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貿易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是目前世界經濟貿易領域中一項高收益低風險的業務,所以在銀行的工作領域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視。然而目前我國銀行中發展國際融資業務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融資的方法和技術上都有著一定的問題,業務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估計,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比較小。本文從我國融資業務在國際上的基本情況出發,探討國內銀行應該實行的創新內容,以期增強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關鍵詞:國際貿易 融資業務 商業銀行融資 創新趨勢
世界經濟貿易貿易融資并不是一個新興的領域,而是隨著國際資本的發展產生的投資貿易方向,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的合作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這一切建立在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得到極大發展的基礎上,所以我國的國際融資業務要想得到發展,就必須注重市場的因素和技術的因素,這樣才能促進融資業務的發展。
一、我國的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基本情況
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還比較偏重于傳統的業務發展,包括打包貸款、備用信用證、進口開證在內的業務都還是主導手段,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積極地引導新業務的發展,所以一些發展較好的新興業務也得到了發展,比如進出口保理、應收賬款融資等都是目前發展較好的新型金融產品。但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方法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的融資方法較為傳統
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主要使用的是流動資金貸款的授信理念和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就是根據授信主體是否符合貸款準入標準作為重要的貸款參考系數,這就需要融資對象的財務狀況和資信狀況作為重要的數據。但是在目前的執行過程中,大部分商業銀行缺乏一個有效的風險量化方式會,從而對融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國際貿易融資在執行中不能像其它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一樣易行。這種較為保守的觀點根源于國內的商業銀行沒有較好的資金和信息控制方法,銀行對融資業務無法準確進行風險估計,所以傳統的貸款思維在我國商業銀行中還比較盛行,一些現代國際融資業務中重要的方法和思想還需要完善。
(二)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創新也較為緩慢
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融資需求,新產品在國際貿易融資領域鮮有出現,業務操作的基本模式也沒什么創新,在現代金融產業急速發展的情況下,這些傳統產品的時效性和對成本與管理二一五十二財經論壇的需求都是大問題。傳統的業務流程不重視信息共享的問題,我國商業銀行沒有一個完善的數據傳遞和信息共享的渠道和平臺,所以信息得不到充分傳遞,也不能為業務相應的客戶提供一個符合實際的良好融資方案,同時在電子商務這一塊,需要引進一些新技術,否則無法應對現代世界性金融市場的變化。
二、目前國際貿易融資創新的大趨勢
目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運作模式要根據電子商務和國際市場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創新,這些創新主要體現在觀念的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策略創新這四大方面。
(一)融資觀念上的創新
在銀行的工作中,客戶購買的產品與服務是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銀行創新的重要動力。銀行關于融資觀念的更新也主要體現在滿足客戶需求這一重要的方面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客戶對金融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金融產品也要開始適應供應鏈的服務觀念,銀行要積極地對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進行參與,幫助客戶對市場每個環節降低成本,從而實現供應鏈中金融產品價值的擴大化,通過縱觀全局和對供應鏈的全面把握,實現對客戶的良好服務,通過服務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
(二)融資技術上的創新
技術上的創新想要體現在客戶的使用界面上,可以說就要對整體的銀行技術進行革新,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設立了網上銀行等服務渠道,一個較好的信息共享平臺正在建立當中,而且在客戶中所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之一。一些主要的技術創新會對國際貿易中的融資業務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比如訂單管理、供應鏈融資模型的建立、信息和文件的及時共享、在線知識信息庫的建立等。
(三)融資業務模式的創新目前,融資業務模式創新的要點是融資產品附加值的增強,比如完善同時提供交易產品和交易服務的一體化業務模式等,并且這個業務模式應該和網絡技術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在于提高整體的效率來從業務模式上吸引更多的客戶,使得現有客戶的體驗增強,提高客戶的黏著程度。
(四)融資業務在戰略上的創新
國有的商業銀行在戰略上還不夠完善,一方面是國有銀行固有的保守策略所致,另一方面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沒有充分規劃,在這方面,國外的商業銀行就看得比較長遠,一些銀行正在收購其它領域的公司,比如摩根大通銀行收購了物流公司,可以在物流業和金融業的發展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將實體的貨物供應鏈和金融供應鏈進行良好的結合。除了戰略上的收購之外,還可以進行外包的發展戰略,這樣可以提高商業銀行本身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中的風險,從而提高銀行整體的競爭力。
三、我國商業銀行在融資業務方面創新的具體策略
(一)對業務發展的趨勢和觀念進行創新
在國際上關于融資業務的通行觀念就是融資業務屬于交易性的銀行業務,所以銀行應該對業務發展的整體進行關注和調控,要舍棄以前銀行融資業務只是在某一個環節進行資金支持的觀念,要從整體上關注客戶的需求,對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提高商業銀行整體的競爭力和業務的附加價值。在業務觀念方面,要增強供應鏈的觀念,在商品貨物生產的某個環節都要提供一定的支持,這樣做的意義在于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從而增加銀行在金融業務中能夠取得的整體利益,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戶對這種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購買。
(二)加強對于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技術的革新
技術支持是目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重點,其技術革新要建立在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上,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搭建一個便利的信息技術平臺,從而實現信息的共享實時化,提高供應鏈運營的效率,實現金融供應鏈和實體經濟供應鏈的良好結合。目前我國大量的商業銀行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通過目前商業銀行中流行的貿易服務功能可以在商業中進行及時的貿易數據傳遞,提高數據在傳輸當中的可信度和安全程度,通過戰略合作和戰略上的聯盟實現信息共享下的雙贏局面,將這種戰略合作關系延伸到業務鏈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取銀行利益,從當前傳統的局面中打開一個突破口。
(三)對傳統金融產品的發展潛力進行再發掘
傳統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雖然沒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還是能發掘出一定的創新因素的,如果能在傳統業務上有所創新,就能在當前占有很大的優勢。目前信用證模式還是主要的發展模式,現在它的使用量仍然在增加,所以還有著一定的市場,但是如果不做創新,很容易就陷入同質化的泥淖。傳統金融產品的運作方式、組織結構、關系形勢和思維方式等都應該得到創新,提高傳統產品價值的內涵。四、結語融資業務在國際貿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要在這個方面有所創新,就必須增強商業銀行的敏感度,緊跟世界和市場的發展潮流,利用先進的技術開發新的融資金融產品,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以實現商業銀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提升,從而獲得更多的金融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捷.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新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3.
[2]王曉燕.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及創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4.
[3]陳瑯瑯.A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分析與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12.
[4]林丹秋.DL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新管理研究[D].遼寧大學,2012.
[5]高杉.中國進出口企業供應鏈融資問題探析[D].吉林大學,2011.
摘要:隨著社會環境不斷惡化,在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中,發達國家提倡低碳經濟模式,這種模式能夠降低環節的日益惡化,從更深層次來講這種低碳經濟模式對一些國家來說具有較高的戰略利益,通過低碳經濟來達到另一個競爭優勢,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
氣候變暖成為了全球需要共同來面對的問題,其中日常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直接影響著國際經濟和國家之間決策的重要因素,低碳經濟成為了各國重要領域,一些國家發展低碳來提升低碳經濟當作國家之間競爭的一個因素,比如,美國把頁巖氣等一些能源通過出口和針對性發展來提升經濟,發展中國家將低碳作為發展的一個方面,較少和大國之間的差距。在低碳經濟的發展和競爭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國際貿易規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優勢等,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在周邊國家做了一些工作,以此對國際貿易規則進行影響。
一、低碳經濟概述
低碳主要是對二氧化碳含量進行限制,極大的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低碳經濟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為主的思想通過不同方法來提高經濟和環節質量的同時節省節能的使用量,保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此來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平衡。隨著經濟的發展,采用的方法也在不斷更新,比如進行技術上的不斷更新和制度上的不斷革新等方法,來實現產業不同程度的轉型,以此來開發新的能源。低碳經濟的提出并實行,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說:
(1)低碳經濟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對環境的保護,并且在此基礎上行保護生態平衡,與此同時,各項低碳指標應達到國家的規定;
(2)能夠國家經濟進行有效改革,并且在改革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創新,使能源在使用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利用,以此來提升其他經濟價值的產出。低碳經濟的實行和國家發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不同,這種理念能夠有效起到資源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在一些程度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碳交易機制能夠有效保證國際交易市場更具規范化,使規劃后的碳產業。碳,嚴格地說不能算作一種商品,在此基礎上沒有較為突出的開發價值,但是在較多的發達國家對能源資源進行不斷優化的同時,使能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與此同時,對新的能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溫室中各種有毒氣體的排放,但是在降低的同時大大增加了成本;發展中國家在能源使用方面效率比價低,溫室中的一些有毒氣體排放量較大,雖然降低了成本。
二、國際貿易規則的形成和變化機理
1.霸權國家直接提供。霸權國家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直接提供,霸權國家在對國際貿易規則進行制定時,需要對貿易規則中的國際機制進行制定,通過此種方法對國際體系進行最大程度上的穩定,以此構成霸權國家對在體系內的國家進行統一。霸權國家對國際貿易規則的提出,對一些國家體系有相對的偏離,沒有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共同價值觀和利益,雖然如此,在體系中的主要重點是對體系內國家的利益和價值進行采取支持的方式。霸權國家對國際貿易規則的提出比較熱心,因為這種規則的提出能夠和自身國家利益相一致;還有就是以國際規則間接地控制其他國家,達到自身贏取利益的目的;雖然國際貿易規則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易成本,但是貿易規則如果是霸權國家來進行系統制定,影響最大的就是一些發展中國家,較為弱小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會被霸權國家所忽略。
2.發達國家間合作提供。一些發達國家在貿易規則的制定方法可以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來進行制定,通過不同國家之間對制定的成本進行承擔,并且在規則的制定中收到自身的效益。
3.國際組織提供。國際貿易規則的執行者就是國際組織,一個國家中的規則制定成員對制定的作用影響各有不同,不同經濟實力國家在進行規則制定過程中能夠使用的經濟資源有較大差異,比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規則制定過程中可以動用的政治資源有較大差異。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實力有較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局面,但是整體的弱勢在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中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很多較為重要的決策很少通過投票解決,而是通過協商解決。在現有的政治經濟下,整個社會的經濟在發達國家掌控之中。
