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化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大,校區的各項基礎設施管理范圍和難度也在不斷的加大,這對后后勤保障提出更改的要求,在新時期高校管理手段也要與時俱進,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網絡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勢在必行。但是在很多高校內網絡化的管理手段還沒有發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勤的保障的時效性,影響了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1.2后勤產品難于和市場接軌
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后勤服務也開始了商品化的定價方式,由社會供需關系決定其價格,但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就決定了后勤服務也具有公益性的性質,例如在餐廳內的伙食價格和住宿價格都有著明確的限價收費標準。在生產成本增加的壓力下,后勤集團社會化改革有著明顯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改革進展。
1.3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和學校之間的產權矛盾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會化使經費和職工和學校母體相分離,經營管理收入是后勤的經費來源和保障。原來的職工也從學校的性政體制內剝離處出來,但是原來使用和占有的資源沒有進入后勤集團中,這就使后勤和學校之間的產權關系不明晰,后勤集團對學校本身還有著很大的依賴性。這就導致了后勤的各項人事任免還是由學校決定的,后勤管理沒有自主的市場調節方式來處理相關的事宜。另外由于產權的不明晰導致了后勤集團中很多資產是劃歸到學校賬戶,這就使后勤集團不能夠全面的管理國有資產,財務上會出現很多的漏洞,一定程度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降低了國有資產在保值升值方面的可持續性。由于后勤集團和學校有著產權不明晰的特征,造成了后勤管理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中生存,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沒有顯著提高。
2加強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措施
我們在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之后,總結了近年來很多高校后勤集團的成功改制經驗,提出了深化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社會話的改革措施。
2.1建立現代化的后勤管理企業制度
要深化高校后勤社會話管理體系的改革,就必須和高校母體理順產權關系,這是要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會話的根本要求。現代企業制度是一種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的企業形式,現代企業形式根本要求產權清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企業制可以有效的消除在承包經營制中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我們在改革的時候和學校這一母體把產權劃撥清楚,然后逐漸引進社會的優質后勤管企業參與到學校后勤服務市場中,通過這一措施最終將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形成一個高校運作的企業經濟實體。
2.2深化高校后勤財務改革
后勤企業要形成一整套效益成本核算體制,成本費用要和業績相掛鉤,成本費用的開支要可以用業務量來確定比例,也可以按照最終的獲取利潤比例進行支付。制定單位服務產品的成本量化標準,只有成本量化標準完成成本核算才有可能順利進行,企業的經營效益才可以準確的被量化。建立合理的利潤分配制度,在后勤實體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情況下,經營管理職工的收入要與其他的參考要素相比較,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潤分配制度,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采用三種分配方式,如年薪制、基礎工資與利潤提成制、股權激勵制。我們采用的這幾種制度都可以增加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企業成本的降低。在后勤管理企業中實行有效的財務監督是后勤社會化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高校后勤管理部門要建立核算復核機制,規范后勤實體在資產、負債、凈利潤、成本費用等各項管理。
二、物業管理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高校物業管理不同于其他服務性行業,因其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局限于學校,因此其發展具有自身特點,即涉及的范圍廣、服務的項目較多、服務主體主要是在校師生。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為高校物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逐漸興辦的高校教職工住宅區、學生宿舍、行政辦公樓、新老校區、各種公共設施的建設都要為高校物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各種實驗室、科研儀器室、圖書館等建設都需要先進的管理方式支持,高校物業管理使高校后勤服務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對物業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業管理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高校物業管理從過去的基本校園清潔、綠化校園、維護校園基礎設施與安全已經發展到高校職工居住區和學生居住區的社區文化、網絡服務等,不斷滿足人們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需求,高校物業管理以及逐漸朝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等方面發展,它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后勤與高校物業管理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高校物業管理利用自身優勢特點在高校后勤服務中尋找切入點,為高校后勤的各個方面提供了保障,也為高校的開展的各個活動提供了后勤支撐,實現了學校與后勤二者徹底分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推動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高校物業管理應該以學校市場作為導向,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與改革,毫不動搖的遵守社會化、規模化、科學化、專業化的原則,逐步完善高校物業管理體系,提高高校物業管理質量和水平,為高校后勤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高校全體師生營造一個舒適、環保、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高校業務管理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三、提高高校物業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物業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務中首先應該構建一種面向學校、面向市場、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平臺,物業管理應該更新觀念、尋找一種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一種能夠滿足學校的各項活動和廣大師生需求的優質后勤保障服務體系。高校物業管理不僅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校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次高校物業管理應該實現規范化和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社會資源,不斷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實踐,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人事管理,為學校物業管理提供專業化、高素質人才,提高物業管理的專業化水平。最后高校物業管理要仔細研究分析高校后勤消費的主要市場,重新定位物業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務中的地位,這是能夠更好的實現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關鍵,高校物業管理還要準確定位管理方向,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毫不動搖的堅持育人服務的理念,為全校師生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服務,構建和諧校園,使高校后勤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后勤財務核算質量
目前,高校后勤采用的會計制度不統一,即同一個后勤公司內部有使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有使用工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等分行業會計制度的,會計制度混亂,不利于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根據國家推行的《企業會計制度》,高校后勤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管理需求,制定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2]高校后勤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后勤組織為保證其經營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與完整性,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措施。高校后勤是剛剛走入市場的企業,應制定和完善每一步經濟業務的流程,使每個崗位的權責和監督機制規范化、制度化,形成“事事有規定,件件受牽制”的制度化企業,從而提高后勤財務核算質量。
(二)運用會計電算化,加強高校后勤內部控制
