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52: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安全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建筑安全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1.教學內容的合理優化。
不同專業對安全的要求廣度、深度不同,建筑安全課程應緊密結合專業特點進行內容統籌,教學內容上要有所側重。對于安全工程專業來說,尤其應該體現本質安全化的時代要求。在教學伊始,就要針對專業基礎及專業特點,確定需要詳細講解的知識點。既要保證知識覆蓋面廣,又要保證學生聽得懂、想得通、學得會、記得牢。將現有教學內容與之前學過的力學、材料學、機械學等原理結合,重點在于聯系工程實際,對各知識點進行梳理,使其更加合理和系統,實現重點突出、結構明晰、層次分明、原理透徹的目標。建筑安全涉及多學科知識,不僅要講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還應針對專業特色結合典型案例把重點分析講解清楚,使學生在理論聯系實際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相關聯的章節應該進行重新組織,使其前后呼應,關聯學習。如可以在腳手架工程中介紹結構計算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一開始就清楚的了解工程結構到力學模型的簡化過程,明確結構力學在腳手架安裝中的任務及其與工程結構設計、管理等方面的聯系。又比如在高處作業中聯系腳手架工程相關規定和搭建要求,明確腳手架項目施工安全中的保障措施與高處作業需求之間的聯系,如欄桿、擋腳板設置的必要性。由于安全工程專業定位于培養專業安全管理人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精簡公式推導過程,簡化枯燥的數值運算,著重闡明公式中物理符號的意義及其應用,定量計算和定性判斷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工程事故實例分析,判定事先預防部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相關規范的要求。
2.教學方式的發展創新。
傳統課堂授課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單一教學,學生被動接受,往往容易走神分心。與時俱進的課堂教學形式要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案例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且必要的學習方式,可使學生從感性上加深對安全危害的認識,同時也是一種增強安全重要性潛意識的有效手段。災難往往不是只由一個原因導致的,很多時候災難的發生是幾方面的缺陷共同導致的。如一名建筑工人從外腳手架第三層摔下來的事故,可結合腳手架工程的欄桿防護、高處作業安全帶的使用、安監人員的安全教育等方面進行引導,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去分析診斷生產過程中系統的安全性能,并從學生的角度嘗試提出預防和控制的方法。這樣一來,一方面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各章節知識的綜合把握,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在了解了建筑安全設計相關內容之后,可將學生分組討論同一事故案例并給出整改建議,由于關注點的不同及思維的局限性,可以再讓幾個小組之間進行互評,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對自身安全設計方面的反思,更直觀地指出對方小組整改方案的優缺點。這種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討論和互評活動,必然會提高學生的建筑安全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他們更自主、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教學手段應多樣化,特別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實現傳統教學不容易講述清楚的內容。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能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教于樂。如對于垂直運輸機械中自升式塔吊的“長高”問題,以前教學中只是演示一組塔吊組裝的靜態圖片配合講解,學生看完后仍然不清楚究竟是如何升高的,抬升時支撐方式如何實現,在這些細節方面,很難用照片表述清楚。現在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塔吊組裝抬升方式用動畫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看,邊播放邊講解,并對細節處放大突出,使學生對于塔吊長高的全過程有個清晰明了的認識,這樣我們借助多媒體這一新型教學手段,有圖形,有聲音,有錄像,書本上蒼白復雜的結構示意圖可通過制作動畫變得直觀形象,彌補了部分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差距,增強了學生的視覺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建筑安全中相關機械設備原理。
3.科技興安的時代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提高,人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安全發展到當代,對于安全的需求到了本質安全化的階段,在安全認識上取得了一大進步,要求對事故由被動接受到積極事先預防,以實現從源頭杜絕事故。引導學生樹立以科技手段增強建筑安全的理念,如加強新型安全防護技術、防護用具、新型材料和機械設備的研究,減少設備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加大建筑現場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促進建筑業由粗放型、勞動密集型向集約型、科技創新型的轉變,減少施工過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安全事故。充分利用遠程監控技術,為施工安全監管提高效率和提供方便。從學生教育入手,利用圖片、視頻、事故、案例作對比,將科技的重要作用牢牢烙印在學生心里,積極創造和爭取各種有利條件,不斷改善建筑安全施工條件和人員結構,提高行業人員綜合素質,促進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科技專業隊伍。
由于焊工在焊接時要與電、可燃及易爆氣體、壓力容器等接觸,在焊接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煙塵、電弧光的輻射、焊接熱源的高溫、高頻磁場、噪聲和射線等,有時還要在高處、水下、容器設備內部等特殊環境中作業。為此我國明確規定:金屬焊接(切割)作業是特種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者—焊工屬特種作業人員。如果焊工不熟悉有關勞動保護知識,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就可能引起觸電、火災、爆炸、金屬飛濺燙傷等工傷事故及焊工塵肺病、中毒、電光性眼炎、皮膚病等職業病的產生。這不僅給國家財產造成經濟損失,而且直接影響焊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但是傳統的焊接專業課程內容往往過多注重焊接工藝與技能操作技術,對于本專業安全素養教育僅停留在緒論課及各技能操作中簡單提及的一點安全技術內容中,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全面性,教學過程相對分散不集中。通過對焊接專業畢業生的問卷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的內涵比較模糊,對職業病知識比較欠缺,對急救常識掌握不夠,對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有哪些危險有害因素了解不透徹,對可能造成的傷害也知道的不多,這說明在中職學校開展專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焊接專業安全素養課程建設思路
為確保焊接專業安全素養教育的開設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我們經過多次研討,首先將安全素養教育納入了課程體系并用一定的課時保障,同時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評價和考核等方面進行了課程建設的構建。
2.1師資、教材、課時三落實
2.1.1師資建設。職業學校開展專業安全教育效果如何,師資是關鍵。近幾年來,我校通過理論教師與實習教師結對子方式,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步向一體化教師模式轉變。同時,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全省技能操作資質認證,并鼓勵教師深入企業參與實踐鍛煉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安全教育理念,強化教師的專業操作技能。目前我校已有兩名焊工高級技師,兩名焊工技師,這為順利實施本專業安全素養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障。
2.1.2教材建設。目前,我校主要選用員工特殊工種安全培訓用書《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學生用書《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及《焊工技能訓練》三本教材相關內容進行授課,同時我們已經完成了本專業安全教育讀本編寫及題庫建設,并借助于我們組織學生拍攝的“安全雙述”(崗位描述及手指口述)視頻綜合進行安全素養教育授課。
2.1.3課時。為了保證教育的效果,我們已將焊接專業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列入學校正常的教學體系,開設專業素養課程,每周2課時,一學年至少保證30課時。一年級以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培養為主,二年級以專業安全知識和技能培養為主。
2.2明確課程教學目標。通過該課程系統學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存在的職業危害及可能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掌握預防工傷事故及職業病應具備的勞動衛生知識及防護措施,并具備一定的事故急救常識。使學生樹立主動安全意識,掌握專業安全知識,具備安全操作技能。
2.3優化設置教學內容。根據焊接專業崗位特點,設置安全素養教學內容如下:焊接與切割勞動衛生與防護;焊接與切割安全用電、焊接與切割防火防爆、各種焊接與切割方法安全操作技術(焊條焊與電弧切割、氣體保護焊、氣焊與氣割、特殊焊接與切割作業)、各種事故安全急救常識及典型焊接與切割事故案例與事故原因分析等。在合理設置本專業教學內容的同時,完成了相應內容教學大綱的編制。
2.4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采用課堂教學為主,現場實習為輔,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將焊接專業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學生的未來職業、崗位緊密結合在一起。注重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專業安全素養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針對該專業對應的職業病以及職業傷害的特點,我們以課堂講授為主,將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多媒體光盤模擬現場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綜合運用,通過案例再現、情景啟發、視頻解說等模式讓學生領會“懂安全是前提,會安全是基礎,能安全是關鍵,不出事是本事”的安全理念內涵,體會“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安全觀轉變的意義。實習教學不放松。現場教學是解讀安全生產、實施安全素養教育的主陣地。結合校實習車間焊接作業環境、焊接設備及焊工勞動防護及焊接作業體會開展針對性教學,更容易充實教學內容,強化教學直觀效果。同時定期組織學生去各單位工廠見習,熟悉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使學生及早預見未來職業崗位特點,利于調動學生主人翁參與感意識,在理———實一體的教學氛圍中讓安全知識深植于學生身心中。豐富實踐活動。組織實踐活動是開展專業安全素養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通過主題班會或主題實踐活動宣講相關知識,并聘請了一些企業焊工師傅現身說教。同時借助于校園網、廣播站、宣傳欄等載體宣傳安全知識,定期組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急救演練等活動,通過開展融教育與趣味性一體的多項實踐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安全知識的興趣。
1.適應國家和交通土建行業安全生產的新形勢。安全生產事關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核心工作。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的安全問題日益顯現出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中的安全問題是其中之一。近年來,發生在交通土建行業的一系列安全生產事故,損失之重,影響之大,頻率之高,令人觸目驚心。交通土建專業安全素質教育的提高,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相關要求,有利于通過人才培養助推交通土建行業的安全建設。
2.交通土建專業人才的安全使命和責任。交通土建專業學生將成為未來行業內各個工程項目技術主導力量,肩負著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營運和管理工作。面對日益復雜的交通土建生產建設,對安全的要求也已上升到新的高度,為此,交通土建專業學生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基礎科學理論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應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保障現代交通土建行業順利運行。交通土建專業安全素質的提高,是交通土建專業人才安全責任和使命的體現。
