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32: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專科法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教學理念方法缺乏創新教學中仍然延續以往的講授型教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對學生主動分析能力的引導和培養,學生自身缺乏對專業理論研究的能力;教學內容也多為知識理論講解,注重學科自身理論體系的完整和知識的系統性,授課中也缺少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內容;運用教學手段比較傳統,方式方法單一,改革進度遲緩,缺乏創新精神,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專業內容的興趣。
(三)實踐教學過少,法律從業技能不足課堂教學內容與法律實踐聯系不緊密,課堂教學立足于書本教學,學習的知識也不過是應用于書本案例,“從書本中來,到書本中去”,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不夠重視,沒有真正的接觸到法律實踐的環節;同時在課程設計上實踐課課時較少,而且實踐課教學也往往流于形式,學生沒有切實的動手動腦,缺失了對從業技能的鍛煉。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技能訓練不足,很難從根本上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設計法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立足點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自主性分析,加強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理念習慣,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成績輕能力,重固有輕創新的舊有理念,在各方面積極做出轉變。
(二)完善課程培養方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課程設計比例更加科學合理,加大實踐課、討論課等培養學生法律實踐能力的基礎課程比例,并力求實現實踐教學的切實有效性,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監管體系,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的質量,為學生適用所學知識提供適合的實踐平臺和機會。
(三)適應地方和區域經濟建設的切實需要立足于學校自身的辦學宗旨和人才培養方向,結合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特點,及時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完善相關課程設置,加強學生從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從業中要求的說、寫、及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出色、具備專業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法學專業應用性人才。
三、法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的實施方法
(一)完善教學內容設計,豐富教學手段,強化創新思維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使不夠明確的教學相關過程具體化,杜絕教師的隨意性,同時加大實踐課程的教學比例,切實完善實踐課程內容,使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實際的書寫、語言、分析等能力的培養和運用,并以考核的方式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各種活動加以管理,細化相關考核細則和規定。在授課來源上邀請知名學者、教授、初高中知名教師、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等來校,以授課、演講、報告及座談等不同的形式,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同時加強教師及學生同外界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加大任課教師對實踐活動的參與,或者任用兼職法律實踐事物的教師任課,保證教學質量。
(二)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判體系,加強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針對學科特點,制定法學專業各門課程相對應的課程改革計劃及進度監察體系,對計劃中各個環節加以實時監控和管理,制定個環節完成設定指標參數,細化各個進程中每個步驟的要求和作用,及時發現計劃中的疏漏和錯誤并作出實時改動。嚴格實施合理的考評制度,實現有計劃的完善過程,逐步形成量化體系。同時加強監控教學、服務教學等工作,在教學管理環節運用科學有效的手段,細化相關規定和實際操作規程,杜絕人為意志的判斷和決定,從教學工作的各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監控,同時運用人性化的規章制度實現對教學工作的支持和對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實現管理的切實有效性。加強管理的同時加強服務理念及實際行為的運作。
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它決定了教師對課程意義的傳播。不同教師保有不同的課程視界,面對相同的教材內容截取的課程信息和教學需求就不同。經調查,農村九成以上的科學教師是非科學教育專業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學課程,因此,他們習慣于運用主要任教的語文、數學等課程視界來理解和解釋科學課程世界,科學課程是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課程為一體的綜合性、復雜性的課程,要在教學中體現科學的本質和真諦,運用理解原有學科的程序與方法,必然會限制教師對多元化課程的理解和認識,75.62%的教師表示不能全方位挖掘課程信息,加上科學課程又是副科,教師們大多疲于應付,追求知識數量而忽視質量能力。
2.從教師的教學定位看。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身份定位與規范課程的過程。每門課程都有特定的課程教學規范以及要求教師扮演的課程角色,不同教師的現實自我與課程的教學規范之間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學探究是科學課程教學的核心,科學活動與實驗是科學探究的載體,農村教師生活在相對比較閉塞的地域環境中,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教學觀念不能適應以做中學為中心的課堂形式,其中更為細微的教學原則與要求不能靈活運用,譬如學生的前概念轉變(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靈活運用的教師百分比,下同)、課堂問題的提煉(40.53%)、知識內容的最佳呈現方式(53.47%)、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64.23%)、探究過程的把握(60.37%)、學生問題如何轉化為教學課題(67.18%)等,這些教學知識的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師們產生自棄心理,教師自我的身份感脫離了科學課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從發展資源的角度講。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外在資源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手段。75.93%的農村教師認為開展課程活動所需的教學設備與實驗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動手為學生設計制作實驗用品的潛能又有限,科學課程的教學僅限于傳統的講授式;教育部門對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所提供的財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從事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從沒有參加過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大都屬于培訓“專業戶”,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培訓完卻沒有從事科學課程的教學;從科學課程教學的設計、實施、評價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與現代技術基本限于互聯網的相關信息,教師因教學任務繁重而無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屬的區、縣有配備專職的小學科學教研員,但仍需要對基礎培訓與學科教研活動組織的真正落實下番工夫。總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組織以及提供給教師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需要有效利用和開發才能實質性地影響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4.從教師專業自主來說。
教學成就感與自我被肯定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決定性動力。成功的教學使教師個體得到學生、校方及其他教職工的認可后,教師服務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權利和愿望就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和進行專業發展的動機也就不斷增大。反之,就會削弱其發展的積極性,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農村科學教師的專業自主現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據統計,校方領導受科學課程的副科地位及評價體系的影響進而對科學課程的輕視態度成為教師個體能否實現教師專業自主的最大的影響因子,77.24%的科學教師激發不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能動力,認為在該門學科上下工夫屬于“吃力不討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權利應體現在語文、數學課程上才能真正彰顯自己的教學效能感和職業成就感。而從調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師長期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思想、“享受著”簡單、粗糙、低水平重復的教學,只有20.65%的教師因動機來源明顯,希望得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權利欲與愿望很大。
5.教師群體的歸屬感看。
提高教師的群體歸屬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動力之一。科學教師群體的歸屬感包括教師與所在學校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理解、教師與科學學科團體之間的“融為一體”。教師的歸屬感越強,教學責任心就越強,教師專業發展動機就越積極。反之,就會削弱其工作情感,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難度就會增加。與所在學校之間的關系方面,73.85%的農村教師期待自己的學校應提高自身的辦學地位與工作氛圍,77.04%的教師認為要提高教師參與學校制訂、規劃、實施整個科學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而不是搞學校“話語霸權”;與科學學科團體方面,93.02%的教師認為學校內部基本沒有形成科學學科教學共同體,甚至單槍匹馬的不在少數,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學任務,所謂的教研活動只流于形式。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培訓等方面,有54.82%的教師近乎沒有。這樣,教師個體所能體驗到的群體歸屬感比較微弱,教師的工作責任感就會比較低,教育部門及學校所要求的教師專業發展要求就較難以實現。
6.從教師的期望回報講。