高校后勤下屬單位很多,數據繁雜,運用會計電算化能將財會人員從繁雜的數據計算和復核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財務監督控制上去。同時,后勤行業跨度大,分布較散,運用網絡化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內部財務管理,預防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因此電算化系統管理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環。
(三)明確學校后勤社會化的財務責任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使后勤脫離學校走向社會,不再承擔學校后勤服務的功能[3]。在體制上,后勤部門與學校規范分離,成立后勤經濟實體;在機制上,把撥款使用制過度為服務收費制,使后勤經濟實體按照企業方式運作,通過服務、勞務收費養活自己。作為校級財務部門,應在自身的職能范圍中,支持后勤社會化的相關工作。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方便后勤集團在服務和勞務經營過程中的賬務往來。如保證校內發票的來源和使用、校內經費卡的使用等;其次積極幫助后勤經濟實體爭取上級財稅部門對后勤服務性產業稅收減免,或削減部分管理費用等,使后勤企業適當降低經營成本;最后按照目前大部分高校實行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制度,在后勤部門轉制后,對現有的在編職工,學校應保留其事業利待遇,對有關后勤人員的政策性補貼,學校財務部門應做好規范劃轉工作。
(四)建立財務通報制度
后勤社會化之后,后勤經濟實體的財務管理雖然已經獨立,但其包括財務在內的很多工作都與學校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后勤經濟實體的經營活動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師生需要后勤產業提供的優質服務。因此,有必要在校級財務部門與后勤經濟實體之間建立財務通報制度,以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聯系。對于校級財務部門來說,[4]通報制度可以及時向后勤經濟實體傳達上級職能部門的財稅政策以及關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政策,傳達學校的有關決策和師生對后勤實體經營狀況的反饋信息等。對于后勤經濟實體來說,通報制度有利于它們向學校及時匯報財務情況,反映后勤實體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問題。
二、構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
結合高校的需求,也從高校后勤服務實體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筆者認為,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思路應該是立足于具體高校實際,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這也是高校后勤系統深化改革并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正確選擇。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可以圍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
(一)搞好服務,辦師生員工滿意后勤
服務是后勤企業的生命線,只有做好服務,后勤企業才會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同志認為,高校后勤在實施社會化改革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必須堅持為高校教育、科研服務,為高校師生服務這個方向。因此,高校后勤必須牢牢占領高校這個開展后勤服務工作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師生是后勤服務的主體,[5]高校后勤部門時刻都要把“辦師生滿意后勤”作為后勤工作的一種理念,作為自己長期的工作目標。在日常工作中,后勤系統時刻都要注意加強管理,強化職工的服務意識,堅持以優質的服務來提高所在高校廣大師生對后勤工作的滿意度。
(二)加強保障,助高校快速發展
一流的后勤保障系統是建設一流大學的基礎,如果高校沒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建設一流的校園,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學、科研水平,也就談不上建設一流的大學。只要后勤保障系統是一流的,那它就能為學校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今,許多高校后勤經濟實力還相當有限,這就需要校方給予較多的扶持。就校方而言,為了增強后勤的服務保障功能,該投入的還是應該投入,并且有些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加大投入;對于高校后勤來講,一方面要克服困難,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更要從自身內部挖掘潛力,加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三)注重公益性,兼顧經濟性
公益性是學校后勤服務實體與社會服務企業的重大區別。學校后勤服務產品的消費對象是學生和教師,這點決定了后勤保障服務的公益性特點。同時,作為以學校為特定服務對象的后勤服務實體,從其經濟組織的屬性看,它必然要遵循經濟運行規律,追求相應的經濟效益。但是,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沖突時,應自覺服從社會效益。
三、堅持后勤改革為教育教學服務
高校的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宗旨實際上是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引入社會資金,提高高校的后勤服務水平,從而更好的為教學工作服務。因此,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根本宗旨是服務教育教學。總體來講,高校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好食堂服務管理,提高飯菜質量
學生食堂與廣大師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校應高度重視食堂的管理,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方式,實行完全企業化的管理,以減輕后勤部門的壓力。主要可以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引進企業經營,通過微利承包、部分全額承包、全額承包等過程循序漸進做好食堂管理。實踐證明,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方面節約水電消耗,提高飯菜質量,同時還改進了服務態度,實現了學校、食堂、師生三方面共贏的局面。
(二)做好校園物業管理,提高校園形象
校園物業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校園形象,是高校硬件和軟件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物業管理工作包括辦公區和教育區的衛生、宿舍區的保安保潔、校園的綠化等,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寬,工作繁雜。目前,我國部分高校仍然采用聘請校工的形式來進行管理,這一方面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學校的行政成本。因此,通過后勤社會化的模式,引進物業公司進行管理,通過外包的形式進行物業管理是可取的管理途徑。
(三)做好教學設備的采購,提高硬件設施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網絡是什么?十多年中有過許多回答。今天重提這個問題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實并非已經清晰。首先聲明,我不是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探討網絡的本質,而是追問網絡的文化社會意義所在。似乎可以說,本文探索的是網絡對于“人”或“人類社會”來說是什么。網絡無疑已經對當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它向前延伸的每個新進展,都使網絡在遠離起點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人們反思它的社會本質。
一、網絡概念的變遷和網絡發展以及與此對應的人們認識的豐富和深化
網絡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時間的順序,出現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說網絡是“第五媒體”,是排在包括雜志在內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是“第四媒體”,是排在不包括雜志在內、在新聞傳播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只提“網絡媒體”,而回避了“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說,網絡實際上是“信息平臺、虛擬空間和商業平臺”。有的說網絡開辟了“第二媒介時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問“網絡是什么”,而只是用經驗和直覺來從傳統的框架來觀察網絡新媒體,如博客、維客、流媒體、網絡電視等等。
這些概念的變遷真實地表現了我國學者、研究者和業界對網絡認識的軌跡。從泛泛地談網絡是什么到具體地談論網絡的形態——“網絡媒體”、“新媒介”;從既成的大眾傳播媒體的框架“內部”來理解網絡到從更大框架——與傳統社會、傳統媒介時代對立的大視角——來理解網絡;從具體的媒介形態的遞進和演化上升到能夠意識到媒介代際的更迭;從試圖研究網絡的本質到暫時放棄本質等待網絡自身發展成熟后解答。這個軌跡明顯地體現出人們對網絡研究的深入,也從側面折射著網絡自身的成長。
二、網絡的本質在爭議和反復中漸漸顯露
如今網絡已走過童年期,童年期的網絡遠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輪廓,人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暫時的現象近于臆測網絡的本質。今天的網絡展現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現為:網絡發展從早期的直線上升到現在的平穩上升,無論是網絡用戶,還是網絡的技術的原創推出,都展現了同樣的趨勢。網絡用戶告別了此前的瘋狂的增長,而原創性的技術也放緩了研發的腳步了。“三個月一年”的“互聯網年”節奏[1]和“光纖定律”[2]已經成為一個沉入歷史的輝煌記憶。這些現象都證明這個網絡的本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我們知道每個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成熟期,也就是形態和屬性基本“定型”的時期,甚至是“類型化”的時期。這就是我們追問網絡本質的根據,這是一個網絡相對定型可以理解的時期。