3.體現交通土建行業“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交通土建項目龐大、復雜,事故多發。將安全生產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成果應用于交通土建專業的教學中,提高交通土建專業學生的安全素質,有助于將來他們把“安全第一”的觀念融入所參與的工程建設中,把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統一起來,把人、物、環境及管理等因素對安全施工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做到本質安全,體現交通土建行業“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
4.交通土建專業畢業生就業需求。國家、行業及企業層面都十分重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及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工作,隨著各項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出臺,從近幾年的就業形勢看,用人單位除了在安全工程專業方面有特殊需求外,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維護相關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其專業技術扎實,而且要具有相關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安全知識和能力。
二、交通土建專業安全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1.構建面向交通土建專業的安全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探索安全科學基本知識與交通土建專業知識的聯系點,將安全技能和安全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交通土建具體專業知識點講授中,構建面向交通土建專業的安全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2.研究面向交通土建專業的安全素質教育教學方法。以具體、典型的交通土建工程項目(如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為載體,研究在具體學習情景中提高學生安全素質的教學方法。
3.建立面向交通土建專業的安全素質培養評估體系。基于層次分析法對安全科學基本知識點進行權重分析,建立定量的安全素質指標評估體系,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安全素質的全面達標。
三、交通土建專業安全素質教育創新點
1.面向交通土建專業的安全素質培養模式。傳統的安全素質教育是面向“大工科”背景的,而不同專業有其自身差異和服務需求,安全素質培養需要區分化、特色化,需要構建以交通土建工程學科為背景,服務于交通土建安全生產需求的安全素質教育培養模式。
2.系統融合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以往的工科安全素質教育,僅僅是通過開設一、兩門安全技術方面的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安全素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將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系統融合、滲透到交通土建專業學習之中,使安全素質教育常態化、系統化。
3“.安全技能與安全人文教育”雙驅動培養模式。傳統的安全素質培養只注重安全技能的培養,而要從根本上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素質,需要通過安全文化、安全倫理等方面的培養,才能真正地將“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觀念融入到工程項目建設中,需要構建基于安全技能與安全人文教育的雙驅動安全素質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蔣復量(1978-),男,湖南永州人,南華大學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向陽(1962-),男,湖南衡陽人,南華大學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教授。(湖南 衡陽 421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0-205)、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1-192)、南華大學校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2XJG2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4-0169-03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十分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全面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實際問題進行設計或研究的綜合性訓練。畢業設計(論文)旨在檢驗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使學生在思想作風、工作態度、組織紀律和團結協作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訓練,為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做好了準備。教育部對高校大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也高度重視,曾下文明確要求確保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并將其納入本科教學評估的范圍之內;[1]而在高等學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中對畢業設計(論文)也有專門的規定。[2-4]
一、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概況
南華大學安全工程本科專業從2004年開始招生,初始規模為每年45人左右;從2007年開始每年招3個班,規模為120人左右。為適應我國核能開發戰略,為我國核電事業的安全高效發展培養合格的安全類本科人才,南華大學2010年3月向教育部申報了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本科專業核安全工程專業并獲得了批準,同時,2011年核安全工程專業獲批為湖南省特色建設專業,2012年獲批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版)》,核安全工程專業與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合并為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因此,南華大學的安全工程專業從一開始辦學就具有濃厚的“核”安全特色,有相當比例的畢業生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以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企事業單位就業。[5-7]
二、畢業設計(論文)的流程與模式
1.畢業設計(論文)的流程
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總的時間為14周,一般是大四的第一學期安排4周,大四第二學期安排10周。畢業設計(論文)的一般流程如圖1所示。
2.畢業設計(論文)的模式
安全工程是一個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災害防治學、管理學、教育學、職業衛生學和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的交叉學科,與其他專業相比,安全工程專業屬于新興的本科專業。[8]安全學科的綜合性和多樣性決定了該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與其他工科專業有所差異。總體上,可以將畢業設計(論文)分為兩大部分,即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方向可細分為(鈾)礦井(核設施)通風系統設計、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方案、建筑消防系統設計以及礦山爆破方案設計等;畢業論文方向可細分為企業(現場)安全評價、企業(現場)安全管理、企業(現場)職業衛生狀況調查與評價以及結合指導教師承擔的各類課題開展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等。
三、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不足
自1999年大規模擴招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錄取率超過了80%,一些地區的本科錄取率超過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高校擴招的步伐,存在生師比過高、缺乏大師、教師來源單一且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這在一些省屬本科院校的新辦專業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比如南華大學的安全工程專業,2004年開始正式招生,到目前為止全職專業教師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畢業生120人左右,因此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任務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師都承擔了一定的科研任務或者在職攻讀學位,造成指導教師相對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指導深度不夠,這在客觀上也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2.學生認識不足
當前大學校園學生的學習風氣普遍下滑,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加之受社會上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識的不良風氣的影響,意志不堅定的大學生學習熱情下降,這在畢業班的學生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如有的學生已經簽了就業協議,認為所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與將來從事的職業關系不大;有的學生忙于升學的事情(如碩士研究生復試)或者準備各級公務員考試或者利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考取駕照等等,心思根本沒有放在畢業設計(論文)上;也有的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很簡單,答辯前幾周通過東拼西湊就能完成,對于指導教師的要求和進度安排不以為然。
3.教學資源不足
從嚴格意義上講,指導教師也是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重要教學資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師資單獨列出來進行討論。除此之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還需要專用教室、良好的圖書資源和網絡數據庫、本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數據庫、實驗室條件(包括學生計算機機房)等教學資源。目前,除了藝術設計類等少數幾個專業以外,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基本上沒有專用教室,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電腦完成。學校的中文文獻和數字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是數字資源的下載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獻資源相對比較缺乏。安全工程專業實驗室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大多數只能做一些驗證性實驗或者簡單的測試,具有培養創新人才功能的綜合性實驗開展得很少。
4.過程監控不嚴
雖然學校和學院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制定了很多規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中期檢查,按照比例抽出學生參加校級公開答辯,對上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抽查等。但是學校畢業生眾多,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主要由指導教師負責,而指導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程度也相差甚遠,使得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開題、答辯等諸多環節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5.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較差、自學能力較低,對學校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創新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均較薄弱,導致很難做出好的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少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格式不符合南華大學的要求,排版問題比較突出。
