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50: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哲學生態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黨的十報告獨立成篇、系統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次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主體布局,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傳承與創新,是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還嚴峻的形勢下做出的科學判斷和重大抉擇。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可以理解為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是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的更高階段的文明形態。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是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在應對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概括、總結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論體系,是在哲學的普遍真理指導下逐步形成的理論體系,中國生態文明理論的形成具有獨特的哲學基礎。
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是在長期對我國生態演變自然規律的自覺認識和尊重的基礎上,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處于對等的地位,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既不把人的主體性絕對化,不能夠違背自然規律,也不能無限夸大自然對人的控制性,認為自然規律是神秘的、不可認識和利用的。而是以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為前提,尊重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所謂世界觀,是人們對于自身、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體。建設中國生態文明理論,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中國國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也不脫離中國實際,打造“空中樓閣”,要辯證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既要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又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在正確認識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按客觀規律辦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對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統的眼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系列科學方法。
人民對生態文明理論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是對自然規律由自發到自覺認識、由被動適應到自動利用的認識過程。在農業文明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人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賴自然,對自然界的認識也只停留在直觀、經驗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機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雖然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開始了大面積開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澇災、山洪、風沙等形式對人類進行的回饋,但總體而言,并沒有對人類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這個階段,只是人對自然規律的自發認識和運用階段,人們處于只是被動地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受自然規律支配的自發階段。在這個時期,人們對自然的破壞非常微弱,處于能夠順應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解放都處于萌芽時期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肯定階段。在工業文明時期,由于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們對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釋放,極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擴張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開始對自然資源、能源過度性地開發。隨著物質財富的不斷創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無限膨脹,認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征服自然,甚至認為可以利用各種科技手段來改變自然規律,達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這個階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違背自然規律的階段,成為人類征服自然、背離自然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否定階段。
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經過否定實現的。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兩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這種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否定之否定階段既是前一個周期的終點,又是下一個周期的起點,事物的發展是不斷地從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生態文明是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地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充分順應和利用自然規律,遵循人、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以尊重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生態文明階段,處于人們對自然規律認識的自覺時期,要求適應自然,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否定之否定階段,實現了對自然規律由自覺到自覺到自覺認識,由被動適應到主動利用的質的飛躍。
哲學認為,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過程,是以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為前提的。對事物的認識,盡管曲折、反復,如果認識主體尊重實踐的檢驗,善于總結歷史經驗,還是可以逐步獲得真理性認識的。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為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提供了認識論的指導。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不僅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為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提供了認識論的指導。認識論揭示了認識和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對立統一關系。認識和實踐作為矛盾的兩個方面,各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們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絕對化,是不正確的。不管是在農業文明時期,還是在工業文明時期,認識與實踐相背離,認識嚴重脫離實踐,導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態文明理論則要求把認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要求順應自然,一方面強調人類在活動中要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受自然規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達到認識與實踐的高度統一。
任何實踐都是在既有認識的指導下進行的。人類社會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為人類具有在認識指導下的實踐能力,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當人們的認識水平還很低下時,實踐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當人們的視野擴大、認識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之后,實踐活動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學性和水平。工業文明時期,由于人們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產生了嚴重的資源危機、環境危機和人口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這是由于認識與實踐出現了嚴重偏差,出現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視整體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的發展造成的,導致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面對這樣的形勢,只有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才能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明確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到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再到提出生態文明建設,表明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的不斷深化。因此,在生態問題上,必須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為指導,在順應自然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正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解決生態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3)03?0103?06
“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大學生課余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權威性的全國性的競賽活動,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奧林匹克”。“挑戰杯”競賽活動在較高層次上展示了我國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動了高校與社會間的交流,已作為學校學生課余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主導性活動,成為高校與社會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效方式以及培養高素質跨世紀人才的重要途徑。大連海洋大學作為應用型高校,在定位自身與職業類院校和研究型大學在人才培養目標差異時,格外重視“挑戰杯”競賽活動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以日前舉辦的校級第九屆賽事為例:2012年12月,大連海洋大學校團委開始組織學生申報課外科技立項項目,全校共申報213項,1000余名學生參與了立項工作,2013年3月,作品開始進入評審階段。作為立項項目指導教師與項目成果評審教師,筆者參與了該校級賽事的整個過程,擬以社科類學術作品參加該賽事的態度、行為等過程情況及提交參賽作品和評審結果為研究對象,對如何提高學生實際科研訓練能力做一些實證性系統探索,以窺“挑戰杯”競賽活動意義之一斑。
既往對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的研究,可分理論探討和實踐調研兩大類。從理論驗證性文章來看,對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或科技活動宏觀概述性分析較多,涉及微觀具體問題和細節性問題分析較少;宣講本學院或本校開展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工作開展狀況論文較多,對比分析高校間相關論文工作較少;籠統闡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對于高校人才培養的意義論文較多,針對高校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做出類型區分相關論文較少。實踐調研類論文又可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涉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整體運作情況的聚類分析。另一類是以作者所在高校為中心進行的科技作品競賽或活動的宣傳性介紹,這一類論文典型特征是自我宣講或表彰,對競賽或活動自身存在的問題鮮有涉及。
基于對相關文獻的分析來看,以微觀性的某類具體作品為切入點,并結合某具體高校實踐性競賽活動為分析載體進行探究性研討實有必要,且能為競賽或活動的質量提升起到動力推動作用,此點亦是本文寫作的重要邏輯原點。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因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所涉問題過多,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無非有三:一是對于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選題的探究;二是如何做好作品寫作的過程控
制;三是如何科學合理評價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質量。
一、對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的選題
選題決定了課外學術作品的科研方向和水平,決定著科研的成敗。有論者指出合適的選題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發揮,對于推動高校科研工作的開展,提高大學生信心和作品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從大連海洋大學第九屆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哲學社會科學類專項為例,所有62項作品涵蓋學科包含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科類專項要求的所有類別。具體而言,62項作品里,哲學類作品3個,占所有類別作品的4.8%;法律類作品6個,占所有類別作品的9.7%;經濟類作品4個,占所有類作品的6.5%;管理類作品11個,占所有類作品的17.7%;教育類作品14個,占所有類作品的22.6%;社會類作品24個,占所有類作品的38.7%。詳細作品信息如表1所示。
從學生申報的作品來看,以下問題明顯:選題過大,內容寬泛,框架面面俱到,總有完備答案,不會從實際調查和觀察中獨立自主地形成新分析、新觀點。如,《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調查研究報告》、《新時期企業發展新思路》、《對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探究》、《論網絡人際交往的道德與智慧》、《關于目前中國房價問題的調查研究》、《淺析中國海洋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國的海洋情結》、《論社會發展對就業的影響》、《法律無情與法律有情》等題目的選取明顯偏差于學生自身能力,由所選題目可作出的預判是:學生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和有限的知識背景下完成如此宏大題目。[1]
由此所引發的思考是何謂合適的選題,何謂好的選題,何謂面向特定對象科學的選題?不少論者認為價值性原則、創新型原則、可行性原則、有利性原則、具體性原則等方面闡釋大學生應如何選擇合適的課題參加各類科技作品競賽[2]。誠然思辨性理論對大學生選題有一定指導作用,但如何更直觀細致地尋求選題的優勢化選擇是更加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對比研究的方法,通過分析時間較近、更具權威的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特等獎獲獎作品,總結更具指導意義的科學選題標準。表2為特等獎論文具體信息。
獲特等獎作品選題有兩個特點:一是題目小,將研究范圍限定在學校自身所處區位;二是研究視角較為獨特,即使沒有限定在一定的區位,對所選主題研究也不是大而全的;三是沒有形而上的思辨論文,而是立足于學生自身實際,形而下地進行走訪調查研究,應用性成果占據主導地位。由上可初步總結出大學生進行選題遵循的指導思想應當是:小、新、實。
所謂小,從認知規律看,先具體,后一般,用所學理論指導,去調查研究和分析具體事物,然后得出深化和改變甚至創新原來的一般理論。小意味著要選擇以小見大的題目,需要智慧,創新和知識。比如,我們要研究調整結構和增長方式轉型。你就可以調查幾個地方、幾個小微企業,在后危機時代如何改變和創新經營模式的實踐。所謂新,就是中國社會發展變革的新東西:新事物,新經驗,新問題,新趨向。如:① 新農村建設中漁政漁港建設,動植物保護,農村飲水、公路、供電、安居、清潔、土地整治、海域使用等調研分析;② 戰略性新興產
業創新發展課題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等調研分析;③ 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修復中的退耕還林還草、重點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情況、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保護等進行調查研究;④ 教育發展課題中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農村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民族教育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⑤ 改善民生計劃中擴大城鄉就業規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國有資本收益中的民生支出等調研分析。所謂實,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衡量:一是踏實細致的進行實踐調研;二是所作出的結論或建議具有可執行性,能為社會、地區相關問題應對提供可資借鑒的實用對策。如針對我國礦難高發。湖南師范大學10名大學生歷時兩年多,走訪了30多個煤礦,完成兩萬多字的《湖南煤礦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調查報告,所提出來的三級礦難防控體系,引起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高度重視。
