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10:02: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食品科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食品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它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品,它是人類與環境進行物質聯系并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一、今天的食品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對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層的認識。人們開始從健康、衛生、營養、科學的角度注重飲食生活。因飲食不當等種種原因造成的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疾病已逐漸減少。
1.發酵食品。是人類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類食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它豐富了我們的飲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釀、泡菜、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葡萄酒,甚至還包括臭豆腐,這些都是頗具魅力而長期為人們喜愛的食品。發酵食品經發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體利用的物質(如乳糖、棉子糖等)轉變成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經發酵轉變成安全無毒的物質,改善了風味和結構;對于酸奶發酵生成乙醛、雙乙酰、3-羥基丁酮等,使其產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軟結構,而且發酵食品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增加保質期。發酵能提供種類繁多的組分、風味和結構的食品。
2.方便食品。多指工業化大規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調即可食用的食品。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旅游業的興起,省時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場的“寵兒”,并逐漸成為市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現在最普遍最常見的方便面、各種飲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頭、肉類罐頭、速凍水餃、速凍面條等,種類繁多、風味各異,趨于大眾化,是利于人們生活性很強的食品,它將成為食品中消費量最多的食品。
3.冷藏食品。是抑制化學反應和酶反應,阻止微生物生長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費者喜歡并青睞的食品。人們把新買來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幾天后還可以保持其新鮮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過包裝改變氣體并與低溫相結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術在我國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發展。
4.水產食品。現在食品開發方向已由陸地發展到海洋、江河中。海洋中蘊藏著大量的魚類、海帶、浮游生物、海藻等海生動、植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寶庫,這些食品資源將被大量利用,為人類生存和生活服務。
5.輻照食品。是利用電離輻射(主要指60lor射線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或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效應,對物質或食品進行加工處理的新型保藏技術。食品輻照是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長食品貨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輻照處理具有操作方便、無二次污染、安全可靠以及經濟適用等優點。該食品主要應用領域是香辛料和脫水蔬菜輻照殺菌,谷物豆類輻照殺蟲,作為一種處理方法,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
6.低熱卡值食品。主要是由高甜度甜味劑、低熱脂等代替原來食品中所用的糖、油脂所生產的食品,這類食品熱含量少,pH穩定,從而抑制了肥胖癥、糖尿病、高血脂癥等一些疾病的產生。
7.熱處理食品。進入新世紀,遠紅外、微波熱處理的開發被廣泛用于食品的調和、融凍、干燥、加熱、焙烤、殺菌等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效果。
8.人造食品。通過非農業途徑生產的單細胞蛋白質,,俗稱“人造肉”,是一種微生物食品。目前美國生產的人造雞蛋、人造魚子、人造火腿、人造蝦已暢銷美國各個地方成為家常菜肴。日本生產的“人造海蟄皮”香脆可口,已暢銷國內外。人造食品的前景廣闊它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9.綠色食品。是全球人類呼吁并重視的食品。指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它將是人類食品中最重要的食品。
10.生態食品。指在沒有污染的自然生態條件下生產的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如野蘑菇、野木耳、野山參、野水果、山野菜等,它們只依靠大自然所給予的條件生長起來。
11.有機食品。指由不使用化肥和農藥或少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生產的原料加工的食品。這類食品是人類注重生態環境的產物,其價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其中水果和蔬菜類有機食品占有機食品市場的62%。
二、未來的食品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的食品將會發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變化。并且還會有許多食品不斷的走上人們的餐桌。
1.昆蟲食品。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昆蟲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同時科學家已證明2000多種昆蟲含蛋白質高達60%,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且纖維少易為人體所吸收,昆蟲食品將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從現在的螞蟻食品、蠶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來看,它已成為一座微型的營養寶庫,具有抗風濕、抗癌、護肝、平喘、解痙、補腎、健脾、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等多種藥理功效,在西方國家昆蟲食品已成為貴賓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會涌現出一些品種各異的昆蟲食品。
從研究對象的角度看,文學理論是關于文學活動的某種理性的論說[1]p29。由于文學活動是人的一種情感化、形象化的文化活動,而體現出人文活動的特點,作為對這種人文活動的研究,文學理論是對人自身的閱讀心理機制、文學審美需求和詩性情感生活的透視與揭示,自然歸屬于人文學科。可是,對于文學的人文本性進行研究的學問不只是有文學理論,還有文學批評和文學史,這三者都是按照理論思維的規律來研究文學問題。因此,要充分認識文學理論的品格,就需要在這三者的關聯和區別中去把握。
一、文學研究的三種理論樣式
文學是最為集中地體現出人文性的文化現象。不同于普通讀者對文學的閱讀、欣賞,文學研究者們對于這一特殊文化現象的理論研究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展開,形成了多樣化的理論維度,但主要可以概括為文學批評、文學史和文學理論三種理論形態。例如,對于法國作家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腐尸》而言,在詩歌欣賞的閱讀視野里,普通讀者多是感受一對戀人追憶他倆曾經遭遇一具腐爛尸體的情形:“愛人,想想我們曾經見過的東西,在涼夏的美麗的早晨:在小路拐彎處,一具丑惡的腐尸,在鋪石子的床上橫陳。” 這只是停留在文學感性經驗的閱讀事實層面。但是,在話語情境的文學批評中,讀者超越生物性的視角所捕捉到的尸體鏡像本身,綜合運用理性思維的法則,洞察到人們對毫無現實功用的尸體的文化強迫和功能設定,即所謂“被……”。因此,能夠獲知“躲在巖石后面、露出憤怒的眼光望著我們的焦急的狗,它在等待機會,要從尸骸的身上再攫取一塊剩下的肉”,就是使得尸體“被美食”。可見,審視《惡之花?腐尸》令人作嘔的文學字面內容,顯然不同于欣賞“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的頗具審美愉悅的感性畫面,欣賞者們多是望其“惡”而出現審美感知障礙。文學感性欣賞的困難之處,正是對文學進行理性批評的場閾。文學批評家們從波德萊爾的人生閱歷、書寫經驗、作品系列的內在關聯中,分析、闡釋和評判無限廣闊豐富的、流動不居的文學新現象的實踐中,解析@種新鮮的文學經驗事實所表征的文學寶藏的秘密。可以說,這種所謂文學批評就是借助某種理論的引導和支持,開展一次前程未果的精神之旅,發揮審美想象力,運用理論原則來發掘文學新知。當然,文學批評是一種帶有特殊性的科學活動,不同的批評家的批評意識和批評方法各不相同,形成了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符號學等文學批評的方法自覺與追求。但是,他們總是從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和文化信息中探尋一種普遍適用的批評話語,將文學欣賞的感性經驗借助知性的形式傳達出來,從而形成文學研究的理論樣式之一。也有的研究者將波德萊爾的文學寫作,與整個法國文學的傳統甚至歐洲文學的歷史傳統進行對比,運用理論所提供的范疇、方法和評價標準來審視這些文學現象,以此來認識某個特定的文學秩序中的“波德萊爾現象”,總結出新的創造性的文學經驗,提供蘊涵理論因子的批評成果,為引申、建構新的具有普適性的文學理論提供現實依據和推動力。我們把對文學的這種研究稱為文學史,這是文學研究的另一種理論樣式。也有的文學研究者將他人對波德萊爾進行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的上述兩種理論經驗,也就是將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的本質特征、內在構成、功能機制、評價標準、發展趨勢的理論抽象和概括,匯集為一種普適性的合理的邏輯體系,從而形成一種專門性的具有解釋的有效性和理論的前瞻性的知識和學問,我們稱之為文學理論,這是文學研究的第三種理論樣式。文學是文化載體呈現出的人類所獨具的想象、比擬、沉思、賦形的心智對象,是人類文化的智慧結晶。文學批評、文學史、文學理論正是由這種智慧文化而生發出來的三種典型的理論形態。
