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5 17:42: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一學習計劃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字:
基礎繪畫;學習
當下的藝術設計專業以實用性強、就業范圍廣,在新興專業中比較熱門而居各高校中的首位。在這一專業中,尤其是針對電腦的操作,軟件的升級更加的人性化,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只要把電腦軟件學好了,基礎差,甚至沒基礎是沒有關系的,短期發展,看起來這完全沒有問題,是可以做設計的,長期這樣一種狀態而言,難成大器。設計的好壞,最終結果會回歸到傳統的這個問題,那就是基礎。要想設計出更好,更加經典的設計作品,就必須得回歸傳統,從基礎繪畫入手,培養我們這些方面的能力。
一、學習基礎繪畫的方向性
設計類專業的同學在大一進校門時都會接觸一個階段的基礎繪畫的訓練,主要以素描、色彩為主。而這些課程在不同的專業已經有了一些方向的轉變和延伸,以便能更好的為后期的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服務。素描,包括人物素描、設計素描兩大類,一些專業還會有速寫課程,這些都作為一個基礎中的基礎課程來學習。主要培養我們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及創意思維能力。色彩課程方面,不同的專業傾向點不同,有靜物色彩、風景色彩等,主要培養色彩的修養及表現力,為后期專業的色彩認知做準備。而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對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的學習及平時實踐能力的培養而融合在整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了。認識到課程的學習目標,我們便有清晰的畫畫方向,也會增強我們對基礎繪畫的正能量,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體從觀察方法,造型能力、創意思維能力、色彩的修養及審美的提高五方面來具體分析學習及掌握的方向。
二、科學的觀察方法
培養成創新實用型人才是設計類專業當下的目標。創新實用型人才首要培養的是我們的觀察能力,怎么來觀察,怎么去認識,影響到你的作品,也決定了日后的創作角度,我們需要用正確的觀察方法來觀察對象,并且需要培養我們整體觀察的能力。因此,觀察方法很重要。有了觀察能力,我們就能從萬事萬物中發現事物本身的特點,可以歸納成自己的語言。而觀察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我們的基礎繪畫學習中,尤其是素描的學習。在我們進入大學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觀察方法是有些誤區的。正確的觀察方法首先要從整體入手,局部比較,再回歸到整體。尤其是畫面的安放位置、整個繪畫對象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是需要備受關注的,這要求我們在畫畫時,必須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在畫的過程中會訓練我們及時調整局部和整體的對比觀察,學會同類比較,把我們主觀的認識和客觀的觀察做比較,會發現一些不同于以往認識的元素,提高我們設計類元素的積累,這個訓練將會使我們的觀察產生一次質感的升華,對后期專業設計的學習會非常有益。
三、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
造型能力是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懂得了觀察,不懂得怎么表現出來,也是沒有成果的,這關系到傍觀者怎么欣賞,怎么能讓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這個時候,表達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表現的是不是心中的那個感受,就對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了。曾有大師這樣評價,在設計領域,設計,軟件決定了你的下線,繪畫決定了你的上線。作為設計專業的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能力,掌握一定的表現手法,甚至要求我們挖掘適合自己的個性表現方式。在表現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我們便可以站在基礎上來做創新。讓我們表達自己的創意時更加的心手合一,在表現方式上也能準確自如的表達我們內心世界的想法,成為我們自己的表達語言。
四、創意思維能力
只會繪畫的人也許可以從事美工,但會繪畫并且會設計思考的人那就是設計師了。創意對我們設計專業是不可或缺的。在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習中,它將成為一個思維演變的過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是藝術設計專業由基礎繪畫轉向專業設計的過渡,是培養我們創意思維方面的一個便捷的徒手繪畫。一般我們不經意間接觸的事物,可能會激發我們的靈感,形成有創意的作品。但靈感是稍縱即逝的,因此,在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課程的培養中,根據學生獨特的興趣點,發散我們的想象和思維,培養我們的創意,從一個物體出發,延伸出更多的聯想和想象,這種課程的訓練會使我們的思維角度大大拓寬,面對不同類別的事物,會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創作出有內涵、有思想的作品。
五、色彩的修養
色彩在設計類專業中是一個無可替代的設計要素,是表達創意的一個強大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很強的情感特征,有著非常強烈的感染力。我們所面臨的專業需要色彩實用性更強,就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提高自己的色彩修養,能根據各個不同的領域搭配適合的顏色。針對這一目標,前期我們所學習的色彩及設計色彩課程主要是為后期設計中的色彩搭配服務的,在這一基礎階段,我們主要通過實踐練習來認識色彩,提高色彩的修養。認識色彩的特性,比如冷暖、前后、輕重等等關系,感受同種色相下明度、飽和度不同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掌握色彩空間的獨特體現方式,掌握各個不同顏色的心里效應,通過了解各個時期派別的特點了解色彩的歷程,通過平時的練習來培養、激發自我的色彩情感,培養出具有個性審美特征的色彩元素,提高色彩的修養和運用能力。
六、審美能力的提高(時代審美精神)
具備最基礎的藝術素養是我們做好設計的基本條件。同時這一點也直接決定了設計作品的成敗。而審美能力的提高,會讓我們的藝術眼光更加的敏銳,從而可以從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來發現美、提取美的元素。而在基礎繪畫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審美能力是貫穿于整個過程中的,是通過我們接觸的作品背景、評價等等和平時的繪畫練習來提高我們的審美的。學習基礎繪畫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關于構圖、色彩的冷暖、明度、肌理、造型、質感等等很多元素,這些元素的運用與經營,手追目思,審美價值就在這些學習和訓練中形成。[1]藝術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中西方無數大師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是來自自我內心深層次的挖掘的。正確的觀察方法、造型表現能力、色彩的修養、創意思維、審美的意識等等這些都對我們設計的產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這些意識、修養是需要經過基礎繪畫的鍛煉,長期的耳濡目染才能做到的。我們必須理論結合實踐同步進行,才能讓我們的設計站在一個高的基點上,做出更好的設計。
