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7: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物理教學實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三、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1、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2、挖掘學科特點,培養創新能力。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作精神
【關鍵詞】創新探索實踐
一、創新教育在新世紀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而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創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數量的競爭。創新教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要矗立于世界優秀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全民族整體素質、科學水平的提高。學校教育是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師要明確創新教育思想、創新教育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
二、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和內容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創新是科學發展的動力,是技術革命的生命。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應是:通過創新教育使學生對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分解與組合后,產生某種新的、獨特的思想觀點、思路設計、途徑方法……的活動過程。
1、創新精神主要表現為創新意識和“質疑”精神。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形成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觀點和意識。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學生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釋放創新激情。創新的產品是獨出心裁、前所未有的。因此創新是超越,而不是跟隨。只有大膽向傳統挑戰,才可能創新。
2、培養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課堂教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教學中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創新思維的主要形式有:①聯想思維。②直覺思維。③靈感思維。
物理實驗是人類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發明創造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教學,可以驗證書本知識,然而更重要的是重溫前人創造的思維的過程,從中受到啟發,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同合作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是個體順利發展的內在因素,是個人創新能力得以發揮的支柱,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獻身科學的精神、勇于面對失敗,百折不撓的意志,求實勤奮的治學態度和較強的自信心。
協同合作精神是新世紀對人材的基本要求。新技術革命,使人類在已經到來的21世紀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重大的發明創造,需要眾多人才共同去探索、開發、創造。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精神,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材的需求。
三、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1、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包括:創新的意識、熱情、進取心、自信心、創新的膽略;敢于質疑堅韌不拔的毅力等等。在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觀念和意識,鼓勵學生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啟發、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創新精神。
首先,教師的教學過程要具有創新意識,為學生樹立創新的表率。無論教材提供的知識多么完整,由于各種原因總會留下縫隙,只要我們積極思考,善于“鉆空子”,就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例如,在動量守恒的驗證實驗中,落點為什么會有較大的離散,原因應在碰撞的過程中被碰小球所處的支座與等大的入射小球軌道的末端不能嚴格在一直線上,兩球不是對心正碰。要減小誤差怎么辦?教學過程要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現象,分析其原因,再由學生提出減小誤差的方案,選出最佳的方案表揚。只要事事處處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就會設計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次,教學活動要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腦海中經常出現“為什么”三個字。“月亮為什么不會飛走?”“蘋果熟了為什么會從樹上掉到地面上”,牛頓對這些自然現象的觀察,引發思考研究,得出了十六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養成多問“為什么”的習慣。例如:物理概念為什么要這樣定義?物理規律如何來的?實驗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做錯習題時更要問為什么會錯?知識聯系實際的“為什么”是創新意識的升華。例如:為什么我們乘車時會看到遠處的太陽向前走而近處的樹木會向后走?雨后的天空為什么會出現彩虹?為什么彩虹呈圓弧形等等,堅持不懈地尋根問底就會激發創新意識。
然后,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人的思維活動起始于問題,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有疑問是學習新知識、產生新思想、發現新觀點的起點,教師要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也就要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就會得到培養和發揮。
①提倡學生向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質疑。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模式都在迅速地老化,只有不斷地“充氧”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在教學中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若能實事求是地但陳不足,和學生一起研究問題,就能成為學生培養質疑精神的好榜樣、好朋友,好老師。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非常寶貴,要鼓勵和提倡。