三、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1.國際貿易規則制定領域不斷擴大,在一些較為新的領域中產生,將低碳和貿易之間產生必要的聯系,這是發達國家獲取自身利益的一種方法,比如,美國開始將碳管制和貿易聯系在一起,通過碳關稅來主要體現。發達國家未來提高自身國家經濟效益和在全球中的競爭力,對一些不良減排國家的貨物進行碳關稅的征收。這種管制主要是對象沒有使用減排管制措施的國家,實際上針對的就是發展中國家。美國能源部稱,對碳排放量不達標國家進行關稅的征收,美國以碳排量的減少為理由對碳排量不大標國家進行關稅的征收,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對碳排放量進行系統的管制,對于一些帶碳的貨物和產品的進口商,需要將其上交從新成立的國際儲備許可體系中購買的碳排放許可費用,該費用包含了產品的碳含量。
2.發達國家會通過低碳經濟為理由降低自由貿易的供給,霸權國家要做的主要是通過對政策的改變對國際體系平衡進行必要的恢復,所以,可選擇方案如下:
(1)消除增加成本的原因。霸權國家主要是通過政策平衡國際體系自身不但得到較大利益,而且能夠對一些挑戰者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摧毀,目前美國最大的挑戰者是中國;
(2)減少國際義務。對國際義務的減少是美國比較重要的方法,通過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全球非關稅壁壘高達2500多種,其中美國的非關稅壁壘較為復雜,并且在復雜的基礎上比較全面;
(3)霸權體系對一些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的使命,將霸權體系中存留的資源作為一種自身資源,為的是對霸權服務進行挽救。
3.發達國家通過將低碳和貿易兩者相結合,并且明顯加快了兩者連接的步伐,對環境的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規則框架中的主導。國際貿易在管理中,對環境保護的貿易影所持的是一種持警惕態度,此后國際貿易中新的障礙就是環境保護政策,在此基礎上會形成一種綠色保護主義。但是隨著與環境相關的貿易不斷增加,GATT在很大程度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1994年國際組織將環境作為國際貿易組織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目標,最大程度做到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使不同經濟的國家實行經濟的一致性,這從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低碳和貿易兩者相結合對發達國家的利益的滿足和對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滿足。
四、結語
隨著社會環境不斷惡化,在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中,發達國家提倡低碳經濟模式,這種模式能夠降低環節的日益惡化,從更深層次來講這種低碳經濟模式對一些國家來說具有較高的戰略利益,通過低碳經濟來達到另一個競爭優勢,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隨著國貿規則長期的變化,低碳經濟必定會影響到國際貿易規則的重新構建,這對一些國家來說是一種挑戰和考驗。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溫室效應問題的日益嚴峻,低碳理念在生產生活中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所謂低碳理念就是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減少含碳類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低碳經濟的概念在低碳理念發展下應運而生,本文以低碳經濟為出發點,針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對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進行討論,為國家如何在低碳經濟下開展對外貿易提供思考依據,旨在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低碳經濟 國際貿易 機遇與挑戰
在社會全面進步的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低碳經濟以其獨有的優勢進入人類視野。低碳經濟為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目共睹,但是人們對低碳經濟的關注主要集中于低碳經濟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產業經濟發展的領域,忽略了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產生的重要功能。因此,對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這一課題的分析能夠為低碳理念引入國際貿易發展、實現國際貿易發展與低碳理念深度結合提供重要理論保證。筆者將針對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展開具體討論分析。
一、全面理解低碳經濟
人類社會伴隨對生物能源,風力能源、水利能力、太陽能源、地下資源能源、核電能源等相關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逐步實現了由原始農業社會形態向現代工業形態的轉變,使人類文明由農業文明逐步向工業文明邁進。然而在這一過程的實踐中,隨著對傳統資源開發利用,各類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日益加深。隨著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低碳經濟以其對環境保護功能的獨有優勢得到社會各領域的廣泛認可。
1.低碳經濟概念分析。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的前提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將綠色、環保、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始終,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開發與浪費、實現對新興能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行動指導,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發展的目的。低碳經濟主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由資源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通過經濟增長與高新技術手段的有機整合實現提高對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與效果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在將可持續發展觀貫穿經濟增長始終的前提下,通過對技術手段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創新,產業結構的轉型,能源開發手段的整改等措施,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共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低碳經濟的發展歷程。
2003年,英國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者和資源匱乏的發達國家,英國率先對低碳經濟做出闡述,向世界告知低碳經濟將為社會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低碳經濟理念深入世界各國,在世界范圍被廣泛關注與認可。隨著低碳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低碳經濟逐步向人類經濟、政治、生活等各領域滲透,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相比具有極大的優勢,對于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增長及人類文明的全面進步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低碳經濟不單是某一領域或某一地域的行動指導和任務,而是世界范圍內各行各業應共同遵循的行動原則,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實現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2008年世界范圍經濟危機爆發,人類在尋求更加高效合理的經濟增長模式過程中對低碳經濟的現實意義更加關注,在世界各國的共同探討與分析中得出低碳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動力,低碳經濟應在國際領域得到重視,是一項具有世界性的活動。因此,低碳經濟應廣泛應用于國際貿易的發展中。
二、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發展中影響的分析
1.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機遇。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可,在經濟發展各領域都將發揮積極作用,所以經濟發展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第一,低碳經濟是一項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在全球的快速發展,使各國對低碳技術的研究力度不斷增加,低碳產業以此為背景應運而生,低碳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將極大程度的促進國際貿易機構對先進低碳技術的引進和應用,開發低碳能源,研發并使用低碳產品,因此低碳經濟能夠促進低碳產業的全面發展。第二,通過對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得到分析,第二產業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因此在進行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第二產業產出的工業半成品,這種將精力集中在加工貿易方向的國際貿易發展模式造成對資源的利用不夠充分,甚至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低碳經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發展,能夠逐步實現國際貿易由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變,實現國際貿易模式的全面轉型與升級更新。第三,利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使經濟逐步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而減少國際通行綠色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因此,低碳經濟可以提升國際貿易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國際地位。
2.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挑戰。
根據辨證唯物主義理論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低碳經濟在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必將使各國對外貿易面臨新一輪的挑戰。第一,我國處于世界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對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而低碳經濟要求經濟增長實現由依賴于非再生資源向依賴于可再生資源的轉變,所以低碳經濟在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向我國乃至世界國際貿易的發展發起挑戰。第二,當今國際貿易的發展中,我國的主體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價格優勢上,但是針對低碳經濟的要求,在對國際貿易關稅的調整上對低碳環保的考慮俞發增加,導致以工業產品為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在外貿競爭力上出現極大問題。第三,根據低碳經濟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提出的要求,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因此,低碳經濟下的國際貿易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我國以低成本為基礎的價格優勢。
三、低碳經濟下國際貿易發展的策略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所以,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如何提高國際貿易的綜合競爭力對于國民經濟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制定制度化的低碳標準。現階段,雖然低碳經濟理念已經深入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但是沒有強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因此,國家應當針對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將低碳發展形成文件性管理制度,對各領域提出制度化的低碳經濟發展標準。第二,大力推進低碳技術應用機制。低碳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低碳技術手段的應用。所以,加速低碳技術的應用進程對于推動低碳產業的發展,順應低碳經濟增長模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加強與周邊友好鄰國的合作力度。我國在國際地位中處于大國的位置,在國際貿易中同樣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存在,在應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沖擊過程中,應不斷加強與周邊友好鄰國的合作,確保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最大限度的避免低碳經濟對于我國國際貿易的沖擊。
四、結語
新的經濟發展時代帶來了新的時代特征,新的時代特征必將提出新的要求。低碳經濟理念在世界范圍內的全面滲透,低碳經濟在全球范圍影響的擴大,促進低碳經濟在各國家各行業的迅速發展,低碳經濟對于國際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發展領域無疑成為一把雙刃劍,既為國際貿易的全面發展帶來了機遇,又對國際貿易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實現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提出的雙向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翔宇.低碳經濟下如何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戰略制高點[J].經濟視角(中旬),2012,06(02):78-80.
[2]何建坤,周劍等.全球低碳經濟潮流與中國的響應對策[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04(04):18-35
[3]楊君茹.低碳對未來國際經濟競爭的影響分析[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4,08(10):9-12.
