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7: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級英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在專有詞匯中,縮略詞多。在大量的專有詞匯中,專業縮略詞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另外,在很多專業文獻、幫助文檔甚至是新聞中也出現了大量的縮略詞。如CPU(CentralProcessUnit中央處理器)、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等。
3.派生詞多。計算機英語詞匯中,很多是通過派生法構成的,也就是對詞根加上前綴或后綴后構成新詞。比如: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機)、supercomputer(巨型計算機)、compiler(編譯程序)、printer(打印機)等。
4.合成詞多。在計算機英語中,合成詞非常活躍,構成合成詞的方法也很多:如名詞+名詞,machine-language(機器語言),形容詞+名詞,hardware(硬件),副詞+動詞,input(輸入)等。
5.借用普通單詞來表達專業概念,逐漸成為專業術語。比如mouse老鼠——opticalmouse光電鼠標,tree樹—treestructure樹形結構,master(主人)——masterprogram(主程序)等。此外,一般而言,如果在專業詞匯中,字母拼寫比較長,那么相對應的詞義就越窄。
二、計算機英語語句特點分析
1.各種從句多。在各種專業文獻中,幾乎都能看見各種從句的“身影”。在翻譯時,分析從句和主句的長短以及成分。如果太長,可以考慮將從句拿出來單獨翻譯;如果從句并不太長,可以在主句中的適當位置插入進行翻譯。EveryprocessorcomeswithauniquesetofoperationssuchasADD,STORE,orLOADthatrepresenttheprocessor’sinstructionset.其中,that所引導的定語從句用于修飾auniquesetofoperations,分析之后發現,從句和主句都不短,如果直接翻譯的話,就變成“每個處理器都有一個諸如ADD,STORE或LOAD之類的,表示該處理器的指令系統的特有操作集。”這樣的翻譯有些拗口,不夠順暢。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將從句拿出來單獨作為一個句子翻譯,這樣就變為“每個處理器都有一個諸如ADD,STORE或LOAD之類的特有操作集,這個操作集就是該處理器的指令系統。”Theoperatingsystemsetsuptheorderinwhichprogramsareprocessed,anddefinesthesequeceinwhichparticularjobsareexecuterd.操作系統建立了程序處理的順序,并確定了具體作業執行的序列。
2.陳述句與被動句多。科技英語的句型中,很多以陳述句及被動句形式出現。在翻譯時要注意,盡可能將被動用主動形式來翻譯。Withmultiprogramming,severaljobsarekeptinmemoryatonetime;theCPUisswitchedbackandforthbetweentheminordertoincreaseCPUutilizationandtodecreasethetotalrealtimeneededtoexecuteajob.在多道程序下,幾個作業可同時保存在內存中,CPU在它們之間來回切換服務,以便提高CPU的利用率,減少執行一個作業實際所需的總時間。
3.從時態來看,現在時態較多。Thegeneralideabehindthespiralmodelisthatyoudon’tdefineeverythinginddetailattheverybeginning.這種螺旋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最開始時不必為每件事規定細節。Thesecondarycachesitsyourcomputer’smainmemory.第2級緩存位于計算機主存儲器上。
4.復雜長句多。對于長句,通常先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分析各個部分,最后進行綜合。Computerdesignersarefondofcallingtheircomputersmachines,sotheinstructionsetissometimesreferredtoasmachineinstructionsandthebinarylanguageinwhichtheyarewritteniscalledmachinelanguage!計算機系統設計者習慣將計算機稱為機器,所以該指令系統有時也稱為機器指令系統,而書寫指令的二進制語言叫做機器語言。
5.非謂語動詞較多出現在句子中。TofacilitateexecutionofI/Ooperations,mostoperatingsystemshaveastandardsetofcontrolinstructionstohandletheprocessingofallinputandoutputinstructions.為便于I/O操作的執行,大多數的操作系統都有一套標準的控制指令集,用來處理所有的輸入輸出指令。
三、計算機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計算機水平相較于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這些國家的母語幾乎都是英語。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學習國外的一些新概念、新技術時,不可避免就會碰到大量的英文資料,如外文版的教材、技術手冊和聯機說明等,這時就要求讀者除了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之外,還應該具備相應計算機英語基礎。
2.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發現,他們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英文對話框、命令等,設置還會出現一些英文的屏幕信息提示。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這些是基本的計算機英語,應該能夠迅速讀懂,并根據提示進行相應的操作。此外,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程序設計時,發現程序代碼都是和英文相關的,如果想學好專業課,就需要學習計算機英語。
3.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認證考試中也都出現了計算機英語相關的試題。比如,在計算機軟件水平考試中,初級資格(程序員、網絡管理員等),中級資格(網絡工程師等)以及高級資格(網絡規劃設計師等)中都有相對應的計算機英語試題部分。
四、高職院校《計算機英語》課程現狀分析
