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10:03: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成本監管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銀行監管成本的含義
銀行監管引起的成本可以劃分為兩大類:(1)靜態成本,指監管機構執行過程中所消耗的資源與被監管機構應遵守監管條例而消耗的資源等,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類。固定成本主要是指監管機構的各種設施和設備等不隨監管工作頻率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可變成本是指銀行監管機構及被監管機構付出的隨著監管工作頻率增加而增加的成本,主要包括監管人員工資和監管人員培訓費用,以及在監管過程中由于監管人員知識或工作經驗不足,造成工作的重復、時間的浪費等引起監管人員“素質成本”;銀行監管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工作形成的“實施成本”以及被監管者因執行監管條例而付出的執行成本。(2)動態成本,指由于監管加強而影響銀行業長遠發展的成本,它不表現在政府與政府預算支出的增加上,也不表現為監管機構直接負擔的成本的加大,但是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卻由于這種監管的實施而降低了,尤其整個銀行體系的運行效率的下降。①監管過嚴有可能妨礙銀行業務的創新。②監管有可能削弱競爭。③監管措施設計不合理,被監管機構會出現道德風險。④監管可能造成對銀行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作用下降,對業務的發展有所牽制。
2我國銀行監管成本的構成及表現
(1)直接成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監管機構的設施、設備配備成本。我國金融監管的主體有主要監管單位和其他監管單位,而且其機構設置一般是從中央到省市,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更是設到縣,對于這么龐大的一個系統,僅從辦公場所、監管部門所必備的辦公設備就是一筆巨大的成本投入。②監管活動的組織實施及運作,即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工作成本。我國每年都要進行現場檢查,每一次的現場檢查尤其是全國性的現場檢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③監管的人力資源配備及培養成本。金融監管為了能適應金融業務的日益發展和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不斷涌現,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就必須要使金融監管人員的知識層次和業務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勢下,為同國際金融監管接軌,就更需要配備高素質的人才,這必然會加大培訓成本。④被監管者的守法成本。被監管者為遵守監管法規需要建立新的制度、提供培訓、花費時間和資金等,這也是一筆巨大的成本。據有關資料實證分析,2004~2006年我國銀行監管的直接成本在600億~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并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且監管過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導致出現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這一方面對監管主體產生一定的工作壓力,無形中增加了監管主體的工作量,增加了監管的無形成本,而且不良金融道德行為的發生也反映了隱性效率的損失,也是變相的監管成本的一部分。
(2)間接成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我國近幾年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金融監管部門制定了不良貸款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這使得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激勵機制作用下降。②監管對金融機構業務發展有所牽制。1993年以來,中央銀行制定了比以前更為嚴格的規章制度,并加大了處罰力度,這會使金融業務不能得到有效運營。③我國金融監管信息系統不完善,沒有解決監管信息共享的矛盾,增加了各監管部門之間的磨擦成本。④金融監管對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有所遏制。我國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行無所不包的金融管制,這嚴重遏制了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降低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在銀行監管的間接成本方面,由于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的硬性要求,使得銀行過于尋求補充資本金的途徑,一方面導致銀行的融資成本加大,提高了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也造成銀行激勵機制下降,貸款發放集中于某些行業,而忽視挖掘中小企業客戶。另外,由于中國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大體相同,銀行業整體創新能力和水平較低,也是與銀行監管分不開的。
3我國銀行監管成本存在的問題
(1)我國銀行監管機構設備尚不完整。我國銀監會的機構現設有銀行監管五個部門,每個部門分別對不同性質的銀行進行監管,如果各部都設立相應所屬銀行的網絡銀行業務管理機構,那將對銀行設備和人員造成很大的浪費。由于我國尚未建立網絡化的監管信息系統,沒有可供監管人員隨時調閱和分析監管數據的監管信息處理平臺,從而導致非現場監管信息滯后,按季、半年和年度生成的《非現場監管統計報表》不能滿足監管部門對銀行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進行持續監控的需要。同時由于現有的固定格式報表不能完全滿足監管分析需要,監管人員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重新收集、核對和加工處理數據,加重了商業銀行的工作負擔。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網絡技術普及,銀行業務也從支持簡單的網絡電子交易發展到網絡銀行,并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網絡銀行必然成為一種銀行主流業務。這都給我國銀行監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2)執行成本不合理。①現場檢查和監管合力不足,造成資源浪費。主要表現在監管機構龐大,人數眾多,人力成本較高;監管手段比較落后,大規模的跨地區的現場檢查成本高,效果差;現有的現場檢查缺乏連續性,大量的現場檢查項目是臨時性安排的,與非現場監管和以前現場檢查結果之間缺乏有機聯系。還有,大量的現場檢查在檢查報告完成后,對被查機構的整改情況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理情況缺乏有效的后續跟蹤檢查,并且檢查結果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復檢查現象較為突出。②目前監管手段方面非現場監管力度明顯不夠,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數據的真實性問題。二是數據范圍問題,信息還不夠全面和完整。三是分析工具問題。從監管人員撰寫的銀行監管報告看,大量的分析停留在非現場稽核報告書列出指標的增減分析上,非現場分析的深入性不足,非現場監管的有效性沒有得到發揮,難以通過非現場監管體系及早發現銀行存在的問題,影響了非現場監管體系功能的發揮。而西方發達國家借助計算機系統,建立對銀行信息的歷史和分組分析體系,通過對銀行指標的縱向和橫向分析發現問題,并進一步通過建立模型工具,進行銀行損失或倒閉的可能性預測,極大地提高了非現場監管體系的效率。