②鼓勵學生對教材質疑。高中學生對知識、現象、實驗等有旺盛的求知欲,對新異的事物,特別感興趣,他們對學習的知識愛提出一些疑問,例如:在滑動摩擦力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教材上給出的動摩擦因數都小于1,有沒有大于1的呢?在演示分子間有空隙的實驗中,得到酒精與水混和總體積縮小的現象。有學生提出所有兩種液體混和的體積都縮小嗎?有增大的嗎?在光電效應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入射光的頻率增大,光電子數目增加否?在透鏡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反射光是在人射光區域相消的,透射光應不變,為什么還會增強呢?等等。說明了學生存著強烈的質疑意識,孕育著可貴的創新精神。
③大力提倡學生爭辯。通過爭辯活動可以提高學生質疑的敏捷性、靈活性。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就是海森堡與愛因斯坦等人長期激烈的爭論后,在海森堡的腦海驟然出現的。長期引導學生進行爭辯、互相質疑無疑會大大增強學生質疑的意識,使學生在質疑辯論中,搞清原來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會持質疑的態度上課,鍛煉思維的準確性、開放性,也提高了流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能力。
2、挖掘學科特點,培養創新能力
每個人都具有天生的創造力。對于每個正常人來說,創新能力只有大小之差,沒有有無之別。科學家與普通人的差別,不在其大腦聰明與否,而是在其創造潛能能否得到培養與開發。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創新思維,實驗教學的重點培養動手創造能力。
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靈活性、求異性、獨創性和靈感性的思維方式,它往往能突破習慣思維的束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觀點富有創意。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熱情奔放,充滿對新世界、新事物的好奇,不畏艱難,勇于探索,對他們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具備心理發展基礎和可能牲。
①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從知識的傳授、解題的思維等,都要加強聯想思維的培養。聯想思維主要是指在大量的經驗知識的基礎上,在創造激情的推動下,通過形象類比聯想,把記憶中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那些映象加以選擇、提煉,重新組合成新的映象的過程。威爾遜發明的、被盧瑟福稱為“科學史上最新最精彩的儀器”——“云霧室”,是與他在蘇格蘭群山的最高峰尼維斯峰度過幾個星期,對山間云霧繚繞的瑰麗的光學現象的觀察、思考分不開的。例如在講解分子勢能、電勢能時,應啟發學生聯想彈簧的彈性勢能、重力勢能與分子勢能、電勢能之間的共性,比較它們的異性,從而使“機械”勢能——“分子”勢能——“電”勢能形成一條鏈。又如:學習玻爾原子能級時,引導學生把核外電子在不同軌道上繞氫核運轉的情況與人運地球衛星在不同軌道上繞地球運轉的情況類比聯想,從而掌握電子繞行的動能、勢能、速度、周期等變化規律。應用類比聯想將知識系統化是創新思維的基礎。
聯想思維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的啟發下,在數字計算和邏輯推理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想象力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盧瑟福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圖景,反彈回來的粒子如此稀少,而速率又幾乎和射擊時相等,這不像子彈打在茫茫草原上的核桃上又反彈回來一樣嗎?這是何等生動的想象力。在教學中培養想象力是聯想思維訓練的重要方法。如子彈以一定的速度射擊固定的相同厚度的木板,其阻力恒定,恰好能射穿五塊木板,求子彈穿過各木塊的時間比。從勻減速運動來思考這問題較難,可想象成讓恒定牽引力作用下汽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相等位移內的時間比,再將比值關系反向排列為所求。
②直覺思維不遵循一般邏輯規則,不局限于傳統的思維模式。因而具有創造性、靈活快捷的特點。直覺思維作為一種心理現象,必有其自身規律,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認識的突變,其機理是許多知識因素與思維活動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迅速結合形成認識上的飛躍。這種飛躍產生基礎有兩個方面,合理而清晰的知識結構,是形成思維的內在因素;嫻熟的專項技能是產生直覺思維的外部條件。
直覺思維產生機理告訴我們,結合物理知識與技能教學,追尋思維活動的路徑,創設情境,能有效地誘發直覺思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扎實知識基礎,理解各部分知識關系,優化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融會貫通,才能起到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的作用。面臨物理問題就能迅速作出取舍,產生直覺。精選習題,系統地培訓解決物理問題的專項技能,如整體與隔離法、觀察聯想、類比法、假設法、等效法、圖象法、數列、極限法等,建立合理模式,熟練各項技能,提高思維的快捷性、靈活性,有助于直覺思維能力的發現。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動手搞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寫小論文和科幻文章,培養他們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直覺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學生遙控汽車在一平板小車上“進、停、追”平板車就會退、停、進,演示人在船上行走滿足動量守恒定律的現象模似,使抽象的思維直覺化。再如用“超級特技飛行”玩具代替小球在脫離軌道運動,演示圓周運動向心力與速度的關系。用懸掛旋轉飛機驗證一維圓錐擺運動等,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又使更多的學生用直覺靈感思維來分析和感知物理現象和規律。
③靈感思維的養成是個逐步積淀的過程,對中學生靈感思維的培養,主要是培養設想、猜想思維能力。布魯納說過:“在自然科學和普通生活中,我們常常被迫根據不完善的知識去行動,我們不得不去猜想。”中曾根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物理學史上的大量事例都是揭示科學創新這一本質的歷史,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打破常規思路的科學創新過程,往往會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不會淡忘。這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科學創新來自于創造性的猜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發掘教材中有效因素。變換常規的教學方法,放開束縛學生思路的枷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猜想。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可引導學生從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猜想:物體獲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與那些因素有關?是什么關系?然后再進行實驗定量研究來得出結論。在講等溫變化的玻意定律時,由學生初中的熱現象和生活經驗,先猜想一定質量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強和體積可能是什么關系?再通過實驗來驗證。又如在“原子核的人工轉變”α粒子轟擊氮核的教學中,α粒子轟擊氮核產生了新的粒子是質子。這一現象發生是α粒子將氮核中的質子打出來的,還是氮核獲得α粒子后形成新的原子核,再衰變產生的呢?允許同學們提出猜想,再引導同學們觀察分析布拉凱特云霧室拍攝的照片。由照片中得到的三條徑跡的事實,論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教材中有很多知識涉及科學猜想的思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潛力,培養學生靈感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⑵、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重視實驗的創新與探索,設計問題的情境,顯示知識獲取的過程,實施“實驗、啟迪、引導”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創造能力的特殊功效。
