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9: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學教研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當前環境不斷惡化、資源逐漸枯竭,環境法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節約、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要加強學校這個宣傳主陣地的環境法教學工作,各高校應盡可能地聘任環境法專業的碩士或博士來擔任環境法教學工作。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環境法知識的傳授和普及。另一方面,也要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的便利,在請國內外著名環境法學專家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也應使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有機會針對環境法教育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起到拓寬環境法教學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環境法教學效果,實現環境法之培養學生對環境法學基本理論的理解,系統掌握環境法律規范,達到對環境法律的實際運用的目的。
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l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職責、教學秘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成立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專家組,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組成,根據每學期的課程安排,履行對主講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階段性指導和隨機評估,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綜合素質和教案講稿進行評議,結合學生評議、同行評估以及自評,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匯總后及時將評估專家和評估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到教研室以及教師本人,客觀而真實地評價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引導和促進教師自覺地進行教學改革,促進總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外,定期召開評估專家座談會,聽取評估專家對我院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到教研室以及教師本人;配合學校的教學督導,定期組織教學觀摩、進行講課比賽等等教學活動,增強教師的教學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每位教師在互學互評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建立教師教學激勵制度,通過主講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結果與上課課酬掛鉤,激勵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增強教師的教學主動意識。
2加強臨床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
本著“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理念,建立“初期接觸病人——中期臨床見習——后期臨床實習”不間斷、循序漸進的臨床實踐模式,在長期的臨床教學管理中總結出臨床教學質量監控的方案:
2.1建立網絡式管理體系,完善科學的臨床管理機構
其網絡是上有主管院長、醫教科長、教學辦主任,中有各科臨床教研室主任、科總住院醫師以及每一個帶教教師,下有實組成管理網絡。
2.2形成規范的臨床管理文件,促進臨床管理規范化
通過制定《臨床帶教工作管理規定》、《臨床帶教質量管理辦法》,遴選和聘任臨床教學主講教師;提出臨床科室研究生帶教基本要求、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指導原則等等臨床教學管理文件和制度,使臨床教學管理逐漸規范化。
2.3教師層面的管理和質量監控,提高臨床帶教水平
一方面學院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帶教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在帶教教師中實施臨床教師主講制,對臨床主講教師實施聘任制,規定臨床主講教師的任職條件、任職職責等。在實習過程中,實行臨床教學質量評估制度,一是實習生對帶教教師實行“背對背”評估,評估成績將作為評選優秀科室、優秀帶教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二是實行臨床帶教抽查制度,規范科室臨床帶教行為,實施對包括教學管理文件、實習生考勤登記、實習安排表、實習生登記冊、出科考試試卷、臨床小課登記表、臨床小課講稿、教學查房登記表、典型病例討論登記冊、實習生臨床操作登記表等等教學內容的抽查,同時對臨床科室的臨床教學活動進行評估,并將抽查情況和評估成績與相應的課酬、科室績效和教研室績效掛鉤,從而加強臨床科室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和督促臨床科室按時按量完成臨床教學活動。
2.4學生層面的管理和質量監控,加強實習生管理力度
每年根據不同年級組織《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診斷學基礎》等五門課程基礎知識考試,考試成績將作為能否進入臨床實習的決定條件,以強化學生對醫學基礎知識學習,為進入臨床打下基礎;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專門開設醫德醫風教育講座,加強學生醫德醫風教育;學生進人病房實習后,明文規定,必須每周完成手寫住院教學大病歷兩份,帶教教師批改后按時上交,其書寫質量將納入病歷質控范圍,以此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在各臨床科室定期安排臨床小課和示范操作的基礎上,利用模擬實驗室這一有力的資源,分組分批組織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進行臨床輪訓前的準人考試和臨床輪訓后的臨床技能強化訓練,保障學生在臨床輪訓中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水平。
2.5加強與教學基地交流,創造良好的基地教學環境
一方面定期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到教學醫院就實習管理問題進行磋商,共同探討臨床教學實習管理的原則和規律,并協助各教學醫院整理教學資料、完善教學制度、強化教學意識、改善教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一方面定期到教學基地進行臨床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臨床小課、示范操作等,組織有豐富臨床教學經驗的專家教授參加,通過院內院外的互相觀摩、評估、學習,達到堅持正確的導向指導、幫助評估對象發現問題、改進工作、促使其建立質量意識和健康發展運行機制的目的;一方面每年為教學基地醫務人員提供免費進修學習機會,提高基地教師的業務和帶教水平。
3構建和優化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制
3.1教研室規范化建設
按照11版教學培養方案的修訂,有機化學由原來的126學時減少到108學時,上下半學期各54學時。同時,有機化學實驗也做了相應的修改,由原來的90學時減少到70學時,上下半學期各35學時。在此次教學方案修改的同時,有機教研室依據教育部規劃教材特點,結合我校化學專業長遠發展需求,立足于學生可操作性,本著“微型化、節約化”原則,進一步梳理與完善了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在堅持熟練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將教師科研方向中的一些原料合成作為教學內容引入到了有機化學實驗操作中,例如,將降冰片烯二酸酐的制備引入教學環節,讓學生在鞏固雙烯合成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練如何利用已知原料合成目標產物的方法。再如,在重結晶實驗操作中,由于原料的恒定性,學生實驗往往很容易形成機械操作、簡單重復和照方抓藥等特點。為了打破重結晶原有實驗原料的單一性,我們借助重點實驗室這一平臺,跟有科研項目的老師一起交流并達成共識,他們合成的粗產物直接應用到有機化學教學實驗中,形成了原料種類多樣性。變換原料,學生就得通過重結晶的步驟,合理選擇理想溶劑,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主動性,同時也為老師科研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實驗產品的浪費。另外,對先前的常量化實驗也進行了改進,引入了微量實驗儀器,樹立學生節約意識,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