(3)監管人員素質不高。我國銀行業監管水平及人員素質與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基層監管部門,大部分監管人員沒有經過正規高等財經教育,缺乏系統的金融理論基礎,對國際金融知識知之甚少,加上缺少高水平的管理、法律、會計、審計、計算機和外語等相關專業人才,基層監管很難跟上銀行發展步伐。我國銀行中存在的眾多違規違法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與基層監管人員不能敏銳察覺其經營違規性,或察覺后未能依法采取措施,及時加以制止有關系。尤其是現階段,外資銀行大量涌入的情況下更體現了監管人員能力及素質與監管要求的差距。在監管高層,雖然擁有高學歷文憑的各相關專業的監管人員占有較大比重,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熟悉或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十分匱乏,尤其是既精通監管業務又具有較強監管領導能力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4)銀行監管外部運行環境不容樂觀。2003年4月銀監會成立,將使中央銀行和銀監會以更細的分工專司其職,迅速提升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的專業化水平,從而加快金融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但是,我國目前的分業監管由于缺乏一套監管協調機制,金融監管支持系統薄弱,存在一些問題。①各監管機構之間缺乏協調,造成監管真空或重復監管;②監管主體和被監管對象之間缺乏協調,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缺乏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這不僅使金融機構在應對監管當局時有機可乘,而且由于對金融機構的風險識別嚴重滯后,可能形成風險的蔓延和滯后;③監管部門內部缺乏橫向協調;④銀行開放條件下,缺乏與國外銀行監管合作與溝通,這不僅形成對監管理念的滯后性,也造成了跨國銀行的監管信息損失。
4合理控制我國銀行監管成本的政策建議
合理控制和降低銀行監管成本不僅能提高監管的效率,而且有利于經濟金融的穩定。(1)要加強監管組織體系和銀行業機構內控制度建設。合理設置監管機構,健全完善監管制度,優化配備監管人員是降低監管成本的最直接、最見效的手段。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銀行機構自我約束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融機構的效益和防范風險的發生,而且相應地可以減少銀行監管的成本投入。(2)要強化查處力度,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同時加強對高管人員的道德培訓,建立銀行監管的激勵和懲罰雙重機制,確保杜絕金融風險和降低監管成本。再次,要積極轉變監管理念、增強成本意識和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隊伍綜合素質。在金融發展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必須在轉變監管理念的同時,教育監管人員不斷增強成本監管意識,吸取國際上先進的監管理念和模式。同時要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把精通金融、法律、電腦等高水平的人員充實到監管隊伍中去,要有針對性地對現有的監管人員進行金融經濟理論、法律、計算機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其在評價金融機構經營業績、操作管理的基礎上迅速判斷金融機構風險大小的能力。(3)要把握宏觀經濟形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應及時、充分地了解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信息,把握金融經濟走向,科學制定相應的監管規劃。同時要建立監管系統內部的信息交流機制,既要有縱向的信息共享、溝通體系,還要強調相關監管機構之間的橫向信息共享溝通,提高監管決策的正確性。(4)要創新監管手段,實施有效監管。①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預警體系,把金融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以達到此時所需花費的監管成本遠遠低于風險產生以后所需的化解成本的目的。②將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有機結合起來。③加快銀行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的步伐,充分運用現代網路通訊手段來改善信息傳遞方式和速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準確性,及時對癥下藥實施監管,以減少因信息不暢通而耗費監管成本。
參考文獻
由于該項工程的復雜性,在全面啟動前,成立專門項目工作組,對這項工程進行系統分解,按具體流程開展工作。調查。對整個徐匯區保障性住房的分布情況,按照近期、中期和遠期的建設要求,調查基礎資料,收集保障性住房周邊市政基礎設施及市政配套的規劃資料。這是一項相當繁瑣而具體的工作,調查清楚,方能對下階段設計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對成本控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聘請一家專業的規劃設計單位,聯合制定了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咨詢報告工作機制、時間計劃、工作要點及編制框架等。還根據項目的要求分別向水、電、煤、通信和排水(雨水、污水)等專業管理單位征詢意見,并根據具體意見分別委托相關專業設計單位進行專項規劃設計。這項工作是整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征詢。根據專業設計單位的初稿及反饋情況,聯合所聘請的專業規劃單位開始編制整個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規劃文本,并分別向徐匯區建交委、房管局、規劃局、市政水務署和綠化管理署等政府管理部門征求意見。評審。根據征詢意見,各專業設計單位完成正式規劃設計稿,分別組織評審。根據各專業的評審情況,組織編寫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的初步正式規劃文本,按照近期、中期、遠期及具有可實施性的要求進行編制。形成正式的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規劃文本向規劃部門報批。分步實施。一旦各項規劃落地,還有分步實施的過程,這是最終體現整個項目成果的階段,當然也是時間跨度最大、難度最高的階段。
徐匯區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管理的重點
針對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市政配套的規劃,在項目建設管理中,重點需要關注的是道路和排水工程的建設。供電、通信是由專業單位實施,而道路、排水工程則由項目管理公司來實施(供水、供氣則結合項目一并實施)。對于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必須做好管理工作。經驗表明,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決定了項目周期內80%的費用,初步設計決定了工程的80%的投資。加強項目的前期規劃與設計管理,對項目的建設管理來說是順利完成項目建設的前提和保障。為此,對于徐匯區保障性住房市政配套的項目建設管理,結合基地建設的實際,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重點管理。重點關注項目前期管理。做好項目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管理,并結合每個審批階段,辦理好從項目選址到建設規劃許可的全部證照,確保項目建設程序的完整。認真抓好項目的施工管理。按照“安全控制、質量控制、成本控制、進度控制、風險控制”為主的控制原則,對項目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項目按時完成。
成本測算管理
污水處理廠的施工成本計算不止是程序復雜,各種不確定因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的兩點已經體現出來一些方面。施工要有材料和設備,而它們的價格會因市場行情變化而變化,有的賣家賣的貴些,有的賣家以低價求銷量,所以在計算這兩項成本的時候只能預計大概的數值,很難得到精確的數值。工人的工資也是帶有波動性的,普通工人的工資在一個水平,技術工人的工資會更高一些,做成本預算時一定要調查市場上工人的工資平均水平,以此為依據制定工資。因此管理者不能隨意定價,定低了會使員工不滿,延誤工程進展,定高了又會加大成本,造成資金不足或者出現資金鏈斷開的現象。
污水處理廠施工成本管理內容
污水處理廠施工項目成本的管理內容有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不得輕視,都會影響到成本的預計、計劃及管理。它們是構成整體的每個小的部分,缺少了哪個都不行。
施工成本計劃是成本預計的最基本部分,意思就是以書面的形式寫出在施工過程中計劃用多少錢,最高成本是多少,如何能夠降低成本等內容。內容越詳細越好,這樣有利于接下來計劃的進行,也能夠很容易的找到不足的地方。
施工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數的具體措施方案計劃,要對工程中的各類因素分析到位,嚴加管理。成本控制的本質就是降低成本,同時還要保證工程的完成,兩者要兼得。控制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到,不能忽視。
施工成本核算時根據工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并且在可以利用的錢數范圍內,得出最終的核算結果。核算結果要包括總數和分項的數目,這樣有利于總結時說明,更加明了清晰,讓每個人都能快速明白數字代表的含義。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預算的整個過程都必須進行的,通過對成本計算的過程管理,分析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對成本計劃的影響因素,多次將預計數與成本數進行對比,研究這種變化的規律,同時找出能夠更好計算成本的方式方法,從而提高效率。
