵技術之一。充填開采可以實現地面沉陷的微變形和保障建(構)筑物安全;改變大量矸石升井占地堆放并污染環境、地表塌陷破壞環境和“三下”呆滯資源浪費的多重被動局面。對于新型農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3.2采煤塌陷區土地復墾。
由于采空區塌陷,導致地表土壤性質差異較大,針對不同情況,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復墾措施,以保證土壤生產力的恢復。針對尚未穩定的塌陷區,積水深度和塌陷區域在動態變化,根據變化規律,在湖底進行水產養殖,已經形成的穩定邊坡發展水產作物;針對塌陷穩定但盆底較淺的塌陷區,可以采取人工造田,同時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的模式;針對已穩定深層塌陷區,可采用水產養殖與加工相結合的綜合模式。此外,可以在礦區周圍進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將礦井塌陷區建設為人工湖,圍繞修建人工游樂園,同時可將廢棄礦井加入游樂項目中,優化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國內外學者對信息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理論開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19],分別從信息經濟理論基礎角度、社會與經濟關系角度2個方面,闡釋了信息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波拉特法[20]和RITE模型[21]分別是這2個不同角度的代表方法。其中,波拉特測算方法比較復雜,同時與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統計方式也不相符合,因而國內很多研究人員傾向于采用日本的RITE模型,對包括農業在內的各類社會信息化程度進行度量。日本學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了RITE模型的信息化指數,主要從廣播、郵電、電視新聞等行業中選取通信主體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數、信息裝備率等進行信息化程度的度量,包含11項具體活動指標,如圖1所示。RITE模型是利用統計數據計算出上述4個方面的指數,然后相加得到社會經濟信息化總體指數。
1.2基于層次分析法
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采用的是等權重賦權的思想。結合中國都市農業信息化發展和數據統計情況,以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為基礎,改進了部分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信息化指數進行非等權重賦權,克服了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采取等權重不足,以適合中國都市農業信息化指數的測算。結合農業信息化的實際特點,從通信主體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數、信息裝備率等4個方面選取了12個相關指標,提出層次分析法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該模型除“通信主體水平”指數未變外,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調整了其他指標。一級指標分別為信息量、通信主體水平、信息裝備率、信息系數4個方面。對二級指標進行了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調整:(1)“信息量”中刪除原模型中“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萬人書籍銷售點數”,增加更能反映信息量的“人均年郵政業務總量”、“人均年電信業務總量”,并將“人均年通話次數”界定為“人均年長途電話通話次數”;(2)“信息裝備率”中分別界定“每百人電視機數”、“每萬人電子計算機數”為“農村每百戶彩電數”、“農村每百戶電子計算機數”;(3)“信息系數”中增加了“農村家庭第三產業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的比重”。對各一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由專家咨詢和定性判斷,確定各項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建立矩陣進行重要程度比較。通過式(1)計算,得出各一級指標A、B、C、D的權重值分別為:WA=0.353,WB=0.353,WC=0.177,WD=0.117。同理建立各二級指標的比較矩陣,其中“通信主體水平”和“信息系數”各二級指標權重相同。得出各二級指標的權重值分別為:WA1=0.287,WA2=0.287,WA3=0.142,WA4=0.142,WA5=0.142,WB1=0.333,WB2=0.333,WB3=0.167,WB4=0.167,WC1=0.5,WC2=0.5,WD1=0.5,WD2=0.5。最終農業信息化指標公式為:S=∑(Wi∑WijSij),其中S表示農業信息化指數;Wi表示一級指標i的權重值;Wij表示一級指標i下第j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值;Sij表示一級指標i下第j個二級指標的指數數值。層次分析法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及各項指標權重值,如表1所示。
2農業信息化與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2.1北京市農業信息化相關指數計算
為了分析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水平的發展趨勢,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北京市2000—2010年相關統計數據,得到北京市農業信息化各級指標、農業GDP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值(第三產業中除去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金融、房地產等外GDP值)。以2000年為基礎年份,計算出2001—2010年北京市農業信息化各級指標指數和其他數據指數,如表2所示。
2.2結果分析
