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50: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經濟碩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農業經濟學是以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民經濟行為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社會學科。雖然古代中國和歐洲都出現過一些農業經濟思想,但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則是伴隨著農業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逐步形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演變,農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在不斷調整,與此同時,農業經濟學科的培養目標也在發生相應變化。早期農業經濟學主要關注農業生產狀況、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農業生產的區位配置等問題,從20世紀早期開始,農業經濟學開始關注農場經營管理如農場主如何調整生產方式以獲得最大利潤問題,這個階段農業經濟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大量優秀的、懂得農場經營管理的農場主。在經濟起飛階段,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承擔的主要功能是為城市產業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農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轉變到以農業政策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價格上漲,通過榨取農業資本以促進非農產業擴張(于曉華、郭佩,2015)。在“食物問題”解決之后,農業又面臨城鄉收入擴大的“貧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農業經濟學科培養出大量農業政策研究人才。進一步,當城市化、工業化結束之后,如何減少農業政策對市場扭曲,同時調整農業經營方式,拓展農業環境生態、文化傳承、教育等功能成為政府面臨的新問題,即“農業調整問題”(YuandZhao,2009)。在這一階段,市場對農業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農企業對農業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農業經濟學科的培養目標開始向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傾斜(周應恒、盧凌霄,2009)。當前中國正處在通過各種政策補貼解決農民收入過低的“貧困問題”階段,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進一步推進,未來農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會持續下降;隨著城鄉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完善,農村貧困問題逐步解決,如何調整農業生產功能,緩解政策對市場的扭曲,減少政府財政支農負擔必將成為農業經濟學科新的研究重點。研究對象和重點的改變要求學科的培養方案進行相應調整,否則必然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而趨于萎縮。當前中國的農經學科正面臨關鍵的歷史轉折點,而歐洲的農業已經進入最后的產業調整階段,農經學科也經歷了大量的調整重組過程,通過研究他們農經學科的培養,有助于幫助我們設定農經學科的改革方向,緩解學科發展與市場需求的脫節,提高學生的就業情況。有鑒于此,本文首先總結當前我國農經學科的特點與挑戰,之后以德國幾所開設農經學科點的大學為例,簡要介紹德國農經學科專業與課程設置以及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方案,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農經學科改革提供借鑒。
一、當前我國農經學科培養模式與挑戰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農業經濟學學科培養模式依然以為政府相關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機構輸送政策分析執行人才為目標,培養內容與方法也注重宏觀政策問題、忽視具體農業經營、農產品市場營銷、農產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農業信息化等市場亟需人才,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熟悉體制和政策等宏觀問題,但管理實務和操作技能極為缺乏(毛迎春、黃祖輝,2006)。相應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關注勞動力、土地制度、糧食安全等宏觀問題,而對農場經營、農產品營銷、食品消費等具體現實問題不太關心(馮開文等,2014)。受培養模式的限制,當前我國農經學科面臨日益嚴重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農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不斷萎縮,市場對以擅長農業政策分析的農業經濟學畢業生需求不斷下滑,相關專業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由此導致農經專業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斷下降(于曉華、郭佩,2015)。其次,傳統農業經濟學研究對象正不斷被經濟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等顯學擠壓(張露等,2016),而這些學科擁有更完善的培養模式和更廣的就業市場,農經學科缺乏特色,喪失競爭力。
二、市場導向的專業與課程設置
德國是一個高度市場化工業化的國家,農業GDP占GDP總量不足1%(國家統計局,2016)。由于農業在經濟中比重太小,傳統以政策研究為中心的學科設置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相關大學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專業與課程設置。例如,隨著收入的增長,居民對奶制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基爾大學據此設置了牛奶生產專業,開設奶制品生產、銷售以及產業鏈管理等相關課程;歐洲居民對養馬以及賽馬運動尤為熱衷,針對這一需求,哥廷根大學在農學院下面設置了馬學,除了教授馬匹飼養之外,還開設賽馬運動以及體育經濟等相關課程。此外,狹義農業雖然不斷萎縮,但與之相關的食品加工、銷售、餐飲產業、農業資源管理、棉紡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經濟產業則蓬勃發展。部分大學針對這些新興產業開設了食品經濟、農業可持續發展、生物經濟等新興專業與課程。從課程設置角度來看,德國農業學科課程設置安排非常廣泛,不僅有農業經濟、國民經濟、食品經濟等專業課程,還需要了解企業管理、社會學、法律等相關課程。由于德國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個人興趣自主選擇各種課程。
三、德國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培養方案
德國授予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的學校較少,最為知名的是以農業科學為主的霍恩海姆大學(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來我們以該大學的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培養方案為例來了解德國的情況。霍恩海姆大學的農業經濟學碩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課的碩士項目,學習時間4個學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學碩士學位(MasterofScience)。該項目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課程(compulsorymodules)與半選修課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學習,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選修課程(electivemodules)與論文寫作。必修課程包括農業與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應用計量經濟學(AppliedEconometrics)、環境與資源經濟學(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農場系統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等五門課程;另外,學生還可以從農業發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國際農業貿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糧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選修課程里面選擇一些課程。除了課堂學習外,學生還要求參與上機操作、小組討論、學術研討會以及案例分析等訓練。第二個學年學生依然要從一系列課程中選修10門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農業經濟學教育,并保證學生能夠獲得與意向工作相關的訓練。碩士導師會對學生的選課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議。根據每個學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學年還必須完成碩士論文的寫作。該碩士項目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視角、跨學科分析復雜系統、交流、談判、促進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就業領域包括政府部門、NGO、國際組織、以及私人企業,具體目標職位包括農業產業的上下游、食品產業鏈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農部門、國家與國際涉農組織、研究與教學機構。
四、德國農業經濟學博士的培養方案
德國能夠授予農業經濟學博士的學校較少,一共只有十幾個,2005年德國開設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幾所大學聯合成立了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項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簡稱PAE項目),聯合為農業與食品經濟學的博士生提供培訓。這個項目通過大學聯合開設課程,制定統一的學位要求,組織對相關理論與方法的系統學習來提高農經專業博士生的教育質量與效率。此后相關學校陸續加入該項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學、波恩大學、哥廷根大學等13所大學和研究所參與該項目,基本涵蓋德國境內以奧地利所有能夠授于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接下來我們將以PAE項目為代表介紹德國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培養方案。PAE項目的博士培養要求至少修滿30個學分,每個學分相當于30個小時的學習。具體學分主要通過三個模塊構成:理論方法模塊18個學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軟技術模塊6個學分(Softskills),學術研討會模塊6個學分(Colloquia)。其中理論方法模塊又包括理論(Theory)、實證(Empirics)、專業課程(Focustopics)三個部分,理論與實證至少需要各自修滿6個學分。具體每個模塊課程的選擇由博士生與自己導師商量決定。課程的開設由各大學相關專業教授自行組織,通過統一的選課網站向所有13所大學和研究所農經博士生開放,學生注冊登記之后會收到授課老師的郵件通知具體上課時間和地點。由于課程由不同大學開設,所以上課地點分布在13所大學,這給全德國農經專業博士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具體課程的設置根據教授的情況會有所變化,以2016年為例,當前一共開設有家庭行為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經濟數學等9門理論課程,農業與食品經濟時間序列分析、生產率與生產效率分析、高級計量經濟學等15門實證課程,農業部分技術與創新、高級供應鏈管理、農業與資源經濟學中的建模模型等6門專業課程。軟技術模塊主要包括農業經濟學學術論文寫作等相關課程。學術研討會模塊則取決于不同學校,以哥廷根大學為例,農業經濟學博士畢業要求至少參加18次學術研討會,并做3次學術報告。每次學術研討會都要提供一份證明,由導師簽字;學術報告則需要事先向學院提出申請,由學院安排時間地點并公告,屆時需要邀請導師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點評。修滿30個學分之后方能申請進行博士答辯,答辯論文需首先提交學院,自己負責聯系包括導師在內的3個答辯委員會成員,論文會首先由交給三個評審委員評審,評審委員寫好意見之后交給學院密封,答辯前一周告知申請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見做好答辯準備,答辯時三個委員會以提交的評審意見為基礎提出問題,要求博士生現場辯解。整個答辯持續1個半小時左右。答辯結束后答辯委員開閉門會議討論答辯結果并給出等級,當前的等級包括五個:完美(0分),非常優秀(1—1.5分),優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總結
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發生變化,農業經濟學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市場需求。本文通過比較分析中國與德國農業經濟學學科課程與專業設置以及研究生培養方案,為我國的農經學科改革提供參考。德國經驗表明,食品經濟、生物經濟、農村可持續發展等必將成為農業經濟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農經學科的人才培養也應該適應市場需求,培養涉農企業經營管理、食品市場營銷、產業鏈管理等相關的領域人才。
參考文獻:
[1]Yu,X.andZhao,G.:Chines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30years:aliteraturereview,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09,4(4):633-648.
[2]馮開文,原正軍,王任,李軍.改革以來的中國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村經濟》刊文視角的回瞰[J].中國農村經濟,2014,(12):77-89.
