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10:02: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物學博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有人會說:“我不會跳舞啊。”活動方對此嗤之以鼻:“怎么可能,每個人都會跳舞!”有人還說:“我很害羞,我想在幕后。”比賽規則也絕不通融,“不行,論文作者必須得在視頻里秀一秀!”“舞出你博士論文”大賽要求參賽選手將舞蹈視頻上傳至指定網站,由科學家、藝術家以及上一屆優勝者組成的評審團為視頻打分,主要考察舞蹈的科學性、藝術性和科技與創意的結合性。2013年,有31支展現不同科研主題的舞蹈視頻進入了“舞出你博士論文”的最后決賽,組委會按照“生物”、“化學”、“物理”和“社會科學”四組評出了每類第一名,并由網友票選出了“最受觀眾喜愛獎”。
實話實說,這些舞蹈視頻并不會教給觀眾太多嚴肅的科學知識,但是,它讓科學家的形象默默變得可愛起來,或許會吊起一些普通人的胃口,讓他們愿意嘗試閱讀“氣候變化下的生物經濟學后果”這類板起面孔的科學文章。
水上芭蕾――爭奪
如果有一群朋友愿意為了你的博士論文臉畫大濃妝,頭戴雞羽毛,還要撲通撲通往水里跳,那絕對要好好珍惜。
塞德里克?唐,“舞出你畢業論文”大賽總冠軍就有這么一群“樂于助人”的朋友。
他是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博士生,平日大部分時間都與雞在一起。塞德里克?唐發現,母雞會和多只公雞,與母雞有同胞親屬關系的公雞會釋放更多;但是,母雞本身更傾向于選擇非親屬公雞的,而拒絕絕大部分來自親屬公雞的……
塞德里克?唐用舉重來類比雞禽的,用游泳來類比爭奪卵子的過程……他花了4周的時間來訓練舞者,當然可以想象,他應該也費了不少唇舌說服舞者穿著泳褲泳帽出鏡;又再用了3周來剪輯視頻。對一名天天與雞相伴的博士來說,這恐怕也是一項很不錯的業余消遣。
塞德里克?唐也關照到了一些細節。比如,視頻中一些會游得比另一些更快,而一些會困在圈子里游不出去――這是微觀世界中的真實情況。在一番激烈的水中混戰之后,終于有勝利者得以鉆進女舞者所在的透明水球――這意味著強壯、迅速的勝出,獲得與卵子結合的機會。
不僅是視頻,連配樂都是原創。兩首原創歌曲出自一位藝名為Stuart Noah的藝術家之手――他的真名是Stuart Wigby,為塞德里克?唐的論文指導老師之一。看,牛津學術圈的人果真很有娛樂精神。塞德里克?唐也表示,他絕對、一定以及肯定還會參加2014年的大賽,并放出豪言:“我的舞蹈會更加性感,更有難度,舞群規模會更大,而且要以音樂劇的形式展現。”
對照組舞步――睡眠重要性
兩組舞蹈,同步進行,描繪一名女生一天的兩個版本。
版本A:凌晨時分,女生已安眠;待到清晨鬧鐘響,女生活力四射,從床上蹦起,心情愉快刷牙洗臉;跟隨上學的人群一道舞蹈,輕盈地轉身、跳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工作。她精力充沛,和朋友們打成一片,笑容洋溢;直到放學收工,她也完美地保持了和人群一致的舞蹈步調,并和男友來了一場甜蜜的約會……
版本B:深夜,女生仍然在電腦前敲敲打打,倚在床頭盯著手機,毫無睡意;直到凌晨兩點,才沉沉睡去。清晨起床,女生渾渾噩噩,機械地刷牙洗臉;在上學的人群中腳步遲緩,動作無力,落在隊伍后面。她精力不濟,被同學排擠,一個人打著哈欠孤零零游蕩;終于放學,她也照樣腳步虛浮,在大家的集體舞蹈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最后和男友的約會,都結束得不那么完美……
這是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生蒂娜?孔德林(Tina Sundelin)的參賽視頻,該視頻獲得大賽“社會科學組”第一名。蒂娜?孔德林的研究領域比較接地氣――缺覺對人的社會影響。她巧妙借鑒了社會科學實驗中常出現的“對照組”概念,用相同環境下的不同舞蹈,直觀反映睡眠不足的后果。
蒂娜?孔德林的研究還有如下表現形式――
題目:《疲倦的線索:睡眠不足在面部表現上的影響》
參與者:40位觀察者(其中,20位女性,年齡在20~30歲之間)根據疲憊程度和難過程度為20張面部照片打分,10張在其正常睡眠后拍攝,另外10張則是在其缺覺31小時又補覺5小時候后拍攝。
結論:睡眠不足會影響人們眼部、唇部以及皮膚,對他人來說,這幾個部位能夠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缺覺的依據,因為這些面部區域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睡眠不足的面部表現和疲憊,可能會給睡眠不足人群的日常生活帶來社交影響。
上文所引的是蒂娜?孔德林201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睡眠》上的論文摘要,看罷之后,是不是覺得還是舞蹈視頻比較有愛?
小惡魔Salsa舞――壞基因
“最受觀眾喜愛獎”由來自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安德烈斯?弗洛里斯(Andres Florez)收入囊中。他用了一組帶有劇情的Salsa舞,講述了癌癥誘導基因MYCN如何入侵正常細胞,誘發兒童疾病――神經母細胞瘤。
近年來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王樹濤教授一直從事細胞粘附生物界面化學的研究,在生物界面的構筑原理與方法、細胞與固體表面特異性識別與可控粘附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并在惡性腫瘤診斷上的應用研究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
出奇制勝――界面的構筑
循環腫瘤細胞作為重要的癌癥標志物之一,它的識別檢測近年來倍受關注,然而其在血液中極低的含量(億分之一),因此通常用于細胞分選的流式細胞分選儀的靈敏度(萬分之一)遠遠不能滿足檢測的需求。當前的領先技術是基于免疫磁珠的細胞分離技術,但是其靈敏度低,設備昂貴,費時等缺陷,仍然不能滿足惡性腫瘤血液檢查的需求,因此細胞檢測新材料與技術的出現顯得尤為迫切。
基于硅納米線陣列
通過制備識別抗體修飾的硅納米線陣列,以乳腺癌細胞作為靶向細胞,王樹濤開發了特異性識別、粘附腫瘤細胞的三維微納米界面。識別抗體使得硅納米線陣列對目標癌細胞具有特異性的識別功能,同時納米線能與細胞表面的微納米偽足相互作用,二者具有相似的尺度,從而獲得了比平面結構更強的作用力。這一工作利用微納米尺度效應對生物界面上的細胞粘附特性進行調控,結合特異性抗體和界面納米結構,大幅提高了界面對循環腫瘤細胞識別粘附的有效性,實現了腫瘤細胞的高靈敏的特異性捕獲。后來,受生物界中免疫系統的高選擇性識別粘附現象的啟發,王樹濤進一步提出了納米尺寸選擇和生物分子的識別協同效應,建立了結構選擇和分子識別的新的生物界面識別粘附模型。
王樹濤在此方面的研究是國際上第一個利用多尺度粘附可控的功能界面識別捕獲腫瘤細胞的例子,選擇性得到了3―4個數量級的提高。自2009年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雜志以來,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被Science Daily及國內多家媒體進行專題新聞報道,同時被Nanomedicine做了題為“硅芯片上的納米柱增加了檢測靈敏性”專題新聞評述,指出“該技術在癌癥診斷上很有潛力,它能給醫生提供患者病情的相關信息和檢測治療的效果”。王樹濤因此獲得了2010年世界科技獎材料類提名,這在之前中國只有兩位教授獲此殊榮。
基于聚合物納米簇
自2010年回國后,與日本理研及美國加州大學的合作者合作制備了腫瘤細胞特異性抗體修飾的導電聚合物納米簇表面代替相對硬的硅納米線表面。研究結構表明,相對較矮的聚合物納米簇(1―2微米)仍然取得了與較高的硅納米線(8―10微米)相當的細胞特異性識別粘附的結果。結果發表之后,被Science Daily等以“診斷工具:負載抗體的聚合物薄膜能捕獲腫瘤細胞”為題作了亮點介紹。
重磅出擊――粘附的研究
血液中的痕量循環腫瘤細胞的捕獲問題通過我們發展的細胞粘附界面可以解決,而如何在捕獲后將痕量的腫瘤細胞無損的釋放是難題的關鍵。通常,生物實驗室用胰蛋白酶將細胞與基底間的蛋白水解,使細胞從基底上去粘附。但是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對這些痕量的腫瘤細胞造成損壞。
針對以上問題,王樹濤設計了一個用核酸外切酶來完成高效快速釋放的細胞粘附去粘附三維納米生物界面。研究中選擇了對癌變淋巴細胞特異性識別的核酸適配體作為細胞識別和捕獲分子,將之修飾到硅納米線陣列表面。與平的表面相比,這個界面提供了一個三維的細胞接觸模式(多點接觸),酶可以多點同時切斷核酸適配體,細胞去粘附的過程變得更容易、更快速,且不對細胞本身產生傷害。相關結果在Adv. Mater.上發表并選為封面文章。審稿人高度評價“這一結果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將引起細胞材料的相互作用領域的研究者極大的興趣”。之后又被Wiley出版社的MaterialViews中國等新聞報道,稱該研究提供了一個“高粘附易釋放”的細胞檢測平臺。因此,王樹濤也受到Science Publishers出版社邀請為納米醫學專著《Nanomedicine in Diagnostics》上撰寫題為“Emerging Nanotechnology for Efficient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的章節。
美妙福音――腫瘤的檢測
