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7: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主題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O.引言
主題公園始于1955年,誕生在美國。在我國經歷了“人造微縮景觀”、“人造景觀”、“人工景觀’、“主題公園”等階段。國內主題公園誕生伊始,對于它的定義,學術界、輿論界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一直試圖給出準確、統一的定義:保繼剛認為主題公園是一種人造旅游資源,它著重于特別的構想,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則認為主題公園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題,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董觀志把主題公園稱為旅游主體公園rI01urismPark),他認為旅游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游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從眾多學者對主題公園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旅游規劃的任務不僅僅在于發現、認識區域的特色,而且要在開發實踐中將其突出出來,形成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面對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場.眾多旅游景區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旅游景區開發實踐中,設置哪些旅游項目、規劃什么旅游產品、如何將景區無序的空間通過旅游項目安排變成有序的空間、怎樣進行游客游覽線路的安排,這些問題都和景區的規劃主題息息相關。
在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是成功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因為主題策劃是成功策劃的靈魂,只有將產品概念進一步提煉、升華成為形象化、情節化、甚至戲劇化的主題,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題策劃方法
2.1主題選擇原則
2.1.1與時俱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應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選擇那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主題。并在主題選擇上應有較大的擴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具有較大的彈性,能延展開發相關聯的旅游產品。
2.1.2注重地方文脈:任何一個成功的旅游規劃,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本土山川靈氣和地方歷史文化為根基,才能找到正確的旅游規劃指導思想,山川靈氣與人文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是主題思想確立的根本。
2.1.3差異性:主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在能夠滿足現代旅游的時尚需求的基礎上,還要與周圍相類似的旅游景區形成區別,差異性競爭.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場需求:旅游主題應具有個性、創意,并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反映旅游者的態度、愛好和動機,能貼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興趣取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原則。
2.2構建主題框架
董觀志探討了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框架,時問、空間和文明是主題選擇的基本軸線,三個軸線有機組合構成了旅游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框架。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策略:
2.2.1沿單一軸線方向的選擇策略:
2.2.2沿兩個軸線構成的平面型選擇策略:
2.2.3沿三個軸線構成的立體型選擇策略。
根據董觀志的旅游主題三軸線(時間、空間、文明1選擇框架,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三框架為時間、空間和文化。時間軸是由紀年決定的過去、現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現代,期限為中期。在時間軸上選擇主題時,應通過特定的時間隧道縮短與旅游者認知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民俗文化特質和旅游主題公園線索;空間軸應是現實可及的、大中系統的真實空間。在空間軸線上選擇主題時,要處理好空間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關系.應通過特定的空間轉換縮小與旅游者認知間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空間特質旅游線索;文明軸也即文化軸,在該軸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定位座標只有傳統文化(具體為民俗文化)主題選擇應遵循文化差異原則進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文化特質和旅游線索。
2.3主題的甄選
2-3.1靜態類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觀覽、品嘗、選購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飾、民間食品、民間工藝品等.它借助靜態的民俗物品展現一時一地的民間風俗。靜態類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當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館,以陳列展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標志性器物為主,呈獻給游客的是靜態的民俗畫面。
2.3.2動態類民俗旅游:即以活動的安排為主,游客通過參與或半參與進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圍的主題公園內,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陶冶。
2-3-3精神類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轉化為旅游產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動。
2-3.4語言類民俗旅游:指對聲音、語言而傳承的民俗內容加以開發和應用.包括戲曲、山歌、曲藝、方言等。如廣西的三月三歌會。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上幾類,但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整體旅游開發的實際需要,單純的選擇某一類主題已遠遠跟不上當今的旅游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在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時,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注重主題的多樣化。例如韓國民俗村,在建成早期僅是一個純觀光型的戶外民俗博物館,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動態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手工制作、傳統體育活動等;精神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祭祀活動等;語言類民俗旅游產品如傳統歌舞表演等,最終成為一個年游客量達到18O萬人次的國際著名民俗旅游景區。
3.主題策劃模式
一、非主題文化傳播的起源
在現今互聯網網頁的瀏覽中,你不難發現很多以“非主題”命名的文化現象,如非主題涂鴉藝術、非主題攝影、非主題詩、非主題創作、非主題營銷、非主題服務、非主題活動,非主題環境創設、非主題空間、非主題愛情、非主題公園、非主題風景、非主題聚會、非主題系列、非主題變奏、非主題城市、非主題模式等,作為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化傳播現象,“非主題”文化傳播正在網絡上悄然流行開來。
如何界定非主題文化。從字面理解非主題文化應該是一種與主題文化相對的文化取向。雖然還沒有人為非主題文化下過準確的定義,但我們從其表現特征上可以發現:非主題文化現象的提出是基于“像”大于“意”的理念,同時提倡“回歸”自然,強調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樣生活格調生活旨趣包容的活動、藝術創作、感情交流和景觀。它是對社會過于單一化意識的一種反叛,也是后現代主義在文化意識領域的一種表現。后現代主義從內容上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感覺豐富性的死板僵化、機械劃一的整體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形而上學的立場”、“邏各斯中心主義”等的批判與解構。
非主題文化繼承了解釋學反對傳統哲學對本體、本質的追問,否認中心、整體性、認識性、客觀性,強調主體對事務、對象的解釋、理解,注重從主體出發而發生的主體與對象的意義關系。主張多元、主觀和不確定。這也是為什么非主題文化強調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樣生活格調生活旨趣包容。
而后現代主義的代表羅蒂的反對真理符合論,也在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上成為很多人的理論依據。真理只是“我們最好加以相信的東西”而已。所以不要讓真理再壓迫我們了。我們相信與否是重要的,任何束縛都要被打碎。