施工成本考核是在污水處理廠工程結束之后,對過程中的各項指標進行考核,并且要制定追蹤計劃,間隔多久就要復查一次,確保安全。在考核中,明確責任人,當出現問題時可以很快找到原因,不互相推卸責任。考核中還要獎勵表現優異的員工或集體,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激勵的方法有多種,要適當應用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污水處理廠施工成本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施工中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利益與質量的權衡。重利益輕質量會造成返工問題、追加成本等問題,重質量輕利益會造成成本增加、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權衡這兩者的利弊要選擇適中的方式,既要質量也要控制成本數。成本分析一定要貫穿工程的始終,不能只在結尾時或者從中間階段開始,認為開始的時候不用進行。實際中,當出現這種狀況時才知道這是錯誤的,很多方面已經超出了預算,甚至超出的數量很多,已經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后悔當初的大意已經來不及。但是我們可以吸取教訓,獲得經驗。正確的做法是從工程開始的階段就進行預算,做到有備無患。在進行資金輸出的時候心里都會有數,會與預期進行對比,不能超出過多。施工的時間長短叫做工期,工期不是小問題。工期長會浪費很多的資金,或者計劃不周,前期施工松散,后期連夜加班,不僅工人會在情緒上有不滿,還會影響工作的狀態。這樣對施工都是不利的,對成本的計算也會帶來很多問題,本來計算好的數據又要修改。工程保險同樣應引起注意,大家都不希望出現事故或者問題,但是一旦出現了就要面對,有了工程索賠管理就會有所保障,能夠應對突發事件。做工程本身就是帶有風險性的,冒險的同時一定要找好補救的方法。冒險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成功,獲得大量利益,一種失敗,損失慘重,甚至傾家蕩產。有了保險管理就會在失敗時減少很多的損失,有利再次翻身,進入到下一次的工程當中。
污水處理廠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建議
眾所周知,邯鋼成功的經驗是模擬市場核算,根據市場銷價不斷自覺地主動地持續地降低原材料和成本。邯鋼認真實行“包保核”,包就是要求每個職工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任務,保就是保證給后續部門職工提供便利和條件,核就是根據勞動成果核定每個職工的獎金工資和福利,真正實現按勞分配。邯鋼通過實行“包保核”,使得企業福利和職工工資收入掛鉤,邯鋼廣大職工才能夠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能夠堅持不懈地提高產品質量,生產適銷產品,不斷降低成本。
邯鋼將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核心的管理思想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建設企業,尤其是建材企業,其競爭的實體要素趨同,如生產的產品趨同,質量趨同,生產技術和工藝趨同,產品功能也趨同;同時這類企業在競爭中受品牌價值、企業形象等軟因素的影響也不大。在硬性因素趨同,軟性因素不起作用的條件下,企業欲取得競爭的勝利只有在成本上下功夫,通過降低成本來贏得價格競爭的勝利。邯鋼成本管理的普遍性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成本在任何企業經營管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取利潤,而利潤=收入-費用,這里費用就是成本+稅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是很難有大的變化的,也就是說企業收入很難有大的突破,而稅金又是按固定比例上繳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獲利多少關鍵取決于成本的高低。在同一類型的企業中,誰的成本低誰就能獲得比他人多的利潤,誰就占有了市場競爭的優勢。
二是成本管理屬于企業內部管理,因此容易通過采取內部經營管理制度創新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弱化,成本管理的預期收益潛力很大,將成本管理放在突出地位,挖掘蘊藏在企業內部的巨大利潤源泉,是國有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走向成熟,企業管理走向科學的一個重要階段。
2、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2.1更新觀念,樹立作業成本管理思想
作業成本管理思想建立在一種新的企業觀的基礎之上,即把企業看作是為滿足用戶的需求而設計的作業集合體,要求企業始終面向市場,同時把企業生產過程分解為增值作業和不增值作業兩部分,要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應盡量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對于增加價值的作業,也要提高其運作效率,減少其資源消耗。
邯鋼“模擬市場”的做法,就是以市場為起點,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接受的價格開始,采取“倒推”的方法,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剖析其潛在效益,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最終核定出先進合理的目標成本,同時通過制定的先進合理的目標定額和目標成本實行成本否決,把重點放在提高各項作業的質量和效益上,對不必要的作業和質量不佳的作業實行否決,以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
2.2搞好成本的全過程控制
邯鋼成本管理中的目標成本主要是圍繞著生產環節,這也就存在了不足之處,即并未涉及生產的事前和事后階段。因此,建設企業在強化成本管理之時,應唱好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部曲。
成本的事前科學預測,重點是目標成本的制定,這是實施成本控制的關鍵。制定目標成本事前要做好基礎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測算,對影響成本升降的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把人力、物力消耗和費用開支劃定在一定的標準內,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目標成本,并逐步修正和調整。
事中控制是為了及時檢查目標成本的執行情況,測算目標成本能否完成,發現脫離目標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對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并施以種種控制手段,以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在實施事中控制時,堅持以材料消耗定額為標準,控制材料耗費;以控制出勤率指標,來保證總產量任務的完成,限制生產工時的浪費。通過縱向的層層把關,橫向的檢查、監督,把事中成本控制落到實處。
事后分析是下一輪事前科學預測的開始和這一輪成本控制工作的改進、提高。通過事后分析查原因,找不足,正確評價業績,合情合理地實施獎懲,是對實施成本控制工作的肯定,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繼續。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總是有差異的,通過事后分析,及時檢查、修正、補充,以達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2.3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
實行成本管理責任制,就是按生產組織系統,在企業內部劃分若干個成本中心,各成本中心只負責計量和考核發生的成本費用,每一個成本中心有辦法計量、控制并調節的可控成本之和即形成該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實行成本管理責任制,把企業的責任成本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層次直到執行人,有助于增強職工成本意識,實行全員成本管理,有效地克服了職工成本意識薄弱的問題,使廣大職工樹立起全員全過程的自我控制意識,以責任控制成本,以利益驅動責任,調動各層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應從三個方面著手,有效地發揮成本管理責任制的控制作用:一是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建立以“三總師”,即總經理、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為主要責任人和以各科室責任歸口的橫向成本管理責任制;二是建立總經理、各分部經理、班組長全面負責的縱向成本管理責任制;三是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實行節獎超罰,使之與每一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由這三個方面,形成縱橫交織、立體交叉的成本管理責任制網絡,加之以嚴格的責任成本考核制度,從而促進企業目標成本的實現。
