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規劃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字:生物多樣性;生物保護;景觀生態;景觀規劃
1.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
景觀規劃設計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意義已引起生物學家的高度重視,用Wilson(1992,P317)的話說“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專業,景觀設計(LandscapeDesign)將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環境日益人工化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通過林地、綠帶、水系、水庫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來使生物多樣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總體規劃不但考慮經濟效益和美,同時考慮生物種類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包含三個層次的含意:(i)遺傳多樣性,即指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它包含在動植物和微生物個體的基因內;(ii)物種多樣性,即生命機體的變化和多樣化;(iii)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而棲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內生態過程的多樣化(見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也分別在環環相扣的多個生物空間等級層次(Biospatialhierarchy)上進行,即(i)景觀或生態系統綜合體層次,(ii)群落層次,(iii)物種層次,(iv)種群層次和(v)基因層次。生物多樣性的空間等級層次與空間位置和格局緊密相關,這也正是本文關于生物保護景觀規劃討論的出發點。
總起來講,生物多樣性保護可分為兩種途徑:以物種為中心的途徑和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途徑。前者強調瀕危物種本身的保護,而后者則強調景觀系統和自然地的整體保護,力圖通過保護景觀的多樣性來實現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保護戰略上的兩種不同途徑也體現在以生物保護為目的的景觀規劃設計中:以物種為出發點的的規劃途徑和以景觀元素為出發點的的規劃途徑。盡管兩者都考慮物種和生態基礎設施的保護,但前者的規劃過程是從物種到景觀格局,而后者是從景觀元素到景觀格局。
1.1以物種為出發點的景觀規劃途徑
該規劃方法強調,使景觀生態規劃具有意義的充分必要條件是選準保護對象,并對其習性、運動規律和所有相關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為基礎來設計針對特定物種的景觀保護格局。一個整體優化的生物保護景觀格局是由多個以單一物種保護為對象的景觀最佳格局的疊加與諧調(Amstel等1988;Selm1988)。這一途徑一般可分為下列五個步驟:
(i)根據物種的重要性,選擇目前的或潛在的保護對象。
(ii)收集關于保護對象的信息,包括查閱文獻,明確適合于每一保護對象的最佳景觀結構。
(iii)匯總和比較所有保護對象對景觀的需要。
(iv)修改保護物種清單以取得保護的諧調與一致性。
(v)綜合以單一物種保護為目的的景觀規劃來獲得某一地域的總體生物保護景觀規劃。
如果有足夠詳盡的關于物種及其相關聯系的信息的話,
以物種為中心的景觀規劃途徑可以說是,最有效和科學的生物保護途徑。但是,這一途徑一開始就將可能遇到規劃師和生物學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什么物種應優先保護的問題。人們一般從三個方面的標準來選擇優先保護的物種: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協狀態及其實用性,大型哺乳動物和那些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名單之列的物種顯然應作為首選的保護對象。往往被作為首選對象。
(ii)物種在生態系統及群落中的地位。保護對象應對維護整體生態平衡有關鍵作用。
(iii)物種的進化意義。一種雜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內也表現不出重要意義,但卻有可能對進化史及未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有重要價值。用進化的觀點來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比被動地保護現存的瀕危物種更具有意義(Edwin1991)。
1.2以景觀元素保護為出發點的途徑
這一途徑并不基于對單一物種的深入研究來作景觀規劃,而是把生物空間等級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集中針對景觀的整體特征如景觀的連續性,異質性和景觀的動態變化來進行規劃設計。該途徑認為,現實的生態過程發生在一個時空嵌合體中,包含生物等級系統的各個層次。而批評以物種或群落保護為對象的規劃只是偏面地解決了一個連續的復雜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andHarris,1986)。因此,以景觀元素為核心的整體規劃途徑強調以下的步驟(Harris1984,NossandHarris1986;Noss1991):(i)生態過程和生物多樣性成份包含在一個廣泛的時空尺度上,因此,一個全面的規劃應該以生物等級系統的各個層次的受協成分或節點(Node)作為保護對象。強調節點的多樣性,這些節點小到一棵孤樹或一個森林斑塊,大到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而對單一物種本身則不作深入考察。(ii)因為景觀的破碎和分割被認為是危脅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所以,規劃強調景觀的連結關系和格局設計。規劃的目標是將每一景觀中各種大小的節點連接成為整體的保護網絡,并在區域和大陸尺度上建立景觀保護體系。
(iii)景觀及其保護必須從時空系統和動態的、飄移的嵌合體(ShiftingMosaic)角度來認識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旨在維護嵌合體的穩定性,綜合考慮保護及發展規劃,以實現景觀的可持續性。與以物種為核心的規劃不同,以景觀元素為核心的規劃的第一步不是確定單一物種作為保護對象與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現存景觀元素及相互間的空間聯系或障礙,然后提出方案來利用和改進現存的格局,建立景觀保護基礎設施(ConservationInfrastruture)。包括在現有景觀格局基礎上,加寬景觀元素間的聯接廊道、增加景觀的多樣性、引入新的景觀斑塊和調整土地利用格局。
此景觀元素為核心的規劃途徑的理論指導包括島嶼生物地理學(IslandBiogeography)和景觀生態學。景觀的連續性、異質性、動態和飄移等是規劃著重考慮的景觀特性。這一規劃途徑的一個典型代表是所謂的景觀群島模式(ArchipelagoModel),或稱為綜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Model,簡稱MUMs)(Harris,1984;NossandHarris1986)。這一模式包括一個絕對保護的核心區和周圍緩沖區。沿核心區向外人類活動強度逐漸增加。核心區是生物多樣性等級系統中任一層次上的某一節點。
一個關于整體景觀保護的類似的概念是所謂的景觀補償區網絡(NetworkofLandscapeCompensativeAreas),這一概念強調景觀規劃和管理的一個最重要原則是景觀的多樣性和最優格局。而這樣一種最優格局表現為地域內多層次的景觀補償系統和生態基礎設施(Mander等1988)。這一理想的景觀格局實際上是一個等邊六角形。在這樣一個六角形中,景觀的生態多樣性和穩定性通過多層次的生態過渡帶和補償區網絡來實現。
以景觀元素為導向的規劃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種為核心的規劃途徑的缺點,而從整體上來設計全面的、包容的景觀格局。對于景觀這一復雜的系統來說,這似乎是合理的。問題是,這種從形式出發的景觀格局設計是否能滿足內容即物種的保護需要?景觀格局是為誰而設計的?
2.多樣性保護的空間戰略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棲息地的消失;(ii)棲息地(景觀)的破碎化;(iii)外來種的入侵和疾病的擴散;(iv)過度開發利用;(v)水、空氣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氣候的改變。
其中,棲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樣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國尤其如此(BCCA,1992)。棲息地的消失直接導致物種的迅速消亡,而棲息地的破碎化則導致棲息地內部環境條件的改變,使物種缺乏足夠大的棲息和運動空間,并有利于外來物種的侵入。適應于在大的整體景觀中生存的物種一般擴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響。
盡管生物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有所不同,一些空間戰略都被普遍認為是有效的。這些戰略對克服上述人為擾有積極作用。包括:(i)建立絕對保護的棲息地核心區;
(ii)建立緩沖區以減少人為活動對核心區的干擾;
(iii)在棲息地之間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觀的異質性;
(v)在關鍵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復鄉土景觀斑塊。
2.1絕對保護核
這是自然保護中最傳統的戰略,其基本思想是將保護對象(殘遺斑塊或瀕危物種棲息地)盡量完整地保護起來,并將人類活動排斥在核心區周圍的緩沖區以外。
島嶼生物地理學強調自然保護區設計中的面積和臨近關系。這一理論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發展。這一理論假設一個島上的物種數目最終將趨于一種動態平衡。導致平衡的兩種過程是物種的遷入和滅絕。達到平衡狀態的物種數主要取決于島嶼的大小和島嶼離種源的距離,即面積效應(AreaEffect)和距離效應(DistanceEffect)。也就是說,一個小的保護區不但最終將只能允許少數物種的生存,并在一開始就使物種迅速消亡。而遠離種源的保護地,則很難使物種有再遷入來取代消亡的個體。這一假設或多或少在海洋島嶼和孤立的陸地殘遺斑塊的觀察中得到證實(見FrankelandSoule,1981;Harris1984;FormanandGodron1986;Forman
1995)。但是,陸地景觀斑塊與海洋島嶼的狀況有很大差異(Forman1979;Harris
1984),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的途徑來衡量陸地景觀斑塊隔離狀況。有學者提出用景觀阻力(LandscapeResistance)來衡量棲息地斑塊間的隔離程度(FormanandGodron1986;Formam
1995)。影響景觀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觀的基相質地和邊界頻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積阻力來衡量隔離程度。
島嶼生物地理學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則在今天仍被廣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andAbele1976),認為幾個小的保護區可能比一個大型保護區有更多的優越性。
一些反映面積和物種及種群關系的門檻為規劃提供了有用的指導。其中之一是種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積(ViableMinimumArea)。對此,有兩條法則,即近期法則和長期法則。近期法則主張最小的有效種群數是50;長期法則主張最小種群數為200-500,這樣才能保證生物保護的長期安全。根據這兩個門檻,可以相應地確定最小面積(FrankelandSoule1981;Harris1984)。
根據島嶼生物地理學,物種與面積之間存在著以下的關系(MacArthurandWilson1967)
其中S和A分別是物種數和面積(公頃),C和z是特定物種及環境條件下的參數。盡管C和Z因具體情況變化很大(見Wilcox1980),這一公式指出,當棲息地斑塊很小時保護面積的微小增加會導致物種的大幅度增加,而當棲息地斑塊很大時,其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種。根據這一特點,一般認為保護區的面積每減少十倍,物種數將損失30%。
另一種門檻變量是破碎度。根據采伐的模擬表明,景觀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護物種及生態過程的健康和維持正常秩序(FranklinandForman1987)
2.2緩沖區
緩沖區(BufferZones)或過渡帶(TransitionZones)的功能是保護核心區的生態過程和自然演替,減少外界景觀人為干擾帶來的沖擊。通常的方法是在保護核心區周圍劃一輔的保護和管理范圍。但試圖在保護核周圍建立緩沖區的設想往往會落空,原因是緩沖區土地的所有權法律上不屬于保護區管理部門(見McNee1y1992)。在有的情況下保護區內部也設緩沖區。但是,國際上關于如何劃分緩沖區的技術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也就是說緩沖區應該劃到什么地方,如何劃才最有利于保護同時不給當地居民帶來過分的經濟損失。顯然,以保護核心為中心同心圓式地劃分緩沖區的做法是不科學的。一個新的劃分緩沖區的途徑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線來確定其邊界和形狀(Yu,1995a-b,1996a)。阻力面類似與地形表面,其中有緩坡和陡坡,呈現一些門檻特征。據此來劃分緩沖區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別緩沖區合理的形狀和格局,減少緩沖區劃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對抗景觀破碎化的一個重要空間戰略是在相對孤立的棲息地斑塊之間建立聯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態學家們普遍認為,通過廊道將孤立的棲息地斑塊與大型的種源棲息地相聯接有利于物種的持續,和增加生物多樣性(見FormanandGodron1986;HarrisandScheck1991;SaundersandHobbe1991;Forman1995)。這一觀點最近在景觀規劃和設計領域內得到認真的對待(SmithandHellmund1993)。
理論上講,相似的棲息地斑塊之間通過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換和物種流動,給缺乏空間擴散能力的物種提供一個連續的棲息地網絡,增加物種重新遷入的機會和提供鄉土物種生存的機會。許多實地觀察也證實了廊道的這種功能(詳見HarrisandScheck1991;Forman1995).