(一)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內在心理因素。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筆者對四處初中的抽樣調查表明,284名被調查學生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興趣的47人,占15%;有間接興趣的85人,占30%;原來不感興趣,后因更換老師等原因而產主興趣的17人,占6%;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軟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興趣的20人,占7%,原來有興趣,后來興趣減退的118人,占42%。調查中還發現,學習數學興趣比較淡薄的學生數學學習成績也比較差,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習意志是為了實現學習目標而努力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是學習能動性的重要體現。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系的,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數學難度加深,教學方式的變化也比較大,教師輔導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中小銜接過程中有的學生適應性強,有的學生適應性差,表現出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二)掌握知識、技能不系統,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不能為連續學習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
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
(三)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
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而初二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除了年齡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
二、減少學習分化的教學對策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二)教會學生學習
有一部分后進生在數學上費工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這是學習不適應性的重要表現之一。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版權所有
(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1.1細微現象放大化
反應現象小而課室大,多數學生觀察比較模糊。我國實行班級授課制,每班有幾十人,很多實驗位置不佳的學生難以觀察到清楚現象。利用投影儀進行輔助教學,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投影技術主要是將一些簡單、安全、無腐蝕性的實驗放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放大,克服了演示實驗只能演而不能示、可見度小的缺陷實驗,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不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投影技術使實驗現象的可觀察性得以提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條件。例如,《氯氣的生產原理》中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實驗裝置本身就比較小,實驗現象很難觀察清楚。這時利用投影輔助教學就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諸如此類,很多在小試管、小燒杯等中進行的實驗,實驗現象可見度小的,都可利用投影技術。
1.2抽象概念形象化
化學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電子等微粒相互作用的科學,許多概念抽象復雜,如電子云、晶體結構、有機物分子空間結構、同分異構、順反異構、手性碳、雜化軌道、大兀鍵、電解膠體的滲析與電泳等,都可以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把一些難于觀察的、抽象的、微觀的化學過程模擬出來,還可以把常規教學手段難以用實驗演示的動態過程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形象,幫助學生去領會實驗事實和掌握化學概念。
1.3實驗原理顯現化
化學教材中的理論部分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感到較難理解,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單單靠實驗手段效果往往不理想。對此,通過利用計算機模擬實驗,可以把實驗原理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如在“溶解熱測定”實驗中利用動畫輔助講解溶解的變化過程,使實驗直觀形象,學生很容易理解,豐富了學生的觀察和記憶。特別是有機基礎中的反應機理如消去反應、加成反應、酯化反應、聚合反應、取代反應、催化氧化等。這種整合還可以針對有些實驗只能看到結果,而實驗原理很難清楚反映的實驗教學中。
1.4工業流程真實化
化學新課標對工業生產非常重視,課程標準中要求了解、體驗、參觀的工業生產有很多。氯堿工業、工業制硫酸、工業制氨氣、工業制硝酸、高爐煉鐵與煉鋼等。教師要結合課程內容,充分利用當地各種有利條件,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調查、討論等實踐活動,如本省的巨化、鎮海煉化等大型化工企業中的合成氨車間、硫酸車間、氟化學車間、煉油裝置,杭州的四堡、七格污水處理廠,本地的自來水廠,印染、制藥、塑料等化工企業,環保、質檢等部門,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技術問題。條件不具備的,也可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或圖片,或從網絡中去查找,教師實地拍攝化工企業工業生產等。學生的認同感強,很快會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1.5實驗課堂綠色化
化學實驗教學歷來都強調實驗的安全性。化學實驗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爆炸、燃燒、強腐蝕、中毒以及化學實驗產生有害環境的廢氣、廢液和廢渣等。對于有毒、有害、危險的實驗,可以制作成錄像再播放給學生看,既保證學生的安全,保護環境,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鈉與水反應,制取S02、Cl2等毒性實驗。另外,化學中有毒、有污染、危險較大的實驗易造成學生對化學實驗操作產生畏懼心理,因而不利于化學教學和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若教師采用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可以避免上述實驗的缺陷,達到實驗目的。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1有利于自主學習
現行高中的化學實驗課,特別是學生實驗課,很多的實驗是驗證性實驗,教師給學生學習任務,認為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驗,但缺乏引導實際上是一種放任。如蘇教版化學必修2教材《化學反應速率》中《觀察與思考》“進行下列實驗,觀察并比較兩個反應放出氫氣的、快慢。”《活動與探究》“[實驗2]取兩支大試管,各加入5m14%的過氧化氫溶液,用藥匙向其中一支試管內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觀察發生的變化。”教材給了學生學習任務,教師若利用投影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原因,就能幫助學生開啟化學思維,在自主學習中享受發現的快樂。
2.2有利于合作學習
在日常的學生實驗課中,最常見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一小組或同桌兩人一小組。由于分工不明確,學生實驗課表面熱鬧,實際上課堂秩序較混亂。這時若利用投影,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更有利于互實驗進行。做實驗、記錄、發言、總結、匯報,等等,都由不同的學生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實驗課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但合作學習不僅僅在實驗的操作上,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共同探究問題,思考問題,總結結論等。而這些問題的引導,問題的設計等需要投影等信息技術的輔助。
2.3有利于探究學習