不懂得歷史,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同樣,不知道網絡在歷史上出現的概念和理解,我們也無法直接推斷網絡的本質,從源流開始梳理,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質,而且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不同時期的網絡研究,懂得它的價值和意義,明了它的缺點和局限。下面對歷史的角度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梳理:
(一)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的階段
“網絡是什么”的問題最早是用“網絡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提出來的。這是因為媒體尤其是大眾傳播媒體關系到人類“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們最渴望理解的是,網絡對于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眾媒體有何種影響的問題。研究者首先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把網絡看成是傳統社會中大眾傳播系統中的一個媒介形態。這種理解很顯然無法容納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如此之多的異質的、非大眾傳媒的特點和屬性。把不同的東西混淆到一起,顯然是牽強而缺乏說服力的。這個思路無法真正解決網絡的定位問題,更無法達到對網絡本質的思考。
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先后出現了“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體考察,從時間序列上說,網絡不是“第五媒體”,更不是“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這點已有公認;從承載內容的性質和符號載體上說,網絡也不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點有些復雜,我想從“媒介的特質”和“傳播的意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首先從“媒介的特質”的角度考察。我們知道,信息的載體是符號,符號傳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質。新聞意義上的大眾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他們的最大特質是各自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報紙主要靠文字;廣播主要靠音響;電視靠以影像、聲響為主,文字為輔。獨特的符號系統,是識別三大傳統媒體的基本依據。而網絡的符號仍然是文字、聲音和影像,只是綜合利用,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傳播符號。
然后,從“傳播的意義”的角度做考察。傳播的內容是新聞、神話傳說還是歷史知識也是媒體定位的標志。“三大媒體”都是在“新聞的意義”上談的。所謂在新聞的意義上,是指他們都以新聞為本位,為重要任務。而網絡顯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實時聊天、電子郵件等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旨趣,從總體上網絡傳播是“大雜燴”,并沒有形成對新聞的重點強調。
以上分析看出,把網絡從“媒體”或“媒介”的角度,進行傳統或習慣意義上的排名歸隊,無論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當的。
(二)把網絡的討論分解到“網絡具體形態——網絡媒體”的討論的階段
網絡與媒體關系探討的突破,就是把“網絡媒體”的概念從宏觀抽象的網絡的大概念中抽取出來,而從網絡的一個形態組成來考察,單兵直入的討論獲得了成果。
“網絡媒體”的提法,就是在這個認識背景下升溫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成為人們討論網絡時的主要探討對象。[3]“網絡媒體”的界定有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網絡傳統新聞網站媒體和商業網站媒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具有某些大眾傳播媒體特征,具有“準大眾傳播媒體”的特性,因為龐大的網民規模支持著網頁的瀏覽率。當然“按照傳播學的定義,一種媒介使用人數達到全國人口的1/5,即可被稱之為大眾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著龐大的受眾群,也不能斷言它已經成為大眾傳媒;但是根據互連網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傳媒是未來的必然。這個階段的探討進入了網絡的具體形態組成,討論因為具體化而更為集中,對象的特性也更為清晰,“網絡媒體”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網絡的認識開始深化。
“網絡媒體”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問:網絡作為整體不是媒體,但網絡的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是媒體;我們可以暫時擱置是“第幾媒體”的爭論,至少從“網絡媒體”概念中,我們長期感覺到的網絡具有的“大眾傳播”的性質終于落到了實處,而不必忍受這樣的困惑:一方面強烈感覺網絡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屬性和特點,一方面卻清楚地察覺到網絡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的巨大差異。這兩個感覺形成了一個在傳統認識框架里解決不了的悖論。“網絡媒體”概念破解了這個難題。
“網絡媒體”回應了此前我們關于網絡是“第幾媒體”,是不是媒體的討論;同時網絡與“網絡媒體”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網絡是什么”的復雜和困難。
(三)“網絡媒體”不過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延伸”
進一步的追問是,“‘網絡媒體’究竟是什么樣的媒體”?具體化這個追問,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媒體”有哪些特點和意義。它與傳統媒體有怎樣的不同?是本質意義上的不同還是表面的差異?前面擱置的問題再次提出,它與傳統的三大媒體是什么關系?網絡媒體是一個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還是一個和睦友好的鄰居?是一個熟悉的同類還是一個陌生的異類?
從媒介符號來說,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語言系統;而網絡媒體沒有。“網絡媒體”的新聞載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符號語言系統,包括文字、聲音和影像。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似乎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類,而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鄰居。“網絡媒體”并不具有本質意義的特殊性,更多地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模仿”和重新組合。
從內容上說,無論是網絡傳統新聞媒體網站,還是商業網站的新聞傳播,都是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的“延伸”。新聞網站從內容到形式,極大程度地依賴著傳統媒體的資源。商業網站在主要意義上也只是傳統媒體新聞的重新組合,而非本質意義上的顛覆或反叛。
所以,把“網絡媒體”理解為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發展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網絡媒體是延伸,而不是創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闖入;是文明的變遷,而不是文明的斷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網絡看成是“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看到了網絡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復雜的性質。正像“網絡媒體”概念的提出一樣,“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同樣表達了人們分門別類研究的努力。既然整體的認識很難達到,我們不如分別表述這個復雜的對象。“網絡媒體”概念是對網絡組成形態的個別研究,而“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提法則是對網絡功能的總體上的分類研究,前者是微觀的,后者是宏觀的。這些認識終于深化和豐富了人們對網絡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為網絡做一個定義。
同時,“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的意義還在于,超越了“媒體”的說法。這個提法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認識網絡的社會本質,為未來更準確地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臺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個分類的視角,如果網絡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更本質的概括。
(五)網絡就是虛擬世界
具體的、分類的角度看問題解決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那么我們來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映照,那么“網絡媒體”的母體網絡呢?網絡的對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網絡的對照物和聯系,我們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網絡是什么”的答案。這個思路接近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的思路,馬克思如此定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5]
經由關系、聯系來解釋本質,是一個合理的路徑。由此知道,“網絡是什么”,當然也可以從網絡與對照物和網絡的全部聯系中,認識網絡的位置、特點和作用,那么“網絡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得到一條清晰的出路。
“網絡是什么”的長期爭論展現了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復雜表現為網絡上形態眾多,作用和影響各異;其多變性表現為網絡上原創技術出現周期很短,網絡組成部分新成員不斷增加,新功能不斷開發,原有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我們長期從“網絡和媒體”的角度來試圖認識網絡的本質。結果證明不成功。我們在探討“網絡是不是媒體,是第幾媒體”的時候,長期糾纏不清,認識混亂。我們把“網絡是不是媒體”這個問題拋開,跳出這個狹隘的怪圈,直接討論網絡對于人意味著什么?