研究表明,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與各國的國民收入成反比,低收入國家的惡性腫瘤患者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癌癥診療的費用非常高,除了藥物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檢測的費用。如何發展一個高效、便宜、簡單的腫瘤細胞檢測器件成為世界各國的關注熱點。
鑒于以上的問題,王樹濤發展了廉價、易操作的第一代基于細胞粘附界面的腫瘤細胞檢測器件――將細胞特異粘附硅納米線界面,做成尺寸規范化的檢測芯片試劑盒。操作流程非常簡單,不需要另外昂貴的設備,絕大多數的生物實驗室或醫院的檢測中心都具備檢測條件;這種簡單的檢測器件在全血中的細胞識別捕獲效率在有40%左右;重要的是其細胞識別檢測時間從4―6小時縮短到2小時左右。這些優點基本上可以滿足發展中國家普通患者做細胞基的癌癥檢測和術后監測的需求。該成果已申請國際專利。因為其特異高效的細胞粘附特點,被Science Daily等稱作“捕蠅紙”式腫瘤細胞檢測器件。
博士畢業后,李仕貴教授毅然放棄了出國做研究的機會,繼續留在四川農大任教,之所以選擇在農大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他認為這是責任所在。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會將師輩付出畢生心血的科研成果,傳承和發揚下去的決心。并表示,人生短暫,一個新水稻品種從研發到推廣,需要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不抓緊,人生又有幾個十年可以浪費?于是,四川農大少了一位留洋學者,卻多了一位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
專注科研奠定理論基礎
1995年,李仕貴教授開始攻讀由周開達院士和朱立煌研究員聯合指導的博士。為了彌補傳統水稻育種方法的周期長、效率低等不足,他毅然選擇了“水稻分子生物學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3年來,他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分子生物學的前沿知識,刻苦鉆研,利用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的先進實驗條件,完成了題為《水稻幾個重要性狀的遺傳分析和分子標記定位》的博士畢業論文,該論文被評選為200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在論文原創性的發現基礎上,李仕貴教授對水稻種質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有了重大進展,近些年來,通過開發新的分子標記,發現了控制水稻抗病和雜種優勢等一系列具有重要育種價值的新基因,如抗稻瘟病基因Pi-d1、Pi-d2和Pi-f;與稻米品質相關小粒優質基因Ik-4;與生育期相關的遲熟隱性基因lf-3(t)和早熟高千粒重基因OsELF3;與雜種優勢利用相關的溫敏顯性核不育基因(TMS)、無花粉型核不育基因ABCGl5和隱性核不育基因SC-ms-2等,提高了育種效率,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方法提供了材料基礎和技術支持。
新理論的建立離不開開拓性的思維。為了解析水稻雜種優勢的分子機理,李仕貴教授對稻米品質、抗病、抗逆、高光合效率等農藝性狀進行了分析和定位,系統研究了不同生態環境對水稻農藝性狀的影響,并轉育了一批優質、高千粒重、大穗和高結實率的水稻群體,為水稻產量、品質、抗性相關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及雜種優勢的分子機理研究奠定了物質基礎。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題為“水稻分子遺傳圖譜的構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標記定位及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獲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執著進取開拓特色研究
科研的成功不僅需要勤勞不輟的決心,更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正確的科研方向。重穗型雜交稻育種理論是周開達院士等老一輩水稻育種家針對西南稻區“寡日、高濕、小溫差”生態條件提出的創造性理論,李仕貴教授帶領的課題組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以提高雜交稻親本千粒重和單穗重為重點,選育重穗型雜交稻骨干親本,組配重穗型雜交稻的育種技術路線。
而在育種方法的改進上,李仕貴教授課題組探索并運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種策略:選擇親緣關系遠、性狀差異大的國外優良品種及中間材料作育種親本,通過漸滲雜交來增加恢復系的遺傳多樣性,將常規的育種手段和分子標記相結合,成功育成了重穗型雜交稻骨干恢復系蜀恢527和抗白葉枯病蜀恢527。2009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植物分子育種會”上,與會專家均認為該成果是我國分子育種的重要進展之一,被國家“973”項目“主要農作物骨干親本遺傳構成和利用效應的基礎研究”列為重要研究材料。
近年來,李仕貴將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育種方法有機結合,進行多性狀同步選擇,來提高選擇效率。利用快速檢測、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轉基因等現代生物技術,使雜交育種、系統選育等傳統育種手段不斷升級,并使兩者有機結合。建立了高效的多優良基因聚合的育種新體系,使新品種的快速定向培育更加精準,育種效率不斷提高,成功培育出一系列新的重穗型雜交稻親本。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用于指導實踐。李仕貴教授理論方面的鉆研,為其更進一步的科學實踐奠定了基礎。
創新科研開創新紀元
創造財富,造福于民,是科研的重要目的。
李仕貴教授通過上述創新的育種方法成功育成了重穗型雜交稻骨干恢復系蜀恢527,組配出經國家或省級審定的三系和兩系雜交稻組合37個,其中18個國家審定,5個被農業部遴選為超級稻,13個國標優質米,5個被評為四川“稻香杯”優質米。蜀恢527也是新恢復系選育的優良親本和遺傳研究的重要材料,被全國30余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引用,已衍生育成新恢復系38個,組配出40余個雜交稻新組合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蜀恢527是繼明恢63以來我國雜交稻恢復系育種上的重大突破。
蜀恢527系列組合的研制成功及推廣應用,對提高雜交稻產量和品質,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至2010年,蜀恢527系列組合累計推廣2億多畝,新增稻谷87億多公斤,新增產值1 30多億元,國外推廣800多萬畝,創收外匯近千萬美元,贏得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為持續保持我國雜交水稻的世界領先水平和雜交稻走向世界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理論支撐。它也為李教授帶來了眾多榮譽:先后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然而,在獎勵面前,李仕貴教授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試圖“得隴望蜀”。近年來,針對蜀恢527抗倒性的不足、難以適應機械作業的難題,李教授通過完善“重穗型雜交稻育種理論”,借鑒玉米輪回育種成功經驗,以隱性單基因控制的無花粉核不育材料ABCG15為基礎,結合系譜選擇和抗稻瘟病等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建立了分子輪回育種方法,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優質抗病恢復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農1A等,組配出新一代川農優498等重穗抗倒型雜交稻組合,正在大面積推廣應用。
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陶行知先生有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李仕貴教授在四川農大深受周開達院士、黎漢云研究員、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等人的影響和教育,所以他深刻理解教師對于學生的作用。李仕貴
教授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
培養學生踏實的作風。每逢暑假,正是水稻的生長期,剛剛結束教學任務的李仕貴便趕往稻田,埋首其中。他曾說:“結實飽滿的水稻,總是低下高貴的頭,稗子的腦袋則在風中飄蕩。人就要像水稻一樣實誠,每一步都走得踏實。”這種踏實的學術作風,為學生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學生眼里,李教授沒有架子:“在炎熱的天氣里,挽起褲腳,跟學生一起育種,即使身上被曬脫皮也不在乎!”
