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8 01:04: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開展拓展訓練方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拓展訓練,建議,對策
中國分類號:G633.96
1.高校實施拓展訓練的作用和意義
1.1拓展訓練以學生為主,以體驗式學習打破了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育模式采用互動式教學。其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先行而后知”讓學生在愉快、積極的參與中學到知識,強調“從做中學,從做中思”的體驗式學習理念。通過很強的趣味性與娛樂性游戲,讓學生體驗生活哲理并從中獲得啟示,對大學生增強體能,培養健康的心理、塑造頑強的意志、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2.1有效地校正學生所具備的素質與社會需求存在的偏差。學生最終將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接受社會的檢驗。社會需求大量的人才,學生畢業后卻出現就業難的現象。拓展訓練改變學生步入社會后的被動職前培訓為畢業前在校內的主動積極的職前培訓,為學業與社會之間搭成一個平臺,找到結合點。
1.2.2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的作用。拓展訓練不僅提高了體能素質,為精力充沛地迎接競爭與挑戰打好基礎,而且增加了社會的適應能力。培養了抗挫能力和拼搏精神,達到提高就業和自主創業意識和能力培養。
1.2.3對學生首腦并用的實際操作能力。認識自身潛能,認識群體作用,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2.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2.1.1 2011級云南工商學院學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網絡資源和搜索引擎,查資料,翻閱論著。
2.2.2問卷調查
問卷設計以2011級學生的體體質、心理狀況設計問卷題目。共15題,對校內共發放問卷827份。回收817份有效問卷。817份有效率98.8%。
2.2.3數理統計
問卷指向明確,采取歸納統計方法。對問卷問題數據逐一進行分析。
2.2.4結果與分析
2.2.4.1你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評價情況:
調查表明:7.5%滿意;55%一般;37.5%差。說明了中學期間學生沒有完整科學的進行身體培育,達不到此年齡的體質標準,應加強身體素質提升。
2.2.4.2你對拓展訓練有了解嗎?
調查表明:2.5%了解;20%了解不多;77.5%不了解。說明拓展訓練對學生是一個新鮮事物,學生的關注程度不夠。應該加強宣傳。
2.2.4.3你想參加拓展訓練嗎?
調查表明:92.2%想參加;7.8%不想參加。說明學生對拓展項目非常感興趣,愿意接受此項目。
2.2.4.4感到大多數人都不信任
調查表明:在心理上12%的學生有對大多數人部信任;48%學生認為有條件的信任;40%認為可以信任。證明該部分學生在潛意識中“以我為中心”缺乏信任感,缺乏團隊精神。
2.2.4.5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調查表明:18%認為難以完成任務;55%認為可以完成;27%認為不確定。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
2.2.4.6感到孤獨
調查表明:21%自我封閉,有孤獨感;70%在集體中無孤獨感;9%偶爾。說明與人交往能力、互動精神不強。
2.2.4.7感到害怕
調查表明:11%遇到困難時感到害怕,心理脆弱;42%不害怕;47%無法確定。說明缺乏歷練。
2.2.4.8難以作出決定
調查表明:13%遇到新問題,無法判定和決定;56%從眾心理;31%能作出決定。說明大部分學生缺少綜合判斷能力
2.2.4.9不能集中注意力
調查表明:34%不能集中注意力,心理狀況不穩定;60%可以集中注意力;6%說不定。說明心理狀態不穩定。
2.2.4.10有一些別人沒有的想法
調查表明:8%經常出現與眾不同的想法;86%從眾心理;6%說不清。說明應加強判斷事物的能力。
2.2.4.11感到苦悶
調查表明:7%經常性感到苦悶;11%偶爾會出現苦悶情緒;82%一般不會。缺少相互傾訴或溝通的渠道。
2.2.4.12教育部在學校推行“陽光工程”每天一小時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
調查表明:27.5%能堅持;38.5%偶爾;12.7%不能堅持;21.3%不知道。說明不能全面落實增強體質的措施。
2.2.4.13你對目前體育課教學的滿意程度
調查表明:32.7%非常滿意;55.9%基本滿意;11.4%不滿意。說明課堂教學有大力提升的空間。
2.2.4.14學生對體育課的需求
調查表明:77.4%使身體健康,心情愉悅;21%掌握技能;1.6%其他。說明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期望。
2.2.4.15對目前課堂教學內容以外的體育運動項目興趣
調查表明:54%感興趣;36%一般有興趣;10%無所謂。說明學生有其他運動,有廣泛的興趣與追求,為開展拓展運動奠定良好基礎。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大學的教育功能是學生的個體納入社會化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應完成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外,針對人文素質培養上缺失,應從學生最基礎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加強培養力度。
3.1.2學生體質偏弱,教學形式的刻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同時學生的心理素質偏頗,嚴重阻礙了健康成長,如何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多功能性,讓體育教學成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陣地和途徑。
3.2建議:
3.2.1產生學生身體素質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小學期間,應試教育主導了整個教育過程,體育教育沒有完全得到合理的落實。
3.2.2學生在中小學期間,體育教材“競技體育”主導教學過程,沒有完全按照人體生理成長過程的規律,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要求科學的培育。重技能輕體質的現象相當嚴重。
3.2.3拓展運動時一項既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必須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戶外、帶有強烈挑戰性的運動。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調整好學生的心理狀態,是開展此項運動的前提條件。進行崗前培訓和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相互補充,力求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
4、對策
4.1加強體育教師拓展訓練的理論和實施能力培訓
體育教師大部分在大學所學的體育學科專業教學知識基本都沒接觸過拓展項目,可以說是空白。從云南高校調查中可以看出96.5%的體育教師在學校中從沒有接觸過拓展項目,有25%的教師在網絡上有所了解,2%教師有過實施拓展訓練的經歷。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對學生的影響已經得到學生和社會的認可。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在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開設一定學時的拓展訓練選修課教學。讓體育教師在校期間能過接觸到拓展訓練,同時對開展拓展訓練的高校教師從理論和實施能力進行專業的培訓。
4.2加強拓展項目建設,培育拓展訓練項目為學校體育的亮點。
各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園條件,地形和各項建筑等資源都非常有利于拓展訓練的開展。各高校可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地形,篩選符合項目和內容進行開展。實施隊伍的培訓,拓展實施課程安排,場地建設和資金保障。逐步把拓展訓練培養為學校的體育亮點。
4.3加強拓展訓練實施前主體-學生培訓,以提升拓展訓練的綜合效果。
拓展訓練以人本主義理論為價值取向,非常注重學生這個主體。學生在校能夠參與拓展訓練的次數受場地器械限制,應在有限的課時能夠讓學生最大化通過訓練達到目標。通過加強實施前拓展項目相關宣傳;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拓展項目專項身體素質培養;進行實施前心理培訓等形式提升拓展訓練的綜合效果。
4.4認真制定詳細的符合各高校實際的拓展訓練方案
制定符合學校學生的訓練方案,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參訓學生,根據學生的專業、身體和心理進行課程設計。從培訓主題、實施時間、實施地點、參訓學生人數、人員分配、訓練裝備等制定訓練方案。
4.5確定合理的成績評價體系
