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電算化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學生考核方式的不科學。目前,在許多中職學校中,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學生考核方式主要還是以應試型為主,缺少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技能操作過程的考核。這種考核方式也很難真實的評價出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必定會影響學生對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會計電算化是與實踐教學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其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對于會電的綜合操作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二、加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在教材的使用上,為保證教學質量,會計電算化教材的準備應以“學校教師自編為主,校外購買為輔”。學校應積極聯系企業提供會計相關崗位,組織會計電算化任課教師分批次深入企業單位學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再鼓勵教師結合本校學生的認知水平編寫符合中職學生特點的實訓教材。
(二)加強對于會電師資隊伍的培養,積極建設具有“雙師”資格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學校應該多對教師們進行關于會電的系統性培訓。通過組織教師到權威性的高校進修、下企業鍛煉或到會計師事務所體驗、鼓勵教師們多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考取“雙師”資格等方式,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學校骨干型教師;學校還可以多聘請會計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來給教師們舉辦技術講座;聘請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及軟件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實際參與教學等,通過多方面途徑,提升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師資力量。
(三)加強會計電算化教學實訓,實現從課堂教學到崗位需求的零距離。會計電算化實訓應突出其仿真性。在會計基本理論掌握的前提下集中實訓,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和所練的內容。ERP沙盤教學就是很好的方式。通過讓學生進行ERP沙盤對抗訓練,提高其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ERP沙盤對抗訓練,就是將學生分組,每組7到8人,然后設定一家已經經營若干年的工業企業,每一組學生各代表有一個虛擬公司,互相競爭。在這個訓練中,每一個成員分別輪流擔任公司中的各種重要職位。讓學生親自體會,在面對市場競爭時,公司如何保持不斷成長和成功。通過沙盤模擬訓練,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知識,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了課堂教學和崗位需求的的密切結合。
(四)建立積極有效的學生考核方式。在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考核方式應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應對能力為目標。在考核中,應以過程考核為主,結果考核為輔。能力考核為主,知識考核為輔。指標應盡量量化,力求公平,并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指標考核體系,提高學生對于實踐技能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會計電算化“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探索
會計電算化“教學做”一體化中依據會計實際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結合財務軟件自身系統,多采用任務驅動法,對所學內容多采用項目模塊化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企業真實業務為載體,設置教學情境,提出任務要求,老師講解同時學生分角色進行操作。最后進行綜合模擬實訓練習,這樣更易被學生接受,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會計電算化“教學做”一體化的實施
3.1建立一體化的教學環境實施會計電算化一體化教學需要相應的硬件和軟件,這需要學校在資金上給予支持,需要配備電算化多媒體機房,保證學生人手一臺電腦,每臺電腦上裝上相應的會計核算軟件,同時配備多媒體投影儀、音響、話筒,方便教師演示操作,同時學生跟著做。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清理維護電腦,保障課堂使用。
3.2建設一體化教學的師資要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軟條件是培養或擁有合格的雙師型教師。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主導,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給學生提供咨詢幫助,教師的素質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雙師型教師不單單有雙證就可以,同時要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實踐能力,不僅能講授理論知識,也能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因此需要學校加強師資的培訓,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讓會計專業老師定期到企業參加實踐活動;或是聘用既有實踐經驗又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兼職會計電算化實訓指導教師。
3.3改進課堂教學組織“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學習、手腦并用轉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需要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將班級同學進行小組分配,每組有一個或幾個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實現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先進”帶動“后進”,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模塊化教學,分崗分角色實訓,使學生對會計工作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熟悉并能處理各個崗位之間的關系。對于進度較慢的學生,課余時間機房可以免費開放,供大家學習。