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族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鐘左右,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將英語學習目標巧妙地結合教學掛圖和單詞卡片,通過游戲形式進行。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記牢了所學的單詞,這樣以直觀生動的教具為游戲載體,將學生從抽象的單詞引入到實際的課堂內容中來,寓教于樂,知識也能夠輕松掌握。
(二)利用多媒體等工具
對于信息技術嚴重閉塞的民族地區來說,學習英語的途徑只有課堂,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努力給學生提供接觸和了解英語的機會。我在上《Farm》這節課時,將課本情境制成課件,讓學生仿佛進入農場,并且將各種動物的英語單詞利用超鏈接,當小動物一出現就發出該動物的英語單詞,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利用錄音機播放兒童歌曲,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鞏固練習,利用課件創設教學場景等,總之,在民族地區,為了這些渴求知識的孩子,能更多、更好地創造他們學習的動力就是我奮斗的目標。
(三)會創設情境和場景
語言的學習具有模仿性,需要反復操練。英語學科更是需要教師要通過巧妙設計游戲活動,將反復操練融合到平時的日常生活交際的具體場景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說、唱、跳、演的操練中輕松學習英語,在生活中體驗參與和應用英語的樂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游戲,比如在學習故事課文的時候,我就努力提供頭飾、道具等東西,鼓勵學生表演。在學習TurnleftTurnright這一課時,我就帶著學生表演了“過馬路”的一個小場景,讓他們扮演各種角色,在場景中學會了本課的內容。
二、游戲活動的設計原則
(一)游戲活動的創設應注意與本課語言目標緊密結合
游戲活動只是形式,而語言目標才是內容。因此形式不可大于內容,如果只有花架子,而不注重時效性,那就失去了游戲本身的意義。例如:在學習表示方向的詞時,我采用“eastwestsouthnorth”這個游戲,讓學生跟著音樂動起來,拍著手指示四個方向,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并在玩的過程中記住方位詞。
(二)游戲活動前,應做到指令明確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活動的控制;游戲活動后,對游戲中的語言目標進行強化,歸納總結。如,我在教情態動詞can時,就設計了這樣的游戲:游戲前,出示明確的游戲說明: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六人),所有人邊拍手邊隨節奏做動作,其中一人說“Icanswim,Youcandraw”,第二個說“Hecanread,Shecansing”,以此類推,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三)游戲的設計要考慮班額問題并考慮學生的參與度
在設計游戲時,有些游戲不適合大班額;有些游戲學生參與度低,這些都會使游戲低效化。如,有些教師把傳統游戲“擊鼓傳花”放在了課堂游戲中,隨著音樂傳花,傳到的學生說單詞。這樣的游戲顯然不適合班額大的教學班級,而且傳花的過程中一大部分沒傳到的學生無事可做,課堂參與度不高,也不能達到語言目標的訓練。可做如下改編:(1)確定語言目標——學會運用句型MayIborrowyour_?--Sure,hereyouare.(2)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聽音樂,傳目標語言中出現的學習用品。如果傳遞的是尺子,學生B必須說“MayIborrowyourruler?”學生A說“Sure,hereyouare”,然后學生A將尺子傳給學生B。以此類推,分兩個豎排進行。音樂停,看哪個小組傳得遠,說得快。這樣,在傳遞的過程中,學生看著直觀的道具,會想辦法用英語去表達,為了快速完成任務,設法記住借東西的句型。
(四)游戲的設計應該難易適中,符合所教年齡段學生的特點
游戲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但要能吸引學生,還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體驗成功。如,在教三年級學生學習字母時,我們教師應循序漸進,每天教4—6個,而且可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來操練。如,在認讀階段,可發給各組不同的字母卡片,教師念出字母“Aa”,拿到字母“Aa”的組要全體起立并舉起字母,而其他組的學生要大聲讀出教師所念的字母。做錯的組要“受罰”——用肢體做出A的形狀。教師在念字母的過程中,要故意看著別的字母的組來念字母“Aa”,使每個組都被教師關注,增加游戲的緊張感,在游戲的過程中反復強化字母認讀能力,在游戲中體會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人多機少,大型儀器的實驗教學不能滿足需要。由于大型精密儀器價格昂貴,一種類型的儀器往往只有一臺,不可能像基礎實驗課一人一組進行實驗,在大型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一般是通過教師演示,學生采取分組循環實驗進行操作,動手機會少,很難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目前,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數量快速增加。在實驗教學中,存在著人多機少的矛盾。在開放實驗中,學生只能采取4人或6人一組進行實驗操作,這就導致學生的動手機會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達到大型儀器實驗教學的預期教學效果。
改進大型精密儀器管理工作的思考
集中管理,構建高水平的校級分析測試中心。針對西南民族大學“一體兩翼”的發展規劃,以及我校民族藥物、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等特色專業,結合我校大型儀器設備體系現狀與基礎,購置用于特色專業的大型先進儀器,對大型精密儀器進行集中管理、綜合配套、通過資源整合,為儀器資源提供體制保障。實現大型儀器“專管共用”、提高大型儀器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發揮大型儀器的效益,使其成為多學科的技術服務平臺。
建立完善的大型精密儀器管理體制。
①改革和完善大型儀器集中管理、開放共用的運行機制,實行專人專機管理,每年對大型儀器進行綜合考核,根據儀器使用機時、科研項目、發表文章等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對儀器的開放和管理起到激勵、督促的作用。利用校園網建立專門的實驗中心網站,為全校師生介紹各種大型儀器設備的分析測試方法、適用范圍、操作規程、管理人員及對外開放情況等。同時,可定期舉辦大型精密儀器講座,擴大師生視野,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更多掌握儀器性能。
②完善大型儀器設備的日常運行和維護制度,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專用基金,建立一套完善、科學、規范的大型儀器設備使用運行制度,建立完整的技術檔案,包括說明書,操作規程等技術資料,詳細記錄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定期維護保養。對大型儀器設備采取有償使用制度,收取分析測試費用,作為儀器維護運行的專用基金,用于儀器故障維修和常規維護。
(二)少數民族學生歌唱心理表象從少數民族學生角度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在進入高校藝術專業學習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專業聲樂教育。統計表明,少數民族地區因為地處偏遠、環境比較艱苦,音樂師資短缺情況很普遍。即便是有漢族音樂專業畢業生到這些地方執教,也會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有些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習慣使用本民族母語,對漢語教學存在接受困難;另一方面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領導、老師和家長對主流音樂學科學習持不支持態度。因此,少數民族學生在進入高校藝術專業學習之前受本民族傳統音樂影響很深。
(三)心理差別問題表象在這樣情況下,會造成專業聲樂教學心理與少數民族學生歌唱心理認同問題。筆者教過部分聲樂表演專業的少數民族學生,深切地感到,這樣的聲樂學科教與學的心理認同問題嚴重存在。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解決,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一方面,少數民族畢業學生大多回到少數民族地區任教,往大了說,他們的肩上擔負著提高我國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素質教育水平;振興我國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教育教學的重任。而他們掌握專業技術時間就是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他們在校期間掌握的專業知識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制約他們將來成為教師過后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學生中不乏藝術天賦高,有發展空間的優秀的音樂人才,如果因為在大學期間受到客觀存在的專業聲樂教學與歌唱心理認同問題的制約,使得他們降低甚至是喪失對聲樂演唱的興趣,那么,這樣的教學不可能是合格的。造成專業聲樂教學與少數民族學生心理認同問題原因從宏觀來看,我國音樂教育長期以來沿襲西方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主要是在一套所謂科學、完整教學模式下的內容。聲樂學科概念在我國形成是在以后,最初的內容與教學方法都是引進西歐的先進聲樂理論。教學內容一部分是演唱西方固有的藝術歌曲、歌劇選段。另一部分是認同西方音樂理論的音樂人運用西方作曲理論創作的藝術歌曲與歌劇。雖然通過幾代中國音樂人的努力,我國聲樂教學水平、歌唱水平、創作能力都已經與世界接軌,但是一直沿用的還是這套教學模式。我們把它稱為主流藝術文化教學。同時,我國幅源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少數民族眾多。在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豐富多彩,地方特色濃郁的地域文化。而這些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往往存在較偏遠的地區,這些地區客觀上受到主流藝術文化的輻射較少。從具體看,這些比較偏遠地區形成的文化,很多具有自身比較穩固的系統與體系。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入侵。
二、處理好專業教學心理與少數民族學生演唱心理認同問題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社會意義在社會系統的子系統中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對教育系統有著深刻影響力。政體決定了教育的領導機制。而政綱會包含明確的教育條款,規定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實現教育目的的措施及物質保證等。教育系統要保證政綱中相關教育條款的貫徹實施,并要為實現政治綱領服務。經濟是教育存在的基礎,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教育發展程度,因此教育從本質上來講師受制于經濟。社會文化對教育系統的影響是具體的,它直接決定著教育內容。文化意識形態中的政治、道德、信仰、藝術等觀點,以及非意識形態中的科學技術、語言、歷史等,都會成為教育內容選擇的方向。反過來,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有反作用。長遠看,政治化是人的政治化,而實現人的政治化根本是人,人的培養必須依賴教育來完成。同時教育最大的作用在于培養了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成分———生產力。教育對社會經濟的作用正是體現在它可以提高社會勞動者接受文化、科學技術的水平與能力。而教育也是社會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教育一面實施著現有社會文化的傳遞;同時通過傳遞與傳承,培養出進一步發展社會文化的人才。推動社會文化以至于整個社會系統向前發展。從此意義上講,少數民族學生的聲樂學習不能粗淺地看做是一門學科教育的問題。從根本上講,它關系著我國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社會大事。每一位專業聲樂教師應該從思想上建立起為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人才,逐步實現縮短西部經濟落后地區與東部發達經濟地區教育差距的宏偉社會目標的教育觀。研究出現專業聲樂教學心理與少數民族學生歌唱心理差異問題根源。從而切實可行地消除這種心理對教學實施效果的負面作用。
綜上所述,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都有著影響力,而具體到音樂學科來看,它對藝術文化所發揮的作用尤其重要。就音樂聲樂學科教育的社會藝術文化功能而言,音樂聲樂學科教育具有延續社會藝術文化的功能;具有選擇、整理、創造、更新社會藝術文化的功能。人類社會從愚昧野蠻走向今天的文明與開放很大程度上是社會藝術文化教化的結果,而社會藝術文化教化的前提是社會藝術文化的傳遞,音樂聲樂學科教育通過對社會藝術文化延續與傳遞,并把它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不斷發揚光大。音樂聲樂學科教育對社會藝術文化的選擇主要體現在音樂聲樂學科教育對社會藝術文化發展的積極引導和自覺規范,音樂聲樂學科教育的社會藝術文化選擇主要體現在音樂聲樂學科教育對社會藝術文化發展的積極引導與自覺規范,音樂聲樂學科教育的社會藝術文化選擇既要符合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發展客觀規律。社會藝術文化的生命不僅在于它的保存和積累,更在于它的更新與創造。音樂聲樂學科教育通過把人類已有的精神財富內化成為學生個體的精神財富,培養他們對社會藝術文化的濃厚興趣,使他們不僅能夠適應和參與現實社會的社會藝術文化活動,而且根據未來社會的需要創造更好的美好的社會藝術文化成果。