二、以性質分析判別文學研究
作為文學研究的三種理論形態,文學批評、文學史、文學理論在文學發展的古典時期出現過形態交疊而邊界不清晰、理論發展而學科不獨立、話語繁縟而體系不健全的情形。隨著十九世紀以來學科自律化發展的趨勢,對這三種理論形態進行區分也越來越成為文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區分研究的方法之一就是性質分析。作為人文科學的性質分析,是指從質的方面分析人文對象。作為對文學研究之理論形態的性質分析,就是要準確地陳述每一種理論的知識話語,正確地把握每一種理論樣式的特質。這就是要運用訪問、觀察和文獻法收集資料,并依據主觀的理解和定性分析進行研究,定性研究就是要將每一種文學研究都視為平等價值的意義行為,文學研究理論的構建都是在以文學為客體對象從而賦予文化意義的基礎上共同展開研究的。所有文學研究的規則或知識及其產生過程,都是立足于鮮活而豐滿的文化現象,而只是在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時;在對各種文學材料進行理論加工的過程中,所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論權重不同,但最終都能達到認識文學的文化本性、揭示文學內在規律的理論目標。
因此,要充分認識文學理論,就需要對其進行性質分析。這里所謂性質就是指文學理論區別于其它文學研究的特性,也就是文學理論本身所具有的與其他文學研究不同的根本屬性。雖然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都要求把歷史的、現實的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和邏輯的研究結合起來;但是,文學史重在對在一定時間限度內的文學現象的研究;文學批評則不斷地收集新的素材、新的經驗,文學理論是依據美學的法則而建立的系統性的整體研究。
文學批評的理論建構就是面對新的文學現象提出有關的文學觀念,及時揭示它們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審美價值和時代精神,對作家的藝術探索予以理性分析。由于文學活動是一種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文學批評研究文學的新現象,以理論意識去闡釋文學作品,構建全新的文學觀念,并及時歸納出自身理論發展所依賴的思想和概念。可見,文學批評的理論著力點在于創新文學觀念和革新文學方法,以此經歷長時期的批評積淀而產生其學科自身關于文學文體、文學創作、文學結構、文學功能等方面的批評話語,也為日常文化實踐,總結出文學活動所遵循理路和規范的慣例,從而形成一種關于文學研究的理論樣式。
文學史的理論建構就是面對一個時期的文學現象,揭示它們所受意識形態和審美文化制約的特點,揭示其因受讀者價值判斷而產生的發展走向。文學史的理論建構因對作家、作品和讀者形成的交叉關系的文化認知和價值發掘的發展而永遠處于動態發展之中。雖然其理論對象為特定時段的客觀實在,但是,作家的文學史地位與其文學成就可能存在理論探索中的非對稱情況。因此,文學史的研究,不能完全采信文學批評的理論成果,不能僅僅憑借抽象的觀念,而是要立足于具體的文化現象,從文學閱讀體驗出發,判斷文學活動的創意之處及其創造性成就。
文學理論則重在理論建設,確也要立足于文學的一般現象,立足于文本閱讀的現場體驗,選擇典型的文學事實,作為其推理論說的范例,作為配合理論概括的具體說明,其理論指歸是文學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文學理論就是綜合運用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方法,從浩瀚的文學現象中找出反復出現的文化規律,對其作邏輯研究,總結出文學活動的基本原理。也有的文學理論研究者立足于某種哲學觀念或政治態度,以此作為理論建構的邏輯起點,借助演繹的方法推演出一種理論體系來,并且以此來規范具體的文學創作和批評,表現出較強的知識論和目的論傾向而脫離文學實際。可以說,文學理論不是為文學活動和文學研究“發明”一套固定不變或強迫遵從的法則,而是對文學實踐的普遍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在文學現象、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的實踐基礎上形成一種有可能為文學創作、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所借鑒的理論形態。
三、文學理論學科的多元品格
不同于,其他兩種理論形態,文學理論是對文學的性質、特征、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進行一般闡釋和宏觀概括的學問,其研究所得的原理和原則為文學解釋提供理論依據、思維方法。對于文學理論的學科建構而言,要獲得文學理論學科的獨立發展,就要從宏觀上發掘其理論形態在文化場閾的特殊性,而不局限于對作品審美價值的具體闡釋。其理論宏觀構建的維度,使文學理論獲得了學科發展的話語體系,其理論微觀運行的場閾,對于文學現象的個別性和現象之間的異質性的研究,也使這種理論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從而現出學科發展的多元品格。
學科自律的品格。雖然文學理論與其他文學研究具有相σ恢碌鈉氈樾裕但是,文學理論的研究不僅要立足于文學闡釋,也要為其研究本身的技術革新,為其學理自身的完善,為其研究群體間的話語溝通,探討出相對固定的理式,總結出普適性的知性概念,發掘出經驗對象之對應物的概念符號,這樣,這些概念的能用性使得文學理論獲得了文學解釋的依據、理論交往的憑借、付諸實用的依托,從而成為更具有能用性的文學研究的理論樣式。另一方面,雖然,文學具有人文性,對它進行研究的文學理論,不可以照搬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確立一套恒定的規則而成為哲學意義上的文學之元理論,但是,文學理論的研究通過對于文學研究的邏輯范疇的總結,構建和確立出一套規范、疏導、共享的理論體系,梳理出普適性的自身結構完整的學科知識,彰顯了研究本身的理性思維能力,也體現出了學科自身不斷發展的理論創新能力,從而成為相對持續能用的理論樣式。
文化實踐的品格。雖然文學理論采用采用歸納、演繹、綜合、分析、概括、比較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構建學科發展的學理規則,但是文學理論也要直面文化實踐的當下場閾,能夠合理闡釋文學作為文化現象的個別性;也能夠在新文學體驗的具體語境中,著眼于一處處豐厚的文本肌質,總結出文學閱讀經驗中的審美感受。文學研究不僅是用理性的文化觀念去審閱文學現象,而且還要探尋文學現象與文化觀念的適應性。一系列鮮活的文學經驗總是要經由一定的文化批評觀念、文學文化史認知的整合構成文學理論的學科知識。因此,文學理論需要著眼于文化實踐,通過對文學事實的文化陳述呈現出理論源于實踐并經受實踐檢驗的品格;也因而探尋文學文化理論對于文學現象的普適性的運行機制,促進文學理論學科建構。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文學理論需要遵循文化實踐的檢驗,而不是借助于哲學的概念思辨和原則推導,來推廣一種看似可靠的文學知識譜系。因此,在文學理論的學科發展中,既需要學科知識的邏輯演繹,也更需要注重文化經驗的歸納,在其兩者的認識的循環中,只有經過文化實踐的環節,符合一般文化經驗,為經驗所證明了的文學理論,才能是科學的,可用的理論。而那種單純通過先驗的觀念設定,而進行理論推導的文學玄思的元理論,遠離文化實踐,成為難以使用的無用理論而束之高閣。
理性批判的品格。文學理論具有實用價值。文學理論是采用科學理性的精神來構建的,他是從文化現象的實際出發,重視對“文學”的“文化”還原,他超越了政治觀念的先驗設定,也超越了審美趣味的感性直觀。這就決定了它以微觀的、實證的態度與宏觀的、思辨研究相結合,以理性認識來檢驗感性經驗,從而不再糾結于本質論的玄思妙想,更多地在創意書寫、文本風貌、文化接受的維度,對文學現象進行全面的外部文化關系進行研究,也要描述具體的文學經驗,并通過這種個別的文學事實的反思,深入到文學經驗現象的內在文化聯系中,發現文學的文化規律,形成普適性的文化觀念,概括為文學理論。因此,文學理論不是以規范性的理論原則強加于文學實踐,而是因其“能用”、“可用”的學科品格,成為實用的理論選擇。因此,雖然文學理論是一種探尋文學原理的學問,但這一學問不是認識的結果而是實踐的產物。這就決定文學理論不是能夠普遍應用的法則,而是一種根據場閾、對象、時代情況的差異而選擇的實用依據。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本次課程內容在課程中的地位
乳品的加工工藝是《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通過學習熟悉乳制品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加工原理;了解市場鮮乳的主要種類及其加工工藝特點及產品質量標準;通過學習,能自行設計消毒乳和滅菌乳的加工工藝,會分析消毒乳和超高溫滅菌乳加工的參數及質量問題的原因;掌握制品品質控制的手段及檢測方法;為學生在今后在工作中處理實際問題作好準備。亦希望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團隊合作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職業道德意識。教學重點在于對消毒乳和滅菌乳的區別及其加工工藝的設計,存在問題的分析及解決辦法的設計。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PBL教學模式中尤其強調集體協作和團隊精神,因此,為了便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在實施PBL教學前先讓學生自由組合形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6~7人,各組選出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學習。對課前準備階而言,由于在PBL教學模式中,特別強調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帶著問題邊聽課邊尋找答案,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問題的設置是PBL教學的核心。好的問題可極大的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而設置不佳的問題卻會使學生感覺課程枯燥、無味,喪失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規劃學習的重點、難點,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資料并設計有針對性的討論問題。根據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親身經驗對于專業知識學習的作用,考慮到市售鮮乳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的實際產品,為學生設計安排了分組進行市場鮮乳產品種類調研,通過該活動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市場鮮乳產品的主要包裝形式、保藏條件及其感官風味特點。對教師而言,為了有效調動課堂氣氛,也需要在課前收集準備不同形式的市售鮮乳產品,如消毒乳(新鮮杯、玻璃瓶、塑料桶裝、屋形乳)、超高溫滅菌乳(利樂包、塑料袋),以便在授課過程中展示說明。此外,現代化教學手段如視聽技術、錄像設備、網絡等具有直觀、形象、動態、交互和重復性的優點,可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因此,教師在課前已收集大量的資料并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及巴式殺菌乳生產過程的影像資料。