以第三產業中除去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金融、房地產等外GDP指數代表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GDP指數,比較北京市農業信息化相關指標指數,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指數與農業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都成正相關性,表明農業信息化各項指標的增長,對農業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有正向促進作用。同時,可以看出農業信息化指數增長與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增長具有高度一致,說明農業信息化發展對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增長極大的推動作用;而農業信息化指數增長對農業DGP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結合北京市周邊農業已經基本完成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度,而其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又是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模式的都市型農業,因此農業信息化對促進第一產業(農業)GDP發展的作用非常有效,而在增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特別是推動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方面更為有效。
3政策建議
農業信息化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對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與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特別是農業信息化對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方面研究還比較少。本研究通過對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指數與農業GDP、都市型農業經濟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農業信息化對促進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起到關鍵性作用,農業信息化與促進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成正相關性關系,因此在未來都市型農業發展中,需要加大農業信息化投資力度,采取多種方法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如提高農村地區用戶的互聯網入網數量、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加大農村人口的高等學歷教育等,進而推動都市型農業全面快速發展。
2農業技術市場供求主體及其特征
根據現有研究成果,本文界定的農業技術市場是指,在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生產技術交換過程中,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與技術需求主體,即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決策之間形成的經濟關系的集合。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以促進農業技術供給和技術需求達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既為農戶技術創新行為達到預期目標提供激勵和引導作用,又對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實現預期目標產生約束和制約作用。
2.1農業技術市場供給主體構成及特征
2.1.1主體構成
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是對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產生直接影響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及其關聯關系機制的集合。按照供給的農業生產技術屬性,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主要包括以政府農技推廣機構為代表的公益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涉農企業為代表的商業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俱樂部式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政府技術扶持機構為代表的基礎服務式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在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下,遵循官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制度安排,依托具有農業技術創新優勢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資源,對農業產業鏈中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自主研發。在此基礎上,開展農業產業綜合集成技術的實驗、示范,并為農戶提供公益性、公共性的技術產品,以及生產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咨詢服務,屬于自主創新模式。涉農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在自身利益驅動下以開拓農資銷售市場或是獲取農產品為目的,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方式與農戶建立合作關系,按照市場制度安排提供商業化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目前涉農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一次性買斷利益模式為主,合同式、訂單式利益聯結模式為輔。因此,涉農企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活動主要表現為向農戶出售農資產品,并從促銷視角提供生產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咨詢服務,屬于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兼有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戶社員技術需求的聯合體,按照合作經濟制度安排在其社員內部主要提供俱樂部式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由于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組織制度及治理結構不完善,人力資本不足,自主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使得其技術創新模式主要是根據其農產品屬性、區域特殊性,對政府、科研機構等組織的技術創新進行選擇性吸收、應用,屬于模仿創新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在社員中實現技術信息集成、傳遞。