①、由學生自行設計小實驗。例如:讓學生自行設計不同物體與小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的實驗。同學們設計了不同的測定動摩擦擦因數的方案,有水平平面滑動,有斜面上滑動;有用橡皮筋伸長量比值法,也有彈簧秤讀數法;有勻速平衡法,也有勻加速方法求解。又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觀察一些落體運動后,由學生分析這些運動的共同特征。提出“這些落體是否是重的落的快,輕的落的慢”,由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來說明。同學們議論紛紛地設計了很多的方案,最簡單的是將質量差異較大的兩石塊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聽落在桌上的聲音是否有先后之差。再提出自由落體是什么性質的運動?你可以設計實驗來驗證嗎?同學們積極思考,共同商量,設計出了用打點的方法來測;有用光電計時方法來測;有用閃光照相方法來測;最有創意而又簡單的方法是“外報法”,物體從光滑斜面上加速下滑是勻變速運動,(這是已有的經驗事實)增大角度物體的運動性質不變,只是加速度的值增大。當角度增大到90o時,就是自由落體運動,且只有重力作用,運動性質還應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教學中使學生動腦,動手的實踐中,感受“創新”成功的滋味,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②、學生的心靈深處都存在著使自己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把教學與學生的這種愿望相結合,注意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運用知識的機會、創造解決問題的條件,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培養和發展,并能在研究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人類駕馭知識、改造現實的自豪感,這種內在的情感體驗,會反過來激勵學生再探索、再創新。例如:測電阻的實驗中,給出學生足夠的電學器材,讓學生測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要求從零電壓開始逐漸到額定電壓為止。從器材的選擇,電路的設計,測量記錄到作出圖象,分析圖象的意義等都由學生自行設計。最后評比交流,使同學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再如單擺教學完成后,給出設計題目:提供一定容積的可樂瓶一只(瓶底有一小孔)、細線一根、米尺一把、小石子一塊和盛水的桶一只。試估測水從此瓶底小孔連續流出的平均流量。較多的同學開始很茫然,因水的體積和水流時間都有連續性,通過同學們認真思考、觀察,將已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多數同學能完成這個實驗。從標簽上讀出水的體積。用細線與石子組成單擺測時間。這些實驗與知識結合較好,又有較好的創意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好方法。
③結合物理知識進行科技制作,如:電學知識學完后,布置學生作一個小型的風力發電機。可以用現成的發電機零件組裝,也可用磁鐵、線圈等制作發電機,自制風輪,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去探索怎樣使輪轉動得最快,怎樣檢測發電機的電流的大小等。最后在相同條件下對比發電量大小。再如:講完全反射教學內容后,安排學生制作蜃景現象的模擬。同學們首先想解決的是有折射梯度的氣層,經同學們的討論研究,認為液體折射梯度容易實現,由不同液體接觸面上的分子擴散來實現。學生在科技活動中,做了大量的小制作。如水位報答器,搖控航模,光控和聲控繼電電路等等。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作精神
人們的價值觀念正經歷著從重視人的創造物的價值到重視人自身的價值的轉變,面對人的品質評價已趨向于提倡人的創造型、開拓型的性格。因此,我們最終應把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學生創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創新活動的個性品質,都是創新需要,稱為創新個性,創新個性具有相當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和決定性的影響。
創新人格表現為:良好的思維品質、獨立的個性特征。如質疑精神、創新意識;優良的意志品質;強烈的求知欲;不竭的進取精神。為塑造學生的創新人格,在教學中,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解除學生對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獨創性與多樣性,鼓勵幻想,鼓勵向有創新精神的人學習和接觸。
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失敗的精神。在創造活動中,錯誤和失敗遠遠多于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瓦特發明蒸汽機,萊特兄弟把飛機送上天,都是建立在成千上萬次失敗的基礎上的,事實證明,失敗會使人聰明,“失敗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學中要將科學家們可歌可泣的百折不撓的意志,獻身科學的精神融合在知識傳授中,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人類的進步獻身科學的責任心和勇于創新的頑強意志。
物理教師可利用靈活的形式,由學生組合成不同的物理興趣小組,開展各種科技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等活動,舉辦物理知識競賽,實驗創新能手的評比等,辦好科技板報、手抄報,使班內形成以創新為核心的班級輿論。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創新體會,鼓勵學生之間的適度競爭、相互合作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寬容,使全體學生的創造力和每個學生的創新能力相互激勵同步增強。
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使我們認識到,二十一世紀創新人材的培養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主流。創新教育既關系到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更是國家和民族發展和進步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真正地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創新能力。明確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途徑。教學中貫徹創新意識是先導,創新精神是源頭,創新思維是關鍵,觀察、實踐是途徑,創新能力和創新人及協作為目標的教學原則。堅定方向,不斷努力,一定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棟梁之材。
主要參考文獻資料:
一、求未知電阻:
器材:電流表兩只、電壓表兩只、電鍵若干、導線若干、已知電阻一個,求未知電阻。
模式1:以漸進性提問為主線,實驗為基礎討論教學。這種教學首先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通過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展開教學過程;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理解和把握知識。
問題:電流表、電壓表是用來做什么的?如何使用?電流表能不能測電壓?電壓表能不能測電流,如何測量?電鍵、導線、電阻是用來做什么的?要想測電阻,如何測量,需要哪些器材,步驟與表達式又是什么?
