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33: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人們遵守道德規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范轉變成法律規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區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與中小學強調養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可見,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統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質出發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定地調節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7 ― 0005 ― 0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實踐育人,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圍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把握如下主要環節。
一、明確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既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開展理論以及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三個自信”和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因此,實踐教學的改革要有利于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論課和思想品德修養課等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學會分析現實社會、人生等各種現實問題是其關鍵,不僅“入耳”,更要“入腦”、“入心”。
二、認清思政課實踐教學重要意義
實踐教學意義,主要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改變長期以來“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少教師拘泥于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力求講全講深講透,追求理論的完整性,造成教師之間爭課時,課程之間爭課時。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更多關注對學生政治方向、思想意識和所謂知識點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作為接受主體的接受程度及其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影響了教學效果,導致學生直接面對社會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相對薄弱,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三、遵循思政課實踐教學基本原則
1、目標性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突出育人這個根本,逐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立足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需求,認真研究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立足現實,著眼未遠,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
2、“一體化”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從內容到形式、從組織到考核都要體現相互銜接,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知、思、行”三者有機統一和共同作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完成培養“懂知識、善思考、會實踐”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任務。
3、主體性原則。大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發揮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環節,親身體驗和驗證所學理論,加深對所學理論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內化”為學生自我成長的自覺價值選擇,切實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和思想理論水平。
四、凝練出思政課實踐教學重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主干課程教學重點分別是《基礎》“道德法律意識與公民素養培育”、《綱要》“近現代歷史與國情認知”、《原理》“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養成”、《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樹立”的等,其結構體系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個人品德形成到合格政治素養培養的立體的教育目標體系。
而實踐教學目標的安排,既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各門課程之間培養目標的有機銜接,又有效地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教育和自我成長,實現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化”與“內化”目標的銜接。為此,四門主干課程的實踐教學重點分別應該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側重引導學生參與道德法律實踐,注重培養學生良好公民意識與道德法律素質;《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主要通過歷史考察和演繹活動,注重培養學生對近現代歷史與國情的正確認知能力,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重點通過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驗證性實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塑造健全人格;《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主要通過開展社會實踐調查,引導學生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與邏輯脈絡,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實踐教學內容上要緊跟形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緊跟形勢,宣傳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實踐教學也不例外。思政老師每學年要根據四門課不同的特點,結合當年國際、國內和本校形勢發展而相應調整實踐教學方案。力爭做到健康正確,靈活多樣、反映時代氣息、把握時代脈搏。
五、不斷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鮮明的觀點、鮮活的材料、鮮見的角度、鮮有的深度來教學,而這些就需要老師打破一直以來授課所遵循的慣例,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新路徑,要堅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以課外為主;校內與校外相結合,以校外為主;“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走出去”為主等原則,不斷創新實踐形式。除案例分析、課堂演講、課堂討論等課堂內實踐教學外,還摸索出其它實踐教學形式。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可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等革命遺址遺跡,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學習、社會調查、大型展覽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則可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民營企業、基層社區、調查報告等方式讓學生親眼見證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基本原理》可利用所學舉行時事熱點評析,就當前國際、國內、校內重大熱點問題和與師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問題進行調研、交流、探討和老師點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就發生校內及周圍社會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現象進行調查,并積極探求解決之道,從而激發大學生樹立良好行為規范。
六、切實抓好思政課實踐教學組織
在實踐教學中要建立了實踐教學活動機制。每年期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真探討和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要在遵循“突出實踐性,發揮主體性,增強實效性”的前提下,明確學生參加和完成社會實踐教學中的實施部門及其相關負責人以及指導教師的任務和職責,以便每次活動都在有組織、有領導、有方案的機制下高效安全地開展。
各思政老師要針對不同課程設定“規定項目和自選項目”認真搞好落實工作。任課教師要根據要求設計若干調查研究選題,劃分多個小組,明確社會實踐目的,確定活動線路、方式、安全措施、注意事項等。組織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深入社會實踐基地、當地企事業單位或其它城鄉基層單位等進行實地調研。要通過實踐讓大學生充分接地氣,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去看、去問、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諦,知曉鄉情、民情、世情、國情,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從而使大學生全面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國情,自覺擁護黨的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達到幫助大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深化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七、科學評定思政課實踐教學成績
實踐教學成績評定包括學生自評和指導教師評定,前者由學習團隊依據成員對團隊成果貢獻進行評定,后者由教師對團隊成果及團隊活動記錄情況加以評定。同時任課教師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中相關要求對學生的調查報告或論文進行認真批閱、修改,評分,如:以《基礎》課為例,大學生要根據所選定的實踐教學活動方案是以大學生自己身邊不文明現象的調研為主題,那么同學們就要積極設計調查問卷,通過統計數據顯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做到了有主題、有材料,有分析,有思路,學生調查完畢后,立即以小組為單位上交調查報告并在所在班級上提交討論,任課教師最后進行點評。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和自己調查中受到教育。
同時,還要對時間效果進行評估。每一輪實踐教學結束前,通過成績評定會和教學總結會來進行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教學總結要依據教師的教學總結、學生反饋的建議意見來評價實踐教學過程的得失,形成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措施和計劃。同時上交優秀實踐調查報告或論文到系部辦公室,系部應給予相應表彰。
八、及時總結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效
在高校,最難教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總是很枯燥的,老師不愛教,學生不愛聽,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打破這樣的局面,讓理論課也能“活”起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些概念、原則、結論,而應是一種理論思維,是觀察世界、觀察當代中國的基本立場、觀點及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思路的核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取多種形式,共同探討、研究、回答、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提出的難點、熱點問題,這讓同學們擺脫課堂的束縛,走入社會,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去了解我國的國情、社情、民情,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起來,讓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教師也在指導、批閱學生社會實踐作品中受到啟發,做到教與研的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變。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由既定的理論“灌輸”向師生共同推演得出結論轉變;由教師授業解惑向師生共同探討解惑轉變;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轉變;由學校小課堂教學向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轉變;由傳統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向以理論思維的提升、能力的培養為目的考核方式轉變。
九、積極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今后方向
從長期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要在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要選取精煉一些既有一定專業特征,又能聯系社會實際的優選實踐方案,給學生充足的實踐時間,提供良好的實踐基地與條件,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訓練。最終目的使學生學會如何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結合本專業的最新知識,在資料檢索、實踐設計、動手能力、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等多方面得以鍛煉,以達到思想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未來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中去,使實踐教學邁上更新、更高的臺階。
〔參 考 文 獻〕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學習文件匯編.〔G〕.2010:10.
