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53: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俗文化旅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體現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體現在不同人群對民俗文化的評判依據上。第一,當地的居民是依據自身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地區的經濟、文化以及思想的變動來體會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專家是從一個區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來考察的,主要關注一個地區的民俗文化變化的動態過程,依據文本和史料以及對實地的考察來評判;第三,就是旅游者們,主要從自己的習性來對旅游地區地民俗文化來進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維度思考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現在人們更加關注的是生活的質量,由于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壓力巨大,這也就需要換個環境來舒緩心情,此時外出旅游,尤其是對民俗風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選擇。對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維度思考,我個人認為應該集中在以下叫幾個方面:
(一)民俗文化當中的旅游契機——從旅游當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風景必須和風俗文化相結合才會顯得有人文的底蘊。把民俗文化與旅游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一來既弘揚了文化業又促進了當地的旅游業的發展。第一,首先需要對當地的民俗文化進行深度的挖掘和編纂,把民俗文化歸結成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產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把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相連,把自然景色與人文知識有機的結合,例如把當地的節日和風俗人情與旅游的時節相連,做好宣傳工作;第二,對有形的和無形的民俗文化進行保護,比如皮影戲、捏泥人、剪紙等等手工藝文化,還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劇等等這些無形的口傳藝術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間藝術,形成藝術展示區,可以定期組織會展或者交流大會,來發揚民俗文化旅游當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廣闊性---從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來考慮
文化是無界限的,同樣的民俗文化也沒有嚴格的空間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們積極宣傳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樣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體現之一就是當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們發揚民俗文化的自身優勢結合旅游來發展,比如說各個少數民族自己的節日,維吾爾人的開齋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的潑水節以及彝族的火把節等等,要把這些獨居特色的民俗文化節日形成規模與市場來發展旅游,積極在開展旅游的同時弘揚和傳播各種不同的優秀的民俗文化,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實地的旅游當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強不同優秀文化的傳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樣性---從當地居民和專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們之所以評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藝術,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傳承性和繼承性以及創新適應時代的變遷能力。文化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的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評判的多樣性。從當地居民來說,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顯區別與其他地區的風俗習慣;從專家的角度出發,就是一個地區帶有區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飾、節日、文字、各地的傳說等等。帶有明顯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對于旅游者來說,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觸的風土人情,這三個角度雖說區別不是太明顯,但是專家是專業的,帶有學術研究的特性;當地居民是最有發言權的民俗文化的傳承者和繼承人,他們主要把民俗文化與時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進行弘揚和傳播。
一、相關概念的闡述
(一)情感理論的概念
“情感旅游”是一個新穎的概念,李金早局長在論述旅游業“新六要素”時指出,“情感旅游”包括婚慶、婚戀、紀念日旅游、宗教朝覲、民俗文化等各類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業態、新要素。根據這一表述,“情感旅游”既指旅游活動的構成要素,也指以情感消費為主要標志的旅游業態,還可以指情感含量高的專項旅游產品(如蜜月旅游、民俗風情游、孝親敬老游、緬懷游)。其中的“情感”既涉及人的愛情、親情、友情等世俗情感,又包括以崇高、神圣為根本特征的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概念
民俗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由歷史沿襲而來,又在現實生活中生生不息,體現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風俗、習慣、心態和制度等。
二、渝東南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發展現狀分析
情感旅游是旅游者的主觀態度,是游客在整個旅游過程中通過所看、所聽、所聞、所嘗、所觸獲得的旅游心理體驗。情感旅游一方面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又與旅游目的地呈現的旅游資源息息相關。渝東南地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數民族生活在這里,既有原生態的民族風情,又有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既有遠古巴渝文化的歷史印記,又有近代紅色革命的遺跡遺址…秀山花燈、酉陽民歌、石柱土家兒調、黔江南溪號子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被列為國家、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呈“點”狀分布
渝東南六區縣同屬于武陵山區,都在強調把旅游業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和成熟的旅游商業推廣走在前列,彭水依托阿依河發展境內旅游產業鏈,石柱注重打造黃水森林公園,黔江重推古鎮建設和鄉村旅游,酉陽打造世界桃源,秀山圍繞“武陵之心,邊城示范”的目標發展建設。
(二)存在原真性衰退并進一步加速跡象
渝東南作為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受國外文化、漢族文化的沖擊,原有的特色文化逐漸被替代和流失。在民族服飾方面體現的最為明顯,另有像節慶、游藝、民族戲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經被破壞和流失。流失的不僅是這些顯性文化,更多的是“隱性文化”如各民俗文化中的審美觀念、倫理觀念、價值觀念、等。
(三)民俗文化深度開發和整合開發亟需加強
目前,渝東南地區民俗文化旅游產品整合化程度低。作為重慶東南民俗旅游帶,各區縣都在爭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卻沒有一條主線將六區縣的旅游發展串聯起來形成有機整體,沒有形成渝東南一條明晰的旅游形象,進而導致區域競爭優勢不明顯,如區域內協作體系不完善,沒有建立共同打造同一個旅游市場的利益補償機制;旅游景點宣傳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渝東南地區民俗生態旅游資源的聯合、統一營銷推介方式等。六區縣的旅游業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優勢在發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橋、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陽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結果,真正打造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景點卻比較少。