作為另一位后現代主義的代表德里達就認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讓各要素之間、等級結構的兩極之間進入一個自由嬉戲的范圍。所以善的、惡的、丑的、美的、不善不惡的、不丑不美的,正常戀人、同志、雅的、俗的、不雅不俗的、有個性的和沒有個性的都能成為非主題活動的受邀者,德里達認為事物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特征或本質,一切都是變動的、不確定的,意義只存在于解釋者的解釋行為中,“閱讀就是一種誤讀”。也正是非主題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使很多非主題活動取得了主題活動所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當然,非主題文化核心還主要來源于現代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利奧塔,他宣告:元話語已經過時,元敘述的社會語境如英雄圣賢、拯救解放、偉大勝利等已散入了后現代知識的雜亂的星空中,人們不再相信偉大“推動者”、偉大“主題”,人們只運用“小型敘事”,只相信后現代世界是一個“凡人”的世界。
哈貝馬斯則竭力主張用談話、溝通、理解來達到不同人、不同群體的一種具體的共識的過程。這也就是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十分活躍的理論依據。
二、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的表現與特征
哈貝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為非主題的即沒有通過理性和論證的世界。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救贖是通過交流、溝通和理解建立“新理性”,進而實現共識的過程。在哈貝馬斯理論框架中,他把普通語用學首先定義為關于理想的話語環境的學說,他認為在理想的話語情境中:“所有參與者無保留地追求加強語義的語言目標,以便達成共識,為各人所追求的行動計劃能一致協調奠定基礎。”“共識的范圍越寬,合理性就越大。網絡環境顯然是哈貝馬斯最佳的理想的話語環境。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認為,網絡構筑了“賽伯空間(Cyberspace)”,而在“賽伯空間(Cyberspace)”這個虛擬世界里,意味著對于每一位獨立的個體可以有著一種與真實社會不同的放松的感覺、放松的心態,你的態度、你的興趣、你的感受、你的交流與努力效果、彼此的理解與共識,直接可以決定你有無數的聚合與分離,在線與離線,創建與刪除等等情況發生。而另一面,該空間的開放性特征類似于對物理空間物象性的理解:我們似乎沒有能力想象空間怎么會是有邊界的。正是這種開放性它也為個性化游牧與對話創造機會和可能。只要愿意,網絡就是一個永恒“自由”的互動過程。“自由”的牽引者一是興趣,二是對話后共識和理解,這種心情的自由是非功利化的心態,網民只有在這種心態中,才可以參與話語并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才可以擺脫強制、統治、權力游戲等純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動機;才可以把那些潛在于我們的斷言中的認知性的、規范性的、表現性的三種有效性要求區分出來,并且僅僅通過辯論達到這種區分;才可以使人們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連續的基礎達成共識;才可以達成一項合理的同意,這項同意可以根據進一步的協商進行修正。所以無論是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救贖溝通理論的實施還是哈貝馬斯所代表的后現代主義思潮形成的非主題文化傳播,必然借用網絡獲得最大化的傳播效果。
縱觀網絡傳播,從搜索引擎到網站、博克、論壇,從點擊、鏈接、超鏈接無處不留下非主題文化傳播的影子。網絡空間不僅有冠以“非主題”名頭式的藝術創作、活動、組織和種類繁多的形式,還有很多隱性的非主題文化傳播,譬如聊吧、網絡小說、QQ、網絡在線等形式,就是在這些虛擬交互空間里,網民通過聚會、對話、發圖片、發帖子、作動作等方式,用生活中不常見個性化的語言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戲謔、調侃甚至使用黑色幽默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生活感受、感悟、理解和批判,用一種非傳統的另類表達呈現在網友面前:它可能是直白而坦誠的,可能是率真而幽默的,可能是通俗而不乏創意的,可能是感性又很睿智的,還可能是開放又帶有個人狹隘,可是無論怎樣,網蟲們在互動交流中決不乏個性的展示,決不乏民眾藝術的誕生,決不乏共識的達成。在交流中,人本性的卸裝、社會面具的摘下,“范跑跑”成為面向網民敢于自我剖析的第一人;在彼此溝通里,山寨版的《春晚》、《無極》也曾倍受期待;在彼此達成的共識中,“俯臥撐”、“林卡脖”、“劉內褲”、“楊不歸”成為人們共同征討的對象;而“打醬油”、“不怕雷到你,就怕?遄約骸庇直硐至巳嗣嵌醞?絡輿論變身網絡暴力干擾人們的現實私人空間時,網民“關我x事”的從容心態贏得了更多人的心理共鳴;“很黃很暴力”小學生很傻很天真的用語,則將網絡“新道德”問題提到了一個高度令廣大公眾思考。而諸如“山寨家電,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現象”、“正龍拍虎”、“不能太陳冠希”等網絡流行語所構成的另類網絡對話與文化傳播,既是非主題文化傳播的網絡表現又展示非主題文化傳播的網絡特征。
除了直面生活另類的表達、對話、溝通和理解性的非主題文化網絡傳播之外,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非主題文化網絡傳播又呈現自己獨特的風景。
有的網絡藝術家在談“非主題內涵”時,就明確反對創作時意義的導引和解讀,他們認為“非主題內涵”躲避了“意義”的預設,從而讓鏡頭“發現”了人眼所忽略了的部分,而這也正是攝影之所以成為攝影的意義所在。于是我把紀實攝影的文本特征定義為——“非主題內涵”大于“主題內涵”,在網絡上我們看到有的讀者把現當代梭羅《種子信念》看作為“非主題化、自然化、境域化”作品。他們是這樣評價梭羅《種子信念》的,作者所觀察的植物以種子傳播的各種情況,細致敏銳到了入“微”,而白描和純真到了“素以為絢兮”(《論語,八佾》)的地步。它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學家的著作,它里邊的那種內在的閑靜與飄逸可與陶淵明之作相比。所以,它對于我來講是非主題的、自由的和引發生命感的。讀它讓你做久違了的美夢,平和的、稚氣的、慢節奏的、不隱藏著陰謀詭計的。讀某些文化作品其實對人的精神無益,催人老;而讀梭羅的書,讓你復原,讓你又感到幸福的可能。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非主題”創作是很難用單一的思維去詮釋的,它具有后現代主義思潮所強調的不確定性、異質性、無序、平面化等特點,如果我們非用整體性、確定性、權威、統一性去詮釋作品,只能是誤讀和無功而返。“非主題”創作呈現給我們讀者的往往是情境、靈魂和歸宿,是渾然一體的感受和感悟,是超語言的,也是靈魂的交流與溝通。所以網絡成為“非主題”藝術創作傳播的間接渠道,但同時“非主題”藝術創作又為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豐富了內容和改善了審美趣味。這也為“非主題化”文化傳播迅速在網絡走紅奠定了條件。
三、非主題文化傳播的本質與走向
有人把“非主題化”放在與主流文化相對立的地位,認為主流應該是一個時代的大眾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張揚個性、另類、非大眾化,不盲從當今大眾的潮流,講究符合自己心性、個性的創作、態度和表現,而非主流就等同于“非主題化”文化。還有的人把非主流、非主題文化看做是一種體驗,而作為一種體驗。必然要經過行為主體的感覺思考與行為。相對于湮沒于共性的蕓蕓眾生來說,非主流、非主題意味著對個性的強烈要求。其實人皆有個性,但是在弱化個性的現有社會體制中,一直表現的很微弱,那么要想突破,就需要有一個環境,有一份勇氣,甚至說有一份勇于孤獨的勇氣和魄力,那么網絡環境就催發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殼絕大多數個性種子的生根發芽,也許有一天他們就會從虛擬世界走出來。來到現實世界開花結果。所以說,個性的表現,不是每個人都有,但在網絡世界,也許每個人都會長出自己的“脾氣”。
對于哈貝馬斯來說,非主題文化是不具備他所謂的有效性的,是需要理性與論證的過程。哈貝馬斯所認定的有效性即理論話語涉及我們命題的真實性,實踐話語與我們行動的公正性相關,而審美的話語著重在我們能真誠地表達我們的情感。但是他同時又說:規范的、文化的,私人的世界是非主題,這三個世界是我們意義的根源,也是科學、道德、法律、藝術的母體。從他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哈貝馬斯為了“新理性”的重新建構,他與其他后現代主義的代表們是有著思想差異的,尤其對解構而不建構他是不贊同的。但另一面他為了建構使他又回到了他們所批判的工具論中來。
但無論怎樣,哈貝馬斯把非主題的世界看作是藝術的母體,那么非主題文化傳播的本質顯然是屏棄社會人為功利心態的紛擾,屏棄單一意識的導向,回歸母體尋找藝術之源的元態生存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和表現形式,其目的顯然想找回被異化自我,找回原生態的創造力,找回可以自由思想想象的情境。當然,非主題文化在這個基本框架中又衍生為有元生態氛圍的非主題環境,有元生態感覺的非主題活動,有自然那種輕松怡然感受的非主題小說等。
自從1989年深圳華僑城投資創建的“錦銹中華”景區建成開業,到十多年來陸續建設開業的“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題公園,都相繼取得成功。大型主題公園在我國開創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園”、江蘇蘇州的“蘇州樂園”、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樂園”、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園藝博覽園”、海南三亞的“南山文化旅游區”、廣西桂林的“樂滿地”等大型主題公園,都已達到較高水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這幾年冰雪節期間創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稱為特定時間段內的大型主題公園,其策劃和經營管理水平也已大體與國際接軌。然而在主題公園蓬勃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產生。伴隨著理論界一場旅游資源能否復制的學術討論,上百個旅游主題公園(包括各種影視城)產生,但是沒有中國特色的主題公園,很多以影視城為代表的主題公園已經開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資產閑置,主題公園何去何從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產業發展問題。