此外,社員接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資采購服務,如品種、化肥等統一采購,統一使用,實現生產作業、經營環節協調。中央及地方政府技術扶持機構則是以信息傳播、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和基礎設施投資為核心開展技術公共服務,引導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其中,政府技術扶持機構通過電視、書籍等大眾傳播媒介向農戶傳遞技術信息;通過生產資料財政補貼和小額信貸優惠來引導農戶技術調整;通過生產性基礎設施投資來為農戶技術創新提供物質條件。此外,政府技術扶持機構通過科技投資、科技政策、科技服務來指導和引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供給行為,創造技術市場運行條件,促進技術市場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除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政府產業扶持機構外,其他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者還有由生產、加工、儲運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企業、有關科研及技術推廣服務等單位和個人自愿結成的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以技術服務為扭帶,聯合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依靠科研機構,以培養“農民老師”的技術推廣新模式,補充了部分產業技術創新及推廣服務。由于這些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可分為政府農技推廣機構主導型、涉農企業帶動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型的技術創新及推廣模式,因而本文在以下分析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影響時,未包括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
2.1.2特征
成熟的、有效的農業技術市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非線性的、具有自組織和運行機制的有機系統。筆者認為,農業技術市場的發展驅動力是價格機制,并促進技術創新的供給與需求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一方面,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提供了可供農戶進行選擇的創新技術集合,即技術供給。另一方面,在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導向下,農戶以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產品相對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形成自己的技術需求傾向。當技術供需不相匹配時產生技術創新要素流動的勢能,通過調整制度安排,驅使技術供需實現有效均衡。而這個過程又會促使農業技術市場內部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特性(組織方式、管理機制)及其關聯關系發生變化,進而導致農業技術市場出現新的狀態并要求新的技術創新供需均衡。由此,技術創新供需曲線的變化推動整個農業技術市場不斷發展進化。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和職能作用方面存在并列和重疊,使其在技術創新及推廣中具有獨立、耦合和互斥的相關關系特征。
首先,農業生產技術特性決定了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具有獨立關系。具體表現為:由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的運行成本主要由財政支付,其供給的農業技術表現出公共產品特性。這類農業技術(如栽培管理技術)具有經驗型特征,容易被模仿,因而具有很強的外部性。涉農企業在自身利益導向下,其技術供給行為的驅動力來自對利益的追逐和對自身形象、品牌狀況的改善。因此,涉農企業供給的農業技術具有較強的私人物品特性。這類技術(如種苗、化肥、農藥)在應用時難以被模仿,不存在明顯的外部性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需求的農戶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建立的自組織。其供給的農業技術表現出俱樂部產品特性。這類農業技術(如合作社社員共同出資購買,或合作社運作過程中積累的技術經驗)具有地域特征。合作社社員消費其技術不具有競爭性,而對非社員具有排他性。
其次,由于農業技術體系是眾多技術因關聯性形成的產業技術群,技術之間具有不可分性。因此,不同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向農戶提供創新技術時,會形成耦合關系,即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對同一農戶的技術創新行為的約束相互配合。例如,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服務優勢,將生產經驗豐富的合作社能人吸收為示范戶,在技術上進行重點指導,并給予一定物化補貼。通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提高了技術創新及推廣的效率和規模。再例如,政府農技扶持機構的政策導向、投資力度等因素決定著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的方向,進而對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供給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最后,由于利益機制及運行目標不同,政府主導的公益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對以涉農企業主導的商業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具有排斥性。這是由于涉農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決策目標與公共性技術的本質相悖,因而其技術供給行為會忽略對社會利益的影響。
2.2農業技術市場需求主體及特征