[3]毛迎春,黃祖輝.中國農業經濟與管理學科的發展與趨勢[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14-16.
[4]于曉華,郭沛.農業經濟學科危機及未來發展之路[J].中國農村經濟,2015,(8):89-96.
1.1研究方法
科學研究文獻包含了學科研究的最新熱點與動向,分析科學主題文獻有助于把握學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進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學知識圖譜(CiteSpaceIII),對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全面的統計與分析。科學知識圖譜能夠針對科學主題的發文作者、發文機構、關鍵詞等方面,進行學科網絡機構的生動可視化展示,其相關參數主要包括:①時間跨度(Timespan)、時間切片(SliceLength)、頻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設置;②節點(Node)、連接線(Link)、網絡密度(Density)、聚類指標(ModularityQ)的分析,③節點圓環大小、連接線、時間的識別。主要指標說明:①若聚類參數0.4≤ModularityQ≤0.8表明結果聚類程度較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結果聚類程度較高;②生成的可視化圖譜中,節點圓環的大小與分析對象出現頻次成正比關系;③節點圓環外層年輪寬度與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關系。
1.2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后稱CNKI),分步對CNKI數據庫中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檢索、收集。首先,關鍵詞為“休閑農業”,期刊來源類別為“核心期刊”、“CSSCI”,時間跨度為2000~2014年,對已發表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得到457條記錄。其次,以博、碩士論文為主要來源,時間跨度為2004~2014年,檢索經清洗后得到博、碩論文228篇。再次,增加“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家樂”等五個關鍵詞進行補充檢索,共得期刊論文1298條記錄。最終,經過辨別、整理、去重,刪除會議紀錄、報道、無作者等,得休閑農業期刊文獻1062條文獻,以此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樣本。
2結果與分析
2.1研究概況
研究成果方面,休閑農業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現快速、穩定增長趨勢,從2000年的15條,到最高峰2010年184條;前期主要以休閑農業理論基礎、概念定義等方面探討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現爆發式發展,其中以2013年為最,博碩論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單位則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代表。總之,休閑農業正逐漸成為國內農業與旅游研究的熱門領域。研究內容方面,休閑農業較多與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休閑旅游、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交叉研究,現有休閑農業研究成果本身則以規劃設計、對策性研究、發展模式等為主。
2.2研究結果
采用CiteSpace軟件,首先,以2000~2014年為時間跨度,以1年為時間切片長度,以“keywords”(關鍵詞)為網絡節點,選擇前50個關鍵詞為每個時間區間被引詞,以詞頻15次進行排序統計,得到174個連接點,288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191,生成可視化共被引網絡結構圖。其次,進行聚類分析,共得16個聚類,形成清晰的可視化的關鍵詞共被引聚類知識圖譜,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反映在節點的大小上,頻次越多,節點越大。從知識圖譜中可知,“鄉村旅游”頻次最高,其次是“都市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農家樂”等。取關鍵詞頻次15次以上,得到18個高頻關鍵詞進行排序。結合現有研究與關鍵詞知識圖譜可知,休閑農業的研究領域主要與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家樂、生態農業等領域聯系較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類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內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變量分析法、回歸分析法、層次分析法(AHP)、空間計量模型、雙鉆石模型、DEA(數據包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條件價值評估法)等;研究熱點主要有區域休閑農業、休閑農業資源評價、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利益相關者、游客滿意度、休閑農業規劃與設計、發展模式、休閑農業標準體系、體驗營銷、空間結構與布局、生態保護、農耕文化等方面。
3休閑農業熱點研究進展
休閑農業具有農業基本屬性,是農業經濟的一種,但同時又結合了農業計劃、農業建設、農業生產和農業部門經濟等多方面的內容,系統地繼承與發展了傳統的農業經濟,是農業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載體。本文重點論述休閑農業5個熱點研究進展。
3.1基礎理論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閑農業的概念進行過全面深入的探討,果雅靜等、牛君儀就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較有研究,牛君儀認為有農業展示、農事參與、生態旅游、民俗文化、農家生活體驗、農村度假娛樂等六種模式。王德剛則對世界旅游農業發展歷史進行梳理總結出世界農業旅游大致經歷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與創意農業三個歷程,高志強等則對休閑農業的產業特征及演化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張強等則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所促進的產業、資源、經濟、城鄉之間的融合進行闡述,而在宏觀層面,劉春香對我國觀光休閑農業發展有所研究。總之,休閑農業基礎理論研究已涉及休閑農業概念、定義、類型、模式、政策、行業標準、產業分析等多個方面內容,形成完備體系。
3.2區域性發展問題
唐蘇華等研究提出干旱區新綠洲五種休閑農業開發模式。郭利田、孫兆慧等、胡愛娟等對區域間的休閑農業合作與發展進行探討,齊永華等對我國城郊型農業的農業資源利用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趙玉榕主要以投資機制為主要切入點研究廈門借對臺優勢發展都市農業的政策建議,王樹進等、王曉峰等、朱華武等則運用空間計量相關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閑農業的空間布局與發展進行研究。就現存研究而言,區域性的休閑農業發展問題仍是休閑農業宏觀研究的熱點,主要以研究生論文研究為主。
3.3休閑農業旅游研究
游客滿意度方面,陳勝科等、苗紅等、趙仕紅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費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滿意度評價模型、實證研究等方面進行過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榮等采用情景變量法分析休閑農業游客的旅游行為進而指導休閑農場的科學管理與經營。旅游安全方面,陳水雄等對休閑農業的旅游安全進行過分析,提出海南構建休閑農業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的相關措施。旅游開發方面,周麗潔就湖南省休閑農業旅游市場進行過對策研究。鄉村旅游方面,王會娟、郭煥成等、楊載田等、耿品富等、張劍剛等則研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產品體系、發展創新與路徑、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此外,王穎暉對休閑農業的旅游服務創新進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總之,主要存在與旅游結合、產業協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滿意度、消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閑農業資源評價與開發
資源評價是休閑農業開發與設計的前提條件,阿布都熱合曼•哈力克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休閑農業資源評價構建了資源條件、開發條件、旅游條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評價模型并實證分析,黃志紅對休閑農業體驗價值建立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肖光明構建了包括7項評價要素、26項評價因子和具體等級的休閑農業質量等級評價體系,并針對休閑農業園區進行實證分析。而在大區域的休閑農業產業方面,孔慶書等對河北2011年12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進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劉軍等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發展基礎、協調能力、可持續能力等三大系統層的43個評價指標針對湖南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規劃設計類為主的產業實踐應用以碩士論文成果為主,而趙毅、鄒宏霞等就休閑農業的規劃、產品設計等有過研究。
3.5休閑農業與新農村建設
周彬等認為休閑農業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具有一致性,羅文斌等主要運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閑農業的社會居民經濟社會影響感知度。鐘平等、王圣軍、姬汝茂、張勝利等針對新農村建設與休閑農業發展關系進行過深入研究,較多以新農村建設的角度探討休閑農業的開發與發展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2-0028-02
農業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而農業知識產權在農業科技創新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研究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于提高浙江省農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完善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更好地利用農業高新技術、提高農民的收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浙江農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浙江取得了大批農業科技成果,農業知識產權對農業經濟效益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組織與農業技術體系,建成一批設備較為完善的農業科研實驗室,培養了一支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素質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農業科研隊伍。到2009年,全省已有農業科研院所54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24 836人,涵蓋農、林、水產等行業,形成了以省、市級科研院所和中央級專業研究單位等科研機構為主體的農業科研體系。但是,浙江省科技基礎條件和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科技投入特別是企業研發投入仍然不足,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和外向度比較低,產學研協同攻關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1]。根據浙江省農業廳網站(2009)的資料顯示,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科研院所數量不多,只有54所,農業園區基地只有67個,相對農村工業13 374這樣大的終端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農業推廣人員中,正副高級農業科技人員相對很少,大量的是初級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這個人員結構是不協調的,對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浙江農業知識產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政府有關部門對農業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政府部門領導市場經濟觀念明顯增強,但由于長期以來工業偏好思想的影響,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權對增強農業綜合能力和農業經濟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農業科技與農業經濟等重要領域的決策中未能充分考慮知識產權方面的內容,導致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對農業科技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調節和促進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2.侵犯農業知識產權現象還比較嚴重。由于知識產權觀念不強,許多經營者和管理者在知識產權活動中有意無意地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引起知識產權的糾紛案件。資料顯示,浙江省法院受理一審涉外、涉港澳臺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數量呈現大幅度上升趨勢,2003年至2007年五年時間就翻了5番。
