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53: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貿政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產品市場1.供給假定本國是一小國開放經濟,本國有m+1個生產部門,生產m+1種可貿易產品,以第1種產品X0為計價單位,產品X0僅使用勞動要素以規模收益不變技術進行生產,投入產出系數是1。勞動供給足夠保證產品X0的供給,勞動力在本國可以自由流動但是不能跨國界流動。
(二)政治市場貿易政策的制定過程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給定其他利益集團的捐獻計劃和政策的預期決策規則,每個利益集團決定對每個投票人的捐資額度,以最大化集團成員的聯合福利;第二階段,根據利益集團的捐獻額,投票人按多數制進行投票以最大化捐獻額和社會福利的加權值。接下來,我們將通過逆向歸納法求解均衡貿易政策。
二、結論
1994年4月,117個國家和地區在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簡稱GATS)在內的烏拉圭回合一攬子協議上簽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與《建立WTO的協定》同時生效。GATS是服務貿易領域中形成的第一個全球性多邊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條件下消除服務貿易壁壘,擴大國際服務貿易,促進貿易各方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也標志著WTO體制較以往的國際貿易體制更完善。
當今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最為活躍的領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從7674億美元擴大到53304億美元,期間增長了5.9倍。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份額從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同時,國際服務貿易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1)新興服務業不斷涌現,服務貿易的結構進一步調整
長期以來,服務貿易領域主要集中在運輸、旅游等傳統服務業。隨著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動發展,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到服務業上,計算機信息服務、咨詢、金融等服務行業不斷涌現并迅速擴張,世界服務貿易正逐漸由傳統的自然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為基礎的傳統服務貿易轉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為基礎的現代服務貿易。
(2)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地位逐漸上升
服務貿易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區性不平衡。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亞洲地區的服務貿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長活力的地方,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世界服務貿易的平均增長率。而中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增長速度快于其它亞洲地區。
(3)在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同時,服務貿易壁壘形式更為隱蔽,手段更加多樣化
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國在經濟勢力強的部門和經濟狀況良好的時期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而在幼稚產業或衰弱產業部門和經濟窘迫的狀況下實施保護主義政策。鑒于服務產品的非儲存性,產銷不可分離性,不容易監管等特殊性,各國都在保護著本國的安全,如限制外國服務提供者的數量,限制外商股權參與的比例,限制服務交易數量等。
1.2中國在世界服務貿易格局中的地位
國際服務貿易呈現以歐美為主的格局,發達國家在金融、電信、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貿易領域體現出更強的競爭優勢。從單個國家來看,美國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貿易盈余國。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務貿易出口排名數據當中,只有中國和印度是進入前十名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隨著中國服務貿易的不斷增長,其占世界服務貿易比重穩步上升。2006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達到914億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3.3%;在進口者排名中,中國位居第6,服務貿易進口額達到1003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3.8%。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市場高度集中,服務貿易進出口前十位伙伴國家(地區)占有3/4的份額。其中,中國香港、美國、日本為前三大服務貿易伙伴。
2波特“鉆石模型”對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20世紀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開爾.波特在《國家間的競爭優勢》一文中對國家競爭優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鉆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國特定產業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國際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取決于四個關鍵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和輔助產業的表現,以及企業組織戰略和競爭程度。這四項因素正像一顆鉆石的四個基本面,通過緊密結合形成核心優勢,構出了競爭環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為和機遇作為另外兩個輔助因素影響著上述四個要素,也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產生著影響。
