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6: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測繪工程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CDIO是構思、設計、實現)及運作的英文縮寫,CDIO的基本教育理念以產品從研發到運行的完整生命周期為載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工程學習中的各類實踐環節。將CDIO教育理念引入實踐教學是國內外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測繪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工科專業,不僅注重測繪理論的學習,同樣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在高素質的測繪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過程中,相關專業課程的課程實驗和工程實踐環節和體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測繪工程專業實踐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引入CDIO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需重點考慮:(1)加強校企合作,挖掘校企合作平臺的深度融合機制。目前,已有較多的煤礦企業、測繪企業及知名測繪廠商等與我院建立了形式多樣的友好合作關系,下一步需根據測繪行業的特點來夯實雙方的合作基礎,其根本途徑是,尋找校企合作的利益鏈、建立雙方靈活多樣和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與工程實訓的深度、廣度和作為企業“準員工”的角色度。校企合作平臺長效機制的建立不僅可以緩解學校教學實習經費緊張的問題,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走進企業,深入直觀地了解所學理論知識行業中具體應用的機會;(2)搭建校內多層次的綜合型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以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為依據,對現有實驗示范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實訓平臺進行整合、優化,對實驗教學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和統一規劃并進行功能劃分,為學生提供從低到高、從專業、創新到綜合能力訓練的適應項目化教學需要的多層次的完整平臺。優化后的教學平臺既保持原來優勢,也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及后續發展需要;(3)設立特色實驗室。根據專業需求,結合專業特色,增加綜合型、設計型及創新型實驗的比例和深度,并進行全校范圍內的實驗資源共享。
(二)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職業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不同于學歷文憑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密切關聯于某一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全面反映了某一特定職業所必須遵循的行業標準和相關規范,以及特定行業勞動者從事這種行業所應具備的實際職業能力和素養。雖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興起的較早,但是發展至今一直未能與高等教育培養人才掛鉤。高等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是從業證書申請發放和登記注冊過程中一種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在國際上,專業認證制度體系較為完備的國家基本上都將專業認證制度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直接關聯。就測繪工程專業而言,盡管不同高校在基礎和專業課程設置的數量和名稱上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這一課程設置模式,課程體系在學分、學時、比例上也大同小異,區分度不大。參考國際發達國家專業認證制度和體系的經驗,我國在測繪工程專業人才上的培養體系方面,可以嘗試針對測繪行業的某一執業資格(如“注冊測繪工程師”)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來組織安排測繪專業課程體系,即大學一年級安排數學、力學類及專業基礎課程來進行綜合培養,大學二年級在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以專項課題形式(如地形圖測繪、數字攝影測量等)參與實驗、實訓,大學三、四年級進入專業模塊課程培養。模塊課程的設置要與職業資格所遵循的標準和規范有機結合,如此的模塊課程設置不僅可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后續持續發展提供驅動力,而且也為將來職業認證與專業認證掛鉤做好積極準備。此外,此種課程設置思路也可保證測繪學科的相關知識以結構層次化而不是零散化、雜亂無章的形式進入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對測繪學科知識的整體認知。綜上所述,根據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可以設置科學合理的測繪專業方向模塊化課程替代原有的學科專業課程,并根據職業資格的能力要求有所側重,分布合理的課時,搭建新的測繪工程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
(三)將科研能力培養引入相應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及學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顯,社會對工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素、結構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也對高校培養人才的工程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空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測繪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也急需培養高水平的工程創新人才。但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對不同工程專業的興趣選擇對其工程能力能否養成及持續增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高等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學生的工程能力的培養更應關注其對不同工程專業的個性化選擇,以確保學生能夠在結合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構建自身的合理知識結構,促進自身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此:(1)可在本科生日常教育教學中建立“科研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和興趣選擇參與科研導師的相關科學研究課題。通過直接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或在導師的指導下,在第二課堂中通過各級各類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學科競賽、畢業論文(設計)、畢業實習、生產實訓及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等各環節為載體來完成自選或感興趣的科研項目。學生通過直接參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科研項目的工作,盡早接觸測繪學科前沿,既增加了學生科研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又可在實戰中促進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的提高;(2)美國工程與技術鑒定委員會研究制定的工程評估準則對工程專業學生的能力共提出了11條標準,總結起來基本上是強調所學專業的工程實踐能力、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學習能力、職業素養與職業責任感。這些基本能力和素養的形成是基于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整個教育教學計劃、專業培養方案,特別是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結合現代信息化及學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來更多地考慮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如GPS現代定位技術與信號處理領域的交叉融合,數字攝影測量與數字圖像處理及計算機視覺學科的交叉融合,地理信息系統(GIS)與網絡信息技術及軟件工程領域知識的交叉融合等),通過上述不同領域知識的交叉融合,可為學生提供較為先進的測繪學科發展前沿信息,提高學生對測繪專業的學習興趣,增強專業方向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為學生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多學科交叉綜合的較為寬泛知識背景,在此知識背景下,可使學生對測繪學科及其工程領域的現存問題有一個清醒全面的認識和把握,繼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以促進復雜測繪工程問題的有效解決和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高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已不能滿足日漸增長的研究生數量及培養質量要求。高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逐漸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是以工程應用為自身特點,以培養工程技術和技術管理類型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在聯合培養模式下,高校與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能夠相互合作,不僅降低了培養成本,更提高了培養質量,是加快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
近年來,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培養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之間逐漸興起。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方案的確定上主要突出“測繪工程應用”的特點,學生所學課程除國家教委規定公共基礎課外,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設置上靈活多樣,緊密結合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特點,既滿足國家教委對工程碩士課程設置的要求,又實實在在讓學生學到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業務急需的知識。雖然培養方案和管理體制尚有待進一步改進,合作機制仍需完善,但該培養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各培養單位之間交流,充分利用優質教學、實踐資源,有效提高培養質量、降低培養成本。因此,逐漸被廣大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所認可。
3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目標
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建設的目標是:“形成以高校為主體、以單位為依托、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參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多樣化、協作監督制度化的聯合培養模式。”
顯而易見,總體建設目標的形成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形成并實現多個子目標,才可以順利達成。
3.1以高校為主體
研究生來自高校,始終離不開高校培養,高校具備強大理論教學和師資力量優勢,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設好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基礎,要充分發揮高校在聯合培養基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3.2以單位為依托
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在研究生聯合培養中的設備、資金、創新、場地等方面優勢,單位指導老師長期從事具體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工作,相比較高校指導老師,有一定的實踐業務優勢,可實現更加全面均衡地培養研究生。
3.3以學生為基本
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培養研究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根據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最新需求確定內容,如天地圖、數字城市、地理國情普查等大型項目,讓研究生參與項目的設計、建設、驗收等關鍵環節,全面提高研究生學術和實踐能力。
3.4參與主體多元化
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的業務范圍和工作領域隨著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拓寬,地理信息系統、遙感、三維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等方面技術持續發展,給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帶來了多個研究主體,為聯合研究生培養開啟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3.5運行機制多樣化