1.2教學模式的轉換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實驗結果,往往忽視了實驗過程。有機化學實驗教改過程,首先,注重實驗前的準備。讓學生通過相關文獻檢索,吃透實驗操作中的一些問題,熟悉物料性質,確保實驗順利進行(見圖1)。其次,全面干預學生實驗操作過程。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既要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對于違規操作行為,要及時糾正,必要時要作為典型案例,引導全體學生注意,同時還要全面跟蹤學生實驗過程,設立專門教師實驗臺,實現學生和教師共同實驗,在實驗操作中及時將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學生,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一些反常現象的理解和認識,鍛煉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見圖2)。第三,做好實驗結果總結與實驗報告信息反饋。對于實驗結果來說,由于個人的操作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尤其在現象描述、收率計算和物理參數測定等方面都多少存在分歧,采取集中討論與分散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干預學生實驗結果討論,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為后續實驗報告的書寫奠定基礎;對于實驗報告信息反饋,一要堅持原有認真批改實驗報告的做法,二要在新的實驗開始時做好實驗報告的點評工作,既要突出表揚優秀的實驗報告,也要指出不合格的實驗報告,通過以“優幫差”,切實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逐步完善學生對實驗報告的書寫。三是對學生在實驗創新中提到的一些改進措施要給予合理的解釋,激發學生積極嘗試實驗的熱情,增進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1.3教學評價體系
老師通過實驗教學中的“預習、操作、衛生和實驗報告”可以直觀地給學生在某個實驗中給予合理的分數。反過來,學生也要發揮監督老師的作用,通過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反映出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投入。學校雖然每年都通過教學評價系統,讓學生對老師教學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進一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我們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環節中引入了“一個實驗一評價體系”,采取無記名信息反饋,梳理后將意見轉達給任課教師,通過教研室活動討論,確定整改措施,并及時地應用到下一個實驗中,并將有用信息擴大到了整個教研室活動中,使得教師在教學中豐富閱歷,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長了見識。這種做法在學生與教師中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并得到了很好的評價效果。
1.4科研協助教學改革
有機化學實驗是在大學二年級開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操作,在有機化學實驗實驗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活動,增強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的了解,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具體可通過內蒙古每年舉辦的“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和畢業生畢業論文的設計兩個途徑進行嘗試,讓學生以興趣小組形式參與到教師科研項目中,讓學生從教師科研活動中吸取寶貴的信息資料,獲得長足的進步。例如,β-氨基酮類化合物的合成(Mannich堿)是有機化學理論知識中的內容,基本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并沒有此類化合物的實驗操作內容,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驗操作,學生要從多組分溶劑的選取、TCL(薄板層析)、重結晶、熔點測定等一系列實驗技能入手,擴展了學生的思路,增強了有機實驗手段的連續性和銜接性。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兩屆學生10多人次,借助教師科研平臺,參與“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并獲獎;有三屆學生15人次,通過參與教師科研活動,發表了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反過來又促進了實驗教學的運行,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學生在實驗中“敢想、敢問、敢做”的理念,從某種意義上也完善了新版教學培養方案。
一、確立教研室地位
學校教研室接受校長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屬學校的中層機構。中學設置教研室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是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的需要;是解決中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是中學技教育規律辦學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我們應該在學校工作中努力去確立其地位。
1.爭取領導支持,明確地位。“科研興校”已成為學校的發展戰略、我們應該把教師的教育科研情況作為評模選優、職評考核、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爭取讓學校在重視教學這個中心的同時又不忽視科研這個重點。爭取讓學校行政定期研究教育科研工作,確定研究重點,并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安排、實施、總結等各個環節。恭請校長親自參加教育科研,并監督和指導科研與教研工作的正常開展,對教育科研進行明確的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通過領導強調學校各個環節的科研工作,達到明確教研室地位的目的。
2.力爭實現“五子”,落實地位。學校教研室應有“牌子”(單獨立室)、有“廟子”(配備辦公桌、文件柜、資料箱、專用微機等)、有“位子”(配備專職或兼職主任、科員、資料員)、有“票子”(有一定科研經費)、初步走出“路子”(以區級以上課題為依托,以校級課題為基礎.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為契機,推進學校工作的全面發展模式)。實現“五子”,就搭好了教研室工作的“戲臺子”,落實了教研室的地位。
3.通過自身建設,贏得地位。教研室成員應具有主人翁精神,樹立科研意識.突出一個“愛”字,落實一個“勤”字,發揚“敬業、奉獻、團結、務實、創造”的校園精神,群策群力,走出一條教育科研的新路子。
(1)明確科研的指導思想:樹立科研為教育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合格人才服務的意識。
(2)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風:本著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宗旨,解決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3)具有正確的科研態度:尊重教師,聽從他們的意見,尊重教師的勞動,維護他們的利益,民主制定和實施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指導、鑒定、推廣措施。
(4)遵循基本的科研原則: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傳播教改信息,探索教學規律,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積極倡導,大膽實踐,在求實的基礎上,以開拓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5)追求既定的科研目標:在科研工作中踏踏實實、真抓實干、兢兢業業、銳意進取、勤勤懇懇、無私奉獻、講求實效、多出成果。
同時,加強教研室的組織建設和教研室人員的修養。通過自身建設,和教師一道參與教改實驗的全過程,讓教研室成為教師們心目中的教研室,從而贏得教研室在學校中的地位。
4.主動參與管理,體現地位。教研室負責人應該參與學校行政會,研究學校的全面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教研室負責人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科研設計和課題研究的主要成員;教研室負責人應該參與行政值周,全面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教研室人員應該積極指導教師們的科研實驗,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就能很好地體現教科室的地位。