問題的升華:如果只有一只電壓表,電鍵一個、導線若干,已知電阻一個,如何測量?如果只有一只電流表,電鍵一個、導線若干,已知電阻一個,如何測量?
模式2:計算題入手:
題目:電鍵閉合,電壓表的讀數不同或電流表的讀數不同,電路的連接方式有幾種?未知電阻為多少?或電鍵斷開與閉合電壓表或電流表的讀數不同,電路圖如何?未知電阻為多少?
通過這些問題情景的創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并且使他們找著了解決問題的啟動點和切入口,使學生通過對問題情景的感知認知的沖突或產生探究的欲望,進入“憤悱”狀態。
學生的精彩表現:
模式1:a直接用伏安法測電阻b用兩只電壓表分別并在電阻的兩邊c兩只電壓表一只并在被測電阻上,另一只并在電源上或并在已知電阻上,另一只并在電源上d兩只電流表,一只串在與被測電阻的支路上,另一只在干路上e兩只電流表,一只串在與已知電阻的支路上,另一只在干路上f利用開關控制電路中電流表所測電流。即電阻之間是并聯的連接方式。開關斷開,電流表測任一只電阻的電流,閉合測干路的電流。g利用開關控制電路中電壓表所測電壓。即電阻之間是串聯的連接方式。開關斷開,電壓表測任一只電阻的電壓,閉合測電源電壓。學生爭先恐后,踴躍回答,并且親自設計電路圖,并用實驗來驗證正確與否,在實驗中,得到了能力的鍛煉,思維的發散,成功的喜悅。有些細心的同學發現,有的時候電壓表的量程用0~3V,有的時候量程用0~15V,電流表的量程有的時候用0~0.6A,有的時候用0~3A,那么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如何選擇?這一發現立刻得到了教師的贊揚,并引導學生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電流特點來回答,很快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找到了答案。
模式2:起初,學生只是在紙上隨便畫下各個電路符號,胡亂連接。教師點撥:想想在一個電路中,如果電壓不同,應該是什么連接方式?這一有意識的滲透,不但這一道會了,其他題目也舉一反三,有了思路。這種逆向思維的鍛煉方式使學生的應變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故障判斷
模式1:a現象
做上述實驗中,將電阻換成兩個燈泡,若燈泡都不亮或燈泡一個亮一個不亮分別是什么故障?若電流表在串聯過程中出現指針反偏或滿偏這是什么故障?若電壓表在并聯過程中出現指針反偏或滿偏又是什么故障?假設電流表、電壓表均沒有示數,又是什么故障?若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等于電源電壓,又是什么故障?
b漸進性提問
解決這些故障,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用電流表、電壓表。用電流表檢驗電路的故障,有沒有缺點,可不可以用導線來檢驗?用電壓表檢驗電路的故障,什么情況下示數為電源電壓?什么情況下為0?
c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共同分析,并提供萬用電表,并告之萬用電表的使用規則及用處。這一訓練,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并增強了學生的處理問題能力,并能將這些故障和家庭電路中出現的故障聯系在一起,增強了分析能力。
學生的精彩表現:“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遇到故障現象后,不再盲目的去找人幫忙,而是靜下心來分析。“臺燈不亮了,是短路是斷路?若把燈絲搭上去再用,又會怎么樣?……”“路燈怎么不亮了?”“電飯鍋怎么不工作了……”伏安法測電阻、測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實驗中出現了故障他們先不找老師,自己先分析,后得到驗證,高興極了。實驗后,學生們爭先恐后要修理電表、檢驗電路。
模式2:通過語言文字的敘述,考綜合能力。
學生精彩表現:通過實驗的具體練習,大多數學生很快找著了問題所在,并說出推理的過程與結果。
三、借學科滲透,培養綜合能力
模式:用歷屆有關中考試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
學生表現:驚異?這是物理題?