二、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寫作的過程控制
選題確定后需要系統科學地尋求科研路線,即需要以研究主題所確定的概念為中心,量化變量并提出假說,并確立相關研究方法證實或證偽假說。對于初涉科研的大學生來說特別需要考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建構層面;二是科學方法層面;三是具體寫作層面。第一個問題所涉兩個子問題,一是選題中以關鍵詞為核心的文獻檢索和綜述;二是選題所依存理論的一個系統學習。前者研究過程可以概括為問題形成、數據搜集或文獻檢索、數據評估、分析和解釋及表述研究結果五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承載著一項與原始研究相似的功能。例如,在原始研究和研究綜述中,“問題形成階段”包括界定我們感興趣的變量,“分析解釋階段”涉及決定哪種結果是顯著的。對于選題所依存學科的基礎理論,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科或專業原理。以經濟類論文或研究報告為例,至少在建構作品時應當至少掌握以下三個方面原理:①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② 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的對象;③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分析的中心目標,其主要任務是利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持續地開發出人類所需求的商品并將商品在人們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
對于科學方法層面,應該從社會調查方法與數據分析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引導。社會調查主要任務是根據調查方案中確定的調查方法,以及調查設計的具體要求,采用各種方法收集調查對象的有關材料,全面掌握總體及總體單位各方面的基本狀況。在社會調查中一是要注意調查方式方法多樣性:綜合運用問卷、訪談、實地考察、討論、案例以及文獻查閱等。有的競賽作品圖省事,怕麻煩,只搞問卷一種。所以東西很淺。甚至結論不符合實際。二是要注意調查的深入實際,深入調查要求不怕苦、不怕累,要下真功夫。比如,東南大學幾位學生去農村調查融資問題,不但坐硬板,還住農民家里,所以成果很實在,很具體,獲得特等獎。通過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審核,整理與匯總后,還需要系統的分析,才能揭示出資料所包含的眾多信息,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依據資料的性質,可以將資料分為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借助比較分析法、系統分析法、歷史分析法、邏輯分析法等體現。要強調的是定量研究方法,調研可能涉及單變量或多變量的統計分析,因此方差分析、聚類分析、因子分析與典型相關分析等成為要了解和初步掌握的科研方法。
寫作是收獲的季節,把調查研究的成果、事實、材料和資料用科學理論和方法,進行梳理、分析和提煉出你的新結論,新認識。就是有實踐價值和學術含量,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 和內在邏輯,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對策等。首先,要聚焦出鮮明的主題和創新點。作為論文的核心部分,應當充分而又簡明的闡述為解決所提出問題而使用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其次,作品語言力求精煉、生動、有個性、有鋒芒。先求通順后波瀾。盡量用平常的語言,闡明深刻的道理。
三、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的科學評價
對于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社科類項別評價指標的確定,我們綜合了國家挑戰杯及地方省市挑戰杯的評審標準,確定將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創新性等作為大連海洋大學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以下簡稱哲社類)專項的評審標準,通過走訪剛剛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辦的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哲社類評審專家,結合舉辦的前八屆校“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的具體情況,我們制定了評審標準中各個子維度相關指標,詳見圖1。
在制定科學嚴謹的評價指標后,通過匿名方式征詢了10名相關專家的意見,在對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和歸納后,客觀地綜合多數專家經驗與主觀判斷,對指標中大量難以采用技術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經過多輪意見征詢、反饋和調整后,對因素價值和價值可實現程度進行了相關分析。具體操作為,對評價指標中各因素的進行相應分級,系統將各因素分為一到五級,并賦值為0-1分不等,同時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給與不同的權重,即對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區別對待,依照公式: 進行了加權評價,得到最后的評價結果。
四、結語
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與創新型人才培養之間的有機互動可有效促進雙方更為良性地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以及關聯活動存在諸多問題,我們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注重培養學生科研素養,錘煉學生科學化思維。這種思維的錘煉應當具有體系性知識建構特征,如課題申報與結題、科技文獻檢索與獲取、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能力、科技論文寫作方法與發表流程、畢業設計(論文)等內容。
(2)高校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地,學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和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機融合。具體做法是,大一大二需要安排科研思維訓練、文獻檢索等相關課程;大三大四期間需要安排專業前沿理論研討等相關課程。
(3)注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將校、省(市)、全國“挑戰杯”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視為人才培養過程中訓練學生科研思維、科研技能的重要載體,盡可能安排學生參與比賽,遴選優秀指導教師并給予充足基金支配。
(4)成立直屬于校直屬下大學生科技創新(業)中心,專門負責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行本科生學分制與導師制相結合的學生管理模式,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盡早開展科研活動。鼓勵學生發表學術論文,尊重學生知識產權,并給予相應資助和獎勵。
2.語言變革對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發展的深度影響
3.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
4.認識語言的經濟學屬性 李宇明
5.《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交際語言能力框架和外語教學理念
6.大數據時代語言生態研究
7.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
8.中國語言哲學的發展之路——語言哲學理論建構之一
9.語言的經濟學分析:一個綜述
10.GIS作為新一代地理學語言的特征
11.“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需求及服務對策
12.作為人力資本、公共產品和制度的語言:語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分析框架
13.關于我國語言戰略問題的幾點思考
14.語言符號觀的認知視角研究
15.服務于“一帶一路”的語言規劃構想
16.中國語言生活的時代特征
17.近10年來國外多語言信息組織與檢索研究進展與啟示
18.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語言輸出過程
19.語言競爭試說
20.語言服務的概念界定
21.語言類型學視野與語言對比研究
22.語言模因觀初探
23.語言模因的主體性與語境化
24.第二語言教育的教師自主性研究
25.中國語境下英語教師語言意識實證研究
26.社會文化理論與生態語言教學觀
27.領域語言規劃試論
28.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語言學習策略問題
29.教師語言的語用分析
30.“語言特區”的性質與類型
31.語言也是“硬實力”
32.語言接觸對語言演變的影響
33.語言的維度與翻譯的限度及標準
34.語言接觸中語言演變的連續體模式
35.西方語言哲學批判——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語言意識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及其與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國與周邊國家跨境語言的語言規劃研究
38.論元語言與外語教師的話語行為
39.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言遷移研究
40.語言規范試說
41.哈薩克斯坦的語言政策
42.內容要創造 語言要模仿——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語言景觀研究進展及展望
44.中國“主體多樣”語言政策的發展
45.語言與思維關系再認識——沃爾夫《論語言、思維和現實》解讀
46.人·語言·存在——五問海德格爾語言觀
47.二語課程中的語言輸出與二語發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課程英語寫作的個案研究
48.中-英雙語者語言理解中非加工語言的自動激活
49.國外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研究的進展
50.外語教學中語言意識形成路徑研究
51.海德格爾此在時間性思想與語言研究
52.國際學術交流領域的語言規劃研究:問題與方法
53.口語教學與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語言觀及其對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的影響
55.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
56.音樂和語言神經基礎的重合與分離——基于腦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較
57.關于外語教師語言屬性的思考
58.語言產業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60.語言理解中的動作知覺:基于具身認知的視角
61.語言態度和語言使用的相關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語言調查為例
62.語言問題安全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研究
63.文學研究中的語言問題及其思考
64.語言網絡:隱喻,還是利器?
65.商務語言研究的社會語言學視角與方法
66.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為語言哲學之延續——二十九論語言的體認性
67.中國英語學習者公式化語言加工心理機制研究
68.漢語網絡語言研究的回顧、問題與展望
69.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
70.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71.語言經濟學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72.語言語境與新聞理解——英語硬新聞語篇評價策略解讀
73.“一帶一路”與語言互通
74.有關語言經濟的七個問題
75.語言能力的多樣性和語言教育的多樣化
76.語勢、家庭學習模式與語言傳承——從語言自然接觸說起
77.語言資源和語言問題視角下的語言服務研究
78.國際化和英語化——語言政策是一種選擇
79.法律語言學、法律語言——兼談法律英語的特點
80.現代語言教學的十大原則
81.指向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的課堂觀察——美國“語言教師效能反饋工具”述評
82.語言規劃的國際化趨勢:一個語言傳播與競爭的新領域
83.索緒爾語言學的語言本體論預設——語言主觀意義論題的提出
84.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程式語研究
85.二語習得研究與語言類型學
86.漢外語言接觸研究近百年:回顧與展望
87.從文化生態視角解讀語言衰亡
88.學前語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視兒童學業語言的發展
89.“語言體驗”的教育學理論研究
90.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的生態位思考
91.《馬氏文通》前西人的漢語量詞研究——以《語言自邇集》為核心
92.從語言處理的復雜性與高效性看聯結主義
93.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在隱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與語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隱喻句為例
94.語言學習中的元認知研究述評
95.情緒與語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語言資源與語言經濟研究
97.網絡用語與語言規范
98.口譯過程的兩階段解讀——以一般語言理解和產出為參照
99.學術會議英語演講語篇多模式語言符號意義構建
100.情感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101.中國法律語言規范化研究
102.論國家語言認同與民族語言認同
103.語言競爭與語言和諧
104.語言和音樂:語言認知研究的新視角
105.論語言態度的三種表現
106.語言的定義
107.網絡語言是一種社會方言
108.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二語習得模式研究——環境、學習者與語言的互動
109.雙語者語言轉換中非目標語言的加工機制
110.關于《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語言服務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111.從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幾個問題
112.英語口語能力描述語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級劃分——制定語言能力等級量表實證研究
113.遮蔽與澄明: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114.網絡語言的語言價值和語言學價值
115.論“任意性原則”對語言系統的多維度詮釋——索緒爾語言本體論研究
一、提供撰寫角度,突顯一個“多”
同一個主題,同一份素材,進行廣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現立意。
1. 政治學科角度
小論文的撰寫要始終緊扣教材知識,思想政治學科的教材知識是寫好政治小論文的理論基礎。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文化生活》等相關知識,由此構成一個學科體系。在學科理論觀點的指引下選擇小論文撰寫角度,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嚴謹性、科學性和說服力。
例如,筆者指導學生撰寫的《天藍了 水清了——記馬渚鎮沿山村生態村建設》《朗霞裘服的“春天”來了》和《光耀杭州灣 照亮全世界——來自梁弄鎮燈具產業的報告》三篇文章曾獲余姚市高中學生政治小論文評比一等獎。三篇論文的共同點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調動了《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如科學發展觀中涉及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市場經濟中涉及的宏觀調控等知識,對素材的解讀回歸于課本,避免了空洞說理,因此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2. 時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一……緊密聯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和調整教學內容,體現當今世界和我國發展的時代特征,顯示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政治小論文的撰寫角度也應適應時代要求,密切聯系國際社會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現實問題。如筆者指導學生撰寫的《盜版的世界“學問”大》《綠色奧運 綠色希望》和《似曾相識燕歸來——小手機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論文,以盜版、北京奧運會和手機等當年的熱點問題為載體,不僅引發了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深度思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重課本知識與時政熱點相結合,把新聞引入課堂,讓學生逐漸積累撰寫政治小論文的新鮮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論文的撰寫要具有地方色彩,體現政治學科的獨特性,富有研究價值。筆者發現,近幾年獲得一等獎的小論文一般都有一股濃郁的家鄉味道。如本校學生所撰寫的《姚劇——姚江文明的瑰寶藝術》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驕傲》兩篇小論文,挖掘了余姚地方傳統文化——姚劇這個文化資源,從姚劇的起源和發展為主線進行闡述,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本土文化的價值;《菜,榨出道理來》和《小楊梅 大道理》兩篇小論文,選擇聞名中外的榨菜和楊梅兩種余姚特產,從它們的起源、現狀和未來展望等角度進行撰寫,讓讀者深深體會到余姚本土產品的魅力;《光耀杭州灣 照亮全世界——來自梁弄鎮燈具產業的報告》《同樣的土地 不同的財富》《朗霞裘服的“春天”來了》《四明山經濟發展的“春天”——論四明山“農家樂”》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搖錢樹》等小論文,以余姚的梁弄燈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農家樂”和塑料為撰寫角度,告訴人們這些產業是如何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翅膀的。由于學生對自己的家鄉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寫政治小論文,得心應手、有話可說。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本土資源為素材,倡導“生活化”教學,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知行的辯證統一。
二、幫助學生選題,突出一個“亮”