李教授認為,興趣很重要,可以激發人的潛力。他把對水稻育種的熱愛作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他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多給學生做實驗、交流的機會。在搞好研究的同時,李教授很喜歡給學生上課,將自己研究的前沿東西融入到課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他經常是周末從溫江趕回雅安給本部的同學上課,每次兩天持續的講課,由此患上了慢性咽炎。
在指導學生做研究方面,要求學生嚴謹認真又不失開拓精神。他要求課題組堅持每兩周開一次例會,一起探討研究、學習心得。但又不會過多干涉學生的實驗,課題安排好后,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并盡可能為學生的自由發揮提供平臺。部分學生先后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下,到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農業部水稻中心的等著名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并在《PlantCell》、《Plant Journal》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論文。迄今,李仕貴教授已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余名,為我國農業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培養了一批高級專業人才。
榮譽等身,低調謙遜
何梁何利基金獎被稱為業界的“中國的諾貝爾獎”,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和最具權威的社會力量所設獎項,在中國開辟了重獎杰出科技人員的先河。2010年,李仕貴教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他是四川農業大學繼周開達、顏濟之后,第三位獲得這一殊榮的教授。
----生活又一次充滿了變數。眼前已然是資本市場方興未艾,IT業風起云涌,本土搖滾、港臺歌星和美國的Billboard在街頭巷尾此起彼伏。程京覺得自己創業的時機到了。
----其實,程京早在英國的時候就在尋找機會。1994年,生物芯片的研究在一些國家已經如火如荼,而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程京曾經與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強伯勤院士談論起此事。但生物芯片的研究畢竟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撐,程京于是將第一步選在了美國。
----在位于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程京投師于醫學院教授、英國皇家病理學院士、生物芯片開拓者之一彼得?威爾丁教授門下,開始了生物芯片領域的研究。
----生物芯片技術目前被科學界公認為應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術之一。按照專家們提供的一個十分拗口的定義,“它是將生命的化學過程轉化為一種靜態形式”;對這種形式的表現結果用計算機進行分析,便可以監視特定基因的變化。根據科學家的設計,芯片中的DNA可以用化學方式識別真正的基因,其精確程度相當高,甚至能夠顯示基因起作用的活躍度,以及它攜帶了何種突變。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在2000年6月份宣布取得重大進展,生物芯片的重要性正日益獲得公認。在這一研究領域,基因芯片已經率先實現了商業化,蛋白芯片則極具發展潛力。舉例說,人們在求醫診病時須臾不可離開醫院的檢驗部門,而今后完全可以用一個“便攜式芯片實驗室”來取而代之。這種專門的芯片能夠勝任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中所涉及的三個典型步驟,即樣品處理、化學反應和結果檢測與分析,而且這一切都是在一個無污染、全功能、微型化的環境中完成的。程京介紹,這樣的芯片甚至可以植入人的體內,并通過因特網與醫院相連接。
----1996年,程京與在美國進行訪問研究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玉祥不期而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芯片實驗室正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多年研究生物膜和膜生物工程的周玉祥感嘆:“我感覺它將發展成一個極大的產業。”作為清華大學自己培養的生物學專家,周玉祥有一種直覺。他建議程京給校長寫封信介紹相關的情況。程京欣然照辦。
----相對于實驗室里的埋頭研究,程京認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更加重要:“一個國家強大與否,主要靠它的工業實力來體現,要把研究的東西造福于人,而不是簡單地看發表了幾篇文章。”
----“我在英國讀博士的時候,從1989年開始,三年做了三個專利項目。”其中一個后來成為當地一家公司的第一個自有產品,也是他們借以上市的旗艦產品。“當時在材料和人員等方面的投入都很少,以‘便士’計,可他們每一套賣回來的錢是幾十英鎊。按照企業與學校簽訂的條例,每次給學校的專利使用金超過一定數目,就要按商定比例付給專利發明人。他們定期給我寄支票。”
----當然,和產品的市場價值相比,程京的所得微乎其微。在美國,程京經受了更為強烈的震動。“我工作的那家美國公司規定,每個博士每年要做出三個專利供企業生產。我們做的是純粹的研究,他們來進行市場開發;成果出來以后和發明人完全沒有關系;即使我們要用,也必須付錢。”程京在美國做出了17個專利項目,“沒有一項是屬于自己的”,其中也包括令他聲名大噪的微縮芯片實驗室。和大多數中國在海外的科研人員經歷的一樣,程京開始輾轉反側。
----以生物芯片為核心的各相關產業正在全球迅速崛起,發達國家已經開始爭先恐后有計劃、大投入地對這一領域中的知識產權進行跑馬圈地式的保護。根據程京提供的估計數字,在今后5年之內,應用生物芯片的市場銷售將達到200億美元左右。《財富》雜志甚至刊登文章稱:“微處理器使我們的經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生物芯片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更大。”那是1997年的春天,生物芯片在中國國內依舊是空谷足音。
----事關重大。同年,中國駐美大使館提議國內召開了決定科研領域重大方向的北京香山會議,專門討論生物芯片的研發事宜。和以往不同,會議第一次把眾多科研領域的專家召集一堂。作為被邀請的三位海外專家之一,程京也到會發言。他提供了這樣的數據:“美國硅谷8000多家與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相關的高科技企業1998年的營業額達到2000億美元,相比之下,北京中關村創造的利潤要低得多,因為我們計算機的CPU用的是洋芯片。如果說計算機行業已經是既成事實,那么在迅速崛起的生物芯片領域,中國需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回國一事因而有了足夠的鋪墊。“既然想做,就要好好地運籌規劃一番。”香山會議后,程京花了一年多時間在國內推銷自己的想法,再把想法變成現實――一方面是籌建生物芯片研究與開發中心, 一方面是吸引風險投資組建公司。
----清華大學接受了當時年僅35歲的程京。學校為生物芯片的研究立項,研究人員則由程京挑選。在當年朱自清流連忘返的荷塘后面的老教學樓里,一個廢棄的復印室成為清華大學生物芯片研發中心暫時的辦公地。
----學校撥給中心275萬元啟動經費,并從1999年開始撥款2500萬元,為期三年。“錢是再多也不嫌多的,美國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了20億美元,最近又要投資10億用于納米技術發展計劃。”而中國國家重點和重大項目撥款往往只有幾百萬元人民幣。在海外生活多年的程京相信,西方的產業化操作模式是治療科研貧血的良藥。
----1998年下半年,施樂公司的有關人士找到程京,他們開始討論組建公司的可能性。1999年3月,程京正式辭去美國的工作,成為清華大學教授、生物芯片研發中心主任。緊接著,一個中文名為“騰隆科技”的生物芯片高科技公司在美國注冊成立。清華大學以8項專利技術的境外壟斷使用權換回騰隆科技30%的普通股。程京作為清華大學董事席位的代表,同時兼任公司的技術總監。1999年10月底,公司從海外募集的第一輪風險投資500萬美金全部到位。
----按照計劃,公司必須在8個月之內把清華大學轉讓的技術進一步完善;再往后,是投入生產和進入市場。“騰隆科技”已經在美國租下了辦公室、實驗室和廠房。程京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奔波往返,等待著實驗室里的成果走進市場的日子。
程京簡歷
----1963年 生于北京
----1983年 畢業于上海鐵道大學電氣工程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166-01
一、課程的任務及性質
《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是為適應材料科學進步而開設的一門課程,是材料科學一門專業課程。其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了解無機非金屬常用近代測試方法的物理原理和應用范圍;掌握相關儀器的結構,功能,基本操作和維護知識;理解如何結合專業知識選用測試方法,進行研究和檢測材料性能,為今后從事材料專業的研究和生產奠定必要的基礎。二、教學現狀與問題