2.4提高領導者素質,強化成本管理意識
現代企業管理就是人的管理,領導者在企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往往造就了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強烈的成本管理意識是一個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成本核算是企業經濟核算的核心,是進行經濟核算的依據。如果管理者沒有成本核算的基本常識,沒有強烈的成本管理意識,不能把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就很難在生產經營中進行正確的決策,企業也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然而,提高領導者素質,強化其成本管理意識,并不是一促而就的事情。領導者應該有“如果不提高自身素質就可能被淘汰”的內在動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2.5建立現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成本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范圍的擴大,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傳統的手工處理方法已無法及時、準確地完成這些信息的處理、傳遞及反饋過程,以致于影響了企業決策的科學性。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為現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原先手工難以解決的繁雜問題便于解決,同時對成本信息失真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式。目前我國只有少數企業采用了信息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代成本管理的發展。解決的辦法主要應加大人力、資金的投入,尤其應在軟件開發和人員培訓方面下功夫,盡快建立企業的現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為完善企業的成本管理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虹,顏廷標邯鋼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思想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財務與會計,2001,(4)
監管當局對銀行進行資本監管的目的是:當銀行面臨償付性危機時,能有足夠的資本來緩沖其風險,從而保證銀行業的穩定與發展。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資本監管風險承擔。
第一種觀點認為,提高資本要求會提高銀行承擔風險的激勵。這被稱為資本監管的預期收入假說,即較高的資本持有量會降低銀行的預期收入水平,強化銀行通過增加高風險資產來彌補損失的動機,所以資本約束是無效的。如Kahane認為,資本監管使得銀行的資本成本提高,可能反而會促使它們采用進入高風險和高收益行業的方法來抵消其成本的增加,從而給整個銀行的運行帶來更大的風險。在Besanko和Kanatas的模型中,資本監管的引入迫使銀行進行外源性的股權融資,外部股東侵占了內部股東的利益,這將降低委托監控的激勵,銀行的資產風險上升而市場價值下降。監管者可能一定程度上填補委托監控的缺失,但較高的信息成本可能使其最終放棄。Blum也認為,對于追求銀行資本期權價值最大化的銀行,資本監管將帶來雙重效應:第一階段趨緊的資本狀況將約束銀行的冒險行為,但第二階段的資本約束反而鼓勵了銀行承擔風險。強制資本監管的引入有可能破壞銀行自身原有的激勵機制。Estrel-1a構建了三階段動態模型分析新資本協議對銀行風險的影響。第一階段,銀行必須滿足監管層的最低資本要求;第二階段,僅僅達標的銀行還需進行負債融資以進行風險資產擴張,此時面臨市場紀律約束;第三階段,銀行必須接受監管層的監督檢查。他分析后認為,資本監管對于那些資本富裕銀行是有效的,但資本不足的銀行反而會鋌而走險。
第二種觀點認為,較高的資本要求會降低銀行承擔風險的激勵。這被稱為資本監管的在險資本假說,即銀行資本金比例的提高會降低存款保險期權的價值,迫使銀行在危機發生時以自有資本承擔損失,因此降低了銀行增加資產風險水平的激勵。Furlong和Keeley首次將存款保險的期權價值納入銀行的目標函數,對于追求價值最大化的銀行來說,不會采取增加風險資產的辦法來應對資本充足率要求,原因是存款保險的邊際費用會隨著銀行杠杠比率的降低而遞減,從而資本監管降低了銀行風險承擔激勵。Boot和Marine(2006)認為資本監管的引入降低了存款保險隱性補貼,激勵所有銀行將自身風險內部化。好銀行將增加監控投資來降低資產風險,壞銀行則是收縮信貸,前者的市場份額增加。長期來看,強化資本監管有利于促進銀行體系的穩定。
第三種觀點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以風險為基礎的資本監管能夠降低銀行風險承擔激勵。Rochet表示,只有當風險權重能夠恰當確定時,巴塞爾資本監管能夠降低單個銀行的資產組合風險以及銀行業的整體風險。Hellmann等在道德風險的動態模型中,認為自由化導致的競爭不利于銀行的審慎經營。資本監管的引入,抑制了股東的道德風險,但同時也弱化了銀行的特許權價值而誘使其投機冒險。Repullo和Suarez則認為,資本監管能夠更有效地降低銀行的風險承擔激勵,實現審慎性均衡,并且這種有效性在引入市場紀律后更加顯著。Decamps等將Basel Ⅱ下三大支柱的相互作用引入連續時間金融模型,研究發現:最低資本要求能夠很好地克服道德風險,市場紀律一定程度可以作為第一支柱的替代,允許實施稍低的資本要求。Kopecky和VanHoose認為資本監管的引入改變了銀行的成本收益結構,一方面降低了信貸供給量和提高了貸款利率,同時也導致實施委托監控的銀行的均衡市場份額下降了,因此總體信貸質量是否惡化則取決于兩者的凈效應。Blum認為在Basel Ⅱ下,處于信息劣勢的監管者事前甄別和事后懲罰能力有限,而處于信息優勢的銀行可能過度冒險并且隱藏信息,因此可以考慮引入同樣基于風險的動態杠桿比例以增強BaselⅡ的有效性。
編輯老師在此也特別為朋友們編輯整理了資本監管風險承擔。
1)確定責任成本目標值。項目的目標成本,是項目部與企業簽訂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耗費的成本值,這個成本值就是我們所考慮的責任目標成本值,即項目責任成本為項目的目標成本。這是進行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項目全體員工努力的方向,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責任目標成本值,可以保證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2)工作分解,成立責任成本管理中心。當確定了項目總的責任成本目標值后,需要按照項目的經濟責任制要求,在項目組織系統內部劃分不同層次的責任中心,分解項目的全面目標成本,形成各項目組織、各層次責任中心的目標成本,按照該分解的目標實施相應的管理,及時主動檢查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差,采取措施減小偏差,從而實現對成本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這是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責任成本中心的劃分一定要全面考慮項目發生費用的各項工作,將項目的責任成本目標值按照可控性的原則分配給各責任中心。
3)編制責任預算。科學的責任成本預算,是責任中心計算收入的標準和目標,是責任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額,是考核、評價責任中心的依據,也是兌現經濟利益的依據。一般由各個責任中心編制責任成本預算表,成本考核中心制定相應考核標準。項目部責任預算編制完成后,項目部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建立一個責任分配橫向到邊、指標分解縱向到底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將成本控制指標和責任量化分解到具體責任人,并簽署責任書。每個責任中心有明確的預算指標,層層負責,避免脫節,保證正確劃分責任過錯界線和確定分享責任利益范圍,使責任管理人員能理清思路,控制重點,避免責任交叉與推委責任,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
4)實施動態成本控制。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是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當確定各責任中心的成本預算值后,就要借助一定的成本管理方法對責任成本中心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一般來講,項目成本的控制按照控制的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其中內部控制是指責任中心對本中心責任預算執行過程所進行的控制,外部控制是指上一責任層次對所屬責任中心責任預算執行過程所進行的控制。通常以內部控制為主,外部控制為輔,責任中心對施工生產活動的自我控制是責任成本管理的最重要、最基礎的職能。