三、基于情感理論開發渝東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
根據《重慶市渝東南地區旅游發展規劃(2008―2020)》和渝東南區域功能定位,渝東南地區以“地文景觀”為主的自然資源、以“建筑與設施”為主的人文資源構成了以生態山水峽谷為基調、民族民俗風情為內涵、巖溶地質奇觀為亮點的旅游資源基礎。要將渝東南“整體打造成國內重要的民俗生態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國家旅游度假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三區’建設”。
(一)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加快構建區域大旅游格局
政府支持,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意識,形成成熟的旅游產業鏈規模運作,具體如下:
1、點――面――鏈的發展模式,統合黔江、彭水、秀山、酉陽、石柱、武隆六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選取有代表性的自然稟賦較好、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交通比較發達的景區景點優先打造、包裝、宣傳,進而帶動動其他景區開發。優化整體布局,由一個點到周邊面的旅游發展,最后形成民俗文化旅游鏈的發展,形成渝東南黃金旅游線路來帶動旅游的發展。像是可以把桃花源、烏江畫廊等地進行旅游資源的整合。
2、以游客需求為主導,開發體驗創新的旅游市場。通過市場調研,對每一個景點、景區進行可行性分析,找準游客的需求和定位,整合民俗文化旅游市場,并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二)科學設計旅游主體(旅游產品)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區域差異性是民俗文化的顯著特征。當前,社會化進程和現代文明正在逐步消減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傳統民俗文化在急需保護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旅游開發價值。實現傳統民俗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有效保護,首先需要科學設計旅游產品和商業經營模式。
渝東南民俗文化具有集中、豐富、相對保存完好的特點。根據民俗旅游產品通常所劃分的三大類:物質民俗旅游資源、精神民俗旅游資源和社會民俗旅游資源,設計渝東南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需要綜合考量旅游者的民俗文化旅游動機,情感旅游中的直接動機源于人們對于另一文化的體驗向往,因此開發出體驗型、娛樂型、度假型或觀光型等多種功能有機組合的區域民俗旅游產品。比如立足民族性和地區性,可以開發土家族的白虎、巴蛇等圖騰文化,焚山神、五谷神等宗教神靈文化,苗族的禮俗歌文化等;立足參與性和體驗性,可以開發土家族、苗族的民俗生活如土家織錦的制作、苗族酒歌等;立足觀賞性,可以重點打造土家苗族的歌舞詩、后河古戲等。同時,渝東南民俗旅游產品開發必須要堅持其文化內涵。特色是呈現給游客的旅游體驗,文化特征則是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命脈和根基。渝東南民俗文化的靜態元素如建筑特色、民族服飾、民間工藝品等需要保留推廣;動態元素如民族歌舞、民族禮俗需要提煉傳承;具有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的民俗商品需要開發宣傳。利用和挖掘有價值的特色文化符號,營造濃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內涵,加之得天獨厚的良好生態環境,科學設計渝東南民族地區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產品是必要之舉。
(三)合理開感旅游線路
1、情感漫旅游線路
羅爾夫?詹森(Jensen)提出“情感漫步”的名詞,指人們“不必太當真地展示情感”。它允許人們無拘無束地表達熱情或失望;事件過后,人們又恢復到正常狀態。他指出,人們想鍛煉情感生活,就像鍛煉身體和頭腦一樣。像是一些感情的宣泄就是情感漫步的體現。在內涵和表現形式上,情感漫步與情感宣泄、情感教育和戴恩提出的“情感梳理”有密切關聯。渝東南的彭水,三山相擁,二水環繞,歷史悠久,文化多彩,孕育了這里大美的山、湛藍的水、深邃的史、濃郁的情,被人稱為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塊圣潔的愛情治愈圣地,旅游線路開發可以開展情感旅游系列活動,打造重慶彭水愛情圣地體驗系列主題旅游線路――圍繞摩圍山“ 吶喊谷”、鞍子“ 愛情磐石”、保家“ 桃花山”,千古情歌絕唱《嬌阿依》等開展…… 讓游客走進彭水,總能在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中,讓疲憊的心靈獲得凈化,讓倦意的情感得到升華。
2、親子游旅游線路
武隆是個特別受大片、電視、電影青睞的地方。不僅《滿城盡帶黃金甲》將武隆作為主要取景地,還有《變形金剛4》、《爸爸去哪兒》等多部經典之作在武隆取景。在這里,山、水、瀑、峽、橋構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畫卷。情感旅游中的親子游,是以家長為決策者、出資者和監護人,以兒童為主角,以親子互動、寓教于樂、體驗式教育為重要形式,以增強情感關系、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升能力為目標的旅游活動類型。武隆可以開發“爸爸去武隆”的親子游旅游產品,讓日常忙碌的父母與孩子有親密互動的溝通時間和機會,增進彼此間的感情,通過三至五天的行程安排,打造親子互動游戲等,讓小家庭體驗城市生活中所體會不到的別樣生活。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惟一的畬族自治縣,是著名的畬鄉、生態之鄉、廊橋之鄉,具有原汁原味的畬族風情、蒼翠浩瀚的森林景觀、秀麗壯觀的溪瀑景觀、神秘動人的民間傳說,是人們理想的游覽觀光、避暑度假、休閑游憩的生態旅游勝地。筆者主要以景寧畬族婚俗文化的開發問題作為研究的切人點,在分析開發特點、開發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查剖析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開發思路,進行相應的策略研究。
一
、畬族婚俗的內涵及功能畬族的婚姻形態、婚姻觀念、婚姻方式和婚姻習俗都蘊藏著獨特而豐富的文化意蘊,對其進行深入的考究不僅可以窺探出畬族文化的深層根源,還可以梳理出畬族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畬族婚俗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行為文化。所謂行為文化,大多數學者認為是介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問的‘第三種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中創造、傳播、占有、享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行為所體現出來的人類化活動過程,它側重于對人類行為的研究。畬族人民在婚姻儀式的舉辦過程中,擁有著許多較為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有的是直接借鑒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為,而有的則是Et常生活中某些行為的變體,只是這些行為附著上了‘婚姻”二字,從而產生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畬族婚俗在景寧的民俗旅游開發中有以下幾個功能:其一是經濟功能。畬族婚俗是景寧民俗旅游開發的重點項目,特色的畬族婚俗表演為景寧當地旅游經濟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筆者在實地調查時也發現,很多旅游者都是專門來觀看畬族婚俗表演的,而且以團隊為主。其二是調適功能。在畬族婚嫁過程中,個人與血緣群體通過儀式,如‘饋郎禮”、‘哭嫁”等增強了個體對家族的依戀與關聯,使二者關系更加融洽,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大家庭。
同時,畬族通過婚禮,對加強彰顯鄰里的關系與交流、促進團結有很大的好處。其三是文化功能。畬族婚俗有著深刻的內涵,體現了畬族人們傳統的生活文化。通過畬族婚俗的表演,能使旅游者更深入地了解畬族文化的精髓。
二、傳統的畬族婚俗文化
畬族娶親隊伍有‘親家伯”~人(男方全權代表)、‘高媒”一人、‘行郎”兩人(對歌兼抬轎者)、‘車郎”兩人(運送聘禮者)、‘接姑”(提燈接引新娘者,常被稱為‘哧娘”)兩人、抬嫁妝者若干人,并有兩個‘照火郎”(要夜出夜歸)。
若是行‘借鑊嫁”,則還要一位“當門車郎”(代表夫家帶去的廚師)。人員總數要湊雙數(返回亦同),但忌‘18”、‘24”兩數。迎親隊伍在黎明前到達新娘家,獨特而有趣的娶親儀式就開始了。
首先是女方‘攔路”。迎親隊伍到女方村莊附近,即鳴鞭炮報信。女方的‘妻姆妯娌”們聞聲后,即在要道路口用荊棘柴把攔路,設路障數處,阻其通行,等媒人遞上小紅包后,才撤路障放行。
此乃抵抗‘搶親”之為。
第二環節是‘關門迎親”。迎親隊伍行至女方家門前,女方‘妻姆妯娌”們又閂起大門‘對抗”。