(2)選題不合理,抄襲現象比較普遍。畢業設計(論文)從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題,但是內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評價方面的;而根據歷年的資料進行統計,設計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論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
(3)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情況不理想。大部分畢業生的答辯PPT制作質量比較低劣,答辯過程敘述不清楚,回答問題情況不理想。
四、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結合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擴大指導教師隊伍
要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指導教師是關鍵。針對安全工程系師資力量不足的現實情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積極調動學校、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的力量。比如每年將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任務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安排給其他學院和本學院其他系的教師,一方面體現了安全工程的學科交叉屬性,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安全工程系教師的壓力和工作量,效果較好。
(2)積極引進教師。安全工程系自2011年開始積極從其他院校和本校的研究生中招聘引進青年教師。2011年引進2名碩士,2012年引進1名碩士,2013年引進2名博士,計劃2014年繼續引進2名博士。
(3)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積極培養年輕教師。按照學校的規定,只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才能獨立指導畢業設計(論文),而新進的碩士要2~3年才能獲得講師職稱。安全工程系通過指定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者博士學位的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青年教師每年協助其指導教師負責一定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指導,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1)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動員。在每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開始之前,召集畢業生進行動員,系主任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關的紀律和要求。
(2)召集指導教師開會,明確指導教師的責任,指導教師在日常的指導工作中要反復和學生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
(3)對極少數不認真的學生給予延期答辯,延期答辯不通過的,和下一屆畢業生一起答辯。
(4)對畢業生請假進行嚴格審批和控制。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請假的,必須經指導教師、學工室輔導員教師和主管院領導的審批,而且對請假的時間跨度進行嚴格控制。
總之,采取正面教育為主,反面懲戒為輔的手段,引導畢業班學生重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3.努力改善和補充教學資源
(1)不斷改善專業實驗室的條件。利用財政部的專項資金,積極購買了部分先進的大型儀器,比如從美國原裝進口的空氣動力學粒徑譜儀等。
(2)積極建設本科生的計算機房。通過學院的努力,新建了可以同時容納30人上機的計算機房,本科畢業生在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時可以申請使用。
(3)學生在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如果需要下載外文電子文獻,可以先收集好所需文獻的名稱,然后通過指導教師收集和下載全文,再返回給學生。
(4)充分利用校外資源。一方面鼓勵保研到外校的學生在將來的碩士階段指導教師處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學校先后有保研的學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完成畢業論文,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4.加強過程監控
(1)建立指導教師QQ群,系主任事先將學校、學院的通知、畢業設計(論文)的標準格式等相關要求在共享中,其他教師可以自由下載和學習。
(2)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工作的指導。下達任務書之后的四周之內,要求學生在查閱相關文獻和調研的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和英文文獻的翻譯,并且要制作開題報告PPT,然后參加安全工程系組織的答辯,只有答辯通過后才能開始下一步的工作,否則要求重新選題或者重寫開題報告。
(3)要求每一位指導教師建立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QQ群,并且開通飛信,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掌握學生的動態。
(4)認真組織中期檢查。每年的4月安全工程系在學校和學院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中期檢查,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學生已完成部分的電子稿、畢業設計(論文)原始資料(含電子稿)等。
(5)答辯前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復制比檢測,要求所有參加答辯的學生都要進行檢測,對復制比過高的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學生進行認真修改,修改后進行二次檢測,直到合格才能參加答辯。
(6)嚴格答辯過程管理。在正式答辯前組織學生參加預答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學生最后的成績由指導教師的評價、評閱教師的評價和答辯表現綜合確定。
(7)對相關材料及時進行歸檔。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電子稿、復制比檢測證明、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和原始資料,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評閱和答辯相關材料等。
五、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第一,建立了適合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整套管理制度,格式更加規范。從2011屆和2012屆的畢業設計(論文)來看,格式不合格的非常少見。
第二,選題更加多樣化。根據學科特點,提出了“大安全”的選題思想,這就使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形式更加多樣化,放寬選題范圍,題目只要是結合本專業知識和具體的工程實踐均可進行,對不同學生采取了不同的題目。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其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
第三,由于在答辯前,要求學生進行復制比檢測,抄襲的現象有所遏制。
第四,青年教師參與指導畢業設計(論文),他們工作有激情,有一些新的想法,認真負責,對提高設計和論文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第五,在正式答辯前進行預答辯,預答辯中指導教師提出了較多的修改意見,因此正式答辯的PPT的質量、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質量、學生的介紹和回答問題情況都有較大提高。
第六,指導教師的責任心有所加強,指導方式更加多樣化。師生之間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如手機、飛信、E-mail、QQ群等聯系方式進行隨時溝通。根據大部分畢業生是利用電腦在宿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這一實際情況,有的指導教師直接到學生宿舍進行集中輔導,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七,隨著安全工程系承擔的科研課題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跟隨指導教師參與部分科研工作并完成畢業論文,客觀上實現了科研實踐支持教學的目的;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參與了省級或者校級的學生創新課題,在畢業論文階段時適當進行加深,這些學生的論文質量往往比較好,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質量。
第八,隨著安全工程系實驗儀器設備的增加和實驗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借助于實驗設備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或者是采用商業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實驗研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第九,畢業設計(論文)的歸檔資料越來越規范。安全工程系設立了教學秘書,由青年教師擔任,專門負責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的歸檔,并收集畢業設計(論文)及其原始資料等的電子版刻錄成光盤永久保存。
六、結論與建議
畢業設計(論文)有著重要的意義,能深化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綜合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督促學生認真對待畢業設計(論文)各個階段的工作,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但同時也要看到,全面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教學管理、指導教師和學生等三個方面,需要付出長期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娟.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巢湖學院學報,2012,14(2):137-139.
[2]宋守信,楊書宏,傅貴,等.中美安全工程專業教育及認證標準對比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12):23-28.
[3]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認證標準:通用標準[EB/OL]. [2013-08-19].http:///column.php?cid=17.
[4]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認證標準>:補充標準(安全工程專業)
[EB/OL]. [2013-08-19].http:///column.php?cid =18&ccid=31.
[5]蔣復量,李向陽,譚凱旋,等.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專業特色教育研究與實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1):12-18.
關鍵詞:轉基因作物;環境倫理;倫理原則;倫理實踐
Abstract:Just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geneticallymodified crops not only bring benefits, also trigger arguments, among which the ethical problems captures most attention. After researching the origins of those ethical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ethical principles to direct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geneticallymodified crops, so as to ensur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crops will be developed favorably for human beings and ecology environment.
Key words:geneticallymodified crop;environmental ethics;ethical principle;ethical practice
轉基因作物又稱基因工程作物,泛指利用以DNA重組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將外源基因整合于受體植物基因組,通過改造作物的遺傳組成所獲得的某種新的遺傳特性的作物。[1]它在改善生物的抗性、提高生物品質、人類保健和醫藥及環保等方面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然而,轉基因作物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類帶來福利的同時,也潛伏著人類深切的恐慌,引發了諸多倫理問題。
一、轉基因作物引發的倫理爭議
在轉基因作物的研究開發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如下的一些倫理爭議。
(一)轉基因作物及食品的風險性
轉基因作物及食品在研究和商業化過程中給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及人類健康帶來了很大的潛在風險,引發了相關環境倫理方面的爭論。
目前轉入作物的插入特性以抗除草劑最多,其次為抗蟲和抗病毒。當這些轉基因通過基因流動逐漸在野生種群、非轉基因同種作物中定居后,使作物的野生近緣種有獲得選擇優勢的潛在可能性,將可能產生“超級雜草”,或造成遺傳多樣性的喪失。這對生態系統、其他物種是否公平?換言之,生態系統、各物種是否具有道德主體地位?