主題公園是以經濟盈利為目的,根據選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觀和設施使游客獲得體驗的封閉性景點和景區。根據主題公園所能提供的旅游體驗類型(產品形態)對其進行分類,目前的主題公園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景模擬型,各種影視城類型的主題公園;游樂型,比如蘇州樂園、錦江樂園(華東)、夢幻水城(珠海);觀光型,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深圳)等;主題型,基輔號航空母艦(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艦(深圳)、各種水族館;風情體驗型,各種民族村、民俗村。
一般來說以上幾種主題公園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提供初級體驗(經歷)的機會出讓,比如:出售門票;提供有助于豐富體驗(經歷)的相關服務以及相應的服務體驗本身,比如: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出讓圍繞旅游者(潛在旅游者)的消費能力所帶來的可能的收益機會,比如:旅游區內的招商、景區節慶活動商業贊助;獲取資本投入后在旅游項目所在地溢價收益的其它商業開發,比如景區,旅游目的地的房地產開發;出讓、出售具備知識產權特點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藝品、紀念品等;提供保證旅游景點景區內居民可以市場化的公共服務,比如:供水,供電等。
以上六種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來這一基本事實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區本地居民的消費能力基礎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過游客的到來實現相對的規模經濟。
目前國內的主題公園存在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有很多主題公園幾乎只有門票收益一種盈利方式來架構其盈利模式,主題公園產業勢必衰退。單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種風險,這使得主題公園管理者很難獲得有效的融資成果。因而有必要重新認識主題公園,統籌發展,科學謀劃,摸索主題公園盈利的途徑和步驟。
一、探詢市場化商業運作模式
(一)資源資本化模式
資源資本化模式是主要針對一些自然和人文資源本身比較豐富的主題公園而設計,利用主題公園資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過資本化的手段展開經營。其資本化的部分包括土地、林產、水資源等。首先明確旅游資源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國家只轉讓經營開發權,由于主題公園作為旅游資源的外部性,所以其行政管理權規劃權和文物保護權就必須由政府行使。可以在其收入中劃撥一部分固定費用加以維護。而轉讓的開發經營權包括公園管理權、開發權、招商權、門票收益權、經營項目開發與收益權等。旅游經營權本身可以抵押,門票收益權可以向金融機構貸款,而土地使用權可以質押貸款。這樣的形式應有法律形式加以確認。比如森林公園和溫泉公園以及一些有特殊文化吸引力的公園,他們的設計都可以從資源資本化模式去經營。
(二)獨特性產品吸引模式
獨特性產品吸引模式是在資源本身不夠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況下,通過注入性的產品打造來設計出游客吸引力。這種模式的運用需要結合四個方面因素加以考慮: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主題公園產品的無替代性或稀缺性;決策者行為。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的挖掘本地和吸收外來文化元素,打造獨特性的產品。
(三)價值鏈模式
主題公園的價值鏈包括主體鏈、分支鏈和子鏈三個部分,其中主體鏈包括門票、游樂項目;分支鏈包括餐飲、住宿、旅游紀念品;子鏈包括公園會展、對外招商和其他對外盈利服務。
二、設計全新的游憩方式
目前,我國各種主題公園發展參差不齊,其原因為我國大部分主題園的開發者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門和相關投資機構,他們往往從本地區和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從而導致選題、規劃、選址、運營等各方面的錯位,缺乏相互協調、互動關聯。
主題公園作為一種大眾化的休閑產品,必須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主題設計、旅游者參與性不強、體驗不足的被動局面。所以,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應該需要專業的旅游規劃、策劃智力機構,為主題公園的發展把好主題脈、規劃策劃出可行的方案、創造出全新的游憩方式、設計合理的商業運作模式,指明發展方向。
在游憩方式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人本主義、審美凸顯與獨特吸引力、情境化與體驗化、游樂產品化等四大原則,追求實用可操作、獨特奇異的創意觀念。把主題公園的觀賞、運動、教育、娛樂、休閑等各種功能元素加以通盤考慮,形成主題公園的獨特吸引點。例如,西部某旅游城市的主題公園設計出一項“在這里,給你一個支點,你可以撬動地球”的游樂項目:即是運用科學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結構,設計出一個在杠桿這邊,只要你手指輕輕一動,在杠桿另一邊,碩大的地球就被撬起來的娛樂場景體驗區,不僅讓游客學到了趣味的科學知識、了解了神秘的歷史典故。
三、樹立整合營銷傳播理念
具備了良好的市場運做方式,設計了全新的游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主題公園營銷。主題公園的營銷應該樹立“整合營銷傳播”的理念,這一理念發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傳播合作效應”概念,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目前,整合營銷傳播的理念已經受到我國旅游營銷界的大力追捧。它的本質含義是:注重對營銷信息傳播手段的整合以及對傳播效率的評價,而不是傳統營銷理論所注重的營銷的所有環節。
四、加快公園經營管理人才開發
目前,我國公園數量眾多,類型齊全,但主題公園經營管理人才還相當匱乏,而且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旅游運營人才培養體系。所以,對主題公園是運營人才的培養是十分迫切的。
關于我國主題公園的旅游人才開發,主要是三全開發,即全員開發、全程開發、全能開發,就是對全體員工進行平等而有序的開發,進行全員培訓和人力資源的整合。全程開發,主要包括員工全程開發和項目全程開發,根據不同的人力資源情況和項目進展情況,實施不同的開發策略。全能開發,即是從員工的知識技能的橫向開發和員工職業生涯的縱向開發。
五、實現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題公園的盈利模式:即主題公園通過投入相關經濟要素后獲取經濟收入的方式和獲取其他物質利益手段的結合,其核心是主題公園獲得現金流入的途徑組合。從對主題公園產品系列的橫向和縱向的挖掘深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盈利模式(按產品開發深度順序排列):
旅游門票盈利模式:即通過簡單的圈起來收取門票的模式,這是主題公園最基本和最初級的盈利模式。
游憩產品服務盈利模式:即提供有助于豐富體驗(經歷)的游憩服務以及相應的服務體驗來實現盈利的模式,它是主題公園的核心盈利模式。
旅游綜合服務盈利模式:即是在主題公園區,通過旅游者的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外延服務來獲取盈利。
公園商業盈利模式:即通過自身的節慶活動和對外招商以及其他會展、廣告、等其他的一系列對外服務而達到盈利目的的盈利模式的組合,這是主題公園的深度開發盈利模式。
因此,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分析遇到的實際問題,認真謀劃,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主題公園的盈利,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的主題公園業,為我國旅游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出貢獻,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程波.主題公園——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N].中國旅游報,2004-06-15.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原有的教學體系已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客觀現實。因此,必須實現教學體系的轉換。原有的教學體系主要是視學生為被動客體的知識教學,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實施都是為了學生便于對知識的掌握。而當今的教學新理念,則是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把教學視為構建學習主體的對象化活動。教學的目的是把課程內容轉化為學習主體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教學的整個過程就是學生主體性不斷提高和增強的過程。
一、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實施主體化教學的必要前提