媒人等即在門外不停地鳴放鞭炮,女方亦在門內院子對放,像是一場混戰。而后女方門開一縫,男方親家遞上一對小紅包后,才開門讓迎親隊伍進屋。之后便是殺雞灑紅。紅轎抬進入新娘家大廳,女方婚宴的‘動用人”接過男方帶的雞殺之,將雞血灑粘于廳壁、兩棟柱和大門兩框上,然后將雞從轎頂上拋出,俗稱‘淋轎煞”。
第四環節是‘火籠暖轎”。畬族原盛行‘行嫁”(步行),紅轎乃受漢族的影響,其轎全用竹編制,小巧輕便,或云‘竹種鳳凰山”之說。紅轎進門后停于院子一旁,下墊腳盆,轎腳不粘地。轎后還掛米篩、鏡子、剪刀及尺等物以鎮邪,此乃華南一帶相沿的巫術。落轎后,女方‘理事者”用一火籠盛炭火,放置男方從女方取回的火種人種,預示婚后生活紅火、人丁興旺。可能是古人在騷亂時首先保存火種之舉的變異儀式。
第五環節是‘查親舉禮”。男方挑來的禮品置于中堂桌案,點上紅燭明香后,親家在中堂右首,大至小逐一查討招呼女方親屬代表及賬房、廚館等主要理人即分別上堂,被推之‘大邊”(左首)與親家興禮,表示對母系親屬的尊重,畬民稱之為‘高頭嫁女,矮頭討女”。‘殺家伯”若是站錯位置,則被責之‘不懂規矩”。雙雙作揖后各自向對方跨出右腳一步,雙手碰到對方下身,俗稱‘揀田螺”,是父親生殖崇拜的變異遺存,強調父親的血緣地位。
第六環節是‘奉寶塔茶”。迎親隊伍進入女方廳堂落坐后,女方女眷代表首先給他們敬茶,有的地方女眷端給‘親家”的是用桶盤托著疊成三層寶放的五碗茶(上一、中三、下一),要“親家伯”一人接去分送給媒人、‘行郎”與‘‘車郎”,用他們的智慧來為難‘親家伯”。‘親家伯”如何接茶,當有定法,若把碗弄翻了,則不僅要出紅包,還要遭奚落。接著女方男理事亦以盤托酒壺至媒人跟前,問‘‘是行云而來還是騎馬而來”。媒人若說‘行云而來”,行致雨,就要給媒人灌酒;若說‘騎馬而來”,并將小紅包置于盤中,他則口說彩語高興而去。這些都是為難、考驗男方迎親人之舉。
第七環節是‘借鑊”。迎親人用茶、‘脫草鞋”(吃點心)后,行‘領酒水”婚儀的“當門車郎”即端桶盤(上置一對紅燭一刀肉及紅包等)到廚房舉行‘借鑊”儀式。意即女方一應宴度酒菜都自男方挑來,男方廚師“當門車郎”來女方廚師面前作揖,廚師接過桶盤置于灶頭,“當門車郎”先說幾句謙語開場,即念一串謎語式的‘惜鑊”詞,女方‘妻姆妯娌”們多方刁難,若說漏一件要重念一遍。
炊具‘借”齊后,“當門車郎”還殺雞、刷鍋、生火。殺雞時,如果有一滴雞血滴出碗外,就要罰飲.158.一碗酒,女眷們故意左推右推,使雞血灑出碗外。
刷鍋時,女眷們不斷朝鍋里撒糠粉、菜葉等,使之刷不干凈,但‘當門車郎”把肉放下鍋,就不能再撒。生火時設法使之總燒不著,甚至還將火爐管上口抹上炭灰,‘當門車郎”用之吹火,嘴上即粘上黑圈。但“當門車郎”都有辦法對付。這些儀式完畢,‘
當門車郎”雙手平端菜刀與紅包向女方廚師作揖,女方廚師接過菜刀,將刀口調向已方,向‘當門車郎”回禮,即表示愿意代庖,‘借鑊”儀式結束。
第八環節是畬族祖先崇拜的遺俗即‘請祖公”。
女方廚師將三牲祭品和主要菜肴各盛一碗并一包餅干置于祖宗堂前,點起香燭,由畬族師公請女方祖宗來受用婚宴。它與平常祭祀不同的是,酒杯數目要與該姓項數相同。如雷姓是‘大、小、百、千、萬”五項;藍姓有五項,也有‘大、小、百、千、萬、念”五項,則要置六杯酒;鐘姓無‘‘千”項,是‘大、小、百、萬、念”五項。這項數既代表縱向大小輩份的代數,也代表五組或六組包括天神、道教神、師爺神、戰神、狩獵神和祖宗神在內的神團系統。
最后便是畬族婚俗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長夜對歌”。迎新隊伍到女方家后,女方女歌手先與‘‘車郎”對一陣歌,俗稱‘嚓車郎”。中午后直到第二天凌晨轎子起身,皆是女方女歌手與男方兩‘行郎”對歌。歌的內容大體與婚俗程序相一致,從擇吉日、定親開始,直唱到“紅轎起身”,最后唱《十二生肖》壓歌門,表示對各位客人致謝。。這些歌統稱為‘嫁女歌”。然而在多數場合,女方歌手往往插入一些情歌和賽智歌,以壓倒‘行郎”為勝事。比睿斗智,人們尤喜聽。上席宴飲時,女方來勸酒,必唱《勸酒歌》,準夜半吃點心時唱《點心歌》,均有唱有回,‘行郎”邊吃邊聽邊回,宴飲時仍然歌聲不斷。
值得深思的是,這種傳統的畬族婚俗已經被過度商業化了。畬族婚俗在民俗旅游開發中被作為一種商品來展現給旅游者。婚俗表演的人員基本上不是原住民,大多數是從縣畬族民間藝術團、職業高中等聘用的其他人員,然后聚集在一起,進行統一的排練,呈現給旅游者的畬族婚俗也并非完整,而是截取了娛樂性、商業性較強的橋段,比如迎賓、拜堂、攔路等有商機可圖的環節。此外,這些演員在17I復一日的表演中表現出態度冷淡、缺乏互動性等現象,大大降低了畬族婚俗的真正內涵,導致很多旅游者成為一次旅游消費者,表示不會再來當地進行婚俗體驗了。
三、景寧旅游開發中對畬族婚俗利用存在的問題(一)表演化、舞臺化傾向嚴重畬族婚禮作為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嚴肅性和嚴格的程序。真正傳統的畬族婚俗禮儀一般有十個環節,中間還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其具體細節在前面畬族婚俗的介紹中已經詳細提及。從保護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這些傳統禮數是不能隨意改變的。但當地在開發畬族婚俗旅游的過程中,沒有尊重當地民族婚禮程序,不分場合與內容,只顧眼前經濟利益,片面迎合游客的口味,只選擇畬族婚禮中表演性以及娛樂性強的部分展示給游客,導致畬族婚俗向表演化、低俗化發展。同時,由于婚俗表演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表演而敷衍應付,游客對于這種沒有內涵、沒有真實情感的表演難以產生興趣。從一項對游客在景寧觀看畬族婚俗表演的印象中的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滿意度僅為20%左右,中間態評價(即‘般”)占45%,認為‘‘無特色”和‘‘差”的旅游者占35%。
也就是說,有高達80%的旅游者對畬族婚俗表演評價不佳。作者也實地參與調查過,感覺此類表演只能滿足游客一時的新鮮感,卻形成不了長期的旅游吸引力。
(二)游客對于此類婚俗表演參號l生比較差一般來說,在對婚俗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有兩種普遍的形式,一種是以博物館的形式,以圖片為主,供游客參觀,缺少參與陛;另一種則是婚俗旅游中比較泛濫的模式——婚俗表演,這種模式看似存在著潛在的參與陛,但其實這類表演也僅僅是邀請少數游客上臺扮演新郎、新娘,大部分游客仍然作為觀眾觀看,游客的參與I生比較低。在當地旅游區表演的婚俗文化,一般新娘是由當地居民擔任‘新娘”,邀請旅游者扮‘新郎”來參與表演。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完整的婚俗表演,會要求其他男性旅游者扮演‘赤郎”的角色,除了少數男性旅游者可以直接參與婚俗體驗外,其他女性旅游者和大部分男性旅游者只能作為旁觀者,參與性比較差。
(三)婚俗旅游開發呈現商業化、低俗化特征許多景區在經濟利益的驅。,不擇手段地設計旅游項目,把游客當做‘挨宰”的對象展示的婚俗內容不具有文化內涵和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有些景區甚至胡亂編造,任意杜撰一些婚俗內容。
筆者在實地走訪發現,很多畬族民俗旅游區內的表演者大部分是非畬民,不能真實準確地展現原汁原味的畬族婚俗文化。我們在對當地居民訪談中了解到,其實很早以前畬族居民結婚并非如此熱鬧,新娘都是半夜去新郎家的,而現在當地一般也實行現代婚禮,原住民已很少有采取傳統的畬族婚俗禮儀的了。
四、畬族婚俗在景寧旅游開發中的合理利用建議(一)對于景寧旅游業的定位要合理旅游業在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各地方政府對旅游業的定位就不同。在對旅游地依賴程度很強的地區,旅游業被定位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對旅游業依賴程度較強的地區,旅游業被定位為重點產業;在對旅游業依賴程度一般的地區,旅游業被定位為一般產業。對旅游業的定位越高,政府對旅游的開發熱情就越高。景寧當地政府已把畬族民俗旅游定位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但資金、技術、管理力量不足。因此,景寧當地政府就以優惠政策為條件,吸引外來的資本、技術、管理資源出現了盲目引資現象,不切實際地追求旅游產品商品化,不加分析地吸引外來文化因子。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資源,當地還把過多的權利外放,甚至包括旅游地開發的決策權。顯然,旅游開發商擁有過大的控制權將給當地政府對旅游地發展的協調和控制帶來困難。
(二)開發商要合理利用畬族婚俗文化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講,開發商在對旅游資源開發時,都會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根本原則,這種對旅游者數量和消費額最大化追求的傾向,既會使旅游者充斥旅游地,又會引發社會消費趨前化,改變旅游地社會的觀念意識、文化心態等,導致旅游地社會文化環境發生太大變化。開發商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開發商打破了旅游地穩定循環系統,為旅游地社會文化環境系統的循環注入了各種物質、文化元素;另一方面,開發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造成旅游地社會文化環境變遷異化。開發商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對當地傳統文化進行商品化包裝,只要有利可圖,一些當地婚俗文化就會成為大量復制的對象。這種用片段時間、片段意向打造畬族婚俗文化從而使景寧畬族當地文化的特殊性與演進過程被忽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原住民要從婚俗文化的開發中獲益民俗旅游地居民受到的社會文化環境影響不是介入者(旅游者)單方面作用的結果。(下轉第169頁)當地的旅游民族作為與游客接觸的主體人群,他們對于外來文化的態度以及參與旅游活動的程度都會影響到旅游地新的旅游文化的形成。事實上,不同的居民對外來文化的反應不一樣,與游客相互作用的效應就不一樣。筆者在深入景寧畬族自治縣調查后發現,景寧畬族原住民特征主要體現在居民參與旅游的程度。景寧畬族原住民參與旅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旅游活動。
