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9: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課堂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創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環境,萌發幼兒對文化藝術的初步感受和表現情趣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把文化滲透于環境布置中,創設與美術教育相適應的富有文化藝術氣息的環境,為幼兒提供感受文化藝術和表現文化藝術的機會與條件。在教室環境布置中,我把教室里一塊大面積墻面布置為一群穿著民族服裝的兒童,他們手執彩綢敲著鼓,歡慶節日的大型著色畫紙,在兒童的周圍襯著一幅幅浙江蠟染圖形與造型的手帕和風箏的藍印花布,以及獨具奇妙色彩與圖案的染紙,這些無不透出濃厚的民間文化藝術氣息。當這樣的布置展現在幼兒而前時,他們不由得連連贊嘆道:“啊!這些東西太好看了,太好看了!”這是幼兒對美的感受與自然流露,也是對祖國文化藝術的感悟與贊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打破過去美化教室環境由老師包攬的習慣,充分發揮幼兒們的主動性,讓他們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積極參與教室美化。一幅幅形象生動、色彩紛呈的繪畫,一幅幅美妙的刮畫,一幅幅奇妙的染紙、剪紙,一幅幅有趣的沙畫,像一朵朵奇葩盛開在我班的作品墻上。當這些展現在幼兒們的面前,使他們又一次感受到文化藝術的多姿多彩,進一步激發起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興趣,從而增強幼兒的民族情感。
一、英語課堂中中國文化因素參與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風俗、法律、藝術、道德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它能力和習慣。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等無不在其語言中體現出來。因此,文化與語言是密不可分的。語言的溝通以及雙向的性質決定了英語的學習者必須要學好英語的文化,同時也不能忽視本國語文化。然而,人們發現在實際的溝通中,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對富含中國文化的語言存在空白,即使是學歷較高的博士也是如此。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國文化失語癥。中國文化失語是南京大學從叢教授提出來的。他提出很多高學歷的學生,如博士生,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有較高的中國文化素養,卻沒有文化大國學者應有的獨立的文化人格。與外國人的交流中無法體現一種獨立的文化人格。不懂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詞語的英文表達,不知道“Confucius”就是中國的圣賢孔子,不懂得紅樓夢的英文表達。背誦了十來年的英語單詞,不懂得油條、包子的說法比比皆是。因此他呼吁:要重視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中的滲透,以便培養英語學習者的獨立文化人格,在對外的交流中能有效地傳輸中國文化。深人學習中國文化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更好地進行溝通。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開設漢語課程,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化,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國,作為對外文化交流主體力量的大學生,更有必要學好中國文化,以便在實際的溝通中更好地排除不必要的誤解,達到良好溝通的目的。本文試圖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角度探索如何進行中國文化因素的滲透。
二、高職高專學生對中國文化了解的現狀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此類學生經過了正規的高中學習,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但英語總體水平不高;另一類是從中專、職業高中升人高職院校的學生,這類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偏低,英語基礎尤為薄弱。他們的專業具有實用性強的特點,因此,可能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也多。但是由于很多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因此英語語法的知識還需要鞏固與提高。筆者對所執教的醫學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進行了包括口頭、書面的中國文化素質調查后發現:他們對于文化知識,包括英語國家文化以及中國文化有著較濃的興趣,但是對于文化詞匯的了解還很少。筆者調查了英語護理系以及口腔醫學系的100名學生發現:這些學生存在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平時閱讀或者書本中出現的文化詞語如:春節、瓷器、中秋、剪紙等正確率最高,而對于饅頭、油條、中藥、玉器、佛教、孔子等知之甚少,對于海峽兩岸、三好學生、三個代表、四大發明等幾乎一無所知。而這些詞匯都是選出來的比較常用的中國文化詞匯。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會盡量地用可能的表達寫出與中國文化詞匯相近的意思,而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則一片空白。在其中一個班級調查時筆者只讓他們寫出英文單詞,而另外一個班級則提示他們可以盡量通過猜測寫出意思,結果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結果發現第一個班級學生只寫出平時書本出現或者他們記住的單詞,而在另外一個班級,學生則發揮了最大的主觀能動性,除了寫下已學過的詞匯外,還各顯神通,有很多學生翻譯得還比較靠近。
大學生作為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承擔著對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務。而我校英語護理專業方向的學生畢業后可以通過雅思考試到英語國家從事護理工作,有很多使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機會,因此對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以及在英語課中學習中國文化也顯得更為緊迫而重要。通過文化知識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培養獨立的文化人格,以及更好地學習不同語言的文化。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第一,高校應開設一定的人文學科公共選修課,舉辦人文講座、演講,舉行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高校可以考慮開設一門真正讓學生學習、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近年來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的較高收視率說明了在當前情況下各個層次、各種職業的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在提高。大學生應注重自身人文修養,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培養自身的人文素質,發展健全的人格。另外,大學生應消除“功利主義”的思想,花點時間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積極參加各種人文講座、文化交流活動等。
第二,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的原因除了學生本身對中國文化重視不夠的原因外,還有課堂中缺乏中國文化因素的英語學習內容,使得他們接觸的中國文化的內容非常有限。對于非常重視考試成績的他們在考試中也沒有中國文化知識方面的測試,因此,學生沒有學習中國文化知識的壓力。英語教材中沒有中國文化的信息使得教學大綱改革的很有必要。只有教學大綱帶動教材以及相關測試的改動,才能使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
第三,教師可以在課堂增加中國文化知識的輸人。比如在課堂上讓學生輪流做一個簡短的PPT,介紹中國的文化精徽,可以介紹各自家鄉的特色建筑、手工藝、飲食以及民俗風情,或者介紹中國的文學名著,如(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筆者經過一個學期的試驗,發現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對于中國文化的興趣有所增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有限,主要起著一個引導作用,因此學生只要課后能堅持學習,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設計理念;探究教學