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認為,農業技術是一種在投入和產出之間轉換的生產函數,農業技術創新實質上是現代生產要素增加、減少或改變的結果,即農業技術創新是現代生產要素的組合。借鑒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本文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的內涵定義為:從事市場化、專業化生產經營的農戶在不確定性條件和農業技術市場約束下,以生產要素相對稀缺程度(即生產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產品市場供求變化(即產品市場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對各類現代生產要素(勞動力、化肥、農藥、機械等)進行不同組合、調整的多元選擇決策過程,以獲得家庭收益最大化。
由上述定義可知,農戶技術創新的行為動機符合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即農戶作為“有限理性小農”,其技術創新動機及行為傾向具有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14]。受到農業技術變遷和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機制完善,在競爭導向和效率驅動下,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的專業化、市場化導向特征更加突出。即要素價格和農產品價格作為市場信號,是農戶技術創新決策的依據。
(2)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是一個包括技術認知、技術決策、技術采用在內的多階段、連續性決策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內,農戶從農業技術市場中獲取技術信息和物質能量投入。
(3)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呈現市場化整合趨勢,即農戶會對同一技術體系內的各子技術進行聯合決策。
3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誘致性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分析
根據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農戶作為“有限理性小農”,在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導向下,會以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農產品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遵循技術認知態度、技術決策實施、技術集成采用的過程進行技術創新。也就是說,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供求變化是誘致農戶技術創新的需求因素。由于農業技術市場是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決策之間形成的經濟關系集合。有效的農業技術市場能實現技術供給和技術需求達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因此,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是誘致農戶技術創新的供給因素。以下將從農戶技術創新的決策過程,就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展開分析(圖1)。
3.1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認知態度的影響
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是一個多階段、連續性的決策過程。其中,技術認知是影響農戶技術創新決策的首要環節。在技術認知階段,農戶在根據前期要素相對價格變化和農產品價格變化,在已有技術經濟評價的基礎上,對創新技術的存在進行認識并理解其功能,因而農戶技術認知在本質上是對創新技術屬性信息進行搜尋、加工,以降低創新技術因果聯系(即技術是否取得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的行為。也就是說,農戶在技術認知過程中,主要圍繞“這項創新技術是什么?”、“這項創新技術為什么有效?”以及“這項創新技術怎樣操作?”這3類問題進行技術屬性信息搜尋及加工。這3種認知類型中的第1種是關于創新技術存在信息的意識認知,第2種是關于創新技術原理信息的認知,第3種是關于創新技術正確使用信息的認知。農戶依據其在認知階段獲取的技術信息,會從心理上對創新技術的特性形成主觀贊成態度(即潛在技術需求)或否定的態度。這個農戶技術認知技術說服(態度)潛在技術需求的過程受到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這是因為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職能之一是通過技術信息披露和技術公共服務,向農戶傳遞關于上述3類技術屬性信息,以此來引導農戶技術認知及潛在需求意愿。在農業現代化推進、城鎮化、工業化的多重背景下,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運行目標和功能方面呈現出獨立關系。具體表現為,政府主導的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提供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連同政府技術扶持機構提供的技術公共服務,表現出公共產品的特性和政府意志。涉農企業在自身利益驅動下供給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具有較強的私人物品特性。以規制社員行為和優化社員利益為目的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推廣的技術產品及服務,表現出俱樂部產品特性。這導致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通過技術信息披露和技術公共服務,傳遞給農戶的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從數量和質量方面均缺乏一致性,進而導致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認知產生分化。
3.2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決策實施的影響