轉基因食品,指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轉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為加工原料生產的食品,統稱為“轉基因食品”。
消費者擔心轉基因食品有毒;會引起過敏反應;引起人體對抗生素的抗性;素食主義者擔心在植物性食品中轉入了動物基因;穆斯林擔心在其他動植物種轉入了豬的基因,引出了對特殊人群的尊重問題。
(二)轉基因食品的標簽問題與知情選擇
近年來,就轉基因食品是否貼標簽問題,國際上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被稱為“標簽風波”[2]。從中可以看出,標簽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給消費者提供有關轉基因食品的信息并與傳統食品區分開來,以便素食主義者、宗教信徒等消費者在知情的情況下能夠自主選擇,這是對他們信仰與人格的尊重,避免引發諸如民族沖突和宗教沖突等社會問題。
(三)基因資源的保護與利益分享
在基因研究國際合作實踐過程中,存在著有失公平的情況。發達國家以“未具備開發、使用能力,守著也是浪費”為借口或以國際合作為幌子大肆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基因資源,將發展中國家的基因資源據為己有。如把發展中國家的原始品種資源引進并進行基因改造后,生產出更優質的品種,然后再以此來搶占國際市場或申報專利,而發展中國家使用該基因資源時卻要支付高昂的專利費。圍繞基因資源、基因專利的激烈爭論,是現代人在新的技術范式中尋求各種不同利益間均衡與協調的表現。在國際合作中如何界定基因的專利權、如何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實現利益分享等,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轉基因作物引發爭議的倫理根源
從倫理學及生態倫理學的角度看,轉基因作物在研究開發、商品化過程中引發上述倫理爭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忽視生態利益
基因技術尤其是轉基因作物的研究、應用會對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土壤、基因資源庫、生態系統產生潛在的不可估量的影響。人們在追逐轉基因作物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的時候,往往忽視了生態利益。在發展這一高科技時,我們應以正確的生態倫理觀來指引基因技術的發展方向。
生態倫理學把承認自然界的價值作為出發點,主張把道德權利擴大到動物、植物和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要求確認它們在一種自然狀態中持續存在的權利。在生態實踐中人與自然協同進化的價值觀傾向于承認自然界生物個體及其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圈)的各種價值。余謀昌先生指出:“‘價值’與‘權利’這兩個概念是有聯系的,從對自然界價值的確認,會導致對自然界權利的確認。生命和自然界有權利,因為它具有內在價值,為了實現它的價值就必須享有一定的權利。”[3]羅爾斯頓也指出:“生存權,從生物學上講,是指為了生存適應性配合的權利。適應性配合,需經上千年的維持生存過程。這種思想至少使人們想到,在某一生態位的物種,它們有完善的權利。因此,人類允許物種的存在和進化,才是公正的。”[4]可見自然界的權利主要體現在它的生存權方面,即擁有按照生態規律持續生存下去的權利。在以后的基因技術實踐中,要確立起尊重自然生態系統的態度,考慮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權利,謹慎開發轉基因技術。
(二)忽視消費者的知情選擇權
自主選擇權建立在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基礎上,沒有知情權,也就談不上自主選擇。轉基因作物生產者和銷售者普遍認為:只要符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993年提出的“實質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則①,就可以認為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一樣是安全的,也就不必要對其進行貼標簽了。
反對者則認為,這一原則實際上是用最終食品的化學成分來評價食品的安全性,而不管轉基因作物或轉基因食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包括人體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這是結果評價法,而不是過程評價法。如果從哲學的角度反思,“實質等同性”原則的缺陷在于用還原論和單一的線性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還有人認為,用全面的生化、毒理學、過敏性和免疫學的實驗和檢測方法來評價轉基因食品,會增加轉基因食品的成本和消費者的負擔;用“實質等同性”原則可以降低成本。但筆者認為這些增加的成本與消費者的健康權、知情權、選擇權相比是次要的。而且,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降低轉基因食品的成本,如提高轉基因技術和管理水平。因為成本過高而降低安全評價的標準,這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更不能成為不貼標簽的理由。
(三)國際合作中的正義缺失
在國際合作中,由基因專利帶來的利益分配,有時并不能為盡可能多的資源擁有者分享。生物海盜行為比比皆是。[5]這就涉及基因資源的公平使用問題。
發展中國家提出從相應的國際合作研究成果中分享利益的要求,本身是基于現存的知識產權制度,而從法律角度看,分享利益要求也是依靠現行的知識產權法或專利法來為其辯解。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簡單的宣稱對基因資源的主權并非其最終目的,分享基因技術的成果才是其最大利益所在。[6]正因如此,發展中國家指責發達國家利用各種途徑在發展中國家獲取基因資源進行研究開發并尋求專利保護的做法是一種“生物海盜”行為,要求對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進行修正。發達國家從保護自身既有利益出發,堅持現有知識產權制度中一些對己有利的原則,反對發展中國家在現行制度中引進新規定。在公正的原則下,如何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基因研究方面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利益的公正分配;發展中國家如何從基因資源的主權出發,在法律上設計出一套相應制度,確保自己能夠分享以基因資源為基礎的專利技術的商業利益,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三、維護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的倫理原則
根據轉基因作物(食品)研究涉及的主體及問題,從尊重人和自然的角度,確定如下倫理原則:
(一)風險防范原則
風險防范(vorsorge)思想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德國環境法中提出的。它的核心在于不確定性不能成為不行動或延遲行動的理由之一,體現的是“安全要比后悔好”的價值取向。對于管理具有潛伏性和不可逆性的基因技術風險,具有深遠的倫理意義和制度意義。
這一原則也體現了環境倫理中追求代際公平的思想。對未來利益的關注是風險防范原則與代際倫理的結合點,它要求現代人在行動時要考慮到未來后代的利益。轉基因技術對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風險具有潛伏性和不可逆轉性。如轉基因作物發生“基因漂移”對自然基因庫的污染將導致怎樣的生態環境惡果,短時期內可能幾代之內也很難顯現出來,承受環境風險后果的將是我們的子孫后代。因此,在發展轉基因技術時要堅持風險防范原則,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歷史教訓。
(二)尊重消費者知情選擇權原則
康德認為自由與理性把人與其他生物區別開來,我們具有規范性的自決能力,而該能力是我們人之為人的一種最高價值。因此,一個人受到別人尊重是因為他可以自由選擇和決定自己的未來和命運。一個人也有義務尊重別人的這種同等的自決能力。從康德哲學的觀點來看,把某人當作人來尊重,就必須尊重他的自由,而尊重他人的自由則意味著必須考慮我們自己的行為和政策對他人產生的影響。我們沒有干涉他人自由追求其目標的權利,但是,當我們不尊重他們的知情權時,恰恰就是在干涉他們的自由。某人作為理性和自主的人而被尊重的事實,也意味著人們應該尊重他的知情權,因為這是自主的必要條件。如果不進行標識,消費者無法獲得相關信息,致使知情權缺失,不能自由選擇,實質上是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限制。所以,在轉基因食品標識問題上,必須以尊重個人的知情權、自由選擇權與人格尊嚴為前提。應該保護和尊重消費者的知情選擇權。
(三)利益分享、公正原則
當代專利權把專利視為經濟政策的一種工具,是一種激勵機制,能夠激發科研人員研究的熱情,激起投資商對科學研究進行投資的興趣。專利權的授予當然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但是,也有一個前提條件,即不能損害人類的整體利益或者不能危害其他大多數人的利益,要促進公共利益的發展。這正是專利法中倫理條款的要求。法律也要接受道德的制約。
2001年10月聯合國“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工作組會議”,要求各國政府應該鼓勵專利申請者披露基因資源的起源國、傳統知識、創新和做法等,提出“促進向提供遺傳資源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的財政資源”,“建立承認并保護土著社區和地方社區的知識創新和做法機制及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促進緩解貧困,支持實現人類糧食安全、保健和文化完整”,促進利益的公正分配。
四、維護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的倫理實踐
實踐中需公眾、科學家、政府共同努力來維護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應用,使之朝著有利于人、有利于自然環境的方向健康發展。
(一)普及基因科普知識,提高公眾參與能力
公眾對轉基因作物、食品的認識不是很全面、客觀,因此有必要對公眾進行基因知識的普及教育。要向消費者客觀公正和全面地傳播有關知識,保障他們的知情權,樹立基因資源的保護意識和公平合理的使用意識,使其具有實際參與決策(決定)的能力。科學家、政府、新聞媒體和公民個人都應行動起來,通過各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二)加強基因科學家的倫理責任
為提醒科學家的道德責任感而營造一種社會氛圍。首先,倫理研究與科技活動應當配套進行,而且要形成機制。如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子計劃——ELSI。第二,在宣傳倫理知識的同時,建立配套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倫理委員會的監督評價功能。第三,新聞媒體應在倫理宣傳中發揮作用,在報道重大科技成果時,要讓公眾知道其中可能存在的倫理問題,要灌輸知情權原則和公眾參與意識。第四,高層領導、決策者、基因科學家、社會科學家要充分交流探討,決策時做到科學化、民主化,努力營造基因技術發展必須要接受倫理道德的引導、科學家必須承擔起倫理責任的社會氛圍,從而維護轉基因技術的安全。
(三)完善政府對轉基因作物的管理
只有將上述倫理原則內化于法律體系之中,優良倫理道德才能更好地保障社會和生態系統的存在發展,增進每個人的利益。我國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落后于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的現狀,已經不能滿足轉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需要。為此,應進一步加強對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規建設,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國際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準則,加強生物安全立法,推行標簽管理。
參考文獻
[1]朱玉賢,李毅.現代分子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樊龍江,周雪平.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爭論與事實[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314.
[3]余謀昌.生態倫理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81.