現在的教育形式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推進全面的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價值觀、人才觀。不能再以學習成績為唯一標準。不斷強化教學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拓展訓練強調通過學生訓練發生素質變化而不是通過具體成績評定,可采用等級證書的形式。
4.6加強拓展場地管理,不斷創收、以場養場
通過拓展場地使用實施過程各項制度建設,加強拓展場地管理。合理使用拓展場地資源,使之更好地為學生、社會發展服務。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結合。拓展訓練消費市場可以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高校本身所擁有的師生和教職工、另一類是校外對拓展訓練有需求的社會公眾。針對這兩類消費群體的需求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職教師資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職教師資人才,促進和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教育部于1999年首批公布的20個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基地之一,承擔著職業教育師資的培養培訓任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職教師資培養基地利用學校“產學研結合”和位于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特色資源優勢,全力打造以“產學研合作教育”為特色的職教師資本科教育品牌。
在職教師資本科教育品牌建設過程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不斷探索和實踐,已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基地根據國家有關職教師資教育的方針、政策,制訂了切實可行的《職教師資基地建設規劃》、《職教師資品牌建設方案》和《職教師資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及符合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突出職教師資本科培養特色的《職教師資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試行)》;(二)創建了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四項新模式,即實施“訂單招生,定向培養”的招生就業模式,創建“產學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創建“三突出、四雙制”的教育教學模式,實行培養“雙證書”、“一體化”的職教師資特色模式;(三)建立相應的特色教學體系,以適應職教師資培養特點。
在此基礎上,為了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或技能過硬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基地全面貫徹“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思想,不斷建設和優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培養機制,全面提高職教師資本科專業建設水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三突出”(突出實踐技能、突出職業特色、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四雙制”(實行“雙大綱”、“雙課堂”、“雙證書”、“雙師資”機制)的教育教學特色。為了保證培養方案的實施,強化“三突出、四雙制”的教學特色,基地擬定了與之配套的“三特色優勢方案”,即實踐技能訓練方案、職業特色訓練方案和創新能力訓練方案,進一步提升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的特色優勢。近兩年來為突出專業技能、職業特色和創新能力,基地進一步構建了科學合理的實踐技能培養體系,全面深化職教師資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職教師資本科教育品牌建設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一、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踐技能訓練方案,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1、改革創新,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教師資專業技能培養體系
職教師資本科教育要求培養“雙師型”的人才,使學生通過學習既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有過硬的實踐技能。因此,必須從職教師資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出發,轉變教育觀念,注重學生職業實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以《職教師職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試行)》和《職教師資品牌建設方案》為依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培養“雙師型”職教教師或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為目標,對開設的職教師資本科各個專業率先研究、設計、提出了社會化專業大生產需求的職教師資各專業的專業技能項目培養體系。職教師資各專業技能體系由三大模塊組成,內容包括:專業技能模塊、教育教學能力模塊和創新能力模塊。這三大模塊的設計也體現了我們職教師資人才培養中“三突出”的教育教學特色,即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突出職業特色、突出創新能力培養。在這三大模塊下還根據專業性質和特點不同分設有二級模塊,在各專業技能模塊中包括各專業的核心技能、一般技能和通用技能,并根據各專業特點不同還設置了單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模塊。我們組織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對專業崗位能力所需的技能進行細化,制定出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的各技能項目的內容、基本要求及實施環節,提出了社會化專業大生產需求的職教師資各專業的專業技能項目培養體系,并制定了相應的考核辦法。同時把各專業的技能培養項目分解到課堂、實驗、課程實習、專項技能實訓、綜合技能實訓、畢業頂崗實訓的各個環節中。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突出特色。通過職教師資各專業的專業技能項目培養體系的建立,規范了各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專業技能和考核標準。也避免了在教學中容易產生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更重要的是切實加強和強化了基地職教師資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全面提高了職教師資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構建了具有我校職教師資本科專業的突出特色樣板和教育模式,使我們培養的學生真正達到實踐技能過硬的目標,更加符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2、優化實踐技能訓練方案,加強實踐技能訓練,提高職教師資學生專業技能訓練能力
從職教師資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基地在構建“一個目標、兩支隊伍、三種能力、四個層次、五種途徑、六個環節”的職教師資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制定了《職教師資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研究,逐步提高認識,又根據社會需求和職教特點,構建了“一年級認知實訓二年級單項專業技能實訓三年級專業技能生產綜合實訓四年級畢業頂崗實訓”的技能遞進式職教師資實踐教學鏈,突破了普本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了實踐技能訓練方案,凸現了職教師資技能過硬的培養特色。根據職教師資培養目標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基地制定職教師資各專業學生應掌握的專業技能種類、數量,形成了系統合理的職教師資專業技能培養體系,并將各種專業技能的培養按技能遞進關系分配到每一個學年,把一年級的“認知實訓、”二年級的“單項專業技能實訓”、三年級的“專業技能生產綜合實訓”、四年級的“畢業頂崗實訓”有機鏈接,確保實踐教學4年不斷線,提高職教師資學生專業技能的實踐訓練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在《職教師資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方案》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鉆研學習,基地逐步提高認識,依據實踐教學體系中培養職教師資學生應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三種能力的要求,把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具體劃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認知實訓。要求學生通過認知實訓,了解本專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性質、程序以及其相關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通過“看、問、記、想”,使學生初步對本專業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理論課程和綜合性生產實訓奠定基礎,并激發學生對其專業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第二層次,單項生產性技能實訓。要求學生通過某項生產性技能實訓,了解本專業所具有的各種操作技能、機構、設備、設施及管理,能具體對每個單項技能親自動手實際操作,基本掌握生產過程中關鍵環節的生產技能。
