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8:1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現代物流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當前經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下,現代物流行業成為了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的系統,它強調功能的整合。作為現代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交際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1.2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運用領域越來越多,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由于物流行業具有的一系列特點,要求物流行業的信息傳遞必須及時準確,計算機在物流行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統計,現代物流主管使用計算機的時間約占其工作總時間的30%,不僅如此,普通的物流管理和操作人員使用計算機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這就要求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相關軟件的操作,例如office軟件、網絡通訊工具軟件、數據庫軟件等。
1.3不同職位需要不同的具體能力
依據工作性質和所從事工作在物流系統中所處的層次不同,可將物流人才劃分為管理決策人才、理論研究人才、理論應用人才和實際操作人才等。1.3.1管理決策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管理決策層在企業中負責的是制定宏觀上的具有全面性和方向性的整體物流方案,他們是擁有一定決策權和承擔相應責任的人群。他們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對本單位的整個物流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因而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1.3.2理論研究人員應具備的能力理論研究型人才主要是在各種院校和研究機構工作,從事物流理論的研究和創新,培養更多物流人才的人才。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這部分物流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思想政治覺悟、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1.3.3理論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物流理論應用型人才在企業中主要負責制定具體物流計劃,進行物流作業流程控制和資源調度的工作。這一層次的物流人才既要面向實際操作,又要實際運用物流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因而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3.4實際操作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實際操作型物流人才,主要是進行物流工作中的現場作業和具體操作,這就需要掌握相關的、具體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術,例如包裝、運輸、倉儲等方面的技能。
2.基于崗位專業能力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2.1課程體系構建中應遵循的原則
2.1.1職業導向性原則培養人才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閣,而是要使其能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創造更多的價值、做出更大的貢獻。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能夠符合未來職業的要求,堅持職業的導向性。2.1.2能力本位原則競爭的殘酷性要求競爭者必須具有較強的能力,未來的物流行業必然也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行業,對于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必然更高。物流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目標,體現能力本位原則。2.1.3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全面人才的培養要求必須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實行素質教育。在實行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能力的要求下,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2課程設置上應突出的特點
2.2.1適應性根據物流管理專業的崗位需求和學制,在課程設置上必須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管是本科還是專科亦或者職業院校,培養的都是較高層次的物流人才,因而在課程設置上必須包括公共基礎課(如哲學、政治經濟學、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等)、學科平臺、專業平臺、集中實踐環節和課外科技與實踐活動五大模塊,這五大模塊應充分體現“寬口徑、厚基礎”的特點。2.2.2實用性現代物流業是一個整合了多學科、多領域、多部門的綜合性、交叉性強的新興行業,它包括了倉儲、運輸、包裝、裝卸、等多個領域,對于知識技能的要求更高更復雜。針對現代物流行業的這些特點,為物流行業培養人才的物流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應當增加新興交叉課程,從而使課程的設置更符合實際需要,增強課程的實用性。2.2.3可操作性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是物流行業中的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不能脫離實際,因此,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應當增加實踐科目的學時。通過實踐科目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論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實際操作能力。2.2.4先進性課程設置和教學過程中,應當較多的利用當下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同時培養學生掌握和利用先進物流工具和手段的技能。
當前我國的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市場定位不明確的問題,很多的物流企業力求在物流業務上的全面化發展,缺乏對物流服務的專業化經營,只追求短期的業務增長,而不能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當前的物流企業沒有較為明確的市場定位,缺乏對物流市場的細分研究,對其業務功能沒有相應的戰略定位,不能形成獨具特色的物流服務,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物流市場的發展。
2.營銷資源條件不足
物流企業想要制定營銷戰略和開展營銷活動,需要有相應的軟件、硬件資源作為支撐,但是,縱觀我國當前的物流企業,大多都對物流設備設施等硬件投資較少、專業化技術水平不高,對于營銷團隊的建設投資力度不夠,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營銷能力。在物流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軟硬件的共同投入和發展,但很多物流企業忽略了軟件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比如對于人力資源團隊的建設力度不夠,會使得營銷人員流動性大的物流企業缺乏人才,難以形成較強營銷力的營銷團隊,影響了營銷的管理水平,進而束縛了物流企業的發展和物流市場的進步。
3.營銷管理水平不高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很多物流企業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對物流企業的長遠規劃,整體的經營管理及營銷管理水平都較低。基于管理水平的制約,很多物流企業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不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規范化的物流服務。在物流業的發展中,其營銷水平不高致使企業缺乏清晰明確的戰略指導,在用戶中沒有知名度,繼而會導致行銷過程中的執行能力差、效果低等等問題。所以,營銷管理水平對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對于企業的競爭力有一定的影響。
二、基于物流市場發展現狀的市場營銷戰略探討
1.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機會
物流市場是物流企業發展的主體,想要改進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率,應先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的機會。當前物流業競爭激烈,隨著Fedex、DHL等國際大型物流企業進入中國物流市場,我國物流企業更應審慎分析物流市場,尋求符合自己的市場機會,進而根據物流市場及客戶的需求變化,發掘并應用市場機會。
2.立足自身,選擇目標物流市場