1.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夠。一般來說,很多就讀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都是分數不高,學習的底子比較薄弱,尤其是英語。大多數的學生都不喜歡學習英語,對于公共英語,他們都有點懼怕,更別提專業性強的計算機英語。另外,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意識到計算機英語的重要性,認為計算機英語不如其他的一些專業課(如C語言程序設計)來得重要,所以,在態度上,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進行學習,積極性不夠,效果當然不理想。
2.教師英語教學素質不夠強。一般而言,計算機英語教師要么是英語教師兼任,要么是計算機教師兼任,二者的知識都不夠全面。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解釋一些專業知識時有一定的困難,而對于計算機教師而言,或許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英語閱讀能力,但很難實現英語口語教學,并且在翻譯一些復雜長句英語的時候不夠到位。這些都會引發一些計算機英語教學方面的問題。
3.實訓環節薄弱。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英語課程是沒有實訓環節,即使在教學計劃中有少量的實訓課時,由于實際條件的限制,這些實訓課一般變成了普通的理論課,并沒有能將計算機英語落實到實際的應用方面,單純的理論課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會計英語教學教師一般都采用類似于講授英語精讀的教學方法即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翻譯或用英語陳述會計理論知識或將基礎會計知識由中文譯成英文從而使得會計英語課變為只是用英語簡單重復基礎會計知識的第二課堂很少進行師生互動課堂教學變榭古燥乏味滿堂灌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身心疲憊。
(二)學生的基礎差,學習勁頭不足
高職學生大多數英語基礎較薄弱起點低池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會計英語的課程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素養,還要求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掌握得較為扎實。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倍感吃力斤民多學生上課聽不懂岸習困難無法與教師互動因而產生畏難心理甚至厭學、逃課。還有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這門課程與會計實際工作聯系不大,即便學得好將來也沒有用武之地。
二、對高職會計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加強師資建設
要提高英語課程授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一方面可以考慮從校外引進既懂英語、又懂會計的專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校內現有教師隊伍中進行選拔和培養。對英語專業教師,或通過進修會計專業課程來提高其對會計專業知識的把握或鼓勵他們去攻讀會計專業的碩士及博士學位對會計專業教師或委派其在國內的語言學校參加語言培訓或到外資企業參加社會實踐和學習,或到國內知名大學甚至國外做訪問學者通過多種途徑增強外語應用能力,同時也為將來應用雙語開設課程打下基礎。學校教務管理部門還可以采取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進行教學研討,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洪同進步努力提高教師對會計英語課程的駕馭能力。
(二)加強教材開發
目前圖書市場上的大多數會計英語教材基本上都是參照本科院校的會計專業英語教材而進行小修小改段有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也沒有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和地域差別不適合高職學生使用。高職院校應激勵教師積極參加涉外企業會計實踐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真實的資料來源膠企合作開發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為地方經濟培養人才。市場調研表明,企業要求涉外會計人員能就某些專業問題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能看懂并且會填制英文單據和憑證,包括匯票、支票、信用證、保險單等以及企業內部的一些常用英文單證,能讀懂或填寫以英語表述的憑證、報表等強調口語表達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敷材的編寫應根據情況納入典型的單證和報表在內容上可以根據賬務流轉過程設置模塊并輔之以企業的實例練習。會計英語術語一向是高職學生最難攻破的堡壘。專業詞匯量大、生僻詞義變化多致使許多學生望而卻步。若教師在課堂上逐一講解則既浪費時間漢枯燥乏味但詞匯量是口語表達和熟練處理會計業務的必備基礎,由此建議高職院校編印詞匯口袋書便于學生隨身攜帶、隨時記憶和查詢。在詞匯編排時河以按照模塊進行基本的排序并提供單詞記憶法。
(三)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
一是實施任務教學,以練代講。實踐表明,學生在一個真實的任務環境中將更具有主動性和成就感。二是加強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涉外會計人員經常需要和外方人員進行日常交流和會計業務交流,因此每個教學模塊中都應設置一些情景模擬訓練。增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掌握。三是大力采用現代教育技術。使文本帶著音樂、動畫增強立體感和音像效果周文并茂的演示文本既可以加快講課節奏減少教師板書和繪制圖表的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漢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1.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
以學科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是把知識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學科中心的課程設計的價值取向關鍵點是“注重構成自由教育的基本知識的掌握”〔1〕。主張按照學科的基本結構進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是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是專業性、學術性與結構性,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與系統知識的掌握。以學科中心的課程設計把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當作一個揭示事物自然規律的過程、一個發現新事物的過程、一個如何找到這些事物之間關聯性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學科主義”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在強調理論、方法、技術、知識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需求以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在課程內容中的重要性〔3〕。