(二)聲樂學科建設意義專業聲樂教學心理與少數民族學生歌唱心理差異問題暴露出我國聲樂學科建設不完善或有所欠缺的本質問題。前面已經提及的我國聲樂學科概念形成的歷史原因及發展狀況是重要原因。教育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也是主要的根源。那么,就學科建設層面來講,我們應當重視這個問題的存在。從高校聲樂人才的培養本源入手,對聲樂學科教學內容加以改進以適應我國教育地區性不平衡發展現狀。
(三)傳承與發展民族地區文化意義主流藝術教育與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問題,已經在藝術理論界獲得廣泛的認識,但是在實踐中存在著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與問題。這其中藝術教育人才的培養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根據調查,民族地區大量缺乏“合格”的音樂教師,這里說的“合格”是指既具備專業素養,又具有民族地區民族文化保護意識的專職的音樂教學人員。追根溯源來看,這些合格的民族地區音樂教師培養依靠高校教育,聲樂學科作為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最重要的專業技能之一,它的教學實施情況對于整個民族地區音樂教育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聲樂專業教師們不能忽視對專業聲樂教學心理與少數民族學生歌唱心理認同問題。
(一)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校的智力優勢,篩選、整理、加工、保存、傳遞、交流、吸收、融合、更新、創造非物質文化資源,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打造非物質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既了解和掌握本民族地方傳統文化知識、自覺維護和宏揚民族文化,又能融合多民族文化創造現代文化能力的新人,培養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這不僅是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大舉措,還可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二)有利于加強人文教育,構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百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底蘊深厚,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時代內涵,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讓學生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豐富人文文化教育的內容,熏陶和感染學生的心靈,提升民族凝聚力,構建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培養民族人才。
(三)有利于填補學校教育中地方民族文化的缺失,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
地方民族文化作為一個地區地方傳統、生活歷史和精神觀念的結晶,是該地區最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深入挖掘其內涵及發展價值,選擇對個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部分納入課程體系,不僅能促進個體的成長發展,還能推動該地區的社會進步與發展。然而,傳統的學校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主,地方傳統文化這一瑰寶一直被排斥在學校課程之外,難登大雅之堂,使得學生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越來越冷漠、越來越陌生,最終會倒致民族傳統文化的消亡。因此,學校應加大地方傳統文化引進力度,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從中汲取有益的精神營養,不僅能增強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得以長久保存并繼續發揚光大,還能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實現課程三級管理,辦出學校特色。
二、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分析
(一)傳承與發展工作的現狀
民族地區由于意識和能力問題,學校在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難,具體表現為:
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意識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百色市的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工作也因意識和能力等問題難以進入到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成為教育的內容。目前只有少部分具有較強師資力量和設施完備的示范性學校,進行傳承與發展工作。
2.教育內容單一,穩定性差,不能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
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師資非常有限,主要由有這方面興趣特長的教師和有一定技能的民間藝人承擔,出現因人設課的現象,因面教育內容顯單一,不豐富,僅限于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如黑衣壯民歌、馬骨胡演奏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實施過程中也會因師資問題難于維持,不利于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開展。
3.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把握不準,機械模仿
有些學校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入學校課堂,但沒有深入地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及潛在因素的教育價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以技能模仿訓練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依然是接受性學習和簡單的模仿性學習,體現不出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內涵。
(二)傳承與發展工作現狀原因分析
1.繁重的教學任務使教師們無力顧及傳承與發展工作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適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很多學校出現了師資短缺、老化現象,面對簡陋的教學條件、繁重的教學任務,新的課程改革、傳統單一的評價機制,升學的壓力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們對于傳承與發展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師參與傳承與發展工作的意識和能力水平低
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不占有任何具體的物理空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被人們的感覺所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進入學校,成為教育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較陳舊,對于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改革和創新意識缺乏,影響了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語種交匯的地區,除了漢族和回族使用漢文字以外,其他少數民族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語言文字。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遍不高,多數無法用漢語熟練交流。學生對專業教材能全部理解的僅占25%,70%以上的民族學生對漢語授課的部分課程基本能聽懂,但讓他們用漢語口述所學到的知識是很困難的,久而久之,對專業課程喪失興趣。民族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課的僅占52%,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耐心和持久性,專業課考試通過率明顯比漢族學生低。新疆少數民族大多數來自于農牧區,其在語言、心理、文化、價值觀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特質,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大部分民族學生民族身份自尊感很強,交往范圍狹窄,易形成小團體,只與本民族學生來往的較多。
(二)教學現狀。
1.教學方面
以課堂講授方式為主,實踐課較少,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探究式教學方法運用較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不高,被動教學現象突出;注重法條講授,但對其法理講授較少;用模擬法庭方式上課的占12%。司法考試作為法學教育質量的評估要素之一,對法學教育內容產生一定影響。調查發現,16%的教師在民族班上課完全以司法考試為主線。
2.法學教師的教學態度受到民族同學的肯定
訪談發現,多數法學教師在民族班上課語速減慢,與學生溝通頻繁。多數民族學生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比較認真負責,教師會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都很感謝老師。
二、民族法科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缺乏民族特色和針對性。
目前,民族法科課程設置主要依據國家課程標準,與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民族法學欠缺,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其生活的民族地區的生活環境不相適應。民族法科學生畢業后基本上都在本民族地區從事法科工作,是民族地區法制建設的維護者和推動者。因此,教學方式應當突出針對性和特色性,以滿足民族地區法制建設的需要。
(二)教學方式不能完全適應民族特質。
由于學生語言水平參差不齊,任課教師能力有限,為幫助其順利通過考試,灌輸式授課方式最常見。此法的優點是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系統掌握基本法律知識,缺點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缺乏,極易出現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到法院旁聽、律師實習等非常少,實習時間太短,實習制度不太嚴格,流于形式。僵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的民族法科學生,不能順利融入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實踐,影響就業。
(三)語言困境。
1.基礎漢語水平偏低
民族法科學生學習中最大的障礙是語言。MHK考試雖然對提高漢語言理解、使用和表達能力有一定幫助,但多數學生漢語實際運用水平不高,缺乏漢文化底蘊。MHK考試形成應試教育的模式,不適應提高少數民族漢語言素養和素質教育的需要。而法學課程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很難掌握。
2.專業漢語課時太少
隨著漢語預科教學的不斷加強,專業漢語教學被逐漸淡化,甚至停止專業漢語教學的呼吁聲音漸高。基礎漢語的學習通常是針對日常生活、人文風俗、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鍛煉,而法科涉及內容廣泛的專業性詞匯,基礎漢語無法完成這項任務,嚴重影響專業教學質量。目前,雖開設了法學專業漢語課程,但課程課時太少,很難全面、充分、透徹地講解專業詞匯,對專業課的學習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十分不利。
3.課程設置有待進一步完善
首先,民族學生法學教育選用的教材一般是教育部法學專業本科核心課程的規劃教材,內容的深度與民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相符,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不高;適應民族地區的法律課程設置較少。因此,有必要在必修或者選修課中增加民族法律的課程。其次,理論課程較多,缺少培養職業技巧和職業技能的課程。
4.缺乏用雙語撰寫的法學專用教材
少數民族法學教材的適用對象有限,編寫資金相對缺乏,少數民族法學教材建設相對落后。所使用的教材與漢族學生一樣,閱讀起來有一定難度;沒有專業漢語教材,難以滿足學習需要。
5.與司法考試銜接存在一定困難
少數民族法學學生的專業課程都是用漢語講授的,但是因為他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漢語理解能力不足以用參加漢語司法考試,所以只好用少數民族文字。民族語系的司法考試,又不知道各種法律詞匯在民族語言中相應的稱法,所以不得不通過參加本民族語言的輔導班的方式重新學習法律。