5.壯大科研隊伍、鞏固地位。教研室要讓教師樹立科研意識,激發科研積極性,重視發展和培養教育科研隊伍,努力為優秀科研人員的迅速成長創造條件。教研室要組織全體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基礎培訓,派科研人員參加學術研討會和各種課題論證會、階段評價會、鑒定會。通過講座、示范、編發資料,宣傳教育科研理論,讓教師們懂得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提高教育科研素質。要求全體青年教師人人選題立項,投人教育科研實踐。由此逐漸壯大自己的隊伍,鞏固自己的地位。
6.體現科研特色,提高地位。教研室的工作只有通過大膽創新,注重實效,爭創特色。才能提高其地位。
7.接受監督檢查,牢固地位。教研室的地位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經受起領導的檢查和教師們的監督,得到大家的認可才算是真正的穩固了。
二、發揮教研室職能
學校教研室是研究機構,主要研究本校存在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以提高教育質量;承擔評選、鑒定和推廣本校科研成果,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決策提供依據、起好咨詢作用,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謀部”和“智襄團”。具體可以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職能:
1.發揮導向職能,體現中介性。既然教研室是學校的“參謀部”和“智襄團”,對學校的決策提供咨詢。那么,對學校的工作就有著導向的功能;教研室既要對學校教育科研提供理論指導.又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理論、促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從而起到了中介作用。
(l)管理導向。教研室應配合學校行政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方位育人”的辦學方向,端正辦學思想。我們結合本校實際。提出了“以德育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研教改為契機,以藝體科技促發展,以務實為根本”,完善學校管理,強化校風建設,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活潑地全面發展,使學校真正成為‘實踐性、示范性、花園、樂園’學校、力爭一流質量。
教研室應配合學校狠抓“兩全”(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讓“三讓一樹”深入人心,把“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還應要求教師不放棄每一個落后學生,每個教師必須和兩個落后學生交朋友。開展“同學,讓老師與你同行”的個案教育研究活動。在素質教育中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學生觀、教學觀,從而增強素質教育意識,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性,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2)德育導向。學校辦學應以德育為先導,健全德育工作機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緊密聯系的工作網絡。德育工作要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要明確,做到全方位實施、多渠道拓展。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整體構思,分層要求,分段實施,分類推進”,德育工作要做到學期有計劃,學月有主題,每周有安排,檢查評比落實。積極開展符合學生,實際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進行“五愛”、“五自”、“三會”教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鍛煉意志和品格,增長智慧、體力,立看今天,著眼未來。”
(3)評價導向。對教師的評價要做到:變單一的分數評價目標體系為全面的素質教育評價目標體系、變結果評價為以過程評價為主;變“揉差”學生為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不斷研究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努力鑄造師魂,培養師德,提高師能。對學生的評價應逐步取消百分制。采用等級+特長+評語的評價方式。注重知識、突出能力、加強平時、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堅持每年評選學校優秀論文,編輯優秀論文集,鼓勵教師不斷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并向有關刊物推薦發表。
(4)科研導向。教研室要發揮科研主力軍作用,捕捉信息、緊踉形勢、抓好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系列研究活動。
2.發揮構建學校教育科研網絡的職能,體現研究性。研究工作是教研室的基本任務。教研室既要研究現狀、找出問題、進行理論與方法的指導,又要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探索其規律,逐步向深層次發展。學校的科研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展開研究,形成校長室一政教處、教務處——教研室——教研組、年段——教師一條龍的教育科研格局。
(1)突出“龍頭”課題。學校應把區級以上課題作為龍頭課題,加強管理,大力宣傳。加大科研力度和經費投入,從而帶動其它課題的研究。
(2)落實校級課題。對本校有重要價值意義,研究方案合理并具有相應的研究條件的課題應審定為校級課題,它包括各辦公室、教研組、年段和個人研究課題。
(3)扎根個體實驗。科研要通過實驗來完成,實驗要由個體來實施,個體實驗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科研的效度。因此,應著力于實驗的跟蹤研究。
教研室要指導教師選題立項,先由各教研組確定研究總課題,
再由教研組成員根據學生的實際性情況和自己的特長選定研究的子課題。
3.發揮教育科研的管理職能,體現領導性。教研室除了自身的研究業務外,還要組織領導全校職工進行教育科研,推動學校的教育改革。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的有效開展,提高教育科研質量,教研室應制定本校教育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內容包括項目的申報及審批辦法、成果的鑒定與評價方法、項目的經費管理與獎勵辦法等、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領導重視是教育科研得以實施的保證,目標明確是教育科研富有實效的前提,內容豐富是教育科研具有活力的關鍵,體現特色是教育科研適應發展的核心。所以,對課題研究應堅持計劃落實(每期教研室都要對課題研究擬出具體計劃,提出明確要求)、目標落實(教研室分別確定出課題研究的工作目標、育人目標、家長學校目標、成果目標)、組織落實(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年級、班級,責任到人,精心組織,精心輔導,認真開展活動,為目標的實施創造條件。課題組成員要定期討論研究情況,確保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落實(根據研究課題,擬定出具體的內容及其操作的系列和序列,讓活動豐富,注重實效,以利于研究的深化和細化)、時間落實(包括學科教學和各類活動)、資料落實(耍求教師認真做好活動記載,并收集好學生、家長、教師的作品、圖片、表格、總結等資料。教研室要按期收集整理資料,為提煉成果提供事實依據,學校圖書室要定期向教師開放,并提出學習進修的要求,發揮好各類資料的作用)、總結落實(每學期結束后,都要求課題研究人員寫出該期的課題研究總結,教研室要寫出課題研究的工作總結和階段報告)、評價落實(根據教師的研究情況和總結,評價教師的研究工作,以激勵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從而保證教育科研有序、有效、生動活潑地發展下去。
4.發揮推動和改進工作的職能,體現服務性。教研室是學校教育科學的研究機構,通過教育科研能推進教育實驗的進一步開展,促進教師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質。
(1)教育科研能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研究本身就是用理論指導實踐,再從實踐中形成科研成果的過程。
(2)教育科研是傳播先進的教育思想、正確的教育觀念的有效載體。教育實驗研究與成果推廣的過程,是普及先進教育思想的一個有效途徑。