一、新課程高中化學探究教學設計的內涵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過程。高中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的功能和探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指將學與教的原理轉化為教材處理和教學活動方案的系統化規劃過程,它側重于問題求解中方案的尋找和決策的過程。而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設計就是教師運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對教學資源及教學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和規劃,以求達到一定教學目標的過程。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認真分析教學目標和學生、教師以及教學媒體的特征,確定恰當的教學事件,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手段,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它應當包括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內容的選擇、課堂實施的調控策略、學習過程、結果的評定及課后反思等。也就是對教什么、怎樣教以及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所進行的系統策劃。
我們所說的課堂設計一般都包含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在開始我們的教學課堂設計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學習目標為依據,學習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指向性,同時還可以作為學習效果的檢測標準。所以制定準確、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二、新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探究教學的問題
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大部分知識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強化。但是通過相關調查數據表明,現在的課堂化學探究實驗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分析如下:
1.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實驗結果與理論不一致的實驗”。在一些高中化學實驗中由于操作上的問題或者天氣等客觀因素會導致實驗的不成功。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學生就會對實驗產生反感,就不愿意去相信實驗。這也反映出大部分學生還沒有從過去的應試心態中走出來。從客觀方面來看,看重實驗結果,這既與目前當前一些地區的高中化學實驗儀器精度不高、教師對實驗誤差分析不夠有關,也與長期以來驗證性實驗居多有關,大量的驗證性實驗阻礙了學生思維的活躍。
2.教學過程重探究行動輕探究方法,探究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調查數據說明,大部分學校化學實驗開出率比較低,實驗課普遍流于形式,不能妥當地將實驗和理論緊密結合起來。探究實驗具有不確定性,在沒有足夠的知識支撐下,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實驗探究能力。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應具備的知識,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化學知識,二是實驗技能,三是各種技巧。只有具備了有關知識、技能和技巧,才能產生有價值的探究實驗活動。
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探究教學只有外在的形式,而無實質性內容。教師在實驗探究教學實踐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摸索實驗探究活動的形式上。
3.高中化學教學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缺乏科學方法論的指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歷來不重視科學方法論,以“化學反應速率”為例。從教材對有關實驗探究的設計上看,牽涉到科學研究中的幾個專門方法,一是實驗對照,二是條件控制。無論是化學傳統課程還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師通常不會對這些方法作詳細說明。這種實驗探究,雖然結果是正確的,過程卻沒有多少科學價值。
4.絕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去嘗試“實驗現象不容易觀察到的實驗”和“操作步驟復雜、動作要求高的實驗”。甚至有不少同學一碰到這樣的實驗就采取應付的態度,完全缺乏實驗的主動性,更無探究性可言。這是當代化學實驗的一個通病,也是應試教育的一個后遺癥。這個后遺癥可能還要追溯到在舊課程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沒有把實驗教學固定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課本有一定的依賴性。很多學生寧愿相信書本上一些文字蒼白無力的描述也不愿意自己動手去試一試。
三、新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要求
1.樹立“全人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
有什么樣的理念,必然配之相應的行動。新課程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關鍵在于它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新課程的諸多理念中,“全人發展”顯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發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個學生全面而自由地發展。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方方面面的素質,它包括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體素質等,而“自由”,則指在培養學生方方面面素質的基礎上,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個性,形成自己的特長。這就要求我們所設計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應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化學綜合素養的構建。
2.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過程
一個完整的課程教學設計應包括以下的三個環節:一是知識從哪里來?它們是怎樣被認識的?二是知識及其相互關系;三是知識到哪里去?它們在實踐中有哪些應用?在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設計通常只注重第二個環節,對其余兩個環節鮮有涉及,因而導致學生中普遍存在基礎知識扎實,但探索精神和實際應用能力缺乏的現象。新課改就是要求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能夠協調平衡地發展,并且落實到具體的每一節課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從三個維度融合的角度來構思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安排。
3.新課程課堂設計需注重過程教學
知識是人們認識的結果,是已經獲得的結果,也是已經過去的結果。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認識結果的教學就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我們提倡終身學習,而傳統的教學難以滿足人的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的教學不僅希望學生掌握現有知識,更希望學生掌握分析知識、選擇知識、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教給他們智慧,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知識是啟發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延伸。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盡可能地把有關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知識融入具有一定情境的過程性探究中,以培養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
四、新課標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流程
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各種因素進行統籌安排是設計的前提。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認為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應該如下:課程標準教材與評價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我們要把“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對包含在學習目標中的學習內容作統籌安排并關注學生學習評價”這一思想作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依據,根據學生的行為和特性,選擇相應的教學事件和方法,并通過評價反饋不斷地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正的過程。因此,合理的教學設計流程為:確定課堂目標確定學生的行為和特性選擇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評價與反思。
五、新課標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設計要求改變以教師灌輸講授為中心,以被動接受學習為主的教與學的模式,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主動學習、探究、討論、交流,從而獲取新知識。
