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10:02: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文化知識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引言
知識共享是指知識在個人或團體或組織間的各維流動,在組織中,它不僅包含員工之間的交流,員工對組織的知識轉移,還包括組織對員工的知識轉移。通過知識的共享不僅能促進知識的擴散,還能激發組織知識的創造。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環節,為了行為方便,本文中知識共享與知識管理等同使用。
2企業文化對知識共享的影響
KPMG的一項知識管理報告發現,知識管理實施的困難排在第一位的是“知識管理不是企業日常管理工作”,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缺乏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知識共享包含顯性知識的共享和隱性知識的共享,顯性知識的共享主要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知識傳遞,而隱性知識的共享主要是指員工之間的知識分享。個體的經驗、知識和智慧都是相對有限的,而一個組織團體的知識則是相對無限的,個體的知識只有通過交流傳遞才能得以發展成團隊或者組織的知識,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才能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提高企業知識資本。但是,實踐證明,很多企業具備了知識共享的硬件環境,知識共享的信息平臺,如BBS、博客等,但卻沒有發揮應有功效。員工不愿意主動向組織或者其他員工提供自己的知識,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喜歡參與組織內的知識交流嘲。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員工將知識視為自己的競爭優勢資源,害怕自己共享但對方不共享而使自己失去知識優勢進而失去工作,二是因為大家習慣于各自為政,不愿交流,或者是組織各部門為維護本部門利益而禁止部門間知識交流。不管是員工的利己想法還是組織對知識共享的漠不關心都與企業文化相關。在一個互相猜忌,互不信任的企業文化里,沒有人會愿意貢獻自己的知識;在一個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文化里,員工就不會有合作的意愿,沒有任務合作,知識在不同個體中得不到轉移;在一個對知識交流漠不關心的企業文化里,員工也不愿意花時間去做組織不關心的事情;在一個冷漠的企業文化里,知識交流就更不可能實現。這些企業文化都會阻礙知識共享,進而阻礙知識管理的實施。
相反,如果企業文化鼓勵員工互相交流,分享知識,相互提高,并輔予獎勵制度,那么知識共享將彌漫整個組織,如果組織員工所信奉的價值觀是合作提高,那么員工會偏好與他人合作,而在合作中,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會潛移默化的在不同個體或團隊間轉移。如果企業文化視員工與組織的關系平等,鼓勵員工向組織提供新觀點、新思想,并將自己獲取的新知識傳遞給組織員工,那么員工也樂意為組織出謀劃策,體現自己的智慧。如果企業文化把組織營造的像個大家庭,那么在大家庭里知識自私的心態不復存在,同樣也會自動假設對方非知識自私,大家就會毫無顧慮的分享各自的知識,如果組織不提倡創新,員工何來動力去利用知識創新,又怎么有意識去通過交流知識而創新。IBM公司建立了知識共享的文化,員工將貢獻自己的想法當成了一種習慣,每個員工都樂于共享自己的知識。公司非常尊重知識工作者的專業執著和熱情投入,尊重個人尊嚴和價值,鼓勵員工各施所長,為員工提供一個公平有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主管和經理經常與員工坦誠交流,面對面鼓勵他們交流知識,變革創新,并對他們的發展負責。
3知識共享的過程
知識共享的過程可以看做一個價值鏈,主要包括知識獲取、知識存儲、知識組織、知識傳遞、知識利用和知識創造六個不斷循環進行的環節,如圖1所示。
(1)知識獲取:這是知識價值鏈的源頭。組織首先需要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渠道多元化,包括內部和外部,外部主要有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及其他各種知識資源等;內部則是以員工為主。組織在日常中要注意收集員工的一些新觀點,整理備案,具備將這些知識吸收的技能。為更廣泛收集員工身上的知識,應該鼓勵員工自由陳述觀點,而不是限制員工發表意見。對于好的觀點與建議要公示給大家,一是可以從精神上鼓勵提建議者,二是可以激發其它員工提建議。同時,對于研發性質的組織或者部門,可通過設計實驗或者一些產品原型獲得知識。
(2)知識存儲:知識獲取后,需要及時存儲起來。企業需要建立數據庫和知識庫或信息技術軟件來存儲獲得的大量信息、數據及知識。除了利用數據庫存儲知識外,可以將一些制度性的知識編制成文件,將操作或流程性的知識編制成手冊。這樣,不但利用紙質介質存儲了知識,同時再發放給員工,知識就存儲到員工手里了。另外,員工的離職總會帶走很多附于其身的知識,企業如果平時就注意積累這些員工在工作中所獲得的知識,保存下來,就能盡量減少員工離職所造成的知識流失,也能給繼任者提供大量工作信息,減少崗前培訓。對于企業自己開發的知識還可以通過專利或者版權形式來固化存儲,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3)知識組織:外界信息千變萬化,知識更新換代愈來愈快,所以知識存儲后,企業應定期進行數據庫、知識庫的更新。由于從不同渠道獲得的新知識是離散的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所以,組織需及時整理和完善這些獲取的新知識。對于員工所提出的新觀點或者建議,組織應該及時向其反映處理結果,這樣,一是一種對員工的尊重,二是一種強化新知識的行為。如果知識的組織維護很好,組織就有能力將這些知識轉變為商業計劃,并能有效提高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而這些都需要企業具備知識選擇、過濾、加工和提煉的技能,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去粗取精。
(4)知識傳遞:知識存儲在不同的介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員工個體的心智里,促進知識傳遞,實現知識共享,是組織知識創新的基礎。組織需要為員工構建知識傳遞的渠道,建立內部局域網和萬維網方便員工搜尋所需的信息和知識;建立資料室、信息中心或者論壇來方便員工查找和學習知識,有利于員工內部知識交流;組織是經濟環境中的一員,要善于在大環境里傳遞知識,及時向員工、客戶和相關機構信息,定期召開座談會、講座、會議或培訓來達到知識傳遞的互動;以團隊為核心的組織,要為不同團隊搭建溝通渠道,將績效好的團隊的經驗傳遞給績效不好的團隊,互相學習,提高組織績效。
(5)知識利用:知識只有利用了才會發揮其巨大的效用。組織應該支持員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并對自己的知識開發利用。對組織所獲得的、更有利于工作的新知識,如果員工沒有采納到工作中去就是極大的失敗,組織應保證員工將新方法新知識應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同時,組織自身也需善于利用組織的知識資源去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發揮知識的解決問題效用。對于非專利和版權知識,組織應對一些關鍵陛知識進行保護,防治非法利用,損害組織利益。
(6)知識創造:知識創造是組織發展的動力基礎,組織獲取新知識的渠道可無限擴展,只要有利于組織就應學習采納。由于知識的專業性質,如果讓不同專業知識碰撞就有可能產生創新,所以,組織要鼓勵不同專業、不同部門的人進行交流和交換意見。為鼓勵員工活躍創新思維,可以對提供新觀點和新知識的員工進行獎勵。由于創新大多是漸進式的,需要以原有知識為基礎,這種知識創新也最可靠和相對簡單,即使是突破性創新也要以某種現有知識為基點,這種知識創新往往會成為企業在新一輪競爭中的絕對優勢。所以,除了通過新知識和專業知識交流來進行知識創造外,還可以通過整合一些經驗和現有知識內容,獲得知識創造的來源。另外,組織對解決一些問題時所采取的新方法和解決新問題的思路也應該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組織的知識創造。
4基于知識共享過程的文化障礙分析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所共有的價值觀、共同想法、決策方式及共同的行為模式之總和。企業文化價值可以從參與性、一致性、使命和適應性等四個維度加以評價和衡量H,如圖2所示。
(1)參與性: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可由員工的工作態度來反映,員工工作積極是對組織的信任與支持。要讓員工充分參與到組織的建設中,則必須給予員工決策權力,而戰略制定無疑是最能反映一個組織的授權程度。讓員工參與戰略制定,不但能使員工承擔責任,還能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團隊導向則是提高組織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將組織劃分成部門或者團隊,根據部門和團隊的績效確定工資或者薪金,倡導團結一致的工作精神,發揚團隊內的合作精神,將大大發揮團隊工作大于個體之和的工作優勢,將組織內的員工能力擰成一股股強勁的繩。除此之外,要讓員工長久參與到組織建設中還需要重視員工的能力發展,讓員工覺得組織真的把自己當成組織生存與發展的一分子I5]。在知識經濟時代,組織尤其要將員工的知識能力看作組織的競爭優勢資源,要重視加強對員工的能力培訓,加大對員工在職教育的投資力度,幫助員工學習,增進和提高員工的知識、經驗和技能,這樣,必定會帶來組織效能的提高。
(2)一致性:組織員工如果人心渙散,像盤散沙,則必定什么事都干不好,組織遲早要面臨失敗。組織如果能夠上下一心,則眾志成城,再困難的問題,都能借助集體的力量去解決,可以說,組織的問題是座大山的話,一致性就是組織面對困難的支點,而員工的知識則是杠桿目。要達到一致性,首先,組織必須具備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組織成員必須有強烈的組織歸屬感,才能在危急時與組織站在同一條戰線之上,而組織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員工能夠加強員工的組織歸屬感。當組織面臨資源緊張等問題時,達成一致意見,則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組織資源的作用,而不會發生資源爭奪現象,渙散組織的“軍心”。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更是關系到組織的發展和生死存亡,特別是能夠最大限度留住組織的優秀員工。同時,各部門間的任務要協調一致,默契的配合完成組織的任務,跨部門合作交流時能夠在愉快輕松的氛圍里進行,遇到問題都能在組織內找到相應的協助者,都將強化組織成員的凝聚力,這就是企業文化的一致性。
(3)使命:這是關乎組織未來發展的首要問題,只有在員工也認同組織的未來理想狀態并為此努力時,組織的使命才可能達成。使命的完成還需要目標的支撐,組織必須要有長期的目標和方向,并按照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才能形成對使命的有力支撐。為使員工充分參與到組織使命建設中,組織需要制定一套明確的戰略方案指導員工的工作,讓員工工作能夠有的放矢,避免員工的工作無所可依。此外,組織具備有戰略眼光的領導者對于組織的發展也相當重要,領導者的知識素質能夠讓組織迅速步人正軌,避免步入彎道。
(4)適應性:在激烈競爭的經濟一體化環境中,適應性對組織至關重要。首先,組織要建立學習型組織,鼓勵員工學習,為員工提供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讓員工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在學習中感知外界環境變化,培養員工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接受力度,提高員工對外界環境的敏銳洞察力。因此,當環境變化而需要發生變革時,員工能夠為組織提供意見,支持合理變革而不會成為變革的強大阻力,并且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組織的調整,減小組織的震蕩。顧客至上是買方市場環境中組織所要持有的首要經營理念,因為顧客是產品的用戶,他們的喜好關系到產品的暢與滯,從而影響組織的收入。現在顧客喜好越來越多元化,需求愈來愈變化神速,所以組織的員工應時刻關注客戶需求變化,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市場策略、營銷策略,甚至是改變整體戰略。
在企業知識共享的不同階段,如果企業文化不能提供很好的支撐,就會對知識共享活動帶來嚴重阻礙。在知識共享的六個階段中,企業文化的四個維度發揮的阻礙作用和作用方式均有所不同,可以歸納見表1。
5某物流公司知識共享中克服文化障礙的案例
某物流公司為專業從事生鮮冷凍食品運輸的企業,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要求在內部開展行之有效的知識共享活動。為此,企業投人大量資金建立知識共享渠道,從發達的內部局域網,到舒適的工作討論室,硬件條件可謂非常先進。但是,這些大量的投入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原有局面,員工仍然對參與知識管理活動的熱情不高。該公司經過分析,認識到文化障礙是知識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在。為此,公司采取了下列措施:
(1)高層領導帶頭。高層領導的主要改變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的很多規章制度、管理通告等都通過網絡,并為每個高層領導開通了個人網絡空間,適時更新有關信息,例如高層領導關心的一些問題、對某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等,通過這種活動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高層領導大量接觸基層員工,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且認真對待每一位員工的建議,及時給與回復,從而極大鼓舞了員工表達自己觀點的熱情。
(2)強化對員工的培訓。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產生抵觸的主要原因是對陌生事物的不熟悉和由之產生的排斥。該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大量有關培訓,包括計算機和網絡使用、如何提出更為有效的提案、如何參與或主持小組討論等,培養員工參與知識管理活動所需的技能,提高他們從事知識管理活動的能力。
每天在寢室里6小時以下學生占5.28%,6小時~8小時學生占22.64%,8小時~10小時學生占43.40%,10小時以上學生占28.68%。累計有72.08%的學生每天在寢室時間超過8小時,寢室已成為學生課余休息、生活、學習、娛樂的最重要場所。但是學生在寢室除睡覺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上網、聊天、看電影,占43.58%,玩電腦游戲,占36.23%,兩項累計占79.81%。另外,看小說雜志的學生占10.75%,做其它事情的學生占9.43%。
2.寢室人際關系存在不和諧現象
當問及“寢室成員關系如何”時,27.36%的學生選擇“非常好,有很強的整體意識”,65.66%的學生選擇“較好,有自己的圈子”,6.23%的學生選擇“冷淡,自己管自己”,0.75%的學生選擇“很差,常發生不和”。可見,不少寢室人際關系不夠和諧,雖然寢室里只有幾個人,但還有小圈子,甚至較為冷淡或有矛盾。寢室交流情況的調查也說明了這一點,有較多的交流占54.53%,一直有很多話要交流占33.77%,偶爾有交流占9.62%,極少有交流占2.08%。
3.部分高職學生生活習慣較差
從早晨起床時間看,72.26%的學生早晨7點以前起床,14.91%的學生7點至8點起床,9.25%的學生8點至9點起床,3.58%的學生9:00以后起床。從晚上關燈睡覺時間看,22點以前占17.55%,22點至23點占50.19%,23點至24點占27.92%,24點以后占4.34%。這說明不少學生的作息時間沒有規律,這必然影響學習效率,而且對其身體健康不利,對于熄燈晚睡覺遲的學生要加強教育管理。從寢室衛生打掃看,每天大家一起打掃占20.75%,每人每天輪流打掃占50.19%,不定期,臟了就掃占16.79%,有老師來檢查的話就打掃占12.26%。說明部分學生衛生習慣較差,衛生意識不強。
4.部分高職學生基礎文明較差
如有的學生在寢室里亂扔垃圾,10.38%的學生經常亂扔,16.42%的學生偶爾亂扔;有的學生在寢室里抽煙,1.13%的學生抽煙嚴重,27.55%的學生偶爾抽煙;有的學生在寢室里使用大功率電器,2.08%的學生經常使用,9.62%的學生偶爾會使用。抽煙和使用大功率電器易引起火災,這是所有高校嚴格禁止的,但少數學生置他人和自己生命財產安全于不顧,不僅基礎文明較差而且安全意識和紀律觀念淡薄。值得一提的是,調查中發現,抽煙的不僅有男生,還有女生。
5.高職學生寢室文化格調較為低俗
學生在寢室內談論最多的是異性、情感類話題,占31.13%;其次是游戲娛樂類話題,占20.75%;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占17.17%;時尚、明星和八卦類話題及時政新聞類話題分別占14.15%和13.02%;其它話題占3.77%。這一方面說明學生在寢室里身心放松,展示了較為真實的自己,另一方面也說明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層次不高。寢室攀比現象也較為嚴重,39.62%的學生有攀比心理和攀比行為。學生電腦使用情況是:QQ聊天占26.42%,看電視、電影占22.64%,打游戲占22.26%,學習占15.66%,看小說占13.02%。這些情況都說明高職學生寢室文化格調趨于低俗。
6.學生參與寢室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對于學校舉辦的寢室文化活動(文明宿舍評比、公寓文化節等),認為“完全沒必要,浪費時間”的占5.85%,“沒什么太大的意義”占21.51%,“還過得去,可以看情況參加”的占50.00%,“很有意義,積極參與”占22.64%。可見,寢室文化活動參與意識普遍不強。這就要求學校學生工作部門、公寓管理人員在組織寢室文化活動時要豐富活動形式,增強活動吸引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讓學生成為寢室文化活動的主體,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寢室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二、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原則
當前從總體上講,高職學生寢室文化較為健康積極,但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對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解決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的問題,需做到“六個統一”。
1.物質與精神相統一
通常認為,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但說到底,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建設首先要保證物質和精神相統一。各高職院校要繼續加大投入,對于老的公寓樓要進行改造升級,寢室內部基礎設施和生活學習設備要配置到位,過于陳舊的家具要及時更新,對公寓樓周圍環境要進行綠化和美化。新建的公寓樓可參照家庭式公寓標準進行設計建造,電視、空調、熱水器等安裝到位。在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的同時,更要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寢室文化的引領、激勵功能,提升寢室文化品位,實現寢室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個性與共性相統一
當今的高職學生成長于經濟市場化和信息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再加上他們來自不同地區和家庭,他們的價值取向多元,個性鮮明,興趣愛好各異。調查顯示,對寢室內人際關系影響最大的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個人性格差異、生活習慣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分別占35.47%、19.81%和17.74%。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加強引導,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主動溝通,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相互適應。只有實現個性和共性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才能建立融洽和諧的寢室文化氛圍,為和諧校園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3.局部與整體相統一
首先,單個寢室文化氛圍要與整個公寓區文化氛圍相協調,要服從整個公寓區的統一管理和要求,模范遵守公寓管理、寢室檢查、水電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寢室布置要積極融入整個公寓區的規劃,積極參加公寓管理部門組織的各項活動,將公寓文化建設目標變為自覺的追求。其次,寢室文化建設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統一,要自覺體現學校文化的理念和核心追求,體現校風、學風,將校園精神和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融入寢室文化的構建當中。只有實現局部和整體相統一,才能建成和諧高雅、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
4.管理與服務相統一
學生寢室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陣地,學生公寓管理是學生工作的難點和熱點。高職院校在寢室管理上往往投入了較多的人力和物力,制定了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但效果卻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90后”大學生許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個性突出,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很強,不愿意接受一刀切式的管理,有時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因缺乏自信,沒有目標而變得放任散漫。再加上后勤社會化的推進,現在住校生每年都要繳納1000多元的住宿費,學生已成為消費者,他們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享受到作為消費者的權利。因此,高職院校在寢室文化創建中要突出服務育人的功能,在做好服務的基礎上,提倡人性化的管理,這樣效果會更好。
5.高教與職教相統一
高職教育具有高教和職教雙重屬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更強調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具有強烈的職業性特征。高職寢室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育人使命。在寢室文化建設中既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體現高等教育的層次要求,又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和一般要求,強調應用性和職業特色。
6.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統一
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遵循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內在規律,要求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融入企業文化的元素,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寢室文化建設中也要圍繞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統一的原則,在寢室布置、寢室管理制度、寢室文化活動等方面都要植入企業文化的元素和印跡,讓學生在寢室生活和學習中了解和逐步適應企業文化的要求,為將來的就業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高職學生寢室文化建設路徑
隨著學分制的加快推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學生公寓已成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應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把讓學生滿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不斷創新學生公寓管理和寢室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寢室文化育人功能。
1.高度重視寢室文化建設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已從注重規模擴張轉為加強內涵建設,重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然而,多數高職院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寢室文化建設在學生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只是將寢室定位為學生休息和生活的場所,在公寓管理中重視衛生檢查和安全穩定工作,沒有對寢室文化進行系統的規劃,更沒有得力的建設措施,沒有將寢室文化建設上升到育人的高度。其實,小宿舍卻是大窗口、大舞臺。學生寢室是展示學生精神狀態、品德修養和基礎文明的窗口,是學校管理和服務水平的窗口。寢室也是學生工作者和全體教師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舞臺。寢室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改變著學生的行為,構建健康向上、和諧高雅的寢室文化是高職院校一項重要的辦學使命。