第三層次,綜合生產性實訓。要求學生在基本或熟練掌握了本專業各個單項生產性技能的基礎上,通過綜合運用生產實踐實訓,全面和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生產程序和過程,了解本專業所涉及到的科研工作及其創新。初步能達到技術員、管理員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第四層次,頂崗實訓。要求學生在上述三個階段的實訓基礎上,通過頂崗生產、教學、科研與創新實訓,使學生在指導老師或頂崗單位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能獨立從事所分配的頂崗工作,達到雙師型培養目標的要求。
通過“四個層次”,“四年不斷線”的實踐實訓,突出實踐技能培養,使我們培養的學生達到具有操作技能過硬,動手能力很強的“雙師型”職教教師或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并通過實踐實訓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從事本專業技能工作和從事教學工作的能力和基本的科研創新能力。
3、充分利用“產學研合作教育”平臺,完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為落實職教師資品牌建設工作,促進和保證職教師資實踐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早期成立了職教師資本科實踐教學教研室,并在全校范圍內聘請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實踐教學教研組主任,組織既有學科理論水平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各專業實踐教學教研組。
為進一步加強對職教師資實踐教學的工作組織,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在成立職教師資本科實踐教學教研室的基礎上,建立了職教師資實踐教學導師負責制。基地在全校范圍內選聘熱愛職教事業,熱心實踐教學工作,熟悉職教師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實踐技能過硬,實踐經驗豐富,具有副高(含副高)以上職稱,責任心強的科研、工程技術人員或教師,作為職教師資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導師,專門負責組織實施各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導師依據專業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安排和實訓大綱,具體負責職教師資“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工作的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指導教師對本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指導和考核,參與研究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踐教學方案,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并及時進行工作總結并以書面形式報送實踐教學管理辦公室。職教師資實踐教學導師負責制的建立使一年級的認知實訓、二年級的單項專業生產技能實訓、三年級的生產技能綜合實訓、四年級的頂崗實訓循序漸進地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了對職教師資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組織與管理,通過這一創新,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職教師資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有了重要的組織保證,促進和保證了職教師資實踐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較大提高。
同時為了確保職教師資各專業學生掌握該專業所規定的技能,按照《職教師資本科教育品牌建設方案》和職教師資各專業培養目標,依據職教師資專業技能體系要求,基地加強制度建設,還制定了職教師資各專業的專業技能考核辦法。通過考核評價學生掌握職教師資各專業所規定的技能水平和從事專業職業教育教學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技能訓練,熟練掌握社會化大生產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相關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大大促進了實踐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基地根據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專業設置,進一步優化以科研人員、企業技術人員為主的職教師資教師師資庫,組建了“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通過教學和實訓,使學生真正參加到生產和科研活動中去,把教學與生產、科研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實踐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新建了多個實訓基地,拓展了職教師資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擁有過硬的實踐技能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保障。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保證了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落到實處。經過多年的努力,有效的職教師資實訓保障體系已基本形成。
二、加強教學改革,完善適應職教師資特點的人才培養計劃
1、逆向式制(修)訂教學計劃,制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計劃
在職教師資本科教育實施過程中,基地不斷加強教學改革,按照職教師資培養培訓目標和要求,制訂出科學、完整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建立以培養職業素質和職業綜合能力為主的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基地為徹底改變過去在教學中過分追求學科完整性、偏重理論和課堂教學的問題,提倡逆向式制(修)訂教學計劃,即以滿足西部產業經濟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專業性質、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通過倒推的方式確定應開設的技能訓練課、專業核心課和基礎課及綜合素質課。按照逆向式制(修)訂教學計劃的思路,專家及相關人員結合專業進行職業崗位分析,了解行業現有的生產規模、經營狀況、現代技術的使用情況、發展方向、人才需求和就業方向,努力使制(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制(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時,我們努力處理好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和教學工作相對穩定性的關系,做到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準確,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協調,課程設置與實踐實訓相銜接,一定的扎實專業基礎理論與過硬的專業技能熟練操作能力相適應,并以職業能力的需要確定所學課程及其知識結構。體現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突出實踐教學,不斷加強素質教育的培養理念。加強實踐教學,使實踐教學時數與理論教學時數的比例基本達到1∶1。
2、優化課程體系,努力實現課程體系的整合與優化