三、民族法科教育需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及內容。
少數民族法學專業課程的設置,應該在全國相對統一的前提下,增設符合本地區需要、有民族特色的專業課程,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服務于民族地區法制建設。增設特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培養學生獲得知識、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調解、談判、辯論、法律文書寫作等技能,使民族法科學生熟悉少數民族風俗及習慣,支持并熟悉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這樣才能為民族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教材建設。
1.修訂、編寫民族法學教材
應盡快編寫少數民族法學通用的專業教材。民族語言法學教材使用數量有限、編寫資金缺乏,民族教材建設嚴重滯后。解決方法有:一是由中央或地方財政布置專項教材資金,扶持雙語法學教材的出版;二是鼓勵專業教師充分利用民族教育發展基金;三是積極利用政府和社會資金出版雙語法學教材。
2.編寫民族法學課程的教學參考書及輔導資料
目前還沒有一套適用于少數民族法科教育的案例教材。大部分民族法科教育是為民族地區培養人才,學生畢業后絕大部分會留在到當地。因此,案例的選用除了要考慮國情之外,還要考慮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的現狀,考慮到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這樣才能真正為民族地區培養法律人才。因此,可以立足于黨的民族政策,依據于民族地方法制建設特點,編寫一套適合少數民族法學教育的案例教材。
3.加強專業漢語的學習
首先,少數民族學生可以利用課內外豐富的漢語信息資源,發揮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專業漢語教學應鞏固學生的專業詞匯,強化聽力和翻譯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應用文寫作能力,為寫好畢業論文打下基礎。這就要求教師革新、豐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課堂加強說、聽、寫訓練。再次,筆者認為應當為每一門專業課編寫一本專業漢語課本。最后,應當加大專業漢語的課時量,放在要開設專業課的上一學期,并且由雙語教師教授,有利于學生學習與理解。
(三)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加強實踐教學課程。
大法官霍姆斯說過: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這種法律實用主義傾向雖然遭到不少學者的批判,但我仍然贊同經驗對于法律比邏輯更根本。培養民族法科人才過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強實踐性教學,注重學生法律運用能力的培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相促進,重點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使民族法科教育適應民族地方法治建設的現實需要。
1.案例教學法
應將本地區發生的經典案例在教學中加以講解和剖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理論。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貼近民族地區的實際,少數民族法學教育也才能真正提高人才質量、提高科研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為民族地區和中國的法制建設作出貢獻。
2.分層次教學法
民族法科教育實踐中普遍存在學生需求差異大、教學層次多樣的特點。在日常法學教育過程中,除要做好常規教學外,還應采取多樣化措施以應對民族地區法學教育實際。為此,應采取教學大綱、教材、課件、習題、考試“五不同”,對民族學生和非民族學生分班教學、分層次教學。這樣做的最大益處是結合不同層次的民族學生,因材施教,做到以人為本。
3.建立民族法科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除了在校內建設好模擬法庭和鼓勵學生在校內外進行普法宣傳外,還應與學校周邊的司法、執法部門加強聯系,建立學生的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雙贏結果。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建立教學基地為民族學生的司法實踐活動提供相對穩定的平臺,對學生進行職業訓練,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彌補案例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民族地區實踐中缺乏大量的雙語人才和應用型法律人才,教學基地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變當地法務部門人手不足的局面,為當地法制建設提供人力支持。
4.重視少數民族法學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建立一支來自民族地區、熟練運用民族語言、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學專業師資隊伍,針對民族法科學生的特質,加強其法學理論同法律實務之間的聯系。其次,發達地區或國家名校應培養少數民族法學教師幫助民族自治地方高校。
5.民族法科教育適當結合國家司法考試
司法考試對于學生就業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民族法科教育應適當強化與司法考試的結合,分析歷年真題,以幫助民族學生通過司法考試。結合司法考試進行民族語言培訓,為民族地區輸送合格的少數民族法學畢業生。
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關注。建國以來,民族學界受前蘇聯民族學研究的影響,把主要目標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在這個定義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四個特征之一,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許多學者著書立學,(注:參見熊錫元:《略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吳團英:《民族心理素質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顧學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賀國安:《劉克甫談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自我意識》,《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華:《關于“共同心理素質”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錫元和吳團英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錫元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的特點在該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為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生活風俗、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表現出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吳團英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點,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及民族自我意識等諸種要素構成。”(注: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特點理解方面,學者們大多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漸變性;但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以及民族自我意識均成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名詞。甚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在對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等詞條的解釋中,均寫著參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興未艾。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逐漸注意到對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關于民族定義四個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限制,于是開始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心理學分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參見周星:《民族心理論》,《寧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國民族心理形成的四個歷史時期》,《理論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凱:《民族心理研究概論》,《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理論問題補遺》,《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6期;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戴桂斌認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的性格與能力)和民族心態(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及民族情趣等)兩個部分組成。(注:參見戴桂斌:《略論民族心理》,《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心理分為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三個要素。(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認為,民族心理劃分為四個層次八個要素:(1)民族群體價值觀念及其指導下的民族群體規范,包括價值觀念和規范意識以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個因素;(2)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氣質、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練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維方式;(4)民族自我意識。(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戴慶渲認為民族心理結構應該由四個層次八個要素組成:第一層次,民族自識性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層次,民族思維方式;第三層次,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三個要素;第四層次,在價值觀念指導下包括價值觀在內的民族群體規范意識,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道德觀念、民族審美情趣等。(注:參見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歷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愛好、習俗、成見、信念、心理狀態等等精神素質的總和。民族心理的內部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可將民族心理分為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質是該民族在人類種系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較為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認知特點、民族思維方式、民族氣質、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狀態是該民族對社會面貌、社會變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較為不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民族情緒和情感、民族興趣和愛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識是對本民族所處社會地位、所具身心特點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以及對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維護,表現著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包括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中心主義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的統一整體,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質為基礎。