〔2〕王冬生.高校教師資源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資源.〔J〕.江西教育科研.2004.(08).
引言
學生在高職院校畢業后能否適應未來工作和“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設置密切相關,然而,中國目前的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對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研究與探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特征
1.1鮮明的時代性。為滿足中央和國家的要求,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并且,作為高職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也是極為必要的,需要嚴格根據教育部要求,實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把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根據大學生的道德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修養。因此,職業道德與法律具有很強的時代特色,與目前學生思想發展的特征相一致。
1.2科學性。的道德觀對人們的行為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法律可以很好地調節人們的行為。職業道德與法律是高職院校學生必須遵循的道德標準,因此,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具有明顯的科學性特征。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發展的層次性。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講解由淺入深首先由一般的道德準則引入,進而延伸到學生應遵循的職業道德準則。法律方面從基本法律知識,進而聯系到職業地位和社會生活中應遵循的法律。教學過程的發展是漸進的,它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點一致。二是課程的發展把職業道德教育與法律教育結合起來,按照高職院校的要求,將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既能使高職學生具有更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又能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提升高校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措施
2.1健全并進一步完善相關教學制度。學校需要能夠結合相關制度,制定良好的道德與法律規范,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制約。在教學評價這一方面,學校通常可以采取計分制,有計劃地在教學的課程與成果方面進行評分,這也是一種檢查手段。通過有效的評價體系,能夠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實現教學反饋的良好效果。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合理對待這些問題,如果學校或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學生能夠通過一些渠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有利于學校和教師做出更好的調整,這不但對學校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學生的教學也極為有利。并且,學校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訓制度,通過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知識水平高度,讓教師能夠一方面教學,一方面學習,及時更新教師的知識系統,這不僅對教學水平的提高有積極作用,也可以提升學生自身觀察和解決事情的能力。
2.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增強學習動力。課堂上,引導學生們進行詩歌朗誦、繪畫體操、課內游戲、語言描繪、角色扮演以及音樂欣賞等活動,營造各種情境,這就是情境教學法。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情景創設,學生再也不覺得課堂枯燥,學習興趣提高了,情感體驗也進一步加深了,從而對教材內容也有更全面的掌握,教學目標最終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實現。同時,教師在一些職業道德以及法律課上也可以設定情景,立足于教學內容,學生通過模擬表演或者模仿展示的方式,自覺消化知識。與直接灌輸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在情境中讓學生明白這么做的目的,學會如何正確選擇,并及時改正調整自身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學習探究理論知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3引入案例,深入分析,培養學習能力。案例教學法關鍵就在于案例,這種教學法從學生們的討論中匯集各種各樣的思路深入分析,運用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去分析案例,需要提高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才能引導他們從案例中獲得啟發。我們在職業道德以及法律的相關教學中時常會使用一些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通常都具有真實和貼近生活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就比如“禮多人不怪”、“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青少年誤入歧”等俗語都有一一對應的真實案例。當我們在課堂上剖析本校發生的打架事件,學生感同身受,就會了解不良行為有什么錯誤,加深理解進而討論預防杜絕的措施方法,最后從心里主動遵守道德法律。青少年如何加強自身防范是當今社會另一個熱門的問題,女大學生失蹤案時有發生,教師通過匯總這些真實案件,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案例。當發生不法侵害時,使學生學會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避免身心傷害。所以,除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上,案例教學也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轉變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的主要步驟是學生要學會主動探索,從中獲得方法,認識問題并解決問題,尋找事件的起因和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潛在的規律,在自己的腦海形成具體化的概念,這個學習過程必須是主動的,不能是強迫的,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問題的形成在職業道德以及法律教學中起著指引學生合作探索的作用。青少年犯罪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個人品德在人生發展階段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保護環境;和平和發展兩大主題的時代內涵是什么。這些具有針對性、現實性以及廣泛性的問題,是需要大家更進一步的思考探究的。表現探究結果時,可以通過感想論文或實踐活動等形式,有利于學生們們正確的道德與法律觀念的形成。
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一教學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學體制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因此職業院校應當加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建設,為我國職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打下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9-102-02
學風反映著一所學校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同時反映著一所學校的辦學能力與管理水平。優良的學風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精神。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關系到學校的發展和社會聲譽,也關系到學生成才立業的美好前程。目前,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然趨勢,日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呼喚著學生良好學風的養成。當代大學生如何形成治學、讀書和做人的良好學風,干出一番事業,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論界深入探研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大學生成才立業必須養成良好的學風
學風既指學校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方法和治學能力,也指學生的行為道德、行為規范和行為方式,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從具體的層面看,學風也特指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和學習風氣。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深刻認識學風的內涵及重要性,且能將良好學風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動力,是成才立業的前提和根本。
1.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優良學習品質。大學是學生成長成才的殿堂和重要階段。在小學、中學階段,良好的學風主要靠一系列的行為約束培養和促成,呈現出一定的起伏性;而步入大學階段后,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學生生理心理的成熟,良好的學風則主要靠學生內心的自覺而形成,因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持續穩定的良好學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為國家學習、為民族成才、為社會貢獻的學習品質。這種優良的學習品質,將會內化為崇高的學習精神、轉化為勤奮的學習動力。使大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奠定雄厚專業基礎。扎實雄厚的專業基礎是學生走向社會、干事創業的資本。在大學階段,學生由中學時的基礎知識學習轉向專業知識學習,在某一專業領域打基礎、強能力、出成果,逐步將自己打造成為專業化的人才。事實證明,大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才,均與大學時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淵博的知識儲備有關。這種雄厚的專業基礎得益于學生良好學風的養成,學風好了學生才會穩定專業思想,重視專業學習,如饑似渴地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在作業上鞏固知識、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在課外學習中拓展知識,成為擁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優秀大學生。
