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33: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校數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
對于廣大高校數學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實現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其不斷提升教育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目的以及最終奮斗目標。高校數學有別于傳統應試教育階段對于數學學習題海式的灌輸策略,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而要想實現這些目的、達成如此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
新課標將傳統教學目標解構為三個領域,即包括知識與技能的認知領域、過程與方法的技能領域以及包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思想領域。因此高校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置時,就要充分圍繞結構的三維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與設置。在備課時就要圍繞教材進行內容的設計,又不能單一地拘泥于教材,局限學生的數學思維。為了能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學習方法以及情感思維方面達到計劃的教學目標,就需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把握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點,并緊密圍繞這一教學重點展開課程。在具體操作方面,筆者認為可以在每堂課開講之前,由教師在黑板上將既定的教學重點做突出顯示,以便學生能夠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重難點產生較為清晰的認知與關注度,引起重視。而為了提升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掌握與知識的吸收,教師需要綜合運用手勢、目光以及板書設計等多重教學方式,包括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和教學設備,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與視覺神經,讓學生對于知識產生興奮點,生成較為直觀的感觸與認知。同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對于課堂的投入度,教師也可以在圍繞數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適當插入其它類型的教學資源,借助外力讓學生對于新知識產生強烈的印象,進而提升渠道接收與內化的效果。
二、創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視野
在傳統的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習慣于聽從教材當中的知識內容,讓自身包括學生在內服從知識的邏輯安排,而忽視了教學過程本身所存在的邏輯性,也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接受的客觀承受力。在這樣一種教學思維的引導下,很多教師習慣于用“滿堂灌”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與傳授,而忽視了師生之間本應存在的互動性和溝通感,更無所謂拓展學生的思維潛能和分析問題能力。筆者認為要想改變這樣一種教學現狀,就需要轉變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承擔的重責,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成為促進學生知識吸收的參與者,而并非絕對和唯一的把控者。因此,教師在展開數學教學環節的模式應該是靈活多樣,既能促進學生吸收知識,也有益于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在具體操作方面教師要通過有效展開課堂討論、教學實驗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展開學習,培養其掌握數學知識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同時為創建高效數學課堂,師生還必須共同致力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思維,變被動為主動,亦可以采用“教師指導——學生小組討論”的自主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參與度,并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教學視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最大限度的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本身是一門極具理論性和科學思維的學科,因此要想構建高校內部的高效數學課堂,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感染力,讓學生更愿意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投身到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有關科學調研數據顯示,很多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多重感官并用,其所能達成的教學效果是最為理想、也是最有效果的。鑒于此筆者認為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要從創新教學方法的角度入手,利用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和綜合運用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之產生有益于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效果的作用。其次,通過創設情境,將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具象化,引導學生在模擬情景當中創設問題、解決問題,將教科書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數學問題,在創設的情境當中去分析、去掌握,去學習。比如在學習有關導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具體的環境當中體會這一數學知識的具體內涵,產生對其內容最為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到導數本身是對事物“變化率”描述而生成的一種概念,任何事物的變化率都可以利用導數來形容與表達。這樣做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成背景,同時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改變對于數學知識抽象化和理論化的理解模式。
綜上所述,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有助于幫助廣大學生更為便捷和清晰的理解與吸收知識,同時有助提升其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而在具體的操作方面,則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創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視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高校數學課堂才能實現完成教學目標、達成教學任務的根本性目的,培養廣大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龍孝天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關鍵詞:高校數學 教學改革 問題 途徑
key word: University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reform question way
作者簡介:倪中華: 男 (1977-1)河南商丘人,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助教,本科 學士。研究方向:應用數學
高校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電腦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數學的重要性地位也隨之更為凸顯,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各個專業基本上都很重視,開設了高等數學課程。高等數學的及格率是挺高的,但是學生對數學思想與方法不理解,不知道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生活實際中去。高校數學出現這種結果,一方面是因為數學本身造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高校數學教學方面存在不足,對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事在必行。本文從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 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校數學教材編制存在缺陷。高校數學教材比較落后,跟不上時展的步伐,教材中沒有貫徹現代數學觀念,使用此種教材,學生也學習不到現代數學觀念。現行數學教材忽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材中大部分都是理論知識,涉及的實際內容較少,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總的來說,數學教材比較注重教材體系的嚴密性、抽象性,而缺少實用性與針對性。教材中所設的習題是對所學公式的簡單應用,注重對理論的分析與技巧講解,而對數學建模方面重視不夠,激不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高校數學教學手段與方法存在不足。高校數學教學方法還是沿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教材和講解為中心,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比較單一古板,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是理論講授方式,向學生灌輸大量的公式、概念以及相應的解題方法,在課程的安排上,也只有理論課與習題訓練課之分,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對這些知識只能死記硬背,只要會做題就行了。在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也很少有機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很少采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也很少開設數學實驗課,導致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效果不高。