旅游開發作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本質上體現為一種辯證的矛盾統一關系。
一、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
我國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實踐與理論探討中,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旅游開發帶來的濃厚商業文化侵蝕著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強勢現代流行文化沖擊著民俗文化。受到侵蝕、沖擊的民俗文化,改變著擁有這類民俗文化的地域群體的整個價值取向,改變著群體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這種改變體現在物質、精神及行為規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變遷歷史進程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突變特征。
與主流的漢文化相比,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屬于稀缺的文化資源,彌足珍貴,突顯出巨大的文化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適當的方式極易轉換為經濟價值。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地普遍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以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擺脫貧困為單一戰略目標或者為主導性目標,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旅游開發必然會把強勢主流文化引到當地,使當地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完全暴露在外來文化環境中,當地以落后經濟為基礎的弱勢民俗文化必然會受到經濟實力較強的異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旅游開發所具有的濃厚商業文化對傳統的樸實的民俗文化的沖擊,在僅以追求經濟利益導向的旅游開發背景下,導致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甚至喪失。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核心資源在于獨特的、稀缺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通過旅游開發,將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收益,改善貧困的生活條件,但旅游開發過程中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卻隨之削弱,被強勢文化逐漸同化,寶貴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資源逐漸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想終將成為泡影,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也成為不切實際的設想。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構成了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關系。
二、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統一關系
實際上,旅游開發在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下,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會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喚醒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覺性、增加民俗文化價值、提高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豪感等。開發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被價值化的過程”。
因此,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矛盾對立關系,應從民俗文化所處的客觀現狀來看待旅游開發對民俗地區文化的正面效應。旅游開發作為民俗文化經濟價值的轉換器,在轉化價值的同時,也承擔著宣揚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價值的角色。在宣揚文化與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出現的偽造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個別現象,因此,對于惡意偽造行為,應以政策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管治。在宣揚文化、利用文化獲取經濟價值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也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我國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獨特現象。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與民俗文化保護相背離的一些現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開發本身,而是在于旅游開發目的導向設置出現偏頗。根據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依托的文化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因果與依存關系,一個民俗地區的旅游開發首先應是保護民俗文化、其次才是發展旅游經濟。在沒有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殺雞取卵”、難以實現長期發展。因此,旅游開發的首要任務應是保護、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圍繞著首要任務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務才是轉化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獲得經濟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項目保護、傳承、挖掘某一個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項,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現給游客,在保護、傳承、挖掘、呈現獨特文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地實現文化價值向經濟收益的順勢轉化。現實中,在策劃旅游開發項目時,往往首先考慮這個項目能獲得多高的經濟收益、能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護好一個或幾個文化民俗事項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開發理念,導致了與民俗文化保護不和諧的現象及文化破壞大量出現并難以扼制。
民俗地區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一旦某個民俗地區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消減。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是根本,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旅游開發項目、還是來自各方的力量,都應以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為核心,這樣文化價值可持續轉化為經濟價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護為核心導向的地方政策指導方針的確立、旅游開發的角色定位與開發理念的重新審視,成為加強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統一關系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政策引導將旅游開發統一到文化保護的大系統內,協調文化保護與經濟收益的矛盾性,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提高兩者的內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與變遷速度。
參考文獻:
[1]鐘敬文,董曉萍.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3.