廊道的聯系和輻射功能使他們成為促進未來生物多樣性進化的重要景觀結構(Erwin1991)。根據這一功能,廊道的設計應與生物進化的軌跡相適應,聯接重要的物種源以保護不斷的物種交流和輻射。
但是,廊道的意義也不能過分地強調。他們有時并不能起到聯系鄉土棲息地的作用。相反,他們有可能對鄉土物種帶來危害。在大尺度空間上的一個例子是南北美大陸聯接的形成在過去幾百萬年內導致生物多樣性的災難性的損失(May1978;Gould1993,p347)。在小尺度上的觀察也證明廊道對鄉土物種的危害性(見HarrisandSheck1991)。對某些生態過程有促進作用的廊道,恰恰對某些物種的運動有阻礙作用。聯結孤立棲息地之間的廊道往往會引導天敵的進入,或外來物種的侵入而危協到鄉土物種的生存。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開發就有許多這樣的問題。外來物種沿著交通廊道侵入景觀深處,危協鄉土物種的生存(見HarrisandScheck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這些矛盾,要求景觀設計師謹慎考慮如何使廊道有利于鄉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特別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Harrisandsheck1991):
(i)多于一條廊道:多一條廊道就相當于為物種的空間運動多增加一個可選擇的途徑,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險。
(ii)鄉土特性:構成廊道的植被本身應是鄉土植物。
(iii)越寬越好:廊道必須與種源棲息地相聯接,必須有足夠的寬度。否則,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間聯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導外來物種的入侵。至于多寬的廊道較為合適,目前尚無定論,但越寬越好是一條基本原則。
至于針對某一種動物運動的廊道,當地的生物和生態專家的經驗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參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廊道應是自然的或是對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復。任何人為設計的廊道都必須與自然的景觀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適應。
其它聯接破碎斑塊的方式包括建立動物運動的"跳板"(SteppingStones),改造棲息地斑塊之間的質地和減少景觀中的硬性邊界頻度等以減少動物穿越景觀的阻力。
2.4增加景觀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
實驗觀察和模擬研究都顯示,景觀異質性或時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種的生存和連續及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Turner1987;PickettandThompson1978;KolasaandPickett1991;Renshaw1991;Kozakienicz1995;Forman1995)。許多物種需要兩種或多種棲息地環境。景觀的空間格局與時間更替一樣可能會顯得雜亂無章。但這種動態和交替抹去了景觀中的劇烈性的變化,使系統保持穩定。所以,保護和有意識地增加景觀的異質性有時是必要的。(FrankelandSoule1981;Hayes等1987)。增加異質性的人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燒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復棲息地
另一種代價很高的生物保護戰略是棲息地的恢復,在關鍵性的部位引進鄉土棲息地斑塊,作為孤立棲息地之間的“跳板”,或增加一個適宜于保護對象的棲息地。這樣可以大大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效果,同時也可提高景觀的美學價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戰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積極作用。關鍵的問題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樣來構建上述空間結構和戰略。也就是說在什么地方劃分緩沖區?在什么地方建廊道來聯接棲息地斑塊?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塊來有效地影響生態過程?這些問題還遠未得到解決。
3.生物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討論
3.1普遍的缺陷和應改進的方面
上述關于生物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和空間戰略總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i)被動的途徑
除少數例外,目前生物保護多采用被動方式。生物多樣性或鄉土棲息地被作為被動的保護對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區或限制在一定的網絡內運動。如果把生物對景觀的利用作為一個能動的生態過程,一種對景觀的競爭性的控制過程,情景可能會很不一樣。在這種假設下,通過識別關鍵性的景觀局部和空間聯系,而利用物種自身的對空間的探索和侵占能力來保護生物多樣性。這也正是景觀生態安全格局(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發點之一(Yu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對“實體”景觀的保護
由于上述關于把物種作為被動對象保護在特定地域和現存景觀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護中的景觀生態研究和規劃往往注重現有景觀元素及格局與生物運動過程的關系(LaverandHaine-Young1993)或偏于記載和再現現存的景觀實體元素而對景觀的另一半,即作為景觀實體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而恰恰是這部分“虛體”景觀,如作為景觀中森林斑塊背景的農用基質,對物種的空間運動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這種景觀基質、或背景中是否存在著某種隱藏的或是潛在的結構,影響、甚致控制著景觀生態過程呢?
由于上述兩個局限性,生物保護的上述空間戰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懷疑了。如傳統的緩沖區的劃分方法,和根據現存的自然結構來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種能利用其進行空間運動等都值得進一步討論。
所以,下列三個問題依然存在:
(a)如果要選擇某一棲息地進行保護應如何選擇,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兩個或多個孤立的棲息之間需要構筑廊道,什么地方設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復一個退化的景觀,應在什么地方著手,才可以使恢復過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鄉土物種得以維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來物種的侵入。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現存景觀元素及其空間格局,同時還應研究潛在的景觀基礎設施。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理論在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討(Yu1995a-c,1996a-b)。
3.2一些具有啟發意義的概念
針對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觀規劃和空間戰略的局限性,有學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盡管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理論階段。但對未來生物保護的景觀規劃發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i)景觀的空間構型概念(SpatialConfiguration)
這一概念強調景觀的構型,即景觀元素的毗鄰關系。景觀的空間構型可能比籠統意義上的景觀異質性或景觀的嵌合體特性更具有意義(Forman1990,1995)但關于這一設想尚沒有進一步的實驗觀察的支持。
同樣的設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島模式之中,這一模式主要討論破碎化的殘遺森林景觀的空間分布(Harrs1984)。該模式強調斑塊在聯系整體群島系統中的作用應作為斑塊被選作為保護對象的首要因素。單一斑塊選擇作為保護對象的標準包括:①空間位置,②總的物種豐富性,③對特有區系成分生存和延續的意義,④發生遺傳變異的可能性。而“選擇棲息地島嶼保護地的壓倒一切的保護標準是其在整體景觀生態系統中的作用”(Harris1984,p158)。
(ii)進化動態世系概念(EvolutionaryDynamicLineage)
這一概念認為,目前生物保護的戰略基本上是保護那些正走向滅絕的稀有物種,而這并不是我們所需的。應該保護的是進化的過程(Erwin1991)。
那些對當代進化過程有重要意義的關鍵地區應作為我們的保護和管理重點。
根據物種進化的空間軌跡來設計景觀生態保護格局,才使生物保護更具有意義而應作為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3)景觀阻力的概念(LandscapeReristance)
城市環境信息不僅包括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局部的和整體的,還包括自然、地理、土壤等方方面面。3S技術用于城市綜合管理,可以提供宏觀和微觀、動態和靜態的綜合信息,從而實時可實現綜合、系統的城市環境信息采集。遙感(RS)是一種非接觸式對地觀測技術,具有快捷、實時、動態地獲取空間信息的能力。RS技術給地形圖等基本資料的快速更新和包括土地利用、道路、城市綠地等城市各種專題信息的提取與制作等工作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經濟的手段。GPS主要被用于實時、快速地提供目標的空間位置。RS和GPS的相結合使用,可以使得城市規劃和綜合管理的信息能夠及時、準確、經濟的更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利用方便了規劃方案的信息、網上公布、意見征集和動態查詢,提高了公眾參與度,改變了傳統的單方參與模式,變單方參與為多方參與。提高城市規劃的法律基礎和群眾基礎。
1.2動態監測
城市人口的過快增長,對于城市空間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就有必要對城市發展和運行規律進行分析和監測。城市的變化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于發展變化的城市而言,及時的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處理尤為必要。其關鍵在于建立合理的監測模型,并對信息及時有效的處理,從而實現對城市變化的動態監測。我們可以依靠GIS強大的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能力,利用選定的監測模型,可對多源城市信息進行處理,從中找出城市發展演變的規律。
1.3城市規劃管理應用
以地理空間信息為其綜合管理的基礎的城市規劃管理,它的核心是城市建設項目的管理。對于要立案的項目,我們可以借助于GIS數據庫信息系統向提供相應的信息,以此作為檢查項目受理情況和工作周期的依據。在項目審批階段,我們可利用GIS空間分析技術,讓審批人員迅速了解到施工土地的相應具體情況,以利于進一步的施工工作。總之,以GIS技術為核心的集成系統來實現整個城市規劃管理的方法已經得到比較廣泛的運用。具體的應用如利用GIS平臺上建立城市規劃設計、管理及信息建庫3個環節銜接的電子報批系統。同時形成“一書兩證”的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改變傳統的城市綜合管理系統,提高城市綜合管理的科學性。
1.4模擬分析與預測
城市發展演變的過程急需要定性的分析,又需要定量的分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城市規劃的定量分析更進一步實現。城市發展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些以前沒有的具體數據為城市規劃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在城市管理中3S技術成為了城市環境演變模擬和預測的有力工具。GIS數據庫在城市交通方面的應用,可以實現對現狀路網密度、出行距離和時間、交通可達性、公交服務半徑進行合理性評價,結合專業軟件能進行城市交通的規劃預測、出行分布和流量分配,開展交通環境容量影響評價。遙感技術可以用于對道路的勘測設計,利用該系統可以迅速實現對路線所經過地區相應的地形、地貌等進行必要的分析和判讀。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三庫一體(影像數據庫、矢量圖形庫、數字高程模型)技術可以進行道路方案的仿真表現和環境模擬,更新和改變了傳統的規劃和分析模式,這也是城市規劃和分析的一大進步。
1.5現狀評價與分析
城市的發展變化,對于城市化進程至關重要,對于城市環境的分析與評價,傳統的定量分析方法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某些方面也對城市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3S技術在城市規劃、城市工程建設、城市環境維護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3S技術通過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將城市的大量信息儲存在龐大的數據庫中。針對具體問題,只要選定主要的因子,通過模擬和模型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析,就能夠大致了解到問題的基本狀況,從而及時的采取相應解決措施。
近些年來,普蘭店市在建設大連工業衛星城的過程中,提出了創建“生態城市”和“綠色普蘭店”的城市建設思路,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環境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有效防治和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和各種廢棄物,實施清潔生產、綠色交通、綠色建筑,促進城市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使環境更加清潔、安全、優美、舒適。
1生態城市與城市綠地系統的關系