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論文范文二: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創新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也發生著變化,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文章簡要分析了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著重分析了當前形勢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創新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宏觀管理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在這期間也產生了諸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電商平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模式,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并一直督促著國際貿易企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使得其能更好地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雖然說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際貿易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在當前的電子商務條件下,國際貿易中還存在著諸如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對國際貿易的策略進行創新,國際貿易才能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
1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1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際貿易企業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使得其擁有一個更好的貿易平臺,提高了信息流通的及時性。②電子商務線上交流溝通的方式,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貿易方式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使得商務洽談變得更加便捷,為貿易雙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③電子商務通常都是采用線上支付的方式,例如網銀、支付寶等,其使得買賣雙方可以在互不見面的條件下完成相關的交易,并且還為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極大程度地減少了交易環節,降低了交易風險。
1.2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特點
在我國當前的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主要具有幾個特點:①信息化程度高。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采用的是最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使得貿易方式產生了較大的改變。②虛擬性強。與傳統國際貿易雙方會面交談的貿易形式不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更像是在一個虛擬的平臺上完成相關的交易談判工作,其主要采用的是數據交流的方式。③全球化特性。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距離不再是困擾國際貿易的主要問題,國際貿易的全球化傾向變得更加明顯,國際貿易的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今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當中,國際貿易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2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電子商務作為典型的互聯網平臺,必然離不開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持。雖然在21世紀,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但是隨著國際貿易企業的不斷增多,其對網絡基礎設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總體而言,當前國內的網絡基礎設施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網絡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電子商務時常不能滿足國際貿易進行的需求,難以為國際貿易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2.2物流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雖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相關環節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削減,但是物流仍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高效的物流體系能夠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近年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物流體系存在的不足變得更加明顯,物流體系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物流企業眾多,但是各個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特別是在國際性物流配送系統方面都還沒有形成具體的行業規范和準則。②運輸成本過大,基礎設施有待于完善。近年來電商企業和國際貿易企業都充分地認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其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調度和管理,當前物流系統的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3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的創新策略
電子商務下要想提高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對現有的貿易策略進行創新,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貿易形式創新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企業必須要及時轉變思路,要大膽地對傳統的貿易方式進行創新,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便利條件。具體而言,貿易形式創新要從兩個方面入手:①充分地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對現有的貿易環節進行整合和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貿易環節,提高國際貿易工作的效率;②提高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程度,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浪潮當中去,在接觸交流的過程中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
3.2宏觀管理創新
國際貿易由于會受到多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和法律體系的影響,其對貿易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給傳統的國際貿易宏觀管理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宏觀管理創新勢在必行。宏觀管理創新主要是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地發揮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管理中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②對招標工作進行改革創新,例如采用電子招標的形式等,學會在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下不斷提高配額使用率,盡可能地避免外交問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3.3營銷方式創新
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沖擊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方面,這也是其與傳統貿易方式所存在的最大區別。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營銷方式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營銷理念創新。在國際貿易營銷的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整合營銷、定制營銷、線上線下互動營銷等先進的營銷理念,并將其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去。②營銷方式創新。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營銷必須充分地發揮網絡在營銷方面所具有的優勢,要通過互聯網、自媒體平臺、手機等渠道對產品的相關信息進行宣傳和推廣。此外,還應該在營銷的過程中加強與客戶甚至是競爭對手的互動,通過互動的方式來吸引更多人的參與。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加完美的購物體驗是國際貿易營銷永恒不變的主題,只有如此,國際貿易營銷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和支持。
3.4運輸方式創新
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對運輸方式有著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運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國際貿易的發展需求。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只有對當前的運輸方式和物流體系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將倉儲、交通和物流等各個基礎環節都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才能使運輸方式更適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在當前的電子商務背景下,互聯網一體化管理體系仍然是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管理形式,該種管理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運輸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庫存成本。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仍需對運輸方式不斷進行創新,具體而言,就是要不斷提高物流運輸的速度和效率,保證產品能夠及時無損地運送到客戶手里。
4結論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其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也是國際貿易今后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國際貿易企業只有充分地利用電子商務所帶來的便利,不斷對現有的管理理念、運行體制和營銷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把握好機遇,才能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
二、研究內容及主要觀點
(一)(1)研究目標:本課題試圖以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為契機,在職業教育和國際貿易理論的指導下,借鑒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建設成果,將湖南省與江蘇或浙江等某個沿海發達省份在國際貿易專業建設和加工貿易轉型省級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深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中長期規劃和商務部等相關政策和法規,將國際商務類專業建設的提升和湖南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發展進行有效對接,同時通過計量模型的構建和測算,對新形勢下加工貿易影響湖南經濟發展的程度做一個經濟預測,從而為湖南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借鑒,也為國際商務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2)研究內容: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區域選擇與湖南省產業轉移關系分析;湖南省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對國際商務專業方向創新的效用分析;湖南省與浙江省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和加工貿易發展對比分析;新型加工貿易促進湖南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考慮風險的加工貿易模型的假定及說明;模型的實證檢驗分析以及測算結果的導出;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議;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社會輻射作用與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及產業轉移的關系研究;湖南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升級對拉動國際商務類畢業生就業的效用分析。(二)主要觀點。(1)國家“十二.五”中長期規劃明確規定了發展加工貿易,特別是中部省份應承接東部甚至國外產業轉移,這為湖南省提升現有加工貿易內涵,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礎。(2)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成功申報與前期建設為湖南省提升現有加工貿易內涵,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格局提供了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3)將加快湖南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后續建設進行對接研究,既是經濟發展對更高級別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中“產學研”結合的重要理念。
三、基于新型加工貿易轉型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不可缺少并且是不可忽視的環節[1]。然而,我國各高職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問題是培養的學生的實踐能力明顯偏弱。國際貿易專業是涉外性專業。我國加入WTO后,外貿以及協作企業(外運、對外保險、海關等)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要求更高。如何進一步提升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畢業后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具有明顯的擇業優勢?本文試從實踐教學角度來研究如何培養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高技能人才問題。
一、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概述
1.實踐教學的內容
實踐教學的內容包括課程性實踐教學和集中性實踐教學。
(1)課程性實踐教學是指與課程教學內容結合、與課程理論學習同步進行的實踐活動。它包括課程作業(平時作業、綜合練習、模擬考試、大作業)和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
(2)集中性實踐教學(或稱綜合性實踐教學)是指需要綜合運用各課程知識、集中進行的實踐活動,包括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設計或畢業作業(論文)等。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該課程講授國際性商品交換的具體運作過程,包括環節、操作方法和技能、應遵循的法律和慣例等行為規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為今后從事外貿及相關工作奠定專業技能基礎。
2.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關鍵因素[2]。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各國都在本國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實施了教學改革,如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首先掀起了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提高科學教育質量,加快培養科學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改革運動。這一改革很快波及到許多國家,并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進入90年代,各國的教學改革仍方興未艾,普遍強調把普通教育同職業教育結合起來。例如法國非常重視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聯系,提出學校必須“面向生活、面向企業、面向勞動市場”。我國也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直接手段,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完善,對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競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對于應用性極強的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來說尤為重要。
二、目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
(1)從學校和專業建設的定位上看,有些高職院校非常注重理論教學,認為那些具體操作屬于低層次的要求,一般中等專業院校的畢業生經過培訓就能做到,所以未能對實踐能力的培養給予足夠重視。有的高職院校甚至把《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作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來對待,其重理論輕實踐之程度可見一斑。
(2)從課程體系設置上看,有的高職院校設置了較多的理論性課程,如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世界貿易組織概論、國際經濟與技術合作、國際投資等,但像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單證制作、國際貿易函電、報關實務、國際貿易模擬談判等實踐性課程卻較少。
(3)從教師的隊伍結構看,很大一部分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都沒有實際從事過國際貿易工作,但他們對理論性知識掌握得比較充分,這在客觀上造成教師在授課時會側重于理論教學。同時,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主要是校內課堂教學質量和從事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僅以科研成果的多寡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是否進行實踐教學則往往不在考核之列。
2.操作方法與教學內容簡單
以往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主要以模擬實習為主,學生分別作為進口方和出口方,處理外貿業務。通過指導教師的講解,學生和教師共同處理進出口業務的各個環節。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的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完成各個交易環節的內容,所以實踐能力提高得較慢。同時,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交易磋商與制單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解決整個貿易流程中出現問題的能力;而且制單也只是根據已給定的信用證填制提單等相關單據,對如何開立信用證則講解甚少。這些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束手無策。
3.校內實訓室相對匱乏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重點院校由于有國家配套資金支持,情況要好于一般非重點院校和民辦院校。同時,諸如生物、化工、信息等專業實訓室建設要遠比金融、財會、國際貿易等專業實訓室的建設早得多、充分得多,很多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根本沒有配套的實訓室,有的甚至連多媒體教學都未能實現。
4.學生的實習機會少
高職院校安排學生實習的機會不多,致使大部分畢業生在就業前根本不清楚具體的國際貿易工作會涉及哪些方面;另外,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外語應用能力不到位,部分畢業生雖經過公司的培訓,但仍難以勝任公司的崗位,最后不得不轉行。毫無疑問,這既沒有滿足市場需要,也浪費了教育資源。
三、加強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的構想
實踐教學是提高高職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加強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
1.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可操作的實踐教學計劃
原有的高職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方案過于偏重課堂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特別是忽視校外實習、實訓,不僅實踐教學的課時少,而且實踐教學的形式也比較單一。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就應該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計劃是實踐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文件,因此,要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以制訂。此外,制訂實踐教學計劃要結合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聘請一些長期從事國際貿易實際業務的專家,共同參與實踐教學計劃的制訂。
2.調整課程設置,突出實踐教學的特色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在某種程度上與大學本科雷同,只不過稍作精簡。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學校的定位,即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來調整課程設置,這個問題在高職院校的學制由三年制過渡到兩年制后就更為突出。為了使培養的學生具有更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體現實踐性,突出集中實訓環節,大幅度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包括學時、授課內容等;建設實訓中心,改善專業實訓條件;加強教師(包括理論課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應該與社會上一些資格證書的考試相結合開設相應課程,如報關員、單證員、外銷員、商務師、物流員等資格證考試。教師要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考試以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因為這些證書就是學生能力的證明,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在努力建立實訓基地,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常州職業技術學院都建立了自己的實訓基地,并為一些企業“訂單式”培養學生,不但解決了學生的實訓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畢業后就業的機會。在積極建立實訓基地的同時還要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國際貿易專業可以建立實驗室、模擬國際貿易博覽會、模擬公司等,以相應的軟件作為支撐,通過軟件操作使學生了解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和整個流程[3],以及實際單據的填寫、談判會涉及和應注意的問題等。通過這些訓練可大大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成為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為了增加學生對實際業務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工作場所,比如參觀保稅區、港口等,看集裝箱、堆廠、港口、鉛封等以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也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操作和掌握的自信心。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實施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設新型的實訓基地,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來完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的重要選擇[4]
4.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
在德國,高等職業教育十分重視實踐教學。職業學院本身就是學校和企業合作辦學的的產物,在教學上采取工學交替形式,一年分兩個學期,每學期24周,其中12周在學院學習,12周在企業培訓,學生熟悉實際生產組織,掌握各種工作崗位的職責,需要時還可頂班工作。高等職業教育強調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將來的工作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時也為企業選拔人才和學生選擇職業提供機會與條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首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5.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師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有很強的實踐技能。為此,高職院校應深入企業,將那些既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有熟練操作技能的“能人”充實到教學崗位上來。培養一批適合本校特點的高水平教師,這是推動高職院校健康發展的關鍵。首先要拓寬“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來源,打破師資來源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傳統做法。可采取兼職的辦法鼓勵社會上從事外貿工作的優秀人才到高職院校任教,這樣既充實了教師隊伍,又有利于加強實踐教學工作。同時要提高教師待遇,增加教師的科研及進修經費,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到外貿公司掛職鍛煉、外出進修,以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高職院校教師的壓力很大,學校應給予一線教師以足夠的重視,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職業操守。只有這樣,高職教育才能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才能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6.加強校企合作
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缺少見習和實習基地已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難題。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國應鼓勵高職學院與企業合作[5],鼓勵企業資助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向學校提供畢業論文選題,指導學生的實習。學校要承擔企業的技術開發項目,向企業轉讓新成果,向企業職工傳授新技術發展所必須掌握的新知識,從而使學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發展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韓常青.新形勢下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141-142.
[2]何學坤,劉淑芬.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9):141-142.