物流企業的發展,要在充分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機會的前提下,依據自身的硬件、軟件等資源條件,選擇合適的目標物流市場,選擇運輸配送、倉儲、流通加工等等中的某一方面,進行重點業務的強化,形成一定的專業化水準,打出品牌,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
3.強化物流渠道及物流促銷
當前的物流市場競爭激烈,物流企業必須要有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為客戶提供快速迅捷的服務。當前物流發展中,小批量、多品種的物流需求大量存在,需物流企業應設計合理的運營途徑,快速完成物流的需求,滿足散、小客戶的物流需求,物流發展中營銷戰略的運用要具備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為達到此目的,可以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現代化的網絡信息平臺操作,對貨物的庫存情況、在途情況以及接收情況等等信息合理掌控,保證物流渠道的暢通,通過營銷戰略的運用,促進經營效率的提高。
4.從競爭營銷走向共生營銷,提高物流效益
當前物流業的發展中,除了物流企業相互之間的競爭外,可以選擇合作競爭,以競爭促合作,依靠合作來競爭,通過這種優勢互補的方式,形成資源共享、成本降低以及價值鏈增值等合作競爭效益,在供應鏈上的供應商、生產中心、配送中心、零售商等環節實現相互依存,共促發展,提高物流效益,帶動物流行業發展。
5.實施共生營銷戰略,培育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
對客戶的爭奪是現代物流的競爭目標,贏得客戶,物流企業才能更快更好發展。物流企業可通過選擇全方位的服務定位,根據企業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各層次的需求,樹立起以客戶服務為導向的企業核心文化,使客戶對物流鏈的各個環節都滿意,將企業品牌打造成用戶認可、認知品牌,提高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進而提高產品服務及競爭優勢,實現功能的創先與完善,鞏固物流企業的市場地位,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
二、如何有效應對企業物流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一)樹立企業物流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
先進的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是提高企物流管理水平的必備條件。離開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來談提升現代企業物流水平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企業必須在重視物流管理水平的同時,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現代物流是圍繞目標客戶展開的一種新型拓展活動。另一方面,企業還應當立足于客戶、供應商、零售商、分銷商利益均衡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建立并完善現代化物流管理系統,有效實現產品的快速轉移,從而滿足消費市場對產品物流的需求。
(二)優化物流管理的手段和技術
優化和完善物流管理相關手段和技術是打破我國傳統企業物流管理模,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相關企業和個人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幾點工作:第一,企業管理者應當狠抓企業物流的信息化進程,將企業資源集中到企業物流網絡信息化發展中去。第二,企業應當為物流信息處理相關代碼、數據庫、存儲等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從而為實現企業物流現代化和物流信息化打下堅實基礎。第三,建設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網絡。物流信息采集、傳遞和加工處理水平是現代企業物流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集中體現。因此,相關企業應當立足于現有資源管理平臺,努力搭建與當前物流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物流信息網絡系統,并將其遍布全球采購網和客服務,從而有效實現現代物流網絡信息化這一新的發展模式。
(三)法律支撐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不斷發展,交通條件逐漸改善,經濟發展迅速,同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也日益密切。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立足于當前國際通用的物流標準,制定該企業的物流法規和制度,從而有效約束企業物流管理的各環節。只有將本企業物流管理具體情況同國際物流標準相統一,才能有效實現與國際物流順利接軌,從而有效減少規范、制度差異化給企業物流發展帶來的阻礙,進而顯著提升我國現代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綜合實力,促使企業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人員素質
加入WTO之后,我國對外貿易基本實現全面開放,市場競爭也朝著自由化的方向發展。現代物流有效結合了經濟貿易、電子信息技術、信息管理、運輸配送等元素。因此,對物流管理相關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見,物流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勢在必行。一方面,企業物流管理人員、企業領導、企業決策層應當努力掌握物流管理相關技能,正確認識企業物流相關各各環節。另一方面,加強企業物流管理人員的培訓和進修。同時,鼓勵物流管理人員的自學行為,促進物流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再者,還應當拓寬現代企業物流管理人員培訓的形式和途徑。如:加強與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選拔優秀的人才。
(五)核算方式的優化,降低物流成本
成本高低是現代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也是物流管理工作的重心。目前,我國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要想從企業生產環節壓縮成本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大多企業把降低成本集中到企業物流這一方面。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認真分析采購、運輸成本,有效把控倉儲、裝卸、庫存,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具體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科學合理的采購分析。相關材料成本、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付款日期是采購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相關工作者必須立足于本企業的具體情況,以企業歷史所需材料量為依據,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材料儲備計劃。第二,建立專門的物流費用會計核算機構,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企業物流相關活動計劃,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調控,從而將企業的物流成本真實的反映出來,顯著降低該企業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1現代物流管理觀念
1.1全球化觀念
經濟的全球化帶動了物流的全球化,產品的銷售區域已變成世界范圍,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物流管理也要實現全球化。
1.2物流管理信息化
毋庸置疑,信息在現代物流管理中擔任著重要角色。通過實時把握物流信息,我們可以控制物流系統按照預定的目標進行。
1.3物流管理的社會化
產品的銷售和流通是產品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一個會給資金周轉帶來不利的環節,如果企業同時從事制造和物流,將會使得社會的物流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將產品的生產制造與物流服務行業聯結起來,是物流管理社會化的體現。
1.4物流管理的一體化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顧客選擇商品的結果,都會受到企業物流管理的影響,它是生產商服務顧客的重要能力。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只有擁有值得讓顧客信服的物流管理,才能使產品的銷售流通順利進行。物流管理的一體化不僅僅是指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一體化,它還包括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一體化。
1.5以顧客滿意為第一觀念
物流管理服務讓顧客滿意是我們進行物流管理的目標之一,是決定我們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社會向多元化、信息化發展,使得消費者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訂貨的不確定性增強,批次增多,批量減小,這些都增加了貨物的流通,物流管理的工作量和煩瑣度。我們在進行物流管理時一定要以顧客滿意為第一觀念,把服務做到位。
2現代物流管理流程
2.1物流系統規劃
企業的物流活動組成復雜,而且“效益背反”原則常常發生在各個活動功能要素之間,例如,運輸與存儲的背反特性。認真分析這些活動的邏輯關系,將它們構成能發揮綜合功效、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是減少物流成本,企業物流運行的目標實現的關鍵。在開展一個物流管理項目的運作前,對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是極為必要的。