1.1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本意是指生態城市化,就是要實現城市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從而達到一種穩定有序狀態的演進過程。生態城市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好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是人類住區發展的高級階段。
1.2城市綠地和綠地系統
所謂“綠地”《,辭海》釋義為“配合環境創造自然條件,畢業論文適合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域”;或指“凡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及園林用地,均可稱為綠地”。由此可見“,綠地”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由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所形成的綠色地塊,如森林、花園、草地等;二是植物生長占大部的地塊,如城市公園、自然風景保護區等;三是農業生產用地。而城市綠地則可理解為位于城市范圍(包括城區和郊區)的綠地。
所謂城市綠地系統,是由一定質與量的各類綠地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綠色有機整體,也就是城市中不同類型、不同性質和規模的各種綠地(包括城市規劃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組合構建而成的一個穩定持久的城市綠色環境體系。
城市綠地系統多指園林綠地系統,一般由城市公園、花園、道路交通附屬綠地、各類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環境綠地、園林苗圃地、經濟林、防護林等各種林地以及城市郊區風景名勝區游覽綠地等各種城市園林綠地所組成。作為一個系統,城市綠地的組成應該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
1.3城市綠地系統對創建生態城市的作用
創建生態城市必須具備一個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但城市生態系統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醫學論文是一個不完善的人工生態系統,其物質交換、能量循環和信息傳遞還要借助外界干擾才能得以完成。城市綠地系統能部分地充當城市生態系統的綠色生產者和分解者,并為外界因子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補充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和舒適清潔的環境。此外,城市綠地系統還可以調節城市小氣候、改善城市環境質量、降低城市噪音、殺菌防病、美化城市景觀以及提高城市吸引力。因此,城市綠地系統對創建生態城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重視其規劃和實施,以期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2普蘭店市圍繞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城市綠地系統的實踐
2.1普蘭店市生態城市創建標準
普蘭店市創建生態城市的標準是圍繞社會、經濟、自然三方面來確定的。具體有以下十個方面的標準。
一是廣泛應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所在區域對其有持久支持能力,與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相適應。二是保護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三是采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實施文明消費,物質、能量利用率及循環利用率高。四是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五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環境質量高,符合生態平衡的要求。六是生態建筑得到廣泛應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間環境。七是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并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習性。八是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滿意度高,有一個平等、自由、公正的社會環境。九是居民有自覺的生態保護意識(包括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積極倡導生態價值觀,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十是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和決策系統,自我組織、自我調節能力強。
2.2普蘭店市生態城市綠地系統建設的措施
2
2.2.1多管齊下,增加城市綠量
近兩年來,普蘭店市加大財政投入,通過規劃擴綠、見縫插綠、租地造綠等途徑,保持城市各項園林綠化指標的逐年增長。截止目前,全市人均公共綠地9m2,綠地率達到42%,綠化覆蓋率達到39%以上。城市街道綠化按道路長度普及率、達標率分別在95%和80%以上,市區干道綠地率不低于25%,居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綠地率在30%以上,舊城改建項目綠地率不低于25%。
2.2.2講求特色,提升綠化品位
充分利用普蘭店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有條件,堅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的原則,打造城市綠化的個性品牌。認真執行《公園設計規范》,突出以植物造景為主、以綠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理念,使綠化植物群錯落有致,公園的綠化面積占陸地面積的70%以上。在綠化建設過程中,將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為重要內容,與本地的歷史文化相融合,賦予綠地建設人性化的內容,豐富、提高城市綠化的韻味和品味。
2.2.3全民參與,拓展綠色空間
以每年3·12的“植樹節”為依托,廣泛發動、全民參與,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全方位拓展城市綠色空間。義務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建成一批“共青林”、“新婚林”、“巾幗林”、“紅領巾林”。廣泛開展群眾性綠化活動,進一步搞好庭院綠化工作,積極開展綠地認養活動,大力推廣城市垂直綠化、屋頂綠化、陽臺和室內擺花養草,構建立體型、復合型的綠色空間。繼續開展園林式居住區、花園式單位、園林示范村、綠色小城鎮的創建活動。截止目前,園林式居住區達到60%以上,園林式單位達到70%以上。積極參與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綠化苗圃和綠化基地,提高生產綠地面積和綠化苗木自給率。全市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11%以上,城市各項綠化美化工程所用花木自給率80%以上。
2.2.4依托優勢,改善生態環境
充分利用山、水、海及綠心等自然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分片拓展、綠脈相連、結構整合”的原則,搞好城市大環境綠化,營造山環水繞、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四季有花、風光優美的生態城市。以城區總面積6km2的綠心保護性開發為核心,實施城市綠楔工程,建設城市生態綠廊,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城市山體植被保護,開展林相改造,提高闊葉林比例。加大對大沙河、鞍子河、久壽河、和尚河以及西大壩防洪溝的綜合整治,運用疏浚清淤、污水截留等手段,使河水開始變清、河岸開始變綠、環境開始變美。在抓好環境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加大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城市大氣污染的指數鞏固在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達到二類以上。
3普蘭店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普蘭店市城市綠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于社會、經濟、人為諸因素,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還沒有編制科學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對指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創建生態城市有著戰略決策性作用,應盡快組織專家編制規劃。二是沒有理清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經濟建設為環境綠化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環境綠化搞好了又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舒適怡人的環境,增加城市凝聚力,吸引外資的投入。對此,我們還認識不夠,隨意侵占甚至破壞公共綠地用來搞建設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城市綠地系統布局不合理。結構決定功能,綠地系統布局的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發揮。城市綠地系統要點、線、面相結合,構成網絡,只有這樣系統內部才能構成有機聯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四是城市綠地系統三大指標不高。與全國先進縣區相比,普蘭店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綠地率及人均公共綠地的水平還不高,發展空間還很大。五是城市綠地系統中草坪過多。目前普蘭店市城市綠化系統中,草皮鋪植現象較為普遍。大片草地看上去比較空曠,有異國情調,但過多的草坪必然導致城市生物多樣性銳減,城市綠量不夠,不能很好地發揮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因此,應提倡以植物造景為主,注重喬、灌、草的主體搭配。
4綠地系統規劃的幾點建議
第一,城市綠地系統要“點、線、面”相結合,采用環網式的布局結構。留學生論文對于城市綠地系統來講,環網式的布局結構可以說是最合理的系統模式。之所以稱其合理,原因有四:一是環網結構能夠使城市生態系統達到相對的穩定,使系統之間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更安全快捷地流動;二是環網結構能夠使景觀具有相對的連續性和可達性,使人們隨時都能感受到綠色的存在;三是環網結構可以在城市出現災害的情況下形成避災與救災的通道;四是環網結構具有很強的延展性,這恰恰適應了城市發展的動態性,使新建綠地與原有綠地能很好地銜接起來。第二,保護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注重植物造景。多樣性產生穩定性,園林設計要以植物造景為主,合理進行植物搭配。設計者應注重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位原理進行植物配置。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不但要從功能和藝術效果上考慮色相、季相、形體、姿態、聲覺等多方面的要求,還要從生態學出發,選擇合理的樹種,注重常綠樹與落葉樹的比例與搭配。按照多種植物不同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相互作用與影響,注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的搭配,注重各種植物之間的平面距離,立體結構(喬木、灌木、草本與地被)及其輪廓線變化等等。第三,繼承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原有生境。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應繼承和發揮城市歷史文脈,創造積極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圍,用以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在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園林小品布置時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盡量不要破壞原來較好的生境。要妥善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要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的前提下進行適度開發,給居民創造一個優美怡人的休閑娛樂空間;另一方面,用開發帶動保護,為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準備。第四,增強生態意識,完善法規制度。普蘭店市當前的城市綠地建設和保護還沒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城市園林綠化和經濟建設發生沖突時,往往以犧牲綠地為結局,侵占、破壞城市綠地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與公眾缺乏生態意識和法制還不夠健全密切相關。今后,應通過各種新聞媒介,廣泛宣傳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意識,使公眾明白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根源上抑制侵占綠地現象的發生。另外,要盡快完善、保護、建設城市綠地系統的有關地方性法規,堅決貫徹綠線規定。
5結語: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之路
生態城市是隨著人類生態意識的不斷加強而逐漸提出來的。它強調的是社會、經濟、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讓我們高舉這面旗幟,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之路,為我們及子孫后代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空間。
【參考文獻】
[1]劉駿.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7月.