師生之間關系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感情與個性差異。師生關系具有明顯的情感性、雙向性和人文性等特點。教師要允許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主動質疑,不把一切程式化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把學生犯錯誤視為必然,不過分苛求,把劃一的教育變為有個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尊嚴。教師與學生不再是控制與被控制、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誠相待、共同探討。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客體,而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主體。
二、創設開放的教學模式是實施主體化教學的有效方法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把教學活動從單純的認知活動轉向全面的心理活動,使其成為師生認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識的綜合活動過程。此外,要重視師生間的交往互動,建立協調融洽的人際關系,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幫助、激勵的作用。教學模式可實行“三多、三鼓勵”。“三多”即多啟發、多直觀、多實踐;“三鼓勵”即鼓勵提問、鼓勵討論、鼓勵標新立異。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創造意識作為課堂教學過程優化的重要標準,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勇動性和創造性。此外,結合“主體化”教學的特點,又有五個基本教學環節,即:①創設情境,主體準備。讓學生作好學習的心理準備,萌動對新知識的向往。②目標導向,主體調動。讓學生明確認同目標,產生求知興趣,在新舊知識轉化上引發學習動機。③質疑問難,主體參與。引導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并啟迪他們思考,明確思路,并投入釋疑實踐。④引導探究、合作互動。利用小組、集體多層面、多角度交互信息、啟迪思維、達到知識內化,掌握學習方法的目的。⑤達標檢測,充分發展。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想、想象,使求異思維、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并養成習慣,
新頒布的化學課程標準對課程基本理念與目標取向的變化,使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過程等也要作出相應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與課程改革相適應,才能有效突出學生這一學習主體。
一、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謂方法多樣,包括教師向學生展示化學科學的發展歷史和二十一世紀化學發展的宏偉藍圖,介紹化學與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的重大關系,使學生體驗“處處有化學”的真情實感;包括重視通過介紹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狀況及最新成就,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保護環境、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等。除上述宏觀思想教育外,我們也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微觀的教學過程中,其中教學過程中巧設懸念易于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誠然,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化學教學中,巧妙地配合演示實驗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心底里就向往學習化學,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另外,在每節課的導入時,也可以聯系實際設計一些與本節知識有關的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或者實驗,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么”,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化學教學實踐表明,教學中教師能否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教師對所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把握,因此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就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在重點、難點處設置懸念在課堂教學中顯得格外重要,此時設置懸念不僅能避免由于學習內容的抽象性而使學生感到乏味,而且能激發并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能力的挖掘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必須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和潛能的挖掘,因為這是確保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舉措。結合化學教學實際,我們認為學生化學能力和潛能的挖掘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注重學生智力開發。教育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智育即包括化學實驗知識技能的傳授,又包括開發學生的智力。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培養技能,更要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有了一定潛在的學習智力,學生才能在化學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運用,把基礎知識,實驗技能轉化為實踐工作的創造性能力。毋庸諱言,化學教學中,曾經有人認為智力就是傳授化學知識,這顯然是把“智”當作“知”來理解了,這是不全面的。人無知識不行,但光有知識沒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識不會用,知識就是僵死的東西。顯然,教學中,若對學生的智力開發認識不足或方法不佳,則必然要影響學生的智力開發,從而影響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關注推理能力訓練。推理是根據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導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它可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是從個別的特殊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推理。演繹推理則是從一般原理到個別特殊事例的推理。化學教學中注重學生推理能力的訓練,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學金屬的物理性質時,從銅、鐵、鋁、金、銀等金屬導電,推出一切金屬都導電,這就是歸納推理,在學習元素及化合物時,在學習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經常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學性質,就是演繹推理,在化學教學中經常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演繹推理,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在學生化學學習發生困難時,教師應積極啟發誘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探索克服困難的方法和途徑,以便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培養他們的堅韌性,使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過程中經受得起任何挫折。
三、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情感的升華
化學教學中情感體現的載體是學習主體,即對象是學生。因此,體現情感策略必須確保體現人文思想。我們知道,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基礎自然科學,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化教學中是把化學家認識世界的模式和科學思想方法貫穿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學習主體從目的、需要、動機、情感等方面仔細感悟,體會形成科學認知的過程,把握科學、自然、社會和人類的關系,提倡學生通過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養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確態度,以及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這為化學教育中人文價值的體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開展科學教育應該有意無意地滲透人文教育,這樣會使課堂生機勃勃,有助于激發并保持學生的思維興奮,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促使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學會觀察、思考、歸納和總結。而且也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養,使人獲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體格的等多方面的健全發展,使學生最終成為一個既能創造生活又能享受生活,既懂得尊重他人又善于實現自我的具有完美個性的人。同時,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規律,依據學生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挖掘化學教材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吸引學生的欲望,推動學習進程。