教師能夠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是教師愿意從事其專業發展的最現實和最根本的動機。根據投資學理論,教師所得到的期望回報超出其投資成本的話,教師進行專業發展的動力就會很強。反之,就會瓦解教師對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對農村科學教師來說,影響他們進行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職稱角度來說,80.03%的教師屬于兼職教師,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科學教師專業發展上將不會給教師帶來正職學科教學上的更專業、更精深的教師素養,得不到自我“事業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從教師教學工作量上來講,一節好的科學課,需要充分準備探究實驗活動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積品),這就需要教師課前、課后付出更多的義務勞動來完成,75.82%教學任務本來就繁重的教師認為投入與回報比例失調。第三,從家長、領導等外部支持方面來講,以家長、領導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評價體系,與主科明顯造成評價等級差距,而忽視科學課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師感到不公平進而對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了消極情緒。
二、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保障機制研究
通過以上對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調查與討論,結果不容樂觀,總體上呈現出盲從、倦怠的負能量,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先進教育下人才必須具備的品質,小學科學教師承擔著培養具有此科學意識的未來文明人的艱巨重任,農村科學教育又是我國科學教育的軟肋,必須針對性地提出保障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順利進行的機制,才能保障農村科學教育健康、科學成長。
1.教師自我對科學學科認同感的提升。
教師對科學教育理念、科學專業知識、科學教學知識等方面的認同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源性動力,它可以促使教師認清其專業發展的方向。培養教師自我對學科的認同感,需要從激發教師的學科認同意識、認同情感、認同行為三方面入手:
(1)在學科認同意識方面,農村科學教師對科學學科的自我認知意識比較單薄,意識決定行為,教師應對自己的學科角色、學科使命、學科行為等方面進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創新與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師個體在教學中的身份,不斷調整、改進、建構自己的教學行為。
(2)在學科認同情感方面,農村科學教師存有信心低迷體驗、強化積極情緒有限等心理反應。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譬如教學目標的達成、科學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選擇與實施等方面)都需要納入積極的情緒情感來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批判,才能保障學科認同的形成過程有效、順利。
(3)在學科認同行為方面,教師對科學學科的認同感最終會映射到教學實踐活動中,農村教師的教學現狀表現出消極、應付的行為,教師與教學活動之間是雙向的實踐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科的認同會影響教師是否會主動地、深層次地開展符合科學課程要求的教學實踐活動,相應的,教師的學科認同感也會在實踐問題中不斷重構、內化,從而有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化與成長。以上教師的認同意識、情感和行為的科學培養需要營造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氛圍才能真正的落實與提升。
2.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氛圍的營造。
要使教師能合格地投入科學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來看,除了自身不斷的努力學習發展外,必須綜合考慮問題,通過學校、教育部門、社會、主管部門等為專業發展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轉化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具體表現在:
(1)培訓機制的建立,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利用視頻、講座、辦班等多種形式,為提高科學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而努力;
(2)發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門下決心利用法規、政策(如考試制度、證書制度、職稱制度等)約束使得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穩定、有序地進行;
(3)管理機構的統一,需要從教師的任職、升職、發展、業務等方面入手,嚴格要求各級各類教師管理機構必須有一致的培養和發展標準;
(4)物質待遇的配備,農村大環境總體還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師們的住房條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關照,農村教師才能無后顧之憂擁有真正的歸屬感;
(5)社會環境的配合,農村開展科學教育有其劣勢也有其優勢,通過循環播放科普影片、張貼宣傳畫等形式向農村人說明科普的重要性,創造農村愛科學的氛圍,尤其家長要支持科學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完成教學任務。
3.探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基本模式。
進行科學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必須符合農村地方特色、考慮農村實際情況,成立專門的認證機構(一般由大學研究者和優秀的教研員來承擔)來驗收教師的發展情況并與教師評職稱緊密掛鉤,本著農村教師專業自救、外部機構支持的總體原則設計了以下三種發展模式:
(1)教師自主專業發展模式。農村學校分布廣、地域形式復雜,最現實的發展模式是激發教師個體的意識,實現教師自我教育。具體途徑有:教育管理部門與大學教育機構要錄制一套供農村教師個體發展的視頻光盤,內容包括典型的學科教學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探究實驗活動的開展、農村教師開展講課、說課、評課的現場實況等科學教師教好書必備的知識光盤配套給農村教師學習,學習情況由校長監督、落實。最后,教師要錄制一節結合光盤知識所上的科學課與學習感悟供認證機構檢驗并作為評職稱依據。
運動人體科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性學科,是利用生物學和醫學知識探究體育運動對人體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等方面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的學科。它既涵蓋體育科學中的運動生理、運動生化、運動保健和康復、運動生物力學等課程,也包含生物科學和醫學等學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1998年教育部將運動人體科學設置為本科專業,屬于教育學的體育學類。2004年普通醫學院校開始招收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學生。但因該專業招收的對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再加上該專業是一個新專業,缺乏辦學經驗,大部分醫學院校在培養方案和專業建設上,基本上套用體育專業和臨床醫學等專業的相關課程,難以體現“以運動的方式和方法去解決人的健康新問題”為特色的課程體系,導致在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上產生了偏差。為了更好地促進運動人體科
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筆者就醫學院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發展方向談以下幾點心得。
一、醫學院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目前狀況
1.培養方案。運動人體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順應了我國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國擁有該專業的本科院校達27所,其中,已招生的醫學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總體培養目標和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所提出的培養目標基本一致,即“培養具備運動人體科學理論和實驗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體育科研機構、運動練習基地和保健康復等部門,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教學、科研、競技運動和康復指導的高級專門人才。修業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2.課程設置。因該專業緣起于體育院校,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設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們的體育技能素質又較差,再加上大部分體育院校缺乏臨床醫學專業作支撐,導致在課程設置中基礎課程偏多,而醫學知識過于簡單,非凡是“在神經系統、骨關節、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復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學方法在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就更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院校在醫院實習的時間偏少,不能很好地適應運動康復的要求。
3.教材建設。教材是規范課程內容,體現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教材建設嚴重滯后,大多是使用臨床醫學專業和體育教育專業中的相關教材,在教學內容上難免造成不連貫性,影響教學質量。教材和培養目標不相匹配,就很難適應現在的教學要求。
4.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因所學課程大多為體育方面的知識,而大多數學生的愿望又是想成為康復治療師,再加上目前社會上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了解和熟悉不足,導致該專業的畢業生“能在中等以上學校、體育科研機構、運動練習基地和保健康復等部門,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教學、科研、競技運動和康復指導”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業前景不盡如人意。
總之,隨著康復治療學專業的發展,若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不拓寬專業培養口徑,不改變招生對象以及學位授予方式,不對該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則在醫學院校的發展道路將舉步維艱。
二、醫學院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發展前景
中國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由此而帶來的老年人身體鍛煉和病后康復等新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為此,學校必須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為培養社會所需的既懂醫、又懂鍛煉的復合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人才而努力。