幫助學生選好題目,是教師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重要一環。小論文的題目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簡潔、最準確和最新穎的文字告訴讀者本篇文章將要闡述的問題,使人閱讀之后一目了然、過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識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課余閱讀報紙雜志和上網了解時事資訊的時間并不多,教師可結合政治學科實際、社會現實問題、地方人文特色和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來為學生選題提供素材,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為文章選擇一個好題目,可以對整篇文章起到點睛的作用。政治小論文的“眼”,應該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為20字左右。若學生以提煉小論文的觀點作為標題,應該注意以下三點:第一,仔細研究背景材料,認真領會材料要說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聯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第三,將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論文的觀點,確定標題。例如,本校一位學生以余姚特產——楊梅為主題,立題為《小楊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對比鮮明,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論文評比中獲了獎。
三、指導學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顯一個“實”
《自然辯證法》課程是面向理、工、農、林、醫專業研究生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從學科性質看,它是哲學的重要分支,以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中心線索,研究自然界的辯證本性、認識和變革自然的辯證過程及科技與社會的關系。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功能和以創新機理為核心的方法論教育是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功能。[1]這門課程不僅有利于醫學研究生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和科技觀,而且在形成良好的醫學人文素質、培養科研思維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1 醫學院校《自然辯證法》課程存在的問題
1.1教材問題。目前國內各高校碩士研究生的本門課程統一使用郭貴春教授主持編寫的教育部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自然辯證法概論》(2013年版)。包含緒論和五個章節,分別為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和中國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這本新教材與以往使用過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結合時展的實際,貼近理科專業實際,側重文理知識的交叉與融合,蘊含了黨十集體智慧的凝結精神。
在2013年以前,各個高校的《自然辨證法》課程自主選擇、使用教材,可供選擇的版本豐富多樣,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四層內容體系上編寫得比較完善,便于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本課程的核心主線和內在邏輯結構。但是,有的教材在編寫時內容不夠深入淺出,理論性太強,案例資源缺乏針對性和前沿性,無法適應學生的不同專業需求。以這樣的教材為模本而展開的教學活動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教師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識,把科學教育扭曲成一種高度濃縮的科學知識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學精神幾乎成為學生的盲點,學生普遍缺乏對科學技術創新性的理解。[2]
許多醫學院校選用《醫學辯證法》作為參考輔助教材,采用由國內多所醫學高校聯合編寫的《自然辯證法概論》(高等醫學院校選用教材),其特點是緊密結合醫學實際,注重醫學臨床辯證思維、循證醫學思維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盡管現存的教科書版本較多,選用教材豐富,但結合醫學專業實際的教材可選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內容抽象,與醫學實際脫節,即使有部分醫學案例,但內容陳舊,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內容還存在嚴重的老化現象,不能及時反映最近時期的醫學前沿問題,大多數案例資源是十幾年前的內容,導致教材內容的時代性和針對性不強,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難以把握到辯證自然觀、科學觀、方法論的精髓。
1.2大班教學問題。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張后,研究生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降低辦學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課堂教學。《自然辨證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學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課教學方式給課堂的有效管理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難度,給教師上課時的課堂控制帶來很多困難,難以采用研討式、PBL教學法等課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大班教學中經常出現看課外書、玩手機、睡覺、遲到或早退等違紀現象,教師在課堂管理時感到異常棘手。任課教師能否成功地實現教學目標,一方面與課程提供的內容有關,另一方面還與教師駕馭和控制課堂的能力密切相關。因此,研究并討論課堂控制問題對提高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普遍采用的自然辯證法大班教學的質量具有現實意義。
1.3考核問題。采用課程論文或調研論文的考核方式比較普遍,可由教師推薦論文選題,也可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有的教師采用課題調研方式,將自己的課題分配到班級,吸納部分科研水平優秀的研究生進入課題調研組,將研究任務細化分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研究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
在針對課程論文考核方式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上交的課程論文并不是在認真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獨力完成的,而是以應付的態度采用過度抄襲的方式完成論文。通過與多個學校的交流與對比,發現課程論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質量和效果甚微。2009年在我校的本課程論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學生上交論文存在過度抄襲問題。有的學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網上打印論文,連原作者的姓名、單位等個人信息都來不及刪掉就上交給老師。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程過度偏重,認為自然辨證法是選修課,平時忙于科研或實驗,沒有時間去收集資料撰寫論文,考前應付式地上網抄襲一份作業,如果教師要求不嚴格,許多學生的抄襲作業通過考核,會導致多屆學生的學風和考風松懈,進而嚴重影響了這門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單一的考核形式及結構不合理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無法達到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的。
1.4學的問題。部分學生對于“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不夠明確,在對待這門課程的態度存在抵觸情緒,認為醫學研究生學習自然辯證法課沒有實際意義,純屬浪費時間。在這種“實用主義課程觀”的影響下,學生沒有從心底里接納自然辯證法課程,曠課的學生較多,上課時看專業書或英語書的現象不少,課堂參與不積極,缺乏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動力。
1.5教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在教學活動與學科建設方面存在問題,如教學活動中存在著教師數量少、教師專業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學知識比較欠缺,教材內容不能滿足需要等問題。[3]理論講授的模式存在著單向性和機械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儲存知識,講授的時間占了課堂的大半部分時間,學生的參與活動較少,主動獲取、形成和發現知識的過程被忽視。授課內容抽象單調,形式和手段單一,理論與現實脫節是自然辯證法課程無法進入學生內心的關鍵原因。大部分教師的學科背景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學專業,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相關背景,在聯系醫學實際時存在醫學知識的儲備不夠深厚,醫學理論的功底亟待加強的問題。這就要求授課教師的專業背景必須有足夠的醫學相關知識,才能不斷增強自然辯證法的思想吸引力,讓這門課程凝練出“精彩一課”的效果。
2 醫學院校《自然辯證法》課程的創新途徑探索
2.1利用教學大綱整合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貼身化。即聯系研究生的專業、學習和科研中的實際問題,增添興趣與效果。進一步展現自然辯證法原理與工學、醫學及軍事等具體學科領域契合的意義。主張在示范教材參照下,自主選擇教材。[4]密切聯系醫學實際制定教學大綱,堅持醫學與哲學融合的原則,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學大綱的編寫上,為了突出醫學技術的特色,可融入《醫學哲學》、《醫學辯證法》、《醫學倫理學》、《醫學史》等多個學科的相關內容,結合其他人文類的課程加以整合。編寫全國“一本通”的材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個學科專業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的需要,編寫“一綱多本”的自然辯證法教材則成為各個高校任課教師的熱切期盼。[5]
教學大綱的內容突出了三個特色:一是緊密結合醫學研究生的專業實際,將《醫學哲學》、《醫學辯證法》等內容融會貫通,滲透到自然辯證法的教學設計中,更突出本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二是緊密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特點,思想角度新、教學專題性新、案例資源新,突出本課程的時代性和創新性;三是緊密結合《醫學技術史》、《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等其他交叉學科的內容,突出本課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醫療技術倫理方面,不僅要跟學生講清其內涵,還要講授其主要內容。在醫學高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要謹防“醫學技術主義”的影響。
2.2優化教學設計:一是內容結構的設計,打破教材的邏輯結構,貼近醫學專業實際。如在講授技術觀時,整合有關技術倫理的內容,在有限的課時內,將最優化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從技術觀和技術方法論角度,思考“技術決定論”在醫學領域的表現,探討醫學技術價值、醫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兩重性及現代醫學技術倫理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醫學、醫學倫理學、哲學等多種學科內在地統一起來以拓展學生的視野。[6]讓學生明確,醫療服務是終身職業,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更新知識,提高倫理素質,才能更好地將自己所掌握的醫學技術奉獻給社會。
二是多媒體教學的設計,查找網上大量的相關資料,精選趣味性的圖片,如講授遠古時期的自然觀,人對自然的膜拜,運用一些國內外的古代巫醫圖片配圖說明,學生對這些知識從未了解過,經過生動有趣的講解,提升了學習注意力。精選一些給學生帶來極大思想震撼的視頻資料,通過正反對比手法,使學生領悟到人與自然的終極和諧才是一種精美意義上的生態自然觀。每一專題都設計“影視推薦”欄目,將新近的、優秀的、典型的節目介紹給學生,增加了學生對自然辯證法知識的理解和思維拓展。
三是分組討論設計,一般來說,單個問題提問學生的參與性不高,課堂積極性難以調動。采用案例教學形式,把問題分化成多個小問題,實行分組討論,每個小組討論一個主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問題的設計方面,多結合醫學專業和社會熱點,問題設計與專業背景密切聯系,有助于醫學背景的專業知識與自然辯證法理論相互交叉和滲透。如在講授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立時,引導學生討論古代自然觀在歷史上對中醫和西醫的不同影響;收集資料討論中國古代的生態智慧的表現及現實意義。在講授科學本質時,組織學生辯論中醫學是否是科學的;談到技術的價值和倫理時,引導學生討論轉基因食品給人類帶來的后果是福還是禍。
2.3增強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導向,培養學生創造意識。《自然辯證法》教材涉及創造技法的內容很少,我們結合醫學創新案例,多方面介紹醫學創造方法。使學生實現從記憶性學習向創造性學習的飛躍。增強學生運用方法的自覺性和提高他們運用方法進行科技創新的能力。[7]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課程論文題選、推薦書目、優秀影視等科研信息,鼓勵學生進行科研探索。課前給學生布置討論主題,學生利用收集的資料,通過小組討論達成共同認識。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方法論的教學中,突出方法論教學的哲學特色,把各種具體的醫學研究方法歸入醫學思維方法范疇,通過醫學假說和醫學發現與探索的思維方法等內容,深刻揭示各種思維方法在醫學領域的運用。
2.4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時成績+分組討論+期末考查”模式,總評成績由三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20%,由課堂表現和考勤情況組成;分組討論占30%,按照自愿原則組成10人小組,自主選擇討論主題,上交討論報告和記錄。期末考查占50%,實行開卷考查,出題方式比較靈活,重要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原理、理論分析現實問題,考核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知識拓展能力。分組討論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團結協作,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通過本學期的考核創新機制的實踐,學生的學風和考風實現了較大的轉變,學生上交的小組討論作業反映出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辯證法課程內在蘊含著醫學與人文、醫學與哲學相融合的特點。現代醫學突飛猛進,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醫學在技術上的高度發展縱然給人類傳來了福音,但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困惑。加強醫生的人文關懷意識,需從重視醫學院“未來醫生”入手。歐美發達國家也將醫學人文學科作為培養高素質醫生的基礎,列入醫學教育的必要內容。目前,我國部分醫學院校已開設醫學人文課程,但內容僅占5%的比重,遠低于美、英、法等國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學經驗缺乏、師資力量不夠等原因,我國醫學人文教育還存在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現象,教學效果尚不理想。
現代醫學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醫學本身,而是在醫學科學化后的一些副產品和現代社會商業化帶來的沖擊。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生意識到,要成為一名杰出的醫生或醫學家,僅僅憑借醫學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必需具有哲學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可增加人文知識的相關教學資源,如醫學大家的介紹、醫學發現和發明、藥物研究的相關歷史等案例,增強學生的關注度,提高學生的人文探究,促進科研思考。
自然辯證法可以從“仁心”和“仁術”兩方面來提高醫
學生的人文修養。人文精神貫穿自然辯證法教學始終,以鮮明的人文案例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學技術與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應給科學技術一個準確的人文定位,如果說醫學僅僅是一種知識和技術,有失偏頗。在關于“科學技術的價值”內容講授時,引入醫學的價值有關內容,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有時去治療,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最能彰顯醫學的真諦?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醫學是一門“人學” ,而不是單純的自然科學,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藝術,“醫乃仁術”是醫學人文性的集中體現。在探索醫學難題時,應考慮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質量,如緩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治療并不總意味著治愈,還包括體恤和減輕痛苦。
在自然辯證法教學中,如何將一般原理與學生的學科專業實際聯系起來,以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的效果,是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的教師們一直探討的問題。在教材的創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傳統教材的體系結構,突出醫學高科技應用的問題。目前在醫學領域呈現出與自然辯證法基本原理緊密結合的優秀成果,甚至還呈現出具有中醫特色的自然辯證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適用于中醫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將醫學實際融入自然辯證法教學內容,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挑戰,組建一支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團隊,實現教師間的密切合作、學科互補,是提高教師素質和課程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楊學軍,張 磊,呂衛東.創新型教學在“自然辯證法”課程中的實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辯證法教學中培養醫學研究生科技創新素質的體會[J].南方醫學教育,2005(1):38-41