二.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途徑
1.高校數學教學要改革教學內容。高校數學教學內容的的安排邏輯性比較強,逐層推進。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為了學習一項知識,就要先安排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教學,這樣循序漸進,每一步都是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邏輯性非常強,但是缺陷也很明顯,剛開始學生會覺得學這些基礎知識不知道干什么,腦海里沒有一個目標,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走。高校數學教學內容在選擇上要根據專業進行相應地調整,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強調數學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要根據專業的特點和學生以后在工作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需求有選擇地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對一些抽象性比較強,而又很少能夠用到的知識可以少講或者忽略;對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學知識要精講、細講,并教給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高校數學教學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設選修模塊的數學教學,介紹現代數學動態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讓學生緊跟時展步伐。
2.高校數學教學改革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教師在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因此,要提高教師的認識,督促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增強責任心,跟上時展的步伐,推動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高校數學教師要了解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根據其特點調整相應地教學手段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對數學的看法,比如數學課公式繁多、符號復雜、概念抽象難懂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主導者,其淵博的知識結構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稱職合格的教師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教師在教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要注重教師素質的提高。
總之,時代的發展和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迫使高校數學進行相應的改革。作為高校數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玉良 時立文,高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成人教育,200707
【關鍵詞】
數學文化;高校;現代;數學教育
數學文化在教學資源中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通過數學文化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比較完善的數學思維,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科的重要價值,比如應用價值、科學價值、美學價值以及人文價值.除此之外,數學文化融入高校現代數學教育,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和文化素養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所以,數學文化在教育事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一、將數學文化融入高校現代數學教育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教育功能.因為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弘揚數學學科的科學本質,還要向學生展示數學的人文精神.通過人文精神和數學知識的結合,才能夠將數學文化融入高校現代數學教育.
(一)對學生進行數學文明史的滲透教育
教師向學生進行數學文明史的滲透教育有很多種途徑,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的數學家,除了向學生介紹他們的學科貢獻外,也可以適當講解他們的生平事跡和學科精神.魏晉時期,我國的數學家劉徽已經創造了“割圓法”,進行了數學極限的研究;數學家萊布尼茲、韋達等在引進和構建數學符號體系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這些事例,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學習先輩勇于探索的精神,還讓學生對學科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對學生進行世界觀的滲透教育
數學是一門具有辯證唯物主義色彩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辯證唯物主義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客觀世界才是數學的源泉,將辯證唯物主義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對于學生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利用課堂情境的創設進行數學文化滲透教育
合理高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情商,并且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教師在進行新課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導入課堂情境,以此來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過程中,達到一種高效的學習狀態.除此之外,合理高效的課堂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并且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學習思維.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情感,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向自信、有效和有趣轉化.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相應的趣味故事,這是一種十分常用的創設課堂情境的辦法.
二、將數學文化融入高校現代數學教育的對策
數學文化融入高校數學教育的對策有很多,比如,提高教師的數學文化素養,教師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數學教學的課堂內容,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適量引入數學史的內容,改變教學的評價方式等.本文主要介紹了其中的三種對策.
(一)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將數學文化滲透在課堂中,首先教師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應該進行提高,其次教師的教育理念要不斷進行更新.一直以來,傳統的數學教學都是只重視數學的實用價值,而不會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相關教育.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進行改革.教師應該在實際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教師只有自身具有過硬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更加廣闊的知識面,才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知識和觀念,才有能力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教育.將數學文化滲透到高校數學教學的工作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在課堂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應該盡量使自己的講述精要和簡明,這樣才能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學生的情緒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安定下來,并且起到鍛煉學生數學文化思維的作用.高校數學教師應該重視數學內容的本身,并且將數學文化融入其中,從而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向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史,除了使學生更加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也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并且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熱愛之情.