(3)教育科研是辦好學校的動力之一。“實驗”兩字在人們心目中成了改革、創新、進取的代名詞。對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又是一種壓力,壓力轉化為動力,推動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4)教育科研還是許多學校為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增強競爭能力的方法之一。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形態下,一所學校在本區域的聲譽和影響力,直接關系到它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將學校辦出質量、辦出特色幾乎成了所有學校追求的目標。
(5)教育科研還是師資培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實驗研究,對提高師資質量具有特定的魅力。
①教育科研能促進教學改革。學校根據實際需要組織教師有針對性地研究問題,把科研同教育教學和管理密切結合,是學校擺脫困境,求生存、求發展、上臺階、上水平的關鍵之舉。
②教育科研可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規定科研任務,可以促使教師讀書學習,研究理論,留心教學中的種種問題,主動進行探索。研究成果又可直接用來指導實踐。所以,科研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
③科研可以促進教師提高工作效率。有的教師的工作是超負荷的,但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造成超負荷勞動的原因主要是教師水平低,不能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有采用加時間這種笨辦法。如果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要效益、不僅讓學生學習輕松愉快,教師也會有時間和精力從事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在教育科研中,通過教師大膽創造探索、總結提高,有力地促進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由“教書匠”向“研究者”轉變,形成科研促發展的氛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研室組織好了全校的教育科研,也就等于為學校的發展服務。
教師通過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從原本單純的“教”,變成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們學會了某一種數學知識,卻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更不會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但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學生本身具備的能力,堵死了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道路。而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二、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教材展開。教材也是連接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紐帶,依據教材,教師才能夠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雖然現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有些教師采取了趣味的教學方法而使課堂熱熱鬧鬧,卻忽略了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學習輕松了,興趣濃厚了,然而卻沒有學習到應該掌握的知識,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熟悉教材中的知識是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并且還應該掌握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應當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不“跑題”,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上學到知識。
三、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思維方式與心理情感
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在學習數學時的表現就會有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當多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有些學生善于嚴密地思考,在某一處數學知識上,要把每一個點都想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就是不會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卻花費時間比較長,教師就應當教該學生如何篩選數學知識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從而節約學習的時間。而有些學生善于跳躍式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是速度快、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強,卻容易因為馬虎粗心犯下錯誤,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養成仔細認真的好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把學生喜歡的事物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娛樂和游戲中學習,這比單純地講解教材中的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師應當靈活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無法總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而相對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所謂合適的教學方法,其真正的含義就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對于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于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于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教師不應當因為自己教學方法的問題而造成某些學生學習方面的困難。教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應當符合這一要求。
五、教師應當做好課外的工作
要想讓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當在課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預測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認真寫好教案設計。在上課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教具,教師也應當在課前準備好。而在講完一堂課之后,教師應當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并且及時與學生交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外做好這些工作就會減輕自己和學生在上課時的負擔,學生們學習的時候也會很輕松。從這一點來看,教師的課外工作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課上的工作。
六、教師應當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況且,文言文畢竟是現行中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升學考試的內容之一,因此,認真研究文言文教學,探討符合文言文教學特點的方法和規律,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是每一個教學和教研人員的重要任務。
筆者認為,對文言文教學,不論《大綱》怎樣降低要求,也不論有些人怎樣理解,只要教材中還保留著文言文,以下這些“過程”,似乎都應該考慮。
一、導
導,即導言,是教師在講授課文之前,圍繞課文所進行的,用以引入新課、對學生起啟發引導作用的話。
一般說來,導言應包含三方面內容:①解題。有些文章的題目,不是點明了所寫的中心,就是概括了主要內容,準確地解題,可使學生盡快地“入文”“上路”。對有些文章的題目,還要從文字上作些必要的解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列傳”,《琵琶行》的“行”,《阿房宮賦》的“賦”,《師說》的“說”等,都應作些明確的解釋。②作者。對作者的介紹,一般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重點講。③背景。對那些寫戰爭或重大事件的記敘文、議論文,教師在講授時應首先介紹一下當時的形勢和寫作背景;對那些節選的文章,應緊扣節選部分的中心介紹,不必涉及更多的史實和事件的全過程。