(二)問題導向式教學設計
1.已有知識的激活。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課程導入可以先聲奪人,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對后續教學內容的接受度。對本課程而言,考慮到專業知識的系統連貫性,可以從總結講授過的內容入手,提出問題導入新課。例如,可以圍繞前期已講授過的乳的主要成分及其理化性質、加工特性設計以下問題:原料乳有哪些特點?其主要營養成分有哪些?原料乳中有無微生物,相關衛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原料乳中酶的作用?原料乳的保藏特性?這樣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設問、討論的方式使學生思路順利過渡,并最終歸納出“原料乳若不及時加工,就會腐敗變質,失去其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這一結論,引出對原料乳進行進一步加工的必要性。
2.問題的提出和探究。在問題導向式教學中,所有的學習由問題而起,因此,提出問題是問題導向式教學中一切探究活動的起點,也是教學設計的要點。對教師而言,提出問題、幫助學生的學習更豐富是問題導向式教學的中心;對學生而言,提出自己疑問的過程,可以加深、拓展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深層理解。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把握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的時機、目的及方式。在本次課程中,基于課前準備階段安排的各小組已對市場鮮乳產品種類調研活動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此時多媒體課件給出問題,如市場的鮮乳產品按保質期可以分為幾種?按保藏條件可以分為幾類?在包裝上又有什么特點?并請各小組對本組的調研活動進行簡單匯報,其他小組同學可以進行提問。在課堂發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全局,對學生理解上的偏頗進行有效引導,對學生回答不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各小組的調研活動進行點評。然后教師出示準備的各種市售鮮乳的樣品,對討論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3.學習遷移,形成認知結構。通過匯報和提問環節,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前期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對問題的疑團也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的動力。此時,應順勢將知識融會貫通,構建有效的乳品加工知識體系。因此,我們可以先請學生觀看“巴氏殺菌乳”的生產錄像;隨后提出問題,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生產加工環節),并開展討論。教師適當提示,建立學生對于巴氏殺菌乳生產工藝的感性認識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巴氏殺菌乳加工工藝流程圖,并與錄像中的加工工藝和設備相關聯。再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加工環節(單元)的作用,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相應的歸納說明,并借助多媒體對加工工藝操作環節的參數要點進行說明,點明加工工藝操作環節的作用,使學生對加工過程的學習與加工原理相關聯。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在“殺菌”環節引出產品保藏條件和保藏期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分組討論及教師的歸納總結,使學生能將前期微生物中所學的殺菌原理與實際殺菌工藝相關聯,并理解此類乳品的特點(保藏條件)以及優缺點。在此基礎上,引入下一個問題:鑒于巴氏殺菌乳的保藏期相對較短,一般在冷藏條件(4℃)下不超過7天,若需要保藏期更長,更簡單方便保藏的乳品,該如何加工?借鑒市場乳制品分類的調研結果,引導學生思考可能的加工工藝。進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UHT滅菌乳加工工藝流程圖,讓學生比較UHT滅菌乳和巴氏殺菌乳加工工藝環節上的區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在對UHT滅菌乳特殊加工操作單元和參數要點進行相應的歸納說明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UHT滅菌乳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和解決方法。并適時引入案例,如三聚氰胺事件、抗生素、劣質奶等食品安全問題,通過分析討論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4.歸納總結,升華教學效果。從理論上講,課本內容是已有經驗的總結,且基本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解決方案。而學生而言,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除了會面對已知問題,更多的會是面對未知的問題,因此,必須要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理解并構建有效的UHT滅菌乳和巴氏殺菌乳加工工藝知識體系,才能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思考并設計獨特的解決辦法。小結歸納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通過對本節內容的重點知識要點進行小結,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市場鮮乳的種類,理解UHT滅菌乳和巴氏殺菌乳加工工藝的特點,掌握UHT滅菌乳和巴氏殺菌乳加工操作單元和參數要點。引導學生將相對獨立的模塊化知識打通,實現對本節課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延伸,有助于在遇到具體問題時,能夠有效調動所學知識,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
(三)PBL教學法的效果及體會
PBL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取知識的主動學習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有效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學生不再是單向的“知識接受及記錄器”,而是轉變為實際問題的主動解決者,讓學生帶著興趣去主動學習,而且學習氛圍相對輕松,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開拓創新的能力。當然,在PBL教學設計中,有部分以往由教師課堂講授的部分內容被作為調研任務預先安排給了學生,而且在課堂中有大量的分析討論環節。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求學生改變傳統課程學習中養成的被動聽講的習慣,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與團隊成員協同作戰,完成市場調研、文獻查閱、問題討論等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使PBL教學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們的文獻檢索、歸納總結、綜合理解、邏輯推理、口頭表達、主動學習等能力得到有效鍛煉,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雖然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看似“隱退”,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與教練的作用,實際上,PBL教學法對任課教師的知識面、教學水平和工作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而是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科專家、信息的咨詢者。這就要求教師不但熟練掌握本專業、本課程的內容,還要扎實地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課前一定要做足功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合理規劃學習的重點、難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選擇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來源于生活、生產或科研中常見的、有代表性的實例,使學生提高學習理論知識的熱情,增強培養自身動手能力的意識,更好地體現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應用的重要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又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節奏,幫助學生樹立起對學習任務的責任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并質疑,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教師自己也應當在平時注意積累,打好基礎,摸索合理的獎懲制度,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當然,若可以在《食品工藝學》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PBL教學法在相應的實踐教學中的嘗試,設計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使學生能夠主動通過實驗證明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對設想方案的有效性進行驗證和完善,則能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這樣將有助于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