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競爭性的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研究生培養對接市場需求,基地建設的制度化、單位對基地建設的內需化。同時,采用教育、咨詢、開發、服務、共建實體等多種形式,將多元主體的作用發揮出來。
3.6協作監督制度化
為更好保障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法權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同時對聯合培養單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須在高校和聯合培養單位之間建立起協作監督制度,實現高校、單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監督的培養機制。
4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
4.1實行雙導師制
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聯合培養碩士生,學校聘請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副高職稱人員擔任校外導師,一般校內導師負責學生基礎理論指導,校外導師負責學生實踐環節,雙方共同指導學位論文。
4.2合作項目聯合指導
校內外單位合作承擔科研項目,以項目為依托共同培養研究生,通過開展項目科研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專業碩士實踐能力提高的目的。
4.3畢業論文相互審核制
為切實提高論文質量,對于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嚴把撰寫論文各個環節的質量關。聯合培養院校和科研生產單位專家參與研究生開題報告、論文中期檢查、畢業論文審核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嚴把學位論文出口關,在畢業論文審閱過程中,先有聯合培養院校和基地導師進行指導審閱,再以盲審的形式送外校導師或基地導師審閱,二級把關,確保論文質量。
2本組畢業設計工作總結
我在本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對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學的畢業設計指導,對本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總結如下。
2.1確定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至關重要
畢業設計選題要符合本專業培養方向,與本行業的實際生產緊密結合,能夠綜合運用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用。2013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生是我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的首屆畢業生,學院領導對首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尤為重視,要求畢業設計應一生一題,且從學院成立就積極聯系蘭州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兄弟單位以收集測繪生產中急需研究的課題,以便我們學生的畢業設計能夠緊密聯系測繪生產實際。在制定畢業設計題目時,按照學校、學院的要求,結合測繪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我主講的工程測量學課程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我擬定了CASS7.0軟件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基樁控制網測量方法研究、客運專線無砟軌道施工工藝及安裝測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樣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隱蔽地區地物點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個畢業設計題目,供學生選擇。經過畢業設計動員及選題會,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學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愛好及就業去向選擇了其中的四個選題,后因生產單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兩位同學到中鐵十七局“蘭渝項目岷縣工區”去進行生產實習及畢業設計,結合生產實際,兩位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隨后進行了調整。四位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及變更情況見表2。
2.2制定適合學生的設計任務是畢業設計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個人智商的差異和十幾年知識積淀的不同使畢業生在基礎、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指導教師在安排設計任務時,既要考慮學生的整體水平又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與學生基礎、能力相適宜的畢業設計任務,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個人能力范圍內,積極有效地展開畢業設計工作,這是我們的畢業設計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導的四位學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Studentsong可以說是班上綜合能力比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據四位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結合四位同學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我在安排設計任務時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無砟軌道施工工藝,掌握無砟軌道施工測量方法,分析安裝測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設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鐵路施工方面的課程并未學習,Studentguan要在補充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畢業設計工作,任務比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樣的主要方法及步驟,分析GPS-RTK工程放樣的精度及影響因素,總結RTK進行工程放樣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項,任務適中;而yu,song兩位同學結合自己生產實習的中鐵十七局蘭渝項目二工區的實際工作,分別對蘭渝鐵路LYS-3標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屬設施的施工測量方法進行總結,并分析其測量精度,設計任務相對比較小。這樣,三位同學都能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期完成設計任務。
2.3答疑與檢查是畢業設計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作為測繪工程專業的必修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主要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訓練過程。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學過的多門課程的知識,有些知識學生可能印象已經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經忘記,指導教師要在畢業設計開題時安排好設計的內容和進程,學生在必要的知識準備的前提下按照設計任務書的進程開展設計工作。在設計的每個階段,指導教師應對本階段的工作任務、要求、擬完成的工作、設計方法做以部署,并隨時與學生溝通,做到及時解決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設計的正常進行。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隨時對學生設計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解、檢查,督促畢業設計工作進程。
2.4撰寫畢業論文是畢業設計的重要環節
畢業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展開設計工作,以期在知識運用、程序開發、文獻檢索、論文撰寫等各個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畢業設計的成果常以書面的形式表現,這就是論文部分。畢業論文應該結構合理、觀點正確、語句通順、格式及文整符合規范要求,這些方面指導教師應嚴格把關,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2.5答辯是檢驗學生畢業設計的重要手段
畢業答辯是畢業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答辯可以有效地檢驗學生畢業設計的成效,因此,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應充分重視答辯環節,做到:1)指導教師在答辯前就答辯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如論文陳述時間的控制、答辯PPT的制作及重點內容的總結與陳述等;2)學生應按答辯要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熟悉個人畢業設計的內容、畢業設計主要內容的提煉、設計與制作具有個性風格的答辯PPT、論文答辯PPT的放映操作、陳述內容及時間的合理控制;3)通過預答辯發現問題并進行完善與總結,既可使陳述內容與時間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如此,只有學生在答辯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證答辯時的萬無一失。本組四位同學答辯現場發揮正常,對畢業設計的陳述條理清楚,能抓住論文的重點,能夠正確地回答答辯組老師及專家提出的問題。通過答辯組老師與專家評議,本組四位同學都順利通過答辯,Studentguan畢業設計成績為優秀。
2.6發現問題與不足
本屆畢業設計工作中發現,在生產單位進行畢業設計能夠緊密結合測繪生產實際,但由于生產單位的工作任務安排比較飽滿的原因,學生的畢業設計時間比較難保證,這對畢業設計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產單位進行畢業設計,應該提前返校進行論文的撰寫,這對有效地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是必要的。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3)02-0166-01
一、引言
測繪工程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強的工科專業。如何辦好這個專業,是我們測繪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與應對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測繪工程專業技能
(一)測繪工程的理論技能
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有較好的數理知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語言等知識基礎;具有扎實的測繪學科理論基礎。具備大地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地籍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和海洋測量等技術;具備對圖像圖形進行合理的處理,能進行圖形圖像信息處理設計,能編制各類地圖的能力,熟悉有關的測繪方針與政策、法律與法規等。
(二)測繪工程的實踐技能
測繪工程的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與綜合技能等。基本技能主要注重于對測繪儀器的操作訓練,專業技能主要注重于測繪技術的應用訓練,而綜合技能主要注重于對測繪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訓練。
(三)測繪工程的科研技能技能
要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培養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測繪學科的理論功底,了解測繪工程專業的最新發展,具備查詢文獻和文獻綜述的能力,訓練規范撰寫科研資料的能力。
三、培養測繪工程專業學生技能的實踐
(一)抓好基礎教學,著力培養理論技能
理論教學仍然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理論技能的重要陣地。通過開設《數字化測圖》、《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等理論基礎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教學組織時,選用國內最好的教材,選派教學經驗最豐富的教師給學生上課。
理論知識傳授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點,實時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要充當好演員的角色,要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敢反思、敢辯講、敢設問,要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講,允許發表不同見解和觀點,對不同學生爭論的問題要慎重對待,正確處理。教授學生知識很重要,傳授好的學習方法更重要,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優化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專業技能
課程教學是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必須途徑,是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的支架。因此,建設好課程,組織好課程教學,構建好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實現的基本要求。課程教學照樣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能力培養為重點,注重學生素質、知識以及能力的整體構建,充分重視學生知識的橫向拓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重點加強對新技術與新設備使用能力方面的培養,充分體現測繪知識的應用性。