3.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實現成才立業夢想。每個大學生都有一生奮斗的理想設計,也有成才立業的美好夢想,如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豐厚的薪酬、一個溫馨的環境、一個干事的舞臺,等等。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夢想的實現不在于好高騖遠的遐想,而在于腳踏實地的行動。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加快,我國已從學歷社會、身份社會走向能力社會。學生走向社會從事工作,不僅應有淵博的知識積累,而且應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諧的人際關系、開拓進取的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些素質和能力,都是學風養成的題中之意。大學生如果缺少了這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即使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大學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學風,才會使自己業務過硬、素質全面、夢想成真。
二、大學生學風養成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重視
應當充分肯定,當代大學生學風的主流是朝氣蓬勃、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積極向上的。事實已經證明,有理想、有抱負、有創新、有作為是當代大學生的鮮明特點,很值得社會、家庭和學校為之驕傲。但在激烈的社會變革時期,由于受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的學風尚存在一些問題,應給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迷茫,學習目標不很明確。當學生從管理嚴格、高度緊張的高中階段跨入大學校園后,生活環境變優越了,交往環境變頻繁了,學習環境變寬松了,這既會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成就感,又會有一種自由感、迷茫感。應該怎樣規劃自己大學的學習生涯,確定一個合乎自身的奮斗目標,不少學生感到莫衷一是,精神上萎靡不振,學習上得過且過,生活上邋里邋遢,不少寶貴的時光在腳下溜過。當畢業離校靜思回想的時候,才恍然醒悟,但悔之晚矣。有的學生甚至畢業時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懵懵懂懂地步入社會。
2.動力不足,刻苦精神有所減弱。思想上的迷茫、心理上的滿足,使部分學生考上大學后進取心減弱,存在“高考后先歇歇”的思想,學習的動力明顯不足,刻苦精神較之高中階段相去甚遠。表現在:對課堂學習重視不夠,遲到早退、缺席曠課、不做筆記等;對課后作業敷衍了事、照操照搬、相互抄襲,甚至不予完成;對畢業論文應付差事、抄襲嚴重、資料陳舊、格式不規范;對各種實習不夠重視,走過場,收獲甚微。
3.方法欠缺,掌握知識效果欠佳。不少學生在學習中仍沿用中學時形成的學習方法,缺少“問題意識”,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課堂上滿足于聽講,缺少積極的思考和互動;完成作業限于在課本上找答案,不能進行深入分析;課外學習局限于專業知識,人文知識欠缺,科學思維的空間較窄,發表研究論文者較少。這樣造成的問題是學生的實際能力欠缺。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4.心理脆弱,應對挫折缺少勇氣。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大學生,面對眾多壓力,心理素質較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缺少自信。學習上成績下滑,不是總結經驗、奮力追趕,而是心灰意冷、任其自然;經濟上遇到困難,不是積極面對、想方克服,而是心情沉重、愧不如人;與同學交往上不夠融洽,不是冷靜反思、加強交流,而是怨天尤人、唯我獨尊等;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上,不是看其主流、抓住本質,而是一葉障目、心灰意冷。諸多的心理問題,使一些大學生在挫折面前心理脆弱,以至于發生自殺等嚴重事件。
5.輕視實踐。知識應用能力不強。大學教學中安排有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課程實習等,這對檢驗、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具體的實踐實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卻不夠重視,有的借故自找單位實習而干了其他事情,有的去實習單位后中途卻隨意離開,有的雖然參與了實習過程,但沒有按計劃完成好實習任務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給將來工作造成困難。
6.行為失范,道德法律觀念淡漠。近幾年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大學生的道德水準有所下降,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發生扭曲,違紀違法
現象時有發生。從盜竊犯罪看,呈現出上升趨勢,據有關機構調查。盜竊犯罪約占大學生犯罪總數的50%左右。另外,打架斗毆等人身傷害的犯罪也時有發生。雖然這些違紀違法行為發生在個別大學生身上,但其負面影響較大,對社會的危害很大。
三、大學生良好學風的養成貴在身體力行
高校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涉及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涉及文化理念、人文特色和素質教育;也涉及許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的影響等。就大學生個人而言。良好學風的養成貴在內生自覺、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
1.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個航標、一種追求、一種潛在的動力。是激發大學生發奮學習的精神支柱。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念,就會迷茫、消極、沉淪。大學生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起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努力學習的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設祖國、服務社會的本領。崇高理想信念的樹立,必須有許多元素來支撐:一是要有明確遠大的學習志向。以學習成就自己的夢想;二是要有不懈追求的學習精神,將學習看作是永無止境的過程;三是要有頑強拼搏的學習勇氣。克服困難,堅定地超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正以其異常迅猛的速度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網絡的出現,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02年6月的調查數據表示,大學生上網率為84%,并且數據也是在逐年上升。
網絡的出現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增長了人的知識和智能,發揮了人的創造性,擴大了人際交往的范圍,但是它在給人們提供豐富信息、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負面的影響。比如,網絡在提供豐富信息的同時,大量良芬不齊的冗余信息在干擾著人們對信息的正常吸收,在擴大人際交往的同時,網絡虛擬世界特有的人際交往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使人們對現實社會產生隔閡。既然如此,那么作為網絡沖浪主力軍的大學生,他們上網行為是否健康,也必然會對他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思維方式產生種種的影響。因此,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使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網民,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一、網絡道德概述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式之一,是一定社會條件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當然,這種規范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是一個歷史范疇,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而變化、發展的。任何一種道德規范,都有其自身的發展過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應用,引發了社會從根本上發生變革,形成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的網絡“虛擬社會”。在“虛擬社會”里,人們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種新型的道德規范即網絡道德便應運而生。所謂的網絡道德就是一種依靠網際公民的輿論和其內心信念來規范、調整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網絡道德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現實社會及網絡社會對網絡行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網絡道德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在網絡使用與網絡生活中產生和形成的,是健康的網絡道德關系及其本質的集中概括。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的出現,開創了以計算機高新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信息網絡道路,中國自從進入互聯網以來,上網的人數每半年都以超過50%的比率在增長。然而,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發生必然給人類帶來深遠的影響一樣,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造就了一個“虛擬社會”,也帶來了現有社會道德難以應付的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網絡道德的發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網絡道德建設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在于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更在于使科技的發展與道德的進步相一致。