化學實驗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實驗情境,能使許多復雜的化學反應環境由靜態變動態,由無聲變有聲,由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力,更能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例如,在酸雨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把酸雨造成樹木、農作物枯萎,文物古跡如石雕、塑像的侵蝕等實物場景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真實的感覺。這種適時適度的整合使學生耳目一新,開闊了學生眼界,很容易激發學生探究酸雨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的興趣。
3實現高效課堂
3.1增大課堂容量
利用信息技術往往可以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高三實驗復習課,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如在對原電池、電解池、酸化反應、水解反應、乙烯的實驗室制取等實驗的復習中,利用信息技術把微觀反應機理模擬成宏觀動畫加以演示,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相關實驗的印象,也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如果采用動畫、錄像等形式對已做過的實驗進行“回憶”,對沒有做過的實驗進行“演示”,則會取得既系統全面又節省時間的效果。
3.2減少實驗時間
關鍵詞:藝術設計; 基礎繪畫;教學;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觀念的創新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藝術設計學科逐漸成為熱門的學科,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增設了設計藝術專業。各大高校也增設一些藝術設計專業,如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動漫設計、服裝設計等專業。在設計藝術專業大量擴展、規模空前擴大的格局中,如何保證教學的質量,如何培養具有較高審美意識和創新精神的設計藝術人才等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
如今的藝術設計類專業都很重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計算機軟件的不斷更新,使人們的生活和感情、思想觀念形態發生了不斷的變化。目前很多的領域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藝術設計領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計算機輔助軟件的興起使設計的方案更高效,設計過程可視化,設計結構更加精準。在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和動漫設計中,運用制圖軟件和3d建模軟件及渲染軟件,加速了工作的效率,使以前需要手工勞動完成的工作變為只需設計師揮一揮鼠標即可完成。計算機操作成為了科學和藝術之間的橋梁,為藝術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那么,美術的繪畫基礎課,如素描、速寫、水粉寫生等這些基礎的繪畫還需要訓練嗎?最近幾年經常有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目前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技術已發展的這么快,掌握各種軟件至關重要,那么手繪訓練有沒有必要呢?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藝術院校將基礎繪畫課時縮了又縮,在對待基礎課教學的問題上,還存在著重設計輕繪畫的誤解與偏見,片面地強調設計能力的重要而忽視繪畫基礎課的教學,認為只要全面掌握計算機設計就可以替代繪畫,有無繪畫基礎對藝術設計影響不大。所以對于美術基礎課的教學,從學生到管理層都存著一些模糊認識。面對這種誤區,正確認識繪畫基礎課教學在藝術設計中的存在的意義,是目前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徐悲鴻曾經在在教學的改革中說過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草草了事仍無功效,積稿千百紙,方能達到心手相應之用。基礎課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青青學子來說,在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而且自身的藝術水平也普遍偏低,缺少自我表現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加上多年來對藝術類考生大量擴招造成整體的生源質量水平下降等原因,新生的基本能力絕大多數幾乎是零,大部分學校的設計專業在入學前也沒有相應的測試,對考生的繪畫基礎和基本造型能力沒有了解。而按照美術專業的課程要求來說,學生必須要有一個長期繪畫訓練的過程,藝術設計中基礎繪畫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形象化思考、設計分析、方案評價能力以及開拓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手繪能力的提高來自于基礎繪畫中素描和速寫能力的訓練,所以這一環節在后面的整個創作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許多好的作品就是從最初模糊不定的構思然后通過手繪修改得來的,手繪稿的完成必須依賴于基礎繪畫課程中繪畫技能的訓練。如果輕視客觀因素的存在,在基礎課上大量采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對學生成長和人才的培養都不利。
基礎繪畫課程是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審美取向和創造力的重要、有效的途徑。而把基礎繪畫課看成是單純的一種技術訓練,這種思想是片面的,它不但包含了的掌握和藝術修養的增強而且對創新精神的啟迪和審美品位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藝術”與“技術”的全面訓練過程。如果說“美”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話,說抽象,是因為沒有一個固定衡量標準。是“美”是具體的,因為有一定規律可循,而這些規律就是我們基礎繪畫課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們應當把寫生的訓練與對形式美的研究結合起來,比如黑白灰和點線面的處理上,使整個畫面各個因素之間比例協調、畫面均衡、主次虛實關系等都達到形式美的和諧。慢慢使學生具備對形式美的敏感性,培養如何判斷形式美的能力。而藝術設計的美學法則,如多樣與統一、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齊一與重復、對比與調和等美學法則,也正是基礎繪畫中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兩者是一種和諧的統一。
當下的藝術設計專業以實用性強、就業范圍廣,在新興專業中比較熱門而居各高校中的首位。在這一專業中,尤其是針對電腦的操作,軟件的升級更加的人性化,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只要把電腦軟件學好了,基礎差,甚至沒基礎是沒有關系的,短期發展,看起來這完全沒有問題,是可以做設計的,長期這樣一種狀態而言,難成大器。設計的好壞,最終結果會回歸到傳統的這個問題,那就是基礎。要想設計出更好,更加經典的設計作品,就必須得回歸傳統,從基礎繪畫入手,培養我們這些方面的能力。
一、學習基礎繪畫的方向性
設計類專業的同學在大一進校門時都會接觸一個階段的基礎繪畫的訓練,主要以素描、色彩為主。而這些課程在不同的專業已經有了一些方向的轉變和延伸,以便能更好的為后期的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服務。素描,包括人物素描、設計素描兩大類,一些專業還會有速寫課程,這些都作為一個基礎中的基礎課程來學習。主要培養我們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及創意思維能力。色彩課程方面,不同的專業傾向點不同,有靜物色彩、風景色彩等,主要培養色彩的修養及表現力,為后期專業的色彩認知做準備。而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對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的學習及平時實踐能力的培養而融合在整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了。認識到課程的學習目標,我們便有清晰的畫畫方向,也會增強我們對基礎繪畫的正能量,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體從觀察方法,造型能力、創意思維能力、色彩的修養及審美的提高五方面來具體分析學習及掌握的方向。