(三)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教學是將知識進行運用,落到實處,從而轉變成了能力,它是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并分析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形成創新精神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
1、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對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與環節進行整合與精簡是有必要的。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好具有操作性強的教學文本。如:實習、實驗教學大綱,各項技能規范要求等。一般來說,實踐教學主要是突出作業方法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創設一定的條件,學生通過利用課程設計或綜合實習,針對測繪工程實際,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感受,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樣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潛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的優良品質。為學生能夠順利進入社會,適應社會作準備。
2、建立好實習基地。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的技能除了要以人為本之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培養的成效,還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實驗條件,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還要適時改善實習教學條件,及時更新測繪儀器設備(如:全站儀、GPS、GIS軟件等)。條件有限時,可以和社會實踐工程與企業加強聯系,形成良好的互動,以實現技術和理論、經典和現代、前沿和基礎的有機結合,加強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開發。
3、嚴格教學管理。堅持實習跟蹤服務。學生在校期間,實習的項目有很多,有的在校內實習,有的在校外實習,特別是在校外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監控、檢查和指導。指導教師要跟蹤指導,跟蹤檢查,對學生的出勤率及表現等進行現場考核;當發現學生有不規范操作行為時能夠及時糾正;能隨時隨地的解決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學生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的訓練,學生也會因習慣而表現出自然,高度地重視規范行為,慢慢達到規范的要求。
(四)加強科研意識的培養,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20
Shallow theor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kills Competition
for Innovation Talen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WANG Zhiming, HUA Xionghong
(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mprehensive skills contest for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Wuh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competition, Analyses the skills competition for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skills competition; innovative talents
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隨著空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行業處在一個技術革新的時期,對測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必須具有較高的信息獲取和信息綜合處理能力。專業競賽作為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載體,使眾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對培養他們的工程意識、科學態度、團隊精神、組織能力、競爭實力等綜合素質起到很好的作用。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作為培養測繪創新人才的“教育之都”,近幾年積極探索技能競賽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作用,以測繪技能競賽為平臺,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1 探索測繪技能競賽實踐模式
測繪工程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院積極探索如何培養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等問題。探討技能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根據學生和行業發展的最新特點,學院測繪技能競賽內容包括測繪儀器操作競賽、專業軟件設計比賽、科技論文、工程方案設計和內業成圖五個板塊。儀器操作競賽主要包括測繪基礎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比賽相結合的方式。實際操作比賽三等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兩項內容,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際儀器操作能力和測量成果計算能力。專業軟件設計比賽主要是讓學生根據大賽組委會提供的參考題目進行設計、編制。科技論文寫作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寫作水平。工程方案設計就是提供一個工程項目,讓學生對工程進行整體的工程方案設計。內業成圖就是給學生提供測量數據,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成圖。通過技能競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舞臺,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 技能競賽對培養測繪工程創新人才的作用
2.1 技能競賽能激發創新能力意識
測繪技能競賽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系統整理和實踐運用的過程,集中體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協作精神。通過技能競賽達到知識的積累,形成自己對新事物的認識,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新的科學知識點和方法論,激發學生主動參加創新活動的想法,找到學習與生活的樂趣,增強創新自信心。如在學院每年幾個月的測繪綜合競賽過程中,軟件設計競賽和論文寫作,學生要查閱各種資料,要獨立思考、綜合研究,這樣能體現他們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他們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學院各種層次的實踐訓練和競賽,促進了他們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個性鍛煉,使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每年獲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資助和武漢大學立項資助的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多達幾十項。
2.2 技能競賽能有助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
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競賽活動,把所學的知識聯系實際,競賽活動中空間、時間、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應用,多角度和多層次的實踐,對他們的影響也是多方位的。競賽活動的準備階段,學生要鞏固已學知識,對新知識點要查閱文獻資料;面對競賽論文和程序要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競賽檢驗了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培養了學生外業數據采集以及內業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深化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和才干。這種實踐訓練和科研訓練,使學生在碩博士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學院碩博士階段科研取得優異成績單的學生都是在技能競賽中得到訓練的學生。
2.3 技能競賽能促進學風建設
良好學風的建立和形成是個系統工程。學風建設也需要很多載體,這些載體對形成良好學風有一定影響和作用。技能競賽所強調的,就是掌握基礎知識和運用基礎知識到實際的完美結合。從競賽過程中,學生能深刻體會自己理論上的膚淺,計算機編程能力的不足,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缺陷,更能明白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更能體驗到學習的內容是自己渴望和需求的知識、是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有著現實意義的知識。學院每年參加測繪技能競賽的學生多達800人次,促進了學院良好學風的建設。
2.4 技能競賽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測繪學科的內涵和性質決定了在測繪實際工作中,無論是外業儀器操作,還是內業數據處理都要求嚴謹求實、精益求精。參加綜合實踐技能競賽可以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在參加比賽進行準備時,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難題,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能集體想辦法、出主意,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鼓勵,體現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競賽過程中,同學們配合默契,和諧有序地完成觀測、記錄和計算任務。通過競賽,讓同學們在實踐中體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感受競爭與合作,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培養了他們團隊協作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3 技能競賽對測繪專業教育教學推動作用
測繪技能競賽是具有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比賽。通過競賽,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增加學生實踐環節,是對學生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通過競賽,能發現學生實習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改革實驗教學項目和內容,改善實習環節,使實驗效果更加顯著。技能競賽,要求輔導教師和評委老師有牢固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實踐操作規范的教學思想,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升。同時競賽過程中,要求競賽組織者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有規范的競賽管理制度;要求有良好的競賽場所和環境等。通過競賽,能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識了解,能及時完善實驗教學內容和環節,對專業教學有推動作用,能促進測繪創新人才的培養。
4 完善競賽激勵機制,促進人才培養
有效地競賽激勵機制,是做好測繪技能競賽的有效措施。學院從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從制度和機制等方面加強引導。先后出臺了《測繪學院科研創新能力突出本科生破格保送研究生工作辦法》、《測繪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獎助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基金支持學生參加競賽、科技交流等。建立創新學分制度:通過學科競賽培訓或競賽獲獎可以認定相應的公共選修課程學分。科技創新保研制度。對于創新成果和實踐能力突出的學生,學院開創性地設立了選拔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突出的本科生攻讀學院碩士研究生政策,自2007年以來,共有18人獲得保研繼續深造。這些完善的技能競賽激勵機制,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學院確立了“高品質、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思路,特別是要具有強能力,則必須強化實踐教學,這對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測繪專業來說尤為重要。舉辦測繪技能競賽能充分展示測繪專業大學生們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載體,學院將與時俱進,及時完善技能競賽的各個環節,促進測繪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
本研究得到武漢大學2015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資助。批準號為2013009
參考文獻
[1] 寧津生,翟翊,宋偉東.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J].繪測通報,2009(10):1-4.