[2]徐波.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定位[J].城市規劃,2002年第11期
前言
幾年來,我們在承接的智能大廈系統的過程中,往往會聽到業主說:我要建的智能大廈五年(或十年)內先進,二十年不落后等,我要建一流的智能大廈等等。究竟在什么方面先進?什么方面不落后?就全靠去想象了;另外,在投標過程中,又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往往一些招標書沒有把系統目標要求寫清楚,而很粗的具體地給出了控制的點數,布線點數等等,又感到這些要求和大樓的具體作用不相符;有的招標書又非常粗,要靠投標單位去發揮,有的標書只是獨立地提出幾個子系統,如布線、計算機網絡、樓宇自控、保安、消防等,沒有任何關系,只是一個個子系統的孤島等等,這樣招標往往會受投標商的誤導和上級主管領導的干予,就不能真正發揮招標的作用,例如南京有座大樓,弱電系統投資兩千多萬元,其中花了一千多萬元設計了一個電視監控報警系統(也不是一級風險單位),其它系統只是一個點綴,根本就不是一個智能大廈系統,如果業主能很好地進行系統規劃和分析,完全可以設計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智能大廈系統,為了避免上述種種現象的發生,在整個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根據客觀需求,為了作好一個個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系統規劃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1、概述(系統規劃在系統工程中所處的位置)
智能大廈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且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因此,它的建設就應該遵循系統工程的基本程序。錢學森同志提出:“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研究、設計、制造、試驗和使用的科學方法,是一種對所有系統都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根據智能大廈技術目前發展的狀況,我們利用系統工程的方法,用圖1表示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系統建立的過程。本圖概括了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建立的五大步驟,它包括:系統規劃、系統設計、詳細設計和產品選型、工程施工和運行維護管理。它把智能大廈這個研究的對象看作一個系統整體,智能大廈系統由若干分系統組成,對每個分系統都首先從實現整個系統技術協調的觀點來考慮,對研究過程中分系統與分系統之間的矛盾或者分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的矛盾都要從總體協調的需要來解決。同時,把系統作為它從屬的更大系統(如,把智能大廈看作是“信息高速公路”這個更大系統的一個網絡節點)的組成部分來研究,對它的所有技術要求都盡可能從實現這個更大系統技術協調的觀點來考慮。這種實踐體現了一種科學方法,它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產品制造、工程施工和系統運行維護管理一種科學方法,也體現了系統工程研究過程的方法論。總之,由于智能大廈技術的復雜性,發展性和外部條件的可變性,用直觀的傳統方法和單憑個人的經驗來組織管理一個大規模復雜的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已經不行了,為了保證系統的整體性就需要用現代信息系統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統盤地考慮這一問題,從而編制出系統研制全過程的模型,把智能大廈建設的全過程,嚴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全面地考慮和改善整個過程,以便實現綜合最優化。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文章和論著對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設計,產品、工程、管理、過程有了許多論述,我這篇文章主要就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系統規劃有關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2、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系統規劃的作用和意義
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復雜的智能大廈系統,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特征之一是:在系統中存在著目標與技術、技術與產品、產品與價格、價格與系統規模等許多矛盾的因素和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對於這樣的大系統,如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就對其有關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其后果是很難想像的。實踐證明,要最優的進行系統設計,對系統有關的重大問題進行正確的決策,其關鍵的一步首先要作好系統規劃,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可行的系統規劃要想作出切合實踐的系統優化設計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說,系統規劃在整個智能大廈建設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1系統規劃的概念和內容
智能大廈的系統規劃不同於一般工程的系統規劃,它必需從智能大廈的需求目標出發,研究分析:技術設計、產品、信息、環境、政策等方面的可行性,制定出一個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總體構想。
所謂系統規劃就是這樣一個有目標的有步驟的探索分析和制定智能化系統總體構想的整個過程和結果。
為了給決策者提供直接判斷和決定系統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資料,系統規劃人員使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對系統的目的、功能、環境、費用效益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分析和處理有關的資料和數據,作出幾個規劃模型,并對他們作出定性、定量比較,最后整理成完整、正確與可行的綜合資料,作為決策者選擇可行規劃的主要依據。
在系統規劃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定義系統的概念,明確建立系統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明確系統的目的和確定系統的目標。同時提出智能大廈系統工程應具備的環境條件及估計系統所有的各種制約條件,最后制定出系統建設計劃書,計劃書除包含上述內容外,還有系統建成的期限,系統投資限額等內容。
2.2系統規劃的基本特性
綜觀上述系統規劃的概念,系統規劃有四個基本特性: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環境適應性。
2.2.1整體性:智能大廈是由四個基本要素,即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以及通過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行最優組合(系統集成)來提供一個投資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適、方便環境的建筑物。構成系統的各要素顯然都具有不同的要求,但它們是根據邏輯統一性的要求而構成的整體,智能大廈不是各要素簡單地集合,否則它就不會具有整體的特定功能。因此,即使每個要素亦不都很完善,但它們也可以綜合、統一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統。反之,即使每個要素都是很完善的,但作為整體不能集成為某種良好的功能,也就不能稱之為完善的系統。
2.2.2相關性:系統內各要素之間是有機聯系的,相互作用的,在四個要素之間具有相互依賴的特定關系。它們之間通過特定的系統集成關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個具有智能化特定功能的智能大廈系統工程。
2.2.3目的性:為了達到投資合理,具有高效、舒適、方便環境的建筑物,這樣總的目的,系統應具有一定的目標。
2.2.4環境適應性:某一座智能大廈都是存在于社會某一時期的一定物質環境中,它必須能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在研究智能大廈時,環境往往起著重要作用,必須予以重視。
2.3系統規劃的作用和意義
系統規劃是整個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建設的蘭圖,它定義了系統的概念,系統包括的分系統、子系統以及這些系統的規模,系統集成的要求等,在此基礎上它明確了系統設定的目的和確定了系統、分系統,子系統的目標,同時提出了制約條件,也提出了系統與分系統建設計劃、時間進度和投資規模,在技術、經濟、政策、環境上的可行性,以及投資回收的期限和建議等等。所以系統規劃計劃書是今后智能大廈系統工程設計、產品選型、招標的依據;是工程施工和系統驗收的重要文件;是防止系統盲目建設隨意擴展的約束性文件,因為有了系統規劃書就能抵制產品推銷商的誤導。它指導也約束了整個智能大廈建設的全過程。它是系統優化設計的根據,合理使用資金的依據。所以系統規劃書是建設智能大廈的關鍵文件之一。
房地產的開發商、業主要十分重視系統規劃書的制定。智能大廈設計者、產品供應商、系統集成商、工程施工單位和物業管理公司都在不同階段受規劃書的約束和使用條件制約,這樣才能把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建設納入計劃范疇進行。
2.4系統規劃書制定的流程
3.系統規劃的核心是系統目標的確定和分析
3.1系統目標的重要性
智能大廈是一項系統工程,智能大廈的建設目標是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建設的依據,它是系統工程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系統活動所指向的終點,因而智能大廈的目標也就貫穿于整個工程管理的活動之中,決定著智能大廈系統工程活動的方向和性質。
系統目標也是考核智能大廈系統的效率和成果的標準。由于目標是人們行動預期達到的結果,因而目標本身就含著效果的因素,系統目標制定的正確與否,以及是否能達到目標,意味著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工程的成敗與效率高低。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目標的確定和實現是智能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在觀察任何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問題時,必須經常以系統目標為標準,不允許任何管理活動脫離智能大廈系統目標的現象出現。智能大廈的建設目標,它不僅是智能大廈的業主。也是智能大廈的設計者、承包商和施工單位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也就是說,圍繞著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目標,把他們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只有幾方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能把智能大廈系統工程推向前進。下邊試圖從宏觀結構談智能大廈的目標樹,業主可以根據目標樹結合自己的智能大廈的用途和予期的投資強度,設計出自己建筑的智能化系統工程的具體目標來規劃智能化建設,統一建設項目設計、施工的步驟,作到目標定性定量管理建設好智能大廈系統工程。
3.2智能大廈的基本需求
智能大廈是將樓宇自動化管理系統(BMS)、通信網絡系統(CN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S)三者通過總體規劃的方法和策略。進行綜合和分解。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集成在建筑環境這個支持平臺上,將建筑物的結構(建筑環境結構)、系統(智能化系統)、服務(住、用戶需求服務)和管理(物業運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進行優化組合。提供一個投資合理、具有高效、舒適、安全、方便環境的建筑物,它主要滿足兩項基本要求,六個目標,四項服務功能。
3.2.1兩項基本要求
*對管理者來說,智能大廈應當有一套便于管理、控制、運行、維護的通信設施,能以較低的費用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例如消防隊、醫院、安全保衛機關、新聞單位以及各種信息庫等)。
*對使用者來說,智能大廈應當有一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的創造性的環境。
3.2.2六個目標
*能夠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資源
*確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適的工作環境。
(1)高效節能,節約管理費用,減少物業管理人員
(2)適應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具有可擴展性、可變性、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的工作性質的多樣化。
(3)各種系統設備使用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4)投資合理,達到短期投資長期受益的目的。
3.2.3四項服務功能
(1)安全性:包括防盜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保安巡視管理系統、電梯安全與運行控制系統、周邊防衛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消防系統、應急照明系統、應急廣播系統、應急呼叫系統等。
(2)舒適性:包括空調通風系統、供熱系統、給排水系統、電力供應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音響系統、智能卡系統、停車場管理與娛樂管理系統等。
(3)便捷性: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通信自動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商業服務系統、飲食服務系統、酒店管理系統等。
(4)可用性:包括共享設備、信息、系統和服務設施方便用戶的使用。
原則上,上述四項服務功能可根據建筑物擁有者的需求,投資力度因素進行適當裁剪,構成一個實用、高效、先進的智能大廈。