教師點撥:物理是一門綜合學科,它與各學科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它來源于生活,解釋生活。比如:你們聽到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之所以能聽出是水發出的聲音是音色,等等。經過這樣一點撥,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思維活躍起來了,有了答案。再通過課件按鈕的精心設置,使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二、發揮學生主動性,提倡邊學邊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中,單純的以演示實驗來引導學生觀察,雖然通過師生互動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形成知識構建,但畢竟學生沒有親自參與,體驗不夠深刻。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不僅教師要優化演示實驗讓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知,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動”起來,邊學邊實驗。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就其中的一個片段、一個例子、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小實驗。提倡多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多參與互動。多實驗,讓學生在經歷實驗中掌握物理知識,培養其探究能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倡邊學邊實驗,雖然小實驗不會像演示實驗那么順利進行,但對學生的應變能力、探究精神的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以“磁場”的教學為例,對于磁場的磁性和指向性、磁體有兩個磁極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等知識點,要是講授的話很快就完成了,然后再讓學生背誦,學生也能很快記住,但卻不能讓學生較好理解。故而在教學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準備一些小物品,如硬幣、大頭針、木塊之類,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用磁鐵去嘗試能吸起那些物品,引出磁鐵具有磁性的知識點,然后再引導學生玩磁鐵對對碰游戲,增強學生對“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感知,讓物理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同時,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邊學邊做,可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小實驗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三、改革實驗教學模式,提倡分組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分組實驗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展開實驗探究。一般初中物理教學中分組實驗以測量性、實驗性和實用性的實驗為主,更多的讓學生在分組實驗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從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分組實驗來看,學生實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教師在實驗前沒有組織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學生在實驗中對實驗目的不夠明確,另一方面是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沒有較好的發揮,從而導致學生對實驗步驟、結論不夠清楚。因此,組織學生展開分組實驗,一要做好課前預習指導,二要注重在實驗中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和探究。以“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中引導學生復習小燈泡的電阻測量方法引出電功率的測量,引導學生根據測量要求和之前討論的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引導學生實驗,實驗中教師巡視并根據學生實驗情況進行指導。如調節滑動變阻器時因實際電壓超過了額定電壓導致小燈泡燒壞,而學生對這一現象的原因并不明確,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步驟進行引導,實驗中可先根據學生的實驗方案作出指導,教師幫助學生修改方案后再實驗。如調節滑動變阻器這一環節,要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額定電壓值的1.2倍,然后觀察燈泡發光情況,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學生設計方案時就可能忽略額定電壓值,教師檢查學生實驗方案時就應做出指導。學生實驗后教師要先引導小組學生對實驗結論進行總結,然后再根據實驗現象進行點撥。
2大學物理教學的改革措施
2.1整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相結合
學校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實踐”三大教育理念為指導,按照基礎課程服務專業的思想,對大學物理課程內容進行了整合,以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首先,向各院系專業教師和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物理與各專業后繼專業課的關系,明確物理知識在專業課中的應用,進行知識點統計,總結出適合不同專業的知識體系[4],按照專業對不同知識的側重,把大學物理教學分成三類。針對建工學院、礦業學院、理學院(工程力學專業)等相關專業應用力學知識較多,增加非慣性系與慣性力、剛體進動、伯努利方程、非線性振動、聲波等教學內容。針對環化學院、材料學院的相關專業應用熱學和元素性質的知識較多,增加多方過程、輸運現象、玻耳茲曼分布、堿金屬原子、交換對稱性、能帶理論和超導等內容。針對電氣學院、電信學院等相關專業應用電磁學知識較多,增加電介質極化、物質磁化、交直流電、暫態過程、諧振電路、超導體電磁性質、電磁場的相對性等內容。在教學中增加了案例教學,根據不同專業,選取工程技術中與專業知識聯系緊密的案例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樹立學生的工程意識。
2.2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提高授課效率
2.2.1豐富教學內容與課堂節奏的把握
多媒體教學能使課堂信息量達到最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物理學時不足的問題。但是過多的教學內容會使教學節奏加快,學生沒有時間去理解、思考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合理地選取教學內容,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僅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重點突出,與專業結合,詳略得當。多媒體課件文字要簡練,以概念、定理和定律的敘述、圖片的展示、動畫和視頻的演示為主,對于重點、難點和基本方法要放慢教學節奏,使學生看得清,來得及思考,能夠接受和理解。
2.2.2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板書教學有機結合,優化課堂教學
大學物理教學中的公式推導、定理定律證明、典型例題的分析講解,還需要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通過教師板書、講解和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控制課堂、傳遞信息,實現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利用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可以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消化理解,好的板書還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使講授的內容一目了然。對于教師用語言難于敘述的情景、物理過程等,采用圖片展示、動畫演示、視頻播放等多媒體教學和演示實驗教學傳遞教學信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學物理教學的板書和演示實驗這些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因多媒體的使用而放棄這些傳統的教學手段是得不償失的[5]。
2.2.3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開展教學活動,目的是傳授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要將所教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經驗、專業案例和科技發展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啟發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思考,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對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更要讓學生參與操作,以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
2物業管理專業應用“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含義的了解,該模式正符合目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人才需求和物業管理專業人才.