[2] 汪志明,郭際明等.優化課程體系,培養測繪工程專業創新人才[J].測繪通報,2009(6):74-77.
[3] 陳雪豐,張仁杰,許才軍等.綜合性高校測繪技能大賽實踐與思考[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0(2):50-51.
[4] 焦明連.測繪工程專業大學生綜合技能競賽的實踐與創新[J].測繪工程,2013(12):92-9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經濟全球化發展,推動了工程技術職業全球化和工程專業人才跨國流動,相應地推動了高等工程教育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由于不同國家、地區工程教育的體制和辦學條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評價其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實施各國工程教育專業可比性和等效性的專業認證,是工程專業教育界和工程技術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國高等院校工科專業培養出的工程科技人才總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著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一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擴展為大眾教育,與精英階段培養出的“杰出工程師”相比,目前教育質量落差較大,越來越引起公眾的不滿;二是我國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實際的工程技術教育相當欠缺,迫切需要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管理、評估體系。本文結合專業認證,探討如何設置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以提高測繪專業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對采礦行業發展的適應性、促進專業國際互認,提升專業國際競爭力。
目前國際上,工程教育的學位互認協議有《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都柏林協議》和《首爾協議》等4個,其中《華盛頓協議》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權威性、國際化程度最高、體系較為完整的工程教育專業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是一個有關工程學士學位專業鑒定國際相互承認的協議,1989年簽約之初,這個協議覆蓋了3大洲的6個國家,即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目前《華盛頓協議》已經在世界范圍內享有聲譽,吸引了覆蓋27國的歐洲國家工程協會聯合會前來談判入盟問題。我國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為華盛頓協議體系的觀察員參加,2013年11月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華盛頓協議》全會一致通過接納我國為該協議簽約成員,我國成為該協議組織第二十一個成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工程教育規模取得高速發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時,質量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中國礦業大學測繪學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的專業認證。筆者有幸參與組織、實施了本次專業認證工作。以下是筆者作為專業認證全程準備工作主要參與者的一些認識和體會,以供其他院校參考。
1 專業認證標準
認證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部分。通用標準是各工程教育專業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專業補充標準是在通用標準基礎之上根據本專業特點提出的特有的具體要求。
1.1 通用標準
通用標準共包含7個方面的內容:(1)學生,包括專業吸引優秀生源、學生指導、學生表現跟蹤與評估、轉專業、轉學等制度;(2)培養目標,包括畢業要求、培養目標修訂;(3)畢業要求,包括專業知識、基礎知識、職業道德、人文科學素養、創新和團隊精神、國際視野、終身學習等;(4)持續改進,包括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社會評價機制等;(5)課程體系,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工程實踐、畢業設計(論文)、人文社會科學類等課程;(6)師資隊伍,包括教師人數、教師結構、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教師工程背景、教師教學時間等;(7)支持條件,包括教室、實驗室及設備實習基地、計算機和網絡以及圖書資料資源、教學經費、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管理與服務規范等。在上述通用標準中,課程體系方面的內容很模糊,只給出了工程教育專業應在哪些方面開設課程,并沒具體的課程名稱。
1.2 專業補充標準
專業必須滿足相應的專業補充標準。專業補充標準規定了相應專業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測繪專業補充標準包括3個方面:
課程體系,分為理論課程、實踐環節和畢業設計(論文)。理論課程包括:(1)數學、物理類課程,其中數學類課程應包括高等數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及線性代數等基本知識。物理類課程應包括力學、振動、狹義相對論力學基礎、光學、分子物理學和熱力學、電磁學等基礎知識;(2)工程基礎類課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工程制圖及電工與電子技術等;(3)專業基礎類課,教學內容為: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數據處理等;(4)專業類課程,作為煤炭行業特色高校,除大地測量學基礎、攝影測量基礎、GPS現代定位技術等核心知識需要掌握外,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還應該包括礦山開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礦山測量學及土地復墾工程等。實踐環節包括:(1)課程設計: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工程測量課程設計等;(2)現場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密切產學研合作,使學生認識和參與生產實踐;(3)科技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在畢業設計(論文)一項,要求選題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且以工程設計為主,需有明確的應用背景。
師資隊伍。有兩點要求,一是從事本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其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中,必須有畢業于采礦工程專業,部分教師具有相關專業學習經歷,二是要求專業教師具有工程背景,即從事本專業教學(含實驗教學)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師至少要有6個月以上的廠礦企業或工程實踐經歷。
支持條件,包括專業資料、實驗條件和實踐基地。一是專業資料,要求配備各種高質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參考書和相關的中外文圖書、期刊、工具手冊、電子資源等各類資料,其中包括國內外典型測繪工程案例;二是實驗條件,一是要求實驗設備完備、充足、性能優良,滿足各類課程教學實驗的需要,且實驗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實驗技術人員數量充足,指導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等方面的實驗;三是實踐基地,需擁有校內外實習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礦山企業為主的實踐基地。
從上述通用標準和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可看出,課程體系是培養目標細化的基礎,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保障體系,可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支撐條件是課程教學的配套體系,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產生促進作用。因此,要使學生畢業時達到培養目標要求,最基礎的是要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
2 課程體系建設
2.1 以培養目標為細化標準,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測繪工程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掌握空間信息采集、表達、處理與利用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畢業后能通過運用全站儀、陀螺經緯儀、計算機、遙感、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化儀器手段或常規測繪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產、礦山、交通、水利等部門從事各種工程的測量制圖、勘測設計、資源環境信息分析處理及相關的設計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如城市與廠礦工程測量、測量數據處理與計算機制圖。地理與土地信息系統開發、地籍測量與房地產管理、變形與沉陷觀測及其控制、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等。
衡量培養目標實現的標準是看學生是否掌握了空間信息采集、表達與處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識,即學生應掌握:(1)測繪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測繪工程的設計及實施方法;(3)基礎測繪、礦山測量、土地復墾等技術;(4)先進的測繪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測繪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5)國家有關采測繪生產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6)測繪學科的發展動態;(7)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前述7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才能畢業。為使學生達到培養目標,可從畢業生具有上述7個方面的要求進行課程設置,如開設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測量學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攝影測量基礎、測繪工程專業英語、現代測繪新技術、測繪法律法規、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等。以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進行課程設置,符合專業認證中測繪專業補充標準“專業基礎類、專業類課程”要求。
