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9: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多媒體教學運用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前言
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英美文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主干課。《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對此有明確的規定:“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見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英美文學相關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中提高英語水平,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可是,在傳統的教學中,英美文學課程都是學生在單一的接受教師的說教,最多可以在課堂上接觸極其有限的一些英美文學作品。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學生感到課堂比較單調,對老師講過的一些內容也不能夠很好的掌握。計算機網絡等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以后,為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教學器材,讓學生從聽覺和視覺等方面全面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就目前來看,把多媒體應用于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有其必要性和優勢,當然,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英美文學教學的時候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
2
英美文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必要性
就目前高校英美文學教育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我們做過一項調查,就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68%的學生認為“英美文學課堂氣氛不好,所學到的東西不系統,對英美文學沒有興趣,因此不想參與課堂討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他們感覺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其次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顯得比較呆板。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目前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62%的老師還在沿用比較落后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某一作品而言,先是介紹這個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然后再介紹作者的生平,最后對整個做平的文學價值、故事梗概進行簡要的點撥。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呆板,然學生感覺非常老套,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以后,期待學生課后能夠自覺閱讀整個做平,但是,學生的興趣不夠,時間不夠充足,所以,學生們幾乎沒有完整地閱讀過一本英美文學作品,即便是閱讀,也不是閱讀全英文版本,都是閱讀翻譯成漢語的版本,失去了我們開設這門課的意義,不能感受到原創作品的獨特魅力。
第三是英美文學缺乏應有的感染力。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老師是主體,教師一言堂,內容滿堂灌,學生在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的教育,這樣的課堂讓人感覺無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到壓抑。如果我們能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一些文學作品的精彩片段,或者是通過讓學生觀看文學作品的相關講座光盤,然后,教師進行啟發式的、探究式的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第四是課時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部門能夠順利完成。目前,在高校的課程體系中,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的必修課之一,但是,課時顯得非常欠缺,基本上都是每周兩節課,學生在課堂上很少參與討論,只是被動學習,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也是一再地壓縮時間,精簡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還是很難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如果引人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教學計劃的實現和教學目標的完成。
3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
在目前的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明顯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有助于素質教學目標的落實。目前,我們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學生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作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文學素質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我們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質,特別是可以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改變教學手段。優化課堂設計,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學的教育。
其次,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節省課堂時間。英美文學的教學內容是非常繁雜的,文學史資料比較多,著名的作品和知名的作家也是層出不窮,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要傳遞大量的信息給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是很難實現教學目標的。經常是老師緊緊張張講了45分鐘,學生睡了整整一堂課