1.培養目標應和市場需求相統一。在現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新問題的背景下,體育運動在這類疾病防治上的重要功能已初顯端倪,作為主要培養專門從事“體療”人才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已成為社會緊缺專業。為此,醫學院校應根據其獨特的資源優勢,靈活把握培養目標,既不能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混同于體育教育學專業,也不能將它類同于康復治療學專業。應根據市場需求,認真探索體育和醫學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如何運用體育的方法解決人的健康新問題”這一主線,制訂培養方案,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以滿足社會市場需求。醫學院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業務培養重點應是摘要:把握體育、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各項基本的體育練習方法以及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學會運用運動處方解決人類健康新問題,即在把握醫學理論的基礎上,采用適宜的運動量和運動形式來促進人體組織結構和生理機能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顯醫學院校特色。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始建于體育院校,“落戶”于醫學院校,為了和體育院校互補,凸顯醫學院校運動康復的特色,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成為較好地從事保健康復工作的“體療師”,應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學模塊和后期專業分流的方式,合理設置教學課程。具體來說摘要:第一,要將招生對象由“普通理科生”調整為“體育生”,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或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間,采取公共教學模塊,讓學生把握體育學及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干課程除大學公共課外,應有系統解剖學、功能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基礎醫學概論、中醫骨傷學、運動營養學、運動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創傷學、運動處方原理等課程。第三,在大三開始進行專業分流。一為“體育保健和康復”分流方向,主要是將學生培養成從事保健康復工作的“體療師”,主干課程為醫用物理、臨床醫學概論、醫學影像學、康復評定等,授予其理學學士學位;二為“休閑體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休閑體育發展所需的學術探究、技術指導以及教育、組織管理和策劃的能力,主干課程為教育學、休閑體育概論、休閑體育社會學、休閑體育管理學以及體育技能實踐系列課,授予其理學學士學位;三為“體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將學生培養成懂得康復保健知識的中小學體育教師,主干課程和師范院校的類同,授予其教育學學士學位。
3.合理布置畢業實習。實習是學生即將工作前的一個培訓階段,為學生向職場轉變做預備,非常重要。專業分流為“體育保健和康復”方向的學生,主要布置在醫院康復科進行實習,時間一般為6~8個月左右;專業分流為“休閑體育”方向的學生,主要布置在健身俱樂部或中學進行實習,時間一般為2個月左右;專業分流為“體育教育”方向的學生,主要布置在中小學進行實習,時間一般為2個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學生在第8學期返校后,針對實踐中出現的知識和技能空白,有所側重地進行補課。
三、對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發展的建議
為更好地促進、規范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深化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改革,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應組織專家編寫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的培養方向及人才培養目標,在招生對象方面,應將普通理科生改為體育生,以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因普通理科生體育技能稍差,對體育運動的喜好不濃。
同時,要瞄準人才市場需求,加大宣傳力度,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和適應性,使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建設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參考文獻]
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與質量,與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很不相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縣域經濟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和資源依賴型特征,使其發展受到局限。特別是隨著資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環保要求的提高,傳統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既對縣域經濟轉型提出了緊迫要求,也為縣域經濟轉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文對此加以探討。
一、科學發展觀要求實施新的縣域經濟評價體系
長期以來,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財政收入及人均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速等主要經濟指標為衡量標準的。受這樣一種評價體系的主導,黨委、政府在領導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由此形成五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一,政府履職單一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由于過多地強調經濟總量增長,必然導致其他職能的弱化,形成全體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得不到發揮。其二,社會發展邊緣化。以完成經濟指標為最高追求和單邊追求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是縣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被黨委政府邊緣化,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其三,資源消耗升級化。為了招商引資,縣級黨委、政府以廉價出售、出租、轉讓土地、礦藏、森林等自然資源作為手段,加快發展資源型企業,由于資金和技術力量不足,導致資源浪費嚴重,縣域經濟指標伴隨資源的高消耗而增長。其四,環境破壞嚴重化。縣域擁有河流、礦藏、森林等豐富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比較好,由于過度開采資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補給措施,加之工業項目造成的廢物排放,使縣域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環境保護的任務更加艱巨。其五,縣域矛盾擴大化。在縣域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為了爭項目、爭進度、爭形象,往往對被征地農民和被拆遷居民采取強制性措施,導致農民與企業、政府之間的矛盾突出,影響縣域穩定與和諧。
上述諸多問題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縣域發展理念及評價標準,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適應,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存在差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對縣域發展的基本理念進行調整,確立新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的確立,應體現五個方面的要求:其一,體現統籌發展的要求。評價縣域經濟發展,不能單純以經濟指標進行核算和比照,應該把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統籌起來,既要看城區,也要看鄉鎮,既要關注經濟發展速度,更要關注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及與社會發展的互動性,注重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潛力及社會基礎。其二,體現協調發展的要求。協調是科學發展觀對縣域經濟發展轉型的一個基本要求,縣域雖小,內容體系卻非常完備,發展縣域經濟,不能孤立地搞經濟項目建設,應該促進經濟項目和社會項目的協調發展。即使在經濟領域中,也應使工業項目、農業項目、商業項目等結合起來,注重項目建設間的聯動效應,使項目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其三,體現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新型縣域經濟發展評價體系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評估應作為一個重要標準,對GDP、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形成,要對其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狀況進行科學評估,防止過度消耗能源和破壞環境,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其四,體現和諧發展的要求。縣域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發展縣域經濟,應該考慮縣域干部群眾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并充分考慮縣域干部群眾的利益訴求和承受能力,在關注經濟指標增長的同時,更要關注人民群眾生質量提高的幅度。其五,體現民生發展的要求。發展經濟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縣域貧困人口比較集中,必須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重點解決城鄉困難群體脫貧和社會救濟問題。
二、科學發展觀為縣域經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科學發展觀由傳統“發展就是經濟增長”轉變為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理念、發展內涵、發展道路、發展目標、評價體系等的變化及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策取向,為縣域經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1.緩解了縣域經濟指標增長壓力,提供了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調整機遇期。長期以來,縣域經濟發展過度重視經濟指標增長,指標論英雄,數字出政績。在這種發展理念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為全部精力抓經濟,抓經濟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長。為了完成經濟增長指標任務,縣級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項目,不僅政府職能被扭曲,而且在經濟指標增長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與資源浪費。提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使縣級黨委、政府能夠從單純抓指標增長的思維定勢和壓力下解放出來,進而從縣域發展全局出發,進行縣域發展戰略布局的調整,為實現縣域經濟轉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機遇。
2.扭轉了縣域基礎建設和社會發展薄弱狀況,提供了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社會基礎。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是發展縣域經濟的一個根本方向。然而,以項目為載體的縣域經濟建設,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緩慢,一個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縣域基礎建設和社會發展嚴重滯后,既缺少經濟建設、項目建設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又使縣域經濟建設、項目建設缺少強有力的軟實力支撐,特別是人才匱乏,管理落后,使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受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基礎建設和社會發展、生態發展等擺上重要位置,推動縣域黨政工作機構開始關注縣域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從而改變縣域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失衡狀態,進而為縣域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奠定社會基礎和人才保障。