十一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階段,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育特色成為高校的共識。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較“老”專業,要辦出特色確實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如何確立競爭優勢,形成特色是擺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現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可以說是個老牌專業,其前身叫“國際貿易”,1998年國家教育部調整新的專業目錄,將國際貿易專業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世紀末,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入世預期帶來的外貿人才需求增加,該專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充。許多高校在這個時期紛紛增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計,目前該專業每年培養畢業生人數超過3萬名。
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長期調查發現兩個現象:一是很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并未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二是盡管就業難,可是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仍能較順利地找到工作。這些現象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從學科大類劃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經濟學,其課程體系與師資隊伍重點突出經濟學,而管理與法律比較薄弱或不被重視。專業口徑過窄,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生個性不能被充分張揚,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擴招也導致了教育資源無法及時跟進,也容易造成培養質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制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壓力迫使許多招生單位重新審視自身實力,努力發揮特長,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能夠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
二、對專業特色建設的理解及誤區
什么是辦學特色?目前我們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將特色列為評估一級指標來考察。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如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從這個解釋來看,“特色”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穩定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會認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教學要素,都應屬于特色范疇。專業特色是學校特色的一部分,與特色的性質一樣,專業特色也是多維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應被視為專業特色。
根據各自優勢確定專業發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確的,特色是可能總結提煉,并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強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資源促成特色鮮明化和更有社會影響力。但是,在認識和具體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專業差異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一是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專業特色等于人才培養特色。三是簡單模仿名校。四是過分追求差異。五是對特色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傳、輕建設。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
專業特色建設中的規律和原則卻不可違背。實踐才剛開始,許多規律在等著我們揭示。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首先要明確特色定位。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辦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依托學校理工特色,已有較獨特的優勢。我們歷經三年的調研,在學校發展規劃和特色建設的框架下,結合相關專業優勢,把原來初具雛形的傳統加以優化,定位了專業特色。圍繞定位,我們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在科研方向和團隊支持上、人才引進上、資金分配上都進行了優化配置。在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軟件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新舉措:
第一,教學理念上體現尊重規律,尊重個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每位學生個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學計劃上擴大選修課范圍和比重,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優良條件。設選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可按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自助式學習。課程可不拘專業范圍,允許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外專業課。可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課程引入教學。
在專業主干課方面,大多數高校專業主干課基本為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跨國經營與投資等課程,專業課程過分偏重于國際貿易領域,國際經濟領域的課程偏少;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專業選修課的面過窄,選修課程不僅數量少,而且涉及的課程也主要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缺乏區域性研究課程,也缺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與中外文化風俗知識等方面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的余地小,縮小了學生的知識視角,削弱了該專業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專業主干課與專業選修課之間的內容交叉現象也較嚴重,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1.2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務”。
過于偏重理論課程,忽視實務課程,一些重要的實務性專業課程開設不足,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通過對用人單位實際調查顯示,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并能熟練操作業務,在從事進出口業務中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良好的專業能力素質不僅能有效縮短與用人單位的“磨合期”,較快進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壓力,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目前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應屆大學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業務素質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壓力太大、難以適應而頻繁“跳槽”換崗。這說明我們的專業課程設置過多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而在專業深度開發課程和實戰操作課程上還相對薄弱,需要根據社會需求在課程內容、時間安排、教學方式等環節作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精英教育逐步演變為目前的大眾化教育。除了極少數國家重點高校外,其它高校培養的都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從事的是實踐性很強的具體工作,即使有部分學生繼續攻讀學位,但今后能夠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視這一事實,在確定學生培養目標時,不從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教師隊伍結構、學生素質出發,目標貪大、求高,培養方案照抄、照搬重點高校。其結果是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比重過大、實踐課程比重小。片面強調專業理論的傳授,而忽視專業技能的訓練。
1.3課程設置中對創新能力重視不夠,培養形式相對單一而缺乏個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潛力的發揮。
創造性能力素質培養,在課程設置中主要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習和訓練來實現。具體包括專業實習、學年論文、學期大作業、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外創新實踐等。實踐教學為學生創造了開放的空間,動態的場景和發展變化的社會背景,是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激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職業適應能力、業務拓展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其中業務拓展能力是核心和關鍵。要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使學生形成上述創新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社會實踐,加強實際業務操作訓練并從中探索其規律性。這就需要在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上下功夫,從實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方法等環節入手,創造性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不僅需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實戰經驗的教練。但實際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課外實習學生到對口外貿企業實習困難比較大,因此在培養計劃中千方百計地壓縮、減少甚至取消校外實習,有些學校則完全用課堂模擬代替校外實習,而缺乏實戰訓練,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論-文-網]
2.適應市場需要,重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
2.1調整課程體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標要求的課程結構。
不僅要強調“基本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三位一體,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門課程均要根據其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地位、作用進行整合,強調各門課的相互協調,加強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體現課程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及內在聯系,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課程體系的優化需要體現在廣和深兩方面。廣的方面,要做到課程涵蓋的內容能夠滿足國際貿易發展對經貿人才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經濟貿易知識,而且要了解外部商業環境和投資環境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相應的法律、政治環境)。比如,可開設“國際貿易文化”、“國際商務環境”等課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僅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入地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由來與演變,跟蹤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最新發展趨勢,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律與規則的最新變化,而且要注重針對性的深度的區域研究。如,關于美國這一區域的研究,應了解美國經濟、政治,美國文學,美國建筑等。因為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中獲勝,必須熟悉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情況。
2.2重新設計課程體系,提高實務性專業課課程比重,突出專業特色。
在長期過分強調“厚基礎”的培養目標指導下,多數高等院校的實務性專業課開設嚴重不足。認為學生只要有經濟學理論方面的基礎,專業課特別是操作性較強的實務課便可有可無,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通過“干中學”就可以厚積薄發,發揮后發優勢。殊不知,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高效的企業要求學生能迅速“上手”進入角色,發揮科班畢業生的特長,而根本不會負擔畢業生長期適應和在職培訓的高額成本。由于目前的課程體系中,財經類各專業所開設的經濟學基礎課相差寥寥,專業基礎課也區別甚微,而惟一能區別學生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嚴重不足,必然導致各個專業都沒有明顯的“專業”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畢業生擇業困難,或在工作中由于專業方面的“短腿”
而影響職業發展。因此,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外,還必須有一定數量體現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程。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實務課必須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踐和就業形勢的需要。就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實踐發展和外向型企業的人才需求來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需開設的實務課程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文函電、國際結算、進出口單證實務、進出口報關實務、國際物流、電子商務、國際運輸與保險、進出口商品包裝、國際商務談判、商務禮儀等。合理的課程結構應該是經濟學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實務性專業課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的關系,而不是過去那種3:2:1的關系。
2.3加大對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力度,改變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方式,走出課堂,面向社會,開闊視野,對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2.3.1積極改進和完善進出口模擬操作訓練,配備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青年教師指導學生模擬訓練,讓學生在仿真國際貿易環境中體會貿易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強化國貿專業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的組織和執行力度,鞏固課外專業實習基地,保障學生能按照教學計劃進入對口涉外企事業單位實習和訓練,通過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傳、幫、帶,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要求2.3.3科學設置學期大作業、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等創新實踐環節。