二、科學的觀察方法
培養成創新實用型人才是設計類專業當下的目標。創新實用型人才首要培養的是我們的觀察能力,怎么來觀察,怎么去認識,影響到你的作品,也決定了日后的創作角度,我們需要用正確的觀察方法來觀察對象,并且需要培養我們整體觀察的能力。因此,觀察方法很重要。有了觀察能力,我們就能從萬事萬物中發現事物本身的特點,可以歸納成自己的語言。而觀察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我們的基礎繪畫學習中,尤其是素描的學習。在我們進入大學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觀察方法是有些誤區的。正確的觀察方法首先要從整體入手,局部比較,再回歸到整體。尤其是畫面的安放位置、整個繪畫對象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是需要備受關注的,這要求我們在畫畫時,必須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在畫的過程中會訓練我們及時調整局部和整體的對比觀察,學會同類比較,把我們主觀的認識和客觀的觀察做比較,會發現一些不同于以往認識的元素,提高我們設計類元素的積累,這個訓練將會使我們的觀察產生一次質感的升華,對后期專業設計的學習會非常有益。
三、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
造型能力是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懂得了觀察,不懂得怎么表現出來,也是沒有成果的,這關系到傍觀者怎么欣賞,怎么能讓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這個時候,表達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表現的是不是心中的那個感受,就對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了。曾有大師這樣評價,在設計領域,設計,軟件決定了你的下線,繪畫決定了你的上線。作為設計專業的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能力,掌握一定的表現手法,甚至要求我們挖掘適合自己的個性表現方式。在表現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我們便可以站在基礎上來做創新。讓我們表達自己的創意時更加的心手合一,在表現方式上也能準確自如的表達我們內心世界的想法,成為我們自己的表達語言。
四、創意思維能力
只會繪畫的人也許可以從事美工,但會繪畫并且會設計思考的人那就是設計師了。創意對我們設計專業是不可或缺的。在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習中,它將成為一個思維演變的過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是藝術設計專業由基礎繪畫轉向專業設計的過渡,是培養我們創意思維方面的一個便捷的徒手繪畫。一般我們不經意間接觸的事物,可能會激發我們的靈感,形成有創意的作品。但靈感是稍縱即逝的,因此,在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課程的培養中,根據學生獨特的興趣點,發散我們的想象和思維,培養我們的創意,從一個物體出發,延伸出更多的聯想和想象,這種課程的訓練會使我們的思維角度大大拓寬,面對不同類別的事物,會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創作出有內涵、有思想的作品。
五、色彩的修養
色彩在設計類專業中是一個無可替代的設計要素,是表達創意的一個強大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很強的情感特征,有著非常強烈的感染力。我們所面臨的專業需要色彩實用性更強,就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提高自己的色彩修養,能根據各個不同的領域搭配適合的顏色。針對這一目標,前期我們所學習的色彩及設計色彩課程主要是為后期設計中的色彩搭配服務的,在這一基礎階段,我們主要通過實踐練習來認識色彩,提高色彩的修養。認識色彩的特性,比如冷暖、前后、輕重等等關系,感受同種色相下明度、飽和度不同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掌握色彩空間的獨特體現方式,掌握各個不同顏色的心里效應,通過了解各個時期派別的特點了解色彩的歷程,通過平時的練習來培養、激發自我的色彩情感,培養出具有個性審美特征的色彩元素,提高色彩的修養和運用能力。
六、審美能力的提高(時代審美精神)
具備最基礎的藝術素養是我們做好設計的基本條件。同時這一點也直接決定了設計作品的成敗。而審美能力的提高,會讓我們的藝術眼光更加的敏銳,從而可以從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來發現美、提取美的元素。而在基礎繪畫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審美能力是貫穿于整個過程中的,是通過我們接觸的作品背景、評價等等和平時的繪畫練習來提高我們的審美的。學習基礎繪畫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關于構圖、色彩的冷暖、明度、肌理、造型、質感等等很多元素,這些元素的運用與經營,手追目思,審美價值就在這些學習和訓練中形成。[1]藝術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中西方無數大師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是來自自我內心深層次的挖掘的。正確的觀察方法、造型表現能力、色彩的修養、創意思維、審美的意識等等這些都對我們設計的產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這些意識、修養是需要經過基礎繪畫的鍛煉,長期的耳濡目染才能做到的。我們必須理論結合實踐同步進行,才能讓我們的設計站在一個高的基點上,做出更好的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98-02
筆者在初中部進行教學十余年,發現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十分普遍,從初一到初三,后進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兩極分化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更加可怕的是,以前的“初二現象”,現在在初一階段已經凸顯出來,甚至到了小學的第二學段,差距就開始慢慢拉開了。為了應付家長和考試,只得硬著頭皮學習,久而久之,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十分令人擔憂。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才能改變或減輕這種現象?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對形成初中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原因、對策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1 初一學生數學學習分化的成因
1.1 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造成初一學生數學分化的內因
為了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毅力對數學成績的影響,2010年9月,我教初一年級,跟蹤調查了122名學生。在122名被調查學生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7%,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較弱的占43%,這個比例讓大家大吃一驚,這些對數學學習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往往數學成績也比較理想,而那些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較弱的學生,數學成績都不同程度的差強人意,表明學生的數學成績與興趣有高度的相關性。