鼓勵學生參加會計電算化類技能大賽和考證,比如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應變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應用的深入,會計電算化在企業會計工作崗位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與蓬勃發展更需要大量的既掌握會計理論又懂得計算機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作為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中堅力量,職業學校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側重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達到會操作、熟悉操作、能獨立操作的目的。對職業學校財會類學生的定位更應以實踐操作技能和對相關會計問題的獨立處理能力為主,側重于學會一種社會上應用廣泛的財務軟件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為此,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為教學,培養社會需要的會計電算化人才,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目前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課程內容制定不合理。會計電算化課程應該建立在一定的會計學、計算機基礎學、系統開發等學科之上而設置的。可是目前許多職業學校對計算機課程和會計課程設置的時間考慮不夠,相關的課程只有計算機基礎和中英文打字,學生普遍感到內容太少。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對計算機知識要求較高,在學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的情況下,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效果有受到影響。比如說在報表模塊中報表定義公式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會計知識的良好掌握,而且要對計算機語言和EXCEL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因此課程的設置不能簡單的定位在操作技能上,還要兼顧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此外大多數會計電算化教學只滿足簡單的從手工賬到計算機做賬的過渡,模擬手工會計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數據處理任務,遵循的仍然是傳統的會計循環理論。忽視用現代技術手段去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所以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學生機械地把教材或模擬實訓內容錄入計算機,對于用財務軟件進行簡單會計信息錄入是熟悉的,而對于錄入后的數據運用是不熟悉的。這樣簡單計算機操作員是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二)教學設備落后。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這就要求各校就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學校雖然設置了會計電算化專業,但沒有專業機房,學生實訓只能擠在公共機房里導致電算化專業學生實訓課時少,影響教學進度。另外,雖有一些學校設有專業機房,但由于軟件、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資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內淘汰。造成軟、硬件滯后,使得實驗能力、實驗效果差異很大,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求。另有一些學校雖建立了多媒體實驗室,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但在使用效率上卻不理想。(三)實訓教學環節薄弱。在會計電算化的學習中,學生主要是理論學習和簡單的上機實訓,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的上機實訓,其內容主要體現為以教材章節為主,使實踐教學內容仍為學科型的課程體系設置,從職業崗位角度來分析其內容顯得零散。
二、探索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新途徑
(一)建立以具體的項目和任務為基礎的新課程內容體系。在分析電算化崗位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建立以項目任務為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課程內容以具體化的工作項目或任務為載體,每個項目或任務都包括實踐知識、理論知識、態度和情感等內容。在項目或任務設置上,保留學生自主選擇空間,兼顧學生的職業發展,將原《會計電算化》課程重新進行整合和序化,項目化管理。具體項目一、會計電算化工作準備;項目二、系統管理工作與基礎設置;項目三、總賬管理系統;項目四、UFO報表管理系統;項目五、其他管理系統;項目六、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前幾個項目與企業的電算化工作過程相一致,項目六是會計核算軟件各功能模塊的綜合運用,是將分散的知識、技能融合起來,形成一整體,以提高學生的電算化綜合職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和就業打下基礎。課程內容整合后,理實一體化。作為企業的典型工作項目或任務,體現了課程的開放性、職業性和實踐性。(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室和多媒體課件。在多媒體教室中借助于網絡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音像系統等多媒體設備。在常規的課堂教學方式上引入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對學生進行知識點、實務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計算機系統軟件、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可以控制學生機,學生機可以進行電子舉手、自動接收文件等。采用這一新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的意義是有利于會計教學的規范化、標準化;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控制教學活動,教學更直觀、高效、準確。有利于改變傳統的單調枯燥的語言敘述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減少教師的重復勞動,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學生的輔導工作。(三)實訓采用崗位技能模式,電算化實訓突出仿真性。對學生進行實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完成某個(些)崗位所具備的綜合能力,即在職業崗位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所以實訓應盡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擬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按照崗位需求進行模擬訓練,真正實現課堂教學與崗位需求的貼近,崗位技能模式的建立把電算化的實訓教學分為兩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與理論教學同步的居于工作環境任務式手工模擬實踐和居于會計崗位電算化式的模擬實踐;第二個階段性為綜合性的項目式的會計模擬實踐。總之,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理實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實用型人才。會計電算化迅猛發展,這需要職業院校會計教師不斷對教學進行探討,促進會計電算化教學水平更上新的臺階。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調整會計電算化課程設置