1.教學設計是為學習者的課堂學習服務的
在設計之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能力基礎、知識儲備、興趣愛好、課外閱讀等方面的情況,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實踐證明:對同一問題,由于每個學生知識基礎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會有不同結果。那么我們所謂的教學課堂設計的根本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有效率、更快樂的學習化學知識,并且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
2教學過程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氛圍
教師要為學生設計與其個性特征相適應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嘗到甜頭”,獲得快樂的體驗。以學生的經驗出發,運用各種生動的情景素材(如化學史實、故事、問題、實驗)引入新課學習。精選與社會生活和學習經驗密切聯系的內容,攫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素材,增加所學內容的實用性,盡量多地設計學生樂于參與的學習活動,增強這些學習活動的實踐性和趣味性。
3.教學實施要靈活運用教學媒體和手段
通過緊密結合教材基礎知識或重點知識的應用性知識的補充、討論與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社會中的化學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二、進行熱點滲透教學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情景素材如化學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動的自然現象和化學事實等,能夠強化學生對化學與生活有關、對生活有用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現行高中化學教材中“人類保護臭氧層的行動”,這既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也是一個“人文意識”問題,圍繞“從電冰箱的普及與換代到臭氧層”開展探究,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訪問網站,獲得知識。在講授重金屬汞的性質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其危害,講述汞蒸汽對人體的危害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用行動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樣清理破碎的水銀溫度計、如何處理含汞的廢舊電池、廢日光燈管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使化學教學更貼近于社會實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所學知識富有時代感,具有實用價值,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未來的人文關懷,將自然科學融入整個人類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進行生活與化學關系專題教學
高中化學專題教學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具體教學形式可以將生活中的化學與書本中的化學的聯系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給學生,介紹化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介紹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的動態與趨勢,介紹化學在高新科技領域中的作用,介紹化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介紹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資源、環境等社會問題。例如可以向學生講解當前化學合成材料的發展概況,人類已經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體多個部位的化學材料。
四、與生活中化學知識相關的實驗探究教學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轉入抽象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理性認識。化學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謹慎的科學態度,以貼近生活和發生在身邊的化學現象為素材,組織探究實驗活動,既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又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在國民經濟及生活中的實際運用。例如選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進行“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性”、“自制肥皂與肥皂的洗滌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溫度對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影響”等實驗。選取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為實驗內容可進行“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或電化學分析法測定污水中的化學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進行模擬保水試驗”等實驗。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于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五、進行與生活有關的論文寫作教學
布置學生撰寫小論文或課題報告,探討實驗中的問題或寫出自己的體會。教師向學生介紹撰寫小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論據能說明論題,條理清楚,說得明白就達到了要求。例如,將“糖類”設計成主題為“糖類與生活”的拓展課,課前充分發動學生積極參與,提出他們感興趣的課題,引導他們提煉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與糖尿病”、“糖與減肥”、“糖與健康”等小課題。然后把全班學生組合成幾個組進行專題研究,同學們查找資料、走訪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實驗,在組內充分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形成課題報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則,鼓勵學生將課外新聞記者材料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組織,寫出科技小論文。在將閱讀材料整理成文章,并發表自己的見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問題的學風,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提高自學能力的組織語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直接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應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化學教學內容可分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用語、化學計算以及化學實驗等,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特點。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或者說都能很好地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本文就當前化學教學與學生生活不能緊密聯系的現狀提出將生活中的化學滲透在化學教學中的相關教學方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社會生活中,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樣的教學方式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接受這樣一種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并愿意在教學中付諸實現,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化學習,注意搜集各種新知識,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各科知識的普遍聯系,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真正的進入化學學科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化學與生活[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11):58-59.
[2]李琴.將社會生活中的裕學滲透在化學教學中[D].華中師范大學,2008:3-27.
[3]張俊英.現代生活中的化學[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
[4]劉長笑.生活中的化學問題與綠色化學[J].中國科技信息,2008.