(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韓忠太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在內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內涵是一個民族的成員以先天的神經系統為基礎,在后天的環境作用、教育影響、文化熏陶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內涵的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共同”和“素質”兩個根本屬性。從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個民族成員發生的各種心理現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外延只能包含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在學科歸屬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屬于民族理論學,民族心理則歸屬于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學的范疇。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則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論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為了解釋斯大林有關民族定義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與整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聯系起來,即研究民族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心理是分屬兩個不同學科的概念。(注:參見韓忠太:《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的區別》,《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從以上作者對民族心理的理解來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納為民族心理的一個層面,有的作者則認為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大相徑庭。另外,作者們對民族心理包含的內容持不同意見。
第三,個體民族心理研究逐漸興起。如熊錫元對回族、傣族、漢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思想戰線》1986年第6期;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思想戰線》1990年第4期;熊錫元:《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論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質時,他認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個民族特征并不明顯,故共同心理素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從強烈的民族意識、開拓與進取精神、心理狀態和與風俗習慣的交織、保族與衛國——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回族的優秀心理素質,同時也指出回族應該防止和克服民族狹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質。”(注:徐黎麗:《試論我國民族心理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榮麗貞則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為例,認為祭祀風俗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的關系也是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關系。(注:參見榮麗貞:《蒙古族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淺述》,《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第6期。)蘇世同認為苗族主體心理深受以農耕為基礎的苗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這在文化風俗上有所反映。(注:參見蘇世同:《論苗文化與苗族主體心理結構》,《吉首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則認為敢于冒險、敢于出家門、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觀念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商等是維吾爾人經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這種特征的歷史根源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環境及宗教。(注:參見伊力合木·克力木:《維吾爾族的經商心理及其歷史根源》,《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4期。)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如周興茂論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注:參見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那順呼吁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參見那順:《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閆麗娟、鐘福國論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閆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淵則綜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況,(注:參見南文淵:《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評說綜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國義論述了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注:參見石國義:《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思辨》,《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錦論證了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注:參見崔英錦:《略論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4期。)馬麗華論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注:參見馬麗華:《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討了歐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參見云公保太:《歐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銀軍和楊順清論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銀軍:《試論侗族共同心理素質》,《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楊順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質初探》,《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施建業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注:參見施建業:《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戴小明則對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質進行了對策性研究。(注:參見戴小明:《關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質的思考》,《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從民族發展和繁榮的角度探討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對民族本身發展的影響,旨在幫助少數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點,消除與民族發展有害的心理特點。但由于受民族學界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討論的影響,許多作者對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其實,從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內容來看,均屬于民族心理特點的范疇。
第四,與民族心理相關的問題也成為一些學者的研究課題。如鐘元俊對民族傳統文化心理與民族教育的關系進行了論證;(注:參見鐘元俊:《試論民族傳統文化心理與民族教育》,《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2期。)郭建榮、郭廣瑛探討了我國民族的心理和傳統對科技文化發展的影響;(注:參見郭建榮、郭廣瑛:《論我國民族的心理和傳統對科技文化發展影響》,《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張踐認為改造經濟心理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環節;(注:參見張踐:《改造經濟心理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環節》,《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論述了社會化的商品經濟與民族心理的社會化的關系;(注:參見郭大烈:《社會化的商品經濟與民族心理的社會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地區要改革開放,必須對民族心理結構方面的不良因素進行調整;(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則認為民族關系和階級關系的相互作用,經過民族和階級交織在一起的微觀環境中介,經過民族心理構成因素和階級心理構成因素疊加滲透在一起的個人心理素質和自我觀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階級心理對民族心理的決定性制約和民族心理對階級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現在既屬于民族又屬于階級的主體行為中;(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李景春討論了民族心理素質與國民素質教育的關系;(注:參見李景春:《論民族心理素質與國民素質教育》,《沈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李尚武則比較了中西兩大民族精神心理結構的異同點;(注:參見李尚武:《中西兩大民族精神心理結構比較》,《中國國情國力》2000年第4期。)卜鼎煥論述了民族心理素質與現代化的關系。(注:參見卜鼎煥:《民族心理素質與現代化》,《哲學動態》1994年第12期。)另外,還有學者對“拓展中華民族精神的中介環節,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質,適應現代化的需要”進行了探討。(注:參見施國光:《拓展中華民族精神的中介環節,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質,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浙江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雖然重點不同,但討論的均是與民族心理有關的問題,其最終目標還是希望通過學術探討,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質對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
心理學界也從改革開放以來開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發展變化規律,但從20世紀80-90年表的有關論文來看,以研究個體民族心理和個體民族成員的心理為主。如漢族和裕固族兒童心理發展比較研究、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諾族德育心理調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調查研究、北方少數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凱將其總結為六類:各民族兒童認知發展的比較研究,各民族個性和品德形成發展的比較研究,民族社會心理行為的比較研究,民族心理衛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論研究,跨國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較研究。(注: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凱對20世紀以來的民族心理學研究已經進行了詳細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復。