化學新課程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而在不斷的變化,課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學生主體。面對在教育教學理念、課程內容及編排方式和教學方式等諸方面均發生巨大變化新課程,我們教師應該積極應對不斷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問題,牢固樹立學生主體體現這一理念。
美是什么?因不同的理解,定義得不確定,究竟怎么界定美,美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主觀說認為美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它和審美主體有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審美標準,即“我認為這幅畫是美的”;客觀說認為美是一種客觀呈現,它由審美對象本身決定,可以表述為“這幅畫是美的”,這里美是一個表語,美是事物的一種屬性。當然還有堅持折中說,既承認個人的主體性與價值的多元性,又相信人的審美價值判斷又有著共通性。即美關于理論上的主觀性(相對主義)和體驗上的客觀性(客觀價值的美丑標準),這是一種比較現實的折中說法,這里我們就不多說了。下面主要談談關于美的主、客觀性性與話語權的問題。
從某種角度說,關于美的主、客觀之爭,實際上是有關話語權的問題。認為美是主觀的,即承認美的多元性與承認審美判斷的非唯一性。堅持美是客觀的,大都是站在某一立場,從自己角度出發,否定其它價值判斷,這是種話語霸權。其認為美有標準,那么這個標準是由誰定呢?很顯然,誰制定這個標準誰就等于掌握了美的評判權力。而很明顯,通常這個關于審美判斷的話語權是由所謂精英階層來掌控和壟斷的。
就實際歷史來看,也確是如此。古今中外歷來關于美的爭論與藝術的功用說問題大抵都是這方面的印證。美的主客觀與話語權的關系這個問題,具體地反映在美的標準上來說,可以看出,通常所稱的藝術美只是精英們的一廂情愿的判斷,但是因為精英階層的社會地位與各種資源優勢,其標準往往會成為社會的標準和正統美學的范本。而承認自然美與承認審美判斷多元的人基本上可以說站在大眾的角度的。而且,在我看來,“美學”一詞本身就是一個精英式的判斷概念。“藝術”亦是精英階層的特有資源。在歷來的美學爭論中,對主客觀不同觀點是可以分作精英立場與大眾立場的不同的。堅持客觀說者即把文藝與美學等看作一個工具,承擔著社會教化和道德規范等多重教育意義。統治階層規定一個他們制定出來的標準,讓大眾接受并遵守,為的是便于管理。而堅持主觀說者,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沒有功利目的的,他們是站在人的立場上,承認人作為個體的獨立性與關于美的價值的多元性,這才是真正站在一個客觀純粹而非階層的立場上去純粹的看待美學的,這樣才能真正的享受各種各樣的真正的美,而不是概念和定義上的被規定的所謂美。
先從西方說起,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就是一個最早和最典型的“文藝的社會功用說”的持有者,他認為“文藝必須對人類社會有用,必須服務于政治,文藝的好壞必須首先從政治的標準來衡量”。[2]他的哲學和美學思想都是在雅典民主勢力上升時代從維護貴族統治的基本政治立場出發的。他認為,世界分為理式世界、現實世界、藝術世界,而理式是最高的層次。“只有貴族階層中文化修養最高的人(‘愛智慧者’)”才有福分接近這種高不可攀的“理式”,只有根據這種理式,在人身上才能保證理智的絕對控制,意志和的絕對服從。從其統治階層立場出發,“柏拉圖鄙視理式世界以下的感性世界,鄙視與肉體有關的本能、情感和欲望。鄙視哲學家和‘保衛者們’以外的勞苦大眾,鄙視哲學家的觀照以外的實踐活動以及和實踐活動有關的技藝。”[3]
“柏拉圖在西方是第一個明確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做文藝的評價標準,對盧梭和托爾斯泰的藝術觀點都起了一些影響。近代許多資產階級文藝理論家往往特別攻擊柏拉圖的這個政治第一的觀點,其實一切統治階級都是運用這個標準,不過不常明說而已。”[2]是的,柏拉圖只不過是直率而明確地堅持著“文藝的功用說”,其關于美的標準化與對民眾的控制意明顯而直露。其實,堅持美是客觀的這一觀點的許多人又何嘗不是和柏拉圖一樣實行著“話語霸權”,以自己的精英立場去規定美的標準呢!歷代精英階層幾乎無不規定著各自的美學定義,然后去品評其它和否定著大眾美學與文化,甚至是因其掌握著話語權而替其他群體“代言”,不許其他話語與不同聲音的張揚。對于歷來的統治階層來說,更是要制定自己的美學規范,以正統思想與美學觀念來取代大眾的標準,從而達到控制大眾的思想行為的目的。
轉貼于
生在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的賀拉斯承認“詩有教益和娛樂的兩重功能”,但其仍舊很強調美的標準化和文藝的“合式”。賀拉斯認為“合式”(decorum)或“妥帖得體”是詩所必不可少的品質。“合式”這個概念是貫串在《論詩藝》里的一條紅線。“‘合式’牽涉到文藝標準問題,合什么‘式’呢?這‘式’是由誰設定的呢?它是否一成不變呢?……賀拉斯的“合式”概念畢竟還是奴隸主階級意識的表現,合式其實主要是合有教養的奴隸主的“式”。當時文化日漸發達,下層階級已開始參與文藝活動,他們的趣味和要求(他們的“式”)已開始發生影響;在賀拉斯看來,這不免破壞“合式”的準則。”[4]他一再感嘆,“試想一些沒有教養的鄉下人出來度節日,和城里貴族們混在一起,你能指望他們有什么文藝趣味呢?”[4]其“合式”的理想是和羅馬貴族的生活理想分不開的。
在中國也同樣,作為正統文化的儒家文化,對美的看法,即屬于客觀說。正統文藝一向是站在貴族和統治者的立場上去闡發文化、美學等的。因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主流文藝、美學天生被賦予歷史的使命,命定得做政治的附庸,社會的投影。從來的是“文以載道”、“主題先行”、“倫理綱常”……“《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在反復演繹與抒寫中,不停給文藝加上各種枷鎖,而不能使文學真正面對真實的世界、本真的人性,去對人生作“無價值、無功利”的判斷。
儒家思想要的是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論語》中有“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武》,放鄭聲,遠佞人。鄭聲,佞人殆。”“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等語,均是所謂周禮貴族中關于美的好的標準。
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精英階層一直站在文藝、美學締造者的高度,試圖以自己的價值判斷控制大眾的審美情趣,自以為是地承擔著引導與教化民眾的“重任”。
但精英階層真的如愿壟斷了關于文藝等的審美判斷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民眾的力量是巨大的,民間文藝的偉力是深厚的,民俗、民間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美的生命力是頑強而倔強的,無法忽視和壓制的。大眾文藝、民間美學、風俗文化,美頑固的保存著自己的生命形式,代代延續。
而西方古典美學的奠基人康德,同樣堅持美是主觀的這一看法。他認為判斷一個對象是否美,不在于對象本身特點,而在于我們動用什么樣的心意,即審美的魅力在你心里,它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從質的角度來看,鑒賞判斷是無利害的愉悅;從量上來看,鑒賞判斷是不憑借概念而令人愉快的。即凡那沒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歡的東西就是美的。很顯然,其在承認審美的普遍性是主觀的普遍性的同時也就承認了個體判斷和大眾的審美判斷。
中國的道家思想也認為一切秩序都是從“我”出發的,而各個“我”不同,因此沒有什么絕對的秩序,也沒有什么標準的審美模式。
在現代,大眾文化更是打破了精英文化長期以來一統天下的主體地位,成為時代的主流和主導。面對這一趨勢,精英們自是不甘,以文化拯救者身份自居,對當今涌現的各種大眾文化現象橫加指責。不過,事實已證明,一切掙扎不過徒勞。
其實,美本來就是不確定的,審美判斷本身是多元性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自有各自的價值判斷,精英階層不必總是自以為是地為大眾作審美判斷,而實際來看,無論從歷史和現實當中都已證明大眾文化的不可替代性與豐富性。
美無統一定義,美無確定標準,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各有自身的審美判斷,還是不要橫加干涉別人,互相容讓,共同發展為好。
參考文獻
[1]注:我這里“精英”、“大眾”兩詞的具體含義和現代社會平常研究討論時所使用的含義并不完全相同,這里的“精英”、“大眾”是籠統地對所謂上層的知識分子和所謂下層的民眾的分別指稱,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不特指現代社會階層,也包括古代的上、下階層。這里的“大眾文化”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不是特指現代社會縱出來的“大眾文化”,而是產生于大眾,為大眾推動,為民眾所喜聞樂見,自古有之,相對于上層社會的民眾自己的文化。可以說,民間文化、通俗文化等也包含其中。