2.2建立工作分解結構
無論物流系統的規模有多么龐大,它都是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的子系統組成。子系統和子系統之間、子系統和系統之間,都存在著總的運行結果、總的目標和總的費用、資源利用方面、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等各種各樣的聯系。我們做好物流工作的分解,是物流管理流程制定極為關鍵的一步。
2.3物流任務的安排
對物流任務進行安排的主要技術有:里程碑圖、簡單的條狀圖、甘特圖、項目圖和平衡線,我們可以利用一種或者是幾種技術相結合對物流任務進行進度安排。
2.4成本估算和控制
(二)專業性強,涉及范圍廣物流管理專業涉及到的學科較多,如社會學、計算機學科、經濟學、機械學、管理學等,同時也涉及到各行各業,如倉儲業、工商、金融業、海關、零售業、稅務、海陸空交通運輸業、通訊業等,因而物流管理專業包含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較為復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涉及到各個學科專業術語,在實踐過程中涉及到各種物流設備、技術,由此可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具有十分強的專業性,并且涉及到各方各面。
(三)物流管理專業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在物流管理課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學科及各行各業的知識,因此,存在部分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增加學生對其的理解難度,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并且有些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因而,很多學生對其學習的態度并不積極,而對于很多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當物流管理課程中出現微積分學、運籌學等理論知識時往往遇到頸瓶。
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物流教學的現實重要意義
(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物流管理知識的興趣總所周知,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動力源泉,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一定的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探究其本質。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課程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圖文并茂、角色扮演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活躍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神經的興奮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信息傳遞多樣化。
(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地位,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這種灌溉式教育不僅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嚴重限制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技術查詢相關物流方面的資料,提高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認識與理解。網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習的開放性,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及師生與網絡媒體技術之間的交流。通過網絡技術學生可以進行相關物流管理知識制作,如PPT制作,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物流管理學習的樂趣,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積極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互動性。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創設情境教學由于物流管理專業涉及到的范圍過廣,故其相關專業概念與專業術語較多并且較為抽象,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盤點、分揀、出入庫、配送、流通加工及裝卸搬運等作業流程,而通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建設一個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在這個實訓基地中可以讓學生操作相關系統軟硬件設備,如電子標簽揀貨、第三方物流軟件等,使學生身臨其境,真真正正得到相關物流管理技能鍛煉。
(四)有效地解決物流管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教學質量,可以地解決相關實踐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實踐,發現問題,并利用教育技術解決問題,在總結教訓的同時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通過這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健全完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建設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順利應用的前提與基礎是擁有較為完善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建設,因此,應健全完善物流管理課程中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建設,主要有實訓基地建設與教學資源庫建設兩大方面內容。加強對物流管理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可以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物流管理實踐活動當中,進而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應用與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應做好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建立規模齊全的資源庫,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同時還應鼓勵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多利用資源庫進行課件制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提高物流管理教師綜合業務素質為了提高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應加強對其業務及技能的培訓,提高其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性。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根據現代物流發展狀況、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案,培養物流管理型人才。此外,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多關注市場動態,做好相關物流行業的探究與分析工作,確保掌握最新物流行業動態,使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的技術。
(三)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主動性,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物流管理模式探究活動當中,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例如,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可以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明確每個項目目標及相關任務,按照相關步驟開展(目標—計劃—實施—評估),讓學生一一進行探究與解決,進而提高學生對物流管理的有效性掌握。如開展“物料采購計劃與組織”項目式教學模式教學時,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輔助作用,正確引導學生緊繞項目任務制定相關項目計劃并予以實施,明確物料管理與采購管理目標,構建有效的物料管理與采購組織結構,制定合理的物料采購計劃,做好相物料與采購成本分析,完善相關細節工作內容,通過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探究與解決,進而牢固并掌握好“物料計劃與采購管理”相關內容。