3.國家逐步調整產業政策和相關政策,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黨和國家所確立的重大發展理念、指導思想,必將圍繞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宏觀層面進行產業政策調整,在財政、金融、稅收等各個方面向縣域傾斜,著重解決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發展等領域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特別是加大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投入力度,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這一切,都使縣域經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農業、農村、農民在縣域發展中占有較大比例,也縣域發展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和最為薄弱的環節,依靠縣域自身的力量難以得到解決,從而成為影響縣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家在政策層面進行調整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為縣域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有利機遇。縣域可以抓住“三農”政策調整的契機,在推動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農民市民化、鄉村城鎮化、管理社區化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
4.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增強了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經濟建設、項目建設的環境影響與評估,被納入到法制軌道,有利于加強環境保護,這對縣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資源豐富是縣域發展的基礎,資源型企業是縣域發展的依托,但在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環保措施,不僅造成縣域生態破壞嚴重,影響縣域氣候和環境狀況,而且形成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使縣域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宏觀層面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狀況將得到改善,從而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保護力度,這不僅對于恢復和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有利,而且促進企業更新設備、提高技術,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三、科學發展觀使縣域經濟面臨轉型壓力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縣域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而且挑戰大于機遇。科學發展觀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挑戰,主要是傳統縣域經濟發展理念、發展道路、運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臨轉型壓力,縣域經濟如何從傳統發展觀相適應轉型到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需要系統性創新和變革。
1.科學發展理念要求縣域發展思路轉型
科學發展觀對發展內涵、發展道路、發展方式、發展評價體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與傳統發展觀相比,科學發展觀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征:其一,強調發展要以人為本。發展由人來推動,同時又要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最終體現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程度。其二,強調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發展應該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發展,是包括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生態發展在內的統一體系。其三,強調發展的和諧性。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應該是協調的、和諧的,不能只注重一個方面而忽視其它方面,單一經濟增長并不代表發展的本質和社會進步程度。其四,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發展應具有全局和戰略眼光,既要考慮當前,還要考慮今后和資源、環境的保障能力。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理念,使傳統縣域經濟發展思路面臨轉型壓力,如何從單一注重經濟增長轉到注重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共同進步,如何從單一注重經濟增長規模和速度轉向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如何從“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轉向注重節能環保產業開發,等等。這種與科學發展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思路的確立,需要一個較長和痛苦的過程,也是縣域經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2.國家宏觀政策調整要求縣域經濟結構轉型
為了推進科學發展觀在實踐中得到貫徹,國家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相應調整,一方面,加大了對“三農”、社會發展、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杠桿,對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產業發展進行了限制。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對縣域經濟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結構性調整壓力增大。其一,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增大。長期以來,縣域經濟增長中,第一產業占較大比例,在縣域GDP中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第二產業是縣域經濟的支柱,但產品科技含量低,資源主導型項目為主體,產品關聯度弱。第三產業發展薄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對三次產業結構進行較大調整,由過去更多地關注第二產業轉向提高一產和三產的質量、規模,使三次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其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在縣域三次產業總體布局失衡的同時,每一個產業的內部,也都存在失衡狀況。如在第一產業中,種植業占主體。在第二產業中,采掘業和加工業占主體。第三產業中,以城市商業為主體。每一產業內部都缺少有帶動作用的核心集群,使產業發展壯大受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調整產業內部結構以增強產業競爭力成為必然選擇。其三,產業項目調整壓力增大。縣域產業是以縣域項目為支撐的,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一些縣域傳統經濟項目,如采礦、冶煉、礦產品加工等,國家政策支持力度減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場準入和經營門坎提高,在新項目沒有建立起來之前,老項目面臨淘汰出局風險,使縣域經濟發展面臨項目調整壓力。
3.資源短缺與環保力度加大要求縣域增長方式轉型
簡單、粗放、科技含量低、資源依賴及高污染、高消耗、低產出,是縣域經濟傳統產業發展的基本特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縣域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要求提高,一些傳統發展項目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而將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資源為依托的傳統外延式縣域經濟增長方式面臨轉型壓力。其一,項目建設的資源約束增強。不能再以廉價出讓、出租土地、礦山等資源作為招商引資的籌碼,逐步提高的投資強度,提高了縣域項目建設的成本,使縣域招商引資的競爭更加激烈。其二,項目建設的環境約束提高。隨著環境保護立法和執法力度的加大,項目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要求更加嚴格,環保設施投入增加,一些對環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壞力的項目將禁止上馬,這將對縣域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三,項目建設的資金約束顯現。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國家加大了金融領域的宏觀調控力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使企業融資面臨更多困難,而銀行貸款又是縣域經濟增長的主要資金來源,由此迫使縣域尋找擺脫投資拉動之路。基于上述種種情況,縣域經濟增長方式亟待轉型。
4.以人為本與構建和諧要求縣域領導方法轉型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構建縣域和諧社會。這一本質要求,對縣域經濟發展和轉型具有重大影響。其一,堅持以人為本必將增加縣域經濟發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質資源之外,廉價勞動力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優勢。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使國家從法律和政策層面更加注重保護群眾利益和群眾訴求,加強了對企業用工行為的監督,并對提高勞動力工資和改進勞動力工資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規定,這一切使得勞動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業用工成本。其二,堅持以人為本必將增加縣域決策難度和復雜性。長期以來,縣域經濟決策更多關注項目建設的速度,而對百姓訴求關注較少,堅持以人為本與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縣域黨委、政府在做重大決策時,必須考慮涉及到的群眾利益保護,依法制止項目建設過程中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這將使決策難度增大而且復雜化,傳統決策方式與方法需要加以改變。其三,堅持以人為本對縣域領導方法提出新挑戰。傳統縣域領導方法具有極強的“霸權”色彩,法治觀念比較薄弱,黨政領導個人主導型濃厚,由此也為不和諧因素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使這種傳統魄力型領導方法面臨轉型壓力。
四、縣域經濟應對科學發展觀的策略選擇
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既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對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轉型要求。在機遇與壓力面前,縣域發展應該積極應對,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養,推進干部隊伍轉型。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縣鄉領導干部起關鍵作用。應對科學發展觀要求,推動縣域經濟轉型,首先需要對縣鄉領導干部進行轉型教育,推動干部隊伍轉型,由具有科學發展理念的縣鄉領導干部主導縣域經濟轉型。為實現干部轉型目標,其一,應加大用科學發展觀武裝縣鄉領導干部頭腦的教育力度。采取剛性措施,對縣鄉領導干部進行以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使其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和意識。其二,應著力提高縣鄉領導干部綜合素質。改變干部教育中的實用主義傾向,加強縣鄉領導干部理論修養,提高領導干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其三,應強化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領導干部能不能踐行科學發展觀,除其能力、素質原因外,最為關鍵的因素在于考核評價體系能否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特別是在干部政績考核過程中,應改變“經濟指標定乾坤”等“一票否決”作法,由只重結果轉向重視決策、重視過程、重視全局、重視前景,只有考核評價體系體現了科學發展觀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才能真正樹立科學發展的思維,實現縣域經濟轉型。