一建筑學的“非”進化性脫胎于自然科學的進化論從它拓寬疆土的一開始就受到頑強“狙擊”,在藝術和宗教領域更是如此。的確,宗教排斥變異,藝術以變異求存,藝術領域不存在穩定的、明確的價值觀,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之間我們通常難斷優劣。藝術和宗教都顯現出某種“非”進化性,這是進化論介入建筑學的一個難點。然而,這其中又有所區別。宗教在它的體系成熟之后就保持著超常的恒定,而藝術在創新過程中不斷建構著自己的系統。因此,如果說宗教不具有進化性的話,對藝術我們就不應妄言了。更何況,建筑學兼備科學與藝術兩類學科的特點。“建筑學非進化性”還來源于“進化”與“進步”這兩種概念的混淆。“進步”概念源于亞里士多德,它斷言萬事萬物向著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級向高級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典型的“目的論”。由于它不能解釋創造力的來源,現代科學已拋棄了目的論。嚴謹的生物學者十分注意區分“進化”與“進步”概念的不同含義。這啟示我們,建筑上的每一次“變化”都昭示著新事物的出現,但這并不意味它更高級。比如說,我們很難說現代主義建筑就比古典主義建筑高級,只能說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適合于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們也很難說解構主義建筑思想比現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級,也只能說他更加適合于當代大眾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說在生物學上“進化”與“進步”的概念可能重疊的話,在建筑學上的進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進步的含義了。
二軟、硬結構模型對設計思維的啟示!模型的思想廣義進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針對的是機器工作的創造性問題,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圖模型”、“軟、硬結構模型”等理論模型的方法對許多自然或文化現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討。它希望這些以進化論為基礎的模型能代替以“符號主義”和“連接主義”為基礎的機器模型,從而創造人工智能,實現人機對話。這種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樹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對于建筑學這種帶有模糊判斷性質的學科來說,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僅使我們的分析過程更加直觀,還可以通過定量的數據得出更加明確的結論,并用以指導創造性的設計實踐工作。"軟、硬結構模型趙南元先生在《認知科學與廣義進化論》中提出的軟、硬結構理論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認知過程和社會科學中存在著“自舉”現象,即前一級的成果對后一級的成果有制約作用,它們是“自我表述系統”(圖!)。自我表述系統必須包括相互作用的軟、硬兩部分結構,其中,硬結構保證系統的存在,軟結構在硬結構支持下對硬結構進行建構,完成系統的自舉。使用這個概念可以對建筑設計思維過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師思維中存在著軟、硬結構。建筑師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是硬結構,建筑師在學習或與外界時接觸得到的新思維可以視作軟結構。軟結構不斷產生新的設計思想,進而優化其知識結構。而硬結構在領會和捕捉新思想上至關重要。建筑師的成功與否視乎軟硬結構關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創作過程中,建筑師通過草圖表達思索的軌跡,當其從紛亂的線條中選擇出合適的線條時,就完成了一次創造過程。
其后,經歷過多次類似的過程,在建筑師的筆下產生出數種甚至許許多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選擇范圍大大縮小,直至最后確定針對特定過程給出的答案。建筑師在設計作品時,常常出于建筑師的職業心,反復勾畫,也就是為了給自己多幾種選擇,以便優化設計方案(圖")。我們在進行項目操作時使用的也是軟、硬作用機制。方案招投標或方案咨詢階段是項目操作的軟結構階段,經過評標,根據專家或業主綜合的價值判斷,決定某個方案或結合某幾個方案的過程就是項目設計的硬化過程。軟結構階段的思維活動帶有相當程度的發散性,在這個階段非理性的思維模式占主導地位,而后期的判斷決定過程則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此,可以認為一個設計的好壞是由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協同作用的結果(圖)。關于評價評價即價值評判。《辭海》對評價的解釋為:“泛指衡量任務或事物的價值。”評價包括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兩個方面。在建筑設計中,主體指的是設計師、業主、城市管理部門等對設計有需要的人,而客體則指設計目標、策略和圖形成果等。設計過程本質上就是不斷進行評價的過程。評價在軟、硬結構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異”為任務的創造性活動中,正確完善的評價活動是“硬化”過程的推動力。因此,廣義進化理論的核心是其價值理論體系。
“進化離不開變異與選擇,而選擇離不開評價,如果沒有一個具有客觀性的價值理論體系,進化論向生物學領域以外進行推廣是缺乏理論基礎的。”廣義進化關于“負價值”的理論對我們的認知思維帶有宏觀的指導意義。在這里涉及到“復合地形圖模型”的概念。“地形圖”是生物與社會進化現象的一種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間和時間要素構成的四維體系。而“復合地形圖模型”則是大小兩個系統的地形圖的疊加。由于價值觀是向量而地形圖卻是非線性的超曲面,與地形圖下降梯度一致的價值觀,在超過臨界點之后必定成為“負價值”。而且,負價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強,系統越有“逃離”的危險,從而使系統崩潰。例如,從生存競爭的角度出發的價值觀是“生育人口”,但是超過一定數量,也會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因此這時“生育人口”就成了“負價值”。在建筑上,思維評價中的負價值主要是由評價主體之間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設計師、業主或其他相關人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制約性,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一個好的價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價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義,任何一方的獨斷專行都會導致設計的失敗。因此,設計師作為協調性的評判主體應發揮主動性。
三建筑現象的廣義進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間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構成:橋、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尺度。現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和“尺度”這三種因素已發生了變化,因此現在我們不可能再期望簡單地通過開河和架橋來獲得什么“水鄉風情”。同樣的情形體現在“嶺南騎樓街”模式的演變中。人的活動和合適的尺度感是近代騎樓街空間形態的模式語言。在當代城市中心區的改造建設中,我們采取的常常是一種錯誤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寬道路、建沿街高層建筑。為了給大拆大建、破壞文脈尋找出路,騎樓文化被表達為沿街底層(或二層)架空的非連續走廊。事實上,我們很難在失去尺度的騎樓和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前找到城市的歷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傳統的審美律在很多情況下已不再適用了,社會生活環境賦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選擇壓力。
一、外在因素
也許我們可以說由于客觀的,不可避免的外在因素制約,所以有很多建筑師認為,做不出好東西是因為這些客觀條件的限制,沒有良好的氣候環境,促成有創新及質量的設計機會。這種現象應該說是客觀存在。可舉出若干主要問題:
1.不理想的建筑體制在一個建設項目中,由三個主要的單位組成相獨立的三方:
(1)委托方(業主);
(2)設計方(設計院);
(3)承包方(施工隊伍)。
在這種體制中,設計方沒實權,當然實際也沒有多大責任。因此,在建設過程中無法控原設計構思及施工質量。
2.一般決策人和委托方不懂建筑專業,只求外形“新、奇、特”的效果。為了趕工,根本不骨給設計方充分的時間去深入設計和解決具體的建筑問題。
3.而一般設計方案投標,只追求設計方案表面悅目的效果圖和模型,所限的時間又太緊,根本沒有時間給投標方深入,大部時間花在制作悅目的效果圖及模型制作上,而不是放在設計上。結果形成膚淺的建筑設計,直接完成后建筑的質量和實用效益。
4.設計費太低,一般只夠表面初步方案的開支,沒有足夠的資源給設計方作深入設計,誤解以為只需要有外觀特色的方案設計即可,細節問題似乎可以在施工圖階段解決。
5.一般決策人和委托方常有崇洋的心態,看不起國內的設計能力,不給國外設計師有相同的條件與待遇。
6.文化傳統“大包袱”對國內設計方的壓力,尤其是在有文物的古城中做設計,常常會面對種?quot;保守“思想的阻力。
7.設計院體制落后,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及機電設計,雖同在一個設計院,但卻孤立分工而不合作,使得從原方案設計到擴初稿設計再到施工圖過程中,漸漸走樣。
8.政府規范落后,有些還比較保守,使得很多創新的設計無法實施,但對外國建筑師的要求卻比較放松。
二、內在因素
因為上述的各種外在因素,造成一般國內建筑師認為無法在這種影響下,做得出好的設計。問題是,如果這些外在因素都可以完全消除,是否一般國內建筑師(包括香港的建筑師在內),便可創出達到國際水平的建筑設計呢?我們認為不見得,我的看法也許會得罪很多同業人士,可是我仍然要直言。在現在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地,深入我們心底里最深的層次,自己的弱點,這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真正要克服的,是自我“心魔”。
我對這個很焦急,因為我國很快進入世貿的組織之中,將會成為全球有最大潛力的基地,世界各地建筑師,必定會云集在我國各大城市以他們的實力去爭取項目。如果我們仍不自發地去提高我們的設計水平、充實知識和平衡心態,我們的建筑師只會在自己的國家甘于被淪為二等設計“公民”。
這里將我看到的一些關鍵的問題提出與大家討論:
1.一般建筑師對西方建筑的真締精神和發展過程不但膚淺,并且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一般年輕建筑師過于依賴用電腦制作悅目的效果圖,而不用手去做和用腦去思考設計創作的過程。