2.1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資源、地理條件、初級勞動力等。而高級要素有人力資本、知識和科學技術、服務業經營管理等。目前,我國自然資源和初級勞動力資源豐富,因此長期以來在國際旅游業、海洋運輸業和勞務輸出等資源和勞動力密集型服務產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各服務業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級資源要素。
服務消費在生產中完成,要求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存在某種形式的接觸,這就對服務貿易的人員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今世界服務業的競爭受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初級要素的影響越來越小的,反而對知識、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級要素依賴性卻越來越大。國際服務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力資本的競爭。中國的人力資本狀況就不容樂觀,尤其是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和知識型服務業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級人才緊缺,培養機制不夠完善,這使得我國在當今世界服務貿易量大的金融、保險、咨詢和專有技術等知識密集型的服務領域處于劣勢地位。
2.2需求條件
一國服務貿易的擴張,必須基于充足的國內需求。波特的理論進一步強調了國內需求對競爭優勢的獲取所起的推動作用。本國的需求會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改進,服務生產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市場國際化隨之加快,國際競爭力才會不斷提高。
在我國,以保險為例,由于保險種類有限,公民的保險意識較差,隨著金融服務市場逐步開放,外資保險公司不僅帶來了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也帶來了嶄新的保險理念和眾多的保險產品,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消費者的保險知識,刺激了他們對多功能保險產品和高層次保險服務的需求。作為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有足夠大的市場容量,這是其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有利條件。
2.3相關和輔助產業
相關和輔助產業為主導產業提供投入的國內產業,其發達和完善程度關系著主導產業的產品成本、品質和信息交流,從而影響主導產業的競爭優勢。一國的服務業就是一個大的關聯行業群。如運輸業的發展無疑會推動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而電信業的發展更是金融、保險和咨詢業發展的基礎。
我國服務貿易的支柱為運輸和旅游項目,以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務行業國際競爭力較強,知識、技術密集型的金融、保險等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比較落后。服務市場結構過于單一,必然導致對某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一旦該地區發生經濟波動就會對我國的服務貿易形成巨大沖擊。在國內地區結構觀看,沿海地區由于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較發達的經濟體系,服務貿易規模較大,在運輸、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有較明顯的優勢。中西部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其現有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務貿易所占的份額極小。
2.4企業組織戰略和競爭程度
國內競爭程度高的國家,企業所受壓力大,技術改進與服務創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國際競爭優勢。縱觀我國國內各服務企業,意識較為封閉與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業眼光仍然停留在國內,尚未實施跨國經營企業。另外,我國服務業長期處于一種競爭不充分的狀態下,壟斷經營現象嚴重,缺乏合理的市場競爭。如郵電部長期以來對我國基礎電信業的壟斷;即使有外資銀行的加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仍對我國商業銀行服務業的壟斷等。這種壟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務業以及企業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
由于服務領域總體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影響了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和制度的引進,阻礙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另外,政府擬定政策制度,并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而往往許多自然壟斷的行業由政府壟斷經營,其管制表現在對某行業的人為進入壁壘,過多的行業準入限制,遏制了服務業的充分發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國有成分為主的中國服務領域,缺少必要的市場競爭,降低了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盡管一些服務部門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同樣會受到較嚴重的沖擊。
2.5政府行為和機遇