2.加強縣域發展規劃,優化縣域發展目標。實現科學發展和縣域經濟轉型,既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更需要循序漸進。因此,應加強對縣域發展規劃的科學性研究與論證,使縣域發展規劃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①以體現科學發展觀為要求,調整和制訂縣域中長期發展規劃。縣域中長期發展規劃體現縣域發展策略,具有長期指導性,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調整和確立縣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統籌起來,作為縣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綱,對于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具有戰略意義。②以優化項目布局為重點,調整和制訂縣域經濟發展規劃。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項目建設的重要性。應在縣域發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按科學發展觀要求,對項目建設的總體布局進行規劃,制定相應的經濟發展規劃、土地調整規劃等單項規劃,為科學發展觀提供規劃支撐。③以強化目標激勵為手段,制定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應強化目標激勵的作用,從縣域實際出發,制定規劃實施的具體發展戰略,使科學發展的目標與科學發展的實踐結合起來,推動縣域經濟逐步與科學發展的要求接軌。
關鍵詞:旅游體驗分散經營體驗營銷矛盾鳳凰
自1997年湖南省分別以委托經營和租賃經營的方式轉讓張家界黃龍洞和寶峰湖景區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4年底,全國已有超過300個景區(點)以不同的方式轉讓了經營權。經營權轉讓后的經營管理效果好壞參半,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矛盾與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本文就旅游景區的分散經營與旅游體驗之間的矛盾加以探討。
1旅游體驗的內涵
旅游者開始旅游時,便開始了一段體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旅游者通過不斷與外界發生各種聯系,不斷從外界獲得各種知識,并因獲得愉悅而滿足其旅游需要。旅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體驗,謝彥君教授明確提出過“旅游現象的硬核是旅游體驗”。因此,旅游體驗過程是旅游個體通過與外部世界取得暫時性的聯系從而改變其心理水平并調整其心理結構的過程,是旅游者的內在心理活動與旅游客體所呈現的表面形態和深刻含義之間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結果。對旅游體驗的衡量直接涉及到旅游者的主觀判斷、旅游者主觀價值認識等心理學范疇問題,一般采用主觀變量予以測量,在最概括的層次上,本文可以用幾個主觀指標來衡量旅游者旅游體驗的質量,即滿足感、淡漠感和失望感。
2旅游景區分散經營與旅游體驗的矛盾及產生原因
矛盾表現
在市場經條件下,全國各地一些著名景區出讓經營權的行動表明市場經濟的資本規律正在發揮作用,景區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對傳統管理和運行機制的創新,越來越受到投資商的垂愛。自主經營一方面為景區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一些經營方法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旅游體驗,二者之間的矛盾也隨之產生。
以湘西鳳凰景區為例,鳳凰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小小城鎮卻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例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虹橋、吊腳樓、楊家祠堂等,處處彌漫著古香古色的氣息。然而在經營權轉讓前其經營狀況卻不盡人意,自從經營權轉讓后,經營者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經濟效益日益明顯,不但增加了當地居民的就業,而且也帶動了鳳凰一帶經濟的發展。但是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考察其旅游體驗,卻并不盡如人意。舉例來說,該地在經營策略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鳳凰的經營者2005年夏秋季實施通票制,也就是說,游城內六個主要景點門票價為80元,各個景點不再單獨賣票,為了測評旅游者對鳳凰經營權轉讓后夏季實施通票制的經營策略的旅游體驗,筆者于2005年8月20日專門作了一次抽樣調查,簡單設計了一份問卷,繼而對旅游者的體驗程度進行了調查,然后對所獲得的數據運用社會學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評價。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為91.5%。經分析得出:98.5%的散客對通票制不滿意,甚至很失望,他們大多認為因為時間或金錢關系來這里只想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例如一代文豪沈從文故居、泛舟沱江欣賞古香古色吊腳樓等,而不必買全票;36.4%的隨團游客表示滿意,25%的隨團游客表示無所謂,38.6%的隨團游客表示不滿意,主要原因是時間關系,往往規定的景點游不完。可以看出,旅游者對該地實施通票制的旅游體驗的淡漠感和失望感占據主流地位,旅游景區個體經營與旅游體驗之間的矛盾也隨之產生。
原因分析
景區分散經營者與旅游體驗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由于這些地區轉讓景區經營權后各自的利益要求不同決定的,具體表現為:
旅游資源本身的原因旅游資源是自然、歷史、社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資源。它具有其他各種資源的一些共性,更具有它自己的特性。作為地理環境的一部分,它具有地理環境要素所具有的時空分布特征和動態分布特征,社會和文化因素又是這類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賦予了其特有的經濟特征。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旅游資源具有許多自己獨有的特征。例如,旅游資源具有不可轉移性特征,其形態特征、生態環境和旅游功能都是獨有的,不可復制,也不能移動,如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是不能仿造的;沈從文故居與熊希齡故居不可轉移;沱江與吊腳樓組成的意境不可轉移;幽深碧藍的天山天池,同其周圍的雪山、綠樹的組合,更使其具有不可移動性。當旅游資源被開發成旅游產品并被出售時,同樣具有不可轉移性,在異地創制或生產的旅游產品與旅游資源本體相比在價值上一般都要大打折扣,這是由模仿的性質和能力決定的。正是由于旅游產品的不可轉移性特征往往造成旅游資源的稀缺性,為個體經營者進行壟斷經營提供了前提。
景區個體經營者的原因
分散經營者進行承包經營或租賃經營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獲取經濟利益,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在自己的承包或租賃期內獲取最大利潤。許多個體經營者制定的相關措施缺乏長期戰略眼光,更多地只是追求短期效益,利用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轉移性特征進行壟斷經營,最大限度的獲取經濟利益,而忽視了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夏秋季對鳳凰而言正是旅游旺季,實施通票制對于那些向往鳳凰而來旅游的游客,縱然許多游客(尤其是散客)對通票制不滿意,但既然遠道而來肯定要觀賞幾處較為典型的景點,這樣一來經營者無形之中增加了經濟收入,符合經營目的。旅游者個體的原因中國有句俗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但是在當今世界,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人在各地旅行、游覽,也就是說,這些人都在進行著某種旅游體驗,那么是什么原因讓眾多的人四處奔波,千里跋涉,外出旅游呢?許多心理學家都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主要從種類繁多的旅游動機來解釋。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泊特•麥金托什和沙肯特•格普特提出旅游的4類動機,即身體健康的動機、文化的動機、交際的動機、地位與聲望的動機等,心理學家利奧得也列舉了好奇心、運動、娛樂、宗教、宗教、公(商)務、探親訪友及尋根、自我炫耀等八種旅游動機,等等。旅游者進行旅游體驗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滿足各種旅游動機,旅游體驗的滿足與否是決定一個旅游者是不是滿懷愉悅回到家中的決定性因素,而時間和金錢是制約當代旅游者進行旅游體驗的兩個重要因素(對于散客而言更是如此),旅游者的時間和金錢只有真正得到旅游經營者的尊重,令旅游者感到滿足的旅游體驗才能實現。
3解決景區個體經營者與旅游體驗之間矛盾的措施
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景區經營者轉變營銷觀念
作為景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樹立“旅游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的觀念,把旅游者的滿意與否作為衡量自己工作成敗的主要尺度。現如今,人類已進入體驗經濟時代。體驗營銷是指從生活和情境出發,塑造感官,感情體驗與思維認同,以此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或培養顧客忠誠度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例如白沙集團的“鶴舞白沙,我心飛翔”;萬寶路的萬寶路精神等無不設身處地的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以“體驗”的方式打動消費者。體驗營銷吸收了感情營銷、文化營銷的成份,同時又是結合體驗經濟時代新的消費文化的創新,豐富了體驗的內涵。把顧客體驗分為感官體驗、情感體驗(包括情緒體驗、感情體驗、娛樂體驗)、教育體驗、成就體驗(生活方式體驗)、遁世體驗、氛圍體驗等。體驗營銷對景區經營者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在經營戰略上制定體驗營銷戰略、不斷進行體驗營銷業務的創新,充分利用旅游者的感官體驗、情緒體驗等來打動旅游者,例如在門票購買上,不管是旺季還是淡季,完全可以靈活的制定,不管是針對隨團游客還是散客,由游客根據自己的時間、金錢來定,禁止強買強賣的行為,盡力讓旅游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使其旅游體驗獲取最大的滿足。
加強監督與管理
為了保證景區經營權轉讓后能健康發展,必須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使景區(點)經營權轉讓后實現政府、獲得經營權的企業、景區(點)所在的社區及其他相關利益實現帕累托最優,使作為自主經營的企業在相關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合法經營,使具有監督管理權利和義務的地方政府、社區居民以及相關部門實現在保護景區(點)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正式與非正式監督力量和監督管理職能,保證旅游景區(點)的經營權轉讓模式的成效,最大限度滿足游客的需要,從而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景區(點)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案例法在稅法教學中是廣泛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直觀理解稅收規定能很好的解決稅收法規抽象、不好理解的問題。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案例法在應用時,應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一般是通過高考升上來的高中畢業生,學生一直接受學校教育,對社會經濟活動、企業經營情況并不熟悉,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綜合性的稅收案例未必適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如果教師在列舉案例時,選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或學生耳熟能詳的身邊企業為背景舉例說明稅收法規的規定,即使業務是虛擬的,學生也會因對企業的了解而愿意傾聽,案例教學就變得生動、有趣、好理解,從而使學生愿意由淺入深的思考。
2.比較分析法的應用