目前,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企業財務工作的主要媒介。因此,《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不能只作為一門以操作為主要內容的獨立課程,應將會計軟件實務操作部分與本專業的其他課程融匯貫通于整個大學教學期間。各校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均采用ERP軟件,它集成了會計專業各門課程的主要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學中,應將各專業課程與ERP軟件相應的模塊操作進行對照練習。完成各門課程的理論學習后,上機操作完成在ERP軟件中的應用。最終達到能夠熟練操作各種財務軟件,并能具備財務軟件的維護技能。
2.將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學習與上機實訓操作相結合
在教學安排上,應將理論學習與實訓操作教學貫穿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采取理論學習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合理分配好會計電算化課程各部分內容的教學進度與上機時間,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實際動手能力。會計電算化的課程教學應圍繞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來組織,爭取通過實際操作更好地掌握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知識,在掌握會計電算化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的、專門化的實踐訓練。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彌補那些在教學環節沒有領會的知識點。
3.自編適合學生實訓的教材和案例
教材規定了教學內容,是教師授課的取材之源,也是學生求知復習之本。會計電算化是一種思想,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借助軟件平臺來實現。目前現成的會計電算化經濟業務在教學中極少見到,高質量的更少,軟件文檔也僅僅提供了一些非教學內容的說明書。因此,設計一套完整的、適于會計電算化實驗的經濟業務是非常必要的,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應立足“自編為主,購買為輔”。編寫的實踐教程結合企業實際,模擬真實材料編寫案例,使學生有置身企業真實業務環境的意境。我院使用的電算化軟件是用友U8.72基本財務系統,以往使用的教材都是分模塊設置案例,分模塊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后無整體概念,到了用人單位后往往無從下手,難以勝任工作的需要。為了使學生能熟練的對軟件進行操作,全面的掌握會計電算化的賬務處理,盡量采用教師自編實訓案例和實訓教程。運用財務軟件,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處理,并獨立完成設定的會計事項。通過會計軟件操作,使學生掌握運用計算機處理會計事項的方法和程序,了解會計工作如何使用現代化手段來進行處理。
4.采用逆向思維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融會貫通理解整個賬務過程
會計電算化教學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會計電算化的真正優勢不是簡單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而是更加規范、系統、快捷的參與企業相關監督和管理。為了達到其真正目的,在進行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時采用了講授法、講練結合、逆向思維等多種教學方法。首先由教師給學生講解課程知識點,然后將會計軟件操作方法通過計算機給學生進行操作演示,最終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的方法學習和把握會計軟件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理論知識。逆向思維教學法是掌握解決會計軟件運行中出現的系列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會計軟件的常規操作順序是沿著“賬務系統初始化-憑證處理一賬簿處理一報表系統初始化一報表編制”等業務流程處理會計業務,但在運行會計軟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資產負債表編制后發現報表不平衡的問題時,分析其不平衡原因要按照會計軟件常規操作順序的相反方向(即“報表系統初始化是否錯誤賬簿處理是否錯誤憑證處理是否錯誤賬務系統初始化是否錯誤”)逐一分析和檢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決。整個教學過程全部在計算機實驗室進行,做到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學生在學習中彼此相互幫助,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能較快地掌握課程知識點。
5.將手工會計和電算化結合,強化技能實訓
會計電算化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無論是教學內容的設置,還是課時的分配,都應著眼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引導學生將實訓內容與實際業務聯系起來進行考慮。當會計軟件實務操作部分與本專業其他主干課程相互融合后,會計電算化相關操作項目分散到各門理論課程中,自身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無法體現。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手工會計處理流程和電腦會計處理流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應將手會計做賬和會計電算化處理相結合,將學生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系統化、綜合化。通過模擬企業會計數據,把一整套會計業務資料,利用手工處理方法,完成從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到日記賬、明細賬和總賬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再通過財務軟件,首先是應用軟件的賬務處理功能進行相關業務處理,完成兩種處理方法的銜接,然后利用軟件完成接續月份的會計業務處理。借助兩種做賬方法的操作比較,增強學生對兩種處理流程的感性認識,從而進一步鞏固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學習效果。
1.1課程設計基于會計崗位工作過程,重點培養職業核心能力。
按照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會計電算化教學大綱的有關要求,確定本課程重點培養出納崗位的收付核算能力、日記賬處理能力;會計崗位的憑證處理能力、賬簿處理能力、報表編制和分析能力;審計崗位的證、賬、表審核能力等。