5)跟蹤記錄信息,核算責任成本。在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中對各責任中心完成的任務量進行跟蹤、記錄,便于項目結束時對各責任中心進行考核。對各責任中心所完成工作量進行統計的時候,要遵循分階段、按期驗收、計量精確以及責任分明的原則,對各責任中心所完成工程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驗收。工程質量的驗收,按照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和規范進行;工程數量的驗收,按照責任中心實際完成的合格工程項目的數量進行驗收。任務量的驗收采用驗工計價單的方式進行。計量、驗收各責任中心所完成的工程數量,是責任中心編制業績報告,上一責任層次考核、評價所屬責任中心責任成果、兌現各責任中心經濟利益的重要依據。
6)評價考核工作業績,編制責任報告。上一級責任中心要以計量、驗收的工程數量和質量情況及業績報告為依據,對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果進行考核、評價,找出責任中心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功的經驗,并且按照合同和有關的管理規定兌現相關責任中心經濟利益。
二、工程實例分析
1.工程案例概況
某機場擴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為機場交通樞紐地鐵配套工程,地下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約34000m2,基坑最深26.5m,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加一道鋼筋混凝土支撐。地下連續墻115幅,混凝土灌注樁121根(含臨時樁31根)。合同總價52271.7萬元,合同工期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5日。截止到2012年4月25日該項目地下連續墻全部完成,累計澆筑混凝土30778m3,鋼筋制安完成5880t,型鋼接頭997t;工程樁完成55根,鉆孔樁成孔3190m,鋼管柱制作安裝完成1014t;項目部完成投資9242萬元,完成投資占合同價52271.7萬元的17.68%。
2.工程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
1)成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中心。按照項目的組織機構劃分出各責任中心,成立了以項目經理、黨工委書記為組長,項目總經濟師為副組長,相關業務部門參與的項目部責任成本管理領導小組,同時明確各責任成本管理中心的責任。2)健全責任成本中心管理制度。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障責任成本管理的效果。3)制定責任成本考核、兌現體系。確定各責任中心的預算值,將責任預算分解到單項工程或勞務隊;對項目實行年度考核和竣工考核,科學評價項目管理成果。4)實施責任成本管理與控制。對項目的投標階段、施工組織設計評審、經濟技術論證、合同管理、工程量、工程設備等方面進行管理和控制。
3.案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成果
通過分析項目的經濟活動及責任成本考核的結果可知:截止到2012年4月25日,未出現超撥款現象,并且根據項目部與公司簽訂《責任成本承包協議》計算責任成本為8091萬元,實際成本支出為7866萬元,為公司節約成本225萬元,增加了項目的收益,收益額達1490萬元;同時材料費用和管理費用上也有結余。上述數據表明,實行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積極影響,有效的控制了項目的成本支出,節約了企業成本。
建筑業成本管理應該從“全員性”、“過程性”和“實時性”這三個特性上加以認識。
“全員性”。建筑業成本管理在空間上覆蓋施工企業的管理部門及施工項目的各項管理崗位。施工項目成本交給施工項目部管理,企業仍負有對施工項目部的制造成本管理組織、指導、監督的責任。同時企業還需要對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監督和完善,利用技術、信息、資源來支持項目施工成本降低。
同時“全員性”還有另一層含義。工程項目施工的每一項活動都會涉及施工成本,每一個管理崗位的工作都與成本管理相關聯,負有成本責任。也就是說成本是業務管理的經濟結果按會計方式進行的歸集,是全員工作的結果,而不是會計部門的專屬工作。
“過程性”。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每一個直接耗費及其關聯過程。其控制內容包含成本計劃,成本計劃的執行、成本監督、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由于成本管理每項活動都要納入目標管理,遵循PDCA循環,決定了成本管理的“過程性”。
“實時性”。沒有反饋就沒有管理。在實際工程中會有許多修改和變化,造成項目成本控制模型發生變化,所以要求成本管理要能夠實時地對施工過程各種具體問題做出反饋。而反饋必須基于成本信息的實時收集,同時必須實時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調整后作出響應,因此實時性是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特性。
2、如何理解信息化?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國家重要的政策。中國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力圖不再重復發達國家先實現工業化再進入信息化階段的模式,用信息技術改進提升傳統產業,利用后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傳統建筑企業應該抓住機遇,應對撲面而來的信息化浪潮,利用“水泥+鼠標”的方式,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信息化從目標上應分三個層次:
1、提高效率。即是將常規的、固定的工作交信息系統處理,比如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大量文件或記錄中找到所需的對象。信息系統通過將日常處理工作自動化而支持高效率。
2、提高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做正確的事情或者做為獲得重要的經營成果所應當做的事情。通過信息系統提供完整的數據收集方案和信息處理邏輯,以保證工作的有效性。
3、推動企業再造。也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改變經營方式。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改變現有服務的本質,或徹底改變職能部門乃至整個企業的經營方式。
因此可以說企業的信息化就是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有效地收集和處理與經營管理相關的信息,綜合企業流程再造,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的過程。
二、建筑企業成本管理與信息化的關系
1、建筑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是信息化的切入點
建筑施工企業是項目導向型企業,突出表現為以項目管理為載體,以成本管理為核心。工程項目成本集中地反映了施工單位施工活動的經濟效果,通過對工程成本的計算、考核和分析,可以反映施工單位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因此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
工程項目是建筑企業信息基本管理單元,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通過成本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學管理工作,為企業的施工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成本信息。通過反應出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達到不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但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預想不到的工程變更及其他情況使得成本的控制非常困難,這些必定存在的各種變化決定成本一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對成本進行動態控制。要做到動態控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于信息的暢通性,成本差異如不能及時反饋回施控主體,成本控制就無從談起。
如果僅靠人工去完成所要求的大規模數據的計算、收集并整理,效率勢必非常低,幾乎不大可能進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必須進行信息化,使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得以相互連接,實現網絡資源高度共享和及時處理,從根本上改變業務運作時間差產生的信息不對稱的滯后狀況,才能實現動態、過程項目成本控制管理,進而使得成本管理的動態控制得以實現。因此,項目成本管理是信息化最佳的切入點。