配備有豐富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文獻資料、設計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調研方法,加強學生的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研究和啟發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
2.3.4細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過程,做到分段實施,循序漸進。
使教學模擬性實驗、專業實戰性實踐和專業綜合性實訓三個環節能環環相扣、有機結合,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胡俊文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2]楊新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創新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7,(12)。
[3]胡列曲。論全球化及知識經濟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4]王娟涓,朱宇。中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課程之比較[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5)。
利用課題調研的機會,筆者下到外貿企業進行了充分的調查,企業反饋來的信息是:對學歷并沒有嚴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能力,另外,外貿公司的崗位也較多,除業務員外,還有跟單員、晶管員、單證員、財務、統計等;就業務范圍來說,也是多管齊下,出口、進口和內貿。例如,筆者調研的其中一家公司——浙江物產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002年進出口額為32,788萬美元,其中出口占5,096萬美元,進口卻占27,692,萬美元,進口額居浙江省外貿行業第一位。累計銷售額41.5億元,顯然內貿也占了相當大的一塊;對于國際貿易人才的標準是以夠用、適度為原則,不招最優秀的,只招最合適的,例如,對于業務員和跟單員的要求往往是不一樣的,業務員英語要求較高一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而對于跟單員.要求熟悉工廠管理流程,當然,不管業務員還是跟單員都要求較高的素質,如待人處事的能力、團隊精神和吃苦耐勞等。
通過學生和企業兩方面反饋過來的信息,我們可以將在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①重理論,輕實踐。比較注意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卻沒有足夠重視,沒有很好地突出知識的實用性。②重外貿,輕內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一個企業往往是同時面對兩個市場,即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采購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和銷售全球化是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特征。學生普遍認為外貿較內貿更加體面,這種認識是危險的,不利于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其實外貿往往較內貿交貨期要求得更高.品質質量更加嚴格,也更加辛苦。③重出口,輕進口。一般教材大多是以出口合同的締結、履行為綱進行編寫的,很容易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誤導學生.認為出口比進口重要。實際上.中國出口的多是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產品,利潤很薄。通過對我國1978—1998年有關數據資料的實證分析,進口不但能促進我國經濟增長,而且其貢獻度比出口更大,進口的邊際生產力達到1.281,即進口增加1元,會使GDP增加1.281元。①20多年來,我國進口的大部分是急需的生產資料、中間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的設備和先進的技術等,其對經濟增長作用不可低估。④分散性.各自為政。不同專業課程的老師,往往會過于強調自己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這樣不利于學生融合所學的專業知識。
二、整合國際貿易專業理論與實訓課程設置,凸顯高職國際貿易人才比較優勢
“課程整合”的概念是19世紀中期在歐洲工業化大發展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它的提出是為了克服因為社會分工精細所導致的教育因素發展片面化。理論上,“課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指的是對課程設置、各課程教育教學的目標、教學設計、評價等諸要素做系統的考察與操作.即要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來認識、研究教育教程中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從歷史和發展的角度看.課程整合的本質是使分化了的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的過程。由于課程整合是一個“過程”,所以它的實踐形式就是一種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依托和豐富的存在形式。
(一)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構建
李嵐清同志多次強調“職業教育只有適應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新的職業觀。在常規教學中,大多以大綱規定的目標為尺度衡量教學效果的好與差,所以“以綱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著教育者的思維。“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思想與其相反,站在職業崗位的角度“以崗為綱”,通過對崗位的共性與個性的研究,制定出與崗位專業技能、專業理論、文化素質完全一致的教學綱目,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深受一線崗位歡迎。
借鑒美國職業培訓的KAS模式,將目標崗位的職業能力分解為K(knowledge,我們將之擴展為知識與素養)、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職業技能)。根據外貿行業一線管理工作崗位的特征,分解如下圖。
1.在教學上對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對知識與素養(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對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對職業技能(S)的要求是熟練掌握。
2.正確處理KAS三者關系。從短期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主要來自職業技能。但從長期發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是畢業生成長的關鍵能力。因此,必須長短兼顧,正確處理KAS三者的關系。
3.國貿專業主干課程體系設置應以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綜合職業能力是由基本素質能力、業務能力、協調能力、談判能力、交際能力、口才能力、應變能力及處理法律糾紛能力合成的。合成過程是通過每一門課程內容教學得以完成的,但課程本身具有缺乏彈性的特征,即課程有自身的學科知識體系且存在時滯性,須將課程的“剛性”盡可能柔性化,增強課程的靈活性:課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據職業技能、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來確定。課程整合不是一個簡單拼湊過程.而是要從基礎和專業課程中尋求其在結構、內容等方面的異同點,嚴格以職業能力或崗位能力為主線進行整合,遵循各課程間遞進式關系,循序漸進地串聯起來。
(二)借鑒發達國家的高職教育經驗.加大實踐性教學比例是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的關鍵
發達國家的高等職業教育已取得顯著成績。北美地區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教學體系.其特點是以職業能力作為進行教育的基礎、培訓目標和評價標準,以通過職業分析確定的綜合能力作為學習的科目,根據職業能力分析表所列的專項能力從易到難的順序.安排教學和學習的教育體系和學習計劃②。該模式表現出極強的課程調整靈活性。德國著名的“雙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業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理論知識在學校學習,而實踐性教學在企業完成,是一種典型的校企聯合模式。從“雙元制”模式經驗中可知,實現該模式的關鍵是有一個實力較強的企業與高等職業學院聯合,且最好是著名的或大型企業。原因很簡單:該著名企業也是人才需求方,故學生畢業去向明確,在校期間學習針對性強;通過自己企業所培養的學生勢必是最了解企業的.可以節省企業新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磨合成本,縮短新員工見習期.校企雙方取得雙贏效果。德國“雙元制”模式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是德國西門子技術學院,在該校就讀的學生不僅僅有著得天獨厚的充分利用西門子公司先進設備進行實踐的機會,并且在理論教學上.西門子公司與技術學院之間在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方面進行充分協調,使理論知識更貼近實際.這種校企聯合辦學方式取得巨大的成功。二戰后,德國經濟騰飛并進人世界前三甲,與其采用“雙元制”模式所培養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密不可分
就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狀況.借鑒德國“雙元制”模式有一定難度,主要問題是,政府有關高等職業教育相關法規及政策尚未健全,企業界意愿與校方合作辦學存在較大難度,有條件進行校企聯合辦學的高等職業學院為數不多。相比之下.借鑒CBE模式較為可行.也即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實踐性教學比例,同時效仿CBE模式增強課程設置彈性,以此突出高職教育特色。
(三)“四模塊”實踐教學模式
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課程體系實施來實現,課程體系由模塊構成。根據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高職專業教學一般包括認識實習、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在教學中只有環環相扣、有機結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益。為更好地實現高職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目標,我們認為國際貿易專業應配置如下四個模塊的實踐教學模式:
1.課程認識實習模塊,鞏固基礎知識
課程實習安排在各門專業課程內和學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專業課程內(也包括專業基礎課)的實踐環節。目的是使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例如:在《國際貿易》這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中,當講述西方傳統自由貿易理論時,可結合當前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歐美是董事會.印度是辦公室。中國是世界工廠”,引導學生思考自由貿易理論的局限性。當講述國際貿易政策,特別是進出口商品政策中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時,為了更好地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加入WTO前后的關稅變化,以“汽車”為例進行分析,說明當前國際經濟中“關稅壁壘”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關稅壁壘,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收集有關中國企業“反傾銷”、“綠色壁壘”等情況的相關數據,分析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非關稅壁壘”的現狀(也可以當地企業為例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一些對策。經過這樣的訓練,理論已經完全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教學,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學習廠如何用經濟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校內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擬實習環境
據專業進程表,校內實習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學期,結合專業課的開設而進行。目的是使學生擁有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場所,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研究問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可以分為單項實訓項目和綜合性的實訓項目。實訓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外貿地理實訓:在《外貿地理》課程中,通過地圖、模型以及影音資料等掌握國際商品資源分布和地理航線。②外貿單證實訓:在《外貿單證與報關實務》課程中,有很多進出口貿易使用的單據.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收集本地企業常用的單據類型提供給學生,使學生得到逼真的效果。同時,盡可能收集本地的案例.這樣不僅使學生有親切感,而且非常實用,能讓學生得到很大啟發。③綜合技能實訓:《外貿實訓》是集本專業三年的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基本技能、職業素養于一體的綜合實訓課程。為此,我們利用外貿綜合業務實訓計算機模擬系統,對畢業班學生進行為期6周的綜合訓練,其中涵蓋了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報關理論與實務等多門課程,通過全套據的制作,讓學生掌握了從分析市場環境開始,最后完成市場開拓,同外商建立起業務關系的整個流程。具體以進出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的出口商品交易為背景,針對進出口貿易中業務函電的草擬、出口報價與還價核算、交易條件的磋商、出口合同的訂立、出口貨物的托運訂艙、報驗通關、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等主要業務為序進行訓練。同時,在實訓中要求學生自己通過因特網去實際尋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戶,自己設計產品目錄、宣傳網頁和出口營銷方案。通過這樣集中的訓練,學生對三年的專業知識有了系統的認識,強化了前面學過的知識,又通過這種模擬練兵,培養了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職業能力,使學生既具備上崗就可以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校外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真實戰場
對于實習基地筆者認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協議式的,主要是外貿企業或工商企業:另一種是非協議式的,主要是一些政府的職能部門.如海關、檢驗檢疫局、外管局、港務局、國稅局等。一方面,我們已經建立幾個穩定的協議式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和外貿企業架起了一座共同發展的橋梁,既便于學生對即將從事的工作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便于外貿企業從中發現和選拔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非協議式的實習基地。比如,當《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講到海洋運輸時,可鼓勵學生自己參觀本地的港口,讓學生看到真正的海輪、集裝箱、堆場、海關監管地等實物、實地;至于運費和保價,鼓勵學生直接找船運公司和保險公司去詢價;有關報關和檢疫的問題,鼓勵學生直接找海關和檢驗檢疫局去咨詢等等。
當然,畢業實習和畢業實習論文也可歸人這一模塊。畢業實習的考核主要依據實習單位的實習鑒定意見及老師的不定期抽查結果加以確定。畢業論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學期進行.由專業老師負責論文的指導、答辯和成績考核。