[3]陳立明,曹曉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1-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在休閑方式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的新增長點,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與生俱來的雅俗共賞的特點,業已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結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資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經不能滿足各地區游客越來越多樣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錦繡中華、中華民俗文化村等大獲成功,掀起一陣人造文化景觀游熱潮以來,各地區紛紛效仿,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題公園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資源的不足,促進產業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為一種在實踐上新興發展、在理論上尚不成熟的產業,其發展狀況與影響因素是近年來理論界研究的新領域。本文從管理學的視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從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劣勢、面臨機遇與挑戰等角度較為全面地分析其發展狀況。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優勢(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活動成果,相對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發游客的獵奇心理。游客不會知道開發者在其主題園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創造了什么,景區內的一切對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滿新奇感的。此外,該類旅游的創造性也更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種時尚的體現,對追求個性時尚的現代人來說,有著較強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優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點在于其對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這不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眾性、親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空間范圍內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這種“集約化”的開發,同樣節約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滿足游客多種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審美需求、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娛樂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國民俗文化村為例,景區以1∶1的比例將22個民族的25個村寨呈現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過民族風情表演、民間手工藝展示、定期舉辦大型民間節慶活動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出我國各民族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風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時間內收獲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體驗。三是經濟、社會效益。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重大優勢之一在于其對于社會的重大意義以及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首先,帶動經濟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具有其他旅游業的一般特性。伴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景區的開發直接提供了諸多就業機會,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區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發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無疑將成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當地知名度,提高當地居民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也是對民俗文化的弘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歸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來發展旅游業。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區,對民俗文化進行了移植、整合、創造并進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對民俗文化加以細細品味,甚至親身體驗民俗活動,學習民俗文化知識,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過程,即是領略民俗文化魅力的過程,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也是對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揚。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劣勢(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顧名思義,是民俗文化的人為再現,甚至是某種意義上的“復制品”。在其開發過程中,許多開發者并沒有很好地處理復制、移植與創造、創新的關系,多為對原生民俗的單純復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鳴。
就其屬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短促。關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問題探討,山東師范大學邵玲在其碩士論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研究》中借鑒了加拿大旅游學家R.W.Butler的理論,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圖(圖1)。
如圖1所示,許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園年游客人數在開業頭幾年達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難再次超越,并逐漸走上下坡路。我國有相當數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其園區內參與性娛樂項目少,游客看過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復游覽,因此重游率較低,景區的旺盛期較短。所以延長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必須要逾越的難關。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行機遇(opportunities)
一是經濟的發展繁榮。無論何種旅游產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響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組織研究表明,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大眾型觀光旅游需求就將急劇膨脹;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時,休閑旅游將獲得快速發展;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旅游需求出現爆發性需求,旅游形態出現以度假游為主時期;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經濟,休閑需求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并出現多元化趨勢。二是人們觀念的轉變,對文化旅游的追求。隨著現代人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升,節假日互相吃請的風氣已經轉變,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除對自然風景區的持續關注外,人文歷史景區、民俗風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三是國家政策方針等的支持。這首先體現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強調要“推動旅游業特色化發展和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全面推動生態旅游,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其重點無疑是以優秀的民族文化為核心。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對優秀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弘揚,是國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體的政策法規中國家也對文化旅游產業給予了支持。以200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為例提出推動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推動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具體方面有: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開展各具特色的農業觀光和體驗性旅游活動;依托國家級文化、自然遺產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區;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引導城市周邊休閑度假帶建設,有序推進國家旅游度假區發展;規范發展高爾夫球場、大型主題公園等;繼續發展紅色旅游。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強調: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和旅游業發展全過程;旅游開發建設要加強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深挖文化內涵,普及科學知識;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創意水平,旅游餐飲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經營服務要體現人文特質;要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藝、節慶等文化旅游產品;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體育場館等設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旅游活動。由此,必須集中力量塑造中國國家旅游整體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面臨挑戰(threats)
一方面,全國各地盲目開發、規劃不合理,導致許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質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現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題園,只是把表現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東西東挪西搬,再簡單地排列拼湊,無所謂創造,也毫無文化魅力。這種缺乏文化內涵積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膚淺,呈現給游客的不過是一些毫無內涵意義的文化符號。加之在20世紀90年代全國范圍的以移植文化為特色的人造景觀開發熱潮下,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無錫、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以京津以及大連、煙臺、濟南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三大區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布局集中、重復建設、雜亂無章現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區獨特吸引力,景觀的客源市場隨之縮小,退化為地區級或是更低級景觀,對于旅游資源的整體性開發和旅游市場的經營管理,都極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旅游產業中的一個分支,必然受到其他類型旅游方式的沖擊與挑戰,例如不可復制的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在現代都市人眼中有著獨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尋求返璞歸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身心的徹底放松。在財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間必然地存在競爭,其他旅游方式就成為樂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替代品。因此,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也應該將本地區所有類型的旅游資源納入整個系統加以考慮。
五、總結建議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特質。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業的發展必須有其區別于其他的、能夠激發旅游需求、產生旅游效益的特質。該產業的相關實踐人員及研究人員都應明確把握這一點。由于景觀的模擬性、可復制性,使得開發者能夠將不同的旅游資源整合,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呈現給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學的市場調研后,開發更為游客喜聞樂見的旅游內容。同時要注意克服其產品周期的短暫性。其次,進行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選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特質對旅游景點的宏觀規劃等也提出了相應要求。此類景區的選址,在城市印象上盡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區,最佳的選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級規模較大的客源市場,又要有較為便宜的土地資源可供開發。移植性民俗文化內涵廣泛,景區的特色定位應綜合考慮各種客觀條件,走出別具一格的發展道路。最后,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作為一項產業,高質量的經營管理是其發展繁榮的必備條件之一。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求保證景區良好運營,從各個層面滿足游客需求,做到從人員層面及物質層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對人的管理。產業從業人員必須加強自身隊伍管理,不僅注意專業知識和素養的提高,同時關注服務意識和態度的提高。作為產業運營的公司,可以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在績效考核中參考顧客滿意度因素,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另一方面,提高對景點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區的景點文化內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完善景區內旅游路線圖、增加景區休息場所、加快安全設施建設;延長產業鏈,加快飲食、住宿、購物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以民俗文化為核心的復合式開發管理。
(注:本文屬于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創新性實驗計劃(編號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吳必虎:中國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綜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張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開發[D].江西師范大學,2006(6).
[3] 田里:論民俗旅游資源及其開發[Z].中日民俗文化研討會交流論文,1997.
[4] 張麗:人造景觀地區旅游產品的選擇與切換[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3(5).
[5] 葉濤:關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東岳論叢,2003(5).