新一代的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們把“上網”作為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們在吸取網絡營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不健康、不道德的內容的影響。并且,在網絡的世界中,少了道德規范的青年學生必然會出現種種網絡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現狀
(一)網絡言行隨愈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匿名性特點,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監督。平時,在網上我們常常會遇到招人辱罵的情況。在一些大學校園網的BBS帖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的內容是粗俗下流、惡濁不堪的,甚至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大學生還針對個別教師進行惡毒謾罵和人身攻擊。
根據一份網絡調查發現,有18. 8%的學生在網上聊天或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有61. 8%的學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論壇中曾遇過其他網友使用臟話或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也有人對大學生為什么會使用不文明語進行調查,發現多數大學生在使用不文明用語時,都有著類似的心態,認為“只要不爽,就可以用,他也不知道我是誰;是他先攻擊我的,為什么要忍受……”等。由這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網絡言行是放縱的。
(二)網絡情感缺乏
根據《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上網聊天是大學生上網的一個普遍現象。多數大學生都有著5個以上的陌生網友,有20%的大學生的陌生網友個數多于20個,并且65%以上為異性。QQ ( O1CQ)則是大學生網民最主要的網聊工具,使用者達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網聊工具的分別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關信息是網聊的經常性話題,分別占到63%和53 %同時存在胡扯和對罵的現象23%對于網戀,77%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網戀不應提倡也不應反對,其中12%的調查對象有過網戀經歷。
對于這個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在上網時情感是比較缺乏的。在現實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受物理空間的限制,具有直接性、現實性。而網絡社會則將主體的交往置于“虛擬共同體”中,是一種建立在“人一機一符號一符號一機一人”的交往,存在著機器的阻隔,它改變了人際交往的物理空間環境。網絡將人與人之間現實的直接交往機會大為減少,這就極有可能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疏遠,導致個人產生緊張、孤僻的道德心理障礙,產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現象。
《三)網絡價值觀念模糊
在對大學生調查“你認為在網上最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質”時,有66.1%的學生沒有選擇“誠實守信”,有55. 1%的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對方,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而不能傷害別人”,甚至有13. 2%的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對于不文明語言,有22. 4%的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是現實中不可以使用”,有10. 6%的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中都可以使用”。有35.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私自使用別人的帳號是不道德的。
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對于網絡都沒有誠信。他們在網絡空間中漸漸喪失了中國人應該具備的誠實、優良的品質。
(四)杜會資任意識淡薄
《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還顯示,16%的大學生對網上的傳聞和性內容感興趣;29%的人對網絡黑客表示崇拜,40%多的人表示有機會想試一下黑客行為;網絡文明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一年多了,但仍有1/4左右的人對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認為此舉可有可無。
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是一種新生事物,還沒有形成完備的道德法律規范,而且現實中對網上道德失范行為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即使有制裁,也因網民的匿名使之有逃離懲罰的可能。因而,網絡道德有賴于上網者的道德自律。青年學生正處于心理、行為上的漸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較差,如果過分沉涸于網絡社會,盲目追求絕對的自由與民主,則有可能使個人主義抬頭,淡化應有的道德責任意識。
(五)人格沖突嚴重
調查顯示45. 6%的中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成為“和現實中不一樣的人”,認為去上網就是為了放松自己,尋求新鮮、自由、刺激。希望可以在網絡上表現自己不同的一面。
這份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還沒能夠協調好網上和網下的關系,他們對自己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的道德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實行的是雙重的道德標準,扮演的是雙重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個文雅的“好學生”,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他們卻是隨意使用各種不文明語言,甚至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破譯他人密碼,傳播各種病毒,各種虛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個于現實社會不同的角色。如果這種行為得以長期強化,那么將會對他們人格的健全產生很大的障礙。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是引發網絡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學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發展期,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還沒有正確學會選擇網絡中雜亂的信息。他們的道德觀念正處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發展階段,他律的道德規范與自律的道德原則都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教育。而網絡則是一片沒有國界、沒有傳統藩籬、沒有師長管束、崇尚自我的地方,大學生獨特的道德發展階段,使大學生若稍有差錯,就有可能失去對非道德誘惑的自控能力,最終成為“網絡”的俘虜。
(二)網絡自身的特點是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土壤”
網絡自身的開放性、隱蔽性、虛擬性等特點對于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大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是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環境因素。
首先,在互聯網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傳統、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沖突十分激烈。目前我國在網上要獲得信息的高效服務必須求助于西方發達國家的數據庫,這樣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意識形態以及黃色的、不健康的內容就得以大量輸人。網絡具有的共享性和匿名性,將大學生充斥在一個沒人管制的多元世界,他們極易受到西方文化、黃色信息的熏陶,使大學生固有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遭到破壞,使其陷人泥潭而不能自拔,從而產生種種失范行為。
其次,由于在網絡中人們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人機對話或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大學階段是人們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網絡交往與傳統的具有親和感的人際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難以形成真實可信和安全的人際關系,這使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缺乏感情,使其人際交往趨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會化,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會發展漠不關心。甚至,當他們在網絡交往中上當受騙時,就容易對現實產生懷疑、悲觀和敵意的態度,并且在網絡的交往當中表現出來,從而產生失范行為。
再次,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網,并在網上瀏覽信息、下載和利用網絡資源,甚至在網上發表任何越軌的言論而很少受到懲罰。這種情況使網絡世界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現實世界而成為“虛擬空間”。同時,由于網絡法規建設的滯后,網絡世界的無序狀態促使大學生對自己的網絡言行放縱。
(三)網絡立法的落后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提供了條件
在現實社會中,道德的維系主要是依靠傳統的習慣、社會的輿論和個人內心的信念,同時有時是以國家法律作為最后的保障,體現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結合。網絡社會貫徹著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觀念,互聯網是沒有擁有最高權力的中央控制機構,沒有中心,沒有所有者,任何人、任何結構甚至任何國家都無法控制互聯網。因此,網絡社會中將更多地依靠網民的內心信念,僅靠自律自覺精神來維系網絡道德,這遠遠是不夠的,少了法律的制約,人的行為就會隨意放縱。大學生網絡道德少了他人的制約,他們的網絡行為就有可能失范。