用信息流的觀點來看待網絡可能更能接近網絡的本質。信息總是從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復雜流動,也可稱為精神交往,成為信息時代的非常重要的內容。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就是一個推動信息流動的計劃。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為乘客;那么網絡上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網絡就是道路。三者的關系就是“乘客、汽車和道路”的關系。同樣,我們觀察另一個系統,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車,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現實世界可比喻為道路。那么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道路奔跑著形態不同的汽車,汽車里坐著乘客。
這個比喻的意義在于,把網絡和現實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對存在,互相作用和影響。那么,網絡能夠承擔這樣大的比喻么?網絡有資格成長為足以與現實相對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從歷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6]這些概念都傳達出這樣的含義:在一個走向信息社會的時代里,大眾傳播媒體營造的信息空間,已經構成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環境的“第二環境”,也即“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盡管當時這個環境還沒有足夠完整、真實和獨立。而在今天,這個“信息環境”、“擬態環境”在網絡的催生下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學鑾使用的“網絡社會”[7],開辟了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時代”[8],發展出一個張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們將面對著劉建明提出的“雙重存在”的“社會”(即領土意義上的國家社會和超級信息和觀念全球化的社會)。[10]
我們深知,網絡在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遠勝傳統大眾媒體,它對“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的構成起到更為巨大的作用。社會演變的信息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這兩個趨勢就決定了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對立而存在。既相互滲透,又相互聯結和影響。
如果從世界的角度來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車”的比喻,可以置換為比喻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顯然存在著兩種“大地和房子”,現實大地上建造著現實中的傳統媒體形態;虛擬大地上建造著虛擬中的網絡媒體形態。在本質上,虛擬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現實大地的一個變形的折射;同樣在本質上,網絡媒體形態不是“創新”的產物,而是傳統媒體形態在虛擬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這個比喻超過了傳播的意義,而是建造了一個“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說,傳播畢竟強調的是信息的流動和疏離個體的連接;那么“世界”的概念顯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駐留和傳播,固守和變遷,穩定的秩序與流動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筆者的觀點水到渠成,“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超過了“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更充分而且有說服力地解決目前網絡理論解釋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糾纏,也是我們對網絡本質認識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書目]:
[1]方興東:《“網絡社會化”新時代的來臨》,參見陳衛星主編:《網絡新聞和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閔大洪:《網絡傳播研究亟待加強》,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閔大洪:《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參見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4]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第1版,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仁”字在《論語》中先后出現過105次,孔子對于“仁”的闡述多與食有關,“博施濟公者,可謂仁矣”、“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仁者為維護自己所信仰的“仁愛”思想寧愿舍身,這是對于仁德的尊重,也是對于自己信仰的一種最高的敬仰。“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籌,它包括孝、恕、寬、信、惠等內容。儒家講仁,“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當今我們仍需以仁為根、以善為榮來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
一、仁乃立身立國之本
在博大精深綿延不絕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仁”不僅是文化傳承的根脈,而且是炎黃子孫賴以生存、繁衍不息的精神支柱,更是立身立國之本。
對于個人而言,“仁”乃立身之本。北宋時期的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并終生踐行。從古至今,還有很多像范仲淹這樣的人,他們修身立德,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對于國家而言,“仁”乃立國之本。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孟子的治國理念發展到后來,演繹為“以仁治天下”。
“仁”,真也。“仁”的兩個要求,一是真誠,二是主動。首先,“仁”從“真誠”開始,不虛偽,不掩飾,猶如赤子之心。《中庸》說:“誠之者人之道。”真誠是人生的正路。真誠牽涉兩個問題:一、我要普遍地對每一個人都真誠;二、我的真誠也要看對象,什么樣的對象要求我做什么事,我都用真誠的方式把事做好。所以,你可以“巧言令色”,但不要忘記真誠。“仁”的第二要求是主動。人活在世界上,從小時候開始,大部分的行為都是被動的。如果有一天沒有人管我們,沒有人督促我們了,我們還會主動去做好事嗎?所以,一個人是否做到主動行“仁”,從被動變主動,關系到他的生命是不是屬于自己的,才具有道德價值。
孝是仁的基礎。一方面,現代化、城市化帶來的人口流動正在迅速抽走農耕社會“四世同堂”下敬孝的現實基礎。父母與子女天各一方所產生的贍養難題,正日益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2013年7月1日,隨著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正式實施,“孝”,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新法的出臺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它既是在法律層面對老年人的保護,也是對那些忽視老人的一種提醒或者約束。
二、行“仁”與行“善”的解讀
行仁與為善是一回事兒嗎?“為善”可能還會考慮到將來的利益或自己的私心,“行仁”則只會考慮到自己該不該去做,不管外面條件怎么改變,你只要認為自己該做,就可以堅持。
儒家關于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有兩種立場,一是本善,一是向善。孔子沒有明確說過人性是什么?但他接受的信念是“人性向善”。譬如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相近”是指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在每個人身上只是相近而已。再譬如孔子說:“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當領導者體現出善行時,老百姓自然聞風景從,說明人性有向善的共同趨向。因此,“仁”這個字,雖然離不開“善”的含義,但不僅僅如此,孔子的“仁”與其說是名詞,不如說是動名詞,指涉動態的人性向善。所以,一個人立志行仁,是積極主動地要求自己去為善,這樣的善行是由內而發的,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只是為了我該不該這么做。
三、“仁”緣何滑坡
曾幾何時,“仁”是中國最為基本的精神信念。它早已滲透進人們的生命之中,而今天,忤逆不孝、見死不救、路人冷淡的事情頻頻光顧我們的生活,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1“. 寬”的失衡
“寬”即待人寬厚,對人寬容。寬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是調節人際關系的基本方法,目的是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然而,現代人似乎越來越不懂得彼此寬容了,人們好像很容易生氣,只要感覺不對就會發泄出來,情緒很容易失控。