3.對農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目前,在工商業領域,人們已經充分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但在農業生產領域,廣大農民群眾對知識產權還缺乏足夠的重視。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與公安司法保護部門的協調還有待加強。案件大部分來源于當事人的舉報,知識產權行政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主要處于被動執法狀態,通過司法程序審理的案件比例小,部分知識產權糾紛長時間得不到解決,這與浙江省每年發生亟待解決的大量知識產權侵權或糾紛案件的需求相差較遠[2]。
二、浙江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浙江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下面,我們來分析浙江農業知識產權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
1.政府在對農業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工作體系,與農業知識產權工作做得較好的省份相比相差較遠。浙江知識產權局擔負全省知識產權管理和執法雙重職能,機構雖已升格,但人員增編和事業經費增加等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未能形成完善的統一規劃、協調運作的行政管理體系,高層次農業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嚴重缺乏。
2.政府對農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激勵政策存在偏差。有資料顯示,1985年至 2005年 8月底 ,在浙江省的農業科研單位專利申請量為151件,授權量35件,專利所屬單位為省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所等。專利申請數量管理機制不健全,許多專利都由個人掌握,許多技術資料也掌握在個人手上,一旦技術的掌握人調動,或者技術資料私下擴散,國家、單位、個人的利益就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另外,缺乏具有經濟頭腦的人才,專利的申請和利用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致使科研成果大量流失。此外,缺乏公平的中介機構,也是造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工作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3]。浙江注冊農業或涉農商標的主要是農業企業和經濟發達的市、縣的有關農業團體組織,落后地區商標意識還比較淡薄。尤其是農業商標,重注冊輕使用輕管理的現象還普遍存在,致使很多農業商標難以快速成長為名牌,更不用說成為馳名品牌。
三、推進浙江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建議
1.加強對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教育與培訓
相對于工商業來說,農業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的維權意識比較淡薄,義務主體素質不高[4]。在傳統的意識觀念中,很難將知識產權與農業掛鉤。而農業知識產權的義務主體大多是農業生產者(農民占多數),對知識產權的理解受自身素質和傳統農業產業體制的制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就更為淡漠。因此,必須加大《專利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商標法》等相關法規的宣傳力度,使農業科研單位尤其是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實施農業知識產權戰略,提高權利、義務主體的權利意識和法制觀念,促使他們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并能內生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需求,自覺地履行保護義務。
2.制定重視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激勵機制
浙江省目前農業科技領域的激勵機制,主要是通過各級政府、各系統部門和農業科研單位設立的獎勵制度體現。這種評價制度,由于行政性與部門性分割而非體系化,水平標準有很大的相對性,特別是評價取向缺乏市場經濟的內涵和效應。因此,必須構建適合本省實際情況的科學的完善的農業科技成果市場化的價位評價體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運行的激勵機制。要科學地界定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依法規范科研人員在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活動中所應當享有的合法權益,激勵和保障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農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要合理調整與平衡農業技術成果轉化中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為農業技術發明與創新成果的及時轉化和獲得最大的轉化效益提供依據和保障。
3.建立健全農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首先,在現行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下,發明和技術成果要獲得國家法律保護,必須經過相應法定程序。而獲得專利權必須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要求,獲得動植物新品種權也必須符合法定的技術條件。獲得了知識產權后就有了國家法律保護下的排他獨占權,可獨占一方市場,從而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5]。農業科研單位要抓緊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根據農業知識產權本身的特點,建立起適應其發展需要的管理制度,將其納入總體科研管理體系中。各級農業科研管理機構有必要積極引導、協調,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要對本地區的一定時期的重點科研項目和重大專項科研項目進行科學規劃,并對科研項目可能產生創新性技術進行分析和評估,對符合專利條件的科研成果督促發明人及時申請專利。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計劃和農業成果管理等各項管理工作中的知識產權內涵,正確處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以提升和加強農業科研單位科技知識產權的管理水平。
其次,把知識產權管理納入科研計劃管理的全過程。一是在立項前對課題進行必要的知識產權狀況分析和評估,充分利用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力爭選準“起點高的課題”,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究;二是在項目管理中把知識產權的產出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不僅把課題獲獎成果和論文作為主要考核指標,而且考慮品種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產出量;三是在項目管理中根據知識產權狀態及時調整項目的技術路線,避免作“無效勞動”;四是對引進技術項目在立項前要進行知識產權法律狀況綜合分析。
最后,要把知識產權管理納入到單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研究開發項目的主要承擔人員,在項目尚未完成或知識產權尚未申請保護前要求離職、辭職等,可能泄漏項目所涉及的技術秘密的,可在簽訂技術秘密保密協議后予以批準;職工因退休、離職、辭職等原因離開工作崗位前,必須對其業務工作和知識產權進行移交和說明,填寫《工作移交清單及說明表》;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應注意被引進人員持有的知識產權狀況,防止被引進人員持有原單位的知識產權而發生侵權現象。
參考文獻:
[1] 樓洪興,端木斌,鄭紀慈,駱少嘉. 浙江農業科研單位知識產權保護現狀與對策建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6,(3):73-78.
[2] 朱玉春.加入WTO后我國農業知識產權管理對策[Z].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2004.
關鍵詞:農產品 物流成本控制 組織模式
農產品物流是全社會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物流對于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農業產品質量的保證和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和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國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已經被正式提上日程并且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劉艷靖,2010)。
物流成本與組織模式
(一)物流成本的內涵
農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農產品物流成本所占比重比較大,而且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加工企業卻經常忽視農產品物流成本的核算。而對農產品物流成本的概念以及內涵進行準確的界定是農產品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
物流成本的概念是1956年由美國的Lewis,Culhton以及Steel等3位學者在研究航空運輸在物資配送中的作用時提出的。他們認為,物流成本可以被分解為固定物流成本和變動物流成本。三人提出物流總成本概念,把總成本定位于包括實現物流需求所必需的全部支出。
(二)組織模式與物流成本的關系
企業物流控制的主體是企業物流管理的組織和機構,客體是企業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物流成本。要從整體上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一個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組織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主體系統、物流作業系統以及物流信息系統是經過一系列的相互調整、彼此配合,通過從運輸到配送等物流各環節的信息傳遞,通過在微觀物流運作主體之間建立的聯系,把以上各部分組成一個有機整體,這就構成了農產品物流運作系統。在該運作系統中,各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提高效率、發揮最大的潛能,需要一個主體起主導作用,否則將無法優化物流模式,不能發揮系統應有的作用,不能夠較好地發揮其物流價值。
而在實際農產品物流過程中,成本決定著物流系統哪個主體將會起主導作用,決定著農產品物流的優化方向。這是因為物流成本和物流時間之間關系密切,物流成本的加大大部分是由于物流中間環節過多導致的物流時間延長所造成的,而物流時間的長短有大部分由主導主體決定。因此,提高農產品物流的績效需要從縮短可控物流時間、減少物流中間環節著手來減少農產品由于運輸、批發和配送所造成的損耗;同時,可控物流時間的降低也能縮短農產品物流過程中使用“冷鏈”物流系統的時間,從而降低物流成本。而這點是由物流組織模式所決定的(朱鸝、張平,2004)。
我國農產品物流組織模式分析
(一)行業協會主導模式
行業協會主導模式與批發市場主導模式相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行業協會代替面向生產領域的中間商的目的和發揮相應作用,并且能夠參與到批發市場中交易市場的建設中來。因此,以行業協會、批發市場為中心的模式可以形成農產品物流的的有機整體,環環緊密聯系,進而提高農產品的物流效率。于加工企業、大型連鎖超市以及農貿市場的批發商來說,這種模式解決了原料來源不穩定等難題,使得公司可以擁有一部分穩定的原料來源,提高了公司的資源控制能力以及生產穩定性。同時,也為農戶銷售農產品找到了相對穩定的渠道,提高了下游相關企業對農產品質量的控制力度。
(二)農產品物流園區主導模式
農產品物流園區發展模式是根據農產品物流活動集約化、一體化的構想提出并建立的。物流不但包括信息流、商流、資金流以及物流四個基本環節,還包括物流加工、包裝、倉儲以及分銷等諸多物流活動,更應該包括改善以及提高物流水平的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基于此,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集散功能以及農產品中介組織的集約功能,建設建立農產品物流園區,實現農產品物流的集約化、一體化和規模化是實現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郭麗華、張明玉,2006)。