2.加強學生寢室硬件建設
首先,對老化的電線進行及時更換,安裝智能控電系統,保障用電安全,在寢室里配置書桌和床鋪一體化木質家具,安裝空調和熱水器,改善學生學習和休息條件。其次,學生公寓區配套設施也要跟上,在公寓區成立學生活動室和學生干部工作站,學生活動室里配備必要的娛樂實施,方便學生集會和休閑。在物管值班室配備電吹風、微波爐等生活設施,在公寓樓內安裝開水器和洗衣機,為學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再次,要加大公寓綠化和美化的力度,在公寓樓周圍栽種樹木花草。最后,在公寓樓大廳安裝電子顯示屏,在墻壁上安裝宣傳櫥窗,增強公寓區宣傳教育功能。通過不斷改善硬件設施,提高學生寢室服務育人水平。
3.健全規章制度
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本身就是寢室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有力推動健康高雅寢室文化的形成。通過制定文明寢室評比辦法、學生公寓管理規定、學生公寓安全管理規定、學生公寓報修規定、學生公寓物業管理考核辦法、學生公寓管理員崗位職責、學生公寓保潔員崗位職責、學生公寓樓管理委員會章程和大學生公寓文明公約等系統配套的制度,為公寓管理的規范化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將寢室衛生守紀情況和學生在寢室內的各種表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項評獎評優,充分發揮制度育人的功能。
4.組建系統的管理隊伍
一是成立專職公寓輔導員隊伍。公寓輔導員入住學生公寓,及時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教育和疏導。二是建立班主任進宿舍制度。要明確班主任進學生宿舍的次數要求。三是物管人員主動聯系班級。分學期選出若干名業務精、素質高的物管人員聯系班級,通過聯系班級,物管人員可以改進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四是成立學生樓委會。通過公開招聘,擇優錄取,建立學生自律組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五是加強寢室長隊伍建設,選派優秀學生擔任寢室長,加大對寢室長的培訓力度,將寢室長納入班級學生干部隊伍統一管理。通過組建專門的管理隊伍,為強化寢室管理和文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1.1知識分析與管理規劃為了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需要分析石油化工行業流程和知識源,為知識庫建設、知識共享與應用提供資源基礎。
1.1.1業務分析石油化工行業知識管理類型包括研究單位、設計單位、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類型,按企業類型分別進行業務及業務活動分析,實現不同單位之間知識共享和知識推送業務。
1.1.2知識管理規劃石油化工行業規劃將遵循從需求分析到目標確定,從總體架構到具體功能和技術架構,從項目總體目標到具體實施的技術路線,從管理制度和機制,制訂有針對性的規劃方案,形成石油化工行業知識管理專題規劃。具體而言,將包括:明確知識管理的目標和內容、設計知識管理系統的架構、明確關鍵技術的攻關方向和技術路線、確定多維知識分類、建立配套的知識管理體系。
1.2知識聚集與知識庫建設
對各類知識進行處理和加工,實現知識的匯集。匯集的過程將通過對知識的分析、過濾和找出關聯,利用自動標引、自動分類、自動聚類等技術,抽取知識內容和元數據、創建知識索引,將知識存儲于對應知識庫中,為面向不同單位的個人知識應用提供來源。基于業務活動的知識處理與加工,如圖1所示。
1.2.1知識處理與加工
1.2.1.1個人知識的處理與加工按通用知識分類體系的相關模版制定:方法類模板(來自于項目總結、科研報告等)、成果案例類模板(來自于生產案例等)、各類模板的完整范例。針對專家進行隱性知識挖掘:論壇—通過跨部門的、跨企業的專家網絡,專家可以共享某一個項目的成果、經驗,使用協同辦工技術,通過論壇,即時溝通、虛擬會議等方式進行交流,分享經驗;實踐社區———通過面對面地或在虛擬環境中分享彼此的經驗和心得體會,主題專家負責對社區中的知識進行審核與評價。
1.2.1.2信息系統內知識的加工與處理研究、設計、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類型單位信息系統內知識的加工與處理:通過集成方案和文檔解析實現。
1.2.1.3知識分類體系梳理與設計通過對企業核心知識的梳理,明確企業需要管理的各類知識,也包括難以用文檔方式存在的隱性知識,這類知識往往存在于業務專家的頭腦中,圍繞已經梳理出的知識開展知識管理設計,以便知識管理能夠高效率地展開。知識分類體系如圖2所示。
1.2.1.4知識本體建設業務的專業詞庫詞表、覆蓋業務的知識核心概念抽取、專家支撐下的專業、詞庫詞表的行業化、關系類別的確定和定義、基于詞庫詞表的本體編碼實現。
1.2.1.5業務活動知識的知識梳理與加工業務人員知識包梳理模板設計;業務人員按模板梳理各業務活動的知識需求、方法類知識需求、成果案例類知識需求、規范類知識需求、數據類知識需求、專家類知識需求;構建任務與知識對應關系。
1.2.2知識庫建設
1.2.2.1知識庫的分類設計根據知識庫模型的設計,分類庫設計分成6類庫進行設計,包括:流程知識庫、數據知識庫、方法知識庫、規范知識庫、成果案例庫、專家知識庫。
1.2.2.2知識庫的模型設計根據知識應用需求,構建流程知識庫、數據知識庫、成果案例庫、方法知識庫、規范知識庫、專家庫、其他知識庫等知識內容庫模型。此外,在上述知識內容庫的基礎上,也要滿足業務的實際需要。知識庫模型設計如圖3所示。知識庫模型由“索引、元數據”“知識條目文檔庫”“結構化知識庫”“集成知識文檔庫”組成。在“結構化知識庫”中存放的是知識條目的標題、關鍵字、摘要、屬性信息等結構化的知識內容;在“知識條目文檔庫”中存放的是知識條目的文檔;在“集成知識文檔庫”中存放的是從知識源系統采集來的文檔。
1.2.2.3知識的分類入庫根據軟件系統通過集成的知識和其他的知識進行分類,包括:研究、設計、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類型單位的知識。
1.2.2.4細粒度知識提取與關聯知識庫的加工與處理主要分為5個步驟進行,分別為各類知識細粒度提取、知識標引、知識關聯、知識包建設和知識庫更新機制建設,具體包括:各類知識細粒度提取、知識標引、進行知識之間的關聯、知識包建設、知識庫更新機制。
1.2.2.5知識庫建設輸入、輸出輸入“:知識庫結構的本地化設計方案”“知識庫模型的本地化設計方案”“知識庫分類的本地化設計方案”;輸出:實現6大知識庫基礎知識導出、知識分類與關聯、基于本體的知識標引和關聯、知識與相關業務活動(工作包)掛接和關聯。
2知識管理體系與系統功能
為實現知識管理要在選定的知識管理產品功能的基礎上,結合石油化工行業的特點,分析應用單位的功能需求,擴展知識管理產品的功能,滿足中國石油化工行業企業知識的管理、共享、應用等多方面需求。
2.1知識管理體系為在石油化工行業實現知識管理,建立可持續的知識管理機制,需要進行相應的知識管理體系建設工作,主要包括: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流程建設等幾個方面。
2.1.1組織建設遵循企業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建立適于知識管理的組織體系,包括建立知識管理組織架構,設置與知識活動相關的工作角色和職責范圍,從總體規劃到知識管理體系進行建設與維護,保證知識管理的長期和持續建設;建立并完善知識管理崗位,落實知識管理崗位職責,實現知識隨業務產生及時收集、整理和提交。
2.1.2制度建設制定適于石油化工行業的知識管理細則和規范,根據具體應用反饋情況,經過總結提煉后,為石油化工進行全面應用積累經驗。包括:制定知識梳理規范、制定知識管理模型規范、制定知識管理系統開發系統規范、知識識別與評價規范。
2.1.3流程建設明確石油化工行業的知識管理流程,通過知識識別、獲取、共享、復用等知識管理流程的設計和應用,探索適合于石油化工行業的知識管理流程。流程建設包括知識識別、獲取流程、共享流程、復用流程。
2.2知識管理系統功能知識管理系統由“知識源集成接口、系統管理、智能處理、管理與應用”等部分組成。知識管理技術架構如圖4所示。知識源集成接口用于知識源系統的集成,進行知識的采集,實現知識的聚集。“系統管理”提供了面向系統管理員的“身份認證、系統控制臺、組織管理”等功能,并實現“安全管理”相關的集成接口。“智能處理”實現了“新型結構化處理、知識管理處理、文檔處理、搜索引擎”等功能,對知識進行處理與加工。“管理與應用”提供了面向用戶的“通用知識創建、專業知識沉淀、知識維護、知識評審、知識關聯、知識績效、知識檢索、知識地圖、知識推送、知識問答、專家地圖、個人知識管理”等功能,實現知識共享與應用,系統提供Web瀏覽和客戶端應用兩種訪問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多種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訪問系統。系統提供“UI集成接口、業務集成接口、數據采集接口”,可以從其他知識源系統進行知識數據的采集,為其他系統提供知識應用服務。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在法律保護仍不健全的情況下,發動社會力量來促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私力救濟,值得研究。筆者對河南省武陟縣某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鄉鎮的調研資料整理后發現,當前社會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三種力量: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外力保護人。國家制定相應法律、法規,頒行相應政策,成立相應機構,投入大量財力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廣泛演出,廣收學徒(但作用、效果有限),以達到傳承、保護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外力保護者鼓勵、引導傳承人進行傳承活動,不斷發掘處于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爭取政策、財政支持,同時為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言獻策,向國家切實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際保護需求,為政策導向提供相關現實依據,外力保護者扮演著溝通國家和傳承人的橋梁作用。這三種力量相互作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理論的成效在于理論能夠指導實踐、解疑釋惑、指引未來方向,并轉化為廣大群眾改造客觀世界的現實力量。”[1]理論研究的不足可能對實踐保護產生消極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學者對“為什么要保護”的理論研究不足,只停留在“因為要保護,所以要保護”的基礎層面,沒有給出保護的具體理由,亦沒有給出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家、學者等外力保護人介入的充分理由。例如,國家作為保護主體之一,其保護義務源于職責使然,自不待言;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同處于保護主體行列,不禁令人心生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基于其傳承地位(身為傳承人,自然不能令其在本代失傳)或基于其生計需要(混口飯吃)?但筆者經調查發現:75%①的傳承人生活殷實,年收入大約為兩萬元,其并不靠賣藝為生;某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只有5人,平均年齡為75歲,由兒女供養,不用為生活而發愁。②外力保護人大多為高校學者,這與他們的工資或者職稱評定關系不大,他們為什么會介入,似乎個人英雄主義還有些道理。[2]顯然,一句“因為要保護,所以要保護”根本無法解答上述問題。從博弈理論看,世界上任何兩者之間都存在著博弈,任何兩者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意義。顯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多方合作中,國家、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之間存在著相互博弈的關系。通過博弈論,我們可以數學建模的形式,將三方主體之間的合作問題給予清晰的解答,幫助我們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協調三方保護者的合作關系,達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佳效果。
二、博弈論下的合作原因分析