設計導言要注意三點:①導言必須簡明、扼要。②必須緊扣所講課文。③必須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讀
這里所說的“讀”,是指教師導言后的范讀或學生對課文逐字逐句的細讀。目的是掃除文字障礙,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和基本內容。
讀,是學生直接接觸課文的開始,要重點圍繞三方面進行:①找出生字、通假字,并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②參照注釋,把文中有礙于“了解內容”的多義詞、活用詞、古今異義詞、虛詞(每課限一二個)找出來,體會它的含義和用法。③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畫出,以便向老師請教。
讀,這一環節,要突出一個“細”字,著眼一個“實”字,力求“讀懂文義”。
三、練
練,即訓練。訓練的內容是學生在“讀”中獲得的文言基礎知識,目的是檢查學生“讀”的效果。
練是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必要手段,可從三個方面進行:①指讀,即指叫學生讀課文,或讀片斷,或讀全篇,主要是檢查學生讀得是否流暢,是否有破讀的現象。②面提。學生在閱讀時,查工具書,對照注釋,還不能理解的語句,當面向老師提出,以求獲得徹底解決。③譯句。學生理解了文意之后,教師可根據課文的實際,挑選一些能體現文章主要思想內容的重點語句和句式,讓學生進行對譯練習,學生譯得不準確的,教師給予必要訂正。
練,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練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必須做到兩點:①要有準備。學生在閱讀中會出現什么情況,會提出哪些問題,哪些語句翻譯起來有困難,教師都要有個清醒的估計,做到心中有數。②要有計劃,成系統,突出重點。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組織訓練,用系統的知識武裝學生,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不能用支離破碎、雜亂無章的知識去充塞學生的頭腦。
四、析
析,即分析,就是教師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進行的必要的分析,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分析的方法要因文而異,一般說來,對那些屬于議論性的文章,可按照論述的邏輯順序進行分析,要分析論點,特別是中心論點。屬于記敘性的文章,可按照敘述的時間先后或空間變換進行分析,一般要重點分析人物和事件。對文學作品,或根據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來進行分析,或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分析之后,便可進一步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擇要概括文章的寫作特點。
對文章進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論,一定要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五、評
所謂“評”,就是對課文的思想觀點進行評價,目的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
教材中所選的文言文,絕大多數是世代流傳、膾灸人口的名篇,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華,值得借鑒。但由于時代的局限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在文章中難免有一些消極因素,因此,有必要指導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課文進行鑒賞、辨別、分析、批判,做到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
一、數學知識研究
傳統上認為數學教師至少要掌握他所教的數學知識。班級授課制成熟后,人們開始同意這樣一個原則:除了所教的數學知識以外,數學教師還需要掌握像組織教學、控制課堂秩序等一些教學知識。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教師僅僅知道他所教的數學的術語、概念、命題、法則等知識是不夠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知道數學的學科結構。學科結構的概念最早源于Schwab。他指出了理解學科結構的兩種方式:一個方式是句法性地(syntactically),另一個方式是實體性地(substantively)。所謂句法性地是指從學科所表現出來的邏輯結構方面去了解學科結構。比如,引入無理數表示不可公度線段,引入負數與復數表示某些方程的解。前者可以看到,后者看不到,僅是為了保持方程都有解這個論斷的完整性和通用性所做出的一種假設與解釋。對這三個概念含義的理解,只能通過產生這些概念的前后聯系才能揭示。所謂實體性地是指從學科的概念設計角度去了解學科結構。比如,歐氏幾何與解析幾何有不同的概念框架。Ball把數學的學科結構知識稱為關于數學的知識。它是指知識從哪里來,又是如何發展的,真理是如何確認的,又將用到哪里去。
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約定與邏輯建構的區別。正數在數軸的右邊或者我們使用十進位值制都是任意的、約定的。而0做除數沒有定義或者任意一個數的零次冪都等于1就不是任意的、約定的;二是數學內部之問的聯系以及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的聯系;三是了解數學領域中的基本活動:尋找模式、提出猜想、證明斷言、證實解法和尋求一般化。
對數學知識的研究,拓寬了人們對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它顯示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很復雜的,除了術語、概念、法則、程序之外,還有數學學科結構或者關于數學的知識。這些知識對于教師確定為什么教、選擇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會產生影響。比如,約定的與邏輯建構的概念的教學策略會有很大的不同,邏輯建構的概念就必須講清楚它怎么來的,為什么要定義這個概念,怎樣定義,它會有什么用,它與其他的概念的關系是怎樣的,它的應用有哪些限度。而約定的概念就沒有這些必要。但是,有效地數學教學,僅僅具有上述知識還不夠。它缺少對學生的考慮,不能給教師提供教授一群特定的學生所必須的教學上的理解。比如,僅僅通過推導知道(+6)=a+2ab+b對有效教學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知道一些學生容易把分配律過度推廣而記成+6)=a+b,知道用矩形的面積表征可以有效地消除這一誤解。學生誤解的知識與消除誤解的教學策略顯然不能納入數學知識的框架,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復雜性要求更精致的框架來描述。
二、教材分析研究
有效的教學必須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知識呈現的最佳序列。在數學學科中,馬力平的知識包(Knowledgepackage)是國際上較為典型的此類研究。知識包是圍繞著一個中心概念而組織起來的一系列相關概念,是在學生的頭腦里培育這樣一個領域的縱向過程。(n知識包含有三種主要成分:中心概念、概念序列和概念結點,也包括概念的表征、意義和建立在這些概念之上的算法。下例是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知識包(圖1)。在這個知識包內,中心概念是20至100數的“借位減法”,它是學習多位數的加減的關鍵前提。
馬力平的知識包實際上是我國內地傳統的教材分析研究。這類研究結果是教學參考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一種課程知識,是教師對課程的分析,比對數學知識的分析更接近教學用的數學。但它也不是教師教學時使用的數學知識。它最多是教師對教學的考慮,沒有考慮師生互動時產生的數學需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動員起來的知識不一定符合教學情境的需要。比如教師預期的一種學生的反應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沒有出現,教師以學生的這種反應為跳板的后繼知識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馬力平概括出的知識包,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使用的數學知識還有一段距離,教師在教學時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教師在教學時所需要的數學知識遠遠超出教材分析所能提供的內容。
三、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