農產品物流園區實際上是一個在農產品物流銜接地形成的具有綜合物流功能的空間集聚體以及結點。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提供多種物流服務以及物流設施,具有這類服務的不同類型的農產品物流企業集中于此發揮集聚效應。這些企業按照專業化的原則組織農產品的物流活動,依靠彼此之間形成的整體優勢以及互補優勢,具有一定的綜合效應以及規模效應,實現了農產品物流的一體化、集約化發展。可以看出,農產品物流園區實現的這種一體化和集約化還具有在產業集群上的規模化,在存儲、運輸、加工、裝卸、信管以及中介等領域實現了有機結合和集成,從而在農業物流園區內形成了一個社會化的高效率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王新利,2003)。
(三)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
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源自日本的市場外流通模式。市場外流通是指繞過批發市場,通過超級市場實行產、銷一體化,減少了流通環節,從而形成了較低價格的一種交易方式。農產品超市的建立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借鑒其它省市的經驗,建立由現在的農村供銷合作社的各個經營網點改造成的連鎖小超市;第二,鼓勵城鎮中的大型超市到農村中去開設超市,建立新型農村農產品物流網絡系統。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除在產地超市向農村居民出售各類農產品外,還要及時收購產地的各種農產品,然后通過超市建立的強大的配送網絡把農產品配送到銷地各超市。
(四)第三方物流模式
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繁榮,農業生產實現了進一步分工,從而出現了專門從事農產品儲運以及流通加工的各類中間組織,這類中間組織不涉及直接的農產品生產與銷售,主要承擔農產品物流的功能,即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物流運作狀態,將是未來農產品物流運作的一個發展方向(張宇,2009)。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較大的行業競爭力,這是因為其組織結構清晰,能夠將諸多物流計劃以及運作的功能歸類到同一個權力和責任下,實現了對所有的農產品運輸以及儲存的戰略管理,能夠產生更大的效益和利益。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物流企業的橫向支持部門以及縱向的運作部門被建設成矩陣形式,這種設計可以實現各相關部門在運作環節上的直接溝通交流,使得物流活動能夠更加專業化地進行計劃、組織和協調,實現客戶以及數據庫的共享,而物流服務網絡的建立可以為地區之間物流提供各類綜合服務。雖然目前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發展還不完善,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依然作為其運營主體,加工、配送以及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還不成熟完善,在管理水平、人才培養、信息共享以及專業化等服務上存在諸多問題。
上述幾種農產品物流系統模式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農產品物流模式會隨著不同類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市場條件的改變將會產生不同類型的主導模式,一成不變的模式是不存在的,而只有最優和最適合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其次,這幾類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與之相配套的物流作業系統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要想發揮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效率和作用,除了加大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以及信息處理設施的大量投資,還要完善農產品物流制度和法規,以及需要政府為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左娜,2009)。
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設計
現代農產品物流是以市場為導向,為了滿足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消費者的要求并且同時與供應鏈管理緊密結合而形成的新型農產品物流體系(劉艷靖,2010)。本文從農產品供應鏈的角度,以農產品物流的綜合模式為研究對象,對現代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進行設計和完善(譚濤,2004)。
(一)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利益分配機制
利益機制是指企業(組織)及其成員從維護自身的利益出發,對企業(組織)外部環境中各種經濟現象及其變動的反應以及企業(組織)中不同成員的行為之間的相互依存、制約以及影響方式。在實現供應鏈中各個主體的利益目標的同時,還要實現系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看出,利益機制首先是一個系統,其目標對象是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各個參與主體。從該角度講,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中的利益分配機制就是指物流主體間的利益目標一致,利益分配合理,而且共同追求整個配送系統的利益最大化。
(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的約束機制
農產品供應鏈要真正發揮作用,就需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有一套良好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作為保障。根據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合作主體之間的利益連接關系,農產品供應鏈運行的約束機制一般可分為三部分:市場約束機制、交易成本內部化以及合同約束機制(劉曉紅,2005)。
市場約束機制。農產品加工企業(組織)根據市場需求與農戶進行農產品交易。根據市場的運行進行調節,農產品價格隨行入市,交易雙方沒有利益紐帶關系,僅是相互獨立的利益主體。這樣一種結果,必然導致在農產品的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農戶的利益損失比較嚴重,從而影響到整條農產品供應鏈的順利運行。
交易成本的內部化。交易成本的內部化作為一種“組織安排”,實際上是外部成本的內部化,根據這種組織安排可以實現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的減少,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增強各個合作主體之間的緊密聯系程度。
合同的約束機制。合同約束機制作為一種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普遍采用的產業鏈運轉的約束機制,可以保證加工企業與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農戶之間合作關系的穩定,利用違約金,保護價格等多種條款對合同進行完善,穩定契約。
(三)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抵御機制
針對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還需要建立農戶風險預警機構,借助專業人員分析某一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確定其風險等級并進行信息,化解農戶有限的信息加工分析能力的困局,當然也要提高農戶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的重視程度。雖然農戶自身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對有限,但是農戶對風險預警信息的信任程度將影響到預警信息的利用效果從而及時處置風險。農產品供應鏈農戶風險預警機構的構成應是多元的,其中,政府、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主體,多元的機構構成能夠提高農戶風險預警信息的可獲得性(賀峰,2006)。
當然,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它將隨著物流基礎設施、農產品產銷以及加工等情況而發生變化。因此,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興建、農產品產銷量的變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農產品物流園區和批發市場的建設等,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也將隨之變化。
參考文獻:
1.劉艷靖.河北省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2.朱鸝,張平.降低物流成本的組織模式的選擇[J].軟科學,2004(4)
3.牛霞,安玉發.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職能、作用及制度基礎[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1)
4.郭麗華,張明玉.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系統模型分析[J].經濟問題,2006(6)
5.王新利.試論農業產業化發展與農村物流體系的建立[J].農業經濟問題,2003(4)
6.張宇.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優化模式及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9
7.左娜.基于“直采”的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9
一、前言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保險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減貧、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從建體系、抓重點、求創新、強基礎四個層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并提出要持續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增加農保險種、有效提升覆蓋面,科學確定保費補貼機制,增加財政補貼種類,探索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保險,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甘肅省作為脫貧攻堅難度較大的省份,2020年已如期完成脫貧摘帽,但仍然要把鞏固脫貧成果、防范返貧惡化作為重點工作。因此,加強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研究,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一)農業保險覆蓋情況
近年來,甘肅省農業保險整體發展情況良好,各項指標穩步上升,覆蓋率逐年增加。保費收入從2013年的5.73億增長到2020年的19.13億;保費賠付額從2013年的3.07億增加到2020年的15.72億;賠付率從2013年的53.56%增加到2020年的79.68%;保險密度從2013年的37.06元提高到2020年的131.52元;保險深度從2013年的0.095%增加到2020年的0.219%。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三年甘肅省累計簽單保費44.5億元,共賠付28.3億元,其中直接受益農戶301.5萬戶次,有力支持了農戶的穩定增收和特色產業的良好發展。但據甘肅省2020年農戶參保戶數計劃表顯示,全省申報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村居民7203939人、1830158戶,[1]僅占全年農村居民20460133人、5055097戶的35.21%和36.20%,也反映出甘肅省農業保險的普及率還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二)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農業保險因農業的弱質性而具有收益外部性、高風險性、高賠付率、高技術要求等特點,被界定為半公共商品,世界各國對其發展也都采用“市場+政府”“自愿+強制”的雙向引導。我國自2004年試行“有政府補貼的商業化農業保險”,2007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在全國范圍推行。甘肅省農業保險亦采取“市場+政府”的經營模式,即委托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人保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國壽財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黃河財險等12家保險公司都擔負著甘肅省農業保險業務的經營,并且“每縣經辦機構原則上2家,不超過3家”,經辦期限3年,通過競爭性磋商等簡易程序確定服務地區,進而與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推進農業保險防災減災、助力農業災后恢復生產。在中央保費補貼支持下,2007年開始逐步推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如2007年在甘州、安定等地試點能繁母豬險種,2008年試辦奶牛保險,2010年試辦玉米制種保險,2012年在天水、慶陽、平涼等地開辦森林保險等;同時,也開發了啤酒花、藏羚羊、牦牛、青稞、馬鈴薯、中藥材等甘肅農業特色險種。目前,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已多達105個,覆蓋羊、牛、薯、藥、果、蔬六大主導產業[3]。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具有時空差異的資源稟賦結構導致甘肅省鄉村發展的差異化分布,也使農業保險發展兼具背景性的共性問題與特性問題。