自1999年大規模擴招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錄取率超過了80%,一些地區的本科錄取率超過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高校擴招的步伐,存在生師比過高、缺乏大師、教師來源單一且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這在一些省屬本科院校的新辦專業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比如南華大學的安全工程專業,2004年開始正式招生,到目前為止全職專業教師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畢業生120人左右,因此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任務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師都承擔了一定的科研任務或者在職攻讀學位,造成指導教師相對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指導深度不夠,這在客觀上也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2.學生認識不足
當前大學校園學生的學習風氣普遍下滑,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加之受社會上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識的不良風氣的影響,意志不堅定的大學生學習熱情下降,這在畢業班的學生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如有的學生已經簽了就業協議,認為所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與將來從事的職業關系不大;有的學生忙于升學的事情(如碩士研究生復試)或者準備各級公務員考試或者利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考取駕照等等,心思根本沒有放在畢業設計(論文)上;也有的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很簡單,答辯前幾周通過東拼西湊就能完成,對于指導教師的要求和進度安排不以為然。
3.教學資源不足
從嚴格意義上講,指導教師也是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重要教學資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師資單獨列出來進行討論。除此之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還需要專用教室、良好的圖書資源和網絡數據庫、本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數據庫、實驗室條件(包括學生計算機機房)等教學資源。目前,除了藝術設計類等少數幾個專業以外,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基本上沒有專用教室,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電腦完成。學校的中文文獻和數字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是數字資源的下載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獻資源相對比較缺乏。安全工程專業實驗室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大多數只能做一些驗證性實驗或者簡單的測試,具有培養創新人才功能的綜合性實驗開展得很少。
4.過程監控不嚴
雖然學校和學院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制定了很多規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中期檢查,按照比例抽出學生參加校級公開答辯,對上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抽查等。但是學校畢業生眾多,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主要由指導教師負責,而指導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程度也相差甚遠,使得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開題、答辯等諸多環節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5.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較差、自學能力較低,對學校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創新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均較薄弱,導致很難做出好的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少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格式不符合南華大學的要求,排版問題比較突出。
(2)選題不合理,抄襲現象比較普遍。畢業設計(論文)從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題,但是內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評價方面的;而根據歷年的資料進行統計,設計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論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
(3)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情況不理想。大部分畢業生的答辯PPT制作質量比較低劣,答辯過程敘述不清楚,回答問題情況不理想。
二、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結合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擴大指導教師隊伍
要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指導教師是關鍵。針對安全工程系師資力量不足的現實情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積極調動學校、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的力量。比如每年將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任務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安排給其他學院和本學院其他系的教師,一方面體現了安全工程的學科交叉屬性,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安全工程系教師的壓力和工作量,效果較好。
(2)積極引進教師。安全工程系自2011年開始積極從其他院校和本校的研究生中招聘引進青年教師。2011年引進2名碩士,2012年引進1名碩士,2013年引進2名博士,計劃2014年繼續引進2名博士。
(3)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積極培養年輕教師。按照學校的規定,只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才能獨立指導畢業設計(論文),而新進的碩士要2~3年才能獲得講師職稱。安全工程系通過指定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者博士學位的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青年教師每年協助其指導教師負責一定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指導,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1)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動員。在每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開始之前,召集畢業生進行動員,系主任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關的紀律和要求。
(2)召集指導教師開會,明確指導教師的責任,指導教師在日常的指導工作中要反復和學生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
(3)對極少數不認真的學生給予延期答辯,延期答辯不通過的,和下一屆畢業生一起答辯。
(4)對畢業生請假進行嚴格審批和控制。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請假的,必須經指導教師、學工室輔導員教師和主管院領導的審批,而且對請假的時間跨度進行嚴格控制。總之,采取正面教育為主,反面懲戒為輔的手段,引導畢業班學生重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3.努力改善和補充教學資源
(1)不斷改善專業實驗室的條件。利用財政部的專項資金,積極購買了部分先進的大型儀器,比如從美國原裝進口的空氣動力學粒徑譜儀等。
(2)積極建設本科生的計算機房。通過學院的努力,新建了可以同時容納30人上機的計算機房,本科畢業生在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時可以申請使用。
(3)學生在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如果需要下載外文電子文獻,可以先收集好所需文獻的名稱,然后通過指導教師收集和下載全文,再返回給學生。
(4)充分利用校外資源。一方面鼓勵保研到外校的學生在將來的碩士階段指導教師處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學校先后有保研的學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完成畢業論文,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4.加強過程監控
(1)建立指導教師QQ群,系主任事先將學校、學院的通知、畢業設計(論文)的標準格式等相關要求在共享中,其他教師可以自由下載和學習。
(2)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工作的指導。下達任務書之后的四周之內,要求學生在查閱相關文獻和調研的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和英文文獻的翻譯,并且要制作開題報告PPT,然后參加安全工程系組織的答辯,只有答辯通過后才能開始下一步的工作,否則要求重新選題或者重寫開題報告。
(3)要求每一位指導教師建立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QQ群,并且開通飛信,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掌握學生的動態。
(4)認真組織中期檢查。每年的4月安全工程系在學校和學院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中期檢查,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學生已完成部分的電子稿、畢業設計(論文)原始資料(含電子稿)等。
(5)答辯前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復制比檢測,要求所有參加答辯的學生都要進行檢測,對復制比過高的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學生進行認真修改,修改后進行二次檢測,直到合格才能參加答辯。
(6)嚴格答辯過程管理。在正式答辯前組織學生參加預答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學生最后的成績由指導教師的評價、評閱教師的評價和答辯表現綜合確定。
(7)對相關材料及時進行歸檔。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電子稿、復制比檢測證明、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和原始資料,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評閱和答辯相關材料等。
三、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第一,建立了適合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整套管理制度,格式更加規范。從2011屆和2012屆的畢業設計(論文)來看,格式不合格的非常少見。
第二,選題更加多樣化。根據學科特點,提出了“大安全”的選題思想,這就使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形式更加多樣化,放寬選題范圍,題目只要是結合本專業知識和具體的工程實踐均可進行,對不同學生采取了不同的題目。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其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
第三,由于在答辯前,要求學生進行復制比檢測,抄襲的現象有所遏制。
第四,青年教師參與指導畢業設計(論文),他們工作有激情,有一些新的想法,認真負責,對提高設計和論文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第五,在正式答辯前進行預答辯,預答辯中指導教師提出了較多的修改意見,因此正式答辯的PPT的質量、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質量、學生的介紹和回答問題情況都有較大提高。
第六,指導教師的責任心有所加強,指導方式更加多樣化。師生之間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如手機、飛信、E-mail、QQ群等聯系方式進行隨時溝通。根據大部分畢業生是利用電腦在宿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這一實際情況,有的指導教師直接到學生宿舍進行集中輔導,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七,隨著安全工程系承擔的科研課題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跟隨指導教師參與部分科研工作并完成畢業論文,客觀上實現了科研實踐支持教學的目的;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參與了省級或者校級的學生創新課題,在畢業論文階段時適當進行加深,這些學生的論文質量往往比較好,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質量。