[3] 徐治立,劉 敏.自然辯證法的科學發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24(1):105-108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帶來了更多教育觀念的轉變,特別是課程觀的轉變,它對課程的實施、教師角色的轉變影響極大。課程改革的趨向之一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特別是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有必要確立課程生態觀,并以此為基點,轉變教師的角色,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課程生態觀的理念
課程生態觀從本質上說,就是強調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統一與和諧發展。所謂生態,其著眼點必然是面向未來的發展,因此生態課程的設置應著眼于學生的終生學習和持續發展。
(一)對生態哲學理論的借鑒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生態學在經歷了從創立到成熟,從傳統生態學到現代生態學的變化之后,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生態哲學。[1]生態哲學是人類進入新時期所應持的哲學觀念,是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給我們提出的哲學課題。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及生態危機給我們提出了嚴重的警告,人們必須轉變觀念,給以從生活層面上升至哲學層面的關注。這些嚴重的生態危機、生存危機使生態學和課程理論的結合成為必要,而生態學及其相關哲學、心理學等理論為我們化解危機、尋求新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從生態學角度思考課程問題不但有利于促進課程理論自身的發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持續和全面的發展。這種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生態學意義上的世界觀,“它的主要特點是,從‘反自然’的哲學走向尊重自然的哲學,或者,從統治自然的哲學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2]課程生態觀是新時期人們審視與反思課程發展的一種觀念的變革,它充分考慮了人與課程的關系,并且必將為課程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最終也必然會促進人的極大發展。
(二)課程生態觀的基本涵義
現代生態觀要求人類把自己界定為與自然界和諧共生共存的一部分,而不是改造、征服等居高臨下的尖銳對立,因此應以生態哲學的視角審視今天的課程改革。“生態主義課程目標致力于充分自由和完全解放的公民的培養,注重課程目標一致性與差異性的統一、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意識與潛意識的統一、以及課程目標的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辯證統一。”[3]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應當關注生命、回歸生活、注重學生的持續發展。
1關注生命。關注生命即不僅要關注身體的健康,而且要培養人健全的心智與完滿的人格,讓學生學會與自然共處,充分領悟和體驗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生態哲學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人是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更應得到尊重,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課程生態觀就是以尊重學生個體生命的存在為價值預設的。個體蘊藏在生命本質之中,通過生命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教育的本質即是與生命同在。課程的設置不能單純以傳授知識為唯一重點,而要使學生的情感、意志、行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生命的成長、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課程的發展也應是動態的,其動態性的特征能夠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并能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價值觀念。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生命體,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個性,尊重生命,即尊重個性。窒息生命、壓抑生命必然表現在對個性的束縛上,因此體現人文情感關懷是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向。“課程生態觀必然要謀求自然科學課程與人文科學課程的整合,使自然科學課程滲透倫理精神和審美體驗,而人文科學課程中也滲透著科學精神和理性的光輝。”[4]
一個孩子并不僅僅是名冊上的一個數字、一個好學生或壞學生,在算術上或在語法上沒有才能的學生,他首先是一個具有個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心靈、他的社會學意義,他在一系列事物中的地位,他的沖動和抑制,有些道路向他開放,而有些則對他封鎖。[5]在生態課程中,課程的設置不應有利于部分人的發展而妨礙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它應切實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存在與發展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教學內容應具有整體性與和諧性,認可個人“生命感受”的存在,并能夠挖掘人的全部生命的內涵與意義。課程生態觀必然是以養成學生完美和諧的個性為核心,以促進學生充分自由的發展為宗旨,并最終達到適應學生發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2回歸生活。“學校課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體意識,確立一種新的課程生態觀,是當代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它關系到21世紀教育的成敗與人類自身的命運。”[6]設置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得完整、系統的知識能力,獲得持續的成長與發展,而學生的成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離開了生活的滋潤,學生的發展將成為無稽之談。課程必須以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而超越理性生活,建構一個真切可能的完整生活世界。狄爾泰(1985)認為,生活經驗之于精神如同呼吸之于身體,“正像我們的身體需要呼吸一樣,精神也需要在情感生活的回應中實現并擴展其存在”。[7]生活經驗如同意義的呼吸,在生命之流中,精神“吐納”著意義。在生命之流和經驗生活的呼吸中,學生透過對現實的理解,能夠獲得對自我、他人及社會更為豐富的認識,能夠真切地體驗所學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感悟。
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基礎,它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石。“生活世界”對課程的意義在于:確立人本意識和生命意識;注重人的生成的動態過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著眼點之一是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條件”。[8]課程內容不應是單一、抽象、理論化和體系化的書本知識,而應呈現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提供給學生一種問題情境,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其能更準確和細密地加以把握、理解和感知。學生的發展應與生活緊密相聯,因為生活就是其成長的基地和源泉。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緊隨生活的步伐,否則就會變成毫無生機和活力可言的一潭死水。
3持續發展。“由于人在本質上既是一種生理意義上的存在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的本真涵義更趨于一種可能性存在,而人的可能性存在實際上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9]學生的發展是可塑的,是一種趨于某一目標的發展過程。課程生態觀要求提供給學生終生發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以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課程再也不是高居于學生之上的發號施令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課程的奴隸,學生應成為課程的主人,課程應切實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表面上看,可持續發展解決的主要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問題,但從深層次看,它要解決的則是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問題。人的自我全面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10]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透視課程,首先應著眼于使個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即終生學習的能力。
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著眼于學生的持續、終生發展,而不只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技能。后現代主義人物威廉姆·多爾(W.Doll)提出了課程設置的可循環性。可循環性與現代主義觀念下的重復迥然不同,重復是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成績,其框架是封閉式的,而可循環性旨在發展能力,其框架是開放式的。[11]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不能是封閉的,其開放性系統中每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發展,其根本著眼點是使學生獲得一套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學生離校后不至于被迫終身放棄利用各種教育設施的權利。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課程生態觀的確立,是當今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向,是生態主義課程思潮及其實踐合乎邏輯的發展。而教師作為課程的實施者必然也要轉變觀念,更新角色,以能更好地促進課程的實施,最終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領導者向看護者的轉變
本著尊重生命的課程生態觀原則,教師應是學生心靈發展的“護花使者”。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提供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學模式,并為滿足其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教師在此情境中是以慈愛者的角色出現的,而不是一個鐵面的威嚴者。課程生態觀強調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不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且更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由于獲得知識與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和方法是不一樣的,因此導致了學生真正意義的收獲也是不一樣的,對學生終生發展的影響也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必須以園丁式的細心對待學生的每一細微變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的開放態度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和個人獨特的價值觀以及對人的整體性的認同,對學生不同的合理性觀念給以寬容。教師要關注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允許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尊重學生一定范圍的自由選擇,并適當加以引導。這樣每個人可以按自己的選擇去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在理解中學習新的東西,在生活中接受詩意、自然、幸福的教育。教師應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以使學生將來離開學校后,能夠自主地進行自我教育,獲得終身接受教育的機會和能力。課程生態觀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只有當課程考慮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有著各種特性和需要的活生生的個人時,這種課程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12]教師作為看護者,應盡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好的條件,在課程實施中,以最好的方式將課程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接納。
(二)局外者向參與者的轉變
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師真正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去加以實現和完善。教師要參與到課程中去,參與到學生中去,在課程實施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與溝通,并讓學生在體驗、探索中進行自主性、創新性學習。這種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當合理地成為現代課程生態觀的基本思想內核,因為課程實施過程也是一個師生互動、意義生成的過程。包華士在從教育生態學的意義上剖析師生關系時,認為教育是一個具有文化傳遞任務的政治活動,也就是知識與權力關系網絡構成的一種生態圈,教師是看守這個生態圈的管理員。學生在這個生態圈接受教師提供的信息,同時在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增強其溝通能力及文化讀寫能力。[13]而課程生態觀所認為的生態圈并不是一種教師向學生的單向流動,而是師生之間的雙向流動。這個生態圈是開放的,隨時都要接受外來的信息。課程運作中應實現真正自由的對話、交流和互動,從弱化教材的權威性,弱化教師中心言者的地位出發,追求一種主體間平等互換的對話語境,尊重教學雙方的內部情感體驗及價值追求。多爾認為,教師無疑是一個領導者,但僅僅是作為學習者團體的一個平等成員,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的作用并沒有被拋棄,而是得以重新構建,從外在于學生情景轉向與情景共存。權威也轉入情景之中,教師是內在于情景的領導者,而不是外在的專制者。[14]教師應作為一個真正的參與者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使課程成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成為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師生富有個性化創造的平臺,達到精神與精神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互動。
(三)教育者向學習者的轉變
課程不僅是一種結果,而且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教師必然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與身心特點,合理地進行課程的改造。正如英國著名的課程論專家斯坦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而且還是教學情境的創造者。[15]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不斷地學習,成功地扮演好其本真的角色,因為教師的潛角色就是一個真正的學習者。在現代社會里,單一角色的人是不存在的。從哲學上講,作為主體的人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微妙性的特點,教師作為教育者其角色也應是不斷變化的。正如保羅·弗雷爾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所指出的,“在解放教育的實踐中,教育工作者作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須‘死去’,以便作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誕生’。同時,他還必須向受教育者建議:他應作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這是一個往來不絕的連續過程。這是一個謙遜的和有創造性的運動,在這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必須參加”。[16]為了使學生得到持續的發展,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教師首先應成為終生學習的楷模。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只有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減少對外界條件的依賴性,從而獲取終身發展的機會。
課程改革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強調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有機統一與和諧發展的課程生態觀,必將對課程如何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而成為更富人文精神的新型教師也將成為歷史的必然。
注釋:
[1][2]解保軍.馬克思自然觀的生態哲學意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51.
[3]王牧華,靳玉樂.生態主義課程思潮引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4).
[4][6]宋乃慶等.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27,26.
[5][12]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引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75,42.
[7][加]馬克斯·范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M].宋廣文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46
[8]郭元祥.課程觀的轉向[J].課程·教材·教法2001,(6).
[9]黎君.論“人的可能”與教育[J].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2002,(2).
[10]張淑華.可持續發展觀的“類”向度[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9).