營銷是企業經營的基本職能之一,是企業發展、壯大并爭取經營可持續性的基本手段。正因為如此,世界上絕大多數大學或商學院都把《市場營銷學》或類似課程作為其經濟管理類或工商管理系學生的專業主要課程。對于經管專業的學生和有志開拓經營與事業的學生來說,知曉市場營銷的相關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鑒于該課程的高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多老師在授課時都特別注重教學手段,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層出不窮,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作者通過對市場營銷學若干年的教學發現,視頻案例教學法較之傳統的案例教學法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視頻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針對授課的需要,利用網絡上已有的素材,結合必要的剪輯加工,制作成視頻材料在課堂上播放,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升教學效果有顯著作用。
一開展視頻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學校、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期望和學生對新的教學方法的需求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案例教學,教師只是搜集案例信息,在課堂上以口述或者文字形式表現。而視頻案例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該問題。市場營銷學中有很多枯燥的理論,通過視頻作為載體,以動態的圖、文、聲、影呈現,可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可行性方面,目前多數高校在硬件方面均配置了電腦、投影儀等設備輔助教學,網絡的普及也使得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素材,這些都為視頻教學法的實施奠定了物質基礎。
二視頻教學法的理論模型
根據視頻教學法的流程和要點構建視頻教學法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通過精心選擇、設計視頻案例,創設良好的交互式學習情境;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視頻案例進行學習;師生之間通過問答、交流等形式開展協作,引導學生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意義建構。最后教師檢驗學生是否完成知識的遷移,由此評價該案例是否實現了教學目的。
三視頻案例教學法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視頻案例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中,很多教師使用不當,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素材選擇不當
現如今網絡的發達讓教師可以在各大網站輕松獲得視頻材料。但要挑選合適的視頻材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有些老師耐心不足,選擇的視頻未必適合教學。
(二)制作質量粗糙
有一些視頻內容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視頻本身的制作質量欠佳,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畫面清晰度欠佳,配音與字幕對不上等。這樣的視頻在課堂上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三)設計不周密,學生觀看隨意性較大
有一些教師花了很多心思精心挑選素材,材料與課程能很好的匹配,亦不能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原因在于觀看視頻前沒有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學生觀看視頻時沒有明確的目的性,沒有深刻的思考,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時間控制不當
有一些視頻材料雖符合教學需求,但是信息量大,時間過長。有些老師認為播放視頻可以少講課,學生也比較認可這種教學方式,就無節制地播放視頻。這樣一方面會影響教學進度,另一方面也不負責任。
四視頻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要點
首先,教師在備課時要精選適宜的視頻材料。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耗時的工作。在挑選視頻時既要保證視頻的內容與授課知識點緊密關聯,又要注意視頻材料的時效性,這樣才能與學生產生共鳴。這里提倡教師自己動手剪輯一些視頻材料,這樣更具針對性。此外,為了讓視頻資料更加豐富全面,更貼近學生的需要,還可以發動學生收資料,做剪輯,讓學生參與到資料的收集和制作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還可以彌補教師知識面有限的缺陷。其次,播放視頻前要事先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將視頻教學法與小組討論相結合,更能相得益彰。為了調動學生的思考,可設計一定的獎懲措施,如回答問題好的同學可以減免一次作業,或者獲得一次請假機會,問題回答不出來的同學,需要額外完成一項任務等。這樣懲罰分明,學生容易接受。如果一味地與成績掛鉤,反而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反感。再次,視頻播放的時間要把握好。教師需要意識到,播放視頻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輕自己的教學工作強度,更不是為了打發課堂教學時間。所以視頻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到15分鐘。如果該視頻確實很有價值,可以將資源共享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觀看,并完成一定的作業以進行鞏固。最后,注重總結和積累。每次播放視頻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教師在授課之后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哪種類型的視頻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哪些則正好相反,教師要能拿捏準確。此外,還要設計相關環節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看看該視頻是否能到達預期教學效果。這樣才能積累經驗,使得下一次課能更好的進行。
五操作實例
下面以營銷學中市場定位知識點為例,說明在營銷學教學中如何借助案例視頻教學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解該知識點時,可以選擇加多寶涼茶這個案例。原因有:第一,加多寶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同學們對其有一定的認知度。第二,加多寶是一個有爭議的品牌,有爭論就能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和課堂的氛圍。第三,關于該品牌網上的視頻報道較多,有一些做的很有深度。第四,這個案例中不僅提到了加多寶的重新定位,并且涉及品牌、專利等諸多知識點,能同時考察學生對其他知識點的了解,引發更多的討論和思考。案例確定后,需要收集該案例的相關信息,制作成視頻材料,并設置以下問題:加多寶早期的定位有何不妥?再次定位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哪里?該案例對你的啟示有哪些?這個案例中還隱藏了哪些營銷原理?讓學生帶著這些思考題去看視頻,要比光靠老師唱獨角戲的效果好很多。視頻教學法的負面效果亦不容忽視,如有學者質疑提出這種方法不能體現教師的關鍵意義,有學者認為這種方法容易干擾學生對有效信息的注意和接收,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用得好,這種教學方法完全可以讓授課的效果錦上添花。所以每位教師都應重視和實踐這種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更好的教學方法。
作者:李偉 劉振艷 彭迅一 單位: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經濟管理系
參考文獻
[1]呂虹,彭玉娟.淺談視頻教學法在食品營養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177.
[2]鞏少偉.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6):131-132.
[3]胡正明.山東大學“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09(4):68-71.
[4]劉毓.基于視頻技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8):139-141.
[5]辛云鵬.案例教學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運用[J].繼續教育研究,2013,(5):135-136.