Ball開創了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她通過分析數學教學的核心活動,直接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數學知識及其影響。下面以Ball的一個課例來說明其研究方法與結果。該課內容是三年級多位數減法:Joshua星期一吃了16粒豌豆,星期二吃了32粒豌豆。問Joshua星期二比星期一多吃了多少粒豌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供了六種解法。Sean從16的后繼數l7開始向后數數,一直數到32得到答案。ba認為,32的一半是16,答案就是16。Betsy把表示16和32的教具(豆子)一一配對,數一下表示32的教具中剩余的沒有配對的豆子得到答案。Mei的方法是直接從表示32的豆子中拿走16粒,數一下剩余的就行了。Cassandia提供了標準的減法算法,Scan受到啟發,提供了另一種解法:16+16=32,整節課,學生想盡辦法鑒定這些解法的異同。L6JBall認為,這節課教學的核心活動是處理數學知識的關聯和控制課堂討論。知識的關聯涉及到在具體和符號的模式中,減法和加法是如何關聯的、減法的“比較”和“拿走”的解釋是如何關聯的、教具的表征如何轉化為符號表征、Betsy的配對比較法如何轉化為Sean的向后數數的方法、Betsy的方法如何和Mei的方法協調,控制課堂討論首先表現在提供線索和解釋,推動正確的方法的發展;其次表現在擱置有問題的方法。比如擱置Riba的說法。Riba的論斷是正確的,但要使其他的學生能夠明白他的意思,還需要添加幾步推理。但這幾步推理與用它來證明Sean的結論超過了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
Ball對這節課教師需要使用的數學知識進行了歸納。除了傳統的教材分析提供的借位減法的符號算法及其背后的位值制之外,教師還需要其他知識。首先需要知道問題的兩種表征模式(如減法32—16:?與缺失加數的加法16+?=32)是等價的。其次,還要知道此問題的一些表征:比如像Sean的從17數到32,或者Mei的從32里拿走l6個等等。第三,教師還需要具有深刻的數學眼光去審查、分析和協調學生的多種解法。最后,教師還需要一些關于數學論證的知識。通過上述分析,Ball指出,教材分析只能提供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只能在分析數學教學的核心活動中才能得到。
四、啟示
1.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有效教學的知識基礎。它與數學家的數學知識、教材分析得出的數學知識是不一樣的。它具有一種教學上有用的數學理解,這種理解主要集中于學生的觀念和誤解上。學生對特定內容的理解是有差異的,教師需要調和學生不同的理解方式并在這些方式之間靈活自如地轉換,引導學生把知識進一步組織,促進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效學習。
2.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高觀點下的數學知識,它聯系著更深刻的概念和方法。Ball的課例僅是小學三年級的兩位數退位減法,但是,通過對課堂教學核心數學活動的分析顯示,隱藏在退位減法之外的,是高等數學的等價、同構、相似性和表征之間的轉化等概念。從結構上說,前五種解法是同構的,前五種解法和最后一種缺失加數的加法是等價的。但前四種解法的解釋模型是不同的,有三種是“拿走”模型,一種是“比較”模型。只有從數學結構上理清這些解法的關系,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方法之間轉換并分清這些方法的異同,促進學生高效地組織自己的數學知識。香港的“課堂學習研究”也證實,數學專家參與的教研活動,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各校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習醫師是從醫學生到臨床醫師的過渡階段,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醫學生成為臨床醫生的必須手段,是一個合格的臨床醫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臨床實踐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是培養醫學生由一名學生向一名合格醫生轉變的重要過程,臨床實踐教學的質量是醫學教育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使臨床實踐工作穩步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重要任務。
1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實施有效管理方法
質量是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基石,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的需求,滿足不同求學者的需求,促進個人能力的提高,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在管理中要體現質量的發展性和適應性,樹立全面素質質量觀。我院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近幾年來每年接收400至450名來自不同醫學院校的本科、大專、中專醫學生,要管理好這些學生,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才行。我院設有一名副院長主管教學,設有主管實踐教學的科教科,并由一名副主任醫師和一名住院醫師負責教學管理工作。臨床設有內、外、婦、兒、傳、五官專業等臨床教研室,并配備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室秘書。根據各校的實習計劃,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健全和規范管理制度,完善各項教學規章制度。按實踐教學大綱、實習手冊,建立了實習出科理論考試與臨床技能考試相結合的方法、實習管理辦法、醫德醫風教育、病例討論辦法、教學病例收集、評教及評學制度等。定期召開各教研室主任會議,了解各教研室的教學進度及存在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各教研室派一名主治醫師指導學生臨床實踐,加強理論與臨床實踐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
2多種措施相結合,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2.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帶教水平充分發揮帶教老師的教學主導作用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強化老師責任,讓帶教老師理解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及勞動觀,強調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采取學習培訓和學術活動相結合,有計劃、分層次舉辦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因此對年輕老師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及考核讓合格者上崗非常必要;高年資醫師除負責年輕醫師的臨床技能培訓外,也要傳授教學經驗,并可納人繼續教育的計劃中川。定期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鼓勵醫、藥、技、護等人員參加專升本、研究生學習,全面提升了我院帶教老師的學歷層次、業務素質和帶教水平。
2.2配備教學編制為切實保證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本院按床位編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教學編制,以減輕臨床醫生壓力.使帶教老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人教學。
2.3檢查教學質量,嚴格各科考試實踐考核是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操作技能,是否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舉措,主要從專業理論知識,臨床基本診療技能及醫德醫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每科實習結束后,要求各科根據學生必需掌握項目嚴格考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臨床技能考試時選用新人院的病例,讓實習醫師模擬住院醫師身份對接診病人進行系統處理。從病史的采集、體格檢查、初步診斷、鑒別診斷、診療計劃等列出詳細的方案。另外在帶教教師的監督下讓實習醫師獨立對患者進行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骨髓穿刺術、腰穿術操作。帶教教師對考試結果進行及時分析和討論,考試結果記人各科實習成績,不合格者重新學習。