除了學習興趣以外,學生的意志品質也與其學習成績直接相關,決定了他為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付出的努力程度,它是學習能動性的重要體現。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系的。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所學科目的增加,教師輔導密度相對減少,對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要求也增強了,這是良好的學習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剛進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講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加之在中小學銜接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許多初一學生意志薄弱,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進一步挫傷學習數學的熱情,如果這時沒有的老師的及時指導和鼓勵,兩極分化就在所難免。
1.2 學生數學學習經驗的積累跟不上,造成認知上的脫節,加劇了分化
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這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小學階段,由于所學科目不多,難度不大,知識量相對較少,學生在大量的訓練中較好的積累了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經驗,因而不容易表現出太大的差異。進入中學之后,由于知識面不斷加寬,難度也越來越大,學生花在數學學習上精力和時間必然會分散,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較難迅速形成經驗和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從而跟不上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學習活動不適應等。此外,現在有些教師在組織課堂合作探究學習中,片面追求形式,常常出現“優秀生唱主調,后進生湊熱鬧”的形式主義的合作學習,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的學習水平還不錯,實際上僅流于形式,缺乏深入,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必然會導致兩極分化現象的發生。
1.3 舊的學習方法不適應新的學習要求,導致學習困難,從而形成分化
初一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敏感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而這一階段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期,因而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的指導就尤為重要。況且初一學生學習上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學生一上來初中,知識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產生了飛躍:一是“用字母表示數”,二是引進了“負數”。事實上,很多學生思維無法跟上這兩個飛躍,暫時的進度跟不上,一時的學習“吃力”,如果不能及時地加以指導和加強,部分學生就會喪失信心,視數學為畏途,產生自卑感,這是產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一些教師沒有很好地注意到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和銜接,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的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成績和興趣逐漸下降,成為學困生。
2 減輕初一學生數學兩極分化的一些對策
2.1 從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形成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1)用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風格征服你的學生。在教學中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較難的知識點深入淺出的教給學生,這是一種教學藝術,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并應該成為教師在職業成長中不斷追求的目標。讓學生先喜歡上你這個人,然后愛屋及烏,喜歡上你所教的科目;(2)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講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讓學生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可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3)向學生介紹一些有益的數學課外讀物,如《名人、趣題、妙解》《數學趣聞集錦》《數學游戲與欣賞》等等,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4)讓數學作業多樣化,減少以前傳統的機械重復練習的作業,增加一些如寫數學日記,寫數學小論文或者每章測評后寫一個總結等等,通過實踐發現都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2005年元旦,學校放假三天,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把學生分成5人一組(其中一名組長),走到大街上去做一項“你是怎樣處理廢電池”的調查,要求每組訪問50名群眾,調查后寫一份調查報告(包括數據分析、結論與感受體會)交上來,結果他們這次的作業做得非常好,有很多學生利用電腦把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繪出的折線圖,條形圖,扇形圖非常地美觀整潔,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言。通過這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親身經歷了一次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是學習數學的核心內容。一是要學生養成勤思考、會思考的習慣。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一部分數學后進生學習意志力并不差,他們在數學學習上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但學習沒有成效,這是學習不適應性的重要表現之一。究其原因是由于一部分學生缺乏思考精神,一昧地接受知識,而沒有去咀嚼它去消化它,在小學里學習方法只是簡單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結果造成“讀死書、死讀書”,最后導致讀不好書,害怕讀書。二是要學生養成做事(包括做題)的嚴謹性。解題重視結果的同時,更要重視解題過程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如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我發現很多學生沒有用尺子來畫坐標系習慣,結果畫出來的坐標系歪歪斜斜,單位長度長短不一,畫出來的圖形非常糟糕,一定要改變學生這種對待數學不嚴謹不規范的態度,于是我在課堂上示范強調,作業明確要求,作業有不按要求畫坐標系畫圖的,下午放學前我便在教室里要求其訂正,要經過我的檢查才可放學。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后,作業情況得到了大的好轉,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學生逐步養成了對待數學嚴謹、規范的態度和習慣。要求學生平時除了聽課,做作業外,還要重視知識的內在結構及其相互聯系,避免出現“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因此,初一年級一開始就應要求學生堅持嚴格的常規訓練,幫助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這也是防止和轉變后進生的必要措施。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2.3 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習評價多元化