《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教材中包含了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概念,涵蓋有關材料成分、結構及組織形貌等的現代分析、測試技術、內容涉及衍射學、光譜學,電子能譜學、顯微學及色譜、電化學分析和熱分析等方法。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畢業論文實驗提供必要的知識面和分析技術方法,而且是提高實踐技能和全面綜合分析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通過對吉林建筑大學《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這門課程涉及的微觀現象難以表述、儀器原理抽象,結構復雜。不少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厭倦感,認為是一門難學的課程,課堂教學秩序也會受到影響!
調查發現,在教學中適當地引入與理論知識相關的材料科學名人典故的授課方式,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相應提高,專業知識理解更加深入。
二、材料科學名人科研典故與課程結合
愛因斯坦說過“科學的不朽榮譽,在于它通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們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名人典故的引入,不僅能引起一部分學生的興趣、深化學生的記憶,同時也是一個對于課本知識的很好的引導,可成為啟動學生思維的鑰匙[1]! 嘗試材料科學名人科研典故與課程結合,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步入專業領域,并達到如下幾點效果: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材料科學的發展歷史上,相關的科學名人在科研歷程中,遇到過很多很有意思的事件,體現出了材料專業的趣味性!而這與學生們對于專業知識普遍反應的復雜、乏味形成鮮明對比!
2、強化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無論什么人,都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表現出非凡的記憶力。為了提高記憶力,很有必要使自己對所要記憶的對象產生興趣。很多相關的名人典故都是一些值得借鑒的成長歷程,或者是值得回味的有趣事件!在這些材料科學名人典故中,很多都包涵了基本的專業知識的提出,定理的發現或者相關實驗的證明!這對于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記憶與深入理解都是非常有效的!
3、進一步培養創新意識,提高自我修養
現在科學研究發現,創造力是可以學習的。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RC)出了大概14個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是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創造力。通過材料名人與課程相結合,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們更深入地掌握相關理論和創新思路,而且可以為學生培養材料領域創新思維能力提供更豐富、更直接的借鑒。
三、名人典故與課程學習聯系舉例
通過了解科學工作者的科研經歷,不僅使學生更深入、生動地掌握相關理論和創新思路,而且為學生培養材料領域創新思維能力提供更豐富、更直接的借鑒!下面列舉了一些學生閱讀《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中對相關名人資料的總結認識:
勞厄(Laue,1879-1960)(第一章,X射線基礎礎,倒易點陣)利用晶體作為天然光柵成功觀察到了X射線衍射現象。從而證實了 X 射線的波動性,開辟了利用 X射線研究晶體結構的方法。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使人們可以通過觀察衍射花紋研究晶體的微觀結構,并且對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勞厄的生平事跡還啟發我們,在做科研工作時要持之以恒、專心致志,注意觀察和分析事物的內在規律,才能有所發現和創造!
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 (第二章,電子光學基礎)法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1910年獲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13年又獲理學士學位,1924年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在博士論文中首次提出了"物質波"概念。1929年度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第個以學位論文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德布羅意早年對歷史研究的興趣也許還有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了德布羅意物質波假設的提出。物質波的提出使得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統一起來了。
拉曼(1888-1970)(第四章,激光拉曼光譜)拉曼是印度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亞洲科學家。1928年,在研究光的散射過程中發現在光的散射現象中有一特殊效應,光的頻率在散射后會發生變化。頻率的變化決定于散射物質的特性,這就是拉曼效應。拉曼為第三世界的科學家作出了榜樣,他大半生處于獨立前的印度,竟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實在令人欽佩。特別是拉曼是印度國內培養的科學家,他一直立足于印度國內,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建立了有特色的科學研究中心,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結束語
從與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角度上說,教育教學改革也是永無止境[2]。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把名人典故與課程相結合。今后,我們要進行更多有效的探索和調研,總結其中的教改效果和經驗。相信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認識、不斷地完善,我們定會對課程學習有長足的進步。
馮?諾依曼從小聰穎過人,興趣廣泛,6歲時,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數乘除法,8歲時掌握微積分,12歲就讀懂領會了波萊爾的大作《函數論》要義。
馮?諾依曼的記憶力驚人,讀書過目不忘。他對讀過的書籍和論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將內容復述出來。
馮?諾依曼一生掌握了7種語言,最擅德語,他在用德語思考種種設想時,又能快速譯成英語。據說,6歲時他就能用古希臘語同父親閑談。
在計算機領域,他被譽為“計算機之父”。在經濟學領域,他被譽為“博弈論之父”。在物理領域,馮?諾依曼在20世紀30年代撰寫的《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對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化學方面他也有相當的造詣,曾獲蘇黎世高等技術學院化學系大學學位。 30歲時,馮?諾依曼已經是純粹數學學者中的巨人;45歲時,他被全球公認為20世紀最具世界性、最多才多藝、最才思敏捷的數學家。從遍歷定理的第一個有力證明到天氣控制方法,從原子彈的聚爆裝置到博弈論,從一種用于研究量子物理學的新代數學到帶有預先儲存程序的計算機的裝配,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設想。他在格論、連續幾何、理論物理、動力學、連續介質力學、氣象計算、原子能和經濟學等領域都做過重要的工作,被稱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全才之一”。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他創辦了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由于他淵博的學識,他也被普希金贊譽為“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他是“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國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在俄國的地位,有如伽利略在意大利、牛頓在英國、笛卡兒在法國、萊布尼茲在德國和富蘭克林在美國的地位。
為了躲避繼母的責罵、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機會,19歲的他帶著兩本啟蒙書――《斯拉夫語法》和《算術》,憑著借來的3個盧布,離開家鄉、踏上了漫長的求學之路。他冒充教會執事的兒子進入了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用1年時間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臘文,用5年時間修完了8年的課程,被選派到彼得堡國家科學院大學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國學習采礦和冶金。1736年秋,他進入馬爾堡大學學習物理學和化學,期間精通了德語、法語,后又到弗賴堡學習礦業和冶金學。在克?伏爾夫教授的手下,他學習了數學、哲學、物理學,又選學了化學、力學、礦山測量、水利工程學課程。