四、培養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對策
高校作為大學生接受教育最為集中的場所,成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培養這一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高等學校首先應當確立起終身德育的教育理念,從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加強大學生民主與法制意識,引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選擇網絡信息等方面去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修養。
(一)確立終身德育理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替周期越來越短,單純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經過時,為了適應終生教育的發展,高校德育也應樹立終生德育理念。我們知道,高校德育的主題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這一德育目標的培養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學、中學、大學德育相銜接,直至終身。所以,高校在德育上要確立終身德育的理念,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修養。
此外,我們還要拓展高校德育的內容。當今,高校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密切,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在德育課堂中除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作用的同時,我們必須將品德教育向社會延伸,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這樣,大學生才能在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學會道德交往與實踐,在責任承擔中樹立起真正的責任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針對網絡文化多元信息流的沖擊,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對網絡保持高度的關注,做到了解、知情、監控。要依靠技術手段切實加強對因特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保護民族文化。高校還要開設一系列關于文化素質的選修課程,培養大學生文、史、哲、體、美等方面的修養。在教學內容上,高校教師應該大量引人人文知識;在教學方法上,要采取座談式、辯論式、專題報告、專題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校園里多舉辦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和播放文化素質教育電視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引導大學生開展以人文素質培養為中心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各種征文、書畫、攝影、藝術展覽及各種社團活動。
(三)提商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網絡的社會是不分對象的社會,只要是真實合理的,就會得到承認和接受。網絡信息的多向傳播不是單一地灌輸,而是將真善美、假惡丑一同展示在學生面前,由他們自己去判斷、甄別。網絡技術的發展必將使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與精神得到培養和鍛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決定了在網上交流的過程中,沖突必將頻繁發生。為了避免引起沖突,能夠在網絡空間中繼續存活下去,就必須遵守“游戲規則”,尊重他人的權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大學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樂趣的同時,應當注重提高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法制意識。
網絡社會的發展是以秒計時的,網絡立法雖然很重要,但其滯后的特點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但是只要在人們心里樹立起一種網絡道德意識,那么,人們就會自覺地去維持網絡秩序、遵守網絡法律。因而,高校要注重培養大學生自覺的網絡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網絡道德。
(四)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
網絡與傳統教育載體的重要區別在于它的開放性和主體的選擇性。面對網絡帶來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要面臨的一個難題。
首先,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在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道德教育必須盡快跟上,這需要家庭、社會的支持配合,致力于網上道德建設,以教育、宣傳、監督、規勸、輿論壓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學生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學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
其次,針對大學生沉迷電腦、網絡的現象,教育的著眼點應當是教育他們學會選擇。一是要讓大學生懂得選擇什么;二是要大學生知道如何選擇。人在網絡,有時常常是身不由己地受網絡虛擬世界的規則、情感所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斷。但人總要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所謂“有利有害”都應當以社會實踐為標準。所以,讓大學生認識到與網絡的虛擬世界保持一定距離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模式及當今大學生學習、生活特點建立健全的學校規章制度。通過紀律,使大學生認識到,在網絡面前必須自行作出選擇,并承擔選擇的責任。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滿足社會的需要,經得住市場競爭的考驗。
(五)重視校園BBS站的輿論引導
目前,許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貼著一些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愿說、不敢說的意見,甚至還出現有人身攻擊或某些內容不健康的文章。對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強對校園BBS的監管外,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正確引導。對此,筆者覺得應該需要堅持三條原則。第一,及時性原則。對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BBS站上的焦點輿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能及時作出反饋,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第二,正面性原則。對BBS站上的提問,盡可能予以解決、回答,而不是回避。第三,柔和性原則。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一種寬松的態度、柔和的手段和大學生進行交流,既要作到理直氣壯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讓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校園BBS的功能,建立起一個道德教育的網絡平臺。
(六)開設網絡道德課程
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挑選一些適時的網絡新聞報道展示給學生看,鼓勵學生深刻分析評論這些新聞事件,引導他們選擇其中一個角度闡發議論,從中發掘可寫的素材,提高作文的質量。例如:一學生在《獻愛心不能流于形式》的作文中,就引用了我在課堂上展示的新聞“2012年10月25日,重陽節扎堆上養老院獻愛心,合肥市老年公寓老人被洗7次腳”,論述了“獻愛心如同一劑營養品,出發點總是有益無害。但再好的補品也要循序漸進,一股腦地灌下去只會導致消化不良。尊老敬老決不能僅僅流于物質需求的表面,更要用心給予精神層面的關懷。忽冷忽熱的心理落差容易讓老人心寒,持之以恒的慰問才能讓他們感到溫暖”。
二、網絡熱點素材的積累
互聯網的產生與發展,使人類信息傳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網絡的開放性,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在互聯網上任意鏈接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同時也可以極迅捷地在網上信息。點擊頻率越多的備受關注的事情,就成了網絡熱點。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把網絡熱點及時告知學生,如“最美人物”“事件”“地溝油”“感動中國人物”等網絡熱點,引導學生對這些網絡熱點進行審視或思考。
于是,就有學生引用“最美司機吳斌”素材,在《論英雄》一文中寫道:“成就‘英雄’,不需要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不需要一些浴血疆場的壯舉,可以是不屈厄運的生活強者,也可以是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普通百姓。吳斌不過是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但他卻用生命的最后六分鐘詮釋了人生的價值,成就了一個平凡人的偉大瞬間,堪稱英雄。”
三、百度百科素材的積累
高中文本作者不乏一些高尚情操之人,特別是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墨客騷人。他們大多命運多舛,有的懷才不遇、仕途坎坷,有的出身卑微、窮困潦倒;有的家道中落、禍不單行。他們雖內心抑郁、傷悲,但更多的是樂觀豁達、淡泊寧靜。課本對這些名人的介紹是有限的,但上課時如果能在介紹文本作者時,打開“百度百科”欄目,讓學生周詳了解這些人的生平、事跡、成就等,可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授課《赤壁賦》一文時,我就讓學生瀏覽了關于蘇軾的“百度百科”資料。后來,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蘇軾一生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茍合當權者見解,不附權貴。當風雨襲來的時候,蘇軾沒有驚惶失措,而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烏臺詩案”使蘇軾受盡折磨,牢獄生活使他嘗盡世態炎涼。在黃州最落魄的日子里,他“回首向來蕭瑟處”,卻感“也無風雨也無晴”。晚年的他被放逐到更為荒遠的嶺南,甚至海南,但他依舊“一蓑煙雨任平生”。試想,如果沒有對蘇軾的周詳了解,又怎能用三言兩語串起他的一生遭際呢?