3.設計過程中,不去追求創新的思想,只是集中精神在選用國外建筑書籍中的圖片,作東拼西湊的拼圖設計工作。造成一般建筑設計使人看后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4.一般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不愿意也不會考慮和結構工程師、機電工程師,從構思階段時,就開始同心合力地,如何使建筑設計的構思和結構及機電綜合為一個設計的整體。這種孤立的設計方式與世界的潮流脫了節。
5.在設計過程中,只顧到表面效果,既沒有習慣也缺少實際工程經驗,去深入研究細節的設計與如何處理設計和結構、構件交接收口的細部構造設計問題。
6.在設計過程中,不深入考慮如何選用適當的建材和施工的問題,直接造成最后“似是而非”的設計成品。
7.在施工過程中,原設計人沒有習慣到工地視察、監督施工程序質量,當然這是整個建筑體制造成的問題。
8.一般建筑師一方面跳不出傳統的框框,或走向另一極端沉迷在新、奇、特的表面工作上,既不懂過去,也不考慮現在和未來的意義。
9.對建筑哲理方面認識不深,也不去探討,更不深入建筑科技和施工技術方面的關系和對新建筑的。
10.在設計過程中,平面和立面設計常由不同設計人員孤立去處理。加上沒有習慣去分析剖面和平、立面間的關系。造成立面裝飾化和功能不合理。
11.誤解以為追求西方時髦型式主義,便是不落后的現代化路線。
12.的建筑仍不理想,很多導師缺乏現代化建筑設計的知識和經驗,大多只在“紙上談兵”。
13.追求賺快錢的心魔在作崇。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206-02
一、當前小學校園文化的現狀
校園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華勒提出的,他認為校園文化是一種特別的文化,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把它作為一種區域性、社會性的文化,隨后,眾多學者又對其作出界定,校園文化正在研究中逐步發展。曾任教育局副局長的梁為揖曾提出,在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中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只有從中小學做起,才能發揮它的育人帶頭作用。可見,校園文化已經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融入到校園建設中來,而且它也將以一種積極的姿態促進小學校園的健康發展。
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校園環境建設缺乏活力。校園文化建設需要依賴整潔的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發展的前提下,使全體師生享受濃郁的文化氛圍,實現潛在的育人目的。然而縱觀眾多小學校園,很多學校都做到了自然環境的優化,校園環境整潔優美,但是缺乏相應的文化氛圍;雖然張貼了名人字畫和名言警句,但是更新頻率較低,形成了最開始時學生感覺新鮮,最后漠視的狀況;教室陳列單一,文化氣息薄弱,失去了培養學生個性的機會。
2.校園活動成效不明顯。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很多學校的文化活動看似豐富,實則大部分是為應付上級檢查而走形式,而且組織形式不夠科學,缺乏實質性的文化建設內容,無法體現校園文化的層次結構特點,沒有充分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范圍,鍛煉交際能力和管理能力,沒有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機會,對于學生自尊心和責任意識的培養不夠全面,造成了校園活動舉辦的轟轟烈烈,但是文化建設成效不明顯的現狀。
3.輕視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依靠有形的物質建設,另一方面要依靠無形的精神上的校風建設,這兩方面都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然而當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重物質輕校風建設的現象,如在建設目標的制定上,將校園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不惜花重金來裝飾小學校園,而卻把校風建設放在次要位置。如果說外部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支架的話,那么校風建設就是校園建設的靈魂,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如果校園風氣不正,即使環境再美麗也會褪色。
4.對校園文化課程的認識不足。很多學校認為本職課程學好就能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殊不知,校園中有很多方面可以對學生產生潛在的教育作用。如學校板報、公告欄、櫥窗等,都可以當作學生的潛在教育課程,而事實是很多學校往往是將這部分空間作為表揚優秀學生和彰顯學校優秀事跡的舞臺,片面性很嚴重,不僅不會起到促進作用,相反會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三、如何促進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1.更新教育觀念,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結合當前建設實際,掌握校園文化動態,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去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以人為本”為育人理念,認真踐行校園精神文明發展,培養出能夠適應時代要求,具有競爭合作意識,推動社會發展的全方位人才。在教學方面,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在管理方面,既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的困擾,又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方法。
2.強化領導作用,加強文化建設的有效性。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校園文化是為推動校園建設開展的,所以,學校教育工作者要把它當作一件實事來對待,要調動一切因素,推動校園文化的穩定發展,從校園實際出發,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對建設質量進行考核測評,以保證健康發展。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建設隊伍和機構組織也是非常必要的,校園文化建設隊伍水平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校園文化建設的水平。教師和學生是校園建設的主體,因此,學校領導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作用,挖掘建設潛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
3.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環境是文化的直接體現,是育人的重要條件,對于環境的建設,既要注意外部硬件環境的建設,也不能忽視思想軟環境的建設,要利用好校園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使它們彰顯文化的引導作用,還要在科技創新、文化構建、精神塑造等方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環境的構建要體現不同個體及不同群體對它的不同理解,在形式上使它變得鮮活靈動,營造獨具特色的人文氛圍,使每種環境都能適應學生的發展,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4.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文化活動。要精心計劃認真組織,開展適合小學生身心特征的、形式多樣的、可以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活動,充分利用富有意義的節假日,如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建軍節等節日,有針對性的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他們的年齡和性格特征,使活動既有文化性,又有趣味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共同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
總之,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但無論是基礎教育工作者,還是基礎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員,一定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當作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根據教學實際,積極調整思路,構建完善的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體系,推動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空間的分析與設計,即對人活動的區域空間和各區域空間的關系的協調。雖然我國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但城市正處于一系列激烈的社會經濟變革之中,傳統的城市規劃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因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城市必須以科學的觀點、變化的觀點來認識城市。但是城市規劃的改革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在城市長時間的高速發展下,一些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和實施、管理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一、城市規劃的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建設發展迅猛,城市規劃的作用亦顯得越來越重要。城市規劃管理是一項綜合性技術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城市規劃的順利貫徹實施。城市規劃管理分為宏觀管理和具體管理。城市定位、規模、布局結構方面屬于宏觀管理。城市規劃的具體管理是指對“一書兩證”的許可管理,“一書兩證”即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城鄉規劃法》第36條)、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城鄉規劃法》第37、38條)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城鄉規劃法》第40、41條)。