2.1物業管理行業現狀的要求
任何專業的設置都是依托于社會和國家的需求而設立,服務于學科行業的發展要求.物業管理行業在眾多行業中是較有潛力的行業,有潛力說明物業管理行業還存在諸多的改進空間,也就是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可以簡單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我國目前物業管理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小區物業收費難的問題、業主和物業公司以及開發商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物業從業者日常管理服務中包括物業法規中所存在的問題等等,需要物業從業人員去解決.這些最為新鮮、現實的問題正是物業管理專業課堂上最真實的案例和教學素材,教師可以直接將課堂轉移到物業服務前線,在實踐中去親自體會問題的存在或者教師將問題進行歸納,通過問題將學生帶入到崗位的實際操作,二者都可以讓學生親身體會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問題.以此使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以及自身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此過程就是學生能力、知識水平提高的過程.第二種是在物業管理行業基本問題得到解決之后所需要面對的問題,也存在于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的高級物業管理當中.由于物業已經達到基本服務水平或者業主要追求更高的服務質量和品質,需求決定市場供給,作為物業從業人員理應提供業主需要的服務.既然是高品質服務就應該突破原有的服務理念,將物業管理分為專業化管理和綜合兩部分,第一種問題可以歸納到專業化管理領域,理念創新問題則應屬于綜合領域.在傳統服務內容上進行創新和突破,如家政服務、“小飯桌”服務、老年人服務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創新也是對物業服務的增值,而這些創新理念的源泉正適合在校園的物業管理專業學生中挖掘.年輕人思維活躍、天馬行空、敢于突破,教師需要將這些想法、思維帶入到課外實踐教學課堂上,給予學生正確引導,使這些思維更加務實,甚至有可能還未走出校門就已經獲得自己創新的專利.只要有成功的教學案例,就會使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與物業行業就業形成無縫隙接軌.
2.2物業管理專業的要求
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尚且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其直接相關的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更是如此,目前的形勢是物業管理專業的人才輸送與社會真正需求相脫節.所以,迫切需要從人才培養模式上予以改進,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正好與物業管理專業的要求相匹配,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說明.第一,物業管理專業特殊.目前設置物業管理專業的院校,大部分是大專類高職院校,本科層次的物業管理專業還較少,成立時間較晚,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成立.大專類的技術院校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強,其教學環節是按照企業要求所設計,也就是所謂的訂單式教學,但是這種培養模式的高職學生進入企業大部分局限在基層發展,上升空間較小.隨著物業管理行業發展速度加快,對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出現了本科、碩士教育,物業管理行業需要大量的中層或者高層次人才,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有實踐能力,還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而物業管理專業的本科教育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卻在實踐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眾所周知,物業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每個學校的培養方案都設置實習環節,但理論教學大部門還是在課堂之內,實習質量又跟不上,這樣對比,培養實踐類學生同大專院校有一定差距.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正好可以改變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大環境,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又可以發散其專業理論思維,更加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步入崗位,既可以從基層做起,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以拓展其上升空間,這種人才正是企業所偏愛的類型.經過一段時間的基層鍛煉以及企業文化熏陶,定會成為企業的可用之才,為學生就業以及進入崗位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第二,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特殊.本校物業專業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經過調劑的學生,入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上文提出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本專業學生恰巧缺乏這種能力,自身惰性較強.筆者并不建議學生欠缺某種能力就規避之,通過教師的日夜備課、詳細講解以彌補.相反,筆者認為應該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方面進行刻意培養,拉近與重點高校學生之間的差距.根據本校學生特點,教師應該提前歸納好問題,將學生帶出課堂,通過外界的新鮮事物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專業相關問題探索之中,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積極討論,共同將知識融解、消化,完成專業培養目標.
3物業管理專業“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
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物業管理專業在我校成立于2012年,各方面還在探索之中.實行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單純依靠專業或者學院內部無法完成目標,需要各方力量搭建平臺以保障教學模式的應用,具體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3.1學校與行政部門共同支持
第一,學校應該提供全真的物業實訓平臺,例如將中央空調、消防警報、安全防范、家居智能化、電梯、門禁、停車場管理等設施設備移植到電子實訓室,可以使物業基礎課程在實訓室進行,教師可以結合實訓軟件對課程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學校范圍內理解中央空調系統、小區可視對講及住戶報警系統、電梯運行系統、消防報警及滅火噴灑系統、閉路監控及周界防越報警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小區停車場系統、保安巡檢系統、公共設備管理服務系統的具體操作,可以用較少的投入使學生對物業管理基本流程有更深入直觀的理解.第二,學校和行政部門聯合為物業管理專業學生搭建實踐平臺.一方面,可以通過行政部門與當地物業公司聯系,提供教學環境.甚至可以簽訂人才培養協議,使物業公司參與培養方案、教學模式的設計.既為物業公司輸送了人才,同時也能幫助物業公司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又可以為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提供最佳平臺,甚至完全可能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進幫助物業公司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學校可以提供一棟教學樓作為實踐基地,外聘幾位經驗豐富的物業管理人員,其他物業人員可以選用本校物業專業學生,提前適應崗位要求.學生在自己管理的物業事務中掌握知識、解決問題,以實際管理服務能力作為就業的最好敲門磚.