3.3智能大廈基本目標樹和目標樹說明
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目標是一個層次型的樹狀結構,因為系統工程每個階段都有它的具體目標,因為系統規劃是系統工程的開始階段,它的目標應該是系統的總目標,也就是樹根和主干,其它階段目標都源於它。
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目標樹如圖3示:
3.4系統目標分析和確定
系統目標分析和確定作用在于為今后的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系統模型的建立取得必要的信息,分析和確定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的目的和目標,分析和定義系統需要的功能,進而以這些數據作出智能化系統概略模型,進行系統可行性分析,借以得到概要設計技術條件。
系統目標分析和確定詳細步驟和內容如下:
3.4.1系統需求定義,了解和掌握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的需求定義,分析這些需求定義是否確切、完整、合理。
3.4.2系統目的和目標的分析和確定
(1)分析和明確建立系統的目的,進而確定系統的目標
在確定系統目標時,必須要有總體觀點和長遠觀點,也就是說不僅要求系統在技術上是先進的,在經濟上是合理的,而且要考慮到智能化系統與建筑兼容性,以及隨著客觀環境條件變更時的適應性。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是多目標系統,要把目標分為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并用目標樹形式來表示之。
(2)在達到目標的前題下,分析圍繞系統的環境等約束條件。如環境、資金、材料、信息、期限等對系統的制約,據此,提出相應的要求和措施。
(3)技術條件的分析與定義,分析和討論為了達到目的與目標時,系統所必須具備的技術條件,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對它們進行整理,歸納成文件并作出明確定義。
(4)系統功能的分析與定義,首先分析為滿足系統技術條件所應具備的條件的各種功能建立系統功能結構圖,定義系統的功能技術條件,其次,分析和簡明規定這些功能的約束條件;最后,對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功能,必須用定量指標來表明其達到的程度。
(5)根據概要設計分析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建立系統概要模型,在此基礎上分析目的和目標成功的可能性。
(6)若不能取得可以成功的技術條件時,則采取下述措施之一進行調整。
1)修改概要模型
2)對功能要求進行分析
3)對技術條件進行分析
4)對目的,目標進行分析
以上簡要地概括了我們在作智能大廈系統規劃一般常規的目標分析與確定的步驟和內容,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根據所建智能大廈的規模,所包括項目的內容和等級進行擴充或刪節。
4.智能大廈系統規劃方法論
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規劃方法論基本特點歸納分述如下:
4.1制定系統規劃方法上整體化
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包括了許多分系統和子系統,在進行系統規劃時應把它們看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在研究規劃方法上要整體化。
基于智能大廈整體化的概念建立起一系列衡量系統效果的綜合指標,如成本、壽命、效能/成本比、系統成本/效益費用比等。在實踐中,某些技術措施從局部來看效果是好的,但從全局來看就不一定好,另外有些技術措施從局部來看不太理想,但從全局來看卻有應用價值。因此,只有根據整個系統的總體目標來分析,才能作出科學的判斷。
在設計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時,誠然要盡量采用一些新技術、新產品,以提高系統的效能,但同時還必須考慮到,為此付出的代價(成本)。因而必須在滿足所要求的技術性能范圍內,通過效能/成本比這一指標來全面衡量。
另外在設計、規劃智能大廈系統時,不但要考慮智能大廈建造的費用,而且還要考慮今后長期運行維護費用。以保證它的整體經濟性。一般采用造價/維護費用比這個指標來衡量。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達,技術更新淘汰快,如果一項智能大廈智能化系統工程周期長,當它進入鑒定時,某些技術已經陳舊落后,失去了它的使用價值,這時所化費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于是應該用時間價值這一綜合性指標來衡量系統的效果。
總之,為了保證系統的整體性,就需要運用現代信息系統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統盤地考慮這個問題,把全部過程嚴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全面地考慮和調整整個規劃過程,以便實現綜合最優化。
4.2技術應用的綜合化
一般大規模的復雜系統幾乎都是一個技術的綜合體。智能大廈系統工程也不例外,它是4C技術與建筑技術巧妙的結合。所謂技術的綜合運用,并不是將各種技術進行簡單的堆砌,而是從系統的總目標出發,將各有關技術協調配合,綜合運用。
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具有同樣效能,同樣規模智能大廈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迥然不同,所花費的代價相差很大,這表明,研究各種技術的綜合應用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綜合運用各項技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創造新型的技術綜合體。例如,智能大廈集成系統是計算機控制和管理的當代先進的技術綜合體,但這里并沒有什么重大基礎理論的突破,而只是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管理科學的成果所獲得的成就。對智能大廈的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越是揭示的清晰、深刻、準確就越能最佳的綜合應用。
一個大規模的智能大廈系統往往不是單純的技術系統,而是涉及到許多社會的、經濟的因素,構成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技術系統,促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建筑科學日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是智能大廈發展的一個特點,所以在作規劃時必須重視技術應用上的綜合化。
4.3管理科學化
一個復雜的大規模的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往往有兩個并行的過程,一個是工程技術過程,一個是工程技術的控制過程。工程技術的控制過程包括:系統規劃、組織、控制工程進度,對各種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和決策,評價技術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等,統稱之管理。管理工作對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效率和合理利用資源等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只有科學管理,才能充分發揮技術的效能。由于一大規模的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很多單位和各行各業人員參加,并使用多種技術,投入巨額資金,材料和設備,這就使得僅憑經驗、直觀的、生產方式的管理方法是根本不適應的,管理不善將會大大拖延工程周期,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甚至由于管理失誤,而使工程任務受到重大損失。因此,管理科學化成為智能大廈系統工程極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管理工作涉及到組織機構,物業管理體制到人員,設備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工作環境布局,工作步驟的組織,以及工作進程的計劃、檢查與控制等問題的研究。所以在作規劃時,對智能大廈工程建設管理,使用運行管理都要有所考慮。
5.加強智能大廈系統規劃設計提高智能大廈建設的整體水平。
近幾年我國一些單位投入了大量資金,修建了許多智能大廈,這些智能大廈工程對于我國智能大廈建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進的作用。但是在智能大廈建設中沒有系統規劃,不知道他建的大廈智能化作到什么程度,怎么樣的建筑才能算是智能大廈等等,所以這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往往會受一些產品推銷商的誤導,有的說有綜合布線系統就是智能大廈,就作綜合布線系統,有的說有設備控制系統就是智能大廈,就上設備控制系統等等。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和功能的低下。我們有體會,我們給一個單位作了系統規劃工作、利用有限的資金,保證智能大廈主要功能的實現。而另一些單位沒有規劃,一個一個系統獨立的建設資金投入大,效果卻不好。因此,在我國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建設過程中,迫切需要從智能大廈整體出發,全面規劃,統籌安排,力爭用有限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實現我國智能大廈產業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任務。這方面國家建設部及工程勘察司、智能大廈推廣中心作了許多指導性工作,推動了我國智能大廈的發展,還應該對建設業主的某項具體智能大廈系統規劃,作指導性的要求,我認為這對開展智能大廈系統工程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束語
幾年來,由于工作需要,作了幾個大廈的智能化系統的規劃、設計工作,我們感到:業主有系統規劃,或要我們首先給他們作規劃的單位智能大廈系統功能實現都比較合理,并且可以進行系統優化設計為業主節約了一定的資金投入。另外,在承擔沒有規劃的智能大廈建設中,感到有些分系統或子系統不是配置不合理,就是與整體不協調,資金投入也大,總感到只是為作工程而工程,而不是在建造“智能大廈”這個人們想象中的藝術品。所以本文從智能大廈系統工程過程完整性出發,簡要敘述了系統規劃的必要性,如有不對的地方請建筑業主、有關專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2相關理論研究分析
2.1GIS技術介紹。GIS技術是在地理空間數據庫的基礎之上,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空間數據的采集、管理、分析、模擬、顯示等具體操作。GIS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硬件設備、軟件支持、地理空間數據、分析模型與應用人員。基于這五大模塊,GIS可實現如下功能:1)數據采集功能。在保證數據采集的時空完備性與準確性的前提下,GIS可獲取人工編碼、數字化地圖等數據,并實現采集過程的高效簡便。2)數據儲存功能。GIS可以將來源、屬性等條件各不相同的數據儲存在空間數據庫中,并實現數據類型的合理劃分,以便數據查詢與分析。3)數據整理功能。一方面,GIS可以查詢數據,并能在特定請求下再現數據信息;另一方面,其對數據的審查、糾錯、格式化、轉換等操作也是十分強大的。4)空間分析功能。GIS的空間分析功能主要包括兩部分,對數據進行地理操作和轉換以及對數據的統計分析,例如空間插值分析、緩沖區分析、網絡分析等。GIS技術可與多種信息技術結合,如互聯網技術、3S技術、VR技術等,其優良的使用性能與應用的靈活性對于城鄉規劃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而言是非常合適的。2.2城鄉規劃的理論介紹。城鄉規劃是各政府為實現該階段內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做到合理調控城鄉資源、發展城鄉建設、實現城鄉和諧、保障公眾利益而進行的統籌兼顧的具體計劃。它主要包括兩大工作,第一階段是城鄉規劃編制,通過對建設工作的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實現規劃結果的可靠性與多樣化;第二階段是城鄉規劃的實施與管理,即完成對規劃編制工作的嚴格落實與有效監管。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城鄉規模擴大與人口激增也對城鄉規劃設計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系列要求只有轉變傳統的城鄉規劃方法才能滿足,工作人員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城鄉規劃管理效率與服務水平,才能形成科學的城鄉規劃信息管理系統,以更好地指導并進行城鄉建設。
3系統的空間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的設計主要運用了GIS技術,而GIS技術對空間數據庫的設計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城鄉規劃項目與地理等環境因素關系密切,而這些因素的數據庫數量很大且關系復雜,所以空間數據庫的設計對該系統而言至關重要。3.1空間數據庫設計原則。3.1.1功能實現原則。數據庫的設計需要滿足以下功能:1)精準模擬功能。數據庫可通過建立數據模型來模擬實現真實情況中的信息聯系,這個過程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作用:數據模型與設計質量。因此,在設計數據庫時,設計人員必須充分掌握設計需求與系統環境,充分利用良好的軟件開發平臺,以實現精準模擬功能。2)可接受功能。數據庫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DBMS的特點,要建立起能夠被DBMS所接受、支持的數據與處理模型。可以說可接受功能是數據庫有效性與適用性的保障特點。3.1.2系統的管理設計原則。空間數據庫具有大數據性、高復雜性等特點,組織形式多樣,可具體顯示圖形與數字信息,達到高效管理數據,因而數據庫的設計需要做到以下管理原則:1)信息管理:數據庫的設計覆蓋面要廣應包攬所有應用和管理的相關信息,且其反應的地理位置信息必須要準確,一定要達到當地城鄉規劃的精度要求。此外,數據庫中所儲存的數據質量要高度保證,做好圖形與屬性數據間的合理匹配。2)數據分析管理:設計數據庫時需確保儲存數據的規范化與標準化,以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信息共享與數據格式轉換,為該系統的可開發性提供拓展空間。3)用戶界面管理:數據庫應方便管理,數據可易于存取、查詢、統計、分析、顯示等。3.2空間數據庫的數據組成。系統數據庫由不同層次的規劃圖形數據和統計數據共同組成,可具體分為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兩種,例如城鄉規劃地形圖及其層次劃分的相關數據等均屬于空間數據的范疇,而屬性數據包括各種基礎指標及其相關統計信息等。系統具體的層次表設計如表1所示:3.3空間數據庫的數據組織。3.3.1數據集的創建。要求數據集由相同空間參考的要素組成,可用于存貯數據并對同范圍內的不同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組織。數據庫的創建過程包括以下三部分:數據庫工作區的獲得、空間參考的定義以及新要素數據集連接的建立。其創建可在ArcEngine環境下進行,可使用IWorkspace等軟件進行空間屬性的收集,并將其結果回饋至IFeatureDataset接口生成。3.3.2矢量數據入庫。在本系統的設計中,矢量數據可大致劃分為地形底圖、路線、規劃紅線、管道地線、鐵路、地塊標注、規劃區界限、河流湖泊等圖層。一般情況下,一個矢量數據等同于一個作用要素,需被存放到工作區的數據庫中。以ArcGIS平臺為例,ArcCat⁃alog將矢量數據調整好后,可通過ShapefiletoGeoDatabase命令將矢量數據由shape格式轉化為GeoDatabase格式并存儲在ArcSDE相連接的空間數據庫中。3.3.3柵格數據入庫。柵格數據包括遙感影像、三位地形、地質圖等多種數據。在ArcEngine平臺下,柵格數據將按照RasterSDE模式入庫,在此過程中,RasterWorkspaceFactory表征柵格工作區工作,而RasterWorkspace則是柵格工作區,RasterSDELoader主要實現柵格數據的入庫操作。3.4空間數據庫的具體設計。考慮到地理要素收集的開放性、一致性與標準性,本系統的數據模型選擇了Geodatabase。該空間數據模型采用了面向對象技術,可以實現實際環境與數據模型的關系建立。在該系統的設計過程中,Geodatabase可依照層析劃分將地理數據構造成數據對象,并表達要素之間空間關系,建立對象——關系模型,使行為、關系、屬性等表征能力得以擴展,從而進一步擴展GIS技術的應用面。本系統采取由上至下的層次設計結構,地圖上的任意要素均對應一條屬性記錄,且每個空間實體也對應著數據模型中的對象,繼而實現圖層與要素集合的對應,具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4系統的功能性設計