在按照“理論夠用,突出實踐“的原則,不斷完善人才培養計劃的同時,基地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工作。具體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1、課程體系的優化在系統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突出重點理論教學;2、在全面提高學生基礎教育、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教學;3、保證重點主干課程學時,提高學生對專業重點主干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4、以課程開發為核心,努力實現課程體系的整合與優化。組織有名望的專家、教師進行討論,根據課程性質和重要性來整合和優化相關課程;5、在實踐教學課程設置中,將根據課程性質精簡教學實習門數,實現多課程綜合實習,增加或延長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等實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隨著職教師資品牌建設工作的深入和落實,職教師資本科的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很大的加強,我們實行課程體系改革,更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設置靈活專業技能模塊,開展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也進一步提高。歷年我校職教師資本科學生就業率達95%以上。全面實施的職教師資品牌建設的培養方案和訓練方案,深受學生歡迎,也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用人單位的肯定和贊揚。《陜西日報》等多家媒體專程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師資品牌建設進行了深入采訪,作了專題報道。為社會發展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為人的發展服務,職教師資教育品牌建設不僅增強了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而且也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更大的空間。
拓展訓練是將定向型運動同戶外的運動進行融合,目的在于給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戶外鍛煉體驗。學生可以將在學校中學到的體育技能及知識運用到拓展訓練中,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的忍耐能力及適應環境的能力,為今后的生活及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拓展訓練的內容具備定向性、獨特的感受性及極強的互動性等特征,教學可以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順利開展;同時因為拓展訓練可以彌補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缺陷,其可以使體育教學獲得長足的發展。
一、打造一支拓展訓練教學的師資隊伍
拓展訓練本身具有專業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及水平,將拓展訓練同體育教學進行融合。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發掘,精心設計,如此才可以確保拓展訓練教學順利開展。所以,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打造一支拓展訓練教學的師資隊伍。其一,要以體育教學改革為前提,借助科學的方法對教師開展培訓,比如可以進行集訓、自學等活動,增加學校體育教師的基礎知識。在這期間,教師要熟悉拓展訓練的含義及目標,使拓展訓練教學正常開展。其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要定期檢查拓展訓練及學習情況,知曉拓展訓練的組織方式、鍛煉步驟、鍛煉內容等,并依據學生的特點科學制訂拓展訓練方案,確保拓展訓練教學高效開展。
二、對拓展訓練的內容進行科學設計
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要突出拓展訓練活動的科學性,并借助方法及多元的教學內容,保證體育拓展訓練教學正常開展。拓展訓練活動的設計要將提升學生的自我挑戰意識作為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發展。拓展訓練要將戶外項目當作中心,比如“翻越畢業墻”“信任背摔”等。拓展訓練的項目不但要展現出體育教學的目的,還要促進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提升,這其中有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只有將促進學生身心的良好發展當作鍛煉目標,才能體現出拓展訓練教學的整體價值。另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忍耐能力的鍛煉。忍耐能力的鍛煉即對學生意志的鍛煉。教師可以舉行長跑比賽,在跑步期間使學生獲得鍛煉,使其收獲最優的鍛煉成效。教師還要適當對學生的爆發能力進行鍛煉,如開展短跑練。總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開展拓展訓練,一定要設計合理的拓展訓練活動,突出拓展訓練的價值,進而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能力,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三、合理使用實踐型的教學方法
對拓展訓練的內容進行設計時,要依據戶外及戶內的環境,借用模擬場景、體驗型模式等方式開展教學。教學期間教師可以設計部分與管理、交流、協作有關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獲得優良的體育教學成效。另外,由于學生的心理會被外部環境、生活條件等因素所影響,使其心理出現較大的波動,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負面心理,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所以,為了不使這些負面心理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造成影響,在設計教學期間,教師就要依據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設計。教師要依據學生學習時的具體情況,對部分較為特殊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保證所有學生都可獲得進步。教師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拓展訓練對促進自我進步的必要性,使其配合教師完成學習,高效開展拓展訓練。
四、制訂合理、公平的評測制度
成績的考評是教學管理中的關鍵部分,也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評價其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途徑。對于戶外拓展訓練來說,合理、公平的評測制度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制訂評測制度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以此提升其在學習期間的能動性,最終帶動學校體育教學成效的提升。
五、結語
總之,拓展訓練就是一種綜合性強、鍛煉強度較高的運動,把這一運動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可以更好地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另外,開展此類運動,可以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進步。然而,當前國內拓展訓練還處在初步階段,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及教師做深入探究。相信今后開展體育教學時,拓展訓練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1 平衡計分卡思想與體育教學訓練方法平衡計分卡(Balance Scored Card),是美國學者羅伯特?S ?卡普蘭和戴維? P ?諾頓1992 年研究提出的用以科學、全面評價企業業績,并指導企業推進戰略實施的評價體系和管理方法。它在以往企業業績評價主要依靠單一財務指標的基礎上,改為從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角度來全面評價企業業績。具體講,一是財務角度,衡量怎樣能在財務上使得股東滿意;二是顧客角度,衡量怎樣能贏得顧客認可;三是內部業務流程方面,衡量必須擅長哪些業務才能使得股東能力和客戶滿意;四是學習和成長方面,衡量應當具有怎樣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才能實現目標。人們形象地將平衡計分卡比喻為飛機駕駛艙中的儀表盤,全面、直觀地顯示了與企業戰略相關的飛行高度、速度、距離以及方向等各方面信息。
平衡計分卡的出發點是企業戰略目標和發展愿景,以此為核心,形成了將目標化為行動的指引框架,且各自都有自身具體指標和行動方案,大大增強了目標綜合性與方案可操作性。在應用實踐中,平衡計分卡引入了三個新的管理程序:明確戰略目標與發展愿景,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跟蹤測評,根據測評情況針對性制定發展規劃和改進措施,其核心是為了實現發展目標,在哪些方面還可以更加努力以追求卓越?