一、西方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
伴隨著新世紀的來臨、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圍內的科技革命景觀,以及國內哲學創新的迫切性,國外的西方研究似有重“熱”之趨向。因此,整理并發掘已有的史料,立足于新的視野,重新研究西方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就成為一項擺在面前的重要工作。就過去的一年看,西方的研究覆蓋了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列斐伏爾和阿爾都塞等人,也包括了各個思想流派,如法蘭克福學派、西方國家理論、英國的等。既有新譯著的面世,也有立足新角度的深入挖掘。
1.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
在過去的一年中,對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和晚期列斐伏爾等人的研究是國內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首先要提及的是盧卡奇的一本重要著作《理性的毀滅》,于2005年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從意識形態上對德國法西斯主義做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作者把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責追溯到了非理性主義的思想學說,對自20世紀起的西方非理性主義思潮的源流、演變和社會后果等做了系統的考察和批判。作者認為叔本華、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在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承擔了不可推卸的“思想責任”。盧卡奇的這一觀點在我們看來并不陌生,也不一定完全贊同,但此書的出版為國內的盧卡奇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材料來源。另外,其他學者也從各個角度對盧卡奇的思想做了分析。張亮對盧卡奇的研究進行了方法論的反思,在對盧卡奇自傳文獻產生過程進行歷史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其政治辯護的本質和自我遮蔽的不良后果,并為國內研究走出盧卡奇晚年自傳的陰影提供了建設性的向度。張雙利在《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一文中闡釋了早年盧卡奇思想向其著作《歷史與階級意識》轉變的內在歷程,以此為基礎,作者在現代性批判的論域中,重新闡釋了《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物化理論和階級革命之間的內在關系。作者認為,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對現代性的批判是一種末世論的洞見,它既看到了資本主義的末日,也預示了末日之后災難重生的光明道路,喚起了理論中革命的階級意識。張秀芹以“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理論研究”為題,仔細地考察了盧卡奇的意識形態理論。盧卡奇作為西方的鼻祖,雖然國內對其研究較多,但對有關其意識形態理論則關注不夠;而且盧卡奇本人可能也沒有系統的意識形態理論論述,所以從意識形態角度來考察盧卡奇,不失為一個較好視野。
2005年有關葛蘭西的研究應當引起學界的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葛蘭西是西方的重要代表,而且還因為葛蘭西的理論,特別是其意識形態和“霸權”(也有譯為“文化霸權”或“領導權”等)理論與我們當今的中國現實社會發生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國內學界對后研究的關注,特別是隨著國內近年來后研究的興起,葛蘭西思想與后的關系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如何理解和翻譯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本身就包含著對葛蘭西思想的不同取向和視野。因此,對葛蘭西的思想及其影響給予格外的關注,自有其合理性。周凡和楊海鋒都對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做了辨析。周凡在《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一文中,從"hegemony"的譯名,即目前國內將之翻譯為“霸權”、“文化霸權”、“領導權”和“主導權”等數種譯名出發,結合葛蘭西對"hegemony"的使用及其理論擴展,詳細考察了葛蘭西的"hegemony"一詞的意義及其演變。他認為,"hegemony"描述的是某一社會集團爭取其他集團對其表示積極贊同,自覺地服從并自動融入到該社會集團的權利結構中來的一種控制方式。葛蘭西的"hegemony"的產生既表現為一個負責的歷史綜合,也表現為一種意義的把握和延伸,而其理論內涵在市民社會、完整的國家和意識形態概念的闡發中得到了深度而充分的展現。因而,將"hegemony"譯為“霸權”是恰當的。楊海鋒在《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一文中也比較詳細地考察了"hegemony"一詞的含義及其延伸意義。此兩篇文章都與國內對"hegemony"一詞的多種譯名有關,也與葛蘭西理論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有關。楊海鋒還在《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一文中就葛蘭西與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關系做了探討。他認為,葛蘭西批判地改造了克羅齊的哲學,而克羅齊的哲學則構成了葛蘭西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2005年是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誕辰120周年。布洛赫的思想研究,是中國的西方研究的相對薄弱環節。有學者發表多篇文章,對布洛赫思想加以評述。夢海發表《思想就意味著超越》和《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等文,對布洛赫的思想予以評論。他認為,布洛赫著作是具有包羅萬象性質的形而上學體系,在哲學的貧乏時代,布洛赫通過《希望的原理》等一系列著作使形而上學重新成為真理與現實。20世紀西方世界是人性嚴重扭曲、精神普遍衰退的世紀。與聽天由命、悲觀絕望和虛無主義相反,布洛赫的希望哲學具有一種面向未來、積極進取、富于挑戰的思想。在此意義上,他的哲學思想遠遠超出了20世紀西方哲學史。此外,夏凡對布洛赫哲學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做了概述和評論。他認為國內外的主流意見有兩種,第一種意見是把布洛赫當做一位烏托邦的者,第二種是把布洛赫哲學看做與猶太—基督教的彌賽亞主義的結合。夏凡則傾向于把布洛赫哲學理解為一種人本主義倫理學。他在總結各主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布洛赫思想淵源的“五基音”說,認為布洛赫哲學是由基督教倫理、古典人本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和現代人本主義共同譜寫而成的交響曲。
列斐伏爾是西方的重要代表,是法國后現代主義大師、消費社會的研究者鮑德里亞的導師,其日常生活理論與當今世界的消費社會有著內在的密切關系。但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列斐伏爾的思想研究不夠,而對其晚期思想研究,國內學界更是缺乏應有的重視。劉懷玉近年來一直在對這位西方學者進行研究。他強調了長期處于默默無聞狀態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價值,指出其意義在于它是列斐伏爾一生中惟一一卷將日常生活概念及其基本范疇進行周密而系統地闡述的著作。劉懷玉還對晚期列斐伏爾所提出的“空間的生產”思想進行了評介,指出晚期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包含著更深層的邏輯分歧,而晚期列斐伏爾在生產的歷史辯證法與空間的生產辯證法之間的左右客串和搖擺對這種分歧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他還在現代日常生活批判的視域中介紹了列斐伏爾引發的消費社會批判思潮,并把它與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社會”批判理論和哈貝馬斯公共生活領域理論進行了比較分析。
當然,關于2005年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絕不止上述幾位,諸如對阿爾都塞、柯爾施和柯亨等人的思想的研究。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其研究重心基本轉移到了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雖然國內學界對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有關這一理論及其影響,仍需給予更深入的探討。但從總體來看,2005年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并未超越張一兵的《問題式:癥候閱讀與意識形態》一書所涵蓋的范圍。當然,這并不排除在阿爾都塞研究方面的一些補充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阿爾都塞早期政治哲學論文集《黑格爾的幽靈——政治哲學論文集》,已由南京大學唐正東等人翻譯出版,它為阿爾都塞的早期思想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文獻資料。此外,“西方”早期代表人物柯爾施和西方的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柯亨的思想也受到了國內學界的注意。
2.西方流派的研究
(1)法蘭克福學派研究。多年來法蘭克福學派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點,諸如馬爾庫塞、霍克海默爾、阿多諾和哈貝馬斯等人的研究。2005年,仍有不少學者對法蘭克福學派傾注了心血。如張亮從歷史的視角,對阿多諾的胡塞爾現象學研究的歷史緣起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批判的思想進行了重新評判。法蘭克福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貝馬斯目前仍是學界研究的重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哈貝馬斯的其他思想,諸如有關精神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哈貝馬斯有關科學技術(特別是有關基因技術)的論述,已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重視,并可能成為未來關注的熱點。另外,在已有多本哈貝馬斯研究專著的基礎之上,2005年我們又看到了有關哈貝馬斯的另一本研究專著。賀翠香的《勞動交往實踐——論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一書于200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基于哈貝馬斯為什么要重建歷史唯物主義,他是如何重建的,他重建的怎樣這三個方面的分析,討論了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及其不足。本年度,除相關研究論文和專著外,也還有相關的譯著面世。馬爾庫塞弟子,現已移居到加拿大的芬伯格教授的技術批判理論綜合了技術建構論和馬爾庫塞的社會批判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批判了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理論和科學技術觀點。芬伯格的研究路徑和觀點顯然不同于法蘭克福學派,其理論已受到了國內學界的關注和研究。他的《技術批判理論》一書也于2005年由韓連慶等人翻譯出版,這將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和研究芬伯格的技術批判理論。
近年來,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已轉移到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諸如哈貝馬斯的學生韋默爾和霍耐特等學者的身上。必須承認,法蘭克福第三代學人所面臨的是不同于早期霍克海默爾和阿多諾等人的理論語境和和社會實踐背景。語言學的轉向和后現代哲學思潮的興起、西方社會物質匱乏的消失、消費社會的來臨,以及西方社會的階級結構和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部變化,都向社會批判理論的第三論家提出了更多理論挑戰。韋默爾和霍耐特二人雖然都是哈貝馬斯的弟子,但二人與哈貝馬斯的思想的遠近卻并不等同。相比較而言,韋默爾更多地繼承了哈貝馬斯的新啟蒙和新理性的思想,他的思想的核心目標仍是建立后形而上學的現代性理論,批判地重建啟蒙和現代性的思想。而霍耐特則試圖另立門戶,創建自己的思想體系,這就是近年來國內學界關注較多的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從總體而言,國內學界對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的研究還僅僅剛剛開始。近年來,學界對韋默爾的思想已有所關注和研究,如在《現代性的現象學》一書中就有專章介紹,而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掌門人霍耐特的思想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但可喜的是,這一狀況將在短時期內可能會得到改觀,因為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已普遍地引起了國內學界的關注。
(2)生態研究。生態學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2005年,學界對生態學有較多的關注,發表了不少相關的研究論文。20世紀以來的現當代社會,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著現代人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對生態的關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人類自身的關注。王雨辰對奧康納的生態學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并分析了奧康納與其他生態學理論家在理論上的異同及其理論得失。郭劍仁則對以福斯特、奧康納為代表的北美生態學進行了考察,指出福斯特理論的特點是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理論文本的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從而建構出他自己的生態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變換裂縫理論。在此基礎上,福斯特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同生態危機的關聯,其理論側重點是環境社會學研究。奧康納則是通過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緯度,揭示資本主義二重矛盾同生態危機的關系,提出生態社會主義構想,其理論側重點在于生態政治學。王建輝認為生態學的重大理論貢獻在于其整體性方法。陳食霖針對部分論者將生態學看做是后思潮或后現代哲學思潮,指出應當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學。郇慶治在《西方生態社會主義述評》一文中概述了國外生態社會主義的發展。他認為,20世紀以來,北美的生態學比歐洲的理論更活躍。
(3)西方的國家理論。國家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葛蘭西主義國家理論研究者R·米利班德等人圍繞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和功能展開長時期的爭論。可以說,西方理論家在這一領域已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討。因此,加強對這一領域的追蹤研究,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務。就國內目前已有的文獻和已發表的論文看,有關西方國家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對這一課題不斷地進行追蹤研究。2005年南麗軍、尹樹廣以“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為題介紹了雅索普的國家理論。他們認為,雅索普在綜合了制度主義、西方的話語分析理論、自組織理論和生活世界理論基礎上,發展了西方的國家理論。在國家的方法論層次上,雅索普提出了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經濟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并強調國家、經濟和生活世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雅索普認為,雖然國家自身的規定性建立在經濟與政治之間的制度化分離的基礎之上,但其分離的界限則是復雜多變的,它們構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策略選擇能力的前提。
(4)英國的研究。英國的研究具有長久的歷史傳統。20世紀中葉以來,英國學界左右兩翼圍繞著展開長期的爭論。20世紀60年代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傳入英國之后,又引發了結構主義與歷史主義,以及其他研究派別的爭論。綜合國內近年來的研究,可以說,英國的,特別是文化學派的研究已引起國內學界的關注,但總的來說,對這一學派的研究力度還遠遠不夠。喬瑞金、師文兵在《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一文中,對英國在20世紀中期以來的的發展做了追蹤考察。他們認為,自20世紀中期后,英國出現了一批新者,也形成了許多新學派,其中歷史主義的和結構主義的兩個學派尤為引人注目。歷史主義學派包括M·多布、E·霍布斯鮑姆、C·希爾、R·希爾頓和E·P·湯普森等。湯普森是歷史主義學派的代表人之一。而結構主義的學派則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們由P·安德森、T·奈恩和布萊克伯恩等人組成,安德森是其領軍人物。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這兩個學派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中尤其以湯普森和安德森的長期論戰最為突出。湯普森繼承了英國的經驗主義的傳統和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而安德森則對來自于歐洲大陸的結構主義方法,尤其是法國的結構主義方法特別關注,并將這一研究方法運用到英國工人階級的分析。喬瑞金、師文兵從這兩個學派的不同的學術傳統和方法的對立出發,具體分析了兩派爭論的焦點、實質和目的,并對歷史主義方法與結構主義方法的區別及其特征做了對比分析,認為雙方雖然在研究中各有重點,但并非是拒絕相互借鑒和吸收。英國歷史主義學派并非僅僅使用歷史主義方法,而結構主義學派也并非僅僅使用了結構主義方法,他們常常是二者的相互結合,其中的差別僅僅在于其側重點不同。這可能是關于這兩個學派研究中應該予以注意的。
二、后的研究