突出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觀念,就是要體現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過程中的四個因素的轉變:即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媒體作用的轉變;教學過程的轉變。教學要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生要從原來單純聽講,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轉化為有機會主動參與、發現、探索的教學主體,媒體要由教師的講解工具轉化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要由傳統的講解、傳授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學生通過意義構建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獲得知識、掌握知識的過程。
把握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就是要由重視傳統的邏輯分析、邏輯綜合、講解說明的教學過程轉變為重視學生自己通過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個體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新意識,是所有CAI課件的共性。課堂教學CAI要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大的突破。良好的CAI課件應是趣味性、科學性融為一體,使學生喜聞樂見,自然接受知識。在教學中使用各種各樣的CAI課件,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高效。
一、運用CAI課件,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運用CAI課件教學,可利用圖象、動畫、色彩等手段來特別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向目標方向思考,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月光曲》這篇課文,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的意境和表現他內心的思想感情的聯系是理解這篇課文的難點,如果制作這樣的CAI課件: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貝多芬看著這對相依為命、相互體貼的窮兄妹倆,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于是他按下琴鍵,訴說自己內心的情感。在大海水天相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超著岸邊涌來……CAI課件逼真的畫面再配以這種意境的音樂,很快使學生也進入這種情境。在耳聞目睹和心靈感應中學生終于悟到貝多芬此時內心的情感,正是他通過音樂所表現出的意境,從而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了課文的中心。再如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理解詹天佑根據不同地形設計的兩種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是這篇課文必須突破的難點,學生就會認識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也是從實質上理解了本文中心句的涵義,如果從課文內容的實際出發,采用CAI課件教學,將會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以“人字形”線路為例,先在屏幕上出現整個地形圖像,伴隨著一陣汽笛長鳴,動態畫面出現:一陣火車下山時前拉后推,上山時后拉前推駛向遠方的情景。這時學生會被有趣的動畫所吸引,非常直觀地認識了“人字形”線路,并能體會到“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是多么巧妙。這樣的CAI課件。視聽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使學生在較長時間里興趣盎然地參與語文學習中去。
二、運用CAI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只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以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當這種思考完成之后,我要花費很大力氣把它們轉換成語言。”這表明在人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離不開想象和驗證的機會。利用CAI課件創設情境,它是實現啟迪思維、激感、豐富想象的最佳方式。教學《觀潮》一課,恰當地運用CAI課件,將滾動的濤聲,萬馬奔騰似的巨浪,漫天卷地的余波等潮起潮落的畫面形象和自然音響表現地淋漓盡致,把文字作品變成了可視形象,使學生親眼目睹了“錢塘江”的雄偉壯觀,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悟,擴大了生活視野,豐富了想象力,提高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例如:教學《筍芽兒》一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了解竹筍的生長過程中,學習筍芽兒沖破一切阻力茁壯成長的精神。上課開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觀的錄像。先將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將鏡頭逐漸聚在竹筍上,使學生感知竹筍的形、色。此時及時提問:筍芽兒是怎樣成長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長條件?來誘導學生思考,拉開了學習的序幕。接下來教師可邊講故事,邊放“雨聲”、“雷聲”的錄音,邊投影各種情景:如筍芽兒扭動、向上鉆、脫殼、成長、小草搖動以及雨景、桃紅柳綠,太陽出來等等,這樣,學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隨著文中各種人物的出現,輕松愉快饒有興致地學習了課文。
二、激發思維,釋疑解難
每篇課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來體現訓練重點的詞、句、段,也有意思比較深或內容離學生實際比較遠的詞、句、段。在課堂上,當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啟而不發”時,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或關鍵處需要學生理解掌握,而學生難以掌握時,教師可使用電教手段。因為電教煤體具有對事物與現象過程的時間因素和空間因素進行擴大與縮小的表現力。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再現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從而激發興趣,啟發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學《趙州橋》一課,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要想解決這個難點,必須使學生懂得趙州橋結構的獨特作用。由于建筑學方面的知識對于學生比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我準備了一幅趙州橋的剖面投影片向學生講解:這個拱形的大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道不受影響,所以,趙州橋雖然沒有一座橋墩,橋身卻仍然很堅固。這樣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內心圖象,而且不需冗長的解說,學生就輕松地理解了趙州橋結構的獨特。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這種設計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請學生到前面指圖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時,再讓學生解釋“創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難點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鳴,陶冶思想情操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呢?這就要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因為從審美心理來說,情感是最活躍的因素,它既廣泛地滲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與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審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動而進入想像,趨向理解。簡單地說,感情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作用,而電教媒體對于提供具體的形象和激發學生的情感有著顯著作用。