2.2 以專業認證標準為基礎,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專業認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學生的實踐,針對這要求,需要加強“面向工程實際”的工程技術教育,可設置各類課程設計和實習,訓練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因此,除理論課程體系外,還要設置實踐課,如測量學基礎實習、礦山認識實習、攝影測量基礎實習、基礎地形圖測繪生產實習、測繪畢業實習、大地測量課程設計、通風安全學課程設計,另外在有條件的廠礦企業,建設一批產學研基地,為實踐課順利進行提供實景場所。專業認證一個顯著的特色是要求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學生教學,來自現場的教師把行業發展形勢和需求反饋到教學,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真正解決現場需要,因此,可設置一些反映行業形勢的課程,如數字化測繪、現代測繪新技術、礦山測量新技術等課程作為選修課,供學生學習。另外,測繪專業屬于工科,除開設一些諸如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等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外,還需按照工程認證“通用標準”并結合“測繪專業補充標準”設置數學、力學和信息基礎課程,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計和概率論、大學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等。
2.3 以畢業生服務行業為特色,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我國積極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于2013年加入《華盛頓協議》。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高等學校推進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志。目前,許多地方本科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專業對口率以及就業質量不高,推動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基本思路就是“參考國外的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經驗,立足地方、明確定位,校企合作、開放辦學,成就學生、服務社會”。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與工業界對接,提升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遼寧科技學院于2004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學校結合教育部、遼寧省高校轉型指導意見,制定了《遼寧科技學院轉型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將測繪工程專業列為進行工程認證的轉型試點專業,學校將支持該專業進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探索與實踐。認證標準體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以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為實現途徑,實現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為目的的認證理念,與學校向應用技術型教育轉型的思路一脈相承。探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視閾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對于推進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應用型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規范學生的知識、技能與道德標準,為其進入工程專業領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導。為確保畢業生質量,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了工程知識、問題分析、研究、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終身學習等12條通用畢業要求,認證專業必須通過評價證明所培養的學生達到這些畢業要求。畢業要求的達成主要是通過課程設置、工程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保障體系。課程體系是高等教育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的具體化,它規定了培養目標實施的規劃方案,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設置課程體系,同時結合專業發展現狀、學校定位、專業定位優化課程體系,能夠充分保證學生能力達成。
一、作測繪專業理論課程體系分析
作為新建地方院校,相對老本科,資源配置不高。測繪工程專業是重點專業,多年來形成了“產學研結合、注重能力培養”的專業特色,形成了專業教學理念和有效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的有效環節。學生通過在學校接近實際工程環境的實習訓練,以及在生產單位的工程測量實踐,培養的學生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強,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但是在理論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雖然在培養方案中體現了工程測量、礦山測量人才培養的一些特色,但是,特色不明顯,應考慮充分根據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立足行業、地方,兼顧原有冶金礦山的特色,錯位生存,在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面向、教學體系等方面發展自己的特色,提高專業的知名度。
(2)雖然在2013級、2014級、2015級人才培養方案中按照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養的要求,但是,課程體系還是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無法滿足工程教育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要求;課程體系設置上以教師教為主,無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從而無法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3)隨著測繪學科的發展,各測繪企業越來越需要掌握一定新測繪技術的本科畢業生,但當前的課程體系難以滿足。
(4)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緊密度不夠。課程設置過于松散,相關度不強,無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因此,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開展測繪工程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優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要基于能力達成構建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二、基于能力達成的課程體系
經過測繪行業發展分析、畢業生調研分析,雖然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就業面廣,畢業生主要就業的崗位群為:各測繪公司、各行各業的工程局、各礦山公司、鐵道部工程局、建筑公司和路橋公司等。結合學校定位、專業定位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群,基于測繪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結合信息化測繪的特點和要求,對接注冊測繪師制度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從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四方面構建了基于能力達成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學時分配表如表1所示。
(一)公共課
公共必修課(為人文社會類通識教育模塊)主要包括:政治類課程(其中課程實踐在課余時間進行)、英語(實習分級教學)、體育(實習體育俱樂部形式,不占用理論教學時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等。
公共選修課主要包括:自然科學類、人文社科類、藝術類和生態環境類等課程。
(二)基礎課
基礎課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模塊、工程基礎類模塊和專業基礎類模塊三個模塊。
數學與自然科學類模塊包括:高等數學A(1)、高等數學A(2)、線性代數A、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B(1)、大學物理B(2)、計算機應用I(A)、VB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和地球科學概論等。
工程基礎類模塊包括:工程制圖與AutoCAD(3)、土木工程概論、采礦工程概論和計算機圖形學等。
專業基礎類模塊包括:測繪學概論、測繪學基礎、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圖制圖學、控制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測繪數據處理及程序設計、GNSS原理與應用、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遙感原理與應用和攝影測量學等。
(三)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主要包括:工程測量1(工程測量學基礎)、工程測量2(線路工程測量)、工程測量3(工程變形監測與預報)、礦山與地下工程測量學、測繪專業外語、地籍與房產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等。
專業選修課主要包括:高等測量平差、測繪技術規范、道路勘測設計、數字地球概論、測量儀器學、測繪案例分析、三維激光掃描儀、土木工程計量與計價、不動產管理概論、精密工程測量、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海洋與水體測量、城市規劃原理、市政工程規劃概論、工業測量原理與應用、低空飛行器攝影測量等。
(四)實踐課
實踐課包括:工程(專業)實踐類模塊和素質教育模塊兩個模塊。
工程(專業)實踐類模塊包括:專項實習1-地形測量實習、專項實習2-數字測圖實習、專項實習3-地形圖編制實習、專項實習5-測繪數據處理應用實習、專項實習6-控制測量實習、專項實習7-GNSS測量實習、綜合應用實習1-工程測量模擬實習、綜合應用實習2-礦山與地下工程測量仿真實習、綜合應用實習3-不動產數據采集與數據庫仿真實習、生產實習1-測繪地理信息類企業文化實習、生產實習2-測繪地理信息工程項目綜合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素質教育模塊包括:入學教育、大學生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公益勞動、思政實踐模塊A、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健康教育、畢業教育、文獻檢索與利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塊。創新創業教育模塊,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如數學模型競賽、測繪技能大賽、測繪程序設計比賽和測繪科技論文創新大賽等比賽項目。鼓勵學生參加測繪各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方法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組織實施能力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學術講座、獲得各類等級證書,申報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等。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的項目申報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等。
注:各比例計算的分母皆為總學分。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至少占15%;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至少占30%;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20%;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