(四)采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采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了也反作用于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鞏固理論知識。例如,可以采用“分散式與集中式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指每門專業課的課內實踐與學期集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如物流實驗中心軟件實訓、單元實訓、典型物流企業參觀實習、綜合實訓等。)進行教學,該模式主要突出整個業務流程的綜合實訓目的,基于工作過程和以真實工作任務為根據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實現重組、整合、程序化。分散式實踐教學是使學生認知與行動、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分散式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流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讓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將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而集中式實踐教學是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的一種模式,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積累一定的經驗,為今后就業打下扎實基礎。
物流管理是一項操作性強的管理活動,其運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堅固的理論知識與方法,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經驗,確保有一定的能力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因此,物流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故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物流管理的實訓力度,提高學生對相關物流管理基礎理念與基本要求的掌握,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為今后學生可以較好地適應企業采購、倉儲、運輸組織、配送、理貨及信息處理等環節工作當中。
(二)專業性強,涉及范圍廣
物流管理專業涉及到的學科較多,如社會學、計算機學科、經濟學、機械學、管理學等,同時也涉及到各行各業,如倉儲業、工商、金融業、海關、零售業、稅務、海陸空交通運輸業、通訊業等,因而物流管理專業包含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較為復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涉及到各個學科專業術語,在實踐過程中涉及到各種物流設備、技術,由此可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具有十分強的專業性,并且涉及到各方各面。
(三)物流管理專業理論知識過于抽象
在物流管理課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學科及各行各業的知識,因此,存在部分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增加學生對其的理解難度,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并且有些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因而,很多學生對其學習的態度并不積極,而對于很多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當物流管理課程中出現微積分學、運籌學等理論知識時往往遇到頸瓶。
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物流教學的現實重要意義
(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物流管理知識的興趣
總所周知,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動力源泉,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一定的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探究其本質。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課程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圖文并茂、角色扮演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活躍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神經的興奮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信息傳遞多樣化。
(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地位,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這種灌溉式教育不僅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嚴重限制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技術查詢相關物流方面的資料,提高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認識與理解。網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習的開放性,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及師生與網絡媒體技術之間的交流。通過網絡技術學生可以進行相關物流管理知識制作,如PPT制作,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物流管理學習的樂趣,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積極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互動性。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創設情境教學
由于物流管理專業涉及到的范圍過廣,故其相關專業概念與專業術語較多并且較為抽象,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盤點、分揀、出入庫、配送、流通加工及裝卸搬運等作業流程,而通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建設一個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在這個實訓基地中可以讓學生操作相關系統軟硬件設備,如電子標簽揀貨、第三方物流軟件等,使學生身臨其境,真真正正得到相關物流管理技能鍛煉。
(四)有效地解決物流管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教學質量,可以地解決相關實踐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實踐,發現問題,并利用教育技術解決問題,在總結教訓的同時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通過這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健全完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建設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順利應用的前提與基礎是擁有較為完善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建設,因此,應健全完善物流管理課程中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建設,主要有實訓基地建設與教學資源庫建設兩大方面內容。加強對物流管理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可以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物流管理實踐活動當中,進而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應用與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應做好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建立規模齊全的資源庫,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同時還應鼓勵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多利用資源庫進行課件制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提高物流管理教師綜合業務素質
為了提高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應加強對其業務及技能的培訓,提高其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性。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根據現代物流發展狀況、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案,培養物流管理型人才。此外,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多關注市場動態,做好相關物流行業的探究與分析工作,確保掌握最新物流行業動態,使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的技術。
(三)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