平衡計分卡帶給人們最大啟示在于,它由單一維度考核轉向全面關注影響目標實現的多維度要素,運用綜合、平衡的思想,著眼于綜合目標實現,依托多維度測評指標體系,據此針對性地制定發展與改進計劃推進實施,來追求全面可持續發展。
體育教學訓練方法是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內容,是指根據體育教學訓練目標,結合各項體育項目的特征和體育運動規律,通過構建科學完備的素質測評指標體系準確跟蹤、衡量學生各方面訓練進展與成果,進而針對性實施教學指導與訓練的方法論。它主要包括確立體育教學訓練目標、構建測評指標、實施相應指導與訓練三個環節。其中,科學確立體育教學訓練目標是基礎,它決定了體育教學訓練活動開展的根本方向和主要內容,合理的體育教學訓練目標應當統籌考慮體育教學短期和長期目標、單一訓練項目成績和體育素質全面增強等;科學構建測評指標體系是關鍵,它在體育教學訓練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連接作用,一方面它將體育教學訓練目標轉化為可觀測、衡量的評價指標,另一方面它通過指標跟蹤分析為妥善安排和制定體育教學訓練活動的指導和實施方案提供了直接依據;體育教學訓練活動的分項指導與訓練是重點,它決定了各項訓練活動開展的途徑、方式和節奏等,科學的體育教學訓練活動是以教學訓練目標為指引、以測評指標為手段并以其評價結果為依據制定的具有針對性的有效實施方案。
傳統體育教學訓練方法中,人們往往過多地關注于特定階段、單一項目的單項成績達標與否及成績優劣,而忽視了學生全面體育素質的提高及為提高體育競技水平的相關影響因素訓練。筆者認為,為加快推進在體育教學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理念,有必要學習借鑒平衡計分卡思想及其主要內容,加強其在體育教學訓練方法中的應用,創新豐富體育測評指標體系和訓練方案,推進高校體育教學訓練方法改革。
2 體育教學中的借鑒平衡計分卡思維構建四位一體的測評體系與訓練方法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戰略安排,高校體育教學訓練目標應當是注重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提升,而不僅是單一體育訓練活動的成績提高。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單純關注短跑速度、跳遠距離等單項運動項目成績、將其作為體育教學訓練終極目標和主要方案的做法,已不能充分適應在體育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要求,有必要借鑒平衡計分卡的思維,創新推進體育教學訓練方法改革。這就要求著眼于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質的體育教學目標,優化改進體育測評指標體系,并據以科學優化體育訓練方法,完善高校體育教學訓練方法論體系。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要素。進一步重視改進教學方法,體現素質教育,是有效實施新課程教學,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在不斷地學習、培訓、交流中,我受益匪淺,從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對基礎教育改革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改革需要創新,創新需要不斷地改進,改進是教學的動力。
一、發揚教學民主,開展談話、討論,體現學生學習的靈活性。
化學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是生生、師生多向交往、互動的過程,自主交流與合作探究便成了重要的化學學習方式,有效的化學教學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化學活動的機會,教師搭臺,學生唱戲。在活動參與、談話討論中激發學生的潛能,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化學活動經驗,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學習,學會探究。為此,我把學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組,縱向一個“單元”,讓他們在組內、“單元”間展開充分的討論。其間,我參與某些小組的討論、談話,并進行點撥,在“單位”間引入量化考核激勵機制。這種生生、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生生、師生之間的傳、幫、帶,全員(包括教師)參與式的教學,人人有發表見解的權利,個個有活動的自由,使每個學生都“動”了起來,使課堂教學“活”了起來。
二、展現知識形成,優化改進歸納、總結,突出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遵照新課標理念,化學教學要充分展現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化學概念、化學式、化學規律的提出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解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過程,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化學規律,克服枯燥乏味,避免“背黑體字”和“摳字眼”。這樣做給學生理解、掌握化學規律帶來了很多好處。當然,在教學過程中精要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為改變死記硬背的傳統現狀,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一些記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可通過口訣記憶元素化合價:一價氫氟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一二銅汞四七錳,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氮,一五七氯常常見,單質為零永不變,鉀鈉銀氫正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這樣學生易學易記,感覺這些規律非常有趣,印象自然深刻。
三、設計訓練方案,加強深化練習、復習,落實學生學習的實踐性。
新教材內容的編排保證基本要求的同時,更多地考慮了面向全體,為不同層次的化學習者提供有效途徑。練習、復習,作為學生鞏固與運用所學知識、發展技能技巧,培養創新能力的方法,教師要精心設計分層、分類,合理安排、延伸和拓展訓練,保障練習復習的典型性、針對性和概括性,切忌機械重復訓練。另外由于智力發展水平及個性特征不同,學生對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所建立的認知結構必然是多元化的、個性化的和不盡完善的。教師在練習、復習的設計訓練方案上就更因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設計方案和指導策略,必要的時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落實化學學習實踐的高效率。
四、創設特定情境,積極倡導體驗、感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1、只聽不講。這里的講是指教師的講解,即必要的指導。有些教師只是提供聽力材料,放錄音,然后對答案,不提供必要的指導,學生的聽力很難有大的突破。
2、用高考題代替聽力訓練。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進行聽力訓練總是采用高考題,學生經常是在答題的壓力下上聽力課,長此以往會產生畏懼、煩躁和厭倦情緒,不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是通過不斷訓練獲得的,而不是通過測試考出來的。
3、學生基礎知識積累不足。如學生缺乏必要的語音知識(如音節、重讀、意群、連讀、失去爆破等),辨音能力差,學生詞匯量不足,這些都影響對語篇意義的理解。
4、學生缺乏必要的聽力技巧。如抓關鍵詞、猜測詞義、速記等。
二、提高學生聽力的策略
針對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策略,使學生對提高聽力樹立信心,消除畏懼心理,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科學訓練,從而提高聽力教學效果。
1、強化語音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和詞匯量
聽力基本功首先應包括掌握基本的朗讀知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跟讀錄音,讓他們體會英語的語音、語調、重讀、弱讀、意群甚至韻律。另外,聽力理解的關鍵是“搜索記憶”。如果記憶里有關于該信息的一系列知識體系,已有的知識體系就能與剛輸入的信息相互作用,頭腦中便能形成概念;反之則不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儲藏,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積累知識、善于記憶的好習慣,以備聽力理解時隨時提取使用。
2、科學設計聽力訓練,抓住學生的興趣
聽力理解的過程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稍有走神,有關信息便稍縱即逝。因此教師應從以下四方面人手,進行綜合考慮,科學地上好每一節聽力課。
(1)聽力訓練持續的時間應堅持“短而勤”的原則。每篇材料都不宜過長,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2)聽力訓練的方式經常變換聽力訓練方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如聽力材料與背景音樂相結合,討論聽力材料與聽錄音相結合,表演聽力材料與開展小競賽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選聽力材料,首先應選擇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系列材料。其次,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選擇對話多、語言規范、交際性強的材料,培養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應變能力。然后選擇接近教材內容的有關英美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材料。同時可適當拓展題材的范圍,盡量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材料。