O.引言
主題公園始于1955年,誕生在美國。在我國經歷了“人造微縮景觀”、“人造景觀”、“人工景觀’、“主題公園”等階段。國內主題公園誕生伊始,對于它的定義,學術界、輿論界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一直試圖給出準確、統一的定義:保繼剛認為主題公園是一種人造旅游資源,它著重于特別的構想,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則認為主題公園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題,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董觀志把主題公園稱為旅游主體公園rI01urismPark),他認為旅游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游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從眾多學者對主題公園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旅游規劃的任務不僅僅在于發現、認識區域的特色,而且要在開發實踐中將其突出出來,形成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面對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場.眾多旅游景區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旅游景區開發實踐中,設置哪些旅游項目、規劃什么旅游產品、如何將景區無序的空間通過旅游項目安排變成有序的空間、怎樣進行游客游覽線路的安排,這些問題都和景區的規劃主題息息相關。
在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是成功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因為主題策劃是成功策劃的靈魂,只有將產品概念進一步提煉、升華成為形象化、情節化、甚至戲劇化的主題,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題策劃方法
2.1主題選擇原則
2.1.1與時俱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應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選擇那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主題。并在主題選擇上應有較大的擴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具有較大的彈性,能延展開發相關聯的旅游產品。
2.1.2注重地方文脈:任何一個成功的旅游規劃,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本土山川靈氣和地方歷史文化為根基,才能找到正確的旅游規劃指導思想,山川靈氣與人文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是主題思想確立的根本。
2.1.3差異性:主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在能夠滿足現代旅游的時尚需求的基礎上,還要與周圍相類似的旅游景區形成區別,差異性競爭.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場需求:旅游主題應具有個性、創意,并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反映旅游者的態度、愛好和動機,能貼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興趣取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原則。
2.2構建主題框架
董觀志探討了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框架,時問、空間和文明是主題選擇的基本軸線,三個軸線有機組合構成了旅游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框架。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策略:
2.2.1沿單一軸線方向的選擇策略:
1引言
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開始厭煩喧囂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閑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鄉村空氣和恬靜特異的民族風情,這種對大自然和原始生態的回歸動力,驅使著廣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尋求內心的渴望和滿足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渴求,這體現了游客的休閑需求,也說明當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這種呼之欲出情況下逐漸呈現在廣大民眾視線之內。正是基于此,我國的民俗文化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近年來我國民俗旅游的開發及其發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如何合理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民俗旅游,在旅游發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發揚光大,避免庸俗化、導致畸形發展,使其走上持續健康發展道路成為當前一個值的研究的熱點。
2民俗旅游文化的內涵
2,1民俗文化的內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作用下形成的積久成習的文化傳統。其內涵包括飲食、服飾、家居等物質民俗;組織制度、人生禮俗等社會民俗;民間信仰、巫術禁忌、娛樂游藝、民間工藝等精神民俗;神話、傳說、故事、民謠、諺語等語言民俗。這種民族的,時代的文化既有物質的標識,制度的規范,又有具體社會行為,風尚習俗的鮮活體現。由此可見優良的民俗文化是對傳統民俗事物和現象的梳理和檢驗后形成的。其表現形式多樣,如今年開始實行的法定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躍的旅游資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購、娛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對異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發民眾的奇心,娛樂性、參與性也很強,對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為能親身體驗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雙版納、云南大理麗江滬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風情村及少數民族習俗才聞名于世,吸引了廣大國內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內涵
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賞的對象為人文景觀,而非自然景觀,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傳統節日、建筑風格、民間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貴資源與欣賞對象。溫錦英定義: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來開展的旅游項目,它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游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鮮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異域或異族獨具個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設施為條件,離開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個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類型包括與山水風光相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民居及其他建筑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飲食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禮儀結合的民俗風情游、與喜慶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大型民族風情園景為產品的民俗風情游等六大種類。圍繞以上不同類型,民俗旅游可以通過再現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的古老文、傳統習俗,滿足現代社會人們求新、求異、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簡單地說,民俗旅游就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為載體開展的旅游活動。
作為以民俗文化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關注的是精神層次的消費,這和觀光型景區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對旅游目的地來說,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種極其有價值的旅游資源,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從而擴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場需求,增加了經濟收人,提高了社會收益。
3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這些年來,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成為旅游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很多地區都紛紛投資興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專業村、農業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題公園等,承辦民俗旅游節日,舉辦大型民俗旅游活動。
如山西民居以及喬家民俗博物館,贛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云南大理麗江瀘沽湖、山東日照的漁家樂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和民族風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區將旅游業看作扶貧行業,民俗旅游開發也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手段被濫用。不可臺認民俗旅游作為旅游業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促進了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激活了一些地區其他的行業,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正是這個原因,有些不具備開發觀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發展經濟為目的,盲目投資建立形式各樣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問題
(1)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力度過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使得很多地方不顧自身環境條件的限制,盲目開發民俗旅游資源,致使當地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無序,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破壞,長此以往,將損害整個民族旅游資源乃至文化傳統傳承。
(2)部分優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經濟效應較大,許多旅游景區片面注重對旅游景點的外觀和形式的建造,不考慮當地的特色,只是想通過美觀的造型來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經理利益,導致民俗旅游被機械地舞臺化,民俗文化被隨意地庸俗化,從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鮮明。
鮮明的地區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黃金周剛興起時,國內許多城市對旅游業還不是很重視,有的地方甚至連像樣的景點也沒幾家。近幾年,各地都把旅游產業作為重要產業甚至支柱產業來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動逐漸趨向同化。你敲鑼打鼓,我也敲鑼打鼓,你舞龍舞獅,我也舞龍舞獅。項目雷同,風格雷同,缺乏新意、創意與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們務必要保留各地民風質樸淳厚的特點,才能使民俗旅游項目持續吸引旅游者。
(4)內容夫淺,缺乏內涵。
由于經濟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區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錯的地方,別人有的全部照搬過來,這樣,形式上完全一樣,再沒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風俗的內容,過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為了獵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內涵。孰不知,來參加民俗旅游的游客關注更多的是這種文化的內涵,這種深層的東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對文化的傳播和本地景點的長遠發展很難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
一些民俗旅游景區開發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資均在l億元左右,開業時間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資,后者則連投資的利息都難以償還,除了經營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設選址過于匆忙,沒有統籌分析,前者處于口岸城市,經濟發達,項目內容與現代化城市形成鮮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項目地處少數民族實際分布區,具有原地濃縮式開發模式的弊端,對當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損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實感和親身體會身臨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兩個同質景點的不同結局,可見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在開發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運作手段。
一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下,民俗文化的純凈性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了使多樣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必須對民俗文化的文化內涵進行發掘及宣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常重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體會議根據IV委員會的報告通過決議)指出:“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的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利益予以承認和確定。”[1]而各國民俗文化的多樣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反映。
民俗及民間風俗,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也是一個地區或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的根源。但在經濟全球化、旅游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如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已不再愿意穿著本民族的服飾;按古規,苗族的蘆笙在每年春種秋收這一段農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貴州雷山縣的一個苗族村寨,倘若來了旅游團隊,不論什么季節,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幣,就可以觀賞到全套表演。[3]從中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傳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掘并宣揚各種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內涵。下面就以我國花卉文化為例加以說明。
二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桂花與民俗文化
關于桂花,漢晉以來,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進而有吳剛在月中伐桂的傳說。比喻科舉考中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且作為成語,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傳說還演化出中秋賞桂、飲桂花酒的習俗。[4]
桂花除了與中秋節相關,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紙中就有桂花的圖樣。[2]
2.與民俗文化
重陽節的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也叫“菊節”、“節”,重陽節與有關的民俗有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記載:九花者,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后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4]可見清代賞菊的盛況。至今,每逢金秋時分,我國一些地區仍有有展覽。
唐李欣《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詩:“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宋代《乾淳歲時記》記載:“都人是日飲新酒,泛黃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物為之。”[4]在這些記載中可略見古時重陽節飲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風俗。
重陽節與的關系如此之密切,是與我國民眾所創造出來的的文化密切相關的。被認為是辟邪之物,《續齊諧記》云:“汝南恒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九月九日,汝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雞犬羊牛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5]因傳說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陽節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習俗一開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發展至后來,簪菊有了裝飾的作用,而飲菊酒、食菊糕則與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聯系起來。有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將列為百草上品,認為“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的藥用價值更被追求長壽成仙的道教借用,認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東晉道士葛洪《神仙傳》云:“康風子服甘,柏實散,乃得仙。”[5]
除了與重陽節聯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壯族的壯錦花紋圖樣就有等紋樣。[2]現在,茶也是大眾普遍飲用的飲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牡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牡丹不懼,不畏權貴,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的氣節相吻合。[6]牡丹的國色天香,更寓意富貴吉祥。錫伯族的門框、窗、屏風、相框上所雕繪的圖案就多有牡丹。壯族的壯錦也有“鳳穿牡丹”等圖樣。土家族織的土花被面的花紋也包括了“蝴蝶撲牡丹”、“四鳳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國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紙的圖樣,也是苗族蠟染的主要圖樣;象征傲雪高潔品質的梅花是彝族剪紙的圖樣;象征愛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鵑花)是羌族人民的最愛,也被羌族婦女廣泛應用為挑花和刺繡的花卉圖案。[2]
三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避免經濟全球化及旅游活動等對民俗文化的沖擊,就要在發掘這些民俗文化的同時,做好民俗文化內涵的宣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避免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全球化沖擊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掘并宣揚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很有意義。比如,現在情人節的玫瑰花、圣誕節的圣誕樹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國年輕人中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中秋節的桂花、重陽節的等中國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卻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現象,同時失去本國民俗文化的底蘊,也失去民俗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中秋節、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如果報紙、電視等媒體適時宣揚桂花、等內在的民俗文化內涵,有條件的公園適時組織桂花展、展,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將會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2.避免旅游活動對民俗文化的沖擊
在我國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經營者們往往對旅游者持一種迎合的態度,旅游者喜歡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藝術品、手工藝品,甚至某些建筑樣式和風格都以游客的趣味為標準,缺乏恰當的引導和可貴的守護精神”。[3]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動中,應讓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這些文化的內涵。在廣州的茶樓喝茶應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寶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紙中應有石榴、桂花、梅花圖樣,而不是玫瑰花的圖樣;欣賞羌族的挑花和刺繡應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鵑花)的圖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圖案。而且,導游應講解相應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內涵。這樣,游客不僅會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認識多樣化的民俗文化,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會得以傳承、繁榮。當然,在避免旅游活動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響的同時,也要尊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來說,在德國、法國等國家,是葬禮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來自這些國家的游客時,遇到旅游地適逢展,或預計參觀壯錦時會看到花紋圖樣等情況,都需要導游事先向游客說明我國的民俗文化,說明絕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見是否去參觀,以表示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國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要在全球經濟化的大潮中,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現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漸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并不斷繁榮,就需要我們發掘出民俗文化的內涵,讓人們了解民俗文化豐富的內涵。這樣,處于這種民俗文化氛圍的當地人會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發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來的旅人則會欣賞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這種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樣性。
參考文獻:
[1]蕭放.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遺產(第一輯)[C].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2008.81.