2005年,后研究逐漸成為國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并迅速地擴張其研究領地。涉入到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是一些中青年學者。盡管對“后”這一稱謂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但這不并妨礙對這一最新的國外思潮的研究和挖掘。事實上,如同“西方”這一概念已經存在的歧義和爭議一樣,筆者以為,有關“后”這一稱謂,最終也不可能取得一個完全一致的規定。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取得越來越多的共識,當是我們所期望的。而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有關“后”這一術語的探討和爭論,會有助于該概念的澄清。
1.拉克勞、墨菲與后
拉克勞和墨菲作為后的代表人物是學界研究的重點。周凡分別以《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等文,對后的源流和概念譜系進行了詳細的追蹤考察。他認為,后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國外的一種新思潮,其盛行的主要根源可追究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社會主義的挫折、的復興、新左派的思想轉變、工人階級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內重要性的衰微,以及新社會運動的興起等一系列政治和社會背景。后解構了古典的核心范疇,并在話語理論的支撐下,對社會主義概念進行了戰略性的重建。正由于此,后自從它一出現起,就引起了廣泛而持久的爭論和來自不同方向的理論回應。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標榜“后”而聞名的拉克勞、墨菲只能算是后的旗手,而不能被視為后的鼻祖。因為在其之前的70年代,就既有英國的赫斯特和辛達思這樣的后的先行者,也有50年代末的波蘭尼和70年代的D·貝爾等西方學者。而圍繞后的有關爭論,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擴大了拉克勞、墨菲在西方學界的影響和知名度。付文忠在《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一文中,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墨菲的后的政治哲學思想。他認為,作為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墨菲在后期介入到了當代西方政治哲學有關政治自由與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墨菲拓展了《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走向一種激進的民主政治》一書中有關“政治先于社會”的命題,強調沖突和對抗是現代政治的本質特征,政治競爭的對手不是有待消滅的敵人;現代民主的整個問題均與多元主義有關,并力圖在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力圖超越二者之間的爭論,等等。孔明安在《“他者”的境界與“對抗”的世界——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勞和墨菲的“社會對抗”理論》、《后的政治哲學批判——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理論研究》等文中對以拉克勞、墨菲為代表的后的觀點做了評述。他認為,“社會對抗”學說構成了后的核心概念,它是拉克勞、墨菲在葛蘭西的領導權思想、阿爾都塞的作為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的思想、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及著名哲學家德里達的解構哲學基礎上精心構建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不僅體現了拉克勞、墨菲在構建后理論方面的苦心孤詣,也是后理論區別于其他流派學說的關鍵。而且,“社會對抗”概念使拉克勞、墨菲與當代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溝通了起來,并通向其所主張的“多元、激進的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學說。這一學說使拉克勞、墨菲成為后政治學說的核心,并使其區別于當今政治哲學中的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兩大流派。因此,對“后”的政治哲學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2.《馬克思的幽靈》與廣義的后研究
從廣義上而言,后當然絕不僅限于拉克勞和墨菲二人。可以說,20世紀70年代之后那些從后現代主義或后結構主義角度來解讀馬克思的學者也可以被納入到后的行列之中來。就此點而論,南京大學早在本世紀之初,已率先對該流派進行了較多的關注和研究。2005年,張一兵在以往構建的全新理論平臺的基礎上對該領域個案人物拉康、德波和德里達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文本學解讀。他系統地對精神分析大師拉康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出版了一本專著《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他還解讀了德波的《景觀社會》的一些重要章節,發表了相關的系列文章。同時,張一兵近年來在完成了對阿爾都塞的研究之后,開始關注德里達。雖然德里達在國內的影響頗大,他的《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也早已翻譯出版,但國內學界對《馬克思的幽靈》的系統解讀也只能說剛起步不久。圍繞著德里達的思想,張一兵在《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一文中,比較詳細地分析了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的理論邏輯基礎,并闡釋了德里達試圖維護“馬克思的幽靈們”的真實含義。尚杰多年從事德里達研究,近來他也開始涉獵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他在《“看不見的現象”暨“沒有宗教的宗教”——再讀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們〉》一文,試圖把《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中的德里達與德里達的解構哲學聯系起來。他認為,德里達隱晦哲學的思想并非無“規律”可尋,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對德里達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德里達的主要哲學貢獻不是對傳統哲學的消解和顛覆,而是揭示出哲學從未有過的新面貌,即事物如何出場和如何傳播;德里達正是根據這樣的思路來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的,而這樣的閱讀同時也是對《資本論》中“看不見的現象”的閱讀,是對書中“幽靈性”的閱讀,這一態度,表明了德里達所持的是一種“沒有宗教的宗教”的立場。楊生平則從一種通常的視角來解讀隱晦哲學家德里達。他認為,德里達所理解的馬克思的批判精神實際上是一種解構主義精神,德里達所提倡的馬克思的解放精神實際上是一種延異精神。因此,德里達的《馬克思的幽靈》不是為了發展,而是借馬克思的文本進一步完善解構主義,使解構主義一開始就具有而始終未得到系統表達的政治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展開。《馬克思的幽靈》抓住的至多只是馬克思的“幽靈”,丟失的卻是馬克思的“靈魂”。
當然,有關國外的研究,絕不止上面所述。2005年有關研究還涉及到當代的一些西方學者,如鮑德里亞、利奧塔、吉登斯、德里克,以及日漸走紅的齊澤克等。另外,還召開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學術會議。如2005年4月由南京大學召開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獻學研究及其當代價值暨第二屆廣松涉與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法國《今日馬克思》雜志和復旦大學當代國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馬克思哲學與現時代”的國際會議;2005年12月由中國當代國外研究會、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與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舉辦了西方專題研討會。
另一方面,就問題而言,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似也應納入到哲學研究者的視野之內。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新問題,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革命與生產力的發展,所有制形式、社會分配、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的調整與改革,階級結構與階級關系的新變化,政治民主的新發展及其危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展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21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關系及其變化的新課題,等等。這些都是國外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國內哲學工作者今后必須加以追蹤和研究的問題。我們注意到,目前國內已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和研究專著面世,但當代資本主義研究是一個艱深的理論課題,需要更多的哲學工作者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張亮:《讓盧卡奇從晚年自傳的陰影中走出來》,《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阿多諾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讀》,《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2]張雙利:《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與現實》2005年第4期。
[3]張秀芹:《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理論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7期。
[4]楊海鋒:《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11期;《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現代哲學》2005年第2期。
[5]夢海:《思想就意味著超越》,《現代哲學》2005年第4期;《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哲學動態》2005年第12期。
[6]夏凡:《恩斯特·布洛赫哲學研究狀況綜述》,《哲學動態》2005年第12期。
[7]劉懷玉:《為日常生活批判再辯護——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義》,《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以列斐伏爾為個案》,《河北學刊》2005年第3期;《消費社會批判:西方的重要轉向》,《理論探討》2005年第2期。
[8]畢芙蓉:《穿越意識形態的迷霧》,《哲學動態》2005年第9期。
[9]段忠橋:《談談柯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功能解釋》,《哲學研究》2005年第5期。
[10]王雨辰:《試評科爾施的哲學觀》,《江漢論壇》2005年第6期;《略論早期西方的哲學觀》,《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3期;《文化、自然與生態政治哲學概論:評詹姆斯·奧康納的生態學理論》,《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11]郭劍仁:《北美生態學述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王建輝:《略論生態學的整體性方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陳食霖:《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學》,《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郇慶治:《西方生態社會主義述評》,《與現實》2005年第4期。
[15]南麗軍、尹樹廣:《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2期。
[16]喬瑞金、師文兵:《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17]張異賓:《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江海學刊》2005年第6期;《虛假存在與景觀時間》,《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景觀意識形態及其顛覆》,《學海》2005年第5期;《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理論探討》2005年第5期。
[18]周穗明:《后關于當代西方階級與社會結構變遷的理論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19]周凡:《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河北學刊》2005年第1-3期;《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5期。
[20]付文忠:《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3期。
帕特里克?墨菲:實際上,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時,一開始所學專業是英語。那時,文學批評理論主要局限在新批評和結構主義兩種批評方法上。這兩種批評方法都不能解決文本的主題問題,特別是政治主題問題,當時這對我來說是個問題。所以,我就改去學歷史,專攻東南亞與亞洲史,研究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以及民族解放斗爭。我的本科學位論文寫的是關于1962年發生在老撾的一場戰爭的新聞報道問題。1973年,我本科畢業。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我曾經兩次在歷史系研究生院報到,但都感覺自己對此類研究沒有足夠的興趣。
1981年,為了進行創造性寫作,我決定選修幾門英語系研究生的課程,后來拿下一個碩士學位。在我選的課程中,有一位教授講授的是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小說《達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我對作品主人公背后的原型,也就是詩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斯奈德,我找到了以文學評論的方式將我感興趣的政治、歷史與文學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其實,我從未放棄歷史學或政治學的研究,而是將其融入到文學批評之中了。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新歷史主義、解構主義、美國研究的興起以及文化研究的萌芽,我的這一方法也變得切實可行。我的碩士學位論文寫的是加里?斯奈德和溫德爾?貝利(Wendell Berry)詩歌中的場所與靈性問題。
李學萍:您從何時開始從事生態批評的?那時生態批評處于何種狀況?
帕特里克?墨菲: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的碩士論文可以算作生態批評實踐。不過,在1983年春天,我寫這篇論文的時候,生態批評這一術語尚未開始流行。我在這篇碩士論文的基礎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之后,在攻讀博士學位階段,我在“美國研究會議”提交的論文中,就三位男性作家中的蓋亞意象進行了分析,后來這篇文章發表在《環境倫理》(Environmertal Ethics)上。我還在其他期刊(如《美國西部文學》)上發表了關于斯奈德研究的文章。所以說,我那時就開始從事生態批評實踐了,加上當時對蓋亞意象的女性主義分析,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的生態女性主義批評開始成形。那時,也有一些學者在生態領域頗有建樹,如約瑟夫?米克(Joseph Meeker)和利奧?馬克思(Leo Marx),但是他們一般不被當作批評運動的一部分。勞倫斯?布伊爾(Lawrence Buell)那時則從事由賽克凡?波克維奇(Sacvan Bercovitch)發起的“新美國研究”。
在《美國西部自然寫作簡刊》創刊之前,對場所、環境以及自然感興趣的學者們主要集中在“西部文學協會”,但其研究焦點為非虛構文學作品。我從研究詩歌開始,總感覺該協會的研究范疇過于狹窄,受到諸多限制。等到我參加工作以后還是助理教授之時,我就曾提議創建一份關于文學與環境的期刊。這一想法我提了好幾年,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獲得支持。
李學萍:在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后,生態批評正朝著多元方向發展。請問您是如何界定生態批評的?
帕特里克?墨菲:格羅?費爾蒂(Cheryll Glotfelty)曾為生態批評做了一個非常寬泛的定義。這一定義很有影響,所以我們可以繼續沿此進一步思考生態批評的定義問題。我認為,把這些不同的方向當作一個大的圖譜上的不同線條更為有益。如果我們將生態批評理解為一場運動,就像女性主義也是具有特定方向的運動一樣,那么我們就可以接受生態批評這場運動在方向與理論上的多樣性。
女性主義的定義表達了它所關心的問題,即女性的受壓迫問題。這一定義并未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甚至沒有明確女性主義的具體奮斗目標。生態批評的定義表達了它所關心的問題,即文學與文化對自然的表現問題。在此框架下,生態批評還有一個特別關注的問題,那就是人們的文化實踐以及文學、文化作品中所表現的人類對自然與環境的態度,以及這種態度作用在其他自然實體上所產生的效果。因此,生態批評一直具有倫理維度,能夠體現文學反映和導向的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的關注。
我認為,正像有些女性主義評論家那樣,有一些人對生態批評的倫理及政治含義采取回避的態度,并將評論的焦點放在美學上。但是,正像我在最近出版的《勸導性美學生態批評實踐》中所指出的那樣,美學分析不能成為結構主義那樣的分析。結構主義批評歷時很短,這是因為在結構主義分析結束之時,讀者總會進一步追問“那又怎么樣呢?”以及“因此?”之類的問題。同樣,在美學闡釋的結尾之處,讀者也會一直關心文學文本或文化藝術品的美學維度到底能發揮什么作用?某一特殊美學闡釋所蘊含的主題意義又是什么?從主題角度看,我們想要了解的是某一美學策略具有何種勸導性力量?對我而言,研究魯迅短篇小說的學者們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閱讀姜戎的《狼圖騰》以及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reau)的《瓦爾登湖》(Walden)或吉姆?斯坦利?羅賓森(Kim Stanly Robinson)的科幻小說《曙光》(Aurora)時也會思考這些問題。
李學萍:您在《文學、自然與他者:生態女性主義批評》以及《橫截性生態批評實踐》中都談到巴赫金對您的影響。請問巴赫金思想對生態批評為何如此重要?