2.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
以學習者中心的課程設計把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發展學生的智力需求,還包括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需求,也就是情感、態度、自尊、自信、意志等。以學習者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把課程設計的中心由課程的材料轉移到了學習者,強調學習者的個性發展,注重滿足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關注學習者的人格完善,把培養學習者的價值觀、情感、態度放到比知識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方面,注重把學習者的學習與現實的社會環境與社會需求相互聯系,把學習者的學習心理與課程內容的邏輯順序相互協調,把學習者的情感世界與知識海洋相互融合。
3.以問題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
以問題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是在以學科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與以學習者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以問題中心的課程設計尋求的是一種把學科知識與學習者所處的學習情境互相滲透的一種課程設計模式。在這種課程設計模式下,學習者既能夠學到學科知識,又能夠充分地發揮自主性,達到自我實現。課程設計目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課程設計內容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以問題中心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在課程學習內容方面的設計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獨立,采用整合的形式,實現了跨學科間的聯系。以上三種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反映了課程的三個不同屬性———人本屬性、文化屬性與社會屬性。三個屬性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辯證統一的。當前,高職英語的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已由單一性逐漸被多元化所取代,三者課程設計價值取向不斷趨于融合。
二、高職英語課程設計的內容要求
高職英語課程首先是以英語語言文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工具性是高職英語的基本屬性。高職英語課程設計的價值取向要讓學習者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社會交往中能夠應用語言進行有效的交流,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者的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的需要,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其次,高職英語課程還有人文性的一面,語言的存在構建了人類生存的文化環境,塑造了人類的文化心理,承載著人類的情感態度,人文性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尊重、提高與關注。語言的人文性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取自信心、養護自尊感、培養自強的信念、確立價值觀、樹立成就感,它在學習者形成良好的個性特征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文性是高職英語課程設計主體價值選取的方向,是高職英語課程設計的價值所在。
1.高職英語課程結構的設置要滿足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學習需求課程設計的任務是發現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習者為完成學習任務而選擇最為關鍵的學習內容。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兩門或兩門以上的課程內容進行融合,打破學科界限。經過綜合后的課程以教學單元為基本教學單位,將彼此獨立的學科融合為一個大領域,實現基礎性與職業性相結合的課程設計理念,但是,要強調基礎性的決定地位,注重語言知識的基本技能性。這里的基本技能不僅包括聽、說、讀、寫等技能,還包括現代信息技術技能、高超的問題解決技能等。
2.高職英語課程計劃的制定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師生共同合作制定
“以學生為本”,“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程設置理念符合高職學習者特有的學習情況。為了滿足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與學習風格,課程計劃的制定要適應學習者的特點和要求。在高職英語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制定的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比掌握英語知識更為重要的地位,把著眼點放在學習者的成長、自律與發展方面,把學習者能力的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終極目標。
3.高職英語課程評價的標準要注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
2基于語言輸入假說的高級英語詞匯教學
基于克拉申語言輸入假說的基本觀點,筆者認為在高級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讀音和解釋詞意,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將詞匯通過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甚至真實性的教學材料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際活動,并在學生遇到表達和理解困難時,及時地給予引導和幫助,以便使詞匯學習與記憶不再索然無味。筆者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以此拋磚引玉。