例如:教學《采蒲臺的葦》其中一句:“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涉及到歷史背景。但是,由于當時的年代距現在較遠,而且學生缺乏生活經歷,如果只靠語言的中介,是很難認識其特定環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選制的錄像,讓學生邊欣賞一望無際的葦海及冀中人民為了保衛美麗的家鄉而英勇戰斗的情景,邊聽著老師的講解,“時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躪最厲害的地區之一,但是這里的人民群眾充分利用水鄉的自然條件,出沒于蘆葦叢中,戰斗在煙波之上,沉重地打擊著侵略者,勇敢地守衛著祖國美麗的水鄉,最終取得了勝利,課文中寫的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就是指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損害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這樣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學生理解了當時的背景,體會到了冀中人民勤勞、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并且為理解下文作了準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各種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語又有專業知識的國際化人才。為了使高等教育能夠適應這一需要,培養出國際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2007年又明確指出:“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積極開辦雙語課程,培育雙語人才,在全國各地掀起了雙語教學的熱潮。在此背景下,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便應運而生。組織行為學課程開設雙語教學,開創了全新的“教”與“學”的思路,學生通過對原版教材的提前預習及仔細閱讀,再通過授課教師的英文授課,學生能夠以英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國外的原著學科,能更好地跟蹤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理論與方法,保證組織行為學學科知識的及時更新。同時,也有利于傳達組織行為學核心知識和核心理論,增強對世界一流學術大師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學術精髓。然而,在取得種種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實際教學中碰到了許多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嚴重阻礙了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并明顯制約了雙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有鑒于此,本文將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學進行探討,并給出一些對策建議,希望有助于促進我國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雙語教學與跨文化的關系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在學習母語的同時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 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在雙語教學中,由于語言具有交際功能, 當交際的雙方分屬于不同的社會文化群體時,就產生了跨文化交際。同時,又由于各個民族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記,所以在習得一種民族語言知識的時候,就是習得這個民族的文化和他們的傳統。所以雙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是緊密聯系的。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環節。由于雙語課程不僅承擔著語言能力目標的實現,還承擔著專業知識目標的提升。因此,在雙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以上兩個目標,就有必要在雙語課程中滲透文化知識,進行跨文化教學,從而將學生培養成掌握學科知識的雙語人,雙語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語大師王佐良先生曾說過:“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因此,語言教學不僅僅要掌握“語言規則”(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語法正確與否,而且還要掌握“語言使用規則”(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決定語言是否得體。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對比,加強跨文化知識的導入,才能使學生對西方社會逐漸形成系統、全面的了解。進而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語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密不可分。在雙語教學中,由于母語和目的語所蘊含的兩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許多語言現象單單從語言本身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具體來講,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課程知識點的理解
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往往是和我們人類社會聯系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范疇。由于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大多使用國外原版教材,因此,學生對于該門課程雙語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就和目的語(大多為英語)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關。也就是說,文化差異對學生在理解雙語教學知識點時有著很大的影響。例如,當筆者在給學生講解霍夫斯泰德評估文化的五個維度時,其中有一個維度是各種文化背景下人們的長(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長期取向是指人們總是想到未來,而且看重節儉、持久與傳統,而短期取向是指人們看重此時此地。由于我國的社會環境和傳統教育,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長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慮到文化差異,筆者告訴學生,美國是一個多元國家,允許各種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組織行為學的觀點,長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們更容易接受變革,他們對于工作的忠誠度也很穩定。因此,長(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價值觀取向,它們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這樣,就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有了準確的理解與把握。
(二)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進行組織行為學雙語學習的思維習慣