2.4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手段就成了臨床教學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通過形象的圖片,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將各種常見病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案及新進展記住,效果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好。尤其是電腦及網絡的應用,通過Intenret網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學科的發展方向,從網上下載下來,到周末各教研室上大課時用,由各科中級以上職稱帶教老師主講,主要內容為本學科發展趨勢和新技術進展,以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專業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對各專業的興趣,受到學生的歡迎。:
一、在啟動和組織“校本教育科研”的動機上,必須淡化“功利”
學校啟動和組織教育科研必須先端正并明確目的。中小學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學校教育發展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以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代表性的三個特征就是“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也就是說中小學的課題研究必須從身教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中來選“題”,從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找“題”,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命“題”,從教師自身課堂實踐的矛盾沖突中定“題”。只有這樣,教師在科研實踐中才能漸進生成先進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學藝術。這才會使中小學教科研充滿生機與活力,并在符合“科學性”與“方法論”的前提下學校的科研氛圍日趨濃厚。
事實上,目前學校教育處于一個確實需要實踐工作者研究的階段。有好多實踐性的問題應該說大家都了解,但卻都不知道怎樣去解決。比如擇校問題,學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隨偶像、考試,還有學生發展性評價方面的問題等。但中小學校又不同于專門的教科研部門,廣大教師更不同于專業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走專業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師卻有自己的“別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獨具優勢——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學校生活,富有個性的成百上千學生,以及由此所構成的絢麗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風景,還有那年復一年常見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活動,以及由此積淀并內化的豐富而厚實的經驗體會和感受體驗。這些都為廣大教師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頭,也為學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堅實的“基點”。“霧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萬萬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嚴肅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學校教育科研必須淡化“功利”色彩,切實從實際需要出發,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實在、管用、有效”上,具體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啟動并組織實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從”,注重“創新”,選取“校情”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中小學教科研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中小學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教育實踐”是中小學教科研課題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具有“創新意義”的課題研究,應該具有“校本”、“師本”特征。我們如果就學校及教師本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調查、歸類,找出共同特點,再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修正、提煉,去偽存真,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各學段的中小學,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個性。正是由于各校獨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為辦學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這方面的研究就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從學校教育教學的表象出發,并引發進行一些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計劃地進行問題篩選經驗提煉資料尋疑現狀分析意向轉化,這本身就是“創新”。
要重視從“弱項攻關”和“強項冒尖”兩個維度來確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項攻關”就是要針對學校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明顯薄弱點引導重點研究,全力攻關力求有所突破,由弱變強;“強項冒尖”就是對已經顯示出來一定優勢或具有較大潛力的優勢項目,通過專題組織研究,予以重點強化,使之成為代表學校乃至更大范圍產生名牌效應。教科研的選題往往反映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著研究的方向,也制約著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進新課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的擇善而從,師生關系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等無不是課題選擇的“源頭活水”。
三、在教改過程中,要做好“生成過程”資料的積累、記錄和整理
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教改過程要重視探究,注重教改的實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疇,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積累”。一個課題的實施乃至于一個教師的成長,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艱苦磨練的過程,哪怕是實施中的失誤與偏差也是很寶貴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專家論證、名師指導后的“操作過程”、“自我練兵”更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只有扣住“研究內容”,層層推進,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偽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設及成果渾然一體。否則就會給人以無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實施,是一個從假設到驗證、再到推廣,或者是調查分析、經驗概括、實施推廣的過程。對廣大教師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過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項研究能解決系列重大的所有問題。我們研究思考的過程,也是自身漸進提高的過程。起碼可以使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得到提高,這種潛在的積極效應往往影響久遠、深刻。從這個意義上講,廣大教師關注教改過程及資料收集、記錄整理,這與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樣有意義、有價值。
四、在認定和評價教科研成果時,謹防“虛空”,關注“實效”