第八,隨著安全工程系實驗儀器設備的增加和實驗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借助于實驗設備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或者是采用商業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實驗研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第九,畢業設計(論文)的歸檔資料越來越規范。安全工程系設立了教學秘書,由青年教師擔任,專門負責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的歸檔,并收集畢業設計(論文)及其原始資料等的電子版刻錄成光盤永久保存。
作者簡介:王勇(1973-),男,河南確山人,上海電力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安全系,教授;周林(1968-),男,浙江寧波人,上海電力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安全系,副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電力學院重點教改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2130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9-0024-02
信息安全專業的創新能力培養是國內相關高校新開專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根據各個學校的自身特點,創新特色各有不同,上海電力學院的信息安全專業要在具有電力特色的基礎上培養具有普適專業知識的應用型人才。[1]公安系統高校在培養信息安全人才的時候要強調該專業知識在取證和偵破領域的特色應用。[2,3]創新的基礎要培養實踐能力,特別是工程技術人才,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對技術有深刻的認識,學習知識,發現問題,提出新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具有創新能力。[4-6]
然而當前信息安全專業學生普遍具有行業背景特殊不明顯,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論文撰寫能力比較薄弱的狀態。根據上海電力學院信息安全專業特點,我們在實踐中總結了創新能力培養的模式。
一、存在的問題
1.電力特色不明顯
我們的專業定位是培養具有電力特色的信息安全應用型人才。雖然本專業建設了電力網絡安全實驗室,配置了電力專用網絡安全設備,但是在教學大概上對電力特色的信息安全課程涉及不多。需在認知實踐、科創、畢業設計環節中增加電力信息安全的相關內容。
2.自學能力薄弱
由于信息安全專業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就需要老師和學生不斷更新知識。而獲取知識最快捷的途徑就是自學。但是大學生從高中階段轉變過來后,還不適應大學教育。很多上課認真聽課,課下不預習和自學的學生,發現很多知識都聽不懂。這是因為信息安全領域知識面很寬,知識量較大,沒有課前預習僅依靠上課的短暫時間是不夠的。
但是當前學生學習主動性比較差,自學能力較低。這種現象在信息安全專業里面尤其突出。也不排除有些對信息安全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他們會主動學習新的知識,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這樣的學生在一個班級里面,處于金字塔的頂端,平均每個班級大概占10%左右。剩余的學生在自學能力方面均需要提高。
3.缺乏創新意識
在缺乏自學能力的情況下,掌握多學科交叉的信息安全專業知識就比較困難。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尋求解決新問題的創新思路就更顯得薄弱。自學是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課堂要求的預習任務,而創新意識是要求學生能發現新問題,網絡搜索解決方案,并在實踐中驗證這些技術。
自學能力是創新意識的基礎,而提高學習興趣是解決這兩個方面缺失的關鍵措施。
4.論文撰寫能力差
在撰寫實驗報告過程中,發現工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低,很多有口語化的表述,而且存在條例不清晰,邏輯不緊密,摘要內容與論文無關,實驗結果分析不足等諸多問題。這是由于在高中階段沒有要求學生撰寫過科技論文,也沒有進行過相關培訓。在大學期間,由于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薄弱,導致實驗無法獨立完成,這樣更加沒有信心撰寫實驗報告,對于科技論文就更沒有興趣。
總之,信心安全專業所面臨的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難題,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薄弱、缺乏創新意識、論文撰寫不規范等。這三個問題是具有相互連貫性的。自學能力薄弱導致掌握新知識能力差,就缺乏發現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自然無法完成論文的撰寫工作,更沒有心思關心論文格式方面的要求。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
在查找根源的時候,不要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學生身上,要從專業特點、學校的專業定位、培養方案、就業形勢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1.電力特色的專業定位
上海電力學院的信息安全專業依托電力行業為背景,培養具有信息安全一般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電力行業雖然對信息安全有很高要求,但是該行業內,對信息安全的崗位需求缺很少,電力系統的安全保障技術,基本上做運營維護,技術開發的工作集中在電力科學研究院。因為電力行業需求不高,所以還需要全面教授信息安全技術。
在這樣的專業定位的基礎上,培養方案中就需要涉及很多專業科目,并且針對不同的就業需要引導學生自學掌握更多特殊技能。
2.多學科融合的專業
信息安全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學科,該專業屬于多學科融合,因此要求學生不能偏科,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數學基礎、編程能力,甚至會涉及到通信技術。這樣的學科對學生綜合能力有很高要求。
該專業還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工程技術類比理論技術更新更快。有的新技術出現后,不到半年就被淘汰。這導致教程嚴重滯后當前最新技術,需要教師不斷更新專業知識,而且也需要學生具有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該專業的多學科交叉和知識的快速更新,給教和學都帶來了很大壓力,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就有更高的要求。
3.突出技術的理學培養方案
因為上海電力學院的專業規劃的需要,信息安全專業定位成理學專業,這樣需要更加突出理論知識的學學分。理論課的增加自然相對減少了課程實驗內容。現有的信息安全培養方案中,課時數相對比較很多,留給學生自學的時間較少。雖然集中實踐課程達到32學分,640學時,但是專業課的上課與上機實踐比例基本上是2∶1,學生實踐機會還是低于聽課時間。這樣在上機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
4.不同地域生源
信息安全專業不屬于上海電力學院電力特色的專業,因此在招生的時候,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如其他特色專業。招生面向全國招生,外地生源考分在當地一般都超過一本分數線,上海屬于二本。外地生源學生入校后,難免會有心理落差,但是學習還是比較用功的。上海生源計算機基礎一般較好,但在最近計算機普及率增大的情況下,上海生源的計算機優勢就不太明顯了。
生源的特點決定了信息安全專業學生在班級里面兩極分化嚴重。想學的學生主要是對信息安全有濃厚興趣,或者打算考驗或者考證。一般考研的學生在研究生考試的壓力下,專業技術能力又不會特別突出。
5.就業形勢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信息安全專業2013年是第一年畢業,正趕上我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這在宏觀上促進了就業。信息安全的運營維護需求在知名企事業單位中有重要需求,但是由于這樣的崗位流動性不強,崗位數量并不多,在客觀上說明市場并不大。
信息安全技術開發類工作集中在國內很少的幾家信息安全企業,或者是大型企業的研發部門,對信息安全的編程技術和理論水平均有較高要求。在當前就業形勢下,上海電力學院培養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就業將會面臨考驗。有機遇也有挑戰,而且就業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信息安全招生工作。
三、信息安全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信息安全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還面臨許多難題,這些難題存在有其客觀的外部因素,也有學生自身原因,在當前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形式下,我們探索了一套信息安全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上海電力學院2014年了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通知,讓我們這兩年努力做的實踐教學工作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包括“打破集中實踐教學的固定期末兩周的限制,實現集中實踐教學貫穿全學期。以本專業主干課程鏈內容為依托的,結合理論教學和現場實際的6-8周的大型綜合課程設計”。
現階段集中實踐是32學分,平時大學生科創工作并沒有計算學生的學分。但是信息安全系把科創題目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參加科創的積極性。
專業比較突出的學生有的開始有創業打算。有的是因為家庭的創業經歷,或是被當前創業政策的吸引。為了促進就業,我們在日常科創指導中,鼓勵有潛力的學生申請專利,申請創業啟動資金,開創公司。但是學生對于創業還有諸多顧慮,還有學分和考勤方面的約束,真正創業的學生卻很少。不過這樣的思想傳輸給了學生,對于其將來畢業就業會產生積極影響。
2.電力特色實踐培養
在電力特色的專業定位下開展了電力特色實踐培養。利用電力信息安全實驗室的軟硬件環境,讓學生對電力系統通信安全設備有了初步認識。在科創和畢業設計環境增加了電力信息安全的相關內容,在大學生暑假實習期間,教師推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到電力公司從事電力信息安全設備的安裝和配置工作,讓學生對電力信息安全有深刻的現場經驗。由于電力信息安全還設計到許多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內容,根據我校特點,在科創和畢業設計環節中也增加了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的相關內容,讓部分學生了解了工業控制系統中基本的西門子PLC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了解了Stuxnet工業控制病毒的工作原理和防御措施。
3.自學能力培養方法
增加一定數量考查課的大作業的比例,要求學生每個學期完成一份綜合性報告,根據老師的大作業要求,查閱文獻,學習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平時作業中的需要查閱資料才能解決的內容,讓學生不僅學會利用課堂知識解決問題,而且還需要到圖書館和網絡上查找資料,相互討論后才能解決,通過這樣的過程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4.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實驗報告中,必須有實驗總結內容。這樣可以記錄驗證類的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問題過程,為論文中實驗結果的分析奠定基礎。增加英文論文摘要撰寫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寫好英語摘要,理解摘要主要內容包括論文的研究意義、采用的方法、解決的問題、結論的分析等內容。
在畢業設計環節中,對學生論文撰寫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嚴格按照上海電力學院論文格式規范撰寫論文,對論文中的圖表編號、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綜述的撰寫、方案的描述、實驗結果的分析等諸多方面進行規范要求。
四、結果與分析
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諸多措施,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將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8人次參加了ACM程序設計大賽并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學生潘佳亮在中國核心期刊(遴選)《現代計算機》《較高安全性能信息系統的構建》,陳正卿的論文《HTTP拆分攻擊及相關組合攻擊》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計算機應用研究》錄用。李中平的論文《Android手機遠程控制關鍵技術分析》在中文核心期刊《計算機應用與軟件》上發表。
雖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沒有孵化出一個科技型企業,學生英文論文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五、結語
通過對信息安全專業的創新人才培養教改,提高了信息安全專業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論文撰寫能力。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發現創新人才培養,不僅是教育方式的改革,傳統學習方式的改變,更需要從教學體系上促進以創新教育為目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紅嬌,魏為民,王勇,等.電力特色信息安全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A].第九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通信學會,2012:5.