4.1系統的開發環境。該系統的設計主要基于ArcGIS平臺,該平臺可運行在不同設備上,如服務器端、移動終端等,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此外,該系統選擇了ArcEngine嵌入式GIS組件工具庫,可用于構建自定義GIS和制圖軟件,可支持多種開發環境并且實現跨平臺部署。再次,本文選擇了NETFramework技術,從而提供一個具備一致面向對象的、可消除腳本環境、具備更高安全性的代碼執行環境。4.2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4.2.1圖形編輯管理功能。該模塊包括圖形的輸入、處理和圖面整理修飾三大功能,圖形輸入主要是實現圖像數據的導入,圖形處理是根據實際環境與用戶體驗要求對圖像進行調整與更新,而圖面整理修飾則主要是達到美觀的視覺目的。用戶在使用圖形編輯管理功能時,可以對圖像數據進行導入、增加、刪減、更新、調整、修改、轉換等操作。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本系統采用了分幅的方法,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行選擇不同比例、不同格式的圖像,更為方便快捷。4.2.2控制規劃管理功能。控制規劃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模塊:圖層管理模塊、屬性查詢模塊、空間定位模塊、統計分析模塊、空間分析模塊、距離測量模塊、地理位置選取模塊。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實現信息的查詢以及分析。圖層管理模塊可用于相關圖層信息的查看與管理,屬性查詢則是充分利用了空間信息的交互性與搜索功能,從而實現對城鄉規劃具體地理位置的分析;統計分析則可實現相關數據的統計與計算,空間分析可以對具體的城鄉規劃建設的具體用地實施緩沖區分析并計算出其影響半徑;距離測量主要是完成圖像上兩點的長度量取,而地理位置選區功能主要是用于查找符合要求的地塊。4.2.3電子批復功能。城鄉規劃建設的實施必定會伴隨著多種文件許可的批示與指令,因此信息管理系統的電子批復功能十分重要。在該系統的設計中,電子批復模塊主要負責意見書與許可證的批示業務,例如開發項目的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用地許可證、建設工程開發許可證等。電子批復功能可以GIS實現有機結合,進一步達到圖像、文字、表格管理的高效性,進而實現圖文辦公的一體化發展。4.2.4用戶交互功能。由于城鄉規劃需要面向大眾進行展示,所以該系統的用戶群體包括設計開發人員與城鄉居民兩大部分。基于上述需求,用戶交互功能主要包括三大功能模塊:透明公示模塊、全景查看模塊以及局部細查模塊。透明公示模塊主要是滿足公眾對城鄉規劃的基本了解需求,并依次為基礎逐步利用信息平臺實現城鄉規劃的高參與度與廣面向性;全景查看模塊主要通過城鄉規劃的平面圖與結構總圖以及各種數據指標,實現對城鄉規劃區的總體視圖展示,從而使大眾可更直觀準確地了解城鄉規劃的建設布局;局部細查模塊更側重于某一部分的細節處理,例如規劃中某一地區的綠地建設,某一處的管道排線分布等。4.2.5輔助管理功能。輔助管理功能包括兩大功能模塊:輔助信息圖的管理與服務器終端的管理。首先是輔助信息管理,主要可實現對信息圖的操作,例如地理界限的劃分、路線分區等;其次是對服務器終端的管理,可分為日志管理、權限管理、備份管理。日志管理可實現對用戶每一操作流程的有效記錄;權限管理是針對具備操作權限的使用者而言的,此模塊可實現每一小項菜單的控制;備份管理可對數據生成相應的邏輯備份,以數據包的形式儲存起來,以備在必要時刻提供備份和數據的還原工具,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證用戶的體驗感覺。
城市規劃是繼承過去、創造今天、預測未來的一門科學。搞好城市規劃,必須從城市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統籌考慮局部與全局、近期與遠期、條條與塊塊的關系,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寬。
在區域發展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謀劃城市發展。當前的城市競爭已經不是單一城市間的競爭,而是城市區域或城市集團的競爭。目前我國城鎮體系規劃中,仍然沿用傳統的等級結構和職能結構劃分標準,這與經濟全球化、區域發展一體化的結構體系極不相稱,導致區域內部發展不協調,發展戰略和規劃各自獨立,造成區域內部產業結構低層次重復和區域資源的極大浪費。比如,長三角地區城市定位趨同,城市間缺乏應有的產業分工,16個中心城市中,選擇汽車產業的有11個,選擇石化產業的有8個,選擇通信產業的有12個。因此城市規劃必須跳出城市自身,將城市融入所處的城市群分工體系,培育一體化的消費品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動力市場、產權市場和旅游市場等。
從城市統籌發展的大戰略上謀劃城市發展。目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十分突出,城鄉差距呈擴大趨勢,延緩了農村全面小康的實現,制約了城市發展的進程。因此,我們在城市規劃中,要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高度,合理謀劃城市發展的空間布局,統籌安排城鄉的工業、交通、道路、商業、文化、醫療、衛生、體育以及各項設施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到農業與工業、城市與農村、城鄉生產要素布局的統籌發展,城鄉互動、以城帶鄉、城鄉一體,促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三位一體,同步發展。
從城市化的客觀選擇看,城市規劃必須注重個性特征
城市個性是一個城市的特色,是獨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識的城市越來越多,城市的個性特色已湮沒在程式化的鋼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當前,城市形象成為熱門話題,城市發展呈現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個性的轉變,城市個性化成為現代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突出特點。
打好“文化牌”,彰顯文化特征。美國城市建筑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個時代都在城市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許多建筑遮蔽著朝代的更替、歷史的興衰,但如今卻被大型商場和高聳的塔樓逐步代替,越來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記憶”,“失去”了自己的歷史。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處理舊城更新和古建筑保護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鑒。無論是歷史文化名城羅馬、威尼斯,還是現代國際大都市巴黎、紐約、芝加哥,座座堪稱文化藝術宮殿、建筑博物館,處處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進這些城市,就仿佛走進了他們的歷史。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必須處理好建設與繼承的關系,在發展中傳承歷史文化。否則,城市一旦失去歷史陳跡,猶如人失去鮮明的個性,得到的利益是暫時的,而遺憾卻是永遠的。
打好“環境牌”,彰顯空間特征。由于城市所處的空間地理位置、地形條件、氣象條件和自然環境的不同,構成了不同的城市環境空間形態,提供了每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環境空間特性。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充分認識該城市的山、水、林和風景名勝等自然景觀要素,發掘、保護、利用、開發、改造自然環境空間特色,在共性中找出個性,圍繞個性建設特色城市。處于蘇北平原的宿遷市,發揮華東凈水、凈土、凈空的生態優勢,大力實施“生態宿遷”的發展戰略,以“西楚雄風、酒都花鄉,河清湖秀、生態樂園”為區域生態定位,全力打造生態品牌,建設“煙波水世界,綠色夢家園”,城市環境特色十分突出。
打好“品位牌”,彰顯藝術特征。城市應當成為開放式建筑工藝品博物館,絕大多數城市建筑物都應當按照有藝術觀賞價值的標準來打造。市政府、車站、學校、藝術館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藝品的標準來設計和建設;臨街建筑物應當講究優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觀、柔和的色調。整個城市和每一條街道都要對建筑物的風格、造型、色調、高度等因素有明確的要求,反對出現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賦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藝術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個性的現代化城市。
從城市化的內在要求看,城市規劃必須注重生產力布局
城市發展的核心,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城市競爭力的提升,必須有強有力的產業作為支撐。城市規劃應當深入研究城市發展定位,為城市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為提高城市競爭力提供根本保障。
二、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城市規劃職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城市規劃職能存在的問題。目前,城市規劃職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城市功能分區不清晰,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過于快速,導致城市在進行功能分區時會出現不同功能區相互參雜的情況,這在一定長度上來說,也不應該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這方面主要體現的問題就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功能的定位于規劃沒有做到位,導致現代城市不同更能分區相互影響,這不僅制約了城市規劃功能的進一步完善,也導致城市規劃職能不能進行有力的展開,從而造成城市規劃功能的下降。第二,由于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不具體,或者說是城市發展速度超過了當初城市規劃的目標,導致在發揮城市規劃職能時,始終伴隨著新老城區問題、新舊功能分區問題以及功能分區不合理等問題,這必然會導致城市規劃職能在進行湘桂規劃時,不容易解決,也成為了城市規劃的老大難問題。第三,由于我國城市在規劃中所注重的問題,在不同歷史發展的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特點不同,因此,在進行城市功能規劃時,伴隨著的問題就是城市規劃不統一、政策法令貫徹不到底等問題,這就使得城市在發揮規劃職能時,會產生相互矛盾的局面。可見,我國城市規劃職能存在的問題,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在城市實際發展中所出現的主要問題。
2.優化城市規劃職能的對策。優化城市規劃職能的對策,注重點應該立足于完善和優化城市規劃職能,也就是說立足于現在城市發展的水平,通過現有的城市分區,對城市規劃職能進行完善,加強城市規劃只能發揮作用的能力。具體包括下面兩個方面,第一,統籌城市功能分區的發展,立足于現有城市功能分區的作用,加強該功能分區的影響力。城市規劃職能,究其本質來說,是服務職能,而就目前不少城市的發展水平而言,由于不同發展階段所規劃的目標不同,因此,在接受歷史發展現狀的同時,綜合加強城市功能分析的發展,加強功能分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交通、園區等,甚至應該建立直接管轄的部門,通過專門專管來實現功能分析的更好發展,第二,加強城市規劃職能發揮作用的能力。這一方面是出于城市居民的考慮,目前,城市規劃職能發揮的主要方向是以城市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而以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的城市規劃職能建設少之又少,因此,必須加強城市規劃職能發揮作用的其他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以城市整體發展為首要目標,這是因為,城市規劃職能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把城市建設的更好來滿足城市居民、城市經濟的發展,不應該只以一種目標為城市規劃功能發展的目標,必須立足于整體,從整體上來保證城市規劃職能的實現。