二、以生為本,突出學科實用性
有些學生在上物理演示實踐課時不愛動手實驗,他們認為實驗課程需要用到的東西太幼稚,根本沒興趣動手.他們對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興趣也不高,這是因為他們不能明白這些現象背后產生的意義是什么.要改變這些學生的心態,加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就需要教師將演示實踐的流程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講“杠桿”時,教師可以通過“給我一根杠桿,我能撬起地球”等趣味性科普語言,來啟發學生投入學習.由于杠桿原理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原理,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利用杠桿原理運行,并出示剪刀、扳手等生活中的物品啟發學生思考.學生思考后會發現,生活中有蹺蹺板、吊車、滑輪等都是通過這一原理來運作的,這一原理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此時教師通過最常見輕便的古代計量單位“稱”來向學生演示杠桿原理的產生原因,并在學生自己動手時通過巡堂和語言引導來繼續啟發學生,千萬年前的埃及沒有吊車,它的金字塔用什么建立的?就是人力加杠桿原理,學生在聽到這些有趣的知識之后,動手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二、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進策略
為構建與完善物流管理專業“三維一體,三階遞進,二元并重”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物流管理一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有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繼續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建設專業拓展課程,滿足單項實訓項目物流項目管理訓練和物流成本與績效管理訓練的建設物流管理專業有選擇有規劃地建設專業拓展課程《物流項目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在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實施中融入實際物流企業典型案例和情景數據進行物流項目管理訓練和物流成本與績效管理訓練。
(二)建設融多項倉儲、運輸、配送、包裝、加工、貨代、報關報檢、物流綜合服務、物流沙盤模擬等項目的綜合性實訓基地
目前專業已申報專項建設“物流綜合實訓中心”,2015年已申報,資金總額為252.6萬元。該基地目前準備在2016~2017年建設完成。該物流綜合實訓中心重點強調物流中心的倉儲、運輸、配送、包裝、加工、連鎖服務等物流職能,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以企業化的硬件設施為運作管理基礎,以物流軟件為載體,搭建現代物流企業運營、作業、崗位職責等真實環境,模擬物流企業各種崗位的典型作業操作和綜合服務管理項目,從而達到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物流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其動手操作和綜合運用能力。本物流綜合實訓中心建設包括的主要包括供應商模擬設備、制造商模擬設備、第三方物流平臺設備、快遞業務模擬操作設備、零售商終端設備。
二、財務管理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
本人認為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做一體化的理念進行改革,具體將圍繞能力本位,以職業生涯為背景,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線索,以工作技能為核心來進行課程設計。本教學內容改革的主要特色和創新點包括:一是將中小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與實踐教學設計緊密聯系起來,突出了應用性。二是采用“實訓+實驗+實習”三結合的方式,使實踐教學緊繞職業技能展開。三是將“兩個課堂”即校內外課堂相結合,使財務管理學習更富有趣味性和實踐性。四是“一線兩翼三點一盤”體現出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結構和難易程度,使實訓項目具有模塊化、層次化、遞進式的特點。(見表1)
三、財務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革
本人認為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必須更新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推動學科之間的融合,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教學方法有:1、案例法。選取企業生產經營中典型案例進行對比分析。2、啟發式教學法。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對疑點和難點多提問啟發。3、任務驅動法。通過完成任務或探索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和“協作”的學習能力。4、實驗教學法。通過ERP沙盤模擬,融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于一體,讓學生掌握業務技能。5、小組競賽法。分組競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具體以籌資項目———制定籌資計劃這個專項實訓為例:1、教學目標設計。知識目標:掌握預測籌資數量的方法;能力目標:能制定籌資計劃;素質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2、教學活動設計。首先,教師導入項目,提出任務。要求學生分組建立虛擬企業,擬定企業籌資計劃書,包含籌資目的、渠道、方式、金額。此時采用的教學方法為情景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學生分工合作,自主學習,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其次,教師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將不同的籌資實例分配給每組,引導學生學習預測資金需要量的方法,要求每組選擇方法計算籌資額。此時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案例法和啟發式教學法。學生分析案例,計算籌資額,完成籌資計劃書。最后,教師對各組籌資計劃書進行總結點評,每組派代表發言,評出優勝。此時主要采用小組競賽法。由此例看出基于“一線兩翼三點一盤”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內容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主要以實踐性、綜合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逐漸被學生接受,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財務管理教學考評的改革