(一)博弈論概述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它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博弈圣經》中將博弈論定義為:“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意義。”博弈論研究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環境中主體如何行動,預測博弈者在特定博弈情況中的行動選擇,為分析人類行為提供了一套有力的工具。同時,博弈論堅持理論選擇的均衡分析思路,“運用理性行動者模型,設定博弈者希望最大化其個人收益”。[3]博弈結果由所有人的行動共同決定,既然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會運用他所有的知識和信息追求效用最大化,則他選擇行動時就會考慮別人同樣為理性的。博弈論的經典案例“囚徒困境”體現了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文中提到,國家、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都以合作者的姿態出現(國家出于責任而合作,傳承人出于傳承而合作,外力保護人出于學識及研究而合作),他們都基于不同的期望,在平等的對局(指保護的準入)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以期待達到均衡效果,從而實現自己的期望。可見,國家、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圍繞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原因和互動,可運用博弈論做出恰當的解釋。他們之間存在著相互博弈的關系———國家與傳承人之間、傳承人與外力保護人之間和國家與外力保護人之間的理性博弈。據筆者調查資料顯示,影響三者間博弈均衡路徑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傳承人不合作的預期成本,包括可能受到的財產損失,名氣衰落,歷史負罪感等;二是保護的可執行性,這又取決于國家的倡導力度,外力保護人(專家、學者、社會團體等)圍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的信息構成以及信息搜索和檢驗成本等。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依據他們在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掌握的信息,將博弈分為三種形態: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國家和傳承人之間)、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下的博弈模型
1.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國家與傳承人的博弈)在完全信息條件下,國家與傳承人之間的博弈類似于斗雞博弈。假定兩人舉起火棍從獨木橋兩端走向中央火并,各有兩種戰略:前進或后退。都前進則會兩敗俱傷;一方進一方退,進者勝退者丟面子;若都退,雙方皆丟面子。[4]數字表述見表1。這個博弈有兩個納什均衡:一方進一方退。國家和傳承人的博弈與此類似。雙方目的明確,國家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發揚文化,提高國際影響,傳承人為了該技藝被開發而獲得財政補貼,兩方目的明確。可以假定他們在法律中債權債務關系明確,B(傳承人,下同)欠A(國家,下同)100,金額可以協商。若合作,A可以獲π=90,減免B債務10,B可獲π=10;如果一方強硬一方妥協,則強硬方π=100,而妥協方π=0;如雙方強硬,發生暴力沖突,A無法收回債務,損失-100,則A的收益支付是π=-200,B的收益支付π=-100,支付關系如表2所示。A、B各有兩種選擇策略:合作或不合作;選擇自己的最優戰略時都假定對方的戰略給定:若A合作,則B不合作是最優戰略(100>0);若B合作,A不合作將獲得較大收益(100>0);于是雙方都不合作,企圖獲得100的收益,卻不曾考慮這一行動會給自己和對方帶來負效益的100。即國家和傳承人為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會選擇不合作,因而陷入囚徒困境。就上述博弈而言,須外力介入(如引進可協調的推動行為)才有可能改變博弈支付,走出囚徒困境。
2.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在上述博弈中,究竟哪方應合作,需要通過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來解決。盡管形式上有兩個納什均衡,但由于當今我國保護機制不佳,故B首先會選擇不合作,因此,這是一個動態博弈。A在B選擇不合作后,不會再選擇不合作,因為收益支付為-200<0,故A只能選擇妥協(合作)。上述結論也得到了田野調查相關資料的印證,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地區)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議,其目的正在于通過這種途徑加強與專家、學者的聯系,與上述外力保護人合作,達到共同保護的目的。而在雙方不合作的情形下,B雖然收益-100<0,但B會預期,他選擇不合作時A必然會選擇合作,故B的理性戰略為不合作。因此,這一博弈的納什均衡實際上是:B不合作A合作。但在這一博弈中,傳承人即便是實力相對弱小,但可選擇抵賴,其可視為另一種意義上的不合作。故即使B實力相對弱小,上述納什均衡仍成立。公權力如需打破上述均衡,須引進第三者:外力保護人(專家或學者,當然還可以引進民間社團,聲望紳士)。該條件下外力保護人和傳承人的博弈可以如圖1所示。設外力保護人(專家、學者等)成本為10,保護成功則在收益中扣除,不成功則自行承擔,保護成功后專家或學者的收益是全部收益的40%。外力保護人介入后,傳承人可選擇合作與不合作。若傳承人選擇合作,有完全合作和部分合作兩種情況,前者外力保護人與傳承人收益支付為30,0,后者收益支付為26,10。傳承人選擇不合作后,外力保護人也有合作與不合作兩種選擇形態:如雙方都不合作,學者無法完成學術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亦得不到保護,故收益支付為-110,-100;若傳承人合作,雙方皆耗費成本10,收益支付分別為-10,90;90>-100,-10>-110,說明外力保護人不合作,傳承人亦不合作、此后外力保護人的最優戰略選擇則應當是合作。而與其介入獲益-10,還不如不介入。可見,在完全信息條件下,外力保護人難以達到保護和研究的效果,這一點也得到田野調查結果的支持。
3.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外力保護人與傳承人的博弈如圖2所示。N為自然,外力保護人可調度資源分為豐富和欠缺兩種情況,Χ代表外力保護人可調度資源大小的概率。假定外力保護人介入保護的成本為10,保護成功則在收益中扣除,保護不成功則自行負擔,保護成功后外力保護人的收益可設定為40%,傳承人不合作需承擔成本10。若傳承人不合作,外力保護人合作,則收益支付分別為90、-10。本論文中所調查的專家或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個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保護行動開始階段,受保護傳承人不知道外力保護人的社會可調度資源,外力保護人也不知道傳承人的信息。如外力保護人的社會資源可調度力度不及,則雙方可能各導致損失-100,因而可能發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至使其衰敗、沒落甚至滅絕。此時,外力保護人,傳承人收益支付分別為-110,-100。如果外力保護人的社會資源可調度力度強大,無論如何必定要比傳承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因為外力保護人作為外來力量,不能“坐吃空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需付出一定努力方可啟動保護行動,故雙方都不合作將導致外力保護人損失-5,傳承人損失-200。在該博弈中,Χ值可通過如下不等式計算:-200•Χ+90(1-Χ)<10Χ>0.276,即當外力保護人的社會資源可調度力度大于0.276時,傳承人的最優辦法是選擇合作。而外力保護人基本上都是專家、學者或者財力強大的人士,所以其社會資源可調度力度通常會大于0.6>0.276,故傳承人為避免更大的損失-200,最優策略選擇只能是合作。此時,外力保護人、傳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別為26、10,傳承人的收益是通過達成一定意向協議,爭取到收益是剩余(90)的40%再扣除成本10,國家收益為(100-10)60%=54。因此,國家發動公權力之外的外力保護力是合適的,也是合算的,大多數情況下達到了保護的目的。但個別情況下,外力保護人不合作,傳承人不合作,國家最后放棄,外力保護人、傳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別為-10、90(減少即失敗,因沒有將手中的資源轉化為財產)。至此,從博弈論—納什均衡理論角度分析國家、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的合作關系完畢。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
博弈論清晰地解讀了為什么國家、傳承人和外力保護人會相互合作,同時致力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究竟該如何解決合作問題,筆者在此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傳承人的發展
針對傳承人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后繼無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失傳的問題,傳承人首先應該對自己所掌握的技藝進行整理和完善,加強自身的儲備。其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錄音、錄影,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完整保存,不至于某傳承人去世后他人再無從知曉該遺產內容。再次,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場”的保護,[5]傳承人可自發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社團(例如戲曲可成立劇社等)使其處于活態的演繹當中。同時配合外力保護人的采訪和幫助,在申報國家項目過程中展現自身的特點。但是,傳承人也會遇到自身無法克服的事項:沒錢維持該藝術的繼續存活;工具破爛不堪,無法使用;外出匯演沒有經費,吃住行全都要自己掏腰包;由于自身小農的局限性,傳承人沒有高度的紀律性;不服領導者安排等。劇社運作逐漸困難,沒有成績,效率很低,且該運作弊端自身無法解決,劇社運作處于惡性循環之中。①這時就需要外力保護人的介入和幫助。
(二)外力保護人與傳承人的合作
外力保護人在傳承人自身無法解決困難的情況下介入,幫助傳承人成立劇社,并與同行進行交流。同時外力保護人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以及其他方法幫助他們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期得到國家或者財團的資助,使劇社能夠良性運行。同時,外力保護人需要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鄉村文化,它無法離開生它養它的地方存活,應將其置于“適宜的生活場、自由的生存場、給力的藝術場”中才能不斷發展[6]。因此,外力保護人應暫時退出運作行列,將該社團組織置于鄉村的自治狀態之中(雖然鄉村自治仍會有很多弊端)。但由于傳承人普遍具有的局限性,沒有高度的紀律性,不服統一管理,致使該社團組織處于不良的運作狀態。這時,外力保護人需再次介入,采取一系列措施,盤活該劇社,使其回到良性運作中。
2.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市場經濟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永恒的主題,在這過程中各主體間由于受許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不規范,甚至是一些違法亂紀不良行為,要想讓這些行為在一定的標準下合理解決,就要建立科學的相關制度,通過運行相關的制度來共同監督、約束、管理許多市場行為,形成和諧的市場運行規則,從而達到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目的。
3.保護市場弱勢群體社會市場中群體成員也不會是統一的,有強勢也有弱勢力,必然在競爭中存有勢力因素方面矛盾,引發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加強法制化能很好的保護弱勢。如保護弱勢群體的最基本的權益,控制強勢對市場的壟斷,建立公平競爭機制,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與保障,促進弱勢力與強勢力的平衡,通過法制化,更能增強管理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為市場化規范運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因素。最后法制化建設還促進市場的國際化發展。世界各國交流的增強有力拓展的市場,促進各個國家、地區間的經濟往來,法制化市場更能促進市場發展的國際化,更好與世界貿易接軌,促進本地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市場經濟法制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大,市場經濟法制化建設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也存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