二、民族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民族心理學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這并不是說我國在民族心理學研究方面無懈可擊。筆者認為,民族心理學研究在定位、概念、內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著缺陷。第一,在學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學的定位不正確,即民族心理學應該屬于哪個學科沒有解決。多少年來,心理學研究者總認為民族心理學雖然是以民族為研究對象,但它在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便決定了它屬于心理學科范疇;民族學研究者則一直認為民族心理學雖然偏重心理學研究內容,但其研究對象又是以民族為基礎,因此民族心理學應該屬于民族學研究范疇。其實,這兩種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從心理學方面來說,心理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但心理學的基礎是個體心理學或普通心理學,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許多心理學分支均屬交叉性的學科,如政治心理學、倫理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均涉及到政治學、倫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的內容。民族心理學雖然偏重對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為研究對象,因此民族心理學應該是一門集民族學和心理學為一身的交叉性的學科。再從民族學角度來說,民族學雖然是以民族作為研究對象,但它研究內容涉及民族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如果民族學研究民族心理,必須具備心理學和民族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學基礎上產生的民族心理學無疑屬于綜合性和交叉性的學科,即民族心理學與民族學和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同時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任務就是研究民族心理發展的軌跡,總結民族心理發展規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學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關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認識分歧很大。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關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辯論來看,有關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多達數十種。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說服力,但無論從外延和內涵來看,均缺乏普遍意義上的規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學者將民族心理概括為四個層次和八個要素。這樣雖然能夠全面表達作者對民族心理這一概念的理解,但內涵過于膨脹,外延勢必縮小,而且作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煉性。有的學者則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對民族心理的本質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筆者認為,民族心理屬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因此必須采用普通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普通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它包括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即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過程是一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它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等三種過程。人們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想像和思維實現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并在認識客觀事物的同時,會對客觀事物表示自己的態度,如滿意、喜歡、愛慕、厭惡、憎恨、妒忌、懼怕、憤怒、悲傷等,這就是情感過程。由于人們在進行心理活動時經常會遇到環境的影響,而人不肯屈服于環境,就要立志,擬定計劃和步驟,堅持不懈地執行,這就是意志過程。個性心理特征又稱個性差異,它表現在能力、氣質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識和技能等;氣質則是高級神經活動在人的行動上的表現,是人的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之一,如直爽、活潑、沉靜、浮躁等;性格是人對別人和事物的態度和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如剛直不阿與弄虛作假等。也就是說,人們的心理現象就是能力、氣質、性格之間的差異性和認識、情感、意志之間統一性的結合。民族心理學作為普通心理學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現象的科學,它也包括民族心理過程和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民族心理過程則是指特定民族認識、情感和意志過程,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則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氣質和性格上的差異。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齡、性別、經歷的人結合起來的共同體,因此民族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上存在著差異。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的結合體。(注:參見徐黎麗:《論“民族心理”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將其與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則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自我意識或民族意識,還有一些作者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筆者認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中,素質特指民族心理素質,即與民族心理有關的素質,而素質這一詞匯在心理學上則指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注: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096頁。)由此可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則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點。所謂神經系統,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和自動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兩部分,腦有頭蓋骨保護,避免外界的損害;脊髓是腦的延長,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內。神經由中樞系統分支遍布全身,對行為具有整體統一的效能。感覺神經趨向脊髓,而運動神經則遠離脊髓,兩者構成外周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則包括周身、軀干、內臟等器官的神經系統。(注:參見陳孝禪:《普通心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頁。)自動神經系統則專管營養生長過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環、肺的呼吸之類,它的機能自動進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稱自動神經系統,又稱植物性神經系統。以上所說的神經系統,則是心理產生的條件,一般來說,神經系統越簡單,則心理活動越簡單;神經系統越復雜,心理活動則越復雜。另外,除了這些神經系統以外,感覺器官也是心理產生的條件,如身體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膚,身體內部的動覺、靜覺、觸摸覺及機體覺(如消化器官的飽、餓、渴,呼吸器官的順暢、喘逆等)。(注:參見陳孝禪:《普通心理學》,第115頁。)有了以上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心理現象也能夠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民族心理素質實際上是指民族心理產生的生理條件,即民族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則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擁有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注:參見徐黎麗:《論“民族心理”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心理產生的物質性條件,兩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內容方面,民族學界重視民族心理的宏觀研究,心理學界則重視民族心理的微觀研究。多年來民族學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近年許多學者開始將其納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疇內,并且構建中國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論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仍是許多研究者熱衷探討的問題,即使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也要貫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關于此點,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但由此可見,斯大林關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學界仍有巨大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絕大多數成果仍屬于個體民族心理或個體民族成員的心理領域,如民族兒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衛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國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較研究。(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有關民族心理基本理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可以說,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視對民族心理理論的研究,而對一些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論的指導;心理學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視對個體民族心理現象和個體民族成員心理現象的探討。這種狀況的存在,雖然表明我國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觀和微觀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時也說明民族學和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研究內容方面存在著差異。如果雙方不及時溝通,差異會逐漸擴大,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得不到有機地結合,民族心理學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學界和心理學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鑒。我國民族學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論體系和具體的研究方法,這就是實地調查法,它是民族學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謂實地調查,是經過專門訓練的民族學工作者親自進入民族地區,通過直接觀察、具體訪問、居住體驗等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注:參見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頁。)它包括許多具體的調查方法,如觀察與參與觀察、個別訪問、調查會、問卷法、譜系調查法、自傳調查法、定點跟蹤調查法、文物文獻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較研究法、歷史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綜合研究法、數理統計方法也成為民族學研究的方法。