在完成技術認知階段,即農戶將技術認知轉變為潛在技術需求之后,進入選擇采納接受或拒絕技術創新的決策及實施階段。在技術決策及實施階段中,農戶通過搜尋當期要素相對價格信息和農產品價格信息,對是否將技術潛在需求轉化為技術真實需求進行決策。此時,采用某創新技術預期后果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而農戶在該階段需要繼續對創新技術信息進行搜尋、加工。而這一階段農戶主要圍繞“從哪里以及如何獲取這項創新技術”、“如何結合自己生產經營模式運用這項創新技術”等問題進行創新技術應用信息搜尋及加工。而這些創新技術應用信息主要來源于技術交易市場,因而農戶在進行技術決策及實施時,會與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形成不同的技術交易制度安排,即“涉農企業+農戶”模式、“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在這些技術交易制度安排下,農戶與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進行技術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對農戶技術創新決策及實施產生影響。
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當農戶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涉農企業+農戶”模式,涉農企業主要采用一次性買斷利益模式,按照市場交易價格與農戶進行技術交易,因而農戶面對的是公開市場交易制度安排。當農戶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時,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社員需求提供技術交易服務,農戶遵循內部交易制度,與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完成技術交易。而“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的技術交易市場化程度介于“涉農企業+農戶模式”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之間,即當農戶參與“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時,按照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協定,由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提供技術交易服務,農戶遵循準內部交易制度,與政府農技推廣機構之間完成技術交易。由于這3種技術交易制度安排的契約穩定程度不同,農戶在技術交易信息搜尋、技術合約談判及執行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同,導致農戶面臨的技術交易成本有差異,從會對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決策及實施產生約束。
3.3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集成采用的影響
根據小農技術創新理論[15],農業技術可劃分為可分割和不可分割兩類。具有不可分割性的技術主要以技術包(technologypackage)的形式進入技術市場。一個技術包包括了多個可辨別的技術元素(子技術),并且這些技術元素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密切相關的綜合體。農戶在采用技術包內的某一項子技術的經歷必然會影響其對同一技術包內其他子技術的態度,即農戶具有技術集成采用傾向。而農戶技術集成采用的過程受到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這是因為農戶在該階段主要圍繞“這項創新技術與已有技術存在什么關聯?”、“這項創新技術與已有技術如何交叉融合?”等問題,進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搜尋及加工。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職能之一是通過技術推廣培訓和技術公共服務,在品種選育、種植模式、土壤管理等一系列技術環節中向農戶傳遞技術集成信息,以此來引導農戶形成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但是,由于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和職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農戶一系列生產環節中傳遞的創新技術集成信息存在沖突和矛盾,進而對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集成采用行為產生制約。
從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認知、技術創新決策實施和技術創新集成采用的影響機理分析看出,由于農業技術兼有公共產品性質、私人產品性質和俱樂部產品性質,需要由私人部門(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公共機構(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政府農技扶持機構)共同向農戶提供商業性和公益性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即在農業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誘導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通過技術信息披露、技術交易、技術培訓、技術公共服務等傳播方式,在農戶根據要素市場信息和農產品市場信息進行技術認知、技術實施和技術集成采用的技術創新決策過程中提供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創新技術應用信息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當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根據自身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在農戶技術創新的各個階段中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技術供給與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需求之間達到有效均衡時,農業技術市場具有有效性。此時,在真實、公開的農業技術市場信息(包括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創新技術應用信息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引導下,技術供需水平及結構均衡,農業技術市場運行機制能對技術創新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當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由于農業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不適當干預,未能在農戶技術創新的各個階段中有效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導致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技術供給與農戶的市場誘致性技術需求之間產生扭曲、錯位時,農業技術市場缺乏有效性。此時,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與農戶均因無法及時獲取真實、必要的農業技術市場信息而產生無效供需或過度供需等行為,農業技術市場運行機制無法對技術創新資源進行有效配置。