(一)甘肅省經濟水平落后制約了農業保險發展
農業保險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有充足的保險保障資金,該資金一部分來自保費收入,一部分來自投資收入。目前,為引導和支持農民參加農業保險,通常由政府財政為投保農戶提供保費補貼,這就意味著地方經濟水平好壞直接影響農業保險發展水平。對甘肅省而言,近年來,經濟總量逐年上升,但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較大,長期以來經濟體量位居全國末端梯隊。2020年,全省GDP實現9016.7億元,實際增速3.9%,總量僅高于海南、寧夏、青海、四省區;全省人均GDP約3.41萬元,不及全國同期人均GDP水平一半。與此對應,全省財政收入亦有限,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4.5億元,僅為廣東省的6.77%、浙江省的12.07%。實體經濟發展的落后,使得投入農業保險的財政資金不夠充足,嚴重制約了全省農業保險的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落后意味著農民收入低,限制了農業保險購買積極性。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甘肅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4.3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了7.4%,但僅占全國平均水平17131元的六成,居全國各省排名最低位次。這種農村居民的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加上靠天吃飯的傳統觀念過于濃厚,對農業保險認知不充分,致使農村居民主動投保意識弱,直接影響農業保險的發展。
(二)農業保險供給力度有待增強
農業保險屬于政策性保險,國家旨在保護糧食安全和農業經濟發展,但農業產業固有的低收益、高風險、高賠付率使農業保險盈利性較差,與保險公司的商業逐利目標矛盾。為此,國家自2010年起推出多項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如2010年5月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聯合下發《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對保險公司為種、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比例減計收入;保險機構從事農牧保險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免征營業稅及后續對應的增值稅。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在2017年財政部的《關于延續支持農村金融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延期至2019年底。此外,還允許經營政府給予保費補貼農業險種的保險公司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巨災風險準備金,具體按補貼保險保費收入的25%計提。甘肅省貫徹執行,即使這樣,農業保險的高風險成本和低保費收入下的優惠政策之比仍不及盈利效應,甘肅省還是農業自然災害頻發地區,農保賠付率更高一些。這些明顯抑制了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發展建設的積極性,整個市場政府主導力量明顯,市場自發調節力度弱。與此同時,省內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導致承保農作物的方位、面積等數據不準確,農業指標監測設施不完善,不利于承保工作的進行。各保險公司針對農業保險特色產品的開發創新力度也不足。目前,甘肅省農業保險覆蓋了包含主糧作物、藏系養殖、森林在內的主要農產品,以及包含果樹經濟作物、特色養殖、蔬菜種植等在內的特色種養殖產品,但大多保險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缺少市場競爭。同時,隨著新型經營主體和特色經濟林果類產品種植規模的增加,逐步開展了針對蘋果、玉米的“保險+期貨”試點,增開高原夏菜、羊肚菌、枸杞、李廣杏、茶樹、湖羊、絨山羊、黑山羊等11類品種的天氣、價格指數保險;以及紅花椒、核桃、油橄欖、藜麥、金銀花、設施蔬菜、中藥材等9類產品的收入保險。這些創新型險種總計20余種,僅占全部農業保險品種的18%,并且很多尚處于試點環節,未大規模推行,創新力度明顯不足,理賠標準和理賠方式上的較大差異也影響了相關產品的信服度與普及率。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多,規模種養殖大戶越來越多的對理賠提出高要求,傳統的成本保險已經無法滿足農戶化解風險的需求。與現有物價匹配的產值保險、收入保險成為主要需求,但現有產品表面創新多、質變節點少,尚未涉及到深層改革,這些都從供給層面影響著甘肅省農業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對策
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背景為依托,要想獲得甘肅省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重點解決財政補貼、需求提升和供給增強三大問題。
(一)加快地區經濟發展,增強財政補貼力度
經濟有效增長是帶動農業保險良好發展的動力,而農業保險的良好發展又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因此,一方面,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甘肅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優勢,順應國家雙循環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發展契機,積極推動省內實體經濟的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同時優化財政資源統籌,增加對鄉村振興等重要領域的財政支出比例,確保并逐步提升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另一方面,提高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利用效率。作為經濟欠發達省區,甘肅對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依賴程度較高。2010-2019年,全省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均值僅為0.463%,而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均值卻達到1.658%,全省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比值從2010年的4.153倍增加到2019年的4.654倍。[4]財政部數據也顯示,2013-2018年,中央對甘肅省財政轉移支付總量(不包含稅收返還)從0.16萬億增加到0.2萬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已成為甘肅省財政支出的主要來源。以財政補貼為主的農業保險在甘肅省試點以來,中央、省級、市縣三級財政補貼比例分別約占40%、25%、15%,2007-2019年,累計政府保費補貼61.23億元,占保費收入的83%,其中,中央、省級、市縣級各自累計補貼額為25.66億元、21.69億元、13.89億元,[5]中央補貼是主要構成。2020年,全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9.13億元,按照“財政補貼資金計劃”,中央補貼3.49億元,省級補貼5.04億元,分別占保費收入的18.24%和26.35%。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在甘肅省加快經濟發展同時,資金缺口仍需中央政府補貼,因此,既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轉移補貼,還要提高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強資金使用監督,避免尋租、資金缺位錯位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用在最主要的地方。此外,一些特色性、經濟價值高的果蔬類農產品,農民投保需求受到地方財政壓力和省政府保險任務計劃限制,只能部分投保,保險覆蓋率較低,亟需財政補貼的持續增加。鄉村振興需要繼續推進“一縣一品”“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相關農業保險則因產品特色多處于創新試點環節,并由縣級財政主要補貼,而省內高貧困率意味著多數縣級政府地方財政有限,無法承擔高額保費補貼,保障規模有限;農民的低收入也制約了自繳保費比例不能太高,這就導致“全而弱”的惡性循環。從長遠發展來看,甘肅省農業保險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仍需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二)提升農民需求
提升農民需求是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根本。按照目前甘肅省農業保險中確定的中央補貼品種,除育肥豬實行“成本+目標價格”保險、由農戶承擔20%的保費以外,其他實行成本保險,農戶承擔保費占比5%-30%不等。其中,承擔比例最低的是公益林,農戶僅分攤5%;商品林分攤比例最高,需分攤30%;馬鈴薯、能繁母豬農戶分攤20%,玉米、棉花、冬小麥為15%,青稞、藏系羊、奶牛為10%。蘋果、中藥材、肉牛、肉羊、蔬菜、雞等省級補貼品種則區分農戶貧困程度,貧困戶承擔10%,非貧困戶承擔20%。與此同時,作為成本保險,相關補貼品種的保額根據開辦時的物化成本確定,從300元到10000元不等,費率從2%到6%不等。據統計,2007年,全省農戶自籌保費546萬元,占總保費收入13%;2019年,自籌保費33380萬元,占比20%;2007-2019年間,農戶累計自籌保費12.02億元,僅占保費收入的16.3%[6]。傳統補貼品種保額與現行物價增長速度的脫節,使農戶享受低費率同時,又認為成本投入和保險賠付之間有差距,尤其是設施投入大的高經濟價值農產品,更因保障程度不高而降低了農戶投保意愿。這就需要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脫貧的基礎上積極推行產業振興,提升農戶手工技能,增加穩定的從業工資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從而可持續地提高農戶可支配收入,在現有消費基礎上滿足農業保險費用開支的增長,從根源上緩解甘肅省農業保險投保率低的現狀。此外,還需加大農業保險宣傳力度,改善農戶傳統“認栽”觀念。在偏遠農村地區,保險普及力度并不樂觀,一些農戶只知道社保,對農業保險知之甚少。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的政策環境下,鄉村干部以及農業、保險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深入村社,積極開展農業保險普及宣講會,為農戶們講解農業保險的專業知識和理賠案例,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農戶意識到“以小換大”的風險防范重要性,了解農業保險的功能,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的順利開展,增強參保積極主動性。同時,利用“抖音”、“快手”等民間流行并易于接受的短視頻方式,找當地已參加農業保險并獲益的農戶做代言,多做產品介紹和優惠政策宣傳,從而提高農業保險投保率。
(三)提高保險公司供給積極性
1.繼續推行并落實財政部規定的有關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提升稅收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鼓勵并吸引保險公司主動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提供更多的農業保險服務,積極協助甘肅省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2.引入更完善的競爭機制,建立多元主體的農業保險市場。截至目前,甘肅省尚未有專業性的農業保險經營主體開展服務,農業保險由綜合性商業保險公司經營,并只占各經營主體業務的小部分,這就使服務專業性欠缺,在產品設計和費率厘定及條款制定上專業性不強,提供服務的積極性和質量也劣于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未來可以在提升經濟發展、確保并增加地方補貼的基礎上,吸引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來甘肅拓展業務,增加市場競爭力,提升服務質量。3.規范保險經營管理,提高理賠效率和精準度。《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地方政府要結合自身財政情況增加對農業保險的補貼,引導保險機構到農村基層網點,下沉服務重心,開拓新型農業保險產品試點范圍。因此,一是甘肅省政府要進一步結合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科學確定保費補貼機制,推動“以獎代補”政策的試點;二是現有從事農業保險的各家保險公司應加大對農險業務的重視,積極創新農業保險產品類型,增加對鄉村振興中“一村一品”的高經濟價值特色農產品保險保障,明確理賠范圍,做到精、準、細。在現有成本保險為主,試點產量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產值保險、“保險+期貨(權)”等產品形式的格局中,根據保障對象的特殊性,試點成熟后逐步推廣普及。三是提高理賠服務質量,及時賠付,增強保險信譽度,提升農戶投保熱情。四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農業保險的產品宣傳、開發創新,完善省內“互聯網+農業保險”的發展模式,推進農業保險承保的電子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19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計劃的通知
[2]甘肅省保險行業協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農業保險工作聯席會議[OL/ED].