四、新聞評論素材的積累
新聞評論是對某種社會現象或者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發表看法和見解,澄清一些個人錯誤認識的觀點。新聞評論的主觀性很強,評論者的知識、閱歷、文采,邏輯推理能力等因素都決定著評論者的成功及影響力。好的評論如燈塔,如航標,能撥亂反正,能讓人辨別是非。語文教師平時如能引導學生在寫議論文時仿寫或引用這些精辟的短評,無疑會給文章增添文采和靈氣。
如騰訊網關于廣東佛山小悅悅遭車碾壓的事件分析評論中就有很多內容值得學習。某些官員把人民給予的權力當作裸的牟利手段,“小悅悅事件”出在“草根”上,根子卻在社會精英上。的《小悅悅悲劇反映發展方式上的弊端》一文說:“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道德墮落更不是社會主義。悲劇的發生反映了長期以來我們在發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改變這種狀況,廣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傳教育。”
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多領域的發展,包括知識、情感、人生觀。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接受信息過程中的認知因素,更要關注學生接受信息過程中的興趣、學習方式、情感體驗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知識通過情感、能力這個媒介更好地為學生所接納和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因此,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這個“必要”的過程中,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創設、對于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就顯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相關問題,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政治科任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
學生對科學真理誠心接受往往需要通過科任教師的人格力量發揮作用。因此,中學政治課教師除了掌握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師要身體力行,用自己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高尚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去影響學生,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力量。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在認真鉆研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論素質,加強個人修養,提升自身道德素質,增強法紀觀念和注意自身心理健康問題。
二、創設問題,引導思考,提高能力
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問題有助于鍛煉學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創造能力;有助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應如何滲透、實現對問題意識的培養呢?教學中,我注意做示范,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矛盾,理論與現實的矛盾。同時也要求學生遵循其方法,自己找出矛盾,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八年級上冊“自尊自信”要達到的能力目標主要是要讓學生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自尊心是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能夠推動青少年蓬勃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會阻止人去做損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即自尊使人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樣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為什么必須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形成。這樣示范引導,久而久之,就能使學生從中學到提出問題的一點方法。讓學生有“問題”,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政治課,也要“思維”。沒有思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從而導致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抑或死記硬背、“消化不良”。
三、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教材的講解,提高學生的政治認識,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其道德情感,端正其思維方法,提升其人格魅力。傳統教學方式以灌輸、塑造為主,重認知,輕養成,過分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宰,而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很好地體現。要改變這個現象,學校和教師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將過于空洞、抽象、高大的教學目標細化在每一堂課中,讓學生在具體的、切合他們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得到教育。這一點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來說尤其顯得重要。其次,教師要以滿足學生個性開發和全面發展的需求為目標,根據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靈活地采取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要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研究性學習”,以改變原有令人乏味的缺少生氣的課堂效果。為此,教師不僅要結合書本知識,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表演以及觀看影視、錄像等活動,而且應走出校門,引導學生接觸廣闊的社會生活,開展社會調查,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收集資料、舉辦展覽、板報、撰寫論文、調查報告。這樣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使學生在了解社會的發展、時代要求的過程中培養和鍛煉自己的研究能力、協調能力、社交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
高等職業教育是不同于一般本、專科大學,是具有一定特質的高等教育類型,它培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識、能力結構,強調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和工作過程中所必需的關鍵能力。但目前高職教學內容主線基本是延續傳統的“三段式”,即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課程體系,缺乏課程開發與創新,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適應社會建設第一線工作的技能不足,學生的職業意識不高。“老三段”的課程設置模式難以適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無法實現“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作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以下簡稱“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綜合職業道德法律意識,提高學生適應實踐崗位的關鍵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企業、社會崗位的工作要求探索高職思政“基礎課”的專題模塊教學模式是高職思政課教學與其他一般專本科院校思政教學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構建適合高職教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提高思政“基礎課”教學效率,加強課程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其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
1.教學模式的定義。教學模式是課程觀、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方法及其評價體系等的特定組合形式,即教學模式是由一定的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內容及其進程和安排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特定的組合方法。教學模式是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中介,它既能豐富教學理論,更新教學思想和觀念;又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教學范型,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直接功效。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從課程觀的調整、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方法的探索等方面突破了思想品德課程傳統灌輸的教學模式。
2.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集中體現在“模塊”和“專題”兩個方面。一方面,“模塊”實質是樹立全新的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觀,思想道德修養課或思想品德課是學生從小上學就被灌輸的東西,怎樣使已經成年的大學生從中受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是強制灌輸就能解決的,如果強制灌輸可能會導致學生逆反。通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使大學生注重自身修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強調課程開發,樹立新的課程觀。課程觀,是人們依據一定的哲學觀、教育觀以及心理學、社會學、技術學等方面認識所形成的關于課程的基本觀點和一般看法,即關于什么是最好的課程,如何處理課程領域諸多關系的看法,它是課程開發和管理的指導思想。將高職思政“基礎課”開發成最好的課程,就是使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傳統強調培養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基礎上,擔當起培養訓練學生適應社會崗位所必需的關鍵能力的任務,其中的關鍵能力即學生對信息或問題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雖然高職思政“基礎課”不涉及學生具體的操作技能,但能力不同于操作技能,職業能力強調在復雜的工作情境中進行分析,判斷并采取行動的能力。對于現代工作而言,將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作為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目標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構建高職思政“基礎課”模塊就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需要,打包教學任務。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素質的培養相結合,并融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中。