帕特里克?墨菲:我在《文學、自然與他者:生態女性主義批評》中曾講過,巴赫金的對話思想為我提供了辯證法之外的另外一種思想方式。通過政治實踐與哲學分析,我發現無論是古希臘的辯證法還是辯證法的各種現代變體,都存在目的論和決定論傾向過強的問題。
首先,人們總是喜歡以設想的結果作為指導其行動的完美方案。當實際結果與設想的結果出現對立時,人們傾向于相信既定的綜合方式。而當實際行動所導致的結果與設想不一致或三方辯證關系在策略層面不成立時,人們往往不去反思設想的辯證結構是否存在問題,而是認為與設想相對立的實踐存在缺陷。事實上,沒有完全依照馬克思辯證法倡導的階級斗爭思想來領導戰爭,而是依靠農民取得了民族的勝利,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結果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始料未及的。
第二,簡化論傾向是導致實踐史中理論建構缺陷的原因之一。各種紛繁蕪雜的變量對人類的意識是種挑戰。因此,我們容易以偏概全,將一個或少數幾個變量當作全部變量。但事實上,身處在產生這些變量的系統之內,我們根本無法對所有變量作出精確判斷。作為思想方法,對話法強調我們的行動不帶有目的論意義上的終點。相反,由于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會導致新情況、新變量以及對所處現實的新感受和新概念,我們行動的軌跡將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持續不斷的變化。我認為,后結構主義對宏大敘事以及烏托邦式結果的懷疑精神對這種非目的論思想貢獻頗多。樂觀主義會導致對可能性的優化預測,但是即便是那些被認為是更加美好的社會也會存在不可解決的矛盾與差異。這也是厄蘇拉?勒奎恩(Ursula Le Guin)在她的小說《一無所有》(The Dispossessed)中所表達的一點,也是我強調將對話法作為方法的原因:對話法使用“支點”(pivots)而非“基礎”(foundations)的概念,無論是對于出發還是到達來說,“支點”都是供人暫時駐足而非永久不變的停留之地。
第三,至少從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以及追隨恩格斯思想的人來看,辯證法假定所有的現象(不僅是社會現象)都可以通過正―反―合的關系進行解釋。這也導致人們將“人與自然”作為根本的沖突,并且認為這一沖突可以通過人類戰勝自然來解決。因為自然這一整體無法被徹底毀滅,也不可能被某種后人類的建構(即人類完全生活在人造、合成的世界)所替代,所以這一假想完全是錯誤的。
人類只是大自然的子集之一。盡管我們居住在人造的生活環境之中,但卻終究離不開大自然。那些人造的環境離不開人類之外的大自然提供材料,而建筑所用的物質材料則在人類存在之前就存在了。此外,人造環境也只能在相對溫和的氣候和天氣情況下才能得以存在。因此,人類與大自然處于一種相互競爭、相互沖突、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不一致的對話性關系之中。只要人類存在,這種關系就會持續。羅賓森的小說《曙光》就探討了這一點,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第四,巴赫金著作在俄國出版以及翻譯成英語和其他語言的時間順序存在不一致,這也導致對其思想接受的歷史發展情況以及關于他的文學與修辭研究之哲學基礎存在含混不清的狀況。很多學者最早或是通過《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學問題》,或是通過最早翻譯的巴赫金論文接觸到巴赫金作品,但是以上作品和文章都集中在文類分析以及文學話語的表現上。
但是,如果按照巴赫金作品的時間順序,也就是從《走向行動的哲學》以及《藝術與責任》開始,就能發現他的文學理論以倫理哲學為出發點,強調讀者與評論者在思想與行動上的責任。由于讀者與評論者可以改變自身行為,因而能夠對現實世界產生作用。而倘若個體的思想能夠改變其行為,那么作為思想實驗的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會具有同樣的潛力。
在巴赫金的早期作品中,責任、獨特性以及事件最為重要。因此,如果我們通過這樣一個第三維度來看巴赫金,就會發現《拉伯雷》研究并非只注重怪異或狂歡理論,而實際上更為側重對挑戰階級社會內部既定的價值觀和具有不同社會屬性的帶有民主性質的激進社會行為之贊賞。陀思妥夫斯基研究聚焦了個體的獨特性以及個體存在所應承擔的個人責任與義務。而他后來的寫作,如關于言語行為的論文,則重點探討了溝通的不確定性以及在溝通過程中,說話人與聽者之間相互建構、相互生發的特征。這也意味著,由于說話人、積極的聽者、語境時刻以及所言說話語的哲學元素等變量共同對言語行為發揮作用,溝通就呈現非目的論特征。
對我而言,巴赫金理論的對話思想不僅對生態批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個人反思自我并指導個體生活也具有重要價值。但是這并不是說,只有通過閱讀巴赫金著作才能達到這一目的。事實上,人們可以通過多種路徑達到這一方向。
對我來說,巴赫金著作與我為自己所選擇追求的思想方式非常契合,但這未必適合每個人。沒關系。巴赫金思想并非某種需要與其保持一致的“主義”。我想要推廣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既不接受那種認為“未來業已存在,明日無非是今日之重復”的思維方式;也不接受那種認為“未來是某種烏托邦社會,我們已經清楚如何到達目的地并且已經在路上”的思維方式。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將導致人類這一物種被自己制造的廢墟掩埋,而且在此過程中,還將導致無數其他物種隨之滅亡。
李學萍:您已出版了幾部生態批評專著,如《文學、自然與他者:生態女性主義批評》《以自然為導向的文學研究》《生態批評視域中的文學與文化研究:藩籬、疆界與領域》《橫截性生態批評實踐:理論問題、文學分析與文化批評》以及《勸導性美學生態批評實踐:氣候變化、生存之道以及不確定的未來》 等,請問以上著作在研究重點和方法上有何變化?
帕特里克?墨菲:首先,以上作品在研究方法上變化不大。在《文學、自然與他者》一書中,我提出將女性主義、生態批評以及對話法結合在一起的觀點。在該書出版之前,我在多個學術會議發言和期刊論文中也就此作了很多介紹。同時,我強調理論在生態批評中的作用。為什么要強調理論?這是因為在美國生態批評界,理論還是會遭到批評或不受重視。同時,我還對一些后現論進行了分析,討論其對生態批評運動的價值與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我還將教學法內容納入該書,而其他研究理論和批評的學者則會在另外的著作中討論該問題。所以,在我的第一部專著《文學、自然與他者》中,我開啟了包括理論、應用批評以及教學法三者相結合的實踐方式,而這個思路是我后來一直沿用的。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我在生態批評領域的發展歷程,我還提供了一些個人自傳性質的信息。我的第一本專著從寫作到出版歷時近十年。
第二,在后來的專著中,我先后探討了美國生態批評以及世界生態批評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在《以自然為導向的文學研究》中,我針對的問題是文類差異、生態批評的分類以及劃分問題。但是,我對生態批評所作的這一描述性的分類卻常常遭到曲解,一些評論者認為我此舉旨在為生態批評研究限定范圍,這實際上是不準確的。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你如果去讀那些指責我限定了生態批評研究范圍的學者的書,就會發現他們的研究嚴格地限定在經典作品上,如傳統的自然寫作或惠特曼研究。但實際上,我所有的專著都涉及小說、詩歌、非小說作品,既包括傳統上的純文學作品,也包括通俗性科幻作品。
第三,在后面的專著中,我更加關注文學研究中常見的問題,不僅是像電影和電視劇這樣的文化藝術品,還包括大壩這樣的工程技術產品。此外,我還對生態文學所反映的未來趨勢進行了探討,如氣候變化、石油泄漏以及淡水資源危機等問題。我也經常關注女性主義與性別問題,但是也并非每次都涉及這些問題,因為一個評論者不能在每篇論文中都對所有問題面面俱到地涉及。
第四,我作品中的很多章節(特別是最近專著中的)都是應專著、會議發言或學術講座稿約而寫。因此,這些章節中的話題有變化。有時,由于要出版的專著章節或講座有特別需要,反映在專著中的章節也就相應地有特別的側重。
第五,例如,生態批評已在世界范圍獲得發展,我收到的很多稿約希望我提供比較文學、話語分析以及教學法等方面的論文。同時,美國境外的稿約也會影響我使用的文學、文化、經濟與政治案例的選擇。
第六,隨著這些專著的出版,我也更為有意識地不斷拓寬理論類型以及理論家的研究范疇,從而使我的理論與應用批評更具復雜性。所以可以說,我在方法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在理論與應用批評的思想上一直處在不斷豐富的過程之中。這一豐富的過程有時是他人觀點啟發的結果――或者直接來自一些人,或者來自他們所運用的理論。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的專著和國際生態批評、新理論的發展、新的或我過去不了解的文學作品以及日漸加劇的氣候變化和飲用水危機等環境問題之間呈對話性關系。當然,我本人的愛好、對一些理論和科學分支的興趣不足以及對某些科幻文學作品理解上的困難,也給我的生態批評理論與實踐帶來一定的局限性,我也還需要盡量彌補這些不足。
李學萍:在您的《橫截性生態批評實踐》中,您提出“橫截性”(transversality)作為研究方法,請問如何理解該術語?
帕特里克?墨菲:為了避免在此陷入理論爭端,簡單來說,很多當代思想家都在用“橫截性”這一術語,如凱文?舒拉格(Calvin Schrag)、德勒茲(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與瓜塔里(Felix Guattari)等。舉例來說,美國高校里的女性主義研究項目往往建立在研究主體而非一個學科或研究方法的基礎之上。但是可以看到,某一既定的女性主義研究項目的方向往往與該項目負責人的學科背景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學校不同、研究項目負責人不同,這些女性主義研究在研究重點以及教學大綱上也就各不相同。在有些學校,女性主義研究偏向人文,側重文學和文化研究;但在有些學校,女性主義研究則屬于社會科學項目,主要建立在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基礎之上;也有其他學校結合哲學與政治科學進行研究。
以上方法對研究女性生活、女性所處的社會條件及其身體和心理特點都不可或缺,但卻沒有哪一種或哪一兩種方法就是足夠完備的。從某一學校某一個專業畢業或取得某種學業證書的學生感覺他們已經了解或接觸過自己的專業領域,但實際上,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人員、專業的規模、專業成立的時間甚至院系在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都會影響該專業視域的寬度與廣度。而女性主義研究的橫截式方法則會提醒學生:任何一個專業的教學大綱都不能解決該領域的所有問題。
在生態批評領域,至少是在美國,我們首先要使理論在研究與批評中的作用得到認可。此外,很多學者也呼吁要增強人文學者對科技文本的閱讀能力。
李學萍:請問您如何理解生態批評“實踐”(praxis),您如何看待環境運動中行動與理論的作用,您又如何看待生態批評中文學理論與文本批評的價值?