當今社會,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引入外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完善管理制度等優點,為我國服務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促進企業的發展進步。加入WTO是發展中國服務業,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機遇,中國應積極支持國內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提高自身素質,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而不斷提高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我國服務貿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業性法規或法律,這樣會影響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的健康發展。再有,我國服務貿易管理仍存在有關職能部門在對外貿易管理上責任不明確,交叉管理,條塊分割現象嚴重等問題。此外,服務業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對服務業統計不規范,對服務業的定義、統計范疇,以及劃分標準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及國際慣例不一致,使得統計數據在全面性和準確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都是阻礙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非均衡現狀。
3增強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建議
我國應大力發展國內服務業,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國際服務貿易慣例接軌的軟件和硬件環境。積極開拓國際服務市場,促進我國服務貿易優化升級。
3.1加強服務貿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務貿易管理體系
應客觀地根據我國國情、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服務貿易法律原則,構建我國服務貿易法律框架。中國作為GATS的成員國,應當以GATS為原則制度,國內有關服務方面的條文應該與國際法規相接軌,減少我國現行服務貿易法律與服務貿易總協定規范的沖突。以規范和約束國內市場的國際競爭。政府應及時對外公開立法法規、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規的可操作性,確切地落實到具體工作上。針對我國服務貿易管理仍存在的問題,應明確或建立國家統一的服務貿易綜合的管理機構,確立其管理的范疇,平衡各服務業主管部門的利益;明確服務貿易各行業主管部門應負職責,按照國際國內服務業行業的法規條文進行管理,統計和掌握本行業的情況。
3.2大力發展國內服務業,優化服務業行業內部結構,為服務貿易奠定堅實基礎
服務業的發展必然帶動勞動就業的增加,為國內創造更多就業的機會。同時,綜合國際服務貿易的趨勢、國際市場的需求和具有良好發展態勢的服務部門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改造傳統服務業。運用現代服務理念、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著重改造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業,提高我國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應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優勢和專業技術優勢,對于能吸納大量勞動力的出口服務業要扶持其發展。同時,對于我國目前比較劣勢明顯,而且技術和知識含量高的服務產業,要給予財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進中國服務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
3.3內外并重,漸進有序地對外開放
開放國內服務業市場,推進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國家壟斷。通過競爭鼓勵創新,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效率和國家競爭力。重視國內需求,積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及管理、資金,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服務領域。創造條件鼓勵國內服務型企業到境外投資,開辦市場,建立營銷網絡,提高國際服務業的市場份額。“引進來”和“走出去”相互結合,服務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將會得到一個新的發展。但就服務業部門之間而言,不可能沒有一點保護的開放,要采取適度的隱性保護措施,循序漸進。服務離不開國家的管理,實現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并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的管制,在公平競爭環境的前提下,中國實行貿易自由化應保持適度的原則,保護本國企業和國民的利益,有選擇,分步驟地開放我國服務市場。
3.4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提高人力資源的服務素質
目前,我國雖然人力資源充足,但熟練掌握國際規范的人才較缺乏,這無疑是影響經濟長足發展的薄弱環節。我國應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健全服務貿易人才信息庫和人才服務機構,加大投入各種職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品格素質,增加我國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3.5以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出口的突破點
一、中國國際貿易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貿易進口國,據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貿易累計進口總值達2686.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2.76億美元,同比增長7.7%;2012年1~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已達到35002.8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5.8%,由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貿易進口總值增長速度之快,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增長的同時難免也會存在很多問題[1]。
1.進口產品產生污染