另一方面,“專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實施環節,采納具體的方法實現“模塊”任務包的任務,結合授課學生的專業及預備職業的特點,將每個模塊具體地細化,針對學生實際和社會現實,按照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用具體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現場教學法以及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發現式學習等符合認知規律的先進教法與學法,同時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如討論分析。以分組方式組織學生討論,由各組代表發言,再由教師總結講解。演講。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準備稿子;或是學生針對具體問題有感而發即興演講,教師最后進行綜合評價。問題學習。可以讓學生獨立或分組提出問題,教師來回答;也可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課后自學。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由“講授”主體變成“引導”主體,學生由被動“聽”“看”為主變成以主動“想”“說”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及職業意識,鍛煉學生思考、學習、表達等能力。
二、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
第一模塊為適應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主要涉及教材緒論部分內容,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正確認識與分析生活學習環境的方法,體會環境對人的影響與作用,培養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使學生弄清楚自己為什么上大學?大學學什么?怎樣讀大學?該模塊開設兩個專題:其一,認識大學,正視自我(2學時),主要采納的方法是學生主體講述對新的生活學習環境的感受,再由教師做總結,解答學生的疑惑,引導學生合理釋放來自環境的壓力或內心不良的情緒,給予學生安慰、激勵。通過師生互動,達到引導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的目的。其二,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塑造全新的自我(2學時),在大學如何學習的問題是大一新生的空白,到底大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新生的腦子里還是有疑問的,所以這個專題適合采納案例教學,尤其是學校典型的學生例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教師要結合每個專業的特點選擇學校的典型,以客觀發生過的事實督促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強重塑自我的勇氣,也可以請已畢業大學生與新生做現場互動交流。
第二模塊為人生觀教育。主要任務是引領學生科學地認識和評價人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初步的思考和設計,使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度,體會學習生活的技巧。該模塊設立“領悟人生真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協調身心關系,學會人際交往”“樹立理想信念,創造人生價值”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采取多媒體教學(觀看音像資料短片)、調查法、問題討論等方法,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內容。
第三模塊為愛國主義教育。教學任務在于調動學生心底的愛國情感,深刻體會何為愛國主義,激勵學生明確歷史使命,從自身出發積極實踐愛國行為。設立一個專題“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2學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這個專題中要學生回顧歷史(如中國的)、正視現在(當今我國的建設及我國所處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讓“90后”的學生真正感悟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采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一些史料和新聞資料動態地展示給學生,并以即興演講的方式讓學生談論如何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主要教學內容涉及教材第一章、第三章的明確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的部分內容和第七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的部分內容。
第四模塊為社會道德觀教育。該模塊主要使學生明確做人的道理。以公德、孝德、職業道德(主要放在第五模塊)為線索展開,設立“加強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培育家庭美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樹立誠信品質”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該模塊內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內容。主要采納調查法、問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
第五模塊為職業教育。主要使學生明確認識到高職生學習必須面向職業的特點,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鍛煉學生求職擇業的能力。該模塊設立兩個專題:專題一為培養職業學習意識,增強就業信心,側重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和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采納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等方法。專題二為掌握就業技巧,科學設計職業生涯,側重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勞動法、合同法和創業教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調查分析等方法。兩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涉及教材第六章的內容。
第六模塊為法制觀教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法律制度,增加學生的法律常識,鍛煉學生的法律思維,培育學生的法治精神。設立“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學習實體法律制度,保護公民權益”“學習程序法律制度,學會科學維權”等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具體采納模擬法庭、案例教學、課下閱讀等方法。
三、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實施中的幾點注意
1.教材問題。我國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使用的是全國統編教材,沒有成熟的適合高職院校的模塊化教材及教參,進行“模塊”抽象時必須嚴格尊重教材,需要教師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科學可行的原則編寫教學內容,結合社會現實、學生實際組織模塊教學。
行政道德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強大精神力量,它通過“自律”方式來潛移默化的作用于公務員的思想意識與價值觀念中。良好的行政道德對行政權力的使用具有規范與導向作用,并通過法律,制度等方式加以推廣。行政道德是一種事前調節,如果公務員喪失其職位所應遵循的道德,極有可能導致以權謀私,腐敗現象的產生,因此,行政道德的作用旨在防患于未然。
一、行政道德缺失的當今現狀
1.為公眾服務的價值目標善為完全確立
社會多元化改革開放前提下,人們的道德規范逐漸喪失一種統一形式,公務員為公眾服務的價值目標也未明晰化,傳統的行政道德規范遭遇沖突,長期以來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范和制度也開始動搖。在沒有穩定的行政道德約束力情況下,公務員的服務意識變得日益模糊。
2.公務員的行政道德急待從他律階段上升為自律階段
公務員的他律規范是表現在對自身行政權力的立法意識上,是一種被動的接受。長期下去,容易形成僵化的行為模式。因此,公務員應該把行政道德運用到自身品格中,規范自身行為,實現從他律階段上升為自律階段。
3.缺乏抵制私心雜念的道德意志
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社會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轉變,部分缺乏堅定信念,缺乏個人修養的公務員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這些極有可能使他們在金錢觀、權利觀、親情觀上難以形成堅定的信念,不能廉潔奉公,自覺抵制各種腐敗行為和錯誤的思想觀念。缺乏抵制私心雜念的道德意志,就很難發揚聯系群眾和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作風。
二、我國公務員道德缺失的原因
公務員行政道德的缺失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而不能從簡單表面的方式上去理解。具體原因有如下兩個方面:
(一)社會方面原因
1.公務員道德意識缺失的根源在于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期突出表現在結構、機制、利益和價值觀念的轉變,是一種形態向另一種形態轉變的過程。改革開放后,中國進入新時期的轉型過程,在這個時期中必然會出現各種沖突和矛盾,同時,由于市場經濟自身負面效應與外部性,使得部分公務員無法抵制外來腐敗思想的滲透,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層出不窮。
2.公務員道德監督機制缺乏足夠重視
長期以來,行政監督體系缺乏一個道德監督部門,由于道德監督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此在當前反腐敗斗爭中,行政道德監督還停留在輿論階段,未有切實的措施。在違法行為發生以后,只是發一些無奈地義憤,并沒有把道德監督滲透到日常行政行為中。
3.社會物質利益分配不公誘發行政道德缺失現象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破除了舊時的平均主義分配模式,同時新的利益分配方式還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出現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利益群體付出與所獲得的回報并不具有等同的關系。