(注:參見宋蜀華、白振聲主編:《民族學理論與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頁。)但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學進行的心理研究問題來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一直束縛著研究者們的頭腦,因此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一些研究個體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學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學的實地調查法(親自到民族地區體驗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者為本民族成員,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發展中的共同規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間去,也很難得出客觀和公正的結論,因為民族個體的心理現象千差萬別。一般的學者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依靠文字資料,因此熊錫元先生倡導的使用實地調查法進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要加強民族心理的調查與研究——〈民族心理調查與研究:基諾族〉序》,《民族理論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學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學研究方法相同,即從選題開始,經過文獻綜述,形成假設;選擇研究類型,對變量進行分類;選擇被試,制訂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資料,得出結論;最后撰寫科研報告。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一般采用非實驗法,而非實驗法又有五種具體方法,它們分別是調查法、測驗法、實地考查法、歷史研究法、地域比較法。(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心理學者使用這些比較規范的研究方法,在個體民族成員心理和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且對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進行了對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理論方面內容很分散,很難從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總結某一民族或整個中華民族的心理發展規律。另外,民族學和心理學在具體研究方法上有許多雷同之處,但由于雙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許多重復的研究項目出現,改變這種狀況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學研究的發展前景
民族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的、交叉性的學科,盡管在定位、概念、內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隨著各民族物質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將受到普遍關注,民族心理學研究前景光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學和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已勢在必行。屬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疇的內容很多,我們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問題無一不與民族心理有關。例如,在處理兩個民族關系問題時,如果不了解這兩個特定民族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特點,從而對他們的行為做出預測,就無法制定出解決民族關系問題的對策。筆者在甘寧青地區研究民族關系問題時經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數民族群眾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時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員之間的糾紛上升為民族關系問題。(注:參見徐黎麗:《甘寧青地區民族關系發展趨勢》,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頁。)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時,如果不考慮各個民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即使這些政策能夠幫助各個民族發展經濟和文化,他們也不會接受。在西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盡管從長遠角度來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這一政策,因此執行難度較大。(注:參見郭正禮主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疆民族關系的對策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頁。)另外,諸如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等均與民族的心理活動有關。因此民族學界要深入地進行民族研究,必須與心理學界建立廣泛和長期的聯系。從心理學界來說,盡管心理學在理論和方法上日趨成熟,但民族心理學作為它的一個分支,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民族學界長期以來積累的各種實地調查材料和理論研究成果,均可以成為心理學工作者進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學和心理學攜手研究民族心理問題勢在必行。如果合作得當,中國民族心理學研究將結出累累碩果。
在民族文化與文化關系基礎上,民族文化是弘揚民族精神、民族發展的關鍵,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對提高民族素質和構建民族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主要作用具體表現如下:第一,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目標,是教育發展主題之一,教育從根本上來講就是一種文化象征,是人類發展和壯大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教育在整個文化發展中不僅對文化傳遞和文化構成起著主體作用,還是促使人類將物質財富轉化為精神財富的關鍵,因此在文化教育中培養和造就學生與文化發展相關的創造力,進而促進文化的更新和發展,同時通過民族理論文化教育使青年不斷提高民族意識,增添其民族自豪感,對增強我國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第二,加強民族文化教育為各民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匯聚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加注重培養人們道德、智慧和文藝修養等方面的教育,在對這些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的同時還要保護我國各少數民族文化,對各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整理和研究,推廣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加強民族文化理論教育還是開啟青年學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加強民族文化理論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愛國精神、人文素養、民族精神等,民族文化理論教育正符合學生的心理成長需求,它可以將學生代入民族文化發展藝術空間中,以此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為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團結奠定基礎.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關鍵動力,加快少數民族經濟和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就需要不斷提高人們對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但是發展民族文化是要建立在和諧民族社會關系基礎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關系,才能使政治環境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促進少數民族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不同民族在歷史發展中積累了不同文化,諸如藝術、歌舞、醫藥、飲食、信仰等,這些民族傳統文化都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很多民族經濟的發展大多是依靠這些傳統歷史文化,由此可見民族文化是促進民族經濟發展的關鍵.
2民族理論教學中民族文化教育面臨的問題
2.1民族文化意識薄弱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化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越來越趨向多元化發展趨勢,這極大的開闊了學生眼界,拉近了學生與全球文明的距離,為提高學生世界認知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礎,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由多元化文化發展演變而來的,這些在不同程度上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存在一定影響,同時由于學生思想意志比較怕薄弱,容易受其他國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學習意識淡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青年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漠視,將導致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缺乏自強自律意識,而青年學生作為我們國家發展的未來,解決他們存在的這些問題有尤為重要,如果不解決學生這些問題,任之發展最終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存造成利影響,國家民族凝聚力會越來越薄弱,未來我國國民綜合素質也會越來越差,這將嚴重阻礙國家的文化和經濟發展.
2.2少數民族出現斷代現象
我國少數民族發展歷史久遠,但由于大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在我國偏遠地區,同時少數民族人口較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部分年青一代少數民族居民開始離開原居地,涌入城市,這就使該部分少數民族人口越來越少,加之遠在異鄉的少數民族青年已經開始與其他民族通婚,久而久之,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無法繼承和發揚出去,同時不斷的通婚使原留有本少數民族血統的傳統少數民族居民越來越少,甚至出現斷代現象,斷代少數民族文化無法追尋其根源,不利于少數民族文化教育的開展[2].其次,由于部分少數民族堅持原有固守的文化傳統觀念,一些陳舊的民族傳統阻礙了民族的發展,與當今經濟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不適應,這種單純固執的保留原始民族傳統文化,使民族文化的發展觀念扭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創新、同時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發揚光大,通常這部分民族將自己孤立起來,不能接受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實際生活環境脫節,出現封閉、傳統、落后現象,這將加重該民族文化斷代現象.
2.3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中變異
縱觀我國民族文化發展歷史都經歷了不斷的創新,也是不斷地融入新的文化形式的歷程,因此民族文化在與現代文化結合中變異是我國民族文化能夠不斷發展和得以保留的關鍵,是我國民族文化不斷適應歷史變遷的重要基礎,正常的民族文化變異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發展的,而在民族理論教學中,一些非正常的民族文化變異將會逐漸淡化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特點,一些民族文化盲目結合外來文化,將外來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這意味著我國民族文化被一點點吞噬掉,并沒有達到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過程中,汲取現代文化精華發展民族文化的目的,而是使民族文化變得越來越不完整,使民族文化失去了本民族歷史成長痕跡,失去了本民族特色,由此可見這種外來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沖擊,嚴重影響了民族理論教育和發展,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存在較大阻力.