一、當代高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存在問題
當代高校數學教學體系中,數學類課程主要被分在基礎類院系,教學內容過于廣泛,形式過于單一,不能夠針對各個專業知識的需求而執行差異化教學,對專業方面的數學教育不具備一定的針對性,難以發揮數學教學的最大效用,不能夠準確的把握學生后續專業學習的要點,難以刺激其應有的發散思維。
2.數學教材存在問題
如今的高校數學教材內容極具寬泛性,對于指導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游刃有余,但是對于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就不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無法用直觀的方式尋找到具有專業應用方面的數學例題。學生學習內容廣泛卻無法找到專業學習的辦法,教師數學專業基礎強卻無法找到幫助學生了解專業所需數學知識的辦法。
3.數學教學方式和手段存在問題
教學方式過于呆板,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枯燥,教學形式過于簡潔,這些都是傳統高校數學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無法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性素質人才,培養出的只是一批應試教學下產出的“高能畸形兒”,這樣的“人才”已經不能夠被社會所接受。
二、實施多維性教學模式具有的重要意義
1.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改善我國高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那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觀念,在根本上改善以往課堂秩序差、教學方法單調、學生參與度低等相關問題。能夠適應當前新課標下對教學目的的根本要求。所以,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向著師生共同參與的多維性教學模式方向轉變,這將成為今后高校數學教學研究工作的重點。
2.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數學基礎課教學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學術型教學模式,無法發揮高校數學課程內容廣泛性和綜合性的主要優勢,它忽略了由理論轉變成實踐的重要性而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就難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多維性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注重教與學的雙方互動,在保障教師授課情緒的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必然能夠提高高校數學的教學效果。
三、多維性數學教學模式探究內容
1.實施分層化教學目標,改善教學大綱制定
根據高校學生專業的設計特點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細化教學目標層次。根據目標的根本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性,制定出具有一定適應程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基礎層面較差的學生,主要教學目標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狠抓養成教育,規范行為習慣,以力爭成績合格為根本目標;對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生,在保障其學習基礎的同時要施行養成教育,助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超過合格成績為根本目標;對于基礎層面較好的學生要深入挖掘潛能,刺激其發散思維能力,以力爭成績優秀為根本目標。只有進行分層次、立體化教學,才能滿足不同層面學生的需求,實現全員化進步的教學效果。
2.實施立體化課堂教學,豐富高校數學教學課堂內容
實施立體化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有兩種手段:多媒體演示教學法和實例討論式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教學法具有生動性、靈活性、互動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投影儀、電腦、幻燈機等電子儀器來豐富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理論課堂教學,能夠充分的發揮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的優勢,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具有靈活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例討論式教學方式可以完善師生間互動和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在疑難教學問題上可以提供合作性、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將原本極具復雜化的數學理論可以簡單的應用于具體的實際問題之中,深化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率。
3.實施多維化考試方式,多角度完善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察能力
考試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一項重要手段,能夠明顯地檢測出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應用的學習效果,也是檢測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傳統的閉卷理論知識考試并不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具備的創造能力。因此,我們要采取多種方式的考察手段來豐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手段:首先,要采取期末測試與日常測試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減少學生應試準備的行為,激發學生日常學習意識,將有效學習周期拉長;其次,要采取期末測試與論文考試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深度的掌控,便于強化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夠真正靈活掌控所學的數學知識;第三,要采取期末測試與數學建模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培養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參考文獻:
近年來,在教學工作者深入研究數學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我國教育界不斷推廣創新教育、素質教育、新課程理念等,在我國高校數學活動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發揚長度、摒棄缺點的深入改革,在數學教學模式的應用中不斷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數學教學的認知過程,培養學生的意志與情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重視學生教育中整體素質的培養。
一、高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分析
應試教育不僅在我國基礎教育中成為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同時它也嚴重影響大學教育。一切教育實踐活動、教育評價都圍繞考試轉,圍繞分數轉。雖然老師們在觀念上都比較接受素質教育,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素質教育教學方式只能在相對課時寬裕、教師可操作性比較大的課程中進行。教師們處于新舊教學觀念的碰撞之中,傳統教育觀念仍占主要地位。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參與者。教學的目的、內容、方式完全由教師決定。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師進行的,學生幾乎沒有發言權。
二、高校數學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目前,高校非數學專業數學課程的課時逐年壓縮,學時數基本上只有十年前的三分之二,而教學內容卻沒有減少。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愈顯突出。教師在必須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下,不得不采用“注入式”、“灌輸式”教學,很少能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們在教學中更多考慮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強調對數學概念、原理的理解,在他們心目中,教學內容的傳授與教學方法的革新都很重要,但是在條件欠缺的時候,教師們往往都選擇了首要任務是教學內容。因為受教學內容限制與教師設計活動的知識、技能以及教學進度比較緊等因素的影響,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做法仍是以師生之間的簡單問答交流為主。國外有關學者曾專門對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認為教師提問應當更多采用比較、分析、綜合等較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教師講課一般都只著重講清思路,把重點、難點講透,更傾向于注重嚴密性與系統性,注重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抽象理論的論證。“講授+板書”是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教學行為,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即使有例題分析,數量也較少,訓練量不大。對于解題方法雖有總結歸納,但因練習課次數較少,在學生缺乏主動思考探索、訓練題量不大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掌握必要的解題技能。