具體來講,這種影響突出表現在語篇分析和詞匯理解兩反面。一方面,學生傾向于總是潛意識的拿所學語言與自身母語進行比較,導致無法跳過難句或語法,而對整個語篇的含義進行分析。大學生是成年人,他們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早已定型。關鍵不在于是否遷就學生的習慣性思維(漢語思維),而在于幫助并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新的認知方法(學習第二語言)。另一方面,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一個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滲透。學生受困于中式的詞義理解,往往難以領會一些西方語言的詞義。例如,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材中,多處涉及到“宣傳”這個詞匯,例如“廣告宣傳、新聞宣傳、公關宣傳、產品宣傳和企業宣傳”等等。漢語里“宣傳”指的是“對群眾說明和講解,使他們相信并且跟著行動”。而英語詞典中對“propaganda”的定義是“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可見,“宣傳”一詞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環境有著不同的褒義和貶義,從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點。所以,“產品宣傳”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學法是不少課程講授中頗為常見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對一些案例的選用表達常有別于我國的本土教材,經常會由于文化的差異而讓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不準確。在組織行為學的雙語教學中尤其如此。如在講授“群體沖突”一節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學生們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對“沖突”這個概念的理解還停留在“沖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結果,應當避免沖突”的認識上。如果就理論解釋理論,學生們是很難接受“沖突從績效的角度,是可以產生價值的”這一觀點的。為此,筆者在課堂上就我們學校如何充分利用競爭手段,通過增加工資、獎金、表彰、晉升、待崗等形式,產生積極意義的“沖突”、創造新局面的實例,借用我們自己的文化,說明了“沖突是任何組織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證高績效所必需的”、“沖突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只有從績效的角度,才能判斷沖突的價值”等觀點。
三、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雙語教學面臨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克服畏懼心理的難題,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學。在雙語教學中,通過文化比較和文化差異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體驗西方文化下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從中體會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異;另一方面,還可以推進學生的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前提,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師啟發誘導下,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一種教學方式。將跨文化教學引入雙語教學,能夠促使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溝通活動解難釋疑,使學生形成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既是一門學科基礎課程的知識技能傳授,也是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許多語言學家經過研究,普遍認為除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還需要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當前大學生普遍表現出英語交際能力差,溝通自信不足,過分偏向英語應試教育。只有將跨文化意識充分融入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英文問答、討論、演示和課后英文寫作等,才能使學生的交流溝通水平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識和個人修養越來越成為國內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便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文化便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以文化作為感召力的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更寬廣的課程領域接受兩種文化的熏陶,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擺脫傳統狹隘觀念的束縛,形成一種對文化的潛在反應能力,以開放的心態和跨文化的素養迎接全球化社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四、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國家的語言環境,在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中,學生不能身臨其境的去學習和感受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這就要求教師要設法在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將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導入教學過程。
(一)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
要在雙語課堂上努力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對許多中國人來說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積極的意義,但這些對西方人來講卻含有反面、消極的意義。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對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貶義,而對西方人來說則帶有褒義。這些詞匯在不少社會科學中都較為常見,如果忽視或輕視了這一點,本身也會對學生的課程內容理解產生障礙。而一旦正確引導學生分析中西方學者這種文化背景和學理的差異,將有助于其形成雙重文化的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具體的“情境”和“語境”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動的視頻資料、模擬組織行為學場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將組織行為學實踐中的跨文化沖突展現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一個跨文化管理實踐的情景。教師也可以擔任其中的一個角色,這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可以體驗跨文化的實踐活動。
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上很重要的是要營造出雙語教學的氛圍,這種氛圍既包括了課堂知識點的雙語討論和辯論,也包括對課程案例的現實模擬表演。前者能夠鍛煉學生用西方語言進而到用西方思維來考慮問題,激發其用英語表達觀點的愿望。后者則是將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成近乎實際的交際活動,讓學生體會在不同場景下應該講什么,從而達到良好的雙語教學效果。
(三)教師應該同時熟悉專業課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意識,才能培養出具有跨文化意識的學生。而雙語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課程熟悉程度和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與其他的非雙語教學的課程不同,組織行為學引入雙語教學,還要求教師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這既考驗著雙語教師多學科的知識廣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進行備課工作。如果教師不能在授課前進行充分地查閱和注釋,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文章。
(四)鼓勵學生進行多渠道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每周一、兩次的課堂講授,學生的英語思維是不可能形成的。這就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自主閱讀西方經典文化名著,觀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歷史的電影、電視劇,并多瀏覽英文的知名媒體網站和主流論壇。同時,在生活中有意愿與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進行接觸,從而自發創造感受跨文化差異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錢 芳,俞麗偉.高校管理學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教育學術月刊,2009(12):103-105.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并要用謹慎的態度去深入研究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重點內容。教學目標明確,才可以有效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對于教學重點內容的把握,教師完全可以大刀闊斧的把次要內容舍掉,取其精華,抓住關鍵點,進行突破,逐漸深入,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這樣每一節課都有所側重,一學期下來,學生就真正實現了知識深度與廣度的雙重積累。