[3]王曼麗.甘肅省政策性農業保險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肅農業大學碩士論文,第18頁;
[4]李永海、潘菊霞.甘肅省財政轉移支付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21(5):33-37;
關鍵詞: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學科;江西
中圖分類號:C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972(2009)05-0114-04
學科是高等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龍頭,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基本平臺,是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沒有一流學科,就沒有一流大學。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兩大重要學科,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是深刻反映了經濟與管理類人才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本研究擬以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建設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現狀及發展對策,這無論是對江西高校的發展,還是對江西經濟與管理英才的培養以及江西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意義與內涵
“最古老的行當,而最時興的職業”,這是陳岱孫先生對經濟與管理工作的定義。正在發生迅速而深刻變化的中國呼喚著眾多經濟類、管理類英才,而這又取決于高校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學科建設是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骨干力量。學科建設的目標在于提升學科水平和競爭力,而學術隊伍的科研水平、規模、結構和影響力是評價學科水平的重要標志。其中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者等領軍人物的數量,是評價學科隊伍水平的基礎指標。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研究生教育規模、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創新度、的數量和質量,全國優秀博士碩士論文等是評價學科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指標;科研成果的數量和層次是最能代表學科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這些也都可以作為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判斷標準。
弄清楚學科的劃分與界定以及經濟學與管理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學科的門類也不盡相同。我國現行的學科分類主要有三種:(1)
《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中的學科劃分,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對學科門類、二級類和相應專業的劃分,
(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關于學科的分類。本文采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劃分方法。依據該標準,學科門類分為12種,經濟學和管理學就是該分類方法下的兩個學科門類。其中,經濟學包括2個一級學科,16種學科、專業;管理學包括5個一級學科,14種學科、專業。
從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2009年許多大學按大類招生,即實行寬口徑、大類培養模式,這有利于學生奠定更堅實的經濟學、數學和英語的基礎,具備更強的發展潛力。此外,許多高校也都在實行經、管融合式的改革,從部分重點高校學院命名(例如經濟與管理學院)也可略見一斑。凡此種種,都顯示出經濟學、管理學交互融合的趨勢。
二、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和地位
1、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據統計,十五期間,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稱重點研究基地)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8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95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51項、在國外學術刊物上2413篇,人均在CSSCI期刊上6篇、以基地名義出版的學術專著人均兩部。因此,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管理學)重點研究基地名稱及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地區在該學科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
從區域分布來看(見表1),重點研究基地70%以上都集中在東部地區高校,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具體就管理學而言,東部地區高校占了六個。中部地區僅有一個,西部地區為零。就經濟學而言,東部所占比例仍然占絕對優勢;中部為四個,其中包括南昌大學的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區有四個。
不難看出,中部地區人文社科總體實力,明顯低于東部地區,略高于西部地區;人文社科領域內,中部地區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實力相對更弱,基本與西部地區持平,這與中西部地區亟需經濟學、管理學人才現狀極不相符。
具體就江西而言,在中部八個省份中,共有一個管理學重點基地,四個經濟學重點基地,武漢大學和吉林大學各占兩個,南昌大學一個,即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這意味著,江西僅在研究中部經濟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2、國家重點學科
由于在學科方向、學術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條件建設等方面,國家重點學科都具有風向標意義。因此,國家重點學科的數量及學科門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衡量高校和地區學科影響力的重要指標。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由于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于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也不失參考意義,我們以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為指標度量各省份的學科地位和影響力。
從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來看,位于中部地區的高校有六個,分別為:武漢大學(排名第7位,46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8位、45個)、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第12位,40個)、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16位,37個)、中南大學(排名第18位、33個)、吉林大學(排名第19位、32個);位于西部地區的高校有兩個,為四川大學(排名第10位,43個)和西安交通大學(排名第16位、37個)。中部八省份除江西、山西、河南沒有外、其他各省都有,其中湖北還有兩所高校。
具體從經濟與管理重點學科來看(見表2),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理論經濟學東部高校有5所,中部僅為武漢大學一所;應用經濟學東部高校有4所,中西部均沒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東部高校有6所,中部高校有4所,分布在安徽、黑龍江和湖南(2所);工商管理東部高校有4所,中部沒有,西部僅有西安交通大學。可見,對中部地區而言,在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領域處于絕對劣勢,在理論經濟學和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尚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遺憾的是,目前江西均無緣于上述國家重點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全國甚至在中西部地區都處于一個急需進步的地位。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見表3),經濟學中,東部地區有20個,中部地區有六個,分為為華中科
技大學的西方經濟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財政學和金融學,武漢大學的金融學,湖南大學的國際貿易,吉林大學的數量經濟學;西部地區有七個。管理學中,東部地區有16個;中部地區有三個,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會計學,華中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與管理,武漢大學的社會保障;西部地區有三個。可見,中部地區在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社會保障以及農業經濟與管理等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只是,湖北、湖南、吉林等省的經濟與管理學科在中部地區處于前列,江西省在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上都沒有國家重點學科,這更凸顯了江西在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方面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3、博、碩士點數量及排名
博士點、碩士點數量是衡量經濟與管理學科地位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這里以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大文科為例進行說明(見表4)。江西高校現學位點名次在全國排名第23位,排在其后的8個省份除海南為東部地區外,其他均為西部省份。也就是說,江西在中部地區排在最后。從博士點數量看,江西省遠低于其他中部省份;碩士點數量比山西和安徽多,比其他省份都少。
總體來看,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整體實力較弱,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有限。從重點研究基地看,江西僅有一個,為南昌大學的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且頗具區域特色。然而從國家重點學科看,江西的重點研究基地并沒有相應經濟與管理重點學科的支持。大文科的博、碩士數量及學位點排名,江西更是處在中部地區的落后位置。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遠不能滿足江西經濟發展的要求。
三、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比較分析
省際之間的比較可以發現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不足.而省內之間的比較則有利于摸清家底,有針對性地進行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這里以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所列出的江西15所高校為例進行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以社科活動人員指標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三個學校社科活動人員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社科活動人員總數的44.5%。從發表學術論文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其論文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論文總數的50.5%。從研究發展經費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其經費總和占江西15所高校經費總額的60.3%。從課題總數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財經大學,其課題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課題總數的58.8%。也就是說,這三所學校人文社科資源及成果占了江西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是江西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心。
進一步從職稱結構上我們還可以發現,在江西15所高校中,江西財經大學無疑是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的大本營。從經濟學科講,江西財經大學正高、副高和講師分別占江西15所高校總數的比例依次為55.2%、44.7%和19.9%;從管理學科講,江西財經大學所占上述比例依次為36.2%、33.0%和36.9%。這意味著,在現有江西15所高校中,經濟學和管理學各層次學術隊伍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江西財經大學。
從江西省重點學科來看,江西高校“十五”重點學科共72個(給經費的46個和自籌經費建設學科26個),共安排經費750萬元。其中,經濟與管理學科有14個,經費共100萬。14個省級重點學科中,江西財經大學9個。“十一五”江西省重點學科經濟與管理類中,江西財經大學又新增西方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共11個,在江西高校中名列第一,產業經濟學且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總之,無論從現有學術隊伍、科研發展,還是已有重點學科基礎來看,江西省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呈積聚江西財經大學的明顯趨勢。而從省際之間的比較看,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整體實力較弱,與江西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不相符合。為了更好培育經濟與管理英才,服務江西經濟發展,江西有必要建設和發展經濟與管理學科,尤其是江西財經大學的相關優勢學科.努力建設成江西首個經濟與管理國家重點學科。
四、促進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建設的政策建議
1、發展思路上,對于現有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要進行改造、調整和拓展,形成經濟與管理交互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的發展要“有揚有棄,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依托現有基礎,保持特色和傳統,又要敢于高瞻遠矚,面向國家需求和學科前沿,找準突破口,拓展學科發展領域和空間,還要打破學科壁壘,面向科學問題凝煉優勢學科方向。
2、學科培育上,在研究國家重大需求、判斷學科方向未來發展空間和前景的基礎上,明確學科發展重點領域。以發展重點為核心,引導學科建設資源的配置。可考慮把產業經濟學發展培育為國家重點學科,這樣既能與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遙相呼應,更能滿足江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之客觀需求。
3、學術隊伍上,凝聚現有經濟與管理學科尤其是產業經濟學領域的優勢資源,打造一流的創新團隊。在大批引進吸納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同時,以拓展出國進修、優化在職培訓、強化科研激勵等多種形式進行存量師資的國際化轉型,造就一支在中部領先、在全國有影響的經管研究團隊,為國家重點學科的申報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崔朝棟.關于中國經濟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J].經濟經緯,2002.(5)
[2]霍天強,樊桂清.關于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U].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吳航。梁星,劉航.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及經濟學學科建設[J];經濟縱橫,2009,(1)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036-01
所謂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形式,將應用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的相關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的活動。現今,伴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經濟體制變革的不斷深入,農業技術推廣除了單純地推廣農業技術外,還蘊涵著教育農民、組織農民和培養農民的義務,甚至可以將之定位為改善農民實際生活質量和提高農民收入等的社會教育活動。但從目前農村農業技術推廣情況來看,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一、當前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現有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在國家統一部署之下,對推廣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進行統一的分配與管理,對于重點的技術成果也是采取統一的推廣方式。然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技術研究與技術推廣之間存在隔閡的問題,而且科、教、農三者之間也沒有良好的互動關系,使得大多數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單純注重農產品的種子與肥料,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并沒有落到實處。