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主動性,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物流管理模式探究活動當中,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例如,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可以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明確每個項目目標及相關任務,按照相關步驟開展(目標—計劃—實施—評估),讓學生一一進行探究與解決,進而提高學生對物流管理的有效性掌握。如開展“物料采購計劃與組織”項目式教學模式教學時,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輔助作用,正確引導學生緊繞項目任務制定相關項目計劃并予以實施,明確物料管理與采購管理目標,構建有效的物料管理與采購組織結構,制定合理的物料采購計劃,做好相物料與采購成本分析,完善相關細節工作內容,通過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探究與解決,進而牢固并掌握好“物料計劃與采購管理”相關內容。
(四)采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模式
通過采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了也反作用于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鞏固理論知識。例如,可以采用“分散式與集中式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指每門專業課的課內實踐與學期集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如物流實驗中心軟件實訓、單元實訓、典型物流企業參觀實習、綜合實訓等。)進行教學,該模式主要突出整個業務流程的綜合實訓目的,基于工作過程和以真實工作任務為根據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實現重組、整合、程序化。分散式實踐教學是使學生認知與行動、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分散式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流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讓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將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而集中式實踐教學是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的一種模式,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積累一定的經驗,為今后就業打下扎實基礎。
2.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他們更加注重新技術的發展,在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則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供應鏈系統作為一個有目的性的功能,是擁有著復雜的操作性的,不同的鏈條之間擁有著各自的特征,參與者共同受益的共贏模式也是在當下時展備受推崇的獲利模式,因此,隨著物流管理因素的逐漸發展壯大,各國也更加注重起在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功能了。這也就使得供應鏈系統變得更加的引人注目,使得物流管理更加得被重視。但是,隨著供應鏈系統的物流管理的不斷發展,各國對其的利用不斷加大,從而一些隨帶的問題便被漸漸的暴露出來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客戶所產生的物質要求不僅僅只是僅限于我國的物質條件,人們更加注重國際物流的發展狀態,雖然有部分企業緊緊跟隨時代潮流發展的腳步,但是,仍然有一些“古板”的企業,他們沉睡在以往的發展狀態中,不知道改變與更新,于是便漸漸落后于世界的腳步,這對其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發展的暫時落后會導致經濟效益的降低,發展的長期滯后便會導致其經濟環境的破壞,甚至是最后被迫退出商業的發展市場,這是人們最不想看見的結果。
3.傳統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大量的資源便會被白白浪費在不值得運作的生產方面,從而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客戶多樣化的要求無法被滿足,便會產生負面的經濟效益,全球化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而長期滯留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懂得更新與改進,不懂得接納新思想,不敢去接觸新事物,于是便與時代隔了一道鴻溝,企業的上下游無法連接,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流不充分,客戶的售后反饋無法及時傳達等等,這些可能會出現在供應鏈系統下物流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便會顯現出來,最終使得企業的發展存在很大的風險。其次,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人才也是企業發展的必備因素,很多企業僅僅只是注重供應鏈系統的完善以及物流管理的條例措施的改善,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改進措施,忽視了人才的培養,從而導致了企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落后于其他競爭對象,無法滿足企業現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便會制約物流企業的持續發展,人才技術的單一也使得企業無法擁有自身的工作優勢,與世界的脫軌,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與其他企業的競爭處于劣勢等等,這一系列因素都致使企業不能認識到自身所處的地位以及自身發展狀態的劣勢。
二、促進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改進的措施
1.培養創新型人才,緊隨時展的腳步。由于地區發展的滯后性,某些地區接受新事物的時間總是會落后于其他比較發達的地區,這就會導致一些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無法被引進,或是引進的成本費用過高而無法負擔,沒有完備的硬件設施是導致供應鏈系統的物流管理無法正常運行的重要原因,其次,即使擁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但卻沒有適應技術發展的高科技人才,這也是會從根本上導致經濟產生不好的效益,因此,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教育。現階段,物流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應該被作為一個物流管理功能作用發揮的重要因素,企業如果想要在物流管理技術方面有所發展,想要在這一專業領域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就要多多培育創新型人才,積極創造出其他企業所沒有的專業技術,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立于不敗之地,隨時關注發達地區的技術發展程度,積極引進別的地區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工作職員都自主的接受這些先進的知識、思想,并且建立積極的工作機制,讓工作職員們能夠自己努力地去探索新世界的領域,積極的獎勵機制也是促進職員們更加努力工作的動力。培養物流管理應用的人才,這也要求企業需要隨時關注世界上這一領域的發展動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緊緊跟隨時展的步伐,這樣才能保證不落后于潮流。
2.創新物流管理功能,促進技術改革。在物流管理發展的道路上,企業經歷了從比較落后的技術發展至先進的技術,然而有些企業隨時更新自己的管理系統,有的企業卻僅僅滿足于現狀,而不懂得去更新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高新技術持續發展起來,如何用智慧的眼光去辨別事物的好壞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現階段基于供應鏈系統的物流管理發展是處于上升的狀態,環境適應性較強的物流管理系統被不斷地更新和創新,要想在企業發展之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創新企業的物流管理功能,加大對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不能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于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滿足客戶的要求就必須要促進技術改革,將陳舊落后的設備淘汰掉,引進新型高端設備,加入信息技術功能,因為信息技術在現階段企業發展的道路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加大信息化程度的建設,增加工作效率,努力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