1.2實踐教學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目前當前就業形勢及用人單位對會計電算化崗位的要求,課程設計突出了職業化的特點,強調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性,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真實的企業會計數據,教學使用的軟件用友ERP-U8.72也是目前較多企業實際賬務處理所使用的商品化財務軟件,教室的課桌椅設計也與企業財務室的布局相同,構建了與企業完全相同的會計工作環境,課程教學中真實模擬企業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將課程的職業性特點具體的落到實處,真正做到了課程教學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會計信息化課程發展非常迅速,教學過程中強調和注重知識的更新,力求讓學生能及時了解到會計信息化的前沿動態、拓展更多與會計信息化相關的專業知識。為此,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中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現場學習,到財務軟件公司短期學習,參觀;聘請校外的專家給學生講授專業方面的前沿動態;聘請用友公司的講師給學生講授一個或兩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自助學習,豐富專業學習的內容,體現課程的開放性。
1.3基于實際工作任務組織實踐教學內容
本課程使用真實的企業會計數據,與企業同步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完全仿真會計工作環境,根據出納、會計崗位工作任務來組織教學內容,以真實工作任務驅動教學,課程組織與實際工作過程完全相同,課程組織設計原則為:課程組織與實施過程為:實際業務導入—理論知識點介紹—任務驅動—示范引導—模仿試做—糾錯重做—總結經驗。各環節內容組織如下:課堂設計———將崗位分工、工作任務、職業行為設計為相應的課堂學習行為,確定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為核心、兼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課堂教學方案。任務驅動———布置工作任務,學生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完成工作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去思考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示范引導———主講教師進行操作示范,在此過程中結合錄像、課件進一步向學生展示操作的全過程。模仿操做———學生在觀看老師演示后開始動手實際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錯誤。復雜的角色分工操作需要進行小組成員協同。糾錯重做———及時糾正個別錯誤,集體講評一般錯誤,之后讓學生重做容易出錯的步驟。總結經驗———最后老師對操作步驟進行復述,特別提醒容易出錯的步驟和環節,總結整堂課技能要點、方法要點和社會因素要點。
2.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改革手段
2.1改革實踐教學體系
以學生為中心,融學校、企業和社區為一體,以技術服務能力培養為主線,共同開展實踐能力的培育工作,形成校企社“三方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校外基地以用友校外實訓基地為依托,爭取與5家大中型企業合作,建立2~3家“校中廠”或“廠中校”。建設財會綜合校外實習基地群,校外實習基地95%以上分布在廣州市內,從學校到實習單位車程不超過1小時,實習基地布點合理,能為會計、財務管理專業提供真實的頂崗實習環境,學生在實習單位有明確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達到工學結合的實習要求。
2.2建立實踐教學改革工作室
建立財會類課程實踐教學研究團隊,解決會計電算化等財經類課程的設計和研究工作;成立虛擬教研室———ERP教研室,設計會計電算化及ERP系列課程的教學大綱,詳細設計會計電算化及ERP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各種資料的格式,設計每節課任課教師的人數及授課內容,明確教師之間協調、銜接的方法和步驟;設計學生應掌握的內容及檢查、考核學生辦法改革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財會類課程實踐教學課程標準,優化現有實驗教學資源,擴大會計電算化和ERP實驗等財會類課程的專業應用范圍。
2.3創新教學內容,完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實踐教學模式
改革會計電算化及ERP等財會類實踐教學中各模塊的主要內容,按企業會計工作過程改革實踐教學內容,使用與企業同步的財務軟件,實踐教學案例來源于企業,按企業會計工作環境分崗位角色進行輪崗實訓,仿真財務和業務部門布局、崗位,模擬企業真實的會計業務的處理過程,達到“教、學、做”一體化,實現實踐教學與會計核算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具體如下:(1)創新教學方法。課程教學采用模塊分解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導演式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學法、網絡教學延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等方法,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模塊分解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導演式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學法、網絡教學延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等方法。(2)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師“教、學、做”的教學模式,由多個教師協調合作,共同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達到過程活動化:參觀、個人、分組、角色扮演,進度合理化,每個教師教授和指導自己的專業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法。(3)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上,采用模塊化教學設計,詳細設計每節課的內容,達到課程小型化即小課題、小講座;形式多樣化,充分利用可以動用的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參與過程。(4)實行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資格證書的實踐教學模式,建立學生財會類專業課程自主學習平臺。
2.4學校與企業結成職業教育聯盟,共同改革實踐教學項目
企業為財會金融系提供實習實訓基地,為教師提供實踐項目,派技術骨干來學院做兼職教師,定期到學院開設專題講座,制定并實施合作雙方人員的互聘制度、兼職教師準入制度、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考核辦法、兼職教師獎勵辦法等制度,建立10人兼職教師資源庫。校企共同開發實訓項目,主要開發會計電算化、ERP沙盤模擬、ERP認證考試、初級電算化認證考試、頂崗實習、畢業實習課程。企業參與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新模式;采用仿真企業或部門的真實教學案例(企業提供);與企業共同開發實訓項目。
2.5改革案例教學資源,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按照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功能子系統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將各個子系統作為一個教學模塊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各個模塊的學習,不僅學習和了解了會計電算化各個功能模塊,而且還掌握了各個功能模塊在用友U8中的具體操作步驟,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訓資料的操作,逐步掌握了全盤賬的操作,最后能夠將會計理論和會計電算化理論融入到具體的財務軟件賬務處理過程中,并做到靈活應用,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網絡教學系統在實驗課上的具體運用