他在物理、化學、語言學、文學、哲學、歷史、天文、地質、礦物、航海等領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一個出色的人文學者,在歷史學、語言學、哲學方面都有研究,被譽為“俄羅斯現代語言之父”,著有《修辭學》《俄語語法》和《論俄文宗教書籍的益處》等。
他在觀測金星凌日時第一個發現了金星上存在著大氣;他創立了熱動力學說,指出熱是物質本身內部的運動,從本質上解釋了熱的現象;他提出了氣體分子運動論,認為空氣微粒對容器器壁的撞擊是空氣產生壓力的結果;他對氣體壓強給以正確解釋,即是空氣質點對器壁撞擊的結果;1741年,他創立了物質結構的原子――分子學說,為俄國的物理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等,這一發現比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早18年;他是最早應用天平來測量化學反應重量關系的化學家。
他是俄羅斯的“全能才子”,是俄國“文藝復興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萊布尼茨,德國自然科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力學、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學、外交學等等,他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他還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而他的職業,是一名律師。
萊布尼茨在數學史和哲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數學上,他和牛頓先后獨立發明了微積分。有人認為,萊布尼茨最大的貢獻不是發明微積分,而是發明了微積分中使用的數學符號,他也因此被稱為“符號大師”。萊布尼茨還對二進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哲學上,萊布尼茨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例如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他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17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
萊布尼茨對物理學和技術的發展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并且提出了一些后來涉及廣泛(包括生物學、醫學、地質學、概率論、心理學、語言學和信息科學)的概念。萊布尼茨在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神學、哲學、歷史學、語言學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他的著書,約四成為拉丁文,約三成為法文,約一點五成為德文。
萊布尼茨的求學經歷也堪稱傳奇。
15歲,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 一進校便跟上了大學二年級標準的人文學科的課程。期間他還抓緊時間學習哲學和科學。
17歲,他以《論個體原則方面的形而上學爭論》一文獲學士學位。
18歲,萊布尼茨完成了論文《論法學之艱難》,獲哲學碩士學位。
19歲,萊布尼茨向萊比錫大學提交了博士論文《論身份》。次年,審查委員會以他太年輕為由而拒絕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他對此很氣憤,于是毅然離開萊比錫,前往紐倫堡附近的阿爾特多夫大學并立即向學校提交了早已準備好的那篇博士論文。
21歲,阿爾特多夫大學授予萊布尼茨法學博士學位,還聘請他為法學教授。
據稱,經當代智商測試研究,萊布尼茲的智商高達205,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天才。
托馬斯?楊Thomas Young
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是個奇才,同學們都稱他為“奇人楊”。上帝在造人方面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托馬斯?楊就是個例子。表面上,他的身份是醫生、物理學家,但這僅僅只是他的社會角色而已。他涉獵的廣泛程度讓人瞠目,他的才華橫溢讓人吃驚。
他在光波學、聲波學、流體動力學、造船工程、潮汐理論、毛細作用、虹的理論、力學、數學、光學、聲學、語言學、動物學、埃及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他還對藝術頗有興趣,他熱愛美術、音樂,幾乎會演奏當時的所有樂器。他會制造天文器材,還研究了保險經濟問題。他擅長騎馬,并且會耍雜技走鋼絲。
小時候的托馬斯是個神童,2歲會閱讀,4歲能將英國詩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詩歌背得滾瓜爛熟;不到6歲已經把圣經從頭到尾看過兩遍,還學會用拉丁文造句;9歲掌握車工工藝,能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物理儀器;幾年后他學會微積分和制作顯微鏡與望遠鏡;14歲之前,他已經掌握10多門語言,包括希臘語、意大利語、法語等等,不僅能夠熟練閱讀,還能用這些語言做讀書筆記;之后,他又把學習領域擴大到了東方語言――希伯來語、波斯語、阿拉伯語;他閱讀了大量的古典書籍,在中學時期,就已經讀完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拉瓦錫的《化學綱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學著作,才智超群。托馬斯26歲時,著名的羅塞塔石碑被發現。石碑上刻了三種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臘文。首先闡釋這些象形文字的人是法國人商博良,但托馬斯卻是把碑文的譯文發表成書的第一人。
創新模式“筑巢引鳳”
面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挑戰和國際人才市場的沖擊,復旦引進人才的發展戰略也跟隨著經濟一體化進入了全球化階段。在此過程中,如何減少人才引進的風險,把好“選才關”,成為海外人才引進的關鍵。
2003年,復旦“全球公開招聘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創新之舉,在海內外引進了很大反響,整個招聘過程,從信息、初選、通訊咨詢、面試遴選、決策以至簽約都嚴格按照國際慣例操作。此后,復旦還按照相同的公開程序相繼成功地招聘了微電子研究院、藥學院等學院院長。
副校長陳曉漫認為,以國際視野尋覓英才,首先就要做到視野全球化、程序國際化。據介紹,為及時掌握世界科學前沿人才信息,復旦專門建立了囊括數千個候選人的海外人才儲備信息庫,并保持與海外校友的廣泛接觸,盡可能地拓寬人才選拔的渠道。
近年來,復旦還逐步引入“海外專家獨立評審機制”,目前已經建起了由400多位海外獨立評審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以及符合條件的學科引進人才評審中,都啟動了海外評審機制,通過“第三方”的力量,更客觀地評估引進人才的學術水平。
除了準確評估海外人才的專業水平和學術地位外,人才引進成功與否的關鍵還取決于其個人事業發展與學校整體戰略發展的結合程度,取決于人才引進模式的創新程度。為有效吸引人才,復旦“筑巢引鳳”,創造性地實施了“啞鈴”模式、“球璉”模式、“海外創新團隊”等富有特色的人才引進模式,從而吸引了大批優秀海外人才的“加盟”。
“啞鈴”模式。即允許引進人才國外國內兩頭兼顧,如采取特聘講座教授的形式,從國外引進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以實現高智力人才的資源共享。復旦長江講座教授金力就是從最初的“啞鈴”模式過渡到全職院長、現任副校長的成功范例。
“球璉”模式。即通過引進一位學科帶頭人,并以其為主,相繼引進一批學術骨干。如我校從海外引進封東來博士作為復旦特聘教授、學科帶頭人。此后,又由他牽線搭橋,從海外先后引進喬山博士、李世燕博士和陳焱博士,從而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學術方向互補、創造力很強的研究團隊,使復旦強關聯物理學科的研究實力躋身于國內高校前列。
“海外創新團隊”模式。隨著學科間的交叉、集成、融合的頻繁,跨學科合作、攻關日益增多,復旦也開始探索由“海外個體”人才引進向“海外團隊”人才引進轉變。2003年引進以陳俊為首的5人“腦損傷研究”創新團隊,2004年引進以陳吉泉為首的8人“生態學”創新團隊,2005年初,引進以陳躍為首的7人“公共衛生”創新團隊,2006年引進以約翰?哈斯勒(John Hassler)為首的4人“經濟學”創新團隊等。這些嘗試,都使復旦在跨學科、跨國界的人才資源重組上開創了可喜局面,而且推動了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
創新環境“保駕護航”
引賢入校,還需誠意留才。為給高端人才一片成長沃土,復旦從校領導到人事處,都尤為重視海外引進人才軟環境的建設。
組織保障:復旦專門設立了人才引進領導小組,由王生洪校長親任組長,并在人事處設立人才引進辦公室,全面負責、協調人才引進工作。
政策配套:學校制定了復旦特聘教授(冠名教授)、高層次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政策方案和操作流程。為簡化引進程序,加快人才引進的工作流程,學校于2005年度啟用了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快速通道,實行分類準入機制,對國際知名學者、國家級專家,海外著名學府以及“985”重點高校重點學科的同級職務聘任等,實行“簡單聘任程序”。