[2]吳忠軍主編.中外民俗[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J].泰山學院學報,2010,(32):123-124.
[4]喬繼堂.細說中國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一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下,民俗文化的純凈性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了使多樣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必須對民俗文化的文化內涵進行發掘及宣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常重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體會議根據IV委員會的報告通過決議)指出:“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的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利益予以承認和確定。”[1]而各國民俗文化的多樣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反映。
民俗及民間風俗,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也是一個地區或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的根源。但在經濟全球化、旅游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如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已不再愿意穿著本民族的服飾;按古規,苗族的蘆笙在每年春種秋收這一段農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貴州雷山縣的一個苗族村寨,倘若來了旅游團隊,不論什么季節,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幣,就可以觀賞到全套表演。[3]從中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傳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掘并宣揚各種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內涵。下面就以我國花卉文化為例加以說明。
二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桂花與民俗文化
關于桂花,漢晉以來,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進而有吳剛在月中伐桂的傳說。比喻科舉考中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且作為成語,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傳說還演化出中秋賞桂、飲桂花酒的習俗。[4]
桂花除了與中秋節相關,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紙中就有桂花的圖樣。[2]
2.與民俗文化
重陽節的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也叫“菊節”、“節”,重陽節與有關的民俗有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記載:九花者,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后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4]可見清代賞菊的盛況。至今,每逢金秋時分,我國一些地區仍有有展覽。
唐李欣《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詩:“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宋代《乾淳歲時記》記載:“都人是日飲新酒,泛黃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物為之。”[4]在這些記載中可略見古時重陽節飲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風俗。
重陽節與的關系如此之密切,是與我國民眾所創造出來的的文化密切相關的。被認為是辟邪之物,《續齊諧記》云:“汝南恒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九月九日,汝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雞犬羊牛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5]因傳說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陽節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習俗一開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發展至后來,簪菊有了裝飾的作用,而飲菊酒、食菊糕則與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聯系起來。有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將列為百草上品,認為“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的藥用價值更被追求長壽成仙的道教借用,認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東晉道士葛洪《神仙傳》云:“康風子服甘,柏實散,乃得仙。”[5]
除了與重陽節聯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壯族的壯錦花紋圖樣就有等紋樣。[2]現在,茶也是大眾普遍飲用的飲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牡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牡丹不懼,不畏權貴,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的氣節相吻合。[6]牡丹的國色天香,更寓意富貴吉祥。錫伯族的門框、窗、屏風、相框上所雕繪的圖案就多有牡丹。壯族的壯錦也有“鳳穿牡丹”等圖樣。土家族織的土花被面的花紋也包括了“蝴蝶撲牡丹”、“四鳳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國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紙的圖樣,也是苗族蠟染的主要圖樣;象征傲雪高潔品質的梅花是彝族剪紙的圖樣;象征愛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鵑花)是羌族人民的最愛,也被羌族婦女廣泛應用為挑花和刺繡的花卉圖案。[2]
三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避免經濟全球化及旅游活動等對民俗文化的沖擊,就要在發掘這些民俗文化的同時,做好民俗文化內涵的宣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避免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全球化沖擊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掘并宣揚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很有意義。比如,現在情人節的玫瑰花、圣誕節的圣誕樹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國年輕人中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中秋節的桂花、重陽節的等中國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卻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現象,同時失去本國民俗文化的底蘊,也失去民俗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中秋節、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如果報紙、電視等媒體適時宣揚桂花、等內在的民俗文化內涵,有條件的公園適時組織桂花展、展,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將會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2.避免旅游活動對民俗文化的沖擊
在我國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經營者們往往對旅游者持一種迎合的態度,旅游者喜歡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藝術品、手工藝品,甚至某些建筑樣式和風格都以游客的趣味為標準,缺乏恰當的引導和可貴的守護精神”。[3]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動中,應讓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這些文化的內涵。在廣州的茶樓喝茶應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寶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紙中應有石榴、桂花、梅花圖樣,而不是玫瑰花的圖樣;欣賞羌族的挑花和刺繡應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鵑花)的圖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圖案。而且,導游應講解相應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內涵。這樣,游客不僅會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認識多樣化的民俗文化,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會得以傳承、繁榮。當然,在避免旅游活動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響的同時,也要尊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來說,在德國、法國等國家,是葬禮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來自這些國家的游客時,遇到旅游地適逢展,或預計參觀壯錦時會看到花紋圖樣等情況,都需要導游事先向游客說明我國的民俗文化,說明絕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見是否去參觀,以表示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國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要在全球經濟化的大潮中,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現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漸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并不斷繁榮,就需要我們發掘出民俗文化的內涵,讓人們了解民俗文化豐富的內涵。這樣,處于這種民俗文化氛圍的當地人會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發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來的旅人則會欣賞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這種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樣性。
參考文獻
[1]蕭放.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遺產(第一輯)[C].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2008.81.
[2]吳忠軍主編.中外民俗[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J].泰山學院學報,2010,(32):123-124.