3.加大對于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的研究,促進企業發展質的飛躍。雖然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已經被一些學者拿出來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不接受新技術的現象,基礎設備的落后便使物流管理的研究受到更大的阻礙,因此,加大對于供應鏈系統下的物流管理研究,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努力降低企業的工作成本,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供應鏈系統是促進物流管理功能發揮的基礎,因此,首先要了解供應鏈系統的內部結構,以及它的功能和技術應用,將供應鏈系統的每一個節點聯系起來,加強各自的工作效率,加強各部分的相互聯系,降低工作的風險,做好供應鏈系統工作的基礎。然后,將研究延伸到物流管理,促進技術創新,響應客戶的要求,提升供應鏈系統物流管理的水平,制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并且加以規劃,建立員工獎勵制度,促進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創新物流服務的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加強對客戶反饋的反映,建設一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統,爭取為促進企業發展的質的飛躍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物流成為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物流的功能和作用也開始被中國企業界所認識、所重視。“物流”,不但成為當前一個最為炙手可熱的名詞,而且更成為企業界投資的熱點。稍有實力的制造業企業、零售連鎖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動輒上千萬元、數億、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地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甚至物流港。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界對物流業的重視,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也使物流運營走入了誤碼區。實質上,企業物流的效益主要來自對物流的管理,特別是來自削減“物流冰山”的效應,即對物流成本的系統化管理研究、有效減少或消除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必的物流作業成本,也就是本文所強調的研究作業成本。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教授說過一句話“在企業內部只有成本。”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只有對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獲取第三源泉的利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流運輸成本分析
1.物流運輸成本的構成
物流運輸成本是為完成貨物運輸而支出的各種成本,一般以單位運輸產品的營運支出表示。任何種類的運輸方式,其運輸成本均由兩大部分構成:場站成本和途中運輸成本。場站成本包括貨物的裝卸、倉庫、碼頭、管理經營機構和保養等成本。這項成本的大小只和貨物的體積、重量等有關,與運輸距離無關;途中成本包括運輸人力耗費、線路折舊、管理維修、運輸工具磨損、動力消耗、保險等。這部分成本的大小和貨物運輸距離成正比。
2.運輸成本與運距的關系
由于運輸成本是由與運距無關的場站成本和隨運距增長而遞增的途中成本所組成,使得運輸距離越長,雖然運輸總支出增加了,但場站作業成本分攤到單位運輸成本(運輸成本率)中的成本卻越少,從而使單位運輸成本降低,即運輸成本率遞減規律。各種運輸方式中,一般場站成本低,途中成本高的運輸方式適合于短距離運輸;場站成本高,途中成本低的運輸方式對長途運輸有利。水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大于鐵路運輸,而鐵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又大于公路運輸。但途中成本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公路運輸最大,鐵路運輸次之,水路運輸最小。所以汽車適于短距離運輸,而水運則適于長距離的大批量貨物運輸。這種情況,恰好反映了運輸成本中各種運輸方式成本構成中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反映出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
3.運輸成本與運量的關系
各種運輸方式所能完成的貨運周轉量,也影響著運輸成本的水平。我們同樣可以把運輸成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與運量有關,隨運量的增長而增長,稱為可變成本;另一部分與運量無關,不隨運量的增長而變化的成本,稱為固定成本或不變成本。如水路運輸中的船舶燃料成本、港口成本、及裝卸成本中的裝卸機械動力成本、裝卸計件工資等均為可變成本,隨運量增長而變化;而船舶折舊、企業管理成本、裝卸成本中的機械折舊成本等為固定成本,與運量變化無關。鐵路、公路運輸成本也可以同樣分成這兩部分。
4.運輸成本與運輸方式的關系
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是保證運輸質量,提高運輸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各種運輸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特性的物資對運輸活動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當同時存在多種運輸方式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就有一個選優抉擇的問題。選擇運輸方式是一個非程序化決策問題,要制定一個統一規定的標準是困難的,只能在組織貨物運輸時,按照一定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進行。
二、控制運輸成本的措施
1.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在目前多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情況下,必須注意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對物流時效的要求,對運輸工具所具有的特征進行綜合評價,以便作出合理選擇運輸工具的策略,并盡可能選擇廉價運輸工具。采用零擔湊整、集裝箱、捎腳回空運輸等方法,擴大每次運輸批量,減少運輸次數。采用合裝整車運輸、分區產銷平衡合理運輸、直達運輸、“四就”直撥運輸等運輸形式,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2.強化運輸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要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引進先進的物流運輸管理和優化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運輸管理,降低運輸成本的最佳途徑。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建立物流運輸管理專職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應用物流作業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運輸成本的數據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準確剝離出來,統一企業成本計算的口徑。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同時,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實行定額管理和目標成本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目標分解,明確責任,實現責、權、利結合,加強成本核算和考核。
3.整合自身運力
中圖分類號:G250.252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物流管理一直是實踐領域和學術領域研究的熱點。國內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從經濟管理到機械工業、數學和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等,橫跨人文社科到理工科學諸多細分領域,涉及現代物流、逆向物流、綠色物流、應急物流、國際物流、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和不同類型企業的物流管理優化等眾多研究主題。目前,對物流管理的研究狀況紛繁復雜,到了亟須梳理與總結的階段。雖然有少數定性和定量的文獻綜述對這一研究領域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但仍難以從海量的物流管理研究文獻中廓清該領域的研究全貌。鑒于此,本文引入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梳理和剖析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可視化的形式將國內近10年物流管理研究概貌呈現在大家面前。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社會網絡分析主要是在共詞分析基礎上,借助社會網絡分析軟件,構建關鍵詞節點和網絡,以網絡圖譜形式揭示研究主題的熱點[1]。
1.2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5—2014年核心期刊物流管理論文的高頻關鍵詞作為分析載體,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高級檢索系統,檢索題名或關鍵詞“物流管理”,時間范圍為2005—2014年,來源期刊為核心期刊,操作時間為2015年6月9日,檢索得到926篇期刊論文,共包含4207個關鍵詞,涉及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教育學等多個學科。
2數據處理
2.1高頻關鍵詞選取