2.1立足顯性,挖掘隱性
詞匯作為語言的基本單位,往往承載著顯性和隱性的雙重文化信息。在英漢對比前提下,將文化闡釋手法運用于高級英語詞匯教學中,既可以豐富教學方式,又能增強教學互動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原著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蘇新春在其《文化語言學》中主張將詞匯背后的文化信息逐一揭示:“所謂闡釋的方法就是對語言結構、語言現象進行分析、說明,把隱匿、依附、蘊含于其中的社會、歷史、民俗、觀念、道德、思維、物質、自然等文化因素及文化意義揭示出來……把文化語言學定位為闡釋性學科,這正表明文化語言學更為看重的是語言背后的東西,它就是通過研究把蘊藏在語言內部,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挖掘出來”。
以張漢熙《高級英語》中的《迎戰卡米爾號颶風》(FacetoFacewithHurricaneCamille)為例,《迎戰卡米爾號颶風》是約瑟夫•布萊克(JosephP.Blank)1970年發表在《讀者文摘》(Reader’sDigest)上的短篇小說。作者依照時間順序敘述了1969年8月居住在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沿海一帶的柯夏克(JohnKoshak)一家和他的朋友與威力無窮的卡米爾號颶風英勇抗爭的經過。約瑟夫•布萊克不僅運用了大量表現颶風破壞性的具體動詞,而且還通過“battendown”“rideitout”“scudin”“wreckage”“salvage”等一系列與“船”“海”相關的詞匯巧妙地凸顯了文中以柯夏克一家為代表的密西西比州沿海居民生活的這一特殊背景。在詞匯講解過程中,教師若能將隱匿、依附、蘊含于詞匯中的文化意義傳遞給學生,詞匯教學就會成為語篇分析和提高學生寫作技巧的一部分。
2.2寓于語篇,激發聯想
語篇解讀需依賴語境,而基礎語境線索由詞匯鑄就。詞匯是語篇最基本的要素,詞匯間的語義選擇、組織和聚合最終形成一個稱之為語篇的多層級的意義系統。語篇中通常含有多個意義鏈條,它們之間形成前提和結論或原因和結果等關系,相互影響的意義鏈條共同促成了語篇意義的形成、發展和完成。任何語篇中的每個詞表達一定的意義,詞與詞之間、句際和段際之間也有相互蘊含的語義關系,這種語義關系常通過詞匯同現的形式得以實現。詞匯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單詞或單句的層面,而要引導學生宏觀地從整個語篇的角度通過比較和聯想來分析詞匯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加深學生對詞匯深層意義的理解,并學會如何將其應用于實踐之中。
以張漢熙《高級英語》中的《訛詐》(Blackmail)為例,阿瑟•黑利(Arthurhailey)通過外貌、動作、行為、語言等描寫將人物心理刻畫得非常的細膩。文中貪婪的私家偵探奧格爾維(Ogilvie)一開始在身犯肇事逃逸罪的公爵夫婦面前囂張無比、企圖訛詐,而后因臣服于金錢而將自己卷入了案件之中。奧格爾維在這一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也由作品中出現的重要意象“雪茄”巧妙地展現了出來。作者在文中對奧格爾維抽煙行為的描寫達到6次之多。教師可將這6處描寫中的關鍵詞如“accompanied…in”“removed…knockedoff…flipped...”“bitoff”“waved”“lit”“bothering”等進行對比分析并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表演活動,結合語篇引導學生捕捉奧格爾維由橫蠻無禮到屈服順從的心理變化,培養學生掃描語篇中散布的相互聯系、遙相呼應的詞匯并將其進行鏈接進而挖掘語篇線索和主題的能力。
2.3詞義辨析,重視應用
詞義辨析在高級英語的教學中非常重要,近義詞在高級英語課文中出現的頻率很高,詞義辨析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高但同時又是必須掌握的內容,因此詞義辨析在教學中要得到特別的重視。近義詞的差別表現在詞義的強度、文體意義、情感意義和搭配意義幾個方面。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近義詞,結合語境進行初步辨析,再綜合總結。如在約瑟夫•布萊克的《迎戰卡米爾號颶風》中作者在文章第26自然段的第三句話和第四句話中連用了"vanished"和“disappeared”這對近義詞來描述裝著小貓的盒子和貓媽媽在風中的消失,比較詞義可以發現前者強調突然性和徹底性,因此更能讓當時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裝著小貓的盒子就被風刮走的一幕重現在我們的眼前。
阿瑟•黑利(Arthurhailey)在《訛詐》(Blackmail)一文中對主要人物的眼神的描寫非常的豐富,短短一個故事對主要人物Ogilvie的眼神描寫達到11處之多,而對另一主要人物公爵夫人眼神的描寫也有6處。更令人贊嘆的是作者每次使用的詞都不相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所有描述“看”的單詞和短語并進行比較研究,進而探索這些近義表達之間的細微差異所映射出來的人物心理的變化并引導學生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JohnScopes在《震驚世界的審判》(TheTrialThatRockedtheWorld)一文中為了凸顯世人對“猴子”審判(the“monkey”trial)的關注對楓樹下別開一面的審判場景進行了描寫,尤其是圍觀群眾的千姿百態由“sat”“squat”“perch”這一組近義詞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筆者在教學中將這一幕從相關視頻資料中截圖展現給學生,學生立刻領悟到了這4個簡單的單詞的魅力所在。但是僅僅掌握詞義辨析的方法,了解近義詞的區別是不夠的,學習的目的是應用,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通過各種途徑督促學生把這些詞匯活用到自己的說、寫、譯中去,以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2.4p和4c的關系與4p不同的是,4c不再側重于策略和手段,而是把重點放在了理念和標準上。4p是把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以組合的形式展開進行營銷的,是一個全面協調的營銷策略和手段,而4c把消費者需求放在了第一位,為顧客的消費過程建立便利條件,盡量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這些都是有關營銷的理念和標準。4c的實現是建立在4p的基礎之上的,例如,為了提高消費者購物的便利性就要從渠道入手,要減少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就需要合理安排產品價格。所以4p和4c不僅不是矛盾對立的,反而是相輔相成的,4c只是在4p的基礎上更加強調了消費者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專家學者對4p和4c理論有著不同的見解,有的學者認為4c的出現是對4p理論的升級,也有學者認為前者已經衰落,后者取代了前者。