三、非數學專業數學教學對策分析
數學教學是非數學專業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工作的成與敗直接影響非數學專業其他后續基礎課程的教學與學習。在非數學專業開設數學類相關課程既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時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內容需要經過教師自身的理解、內化,才能在教學中體現出來。教師是實行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教師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改革的效果。作為教師,一方面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在未來社會要獲得成功,不僅要具有以接受和繼承知識為中心的分析能力,還必須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走進高校大門的學生水平不同,知識準備的起點不同,給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更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增加了難度。為此大學教師必須學習與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更新觀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其次,要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優化他們學習數學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威特羅克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腦并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的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對信息的解釋和理解。學習并不是信息的簡單積累,而是將新舊經驗、知識在沖突中實現重組。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充分激發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好數學的堅定意志,同時加強數學基礎知識訓練和積累。
我們要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特色相適應的課程設置;有內容豐富,針對性強,與時代接軌的適應非數學專業教學的數學教材;教學中貫穿數學史、數學思想方法教育,培養非數學專業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應有的客觀態度和嚴謹態度。完善非數學專業數學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加強數學課程的建設、數學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做好非數學專業數學教學工作的根本保證。誠如華羅庚先生所說:數學無處不在。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數學的延續也離不開社會。社會生活中諸如統計數據的處理、制表、分析,以及股票、利息、保險、分期付款以及考古、圖像識別等這些與人生活休戚相關的日常生活都涉及數學知識,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愈來愈突出。數學是發展的,是繼承的,但與社會的發展也應該是相互融合的,數學教材的內容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不能與時代相脫節。對于非數學專業的大學生而言,教學目的不是將其培養成一個又一個的牛頓、陳景潤。對他們而言,教學要求可適度降低,相應的可以多增加一些與學生專業和未來工作相關的實際問題分析。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應該成為大學數學教師教學的有效輔助工具。利用計算機將大學數學課程建立起實驗教學平臺,利用它強大的圖形功能和數值功能展示概念、定理,體驗發現的過程,使大學數學課程變成看得見的數學。
四、結束語
在進入21世紀后,現代社會開始由工業型向信息化發展,而高等教育在社會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高等教育教學模式隨之改變。非數學專業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環境的要求,而非專業數學的數學課程的教學也必須融入到高等數學教育中。非數學專業學生學習數學課程,適應新時期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同時結合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對高校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在高校的學習中,數學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學習到真正東西的學科,并且對數學的融會貫通有助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理解,但是在現實的高校數學教育中,學生們對數學是避之不及的,課堂表現差強人意,令人擔憂.也正是因為這樣,如何在數學文化觀視域下研究高等數學的教學,是重中之重.
一、數學文化觀的形成
1.概念.數學文化形成于數學自身的發展過程,具體指的是,在數學的教學或者科研過程中,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并且用文化的觀點來看待數學,著重強調數學的文化價值.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數學文化包括數學的思想、方法、語言、精神、觀點,以及這些方面的形成和發展;而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數學文化不僅包含上述內涵,還包括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以及數學教育,還有數學在自身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的聯系、數學與各種文化之間的關系等等內容.因此,高校在開展數學教育的時候,除了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之外,還需要不斷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特點.數學文化和其他文化是有著一致性的,比如,數學文化具有統一性,部分地域和民族,數學文化有著自己的語言和符號,是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數學文化還具有可塑造性,數學文化可以在課堂上傳播,可以在數學活動中傳播,在交流中不斷地完善和發展,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自己,改進教學的方式,促進數學文化的傳播和普及.
二、基于數學文化觀視域下的高校數學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高等院校的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在一定意義上,承擔著傳播數學文化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不可像傳統教學一樣只給予書本知識的講解,還要求更深層次的教學,向學生傳播數學文化.2.教學方式要形式豐富.高校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書本內容介紹,更多的是來源于生活,因此,高校數學要以生活實際為基礎,只有從實際生活出發,才能將復雜變為簡單,將晦澀難懂變成信手拈來,將生活中具體的實際案例與數學相結合也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可以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環境,在學生身邊作為同行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真真正正地讓學生融入數學文化中.3.對數學課題進行想象化處理.對于學生來說,不愿意接觸數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讀不懂數學課題,因為數學是一門抽象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題目中沒有一個字或一個字母是廢話,都是解題之關鍵,有的十分復雜,學生甚至不明白題目的要求,就更不愿去學習數學了.目前,電子媒體技術十分發達,隨著高校的改革,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深入每一個校園,多多利用,可將數學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4.數學教師要多多和其他學科教師進行交流.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和其他學科息息相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學生在學習中總會遇到多個學科交叉的問題,不僅要學好數學還要學好其他科目,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和物理、化學以及數學和歷史之間的關系對學生進行引導,不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也為學生學好其他學科進行了良好的引導.