,教師講了,學生沒有掌握,學過了,學生沒有印象,課堂效果極差。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將聲音、影像、文字等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精彩的電影畫面,這樣,就可以讓大量的信息濃縮在這些多媒體課件中,不僅能加快課堂進程,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是因為課堂教學不夠生動,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進行情景教學,也可以把傳統教學模式下苦口婆心講述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4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遵循的原則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授課老師不應該把學生片面地看作單純的教育客體,不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教師也不是標準答案的提供者。對于同樣一部文學作品,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對文學作品就會有不同的認識,所以,我們在英美文學教育的課堂上,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題,尊重他們的主動性和獨創性。
師生互動性原則。我們說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是說教師就沒有事情可做了,教師在課堂上是一個總策劃,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是演員,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巧妙進行課堂設計,通過置疑、合作等方法與學生互動。與學生互動的時候,教師應該面向學生,細致的觀察學生的各種反應,并隨時修改教學步驟以適應學生,最終達到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最大程度互動的目的。
尊重文學性原則。多媒體信息可以包括文本文件、圖形圖標、靜態圖像、動態畫面、視頻影像、聲音和音樂等,由于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不僅是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因此,我們應該在英美文學課堂上注重文學作品的文學性。雖然我們提倡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采用各種媒體形式,并不是說多媒體教學就是要插入大量的圖片或動畫,不管與教學目的是否有關。
參考文獻:
很多文章文質兼美、給人以豐富的啟迪。在談古道今、寫景抒情、托物言志中揭示生活的本質和人生的真諦,尤其是散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那種充滿哲理意蘊的藝術境界,讓學生走進作品中去想象、去領悟。如朱自清的《綠》,在課件設計上,可用“Flash”等開發軟件自制一幅綠色與流水相映的有動感的畫面作為封面,亦可尋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符能展示“綠”的視頻片斷,使學生在具體的畫面中去把握語言美、大自然的美。為了更好地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首先把文章顯示出來,在要著重分析的字詞句中設置熱鍵,以動感的形式對字詞句進行注釋。還可設計相應的練習,來加深學生對字詞句的把握與理解。在《綠》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有特色的動詞,在軟件的設計上,可通過“Authorware”函數控制讓學生在電腦上填寫相應的動詞,電腦有對錯判斷,有答案提示,還可以把朱自清的《歌聲》一文顯示出來,通過閱讀對比分析,加強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應用。這樣學生就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把握文章的語言特色,能利用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提高學習的興趣與能力。和諧的畫面可以再現作者所創造出來的意境,使人們的想象跨越時空。可以表現出作品的情思、韻味,突出主題思想。如在講授的詞《沁園春·長沙》時,可先設計一張秋天的“楓林圖”來體現“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接著用視頻來表現“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情景。各個視頻都可以通過定格一個畫面作為講解的背景。這樣學生就可以盡量從畫面上去想象,才可能進一步理解所抒發的情感。同樣在《水調歌頭·游泳》的學習中,可以引用暢游長江的歷史照片作為背景,同時播放配樂朗誦,激發起學生的激情,從而才能領會的詩詞。語言美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特色,朗讀既是講究藝術性,又是幫助學生審美、理解課文的有力手段。設計時,對許多文章許多文段的處理可先以語言的美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一段富于感染力的朗讀配以優美的背景音樂,與富于表現力的畫面相配搭,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和諧美,可以烘托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這也正是多媒體教學手段與一般傳統教學手段最大的不同,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講究的就是一種藝術性。
二、增加教學容量、美化教學結構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更能增加知識容量,做到講練結合,突破重點、難點。如在設計《雷雨》的教學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預習篇,包括精彩片斷的朗讀欣賞,故事發展的基本情節,分場景等。二是講解篇,包括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語言特色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等。有些環節可以用練習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檢測,邊分析邊動手做。三是提高篇或擴展篇,可提供對比閱讀的文章,進行鞏固練習以及對應的作文訓練。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突破了教材的重點,有效地解決了教材的難點,又通過電教手段變“靜”為“動”,變“點”為“線”,變“線”為“面”,集聲色畫樂為一體,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多媒體設計無疑也體現了整個教學結構的藝術性。
三、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能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必然引起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教學策略,尤其是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巨大變化,可以促進教學雙邊活動的進行。如教師的主導作用可表現在交代教學目標、激發學習動機、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進行評價分析、解答疑難問題、強化知識記憶等,使學生能充分地動口、動手、動腦,讓多種感官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從而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培養相應的能力。有的地方在小學教育中就進行了結合電教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看、聽、說、寫、想”的能力,這種手段在中學的教學中更應該加以運用。
四、增大閱讀容量、提高閱讀能力
一、加深直觀理解,激發學生興趣