二、營銷理論對廣告策劃的影響
廣告是以報紙、電視、網絡等為媒介向消費者傳達某種特定信息的工作。廣告策劃就是對廣告的策略和運行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包括實施、檢驗等方面的決策。廣告策劃的幾要素包括:廣告的對象解決了“對誰說”的問題,廣告的目標解決了“說的效果”的問題,廣告的計劃解決了“說些什么”的問題,廣告的策略解決了“如何說”的問題。廣告策劃為營銷策劃服務,營銷策劃的理念和意圖都需要通過廣告以生動形象、準確無誤、適時適地的形式表達和傳播出來。著名學者奧格威提出,廣告是創意的體現,企業要想廣告達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解決“說什么”和“怎么說”的問題。廣告不能太注重藝術而忽視了科學性,其要傳達的信息比表現形式要更重要,從營銷理論來看,顧客決定購買的是廣告內容而不是其形式。所以,企業在進行廣告的設計和策劃時,非常有必要將市場營銷學考慮在內,市場營銷學原理有助于策劃者弄清廣告所要傳達的信息,以及廣告在市場營銷中的位置。
1.廣告策劃關鍵在廣告創意所謂廣告創意就是能夠讓廣告在傳播主題的同時富有創造性,即新穎、獨特的構思。要想全面而準確的認識廣告創意,就需要掌握營銷理論的內涵,營銷理論是廣告創意能否有效傳播的關鍵。廣告創意貫穿廣告策劃的全過程,目的是通過富有吸引力的廣告內容,使大眾在了解產品特性的同時加深對產品的印象,激發大眾的購買欲望。廣告與一般的藝術作品不同,它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傳統藝術都遵循著“內容決定形式”的規律,在現代廣告策劃中,產品、市場、顧客需求等就是廣告創意的“內容”,而廣告獨特性的表現手段就是其“表現形式”,表現形式能夠反映內容。廣告創意是建立在對產品、市場、顧客、外部環境的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這些元素構成了廣告創意的主體,形式必須服從這些主體元素,否則會導致廣告效果偏離目標。好麗友推出的木糖醇和花香口香糖系列因其廣告創意而獲得了中國長城創意獎銀獎。該作品把香煙、大蒜、大蔥作為創意元素,分別作為每幅廣告宣傳圖片中牙齒的構成,以夸張的手法表現出去除口氣的難度,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聞到了圖片中的特殊味道,也感受到口氣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影響個人的良好形象。這個廣告富有創意和趣味,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
2.廣告策劃應符合營銷理論的要求
第一,遵循4p向4c理論的轉移,廣告策劃的中心也應由商品逐級向顧客需求轉移。以往的4p營銷理論認為,廣告策劃是從商品本身出發,由內而外的滿足消費者需求,但是現在的4c營銷理論更傾向于從消費者的欲望和需求出發,由外而內的進行廣告策劃,這是根本性的改變,顧客才是目標和中心,要把“顧客想要什么”作為廣告策劃的理念。廣告策劃要在商品生產前就開始著手,充分分析目標客戶的需求,結合時代的發展,填補以往產品所不能滿足的功能,同時要觀察競爭對手的動態,如產品特征、競爭性利益點等。碧柔推出的花王男士碧柔網絡視頻廣告獲得了中國艾菲媒體實效獎銀獎。市場上的男士護膚品花樣繁多,各大品牌都加入了競爭的行列,如妮維雅、大寶、高夫、吉列、東洋之花等等。該作品以釋放自我“肌”發活力的廣告語把目標消費者迅速鎖定在了男士人群,其“深層凈透、活能煥采”的品牌精神充分考慮了男性消費者的需求,這都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市場和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提出的。通過網絡推廣,增加了產品和顧客之間的互動,在目標人群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針對實驗設計進行論述。
實驗將在XX省XX市XXX學校的兩個班進行,為期20周。在研究之初,選擇學生的英語水平、年齡、數量基本一致的兩個班級作為實驗對象,投入實驗措施。統一由一名英語教師擔任兩個班的英語課,保證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時間、教學內容、作業練習一致。在實驗班采用英語動機模式實施教學。采用弗蘭德斯師生互動分析系統對師生在課堂中的語言英語動機過程進行觀察記錄,以比較在實驗過程中兩個班學生課堂參與率的變化。根據福建師范大學賴昌貴教授所編制的《學習方法測驗》設計《英語學習興趣、態度調查問卷》,對參與實驗的兩個班學生在實驗前、后分別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還采用了成績測試的方法,分別進行實驗前測和后測。最后收集包括調查問卷、觀察記錄、測試成績的所有數據,用于數據分析、討論,以驗證假設。
三、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討論。
首先詳細地報告和統計數據。根據弗蘭德斯師生互動分析系統計算出兩個班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其次分析實驗前、后學生所填寫的英語學習興趣、態度調查問卷。另外討論了實驗前測、后測學生英語考試成績的變化。根據實驗結果及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在實驗班的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激勵策略,學習動機激發了高中生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學習興趣的增長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力隨之提高。這兩方面相互影響,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之,學生的積極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適當的語言學習環境都是成功學習英語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總結全文。
眾所周知,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在特定的現實環境中進行交際。《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也強調不要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許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干脆對英語語法的教學持否定態度,輕視語法規則對英語學習的指導作用。他們更愿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英語的聽說和對話演講中來,在他們看來,這樣做對于英語語言的應用與實踐更具效率性與速成性;從英語應試模式角度來看,近幾年高考英語題型一直在變化,英語語法的考查題型分值越來越低,語法結構繁雜不易掌握,花大量的時間用于英語語法學習的價值并不高。認知差異導致學生的英語語法基礎普遍薄弱,語法意識較為淡薄。但事實上,英語語法對交際英語的準確應用能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在英語口語學習初期,更應該注重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過分淡化英語語法的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口語表達用詞不準,或者無法弄懂句意,口語的積累也僅限于死記硬背,不會舉一反三,對學生后期英語長難句學習,閱讀理解以及寫作均造成不可避免的障礙。