三、基于數學文化觀視域下的高校數學教育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大家眼里,數學學科是一個比較難懂的學科,如果教師不采用一些合理的辦法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很多高校的數學教師都在授課時通過一些小故事來帶動課堂氛圍,從而令數學的公式和內容不顯得那么枯燥.總之,引用數學文化的知識能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高等數學的教育質量.2.有利于培養學生關于美的概念.數學文化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應該不斷挖掘數學文化,給學生展現出數學的美,讓學生都能夠充分認識到高等數學的重要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3.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從以往傳統的高等數學教育來看,在高等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都只是重視學生的知識成分,重點培養了學生的高等數學分析能力,但是,忽視了數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越來越多的高校注重數學文化的教育,給數學課堂教育帶來了很多的生機和活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也會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四、總結
總之,高等數學教育從整體上來說就是數學文化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難點.高校應當積極引入數學文化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要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改變教育方法,多多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崔一民.數學文化觀視角下的高校數學教育[J].求知導刊,2015(08):143.
中國教育在線12月13日的《2011高招調查報告》顯示,伴隨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達到歷史最高的1050萬,2009年開始全面下降,最近3年累計下降了130萬,并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這種態勢將延續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枯竭面臨嚴峻生存挑戰。生源危機,給高校帶來了招生的壓力,也增加了高校的競爭意識,打破了傳統的高校高高在上的現象,讓高校為了爭取生源,會對自己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都進行完善,而要提高競爭力關鍵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培養出的學生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才是學校永遠不會被社會所淘汰的硬道理。
一、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是根本基礎
凡人類之所在,必有文明;凡文明之所到,必有教育;數學是所有理工科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所必修的一門課程。有人說它是一種語言,從它的結構和內容來看,是一種比任何國家的語言都要完善的語言。實際上,數學是語言的語言。通過數學,自然界在論述;通過數學,世界的創造者在表達;通過數學,世界的保護者在講演。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一種嚴密而簡潔的語言,能夠有效地描寫基本結果以及自然現象。丘成桐說:“數學是基本語言,時空語言是幾何,天文的語言是微積分,量子力學要透過算子理論來描述。而波動理論則靠Fourier分析來說明”……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活之迷、日月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像CD機、汽車、計算機……從天氣預報到股票漲落,到處充斥著數學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任何一種技術、儀器沒有了數學都將無法想象。盡管如此,這門學科卻并不是那么受人歡迎。許多人從學生時代起就特別懼怕數學,認為數學枯燥無味、遠離生活,難以理解,不少學生害怕、討厭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習得無助感”,并認為除了考試,數學毫無實際用處。數學教育的不景氣是世界范圍內近幾十年的事情,當然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數學太難,花了很大力氣去學,學了后又覺得不劃算。
如果把學習的過程比作不斷雕琢打磨的加工過程的話,那么大學生就是還未下線的半成品,作為學習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高校教師就是生產一線上的工人師傅。如何把其塑造成優質產品打入市場呢?
1.鉆研學生,因材施教
學生這一群體具有發展的連續性與突變性、發展的階段性與個體差異性等特征,又是由一個個充滿無限發展可能的鮮活生命個體組成的。每個學生都擁有不同的稟賦和個性,在發展來源上有先天、后天之別,在出現程序上有初始、后繼之別,在階段上有共性、個性之別,在內容性質上有自然與社會之別,在載體上有身體、心里之別等。每個學生都是復雜唯一的個體。教師的工作是“一對多”,對學生的認知較為復雜和困難,即便把學生按照是否升本(專科生)或是否考研(本科生)的意愿并參照數學成績的好壞分成不同的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各學科發展間的不平衡,也會涉及到不同學科上課時的混亂。而且即便是同一分層的學生之間在自身的學習能力、潛力和預備知識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施教即因材施教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收到實效。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教師來說很難,每個教師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接近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無論學生發展存在怎樣的階段性與共性特征,每個教師面臨的學生總是千差萬別、鮮活生動的。教師的工作是“一對多”,對學生的認知較為復雜和困難,只有沉下心來客觀全面地去鉆研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不斷突破對其認知和駕馭的限度。
2.關注學科前沿,拓展專業知識
教師的任務是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化為教育形態。“教學水平較低的教師照本宣科,把書上的內容重復一遍,抄在黑板上,就算‘教’過了。好的教師,就不只是講推理,更要講道理,把印在書上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態。教育形態的數學知識,散發著數學的巨大魅力。教師通過展示數學的美感,體現數學的價值,揭示數學的本質,感染學生,激勵學生。這,才是美好的教育。”也就是說,除去一定的教育素養與數學素養外,數學教師還應具備這樣三種特殊能力:(1)善于舉例。教師不僅應當通過適當舉例為學生較好地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提供必要的基礎,在學生求解問題時也應通過適當舉例為他們提供原先不具備的經驗和方法,做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是學好數學所必需的。(2)善于提問。這不僅是教學工作啟發性的主要標志,也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提出問題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同時將善于提問和思考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形成其受用一生的專業態度。(3)善于比較與優化。這可以被看成是由數學思維發展的基本性質直接決定的:“它必須重新組織、重新認識,有時甚至要與以前的知識和思考模式真正決裂。”從而,數學思維的發展也就必然地有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例如,一元函數連續與可導可微間的聯系,多元函數的微積分與一元函數微積分對應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關于一元函數的結論在多元函數上的推廣等等。