統觀思想品德教材,實踐性強是它的一大特點。不少課文內容都是取自現實社會,距離學生身邊很近的實 例,因而在教學中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或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課堂,進行現場教學;或組織學生擬定實踐 主題,引導身心參與。例如《要節約水電》一課,課文中主要介紹節約水電的事例,屬于榜樣教學。為了挖掘 課文的深層思想內涵,增強教育效果,我們結合本地實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附近的自來水廠和電站 參觀、訪問,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目睹自來水生產和發電的全過程,親身感受工人叔叔生產勞動的艱辛,再 回頭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易于增強教學效果。而在《做集體的小主人》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則參照課文的內容 ,引導學生以“慶五一,頌祖國”為主題,自行組織安排一次班級文娛活動,然后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對這一 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在實踐中體會怎樣做好“集體小主人”。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把它總結歸納為“開放式 ”。
二、“表演式”——增添興趣,直觀形象
思品課的內容,雖說都通俗易懂、具體、明了,但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喜好直觀的心理特點,若能按照 教材不同內容特征,輔以表演之類的形式,使教學更生動,形式更多樣,課堂氣氛更活潑,學生興趣更高,教 學自然也就更易見成效。例如:有一位二年級的思品教師在講授《集體力量大》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 “集體力量大”的內涵,她精心設計了一個小品:讓四個小學生搬一張桌子,先是四人朝四個方向用力,結果 搬不動。后來讓四人朝一個方向齊心協力,很快將桌子移動了。小品形式雖然簡單,但學生投入專注,興趣很 高。經過小品的直觀表現,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體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發揮集體力量必須以團結 為前提。
三、“摸擬式”——生動活潑,加深理解
有些課文內容,靠單純講解說教,學生反應不很積極。教學效果就難免要打折扣。于是,我們在教學中又 嘗試了另一種教法——“模擬式”。用得好,既能變呆板為活潑,化枯燥為生動,同時也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 的理解。例如:我們在進行五年級《希望工程獻愛心》一課的教學時,剛好本縣有一個農村小學生因為得了白 血病需要巨額醫療費用,既面臨失學,更面臨著生命危險。于是,我們在授課時,以時事為背景,在課堂上模 擬了一次“獻愛心”活動,學生們配合默契,投入真誠,既體味了“獻愛心”的欣慰,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和 思想內涵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采用“答記者問”、“新聞會”等模擬形式來活躍 課堂教學,也能收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四、“演講式”——鍛煉表達、提高覺悟
思品課的很多內容,不但需要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而且很需要學生的感情投入。只有真正牽動學生的心 靈,激發他們的真摯感情,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效果立增。基于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 中,引入了另一種新形式——“演講式”。例如:我們在四年級《英勇不屈的好黨員》、《在烈士紀念碑前》 、《抗日英雄吉鴻昌》等課的教學時,進行了一次小型演講會。即課前讓學生(最初是挑選,后來是輪流)引 用課文(適當結合一些課外)的典型事例,寫成短小精悍的演講稿,每節課用25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演講,然 后教師歸納、總結、勉勵。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不但準備認真,而且感情投入,控訴敵人的暴行時 ,聲淚俱下;頌揚革命先輩的氣節和風范時,肅然起敬。這種演講式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進一 步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覺悟,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上述“四式”教學形式實際上是本地區目前正在實驗過程中的“活動式”教學法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系列 應用。所謂“活動式”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課本的內容由教師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形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性、自主性、趣味性、創造性為重要特征的方法”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活動”,又不同于“活動課程”,是區別于兩者之外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其理論依據 ,一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自主參與理論”;二是“主體教育觀”;三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
“活動式”教學法的主要操作步驟有:1.尋找活動要素。2.設計活動形式(目前常見的形式有上面提到的 開放式、表演式、模擬式、演講式。其他諸如沙龍式、制作式、圖示音像式等,鑒于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征, 不大常用,這里介紹從略)。3.擬定活動過程。
教學實踐證明:“活動式”教學法是一套能適應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的常規手段。它在整個中小學德 育教學體系中具有其它方法無法取代的作用和效果。單從它在思品課堂教學的應用來說,具有如下優越性:
學校即便有的少量的藝術類專業教師,寧可搞科研、掙外快,也不愿開設公共選修課。出于無奈,公共藝術選修課只能由新進人員、青年教師、甚至業余藝術類教師開設,教學效果差,引發學生不滿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爾雅網絡通識課程大都由名師講授,面向不同層次的高校,囊括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與技術類、藝術鑒賞與審美體驗類課程,其他精品網絡課程也是種類繁多。為滿足教學需要和學生要求,只要視頻課程名稱與藝術類相符即可引進作為公共藝術選修課,但往往難以符合本校學生的培養目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如何選擇適合本校的高質量課源成為教學管理的第一難題。
1.2網絡運行環境難以保障
視頻網絡課程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將師生聯系起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為使學生觀看流暢的視頻,學校需要配置服務器以及無線網絡。為解決網絡技術問題,須有專門的網絡技術人員負責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網絡技術問題。目前學校沒有完全覆蓋無線網,學生需要去機房或者自己花錢上網,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而輔助教師不一定是網絡技術人員,學生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
1.3教學管理及考核質量方式需要完善
視頻網絡公共藝術選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沒有現成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評價機制。目前,視頻公共藝術選修課由教務處組織選課,輔助教師負責批改作業,考核由觀看視頻比例、作業成績、討論成績、考試成績四部分組成。由于視頻網絡公共藝術選修課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學習,教師無法監控與掌握真實的學習情況,難以對教學質量監控做出規范的要求,教學管理的程序化也無法實現。
2視頻網絡公共藝術選修課教學管理路徑探索
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拉開了視頻網絡公開課程的序幕,一些世界名校隨后也陸續開放課程。從2010年開始,像哈佛、耶魯等名校的視頻公開課在網絡上非常火爆,我國2011年也在網上公開了名校的課程。專業課的視頻網絡教學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但由于視頻網絡課程的特點,作為學校公共藝術類選修課很有優勢。
2.1選擇優質教學資源
目前視頻網絡教學資源豐富,精品課程視頻、視頻公開課、“微課”、網絡課程等適合教學用的資源“鋪天蓋地”地放在網絡上。學校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校的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選擇教學資源。網絡視頻的內容應與學校培養目標一致,以提高學生藝術審美鑒賞能力、開拓思路、,激發創新活力為標準。選擇的視頻網絡教學資源時長不應過長或過短,要與課堂教學總課時能對應起來,以便于折算學生選修課學分。視頻網絡教學資源分為教學資源平臺和后臺管理平臺,教學資源平臺上應有課程的基本教學資料、交流平臺、文件傳輸、課程評價等模塊。教學基本資料包括:課程大綱、考核大綱、課程簡介、課外作業等;交流平臺可以實現學生與輔助教師的在線交流及留言功能;文件傳輸是為了便于學生提交作業,每段視頻相關的作業可以及時提交給輔助教師;課程評價模塊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完成后對本課程及時評價。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視頻課程,學校要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嚴格把關,選擇高質量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用于公共藝術選修課的補充課源。
2.2明確教學目標,嚴格管理教學過程
公共藝術選修課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了解、吸納中外優秀藝術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根據課程學習目標應該嚴格管理教學過程,首先應建立輔助教師制度,網絡視頻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課程學習主要通過視頻進行,網絡視頻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學校要保證在學生遇到問題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時,在固定的時間段能通過網絡聯系到輔助教師。每一集視頻網絡課程對應于一節課,為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監督學生學習,學生每看完一段視頻,都有相應的視頻的作業可做。可以通過系統設定,只有做完作業才有權限觀看下一集視頻。輔助教師可以在教學平臺看到學生所提的問題,在后臺管理系統中了解學生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以及提交問題的次數。對于學習進度慢或者未及時提交作業的學生名單應及時公布于網上,督促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學完課程。課程結束前一周,輔助教師把課程考試內容放于網上,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考試,最后根據學生上網學習情況、作業提交情況、討論交流以及考試得分給出本門課程的成績。