1、共享課件資源
在會計實驗課中,對操作步驟的理解記憶特別重要,學生若是能及時準確記住相關操作步驟當然是最好,但是有很多學生不能及時吸收記憶所學知識,這就造成他們在實驗操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此時有課件作為參考,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實驗效果,也便于學生再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的課件只是在理論課時通過投影儀播放,讓學生實時觀看,或者讓學生自備U盤拷貝下來。如果老師只是實時放映課件,學生若不能在老師授課時快速記錄內容,在實驗課時就無法參考,如果老師讓學生自行下載,要是學生不了解下載方式或者沒有下載意愿,放在服務器上的課就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因而如何發揮課件的作用就成了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我們運用的這個新的網絡教學軟件新增了“文件發放”功能,老師可以把自己電腦上任意的指定文件發給所有學生的電腦的某一目錄下。這樣就能實現課件資源的共享,學生如果在實驗操作中遇到困難或一時忘記操作步驟等問題,可以及時查看課件,自主地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回顧、理解、記憶。這不僅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提高會計電算化實驗課的效率,而且為老師省下了很多解惑時間,讓老師可以自由及時地對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其他問題進行指導,進一步提高實驗課的課堂效率。
2、充分利用廣播教學的優勢
傳統的授課方式中,往往是教師運用投影儀對知識進行講解,由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較為枯燥,學生可能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現象的出現,這就降低了課堂效率。然而新型的網絡教學系統所有的“廣播教學”功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功能可以使老師對學生電腦進行控制,把所講內容實時傳送到所有同學或單個同學的電腦上,而且老師還可以控制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進行單純知識講授時,讓學生用全屏接受,使其專心看知識,不能進行其他操作。若是講操作步驟時,也讓學生電腦以窗口形式接受教學信息,以便學生實時的把理論運用于實踐。學生可以在老師廣播時隨時舉手對不懂的問題提問。老師還可以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指定學生進行示范教學,把講課的學生的電腦設置為教師機對其他電腦進行控制。讓學生充當授課主體,增加其學習興趣。
3、監控、規范課堂紀律
由于新的網絡教學系統具有“監控轉播”功能,老師就能夠通過教師機觀察到所有學生機的動向,達到不用離開座位就掌控全局的目的。老師可以實時對學生電腦進行監控,對于學生在實驗中的錯誤操作進行指導,對于在電腦上操作與會計電算化無關的同學給予警告,以此來控制課堂紀律,督促學生認真進行實驗練習,提高操作技能。
4、集中講解有針對性的問題
會計電算化實驗課重視的是操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細節問題,而且,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大同小異,遇到的問題也相差無幾,如果是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就同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學生反復講解,這樣既浪費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整體的課堂效率也會被拉低。新的網絡教學系統的運用增加了“學生演示”功能,老師可以把有針對性的問題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教師機對所有同學電腦進行控制,通過在教師機上實際操作,演示給學生看,使其直觀的看到講解、操作過程,這個功能不僅能節省老師的時間精力,而且學生也較容易理解記憶實驗操作的細節,提高實驗的效果。
5、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網絡學習系統的“遠程教學”功能可以使實驗教學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極大便利了學生實驗學習。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或者學習時間過長時,老師可以轉換一下教學方式,適當利用網絡教學系統的“視頻播放”功能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視頻,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放松的氛圍中學習。
6、建設創新型的教學內容體系
經濟和社會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中,會計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學內容也不能年年照搬,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應該緊追經濟社會的發展,跟隨相關法律的變化進行調整,掌握會計最新的發展動態,系統地建立教學內容的體系,讓學生通過網絡教學系統學習到與現實接軌的知識和技能。
三、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對會計電算化實驗課發展的作用
1、有利于學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進的技能
網絡教學系統中的信息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的任何操作技能的發展都可以在網上查到,有了教學網絡平臺,教師和學生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會計電算化發展的最新動態,學習新的操作技能。對于學生提升操作能力,老師豐富自己的知識庫都有很大益處。
2、對于教師控制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有不可替代作用
教學網絡平臺的建立,增強了教師對學生的控制力,老師可以密切關注所有學生實驗課上的狀態,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進行勸導,培養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二)師資隊伍建設嚴重匱乏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師來源較為單一,他們大多是從上一級高校畢業后直接分配到高職院校的,幾乎沒有多少或者根本就沒有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實踐性操作技能。此外,很多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師從本質上講是想多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水平,但由于現有的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的生源較好,教學任務繁重,無法抽出時間去企業參加社會實踐,因而上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方法難免有何會計實際工作崗位相脫節的部分和現象。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討