1.市場經濟法制化體系不完善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的相關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整體法律框架初步形成,與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變化,但社會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法制體系與之相比總體上比較固定的,不能隨社會變化而及時發生變化,這就出現法律法規不能與新的市場經濟形式相配套,嚴重影響影響市場的發展。
2.市場經濟法制化落實程度不夠好的制度建立了,關鍵在于具體落實才能促進市場的更好發展,由于受到當地市場具體情況、部分行政權力干擾等客觀及主觀因素影響,使市場經濟許多制度不能得到好的落實,不能起到規范市場、保障市場運行的作用,形同虛設一紙空文的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法制化發展。
3.市場經濟法制化意識不強受我國民族傳統思想、經濟水平及個人自身的影響,社會法制化整體意識雖然處于不斷增強的狀態,但還有許多公民對法治意識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時常還會出現為個人私利而知法犯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等社會不和諧問題,嚴重影響市場經濟的秩序,也阻礙了市場經濟法制化建設的進程。
三、提升市場經濟法制化建設途徑
1.轉變觀念、增強全民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前提,首先要營造市場經濟法治的良好社會整體氛圍,黨的十指出,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積極拓展全民參與的途徑,在全民中開展法治活動。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積極通過電臺、報刊、網絡、公眾集會、印發學習材料、制作宣傳標語、巡回演出、培訓學習等系列活動,加強市場經濟法制化教育,讓法制化觀念深入到每位公民的心中,強化他們的市場經濟法制化意識,明確自身在其中的權益與責任,積極行動起來,為市場經濟法制化的運用及發展奠定良好的整體氛圍。
2.轉換職能、完善制度建設要實行法制化,就要先有相就應的制度作為保障,黨的十特別強調,立法是執法的基礎。政府部門要積極轉變觀念,緊跟時展步伐,積極轉變工作職能,努力將法制化建設納入社會發展的日程上來。要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實際及社會市場關注熱點,借鑒其他先進的管理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市場經濟法治管理制度,如建立相關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等,完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系列法規,并在具體市場運用中不斷進行補充、完善,從而建立起一整套的具有科學性的市場經濟法制化管理體系,真正讓市場管理有法可依,為以后的市場管理保駕護航。
3.規范管理,強化落實過程人們常說,事情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落實。具體的管理措施要靠具體運用才能發揮作用,只有將制度落實到管理中,才能充分發揮好法治在市場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對弱勢進行保護,才能更好的在運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制度的優越性。在執行中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對制度不落實以及落實不到位的現象要加大量化管理力度,并且與當地行政領導的政績考核掛鉤,真正讓法制化建設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其保障及促進作用,更好的促進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
4.與時俱進、建全市場法治長效機制市場是在發展變化的,要隨著市場形勢的轉變,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市場法治長效機制。首先要構建市場法治的新格局,市場法治涉及到的面較寬,關聯的部門多,需要形成統一領導,多方協調,共同促進的機制。其次是普法援助與教育并舉,社會的發展及結構調整加大,要救助的人群占據一定的比例,法治根本目的是保障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讓他們緊跟時展步伐,才能更好體現市場法治化的優勢性。最后要不斷提升行業維權的意識,市場競爭必然導致出現錯綜復雜的矛盾,要引導公民積極進行維權,只有真正公正執法,才能保護每個人的合法權益,讓市場有序競爭,讓市場法制化順利開展。
1.民營企業的行為特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經濟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微觀經濟主體,是近30多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馬麗娜對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憲法保護的差異性展開了政治經濟學成因分析,認為在意識形態、法律和政策上,民營企業長期處于被歧視的地位,外部環境特別是法律環境不完善,不僅影響民營經濟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程度,更影響民營企業自身的制度創新和變革。據全國工商聯統計,2004年以來中國大陸以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的速度遞增,但同時每年又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破產,有85%的民營企業在10年內死亡,平均壽命只有2.9年。針對我國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歷急劇發展后迅速步入衰退期的現實,以義利關系、誠信文化、政府經濟倫理為研究方法,提出:民營企業要增強經濟倫理建設的自覺意識,通過產權決策企業文化構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來有效抵御企業衰退;其次,政府還應加強相應的配套制度建設,將政府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理念納入其中,真正實現我國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在中國轉型背景下,政治關聯構成了民營企業外在環境的重要部分,能夠為民營企業帶來利益掠奪效應,容易導致權貴資本的產生,造成尋租行為的盛行和社會效率的下降。民營企業應采取積極的策略來建立政治關系,爭取和借助政治力量和政府資源來促進企業發展。從制度視角分析了中國企業家“不務正業”的現象,認為在當前中國的制度環境下,企業家尋租、投機和投資移民既是一種無奈選擇也是一種理性選擇。關鍵在于要改善企業家生產和創新的制度環境以及完善企業家實業投資的制度環境。
2.企業法制環境。企業法制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保障。較差的法制環境往往與較高的政府干預程度相聯系,這使得企業的市場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對中小企業市場競爭法制環境的現狀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市場準入方面,過多的前置性審批導致市場進入門檻過高;產業政策方面,沒有統籌考慮中小企業發展;在資源獲取方面,政府的政策措施導致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產品銷售方面,市場力量導致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法制環境較差的地區,地方政府為實現其政治目標,對經濟與司法實施干預的程度會更多,并且干預行為很難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因此企業更傾向于利用關系網絡進行交易,而不是通過市場去獲取資源或開展戰略聯盟。“關系網絡”替代法律保護機制的作用越強,節約交易成本和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越明顯。“替代論”強調關系、社會資本、社團等非正式制度一定程度上能發揮正式法律制度在提供穩定、可預測產權保護、契約實施等方面的功能。特別在法制環境較差的地區,非正式制度節約交易成本和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更明顯。實證考察了市場化進程、法制環境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認為,市場化進程對投資的推動作用,不僅容易被地方政府目標取向的干預所削弱,而且技術創新成果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保護,對法制環境的依存度降低。要改善政府業績評價框架,改變地方政府短期政績導致的技術性投資動力不足問題,形成技術創新的市場化與法制化調控機制,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量。
3.中小企業誠信經營與勞資沖突。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和創新意識強,在創造就業機會、活躍經濟、改善市場結構、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增加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大中型企業的夾縫中生存,生存環境相對困難。他們在掙扎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突破了社會信用體系,導致不誠信行為的發生。認為應從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這兩種途徑來解決我國轉型期中小企業非誠信行為,構建中小企業誠信價值取向會幫助建立和完善市場秩序,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勞資沖突具有某種常態性,是一種無法回避的客觀存在。分析勞資沖突的原因在于:利益表達渠道不暢,社會權利意識增強,勞資雙方權力和信息不對稱,政府管理中存在兩難困境,社會公眾對政府的高依賴,低信任。提出要完善三方談判機制,建立暢通的利益表達渠道,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探索政府管理和社會化解沖突的多元協同機制。
二、研究建議
通過對前人研究文獻的梳理,我們發現,不同于西方理論所強調的法律為經濟發展構建制度基礎的作用,法治在中國經濟改革中突出的是其政策導向。政府在處于相對信息優勢時以一定意義的法律彈性循序漸進推進改革,為制度創新營造了穩定、相對充裕的環境,實現在穩定基礎上的經濟增長。但制度彈性的代價在于過度行政干預的路徑依賴提高了建立現代法治的難度。帶來的主要問題:一是法律制度尚不夠完善,主體不同權、權利不平等,民營經濟發展受到限制;二是政府權力過大,政府與市場邊界模糊,制約了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發揮;三是對中小企業保護不力。現有研究還需要厘清:
當前中職化學實驗教學依然延續著傳統的模式:填鴨式。教師在實驗前先對學生講明實驗原理、步驟和注意事項,隨后進行演示操作,把實驗的整個過程都展示給學生看,要求學生“依葫蘆畫瓢”,嚴格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執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掌控學生實驗的整個過程,隨后通過學生總結的實驗數據和報告,進行評分。如此按部就班的實驗過程,既沒有啟發性,又沒有興趣的切入點,學生只是被動完成教師的要求,甚至不做實驗,也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的實驗教學,就成為走過場,可有可無。學生會逐漸失去對化學的興趣。
(二)沒有針對中職生的學習特點制定特別的實驗教學方法
中職生與普通高中生畢竟有區別,他們的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基本操作技能也差。化學實驗教學卻沒有針對他們的特點調整,如加強基礎操作訓練等。課堂上會出現教師反復講解示范,學生仍無法領悟,不能獨立完成實驗,操作不規范等現象。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愈加降低,陷入化學學習的惡性循環。結合上文對中職生的學習基礎和化學實驗的特點分析,如何改進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我們中職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在提出合理化建議之前,應先考慮以下幾個目標:(1)中職學生應掌握哪些化學知識?這些知識又該達到怎樣的程度?(2)針對理論知識,需要配合怎樣的操作技能?(3)學生在實驗中的心理是怎樣的?如何針對他們的心理,進行啟發和引導,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實驗能力?