(4)聽力導入的手段,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熟悉的事情人手引出相關的話題。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聽的積極性,集中其注意力。
3、培養預測和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
預測是聽力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應抓住材料中最能反映某種環境或信息的關鍵詞語,是進行聽中預測的重要方法。預測策略可分為聽前預測、聽中預測和聽后預測。聽前預測是通過快讀選項,對可能的問題(重點預測)和對話或文章的大致內容(通篇預測)進行預測;聽中預測是在聽的過程中,通過起始句、標志語、關鍵詞等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同時這里也包含著對聽前預測的分析、修正、整理及再預測。聽后預測一般是對聽后仍有疑問或漏聽的信息的一個回顧和推理性彌補。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可以幫助他們積極地想象、推理和判斷,并主動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理解所聽的內容。
4、聽與說、讀、寫結合訓練
說、讀、寫活動在交際活動中與“聽”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對聽力都有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在聽力教學中,不能唯“聽”而“聽”,必須將“讀”、“說”、“寫”活動也納入“聽”的范疇。即除了“聽”本身外,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圍繞所聽材料和其他話題展開“說”的活動,培養學生大聲朗讀,背誦一些瑯瑯上口的好篇章,博覽群書,尤其是多讀關于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書籍,還要訓練學生聽中速記和限時寫作的能力。
一、高校體育課實施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價值
(一)拓展訓練教學模式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拓展訓練實施時過程中,教練會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教練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整個活動的總結、討論主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練在訓練前把訓練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安全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教練在過程中在做適當的引導,在活動后做適當的總結。高校體育課采用這種學習與訓練方式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拓展訓練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傳統的體育課教學以跑、跳、投之類的一些內容為主,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接觸這些內容,雖然學校體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努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改變卻收效甚微,學生已經厭倦了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拓展訓練有自己獨特的訓練方法、訓練內容,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器材,這些都是學生在以前的體育課當中所沒有接觸過的,現在的學生好奇心都很強,采用拓展訓練教學會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
(三)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影響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生群體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學生由于升學、就業、人際關系處理等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近些年學生因升學失利、考試失利而自殺的案例很多,這都是由于學生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拓展訓練中的許多項目都是精心設計,以心理挑戰為重點,具有開發性、挑戰性,這些項目有時候更多的是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這些特定環境下的心理素質訓練可以讓參與者的心理素質得到極大提高,這些練習能潛移默化地影響的學生思維方法和行為模式,在練習項目的成功和失敗中培養學生真實、穩定的自信心,所以,通過拓展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四)拓展訓練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拓展訓練是體育的社會功能的延伸,它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拓展訓練注重團隊合作,很多項目都是集體團隊項目,需要彼此之間的默契配合、溝通交流才能完成。拓展訓練通過設定的一些項目,讓個人和團隊經歷一系列的考驗,來磨練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彼此合作的團隊意識。通過這些團隊活動,受訓者更能敞開心扉、相互信任、忠實地反映自己,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信任、理解和配合。
二、高校體育課實施拓展訓練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教師業務水平要提高
拓展訓練不僅僅是簡單的游戲項目,它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一般教練不但要具備諸如登山、野外求生、山野救護等基本的戶外專業技能,還要具有管理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經驗。要想有高質量的課程就必須要有有高質量的教師。教師的業務能力、業務水平能達到拓展訓練授課的基本要求是高校體育課實施拓展訓練教學模式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學習了解拓展訓練的一切內容,朝著“一專多能化”的方向發展,針對課程設置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一知半解不但收獲不到課程應有的效果,還會喪失學生對自己的信任。
(二)課程設置要結合學校學生特點因地制宜
首先,不同的大學生群體有不同的特征,不同性別、不同專業、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生活學習環境的學生在拓展訓練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因此,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很重要。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結合學校學生群體的特征與需求在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盡可能滿足學生需求與最能表現訓練效果的課程。
其次,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的拓展訓練課與專門拓展訓練機構應有所不同,在進行課程設置設計訓練方案時,應該以借鑒拓展訓練先進的培訓理念和一些好的訓練項目為主,不能簡單粗暴地直接照搬拓展機構的常規課程模式。課程設置必須要符合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大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以適應高校教學標準為基本要求,考慮學校場地設施的實際狀況,設計出有特點、有趣味、有意義的課程方案。
(三)教學模式評價體系要創新
教學評價是整個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模式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評價不僅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學質量、檢測教學成果、實現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評價不能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的教學評價才能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建立自信心,幫助學生在更大空間上的發展。
因此高校體育課拓展訓練教學模式要開展特色評價,建議采用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模式,重視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把平時小課堂評價、學期末考核評價、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結合在一起,采用這種多種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形成評價方式的“優勢互補”,讓老師可以聽取到學生真實的內心想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三、結束語
把拓展訓練引進高校體育課堂對學校、老師、學生都是非常有研究價值、實際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未來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趨勢。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拓展訓練一定會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要把高校體育課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實施好,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做到適應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還需要學校體育工作者更加深入的學習研究。