引言: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主園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大量收集與查閱資料、文獻,從理論上詳細論證與探討園路在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為園林綠地景觀的規劃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①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②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變態路: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態的路,步石、訂步、休息島、礓、礤、踏級、磴道等。
2、功能與特點
2.1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在公園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這其中瀏覽程序的安排,對中國園林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將設計者的造景序列傳達給游客。中國園林不僅是“形”的創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個轉化過程。園林不是設計一個個靜止的“境界”,而是創作一系列運動中的“境界”。游人所獲得的是連續印象所帶來的綜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積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帶來的感染力。這正是中國園林的魅力所在。園路正是能擔負起這個組織園林的觀賞程序,自游客展示園林風景畫面的作用。它能通過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鋪砌的圖案,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和角度來游賞景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園路是游客的導游者。
2.2組織交通
園路對游客的集散、疏導,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運輸工作,對安全、防火、職工電話、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對于小公園,這些任務可以綜合考慮,過于大型公園,由于園務工作交通量大,有時可以設置專門的路線和入口。
2.3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除以之外,園路還可為水電工程打下基礎和改善園林小氣候。
3、園路規劃原則
3.1園路在園林中的尺度與密度
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
此外,現代園林綠地中還應增加相應的活動場地。另園林過去多以參加游覽為主。游園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們以思索、追溯領悟藝術中的哲理情感為主要欣賞方式,追求所謂“神游”。而現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種要求與參與的趨勢。人們不僅要求環境優美,而且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從事文娛、體育活動,甚至進行某些學術活動,獲取知識,因此,還要理解相當數量的活動場地。
園路廣場的占地比例:在兒童公園、專賣公園、居住區公園一般可占10%-20%,在帶狀綠地,小游園可占10%-15%,其它專賣公園可占10%-15%。詳見下表
公園類別
園路廣場%
活動場%
古典園林
12-15
1.5-2
壇廟園林
10-20
1-2
綜合性公園
10-15
1.5-4
帶狀綜地及游園
21-30
1-1.5
住區公園
10-20
2-5
動物園
10-20
2.5-3
植物園
6-8
2.5-3
兒童公園
15-20
10-15
近效風景區
8-10
2-2.5
其它
10-20
2-2.5
3.2園路的布局
3.2.1平面成形布局
風景園林的道路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點。自然式園林綠地常見的園路系統布局形成多為套環式、帶帶式和樹枝式三種。
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園路多表現為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性,中國古典園林所講的峰回路轉,曲折迂回,步移景異,即是如此。園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們從不同角度去觀賞景觀,在私家園林中,由于所占面積有限,園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見大,延長景深,擴大空間。
除了這些自由曲線的形式外,也有規劃的幾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歐的古典園林中(如凡爾賽宮)講究平面幾何形狀。當然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另一種形式補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現代園林綠地中也比較常見。
3.2.2立面成形布局
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收放寬度尺寸,采用變斷面的形式進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發現,不同轉折處有不同的寬狹,而且在中途還沒有過路亭。另外在許多園中,設置坐登、椅子園路外延邊界,除此之外,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這樣寬狹木,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3.3園路路口規劃
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劃式園路系統和自然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則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劃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安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游性來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點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時,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場盡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時斜交角度如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綠地。銳角部份還應采用足夠的轉彎半徑,設為園形的轉角。路口處形成的道路轉角,如屬于陰角,可保持直角狀態,如屬于陽角,應設計為斜邊或改成圓角。
要有景點和特點。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設計花壇、花舌等,要注意各條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線與花壇的軸心相對,不要與花壇邊線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狀,應與中心花壇的形狀相似或相適應,具有中央花壇的路口,都應按照規劃式的地形進行設計。
3.4園路與建筑
在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處,常常能形成路口。從園路與建筑相互交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設置一塊較小的緩沖場地,園路則通過這塊場地與建設交接。多數情裝飾品下都應這樣處理,但一些都過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設緩沖小場地,根據對園路和建筑相互關系的處理和實際工程設計中的經驗,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處理二者之間的交換關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們常見的平行交接和正對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長軸與園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側對交接,是指建筑長軸與園咱中心線相垂直,并從建筑正同的一側相交接;或者園路從建筑物的側面與其交接。
實際處理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關系時,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別是正對建筑某一角的斜角,沖突感很強。對不得不斜交的園路,要在交接處設一般短的直路作為過渡,或者將交接處形成的路角改成園角,應避免建筑與園路斜交。
3.4.2園路與水體
中國園林常常以水平為中心,則主干道環繞水面,聯系各景區,是較理想的處理手法。當主路臨水面布置時,路不應該是始終與水面平行,這樣因缺少變化而顯得平淡乏味。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離。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橋,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還應注意濱河路的規劃。濱河路是城市中臨江、河、湖、海等水體的道路。濱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觀要求又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臨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寬度最好不小于5m,并盡量接近水面。如濱河路比較寬時,最好布置兩條游步道,一條臨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來往,而臨近水面的一條游步道要寬些,供游人漫步或駐足眺望。
3.4.3園路與山石
在園林中,經常在園林兩側布置一些山石,組成夾景構成景色,要有一種幽靜的氛圍。在園路的交叉路口,轉彎處也常設置假山,而能疏導交通,又有起到美觀的作用。
3.4.4園路與種植
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們所說的夾景。一定距離在局部稍作濃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點使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園路的轉彎處,可以利用植物敘強調,比如種植大量五顏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導游人的功能,又極其美觀。
園路的交叉路口處,常常可以設置中心綠島,回車島,花缽,花樹壇等,同樣具有美觀和疏導游人的作用。
還應注意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系,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理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所以要求路比“綠”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4.1現代園林中,由于設計師或某些個人主線,將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馬平川,使園路失去立面上的變化,或將平在堆成“墳堆”強硬的使園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
4.2園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規劃式和混和式三種,但不管采用什么園路形式,最忌諱的是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4.3園林綠地規劃中園路所占面積,比例不適應,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們行路擠占綠地現象。如:北京西單廣場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中的廣場,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設計中綠地草坪戰坪占有很大的面積,園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難免要踩踏草坪,影響景觀效果。相反,某些規劃設計中,又過多規劃園路,形如蜘蛛網,不僅影響景觀效果,同時給建筑投資也加大了負擔,還于生態不利。
4.4某些園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夾角太小,未考慮轉彎半徑。人們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數量太多(如四、五條),造成人們在路叉處無所適從的現象。
4.5某些園路在與環境的處理上,不是很適宜。如與園形花壇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廣場處,相交路口偏重量一側,道路與水體駁岸緊貼布置等。
5、結束語
5.1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
5.2遵循道路規劃設計原則,協調道路規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5.3加強自身藝術素質及業務素質,避免矯揉造作,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美的和諧統一。
1.章怡維,園林設計師手記之十一園路,園林[J],上海園林集團公司協力,2000年12月仲冬版,頁碼
2.鄭琦,鄭珂,園路析,園林[J]上海園林集團公司協辦,1998年2月春季版
3.梁永基,王蓮清,道路廣場園林綠地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毛培林,園林鋪地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5.語來春,園林工程與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語來春,城市園林綠地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7.謝來漫,公共設施與環境藝術小品[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8.孟北禎,毛培林,黃慶喜,梁伊任,園林工程[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9.過元炯,園林藝術[M],北京農業出版社