(二)仍采用傳統“填鴨式”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
目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其基本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都圍繞著高考題型與要求而展開。在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依舊采取傳統“填鴨式”方法,老師將書本上生硬的語法知識毫無創造性地灌輸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按照老師傳授的語法知識死記硬背,應付一場場既定模式的考試,考試過后便忘掉大部分,或只存在于課堂上所記的筆記上。這種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一種錯誤思維,認為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英語考試中取得高分,從而忽略了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扼殺了學生的學習創造力,把學生訓練成了沒有思想卻只會考試的機器,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致不高,學習效率低下。有些教師受自身專業素質的限制,不愿意接受新課程的改革任務,怠于轉變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使學生在英語語法學習中難以做到學以致用,降低了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大多數學生的聽說能力低下,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卻無法開口講出來。
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策略與新措施
(一)培養學生在英語交際中掌握語法規則的能力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而語法教學應該作為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在對學生平時英語的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相關的語法知識,培養學生在交際英語中運用語法規則的能力,促進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與流利性。同時,應該吸取傳統英語語法教學的優點,帶領學生全面地、扎實地掌握基本知識,在遣詞造句過程中能做到舉一反三,讓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去感受和理解英語語法規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在語言交際中逐步認知和掌握規則,為其今后進行深層次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將現代教育技術引進英語語法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教育資源也隨之豐富,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教學為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極好的條件。英語語法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對象,如能將現代教育技術引進英語語法教學之中,輔助形成一種新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技術運用促使教師順應時代潮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素養,讓現代教育資源為教師靈活備課和教學帶來方便,比如用新的教育技術下載一些原聲電影,著名動漫,經典英文歌曲等等,讓這些資源在語法教學中適時應用,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拓寬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路徑,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從而更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彌補學生在接受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二、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因素
跨文化意識指對外國文化與本國文化差異的敏感度以及使用外語時根據目標語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跨文化交際能力指學生根據所處的文化環境及雙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雙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意識是要求學生對除本土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能有一個比較清晰比較完整的了解,而由于文化本身所涵蓋內之廣和深,因此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是無法快速養成的。在學生養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后,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因此,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高職英語教師一定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通過繼續教育來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的跨文化素養
1.重視基礎再教育