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幾點舉措
(一)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即教育。”化學本是從生活中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應當從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常識入手,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培養興趣和探究精神。例如,人人都要接觸到衣物干洗,但是很少有學生知道,干洗的歷史和化學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先拿來一杯清水,一杯四氯乙烯,然后將餐巾紙沾上油污,分別放入清水和四氯乙烯中,用玻璃棒攪動后,再取出。學生發現,放入清水中的餐巾紙已經皺成了一團,而上面的油污并沒有去除掉;而放入四氯乙烯中的餐巾紙展開依然平整,上面的油污已經沒有了。學生發出驚訝的叫聲,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先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一百多年前,法國巴黎的一家油脂小工廠里,一名身穿污染油垢的工人不慎將一桶煤油打翻在身上,因工作忙碌他無暇更換衣服,待到收工換衣時,他詫異地發現,衣服上的油污竟然不見了。由此,他悟出一個道理,原來,化學溶劑是能夠把衣服上的污垢去除的,這就是現在所謂的衣物干洗法。后來科學家在化學溶劑的世界里篩選,最終選中了四氯乙烯,因為用它洗滌衣物,不僅洗得干凈,而且洗后衣物柔軟不變形、不褪色,更不會損傷衣服,且無異味,因而四氯乙烯已成為世界上各國洗衣店公認的標準干洗劑。正因為化學實驗可以解答學生生活的各種問題,使他們深深感受到化學的神奇與魅力,從而不僅愛上化學實驗,更會主動地去發現和探究生活,這就是化學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應大膽革新教育觀念和教學內容
中職化學教學應當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現代教學論,而非單一地讓學生傳承前人的理論知識,因此,中職化學教師必須革新觀念,明確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僅要促進學生的認知,更要促進學生自身能力、心智與情感的全面協調發展。同時,傳統的化學實驗依附于書本,與時代和生活的結合都不夠,很多內容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已經陳舊落后,教師應大膽刪改和調整教學內容,使之不斷推陳出新,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同時,根據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與成績的高低,根據教學目標,按照重點與非重點,打破原有固定的化學實驗模式,將之細分成基礎型、提高型和創新型三大板塊,以適應不同的學生和教學側重點。這才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精神。
(三)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當前的中職化學實驗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突出的是教師的作用,學生只是機械被動地重復教師的實驗步驟,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都沒有體現,甚至連基本的動手能力都被束縛。因此,教師應當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首先在實驗之前,不要直接把實驗的目的告訴學生,不妨賣個關子,先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入手,例如,霓虹燈為什么有不同的色彩?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他們會主動去弄明白實驗的原理與方法,同時迫切想知道實驗的結果到底是什么。然后教師請他們自己把實驗的用具、步驟和過程,通過書本的學習和自己的思考,列在紙上,這樣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不再懵懂,自然胸有成竹。教師還可以請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結論。整個實驗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他們可以主動地去分析解決問題,自主獲取知識。比如,他們將玻璃管彎曲制成所需要的文字或花紋圖案后,再裝上電極,并把玻璃管內的空氣抽干凈,放進氖氣,就成了紅色的霓虹燈了。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就實驗的過程進行點評打分,并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如果還想要其他顏色的霓虹燈,又該怎么辦呢?原來可以請綠色、黃色、藍色和白色的熒光粉來幫忙。例如,在涂了藍色的熒光粉的燈管中,放入了氬氣和水銀,就成了鮮藍色的霓虹燈了。學生會有發散性的思維,鞏固了他們的書本知識,同時又增加了新的認識。
(四)消除安全隱患,真正解除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
化學實驗的藥品制劑種類繁多,其中有許多易燃、易爆、有毒和強腐蝕性的試劑。加上在實驗的過程中,稍不留神,一些玻璃儀器就容易破碎,引發傷害,不但學生有心理上的恐懼,就連教師也容易緊張,因此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相對保守,寧可學生學得比較“死”,也要將他們牢牢納入教師的掌控之中。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并嚴格執行。例如,針對易燃的化學品,只要積極避免燃燒的三個條件,便可將危險化于無形;同樣,易爆的化學品,只要避免爆炸極限,也是安全的;面對易腐蝕的化學品,裝備好防范的保護用品,完全可以避免傷害。教師通過這些安全知識的普及,能夠消除學生的心理恐懼,從而使他們大膽快樂地實驗。
《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許可機關在實施本法第十二條第二項所列特許行政許可事項時,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作出決定。這是我國《行政許可法》就特許權市場化配置模式所作出的規定。應該說,這是《行政許可法》對于特許權配置方式所進行的一項重大制度改革。對于特許權配置領域市場化方式的全面引入這個問題,學者們普遍認為特許權配置的全面市場化必將使得特許權能夠得到公開、公平、公正、高效的配置。而只有極少數學者對這一重大制度創新,表示出了謹慎的認同。例如,周漢華教授針對特許權全面市場化方式配置指出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一個國家將市場化方式適用于所有的特許權配置的領域。市場化方式只是特許權配置的方式之一,對于許多特許事項,仍然需要保留行政機關的政策選擇能力,監管機構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不可能將所有市場失靈的事項全部交由市場化方式決定。行政許可法要求所有特許都要進行市場化方式配置,以及在特許權只能通過市場化一種方式進行配置,顯然在范圍與配置方式的處理都過于簡單。再例如,肖澤晟教授指出僅依據金錢多寡作為標準來實施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許可的正當性是令人懷疑的。本文擬就我國特許權市場化配置過程中存在問題作如下探討:
一、加劇了監督管理難度,導致了行政的失靈
由于市場化方式只能解決特許準入環節上的問題,但是卻并不能夠有效解決準入以后的消費者福利最大化與服務質量等問題。實踐中,這種方式的運用還可能會加大特許后的日常監督管理的難度。例如,在我國,由于許多地方的國有土地所有權出讓招標、拍賣等方式的采用導致了地價的上漲,以及隨之而來的房價攀升問題。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長江干流沿江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對一些采砂經營權進行了公開拍賣、招標,最終許多采區經營權買受價存在嚴重的價格虛高問題。高額的市場準入成本導致行政許可持有人難以或不可能在現有法律框架內獲取利潤。許多行政許可持有人為求得利益的回報,往往在獲得行政許可后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市場化方式的運用在給政府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加大了了特許后的監督管理難度。
二、監督者與權利代表者雙重角色困頓導致審批經濟的死灰復燃
在特許法律關系中,特許機關具有雙重身份;一是監督者。基于監督者的身份,特許機關與相對人形成了行政法律關系。在這一法律關系中,特許機關與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對等的。二是權利代表者。在特許法律關系中,特許機關同時也是公共資源權利代表者。特許機關作為權利代表者通過特許方式實現公共資源的讓渡,特許相對人通過支付一定的對價取得這些公共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顯然,這是平等民事法律關系。因此,特許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競合。
作為監督管理者,其根本價值是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這種利益更多的是一種讓民眾直接受惠的無形社會利益。而特許機關作為公共資源權利代表者,其追求的是資源收益的最大化。這種收益是一種純粹的有形的客觀物質經濟利益,而社會一般公眾要想從公共資源中受惠,則往往還需要借助于其他一些間接措施或者手段。
由于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使得各級政府能夠獲得較高的財政收入。因此,實踐中,特許機關更看中市場化程序的運用,實踐中招標、拍賣等市場化配置方式的濫用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下,特許機關常常是違背立法本意,任意擴大特許權市場化配置的適用范圍,導致特許權市場化方式的濫用。而如果過于強調特許事項的單一市場化配置方式,很容易導致特許機關借特許之名,行管理收費之實,將政府的決策職責變成為一般等價物進行市場交易,使得審批經濟的死灰復燃
三、公眾參與嚴重缺失
特許的主要作用是分配稀缺公共資源。特許權配置過程就是特許機關對公共資源進行處置的過程。特許權處置標的強烈的公共性特點決定了特許機關在行使特許權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公共參與性。實踐中,特許機關卻常常將聽證程序當作是與招標、拍賣等市場化程序相互對立的兩種程序。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導致了特許權配置過程中的公眾參與度差、公眾參與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
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在市場優先原則的指引下,通過進一步完善特許權市場化立法,細化特許權市場化配置原則的具體適用范圍,強化公眾參與來實現特許權的有效配置。
參考文獻:
[1]周漢華著:《行政許可法:困境與出路》.載劉恒主編:《行政許可與政府管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41頁
[2]肖澤晟著:《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行政許可的規范與控制-來自美國莫諾湖案的幾點啟示》,載劉恒主編:《行政許可與政府管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53-154頁
[3]理查德·吉樂伯特:《產業監管的范式及其政治經濟學》,載吳敬璉主編:《比較》第13輯,第69頁,轉引自周漢華著:《行政許可法:困境與出路》載劉恒主編:《行政許可與政府管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41頁
洪水本是發生在河道及其泛濫區域的一種自然現象,但如果人類活動處于洪水范圍內時便會形成洪水災害。洪水災害是一種自然災害,人類社會越發展、經濟越發達,造成的災害也越嚴重,洪災往往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洪水會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容易引起瘟疫蔓延,形成脆弱的社會環境,對特殊的文化古跡、珍貴物種、風景名勝區等造成不利影響,破壞經濟發展,給居民、企業、廠礦、學校、醫院、交通運輸、通信、商業等各部門造成損失,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做好防洪規劃是極其必要的,為做好防洪規劃這一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掌握防洪規劃的定義、目標、原則及內容,這將對我們做好防洪規劃起到標桿的作用。下面就防洪規劃的定義、目標、原則及內容進行逐一簡單介紹:
一、防洪規劃的定義
防洪規劃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區域的洪水災害而制定的總體安排。根據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綜合規劃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安排,研究提出規劃的目標、原則、防洪工程措施的總體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規劃等內容。規劃類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規劃、河段防洪規劃和區域防洪規劃。防洪規劃應當服從所在流域、區域的綜合規劃;區域或河段的防洪規劃應當服從所在流域的防洪規劃。防洪規劃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設施建設的基本依據。防洪規劃中必須首先充分認識河流的洪水演進特性,包括河湖對洪水的自然調蓄作用,天然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大洪水漫溢泛濫的情況。它是一種戰略性計劃,對河道治理及防洪設施的建設起到了指導作用。
二、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是指根據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歷史洪水災害,規劃范圍內國民經濟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對防洪的要求以及國家或地區政治、經濟、技術等條件,考慮需要與可能,研究防治毀滅性災害的應急措施。防洪規劃必須全面考慮經濟、社會、環境的目標。防洪經濟效益是防洪規劃的主要目標,此外還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充分考慮社會福利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
三、規劃原則
防洪規劃的指定應確保重點、兼顧一般,遵循局部與整體、需要與可能、近期與遠景、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防洪與水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在具體方案研究中,還要充分考慮防洪規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處理好蓄與泄、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并注意與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相協調。
3.1局部與整體洪水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還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從全局出發,上下游、左右岸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洪水。為了保全大局和重點保護對象的防洪安全,有時要做局部犧牲。重點保護對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毀滅性災害的地區,如重要城市、工礦企業、交通干線、文物古跡或大面積農田等。
3.2近期與遠期洪水災害直接威脅人身安全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歷次洪水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有所差別。要根據各地區或部門對防洪的要求及國家和地方的財力,分輕重緩急,分階段、有計劃地逐步提高不同保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和一般地區防御常遇洪水災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資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較少投資,減輕洪災損失,是防洪災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洪規劃中要研究二者的結合,重視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設。
3.4防洪與水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總量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在人均、單位土地面積水資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開發與治理要考慮綜合利用,興利與除害統籌兼顧,把防洪與水資源綜合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要處理好蓄與泄的關系:山丘區一般以蓄為主,修建山谷水庫、水土保持工程,攔蓄洪水,消減水沙洪峰;平原區一般以泄為主,并輔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規劃”具體遵循以下原則:①充分發揮現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頓、挖潛為主,爭取少花錢多辦事。②興建控制性水庫與堤防工程相結合,水庫工程應結合興利考慮防洪等綜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標準選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慮近期與遠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要突出體現城市與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城市防洪規劃”遵循的原則如下:“為提高該區的綜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兩岸的洪水威脅,確保城市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三江平原綜合治理規劃的基礎上,結合本區實際情況,本著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突出防洪重點,上、下游兼顧的原則,選擇經濟指標優越,技術切實可行的方案。達到占地少,動遷少,工程堅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四、規劃內容
規劃內容是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防護對象、治理目標、標準和任務;研究確定防洪體系布局,包括設計洪水與超標準洪水的總體安排以及與此相適應的防洪措施,劃定洪泛區、蓄洪區和防洪保護區,規定蓄滯洪區的使用原則;對擬訂的防洪工程措施進行工程方案比選并初選工程設汁特征值;擬訂分期實施方案,估算所需投資;進行環境影響和防洪效益評價;編制規劃報告等。
4.1調查研究收集、分析流域與保護區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質條件,水文氣象與洪水等資料;了解歷史洪水災害的成因與損失、社會經濟現狀與今后發展狀況;摸清現有防洪措施與防洪標準,廣泛收集各方面對防洪的要求;有時還要進行必要的地形測量和地質勘探工作。
4.2擬訂防洪標準根據規劃范圍內自然地形和社會經濟等因素將其劃分為若干防洪保護區,根據保護區不同防護對象的重要性、洪災損失的嚴重程度,結合可能的防洪措施條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并根據國家頒布的防洪標準,合理選用。
4.3選擇防洪體系根據流域的自然地理特點和現有防洪體系,綜合考慮各部門對防洪的要求,研究各種防洪工程在整個防洪體系中的作用、工程量、施工年限和投資等,通過綜合比較論證,選擇最優防洪系統方案。
4.4進行環境影響和防洪效益評價防洪工程以減輕洪水災害、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為主要目的,它本身是一項環境工程。但是,防洪工程的實施也會帶來一些負作用,如犧牲局部保全局、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三廢排放”、移民安置等,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還應注意對環境敏感因子進行調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防洪效益是指防洪系統實施后所能減輕的直接與間接洪災損失。防洪經濟效益計算能用貨幣表示的部分,以年均效益作為一項評價指標。年平均效益的計算一般用頻率法或長系列洪水資料逐年計算法推求。由于年均效益并不能全面反映防洪措施的實際效用,因此,必須對典型特大洪水年進行計算分析。為了考慮實際防洪效益的不確定因素,應作敏感性分析,并根據防洪對象的具體條件,按預測的平均經濟增長率,估算計算期內各年的效益,以反映洪災損失隨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計算的經濟效益只是防洪效益的一部分,此外,還要對不能用貨幣表示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加以定性分析。
教材中知識存在方式所關注的焦點是知識的存在性狀,特別是知識與學習者個體精神世界的關系。知識在教材中的理想存在方式應是開放的、積極的,有著與學習者展開精神交往與對話的可能與姿態。知識的組織是無法完全解決這一問題的,無論是“縱向組織”還是“橫向組織”,也無論采用“直線式”還是“螺旋式”,就課程知識而言,知識問題要么被回避(如“心理”組織的觀點),要么只改變了知識在教材中出現的位置和知識的前后關系。可見知識的存在方式問題并不就是知識的組織問題。