10.陳科東,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11.NigelColbom著,金煜,單長剛夏惠榮譯,景園鋪裝藝術[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月第一版
水庫移民規劃綜合評價的必要性是由水庫移民項目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目標的綜合性、移民工作復雜性和系統的層次性所決定的。
1.1項目社會、經濟、環境目標的綜合性
1.1.1社會因素復雜
水庫淹沒范圍廣,移民數量一般較大。由于水庫一般建在偏遠山區,因而移民不僅大多貧窮落后,而且還有可能涉及少數民族問題。由于山區空間地域條件限制,當地移民安置容量有限,很難全部在當地就地安置。若需遠遷,又涉及文化、經濟、社區組織、風俗、生產技術、生活習慣、心理等一系列復雜因素的整合問題。這些問題解決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水利項目能否順利建設,能否盡快發揮投資效益,更涉及當地社會能否安定、經濟能否發展,移民生產生活能否恢復與發展的大問題。稍有不慎,還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1.1.2環境影響深遠
水庫淹沒肯定會給當地氣候、動物、植物、地質等生態環境系統帶來難以避免且久遠的影響。與此同時,大量的移民重新建設活動也會給移民安置區周邊環境帶來諸多影響。相對而言,移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部分可控制可調節的。因此,做好移民規劃中的環保影響評價和保護措施優化,追求良好的環境效益也是事關久遠的重要目標。
1.1.3經濟因素制約
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進行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的投資是有限的,移民經費不會十分寬裕,要解決移民生產恢復與發展,脫貧致富,并可持續發展,必須就移民規劃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進行優化與評價。
從上述目標分析可見,移民規劃中環境容量利用恰當、環保措施得力將有利于移民的經濟恢復與發展。經濟發展了,移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自然提高,如果經濟能夠持續發展,移民的心態自然平和向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容易溝通,社會就容易趨于穩定。因此,這些目標是相關的和統一的。與此同時,這些目標之間也存在矛盾。實現移民安置方案的環境、經濟、社會等單目標最大化與多目標綜合最優化是不可能協調一致的。不同的目標要求,在資金投入、土地利用、資源分配等方面都會有不同的結果。過分強調某一方面目標的實現,就必然影響其他方面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必然會有不同的安置方案。例如,過分強調移民環境容量與環保,就近安置移民的數量就會減少,外遷安置的移民數量就要增加,這不僅加大移民資金投入,更會增加外遷移民安置及其與安置地社區整合的難度。由于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方面的目標追求對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存在矛盾是客觀存在和無法回避的,因此,在需要對移民規劃進行多目標多層次方案綜合評價,選擇各種目標可以統籌兼顧、資源配置盡可能合理的方案,以實現移民安置綜合目標的最優化。
1.2系統的層次性與綜合性
移民規劃方案是由不同層次組成的。根據移民安置任務和移民安置區資源條件、環境容量、生態環保要求以及移民資金等客觀條件制定的總體移民規劃方案,是第一層次的方案系統;在總體方案之下,可能又分本組安置、本村外組安置、本鄉外村安置、本縣外鄉安置、本市外縣安置、本省外市安置、出省安置等安置方案組合等第二層次方案系統;然后分轉型農業安置、企業安置、第三產業安置為主等方案。各層次的方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由與其相關的系統環境和其他因素密切相關。系統之間是有層次性的,而且系統與系統的界限是相對的,隨人們研究的范圍和角度而確定。當我們研究移民規劃總體方案時,只強調子方案與整體方案間的線性因果關系,而忽視了子方案與其系統環境的聯系既有線性又有非線性、非定量的關系就不能確保子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盡管各級方案所處層次不同,內部各異,但又存在有機聯系,不能彼此割裂與排斥。因此要在分散決策的情況下,必須通過總體目標的綜合評價才能實現總體優化的目的。
2水庫移民規劃綜合評價方法
2.1經驗型綜合評價方法
移民規劃的最后決策,以往多在專家論證基礎上由領導者決策,如果領導者水平、經驗以及對項目情況的了解深度不夠,往往出現偏差,并給移民生產生活恢復和社會安定帶來諸多問題。隨著科學決策的提倡,單純經驗型決策的做法日趨消失。
2.2計算型綜合評價方法的一般程序
2.2.1確定綜合評價目標
移民規劃綜合評價目標側重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環境優化等方面,如何細化與要求,則要兼顧眼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經反復比較、權衡利弊后確定。盡可能避免選擇定位不當導致評價的失敗。
2.2.2確定評價范圍
評價范圍涉及實現各評價目標的各種因素及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主要有移民資金及年度分配;移民人數及其地域、民族、職業、生活狀況、文化技能等;可供后遷的環境容量、可供外遷的地域與條件;移民政策與安置標準……等,必須把握主要因素,確定適當范圍,既要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又避免太大的工作量。
2.2.3確定評價指標和標準
評價指標是評價目標的具體化,指標的設立不僅與移民規劃的目標、特點、類型、規模有關,而且與子目標所處的層次有關,與視角與側重點有關。指標的設立主要遵循下列原則:
(1)系統性原則。指標體系必須全面反映移民規劃項目的綜合目標,其主要指標既要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間接效果,確保綜合評價的全面性與可信度。
(2)可測性原則。指標含義明確,所需的數據資料便于收集、計算簡便、便于掌握。
(3)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使用原則。運用定量指標計算,使評價具有客觀性,采用定性指標,可彌補定量指標的不足,兼顧使用,能使評價結果趨于合理正確。
(4)可比性原則。指標的趨勢相同,有可比性。
(5)層次性原則。有利于指標權重的分配,便于確立移民方案和綜合效果。
指標體系建立后,以過去的實際經驗為依據,對可量化指標制定出能被評估專家和決策者接受的具體標準和統一的計算方法,對環境優化、社會穩定難以量化的指標等可作定性描述或同尺度的分級,以利測算。
2.2.4確定指標的權重
各種分項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為了正確地反映各分項指標對整體評價目標的重要程度,通常通過加權予以修正。因而客觀而正確的確定加權系數成為取得正確評價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必須通過選準專家、妥善而正確地搜集和處理專家意見才能得以實現。
2.2.5選擇合適的綜合評價方法
評價經常采用多種方法結合使用,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何最優,尚需不斷探索與改進。
應注意的是,上述各項程序包括預測、分析、評定、計算、模擬、綜合等工作,它們是要交叉和反復進行的。
3移民規劃綜合評價模型
可根據項目情況選用以下模型:
3.1通用評價模型
3.1.1影響移民規劃方案的因素分析
在移民規劃方案選擇的綜合評價中,主要考慮如下客觀因素:工程移民投資額及年度分配計劃,移民人數、戶數與地域分布,移民的民族狀況、經濟狀況、文化與技能狀況,庫區洪水線以上可開發地域面積與分布,當地自然條件與物產特產狀況,周邊地區經濟狀況與交通狀況,以及國家提供的扶持措施與優惠政策等客觀因素,與此同時,還要考慮移民的意愿,當地政府或組織的要求,移民工作的組織與管理等人們主觀方面的因素,由于這許多主客觀因素都是各移民方案能否成立的條件和背景,脫開或背離這些條件和背景,移民方案就無法成立,也就談不上移民方案的優劣評判了。因此對影響因的分析必須全面、細致、準確,必須主次分明。
3.1.2因素的分類
全部因素可分為決定性因素,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三種類型。
決定性因素是指哪怕其他因素或條件再好,只要這些決定性因素不能滿足,那么相對應的規劃方案就不能成立。例如移民投資總額、移民安置量等,都是決定因素,在任何規劃方案中都必須在確保滿足決定性因素的前題下才能對各規劃方案進行優化與選擇。
客觀因素是指通過規劃方案預期的數據資料計算的定量因素,它是不隨評價人員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的因素,如環境容量,工農業產值等。
主觀因素是指那些不能通過數據資料計算而得到,只能通過評價人員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結合類似項目的經驗和主觀理解所做出的定性描述的因素,如生活質量,社會安定等。
3.1.3模型的建立
該模型是將上述三種因素相結合而形成的單一綜合評價指標,它是一個無量綱的指標。
其中客觀因素無量綱指標與權重均需通過專家咨詢確定。
移民安置規劃通用模型計算過程圖
按各項移民方案的綜合評價值的大小進行排序,分值高者即為相對優秀的方案。在此基礎上,再由評價專家或決策者綜合多方面因素最終選擇整體性能最優的方案,經批準后付之實施。
3.2層次—熵多目標決策分析模型
用層次分析法決定各指標的模擬權重,利用決策矩陣提供信息,進一步用多目標決策中熵技術修正決策者先驗決定的優先權重,再確定最優方案。
本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各個組成因素,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通過這些因素的成對比較,可以得到各因素在層次中的相對重要性。在綜合人的判斷以決定各因素相對重要的總順序后,可以計算得到權向量、特征根和一般性指標等,從而達到求解的目的。
根據移民規劃綜合評價的特點和要求,經過分析、篩選,可以提出一個類似下列可供參考的層次結構體系。
各層次指標體系中有可量化指標和非量化指標。對可量化指標可通過發展預測模型等方法分析計算得到,對非量化指標,則需通過德爾菲法、請咨詢專家對規劃方案和影響因素進行分級或打分求得。
縱觀以上兩種綜合評價模型可見,雖然在實際評價中均有一定工作量,但其指導思想是正確可行的,經過實踐可通過抓主去次的方法盡可能優化程序,提高效率。與此同時,還可進一步探索其他更好的綜合評價方法或模型,使規劃綜合評價的成果更加科學,以便在特定條件下,能夠選擇一個相對最優的移民方案,為移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一個更好的持續發展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吳宗法,施國慶.水庫移民生產發展規劃理論探討[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94,6.
一、西北地區水資源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1.以流域為單元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的原則。建立在流域范圍內的水資源綜合管理,是當前國際水資源政策的核心。水資源綜合管理的目標是:保障水安全;利用單位水量生產更多的食物和產品;保護人類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水環境和水生態系統。
2.水資源供需平衡的原則。
水資源供給包括大氣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資源化和海水淡化等;水資源需求既包括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等人類生活與生產必須的水資源,也包括保持水環境自凈能力的環境用水和保持生態平衡必須的生態用水。由于西北地區特殊的資源與生態條件,在西北地區水資源規劃中應該把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3.水資源開發利用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相互協調的原則。要依據西部大開發的總體目標,制定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分期開發的方案。水資源開發利用規模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支撐和保障條件。西部大開發既要重視水資源開發利用對西部地區流域經濟和區域經濟的重要帶動作用;也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制約作用,對現狀經濟結構要依據水資源條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并堅持厲行節水。在西部開發中新的經濟結構要量水而行,以水定供,以供定需
4.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系統相協調的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既防止水對人的傷害,也要防止人類對水的傷害。西北特殊的綠洲型經濟模式,決定了人類活動空間對水資源的依存關系,水資源循環與轉化關系的改變意味著現有綠洲的喪失。樓蘭古國的消失、古代巴比倫文明的湮滅,都是水資源過度利用、水環境破壞的直接后果。現在地中海地區也出現了荒漠化的趨勢。因此,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既要滿足經濟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慮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不考慮環境與生態用水就是人類對水的侵害,就是用子孫水
二、西北地區水資源規劃應著重研究的幾個問題
1.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和時程變化規律。西北內陸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面積占全國的1/3,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1/14,多年平均降水量250毫米,水面蒸發量高達1000~2800毫米。西北地區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大部分地區降水量折合徑流深不足150毫米的天然生態不平衡地區。美國開發西部100多年來,在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圖森這樣的城市地區建一些集中的居民點,是在居民點上維持人工生態,而不是改變整個荒漠地區的生態。
2.審慎研究水資源的質量變化。河流上游用水增加,下游水量就減少,水體的礦化度呈顯著增加趨勢。雖然西北地區污水排放總量不大,但水體環境容量有限,幾乎沒有自凈的能力,污染河長已達評價河長的27.8%。在西北開發中應充分考慮水體環境容量和河流自凈能力不足的特征,嚴格禁止上馬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