基于能力達成,按照模塊化構建課程體系。具體構建課程體系時,根據每個大模塊內不同階段不同方面的任務目標的分析將其分解成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小模塊;每個小模塊對應不同的能力要素;能力要素封裝后為成為一個個的教學模塊。并按照一定的教學規律分布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在模塊化課程體系基礎上,結合就業崗位群,打破學科領域的界限,以跨學科的方式選擇課程內容,組織和整合課程體系,達到“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的目的,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首先,根據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歷年畢業生就業單位的大數據分析,以培養測繪工程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按照工程認證畢業生能力要求體系設置課程體系。
其次,基于能力達成為目標對已開設課程進行歸類。由能力達成與所需支持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構建關聯矩陣,確定課程所培養的能力。將培養相近能力的課程歸類,明確教學內容與能力達成之間的關系。構建專業特色明顯的課程體系。對具有相近教學內容的課程進行整合,做到課程內容規劃不重復、不遺漏,課程設置優化,課程內容體系特點明顯。
再次,課程內容的教學安排調整。根據測繪工程實際生產過程,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理念安排教學,遵守認知過程的自然規律,對教學安排進行合理調整,解決現在專業課內容與專業基礎課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在課程安排上要遵循“先基礎知識,后工程應用”的原則。
最后,新課程開發與創新。結合測繪學科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定義新能力指標,由企業界人士與教育界人士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審查和評估及其實施過程。在此過程中,根據現代課程理論實現課程與課程體系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努力求新、求變,實現可持續發展。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及系統控制是當前健全測繪質量監督的有效舉措,由于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及系統控制可以很好的保證測繪產品的質量,以此對于測繪工程的相關主管單位來說,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也是一種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監督管理機制,所以我們要對測繪行業的質量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管理,質量是測繪工程的發展核心,只有不斷的提升測繪產品的質量,才能夠更好的引導我們的測繪工程單位向著高標準、高質量的道路發展。
1.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及系統控制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不僅與測繪工程的建設安全息息相關,而且還與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更是直接體現了我國實現測繪事業良好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且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作為測繪單位中的重要內容,在整個測繪事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重的,因為,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是我國測繪行業賦予測繪工程生產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工作,而且也是測繪行業更具我國法律開展測繪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標準,基于此種情況,測繪工程的相關生產部門還要切實的將測繪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作為加強測繪管理的關鍵性內容,因此只有全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的職能,全面的推進我國測繪工程管理工作的創新,逐步的提升測繪單位的質量水平。
2.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的現狀
目前由于我國很多的測繪工程單位都是實施的自測自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測繪產品的質量監管,而且在長期的發展當中,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行業習慣,有些單位認識到了測繪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體系,但是所建立的體系從整個管理的情況上來看還是有很多缺陷存在,這也導致了在生產測繪產品的過程當中,很多環節都沒有實現協調發展,還有一部分的測繪管理機制基本上是屬于虛設的,也就是說大部分自建的測繪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機制都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還有一部分測繪工程單位從社會上招聘一些低素質的人,在沒有滿足測繪工作條件的前提下就讓其進行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工作,這些情況都會嚴重的影響到測繪工程單位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效率。
3.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
我國針對測繪工程出臺了測繪法,在測繪法中規定,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是從測繪工程單位接收到任務起,期間經歷了準備工作、生產作業等一系列工作以后,生產出了測繪產品全過程,所以說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的控制一點要始終以統一管理為基準,以質量第一為目的,始終堅持與質量管理為中心,并用系統控制來作為整個測繪工程發展的核心,以實時監督為主要的操作手段,以此來全面的推進測繪單位的高質量高標準的發展道路。對測繪工程進行質量管理是當前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也就是說,質量管理是當前測繪工程發展的基礎,只有測繪單位的整體質量有了提高,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高校的服務,因此我們的測繪工程單位常常會組織一些工作人員開展一些測繪產品知啦的宣傳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不斷的提高測繪管理人員對測繪產品的質量意識,并且有計劃有組織的去組織測繪管理人員進行崗前的培訓,為提升測繪工程產品的質量關打好基礎,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推進測繪工程管理的提高。
4.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措施
4.1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測繪工程單位在開展測繪工程之前,還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像工程的地理位置要選擇好,所施工的環境怎樣都要做好事前調查,所需要的原材料需要哪些都需要有明確的整理和準備,在獲取了第一手資料以后,還要結合實際的測繪工程方案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測繪工程的開展能夠很好的滿足國家規定的測繪行業標準,除此以外,我們還要根據測繪工程的特征來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檢查驗收制度,深入的落實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責任制,確保整個測繪工程的質量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
4.2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制
由于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的工作分工不同,而且各個部門也都是有其獨特的特點的,但是從整個測繪行業的特征情況來看,發展的所有趨勢都是為了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的,而為了進一步的保證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能夠有序的進行,我們還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制,開展測繪工程綜合治理控制,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5.結語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其實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完善,加強法律介入,全面的去推動測繪工作的發展,而要想真正的提高吃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我們必須建立健全系列體制機制,在機制的管理下,測繪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的發展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樣也能夠不斷的提高測繪管理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作者:李穎 單位:哈爾濱市恒盛土地勘測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馮茜,鄧洪亮.工程測量中DJ2經緯儀操作的幾個誤區分析[A].第二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0年
[2]朱開文.小型工程測量應加強測前方案設計[A].全國測繪與地理信息技術研討交流會專輯[C],2003年
國土資源局土地勘測工作承擔著縣域新增建設用地報批、土地招拍掛勘測定界和城鎮地籍信息系統維護等涉及國土資源管理的業務工作,我們為提高勘測工作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水平,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強對土地勘測工作的管理,確保了土地勘測工作的質量,為提高對社會發展的服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土地勘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近幾年的項目來看,乃至國家投資項目,規劃設計均存在深度不夠的問題。項目規劃不符合當地工農業生產習慣,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脫離實際,地形情況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對項目施工中的實際困難沒有全面考慮。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測圖比例尺不能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在項目勘測設計過程中,沒有進入項目區內及群眾當中開展認真細致的調研工作。沒有摸清楚項目區的實際地形情況,沒有摸清楚項目區內現有基礎設施的利用情況,沒有摸清楚項目區內工農業生產的實際。確定項目的時間較晚,往往在項目需要上報前的一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才委托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規劃設計工作,為了不耽誤項目的正常上報,只能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劃設計工作,自然造成規劃設計報告的質量低劣,深度不夠;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經常憑借經驗“閉門造車”。在這些情況下出現勘測質量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2.提高土地勘測質量的措施