二、高職體育改革與拓展訓練
1、傳統體育課程的弊端。傳統的學校體育強調學科體系的系統和完整、追求競技運動的內容和方法、忽視內容、手段、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學內容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開展的,所有的教學大綱和課堂時間安排與分配全部由教師主控,而且對于每一屆不同的學生所運用的教學大綱卻基本相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和瞬息萬變的社會需求。
2、拓展訓練的課程內容。拓展訓練的項目紛繁復雜,形式眾多,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又不斷地開發和設計出一些新的項目。我們可以根據培訓的不同目的和要求來確定和設置不同的項目作為訓練科目。所涉及的課程隨著近幾年拓展訓練在國內的飛速發展,許多拓展項目也應運而生,名稱各不相同,分類更加細致,根據培訓場地情況可分為以下三類:
(1)室內訓練項目這是根據拓展訓練計劃的要求,在室內進行的以智力為主,兼有體力游戲為輔的培訓項目。拓展訓練的“破冰”階段也通常在室內進行,或遇惡劣天氣在室外訓練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的情況下,也常安排一些室內訓練項目。
(2)場地訓練項目。這是專門為拓展訓練而設置和修建的人工場地,該類訓練項目重在通過參與有挑戰性的體育項目,突破心理極限達到培訓目標。在方法上主要以體育活動為載體,以心理認知為突破口,以組織行為的手段,提高到管理學的高度來分享點評。這類項目的培訓目標明確,項目內容經典突出,形式表現活潑多樣,具有極大的心理挑戰性,學員的體驗極為深刻。因此,這是拓展訓練的主體。這些訓練項目根據培養受訓者的相關能力分類設置,如:心理素質類、體能素質類、溝通能力類、團隊新人類,合作能力類、競爭意識類、創新精神類等。
(3)野外訓練項目。這是把戶外運動的項目作為拓展訓練的主要科目,是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的活動。拓展訓練本身就是從野外生存發展起來的,因此,戶外運動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作為拓展訓練的內容,也可以把若干個戶外運動項目串編成一個綜合性的拓展訓練項目,這都需要根據拓展訓練的培訓目的而定。由于該類訓練有著十分明確的培訓目標,在要求上比一般的休閑式戶外運動更為嚴格。也許由于在難度上有了人為的設計,因而對受訓者的體能要求必然會高一些。
3、拓展訓練的基本方式。每個培訓項目均進行拓展項目―溝通感受―項目分析―引導領會等內容,從體會提升到理論,并在以后的活動中應用從熱身開始進入感受―理解―應用的學習過程,通過對一個理論的反復實踐,初步形成有意識的習慣,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當中最終成為一種習慣項目安排環環相扣,充分表現團隊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培訓師的所有回顧內容模塊化。
三、體育教學加入拓展訓練內容的意義
1、將拓展訓練與傳統的體育教學相結合。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的拓展訓練課與專門拓展訓練機構有所不同,在設計訓練方案時,應該主要借鑒拓展訓練先進的培訓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訓項目,但不能簡單地模仿、照搬拓展機構的常規課程模式。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及校園地理特色,根據拓展訓練的要求與內容,把一些拓展課程與體育課程交叉滲透以及在體育課上易于開展的拓展課程形式進行推廣。
2、采用目標式管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師發令,學生響應”的指令式管理,拓展培訓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各個項目。實景學習環境是激發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拓展培訓強調學員去感受學習,而不僅僅在模仿。因此,我們在高職院校中采用拓展訓練這種目標式管理,它有利于加速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關鍵詞:
拓展訓練;健康;體育;心理;小學
引言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對運動知識、運動技能進行講解,還應重視調節小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增強小學生的體質及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如自信心、自尊心、堅強意志、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及挫折承受能力等[1]。為達到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雙重教學目標,可在課程中融入心理拓展訓練。心理拓展訓練屬于先行后知型學習方式,具有健身性、娛樂性、生活性及多樣性等特點,可以讓學生在團體流及互動中重新認識自我,激發自身潛能。為了全面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應從理論、實踐兩方面認識心理拓展訓練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開展要點
在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時應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點。首先,應根據校內的體育運動器材、校園環境等制訂心理拓展訓練課程計劃,在教學中合理安排心理拓展訓練,確保其有計劃性、有組織性地開展,使體育鍛煉與心理拓展訓練實現有機結合。其次,在設計心理拓展訓練項目時,應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場地設施情況、教學標準,保證設計出的訓練方案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心理。另外還可以對傳統訓練項目進行合理創新,保持訓練項目的新鮮度。例如,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采用盲人足球、地雷陣、背夾球、信任背摔等項目開展心理拓展訓練[2]。此外,應采用合理的訓練流程。教師應提前安排好訓練場地,并向學生講解訓練任務、訓練規則及注意事項等,讓學生盡快進入教學情境。例如,采用連環手開展拓展訓練時,教師先將學生組織到平整場地中,介紹訓練任務與規則:每組學生在場地上圍成一個圓圈,圓圈對面的人相互抓住彼此的雙手,且不能松手;隨后想辦法解開連環手組成的亂網,并形成相鄰組員互相手拉手的大圓圈。訓練結束后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傾聽與交流,并體會到團隊協作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學生對心理拓展訓練產生感悟后,教師可讓學生歸納感悟,并在課堂上分享交流。
二、開展價值
1.實現課程目標
增強體能、培養運動習慣、提高保健意識及發展健康心理品質是體育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一方面,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有助于鍛煉個人品質和意志,協調發展生理機能與心理機能,同時能增強班集體的創新力與凝聚力,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下成長,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因此,在教學中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有助于實現課程目標。另一方面,多樣化的心理拓展訓練活動,包括協作項目、挑戰項目、信任項目及融冰項目等還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在體育課程中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可同時實現社會適應領域的學習目標與心理健康領域的學習目標。例如,協作項目主要包括連環手、小火車、孤島求助及聯體足球等,這些項目不受器材、場地、性別或年齡的限制,在一年級至六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均可使用。開展協作項目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與同伴合作更容易解決困難,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從而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有效對抗孤僻及不合群心理[3]。再如,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開展臥式傳遞及信任背摔等項目,可以讓學生在挑戰身體極限、身處險境時學會與同伴建立信任關系,消除因惡性競爭、定式思維產生的懷疑心理,重新信任教師或同學。此外,在剛入學的新生中開展我是記者、盲人走路、推手游戲與直呼其名等融冰項目,可以增進溝通與增強認同感。
2.豐富課程內容
一方面,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受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競技運動如游泳、球類運動、體操及田徑運動等通常被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競技體育雖然包含了部分心理拓展訓練內容,但其教學情境多為培養個體運動技能的常規情境,由教師在課堂中反復講解與示范,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反復練習,教學內容具有重復性、單一性的特點。另一方面,設計教學內容時還存在過分追求完整的體系或系統等問題,這就會造成教學內容單調、機械化,難以滿足社會、心理、身體三合一的時代健康觀。心理拓展訓練的引導方式為體能活動,操作方法簡單,無需進行復雜演練,具有不確定性與新穎性的特點,能夠將小學生的交往活動、意志活動、情意活動及體能活動融為一體,且訓練形式多樣化,教育價值極高,還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教育性與趣味性[4]。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開展心理拓展訓練,能夠豐富社會適應領域、心理健康領域、身體健康領域、運動技能領域及運動參與領域的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健康水平,還能讓體育課堂重新煥發生機。