(一)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的較為完備的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和實訓室隨著經濟社會和信息化的深入與發展,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針對目前人才市場存在的人才普遍過剩的現象,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教育必須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教育之路,也就是必須加強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技能。也就是高職院校必須建立自己獨特的會計實踐性教學的實驗室和實訓室,整合現有資源,建立一個既能滿足學生教學需求,又能滿足社會企業需求的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保證實踐內容的實用性和先進性,為學生的實驗、實習提供一個最根本的保障,才能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經濟基礎。
(二)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為適應2007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的會計準則,符合國家現有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變化,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必須進行較大的調整,調整其實踐性和理論性的比例。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用不同的仿真模擬實驗、實訓室,使學生們的實驗、實習看得見、摸得著,不斷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變“教師要我學”為“我要為我自己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三)不斷加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社會需要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而會計專業人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職院校教師的素質和整體業務水平。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首先要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高職院校應加大對高校教師的培養,使其具有較高水平的會計專業素質和能力,以保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較高的教學水平。為此,高職院校應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定期安排教師到指定的企業去及時進行實踐鍛煉,了解企業現有的最新工作動態和動向,熟練掌握企業對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需求的模式與方法,及時解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難題,此種方式讓高職院校的教師真正參加企業的實踐,真正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和水平。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宗旨。對會計電算化課程來說,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性是提高該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基于體驗式教學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必須面向社會性,強調其與生產第一性的貼近,對教學中實踐內容的比例進行提高。會計電算化課程是高職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其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對各種財務軟件技能熟悉掌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應在結合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著重學生動手能力。也可以對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調整,將財務軟件使用順序調到最前面,使學生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及操作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歸納總結來深化對這些理論內容的認識和學習。
2.合理規劃教學時間
體驗式教學必須應根據會計電算化課程重要性與難度的不同,對教學使用時間適當合理地規劃。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對操作的連貫性有一定要求,在課程時間安排上為了更有助于講解知識點,教師應最好選擇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連上,課程連上同時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當場操作的時間,使學生對知識點和要求更好地掌握。且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自行溝通的安排更加充分,有更多的時間及時對知識點掌握和理解,鞏固學生對軟件操作和知識的認識。
3.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驗過程
能否創造出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是體驗式教學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情境的創設除了要對學生的喜好和心理充分分析外,還應考慮與畢業后工作崗位任務的一致性。只有立足學生角度對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進行設立,才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只有與工作崗位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體驗中目標更明確。會計電算化課程可以在了解典型工作任務能力培養需要和財務工作實際的基礎上,對學生易于接觸并實踐的工作情境進行創建。其次,體驗式教學過程任務完成的順利與否,還離不開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控制及對學生的引導。教師可通過語言或行為啟發在特定教學階段激活學生特定的的意識和靈感,使學生的體驗和認識過程更加真實和現實。
4.對體驗結果進行評價,反思教學過程
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系的管理應該建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組織機構,應處理好領導、總會計師、財務部門的關系。會計電算化工作需要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專業人員,因此,制定專業人員培訓計劃,明確培訓人員數量、培訓要求、方式、時間等。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包括硬件購置費、軟件開發和購置費、耗材料費、運行維護費和培訓費用等,沒有資金保障,會計電算化工作將無法開展。因此,在計劃中做出預算的同時還應安排資金來源。