服務到位:為引進人才、特別是全職引進人才解決后顧之憂,除人才引進辦公室積極開拓思路,提供全方位服務,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軟環境之外,人事處還會同學校其他各職能部門,想方設法及時解決引進人才在教學、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真誠相待:科研是艱辛的,一個微小的發現往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跬步千里,需真心以待、寬容支持”,這是許多海外引進人才共同的心聲,而復旦讀懂了他們的心聲。
數年前的一個春節,復旦校友、英國劍橋大學賀鶴勇博士回上海過年。大年初四,復旦黨委書記秦紹德得知這一消息后,即刻安排與賀博士會面交流,誠意拋出“繡球”,這位高端人才最終“扎根”復旦化學系,并順利人選第二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7年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趙東元教授在談起回國歷程時,也時常感慨復旦對他的知遇之情。當年,在校領導和時任化學系系主任的范康年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最短時間內,為其盡快開展科學研究創造實驗條件。
“復旦效率,讓我都來不及有其他的想法就急于想飛回來了。”近幾年頻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殊榮的封東來教授說,當復旦大學找到他的時候,他剛從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復旦馬上啟動了引進工作程序,特事特辦,在短時間內為其辦好了各種手續。
“留學生回國天地寬”,是封東來更為深切的感受,在美國和他同齡的很多同行也許根本沒機會遇到和他同樣多的機遇。最讓封東來感動的是,初進復旦的前3年中,由于大型實驗設備建設有個過程、科學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等因素,封東來沒有急于,而學校一如既往給予了他強有力的支持。第四年,厚積薄發的他在國際物理的權威雜志PRL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引起了國內外物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以最大的誠意、傾全校之力為引進人才創造好的人文環境,這既是時展的要求,也充分彰顯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創新能力的復旦精神。
創新平臺“人盡其才”
用才更甚于引才,對許多海外引進人才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始終是“我的舞臺有多大”,而對于引進他們的學校來說,最關心的也是“他們能發揮多大的作用”。為實現雙贏,復旦創新思路,積極吸納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探索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運行機制,以“學術創新特區”作為吸引人才、促進人才發展的“試驗園”,為海外引進人才搭建起了一個又一個事業發展的平臺。
2001年,復旦以海外引進人才許田、韓珉、莊原作為共同負責人,建立了發育生物學基地,采取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管理模式,由首席科學家自主選擇研究項目,組建課題組,并充分享有在用人、分配和獎勵方面的自,開辟了復旦首個“學術創新特區”。
從德國海德堡大學引進的金壽福博士從事的是“埃及學”研究,為了發展這門學科,2003年10月,復旦成立了復旦大學埃及研究中心。這是國內第一個埃及學專業的研究機構,不僅為金壽福博士本人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而且填補了復旦在埃及學研究方面的空白。
復旦還將重點建設的“985”二期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基地,作為“人才資源管理創新特區”,以更大力度的體制和機制創新增強對海外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復旦啟動的首個科技創新平臺一生物醫學研究院,其首批簽約的就有12位從海外直接引進的研究負責人。
近年來,復旦從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為學校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可喜成果,擴大了學校的學術影響力:
現代漢語中有許多獨特的語言單位,類詞綴以它獨特的組詞功能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呂叔湘、馬慶株等語言學專家在論著中對“-式”、“-型”、“-化”等類詞綴做了詳細的論述,而對“-家”卻很少提及。本文將從“-家”之所以被劃歸為類詞綴的理由和它的組詞特點來加以論述。
一、“-家” 被劃歸為類詞綴的理由。
類詞綴是區別于詞根、詞綴的獨立的語言單位,馬慶株提出了判斷類詞綴的三大標準:意義實在或抽象;是相對不成詞語素;通常不輕聲。馬慶株從類詞綴的語義、組詞和語音上來加以辨別是很有道理的,也得到了專家學者們的認可。“-家”首先符合不輕聲的語音特點,下面從它的語義虛化和組詞類化作用兩個方面來論述其作為類詞綴的理由。
1、 意義的虛化。
意義的虛化是辨別類詞綴的重要標志之一,指類詞綴原來有實在語義,只是在參加組詞后意義變得抽象、概括了。
“-家”在 《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義項為:
本義:家庭、家庭的住所;
引申義:1)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如:船家、漁家、農家。
2)具有某種身份的人。如:專家、行家、東家。
3)掌握某種專門知識和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如:藝術家、音樂家、收藏家。
在“家”的引申義詞條中,“-家”的語義已經由實在意義“家庭、住所”虛化為一種行業和身份的標志,如:“漁家”指以打漁為生的人家;“專家”指在某領域具有學術權威的人;音樂家指從事音樂活動并有所建樹的人。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新生科學門類越來越多,“家”的第三條引申義“掌握某種專門知識和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在組詞時的頻率越來越高、意義也越來越抽象。例如:產業學家、激光物理學家、核農學家等詞匯中“-家”已經變得更加抽象和概括了。
2、 類化作用。
類化作用是類詞綴區別于詞根的一個重要特點。樸愛陽在《現代漢語派生詞研究》中論述過類化作用是指“具有決定整個組合的語法功能的類范疇”。例如:由類詞綴“-式”構成的字組都是區別性的,由“手”、“感”組成的字組都是名性的。
“家”本身就是名詞性的詞匯,“-家”構詞為行家、漁家、科學家等字組后,這些詞匯也都是名性的。后綴“-家”決定了它所構成的字組的詞性和語法功能,這是它的類化作用范疇。
二、“-家”的組詞搭配特點。
后綴“-家”在組詞上具有類詞綴組詞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一些個性特點。這主要表現為三點:后位高搭配性、組詞結構模糊性和搭配范圍廣延性。
1、 后位高搭配性。
類詞綴“-家”的組詞習慣一般是作為類后綴出現,如科學家、物理學家。“-家”的附著功能較強,可以和“某領域”或“某種活動”高頻率地組詞。從語料庫中隨機抽取調查顯示,含“家”字組中是“-家”類詞綴組合的比率為85﹪。現今報刊雜志和互聯網上不斷出現新的“-家”類綴詞組,如房地產學家、環評學家、世界氣候學家等。類詞綴“-家”具有后位高搭配性,附著功能較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行業的出現,更多的、新的“-家”類綴詞組將不斷涌現。
2、 組詞結構模糊性。
所謂組詞結構模糊性是指由類詞綴組成的字組,其復合結構類型已經十分模糊,常常很難劃歸為某種復合結構的基本模式,甚至有些連基本意義模式都不適用了。“-家”的組詞結構這種模糊性更加明顯,如專家、大家、文學家等類詞字組可以看成是“定中結構”,但這些類詞字組又不符合“定中結構”的鑒別模式:數量AB數量B。例如:“一名專家”并不能推演為“一名家”,“一位文學家”也不能推演為“一位家”。
3、 搭配范圍的廣延性。
類詞綴“-家”的組詞搭配較為自由,可以和單音節搭配如:大家、專家;也可與雙音節搭配如:音樂家、鋼琴家;還可以和三音節甚至多音節搭配如:地質學家、核物理學家、史前生物學家等。類后綴“-家”的這種組詞搭配范圍上的廣延性是和新行業、新門類的不斷衍生有很大關系,凡是在某種領域、某項活動中有所建樹的人都可以由“門類(活動)+家”加以衍生。
綜上所述,“-家”組詞后意義趨向于虛化,而且在字組中具有明顯的類化作用,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類詞綴。類后綴“-家”在組詞結構中具有后位高搭配性和組詞結構模糊性,在組詞搭配的范圍上具有廣延性。研究類詞綴“-家”對于完善類詞綴的研究體系、加快類詞綴的研究進程都是很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識碼:A
Analyse on Anxiety Theory of Rollo May