4.走出去,請進來,創建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會,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了解本行業的發展方向,鼓勵學生為社會、企業服務,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請進來,根據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采用各種方式請企業領導或職員、管理人員來校作報告或講課.向學生們介紹世界及國內和省市外貿發展的狀況,介紹外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的經驗,以及外貿企業中青年員工的成長過程等,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更好地了解社會,懂得競爭之激烈,創業之艱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更是直接聘請外貿企業有經驗的從業人員進行授課。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中,與社會同步發展,對行業了解非常及時。(見下表)
注釋:
①陳冬平.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1.6,P2—6。②鄧澤民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模式的比較與創新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中國人民大學圖書資料中心,2003.1。
參考文獻
[1]舒惠芳.高職迥專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04.7,P51—52。
[2]張桂春,劉彥鵬.試析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生命力在于適需[J],世界職業技術教育,20舊4.2,P28—31。
[3]中國工廠”再審視[J],21世紀經濟報道,2004.3.11,9—12版。
[4]田心銘.知識.能力.素質教育閉中國高等教育,2000.3,P24—25。[
1973年巴以戰爭導致中東石油供應中斷,石油價格猛漲,引發世界性石油危機,一度造成美國石油進口中斷,給經濟帶來巨大損失。1974年11月,在美國等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倡導下,國際能源機構(簡稱IEA)成立,其主要職能是協調成員國的石油儲備行動。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和儲備法》(簡稱EPCA),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并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
(一)企業商業儲備超過政府戰略儲備
美國的石油儲備分為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盡管,美國政府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居世界首位,但企業石油儲備遠遠超過政府儲備。目前,全國的石油儲備相當于150天進口量,政府儲備為53天進口量,僅占1/3。
美國的企業石油儲備完全是市場行為,既沒有法律規定企業儲備石油的義務,政府也不干預企業的儲備和投放活動,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實力自主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政府主要通過公布石油供求信息來引導企業,免除石油進口關稅和進口許可費等政策也起到鼓勵企業增加石油儲備的作用。
(二)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的功能是防止石油禁運和供應中斷
聯邦政府的戰略儲備是非軍事用項目,其目標是防止石油禁運和中斷石油供應,平時不輕易動用。中斷石油供應是指某些石油輸出國的石油出口突然中止或急劇下降,導致國際石油供應量在短期內出現日平均供應量減少數百萬桶的情況。國際能源組織把某個或某些成員國石油供應缺口達到7%以上,作為實行緊急石油分享計劃的主要量化指標。
根據EPCA,聯邦政府向市場投放戰略儲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全面動用。當石油進口中斷和國內石油產品供應中斷,以及遭遇破壞或者不可抗逆的原因造成的“嚴重能源供應中斷”,導致相當范圍和時間內石油產品供應大幅減少,價格嚴重上漲,對國民經濟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時,可以全面動用戰略儲備。二是有限動用。當出現大范圍和較長時間的石油中斷供應時,可以部分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但動用總量不能超過3000萬桶,動用時間不能超過60天,儲備石油低于5億桶時不能利用。三是測試性動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在緊急動用時發生故障,測試儲備設施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行,測試動用總量不得超過500萬桶。全面動用和有限動用都需要總統決定,測試性動用和分配授權能源部部長決策。
還有一種輪庫(exchange)形式的動用。通常,輪庫是解決因油品品質或短期內區域性能源短缺造成的石油供應企業交貨問題,用聯邦儲備與企業儲備進行臨時交換。如,2000年美國西部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緊缺,克林頓總統批準用2300萬桶儲備石油與企業輪庫,并要求企業在2001年3月以前歸還。
自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以來25年間,美國政府僅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以直接銷售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3300萬桶儲備原油。1985~1990年間,進行了兩次試銷售;1996~2000年間,進行了4次輪庫。
(三)根據綜合因素適時調整戰略石油儲備規模
決定戰略石油儲備量時主要考慮進口絕對量、經濟對石油價格的敏感性和儲備成本等因素,同時還要考慮石油中斷的可能性。EPCA授權的最大聯邦戰略儲備規模為10億桶,計劃儲量是7億桶原油和200萬桶加熱油。從1977年正式儲油開始,1994年達到最高儲存量5.92億桶,1985年達到相當于114天進口量的最高儲備天數。目前,聯邦戰略儲備的實際儲量是5.67億桶,相當于53天進口量。
政府和國會根據國內需求和國際局勢適時調整戰略石油儲備量。冷戰結束后,美國政府放松了石油儲備。“911事件”以后,石油儲備受到重視,布什總統于同年11月宣布要增加戰略石油儲備,到2005年達到EPCA規定的計劃儲量。
(四)政府所有和決策,市場化運作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運行機制可以概括為:政府所有和決策,市場化運作。戰略石油儲備由聯邦政府所有,從建設儲庫、采購石油到日常運行管理費用均由聯邦財政支付。聯邦財政設有專門的石油儲備基金預算和帳戶,基金的數量由國會批準,只有總統才有權下令啟動戰略儲備。戰略儲備的決策程序是由能源部、財政部和白宮預算辦公室會商,向總統提出方案;總統同意后,再向國會提出建議,由國會批準,才能生效。增加石油儲備的預算是由財政部門一次撥給戰略儲備辦公室。銷售石油回收資金的使用不必經國會批準,可以用來補充石油儲備。如果擴大儲備規模,追加資金需經過國會討論批準。
由于戰略儲備量比較大,其采購和投放可能影響石油市場價格。為了避免對市場價格的沖擊,戰略石油的采購和投放基本上采取市場招標機制。儲備石油一部分來自政府招標采購,還有一部分是以聯邦石油資源的租金(royalty)征收來的。招標采購中,40%來自與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簽訂的長期供應合同,其余是市場現貨招標采購。通常選擇價格低彌時采購,即要避免引起市場價格波動,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儲備資金損失。
戰略石油儲備的投放也采取招標機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標,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回收資金交財政部的石油儲備基金專門帳戶,用來補充石油儲備。
戰略石油儲備系統的運行管理方式是,政府制定規劃和政策,委托民間機構管理站點日常運行。聯邦戰略石油儲備辦公室設在能源部華盛頓總部,由一位能源部部長助理主管,負責儲備政策和規劃;設在新奧爾良的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具體項目的實施、運行管理。石油戰略儲備辦公室與民間公司(DdynMcDermott)簽訂管理和運行合同,由其負責站點的日常運行、維護和安全保護。
(五)根據成本效益分析確定石油戰略儲備技術路線和儲備量
政府在確定石油儲備技術方案和儲備量時,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石油儲備的效益是中斷石油供應可能帶來的損失。據美國能源部的分析,石油價格增長1倍,GDP將下降2.5%左右;每桶石油價格上升10美元,將給美國經濟造成1年500億美元的損失,經濟增長率將減少約0.5個百分點。石油儲備的成本包括四個方面:儲備設施的一次性投入,采購石油所需資金,運行維護費用等。美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石油儲備條件。墨西哥灣附近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薩斯州境內集中分布著500多個鹽穹,靠近石油化工產業帶。聯邦政府利用這些鹽穹建成了四個大型儲備基地,既臨近碼頭,又距大型煉廠不遠,還有發達的
管道設施可以快捷地把儲油傳輸到用戶手中。鹽穹儲油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石油儲藏技術,在美國修建鹽穹儲庫的成本大約是每桶容積1.5美元;每桶儲備石油的日常運行和維護費用是25美分。如果采用地上儲罐設施,每桶容量的設施投入需要15~18美元,至少是鹽穹的10倍。美國政府用于戰略石油儲備投資共約200億美元,其中40億用來修建儲油設施,160億用來采購石油。每年的日常運行和管理費用約為1.6~1.7億美元。
二、美國石油儲備體系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模式,IEA成員國因地制宜建立其石油儲備體系,各有千秋。為了廣泛借鑒國際經驗,重點介紹日本、德國和法國的石油儲備模式,與美國模式進行比較。
(一)多層次的石油儲備體系,多樣化的民間儲備運作機制
IEA成員國的石油儲備體系都是由政府和民間儲備組成的,政府戰略儲備只是石油儲備的一部分。政府戰略儲備管理體制大同小異,企業儲備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差別較大。
美國的石油儲備體系分為兩個層次: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政府和民間儲備體系相對獨立,企業儲備完全市場化運作。
日本、德國和法國的石油儲備體系不同于美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政府儲備、法定企業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法定企業儲備是法律規定的企業儲備任務,政府對法定儲備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德國的石油儲備體系分三個層次:政府戰略儲備、政府參與的企業儲備聯盟,以及企業儲備。法律規定了政府和儲備聯盟的儲備義務。政府戰略儲備由聯邦財政支付,承擔17天儲量。儲備聯盟是德國石油儲備的主體,由大型煉油企業、石油進口、銷售公司和使用石油發電廠組成,承擔90天的儲備義務。儲備聯盟根據聯邦政府的指令投放石油,儲備費用來自銀行貸款和消費者交納的儲備稅。另外,德國的法律還規定石油煉廠要保持15天的儲備,石油進口公司和使用石油的發電廠保持30天的儲備量,政府不干預企業儲備的投放,費用也由企業自己承擔。
日本的石油儲備分三個層次:國家石油儲備、法定企業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有關法律就規定了企業的石油儲備義務。1974年日本加入IEA,建立了政府石油儲備。政府建立石油專門帳戶,通過征收石油稅籌集儲備資金。根據日本石油儲備法,一定規模以上的煉廠、銷售商和進口商都要按規定比例承擔石油儲備任務,企業向市場投放儲備石油時要經過通產省批準。政府為法定企業儲備提供低息貸款、加速折舊等政策。法律規定以外的企業商業性儲備由企業自理。
法國是最早建立企業石油儲備制度的國家,以法定企業儲備為主。早在1925年,法國的石油法就規定,在發放進口原油、石油副產品的經營許可證時,要求經營者有前12個月經營量的儲備能力。1993年實施的新石油法規定,每個石油經營者都要承擔應急石油儲備義務,并維持上一年原油和油品消費量26%的儲量,相當于95天的儲備量。法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專業委員會(簡稱CPSSP)代表政府負責制定儲備政策和戰略儲備地區分布計劃,向石油公司征收建立和維護石油儲備的費用等,并一部分企業的石油儲備任務。1998年CPSSP管理和支配950萬噸戰略石油儲備,占全國儲備義務的58%。CPSSP并不具體運行和管理石油儲備站點,而是委托石油公司和安全儲備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運作管理。
綜上所述,各國分配法定企業儲備義務的主要方式,一是按經營石油企業的規模分配儲備義務,如,日本。二是根據銷售額或消費額按比例分攤儲備義務,如,德國和法國。法定企業儲備的管理和運作機制有三種。日本模式:政府規劃指導下,規模以上企業分散儲備。德國模式:企業組成聯盟,統一規劃和布點,集中籌集資金和運行管理。法國模式:政府授權專門機構部分法定企業儲備。
(二)石油儲備規模與一次能源結構和石油進口依存度有關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研究和規定,成員國應該保持相當于90天進口石油量的儲備(包括公共和私人部門的儲備)。但是,實際上各國的石油儲備總量都超過了90天。各國的石油儲備模式與一次能源結構、石油資源分布和進口依存度有密切關系。總的來看,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進口依存度越大,石油儲備的規模就越大。
首先,石油儲備規模直接與進口依存度掛鉤。美國的石油消費量約占世界供應量的1/3,進口依存度為60%左右,其石油儲備規模與石油進口量掛鉤。日、德、法的石油進口依存度在98%以上,石油儲備規模與消費量掛鉤,見下表。
美日德法石油儲備
注:①德國石油儲備聯盟為儲備主體,擁有90天的儲備。
②法國戰略石油儲備專業委員會和支配的數量
《國際金融》是從貨幣金融的角度研究開放條件下,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學科,在結構體系和教學要求等方面與其他課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對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學的基礎。
本文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開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影響。我們將主要就“入世”對加工貿易的中間品替代,對加工貿易的出口以及貿易磨擦公平解決等方面來討論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
3.加工貿易的“進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現實中,加工貿易就是對“兩頭在外,中間在內”這樣一種特殊的貿易方式的界定。我們對加工貿易的理解和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二、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
我們認為,我國加工貿易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的確立,應緊緊圍繞《十五綱要》制定的總體戰略目標來進行。根據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綱要》中所涉及的就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出口等問題值得我們在考慮加工貿易政策時重點注意:
1.關于就業。大力發展和鼓勵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在我國仍然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加工貿易從事的大多仍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加工,應該說這符合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對于緩解就業壓力,創造就業機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實現《十五綱要》提出的有關就業的目標,有必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因為,首先,就業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出口貿易的擴大;其次,以我國目前的工業發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備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換言之,要擴大出口,我們所能依賴的,就是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生產環節的加工貿易。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永遠停留在為跨國公司當加工裝配車間的階段,相反,在發展加工貿易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學習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建立營銷渠道,積累資本,努力將出口產業升級至更高的技術層次。但是,在完成這個過程之前,作為一種過渡,采取加工貿易的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積累資金、技術包括經驗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須的。