教師在深入研究《教學大綱》的同時,一定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程度,這是組織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從備課到上課,再到作業布置,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如果課堂難度設置過深,學生根本沒有能力領悟,他也許就選擇放棄:如果問題設置過易,學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所以,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一定要研究透大綱內容,設計好教學任務,研究好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才能做到腦中有綱,腹中有書,目中有人,胸中有案,語文課堂的效率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二、兼收并蓄——加強教學形式多樣性與趣味性
語文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最有情趣,最富活力,最具表現情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采用多種手段呈現情景交融、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學習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創設情境的手段是多樣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音樂、美術等方式,也可以采取演示或表演的手段,巧妙地運用實物、動作、對話等來選好突破口,創造一定的語境,使學生情不自禁的進入角色,走進課本,走向知識。
三、 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自學與合作探究能力
教師在探究教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法,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指導,傳授學習方法,學生將受益終身。傳統教學,老師盡其所能,大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然后讓學生機械記憶,長此下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知識,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觀念,本著教為客,學為主的教學原則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在學法上對學生加強指導,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直接有效地方法就是課前預習,通過預習,學生掌握了其中的重點,難點,也有了疑難點。而這些疑難點就吸引著學生利用手邊的工具書試圖解決,如確實有困難,他就可以把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在老師講課時,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聽,帶著問題聽,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強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對于課前預習,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科學有序的進行,比如說,對于課文的預習,可以對課文朗讀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按照音讀、意讀、情讀、美讀四步法讀課文,對課文理解可以采用“析音閱讀法”“抓過渡句法”“重點語段突破法”等方法進行預習。課前預習只是第一步,而要想學生的能力有質的飛躍,還要靠課堂教學。在課堂上,老師應該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學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把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拿到全班討論,鼓勵每一個同學大膽參與,民主表達,相互補充。這種合作探究式學習法,改變了以往教師占主體地位的局面,而合作探究中的思考,爭論,共鳴,使得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養成了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實現了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學生預習與合作探究以及教師點撥有機的結合起來,課堂效率也就自然會得到提高。
隨著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與不斷完善,我們已經形成了這樣幾點基本共識:1教學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必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教學全過程;3必須盡最大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各種可能性;4必須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打開思維通道,形成“順應”“同化”的態勢,獲得比較高級的認知學習。這些基本認識不僅證明認知的張力是客觀存在的、可能的,更為重要的是,它啟示我們要加強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有關“認知張力”的研究,以此來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主客互動是認知張力的條件
主體性、客體性是認知的兩極,是互動的、對立統一的。在認知活動中缺一不可。教學中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我們平常說的“主體”“主導”是主體性的兩個方面。教學中的客體是學習材料,包括教材、實物、圖片、音像資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學具等等。為什么說主客互動是認知張力的條件呢?教學中的認知,是主體(學生)獲取關于客體(學習材料)的知識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認知活動中的主體因素,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下獲得數學知識技能,形成相應的能力,發展智力,這是主體認知活動中的“合目的性”。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很明確的。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學生在認知活動中并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能動的。這種主動性、能動性使其在認知活動中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思維過程,并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擴展思維空間,積極深入到學習材料的意義、結構及本質特征的探索中去,不斷獲取認知成果,進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種“展開”“探索”的過程,正是認知“張力”的過程。因此,主體性是認知張力的決定性因素。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對10以內數的認識過程,能很好地說明主體性是認知張力的決定性條件。
從認識1開始,孩子們經過認、數、擺個數是1的物體,抽象出“1”這個數概念,然后進行讀、寫、認。這時,孩子們絕不會滿足于幼兒園里對“1”的具體操作,否則就會表現得冷淡和缺少耐心。“1”的認知過程中所開展的六七種活動(數一數、擺一擺、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用一用等),正是認知的不斷“張力”(延伸、遞進、擴展)。接下來認識2—10,他們仍不會滿足于上面的六七種方式,他們盼望有進一步“張力”的認知,發現和獲取更新奇的東西,由此而帶動出更具數學性的認知張力:(1)數的大小比較;(2)數的分解、組成(含不同的形式);(3)數的連續;(4)序數、基數的出現;(5)加減法的產生;(6)運算的進行等。可謂豐富多彩。學習者和學習材料同步互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認知客體———學習材料,則是認知張力的必要條件,它以“合規律性”的原則呈現。