LIANG Yuanyuan, MENG Xiangrui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Rollo May is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which called " father of American existing psychology". In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sychology, anxiety theory tak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Key wordsRollo May; anxiety; existentialism
羅洛?梅是當代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存在主義哲學在美國的積極倡導者,被稱為“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20世紀中葉他把歐洲的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介紹到美國,開創了美國的存在分析學和存在心理治療。
羅洛?梅一生著述頗豐,對心理學的發展貢獻極大,曾被美國心理學基金會授予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在其對心理學的重要貢獻中,焦慮理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羅洛?梅選擇焦慮作為他的突破點,他仔細閱讀了弗洛伊德的《焦慮的問題》(《The problem of Anxiety》)、克爾凱郭爾的《焦慮的概念》(《The concept of Anxiety》)等人的著作。羅洛?梅結合自己的病情,吸取前人的經驗,尤其是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哲學的理念,在蒂利希的指導下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194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授予的第一個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在羅洛?梅的論文中,他對焦慮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在考察哲學、生物學、心理學和文化學的基礎上,通過借鑒克爾凱郭爾的觀點,結合臨床案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將焦慮置于人的存在的本體論層面上,認為焦慮是人的存在受到威脅后的反應。
所謂“存在主義”,最早是由法國哲學家馬賽爾在1942年提出的,“存在主義是一種看待人的方式……存在主義在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中看待人。”①存在主義哲學中的存在和以往哲學中的存在是不同的。存在主義的存在特指人的存在。因為人的存在在存在主義哲學家看來不是生物的存在,也不是社會的存在,而是個人的經驗和覺知。個人只有存在時才具有意義。克爾凱郭爾認為焦慮是人們在選擇時產生的一種相互矛盾,不知如何抉擇的心態。存在主義的理念與被死亡與疾病折磨的羅洛?梅“一見如故”,在存在主義的基礎上羅洛?梅提出了他的焦慮理論。
1 什么是焦慮
羅洛?梅認為人是一種持續發展的存在,在這種發展之中,人的存在不僅僅是生物的客觀,更大意義上是人的主客觀的統一的發展,即人對自我存在知覺及對此知覺的知覺。那么人對自我存在的知覺,即存在感調節整合著人的本性與人的存在,而對存在感的知覺也就構成了存在的意義。而焦慮就是對存在感的威脅而形成的一種反應。這種對存在感的威脅不僅僅是對生理上自我存在的威脅,也包括對個人價值、意識等存在的威脅。在所有威脅之中,最大的就是死亡的威脅和人基本價值的威脅。因為死亡威脅著人的客觀存在而人的基本價值一旦受到威脅,人存在的意義也就受到了沖擊。
羅洛?梅將焦慮定義為:“焦慮是因為某種價值受到威脅時所引發的不安,而這個價值則被他個人視為存在的根本。”這種威脅可能來自于對肉體生命的威脅,例如死亡焦慮;也可以是對心理存在造成的威脅,例如失去自由的威脅;也可以是個體所認為的其他的存在價值,例如愛國主義,對他人的愛等。雖然每個人所認定的存在的價值不同,即“某種價值與自己人格的存在等同”但威脅必定是針對某人認定的存在的價值,及其衍生的人格安全感而言。
2 焦慮的根源
焦慮是對個人存在感的威脅而出現的反應。所以焦慮總是出現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當個體意識到他的存在受到威脅,可能被毀滅的時候,他就會感到焦慮。與傳統的精神分析學派從人格的角度解釋焦慮有所不同的是,羅洛?梅從社會與價值觀的角度進一步闡明他的觀點。羅洛?梅認為有三種傳統的價值觀已被現代社會拋棄。第一種價值觀是競爭的價值觀。羅洛?梅所說的競爭是指個體為維護自身健康和合理利益而奮斗努力的競爭。但這種競爭被時代拋棄。競爭變為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第二種價值觀是理性與感性并存的價值觀。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是理智與情感的“混血兒”。而現代社會過于重視人的理性,而忽略人的感性。過于理性必然會導致人的理性與感性的嚴重不均衡共存,最終也極有可能導致人格的分裂。第三種價值觀是人的價值感與尊嚴感。羅洛?梅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感受到了個人力量的微弱與生命的“不足道”。在戰爭的時代,人的價值與尊嚴受到完全的沖擊。人的價值感與尊嚴感受到沖擊也必然會引起焦慮。
人的存在感一價值觀受到沖擊后必然會帶來空虛與孤獨。羅洛?梅認為,空虛感是20世紀中期人們的主要心理問題,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對自己正在經驗的東西沒有任何清晰的概念。②而這種空虛感與孤獨感將會促成焦慮的再“發酵”,更加加深了焦慮的水平。除此之外,羅洛?梅還認為諸如愛的能力的喪失,人與自然關系的剝離等等因素也會影響到個人的焦慮的產生。
3 焦慮的種類與應對
羅洛?梅認為個體作為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價值受到沖擊,自身安全受到威脅而產生的反應即為焦慮。焦慮是存在的特征之一。所以焦慮是本體意義上的。而且這種存在也是不可以避免的。羅洛?梅將焦慮分成兩類:正常焦慮和神經癥焦慮。由于焦慮是作為人的存在的一個特征,所以每個人都無法在成長中避免焦慮的產生。這種由于特定事件而引發的,時間較短,對象明確的焦慮即為正常焦慮。這種焦慮在更大意義上是個體的存在受到威脅的指示燈,同時這種威脅不足以毀滅存在,故而產生焦慮。面對這種焦慮時,我們應該直視其及其背后的威脅,坦然處之,將注意力集中在過好當下的生活以及威脅的處理。
第二種焦慮是神經癥焦慮。神經癥焦慮是指,行為與威脅不均衡,個體對客觀威脅做出不適當的反應。一般而言,個體在威脅發生時采取防御機制。神經癥焦慮是正常焦慮的病態發展。面對威脅時,個體不能正視,而試圖回避,逃跑,保護脆弱的自我免受焦慮沖擊。針對神經癥焦慮,羅洛?梅認為關鍵是要幫助焦慮的個體建立起自尊,讓個體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甚至可以用等方式來喚醒個體對自我存在的覺知。
4 對羅洛?梅焦慮理論的評價
羅洛?梅綜合了傳統精神分析學派和克爾凱郭爾的兩方面觀點,提煉出基于存在主義的焦慮理論。一方面他吸收了傳統精神分析學派關于“焦慮是一種內心沖突”的觀點,但他摒棄“性”的出發點,將人格中本能的矛盾與受阻而引發焦慮提升為本體論意義上人的存在受到威脅而產生的焦慮。對于克爾凱郭爾,羅洛?梅進一步豐富了他的理論,羅洛?梅從臨床的角度更加詳盡的闡述了焦慮喚起的根源、特征與應對方式。羅洛?梅在對傳統精神分析學派與存在主義的揚棄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焦慮理論。并且羅洛?梅通過對焦慮的研究,逐漸形成了以人的存在為核心的思想,為其系統的存在心理學研究奠定了基礎與基本框架。尤其是他將焦慮分為正常焦慮和神經癥焦慮,以及對焦慮產生機制的研究與焦慮根源的價值觀喪失理論對焦慮的后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周恩民從事病毒免疫學研究近30年,其中在國外學習研究20余年,是這個領域很有影響的專家之一。
1985年,在內蒙古包頭醫學院任教的周恩民,考取了首批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赴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西南生物醫學研究所進行深造。
來到美國,這塊陌生的土地給他的不僅是令人眼花繚亂的繁華世界,更是一個巨大的壓力。除了語言交流上的困難,學習、科研的障礙更像一座大山擋在了他的面前。周恩民的導師羅納德?肯尼迪是國際上著名的免疫網絡學的研究專家,但周恩民那時對免疫網絡學還一無所知。此外,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他也從未見過,更不知如何操作使用。
巨大困難和壓力沒有讓周恩民氣餒退縮,反而成了他奮發進取的動力。他相信,靠刻苦和勤奮,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取得成績。一來到美國,周恩民就幾乎泡在了實驗室,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查資料、做實驗,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研究工作之中。6個月后他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當他把自己的研究論文交給導師,羅納德?肯尼迪十分吃驚。他對這位中國學生出色的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并親自為他申請了美國NIH的博士后科研基金項目。周恩民正式成為肯尼迪博士實驗室為數有限的博士后,在這里他運用免疫網絡學對艾滋病和乙型肝炎這兩種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的致病機理進行研究。三年的鉆研,他取得了可喜成果,發表了4篇高水平的SCI研究論文,在艾滋病免疫調節方面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在學術界開始產生影響。