2.1 充分認識土地勘測質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測繪工作是推進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監測地理國情、提高決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測繪公共服務是國土資源局測繪工作的重要職能。近年來,很多所轄范圍內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基礎測繪“十二五”規劃已全面實施,測繪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土地測繪服務保障作用也在不斷的增強。針對在土地勘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勘測質量不高、勘測任務備案管理制度不落實、勘測誠信體系尚未建立等,應提升對土地勘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從基礎勘測工作入手,提高勘測質量。提高認識,加強宣傳,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全系統人員做好土地勘測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并對進一步做好測繪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縣域經濟建設提供測繪保障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目標。為增強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測繪法》等法律法規,并與其它法律法規宣傳統一安排,統一部署,并形成宣傳合力,不斷增強勘測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加強測繪宣傳工作,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測繪法制環境,取得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對土地勘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各項勘測法律制度真正落實到實處。增強服務意識,提供土地勘測服務水平。土地勘測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勘測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們認識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強服務意識,認真謀劃,主動服務,及時為政府宏觀經濟決策、規劃管理、應對突發事件等提供勘測保障服務,使勘測成果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2.2 強化土地勘測質量的監督
加強土地勘測質量監督的檢查工作,強化土地勘測成果匯交,提高勘測服務保障能力。按照《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根據要求,進一步加強測繪產品質量管理,完善測繪項目監理制度。結合盤縣實際,完善年度測繪質量監督檢查流程和評定標準,健全測繪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建立市級測繪質量監督檢查專家庫,開展常態的質量監督檢查。加強土地勘測成果匯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測服務保障能力。加大對土地勘測產品質量的檢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時發現問題,做到及時解決。
2.3 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誠信體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測誠信體系和評估標準,形成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三結合”的有效監管模式。一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測繪行業服務標準和測繪單位誠信評估辦法,量化指標值,明確評估指標。二是簽訂《測繪單位誠信服務承諾書》。三是建立土地勘測誠信信息公開制度,四是開展土地勘測誠信服務調查工作,填寫《測繪單位誠信服務用戶調查表》,并在項目完成后,將其作為勘測成果匯交的要件。
2.4 規范土地勘測項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單位土地勘測管理制度
按照有關條例的要求,規范土地勘測項目備案工作。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明確工作責任,建立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測繪成果統一對外提供制度,確立對外提供土地勘測成果資料的嚴肅性、權威性。對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測繪成果均需統一加蓋測繪資質專用章。完善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測管理制度、勘測質量管理制度、勘測技術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測管理工作制度,為生產優秀土地勘測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2.5 加強土地勘測業務培訓提高勘測成果質量
大力實施人才戰略,著力改善人員結構。改善從事勘測工作人員的知識、年齡結構,提高技術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勘測技術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土地勘測隊員業務培訓力度,確保土地勘測成果質量。從學習內容上,認真組織學習《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土地勘測定界規程》等業務行規;從學習方法上,采取書面學習與野外工作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學習形式上,采取老手帶新手,技術熟練的組長帶組員的辦法。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使每個勘測隊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在短時間內得以迅速提高,從而提升土地勘測隊伍的整體素質。創優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效能,提高職工政治思想素質。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根據工作性質和崗位職責,加強對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進一步增強職工的服務意識,真正讓服務理念和效能意識深入人心。
2.6 健全土地勘測機構機制,構建和諧土地勘測發展環境
加強土地勘測隊伍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礎勘測隊伍,為全縣公益性勘測和政府應急勘測提供隊伍保障。充實土地勘測管理人員,注重測繪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引進,努力構建和諧土地勘測的發展環境。
2.7 認真做好測量標志普查、管理及維護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數。組織人員通過全面、徹底地普查,全面掌握縣域擁有的永久性測量標志數量以及狀況。二是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對完好的測量標志分別建立檔案,利用《測量標志管理系統》軟件,全部實施微機化管理,同時詳細拍攝各測量標志的點位、標志及附近現狀照片,做到底數清楚,現狀明白。三是明確責任,加強保護。對各個水準點、三角點、B級GPS點全部委托測量標志所在地鄉鎮國土資源所(站)保管,將測量標志保護工作落實到所(站)、責任到人,并要求各責任人增強責任意識,定期進行檢查,切實加強保護。
3.結束語
在土地勘測工作中,應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強化土地勘測質量監督和業務培訓,建立土地勘測誠信體系,規范土地勘測項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單位土地勘測管理制度,為提供高質量的土地勘測服務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貴州省區域地理信息項目領導小組編.貴州省地理信息數據集[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
[2]劉紀遠主編.中國資源環境遙感宏觀調查與動態研究[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陳帥.RTK技術在圖根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13).
[4]薛天云.RTK與常規控制測量的應用比較分析[J].科技資訊,2009(18).
[5]沈雙龍.關于RTK測量在地質工程中應用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9(27).
[6]李鎮良.GPS RTK控制測量優勢分析研究[J].科技資訊,2009(34).
[7]吳少林.山區土地勘測定界GPS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15).
[8]王志勇,守華英.淺談GPS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21).
[9]韋春琳.淺談土地勘測定界測量中數據處理的方法[J].南方國土資源,2007(08).
[10]王錦萍.淺談1:10000地形圖3D產品的制作方法與技巧[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一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7.
[11]李黎.GPS集成技術在城市形變監測中的應用趨勢[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四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10.
[12]羅名海.武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踐[A].科技支撐 科學發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C].2009.
[13]答星.基于Orthovista的數字正射影像快速成圖的方法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14]李琪.城市規劃執法實時監控可量測系統[A].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10.
[15]肖建華,李江衛,嚴小平,王厚之.基于CORS系統的城市三維基準維持與穩定性分析研究[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
[16]王瑞莉,官善友.淺談武漢市地下空間的信息化[A].2009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
[17]官善友,龐設典,龍治國.論武漢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生態環境脆弱區工程地質”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
[18]鄭先昌,陳鑫海,洪興全.某深基坑噴錨網支護整體滑塌事故分析及搶險加固措施[A].巖土鉆掘技術在資源、環境和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學術論文集[C].2001.
[19]楊育文,袁建新.土釘墻力學性狀及其邊界元法分析[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0]孫國慶,施木俊,雷永紅,唐傳政.三維工程地質模型與可視化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1]施展.勘測定界數據一體化管理技術的研究與實現[A].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論文集[C].2012.