3.構建高效課堂
在體育課堂中開展拓展訓練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方案,同時為學生營造訓練環境與訓練條件,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為主,學生能夠在心理拓展訓練中發展動手能力與創造思維,教師在心理拓展訓練中的作用僅限于誘導或啟發。因此,開展心理拓展訓練能夠轉換師生的地位,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進而構建高效體育課堂。例如,在體操、球類運動及田徑運動中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引導學生判斷運動時橫桿與空中身體的距離,跨欄與起跨點的距離、自己與終點的距離、對手與自己的距離等。在訓練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建立空間知覺,根據空間距離、空間方位及空間大小等調整動作,及時矯正錯誤的運動姿勢,同時在協調聽覺、視覺與動覺的過程中調整心理。這樣,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教學內容并掌握運動技巧,從而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語
心理拓展訓練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有諸多裨益,能夠讓小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減少逞強、自負、逆反、焦慮、孤僻、嫉妒及恐懼等心理障礙,有效塑造積極的人格。在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時應堅持因地制宜與循序漸進的原則,并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如野外訓練、團隊比賽、團隊熔煉等,確保訓練內容具有可操作性與實效性,讓學生可以在心理拓展訓練中切身體驗訓練情境,主動參與訓練活動,直接感受自我存在與自我價值。
作者:周守明 單位:睢寧縣嵐山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李斌.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變遷、沖突及其整合——基于價值論的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3):88-94.
關鍵詞 高校體育 拓展訓練 作用 意義
一、拓展訓練概述
拓展訓練的起源可以追溯于二戰期間的英國,是其為了培養戰爭人才所創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行拓展訓練的目的開始發生了變化,并且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應用。而現如今我們所指的拓展訓練,是一種在這個時代頗受歡迎的學習和訓練方法,在一種體驗中達到個人能力和認知的提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參與者的團隊意識和不斷拼搏進取的精神,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
二、高校體育中開展拓展訓練的必要性及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當代高校學生的體育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們已不僅僅滿足于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他們更追求當下流行的,富于挑戰性,娛樂性強的體育項目。同時又希望在完成這些項目的同時,達到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提高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他們更希望能將體育與趣味性有機的結合起來。拓展訓練,便能達到學生的這些要求。拓展訓練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將趣味性帶入到了體育的課堂之中。使學生們在完成一個又一個訓練項目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質,增強了解決困難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現階段,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中基本沒有對拓展訓練的設置,甚至于教師對拓展訓練的內容及作用的了解都是極少的。因此要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很好的融入拓展訓練,就要首先對教師自身進行培訓。高校體育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對于拓展訓練的相關理論以及其訓練的目標有所了解,對訓練項目的內容及主體有所掌握,做好深入的理論研究。然后實地調研,了解拓展訓練的實際操作過程和方法。通過不斷的實踐,理論的指導,深入研究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及所要達到的效果,將四者結合起來,進行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設計出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案。現如今由于還沒有開展過拓展訓練課,所以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建設都沒有可以直接學習的參照物。在師資上,硬件配置上、課程內容設置上、拓展訓練中的教學管理上,都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更需要體育教師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充分的利用內部以及外部資源服務于拓展培訓。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的作用及意義
(一)實現了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單一且學生的接受性不強,使得學生對體育教學越來越沒有興趣,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改善體育教學體制,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拓展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適合現代體育改革的要求,其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形式,深得同學們的喜愛,在實踐之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拓展訓練其特點具有內容的豐富性,授課形式比較靈活、實踐的方法多種多樣,拓展訓練的目的是在訓練中提升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團體協作能力。當代高校學生都是在家長的細心呵護下成長的,雖然具有很強的學習知識的能力,但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卻很薄弱。拓展訓練可以彌補學生這方面的不足,在訓練中讓學生意識到尊重和關愛他人,與別人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目標,一同分享成功的感受和失敗的彼此鼓勵,給學生一個共同奮斗的經歷,增強彼此的信任,體會個中滋味。
(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人才應具有的優良素質。學生是民族未來的脊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想在教育中尤為重要。拓展訓練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激發個人的潛力,創造條件和機會為實現其目標做努力。給學生提供了這個一個空間和契機,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增強。
(四)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為人才的重要條件,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取決于人才的綜合素質。拓展訓練正式提供了這樣一個成長平臺,讓學生嘗試不同以往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一次次的面對困難時,學會克服恐懼,調控內心的想法,協調和外界的各種關系,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戰中不斷的突破自己,養成果敢,堅韌的性格。學生在拓展訓練中,不僅提升了自己,也懂得了為他人著想,體諒和理解他人,從而會使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更和諧,也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四、結語
在高校教育中引進拓展訓練課程,相比較以往的大學體育教育,有很大的創新性和突破性,是一種體育教育的改革,也將對以后的體育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利于推進現代化的高校體育教育事業。使體育教學由以往的單一形式,轉變為內容豐富,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體育教學的功能更具有廣泛性,特別是競爭壓力巨大的今天,身體建設、內心建設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加重要,充分體現了育人的作用。
總之,由于拓展訓練自身具備所具有的創新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必將在未來體育教育事業中迅速崛起,它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進步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推廣是時展的必然。作為高校的體育教師,應把握住體育教育發展的脈搏,適當合理的運用這一項目,深化我國的高校體育改革事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