基礎階段是語言教師基本要素的再教育。想要成立一名優秀的語言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六要素:掌握正確的語音和地道的語調,會使用熟練的口語,掌握所教語言的語法和句法,掌握大量詞匯,系統學習詞源學,對他國文明、文學作品的透徹領會及語言教師的人格特征。英語教師在基礎階段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滲透:第一,在詞匯教學中。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從文化的角度進行講解對一些看似相同而難以用其他方式表達的詞匯,培養學生在中西方文化差異方面的敏感性。第二,語法教學過程中。句法結構的教學過程中,千萬別忘記介紹語意和功能,比如附加疑問句“Terribleweather,isn’tit?”,這句話的意思是:Theweatheristerribletoday.實際上說話人對今天的糟糕天氣不存在任何疑問,這只是西方國家人引起話題的一種習慣而已。又如“wouldyoupleaseopenthewindow?”,這個句子表面上是個疑問句,但它實際是表請求。在歐美國家,為了表示有禮貌地請求,常常習慣性地使用疑問句形式提出請求。當然,如果是長輩對晚輩或者是同輩之間比較熟悉的朋友就會使用祈使句,如“Pleaseopenthewindow.”第三,在閱讀訓練中。在我們的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了解跨文化的閱讀材料,如新世紀高職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BackgroundInformation(文化背景)”,主要是通過閱讀過程充分感受西方文化,比如西方的婚禮、衣服顏色、手勢等方面的文化,讓學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很強的文化導入,不只是單純的語言教學。
二、CLIL教學理念
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是由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外語綜合培訓專家DavidMarsh教授基于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8]DavidMarsh教授指出:“內容和語言融合式教學法指通過一種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另一種學科,并且通過一種基于內容的科目來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9]CLIL理念與模式重在強調專業知識學習和二語學習之間達到一種平衡,使兩者共同發展。以專業知識的學習促進二語學習,反過來,又通過二語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專業知識的擴展。[10]該教學理念在國外外語界受到普遍重視并被廣泛用于第二語言教學中。國內對CLIL理念的研究不多,在這方面進行過系統研究的當屬嚴明教授,在其著作《高校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外語教育視角》中,嚴教授從CLIL的背景與概念出發,介紹了歐洲CLIL教學現狀,CLIL教學模式及其相關理論,尤其詳細討論了CLIL模式的教學目標、教學框架、五個維度、教學方法和模式實施要求等。國內學界對該理論的應用主要在以下四個領域:大學外語教學[8][10]、英語專業視聽課[11]、商務英語課程教學[12][13])和雙語教學[14][15],其中又以雙語教學的討論居多。CLIL教學理念的實質是讓學生將目標語作為工具來探索知識,最終促進目標語語言能力的發展。我國商務英語教學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過程中社會對既會英語又懂商務人才的客觀需求而快速發展起來的,其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化視野、合理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管理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能在國際環境中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16]該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既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又具備一定的商務專業知識,這與CLIL理念的實質一致。將CLIL理念運用于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無疑是可行的。
三、基于CLIL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
(一)目前我省部分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情況
高等職業教育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畢業生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為了了解當前我省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情況,筆者查找了相關學校網站,選取三所高職院校(外語類高職院校1所,簡稱A;某本科院校下屬職業技術學院1所,簡稱B;民辦高職院校1所,簡稱C),將其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實踐教育課程剔除,對比專業課程設置情況,結果如下:三所院校均將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為五學期,體現英語+商務的課程設置原則,但又各具特點。院校A開設的課程專業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突出外貿特色,專業課程銜接合理。舉其貿易類課程群為例,第一學期開設國際貿易課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外貿理論基礎;第二學期接著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第三學期開設外貿單證實務實訓課;第四學期突出實踐性,開設國貿實務模擬操作課程;第五學期進一步開設涉外商務談判課程。同時該校還十分注重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例如英語精讀課程就開設了四個學期,每周6課時。但不足之處是:未見該校有寫作課程開設;另外,英語基礎課程群中有課程重復現象,如:同時開設口語課和聽說課。院校B開設的課程有些亂:英語、商務、外貿、第二外語都有兼顧,但重點和特色不明顯,并且同類課程之間缺乏連貫性。院校C也存在同樣問題。上述三所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和視角。如何揚長避短,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更為合理,更符合市場需求和學生實際是我們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二)CLIL理念指導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探析