當然,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要求教師自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正所謂“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可以不研究學科知識的前沿,但需要去關注和了解,需要在關注與了解的基礎上,引領自己專業知識的發展,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關注學科前沿知識對于夯實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整合輸出即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術意識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其因缺乏引領而被僵化,因缺乏聚合而被低端化,因缺乏學術思維而被固化。教師需要對所教學科前沿知識的關注,來保持一種學術思維,養成優良的學術品質,以此不斷突破教師專業知識的權威與發展局限。
3.改革教學方法,提升專業能力
在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素養的基礎上,還要與好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合理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增加課堂信息量,增加數學圖形的動態和直觀演示。數學建模是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最直觀的應用,可把其思想融合到數學主干課程、結合數學建模講解相關例題。比如,講解用微分方程建立的數學模型、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中用矩陣建立的數學模型,概率統計與隨機過程中用統計建立的數學模型等,使數學建模教育在數學主干課程中不斷線。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對選編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保險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通過建模訓練,可以讓學生
體會到數學中的定義、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從現實世界中經過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數學模型,與現實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且可以反過來應用于現實世界解決各類實際問題。
4.發揮自身長處,養成教學風格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特定情境或基于特定靈感的創造,而創造應是基于自身長出的極致發揮。教師獨特而有優秀的教學風格的養成無疑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歸宿。優秀的教師都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他們的區別只是這種較強的專業能力依附于不同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教學風格。發揮自身長處,不斷養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是教師不斷突破專業能力轉化與遷移限制的必由之路,俗話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優秀是一種習慣”,最終的成功是依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達到的,從量變上升到質變。
5.安貧樂道,甘于奉獻
如果說教師的專業知識解決的是教師能不能進行教學,教師的專業能力解決的是教師會不會進行教學的話,那么教師的專業態度解決的則是教師愿不愿進行教學。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在教師專業化不斷推進的今天,相比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而言,教師專業態度的提升顯得尤為迫切。在這個充滿浮華與誘惑的時代,能夠做到問心無愧是一種難得的境界。教師的陣地在課堂,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源于課堂。走進課堂。教師的能量在噴發,學生的潛能被開墾,情感在交流,智慧在碰撞,師生的生命都在躍動;書本里冰冷的文字被激活,文化的生命在傳承,每堂課、每個環節、每次問答,都是創造性勞動,都是教師的幸福之源,我們學習中收獲智慧,在感動中體驗幸福,享受著遠離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物欲橫流的純潔校園帶給的寧靜與安逸。
二、提高教育質量。學生是根本對象
時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如果通過以上的程序,我們的學生已經成長為知識面比較開闊、學習研究能力比較強、愛崗敬業的優秀人才,那么又如何才能使其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并最終找到各自心儀的工作呢?
從就業角度來看,必須把用人單位、社會的需求和評價,及時反饋到學校的招生培養環節。我們的目標是在維持較高就業率的基礎之上,以提高就業質量、提高成才率為主。以指導為主進行職業指導,主要是注重培養能力,培養職業生涯設計的能力。建立一個廣義的服務體系,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結對幫扶關系,老師花一定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學生。當然首先且關鍵的問題就是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同學中,不少人把自己的就業定位在高校數學老師方面,這也是對專業就業方向定位不準的一個誤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聯系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和人文科學的一個重要橋梁,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和借助功能日益強大的計算機,應用數學的研究范圍更加廣闊,包括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具有廣泛應用可能的數學方法、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等。同學從這個專業畢業后,可以勝任科研機構、政府機關、企業的相關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工作。更有很多畢業生在大型軟件公司從事編程工作,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區別并不大。另外。由于此專業的同學數學基礎扎實,繼續攻讀研究生也會有比較寬的選擇方向。
解決了后顧之憂,那么數學便能真正成為不但實際上很美、有內涵美的一門科學,而且看起來也很美、有外在美的一個專業,成為人人爭搶的香餑餑!我想所有的基礎學科都應與時俱進求發展,那么高等教育基礎學科的振興與繁榮便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高校數學建模方法的教學現狀分析
1.1課堂教學尚未脫離傳統思想
從我國高校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束縛著老師們的思想,他們在數學建模課程的講解中,仍舊以講授為主,以理論化的學習為基礎,給予高校學生最多的教學理念仍舊是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是當代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的枷鎖,更讓數學建模方法不能在實踐中得到具體的應用。
1.2教學策略缺乏個性化選擇
進行數學建模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具有不同的應用范圍,能解決不同的問題,只有對不同的建模方法采用不同的策略進行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容易吸引和掌握。
2數學建模方法的教學策略
2.1建模方法的多重聯合性
多重聯合不僅可以讓大學生把多種數學建模方法進行聯系與融合,還能通過它們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而進行有機的組合,在實際的問題解決中發揮出建模方法的最大效用。
2.2建模方法的階級遞進