3民族理論教學中強化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增強民族文化意識
增強民族文化意識是加強民族文化教育的關鍵,只有使年輕學生認同民族發展歷史,樹立正確民族團結意識和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學生內心.增強民族意識,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識,將我國有特色、有趣的民族文化發展歷程普及給學生,使學生對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同時教師還要從歷史方面向學生普及,我國56個民族的由來和發展,以及少數民族為我國統一作出的貢獻,使學生具有民族團結意識,使學生對民族的發展和民族的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增強學生民族文化意識[3].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增強學生民族文化意識,需要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加強民族文化啟蒙教育,社會要加大媒體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諸多方面的啟發,引起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視和關注,提高學生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意識.最關鍵的民族文化教育還是在學校,學校教師要營造民族教育氛圍,使學生在民族文化氛圍下,加深對民族文化的好感,以此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民族文化的意識.
3.2尊重多樣化文化教育
增強民族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單純的學習和發揚某個少數民族文化,而是要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汲取我國各個民族文化精華,尊重多樣化文化教育,以此促進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發展,這主要是指不僅要體現各個民族的特色,還要將這些民族文化都圍繞著中華民族文化進行統一,達到我國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我國民族文化教育中尊重多樣化文化教育的觀念,近年來受到不少外國留學者的追崇,一些國外留學者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文化多元化特征選擇到我國進修中國民族文化,將56個民族融入到一起,將多元化民族文化統一共同發展正是增強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的關鍵.此外尊重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也正說明了我國以人為本,尊重少數民族發展的民主政治,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觀[4].
3.3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環境
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環境是強化民族文化教育的關鍵,教育環境主要包括教師隊伍、民族文化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我國教育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其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發展是促進我國整體教育發展的關鍵,因此應營造教育環境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環境,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在高教育水平教師指導下,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5].此外教育部門要重視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視對民族文化課程內容的設置和安排,民族文化教育內容要涉及民族發展的歷史、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特色等方面,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以此增強學生民族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只有使學生對民族文化有了正確認識,才能促進學生將我國民族文化知識不斷發揚光大,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持續發展,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
4結論
綜上所述,在民族理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向學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識,使學生對民族文化知識有進一步了解和正確認識,以此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不斷的學習和了解民族文化發展歷程,培養學生民族精神,以此解決民族理論教學中民族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發揚和繼承奠定有利基礎,同時也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作者:高云峰 單位:赤峰學院
參考文獻:
〔1〕熊錫元,王希恩.民族理論書簡———關于中國民族理論學科特色的討論[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13(04):104-105.
〔2〕張謀.二十年,中國民族理論之路蜿蜒而輝煌———1998年冬季首都民族理論研討會綜述[J].民族團結,2015,10(01):190-191.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順字主要是指應當處理好字和腔之間的關系,它們是聲樂演唱中不可忽視的組成元素。傳統民族音樂在順字方面強調“字正腔圓,腔隨字走”,在王品素教授的聲樂教學中同樣極其重視對字和腔的運用。在順字要求方面王品素會根據發音特點來進行小練習曲的編制,在練習過程中改掉學生不正確的吐字習慣,強調吐字練習中的“咬字頭,展字腹,收字尾”,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過程中氣息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字頭、字腹還是字尾都需要交代清楚。在對字句進行串聯的同時還需要處理好其中的速度問題,切實體現民族聲樂演唱的流暢性。
(二)順嗓子
所謂的順嗓子主要是指演唱過程中字、氣和聲的統一,這對于民族聲樂發聲而言至關重要,順嗓子對于氣和聲的處理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若是將嗓子視為一種樂器,那么勢必需要從字、氣和聲來協調好彼此之間的關系。無論是順字、順氣還是順嗓子都是民族聲樂演唱練習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良好嗓音的形成需要全身機能作為補充,這是由于順氣過程中氣息作為力量的主要來源,因此聲樂演唱過程需要體現出氣息的綿長和扎實。在氣息的支撐下喉頭能夠得到盡可能放松,這對于良好嗓音條件的獲得極其重要。可見,金屬質地的嗓音需要從喉頭位置入手,找準氣息的切入點。
二、王品素教授民族聲樂教學技巧
(一)對西洋聲樂教學理論的有效借鑒
王品素教授認為西洋聲樂理論無論是聲樂訓練方法還是音樂處理都顯得更加細致化與具體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她也借鑒了大量的美聲訓練方式融入自身的教學過程當中。王品素在民族聲樂練習設計方面通常會根據演唱者不同的音色與音質來經常音域寬度的設計,這樣的氣息顯然更加掌控。
(二)關于聲樂作品的音樂風格
王品素教授認為民族演唱風格形成與民族心理狀態、民族生活習慣以及民族語言之間有著必然關聯,針對民族聲樂演唱有顯著特色的學生應當在盡可能保持其特點與風格的同時實現對其演唱技能的全面培養。作品風格對于發聲訓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針對演唱較富有特色的學生王品素教授認為教師首先應當從學生聲樂演唱的風格特點出發,通過敏銳的聽覺來指導學生的演唱,比如藏族民歌演唱中的裝飾音、蒙族民歌中的高顫音或是維吾爾族民族中的擺動音等,這些特殊的聲樂演唱風格與漢族聲樂作品演唱顯然存在著較大差別,我們需要從不同的地區聲樂特色來對學生的聲樂演唱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在保留原有演唱風格的同時,關注到學生吐字、氣息及共鳴的處理,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演唱習慣,在聲樂演唱練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漢族與其他民族聲樂作品結合訓練的方式來提高民族聲樂教學的覆蓋面,甚至可以借助國外古典曲目來輔助教學。
2學校視野下的民族文化傳承現狀
少數民族學校在傳授主流文化的同時,還要擔負起傳承本民族歷史文化和培養本土人才的重要責任。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的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存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傳統文化流失
我國一些少數民族至今沒有自己的文字,文化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校文化傳承的難度,導致了傳統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現有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識為主,忽略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此外,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但是對民族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是導致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傳承流于形式
有的學校實行雙語教學,但僅停留在翻譯教材,根本沒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內容,僅僅流于形式。國家要求少數民族文化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但是由于缺少相應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導致學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傳承流于形式。
2.3學校教育與家庭和社區教育分離
我國的民族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區和學校一起發揮文化載體的教育功能的結果。然而,現今大部分民族地區實行的是全國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勞動技術的培養,脫離了當地實際生活環境。
3民族地區學校民族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透視
3.1對少數民族文化內容的誤解
由于課程知識作為國家法定知識過多地體現了國家利益,結果使得鄉村社區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嚴重地忽視了,并且由于“傳統”與“現代”、“野蠻”與“文明”、“落后”與“先進”、“城市”與“鄉村”、“西部”與“東部”、“漢族”與“少數民族”、“地方大民族”與“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過于僵化的“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及其在國家發動的過于強制的“政治運動”或“經濟改革”實踐,使得西部的、鄉村的、少數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標定為“傳統的”、“落后的”、“待開發的”、“待發展的”。雖然強調民族文化傳承的使命意義,但是卻沒能從學生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沒能消除學生對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誤解。
3.2少數民族本土課程流于形式
我國各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內容在進行跨文化教育時,大多數是效仿漢族。要改變這一點,第一個難關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統性,只有做到這一點,少數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傳承才得以進行。比如本民族的語言,少數民族學生天天在用,但在統編教材中卻無這方面相應的內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語文這一內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領導者,從來不把這樣的課文列為正式課程。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民族語文是一根拐杖,學習民族語文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漢語。”按照這樣的理解,民族語文永遠是輔助品。歸根到底,民族語文還不算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成急需用的進不了教學內容,不急用的卻塞進了教學內容。
4對策和建議