2.3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評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網絡視頻公共藝術課程的特殊性,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包括對課程資源的評價、對輔助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課程資源評價根據教學目標,分為課程內容和平臺的網絡技術性兩個評價指標。課程內容可以從課程的知識體系、教學性、藝術性來評價,網絡技術性可以從畫面的清晰度、流暢性、界面設計結構來評價。對輔助教師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教務部門的檢查和對學生的調查完成。教務部門可以不定期的檢查輔助教師通知、作業、和學生交流討論的情況,同時要求學生在教務網上對輔助教師進行評價,教務部門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則得出對輔導教師的評價結果。對學生的評價則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交流討論情況以及最終考試情況來進行評價。教務部門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公共選修課視頻網絡教學原則和規律的行之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及時雙向反饋學生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形成一個回路,促進公共選修課視頻網絡教學的完善和發展。
1、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
活動的設計與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幫助學《園丁贊歌》一課后,我讓學生小組分頭行動,談一談生活中遇到過哪些老師老師所具有的優秀思想品質的事例?學生通過想象回顧消化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
如:在課堂教學《園丁贊歌》,這一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不容易接受,我的內容是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的,若引導學生回憶一下身邊的最喜歡的園丁就會迎刃而解,并且,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明白心目中的好園丁形象,老師可以事先準備一組古代的思想家——孔子的為人師道和教人不倦的態度,組織學生對孔子的了解進行訴說以及起學生的評價,然后再大家談:請說出在我們身邊,像孔子這樣的園丁有哪些?所具備的思想特征是什么等。這種通過引導和提問的課堂教學方法對小學品德與社會的學習也是極其重要的。
2、探究問題的預設
師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問題探究。教師設計的探究問題必須直接指向具體課堂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使課堂教學的程序不偏離課堂教學目標。
如:我在課堂教學《遇到危險我不慌》一課時,我首先鼓勵學生根據預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又提出:人們能預報天氣,為什么還不能完全避免洪災、旱災、火災?我們怎樣才能避免洪災、旱災、洪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到不慌不忙,在困境里面生存呢?這些問題切合實際,同學們的探究熱情一下子被激發,爭先恐后,各抒己見。面對學生深刻的質疑,為了不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探索精神,我并沒有告訴他們一個現成答案,為了能使他們心服口服,我給學生提供關于洪災、旱災以及火災等產生與人類活動有關的感性材料,讓學生進行實例分析,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在討論中要求每位同學“多感官”參與,做到“五動”,即動眼(認真閱讀教材、研讀材料),動腦(分析教材、材料,獨立思考),動口(發表意見、闡述觀點),動耳(傾聽別人意見,啟迪心智),動手(歸納、記錄討論結果)。討論結束,小組派代表各抒己見,全班集思廣益,最后教師進行歸納點評,綜合分析。小組討論,積極發言的過程中,使一部分學生克服了膽小怕事、不敢發言的缺點,使學生學會說理,能言善辯。通過討論,學生澄清了認識,認為洪災、旱災、火災等不可避免與人類有關,人類遭遇的洪災、旱災、火災這一挫折,除了有自然因素外,還與人為因素有關,但是在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學會在逆境中逃生,不慌不忙,不要因為我們的慌亂而讓最后尋求生存的機會也丟失了,我們人類就應注意增強環保意識,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家園,并且注意火災的發生,當遇到危險時要記得用濕毛巾捂住鼻子,趴在地上前進,并且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從而加強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讓學生增長了見識,課后,為更好地落實目標,我又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關于面對災難時的不同的求生手段,既辨明了道德是非,又增強了集體觀念和求生意識。
3、課外作業的布置
我們的思品課并非讓學生循著道德規范走入“死胡同”,應考慮其實踐性,可行性。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中所談及的思想價值要求及規范標準內涵外,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增長智慧、陶冶情操、樹立理想、養成習慣。
如:在課堂教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理解運用題: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課后每個人將收集和了解的,由于環境污染而產生的危害和影響有什么?舉例說說人們現在應該怎樣保護地球環境?將收集的資料進行記錄,每周班內交流一次。這課外作業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愛護環境、節約資源。
(二)、捕捉課堂教學信息,綻放創造生成火花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資源是實現動態生成的邏輯起點。教師創造性的運用社會熱點、焦點等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課堂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樂學的情境。為課堂搭建生成的舞臺,這樣的預設能滿足不同個體的學習需求,還能使學生養成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便于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順利完成三維目標。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時事政治演講,新聞會,知識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另外,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話可說,也可以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開討論會,尤其要重視聯系社會的熱點問題,因為熱點問題為社會所關注、也為學生所關注,如:《明年會更好》里面,就應該針對在以前的時間鎖發生的大事影響人們的生活,但是人們都將順利的戰勝了這些困難,從2008年最初的汶川地震后的上下一心,2008年百年奧運夢的實現,2009年的舟曲泥石流,分子的狼子野心,2011年的六十年國慶的輝煌歷程等種種內容。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這些熱點問題,能極大地引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為祖國明天的強大而奮斗的決心,告訴他們應該相信明年會更好,我們也一定會戰勝各種困難和問題,在課堂上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才是現代的課堂,才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原則,從另一個側面講,這樣的課堂容易節外生枝,甚至難以駕馭,影響課堂教學進度是常有的事。教師要善待“意外”,善待那些“節外生枝”的眼神,相反,要及時捕捉學生的奇思妙想,讓智慧之花精彩綻放。所以,課堂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張口說話,讓學生生命之泉涌動在課堂,讓學生創造的火花綻放在課堂。
(三)、恰當課堂教學評價,激發綿綿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過的時候,知識才能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別人認可的時候是最幸福的時刻。所以有效地評價是對個體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繼續學習的綿綿動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實現學困生信心十足,優等生精益求精,營造濃郁的課堂民主氛圍。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表現使用不同層次的激勵性語言。如:“你的回答真漂亮,真不錯!”“你考慮問題很周到,進步很大。”“你很會動腦筋,老師很欣賞!”“你的回答會令其他同學有所啟發。”“你動了一番腦筋,但你的答案在……地方有問題,你能重新思考嗎?”這樣不管是學困生還是優等生都有了自信、都有了超越自我的想法。因為恰當的評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且使課堂綻放出絢麗光彩,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四)、反思成為課堂教學習慣,保障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課堂上的遺憾只要經過課后的及時反思和建立在新情境上的再設計來彌補。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的、隨機的,有時甚至是無法預見的,有些生成能賦予教師意外的驚喜,使課堂更精彩。有些生成是教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節課下來,教師有必要多途徑反饋,可以請聽課教師評課、與學生座談,與同行切磋,寫課堂教學后記等方式及時地消除些許遺憾,保障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電影、電視的普及,厚重的經典名著改編成了電視劇、電影。影視作品以其生動具體的銀屏幕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面貌、本質。集多種媒介的優點于一身。聲圖并茂、視聽兼顧,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深受大眾喜愛,尤其得到青少年朋友的青睞。影視作品不僅成為中學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已成為日常關注追蹤的熱點話題。如何順應時代潮流,研究利用影視作品的優勢為教學服務,是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影視作品對中學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中小學語文教學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研究影視作品對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合理引進,使之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1 利用影視作品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中選人了較多的中外名著節選。比如小說節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空城計》、《美猴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黛玉進賈府》等,戲劇節選如《茶館》、《開國大典》、《羅密歐與朱麗葉》、《雷雨》等。一般來說,品讀文學作品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品味語言對故事情節、人物外貌、語言、心理:矛盾沖突、環境描寫有所認識與把握并體味小說的意蘊與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師可以在文字解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視覺性解讀,即通過影視作品的欣賞來加深理解。比如一位教師教《雷雨》,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戲劇語言。通過品味劇中五個片段中極普通、極容易被忽略的詞語“洋火、你們、汗涔涔、半晌、支票”。引導學生耐心咀嚼,精細品味,嚼出“言外之意”來。并播放了電影片段欣賞:(孫道臨、秦怡主演)從周、魯相逢到魯燒毀支票的片段。引導學生觀看影片并與課本做比較,從語言、電影形象中揣摩周樸園復雜的內心世界。另外,影視作品的直接介入還可以重現歷史宏大的場景,如《開國大典》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文言文。現在有大量的根據文言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可以利用學校的電視系統播放。比如《三國演義》、《荊軻刺秦王》等,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文言知識,提高文言素養。