[2]曾剛.公安院校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信息安全專業為例[J].遼寧警專學報,2012,(5):93-97.
[3]黃鳳林,張天長,李佟鴻.信息安全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12):198-200.
【摘要】道路交通管理設施是法律的表現形式,反映的是對路權和道路安全、暢通的要求。在交通執法上.需要用交通設施來劃分路權、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導行為。
【關鍵詞】道路交通管理設施 法律的表現形式
【本頁關鍵詞】歡迎論文投稿 級期刊征稿
【正文】
道路交通管理設施是法律的表現形式,反映的是對路權和道路安全、暢通的要求。在交通執法上.需要用交通設施來劃分路權、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導行為。因此,交通設施的應用,要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必須以人為本,適應人的出行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條件,為執法打好基礎。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分為安全設施、服務設施、管理設施三種,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公路經濟效益、保障行駛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是公路現代化、智能化的標志之一。交通安全設施已經成為區域性視覺系統的一部分,有利于司乘人員預見到公路方向和路況的變化,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可以有效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和事故造成的損失。實施專業化的工程管理制度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和順利投入使用的保證,是實現速度與效益、數量與質量有機結合的重要途徑。聘請技術水平高、工程經驗豐富的專業工程師,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根據工程特點,緊扣工程重點、難點,定人定崗定責,對監督工程質量,確保工程進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現從“ 人、機、料、法、測、環”六個方面談談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管理。
1 對人員的控制專業人員是運用廣泛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加強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在高速公路蓬勃發展的今天,從事交通工程的專業人員十分緊張,必須認真審核進場專業人員的資質和能力,必要時可以抽調相關人員進行短期培訓,不合格者不得上崗。2 對機械設備和儀器的控制在施工準備階段,必須認真檢查施工隊的機械設備和儀器的進場情況,是否與投標承諾相吻合,能否滿足施工的具體需求,這也是檢查施工隊施工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另外,也要加強監督施工隊對儀器的標定和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3 對材料構件的控制進場材料構件的質量對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標志牌、波形梁護欄、隔離柵等的質量隱患往往不是出現在安裝過程中,而是出現在進場構件的質量上。安裝的檢驗比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較容易發現和糾正。但進場材料的質量問題,往往不易及時發現,通常在使用過程中才能逐漸暴露出來,因此,進場材料和構件的質量檢驗十分重要。有關人員必須到進貨的生產廠家檢查和確認其生產設備能力、工藝水平及其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性,并在供貨過程中,不定期地進行巡查,以保證生產廠商提供的產品合格。產品進場后,技術人員要依據規范的規定試驗和檢驗,確認后方可用于安裝。發現疑問時,還可以增加相應的檢測項目和頻率。
【文章來源】/article/87/5847.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面對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除了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外, 培養食品方面的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如何讓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盡快融入企業、融入崗位, 發揮自己的重要性,除了學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外,實踐過程尤為重要, 而大學 4年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畢業論文(設計)。4年制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安排于第7學期的10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 面臨工作時間緊張、求職考研壓力沖擊、工作條件欠缺和管理疏漏等諸多實際困難和問題。為了解專業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的認知狀況或建議,探索適合當前形勢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控制方法,我們在近3 年的畢業論文(設計)實踐中, 對參與畢業論文(設計)的專業學生認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1.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重要性的認識
為加強食品專業學生充分認識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性, 在大一新生入校的專業介紹中對專業培養方案作了專題講解; 在3~5學期中,學校推出創新性實驗等項目,為學生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做鋪墊;第7學期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 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畢業論文(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使其真正從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得到鍛煉和培養。對于專業培養計劃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知曉情況, 學生于第1、2 、3、4 學年知道的分別為27. 10%、52. 40%、77. 24%和98.12%。近3年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后的調查結果顯示, 99.12%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并親身感受到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動手能力,鍛煉思維培養。調查結果還發現,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設計)能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鍛煉表達能力的分別達到71. 35%、82. 82%、80.14% 、90. 61%、71. 65%、68.67%;還有34.20%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對考取研究生非常有幫助。
2.學生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的綜合能力
2.1 檢索文獻的能力
畢業論文(設計)是一次綜合檢驗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動手實踐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及寫作能力的過程。食品專業學生在第5學期均選修了文獻檢索課程,但是在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前,47. 38% 的學生從未進行文獻檢索,42. 56%學生僅偶爾檢索過專業文獻, 僅10. 06%的學生經常使用校圖書館數據庫進行文獻查閱工作。
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過程中, 94.63%學生使用校圖書館數據庫,35.42%的學生使用Google、百度文庫等網絡工具,11.52%的學生到圖書館查閱過紙質期刊。認為文獻查閱這個過程可幫助論文選題的為77.32%,課幫助開題報告和論文撰寫的分別為58. 715%和97. 14%。
2.2 實驗操作能力
畢業論文(設計)通過文獻檢索、選題后進入實驗操作階段,選擇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的分別占58. 76%和41.24%。選擇畢業論文部分的學生54. 17%的不知道如何開展實驗,僅11. 51%學生清晰知道實驗的開展順序、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 57.50%的學生使用了統計軟件、作圖軟件及畫圖軟件,采用的統計軟件類型主要是Excel,畫圖軟件為Excel和CAD。 雖在論文工作前, 89. 48%的學生已經學習運用過某種相關軟件,但實際應用過程中,只有25. 78%的學生能熟練運用各類軟件, 而74. 22%的學生不太熟練甚至生疏。
2.3論文撰寫能力
在畢業論文(設計)撰寫前,有64.12%的學生不知道論文的基本格式,只有10.30%的學生清楚的指導論文撰寫的內容和格式。73.33%的學生基本掌握了統計圖表的使用, 但在論文(設計)撰寫工作中, 初次使用統計圖表時,仍出現較多的錯誤, 其中表題圖題、表目設置、有效數字、表線和圖形圖標錯誤率分別達19. 83%、45.11%、32.32%、16. 81%。通過老師指導和專題講座, 學生基本掌握了開題報告書寫格式和要求, 其中的立題依據、研究內容、預期成果、技術路線等內容書寫正確率分別為91. 40%、82 50%、68. 17%和74. 37%。
3.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評價與建議
調查學生關于“指導老師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關注程度”評價, 80.42%學生認為帶教老師非常關注, 14.44%的學生認為老師關注程度一般入, 另有54.24%的學生人認為帶教老師完全不關注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
調查學生關于“自己對畢業論文(設計)管理過程的精力投入”結果顯示, 89.10% 的學生認為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自己能全身心投入, 通過查閱文獻、實驗數據分析、及時與老師聯系保證畢業論文(設計)進度和質量, 而10.90%的學生則認為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投入畢業論文(設計)精力一般。
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認為影響畢業論文(設計)的因素包括學生時間保障和重視程度、指導老師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條件、考研求職壓力影響和過程管理等, 回答率分別占94.34%、90.12%、85.30%、80.46%、62.07%。
4.結語
實踐證明, 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實施能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溝通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學生通過近10周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可以拓展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并融入到實踐中, 進而真正體會到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文獻資料檢索、閱讀和翻譯工作, 可以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專業知識面;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分類, 可以鞏固統計軟件和計算機知識和能力;通過論文(設計)選題, 可以調動學生科研思維,促使其發現實際生產工作急待解決問題;通過論文的修改和寫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通過論文答辯過程, 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總之, 畢業論文(設計)為學生搭建了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平臺[1-3] 。重視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各環節,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學生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本科畢業論文是本科生教育的一個綜合性科學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理工科尤其是化學化工學科而言,畢業論文實驗又是畢業論文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訓練專業科學研究思維與方法的重要環節[1]。