2.關于結構調整。目前我國的加工貿易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不夠明顯,主要表現在加工程度低,加工鏈條短,原材料國產化率低,波及效應不強等等。這是否意味著發展加工貿易與我們優化工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的目標互不相容呢?我們認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否定的。一方面,我們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為解決就業問題所必需;另一方面,加工貿易這種貿易方式本身固有的兩頭在外造成的產業關聯程度低,波及效應弱的弱點也不容諱避。這要求我們在政策制訂中努力興利抑弊,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同時對其消極的一面要加以糾正克服。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具有與小國不同的特點。那些適合于韓國、新加坡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發展經驗并不能完全地照搬到我國來,而是要有選擇地加以學習吸收。在產業結構的優化這個問題上要堅持同樣的原則。大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往往毋需像小國那樣完全依賴外部的力量,因為一是國內的市場足夠大,可以讓新興產業達到足以獲得規模經濟的規模;二是因大國進行產業升級所需的技術、資本等如果全部依賴外部引進,即使供給能力不成問題,代價恐怕亦難以承受。因而,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主要還是要依賴自身的技術研發,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機制的建立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把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結構優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僅僅依靠引進技術或資金來完成,是不現實的。
這并不等于說個別處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具有特殊發展基礎的地區無法通過發展外向型經濟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相反,深圳市以加工貿易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前往設廠,顯著地加速了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建立和現有產業技術升級。在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和生產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加工貿易無疑是發展中國家了解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盡快建立起自己的高新技術產業的一條重要途徑。
3.關于擴大出口。出口是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從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來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這種貿易方式仍是我國對外貿易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當然,在促進加工貿易增長的同時,也要注重其質量的提高。加工貿易中存在著的出口商品結構和市場結構不合理,高科技產業加工貿易比重低,以及加工貿易增值率較低,管理中存在漏洞等問題都必須加以重視、解決。我們進行加工貿易政策設計和調整的目標,正如《十五綱要》第十七章第二節指出:“加強加工貿易管理,提高加工貿易增值率,擴大加工貿易出口。”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新的時期,加工貿易政策制訂所應遵循的原則和實現的目標是,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發展加工貿易,發揮其利用我國的比較優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利用“入世”為我國加工貿易的大發展創造的良好外部環境努力擴大出口;同時,對加工貿易要用政策措施加以引導,注意增強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過程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揚長避短,以利于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培養新的比較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使加工貿易發揮促進外貿增長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對現行加工貿易進口環節的政策的評價
1.加工貿易中的利用外資政策。引進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內容。《十五綱要》指出,十五期間,要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作為利用外資的重點,完善利用外資政策,鼓勵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和出口型產業,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我國目前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外資從事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當然,我們不能否定這種方式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加工貿易還未得到充分發展時期,對于我國對外貿易額的增長和我國產品早日進入國際市場所具有的意義;但是,必須認識到,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的重要目的之一——引進先進技術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卻未能得到很好的實現。由于我國利用外資多采取加工貿易的方式,因而外資并未帶來多少先進技術;而且,由于外資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加工行業,導致了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和產品的過剩。從國內看,由于外商投資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工業的過分膨脹,引起產業結構不合理更加嚴重,激化了本來就存在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在加工貿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上述不盡如人意的情況,有違我們利用外資的初衷,在政策方面也有值得檢討之處。有些地區在發展加工貿易的過程中,片面追求外貿數量的增長,而不注重其質量的提高,對于外資的流向,既不加限制,又不予以引導。致使外資大量進入勞動密集型簡單加工行業,而未能發揮其對我國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應有作用。
我國現行的加工貿易政策給予產品出口型外資企業相當多的特殊優惠,其目的是促進我國對外出口規模的擴大,緩解當時我國外匯短缺帶來的壓力,充分發揮對外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是,客觀上也鼓勵了外商將資金投入到“大進大出”型的加工貿易行業,利用我國的廉價勞動力,進行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工業品的生產。這在當前,已經不利于我國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增強出口競爭力的需要。
1995年6月,國家計委,外經貿部聯合了《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兩個文件,目的就在于正確引導外資產業投向,盡快改變目前外商投資集中于“短平快”項目的局面。但是兩個文件下達后并未產生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沒有配套的政策手段及缺乏規范的地方政府行為。
目前的加工貿易政策中,對于外資投向增值較高的生產環節和產業的鼓勵尚嫌不足。大量的外資從事附加值較低的最終裝配環節的簡單加工貿易,長此以往,對我國上游原材料和中間投入品產業的成長不利。
總的看來,現行的利用外資政策促進了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積極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時,由于情況的變化,現有政策對于外資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鼓勵措施不足,將從事簡單加工貿易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生產的外商投資企業不加區別地給予優惠,并不能很好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精神,也不利于我國的加工貿易向提高增值率和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
2.加工貿易進口環節有關提高中間品本地化率的政策。現有加工貿易中間品本地化率不高是一個公認的事實,這種狀況既是我國原有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落后從而中間投入品行業產品競爭力的劣勢所決定了的,又與加工貿易本身“兩頭在外”的特點有關。但這并不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能在發展加工貿易過程中逐步提高投入品的本地化率,從而促進國內原材料行業的發展。不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表明,通過適當的政策引導,加工貿易投入品的本地化率會得以逐步提高,從而會更加充分地發揮加工貿易的波及效應。
我們不能硬性地規定加工貿易出口品使用的國產材料比重,因為目前我國的確還無法生產某些投入品或其產品的質量達不到加工企業的要求。況且,那樣做也違背了WTO的國民待遇原則。政策所能做到而且應該做到的,就是為國產投入品和進口投入品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已具競爭能力的國產投入品不致因為政策的歧視而失去競爭優勢。我國的加工貿易政策中的確存在這種不合理的對進口投入品的“超國民待遇”現象:加工貿易企業進口投入品可以免繳關稅、工商統一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而如果從國內購買中間投入品則只能享受部分退稅(征17%,退19%)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原本會使用國產料件的企業也轉而進口加工所需的投入品。我國加工貿易波及效應差,與此不無關系。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加工貿易發展成就最為顯著的深圳市了《深圳市關于鼓勵來料加工業務使用國產料件的通知》,鼓勵外商委托加工單位向境內企業購買料、件(除國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原材料外)進行加工裝配,成品全部交還外商出口;允許以國內購料方式委托我方加工裝配的外商,根據需要委托加工單位向市經濟發展局提交國內購料申請表,申請國內購料。但就全國范圍來看,其它地區尚無類似規定。我們認為,此類鼓勵政策,與相應的產業指導政策相結合,有利于我國中間投入品行業的成長,促進加工貿易波及效應的發揮,最終將優化我國的工業結構,提高我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另有學者認為,鼓勵加工貿易企業使用國產料件不必要采取給國產料件足額退稅的手段,而可以通過對進口料件征以相當于國產料件的稅賦來實現。這種論點無異于取消對加工貿易的優惠政策,使之與一般貿易處于同等的地位。我們認為這樣做可能造成加工貿易的衰退,從而影響我國擴大出口和增加就業目標的實現。由于對加工貿易實行免稅的優惠政策為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因而我國取消對加工貿易的優惠,必將使大量加工貿易轉移到與我國處于相似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其結果可能是進一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國際地位和對外開放形象,得不償失。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加工貿易政策中,對中間投入品國產化的鼓勵不足;加工貿易雖然規模上不斷擴大,但對于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卻很有限。這種狀況,不利于實現我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目標,因而,要予以適當的調整。
3.現行加工貿易的監管政策。我國現行加工貿易監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由于采取了不合國情的開放式監管模式造成嚴重的走私。這已被證明是我國加工貿易政策中的一個失誤。由于我國加工貿易已經形成了分布區域廣,涉及行業面寬的格局,此時再試圖將其納入封閉式監管模式由于成本太高而根本不現實。
盡管如此,我國的加工貿易監管部門還是試圖在增量部分作出補救。2000年4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行設立出口加工區試點)的復函》批準在大連、天津、北京、煙臺、深圳、廣州等地設立出口加工區。同年5月24日,海關總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出口加工區監管暫行辦法》作為出口加工區監管的法律依據。出口加工區的設立實際上對區內加工貿易企業引入了封閉式的監管模式。《復函》中指出:“要按照優化存量、控制增量、規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針,先把新增加的加工貿易企業引入出口加工區,逐步實現對加工貿易企業的集中規范管理。”以我國現有加工貿易的龐大規模,不可能一夜之間都由開放式監管轉變為封閉式監管,因此,在建立出口加工區容納新增加工貿易企業和一部分具備條件的現有加工貿易企業的同時,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審批手續,堅決打擊利用加工貿易進行走私的犯罪活動。在這方面,我國海關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989年《海關總署關于對來料加工進口料件收取保證金問題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少數資信不好,管理混亂,或有走私違法前科的企業所經營的來料加工進口的料件,已批準的拆解舊汽車和廢舊家用電器來料加工合同進口的料件,以及需加強管理的特定的進口料件,先收取相當于進口稅款的保證金,加工成品出口經海關核銷后,退還保證金。”
我們相信,通過對存量加強監管力度和將增量納入封閉式監管的方法,將會較好地解決我國加工貿易中存在的走私嚴重的問題,促進我國加工貿易健康發展。
四、對現行加工貿易加工環節政策的評價
目前我國加工貿易加工環節的主要問題是增值率較低,造成這種狀況的直接原因有二:加工技術水平較低;加工鏈條短。其實這兩個問題是有聯系的,較低的技術水平決定了加工環節只能進行那些簡單加工裝配操作;只有在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后,才有可能延長加工鏈條,獲得較高的附加價值。但是從政策角度來考慮,這兩個問題要加以區分。
1.技術水平問題。加工貿易加工環節技術水平低,極少采用先進技術的狀況,與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以及加工貿易本身的特點是符合的。發展中國家(如我國)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有大量廉價的非熟練勞動力,這一點吸引跨國公司將生產環節中需要大量使用非熟練勞動力的加工裝配環節轉移到我國來,進行加工貿易。可見,加工貿易實際上是國際分工的一種方式,在分工中發展中國家由于自身條件的約束,被局限在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加工裝配階段;而發達國家則利用其資本和技術的優勢,占據了生產的研發及技術含量高的生產環節。
了解了這一點,有助于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我國鼓勵加工貿易發展的目的。這個目的不是利用加工貿易來使我國生產技術得到實質性的進步,而是利用外國資本,增加就業,以及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取得外匯收入等。如果我們不切實際地期望通過加工貿易的發展,就可解決我國技術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問題,結果必然會讓我們大失所望。但這是否意味著加工貿易的加工技術水平就不需要提高,或者發展中國家政策在這個問題上就無能為力了呢?都不是。技術進步固然不是發展加工貿易的主要目的,但它是利用外資的主要目的之一。現在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貿易,這種局面對于提升我國的生產技術水平無疑是不利的。從歷史經驗來看,一國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僅可以保持有限的一段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里該國生產技術水平還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還未在其他生產環節上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則該國的加工貿易將會成為無根工業而萎縮。同時,國際競爭力出口也將受到影響。因此加工貿易解決就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亦不容忽視。尤其是外資大量流向加工貿易對于技術水平的提高的不利影響必須予以重視。