本人認為應轉變財務管理考試的傳統觀念,改革考試方式。鑒于財務管理的特殊性,根據“一線兩翼三點一盤”的實踐教學內容,在考核環節應適當增加實踐能力的成績比例,相對減少傳統閉卷考試的成績比例。在考試形式和內容上也應多樣化,如組織學生到企業實地調查,形成相關生產經營決策報告;如增加“口試”,讓學生上臺自評總結等。財務管理評價考核(如表2)。
第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
以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壓強和浮力》后面的綜合實踐活動為例,活動內容是“制作簡易液體密度計”.本活動可以按照教材中的設置,進行以下幾個步驟,并達成以下效果:
(1)浮沉條件鞏固.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來說明生活、生產中的一些現象,由此可知,學生對物體的浮與沉應該達到運用的目標.因此,在活動前,我們可以借助以下情景再次溫故一下學生對浮沉條件的理解.將一個雞蛋放入燒杯的淡水中,雞蛋下沉,請學生對雞蛋受力分析,并獲知此時雞蛋所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此時往水中加鹽.雞蛋脫離燒杯底部,懸浮在鹽水中,再次請學生受力分析,學生獲知此時浮力變大,并等于重力,浮力變大的原因是排開液體的密度變大.再次往燒杯中加鹽并不斷地攪拌,學生對雞蛋所受浮力大小分析,獲知雞蛋排開液體的密度變大導致浮力再次變大,由此浮力大于重力,而導致雞蛋上浮,當雞蛋露出水面后,由于排開液體體積變小而導致浮力變小,最后浮力減小到和重力相等,雞蛋漂浮在水中.為了激發學生對密度計設計的思考,我們再次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激發學生對密度計設計的思考,教師往燒杯中慢慢加入鹽,請學生觀察雞蛋浸入液體部分的變化,并請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學生會發現雞蛋浸入鹽水中的體積變小,學生也知道此時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在重力不變的情況下,排開液體的體積會隨著液體密度的增加而減小).此時,教師再次啟發道:“由此可見,液體密度的大小可以通過什么體現出來?這又稱之為什么方法?你會根據這種現象設計出一種測量液體密度的器材嗎?”)
(2)密度計的設計.在課前,教師預先給每組學生準備好相應的吸管、小鐵絲、蠟塊,燒杯、水、鹽、酒精、刻度尺、剪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師的提問和桌面上提供的器材,進行設計.學生可以根據預設的密度計是漂浮的,列出F浮=G排=ρ液gV排=ρ液gSh,而h的改變,就意味著密度的改變,學生為此而想到先設計出一個能夠漂浮在液體中的密度計即可.而水的密度是已知的,我們可以先測出這個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密度計,浸入水中的深度H,再讓密度計浸入其他未知液體中,測出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h,ρ液gSh=ρ水gSH,推出ρ液=ρ水H/h.
(3)密度計的制作.制作的過程是學生親自體驗的過程,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分成三步:第一步就是要求學生通過吸管、蠟封、鐵絲來制作一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密度計,而且漂浮高度適中,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不斷調試;第二步就是密度計漂浮在水面上測出H,如圖1所示;第三步是標刻度,根據ρ液gSh=ρ水gSH可以獲知,h=ρ水H/ρ液來完成下面表格的,并把它標度好放入吸管里面.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發現密度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密度越大的區域,刻度越密.
(4)密度計的使用.學生利用自己制作出來的密度計對酒精、可樂、醬油、醋、鹽水等常見液體進行測量,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并讓學生再次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對自己測量的液體的密度進行驗證,即達到驗證的效果,也鞏固了學生對液體密度的測量,鞏固了托盤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在整個使用的過程中,學生的收獲是巨大的,他們所收獲的那種成功的喜悅,是題海戰術永遠無法達到的.為了提升學生的對密度計的認知,我們還可以請學生完成以下三個延伸性問題:(1)你知道為什么密度計的刻度不均勻嗎?(2)密度計越上面的刻度越大還是越小?為什么?(3)你有什么辦法來提高你所制作的密度計的精確度?
第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
就這一節課分析,我們可以達到以下幾個效果:
(1)鞏固基礎知識.學生通過體驗活動能系統地復習物體浮沉條件,結合受力分析和影響浮沉條件因素的變化來判斷物體的浮與沉,并學會說明雞蛋上浮或下沉的原因,達成課標要求;
(2)提升分析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設計密度計,這時學生的思維已經不是停留在做題的角度了,而是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應用類問題,并通過對關鍵性問題的思考,從而達成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活動來自于教材,而目標卻可以遠遠高于教材,激發學生無限的思維;
二、課下作業設計生活問題
物理畢竟屬于理科,對于知識的運用要求比較高,在初中階段對于知識的運用主要體現在課外作業上。在課堂上,教師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一一檢查,看他們是否能聽明白、是否能理解,較多的還是采用課下作業的形式。另外,適當適量的課外作業不但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還能起到鞏固知識、激發興趣的作用。在課外作業的設計上,教師需要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方式,力求讓學生舉一反三,但不能過分追求高難度、高強度。最為穩妥的課外作業設計還是要回歸生活,從生活的點滴中選取合適的案例進行課外作業。例如在《平面鏡成象》這一課中,學生對鏡子中的自己應該十分了解,就可以設計一個課外作業讓學生找一面較大的鏡子、一面較小的鏡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樣能照到全身,而且還要思考平面鏡在生活中的其它應用。由此引申,倘若鏡子不是平面的又會產生什么現象呢,可以指導學生參照課外閱讀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