2“. 惠”的褻瀆
惠,即有寬廣溫柔的胸懷,對人有愛心,愛護弱者,并珍惜一切美好的東西。孔子說:“仁者愛人。”因此,惠可以說是人性中最基本、最人性的一項。前人解釋,“德”就是“得“,得人性即為德,而有恩有惠,即為得人性。然而,近年來發生的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撞人逃逸、見死不救、路人冷漠事件,在刺激大眾神經的同時,也在一點一點地褻瀆著向善的人性。
3.道德氛圍的缺失
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盡管這樣的一種孝順在當今的人看來不免有些過火,但是,古人那種對父母的尊敬和愛戴卻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會搬出社會就業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客觀原因為自己解脫。無奈之下,國家出臺了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用法律來規制各種不孝的現象。
4.媒體的夸大
媒體對過往一些事件的過分渲染讓人們覺得每個人都不值得信任。如果媒體不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社會心態容易走向極端。批評監督是天然的職責,但是必須有一個邊界。造謠、夸大式的監督是有問題的。
5.公德的淡漠
魯迅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看客,在魯迅的筆下,那些看客,多是冷漠、麻木、自私的人,這些都是國民的劣根性,都是導致“仁”喪失的重要因素。在今天,公民的劣根性:自私、愚昧、多疑、冷漠,導致了我們社會“仁”的進一步缺失。只對自己的家庭、親人、朋友講道德,一旦進入陌生的環境、公共領域,人們就變得冷漠、不知道關心幫助他人,我們已經在道德滑坡的環境里越走越深……
6.法制不健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舊的規范、秩序悄然變更,而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倫理、秩序又未適時形成,處在這個轉型的“空窗期”,某些場合難免出現道德失范,而這時又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出臺。
7.多元化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思潮不斷向我們襲來,我們在追求個性解放,自由至上的同時,忽略了傳統道德的要求,人與人之間變得起來越冷漠。我們在接受西方思潮的時候,不應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全盤否定。
四、社會公德需要“仁”的救贖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孝在人們心中是回報感恩的意思。孝,一旦沒有了,那還能有德嗎?還能有中華民族之文化嗎?銘記愛,理解愛,付出愛,孝才能在感恩與回報中得以傳承,文化和行為必須合二為一,孝文化才能永存。
1“. 敬孝”需要各方共同踐行
首先,做子女應當讓“常回家看看”由心動變成行動。很多時候,老人在乎的不是經濟上“孝敬”,而是能看到子女幸福平安,很樸素很現實。其次,企業、社會團體等,也要將敬老養老納入自身的責任,從人性化、凝聚人,甚至是推動企業文化的角度出發,將養老當成自身發展的內在推力。事實上,不少的公司企業都開始重視員工孝敬父母的需求。第三,社會公共管理層面,也應順應社會養老的普遍要求,完善制度設計,為社會成員創造出更多便利條件。諸如,讓探親假變得清晰可操作起來,給予“回家看看”的機制;改革養老、醫療等跨區域結算的方式,讓父母能夠到異地與子女團聚,改變精神養老子女“回家”的單通道。
2.以寬容的胸襟包容他人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上的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一書》中這樣寫道:“盡量寬恕別人,而決不要原諒自己。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一個人都有弱點,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處,我們必須允許每一個人保持其個性。以寬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則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3.多些仁愛,少些冷漠
對于屢見不鮮的路人冷漠、見死不救的事件,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制度建設。加強公民的道德意識教育,加強傳統文化學習。因為助人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意想不到的社會成本,人們享受自己因幫助別人而帶來的內心的快樂。另外社會是一個網絡,應加強社群建構,把彼此陌生的區域建設成熟人社會,加強人們互相性的聯系,提高責任感。
4“.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仁”既是一種情操,又是一種修養。“仁”的培養要通過“修身”、“躬行”來實現。那么,如何才能讓“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回歸呢?一是注重“官德”,為“官”者,應不斷提升其自身修養,做好表率,才能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二是加強文化建設和歷史傳承,傳統的文化精華我們都要發揚光大,這是一個千秋大業,是利國利民之舉;三是要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道德氛圍。“有德行而后有言語,非德行則言語不成矣;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學,非德行則政事、文學亦不成矣。”這是明朝哲學家李贄的斷言。發展到今天,國家繼續踐行著“以德行仁”的理念:既要抓物質文明建設,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我們呼喚“仁”的回歸、救贖“仁”的回歸,也是世人對人生向善的期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并未過時。積小善為大善,以仁為根,以善為榮。“仁”為天地萬物之源,它穿越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發展至今,我們更應繼續將這一文化精華繼承、發揚下去,使我中華民族以嶄新的風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一、構建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格局的必要性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平安出行的需求日趨強烈。于此同時,在城市中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和道路建設速度的相對滯后,特別是對交通行為人安全教育工作的嚴重削弱,客觀上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難題。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從自身做起,加強隊伍建設,更新執法理念,強化管理手段,改進工作作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然而,道路交通狀況仍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關鍵是沒有真正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施其責、社會全員參與、公安統一協作”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做了明確的闡述。強調了依托政府主導,建立齊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機制和組織保障機制,相關部門發揮好統籌、規劃、協調和指導作用。可以說,國家對構建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新格局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地方實際落實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筆者認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項牽涉面廣、影響力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要考慮到管理者的因素,還要考慮到被管理者的因素。兩者相互依存、互為作用,辯證統一于人、車、路的有機聯系之中。我們既要從交管部門的角度研究如何加強管理,又要從交通行為人的角度研究如何接受管理。只有把兩者統一起來,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才會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才會有真正實現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從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還是從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考慮,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并推進交通管理社會化進程,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駕協在推進交通管理社會化進程中的特殊作用