4.對公務員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培訓力度不夠
盡管全國各省市地區都在致力于加強對公務員進行科學管理和培訓,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存在許多困難。經費不足、師資力量不強、教學模式單一等情況。因此,提高公務員培訓力度,科學管理公務員隊伍,成為我們當前提高行政道德的重要目標。
(二)公務員自身方面的原因
1.部分領導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影響其他公務員的日常行為作風
官本位、等級特權、個人主義等觀念在公務員隊伍中還存在,部分領導者憑借其職位高權力大,似乎超脫于權力監督之外,憑借個人喜好來行政職權。在干部隊伍中,這種居高不下的作風,容易形成一種個人主義崇拜,對行政道德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2.我國公務員的整體文化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盡管素質教育與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使公務員整體素質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但是,由于舊的教育模式的影響,使得我國公務員知識結構還存在知識面不廣,管理知識缺乏和知識老化等三個主要方面。一些舊有政府工作人員過渡到新單位,我國舊有模式相對落后,要求我國公務員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行政道德缺失的具體治理措施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的公務員制度是從發達國家“引進”的,而在這個引進過程中,就必然遇到制度與文化環境的矛盾。矛盾的程度愈大,現代意義上的公務員制度愈是難以建立,愈易喪失其本質屬性。因此,為避免公務員制度以畸形的方式在舊文化下生存,必須切實加強我國的思想文化建設,大力發展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 這是治理公務員行政道德缺失的主要方面,從其他方面來看,有以下幾點:
(一)構建公務員行為道德法典,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行政道德雖然能夠影響人的行為方式,但從實質上來講,只是一種內在軟性的約束力。因此,從深層次意義上來講,行政道德需要借助法律力量,才能使道德也能像法律一樣有硬規制,才能確保行政權力在正常軌道上運行,這就需要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二)良好的行政道德規范體系的建立
1.必須要樹立正確的行政價值目標
正確的行政價值目標能夠引導公務員進行正確的行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行政價值目標是公務員特別是具有一定職務的人員在具體行為時所體現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因此,正確的行政價值目標,急待樹立。
2.必須重視廉潔公正的行政道德風尚的營造
若想保持行政權力運行的公共性,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必須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行政道德風尚。當行政權力出現惡性循環,就會每況愈下。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行政道德風尚。
3.公務員基本行為規范的確立是實踐要求
思想品德課開設的緣由主要是因為它對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價值取向等方面有影響,思想品德課由于內容比較枯燥無味,會使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想要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因此本論文主要是以初中思想品德課為例,針對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進行研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對某一事物或者知識產生好奇、興趣的時候,就會從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能夠自己主動地學習探索,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為了更好地學好知識。
一、如何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
(一)創造良好的課堂虛擬教學情景
對于教學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夠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就是能夠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針對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的問題而言,老師在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相關教材內容,創造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堂情景模擬讓學生參與進來,如八年級思想品德法律基本常識教學部分,教師可讓學生模擬“小法庭”“小法官”對教材案例進行分析判定。這樣學生在參與到課堂情景中時,能認真探究和思考。由于思想品德課的教材內容大多數是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和事件,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解決在虛擬情景教學中假設的問題,因為都是模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是與學生的經驗知識相聯系的,因此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產生學習興趣。只有使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比較輕松愉快,制訂多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案,讓學生不再對思想道德課堂產生厭倦感。
(二)利用課堂獎勵的方式鼓舞學生
對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對于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老師的鼓勵和獎勵,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來源于成功的魅力,所以老師要想在思想品德課中激發學生積極性,就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和表揚。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隨時對學生的表現和回答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舞,使學生能夠有得到重視的感覺,因此在上課時會認真聽講,對思想品德課也會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如,現階段全國很多學校都在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小組合作評價機制”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表揚的過程中要做到因人而異,不同的學生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表揚,做到以恰如其分的表揚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三)把教材內容與社會熱點事件相結合
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要盲目地依照思想品德的課本教材進行講解,老師應該在講課之前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把社會當前發生的新聞事件或者熱點問題與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點的關注度。思想品德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通過這些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和熱點問題中存在的本質或者性質,讓學生在了解社會事件、時政新聞及國家發展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利用思想品德課中所學到的內容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意識到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意義,從而產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四)改變傳統形式的課后作業
對于傳統形式的思想品德的課后作業來說,都是大量主觀題型訓練,這樣的形式只會讓學生覺得乏味,更加沒有想要學習思想品德的欲望和興趣,最終導致沒有學習效率。思想品德課的課后作業可以不再是傳統的主觀題型的訓練,老師可以創新課后作業形式,比如在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在課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以“感恩”“責任”為主題的作業――給父母洗腳、幫父母做家務等,也可以讓學生能夠自己進行分組討論,不用僅僅依靠自己的主觀思想做題,可以利用現有的各種多媒體的資源完成,把周圍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利用起來。在最后交作業的時候可以進行分組演講和討論,讓課堂和課下的學習氣氛都能夠變得熱烈起來,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就能夠感受到思想品德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的意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對于思想品德教學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有重要影響。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心智和態度都會有不理智和不端正的現象,這時就需要老師和學校進行一定引導,而主要的引導方式就是通過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態度。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如果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產生了學習興趣的話,就能夠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索,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幫助。
三、結語
由于思想品德課對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有一定影響,對于學生的道德發展和文化修養都有重要意義,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必要。總之,要激發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從課堂教學、課堂表現及課后作業等方面著手,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