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對他們學習興趣起主導作用的是直觀興趣,而且它的作用時間也較長。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直觀興趣,并根據其心理發展水平,適時地幫助他們把直接興趣轉化為間接興趣。采用多媒體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既能拓展學生學習的思路,又能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總量,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時,為了強化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加深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時我通過多媒體放錄像,將一棵又大又美的大榕樹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贊嘆不已。而聆聽著鳥的鳴叫,同學們都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并表示以后要愛護動物,保護周圍的環境。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真切感受
1.圖片創設情境
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材的內容真可謂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有。課文中的許多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例如我在講語文四年級《桂林山水》《五彩池》時,因學生都沒有親眼見過,很難體會語言的美和文章的意境,這時候僅靠教師講解,學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體課件就可以為學生創設精美直觀的圖片,在播放圖片的同時配以聲情并茂的朗讀視頻,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音樂創設情境
在講六年級語文《海倫·凱勒》時,我播放了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聽完這段音樂后我提問:“作為一位身體健康的人,我們從《二泉映月》聽出了什么呢?”學生紛紛談了自己聽后的感受:悲慘的命運、凄涼的心境、痛苦的心情、對光明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接下來我就順利地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走進這位集盲、聾、啞于一身的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這位被譽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對生命的珍愛,對生存的渴望以及她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使學生內心掀起了強烈的情感波瀾,心靈上受到了洗禮,思想上得到了啟迪。
創設教學情境絕對是多媒體的拿手好戲,運用它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激活學生與學習對象相關的原有認識,幫助他們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三、 利用網絡優勢,擴大教學容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如果僅僅依靠教科書、參考資料等書本知識信息,那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尤其是閱讀要求,而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發揮很強的網絡優勢,收集更多的有關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把課堂與網絡聯系起來,能大大增加一堂課的息容量,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識,拓展視野,把課堂教學的觸角延伸到課外。這樣,學生學習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學習的熱情也會高漲起來。由于學生能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識,也有利于鞏固已學的知識,從而改變以前僅限于理解字詞以及文章的結構、大意,很少探討作者寫作的目的,情感,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是智能和心理發展的催化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強烈的興趣,就會激發其內在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機,就會聚精會神,努力追源,并感到樂在其中。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把靜、動、畫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生動,對學生的認識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驕傲的孔雀》這一課時,上課伊始我就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看一部小小的動畫片,不過你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動畫片講的是什么故事?”一邊說一邊操作鼠標,與計算機連接的大屏幕出現了一只美麗的孔雀,它昂著頭,挺著胸,拖著美麗的長尾巴,正沿著湖邊散步。學生一下子就被屏幕上有趣的畫面吸引住了,接著屏幕上有序地演示孔雀遇到花喜鵲時驕傲的樣子,和自己的影子比美,后來掉到湖里的狼狽樣子。學生邊聽邊看,借助多媒體,把靜態的文字記述的故事轉化成新穎生動的視聽形象展示出來,學生既好奇又興奮,人人開動腦筋。他們不僅按畫面內容生動有趣地描述了故事的內容,還把自己融入到畫面中,如同身臨其境,說出了孔雀聽了花喜鵲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利用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全心投入學習,并以學習為樂,無疑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借助多媒體,突破重點、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而抽象思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直觀性,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會對直觀、形象、色彩鮮艷的事物感興趣。而多媒體是一種高度視覺化的信息傳遞工具,它圖像逼真,色彩鮮艷,具有動畫功能,還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能以其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優點,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解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中區別“迎”和“追”有什么不同時,比較抽象,中下層生難于接受,于是作鼠標,微機演示一群小蝌蚪和鯉魚從兩地(相反的方向)出發,小蝌蚪見到鯉魚之后面對著鯉魚游過去的畫面,再操作鼠標,畫面側邊出現一句話——這就叫“迎”。接著我用微機演示烏龜和小蝌蚪從同一方向出發(烏龜先出發,小蝌蚪后出發),一會兒,小蝌蚪從烏龜后面快速趕上去的畫面,再操作鼠標,畫面側邊出現一句話——這就叫“追”。難點在動態、直觀的演示中得以解決,它比老師的任何解釋都具有說服力,增強了感官上的刺激。演示一結束,學生很快就說出了“迎”是面對面地走上去的意思,而“追”是從后面快速地趕上去的意思。這樣,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多媒體,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理解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恰到好處地解決了課文中的重點、難點。