為了保證期刊論文關鍵詞的有效性,我們對所獲得的4207個關鍵詞進行預處理。首先,將相同或類似的關鍵詞進行去重、合并,如將“中小型企業”匯總到“中小企業”,將“RFID技術”“射頻識別”和“無線射頻識別”匯總到“RFID”,將“供應鏈管理”匯總到“供應鏈”,“人才培養模式”匯總到“人才培養”,將“逆向物流管理”匯總到“逆向物流”,“物流人才”匯總到“物流管理人才”,將“高職”匯總到“高職院校”等;其次,刪除沒有實際意義的關鍵詞,如“理念”“措施”“實現”“現狀”“建議”“探索”等,將關鍵詞簡化為2161個。在這些關鍵詞中,本文選擇出現大于等于8次的關鍵詞,共45個,占全部關鍵詞2.08%,頻次占全部關鍵詞頻次的43.71%,將這些關鍵詞作為確定物流管理研究熱點的基礎,如表1所示。
2.2關鍵詞共詞矩陣的構建
基于表1所示的高頻關鍵詞,利用相關軟件,對45個關鍵詞進行兩兩共詞檢索,并統計其在926篇文章中同時出現的頻率,構成了一個45×45的共詞矩陣。由于原始數據之間共詞頻率差異較大,本文運用Ochiia系數方法[2]將共詞矩陣轉換為相關矩陣,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不做描述。鑒于共詞矩陣中的0值過多會導致相關矩陣中0值過多,統計時容易造成較大誤差,因此,用1與相關矩陣數據進行相減,得到表示兩個關鍵詞的相異矩陣(部分數據如表2所示)。
2.3社會網絡分析
本部分內容借助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的原理,將表2所示的關鍵詞共詞矩陣導入Ucinet軟件,繪制成社會網絡圖譜,該圖為已進行中心性分析得到的圖(見圖1)。(1)密度。網絡密度體現了網絡圖中各節點之間的密切程度,數值越接近于1,說明網絡聯系越緊密。圖1的網絡密度為0.7192,標準方差為2.7878,表明在物流管理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集聚性。從圖1中也可以看出,除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一詞只與GPS有連接外,其他詞與靠近中間詞之間的連線較多。(2)點度中心度。點度中心度的絕對值大小表示某個關鍵詞與網絡中其他詞共同出現的頻率,頻率越高,越有可能是主題研究中的熱點[3]。分析顯示,供應鏈、高職院校、逆向物流、物流管理專業、第三方物流等的點度中心度較高,這反映了物流供應鏈與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數據挖掘、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生產物流、基于物聯網的物流管理和農產品物流管理這幾方面研究較薄弱,研究應該更加深入。(3)中間中心度。中間中心度測量的是節點對整個網絡中資源的控制程度[4]。網絡的中間中心度為49.81%,其中,供應鏈、GPS、現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養、逆向物流、物聯網和RFID具有較高的中間中心度,說明這些關鍵詞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其中,RFID、物聯網、GPS、倉儲管理、應急物流和綠色物流具有較高的中間中心度,但是點度中心度較低,可能成為下一階段關注的焦點。
3研究熱點主題探討
3.1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這一研究主題主要包含“高職院校”“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創新”10個關鍵詞,這些熱點詞反映了學者們對高等職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及人才培養方面研究的重視。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管理專業目標定位、教學手段與方法、課程體系、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其中,實踐性教學和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表明現階段我國高職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更加趨向于實踐性和創新性。
3.2物流供應鏈
從社會分析網絡圖譜可以看出,供應鏈處于中心的位置,且中心度較高,說明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是近10年來物流管理研究領域的核心內容,該主題包含“供應鏈”“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ERP”等高頻關鍵詞。供應鏈管理是目前企業獲取競爭力一種重要的管理方式,隨著供應鏈管理快速發展,物流外包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5]。在物流外包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第三方物流興起并不斷引起學者和業界關注,成為此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3.3中小企業的農產品物流管理
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小企業、農產品、管理模式、信息系統、優化、物流配送這幾個關鍵詞。由于現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和完備的物流信息系統對中小企業、農產品至關重要,可以使它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但是現實是我國的中小企業、煤炭企業和農產品物流管理存在各種問題,如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模式不規范、信息化程度低等,因此未來關于這一方面研究空間還很大。
3.4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包括“綠色物流”“可持續發展”“逆向物流”和“循環經濟”,其中包含3個研究熱點:綠色物流、循環經濟和逆向物流。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發展是為了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實踐,兩者相互結合可以有效地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再制造、再循環與再使用是綠色物流與逆向物流共有的內容[6]。兩者的不同在于綠色物流強調所有物流活動尤其是正向物流對環境的影響[7]。
3.5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是由“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成本”“信息化”“企業物流”和“物流作業”6個研究角度構成。反映了在當今的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日益廣泛用于物流管理,現代物流呈現出信息化、標準化、系統化等發展趨勢。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結合,提高了物流企業服務的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6應急物流
應急物流包含“應急物流”“物流系統”“物聯網”“電子標簽”和“RFID”4個關鍵詞。應急物流提出的目的是追求時間效益的最大化,將損失及不利影響縮小到最小[8],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物流系統至關重要,而物聯網技術(RFID、GPS、GIS3)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應急物流中信息化偏低導致的物資配送緩慢、配送車輛路徑不合理、物資跟蹤丟失等問題,提高應急物流管理的效率。
3.7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只與一個高頻關鍵詞GPS有連線,從網絡分析中可以看出,該知識點具有較高的接近中心度,遠離網絡核心,說明它在研究方法和內容上不同于其他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如李一波介紹了基于GPS和GIS技術的可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9];楊寶森通過XML軟件技術構建了跨組織、跨部門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統[10];張文建介紹了基于B/S模式一體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及其關鍵技術[11]。
4結語
本文以2005—2014年CNKI收錄的物流管理核心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運用社會網絡可視化分析方法,描繪出我國物流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和前沿。在熱點研究方面:供應鏈、GPS、現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養、逆向物流、物聯網和RFID等關鍵詞對其他關鍵詞具有較強的輻射和影響力,是這一階段我國物流管理領域研究的熱點。其中,供應鏈是聯結這些熱點最重要的橋梁。在研究趨勢的預測方面,有的高頻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聯系較少,也可能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物流管理領域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目前,國內物流管理研究主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物流供應鏈、綠色物流、現代物流、應急物流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小企業和農產品物流管理。其中,供應鏈、現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養和物聯網居于核心地帶,與環繞周圍的其他的主題一起構成我國物流管理研究的熱點主題。
參考文獻
[1]劉軍.整體網分析講義:UCINET軟件實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張勤,馬費成.國外知識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詞分析為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7(6):65-75.