歷史的經驗表明:教材設計必須既重視知識(包括系統化了的知識),又避免系統知識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強制或支解,而后者的關鍵就是要給教材中的知識設計以恰當的存在方式。所以不重視知識的存在方式問題,就不可能真正解決教材設計問題。眾所周知,杜威(Dewey,J.)對傳統教材給兒童造成的壓制深惡痛絕,因而強烈主張“以經驗為中心”,按照兒童的心理線索來編寫教材。但杜威的理論并未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回避了知識及其存在方式問題。為了化解知識對兒童的強制,杜威從“知識”一步跨越到“經驗”,要求“以經驗為中心”,這事實上等于丟棄了知識,更沒有意識到教材可以通過為知識設計恰當的存在方式而改變知識與學習者的關系。杜威提出的“立足于驚訝來組織教材”與我們現在提倡的“以系統知識聯系兒童本有的經驗來組織教材”在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是極不相同的。后者也努力破除體系化的、抽象的知識對學習者個體精神自由的束縛。但與杜威不同的是,它主要通過改變知識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通過知識的“活化”和“生命化”來達到目的。杜威的失敗給我們的啟示就在于,教材設計不能不重視知識的存在方式問題。
提出知識的存在方式問題,實際上意味著教材設計的著力點的轉變。傳統的教材設計重視了知識的重要性,但把設計的重點僅僅放在知識的選擇與組織上,聽任課程知識以靜止的、封閉的、冷藏庫式的方法存在,結果使知識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與一般文化產品(特別是學術著作)中的知識的存在方式趨同,導致知識對學習者的強制。杜威注意到了傳統教材的這種局限性,但他把教材設計的重點放在知識向經驗的“還原”以及經驗的組織(特別是經驗的“連續性”和“相互作用”)上,實際上也忽視了知識本身的存在方式問題。知識存在方式問題的提出,首先意味著教材不能不重視知識,但同時還意味著教材的設計要在重視知識的選擇與組織的同時,突出重視知識的存在方式,盡可能通過設計恰當的知識存在方式去破解知識對于學習者的強制。這是一條既不同于傳統、也不同于杜威的教材設計之路。
二、知識應以何種方式存在于教材
知識在教材中應以何種方式存在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與知識的性質聯系起來。
不同的知識觀對知識的性質有不同的認識,而在教育領域,對知識性質的認識必須引入“知識進化”的視角。從“進化”的角度看,知識的性質是不斷變化的:當知識尚處于“發現”階段的時候,知識是不確定的,它以活動的狀態處于發現者的頭腦中,表現為一種“個人知識”;當知識一旦被作為發現的結果、用一種明確的邏輯形式(如某一定理)表述出來時,知識就具有了某種確定性和客觀性(波普爾的“世界3”);當知識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學習的時候,知識就必須再次以過程性的方式存在,具有某種動態的特點,恢復其與人的情感及共同體的思想氛圍的密切聯系。這說明知識的性質是隨著知識的進化而變化的。如果我們僅僅是想對知識進行整理、分類,那么知識在這時應是很確定的,甚至就像“物體”一樣,我們可以像圖書館一樣“選擇它”、“儲存它”和“轉移它”。但如果我們要理解知識、學習知識,發現知識與人的意義關系,在與知識的精神性對話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知識就只能作為一個“過程”方能真正發揮作用。
教材設計中的不同問題應根據知識的不同性質來處理。前已指出,教材設計中與知識有關的問題主要有“知識的選擇”、“知識的組織”和“知識存在方式的設計”。在解決前兩個問題時,我們的任務是要根據一定的原則從浩如煙海的人類優秀文化成果中選出適合納入課程的部分,并把它們放置在教材的某個恰當的位置。這時的知識,不能被理解為“過程”,而必須作為某個確定的對象,因而強調的是知識的確定性。但一到課程知識存在方式的設計,情況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此時的問題已變成如何使知識能被人理解,并與學習者的個體精神世界達成一種相互開放的對話關系。這時我們必須重點關注知識的“動態”方面,把知識理解為一種“過程”。所以,知識在教材中必須以動態的“生命化”的方式存在。傳統教材設計的局限就在于只看到了知識的確定性,而不大重視知識的過程性,結果使教材中的知識變成了一個冷漠的、封閉的、“無言的”世界,就像杜威所批評的那樣,知識只是“堆積的”,處于“呆板、靜止”的狀態,教材抱著一種“靜止的、冷藏庫式的知識理想”。以這種方式存在的知識似乎被套上了一層堅硬的外殼,拒人于千里之外,必將造成知識與學習者個體精神世界的嚴重隔膜,乃至知識對學習者的強制。
那么以活化的和“生命化”的方式存在的知識應是一種什么樣的知識呢?
首先,它應具有一種“召喚力”。就像藝術品,它內在的美,飽含著一種熱情,召喚著欣賞者的投入,使其敞開心扉,與其展開精神的對話。藝術品之所以使人“沉迷”,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個冷漠的“無言者”,而是一個積極的、飽含著熱情的“召喚者”,一個活躍的“動姿化”的“對話者”。藝術品和教材在形式上都是一種“物”,但它們都不應是一般的物,具有“嫵媚動人”的特點。教材要想具有這種特點,就要對知識作特殊的醋栗,使其成為一個“動姿化”的、活躍的世界。只有這樣,教材才有可能具有藝術品的“召喚力”。
其次,它還應具有一種主動走向學習者、向學習者靠近的姿態與傾向。作為專門教育媒介的教材,不能只靜靜地“站在遠處”等候著學生靠近,而必須主動“走向”學生。要做到這一點,教材中的知識就必須是開放的。使教材具有開放性意味著要消除知識的冷漠,破除包裹于其外的“硬殼”,為學習者進入知識并與知識對話鋪設多樣的路徑。通常,一個直接的知識陳述并不具有開放性。“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樣一個闡明兩條直線平行的一種判定條件的數學陳述,就其本身而言,是“靜觀的”“封閉的”,不管學習者是否理解,它就存在那里,因而并不具有開放性。如果教材就這樣簡單地將其直接呈現給學生,那么這個數學陳述是不可能主動面向學生的。相反,如果我們將它與各種圖片、問題情境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起來豐富聯系,使知識主動走向學生的生活,并在此過程中給學生進入上述數學陳述提供多樣的可能路徑,那么,教材就能破除知識的邊界,使其走向開放,向學生靠近。知識與學習者的對話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教材形成一種將學習者“卷入”其中的能力。
其三,它還應是“情境化”的。任何知識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須作為一個“過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場景、問題情境或思想語境之中。知識本來產生于某種特定“境域”,按科學社會學的觀點,產生于知識發現者的生活、情感與信念,產生于研究者的個人知識,產生于研究共同體內外的爭論、協商和各種思想支撐條件。在知識的發現過程中,知識是活的,與共同體的整個研究境域和每個研究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著內在的和豐富的關聯。但是,知識一旦被定位為“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樣的確定陳述,它就失去了最初的生存境域,因而也沒有了當初的生命活力。對于教材設計來說,其根本任務就是要立足于學習者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重新創造和恢復知識的活力。傳統教材的設計者沒有看到這一點,他們不僅割斷了課程知識與兒童生活及精神的關聯,從而使知識變成了“非境域化”和“非生命化”的東西。課程作為一個事先設計的、具有引導性和開放性的知識與人“相遇”的可能情境,知識就只是該情境中的一個要素,教材就必須將知識納入到一定的“境域”之中。以往的教材設計理論將教材等同于知識,將教材設計等同于知識的選擇和呈現,因而忽視了知識的“境域化”問題。后來的心理學研究雖然使教材設計注意到了學習活動方式問題和知識呈現的順序問題,但仍沒有認識到教材作為精神對話情境的根本品性。知識的“境域化”不僅是使知識走向“生命化”的前提與途徑,而且是學習者在與知識的對話中享有自由的根本保證。
三、如何實現課程知識的活化和“生命化”
在具體的教材設計中,要真正實現課程知識的活化和“生命化”,就必須反思教材的功能,并遵循生態式設計理念。
(一)把教材的功能定位為一個“對話者”
由于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局限,教材曾在教學中主要扮演著一個“控制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教材被視為教學中至高無上的“經典”,擁有絕對的權威,教材的價值就在于“規范”教學:既規范教師的教,也規范學生的學,教師和學生都是教材的“臣民”。將教材定位為一個“控制者”和“支配者”,這是一種封閉的、崇尚權威的教材功能觀。它使知識變成一個“沉默者”或“獨白者”,似乎知識絲毫也不與學習者有關。教材則變得冷漠而封閉,缺乏“親和力”,更沒有“嫵媚動人”的特點和內在的“召喚力”。“支配型的教材”必將導致“支配型的教育生活”。在“支配型的教材”的作用下,學生宛如一只只被針釘住了的蝴蝶,教師也被迫成為教材的附庸。
要使教材中知識變得活化和“生命化”,就必須將教材的功能定位為一個“對話者”。“對話”的本意是指人與人之間以語言為中介的談話。這里的“對話”超出了語言的界限,包括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一切以平等、自由以及相互開放和相互激發為特征的溝通、體認與交流,其精髓在于對話雙方的平等、開放、自由、協調以及相互激發。教材在教學及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功能之所以被定位為一個“對話者”,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識的學習乃是學習者以意義的生成為目的的理解性活動,必須在理解與精神性對話中方可完成。“對話”要破除種種“二元對立”,包括教材與學習者的對立。因而與“二元對立”關系模式中雙方各設邊界并最終一方(元)壓倒另一方(元)的結果不同,對話意識極力消解二元對立,在兩者間建立起一種“邊緣地帶”,讓二者在平等的對話和作用中產生既與二者有關、又與二者不同的全新的東西。作為“對話者”的教材不是一個“確定的權威”的守護者,而是一個可能性的創造者。教材與學生的關系不再是敵對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激發的關系。
教材要作為“對話者”,其所內含的知識的存在方式就必須改變。首先,它不能再作為學生必須服從的權威,而應把自己放在與學習者平等的位置上。更為重要的是,“對話者”不再是一個物,而應具有某種人格化的特征,教材中的知識也不能再靜靜地躺在那里,而應具有某種活力,主動地走向學習者。總之,只有將教材的功能定位為一個“對話者”,教材中的知識才有可能實現“生命化”。“支配型”的教材不僅導致“支配型”的教學,而且必將使教材中的知識走向封閉和僵化。
(二)體現生態教材設計理念
要使知識以動態的、“生命化”的方式存在,教材設計還必須體現生態設計的理念。
前已指出,“生命化”的知識必定是“境域化”的,因為人類已有的“知識世界”不是一個分離的世界,而是一個相依相承、互補共生的世界;知識的學習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搭積木”的過程,而是一個生態式“孕育”的過程,知識與個體的情感、信念、生活經歷以及學習共同體的社會交往都應建立起一種密切的聯系。教材設計如何實現知識的“境域化”呢?生態式設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