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來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當然不能以犧牲傳統的教學手段來作為代價。在教學當中,我們還是應當強調“讀”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多讀、會讀,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三、借助多媒體,豐富想象力。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讀、說來激發學生的想象,但因為小學生涉世淺、見識少,效果不是太明顯。而多媒體教學則能以豐富的圖片、動畫和聲音為激趣點,來激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在我們的教材中,編者選了不少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的范文。詳寫部分一般配有圖,而略寫部分一般沒有圖,即使有,也不盡人意。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通過電腦從網絡中得到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方位的信息用于課件制作,讓學生從生動有趣的畫面展開聯想,從而領悟并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例如《黃山奇石》一課,作者詳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塊奇石,并配有相應的圖,學生圖文對照一下子說出了各種石頭的樣子。而課文最后一段列舉了“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作者不但沒有寫出它們的樣子,連相應的插圖也沒有,讓學生憑空說出它們的樣子來比較困難,教師也不好引導。上課前,我通過網絡找到了相應的圖,上課時將畫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著畫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這些石頭是什么樣子的。由于直觀、形象,學生描述起來異常生動。如一學生說:“每天早晨,有一位披著長發,穿著綠裙子的仙女坐在溪邊的石凳上彈琴,不時傳出悅耳的琴聲,引來了各種各樣的鳥兒。這就是‘仙女彈琴’”。
多媒體輔助教學能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于一體,形象、直觀、生動,把語言創設得準、真、實,能誘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大了課堂語言輸入量,優化了課堂教學,從而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一、運用多媒體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英語學習創設更多的情景
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是課堂。因此,英語教師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形式的靈活多樣性,努力在課堂上創設情景,為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提供機會。如九年級上學期語法中有虛擬語氣,教師可以開辟一個虛擬環境,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教學中可以假設我是他或她,讓學生思考該去怎樣做、怎樣說使學生自己學習、自由交流、自學探究成為可能。它更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需要,并可以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從畫面上得到啟示,展開聯想,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又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
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廣播功能和課件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聲行并茂的教材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會很快融入內容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習的內在動力,接受生動的英語教育,真正體現“寓教于樂”。如在教蘇教版牛津英語七年級(下)Unit6Doyoulikebananas時,面對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肯德基食品等方面的單詞,教師應先逐一分類,再依次呈現。如先打出一張草莓照片(草莓鮮紅可口,光彩照人),給學生以視覺享受。點擊鼠標左鍵,單詞strawberry伴隨鈴音融入視線,然后點擊出現音標并朗讀,學生跟讀。再點擊鼠標,“嗖”的一聲飛入一堆草莓,出現復數strawberries。如此講解單詞,直觀形象,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他們的興奮點被調動起來,這樣各種單詞的學習也就輕而易舉了。
二、運用多媒體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教師創造廣闊的空間
傳統的課堂教學大都是滿堂灌、填鴨式的,學生吸取教師的知識是被動的,教師大都是采取安排個別學生朗讀、會話的方法。而多媒體教學是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傳播,它完全可以滿足現代教學的提問、應答、個別提問、個別輔導等多種要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課題、確定教學目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可通過在計算機上運行可見展開學習,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鑒于此,我們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來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制作多媒體素材,多在形象、直觀的演示上下功夫,集圖、文、聲、像的綜合功能,有效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多搜集媒體素材,制作Flash課件。素材的搜集可根據課本的內容來進行,同時要進行適當地整合、取舍。素材的搜集方法可通過多種途徑,如利用動畫制作軟件生成動畫,利用掃描儀采集圖像,用話筒輸入語音,或從Internet上下載各種信息資料等。最后,進行素材編輯,制成效果好的課件。
三、運用多媒體能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解決難點,省時省力
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從語言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而利用視覺加聽覺獲得的知識可技藝65%。”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呆板。但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能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的信息,具有較強的直觀感。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圖畫以及電影、錄像、課件中畫面的交換、切入、特寫、定格等技術,使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得到充分的強化,使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容易。如在教蘇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下)Whatdoeshelooklike?時,可給學生安排任務:看圖描述。課件中設計幾副人物圖像,把每幅圖片中的細微環節放大,讓學生進行Pairwork活動,根據所學過的描述人物的單詞說出人物的特征。教師問“Isthisyouruncle?”學生答:“No,itisn’t.”再問:“Whatdoeshelooklike?”學生答:“He’stall.Andhehasmediumbuild.Hehasblondhair.”通過反復操練聽、寫,增加記憶的強度,重點的語句得到進一步鞏固,難點也迎刃而解,既加快了學習進度,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運用多媒體加大了教學密度,增加了課堂容量