目前,絕大部分稅法教材都是以稅種為線索,按照實體法、程序法的順序編排稅法教材內容。在具體稅種介紹時,按照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率、應納稅額的計算、納稅時間、納稅地點、稅收優惠等稅法構成要素來具體組織教材內容。教材中對稅收規定的描述基本采用法規原文,這使得稅法教材類似于法規的匯編,語言晦澀,缺乏可閱讀性。同時,也使得初學者認為每一部分內容間是獨立的,每一個稅種是獨立的。教材內容的割裂影響學生對稅收法規內在聯系的認知。同時,法規堆砌式的教材,需要學生根據抽象規定理解企業業務。而實際中,辦稅員是根據企業業務查找適用的法規。學習思路與實際操作的思路截然相反,這也是稅法教學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高質量的再現實務的教材不是一朝一夕能編寫出來的。真正以企業為背景,通過企業業務介紹辦稅流程、涉稅義務和納稅方法的稅法教材目前幾乎沒有。在這種現狀下,要提升稅法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線索,通過講授法介紹稅收法規,這樣授課能保證授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但同時要多運用比較分析法,如不同稅種的相關性分析,以消費稅和增值稅為例,消費稅的納稅人同時要交增值稅,所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人都要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通過對稅種征稅范圍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同一企業會涉及多個稅種。比較分析法不僅可以用于稅種間的比較,也可以用于不同行業的企業承擔的納稅義務的比較。如通過比較酒廠和酒類批發企業承擔納稅義務的差別,使學生清晰認識消費稅和增值稅各自的納稅環節。
3.歸納法的應用
稅法教材對稅種孤立的介紹,使得學生錯誤的認為各個稅種間是獨立的,相互不交叉。這種潛在的錯誤認識帶到工作實際中,就會造成學生面對實際業務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將稅收規定與企業業務結合起來。因此,在稅法教學的某幾個階段,或者在完成全部稅法教學任務之前,稅法課程教師可以對全書內容做歸納,這種歸納不是以教材為線索,而應以企業類型為線索,如分別以制造企業、施工企業、商業企業、服務企業為背景,總結每類企業可能涉及的稅種。還可以進一步將涉及面最廣的制造企業根據企業組織形式和規模的不同,細分為公司制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并分別歸納不同組織形式、不同規模的企業可能涉及稅種、計稅方法、納稅義務及稅收負擔。通過不同類型企業、不同規模企業、不同組織形式企業涉稅義務的歸納總結,讓學生直觀認識稅收法規的抽象規定如何影響企業的具體納稅行為。
4.演示法的應用
在稅法教學過程中,授課效果最差的莫過于有關納稅程序的規定,如企業稅務登記程序、辦理稅務登記報送的資料,各稅種納稅申報的程序及報送的資料、增值稅專業發票的管理以及稅務爭議的處理等等。關于納稅程序的規定,教材內容一般是簡單列舉的方式加以介紹。如果教師也照本宣科,那么稅法課堂將變成一潭死水。對此類內容,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通過展示實物圖片的形式介紹企業辦理稅務事項時應準備的材料,在此基礎上,說明相關稅務事項的程序,那么教師授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看到的不再是抽象的文字信息,而是真實的圖片,圖片信息會給學生留下更直觀、更深刻的印象,也會使學生愿意跟隨教師的引領完成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
專科院校的學生一般高考分數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學生進入專科院校的目的是繼續“專升本”,最終完成本科學業。專科院校的學生整體英語能力較低,在英語基礎、詞匯量以及語法知識等方面存在嚴重的欠缺,給專科英語教學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著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不足、甚至是厭惡英語學習的問題,導致專科英語教學工作難以開展。另外,專科院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普遍存在被動情緒,很少有學生會根據自身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英語學習計劃,甚至連教師布置的預習、復習內容都很難完成,根本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2)專科英語教學效果不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首先,英語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教學目標除了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以外,還要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充分體現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形式、新特點,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往往還是基礎的語言能力訓練,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十分欠缺。其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學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基礎較為薄弱,教學方式方法落后,無法將這些特點展現出來,也就達不到英語課程教學的標準。
(3)專科英語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當前很多專科院校采取分級教學模式,以對專科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進行補充、更新,例如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到課堂中、為學生推薦多種課外讀物和自學教材等等,但英語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仍然存在,很多專科院校使用的英語教材與本科教材是一致的,教材的內容設置與學習難度與專科院校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情況不符,缺乏實用性強、難度適中的專科英語精品教學教材。
2交際語言教學方法相關內容闡述
交際語言教學方法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大力發展的背景下形成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語言教學方法。這種語言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是Hymes在1972年提出的關于交際能力四個方面的認知理論,這四個方面認知分別是可能的交際形式、可行的交際心理、得體的交際語境以及交際實現。交際語言教學方法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通過目標語言進行真正的互相交流。將交際語言教學方法運用到專科英語教學中,目標語言就是英語,而專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英語的有效交流。通過交流方式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是交際語言教學方法的主要目標。與過去傳統的講授法相比,交際語言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模擬真實的場景,提高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際語言教學方法在專科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教師和學生要對學習目標進行明確,認同提高英語交流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其次,交際語言教學要充分地體現相關人文精神、文化內涵,要符合社交、交際的實際情況。另外,教師和學生要明確自身在模擬場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師要具有流利、正確使用英語的能力,學生要積極配合相關場景的布置和開展。
3交際語言教學方法在專科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1)學生和教師的積極參與
學生和教師的積極參與主要是指學生和教師要在交際語言教學方法中明確自身的作用,相互配合,促進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在交際語言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要從過去的教學內容教授者、課堂教學管理者的角色中抽離出來,積極轉變角色,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引導,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要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改變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運用學到的語法知識和詞匯量等,在各種模擬場景中練習聽、說、讀、寫、譯能力,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2)創新英語課堂教學形式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需要對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要將多種多樣的活動引入到交際語言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針對專科院校學生基礎薄弱、溝通交流能力有限的現象,教師應當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實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進行教學。例如在詞匯學習方面,可以根據詞匯特色融入場景,通過大腦風暴進行詞匯記憶。在學習新課的時候,通過學習小組進行課文導入介紹,讓每一個小組都對即將開始的新課發表看法和討論結果;定期舉辦故事會活動,讓學生將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用英語講給全班學生,然后就故事中的人物關系、文化內涵、事物現象等展開討論。迷你情景劇也是交際語言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對名著、影視、戲劇中的相關場景進行情景再現、創新表演等,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展示語言,進行溝通交流。交際語言教學課堂能夠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交際能力培養方面,提高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另外,教師應當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讓交際語言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外語話劇競賽活動、外語辯論會等,在訓練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3)注重專科英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交際語言教學方法對專科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良好的人文修養和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語言素質,而且要求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交際語言教學方法的內涵,能夠有效地指導交際語言教學活動。因此,要注重專科英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教師在交際語言教學活動組織、活動預測和效果評價、經驗總結等方面的能力,通過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實際案例研討和交流學習等方式,發揮教師在交際語言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帶動了國際商事活動蓬勃迅猛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國高校培養既懂國際商事活動又能運用國際商事法律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因此,符合這一要求的國際商法課程日益受到重視,在法學專業、國貿專業都相繼開設,甚至發展成為國貿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然而,作為非法學專業開設的一門法律課程,其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授課對象的知識背景與法學專業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要根據國貿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培養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明確國際貿易專業的《國際商法》課程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主體預先確定的,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教學結果。任何教學活動均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①教學目標應該和專業培養目標相匹配。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專業型的法律人才。既包括適合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法律服務和企業法律實務等工作所需要的應用型法學專業人才又包括從事法學教學、研究的理論工作者。因此,《國際商法》對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僅僅只是一門學科而已,學習只是為了以后面對國際商事活動時,能夠較快的進行法律事務的處理。但是國貿專業不同,國貿專業培養的結合貿易、法律、外語知識的復合應用型人才。那么,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來說,國際商法是為了使他們懂得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法律,加強他們法律意識的培養,為工作中訂立外貿合同、預防和解決國際商事貿易活動出現的糾紛奠定基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國際貿易專業《國際商法》的主要教學內容:
對于國貿專業的學生來說,《國際商法》是讓他們了解掌握規范國際商事主體及國際商事交往過程的各類法律。因此,只要是與國際商事主體、國際商事交往有關的的法律似乎盡可囊括,而不必拘于其法學部門的歸屬。從現在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國際商法教材看來通常包括商事主體法、合同法、買賣法、產品責任法、法、國際貨物運輸法、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國際貿易結算與支付法律、國際商事仲裁法。不過,國際商法內容很多,但往往課時有限,在各類高校32-74個學時不等。如何使得學時和學習內容平衡,筆者認為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突出實用性。國貿專業中專門開設有國貿實務、運輸、保險、國際結算等等課程,這些課程的一些內容和國際商法的內容是相重合的,這時候我們應該突出國際商法獨有應用和實用性強的內容進行講授。如《商事組織法》、《合同法》、《法》、《產品責任法》等等。
三、國際貿易專業《國際商法》教學方法的使用:
(一)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將學生引入教育實踐的情境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平等對話和積極研究等形式,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調查、閱讀、分析和交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面對復雜教育情況的決策能力和行動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式。1②法律課程的學習,有很大一個作用是為了解決糾紛。案例教學法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何能使得案例教學法成功呢?第一,選擇合適的案例是案例教學是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選典型性和時效性近的案例---在有限的可是和浩瀚的國際商法內容中選取符合具有典型性的綜合性案例,激起學生參與、討論、調查、解決問題的興趣。社會在不停的發展,我們要注意選取新案例,不能選取早已經過時的案例。第二,案例準備階段有的國際商法案例較為復雜,涉及到不同國家的當事人、標的、經濟貿易關系,可能相關的知識面太廣,為了不耽誤課時,加大學生的參與面,在課前可以講案例的相關資料發給學生,讓學生查找案例的相關資料、課前討論和思考。第三,課堂教學階段,注重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做好引導工作。在學生案例分析的過程中,突出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直接講授法。國際商法課程中,依然還是有一些涉及概念、原則的理論性內容。我們不可能所有的課程內容都能找到具體適用的案例。所以傳統的直接講授法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例如國際商法的概念,發展歷史,這些采用直接講授的方法更能理解和掌握。只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參與和理解,在講授時要采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適當的結合一些小的例子和習題加深以便學生掌握。
(三)情境教學法。現在國家支持人們創業,國貿專業要培養創業應用型人才。國際商法課程要注重法律知識的應用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應充分使用情景教學法。如何使得學生對國際商法的內容不覺得枯燥,不是死板的條文,在內容傳授上引入情景教學法。比如在商事組織法中對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公司的注冊內容的講授上,我會帶領他們實際模擬操作注冊程序。在學習合同法時,我會將學生分為買賣雙方,談判和簽訂正式的外貿合同,讓他們去解決談判中的糾紛。在講產品責任法的時候,會引導他們如何進行產品商標的注冊,自身權利的保護等等。通過這些情景教學法的使用,使得學生實踐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大大增強,也使得國際商法的書面知識牢牢掌握。
(四)模擬法庭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是法學專業教育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在國貿專業學生授課過程中使用也是非常適合的。通過學生對法庭審判、仲裁案件的全過程全真模擬,能夠形象、直白的了解法律程序的相關知識。在對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學生以扮演法官、仲裁員、人、原告、被告的方式,對不同群體的自我權利保護有深刻的認知與體會。通過國際貿易交易過程的模擬,學生通過對進出口企業外貿合同談判和訂立的,處理外貿的糾紛的談判的演練,能夠對國際商法中合同法和國際貨物買賣法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比較學習法。國際商法涉及到世界不同國家的法律制度,為了更好的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比較學習法是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如在兩大法系知識的傳授時,可以結合中國大陸法系的法律現象和中國香港的法律現象進行比較,能夠使得學生對兩大法系的異同有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在對公司法、合同法知識的講授時,可以列舉一個小案例,引導學生去分析同一案例在中國、英美、國際條約等的法律規定是否相同,分析各自體系法律制度的特性和優劣。在使用比較學習的教學方式時,要注重學生用該種方式歸納、思考總結知識點。
(六)現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教師可以通過中國大學城、微課等校園現代化的管理平臺,將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習題、案例、作業等教學資源上網,方便學生查閱、學習、檢測,同時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提供一個溝通的平臺,實現開放性教學。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解決了傳統黑板粉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美觀性、實用性等特點。在上課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內容是教師備課時已經寫好的內容,不需要像傳統的黑板寫字,學生在課堂內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識,同時,音樂、圖案等多種因素的穿插,使得學生在觀看多媒體學習時興趣高昂,參與度更好。
“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首先是“發展”,只有當一個教師已經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之后,才能談到可持續性發展;也只有當一個教師到達一定的層次之后才談得上自我超越。而自我發現又是自我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中學語文教學早已深陷“泥潭”,成了誰都可以炮轟的對象,語文教師自然就首當其害,現在的語文教學看起來是“隨便拉個人來都可以教的”,卻有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厭惡從事語文教學,甚至想方設法不再從事語文教學。
在中學的校園里,語文教師歷來是所有教師中最繁忙、最耗時、最無成就感的一種人群,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還覺得語文“學與不學也沒有什么,只要會算帳就行”,不是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嗎: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語文何在?誰關心呢?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們的語文教師學會調整心態便是當務之緊要事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筆者認為不僅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平穩的心態,還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能吸收各種不同的意見。如果用三個字概括,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心態是永遠不停步的心態,也是一個有時要快走,有時要慢走的心態。慢慢走,慢慢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不斷吸納、不斷豐富自己。但也不能一直慢慢走,有時也要加快腳步向前邁進。在路上你可能會遇到很多的人,這些人你可以和他對話、和他交往,在對話交往過程中,你也在學習,在默默地思考,審視自己。這樣把這三種心態結合一起,能夠知難而進、知難而上,就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1.多給教師一點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的自主發展是教師專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特征。現在普遍性的問題是我們的教師不得不跟著上級的考試和各種檢查評比團團轉,被動的、任務性的精力投入幾乎占據了我們所有的時間和空間,非任務性的、自主性的投入實在太少太少。這種精力分配比例失調,必然造成教師主體性的缺失和自我發展的停滯。許多老師是每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然而一個學期過去,靜下心來總結總結,卻是“兩手空空,頭腦空空”,增加的只是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這是典型的缺乏主體性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結果,即所謂“有工作無進展”,人在一定程度上被異化成了機器。它“工作”過,但是沒有“發展”,只有磨損,這種情況在我們落后的農村中學表現得尤其突出。教師素質的提高,迫切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社會各界給教師自主選擇和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2.營造有利于教師成長和發展的整體良好氛圍
人與生俱來都有一種積極向上、追求進步的欲望,但同時也潛藏著隨遇而安、貪圖享樂的惰性。哪一種動機占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所處的成長環境和氛圍。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是無價的,它是一塊強力磁鐵,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吸引著教師投身其間,追求自我超越;它是一種催化劑,能使某些異質在其中溶解、同化,尋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目標。
針對教師素質的客觀現實,可適時引導教師走“文化引領,和諧發展”的道路。通過評選“師德標兵”、“十佳教師”等活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使教師自覺地將教書育人作為對事業的畢生追求,而不只是謀生的手段,培養教師對教育事業的酷愛之情,保持教師在事業上永不知足,開拓進取的良好心態,形成自主發展的責任感。
同時,以創建學習型組室為依托,鼓勵教師廣泛訂閱有關報刊雜志,其中要求至少有一份與教育教學有關,并作好讀書活動,記錄讀書心得。筆者身處其中,深感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真所謂環境無價、氛圍無價。
三、準確把握內因,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動力”。
1.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注重自我更新,不斷成長