[4]喬繼堂.細說中國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3)05-0076-2
一、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一)創建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開發模式
所謂靜態開發是指以游客靜觀或踏看為主的游覽方式,多以民俗設施、民俗陳列為主要形式。梅里斯區建立的達斡爾民族風情園、水師營滿族鎮等民族村就是應用了這一模式。這類文化村,既可以使游客增長知識,又可以有效地保護傳統民俗文化。所謂動態開發是以游客參與或半參與特定民俗環境中的活動為主的開發模式,游客可參與當地人的歌舞、飲食、競技、曲藝等生活和游戲活動。齊齊哈爾有許多特點鮮明的、吸引力大的民俗活動,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敖包大會,還有其他各民族的節日和婚禮,都可開發成為參與性很強的動態產品。
(二)重點開發獨具特色的區域旅游資源
民俗的地域性決定了民俗旅游必須發揮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內特有的民俗事象來吸引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種類復雜、分布廣泛,沒必要也不可能全部開發。要在深入調研齊齊哈爾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分類評價和統一規劃、安排,重點開發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有較大的環境容量、資源組合優勢較高、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的區域旅游資源。
民族、民俗旅游產品的開發應因地制宜、發掘特點,做到平中見奇、功能齊備,同時遵循特色性、保護性、文化性、參與性、鄉土性原則。現有民俗博物館游客停留時間短、消費低、互動性弱,可以規劃建立民藝博覽城,民俗食品博覽城等參與性較強的項目。還可以在客源充足穩定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民俗風情園。發展民族純正、民族風情原汁原味、投入較小的民族自然村旅游,開發“關東立春”、朝鮮族歲首節等民俗節慶產品。而且還可以借助各種媒體,包括廣播電視、街路文告、網絡、報刊雜志等對雅爾塞鎮旅游資源特色、旅游業發展水平、區域旅游形象進行宣傳和促銷。廣泛參加國內國際旅游產品博覽會和交易會,加大促銷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的國內國際知名度。建立雅爾塞鎮旅游網站,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宣傳和介紹。
(三)制定科學的民俗文化旅游保護規劃
民俗旅游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開發過度,不注意保護就會枯竭乃至消失,造成“發展性破壞”。齊齊哈爾應積極確定民俗文化環境保護范圍,正確評估民俗文化的現狀,規劃旅游接待量。要確定民俗旅游發展的最終目標和階段性目標,保持民俗旅游資源的原始性,遏制民俗的被同化趨向。
引導旅游者盡量減少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響,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區居民監控”的管理模式,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向旅游地居民強調他們與旅游者之間的區別,向他們傳遞有關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們意識到本地傳統民俗文化的價值,激發他們對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自豪感與文化自覺意識,促使他們主動地去維護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時還應為旅游地居民提供學習民俗文化的機會,如現在有一些旅游地都采用了辦學校或在現有學校中增加有關民俗文化課程的辦法。此外,政府及有關部門也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來鼓勵和扶持某些特色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比如,政府可以為旅游的活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或者經濟補貼,甚至可以參與組織協調,創造節日氣氛,使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得到鞏固和加強。另一方面,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關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準確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來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讓旅游者與旅游地居民之間保持恰當的距離,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視、好奇而對旅游地居民產生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影響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據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環境,對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舉止進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當裝扮及行為對旅游地居民造成不適當的影響。
(四)培養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人才
目前,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和齊齊哈爾職業學院等高校,均已設立了相關的旅游專業與課程。要積極利用這些資源優勢,注重培養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專業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服務是旅游附加產品的主體構成內容,旅游服務質量是影響著游客從旅游產品中獲得的旅游價值大小及旅游滿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在強調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可以偏中低檔的同時,其軟件卻被推向了較高級,這就要求旅游地的員工們在服務質量上達到高標準高檔次,包括熱情周到的接待、整潔規范的員工儀表、文雅大方的禮儀禮節、有效及時的辦事速度和效率等。
對于雅爾塞鎮來說,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首先是旅游服務人員的素質提高。包括其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職業素質、業務素質,以及對雅爾塞鎮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及旅游景點的了解程度。其次加強各旅游景區服務人員的日常管理和加強景區服務管理。最為嚴重的是有些旅游項目或活動場所的經營人員服務意識極其淡薄,經常出現傷害、詐騙、宰客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影響游客游覽興致,既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旅游價值,恐怕也難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旅游管理體制上下功夫,轉變原有的個體承包分散經營為公司化,企業化,運用科學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加強景區內所有從業人員的統一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二、民俗旅游產品開發策略
(一)突出特色、突出重點,打造精品
民俗旅游產品盡管替代性強,但其客觀存在的差異性也不能忽略。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其獨具特色的文化,這種差異性使得基于每一少數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旅游產品都具備吸引旅游者選擇、購買的條件。雅爾塞鎮在民俗旅游產品開發上,其一應以那些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資源優勢的少數民族民俗為開發重點。例如達斡爾族,達斡爾族是全國人口比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分布較集中,齊齊哈爾是該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和開發價值。達族風情旅游當前已經成為齊市重要的民俗旅游產品,但面對來自內蒙古的強力競爭,只有民族特色鮮明、突出,才能夯實吸引旅游者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時應重在突出民族風情,以傳統元素為重點,突出達族各類民俗的特色。對于非傳統的、不具民族特色的設施,能滿足接待即可,而不能當作開發重點;對不具民族特色的活動項目應舍得摒棄,以免喧賓奪主。其二,應以少數民族民俗中較具特色的某個方面為重點。例如滿族,東北多地在打造滿族民俗旅游產品方面都頗下功夫,如果齊市只是簡單模仿的話,很難吸引游客,所以在打造滿族民俗旅游產品時應突出有優勢的方面———滿語,滿族風情在東北多處可以看到,但滿語卻只能在齊齊哈爾聽到。產品有了差異性,自然易于吸引旅游者購買。
(二)提高產品品位,增加參與性項目
首先,提高導游人員素養,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講解中突出文化內涵,以滿足旅游者求知欲望,提升產品文化品位。其次,通過參與性活動項目的安排,提升產品品位。例如帶領游客學習少數民族歌舞,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藝品,舉辦少數民族特有的節慶活動等等。這樣,既能凸顯少數民族風情,又能豐富旅游活動內容,加深游客印象。在安排參與性活動時應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為中心,這些民俗事象當是歷經長期傳承而保留下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而非現代人刻意打造,更忌生搬硬套其他民族的民俗或者簡單模仿。時下,不少地區盲目跟風,設計“搶親”、“成親”等旅游項目,一些男性游客甚至一路走來多次被“搶”,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彩禮”,最后感慨“花錢贖身”。這種活動盡管參與性強,看起來又很熱鬧,但項目上馬前論證不夠,缺乏特色,往往造成游客有意回避甚至反感心理。開發民俗旅游產品時,應引以為誡,避免這類問題出現。
(三)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提高產品知名度
民俗旅游產品的宣傳應以官方為主導,政府首先應高度重視,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對各種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可進行捆綁式集中宣傳。關東文化旅游節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影響范圍,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應將少數民族民俗旅游列為關東文化旅游節宣傳的重點之一。還可以利用國內外各種旅游交易年會進行宣傳,將齊齊哈爾少數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傳遞給外地經營者。必要時可采用踩點促銷手段,招徠外地經營商實地考察,通過他們的宣傳,擴大產品知名度。此外,還應重視本地旅行社的宣傳作用,采用一定的激勵手段,激發本地旅行社的宣傳積極性,擴大宣傳促銷網絡。
【參考文獻】
[1]馬勇等著.旅游規劃與開發[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陳福義,范保寧主編.中國旅游資源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