機動車駕駛員協會是以機動車駕駛員為主體的社會團體;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為基本職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機動車駕駛人的紐帶和橋梁。駕協是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社會組織,具有鮮明的代表性、服務性、中介性和自律性的特點。這種社會屬性決定了她的特有功能,大體可以概括為服務、維權、協調、自律等幾個方面。首先,協會通過服務可以把眾多的駕駛人吸引到組織中來,既減輕了交警隊的負擔,又給駕駛人提供了方便;其次,協會通過編印和發放學習資料、組織和進行交法培訓,既配合交警隊做了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又滿足了駕駛人依法維護自身安全的需求;再次,協會通過組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既豐富了駕駛員的社會生活,又密切和改善了警民關系。特別是構建道路管理交通社會化新格局的任務提出來以后,協會應當干什么和應當怎么干,也都應該做出理性的回答。如果,每一個協會都能既做交警隊的助手,又做駕駛員的朋友,通過公共服務平臺把分散和流動的機動車駕駛人組織起來,提供服務、實施教育、反映訴求、提高素質,那么,在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新格局中,駕駛員協會就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社會力量。
三、發揮駕協作用的必要條件和有效途徑
駕協組織若想在構建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格局中有所作為,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協會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二是業務主管部門必須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目前,全國的駕協組織發展得很不平衡。有的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影響力,有的還處于初創階段,有的甚至陷入了生存的危機。在協會自身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就是一句空話。協會要做強做大,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是不可或缺的。
黨和國家對重視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發揮社會組織的應有作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于2007年5月還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各省、市政府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文件。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協會工作都很重視,有的地方把“適于行業協會行使的職能委托或轉移給協會”去做,有的地方還通過“延伸服務”或“綠色通道”的形式,給協會提供了方便。這些協會由弱到強,由小到大,逐步走上了規范化軌道。毋庸置疑,凡是搞得比較好的協會,后面都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支持。反之亦然,離開了交警隊的支持,協會一天也難以生存。這里的關鍵是,既要全面準確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又要靈活機動地解決實際問題。
隨著各級部門尤其是檔案部門對檔案社會化服務認識的加深,人民群眾查閱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檔案越來越成為可能,其中,民生檔案是人民查閱最多的檔案資源,且越來越受到人民的重視。人民群眾利用文件、檔案信息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房屋產權、就業就學等相關政策的查詢與證明等方面。民生檔案的完整性和權威性為人民群眾拓寬信息來源提供了基本的資源和渠道。民生檔案也是人民群眾維護個人利益的重要資源。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在社會保障方面不斷出臺惠及百姓利益的政策,但人們享受這些政策,需要出具工齡、相關家庭收入、生活條件等證明。民生檔案為出具這些證明提供了支撐。就長沙市而言,檔案工作滲透性不斷增強,全市13家檔案館館藏檔案全宗1405個,448萬卷(盒),116萬件,資料8.5萬冊,比1991年館藏量增長12倍多。檔案部門積極參與和林權確認、企業養老保險業務規范化管理等工作,服務職能更加凸顯。市檔案館民生檔案館藏量新增29萬卷。查閱利用服務明顯提升,市檔案館目前可向公眾提供7686條政府信息和編研資料電子目錄查閱,年均接待一萬人次以上,成為集檔案保管保護、政府信息公開和現行文件查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社會公共檔案館。
2.民生檔案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原始資料
民生檔案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成為領導干部開展工作的有力工具。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龔家灣街道是有名的“破產企業一條街”,破產企業人員上訪一度占到同期案件的82%。街道辦事處以低保救助和就業這兩個百姓關注的焦點作為突破口,建立起涉及扶貧濟困、子女入學、勞動就業、醫療衛生、低保救助等方面的民生檔案。他們通過“愛心檔案”制訂具體幫扶方案,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通過“就業檔案”了解失業人員的就業愿望和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技能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再就業培訓,組織勞務輸出;通過“居民健康檔案”掌握轄區特困人員的健康狀況,依托轄區醫療資源,有效解決弱勢群體看病難的問題。各級檔案部門要增強檔案服務的敏銳性和主動性,提高信息開發的層次,抓住熱點,貼近中心,利用館藏檔案資源,編輯整理相關專題的檔案材料,為決策層提供高水平的參考資料。
3.民生檔案是化解當前人民群眾權益糾紛的重要憑據
長沙市出臺了《關于做好民生檔案工作的意見》,規范了民生檔案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成立市民生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民生檔案工作指導,取得了較好成效。比如,瀏陽市社港鎮創造性設立民情檔案,16個村(社區)13742戶居民的家庭情況、生活狀況全部入檔,為社區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各級檔案部門提供的民生檔案為解決糾紛提供了依據,達到化解矛盾、排除糾紛、平息上訪的效果,有效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2利用信息化技術創新社會管理的現狀分析
2.1社會管理創新的信息化成效
信息化在推動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化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了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比如通過構建數字化的城市管理平臺,通過網絡系統就可以隨時掌握社會動態信息;其次提升了統籌城鄉發展水平,有效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通過為農村地區安裝電話、網絡等指導農村經濟發展,了解農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農村進行社會管理。
2.2信息化背景下的社會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
2.2.1信息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公共資源共享性差
基于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員專業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政府部門開發信息資源的力度不夠,其主要表現在:一是政府信息資源透明度不高,基于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政府部門不愿意公開相應的信息,影響人們對政府工作的監督與評價,以最近網絡中出現的“多地車主向31市申請公開停車收費依據及錢款去向”為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政府部門給與不答復或者模糊回答的方式應付,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政府信息需求的要求;二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一些基礎部門仍然采取的是傳統的手工工作模式,比如對當地居民信息的登記管理仍然是采取手寫記錄,紙質檔案保存的形式,這樣的方式存在主要是因為我國對基層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不夠。
2.2.2政府工作人員的水平與業務能力障礙
造成政府部門缺乏信息化社會管理創新意識缺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工作人員對信息化的認識與應用能力不足產生的:首先政府工作人員認為信息化工作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將自己的工作暴露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中,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益,甚至一些政府管理者為了獲取灰色收入而不愿意進行信息化建設;其次對信息化產生的價值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一些人員卻意識不到信息化的社會價值;最后政府工作人員存在懶政現象,他們安于現狀不愿意學習信息化知識。
2.2.3安全問題