2、成本管理要求信息化的高性價比
企業的競爭力如何提升,簡而言之,就是在與同行業相比中,成本降下去了,效益升上來了,這就是企業競爭力上升的表現。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其關鍵就是為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效益。
但是同時信息化也是一種工作手段的變化,必然帶來工作方法的變化,對生產組織的變革和勞動者知識結構與能力的升級,也是一個成本的投入過程。因此,建筑企業成本管理需要正視企業信息化的代價,如信息軟件和設備投入、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等等。
企業都期待信息化有雙重功效:在短期內明顯降低成本,同時還要獲得長期競爭優勢。要壓縮成本,意味著必須減少系統功能、制定標準使得系統更加通用,還要削減人力開銷;而增強競爭力則需要系統更貼近業務模式,并且加大在人力資源培訓上的投入。顯然,很多時候短期動作無法與長期目標進行妥協。所以準確的信息化定位將直接影響信息化的性價比。
企業信息化水平分5個層次:1、本地化應用、單項業務管理。2、集成化應用,理解各獨立運行系統連接的必要性,逐步實現一體化。(是信息系統趨于成熟的標志)3、業務流程重新設計,轉換企業工作方式。4、對企業的整個供應鏈的工作流程重新設計。5、業務領域的重新定義與擴展信息技術進入各業務范圍。后三級屬于高級發展階段。
信息化對企業是一場革命,是帶動企業升級和各項工作創新的突破口,所以建筑企業需要針對自身行業方面的特點和管理現狀定位信息化的層次,選擇有利于提高自身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具有良好性價比的信息化方案,才能避免出現不解決企業問題、勞民傷財的現象。
如何做好性價比?需要做好“IS規劃”和“汀規劃”。所謂“IS規劃”(1nformationSystemStrategicPlanning,簡稱ISSP)是:在理解企業的發展遠景、業務規劃的基礎上,形成信息系統的遠景、信息系統的組成架構、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邏輯關系,以支撐企業業務規劃目標的達成。
而“IT規劃”(1nformationTechnologyStrategicnanning),是承接IS戰略之后,對信息系統各部分的支撐硬件、支撐軟件、支撐技術等進行計劃與安排。通過以上的統籌安排,才能保證信息化與成本管理相互促進,以最低的代價實現信息化,提高企業的經效益,真正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目的。
三、信息化的供應鏈成本管理是建筑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企業最初主要把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作為提高利潤的手段,因而被稱做“第一利潤源泉”。當人工和材料價格降低到一定限度時,企業又將注意力轉到擴大產品銷售上,這種途徑被稱為“第二利潤源泉”。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每個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終究有限,于是企業開始注意降低物流費用,面向市場的供應鏈管理被形象的稱為“第三利潤源泉”。所以,“市場的競爭將不再是單個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管理,信息先行”。對于供應鏈上的競爭,輸贏在于誰的供應鏈運作更為快速、有效、更為經濟。因此基于信息技術的供應鏈成本管理將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新突破點,對于企業的發展和盈利起著決定性作用。
所謂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每個貿易伙伴既是其客戶的供應商,又是其供應商的客戶。
他們既向其上游的貿易伙伴訂購產品,又向其下游的貿易伙伴供應產品。企業在建立、完善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時,需要大量準確及時的信息,如市場供應數量、供應價格、需求數量、需求價格以及庫存數量、品種、質量、規格等等,一旦出現遺漏和錯誤處理都將直接影響供應管理的效果,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2.工程預算的主要作用
工程預算在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總體上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工程預算是對建筑工程造價、項目投資進行控制的基礎;工程預算能夠在對設計方案分析和設計的過程中提供指導;工程預算能夠對標底和投標進行有效管理;工程預算能夠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提供指導;工程預算能夠為工程結算提供相應的依據;工程預算能夠對施工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
3.工程預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
3.1工程預算能夠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技術分析
建筑計劃的目的是為了確定一個項目的規模方向、內容、進度和效果,應以建設工程的工程預算為基礎進行建設計劃的編制,以確定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費用以及建筑材料使用數量。工程預算既能確定投資額為編制建設計劃提供正確的指導,還可以作為設計方案技術分析的重要工具。建筑計劃是對建筑期間固定資產生產規模加以計劃,同時將預算結果作為基本建設投資控制的最高限額,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切勿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突破這一限額。在建設項目的方案設計出來以后,要綜合比較基本建設工程預算中的總造價指標、單位面積造價指標以及單位產品成本指標等,應不斷督促設計人員改進設計方案中的不足之處。此外,為了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應當全面分析基本建設工程預算的實物消耗量。
3.2科學的進行經營決策
以工程預算為基礎數據通過有限資源在不同方面中的應用進行合理規劃,企業管理者能夠實現企業利益的預測,同時要根據市場動向和企業全局發展實時預測對各項預算的影響,保證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從而在滿足市場的需求基礎上提升企業的綜合盈利能力。
3.3引進并創新成本控制技術
在完善預算控制和把握設計標準的過程中要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做好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工作,在工程施工不斷推進中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在預算的過程中應當對成本控制辦法予以創新,采用多樣化的建設手段,通過借鑒現代化的建設手段提升自身的建設能力,對各種建設手段進行成本對比,依據成本、進度、質量、安全綜合評估,強化成本控制。
3.4重視工程建設施工的發展前景的規劃
在充分的確定自身發展目標的前提下認清建設標準,通過造價的控制以及新技術的引用來提升自身的建設能力,同時做好質量提升工作和創新技術的滲透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業長期的順利發展。由此可見,長期預算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盡快彌補編制工程預算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切實根據建筑施工的具體情況不斷完善工程預算編制質量,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施工技術,使企業取得長遠的進步與發展。
4.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措施,應該將影響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作為控制重點。
4.1根據主要要素制定成本控制的計劃