帕特里克?墨菲:“實踐”包含理論與具體文本批評之間的相互關系。從狹義角度來講,政治實踐包含勸導大眾以促進法律與管理上的基本轉變。這種轉變可能意味著對一種政府形式的排斥與對另一種政府形式的接受,或對一種管理實體的排斥(如對殖民者的排斥)和對另一種管理實體(如地方民族精英或統治階級)的接受。這種轉變也可能不太激烈,如不斷擴大權利范圍、賦予年輕人投票權、維護患有精神疾病的社會成員的權利、人們表達性傾向的權利等的轉變。
在一個社會中,實踐也包括推廣和執行那些基于某種哲學信仰之上的能夠改變人日常行為的文化實踐。通過立法將毆打兒童、吃狗肉等行為定義為違法行為是一回事,而讓全社會將這些行為作為價值規范則是另一回事。在美國,道路上有提示車輛行駛限速的指示牌,然而,多數人每天開車都超出限速。實際上,對車輛限速的立法行為并沒有真正引起人們在超速問題上的觀念變化,人們根本沒把超速看作真正的犯罪、不道德或危險的行為。然而,多數人能執行在公共場所或室內禁煙的規定,實際上,政府在公共場所吸煙問題上的監管力度非常小,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存在。這是由于,隨著相關科普知識的推廣和逐漸改變的社會行為,美國公眾在政府執行蔬菜水果超市禁煙令之前就已經改變了在二手煙問題上的態度。
意識形態的討論、解釋、理論發展與批評都要依靠話語完成。當闡釋與批評的勸導力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社會態度與社會行為都會隨之發生變化。分析、評判以及發展關于生命的理論都涉及思想實踐,并會對意識形態理論產生沖擊,因而都是實踐形式。在此需要指出,我們并不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為行動主義者,也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為理論家。然而還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需要理論與行動共同發揮作用以促進變革。
生態批評是一種實踐形式。它通過對特定主題的強調、對選定的文學藝術作品以及行為的認可和評論,進而改變人們的感知方式。這樣的新感知還會進一步影響讀者和觀看者對閱讀和觀看材料的選擇,對文化作品與實踐的闡釋,以及在其意識形態領域內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理論,或者發展使其走向新意識形態的理論立場。
尤其要指出的是,生態批評寫作、教學與言說能夠引起人們對文學或文化作品中對自然的表現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的關注,進而引起人們對自己在自然與環境方面的態度與行為進行思考和再思考。這種變化可能會發生在個人和局域范圍,例如垃圾循環、食用有機食品、成為素食主義者、改變對其他物種的態度等。同時,這種變化也會涉及個人所作的一些政治決定,如投票支持或反對一些法令或選舉人,支持一些非政府組織機構或代表某一環境團體從事志愿者工作等。
關于理論與文本分析之間的關系問題,我要強調的是,評論者有時傾向于用某些理論去分析文學作品,或從某一作家作品中總結出某種理論,但要注意的是,文學作品沒有義務固守某種理論。最激烈的爭論往往不是最具說服力的。雖然我認為恩格斯將機械論、決定論的辯證法思想直接應用到自然問題上的做法是有問題的,但是我同意他的這一看法:最好的“政治”小說是那些最微妙、具有內在勸導功能的小說,是那種以巴赫金對話性而非權威主義獨白式呈現主題的小說。我在最新的專著中對此進行了具體分析。
李學萍:生態批評發軔于西方,現已發展成為一項世界范圍的運動。請問:世界范圍的生態批評呈現何種態勢,不同國別的生態批評又有何特征?
帕特里克?墨菲: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人對于此問題是最差的聽眾。這樣說是因為,正像很多人那樣,我們傾向于從自身的歷史和文化角度來回答此問題。我不知道“國別”是否是最好的術語。我認為,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時候是國別性的,有時是區域性的。所以,我們可能會更多地使用“超國家的”(supra-national)和“地方性的”(subnational)術語。然而,這些疆界和差異并不妨礙生態批評獲得某種統一的方向。即便從宗教角度出發,人們也可以為生態批評找到超越國別和文化差異的某種統一的大方向。
關于世界范圍內的生態批評,我所看到的差異往往是研究的出發點和所關注的問題之間的差異。與美國早期生態批評相比,歐洲生態批評更為關注虛構作品。在一些國家,生態批評只注重詩歌分析,完全無視其他文類。在西班牙,由于該文化對女性主義的抗拒,生態批評與女性主義結合遇到很大阻力。也有一些國家的學者們對這一結合并不感興趣,但在另外一些國家,生態批評與女性主義的結合則未遇到大的障礙。
或許,由于生態批評進入學術領域之時包含太多西方理論,中國生態批評一方面注重包括儒家在內的以及更早的經典作品研究,另一方面保持了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學研究之特色,如側重美學研究。而與此同時,不同國家的不同政治情況以及生態批評學者所面臨的職業風險也影響生態批評作為主題性或政治性批評的發展。
后殖民主義生態批評對生態批評整體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并引起對國別文學大量作品的重估,這也是快速發展的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一些國家,生態批評使美國和加拿大關于原住民的寫作得到更多重視。與此同時,我們也一直在避免那種將所有土著文學看作同質性文學而忽視每種土著文學背后重要的具體歷史情況的理想化、浪漫化傾向。
總體來說,生態批評在世界范圍的發展所帶來的主要變化在于對理論的認可,而理論部分又是美國生態批評學者所持續抗拒的。當然,這些理論的范圍也是令人震驚的。每個理論都以不同方式改變著生態批評這個領域,而這些理論的結合、改變、綜合又不斷生成新視角和新思想。
李學萍:生態批評已經成為多民族、多文化范圍內的運動,業已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生態批評還面臨何種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方向如何?
帕特里克?墨菲:首先,我認為生態批評還會繼續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向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例如,我把一些學術文章在adademia.edu這個網站,當有人用谷歌在該網站上搜索我的名字或文章時,我會收到通知,大約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學者在該網站上找到了我的文章。盡管這個數字不算非常龐大,但是有一些學者來自穆斯林國家,當我在網上收到他們從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埃及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發來的問候時,很受觸動。我還有一些學生現在在埃及和迪拜工作,他們也經常在網上和我討論與生態批評教學相關的問題。
當然,這些學者都主要從事美國和英語文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具有很強的英語文學閱讀能力。所以,對生態批評感興趣的學者數量可能比我所了解的還要多,因為這些學者的同事也可能通過德語或法語或其他語言發表的著作來接觸生態批評。
其次,翻譯作品還會增加。現在,從英語翻譯到其他語言的生態批評作品越來越多,但是把其他語言的作品翻譯成英語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種翻譯工作需要跨國合作。由于在學術風格、讀者期待以及我所說的“文化語法”(cultural grammar)之間的差異,很多學者雖然熟諳英語閱讀,口語表達也很好,但用英語撰寫學術論文則有很大難度。因此,請母語為英語的人對其文章或作品進行翻譯和編輯可能是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除了對批評類和理論文章與著作進行翻譯,我們還需加強對環境和自然文學作品的翻譯。由于出版商對市場和銷售量的顧慮,加上他們對推廣此類作品的意愿并不強烈,這一工作還面臨一定困難。當然,從事生態批評的學者需要掌握更多語言,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需要用翻譯的生態文學作品來進行課堂教學。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我國1998年8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而,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設計人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道”是無形的、本源的物質本身所遵照的運動規律;“器”是有形的、現象的技能、技法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關系猶如“道”和“器”,創新精神是實踐能力的根本、源泉。創新精神從何而來?它來自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培養。
一、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1.藝術設計理論概述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門對藝術設計的基礎知識、基本問題和基本原理做專門綜合探討的知識體系,主要包含藝術設計史的研究、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的研究等內容。藝術設計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論——中外設計史、中外美術史等,專史專論——中外廣告史、中外服裝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設計史、工業設計史等。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包括:設計概論、藝術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方法學、設計文化學、設計美學、藝術美學、藝術心理學、設計藝術原理等。設計批評是對與設計相關的對象的評價和判斷。藝術設計實踐理論是針對每一門具體設計專業的專業理論,這種理論不是簡單的對技法和工藝的概述,而是對技法和工藝一般規律的總結,是對技法和工藝本質及外延的研究。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綜合性的、交叉邊緣學科,其知識體系涵蓋了哲學、美學、藝術學、心理學、社會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因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開設,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指導學生設計實踐的重要途徑。
2.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①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李硯祖先生認為藝術設計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①諸葛凱先生也認為藝術設計的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的藝術”。②從以上的觀點中可以分析出藝術設計的兩大要素:“造物”體現的科學精神,造物之“美”蘊含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藝術設計實用功能性決定了它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原理進行造物,因而科學精神是藝術設計的內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價值的維護、追求,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珍視。藝術設計具有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體現了其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視。若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藝術設計中、滲透到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中,需要合理解決科技發展與文化心理之間的矛盾,需要學習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需要研究歷史、哲學、美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民俗學等相關內容。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體系涵蓋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方方面面,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樹立、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是使藝術設計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重要渠道。
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當今時代,一方面人們對藝術設計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越來越多樣,另一方面,藝術設計已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多種風格與流派并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若想設計出既符合大眾需要又與眾不同的藝術作品,需要的是創新精神。創新需要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藝術設計理論包含藝術設計史知識、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知識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而豐富,所以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理論修養的根本途徑。
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培養技術工人,而是培養具有理論修養,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藝術設計教育不應只傳授技法、技能,同時也應傳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藝術設計創新的本質、內涵),重在授之以“漁”而非“魚”。 藝術設計理論揭示藝術設計的客觀運行規律、總結藝術設計現象背后的本質,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指導設計實踐的基礎。
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現狀
1.對待藝術設計理論不夠重視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師,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認為理論可有可無。這與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開。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學生更偏愛能夠迅速帶來設計成果的設計實踐課,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相對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設計成果,較少受到學生的喜歡、重視。事實上,沒有藝術理論知識做支撐的藝術設計作品,不過是沒有靈魂的視覺元素的簡單組合。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僅僅教會學生能創作成果,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創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規律和內涵等本質性的東西。藝術設計實踐課程是教學的顯性課程,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培養的是設計師的氣質、創造意識和設計的綜合素質,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應加強學生的理論意識。同時,教師的藝術設計理論意識也有待提高。教師在進行藝術設計實踐課程的教學時,可用相關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授技的同時,也要傳“道”,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視。
2.藝術設計理論課程設置不大科學
目前高校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理論課程開設參差不齊,有的高校只開設了設計史、設計概論和中國工藝美術史。科學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應該包括:基礎理論課,如設計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美學、設計方法學等;藝術設計史論課,包括通史通論(如中外設計史)和專史專論(如工業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相關的設計批評課程和藝術設計實踐理論課程等。
3.授課方法單調
傳統的藝術設計理論課一般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教學效果較差。現在多媒體引入教學,但是教學方式依然是灌輸式的,多媒體成了第二黑板。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因為理論課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課,聽課人數眾多,限制了互動式、靈活式教學手段的實施。另外,多媒體教學依然局限于狹小的教室空間,學生缺乏消化理論知識的身臨其境的客觀環境條件。
三、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因此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對教師綜合素養的要求就相當高。不僅僅是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也同樣要具備。由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必須緊密聯系設計實踐,所以對教師的要求就是雙重的:既要懂設計理論知識,又要會從事設計實踐活動。專職的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在專心研究、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相關的藝術設計實踐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藝術設計理論研究的本質問題,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專職的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在掌握和教授設計技能、技法的同時,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不僅僅包括設計實踐課的專業理論,也包括基礎理論、藝術設計史論及設計批評等。教師隊伍是培養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師的全面發展,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師素質、建設教師隊伍是教育的大計。
2.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帶有較強的主觀性,所以理論課教學在形式上要更為開放與自由,使學生由以前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不應只局限于教室范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針對現成作品進行理論講解和分析;也可以針對某一藝術設計理論觀點,進行課堂辯論或討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為理論而理論,藝術設計理論知識要和藝術設計實踐緊密結合,要提煉出設計觀、美學思想及其對現代設計實踐的影響與實用價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理論課程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最終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寫論文或閉卷筆試。寫論文并不能檢驗學生真正的學習效果,因為歷年來的學生論文抄襲現象較嚴重,很多學生的論文都沒有實質性內容;試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學生的死記硬背能力。所以藝術設計理論課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論文加設計作品或試題加設計作品的方式來考核。論文加設計作品,是在寫論文的同時,要學生根據所寫論文的論點,設計出能反映論點思想或與論點思想相關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論文后面;試題加設計作品,就是把傳統的題型變化一下,把純文字型的試題,改為根據已知理論來設計相應作品的畫圖題或者是分析圖片作品的分析題。這樣,才能真正考核出學生理解、分析、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運用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價值。
結語
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綜合素質的培養,而綜合素質中很大一塊是藝術設計理論修養。設計師不可能都是設計理論家,但只要是在專業設計上有一定成就的設計師,就一定是具備相當理論素養的人。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應拋棄重技能、輕理論的思想,應加強對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重視和投入。
注釋:
①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13.
②諸葛鎧.圖案設計原理[M].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65.
參考文獻:
[1]曾小紅.高等學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初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