一、信貸風險的來源
信貸資產的風險存在于多個方面,由于它的隱蔽性強、潛伏期長。在實際的工作中很難發現,往往會引發重大的損失。我們只有找出信貸風險的來源才能及時做好防范工作。首先是信貸受信主體的選擇風險。信貸受信主體的選擇是決定信貸資產質量好壞、風險大小的關鍵。如果貸款企業的資金實力較差,而經濟效益也不好,銀行的信貸風險就大大增加了。其次是信貸補償風險。信貸擔保是保證銀行貸款安全性的重要保證,是商業銀行規避貸款風險的重要方法。
二、農業銀行信貸業務存在的問題
1.資產質量較差,不良貸款比重較高。從2015年的農業銀行年報中可以看出,農業銀行的資本實力明顯增強,主要表現在總資產規模的迅速增長,比上年增長了11.4個百分點,平均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存貸款總額也比2014年增長了8%和10%。但是在資產質量方面,因經濟結構調整,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39%,相較于上年上升了0.85%,不良貸款余額由1250億元增長至2129億元。2016年末的不良貸款率為2.37%,雖然較2015年末下滑了0.02個百分點,但是不良貸款的比重仍然處于較高的狀態,農業銀行仍然存在資產質量下滑的風險。2.信貸客戶結構不理想。據統計,在農業銀行M分行的貸款客戶中,優良客戶只占了2%左右的比重,一般客戶及B級以下的客戶卻占了絕大多數。但是現在農業銀行優良客戶數量占比例比較比,淘汰類客戶占的比例卻比較大。信貸客戶信用等級的評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客戶年末的審計報表。在這2%左右的優良客戶中,甚至會有部分客戶為了擠入優良客戶的隊伍中,采取不合法手段,串通審計事務所,修改甚至造假企業的財務報表。這種情況毫無疑問給農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3.信貸專業人才流失嚴重。中國企業用工的一大常態是人才在公司之間的流動與流失。通過2016年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到,金融行業員工離職率已經連續兩年在20%以上。2016年,在金融行業比較集中的大城市金融業的中層管理人員的離職率高達28.3%,原告與高層管理人員的12.6%和一般員工的20.7%的比例,如此高的人員離職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流失的嚴重情況。公司專業員工離職之后,新員工沒有經過嚴格審核就上崗,是農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隱患。4.信貸風險管理不到位。信貸風險管理不到位有以下幾點表現:第一,貸前評估階段,對項目的評估質量較低。第二,在審批階段,工作人員工作不嚴謹,審批主管隨意;出現人情貸款現象;審批職責不清晰;貸款合同的不全面,使其缺乏對借款人的有效制約。第三,貸后管理階段,主要問題表現在重發放輕管理預期嚴重,催收不力,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為完成業績,在發放貸款時積極主動,而忽略了后期的管理與審核。
三、農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
1.銀行監管部門實施監管的機制不健全。銀監部門一直扮演著監管我國商業銀行的重大角色。當前我們的監管方式缺少非現場監管,主要是現場監管。現場監管可以了解到內控制度的制定以及在信貸業務中的執行情況,同時還可以獲取很多關鍵性的信息,非現場監管做不到這樣的工作。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非現場監管的重要性更強。只有加強非現場監管系統監管,能隨時隨地發現并且警示銀行存在的信貸風險以及問題,現場監管才能有的放矢。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監管部門才能關注到關系全局及全系統的問題。2.企業制度不健全。企業因為國有企業的產權關系不明確,從而使企業治理結構不夠全面而受到額外的不必要的影響,從而導致由于行政干預而產生的內部控制現象的出現。企業管理人員管理意識淡薄導致管理出現混亂,主管人員行為短期化,讓企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階段與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脫軌,造成企業經營效益差,虧損嚴重,同時也給農業銀行的信貸資產帶來了較大的風險。3.缺乏高素質人才。當前,信貸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銀行對于高素質的人才要求也相當高,從事信貸工作需要有專業的處理業務的能力和優秀的政治思想素質,同時還要有扎實深厚的金融專業知識、法律知識和強烈的責任感。員工最基本的是在熟練操作銀行業務的同時,還要了解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情況。而現如今這樣各方面素質都具備的人才卻是少之又少,這便成為銀行業乃至金融業將來發展的一個短板。
四、控制農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對策
1.加強金融監管,開展科學的貸款組合。隨著銀行業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制度的變革,很多合規性的監管方式產生的市場敏感度逐漸下降,從而使銀行的風險不能得到全面顯示。而且相應的監管措施跟不上市場的發展速度,銀監會要不斷的改進和提高監管的力度,在合規性監管的基礎上,加強風險監管。銀監會可以將單一合規性的金融監管轉向以風險為重心的風險性監管,密切關注風險性指標,通過對指標的變動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更好的監管對策。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是加強金融監管的關鍵。2.加強貸前調查,把握好貸前審批關。貸款發放前,要嚴格控制貸前審批,以減少不良貸款的發生。在進行貸款審批時,要全面、細致地考慮企業存在的風險狀況,既要正視眼前風險,又要側重風險的預測。首先從客戶的生產經營情況、信用情況等著手進行審查,同時還要從客戶的還款意愿和能力等進行判斷;其次要在第二還款來源的基礎上,對保證人的擔保能力、抵押物等進行審查,看其是否就有真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3.建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農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的高素質人員隊伍的建設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加強銀行信貸業務部門與高校教育部門的聯系,通過聯合辦學等方式從高校中直接培養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從業人員;二是加強農業銀行信貸業務現有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不斷地為其補充新知識和新技術促進其從業能力的提高。