4.1.1控制人工費在生產要素中人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人能夠控制工程的質量以及完成工程所需要的時間,同時還能夠對施工成本以及工程經濟效益進行控制,以上這些都能夠通過勞動力來實現。所以,應當在施工的過程中合理的分配勞動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應當選擇專業技術能力高、管理水平好的施工隊伍,其次,能有效的管理、組織和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停窩工現象提升工作的效率。然后,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樣就能夠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提升上來。4.1.2控制材料費施工階段進行成本控制工作,這對于工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材料費在工程造價的總費用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對材料費進行控制。一方面,控制材料的用量,在施工項目中可以將施工預算中的材料分析量作為材料使用的主要依據,這樣就能夠精確的對材料消耗量進行預算,同時在回收剩余材料的過程中避免了各種形式的浪費,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新技術和新材料來減少材料的消耗。另外一方面,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市場上不同時期和不同質量的材料價格且具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因此應當及時的獲取市場信息以提高材料使用的性價比,合理安排采購時間,是非常有效的措施。4.1.3控制機械費設備數量和設備單價是工程機械費用的兩個主要部分。應當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的對設備進行分配,通過設備的充分利用來減少設備的閑置,這樣既能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還能降低設備的浪費,另外對于設備的檢查與維護工作也要及時的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4.2設計階段以工程預算為重要依據優化方案
以業主的要求以及周圍的地理環境為基礎,專業設計人員來進行繪制圖紙。進行多方案設計、比較,工程預算作為方案優化、方案比選的重要工具使得設計各個方面達到最優設計,在設計階段使造價得到有效控制。
4.3在施工過程中通過質量管理的提高來控制質量成本
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為了提高質量而增加施工過程中的成本,同時,也不要為了將成本降低就采用質量較低的產品,這樣就有可能出現返工的現象。因此,應當平衡質量和價格兩個因素,做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一、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人員管理問題
在項目成本管理中責任沒落實,分工不到位。施工前沒做到預算在先,或做了再算和邊做邊算等情況時有發生。到施工工完成后清盈虧時找不到具體的原因所在。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工作經驗等有限,在強化責任制,目標成本分解,合同觀念意識不強。還有就是項目各級的管理上勾通不到位,時常遇到不愿或有意拖的情況。人員流動較頻繁,工作不連續,進度跟不上而沒有及時采取措施,甚至因沒完善必要手續工序而收不回工程款。
(二)材料管理問題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因沒能嚴格執行領料用料制度,從倉庫領料而沒有余料回收,浪費現象嚴重。尤其是計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的工程。鋼材看管不嚴,遺失時有發生;材料型號不對,造成閑置浪費,材料供應量與實際不符;監督機制不健全,出了問題往往追不到責任人,造成成本失控。
(三)成本核算問題
在項目成本核算時預結算員沒有很好的把施工成本預算和成本核算結合起來。由于項目沒有階段和分部分項成本分析,沒有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計劃成本等做比較,從而不能對項目施工指導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項目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責任感
職能部門應加強監督力度對哪些無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未按規定持證上崗,業務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無法保證成本核算的質量和工作的人員組織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同時應制定相應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對成本核算員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保障。約制成本核算員要對施工生產中發生與施工成本相關的工程變更項及時收集整理并辦理簽證手續,定期向公司經營部門上報審核,以便及時準確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況以防給工程竣工結算造成損失。項目經理作為企業法人在項目上的個權委托人,以項目經理為代表的項目管理班子的素質很重要,如果這層人素質低,將直接反映整個項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想方設計法提高項目承包班子人員的素質,特別是項目經理的整體素質,組織進行內部交流學習,向同行吸取先進經驗,不斷提高項目經理的管理水平。
(二)力度于項目成本核算管理和監督
建筑項目成本核算是項目成本管理的依據和基礎,沒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計劃等工作就無從談起。企業經營核算部門要發揮其應有的職能,挖拙其內在的潛力,調動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項目管理人員真正認識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項目施工管理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進度、質量的同時,嚴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改革現行的成本核算員管理體制,由公司對各項目成本核算員實行統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輪崗,定期或不定期學習、交流、考核、激勵競爭上崗,使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員切身利益與工程項目分離,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與核算工作網絡程序。
(三)深入成本預測預控和經濟合同的履行
項目的各項成本測算出來后,公司與項目部簽訂承包合同,在項目工程簽約后,同時開展編制施工預算、成本計劃,另外編制工程施工任務單和所需機械臺班。根據數據進行對比、校正,再結合現行、當地人工、材料、機械的市場價,測算出工程總實際成本。在承包合同中,對項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質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詳實約定。通過合同的簽訂,確保項目部和公司總部責、權、利分明,雙方按合同中的責任,自覺地履行各自的職責,以保證項目施工順利完成。
(四)勞務分承包商的使用和激勵的關鍵性
選擇一班信譽好、實力強的勞務隊伍進行綜合評議,定期考核,建立相對穩定的合格勞務分包商很關鍵。勞務分包應實行招投標制度。公司成立招標領小組,評委由項目經理、生產、勞資、質安等人員組成,制定招標文件,邀請二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標,根據投標方的標書、資信等確定中標隊伍,勞務分包從招標到簽約自始至終要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下運行,杜絕暗箱操作。從中還要積極根據WTO的有關規則,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發展的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應激勵制度,調動項目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運行質量,把工程項目部建設成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優質低耗的施工隊伍。還有就是要加強勞務資金的集中管理很重要。項目部每月要對勞務隊伍的當月完成工作量進行核算,匯總后由項目經理進行審核、簽字,報公司施工管理部門,施工管理部門根據勞務完成量與項目部報公司的已完成工作量表進行核對,報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根據勞務分包合同核定拔付勞務費用的額度,報公司經理審批,工程發生變更的勞務增加費,如無經濟簽證,公司不予確認。項目部盡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諸如時工、雜工等費用的發生。
(五)加在力度抓好材料管理
在建筑項目成本控制成本中材料管理很為重要。從項目成本中比例,材料成本一般都占55%以上。我們(下轉第148頁)(上接第199頁)要做到把材料管理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那么在項目中標后,公司和項目部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編制施工預算。審批后的施工預算即是作為項目部編制材料需求量計劃和項目部對操作層限額領料的依據。施工預算報材料部門,由材料部門根據項目部編制的采購計劃和企業的資金情況采購材料,如施工過程中發現超額用料,材料管理人員必須立即查核原因,如屬工程變更造成,必須有工程變更證明材料方可領用,強化材料計劃的嚴格性。公司材料采購實施招投標,各項目部的施工預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購部門采購,其它材料由項目部自行采購,采購時采用“總量訂貨,分批采購”避免積壓和浪費。材料的采購量和單價要有專門機構監控。項目部應使用委托書約定所委托的采購材料的質量、價格、服務、驗收辦法、交貨時間。