信息化建設的最大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做好安全問題是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在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安全問題,做好安全問題,基于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職能,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網絡技術手段通過網絡渠道竊取國家重要機密或者給政府部門制造消極的影響。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還缺乏專業的人員與技能,因此在信息安全方面還存在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3完善信息化背景下社會管理創新的具體對策
3.1做好頂層設計,建立綜合數據平臺
政府機構要緊緊圍繞創新管理模式,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原則,做好社會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一是要站在全局角度對社會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的規劃與論證,認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制定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并且落實工作責任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具體的人,從而形成科學的社會管理組織架構;二是大力構建信息技術設備,實現“省、市、縣(區)、街道(農村)”的四級聯網,并針對當前社會基礎信息與上級信息對接不暢的問題,要積極通過信息資源整合實現資源間的相互傳輸;三是擴大政府資源的共享,避免出現資源的充分建設。當前社會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網格化”管理,整合社會各種資源,實現大數據的集中管理,有效解決重復建設的社會管理模式。
3.2實現政府信息公開透明,完善互動溝通渠道
隨著人們應用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網民數量逐漸遞增,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政府信息的公開透明度,通過公開信息不僅可以緩解民政關系、化解社會矛盾,消除人們對政府工作的誤解,還可以實現公民參政問政,提高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并且為社會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議,提高政府公眾決策的科學性與利民性。具體措施:一是推行電子政務。政府部門要大力構建“網絡政務大廳”,實現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一站式辦理,提高為民服務的效益,比如內蒙古通過構建社區綜合服務系統,實現了政府多職能業務事項集中到社區便民服務站辦理,擴大社區的代辦事項,大大獲得群眾的贊許;二是拓展信息化的應用范圍。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積極開展黨務信息網上公開、項目投資網上公開、群眾訴求網絡上訪等,實現社會管理的網絡化管理。
3.3健全信息網絡安全防范,提升社會管理效率
基于當前政府信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政府部門要從加強信息安全環節入手,通過有效的技術措施和制度方式構建文明、健康的虛擬社會,首先要加強對網絡市場的監管,制定完善的網絡發展規劃,營造良好的網絡使用氛圍,整個社會要充分以“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為契機,打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其次要加強對政務信息安全監管中心的建設,對于涉及到國計民生的社會基礎信息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與評估,并且提高安全監管部門的設備與技術,防止被不法分子所侵入破壞;最后多渠道培養懂信息化技術的社會管理人才。高校要加強對社會管理專業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提高他們應用信息化進行社會管理的技能,同時政府部門在招錄公務員時也要加強對其信息化技術水平的考核,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同時要側重考量它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2基于網絡化感知計算的智慧社區管理關鍵技術
2.1多級社區安保系統設計:智慧社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社區人員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現在的智慧社區在安保系統方面加強了管理力度,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并不能有效的保障人們的安全。因此在智慧社區原有的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級的社區安保系統,以保障社區人員的安全。首先,社區主出入口設置社區車輛控制車道、閉路電視監控設備,加強保安人員的責任意識,對來往的車輛以及人員進行識別,增強了社區的第一級別的安全防范網絡的保障能力。其次,在每一個單元門口設置對講機,配合單元的閉路電視監控設備,進一步對進入單元的用戶進行身份確定,減小外來人員作案的幾率,增強了第二級別安全防范網絡的保障能力。另外,在家庭內部還可以增設傳感器,保護家庭內部人員的安全,一旦有意外發生,可以在第一時間通知社區管理中心,以便及時進行處理和搶救,增強了第三級別的安全防范網絡的保障能力。
2.2多系統的集成平臺及其應用:智慧社區管理系統具有很多的子系統,分別管理不同的事物,這就要求智慧社區的系統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可以實現子系統的分類、統一管理等功能,并且能夠借助于先進的與系統以及優秀的服務模式,使智慧社區管理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與進步,更加全面的建設和發展智慧社區管理。這一改進采用了發展較完善的Web服務技術,用來解決系統之間的操作難題,并且能夠創造動態性、開放性的環境,使系統的集成性得到更好的發揮和應用,進一步提升智慧社區建設的發展。
2.3系統可靠性的設計與應用:智慧社區服務于全體社區人員,因此,需要有一個完善的、安全可靠的系統支持。同時需要考慮智慧社區管理系統不僅包含很多不同的子系統,還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運行的系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系統性能衰退、服務質量下降以及軟件老化等現象是無法避免的,也會給社區建設造成一定的及時影響。因此,必須要對智慧社區管理系統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進行更新以及再創造,保證系統能夠穩定的運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2.4個性化服務技術的應用:隨著人們物質精神水平各方面的提升,人們在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開始不斷的追求個性化、特色化的生活方式。而智慧社區的個性化服務是一種具有針對性的服務,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住戶的喜好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展開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為更好實現智慧社區個性化服務,就要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以及優勢了解用戶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機會把資源推薦給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
2.5個人隱私保護技術的應用:在新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不斷的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高質量生活的同時,更加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智慧社區建設也同樣的注重這一問題,要想使智慧社區建設更加完善,就要采取相關措施來保障用戶隱私不會被泄露,為用戶提供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在智慧社區建設中應用了多級防護措施來保障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及相關隱私不被泄露,第一關卡設置是社區管理的服務器的防火墻,第二關卡設置是家庭網關的防火墻,第三關卡就是軟件系統中用戶權限管理以及認證技術的應用,要想了解用戶信息,必須要經過很多層次的驗證以及省份確定才能夠實現,這就有效的保證了社區用戶的個人隱私安全。
1、信息化拓寬群眾反映問題渠道,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信息化使有關部門得以及時了解民意和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進一步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回訪工作,聯系群眾,深入開展聯合接訪,即時化解積案。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與政法委、維穩辦、司法局、公安等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及時通報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提前分析研判,及時依法處理,案后落實回訪。