[3]魏瑞斌.社會網絡分析在關鍵詞網絡分析中的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09(9):46-49.
[4]朱慶華,李行亮.社會網絡分析法及其在情報學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2):179-183.
[5]周永祥.第三方物流在供應鏈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
[6]RogersDS,Tibben-LembkeR.AnExaminationofReverseLogisticsPractices[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2001,22(2):129-148.
[7]DeBritoMP,DekkerR.Aframeworkforreverselogistics[R].ERIMReportSeriesResearchinManagement,ERS-2003-045-LIS,2003.
[8]王宗喜.大力推進我國應急物流建設與發展[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24):37-39.
[9]李一波,張志勇.基于GPS和GIS的可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設計[J].冶金自動化,2005(5):11-15.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義。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是指企業物流活動中所發生的管理費用方面工作的總稱,具體來說,是指從物流設計到物流運行再到物流結算的整個過程中,對物流成本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監督、控制以及對物流活動結果的評價。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具體包括:物流成本預測、物流成本決策、物流成本計劃、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檢查六個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實質是依據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和客戶的需求,以成本為手段管理企業物流,最終目標和最基本的研究課題在于利用成本指標控制物流活動,實現物流活動系統合理化,進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務質量,以最具經濟效益的物流活動達到預定的服務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夠有效地把握企業物流成本的內涵和構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規律,科學、高效地組織物流活動,有效控制物流活動中發生的費用支出,從而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二、我國物流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我國對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復雜性以及其極強的關聯性,我國尚未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出一套適合國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論體系,而對物流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紹國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認識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論的戰略重要性,也未能從企業競爭需求戰略層面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隨著現代物流及其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企業“第三利潤源”的物流成本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在答記者問時指出,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高達89.89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8.1%,而發達國家社會物流費用與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國高出發達國家將近一倍。這種狀況表明,我國企業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因此,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勢在必行。
三、我國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國企業在對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表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流成本賬務單獨核算難度大。
長期以來,我國尚沒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計算標準,物流成本核算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每個企業都是分散進行的,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該標準明確了物流成本的構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構成的復雜性以及其核算的實際操作難度大,目前我國真正全面貫徹落實2006年新頒布的物流國家標準對物流成本單獨分類核算記賬的企業為數不多,大多數制造企業仍沒有在財務會計報表中單獨設立物流成本項目,而是將企業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費用一欄中,因此,企業仍無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構成,也較難對企業物流活動發生的全部費用做出確切、全算與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經濟黑大陸”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
同時,在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等其他會計制度中沒有專門的物流費用項日,或是有的幾個項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費用。一方面,物流活動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費用被歸集為諸如工資、租金、公共設施和折舊等。這種歸集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無法確認和分配運作的責任。如果將一個企業的報表細分為發生在管理責任領域的費用和發生于組織領域的費用兩部分,以獲得組織與各個單位相關的財務信息,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滿足總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業的損益表,更是沿著組織預算的思路,對費用進行分類和歸集。它無法克服許多與物流績效相結合,而通常又跨組織單位發生的費用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業財務決算表中,物流費核算的是企業向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運輸費及向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對于企業內與物流中心相關的人員費、設備折舊費、固定資產稅等各種費用則與企業其他經營費用統一計算。據有關資料,先進國家企業的實踐表明: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過外部支付額的5倍以上。
由此可見,僅靠常用的會計方法,難以取得所需的足夠數據來核算物流成本。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難以正確把握實際的企業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為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對物流成本設立單獨的會計科目來進行核算,而是將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各種支出列示于企業的各項費用內,或者僅僅將部分的物流成本隨材料、制造費用等計入產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們往往比較重視運輸費、搬運費等顯性成本,對于物流環節所消耗的資金利息、設備折舊、人員培訓等隱性成本特別是物流活動組織不當所導致的風險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時間成本,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日常采用的標準會計成本法一般沒有將與庫存有關的成本,諸如保險和稅收、租金、存貨占用的資金及建設倉庫所需的資本費用等計算在庫存成本內,導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進國家的實踐證明,對于自營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遠遠高于外部支付額數倍以上。所以,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還沒有真正把握實際的物流成本,決策者也很難從現行的會計系統中獲得物流成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