在課堂練習時,教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往往難以應付,并且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這就滿足不了他們的口味,導致練習的密度不大。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單詞或詞組閃現、圖像縮放或移動、顏色或場景變換等,可有效地解決此問題。根據由易到難的規律,利用設計好的軟件隨機發送若干練習題,既省時,又操作方便,還可以讓學生上前自由操作。對學生的每一種評價,可以用笑臉或哭臉,也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點擊鼠標,它們就伴隨掌聲出現在圖片中。這時,學生興趣濃厚,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多媒體課件增加了課堂容量,它可以展示許多內容,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pairwork和groupwork,可以代替教師口述幾句甚至幾十句,教師省去了許多板書、畫圖、出示習題的時間,從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如何啟發學生思維上,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得到更為合適地運用。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點
1.多媒體運用要適度。通常有三個時機可供選擇:一是插播教學,即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抓住有利時機,插入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內容融于形象直觀之中,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這適用于英語語法的課堂教學。二是全程教學,即利用整節課時間,插放多媒體教學課件,一般是經過剪輯的英文影片、歌曲、圖文、風土人情簡介,內容簡單,難度小,適用于英語欣賞。三是課外教學,為學生自學時用,此類多媒體課件不受運用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被廣泛地運用到“尋常教師家”。它以生動形象、聲形兼備的特點,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以其信息容量大,交互能力強,操作方便等特點,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局面。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能夠化靜為動,變難為易,寓樂于教,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抽象問題形象化,突出重點和難點,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節約傳統的板書時間,擴大知識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使他們在愉悅的環境中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等等。因此,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心理等多種因素,要“以人為本”,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一、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優勢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在整個課堂教學環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去。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創設成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場景,變成聲情并茂的導入,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就能收到十分有效的效果。如學習《沁園春?雪》時,先播放這首歌的MTV,使學生既為優美的畫面、雄渾的歌聲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氣勢、豪邁的情懷所折服,進而產生一種探究課文內容的強烈求知欲望。又如在講授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不看課文,集中聽配樂朗讀,優美的語言、動聽的音樂、充沛的感情,把學生帶入一個陽光明媚、雞犬相聞、人們怡然自樂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沉浸在美好的世界,心靈得到凈化。不過,這些視聽材料必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絕不可以直觀形象的畫面和音樂替代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從而限制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忽視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聲像材料只是輔助,絕不可用它替代語言文字本身的學習,更不能先入為主地抑制學生的再創造。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快速下載學習資料。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通過網絡查尋資料,通過電子郵件等與教師、同學交互聯系等方法完成語文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動腦、動口、行動并探索,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己的自主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學會參與,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設計、自作及交流、評價的機會。如《三峽》文章是怎樣把三峽形勢的險峻和優美的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學生較難理解的問題。教師可以依據課文設計景圖:將兩座山繪成門樣,兩山夾縫中滔滔長江水急流回旋,沖破兩山阻隔,一瀉千里。遠處,紅日碧水間,一葉白帆飄蕩而來。借助幻燈投影,物像直觀,由文到圖,學生就能理解“兩岸連山,略無缺處“的意思,對文章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多媒體的運用要以學生真正學到知識為目的
在語文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揚長避短,而不能不顧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運用多媒體的情況而一味地配上多媒體課件。有時候,一節多媒體課下來,很多學生認為這節課除了教學形式新穎之外,自己其實什么東西也沒學到,其原因是教師沒有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語文教學并非全部是選文教學,它還涉及“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的教學就可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如“口語交際”這一聽說訓練就十分適合運用多媒體甚至網絡手段。由于“口語交際”這一言語活動要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展開,而傳統的教學不可能把生活場景真的搬進課堂,因此就產生了“要有真實的環境”而這種“真實的環境不可再造”的矛盾,此時就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甚至是網絡手段模擬出逼真的言語交際環境,從而達到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目的。如教師可借鑒“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等形式,在“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想法和心情”的口語交際課中,可以要求學生學習“實話實說”,大膽地敘說自己對同學、老師、學校的看法;在“當眾發表意見,態度要自然”的口語交際課中,可采用“焦點訪談”的形式,推薦幾個學生當記者,采訪其他同學。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這樣的訓練中得到很好的培養,說不定以后就有記者、主持人在這些學生中產生。