在農業銀行信貸業務過程中,工作人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加強農業銀行信貸人員專業知識和實務操作的培養過程中,還應提升信貸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強道德文明建設,使得農業銀行信貸人員不僅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本領過硬,道德素質也是不容置疑的。4.完善相關制度,加強銀行之間的交流合作。為降低農業銀行的信貸業務風險,必須重視信貸業務所涉及的各類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在信用資格的審核方面的制度,一定要做好。通過考察貸款對象的信用程度和還款能力,降低信貸風險的發生概率。提高農業銀行信貸業務效率的關鍵在于提高其業務水平。
五、結語
農業銀行對于信貸風險的管理是非常重視的,而其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就是信貸風險,尤其是隨著信貸規模的迅速擴張,信貸風險逐漸突出,加強對農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研究以及成為大勢所趨。近兩年,受到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我國的農業銀行信貸風險不斷暴露,信貸資產不良率持續攀升。信貸風險管理對農業銀行來說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研究課題,銀行信貸風險體系的進一步建設也需要不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驗證,從而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作者:王曉芬 陳雪萍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二、新型社區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缺乏有力的政策指導,基本處于摸索管理階段,有的還處于無序狀態。
(一)各級各部門物業管理意識不強
當前,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拓展都市區發展空間的功能定位以及發展大勢要求,尚存明顯差距。部分市直部門、鄉鎮和工作人員對物業管理在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建設美麗和諧滎陽方面的作用和潛能認識不足,重要意義宣傳不夠,重建輕管問題突出。對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和服務的職能,缺乏充分的統籌協調機制和經常性的工作機制,缺乏管理服務的針對性和統一性。
(二)村民變居民物業消費意識不強
村民長期形成的居住習慣,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扭轉。部分人的意識里,依然保留著舊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處于一種城鎮居民與農民不同文化交替分割狀態。對于搬進住宅新區后,每月一次的水電費繳納還能接受,對繳納物業服務費還很不適應,甚至非常抵觸,缺乏“花錢買服務”的意識。
(三)物業公共配套設施不完善
一是實際配建不健全。新型農村社區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情況。二是規劃配套有缺陷。多數社區一樓規劃為住房,規劃地下車棚入口坡度小,自行車都難以推下去,居民的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在社區內亂停亂放,由于電動車需要充電,社區私搭電線情況嚴重。
(四)居民居住環境存在安全隱患,未能根本改善
調查中發現,多數拆遷安置社區沒有進行封閉管理,雖然居民由原先的分散居住改為上樓集中居住,有鄉鎮環衛人員定期進行垃圾清運,表面上看向城鎮化邁進了一大步。但由于沒有連續性、專業化的物業管理,缺乏及時的保潔清掃和垃圾清運,以及必要的設施配備和系統維護,小區垃圾紙袋亂飛,周邊衛生環境惡劣。
(五)實施物業管理缺乏政策指引
滎陽市2009年新型農村社區就開始建設并陸續投入使用,但一直沒有統一的指導性意見出臺,也沒有配套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組織建設標準、考核標準等規范性的政策指引,使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存在無法操作、無從下手的局面。
(六)鄉鎮級政府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負擔重
滎陽市已交付的新型農村社區中18個社區、涉及3361戶居民,由鄉鎮政府委托人員按照每度電費0.56元收取,因用電協調不到位,電力部門按照建設用電每度0.81元收取,差額部分由鄉鎮政府承擔。社區用水從地下井水抽取,但產生的電費和維護費、垃圾清運和保潔人員工資均由鄉鎮政府負擔,導致鄉鎮政府負擔過重。
三、主要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引導
搞好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是投身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清晰標尺,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宣傳。建議通過在電視臺或者廣播電臺設立《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專欄、開展便民服務進社區政策宣傳活動、印制新型農村社區物業服務手冊等方式,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法規的逐步普及,幫助業主明確物業管理活動中的責、權、利,樹立“花錢買服務”、物業保值增值的消費理念。
(二)要設立基層社區物業管理機構
一是鄉鎮(街道)設立物業管理辦公室,形成長效有力的工作機制,為物業管理提供組織保障。明確各自轄區物業管理工作的組織、監督、協調、指導責任,設置集中辦公場所、健全工作制度、理順工作程序,暢通聯動協調、投訴受理、綜合服務渠道。二是設立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對于不具備專業化物業管理條件、業主委員會未組建成立或者業主入住戶數不足100戶的社區,由鄉鎮(街道)實施區域整合。
(三)要建立居民自我管理服務機制
對于路網拆遷安置或者合村并點社區,由鄉鎮(街道)物業管理辦公室牽頭成立業主委員會或者業主代表協調委員會,制定業主管理規約和議事規則明確工作內容和業主的管理責任,制定和公布相應的服務內容及標準,實施業主自我服務。
(四)要引導物業管理市場化運作