4.1強化民族認同,重視民族教育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取決群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學以及考核機制等。將民族文化傳承與學生發展結合起來,展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覺意識。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課程的開發,重視教師作用
民族地區學校具有獨特的環境資源、課程資源、師資隊伍和普及傳播優勢,完全有條件開發民族文化校本課程,以傳承、發展民族文化。建議編寫適合少數民族學生智力發展地方和學校課程材料,適當增加具有民族特點的教育內容,使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教育實施的主體是教師,應特別注重教師作用。在少數民族地區,應為教師提供語言適宜、文化適應的素質培訓。有學者認為,教師的價值觀改變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學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師各方面的發展,為文化傳承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要求,經審核準予畢業,其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或其他畢業實踐環節)的成績,表明確已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學士學位。”
一般而言,畢業論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理論特長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它分為論文準備、課題研究和論文完成三個階段,具體包括查閱資料、選定題目、撰寫提綱、實驗研究、論文撰寫等幾個主要環節,因此,它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必須有團結協作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隨著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在大量的精品課程不斷涌現的同時,畢業論文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畢業論文的結構體系和完成模式上基本沿用以往的民族院校的模式,故在畢業論文的實踐中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和不足。畢業論文的質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已成為高校目前急需研究解決的課題。
一、當前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因素:
我院有計劃內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1500余人,擴招后的招生對象雖然面向全國,但生源主要來自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分別為回、藏、蒙、滿、東鄉、裕古、土族、維吾爾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習慣、生活習慣的特點、使它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實踐能力方面,甚至語言方面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另外在大學期間,幾乎所有的大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保證英語四、六級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提高,特別是在做畢業論文時,許多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基本實踐技能、獨立思維能力、論文的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能力偏低或參差不齊的現象,同時由于畢業論文完成時間有限,所以大多數學生只是臨時抱佛腳,畢業論文的質量自然難以得到保證。
2.教師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我院校畢業生數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因此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加之教師還要承擔其他教學、科研等任務,勢必造成指導教師短期內教學工作量的洪峰,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畢業論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小題大做,研究內容雷同的現象,以至于有的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指導上仍不夠認真,投入不足,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盡管院校為了確保畢業論文質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由中級職稱以上教師負責的指導小組等,但由于畢業論文時間過于集中,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指導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不能放開選題外,還表現在指導教師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是要求學生按照他的思路去研究、構思。這種指導方法是理論教學中的以教師中心的思想在實踐教學中的延續,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創造熱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造成學生不敢獨自涉獵新的研究領域,這也是畢業論文質量難以提高的一個原因[1-2]。
3.其他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連續增加,而教學資源的投入又相對滯后,因此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一些實驗室的場地和設施明顯不到位,從而限制了本科畢業論文的進行和質量。
最近幾年學生考研和就業壓力對畢業論文造成不小的沖擊。據調查,有些班級考研人數比例達到一半以上,競爭日益激烈,考研學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畢業生擇業在時間上正好與畢業論文重合,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好工作, 有些就把畢業論文放到了從屬位置,對論文的實驗工作投入明顯不足。有些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崗,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3-4]。
二、民族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新形式探索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計劃規定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三基)”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提高獨立工作能力,達到培養我院醫學生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畢業論文工作,學生應掌握檢索文獻、撰寫綜述、課題設計、收集資料和撰寫論文的基本程序與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具備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根據我校的具體特點以及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論文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畢業病歷,其基本內容按順序包括《任務書》《指導教師評閱書》《誠信聲明》《畢業病歷正文》《評閱教師評閱書》《答辯書》;
1.為了加強管理,提高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質量,根據我校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訂《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病歷工作管理暫行相關要求》;
2.為了使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運行過程程序化、規范化、常規化,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畢業病歷流程圖》;
3.依據選題指南在指導教師的監督下完成《任務書》的填寫:
同學們可在實習醫院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同時參考我院提供的“選題指南”確定畢業病歷題目,畢業病歷的選題一般從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出發,滿足大學生的基本能力和要求,選題確定后原則上不得更改,確需更改的,需經指導教師認可。學生根據指導教師下達的《任務書》,認真查閱文獻資料,制定研究、實踐方案,收集臨床病例,進行畢業病歷的撰寫準備工作。
4.指導教師完成《指導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畢業病歷進展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及時調整,以確保畢業病歷的質量,畢業病歷完成后,指導教師或指導醫師對學生寫好的畢業病歷應仔細審閱,認真寫出初稿評語,做出恰當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提出評分意見,然后指導教師畢業病歷應與學生一起,充分討論修改和總結工作。
5.學生認真撰寫《畢業病歷正文》:
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要求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所選定的某個疾病進行系統問診、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初步診斷、鑒別診斷和診療計劃等,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撰寫,在上述基本程序與方法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
同時學生應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完成畢業病歷,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禁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學生要簽署誠信聲明,文責自負。
6.評閱教師完成《評閱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答辯委員會指派具有資格的教師評閱學生的畢業病歷,評閱教師依據“畢業病歷的基本內容和格式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內容是否“正確、完整、全面、嚴密”,同時評閱教師依據“評閱教師評閱書”基本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學術水平和撰寫質量如何,文字表達、專業術語及綜合分析的水平。
7.答辯委員會完成對該畢業病歷的答辯程序:
在主管教學院長負責之下,成立答辯委員會,同時要組成答辯小組,答辯小組按照專業分為內科組、外科組、兒科組和婦產科組,每組有3-5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和1名答辯秘書組成。畢業病歷答辯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其他教師、學生均可自愿出席。答辯程序主要包括:學生陳述答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答辯秘書負責記錄答辯小組評定等級答辯小組組長作簡短的答辯評價,上述答辯的主要過程原則上應在30分鐘內完成,通過答辯以觀察和掌握學生對答辯委員所提問題的理解是否透徹、專業知識掌握情況、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諸方面的情況。
通過對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的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建立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畢業病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模式,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的撰寫,在病歷書寫、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臨床病例、改善醫患溝通、制定實踐方案、增加對該疾病的見解及認識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因此做好畢業病歷的理論和實踐工作,對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臨床工作作風和實際臨床工作能力,對全面提高我校醫學院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學士學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畢業病歷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中國高教研究,2012,(9):78-79;
[2]鄒吉高,嚴贊開。關于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若干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11,(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