2.農業技術推廣方式相對比較單一
綜合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方式,基本上還是延用傳統中的那套陳舊推廣方式,即以試驗和示范為主,把農業技術普及到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當中去。這種農業技術推廣形式注重的是單純的技術推廣,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如果僅僅是在生產技術上做文章,卻忽略了產前和產后的工作,最終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諸多問題。從根本上來講,這種推廣形式并不利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投入不足
我國每年農技推廣經費約占農業生產總值的0.2%左右,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占到0.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一般占到0.6%~1.0%。從投入資金存在的巨大差距來看,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才資源,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我國用于農業技術推廣上的資金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實際推廣工作的需要,導致了其被動局面的產生。
4.農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制約了他們接納現代化農業高新技術的積極性
由于農民受到知識水平所限,個人缺乏對新興農業技術的了解和興趣,因此影響了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推廣工作。農民們在使用高新技術之前,都會在內心先打一打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普遍都會對即將投入的成本和將來所能獲得的收益進行橫向比較,只有當結果顯示為收益大于投入時,他們才會選擇使用高新技術。在另一個方面,農業高新技術在使用之初也確實蘊含著一定的風險,這讓農戶們更加謹慎地投入資金和勞動力,所以他們大多對農業高新技術保持著觀望態度。
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探索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技推廣新方式
一是結合當地的區域產業特色,建設和擴展新技術和新品種的展示示范基地,將基地做為標本,向農民直觀地、形象地展示和介紹新技術和新品種所創造的顯著經濟效益,從而提高農技推廣工作的說服力和農民接受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積極性;二是通過實施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建立起“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普通農戶”四位一體的“立體化”科技進村入戶推廣模式,實現農業技術和農民的“零距離”接觸,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三是對測土配方施肥、高產創建等重大技術示范推廣項目,通過下鄉進村巡回宣傳宣講、廣泛張貼宣傳資料以及發放“明白紙”等形式進行連續性宣傳活動,大幅度地提高技術推廣活動的影響,促進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四是通過“三電合一”(即電視、電話和電腦)的現代信息技術,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咨詢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2.加強農民帶頭人的培養工作,建立農業技術協會
任何新生農業技術的出現,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地得到普及和推廣,因為只有經過實踐證明確實有效才能擁有說服力。為了加快新生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進速度,在推廣過程中可以挑選和培養一批有科學頭腦的農戶做為帶頭人,因為他們的科學思想意識強、文化素質較高,并有一定的抗風險意識,這樣的農戶敢于嘗試使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然后推廣人員可以將這樣的農戶所取得的超額經濟效益做為活生生的樣例,讓其他農戶真真切切地看到,這才是最有現實說服力,這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才是最有促進作用的。可以成立農業技術協會來加強對農民帶頭人的培養,讓農戶帶頭人感覺到自己是有組織依靠的,并且要針對農業技術帶頭人制定一定的鼓勵政策和優惠政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使用新的科學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的自信心。
3.改革和優化農技推廣用人制度
增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科學的人力資源運行管理制度,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創新的關鍵所在。本文建議基層農技推廣系統在內部用人制度上,積極推行聘用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則,推行農技推廣執業資格制度,推行全員考核制度,以此作為人員續聘、解聘和薪酬調整的根本依據。在分配機制上,將貢獻、績效與收入掛鉤,對有突出貢獻的人員要實行科技重獎,從而調動和激發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使農技推廣人員安心本職工作,應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待遇,可考慮將農技推廣人員的工資、補貼及其他推廣業務費納入財政全額預算,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促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不為身處“農門”而苦惱。當然,其間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制定科學的用人制度,并采取強力措施使之得以落實,這樣就可以在全面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使得他們清楚推廣人員應遵循的職業道德,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最終成為一個受農民歡迎的農技推廣人員。
4.建立多渠道的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
應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從而提高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這也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創新的必要保證。建議強化財政撥款的主渠道作用,增加農技推廣的投資總額,不斷改善投資的比例和結構,省級和地方各級財政在適當增加經費投入總量的同時,也要逐步完善農技推廣投入的分布結構;在逐步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的同時,應鼓勵農技推廣部門興辦經濟實體,但要正確處理好農技推廣與經營創收之間的關系;在爭得試驗和示范專項推廣經費之后,相關部門和人員要認真研究和探索重大農業創新技術,取得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的技術突破,這種良性的經費使用方式無疑可以為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參考文獻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 山東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鄉差距不斷拉大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內外眾多學者就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提出了諸多政策建議,其中農業產業集群作為一種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擴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尤為引人注意。本文從農業產業集群的定義、形成機理、特點、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對當前關于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進而指出了當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對進一步的研究和農業產業集群的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農業產業集群 形成機制 發展模式 問題
一、 農業產業集群的定義
農業產業集群的概念來自于產業集群和農業自身特點的結合。國際經合組織(OECD)將農業產業集群定義為一組在地理上相互臨近的以生產和加工農產品為對象的企業和互補機構,在農業生產基地周圍,由于共性或互補性聯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機整體。OECD的定義是將農業產業集群視為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一種升級,但這一定義缺少對于集群內部主體地位作用的描述。而國外有關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通常與涉農產業(agribusiness)、食品加工業集群(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農業企業集群(agro—enterprise cluster)結合在一起的。美國Oklahoma商務部(2005)把農業產業集群概括為農業生產、農業支持和增值加工三部分。Kulshreshtha&Thompson(2005)也認為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agriculture and food clusters)由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和農場投入制造3個子集群(sub-clusters)組成。國外的這三種定義強調了農業產業集群所包含的各個環節,但同樣忽視了集群內部主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定義。
國內學者多是基于Porter提出的產業集群概念來界定農業產業集群的內涵,卻未體現出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特殊性。個人認為農業產業集群應該定義為以傳統農業活動為基礎,以農業合作社和現代農業企業為主導,以高校、銀行等服務機構為輔助,以市場為導向,以集群內部的分工與合作為媒介而形成的囊括了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部環節在內的系統,在特定地域空間上集聚的現象。
二、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
農業可以算作是可再生資源型集群,所以,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與農業資源稟賦的空間分布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分工與協作、農民企業家、集群的外部性、制度等因素也影響著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是由內在因素和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決定的,兩者共同催生農業產業集群。王錦旺等(2008)認為關鍵組織或個人的市場觀念、創新素養、資源意識、組織和運作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市場行為等方面決定的基本營銷素養是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
農業產業集群既有產業集群的某些一般特點,又有自身的獨特性。宋玉蘭、陳彤(2005)認為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包括網狀的產業鏈、農戶是基礎單位、農業合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基礎設施現代化、地方文化根植性強。劉中會(2009)認為農業產業集群具有顯明的地域性、產業價值鏈較長并具有網絡特性、農戶是農業產業集群的基本經濟主體、較高的農業技術水平、發達的農業合作關系等五個特點。個人認為,農業產業集群與一般工業產業集群的最大區別在于農業產業集群的地域性更強,即更加依賴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此外,農業產業集群內部企業與農戶的競爭合作關系也是農業產業集群的一大特點。
四、農業產業集群的類型和發展模式
由于主體要素、集群結構和發展環境的差異,農業產業集群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模式。王建國(2005)按照農業產業集群發展階段和專業化程度,把其劃分為“公司+農戶”型、龍頭互補帶動型、市場中心型、縱向一體化型和同心多元化型幾種模式。向會娟等(2005)提出培育農業產業集群的三種模式:農業高科技園模式、中心企業型模式、市場型模式。葉依廣等(2006)以江蘇省為個案,認為農業集群的成長主要包括以下三種路徑:市場創造模式、地理品牌驅動模式、先導企業帶動模式。
五、我國農業產業集群存在的問題與研究展望
綜合來看,目前關于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已經比較全面,但是當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突出體現在當前的研究多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研究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模式、作用、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從企業、農戶以及整個產業鏈條上各種主體的關系的角度去研究各種主體在集群中如何做出決策,如何針對其他主體的選擇做出調整等問題,沒有能夠闡明企業與農戶是什么關系、企業間是什么關系、企業、農戶與各種中間機構是何種關系?創新是如何被激發、傳播的?其次,沒有文章對農業產業集群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描述。從前段時間農產品價格上漲可以發現,集中的作物生產銷售為投機行為提供了機會,從而對糧食安全等問題產生一定影響。再者,在集群中,農戶對于動植物品種的選擇往往是基于市場的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與糧食政策的沖突。 最后,當前的研究以理論分析為主,計量分析較少。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多樣,在多種農產品的生產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掘農業產業集群的經濟效用對于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前景必然十分光明。當然,我們也需要清楚的看到我國當前農業產業集群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這些問題為導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紀忠,陽水長.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現狀與發展優勢分析.商業時代,2010 ,11.
[2] 陳 俊.楊凌示范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化發展研究.陜西農業科學,2004,3.
[3] 黃建軍.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困境與對策.江淮論壇,2010,3.
[4] 李繼紅,宋一淼.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之探討.農村經濟,2007,4.
[5] 劉春玲.發展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對策.科技創業,2005,6.
[6] 劉中會.壽光蔬菜產業集群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9.
[7] 齊邦鋒,單瑞.山東省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3.
[8] 宋玉蘭,陳彤.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探析.新疆農業科學,2005, 42.
[9] 任青絲.新疆發展農業產業集群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山東紡織經濟,2008,1.
[10] 宋一淼.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分類研究.臺灣農業探索,2005,1.
[11] 涂文明,曹邦英.新農村建設中我國農業產業集群升級的價值鏈分析.天府新論,2008,6.
[12] 王建國 .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5 .
[13] 王錦旺,張洪吉,張現強.內生性農業產業集群演化機理研究田.農村經濟.2008,(4)
[14] 王龍鋒,張良成,張瑞卿.江西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15] 吳曉斌.農業產業集群機理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 .