隨著中國進口總額的不斷提升,很多國外易污染產品也趁勢進入中國,使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這樣的進口趨勢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類產品在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同時也對我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比如一些進口的農用塑料薄膜、農用殺蟲劑等在使用結束后無法進行有效處理或存在殘留,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2.對資源消耗型產品依賴性增加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部分資源消耗性產品在進口產品中呈大幅度增長趨勢,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等相關產品的增長尤其明顯。在看到進口資源消耗型產品帶給我們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帶給我們的巨大負面影響。數據顯示,我國對油氣產品的需求呈逐年增長趨勢,也就意味著中國對國際油氣市場依賴日益嚴重。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進口原油2.5億噸,進口依存度高達55.3%.。大量的新建煉油化工、煤化工企業集中在沿海和部分內陸地區,碳排放及含硫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給空氣、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
3.廢棄物轉移進口
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間貿易的不斷發展,很多發達國家利用各種方式和機會向中國轉移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包括: 含氰廢物、含多氯聯苯廢物、石棉廢物、廢酚和酚化合物、醚類廢物、廢有機鹵代化合物、廢無機氟化合物等。有些西方國家在帶動中國就業的幌子下將一些危害性物質轉移到中國大陸生產或者銷售,在中國建廠、設廠進行產品生產。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去年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共查出環保項目不合格廢物原料267批,重2.9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2.3%、54.7%。截至今年9月28日,就已經查出不合格進口廢物原料226批,重5.4萬噸。在進口產品中,部分國家將本國禁止使用的產品轉移到我國,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4.重污染類產品轉移生產
在進出口貨物貿易增長的同時,我國對外吸引外資逐年增加,中國的沿海、沿江以及部分發達內陸地區,已經成為最大的“世界工廠”,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的背后,也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發達國家有著非常嚴格的環境管理法規,排放標準要求高,企業環保成本高昂,許多醫藥、化工中間體等高污染類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避免了對本國的環境破壞。
二、完善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具體措施
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中國面臨著國內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同國際上來自發達國家的環境貿易挑戰的雙重壓力。作為新興的貿易大國和環境大國,我們必須積極面對國際貿易中的環境挑戰,積極參與國際環境競爭和合作。既在競爭中贏得利益,又在合作中抓住機遇,在爭取主動權的過程中更好地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2]。
1.積極適應國際環境標準
面對國際上各種環保法規的出臺,我們必須及時掌握信息以增強我國對外貿易的適應性。因此國家商務部、環保等相關部門應當擔當起自身責任,及時保持對外消息的暢通,加強對世界各國有關貿易法規情況的調查和研究,充分掌握各國法規下環境標準的新走向和新動態,及早采取措施掌握主動權,避免新貿易措施的實施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政府要積極鼓勵我國企業爭取早日拿到ISO14000認證書。我們還可以以國際協議為后盾,合理利用國際環保組織和協議抵制綠色保護主義。
2.積極開展環境外交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開展環境外交,為了更好地保障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提升我國環境貿易的影響力,我國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以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影響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有責任和義務來推進國際貿易的合作和發展。在堅持國際貿易共同原則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關于環境與貿易的談判,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公正、更合理的規則和制度。同時在國際環境公約立法中發揮應有作用,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環境標準的制定。還應當加強同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的多邊合作,建立相互認可的機制,共同抵制國際貿易壁壘。此外,在處理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關系時要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手段,在爭取利益的同時做到不損害我國可持續發展利益[3]。
3.發展環保產業
隨著國際市場上環保商品和技術需求的擴大,龐大的綠色市場也在逐步興起,并不斷影響著國際市場的結構。我國環保事業起步晚、技術落后、經驗不足,需要借鑒并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經驗,同時抓住當前國際環境的合作性趨勢的機遇,利用外資加大對環保的投入,提高環保技術產業。另一方面可以從金融信貸、稅收等方面出發大力開拓環保產業市場,扶持環保產業,進一步爭取國際環保市場份額。同時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在產品設計和包裝上增加環保因素,并提高產品質量。政府積極鼓勵企業爭取拿到國際綠色認證,以符合國際環境標準的綠色產品打開國際市場,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
4.加大進口產品檢驗和環保監測力度
隨著國際貿易產品安全標準的不斷提升,我國也要不斷加強進口商品檢驗和環保監測力度,積極應對我國進口貿易所存在的問題。首先在進口易污染產品的時候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檢驗和監測體系,根據我國自身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然后進一步完善我國監測體系,對有害我國環境的產品拒絕進入或者高門檻進入。比如針對一些資源消耗型產品的進口,應該先分析它對我國環境帶來的影響再決定是否進入。同時針對部分國家轉移廢棄物到中國的情況更是要加大環保監測力度,嚴格執行國際安全標準,堅決抵制危害我國環境的產品進入我國。