很明顯,政策應在引導外資流向上有所作為,而且也能夠有所作為。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對于流入的國外資本投入進行政策引導。如日本在20世紀50~60年代實行的引資政策,重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這體現于《外匯及外資法》和《外資法》的規定及其運用中。凡根據1950年日本政府的《外資法》規定所鑒定的外資項目,其外國技術的輸入,合同期限超過1年以上,費用以外匯支付的叫做甲種技術輸入,這種輸入方式需要經過外資審議會、大藏省等部門批準;另一種叫做乙種技術輸入,即根據《外匯及外資法》鑒定的合同,期限在1年以下,費用以外匯支付,如果期限超過1年,費用以日元支付而無權兌換外匯,這種輸入方式只需經過日本銀行的批準。
我國也規定了引導外資流向的政策,如1985年6月頒布的《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整體規定》,將“高新技術、先進技術、能夠改進產品性能、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業技術經濟效益或者生產適應市場需求而國內生產能力不足的新設備、新材料”的項目列入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而將“屬于國家安全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項目列為禁止類外商投資項目等。應該說,現有利用投資政策的總體思路是利用外資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和技術水平,這是正確的。問題是,在鼓勵加工貿易發展的政策吸引下,大部分外商投資投向沒什么技術可言的低級加工工業中去,這在一定限度內可以緩解我國就業壓力,擴大我國出口創匯,但超出一定限度就有違我國利用外資的初衷,成為一種不良傾向。我國現行加工貿易政策,并未對外商投資企業進行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進行甄別,因而即使是對提高我國生產技術水平無益的簡單加工,也能獲得給予加工貿易企業的一切優惠。這種政策可能擴大了我國利用外資的數量,但對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而言,則是需要改進的。
2.“轉廠”問題。現行的加工貿易政策對“轉廠”施加了種種限制,這對于延長加工貿易品在我國的增值鏈,提高增值率是不利的。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國深加工結轉的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海關對保稅貨物深加工結轉采用計劃審批制度,轉出企業在申領《加工貿易登記手冊》后,即可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保稅貨物深加工結轉申請表》向海關申報結轉計劃。經轉入地海關同意后,可分批辦理結轉送貨手續。”對于按轉關運輸辦理貨物結轉的情況,轉出和轉入企業必須向所屬海關提出申請。企業在辦理結轉時常常受到限制,且所需時間長,有時難以如期結轉。轉出、轉入地海關對商品名稱、數量和價格等存有異議時,手續更難以辦理。轉關查詢實需耗時1至2個星期,嚴重影響了周轉速度和貿易效率。一些外資企業對轉關產品不得不采取先出口香港特別行政區復進口的做法,徒增經營成本。因此,我國在制訂有關加工貿易結轉深加工的政策時,尚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精簡手續,促進加工貿易國內增值鏈的延長,以提高增值率。
五、加工貿易出口環節的政策評價
目前我國加工貿易出口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出口貧困化增長及由于原產地規則而引起的貿易摩擦。出口環節是加工貿易最后一個環節,直接決定著加工貿易所帶來的收入能否實現以及效益的好壞。因此,認真對待出口方面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發展中國家利用自身勞動力,資源優勢發展對外貿易,存在著出口貧困化增長的可能,但是,這種貧困化增長并不一定發生。如果能夠不斷改善其出口商品結構,逐漸由初級制成品向含有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結構轉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口貧困化增長的噩運。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就是這樣不斷由低級向高級地改變著。雖然在出口的很多高科技產品中,我國并未掌握核心技術,所進行的也只是簡單加工,但是從貿易條件的角度來看,這種轉變是可喜的。有關研究表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貿易條件并未如普雷維什等發展經濟學家所預言的那樣趨于惡化,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所發生的顯著變化。然而,要積累我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充足的外匯,我國可能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必須依賴傳統初級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輕紡工業品的出口。有時,這與我們努力改善貿易條件的目標是有矛盾的,但是若我們能夠及時地利用積累的外匯來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則我們就有可能實現外貿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至于加工貿易出口的環節中的另一個問題即原產地規則問題。我們認為,目前原產地規則方面所存在弊端并不是僅憑我國之力就可以得到克服,而是有賴于參與國際貿易的各方進行多邊磋商,最終達成合理公正的原產地認定協議。
六、關于我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筆者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的建議。
1.應繼續奉行對加工貿易實行鼓勵的政策。加工貿易對于擴大出口、增加就業的好處顯而易見。“十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將經歷重要的轉型階段,此時,保持出口快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是順利實現轉型的必要條件。通過鼓勵加工貿易的發展,我國將獲得更多的外匯收入,這有利于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增強國際競爭力。而且,加工貿易本身,也為中國產品打入外國市場準備了良好的條件,更有利于提高中國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培訓我國的非熟練勞動力為熟悉現代工業生產的熟練勞動力。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融入國際分工中,成為跨國公司國際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為發展中國家利用后發優勢發展本國經濟的有效途徑。加工貿易正是生產全球化的重要體現,并為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分工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入世”以后,我國將更加開放,逐步削減關稅和非關稅的貿易壁壘,開放本國市場,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長期來看,對加工貿易實行鼓勵政策與我國“入世”后的外資政策調整方向是一致的,因而更無必要加以否定。當然,對加工貿易進行鼓勵并不是說任其自由發展,不加限制。由于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原因,現行加工貿易政策中尚存在諸多問題,需加以解決。
2.增強加工貿易的波及效應。若要使加工貿易在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增強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方面有所貢獻,就必須增強其產業關聯效應,即波及效應。
目前,這種效應未得到充分發揮,其原因既有非政策方面的,又有政策方面的,而后一個原因,是政策制定者必須著重考慮的。如何引導加工貿易向著更深層次,與國內產業發生更加緊密的聯系的方向發展,的確是一個對于發展中國家有著重大意義的課題。根據前文的分析,我們可大致地將這種引導分成兩個方面。第一,如何使加工貿易的本地化率得到逐步提高,以發揮加工貿易對東道國中間投入品行業的聯鎖效應;第二,如何延長加工貿易在東道國的加工鏈條,以提高加工貿易的增值率,并且發揮加工貿易對東道國相關深加工環節的聯鎖效應。
對于前一個問題,我們建議如下:(1)提高國產料件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力爭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標準。這應該是一條解決發展中國家中間投入品產業薄弱的根本途徑。具體的措施則可以采取引進技術改造現有生產方式;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以培養適應現代化生產需要的工人;對國產料件企業以稅收、用地等方面的優惠;增加對國產料件企業的R&D投入;對于投資中間品生產且具有先進技術的外資方給以政策優惠等等。(2)為國產料件提供與進口料件相競爭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環境。目前,加工貿易企業實際上被鼓勵從國外進口中間投入品,即使是國內已具備生產能力的中間投入品往往也由國際市場進口,有時甚至是我國出口的產品經海外市場后再復進口。此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國內的料件生產企業由于國家稅收政策不當而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對待進口料件的“超國民待遇”狀況不加以改變,將會繼續對我國加工貿易生產料件的本地化率提高發生不利影響。政府需在加強國內原材料生產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之間的溝通方面更多地發揮作用。比如建立加工貿易需求料件信息庫,給予本國料件生產企業以信貸支持,為本國料件生產企業在海外設立宣傳展覽等。
至于加強延長加工貿易的加工鏈,以提高增值率,增強其波及效應則主要體現于轉關深加工政策之中。現有的加工貿易轉關深加工辦法執行過程中存在手續繁冗,耗時較多的弊病,令一些加工貿易企業對“轉廠”望而卻步。鑒此應對加工貿易品“轉廠”的政策予以適度的簡化。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以促進加工貿易“轉廠”率的提高,從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長在我國的增值環節,以改變我國加工貿易效益低下的現狀。
3.以積極的政策促進加工貿易升級。促進加工貿易升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使加工貿易產品的結構升級,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產品轉向科技含量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貿易加工環節采用生產技術逐步升級,惟如此才能不斷提升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增加收入,并促進我國整體工業結構優化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
目前,我國給予低層次加工貿易和高新技術產品加工貿易及采用較先進生產技術的加工貿易幾乎是同等的政策,這導致了外資大部分投向簡單加工貿易,有違我國利用外資的初衷。因此我們建議對加工貿易,尤其是外資從事的加工貿易予以產業政策的引導,在鼓勵外資從事上述較高層次的加工貿易以外,取消對從事簡單加工貿易的外資企業的部分優惠,以此來刺激外資從技術層次較低的加工貿易領域撤出并投入到較高層次的加工貿易中去,從而發揮外資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對我國經濟發展促進作用。這也許會引發人們對加工貿易能否繼續如從前那樣快速增長的擔心。確實,實行上述政策可能使一部分外資因無力從事較高層次的加工貿易而退出我國,甚至會因此導致加工貿易創造就業機會的作用減弱。但也必須看到,就業和優化產業結構是魚和熊掌的關系。在兩者的取舍上,并不能厚此而薄彼。關鍵是政策上要把握適當的“度”,即使犧牲一部分加工貿易創造的就業機會,若能換來我國加工貿易的良性發展也是值得的。相反,若一味強調就業目標而忽視加工貿易的升級,這樣的加工貿易勢必會失去后勁,其創造的就業機會也不能長期保持。
4.對加工貿易的管理模式進行調整。我國目前對加工貿易的開放式監管模式不利于對加工貿易企業進行監督,加工貿易企業法律意識淡漠,因而現實中出現走私嚴重、管理成本高昂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國海關的重視。措施之一就是在大連等地設立出口加工區,對區內企業實施封閉式的監管。
對于區內的加工貿易企業,海關將改革加工貿易傳統的監管模式,簡化現行手續。實現加工區貨物在主管海關“一次報關,一次審單,一次查驗”的通關要求。具體做法有:(1)海關對加工區采取全封閉、卡口式24小時監管制度。卡口分別設立貨物和人員進出通道。(2)海關對加工區企業采用計算機管理模式。海關與區內企業實行計算機聯網,進行電子數據的傳輸和辦理通關手續;加工區海關與口岸海關實行計算機聯網。(3)對區內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不實行加工貿易銀行保證金臺帳制度,取消《登記手冊》,海關改用電子帳簿管理,實行半年一次的總量扣減核銷制度。(4)對區內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實行“備案制”管理,貨物進(出)口時,由企業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出口)貨物報關單》作貨物進(出)口申報。(5)加工區與口岸、加工區與加工區之間進(出)口的貨物、物品,采取直通式或轉關運輸的監管模式,一律在加工區主管海關報關并在卡口查驗放行。可以預料,隨著出口加工區模式的實行,加工貿易企業的管理將逐步規范化,從企業角度來說,減少了手續、提高了效率。從海關方面來說,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實施有效監督,減少利用加工貿易進行走私的作為。這種方式是我國加工貿易監管模式的發展方向。
但是在實施這些新措施時,必須注意出口加工區制度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我國加工貿易規模龐大,出口加工區難以容納。由于我國特殊國情和對外開放模式,加工貿易在我國外貿進出口中所占比重和總體規模遠高于一般國家,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點多而廣,只靠面積、功能都有限的出口加工區是難以負載的。第二,集中封閉管理,即使能遏制加工貿易走私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走私問題。應該看到,走私的根源是過高的關稅壁壘和眾多的驗關壁壘造成的進口商品國內市場價格的嚴重扭曲,這種價格量差形成了走私的暴利來源,是走私可以存在并且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利用加工貿易走私只是走私的一種適宜的管道而已,堵死了這管道,還會有新的管道出來,所以解決走私從根本上就是降低關稅壁壘和減少驗關壁壘。所以,只有配合加入WTO后國內市場的擴大開放和管理體制與管理方式的市場化改革,使我國經濟逐步與世界接軌,國內外價格漸趨一致,才能夠既最大限度遏制走私,又為加工貿易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七、基本結論
1.今后我國加工貿易發展戰略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應是:繼續鼓勵加工貿易的發展,注意增強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過程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揚長避短,使加工貿易發揮促進外貿增長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2.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我國中間品產業的現有生產方式,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加對國產料件企業的R&D投入,給予投資中間品生產的外資企業以政策優惠等措施來提高國產料件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力爭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標準。并且,為國產料件提供與進口料件相競爭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環境。
3.政府應對加工貿易品“轉廠”的政策予以適度的簡化,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以促進加工貿易“轉廠”率的提高,從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長在我國的增值環節,以改變我國加工貿易效益低下的現狀。
4.對加工貿易,尤其是外資經營的加工貿易予以產業政策的引導,在鼓勵外資從事較高層次的加工貿易以外,取消對從事簡單加工貿易的外資企業的部分優惠,以此來刺激外資從技術層次較低的加工貿易領域撤出并投入到較高層次的加工貿易中去,從而發揮外資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對我國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5.對加工貿易實行出口加工區管理是我國加工貿易監管模式的發展方向。但由于我國加工貿易規模龐大,不可能對現有的所有加工貿易企業都實行這種監管,只能將加工貿易增量部分移至設定的加工出口區內進行封閉式監管。對區內的加工貿易企業,海關改革傳統的監管模式,簡化現行手續,實現加工區貨物在主管海關“一次報關,一次審單,一次查驗”的通關要求。
收稿日期:2002-06-1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N].人民日報,2001-03-18.
[2]郝原明.外商投資加工貿易法規實務概覽[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1.
[3]戚自科.論外商直接投資的加工貿易傾向[J].現代財經,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