二、建立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系管理的教師隊伍
一些多媒體的技術開始被應用到電算化教學中,但在教學模式上依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僅僅是由將過去的板書或者是書本轉化成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從本質上還是填鴨式教學,沒有進行互動式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完全是個人在講述知識,而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時間性較強的會計電算化顯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1.2教學目標不明確
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是目前教學方面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主要表現一方面是完全遵循考證為原則進行教學,而且這種教學目標還具有典型性,很多院校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這種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為核心,并不聯系當前社會的需要,忽略了科技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1.3理論不能夠緊密聯系實踐
會計電算化教學最為關鍵的要素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充分熟悉財務理論的基礎上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很快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但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偏重的是理論上的教學,考核的內容也基本上是理論知識,導致了很多學生雖然考試分數高,但是實踐操作能力差。
1.4老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很多院校老師其理論知識認識程度較深,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很多老師同樣也缺乏具體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就是說,院校中那種雙師型老師數量并不多。這無疑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老師在考核和評價學生方面也不注重實踐能力的考察,采用的教學軟件也相對單一,這些都會嚴重制約教學效果的提升。
2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2.1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實踐層次
首先,增加財務鏈賬務核算月份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掌握跨月或者跨年的財務核算能力。然后,要豐富相關財務軟件的教學內容,特別要結合供應鏈來進行財務教學,實現學生能夠充分掌握供應鏈和財務鏈的有效結合,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知識應用到實踐。最后,在軟件管理教學時,還需要增加分析預測決策等方面的教學,要知道會計電算化不僅有助于進行基層管理,而且也有助于高層決策的管理。
2.2科學選擇軟件并及時進行升級
由于當前社會上存在的軟件種類很多,除了考證的專用軟件用友之外,還有金蝶等應用都非常廣泛,這些不同的財務軟件在功能和操作等方面既有一定的雷同,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老師除了使用考證用的軟件進行教學之外,還需要引入其他同行的軟件進行分析對比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不同軟件之間的差異,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財務知識,作為院校必須要對兩套以上的財務軟件進行對比教學,要保障軟件的及時升級和更新,要與社會企業的應用保持同步。
2.3分階段教學提升實踐的仿真屬性
會計電算化課時要科學合理增加,特別是要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量,并從軟件操作和仿真模擬兩個階段進行實踐教學。在軟件操作階段,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該軟件所包含的財務管理思想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而在仿真實踐環節,就需要運用實踐材料進行電算化的核算,模擬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電算化核算工作,并創設相應的財務管理環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相應的角色,從而結合具體的工程事項進行財務核算,并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相關技能要求。通過這種類似真實的現場財務管理環境來進行仿真實踐,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2.4構建電算化實踐基地,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目前很多院校在會計電算化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和企業相比還是存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讓院校的教學效果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那么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構建會計電算化的實踐基地,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實現企業級應用的教學。對于學校來說,可以提供相應的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及仿真教學材料。而對于企業來說則能夠通過大量的實踐應用人員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工作模式,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崗位,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除教學和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
2.5促進老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針對老師在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院校應該從下面兩點來進行解決:①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工作,選擇一些專業的老師參加相關財務軟件的培訓,或者和財務軟件企業進行合作,派老師到這些財務軟件企業進行進修,并讓老師參與企業的財務軟件實施或者ERP實施工作,提升老師的實踐應用能力;②通過利用寒暑假期間,引導老師到企業內部進行頂崗工作,通過具體的工作環境來提升老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仿真實踐教學提升必要的實踐基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