2 利用影視作品豐富學生的寫作知識、寫作素材
影視作品作為學生文化生活的有機部分,備受學生關注。寫作課可以利用影視作品這一資源,引導中學生關注生活、把握時代脈搏。可以把影視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節、細節的敘事技巧,以及結構的章法都可以借鑒到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比如一位教師在一次主題為《作文,用什么打動“我”的心》的作文評講課上,通過學生的作文擬題、選材等的評析,引導學生得出:“真實、思想、創意、文采”是作文取勝的法寶,接著播放“FLASH”音樂劇《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讓學生討論,這個音樂劇。在寫作上給我們一些什么啟示?學生討論達成共識:換個角度去觀察生活、去思考問題、去表達情感。如果我們的作文能在這“真實、思想、創意、文采、換角度”幾方面考慮,一定會打動人心。生活、閱讀是寫作的源泉,中學生喜愛的影視作品也是他們寫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導學生寫影視評論文章等。
3 利用影視作品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影視藝術是一種語言性很強的藝術,能夠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如: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鑒賞能力等。隨著社會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活動越來越多,對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通過自身實踐運用才能逐步實現。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外,還應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實踐,走向他們所喜愛的影視作品。如確立話題,“我喜歡的電視劇”“我喜歡的劇中人”,“電影、電視給我們帶來什么”,“你對影視劇中的什么最感興趣?”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說說電影、電視的利與弊。還可以與同學進行對話、甚至爭辯。在真實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交際能力。確立話題時,應考慮到話題的價值、現實意義、難易程度等因素,這直接關系到影視的話題一定能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熱烈的交流氣氛。
4 利用影視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好的影視作品可以使學生在觀賞的過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和心靈的愉悅,從而受到了以美感為前提的特殊的啟迪、教育。影視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藝術質量的好壞方面存在著優劣。像《開國大典》、《任長霞》、《亮劍》、《英雄》、《十八歲的天空》、《三國演義》、《西游記》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優秀影視作品。引導中學生觀看、欣賞、讀解影視作品,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比如當師生觀賞電影《雷雨》后,課堂上四兩撥千斤,只一句魯侍萍的臺詞“你是……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教師點撥一下,學生就能從語言的巧妙中體會侍萍復雜的感情。好的影視作品是一座充滿魔力的橋梁,把學生引向文學的殿堂,引向無限廣闊的審美鑒賞的天地。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影響,為了迎合大眾口味,獲取經濟利益,影視作品中也充斥著厭學、出走、比闊、賭博、暴力等內容,對中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由于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閱歷尚淺,可塑性大。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正面引導。對一些格調不高的、有害的影視作品。可結合語文課進行影視欣賞指導,開設影視藝術講座,提高對影視作品的辨別選擇能力和對影視作品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讓他們遠離庸俗淺薄的東西。
二、影視作品對中學語文教學的消極影響
1 文字想象的退場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一位教師在教魯迅的《藥》中“茶館談藥”一節,剪輯了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黑白影片《藥》的相對應部分,課前播放了電影《藥》中與課文第一部分對應的片段。學生扮演角色、說臺詞,課堂很熱鬧。課后這位教師進行了反思:“熱熱鬧鬧的背后是思考的冷冷清清,課堂活躍的下面是智力的低幼和倒退。魯迅先生已經用文字給我們真實深刻地再現了生活,這說明了文字本身的魅力,再還原回去,真是不折不扣的倒退”。文學語言本身形象生動,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它所提供的想象空間要遠遠比直觀的影視廣闊得多,豐富得多。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產生豐富多樣的理解,形成自己獨到的理解方式,對學生個體的審美能力和行為個性的培養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在播放電影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興趣盎然,但學生的興趣僅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他們的閱讀興趣還沒有真正地調動起來,在文字面前沒有形成對文 字的感覺,即語感并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培養。有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未讓學生品讀文本,就用影視作品來全部代替學生對語文的獨特體驗,將這種無形的想象轉化為有形的圖像,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造成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單一化。因此,展示影視作品不能代替閱讀主體的想象,觀看電視劇不能取代閱讀文學作品。
2 人文性的缺失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人文性的培養。部分影視作品不忠實于原著,給學生正確的解讀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影視作品《雷雨》,導演在排演《雷雨》時刪去了序幕和尾聲。序幕是十年后的周公館成了教堂醫院,老態龍鐘的周樸園來教堂醫院看望兩個瘋女人一繁漪和侍萍,彼此都沒有話。借兩個修女之口,交代出這里十年前的故事。尾聲寫十年后鐘聲悠悠,大彌撒的音樂陣陣。周樸園在圣經聲中作著無言的懺悔。整個故事放在這樣一個懺悔的格局內。是有深意的。周沒死。也沒瘋,活在深深的懺悔里,只有活著的人才是最痛苦的,突出了人物的悲劇色彩。作家曾經為此感到深深的遺憾,他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創作主旨的是序幕和尾聲,序幕和尾聲被刪掉以后,就導致了后來人們僅僅從社會學、政治學的層面來理解文學作品。于是《雷雨》的人文特征被遮蔽了,它成了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形象讀本。
三、教師要適時適度用好影視作品資源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教師對影視作品的適時適度的利用,將會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既要有開闊的文化視野。又要講究相應的策略方法。
1 取其精華合理利用
面對著良莠不齊的影視作品,教師不能抱著拿來就用的心理,要有鑒別、篩選的能力。選擇學生關注較多的、普遍喜愛的作品,所選的影視資源必須符合教學的要求,與學生的經驗契合,才能引導他們采用審美批判的眼光和思維方式來審視作品。如2005年江西高考話題作文“臉”。面對這個題目,你會聯想到哪些材料呢?可引導學生結合影視作品《任長霞》、《西游記》等,體會孫悟空嫉惡如仇的臉,任長霞對百姓柔情似水、噓寒問暖的臉。對邪惡勢力拍案而起、鐵面無私的臉等。學生從中得到啟示:寫作必須做好材料與題目的和諧對接。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各門學科都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但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在不少的地方,還沿用著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還存在著不少的弊端,需要教師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名符其實的,高素質的小學語文教師,才能跟上迅猛的教育發展趨勢。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在改變其原有面貌的基礎上也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對于文章內容的選擇上是非常嚴格的,這些新文章必須要經過仔細審核才可以加入學習課本,這些內容的擴充使語文教材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貼近生活,拉近了小學生與大自然間存在的距離,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這種改革備受教師與學生的喜愛。除此之外,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的號召,在編改校本教材的過程中有部分小學也開始逐步嘗試加入其中,并且對編寫成果加以使用,為展開校本課程實踐活動奠定了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限制于成績的好壞與學歷的高低,更加側重于人才的實用性,所以教育要從小學生抓起,在教學過程中把提高學生的運用實踐能力做為重點教學內容。教材文章中分別配有預習內容以及課后思考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有目標性的進行學習,引導學生自行收集相關內容材料并加以分析;學校還設置了部分教學實踐課程,這對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教師缺乏創新意識
在現在的教學體系中,大部分教師依然在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觀念陳舊并且機械式的教學過程,嚴重的忽略了小學生愛玩好動的本質,課堂氣氛壓抑再加上學習內容的乏味無趣,容易導致小學生的求知欲受到大幅度的挫傷,這樣以來,教育便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
2.教學策略形式化