總之,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既不能盲目地為追求潮流而過多使用,又不能因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而將其拒之門外,應對語文多媒體教學有理性的認識,本著技術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規律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揚長避短,以學生為本,合理運用,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從而開創語文教育嶄新的局面。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既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又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完美和補充。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能時時注意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這一點,以人為本,揚長避短,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語文教學的內容、教材、教學手段及考試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異,充分實現語文的個性化學習。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多媒體實現了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突破。下面,我略談幾點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
一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配樂朗誦,投影圖片,乃至于用多媒體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能創設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于是當我教授《范進中舉》時,帶著學生一同欣賞影片片段,真切感受范進在封建科舉下命運的可笑可悲。在進行《這就是我》的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聲音,PPT等全方位的介紹自己,學生興趣高昂,積極參與。
運用多媒體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運用多煤體,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如初三年級面臨對于基礎知識的梳理歸納識記,作家作品屬于其中之一,量大且龐雜。我利用幻燈片,把作家按照古今中外進行歸納,一目了然。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已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有些教材內容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在總結課上,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當我講《看云識天氣》時,投影表格歸納填寫各類云的特點,以便學生在了解各類云的特點的同時,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認知,增強對科學知識的了解。
運用多媒體可以實施審美教育。語文學科包含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美育因素,這種性質決定語文必須成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聲像文結合,讓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創造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運用多媒體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感性的音樂,從而使學生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當教授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的時候,我帶著學生陶醉在著名朗誦家濮存昕的康橋放歌中,帶他們看康橋的柔波,看康橋的金柳,看康橋的夕陽。我力求把語文課教授成既詩情畫意,眼耳俱諧又豐富知識量的美育課。
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課木中的許多名家名篇,有的語言流暢明快,有的語言生動活潑,有的語言凝煉含蓄,有的語言樸實感人,有的語言富有哲理性。運用多煤體可充分體會各種語言。
可以說,多媒體的介入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技術帶來的是手段的突破,而手段永遠不是目的。世上沒有一種新生事物能夠完美無缺,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也不會例外。
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弊端
課件統治課堂,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師生難以情感交流。多媒體課件都是預先制作好,很難臨時變更。課堂教學時教師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據課件的情況,把學生的思路死活往課件的模式中拽,事實上就是讓課件統治了課堂。課件統治課堂,人性化的師生人際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取代,它嚴重妨礙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互動。
在當今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話就是重視受教育者基本素質發展的教育。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總目標,為了培養創新人才,電化教學手段已經廣泛的運用于各科教學當中。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現如今已發展到電腦多媒體參與語文教學,把聲、圖、像、文、情、境與看、思、讀、寫等諸多手段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立體化、多方位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電教化教學的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優勢,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時間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學傳播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手段,自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掀起了課堂教學史上一次意義深遠的革命。如何根據教學需要恰到好處的使用電教媒體呢?