雖然數學建模方法是一個實現數學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工具,是需要大學生們熟練掌握和嫻熟運用的,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每個學生的資質不同,接受知識的快慢也不一樣,再加上他們智力水平的差異性,對于數學建模方法接收的程度也會受到影響。而老師要想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數學建模合理運用的目的,就必須要掌握每一位學習的特點,從他們的數學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階級遞進,這樣才能讓各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數學建模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過程,對于初學者來說,會覺得非常的困難,只有掌握了建模的意義和過程,才能在實踐應用中慢慢的去領會,繼而達到實際運用的效果。
2.3建模方法的交叉設計
數學建模方法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性問題,所以在進行建模方法的學習時,一定要把現實情境與理論知識交叉進行學習,因為離開了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毫無用武之地,只有把模型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問題情境當中,才能讓它發揮作用,才能讓大學生們對數學建模的學習更感興趣,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2.4建模方法的實踐應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所學到的知識有所用,數學建模方法的教學也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的,也只有在實用型教學中才能顯示它的作用。而應用型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現場模擬之外,還可以通過競賽等等形式來讓大學生們進行比賽和練習,從中感受到數學模型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們走出課堂,到生活實踐中去做一些調查研究,然后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并建立數學模型,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去進行分析、研究和解決,這樣才更能給學生們以最真實的感受,讓他們明白數學起源于生活,也要服務于生活,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數學知識才能得以升華和發展。數學建模方法也只有與應用型教學相結合,才不會是紙上談兵,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他們更快的成才。
數學建模方法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高校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他們把數學建模知識合理的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但因為數學建模方法的抽象性,作為高校老師,必須要從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方法,對教學策略做出適時的調整和完善,為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作者:安東 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參考文獻:
[1]曾京京.高校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6,(10):92-9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1-0045-02
各大中專院校幾乎將數學作為培養個專業人才的必修基礎公共課,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按照不同的學科要求,各門課程的教學程度也有所不同。數學不僅為其他專業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同時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嚴謹的態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一批具有良好數學底蘊的高等人才。事實上,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課本為主進行教學,學生主要掌握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與數學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分析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甚至沒有體會到數學的思想。因而高校數學教學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數學思想的培養
學生普遍認為作為基礎公共課的高校數學與自身所學專業聯系很小,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只學會了如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達到高校開設數學課的真實意圖。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以教材為主,單一地講授數學理論基礎知識,而應更多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底蘊。在講解內容的同時應結合實際案例,循序漸進,最后點出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例如,在講授定積分的概念時,應以計算曲邊梯形面積與變速直線運動位移為背景,通過多媒體動畫來演示“大化小、常代變、近似和與無限逼近”這一思想。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定積分概念,更利于學生對后續的重積分及曲線與曲面積分概念的學習。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不應立即給出解題方法,而應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來鍛煉學生思維。在討論過程中,逐步引導出解題方法。例如關于四條腿的椅子能否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穩這一問題,通常椅子只有三條腿著地而不穩,而只需稍微挪動幾次,便可使四條腿同時著地而放穩了,這是實踐可以做到的。這一很簡單的生活現象背后卻隱含著數學的理論知識,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四條腿長度相同,另外地面高度要連續的變化(即無像臺階樣的情況),在這些前提下可以提出數學表示,最終得到結論。學生在得知證實這一問題的數學工具為微積分中的零點定理時,定會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舍棄教材中計算煩瑣的例子,適當增加實際生活中與數學聯系緊密的經典例子。這不僅體現了數學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見識,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美妙。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準確快捷的計算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還培養了學生用數學工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充分利用數學軟件和多媒體設備
在高科技,特別是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數學軟件的應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和數學軟件可以給學生展示比較抽象的數學現象,有助于學生更深地體會數學的抽象思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常用的軟件有MATLAB軟件、SPSS與SAS。例如,運用MATLAB軟件可以做出一些二次曲面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柱面與旋轉柱面的形成,使抽象的數學概念更形象、直觀,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應用軟件可以避免復雜的計算過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尋找某企業1~10月產量與生產費用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運用統計軟件SPSS,不僅可以看到產量與生產費用的散點圖,還可以得到方程的參數的估計值以及擬合優度。對學生進行一些軟件基本操作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在高教數學教學改革中,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學習,深化適用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準備上課內容,增強責任心,同時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不斷推動教學改革。學校有關部門應開展利于教師自身素質提升的活動,并制定出相應的考核方案,加大考核力度,以學生和聽課專家共同反饋為主,不斷改進教師的授課技能。教師的博學多才會吸引學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增設部分選修課及開展專題講座