我們通常說,“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要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這是很有道理的,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內容需要做不斷的更新、充實和適當的調整,語文教師必須站在學科的前沿,時代的高度,不斷學習,不斷給大腦“充電”,才能真正透徹地理解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運用自如地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提取給學生。 毋庸諱言,現在有些語文教師很少有讀書習慣的,有的甚至僅憑一本教參“打天下”。如此荒漠的文化心靈中焉能生長出枝繁葉茂的語文教育之樹!更不必談什么自我發展!在我校青年教師中流行這樣一句話:“讓讀書成為習慣,教育生活因為讀書而精彩;讓學習成為工作,教師生涯因為學習而成功。”不斷學習著的教師,他的知識是充盈的,是流動的;不斷學習能不斷豐厚教師的文化底蘊,生成教師的教育智慧。
理想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教育者、實踐者、研究者,是一個通過不斷學習從而帶領學生不斷成長的發展者,語文教師尤其應該經常閱讀文學作品、人文讀物、專業雜志、教育專著等。我們讀一本真正有思想含量、文化積淀的書,就是在同歷史對話,同思想巨人對話,進而使我們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點俯瞰語文教育。
做到“自我更新”,除了閱讀以外,還要經常與自我保持專業發展對話。我校明確規定教師寫教育日志,筆者認為寫教育日志就是與自我保持專業發展對話的最好形式,在書寫中,對自我的教學經歷進行回顧反思,進行概括評價,進行交流探討,能較清晰地了解自己專業發展的情況,促進自我更好地發展。
2.樹立發展觀,學會科學合理地評價自我
科學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 20%-30%, 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勵,能力就可能發揮 80%-90%, 以至更多。有位哲人說:人最難做到的就是看清自己。這一人性上的弱點往往使人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也就導致了對人自身發展的阻礙。為此,教師本身就要能合理地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更要看清自己的不足,想方設法激發自我,通過評價找到自尊,找回自信,在自我激勵中,經常得到滿足、快樂、積極、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專業上、人格上、情感上不斷超越,達到不斷發展的目的,成為一個卓越的現代教師。
3.要設計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
人的成長歷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給自己設計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是非常必要的。真實地剖析自己,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量體裁衣”,制定長期、中期、短期計劃,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在實施過程中要適時完善與修訂,不能與學校的發展脫鉤,同時還要考慮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并向著目標不斷邁進,最終使自身的發展達到最佳境界。
四、踏踏實實踐行基本途徑,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
雖然教師的專業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沒有整齊劃一的演進過程,它要受時空的影響,但是,許多專家經過對大量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總結歸納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我認為是值得借鑒的。只有踏踏實實踐行這些基本途徑,才有可能做到厚積薄發,達到專業發展的制高點。這些基本途徑就是:
①反思教學實踐,在總結經驗中提升自己。
②堅持教學相長,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
③尊重同行教師,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
④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也就是一個人從“普通人”變成“教育者”的專業發展過程。新課程改革要求把教師的職業看成專業,教師的專業化就是要求教師應成為更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備的那種專業素質的過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引導者、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師不僅需要知道傳授什么知識,而且需要知道怎樣傳授知識,知道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更需要有自己的職業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論武裝,有自覺的職業規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因此,現代教師職業面對的不再是三尺講臺,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便走進的一個職業,它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的專業化職業。目前“高質量的教育在呼喚著高質量的教師”,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勢在必行。
二、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觀念的轉變。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新課程改革首先是一種觀念的改革。《語文課程標準》從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的目標及課程實施建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說明,它不同于過去的《教學大綱》,是語文教學適應時展和與時俱進的必然產物。語文是母語的教學,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一個人不是等學了語文才會用語文的,在社會的環境之中對語文早已有了沉淀和積累,所以語文有它的特殊性,語文是一個大課程。因此,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是此次課改的重點之一。
(二)角色的轉變。
傳統教育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課程的開發者,是教學策略的實施者,學生是“知識的容器”和“任老師加工的材料”。它忽視了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發展的人,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師的定位是“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是說課堂教學教師不是唯一的主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轉播者,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者;不僅是課程的開發者也是促進學生開發課程的引導者不僅是教學策略的實施者,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這樣的定位充分體現了新課改提倡的“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變讀書、問答的單調形式為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討論、游戲、表演、評價等,讓每個學生都動腦、動口、動手,讓同學間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使小課程連著大世界,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引導學生不斷獲得學習語文的樂趣和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
(三)開發資源的意識。
我國中小學教師普遍缺乏“課程意識”,特別是缺乏“課程資源意識”,把教材當做“唯一”資源,只“教教材”而不知“用教材教”,不知利用“教材”以外的其他資源實現自己的教育目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由此可見,“新課標”明確要求教師成為一個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教師要打破“教科書是唯一資源”的觀念,積極倡導“大課程”觀,開發包括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素材性資源與條件性資源、學科資源與活動資源、顯性資源與隱性資源在內的所有資源,使語文課程內容成為源遠流長的一泓活水,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引導學生在自主與合作中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學習。為了使這種合作學習方式不流于形式,應從細微處著眼,進行指導,讓每個學生都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比如有的當組長,負責整理每個小伙伴的發言,并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談本小組的見解。不僅如此,對學生如何發言、如何傾聽、如何評價、如何質疑等,都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都要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點撥。這樣,使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因此,教學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得到較好的培養。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支持,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自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中。
(五)加強教學反思,完善專業水平。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夯實業務素質、積累教研素材、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化成長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新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系統性的一步到位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必須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建構知識的參與者、研究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問題的合作者。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G.J.Posner)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只有通過對教學行為的不斷反思,總結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才能重新審視自我,發現自我,不斷豐富自我素養,使有效經驗得到升華,缺點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得到不斷提升。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是建立在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實踐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在反思中不斷提煉、積累、升華,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日趨完善。
三、結語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師專業化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的過程。新課改要求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正確認識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諸多因素,積極探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本模式和途徑,對于推動教師自我成長和促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肖第郁,謝方明.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