一是教學方法上要多樣化。針對不同章節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探究式,啟發式,小組合作式,還可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要讓學生不時地感到學習的新鮮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對后進生從初一代數教學開始就滲透抽象邏輯能力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經常對新舊教材進行比較,擇其優者而用之。如在七年級(上)引入“負數”概念時,通過新舊教材比較,我發現兩者存在著差異:在新教材中它是這樣定義的:像-3、 -2、-0.5這樣的數(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這樣定義“負數”是欠妥當的。如果有的學生在小學已經知道了可以表示一個數,換句話說已經學過數(不一定是在學校學的),那么不就是負數了嗎?相反,倒是舊教材的定義較為恰當,它是這樣定義的:像-5,-1.5,,-155等在正數的前面加上“-”(讀作負)號的數,叫做負數。可見,只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①負號,②負號后面是正數,才是負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采用用兩者分別對兩個班來教學的,測試發現,用舊教材定義教學的那個班的學生對負數的理解比較清晰透徹。二是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1)對學生要以鼓勵為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個性發展,充分發揮語言評價與非語言評價的強大功能,充分肯定學生的自我價值,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平時不善言談,我常常用“你能行!教師相信你!你太棒了!”等激勵性的話來鼓勵他,一句句簡單激勵性的話,像一股春風滋潤心田。慢慢地,他成為了在數學課堂上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的優等學生。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說過:“教子十過,不如獎其一長。”與其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心去發現其優點,并以此鼓勵他,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成功的滋味;(2)改變過去“以成績論英雄”的單一評價系統,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全面評價學生,勉勵共同發展;(3)讓家長參與,共同配合,正確評價學生,鼓勵學生主動發展。
2.4 建立民主課堂氣氛與和諧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初一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喜歡哪一科的老師往往就會喜歡該學科,正所謂“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因此,構建民主的課堂氣氛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特別要對后進生更要熱情輔導,甚至可以適度“偏愛”后進生,平時多關心,多溝通,鼓勵他們,信任他們,真誠地幫助他們,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逐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使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在課堂上是學生的老師,在課下是學生的朋友。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要有質疑的習慣,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充分暴露他們思維,同時把自己的思維過程也暴露出來,和學生一起探討,溝通,當發生思維碰撞或矛盾時一起查找原因;在課下跟他們聊學習聊生活,利用機會利用典型例子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在所教的兩個班當中,哪個班的學生比較喜歡我,哪個班的數學平均分總會高出5~10分。因此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在做好一個數學老師之前,首先要做好一個學生喜歡的人。
2.5 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功能,積級開展學習活動
要防止和轉變數學后進生,僅依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功能。學生間的學習互助,在相互切磋中交流信息,取長補短,啟迪心智,對其能力的良好發展起重要作用。2001年班上有一個學生,小學的數學基礎非常薄弱,我曾單獨找他在辦公室了解情況,問他1.6元是多少角,他想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答出來。可見這個學生需要補的基礎太多了,而且通過了解,這個學生討厭數學,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工作上比較忙,沒有太多的時間輔導這個學生。于是我便向班上的學習委員講明情況,把輔導這個學生的任務交給他,并制定輔導計劃,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這個學生的數學成績由班上倒數第一名進步到倒數第十名,并且再經過兩年的努力,他考上了普通高中進一步學習,更重要的是,他不再討厭數學,數學學習觀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只要教師堅持科學的態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弄清情況,找準問題,明確原因,對癥下藥,積極、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才能有效地減輕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較大面積地提高學生數學素質。
夏天的天氣比較炎熱,早晨養成早起的好習慣,5-7點的時間可以讀讀背背一些東西;上午的時候專研一些試卷;中午最好養成午休的好習慣; 下午做些試題作業;晚飯過后建議你去外面呼吸下新鮮空氣,散散步;晚上睡前養成思考的好習慣。
暑假計劃具體時間安排:
早上6:30起床,出去跑跑步。7:30吃早飯,之前最好聽英語、朗讀,8:30開始學習學到11:00結束,然后看電視到1:30時開始學習到3:00左右結束開始看課外書到5:30結束看電視,之后吃飯,到6:30可能吃完出去鍛煉。7:30回來玩電腦到9:30。
暑假計劃具體科目安排:
數學
1.看數學書 ,盡量把基礎的知識懂透。暑假時間比較多,自主學習的時間久較多,所以藥好好把握。把平時沒學懂的學懂。為下學期的學習做下鋪墊
2.學數學,不做題是不行的,數學講究見多識廣,有些別個見都沒見過的題,你做過的,就很容易。
3.數學,假期補課可以適當安排,畢竟初一,不用太緊張,補課要有針對性,對自己不懂,或不是很懂的東西才補。
4.適當的預習也是有必要的,初二的重點應該是一次函數和四邊形,可對較基礎的東西進行預習。
當然,能力不同,要求不同
語文
語文學起來應該比較輕松,主要是背誦下期的一些古文,這個很重要,為開學的學習打下號基礎
英語
由于數字化芯片的飛速發展,在電子技術教學中使得編程易于上手,算法可塑性強,確實能產生“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松。但學生底層電路檢錯及設計能力十分缺乏,導致設計中軟件與硬件的匹配容易出現問題。老師也會考慮到中職學校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可能會在教學過程中避重就輕,造成學生對知識的側重點把握不準確,到企業里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現象。本文將針對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利用一體化教學的精髓,進一步完善教學組織方法。
二、電子技術教學中一體化教學的探討
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學生能夠在對理論知識有初步了解,配合實訓室軟硬件條件,達到對專業技能的培養,按照一體化教學思想,整合互聯網、學校、企業等優秀資源,發散學生電子設計思路,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和掌握新知識的信心,共同為學生技能的提高服務。
1.一體化教學中學生主動意識的培養
老師作為知識講授的主體,在課堂上指揮學生注意力的轉移方向。老師可融合一些企業先進理念及兄弟院校良好的教學模式到課堂學習中,如企業的7s管理模式,改善學生電子產品硬件制作及程序編寫的規范及條理性,老師將參與企業的橫向項目中一些適合學生理解能力的經驗,一并作為新知識傳授給學生,邀請有資歷的企業工程師來給W生講課,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對新知識的渴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而且可適當拋出一些技術難題,以當前項目進展作為“藍本”,將學生納入到解決問題的主體中,思維火花碰撞,改善“灌輸”局面,給學生營造一種師生平等的氛圍,使得師生關系及學生能力共同改善和提高,將學生學習的動力由老師敦促轉變為興趣驅動。