5.建立健全環保標準,加強新建項目審查力度
環保部門應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和今后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環保標準。對于新建項目,要加強環境影響評估,達不到標準的,不準開工建設和試生產。開工生產后,還要加大其監測檢查力度,同時從外資引入的源頭上加強審核,對于環境危害的項目,要加強評估,不能為了經濟發展,而對環境帶來長久危害,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參考文獻
根據市科協的總體改革計劃,2003年,初步形成了我們學會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即:確立以會員為主體,實現民主辦會,具有現代科技團體特點的組織體制和管理模式,完善自立、自強和自律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學會的組織優勢和行業職能,改進和豐富活動方式方法,創立和形成具有學科特色活動項目,樹立學會的學術權威和鮮明的社會性形象;加強學會的能力建設、組織建設,把蘭州塑料工程學會真正辦成滿足黨和國家以及塑料科技工作者的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團體發展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科技學術團體。
按照理事會既定的改革思路,這些年,學會主要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1、順應經濟體制和社會基礎的變化,改進學會的組織體制。建立以會員為主體的組織體制,制定相應規章制度,明確會員的權利和義務,定期向會員征詢意見和建議,接受會員的監督和約束。理順學會內外關系,加強與掛靠單位的聯系,積極吸納塑料學科的企事業單位和科技工作者入會,擴大會員覆蓋面及個人會員的比例,重視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科技工作者入會。
進入21世紀以后,市屬國有企業一直處于動蕩不安的體制改革浪潮中,諸多企業會員破產重組,科技人員去留不明,組織機構的建設不能正常進行,學會改革的事成效甚微。
今年3月,在蘭州市“393”國企改革工程框架已經明朗,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市屬工業結構逐步理順的大好形勢下,我們召開了第五屆會員大會,順應形勢發展,適時修改了學會章程,積極擴大會員基礎,在原來以國企科技工作者為主體的基礎上,吸收了新近崛起的民營、合資企業榆中鴻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永登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蘭州西固區塑料制品廠、蘭州雙信塑料橡膠制品廠、甘肅中立塑料有限公司、蘭州華王塑料容器有限公司為團體會員,其主管生產管理、技術質量工作的負責人也進入了學會理事會領導機構,加強了學會在塑料加工行業的影響力,擴大了塑料科技隊伍的社會基礎。
2、根據自身條件,突出信息服務,改革學會活動方式。積極開展跨學會、跨行業、跨部門的學術活動,探索適合市場經濟條件的學術活動形式和方法,爭取社會對學會活動的支持與認可;努力提高學術會議、學會會刊和科普活動的質量與水平,活躍學術思想、鼓勵創新思維,定期組織論文評選,爭創精品項目,以積極有效的工作實績,爭取政府在制定發展規劃、技術標準、成果鑒定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等方面的授權和委托,拓展學會活動空間;在信息服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用現代技術手段提升學會管理水平,提高學會辦事效率,促進塑料科技信息的交流和資源共享。
——學會與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聯合,創辦了《蘭州塑料科技與信息》內部刊物。其主旨在于加強省內、蘭州地區塑料加工行業科技信息的交流,促進“科技興市、科技興企”事業的發展。學會工作人員克服人員少、資金有限的困難,積極開展塑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主辦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跑省市圖書館、情報所,翻資料,查信息,掃描圖片,追尋最新的科技信息,盡力美化刊物版面,注意提高刊物的技術性、實用性、觀賞性。截止目前,共編發刊物98期,開辟了“專家論壇”、“行業經緯”、“政策法規”、“塑料信息”、“知識庫”、“加工技術”、“市場價格”等8個固定欄目,刊登各種科技信息2000多條;定時塑料原輔材料市場商情98次;轉載專家分析評述、爭鳴文章100余篇;發表技術性論文90余篇。總計約250萬字。從收集到的反饋意見看,政府有關部門認為此刊物建立了蘭州地區塑料加工科技信息傳播、交流的有利渠道,加強了工程學會在塑料加工技術上的權威形象;學會會員和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直屬企業看后,認為刊物刊登的信息比較新鮮,摘編的技術資料可靠實用。
——根據信息經濟的時代要求和已具備的條件,開展了信息管理網絡化方面的基礎建設工作。學會與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合作,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公司機關計算機局域網的建設,為“蘭州塑料加工行業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提高了公司機關行業、企業管理和辦公自動化的效率和水平;五年來,我們充分利用這一有力工具,先是堅持每周一、三、五,現在是全天為公司機關和會員單位提供網絡信息服務,查詢相關技術資料和信息咨詢,實現了塑料行業信息資源的快速查詢和交流,對會員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今年8月,在市科協和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的大力資助下,投資1萬余元,我們建成了“蘭州塑料網”網站,注冊了獨立域名,設置了“塑料資訊”、“供求熱線”、“技術資料”、“交流與咨詢”、“會員展臺”、“視頻點播”、“學會期刊”等七個版塊,并為會員單位提供了免費郵箱服務,截止10月底,已各類信息1000多條,在蘭州地區塑料加工企業與國內外同行之間搭建起了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平臺,提升了學會在塑料加工行業中的影響力。
——十分重視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和評比推薦工作。多年來學會領導親自動手撰寫學術論文,在學會內形成了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使塑料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會員們先后在省內外重要的科技、行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學會從中精心篩選出8篇論文,參加了甘肅省2002年學術年會和兩屆蘭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其中論文《PVC粉料吹膜產品質量的改進》獲二等獎;論文《PVC/NBR油封塞的研制》、《塑料復合中空異型材》獲三等獎;論文《納米聚合物材料開發與技術》和《PVC/ABS塑料合金壓延板材試制總結》在甘肅省2002年學術年會上進行了交流并被收入論文集。