一是將物業管理理念引入新社區。既可自由選擇也可代管、自管、共管多種形式并駕齊驅。二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對全市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和物業管理負責人進行專業培訓,提升能力素質。三是引導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專業化。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業主參與”的總體原則,有序組織新型農村社區引進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將新型農村社區與商品房住宅小區接軌,從而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物業管理規范運行新機制。
(五)要完善物業管理公共配套設施
一是嚴格落實鄭州市政府關于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用房的規定要求:在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區域內,開發建設的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總建筑面積千分之四的標準,配套建設物業管理用房;總建筑面積小于2萬平方米的,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二是配套建設物業服務經營性用房。按照不低于總建筑面積千分之三的標準,配套建設經營性用房。經營性用房由物業服務企業或者物業管理組織經營使用,收益用于彌補物業服務費的不足,實現以小區養小區的良性發展局面。三是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專業經營單位,要按照最終用戶使用的計量器具顯示的量值,向最終分戶業主或者實際使用人收取費用,不得轉嫁戶外管線或者其他設施的能源損耗和損失。四是規劃配套集約型的新型農村社區。隨著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面推進,對于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已交付新型農村社區,市財政部門應拿出相應的資金完善配套設施,滿足居民生活、娛樂、生產、醫療衛生等需求。對于已規劃正在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應調整規劃達到相應的配套標準。五是要充分考慮農村習俗。借鑒成都市新型社區成熟的建設規劃經驗,實現房屋一樓以及地下為框架結構,設立按戶為單位的車棚位置,配備可計量充電設施,方便居民電動車充電,避免私拉亂扯現象發生。規劃居民放置生產農具的位置,結合當前農村習俗,應考慮紅白事辦理的場地。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大,還應規劃提供老年人活動中心。
(六)要建立物業管理專項資金制度
一是安排專項資金完善公共配套設施。二是對參與管理的物業企業實施獎勵。三是資金扶持社區物業服務站組建。四是實施以獎代補扶持工作。五是建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縱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借鑒現代銀行先進經驗,建立獨立審查官制度,對有權審批人起到了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信貸審批決策的科學化水平。五是出臺信貸作業監督管理辦法,啟動對審批后支付前前提條件落實、合同簽約、資金支付等環節的審核監督,累計對4.9萬個項目進行了6.1萬余筆貸前條件落實監督,對資本金不到位、土地指標不落實、擔保手續不完善等問題下達整改意見3萬余條,涉及金額1.3萬億元,充分發揮了貸款發放前的最后風險把關作用。制定信貸資金支付管理辦法,加強資金支付管理,確保了資金合規支付使用。六是建立信貸監測分析和風險排查制度,依托CM2006等系統平臺,搭建起常規監測、重點監測、專項監測相結合的信貸監測體系,建立了前后臺、上下級行聯合共管的常態化監測工作機制。累計排查貸款客戶7.9萬戶,退出4825戶,收回貸款387億元;累計向行領導提交監測分析報告上百個,向相關部門提交風險提示數百份,提示風險數千條,發揮了對信貸資金運行和辦貸管貸基礎管理的監測預警作用。
二、按現代銀行要求,打造農業政策性銀行信貸科技支撐體系
2005年3月,總行黨委做出引進工商銀行CM2002系統的重大決策。由總行信貸管理部牽頭組織,在工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改造后的農發行信貸管理系統(CM2006)于2007年9月正式上線,使農發行信貸業務一舉擺脫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實現了信貸信息系統零的突破。2010年8月,針對CM2006系統不完全適應農發行業務特點等問題,總行信貸管理部又牽頭啟動對系統的全面升級改造,新增作業監督等九大模塊,以及無紙化辦貸等19項重要功能,于2012年9月全面上線運行,使系統對農發行信貸業務的科技支撐水平進一步提高。2013年4月全面啟動無紙化辦貸,實現從貸款受理到貸款發放的全流程無紙化。通過與工行的全面戰略合作,農發行在高起點上完成了現代銀行信貸信息科技平臺的建設,實現了信貸信息系統的跨越式發展,有力提升了農發行辦貸管貸、風險防控和經營管理水平。除CM2006系統外,信貸管理部門認真做好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銀監會風險客戶統計系統、銀稅系統、國土資源系統等的對接及應用工作,使農發行信貸信息系統綜合管理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具有現代農業政策性銀行特點的信貸科技支撐體系。
三、按現代銀行要求,建設信貸管理人才隊伍
截至2013年6月末,總、省、地三級行信貸管理條線從業人員共約150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信貸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才隊伍視為農發行信貸管理事業的“第一要素”,堅持用現代銀行信貸文化塑造人,用現代銀行專業知識武裝人,用現代銀行激勵機制引導人,努力建設一支符合現代銀行要求的人才隊伍。一是著力培育現代銀行信貸文化,不斷豐富信貸管理專業文化理念內涵,使信貸管理從業人員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改革意識,將合規辦貸管貸與風險防控理念貫穿業務始終。二是大力加強現代銀行專業知識培訓,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專業人才培訓體系,充分利用網絡、衛星視頻系統、行校聯合辦學和現場培訓、在崗培訓等方式,累計舉辦培訓班3000余個,培訓人員達25萬人次,信貸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得到不斷提升。三是不斷完善現代銀行激勵約束機制,制定條線考核評價方案,每年評選“信貸管理優秀單位”,同時對出現違規操作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引導各級機構和各級人員切實履行自身職能,提高內部執行力。經過不懈努力,一支技術精干、作風過硬、務實高效、清正廉潔的信貸管理隊伍已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