2、網上訴求做到及時快捷、公開透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非緊急救助服務部門構建在互聯網、手機等上的反映問題平臺向黨委和政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的網上訴求方式非常便捷,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打破了傳統的方式,建立了基于現代網絡平臺的反映問題渠道。通過信息化不僅使群眾反映訴求方便簡單,而且投訴內容和處理結果更為公開透明、及時快捷。更有利于黨委政府掌握區域動態,輔助決策。基于其他信息化手段的訴求方式也為提升政府服務提供了渠道。我區搭建“隨手拍、隨時報、隨時發”公眾服務平臺(手機彩信平臺、手機客戶端軟件),目前已正式運行,公眾通過智能手機就能隨時反映身邊問題,這拉近了群眾和政府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公眾的參與和監督,提升了政府服務水平。
(二)以信息化手段增進社會和諧穩定
信息化程度直接影響到聯合執法的成效。在聯合執法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門眾多,監管覆蓋面廣,如果不能夠隨時保持信息暢通的交流傳遞,不能夠了解到上級和各相關地區的監管信息資源,不能夠建立管理信息網絡,就不能夠保障聯合執法取得滿意的成效。
為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進程,切實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合肥包河工業區駱崗街道城管辦積極與區城管局聯系,引來“數字化城市管理智能定位通信系統”,快捷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數字城管”是近幾年在通訊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融合gis、gprs、gps于一體,采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實現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利用獨立的街道、居(村)二級網格,形成一套完整的融合考核數據錄入、分類、存檔、工作趨勢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二級數字化指揮中心平臺系統。同時,該系統可與公安、綜治部門聯系,監控并網,資源、信息共享。
(三)以信息化手段化解社會風險
政府建立信息、收集民意和輿論引導的網絡平臺,及時有效的化解社會風險。網絡環境和網絡媒體造成難以忽視的巨大社會影響,國家積極提倡適應新形勢的信息平臺,發展以互動為基礎的輿論監測和引導措施。2011年3月3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報告工作時說,要暢通信息收集、報送和反饋渠道,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及時準確地把握全局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成為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反映群眾意見訴求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的重要方面。
國家鼓勵黨政機關發展微博為公眾提供“微服務”。微博聚集了強大的媒體功能和社交功能,是與公眾交流互動的良好平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交流會上,鼓勵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更加開放自信地開微博、用好微博。要推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積極運用微博,拓展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渠道和手段,及時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改進政府工作。
政府官員微博是官民直接交流的全新平臺。2011年10月人民網輿情觀察室在論壇上了首份微博政民互動案例報告,其中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名列“十大官員微博”榜首,微博粉絲過百萬。蔡奇在微博中不僅時常對組織工作的相關問題答疑解惑,還推出“周末夜話”等欄目與網民們進行深度溝通。在“7.23”動車事故中,蔡奇更是一連更新30余條微博直至深夜,以及時、坦誠、公開的發聲,在網上彌漫的一片質疑與不滿的情緒中,贏得了難能可貴的理解與好評。
(四)以信息化手段促進部門工作效率
海淀區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在多年的工作中步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全方位整合政府資源、全方面提供服務、全天候提供咨詢,推動信息資源整合、聚合和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關村熱線“96181”,形成集咨詢、投訴、服務為一體的群
眾及企業訴求受理平臺,建立全新的政府服務體系,實現“熱線惠民”、“熱線興業”、“熱線強政”。通過建立監督、評介、考核等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推進了政府公共服務效率的提高。(一)以信息化推進社會問題的解決,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共服務體系。
1、建設基層信息化采集體系,應對人戶分離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人、財、物在快速流動,人戶分離現象急驟增多。人戶分離現象的存在,是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步伐加快、戶籍登記制度跟不上腳步、配套措施不夠完善的產物。
為了應對人戶分離的現狀,需要加強對實有人口的服務和管理。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知道“房子里住什么人”,鄰里之間要知道,政府的服務部門也要了解。這也是建設“熟人社會”的條件之一。應對“人戶分離”的情況,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管理人戶分離人員居住房屋租賃,保證他們享有相關民生服務。建立健全基層“戶籍人口實際居住登記”信息管理系統非常重要。不僅可以保證信息采集來源單一準確,而且有助協調各有關部門工作,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有助于社區街道加強各類人口的管理和服務。
2、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管理和共享平臺可以有效降低社會管理成本,為個人積累信譽財富。個人信用體系是一套詳細記錄消費者歷次信用活動的登記查詢系統,這是在社會范圍內構建發達的信用消費經濟的基礎,也是目前大力提倡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柱之一。個人信用體系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并隨時記錄、存檔,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是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它采集、整理、保存個人信用信息,為金融機構提供個人信用狀況查詢服務,為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提供有關信息服務。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目的是幫助商業銀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信貸管理效率,防范信用風險,促進個人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為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提供服務。同時,幫助個人積累信譽財富、方便個人借款。每一次按時支付水、電、燃氣、和電話費,以及按時向銀行還本付息,都會為個人積累成一筆信譽財富,可以用作銀行借款的信譽抵押品,為以后獲得銀行貸款提供方便。
3、醫療衛生體系信息化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重要手段。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改革的深化,衛生信息化成為提升服務水平的必然要求。衛生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技術性強。通過信息化手段能夠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降低醫藥費用,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另外,信息化手段不僅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提升了衛生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水平。
(二)統籌推進全區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注重集約化建設。
1、在云技術支撐下,推動建立區級社會服務管理云中心。充分考慮各基層單位的共性需求,推動區域內的社會管理領域共性平臺——社會管理云中心建設,在區級集中建設區信息化軟硬件設施;為保障信息安全,在區級社會管理云中心集中存儲社會管理信息資源。通過項目技術審查等手段推動區級社會管理云中心的應用,提高軟硬件設施、服務資源的整合服務水平,提升社會管理信息化的整合效益,避免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