1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興趣不濃。因而,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搜集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后利用多媒體出示鳥的圖片,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 使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可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通過觀察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畫面生動,圖文配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課堂效率。
3 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對環境進行選擇加工,創設需要的教學環境,讓他們在聲像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電教多媒體的使用,促進了學生與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 使用電教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發展說寫能力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群鳥學藝 》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語文教學中巧用電教手段,有導視啟思之效。有目的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訓練的具體環境。如用圖來展示,可把單幅圖分解后再綜合,逐步由靜態變為動態,用連貫的活動投影指導學生觀察,化難為易。寓說話、寫話練習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融觀察、思維、想象、表達為一體。說話、寫話既有順序又有重點,由眼觀——腦思——口說——手寫,多種感官并用,不但進行了一次生動有趣的說寫訓練,而且能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5 運用電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觀察訓練,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素質,使其觀察能力得到提高。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思維訓練,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總之,運用電教多媒體教學手段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激發了師生的積極性,使教師從傳統的教學中走出來,更使學生從單調的苦學走進了輕松地樂學。充分體現了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了主動精神,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能發現提出問題,并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通過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去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一、多媒體教學有利于豐富語文課堂的知識容量
不同于其他學習科目,語文課堂中需要師生一起處理大量的文字語言信息,而課堂僅僅只有40~45分鐘的時間,如此,時間上的限制就使得文字語言信息的處理效率大打折扣,更談不上學生以教材上的語言文字信息為基礎擴充自身的知識容量了。
而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扭轉這一不利教學處境。如,在學習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章節內容時,我就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電視劇版“林黛玉進賈府”片段。如此,學生就得以非常形象、直觀地見到原文中關于“垂花門”“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金絲八寶攢珠髻”“赤金盤螭瓔珞圈”等相關細節的描寫,這既有利于他們快速且有效地處理文章中所提到的文字信息,同時更是以此為基礎大大幫助他們擴充了自身的視野范圍,課堂學習效率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多為教師死板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迷,積極性更是談不上高漲,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他們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效果及質量。
鑒于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嘗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要知道,教學設備的改進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保護與激發也會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時,我就向學生展示了之前搜集到的馬丁? 路德?金I Have a Dream的英文版朗誦,并輔助以Flash的形式將每句英文句子呈現在學生眼前。如此,就在調動學生視覺、聽覺沖擊的同時,大大激發了他們對《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主要內容的學習積極性。如此,促使自身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之中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一、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1.激發興趣。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把新授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字寶寶,告訴學生,這些字寶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據房間的門牌號碼(即生字的讀音)幫它找到家,你就能與這個字寶寶成為好朋友,字寶寶就會對你笑一笑。生動的情境,優美的音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為快樂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2.強化讀寫訓練。在課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模仿錄音朗讀,強化朗讀能力;在指導背誦時,第一遍,可播放課文錄像,配以輕聲的錄音;第二遍,錄音沒有了,在畫面旁有重點詞的提示,學生隨著畫面的變換輕聲復述課文;第三遍,學生依據畫面展示的內容輕聲背誦。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記得牢,背得快又準。
在寫字訓練時,由演示多媒體課件代替教師的講解、書寫,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在藍天白云的底色上,田字格顯得格外顯眼,一支漂亮的筆為學生范寫著生字,甜美的解說伴著輕柔的音樂,讓學生一下子就愛上了寫字,寫出來的作業比平時漂亮了許多。
3.培養語言能力。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借助CAI課件,創造特定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接近生活實際的交際環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以“我們身邊的垃圾”為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可以通過CAI課件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垃圾及其來源、去向等展現出來,讓學生交流各自的發現、想法。還可將各自的想法進行設計,在電腦里畫出來,或制成模型,有價值的設想甚至向有關部門建議,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成功的快樂。
二、巧妙借助多媒體網絡,培養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