三、總結
經論述可見建筑工程項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筑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復合性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財務、勞資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給項目成本帶來損失。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成本管理,不但可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合理預算控制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
【參考文獻】
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員工對于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認識還不是很到位。一些管理人員往往只重視工程的質量、施工進度,而忽略了成本管理可以給企業、工程項目帶來的效益。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效用得不到發揮。
2.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手續不夠健全
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的成本核算手續不健全,例如材料的購買、領用等沒有統一的審批手續,材料購買沒有采購單,領用材料沒有領料單。這都會造成成本核算混亂,成本居高不下的現象。
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不規范
成本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權、責、利界限模糊的現象,建筑工程項目的各個部門之間沒有落實成本與績效掛鉤的制度。這就給成本控制考核工作帶來困難,成本管理也就面臨失效。
4.缺乏對建筑工程項目全程的成本控制
目前,對于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大都是一種事后控制機制,過分強調成本的核算,而非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到施工的前、中、后三個階段,成本的有效控制來源于成本的高效管理而非成本的準確核算。
5.建筑工程項目會計的監督作用弱
會計的兩大職能為監督與核算。但管理人員往往只關心成本的核算,會計的監督作用被大大削弱,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業務收支也會變得不透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難度會加大。
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原則
1.全面控制原則
全面控制原則是指從建筑工程的各個方面進行成本的管理與控制,注重施工前的成本規劃和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完成后的核算與考核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成本的全員控制原則。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要落實到每一個員工身上,給每一個員工都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并將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程度作為一種績效考核制度。(2)成本的全過程控制原則。建筑工程成本要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下,從施工的準備到竣工結算都要包括在內。
2.動態控制原則
施工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預算可能并不能切合施工時的實際情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的控制。
3.節約原則
節約人力、物力、財力也是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原則。節約意味著不浪費,這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項目的效益。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1)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避免因為監督不到位而發生鋪張浪費的現象。(2)嚴格制定開支的范圍,費用開支的標準。
4.例外管理原則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這些特殊情況并不適用于既定的政策,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應該使用例外管理原則。針對例外情況進行單獨的調查、分析、糾偏工作。
5.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成本的管理與控制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前提是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考核機制。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的績效應該與成本控制責任相掛鉤。
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對策
1.加強對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
建筑工程單位的領導層應該重視成本管理給企業和員工帶來的效益,應該重視成本管理工作。領導層應該調和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切實保障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的順利實施,以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效益。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組織機構
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涉及到各個部門,各個部門之間可能會因為存在利益沖突而出現不配合的現象。這就要求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組織機構,建立清晰明確的成本責任制度。成本組織機構的縱向層次應該合理,避免出現權利與責任界限不明確造成的相互推諉現象。項目經理作為項目的管理人,要將成本管理目標分解并合理分配到各個部門,并將成本控制責任與績效掛鉤。
3.做好材料的成本控制,避免浪費
材料的成本控制要在保障材料質量和供應量的前提下,盡量實現成本最小化的目標。這就要求材料的采購和領用都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手續。材料采購應該得到批準,采購的手續應該齊全。領用材料時,領用部門要有領料單,倉庫部門要有出庫單,核算時要對手續進行核實,做到記錄真實有效。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材料成本,避免浪費。
4.加強全過程的成本管理
成本的全過程管理涉及到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所以充分調動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很重要,可以針對性的展開培訓,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對于整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必要的成本控制技能。這對于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有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要有重點、全面的進行管理。合理分配資源,以達到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
5.加強財務的監督與核算
對于施工過程的費用支出要嚴格按照財務預算進行。對于施工過程中的一些變動情況,要在預算的基礎上加以修正,以達到提高費用支出透明化的目標。定期做好工程的核算工作,將工程的實際支出與預算對比分析,做好下一階段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