[16] 武云亮,董秦.中外農業產業集群研究評述.安徽農學通報,2007,13 .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極大的提高,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不斷加大,消費的觀念也從傳統的單一向現代的多樣化、快捷化轉變,人們不但要求生鮮農產品新鮮、衛生、營養,而且還要求品種多樣,不管是在產品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鮮農產品特有的易腐易損性,限制了物流時間的上限和物流半徑,加之生鮮農產品物流技術、基礎設施和信息化等因素,制約著生鮮農產品流通,傳統的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產品更高要求,這些都制約著生鮮農產品產業的發展,這不僅浪費資源,還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和農戶的收入。如果能理性的分析影響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率的各種因素,然后通過分析這些因素的變化規律并預測物流模式的演進方向,將對實踐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1.背景介紹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中國江南最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杭州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生鮮農產品的物流發展也十分迅猛,物流銷售模式也多種多樣,如批發農貿市場、超市、網上交易、第三方物流等,但是目前杭州生鮮農產品的銷售仍以傳統方式為主。
2.杭州超市的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
隨著超市發展,進入超市的生鮮農產品數量種類不斷增加,這必然導致整個農產品生產及流通的深刻變革。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農產品價值,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成為連鎖超市企業除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
目前杭州有的大型超市超過30家,小型連鎖超市更是隨處可見。超市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主要是有生鮮配送中心配送、供貨商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種。其中以生鮮配送中心配送為主,供貨商和第三方物流為輔,且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并不完善,一般都只是起到了“送”,其他業務開展的并不多。
杭州超市主要有世紀聯華、聯華、歐尚、好又多、物美、樂購和麥德龍。他們分布在杭州各個城區,有大型分店和小型連鎖店,其中世紀聯華和聯華的小型連鎖店最多。超市生鮮農產品的主要物流過程如上圖。
3.杭州超市農產品物流現狀分析
杭州市經濟發達,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人們對日常必需的生鮮農產品也越來越重視和關注。而超市作為現代生活消費的重要場所,超市的生鮮農產品及其物流效率也備受關注,所以本次調研將對杭州市內超市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現狀信息進行調研。調研的方式為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有生鮮區的大型超市,共發放問卷96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96份。杭州大型超市主要包括世紀聯華、聯華、歐尚、好又多、物美、樂購和麥德龍等。問卷回收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頻數分析、對比分析等。以下是數據分析圖表。
3.1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的優勢
從圖表顯示可以看出影響超市生鮮品銷售的因素,其中產品價格占57.3%,顯示為最影響銷售的因素,其次是產品質量,在后來是銷售環境和服務質量。每個人的消費傾向有所不同,影響消費的因素也不盡相同,但是從圖中還是能的出大致趨向——消費者都想購買到經濟又健康的生鮮農產品,這是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屢屢爆出的問題食品,使得人們在購買生鮮農產品時對質量越來越看重。
3.2超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3.2.1生鮮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
雖然物流體系日漸完善,但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從上表可以看出目前超市在配送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產品的質量問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占總量的44.1%,其次是20.7%的產品到貨時間不準確。這些問題存在一定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因素可能是超市對產品的源頭,過程,銷售等質量檢測和信息化管理沒有到位,而客觀因素可能是一些物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3.2.2影響物流效率的原因
表3 現階段影響物流效率的原因
影響物流效率的原因很多,而且是各方面的。從表中可以看出個因素的比重都相差無幾,這也就說明了,這些原因都很重要,對物流的過程影響都很大,雖然不可能全部改善,但企業要從長期的角度去看,根據自己的主要的問題去改善物流,提高物流效率,節約物流成本,贏得更多的商機。
3.2.3解決方案
超市物流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解決的辦法也是不同的。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目前超市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物流基礎設施是物流正常運行的基礎,是整個物流過程的基礎。其他的健全物流管理體系、加強物流技術、物流人才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他們都是發展高效物流的保障,是現階段超市完善物流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4.總結
杭州經濟發達,超市行業也是迅速的崛起發展,但從調查中得知超市生鮮物流中仍存在不少問題。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超市有時為降低物流成本,而不顧生鮮農產品物流的效率,而物流效率影響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生鮮產品的新鮮質量。生鮮農產品的數量種類在超市商品中的比重雖有所增長,但超市主要銷售的還是其他日用品、零食、酒水等。顧客在超市購買生鮮農產品在很大的程度是因為“隨便”,并不是特地為買生鮮產品而來的。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好壞會雖然會影響銷售,但是影響的程度不會太大,而超市提高物流效率,其結果可能是未知的。
從超市生鮮農產品的長期利益來看,提高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率是必須的,超市作為現代消費場所必將期待農貿市場,所以提高生鮮農產品的綜合實力,平衡影響因素間的關系,緩解解決物流中存在的問題是超市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魏國辰.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探討[J].商業時代,2009,(2):21-22.
[2]王玉霞.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其借鑒[J].商場現代化,2008,(11):15-16.
二、關于影響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因素的研究
李欣廣(2002)等對中國與東盟在經濟雙向開放與國際合作中的農業問題作了具體分析,他們認為中國與東盟的農業都不是很發達,都面臨著歐美加澳新(新西蘭)等國發達農業的沖擊。因此,中國與東盟有必要加強合作,共同面對外部競爭。孫笑丹(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數、需求反應度指數以及貿易分散度指數分別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分析和比較了中國與東盟農產品出口結構。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與東盟三國的農產品貿易無論在市場結構還是在產品結構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在出口對世界需求反應程度方面,中國的產品結構反應水平高于東盟三國,但是市場結構反應水平低于東盟三國,反映出中國農產品出口開拓市場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彭茵(2006)分析了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的優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獲計劃。通過對早期收獲計劃框架的研究,她指出了早期收獲計劃對中國農產品貿易和東盟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并提出了應對措施。她認為應該加強雙方在農產品貿易的經濟合作,取得共贏。在研究農產品貿易方面運用比較多的模型是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的恒定市場份額分析。(ConstantMarketShareAnalysis,簡稱CMS)模型。KevinZ.Chen,LianXu和YufengDuan(KevinZ.Chen,LianXuandYufengDuan,2000)利用CMS模型對中國1980-1996年農產品出口競爭力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在此研究時期出現了下降趨勢,而政府農產品貿易政策改革加劇了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下降。國外還有不少研究涉及到東亞和中國農產品貿易問題,這些研究多是利用CMS模型側重分析國家和區域之間農產品出口競爭力變化的研究。在針對中國與東盟國家農產品雙邊貿易關系實證研究不斷增多的前提下,能夠發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在1998年之后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并且利用CMS模型對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波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文獻還是不多的。
三、關于CAFTA建設對農產品貿易影響的研究
周建明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推動了廣西對東盟貿易的發展。從2004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農產品關稅開始下調后,廣西與東盟各國的貿易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幅大都超過20%,增長幅度最大的文萊甚至高達167%。與泰國、菲律賓、柬埔寨貿易的增幅都超過30%。“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初建成效。但仍需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進一步挖掘潛力。盧肖平(2006)對中國東盟十國農業具體的現狀貿易方案進行了實證分析,并提出了在CAFTA框架下相應的政策建議。韋紅(2006)運用區域經濟學和地理經濟學的理論:指出了CAFTA對中國南方農產品不利,而有利于北方農產品的觀點。吳士存、朱華友(2006)具體分析了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五國的經濟現狀,指出了具體農產品種類的互補性和競爭性,并簡要分析在CAFTA背景下中國應采取的對策。劉仁伍(2006)具體分析了2006年東南亞經濟運行情況,并指出了在CAFTA背景下我國農業的出口機會于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呂玲麗(2004)采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對中國和東盟各國農產品的出口比較優勢進行對比,認為:隨著CAFTA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規模將不斷擴大,貿易的種類將呈現多元化;中國與東盟主要農產品比較優勢呈現互補;盡管中國在農業上的比較優勢不及東盟主要國家,但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卻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比較優勢。孫雨嘉(2007)認為:中國與東南亞發展農業合作潛力巨大,中國與東南亞的農業合作已處于起步階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中國與東南亞的農業合作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加強雙邊的農業合作可以通過加強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現有資源來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國平,李見明,馬騰飛.“早期收獲”計劃與云南——東盟農產品貿易.東南亞,2007,(1).
[2]陳俊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分工研究——兼論廣西的應對策略.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鄭一省.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當代亞太,2002,(1).
[4]孫林,李岳云.中國與東盟主要國家農產品的貿易、競爭關系分折.世界經濟研究,2003,(8).
[5]朱允衛.中泰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實證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05,(7).
[6]李欣廣等著.中國——東盟經濟雙向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
[7]孫笑丹.中國與東盟國家農產品出口結構比較研究.當代財經,2003,(3).
[8]彭茵.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9]周建明,俸克昭,朱漢文.21世紀廣西與東盟貿易發展趨勢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0]盧肖平.中國——東盟農業合作.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
[11]韋紅.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12]吳士存,朱華友.五國經濟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13]劉仁伍.東南亞經濟運行報告(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