當前的社會現實讓校方更注重的是升學率以及學校排名。教師在學校施加的壓力之下,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必然也是針對于考試重點進行深度分析。這樣一來,教學過程毫無創新可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自己講解為主,全體學生以聽記為輔,這樣嚴重的忽略了學生自身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引導監督的作用,學生才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可以一味的填鴨式教學,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把書本的理論知識教于學生,那么學生所接受的也不過是乏味無趣的文字符號,這樣不但會減少學生對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學策略形式化的存在是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絆腳石。
三、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改進措施
1.增強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創新是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環節,教師是課程學習中的主導者,所以教學效果要達到創新的目的,必然得要求教師應具備創新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掌握一些課本最表層的東西,這樣學生的學習思維會受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開拓思維,把課堂內容做成幻燈片或者是小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展示,這樣一來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把學習內容加以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為目的,這樣重結果而忽略過程的教學方式,會造成學生的“高分低能”,這與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政策相違背,不利于創新型復合人才的發展,針對這種教學狀況,對教師的教學結構及目的進行了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必須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它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與監督下完成教學目標,從而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開拓學生的思維,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的建設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它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語文是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學科,它做為陪伴學生終身的教育學科在整體教育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在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是這個過程中仍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陳舊的教學理念已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在提升自己修養及創新意識的同時,讓學生參與在教學活動中,增加其對學習的積極性及趣味性。
參考文獻:
本文作者:盧有愛工作單位: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實驗中學
對于思想品德課甚至是置之不理,家長迫于生計在外工作,奔波,學生在祖父母的照料下,得不到嚴格的管束和督促,在缺乏較強自制力的約束下,往往產生放縱,自由的狀態,把學習放在一邊,基礎學科成績每況愈下,作為思想品德更是雪上加霜。再次,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欠缺。農村初中本身對于思想品德課的重視程度不足,在教師配備上缺乏專業的師資團隊力量,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在備課以及課堂講解上往往伴有知識傳達不準確,講課方式呆板、沉悶的現象,再加上部分教師本身沒有先進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整個課上教學,無重點、無節奏,無視學生的聽課狀態,一學期下來,翻開學生厚厚的一本思品教材,如同新書一樣,學生沒有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在思想品德修養上的熏陶更是無從談起。最后,教學資源的匱乏。農村中學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學校沒有足夠的資金置辦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然而,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思想品德課不僅需要其他科目的配合進行講解,而且還要在廣泛的教學資源的輔助下才能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農村初中教學中,教材是單純的學習工具,師生在一本干癟的書本的輔助下教育和學習,倍感枯燥,由于各個科目學習任務的壓力,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相關的資料,教師更是無暇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在沉悶的課堂中缺少學習興趣,得過且過。再者部分教師由于計算機技術水平有限,對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力有限,學生也無法享受到先進教學設備的輔助作用,對原本處于主科地位的思想品德課失去了興趣。
第一,全面重視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想在思想品德課教學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整個教育領域必須形成對這門科目重要性的足夠認識,初中從上層領導到下層教師要把思想品德課當成一門學生必修的主課目來對待,認真合理安排課程規劃,如同其他主科目一樣,建立嚴格的監督考核評價體系,配備專業的師資力量,并對教師的課堂授課情況進行監督,提高教師所傳授知識的專業水平,不斷完善教師的授課方法,做好課后作業布置工作,教師要做好對思想品德課重要性的宣傳和講述工作,在課業任務的約束與控制下,再加上學生在思想意識上的轉變,學生會自覺在思想上加強對這門科目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付諸行動,主動努力學習這門科目,跟著教師的步伐,在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中,完善自身人格,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師與學生都在思想意識上對思想品德課獲得全新的認識以后,這時候的學生在主觀上已經產生了學習的沖動,接下來的任務就在于教師的優良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學方法的支持和輔助下,才能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學習,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首先,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永遠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時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主努力學習,啟發學生多多開動腦筋,自主思考,主動發言。例如:在七年級課程的開端,新的一個單元“笑迎新生活”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在課前布置下作業,讓學生即將如何迎接新的生活寫下自己的見解,然后在課堂上做發言,學生針對自己對新的初中生活的理解與計劃做出規劃,不僅是對學生在新學年的學習勁頭的鞏固,也是對學生自我思想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對新生活的計劃和規劃的科學與否做出評判,把握恰當的時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沒有疑問的地方生出疑問,然后帶著問題去探索,去研究,展開對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并適當地為學生設置討論項目,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次,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并非靠灌輸和說教就能實現的,學生要在真實的事件或者情境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才能在一些受感動的思想世界里,自覺接受優秀道德品質的熏陶,在主觀上接受優秀的道德素養,對自身的行為產生正確的導向作用。所以,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明確什么是正確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價值觀,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道德取向。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聯系時事,閱讀報刊或新聞,把實際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者發生在社會上的真實帶有道德評判標準的事件等,以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放映,學生伴隨著多媒體音像的影響產生真實的主觀情感體驗,或者將學生帶出校門走向社會,針對不同人群的所作所為,用所學的思想品德知識作出自己的評判,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時事政治,這樣把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領悟能力,學有所用,實現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意義。最后,以思想品德課本為依據,開展討論活動。古人云: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也就是在告訴我們學習要通過相互的討論與配合實現,為了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教師可以以思想品德課本為依據組織學生通過開展課堂討論的方式,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討論會形成一種競爭意識,主動提取課本中的知識,并對知識進行全方位的開發和利用,這也是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辨能力的培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是要對學生的發言與觀點做適當的思考,不要采取一竿子駁回的方式,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提高他們辯解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運用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理解,而且在對其利用的過程中,已經在學生的頭腦里形成了刻骨銘心的印象。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的價值觀與正確的思想、思維方式的培養,農村的中學一定要積極重視這門科目,全面抓好這門科目的教學工作,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這門科目的學習當中,在其中受到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道德的熏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