2.一體化教學中電子設計軟件的輔助作用
在電子基礎與技能的教學中,會用到相關設計軟件來進行電子產品的設計,如利用EDA或者Protues,實現電路的虛擬運行,也可添加CPU來實現KEILuvision4及Protues聯調,使得在PCB板成型前仿真結果達到最優,結果可信度高,界面美觀,此仿真過程學生能夠清楚看到程序是如何控制硬件運行的。但Prorues也有弊端,過于理想化封裝,使得與真實元器件封裝和運行效果有些區別。
3.一體化教學中網絡技術的應用
老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來檢索信息,閱讀高質量論文及查閱教學中遇到的疑問以提升自己,并將其應用于課堂。如在三極管教學中,可通過相關Flas來演示空穴和電子是如何流向的,也可根據網絡資源制作適合教學班級的課堂教案,將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更加直觀形象,提高教學質量。
4.一體化教學中編程語言的選擇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2-0-01
初中地理是介紹中國及世界地理方面知識的學科,包括人口、人種、礦產、地形地貌、氣候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是,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師課堂教學方式陳舊等諸多問題,影響了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鑒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這也是新課標對于初中地理教學提出的客觀要求。
1 以多媒體技術作為突破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前進的動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并且能夠以極大的熱情進行探究,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地理學習的真實寫照。但是,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初中學生是不能夠深入到大自然的環境中認知地形地貌的,只能是通過教材的介紹間接被動的接受地理知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被人為的壓制,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有效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激發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在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促進初中學生地理成績實質性的進步。例如,在初中地理“古埃及的文明與發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以往只是讓學生觀看教材圖畫的做法,主動地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引進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在最大的范圍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地理在教學方式方面的進步。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可以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在網絡上下載的有關埃及風土人情的視頻,介紹金字塔的神秘及尼羅河沿岸優美的風光。讓學生對于埃及整體情況有直觀的認知,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埃及的文明及發展產生濃厚的興趣,埃及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及神秘的文化資源,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埃及文明探索的欲望。這是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難以取得的效果。也是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所在。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地理教學活動順利展開創造條件。
2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對初中學生提出的客觀要求,對于培養符合社會主義新時期需要的綜合性人才有著深遠的影響。所謂的自主學習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內容,然后通過作業鞏固課堂的學習內容,最后借助考試檢測學生掌握情況的講授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促進初中地理教學在教學模式方面的根本性的轉變。在提高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發揮了難以取代的作用,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也能夠在根本上摒棄填鴨式教學模式引發的弊端。例如,初中學生在學習“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黃河水土流失的視頻及地上河形成的原因的動畫演示。以便學生能夠對黃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有直觀的認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于中華民族的誕生、成長及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黃河也是災難的代名詞,在歷史上曾經數次泛濫成災,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學生在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了解黃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的過程中,也會對黃河泥沙的來源產生疑問,進而產生探索的欲望,這是自主學習的良好開端,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創造條件。
3 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性教學是新課標的任務之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地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存在著諸多的教學難點。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比較有效地解決類似的難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初中學生在學習“太陽直射的移動規律以及世界各地的晝夜長短”的過程中,對于太陽移動影響全球晝夜長短的地理現象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解題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失分的情況。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有效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加深學生對于本章節知識點的了解。地球晝夜長短的變化是和太陽的直射點有著緊密的關系的,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動畫演示,學生能夠在直觀上認知兩者之間的關系,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長足進步。
4 結語
總之,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強化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改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低下等問題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學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體制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初級中學,山東 淄博 256305)