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實驗是一種綜合性的設計實驗,不同于單學科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理論知識和實驗內容、方法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需要學生把所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這樣就對論文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然而,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招生人數的增加,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本來就有比較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學與科研任務,有限的精力使得他們對畢業生實驗的指導和管理經常不能到位,“帶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現象時有發生[3]。而且,學生還有可能因為實驗室條件以及儀器、藥品、耗材等不能到位,對實驗過程拖拖拉拉,學生的僥幸心理、畏難情緒等也會影響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此外,當前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的分配問題,勢必會影響實驗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畢業論文實驗的順利開展。因此,在畢業論文完成過程中,如何定位實驗員的角色,發揮他們在實驗室工作的優勢,更好地服務本科畢業論文,提高畢業論文和人才培養質量,也將成為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研究的話題。以下就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實驗員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探討。
1.做好實驗資源規劃師,實現實驗資源合理利用和資源共享
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論文完成期間,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的學生人數相應增加,勢必會造成實驗室用房和儀器設備以及藥品耗材等的緊張。因此,實驗室管理人員,必須統籌規劃,做好一名規劃師,使實驗室資源利用最大化,優勢資源有效共享,保障學生畢業論文實驗的正常開展。
(1)實驗室用房。
我院學生畢業論文實驗,一般安排在專業實驗室。根據每個指導老師所帶學生人數,合理分配實驗室用房,有研究生用房的指導老師,會根據要求,少提供用房面積或者不提供。我院應用化學系每年拿出4個120m2的專業實驗室供學生開展畢業論文實驗,有效地保障了每個進入實驗室開展論文實驗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實驗室用房問題。
(2)實驗室儀器設備、藥品及耗材。
①實驗室公用設備:例如電子天平、氣流干燥器、超聲波清洗器等,每個實驗室提供一套;而干燥箱、冰箱等則放在專門的干燥實驗室和冷凍實驗室供學生使用。
②實驗所需器材、藥品等: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前選題,查閱文獻,統計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藥品、耗材等,先由指導老師認真審閱簽字確認,再交實驗室管理人員最終審核,以指導老師為小組登記、領取。對于化學反應中常用的小型儀器,如調壓器、加熱套、磁力攪拌器、水浴鍋,根據指導老師所帶學生人數,統籌安排,保障每三個學生有兩套儀器。對于藥品、耗材,如高分子反應所用的引發劑,以及一些催化劑等,用量較少,而且不易保存,一般一屆畢業生,共用一瓶已經足夠;而耗材,如標簽紙、試紙之類,一般交由指導老師小組統一領取。這樣可有效避免學生“只借不用”,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
③大型儀器設備:如氣質聯用儀、流變儀、紅外光譜儀等,一般由專門實驗技術人員負責管理,為全校開放,保障優勢資源有效共享。
2.做好實驗全程的“綠化師”,加強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畢業論文期間,化學專業類學生,大多數都要進入實驗室開展為期3個月左右的實驗。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甚至“三致”物質等,如果進入環境,必定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類造成危害。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和高校培養人才方式的轉變,化學實驗實現綠色化是化學實驗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化學教師更應該具有綠色化學的思想,提倡綠色教育[4]。所以,實驗員在畢業論文全程中,應該做好一名“綠化師”,加強和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嚴禁把廢氣、廢液、廢渣和廢棄化學品等污染物直接向外界排放[5]。
在畢業論文完成過程中,要實現綠色化學,實驗員首先要從源頭上降低化學污染物的生成。為此,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提供微型實驗裝置,開展微量化學實驗。如在有機合成研究課題中,實驗室統一提供成套半微量玻璃儀器實驗裝置。這樣既可以減少化學試劑的用量,降低“三廢”的排放,又可以節約水電以及一些輔助耗材的消耗,降低了實驗成本,并且能使爆炸、燃燒、中毒等事故相應減少,極大地改善實驗環境條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6]。(2)提供無毒或低毒試劑和溶劑。當學生領用有毒有害試劑開展實驗時,需要指導老師及學生研究討論,考慮更換試劑,實在無法更換的,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小心操作,并且對實驗過程中的所有廢棄物回收處理。其次是對“三廢”的有效處理。“三廢”處理,必須分類集中收集,分別處理。盡可能采用廢物回收、以廢治廢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實驗室污染治理率[7]。如對廢液中有機溶劑尤其是重結晶后的溶劑,可通過蒸餾回收,重復利用;對酸液、堿液可通過實驗室提供的廢液回收裝置,分類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或有異味的氣體,必須采用密閉式操作或在通風櫥中進行,能吸收的,進行吸收處理。對廢渣,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必須進行無毒化處理。最后,實驗員還應該經常進入實驗室,督促學生清潔實驗,保持實驗室衛生,培養他們的綠色意識、環保觀念。
3.做好學生實驗的安檢員,保證畢業論文實驗正常安全開展
完成畢業論文是學生自己查閱文獻,確定研究思路和方案,自己搭建實驗裝置,分析和處理實驗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員應該做好一名安檢員,對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操作,進行適當的引導,對有危險操作步驟的學生多巡視指導,防止事故的發生,保證畢業論文實驗正常安全開展。
作為一名安檢員,實驗員應該對以下兩方面進行監督檢查。第一,在實驗室安全方面。首先應該給學生灌輸安全思想。這方面我們采取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前,全體學生集中學習實驗室各種規章制度,開展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其次是實驗員還應該經常巡查有易燃易爆易腐蝕物以及有污染源的學生。例如,學生在研究混凝土高效減水劑時,用水泥凈漿做性能測試,雖然學生對大量廢渣已經妥善處理,如不加以提醒,忽略了燒杯壁上少量的水泥殘渣,而直接沖洗進入下水道,由于積少成多,也會造成水管堵塞,影響實驗室的正常運轉。最后,實驗員還應對精密貴重儀器以及實驗室的水電、消防器材等加強監管,確保論文實驗正常安全開展。學生在用氣相色譜開展檢測分析時,應從載氣鋼瓶、減壓閥、注射器以及檢測器等多方面給予指導,強調注意事項,并且觀察學生實驗過程,保證操作無誤后,方能離開。第二,檢查學生實驗操作是否規范。論文實驗過程中,由于學生素質有高有低,動手能力有強有弱,難免有操作不規范,而且只追求結果、不注重過程的人,這樣就會給實驗室安全帶來不小隱患。學生在開展有機合成研究時,最容易造成實驗裝置搭建不規范。如在研究有HCl、H2S等有毒有害氣體生成的實驗中,沒有搭接尾氣吸收裝置,這樣既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又會給師生健康帶來危害。第三,在安檢方面,還應該密切關注為學生開放的精密貴重儀器室,重點檢查學生操作情況與水電等,確保儀器安全。
4.做好學生問題的咨詢師,服務引導畢業論文全過程
畢業論文實驗期間,學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學生問題覆蓋畢業論文完成的全過程。實驗員是學生進入實驗室后離得最近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學生咨詢問題的第一人。因此,實驗員應該做好一名咨詢師,服務引導,幫助解決論文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需要查找實驗過程中的一個小步驟、藥品性質;儀器不會使用,出了問題;實驗過程中缺東少西,等等,這些情況學生一般都會找到實驗員,要求幫助解決。在解決問題期間,實驗員辦公室成為服務學生的場所,實驗室的辦公電腦成為公用電腦,實驗員成為全體學生的輔導老師。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實驗員應充分體現優良的“敬業、獻身、奉獻、負責”的教育精神。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咨詢師,實驗員必須加強學習,自我提高。實驗員除了具備基本的人文社科素質之外[8],還應該具備文獻資料查閱、儀器設備維修、結果分析處理、計算機運用以及實驗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真正成為一名綜合型、多能力的“通才”。例如,學生在用TU-19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測試時,儀器初始化失敗,并且出現氘燈、鎢燈能量低等情形,這時,學生就會第一時間找到實驗員,并且表現出束手無策的樣子。其實,實驗員只需打開機箱底座,松開光柵驅動輪,用手轉動進行調整,再重新開機,儀器就能恢復正常。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實驗員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進入社會前進一步學習的過程。
總之,實驗員在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實驗員必須正確認識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勇于承擔起多重角色,發揮在實驗室工作的優勢,積極工作,樂于奉獻,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才能真正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和人才培養質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黃道戰.高校擴招后實驗室在畢業論文實驗管理與指導工作中的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03,(5):77-79.
[2]聶容春.談談化工類專業畢業論文環節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化工高等教育,2005,(3):115-117.
[3]閆蘭英,李天良.化學與化工系開放實驗室效果分析[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4,(3):7-9.
[4]魏正妍,楊秀清.在研究型化學實驗中培養綠色意識[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1):36-37.
[5]張世仙,陳文興,勾華,等.遵義師范學院化學實驗室污染調查及分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8,(1):68-71.
[6]徐常龍,曹小華,陶春元,等.通過綠色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9,(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