面對高職院校生源相對薄弱的現狀,我們建議在第一學年加強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訓練。從第二學年開始,按照CLIL理念(注重專業知識和語言學習同步進行),由淺入深、逐步開設商務專業課程,努力實現商務專業知識和英語學習的相互促進和協同發展:一方面通過英語學習商務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基于內容的商務專業知識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英語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第五學期為專業集中實訓階段。(見下頁表)我們將所有課程按照開設學年分為三大塊:專業基礎必修課、專業方向必修課和專業實訓課。專業基礎必修課課程群主要包括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閱讀和英語基礎寫作等,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英語基本功,促進其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提高。我們在這一階段還開設了英語國家國情文化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英美文化素養。本階段國際貿易課程的開設旨在讓學生更快適應下一學年全英商務專業課程學習。第二學年是體現專業知識集中強化學習的學年。我們將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培養與商務基礎知識結合起來,在第三學期開設了諸如商務英語視聽、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寫作和商務英語翻譯等課程,目的是將英語聽說讀寫譯技能強化訓練和商務專業入門知識結合起來,使第三學期成為承上啟下的學期;基于CLIL理念,我們在第四學期全面導入商務專業知識課程,開設了國際商法導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禮儀和國際市場營銷等全英文授課課程。學生可以通過英語學習商務專業知識,反過來也可以通過基于內容的商務專業知識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英語學習,努力在商務專業知識學習和英語學習之間達到一種平衡,促使兩者協同發展。我們在第五學期開設六門商務專業實訓課程,進出口貿易實務、國際商務模擬訓練和國際商務談判等。這些課程類似于崗前培訓,它們能為學生在第六學期順利進行專業實習和未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另外,為了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在課程設置時將法語、日語、德語和俄語等第二外語課程開設在第二和第三學期供學生選修。
本文就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生口語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主觀因素:一, 學校技能型口語教師相對缺乏
高職學院注重實踐操作課程,大多數專業開設的英語課程并未受到重視,即使開設了該課程也只是為了過級考試而準備,很少涉及口語。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針對性的專業型的口語教師招聘較少。大多數的教師為資歷較老的基礎英語教師,此類教師重語法,閱讀,輕聽力,口語,她們往往擅長理論式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有部分老教師,其自身在語音及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還有待提高,也難以勝任口語教學這一重任。還有部分教師口語能力較強,卻缺乏相關教學方法和技巧,如一些外籍教師,他們口語能力無可厚非,但是教學方面卻缺乏經驗和方法,往往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不知所云。二, 學生英語素質較差
自信心與第二語言學習關系密切,Dulay和Burt認為,自信心強的學習者掌握一門語言的幾率性更大,學習語言時缺乏自信,容易焦慮且害怕出錯,輸入和輸出相對自信者較低。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一般是高考落榜學生,分數要求較低,因此,相對本科生而言,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底子薄,他們在中學時候就沒有打好英語底子。而且據調查,高職院校學生多數來自農村,農村教育落后,很多學生到初高中才開始接觸英語,已經過了英語學習的黃金年齡。而且由于條件等的制約,很多農村學生很少或幾乎沒有經過正式的口語訓練,到了大學即使想學習也感覺無能為力。另一方面,其中有些學生的學習方法較為呆板,缺乏動機,他們沒有掌握英語學習規律,只會死記硬背單詞,沒有將興趣作為導師,也不知道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從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效果并不佳,最終導致自信心不足,特別是開不了口,"啞巴英語"由此產生。
客觀因素:一, 所使用口語教材不恰當
高職院校口語教學效果不佳的另一原因是,口語教材不恰當。市面上可供高職院校口語教材選用的范圍極小。我校選擇的是《瘋狂英語口語版》和《中級口語》兩套教材,據學生和教師反應,前者對于專業英語學生較簡單,而后者又難度較大,這便是現今許多高職院校在口語教材選擇上所遇到的尷尬,或難或簡單,沒有針對性,也沒有難度梯度。并且,高職院校的教材沒有一定標準,有很大的隨意性,不同的學校選擇的教材不同,因此給學生和教師均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針對以上現象,筆者根據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及思考,提出以下策略:一, 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技能
針對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口語技能問題,可采用定期崗位培訓考核模式,一方面督促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一方面篩選出優秀的教師保證教學質量。崗位培訓內容要涉及到最新教學方法培訓,文化背景導入式培訓,口語能力及技巧培訓。除此之外,還需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摒棄傳統的教授讀寫為主的英語教學方式,注重聽說培養,將口語課堂交際化。二, 因材施教,采用多媒體手段針對性擴大輸入
Krashen(1981)指出"可理解性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輸入在口語教學中作用大學輸出,有了輸入才能更好的輸出。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存在口語表達障礙,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信,一方面便是輸入不夠,聽不懂也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