[22]孫志剛,馬春秋.淺談CORS系統在城鎮地籍調查測繪中的應用[A].第十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23]余劍.土地勘測定界系統的設計與實現[A].促進科技經濟結合,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蚌埠市科協2012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24]楚軍,黃三發,王海濛.淺談青榮鐵路土地勘測定界的方法與分類面積計算[A].第四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2.
[25]魏玉明,黨星海,孔令杰,張秀霞.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A].第四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2.
[26]孫瑋玉,謝飛.豐縣農村地籍調查中地籍要素編輯探討[A].江蘇省測繪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27]金玉玲,耿麗艷,趙永蘭.AUTOCAD二次開發在制作地籍影像圖中的應用[A].河南省地質調查與研究通報2007年卷(上冊)[C].2007
[28]李新剛.淺談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工作[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12年卷[C].2012.
[29]紀青,張志進,操瑞紅.第二次土地調查內業建庫的質量控制[A].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
[30]齊志飛,倪堯.城鎮土地調查數據建庫軟件開發技術探討[A].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
[31]楊波.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魅力中國,2009(25).
[32]薛夢燁.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3).
[33]張菲,金芳芳,黃明宏.影響土地測繪質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4).
[34]遲進軍.對現代房產測繪中相關內容及質量控制之探析[J].科技信息,2011(13).
[35]高幫勝.淺談房地產測繪的質量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
[36]李瀟,張曉玲.關于城鎮地籍調查數據庫建設的質量控制[J].地礦測繪,2010(01).
[37]李廣蘭.信息化的地籍測繪與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08(03).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整理,相對而言,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系統性,是一門需要綜合多方因素進行考慮的土地資源管理性工作。加強對土地資源管理測繪管理是確保整個區域內部各種土地資源實現總量平衡管理,確保整個區域內部的土地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現階段,隨著對各種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嚴格實施土地資源的測繪管理工作,確保土地資源測繪數據的公正客觀性,對于區域土地資源的整體整理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管理的科學合理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土地整理不同階段的測繪分析
1.土地整理前期決策階段的測繪
(一)關鍵點的測量不可少
通常地形測量中,一般是先整體、后局部式的測量,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畫成網格式測量,根據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測點,由整體到局部展開,測量預先畫定的點,其他的點基本采用內插的方式。在成圖后,依據測點,勾繪出等高線,在這中間,就已經存在了一個假設,就是點與點之間的變化必須是平緩的,不能有較大的起伏,但實際中這種情況很少,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畫密網格。土地開發整理前期準備工作中的測量也采取這種方式,它主要是測量關鍵點,不事先畫定網格。關鍵點指的是高程趨勢的變化點,如坡頂、邊坎邊。舊村復墾的測量關鍵點尤為重要。
(二)坎上坎下均測
在地形測繪中,往往只測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測量坎下的位置和標高,這在土地開發整理中,難以給以后的設計及概(預)算提供準確的數據。筆者特別強調對各種土坎要細分,注明坎頂、坎腳線的位置和標高,特別對于緩坡坎,注明坎頂線與坎底線的位置和標高,有時特別重要,因為這影響土方計算的準確性。
(三)細部測量注明。
所謂的細部測量注明與平常所說的細部測量不同。平常的細部測量是指局部區域中詳細的測量,僅僅是為了提高測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細部測量更為詳細,包括墳穴、樹木、房層的面積及新舊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這些都關系到以后拆遷、征地補償費的計算。細部測量在舊村復墾、舊城鎮改造中顯得非常重要,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①準確記錄樹木包括果樹的種類、年齡,墳穴、房屋的位置與面積、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等;②準確記錄水塔、管線的長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別是對學校、廟宇及舊村委會等要作詳細記錄,這有利于以后的設計方案的選擇。
2.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階段
在整個土地資源整理規劃過程中,對土地資源的專項規劃階段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專項規劃的基礎圖件從實質上而言是現階段土地資源的整體利用現狀情況的綜合圖件,因而,一般都需要在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的圖件上做出合理的規劃,并制定住土地整理開發的專項規劃圖。在筆者多年的土地資源整理經驗過程中,一般而言,對很多在市縣級的土地資源進行整理規劃過程中,在制作規劃圖件時候,都有著比較嚴格統一的比例尺。在我國現階段一般都是用1:5萬-1:20萬,這是基于我國相關的測繪部門所規定的中小比例尺航測地形圖的各種規定的基礎上,并結合具體的土地資源實際調查,并充分結合航片和測繪片,在眾多專業測繪人員協作下共同編繪而成。對土地資源整理展開實際調查,是整個土地資源專項的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調查測繪過程中,要結合潛力調查圖,按照1:1萬的土地詳查圖做為工作底圖,并要進行對土地資源的實際調查而開展工作。
3.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階段
在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過程中,對整個土地資源中的土地面積和土地的長度,高程等相關的數據沒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因而,一般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在專項規劃過程中所制定的圖件作為工作的地圖,但是,要注意的是,比例尺一般都不能夠用1:1萬或者1:5萬進行。當項目進行規劃設計時候,對土地資源的長度,高程,面積等各方面的測繪數據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都將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規劃和一些具體的設計情況,比如一些溝林,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同時,整個工程的概預算和土方的計算的精確度都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一般而言,都對比例尺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在筆者的測繪經驗中,一般而言,都會讓實際測繪過程中的比例尺在1:2000之上,并要將全要素的地形圖作為基礎上進行底圖設計。
4.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施工及管理階段
當項目已經進行施工時候,土地測繪單位要為施工單位提供嚴格精確的測繪數據,如此,可以讓施工單位可以做出更好的施工設計和施工規劃,可以結合具體的測繪數據對整個工程做出比較科學合理的控制點石。在這個環節,可以使用工程施工放樣測量的方式,結合具體的工程施工設計,和相關的測繪圖件做出施工決策,如此,可以保證施工環節更順利的進行。當一個項目已經竣工的時候,在提交竣工圖時候,竣工圖的比例尺要能夠和土地整理規劃時候所制定的設計圖紙的比例尺一樣,從總體而言,在這個階段對測繪的數據的精確度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
三.結束語
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測繪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是進行土地資源合理化,可持續利用,科學規劃的基礎和關鍵性環節。因而,在各種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具體工程實際情況,找出各個階段的測繪特點,充分綜合利用各種測繪手段和測繪工具,嚴格控制各種費用成本,在充分滿足對各種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規劃的基礎上,做到測繪的成本最小,并從土地資源測繪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測繪的真實客觀性。如此,可以促進整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規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張金亭 試論土地整理測繪 [期刊論文]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ISTIC -2006年1期
[2]張奇 胡石元 施秧秧 朱彥剛 GPS-RTK技術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應用探討[期刊論文]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08年2期
[3]馬廣濤 董方曉 CORS技術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6期
[4]胡貴平 胡金華 提高GPS測量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定位精度 [期刊論文] 《江西測繪》 -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