——始終保持對會員企業生產經營、技術改造和質量管理情況的不間斷了解,及時提醒、督促企業會員企業重視對產品質量檢測隊伍的建設,健全機構,規范教育培訓制度,使會員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2001年,學會幫助蘭州塑料廠率先完成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及以后的版本升級工作;配合市經委、市技術監督局和市消費者協會對會員企業名優產品進行了嚴格的考評、復查,其中蘭州塑料廠的“LS牌聚氯乙烯大口徑管材”通過了市政府組織的“蘭州工業名品”復評,保持了“蘭州名品”的榮譽稱號。蘭州塑料包裝材料廠的“好利快牌”塑料裝飾板材、蘭州塑料六廠的雙色雪地鞋靴保持了“蘭州市質量信得過產品”的榮譽稱號。
據近五年綜合統計,會員企業的產品質量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為100%;產品質量損失率為1%以下,質量管理的主要指標都達到了綜合計劃的預定目標。五年中,會員企業共計開發新產品80項,累計產值達13411.71萬元,占總產值的40%左右。
3、拓寬經費籌集渠道,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積極開展信息、教育、技術咨詢等有償服務活動,取得一定經濟收入;積極承接政府或社會委托,開展學術課題研究、技術與產品開發等工作,爭取課題經費和項目經費支持;積極爭取掛靠部門經費支持,嚴格會員會費繳納制度和會費賬目定期公布制度,鞏固和擴大經費來源。
近年來,學會領導對會員企業的科技進步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多次率會員企業的領導和技術人員赴上海、北京、西安、長三角等發達地區進行經濟考察和技術交流,積極參加了國際橡塑機械產品展銷會和2001年亞太國際塑膠工業論壇學術會議及甘肅省2002年學術年會;學會領導以特邀專家身份參加了中國塑料包裝委員會蘇州年會和汕頭專家組會議,參加了省經貿委輕紡行業辦組織的對金昌市金川萬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塑料管材及編織布生產工藝改造》項目及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論證,加大了與省內外、發達地區塑料同行交往的深度和廣度。
學會十分關注會員企業技術合作和生產實踐中技術難題的研究工作,2000年,學會就北京化工大學無滴防霧棚膜、交聯聚乙烯管生產技術的轉讓項目,香港聲威塑膠有限公司合作生產塑料包裝袋項目,菲律賓中亞工業公司合資生產塑料管材、管件項目與合作方進行了多次洽談和技術論證;并配合市經委、市科委組織和“專家企業行”活動,到兩個企業實地研究了“200升雙L環形桶皺折問題”、“特麗綸復合裝飾復合技術”等技術難題。幫助蘭州塑料包裝材料廠完成并通過了聯合國蒙特利爾多邊基金執委會委托國家環保總局對“PE/PS擠出發泡CFC-12替代”項目的竣工驗收。2001年,學會指導3個會員企業開展了對新型塑料材料的研究和試驗,重點研究了超細顆粒絹云母加入PVC對塑料制品品質的影響及經濟效益;研究了納米技術在塑料加工上運用的可能性和具體技術。2003年,學會與會員單位蘭州塑料廠協作,共同完成了“PVC雙壁內螺旋排水管”項目,學會協助報送,將該項目列為蘭州市2003年度“工業科技攻關項目”,并爭取到8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幫助蘭州塑料廠利用現有廠房和舊的擠出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重點在工裝改造、設計制造模具和工藝配方試驗等方面進行科技攻關,提供技術咨詢和工裝設備選型等方面的指導;協助蘭州塑料廠編制了此類管材企業標準。
2006年10月25日,在省經委、省建設廳和市科技局主持下,對蘭州塑料廠“PVC雙壁內螺旋排水管”項目進行了新產品鑒定和科技項目驗收。專家評審委員會認為:雙壁內螺旋排水管內壁設置的螺旋形筋和雙壁結構,具有明顯消音、隔音作用,可有效降低排水管的噪音;產品符合Q/LS13-2006標準。此新產品技術先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PVC雙壁內螺旋排水管的研制成功,凝聚了學會專家、企業領導和項目組技術人員的心血,他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組織項目實施,充分利用現有廠房和舊設備修舊利廢、挖潛改造,重點在模具設計、工裝改造和工藝配方等方面進行科技攻關,在精確計算的基礎上,反復調試工藝、配方,大膽使用了較高比例的填充材料,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又保證了管材各項質量指標。
近年來,我們學會的改革工作始終受到市科協領導的關心和支持,05年、06年在有限的科協經費中都撥出專款,資助我會的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和塑料網站的建設。我們掛靠的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對學會工作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學會的辦公場所、管理人員和主要運作經費,全部由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無償提供,為學會的基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資助。
近年來,我們蘭州塑料工程學會根據本學會的實際,突出信息服務方面和技術咨詢方面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會的改革,爭取到了生存的權力和喘息的機會,但學會前面的路還很艱難,我們不敢有稍許懈怠。今年第五屆會員大會上,黃增源理事長代表理事會對學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繼續辦好學會內部刊物《蘭州塑料科技與信息》,多塑料行業新項目、新產品、新技術方面的信息,多刊登企業改革創新、技術進步和生產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消息,進一步提高刊物的檔次和水平;二是利用好學會的聯系渠道,定期召開塑料行業信息會,為會員企業搭建一個與社會和同行交流的平臺;三是完成“蘭州塑料網”網站的建設,以電子通信手段提高蘭州塑料加工業的影響力;四是充分發揮學會現有專家資源的作用,爭取創辦一個塑料科技咨詢服務實體,為政府項目決策論證和企業的科研創新產品鑒定提供服務。
我們學會將按照理事會的要求繼續努力奮斗,爭取在學會改革中有一個好的表現,切實把蘭州塑料工程學會辦成滿足黨和國家以及塑料科技工作者的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團體發展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科技學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