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從事的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應用,并在應用中再進行研究、改進和發展。課題“研究”并不是主要為了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而是為了積淀經驗、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規律,并加以總結、推廣。中小學教育科研成果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應是:研究中小學教育問題,其成果必須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而獲得,并對中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社會價值,甚至對教育科學發展有一定學術意義。這樣的研究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當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標準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學教師科研成果,就會挫傷實踐者的積極性。我們還要注意鼓勵涉足于科研的教師的堅定信心。
中小學教科研成果的評價認定,我想除了對課題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認定外,還應該包括對學校教科研機制狀況的評價認定。我們有必要關注學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機制。學校要在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引導教師志愿參與,倡導教師及教研組間的合作競爭方面做工作。要通過機制創新以激勵、塑造、發展和凝聚教師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求真效。要倡導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專家、教研員結成研究共同體,學校部分教師之間結成研究共同體,在形成濃郁學術氛圍上下功夫,這才是中小學教科研的真正價值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濃厚“校本研究”的氛圍,實現“科研興校”的宏偉目標。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方面,力戒“依葫蘆畫瓢”,要學會變通、合成和更新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項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終結于研究結題報告或得獎。而更要看重該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是否能得以推廣應用并轉化為學校或一定區域的教學效益。離開了成果推廣和轉化為效益這一環節,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和存在的實際意義。在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目前必須重視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變通”。我們對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蘆畫瓢,照辦照套,即使是純粹本地區本學校的成果,也會因人、因時變遷、由外部環境變化而難以適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考慮到兩個方面,一是現在可行嗎?二是怎樣變通更可行?我們要把變通貫穿于教改的始終。
二是做好嫁接與合成。教改過程是一個靈活度大、綜合性強、變量多的動態過程。要比較精細地做好相關成果重新嫁接與組合的工作,不斷適時地調整、補充與完善。
三是創新很重要。在課改實驗中經常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同類型課題別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給人產生耳目一新的啟發,自己又產生一種創新的靈感,并引發了對相關其它問題的研究興趣;或者有時覺得自己的教改實踐又遇到了全新的問題或障礙,與原來的設計方案相去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潛下心來苦心鉆研,或許通過審視自己設計好的教改課題,在重視認識、反省后,覺得有充實、完善的可能,這就必須進行關鍵性改進,也許會使教改更趨科學。總之我們要關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創新,這更有利于落實“實在管用有效”。
六、謹防“科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倡導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學校說:“科研教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因為教學科研的內容、教研方式與教學實際“兩張皮”所造成。中小學廣大教師要直接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專業研究者的路子。務必要把“教學、學習、研究、推廣應用”有機結合。這就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
1.臨床藥學方面
1.1 治療藥物監測
指導老師可以選擇日常監測病例較多的品種之一,指導學生回顧性分析血藥濃度與某一臨床治療效果或不良反應的相關性。通過整理血藥濃度數據并查閱相應病歷,了解藥效觀察指標或藥品不良反應的具體臨床表現,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藥物治療濃度范圍的臨床意義及治療藥物監測在指導個體化給藥中的作用。
1.2 處方分析
處方分析是了解臨床用藥情況和促進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我們可以根據臨床某些疾病藥物治療決策的進展,選定某一病種有目的地進行處方動態分析,了解其中相關藥品的使用變化。通過指導學生查閱有關文獻,特別是對專業書刊的查找、利用,充分了解該病種治療策略的進展變化,了解所涉及藥物的藥理學和藥動學知識,綜合利用這些知識明確需要收集整理的數據資料,在指導老師帶教下進行數據分析。通過處方調查結果,了解疾病治療策略的進展對藥物選擇的影響或新藥的出現對疾病治療的影響。我們還可以利用藥物經濟學理論進一步研究這些變化在優化處方方面帶來的課題。
1.3 關注藥品不良反應
我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從2004年起實行藥品不良反應(ADR)網絡上報。這就使回顧性分析某個醫院或某個地區的藥品不良反應情況變得方便,數據更加全面。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及分析ADR數據,從結果直觀地認識各類藥品ADR的發生率、ADR常見涉及的器官、系統以及什么是嚴重的ADR等概念。通過具體病例的研究及文獻查找還可對ADR發生有影響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通過這類課題研究,可使學生在今后工作中對ADR的發生及藥物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有更高的敏感性。
1.4 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開展靜脈藥物集中配置(PIVAS)的醫院能給這類課題提供良好的數據平臺。收集本單位臨床上使用藥物常見的藥物配伍情況,特別注意中藥注射劑,通過文獻檢索和實際工作中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一些藥物配伍后的穩定性實驗,逐步累積藥物配伍的知識,為臨床用藥提供數據參考。
1.5 生物等效性實驗研究
在有條件的醫院,還可以運用HPLC等方法進行臨床藥物動力學研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并可延伸到上市藥品的藥劑質量評價研究,為醫院藥品遴選控制質量提供科學根據。
2.醫院制劑
2.1 優化制劑處方
這類選題多由指導老師常年工作經驗所提出或新技術的應用所激發,可對于一些質量不夠穩定的制劑處方進行改進,通過穩定性試驗評價制劑原料、制劑工藝及制劑成品外觀,優選最優處方。
2.2 摸索含量測定的方法
醫院制劑藥檢室的主要工作是根據質量標準對藥品質量進行檢驗,所以制定控制藥品內在質量的質量標準可作為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摸索出優于原有測定方法的測定手段。特別是需要預處理的樣品,通過中間環節的改進,摸索出更方便、準確的檢測方法。
2.3 在實際生產中摸索高效低耗的節能方法
對設備、制備工藝或生產環節進行改進,不斷實踐驗證,摸索出高效低耗的節能方法。
2.4 為中藥制劑的開發做前期的實驗工作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2008年1月頒布的《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對于醫院開發中藥制劑非常有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政策所給予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中藥制劑。中醫藥是我國的寶貴財富,資源豐富,中醫藥知識儲備充足并有獨特的中醫藥理論體系。我們可通過文獻、網絡獲得的信息,利用醫院制劑室良好的設備條件與臨床醫師一起充分研究挖掘我們的傳統古方和經典驗方,開發對于難治性疾病確有療效的中藥制劑做前期的有效成份的提取分離、工藝摸索及藥物配伍等研究。
2.5 開發臨床需要的新制劑以解決實際需要
結合本院臨床特點,與相關專業臨床醫生合作,根據臨床治療需求,科學制定協定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