參考文獻:
一、數控專業的發展趨向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也越來越發達,數控技術也已經成為現代化制造技術的一部分,數控技術離不開自動化、網絡化、柔性化、集成化等這些高科技的技術。數控五軸聯動加工和復合加工機床快速發展,采用新型的三維立體幾何圖形,這樣的工作方法,一來,不僅光潔度高,二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數控技術逐漸的智能化、開放式、網絡化也成為了目前的主流。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件質量的提高都離不開數控技術的提高。例如,目前的數控技術可以實現加工過程的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等等一系列的工程改造。數控技術目前向著更加的智能化、簡便化、人性化的方面發展,目前一些復雜的零件在我國的數控技術層面上也可以實現。但是,我國目前的現狀就是數控技術人才短缺,而且有一批數控技術人員沒有辦法滿足企業的要求,技術不夠扎實,質量不過關。目前我國需要的是可以在現代機械設計、機械加工、機械加工工藝、夾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有扎實基礎知識,同時在機床數控技術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數控應用型和操作型人才。
二、技工學校數控專業現狀分析
1、自1952年第一臺數控機問世以來,這種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綜合了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與現代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液壓氣動技術、光機電技術等等各個方面的技術的機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形成了巨大的生產力,增加了效益,減少了勞動力。為了適應時代與經濟的發展,我國許多的技工類學校開設了數控專業,但是,一組教學實訓的數控機床需要耗費一百萬左右的資產,因此許多學校的硬件設施仍停留在普通的機床上,根本無法滿足現代數控專業教學的需要。這樣一來,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學生在實際上機操作能力不強,在正式的工作以后,不能夠很好的使用數控機床操作,適應不了企業的需求。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是實現數控專業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所以,如何實現數控專業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是技工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2、技工院校的數控專業還是處于摸索的階段。沒有一套具體詳細的教學方案,在校的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數比較偏門,學校不重視基本的操作,導致學生的基礎不牢靠更不用說上機操作了,這樣的問題有待于解決。因此,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縮短課程內容與現代生產技術之間的滯后性,增強實踐教學,編寫適合技工學校數控專業教學的教材,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已迫在眉睫。
綜上所述,一個重要的事實已經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該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思想,如何搞好機械專業的改革,加快機電及數控的專業現代化建設,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技工學校數控專業課程體系現代一體化建設
1、課程體系現代一體化是數控專業現代化建設的核心
只有課程體系的一體化,才能有人才培養技能的現代化。機械專業的專業性課程應該進行一體化整合,在《機械制圖》中加強了CAD部分知識,課程調整為CAD軟件、《公差與配合》并入《機械制圖》,將《金屬材料熱處理》并入《機械基礎》,將《機械制造工藝》、《機械設計》、《數控加工技術》充分的并入CAD/CAM/CAPP軟件,并對原有的機械專業教學計劃作了修訂,正式將數控加工技術納入機械專業的教學中,在機械專業中實行模塊一體化教學。學生對數控技術的學習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大部分同學經過后續訓練,取得了數控操作中高級工證書。這時教材問題又突顯出來,因為培訓教材,沒有充分考慮技校生的心理、認知等特點,并不適合在校生學習。
2、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及要求
為了切實有效的制定教學計劃,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要求,我們又一次對企業及畢業生進行專題調查,主要了解畢業生就業崗位分布、應加強的能力、實踐環節,學校學習的課程中最有用的課程、可以不開或精簡的課程及最難學的課程等,了解用人單位及畢業生對學校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的意見建議。
(1)調查顯示:從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分析,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數控機床操作;根據工作需要看應加強的能力主要是計算機應用和英語閱讀;應加強的實踐性環節主要有數控編程實訓和數控操作實訓;在學校難學的課程主要是與微電子有關的課程,如“電子技術”和“數控原理”。從企業用人現狀看數控設備操作崗位人員學歷中,技校占絕對優勢,數控設備維修崗位中,技校也占有較大比例,數控編程崗位比較明顯地表現出高級工以上的要求。技工學校畢業生最大可能就業崗位依次是數控設備操作、維修、編程和產品質量檢測。非常多的企業明確提出技工學校畢業生應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經過研究分析,我們認為:這一崗位必須的具備的基本功就是熟練掌握機械、了解數控技術的原理、能夠簡單的維修機械設備、電器設備的使用,該崗位群人才應具備掌握機械電氣技術;上崗人員還應該具備調試維護保養數控設備、對機械設備實施數控改造,對英文也有一定的基礎能夠具有閱讀本專業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至少應該學會了使用CAD/CAM/CAPP等軟件、實施工藝、數控編程、設備管理、質量檢測和數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3、數控現代一體化專業教學的配置方案
(1)數控銑床2臺;(2)數控車床7臺;(3)數控電火花及線切割3臺;(4)加工中心1臺;(5)配套專用電腦50臺。 (6)CAD/CAM軟件50套; (7) Siemens(西門子)、Faunc(法那克)數控系統模擬控制面板軟件各50套;
本配置方案整體規劃,集教學、科研、技能考核為一體,涵蓋機械類各專業(含機械制造工藝,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CAD/CAM,模具設計與制造)。作為重點建設專業學校的配置,能夠完成數控技術一體化教學實踐的整個環節,并在數控加工方面重點加強。使學生畢業后能直接進入生產第一線。如目前企業中普遍使用Siemens,Faunc數控系統操作數控機床,為了讓學生能在畢業后迅速進入工作崗位,讓學生盡早通過對Siemens 、Faunc數控系統模擬控制的學習和操作,并利用其操作設備加工工件,為學生將來使用生產型數控設備提高感性認識,達到和企業接軌的目的。
四、基本形成現代技工院校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一體化教材采用模塊式結構,其中實踐教學模塊又分為必做部分和選做部分兩大部分,在教學安排上有安排了一定的機動時間,以便各校結合行業和地方具體情況安排教學,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學習和使用。且盡量使用淺顯易懂、口語化的語言,盡量用生動的實例來說明道理、用簡單易懂的例題來闡述方法、以靈活多變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楊進.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J].教育研究,199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