高校只開設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三門必修基礎課,這并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事實上從每年的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試題上看,其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高校要培養各類專業人才,而數學是研究各學科的有力工具,因而應加大基礎數學的教育力度,適當地開設數學建模、數學軟件、運籌學、多元統計分析和網絡優化等公選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課考核應采用課題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互相討論,上交論文,任課教師就論文內容提問,主要以論文的創新性和問題回答情況給出考核結果。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可以適當地舉行與高校所學數學課程相關的問題的專題講座,增加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所學專業知識相聯系,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在處理復雜問題時,要引導學生發揮創新精神,進行邏輯推理,運用量化分析的能力,善于從實際問題原形中抓住數學本質,來建立新穎的數學模型,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總之,為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在高校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數學軟件與多媒體設備,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直觀化,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緊跟時代步伐,推動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姜啟源,葉俊,謝金星.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倪中華.高校數學教學改革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0,(16).
[3]謝樹默.建模思想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教育教學,2009,2(上).
在教師授課過程中,教學方式和手段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教師教學中多采取傳統的板書加粉筆及多媒體教學,但這兩種教學手段都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板書方式能夠清晰給出邏輯推理過程,并且可以根據課堂情況進行實時調整,但教師大量板書占據大部分課堂時間,減少了課堂信息量的傳授,并且合班課學生人數較多,會導致坐在后排或課堂邊上的同學不能看清黑板內容,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其二,授課過程中經常采用多媒體教學,但很多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方面知識不夠充分,大部分多媒體課件以插入靜態圖片及動態視頻和音樂形式制作,對數學空間圖像演示過程呈現較少。在教學方式上,據調查,一般數學教師多針對理論知識的按部就班講授,在高等數學知識的遷移能力方面對學生培養不足,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程度不高,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強調“教”,而忽視了學生去“學”。
2.生源變化與教學模式的矛盾
近年來我國為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在各大院校實行了擴招政策,特別是近幾年在我校等高職高專院校采取單獨招生政策,這一措施給老師帶來了無形的壓力。一方面,學生教育程度參差不齊,盡管學校采取將單招學生及高考生源學生分別開班,但各個班內同學的教育接受水平仍然相差很大,尤其在數學方面的教學困難重重;另一方面,學生人數的激增,而教學的手段上并沒有任何客觀性進展,從而直接導致了數學老師時間不夠,每日忙于工作,備課上課,從而忽略了在教育教學方法上的改進和研究。同時據調研,一些專業實行文理兼收,合班上課的教學形式,由于我國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的數學課程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基礎的大學新生與在同一課堂上的相同課程的教學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沖突。
二、對策和方法
1.改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
在教學手段上,鼓勵教師采用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教學。同時學校應對多媒體課件制作方面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學習Flash等動畫制作軟件,以便教師能夠根據課程需要,自己創建恰當的圖形及圖畫演示,用直觀的課件內容來描述需要做出的空間想象,做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從中學進人大學時,學生對所有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同時隨著高考作為學習目標的消失,學生對學習變得不知所措,他們發現老師喋喋不休的督促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師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而大部分時間是在自己自由安排學習時間,被動的從為高考而學習的狀態,演變為自己根據喜好獲取知識,發現唯一檢驗自己學習目的的方式是學期末考試的及格,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面對學生的這種狀況,教師應把宏觀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可以將高等數學目錄展示給同學們,為其講解每一章節的研究對象、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分別是什么,讓學生對整體框架有所了解。讓學生了解高等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讓他們知道高等數學在時代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挖掘高等數學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增加實驗教學內容
在高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增加實驗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由于數學教師大多對學生所學專業課程不太了解,故需要與學生專業課教師共同確定實驗教學內容,讓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融合入各學科中,深刻體現數學的廣泛應用及重要作用。可以針對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實際數學問題進行教學,將多種學科融合在一起。在傳統理論知識傳授基礎上,高等數學教材配備計算機應用軟件,結合數學實驗MATLAB軟件在高等數學的應用,在教材中加入數學軟件的使用內容,實現計算機功能與數學軟件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既熟練了計算機操作,又掌握了軟件數據分析的強大功能。設計可供不同專業類別選擇的例題,將數學建模思想與方法貫穿整個教材,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