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了教材的改革與進步。人教版的義務教材在實驗本的基礎上作了新的改進,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便教便學的知識體系、結構體系。比如小學數學教材既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又考慮到知識的呈現過程與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有機統一,改變了過去那種單純重結論輕過程,重知識傳遞輕學生參與的單一滯后的模式。尤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擺一擺”多了,例題中要求學生“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較課”多了,“整理與復習課”多了,從而使學生進入到認知結構的深層次中。
何為認知結構的深層次呢?“經驗—知識結構”。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素:(1)經驗知識要素;(2)邏輯數理要素。前者不難理解,后者指主體認知客體所獲得的經驗知識并非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而是以一定的方式構成一個有序的整體。
小學數學“比較課”、“整理與復習課”實質上是一種深層次的認知結構課。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正是為了把一組數量關系納入一個有序的高級結構中去。學生一旦獲得這種高級結構的認知,他們“同化”“順應”的能力將大大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有結構”的材料也就大大張開了認知的空間。例如“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不管是一般的還是稍復雜的,都將納入到“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上來認知,也就是說“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張開后,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刺激情境,讓學生強化意義的理解。而由分數的意義張開的諸如“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求甲數比乙數多(少)幾分之幾”、“甲數與乙數的比”等等,都成為一組有結構的材料,推動主體建立有序的整體的認知結構。主客互動是一種積極活動,既有學習者一系列的外顯的認知活動,又有學生以“觀念形態”進行著的內在思維活動。作為客體的積極性,在于它的科學有序的整體構造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對主體具有吸納作用。同時它能帶動主體以積極的情感、意志,主動地探索,科學地認知。認知的張力是主客互動形成的。認識這一點,對于我們糾正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過分強調主體而忽視客體的偏態,具有一定作用。
二、師生互動是認知張力的動力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主體或教師主導的作用都不可替代。維果茨基說過,“最近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自行完成任務,需要教師的幫助。有了教師的幫助,學生就可能不斷地從“最近發展水平”向“現有發展水平”轉化,推動兒童向深層次發展。我們來看“十幾減8”的教學。在師生互動作用下,學生掌握算理,順利完成11-8、13-8、15-8、12-8、16-8后,例4發展為“想一想:14-8=()”。按照學生已有的認知,教師一般這樣引導:想8加()得14,因為8加6得14,所以14減8得6。
但高明的教師并不到此為止,他想帶動學生調動自10以內數的認識以來所積累的知識經驗,產生認知張力;而聰明的學生也并不滿足于用那個算理去想。師生的默契使這種互動關系協調運動。教師一個“誰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學生就活躍起來了,各種不同的想法隨之呈現出來:(1)想14拿去8,還剩6(低級思維,但也屬一種不同的想法,因為認知的張力并不限定學生的認知“搜索”);(2)想10-8=2,2+4=6;(3)想把8分成4和4,14-4=10,10-4=6;(4)想14-7=7,7-1=6;(5)想14分成8和6,8-8=0,還有6……從這里可以看出,師生互動能保持認知的積極狀態,有助于張開認知的空間,而且它驅動學生打開認知的各種通道,獲得豐富的認知成果。奧蘇貝爾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第一階段,呈現問題情境命題;第二階段,明確問題目標與已知條件;第三階段,填補空隙;第四階段,解答后的檢驗)中,第三階段“填補空隙”的說法很形象、準確。填補“空隙”正是因為認知張開后有了空間空隙。學生看清了“已知條件”(他當時的狀況)和目標之間的空隙和差距,就必須占領這個空間,填補這個“空隙”,實現師生互動。
三、探索與表達是認知張力的存在方式
有了探索活動,才有認知的存在;探索的進行,使認知張力的方式變得直觀。探索本身,需要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展開。它既張開這種時空范圍又占領這種時空范圍。學生的認知活動一旦進入探索階段,主體的認知(當然也離不開情感、意志的積極參與)逐步深入、拓展,不斷進步。這樣,認知張力成為容納探索活動的載體,探索則是認知張力的存在方式。小學數學教師越來越勤于使用“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發現”這樣的語言,其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數學的概念、法則、公式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探索材料。隨著探索活動的展開,使得認知得以張力。反過來,認知的張力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探索所致。沒有學生的探索,就很難取得好的效果。表達(這里重在口頭表達)也是認知張力的存在方式之一,亦稱表現形式。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以學生為主體,創建自由輕松平等的教學環境
設計好每一節課,要求教師:一要認真備課,吃透教材,將所要傳授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并且對教學中會涉及的各個環節進行考慮;二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及本節課的知識中哪些知識學生了解一點,哪些知識一點都不了解,哪些知識學生易理解和接受,哪些知識難以理解和吸收,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實施啟發式教學法,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導學生進入“憤悱”狀態。所謂憤悱就是很想弄懂但又無法弄懂,很想說清但又無法說清。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讓學生身心放松,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例如糖酵解的講授,如果學生預習的話,他會發現在糖酵解中有很多反應、酶、產物。雖然反應是有條不紊地進行的,但是在他的思維中是紊亂的,搞不清誰前誰后,能量又是怎樣產生的,在課堂上就有畏難情緒。我們在本節課引入時這樣設計:首先問大家,平時不愛運動的人,在操場跑兩圈后,第二天大腿會有什么感覺?(又酸又疼)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對最討厭學習的學生也有誘惑力———他也有類似的經歷)很容易引入肌糖元的酵解產生乳酸;肌糖元又從哪來,又是怎樣酵解的?男生愛喝啤酒,女生愛喝葡萄酒,酒釀制的原材料是大米、高粱富含淀粉的糧食,淀粉是葡萄糖通過糖苷鍵形成的分枝狀的大分子物質,淀粉的降解可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又是怎樣變成乙醇的?糖酵解的學習,為大家提供這方面的知識,如果你課下DIY葡萄酒或酸奶,老師絕不反對。這樣既和學生的關系拉近,又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在講授糖酵解過程中,告訴學生一共10步反應,不難記,首先記住反應的起始物和終止物,然后搞清糖酵解中的“三、二、一”,即搞清“三”指的是什么,“二”指的是什么,“一”指的是什么,糖酵解就學通了。在講課時強調“第一次不可逆反應,催化的酶是......”,“第二次不可逆反應,催化的酶是......”,“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催化的酶是......”“,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催化的酶是......”,在糖酵解中有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然后問糖酵解中的“二”指的是什么,學生很容易就答出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唯一的一次脫氫反應,催化的酶是......”,接著加上糖酵解中的“一”指的是什么?學生也很容易就答出一次脫氫反應;“第三次不可逆反應,催化的酶是......”,糖酵解中的“三”指的是什么,學生很容易就答出三次不可逆反應。糖酵解過程講完,再總結一下糖酵解中的“三、二、一”。這樣學生在愉悅中基本把酵解過程理解了,并記住了關鍵內容。
三、利用天盤記好課堂筆記,啟發學生做好歸納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