二、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城市規劃體現了城市的整體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發展中,城市規劃的作用首先表現為對城市各種功能安排,各個利益集團需求的綜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層面上,作為城市發展的指引和“藍圖”城市規劃要確定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發展戰略以及空間架構, 因而對城市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極為重要、不可缺少的。
城市規劃正是通過控制、引導、整合、保障這四種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動能夠既有效率,同時又體現公平,能夠符合城市規劃所確定的目標。
三、城市規劃的實施與監管
作為政府,應明確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定位,城市規劃作為一個城市發展的政策導向, 在引導投資者投資和資金流向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對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組織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大到城市總體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小到城市景觀、建筑風格,都要有規劃設計方案。這些方案可由規劃管理部門組織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進行編制,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審定并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規劃一旦制定并通過合法程序批準,就視同于法律或法規,不能輕易更改。
而政府的職能主要就是對規劃方案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現實中常有這樣的現象,由于缺乏詳細規劃,對城市市區的一座臨街建筑立面設計,不同的領導有不同的看法,導致政府在規劃方案上朝令夕改,很不嚴肅。再如,有的城市為了迎合外商投資者的好惡,不惜以更改規劃
為代價,把規劃中的城市道路按外商的意志變成廠房,不僅破壞了城市規劃,而且也是對規劃法律的踐踏。凡此種種,都是規劃管理不到位或錯位的表現。切實履行政府對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監督管理職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嚴把規劃審批關。按城鄉規劃法的要求,嚴格按規劃審批權限對各級各類規劃進行審批,杜絕規劃由個別領導說了算的現象。政府應加強對建設項目選址的控制,做到“三個不建”無詳細規劃不建、不符合規劃不建、違反規劃不建。其次,在規劃管理中,要嚴格按規劃要求實施建設。規劃是一種智力產品,是綜合各方面要素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合理而科學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學。因此,在規劃修編年限內,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按規劃要求進行土地的審批、選址、建設等。第三,必須嚴格依法對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主要應加大對違反城市規劃行為的查處力度。規劃執法難,難在查處。查到了就一定要處理,不處理就等于縱容違法。例如,在城市規劃區內違規亂建私房的現象時有發生,建房戶要么形成既成事實,要么與執法人員對抗,執法隊員被毆傷的事件時有發生。我們應把對城市規劃的監督管理納入城市綜合管理的范疇,規劃執法要與國土執法、建設執法以及公安部門和人民法院聯合起來,對阻礙規劃執法的,公安部門要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對拒不按規劃進行建設的,應該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實踐證明,這種與司法機關相結合的多部門聯動的規劃執法管理模式具有較好的執法效果。
四、推進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改革的而必要性
城市規劃作為政府調控城市資源分配的杠桿之一,是對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的一種調節器,它要保證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和城市的總體利益不受侵害, 決定了其管理體制改革必須彌補修正缺陷, 向高效、 民主、 法治方向邁進, 這因為:
1、是解決舊體制存在問題的必然趨勢, 也是總結歷史經驗的必然選擇。 自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 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復后,城市規劃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見證了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階段, 其規劃內容不斷具體豐富, 而管理手段亦應符合實際需要, 城市規劃管理從最初的城建部門工作, 也轉化為政府直屬職能管理部門,來貫徹執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臨急劇膨脹的城市建設和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城市規劃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有時甚至被誤當做經濟發展的桎梏,招商引資的障礙。 所以, 規劃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這是事物發展規律的必然過程。
2、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規劃管理體制。根據發達國家城市化歷程的理論分析, 我國的城市化正處于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 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使許多城市已經成為或正在進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行列,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 如市容及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環境荷載等等, 亟待城市規劃統籌考慮安排, 協調各組成部分關系, 而這都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整體調控機制,即科學的規劃管理體制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增長,我國的城市發展已經超越了低水平的簡單的域外延擴張階段, 城市的管理者愈發重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工作應運而生, 它需要一個完整的城市規劃編制、 管理、 實施和監督體系, 中間任何環節脫節都將對整體最優產生巨大消極影響,可以說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規劃管理體制是城市現代化的根本需要。
3、 城市規劃管理的高效性、 民主化、 法治化是相互聯系的有機體、 自 1990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公布實施以來, 城市規劃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軌道, 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隨意調整規劃, 擅自設立開發區、 招商城, 下放規劃管理權,破壞規劃布局, 削弱了城市規劃的調控作用, 對此 《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通知》 中強調指出: “城市規劃應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統一管理,不得下放規劃管理權,要堅持執行《城市規劃法》 規定的 ‘一書兩證’ 制度, 使城市的各項建設活動按照經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協調、 健康、有序地進行。 上述法規、 文件的頒布, 為規劃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撐, 而且統一的標準、 尺度也有利于推進民主化、 法制化進程。 借助民主和法治, 是建立集中、 高效的規劃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徑。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各項建設事業正蓬勃的開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和重要。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做好城市整體規劃設計,對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