周恩民沒有滿足已有的成績,認為要取得更大的成績還必須進一步學習研究。1988年他考取了加拿大明尼多巴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系的博士研究生,用免疫網絡學的觀點進一步對變態反應的免疫調節機制進行深入探討。
做了3年的訪問學者,為他在科研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的思路也更加開闊。在北美讀博士學位一般要5-6年時間,而周恩民只用了3年半就完成了博士論文。他的研究成果在加拿大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990年獲得加拿大明尼多巴大學醫學研究基金最佳優秀博士研究獎,1992年獲明尼多巴省醫學研究優秀研究獎,1993年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而在此之前的1992年7月,他就被加拿大農業部動物疾病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后來又被加拿大國家動物外來病研究中心聘為高級研究員,任免疫診斷實驗室主任。
由訪問學者、研究生到研究員,這對周恩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個重要轉折,因為從此他開始由人體的免疫研究轉到動物免疫研究上來,也為他提供了一個開拓新研究領域的機會,他運用免疫網絡學的觀點對動物的疫病疫情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2000年他經導師羅納德?肯尼迪的推薦,來到美國艾荷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任副教授,兼任獸醫診斷實驗室血清診斷實驗室主任,在這里的6年時間,他運用免疫網絡學的觀點重點對豬藍耳病和禽戊型肝炎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國外20多年,周恩民在免疫學領域取得了大量重要研究成果。他主持和參加加拿大及美國的有關病毒疾病免疫調節和診斷試劑研發等領域科研項目20余個。對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藍舌病病毒、藍耳病病毒、偽狂犬病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機制、免疫網絡調節、細胞受體和診斷試劑進行了研究。主持編寫了35個國際標準試驗程序(SOP)。在國際權威專業刊物如 《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被 SCI 收錄42篇,被國際同行引用50余篇次,累計影響因子100以上。他還在國際會議上70余篇。周恩民在學術界的影響也不斷擴大,他兼任《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Journal of Diary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編委及特邀審稿人,還是美國農業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員。
20年的科研探索之路,在周恩民看來就是像是在攀登一座座高山,飽嘗了各種滋味,有找不到路途的迷惘困惑,有筋疲力盡的沉重喘息,但當克服困難終于有了新的發現、登上了新的高峰,也讓他感到了無窮的快樂與滿足。他說:“科學研究每取得一個新進展,每到達一個新的高峰,你的視野都會更加開闊,都會看到更加美麗的風光,這就是科學研究的魅力所在。”
就在周恩民的科研之路即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的時候,2006年他突然作出了一個決定,回祖國。
2007年7月,來到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受聘擔任“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并主持建立了山東農業大學“免疫生物學實驗室”。
談到回國的原因,周恩民說:“在外待的時間越長,就越想家。在國外,無論事業多么發達,生活多么富裕,都忘不了自己是炎黃子孫,我們骨子里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雖然我的事業是在國外發展起來的,但是我不能忘記祖國的養育之恩,我要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在為祖國科技事業作貢獻的過程中,自己的科研也會有新的發展突破,也會更加有價值。”
來到山東農業大學后,周恩民繼續圍繞豬藍耳病和禽戊型肝炎開展研究。豬藍耳病是由藍耳病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當前危害養豬業的首要病害。上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一頭母豬感染這種病所造成的損失是200至300美元。它每年給美國養豬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億美元,所以美國在2004年消滅了豬的偽狂犬病之后把豬藍耳病作為撲滅的首要目標。2006年夏天以來,中國出現了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引發的“高熱病”,給養豬產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周恩民在研究中首次發現了藍耳病病毒自身抗獨特型抗體的存在,提示抗獨特型抗體在藍耳病病毒感染中的調節作用。
周恩民在藍耳病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相繼研發了單克隆抗獨特型抗體,并由此鑒定出了一個新型的藍耳病病毒受體。2008年他主持申報的“新型PRRSV細胞受體鑒定及其與病毒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目前這一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研制出了有效的病毒受體阻斷抑制劑。根據初步研究,這些阻斷抑制劑可以有效阻止藍耳病病毒感染宿主細胞。這為從根本上防治藍耳病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依據。正是根據這一重大發現,周恩民主持申報的“豬重大疫病防治標準化技術體系應用與示范”獲得2008年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資助。他還將新鑒定出的藍耳病病毒受體和受體阻斷劑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國家專利局對此十分重視,立即將其申報了國際發明專利。周恩民還從免疫網絡調節的角度對藍耳病病毒免疫反應的調控展開了研究。他的“新型PRRSV淋巴細胞受體與PRRSV免疫反應的關系及抗獨特型抗體對疫苗免疫的調控”課題獲得了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的資助。
在對豬藍耳病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周恩民在禽戊型肝炎的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他首次在國內分離到禽戊型肝炎病毒株,并對中國禽戊型肝炎在雞群、人群和鴨群的血清學流行狀況作了詳細調查,證明了人血清中存在抗禽戊型肝炎的抗體,為進一步闡明禽戊型肝炎可能造成的人畜共感染奠定了基礎。他還首次證明了禽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能夠誘導產生中和抗體并可以防止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證明了ORF2蛋白抗原表位的特異性,這為研制戊型肝炎免疫診斷試劑和疫苗打下了重要基礎。
2009年12月25日,國務院僑辦公布了第二屆百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杰出創業獎”獲得者名單。周恩民作為山東農業大學“泰山學者”海外特聘教授眾望所歸,榜上有名。
Zhou Enmin: My Chinese Heart
Zhou Enmin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viral immunology for nearly 30 years. During the time, he has studied and carried on research abroa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Nowadays, h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xperts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20 years when he stayed abroad, Zhou Enmin secured many import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viral immunology. He has directed and participated in more than 20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concerning the regulation of viral disease immunology and the R&D of diagnosis agents in both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