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50: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繪畫語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為了達到這種藝術理想,奧爾巴赫孜孜不倦地面對少有的幾個形象進行表現研究,甚至固執地對同一形象進行鍥而不舍地反復描繪,這樣做并非玩弄筆墨和花樣翻新,而是用筆觸不斷地“觸摸”對象,捕捉對象身上那既非性格、亦非肖像,確鑿無疑而又可能稍縱即逝的某種痕跡、某種靈性、某種形意交融的狀態。在無數次地將形象涂抹重構中,使線條、形塊、調子甚至是涂擦破損后的補丁,都表達著更為深遠的傾訴,依附著某種精神的重托,彌散出一股樸實、淳厚中透著清新的藝術品位。這使我們不僅聯想到蘇丁筆下被反復描繪的家禽與野雞、賈科梅蒂筆下一律單調枯槁的瘦形人物以及莫蘭迪筆下永遠的壇壇罐罐。藝術家苦心孤詣的痕跡都具有自己明確的精神指向,奧爾巴赫將自己的藝術連通古今,從而使傳統藝術精神與現代藝術語言形成了有機融合。
自在而富有個性的線條語言
如果說“團塊中的精神”的造型理念使奧爾巴赫的作品獲得厚實凝重的體量感,那么其自在而極具個性的線條表現語言,就像經脈和血液一樣,使其作品充滿了靈性、活力和意韻,各種長短不一、自由而略帶幾分紊亂的或平直或旋勾的折彎線條與形塊、調子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藝術史上以線造型的大師有很多,但奧爾巴赫的線條充滿著自己的情韻,形成了自己線性語言的編排“密碼”。確切地講,奧爾巴赫的線就像密碼中的亂碼,看似紊亂無序,實則明確地勾畫出奧爾巴赫窮極各種表現可能性的掙扎面貌,奧爾巴赫的線已經融入了強烈的精神因素。比較而言,奧爾巴赫的線沒有德•庫寧的線抽拉般的恣意和灑脫,卻多了幾分風骨和凌厲;沒有賈科梅蒂線的別致有序和舒展,卻更具韻致和張力;沒有馬蒂斯線的華麗、安樂以及梵高線的筆觸感,卻更具樸質和力度。奧爾巴赫將線與形體交織在一起,又不完全從屬于形體,線條似乎隨著形體的幻影在空間交織與扭動,不斷地改變著形象,使形象彌漫出無限的意蘊,充滿著神秘和未知。
奧爾巴赫作品中線條往往給人聚散離合不定之感,這與他不懈地追求事物的內在真實有關,他不斷在形象中尋覓那種囊刮了“真實”的各個側面的形、結構密度、重量,以及對象被消化的難易度,因而,使線的運動軌跡充滿著不確定性。從其作品《桑德拉肖像》的藝術表現中,我們能夠清楚地感受這種面貌的形成過程,此畫結構的每次重來,用線從輕畫揉擦,幾乎渾然與邊界相融,到如鷹爪般凌厲的折線又回到幾乎空茫,如此反復過后,形象有著不同的生長,而每一次生長痕跡又孕育了下一次的無限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線條似逐漸被賦予了更多的意涵和靈性,直至與作品的精神結合在一起。奧爾巴赫曾說過:“在一幅好畫里,每一處都是畫外更偉大的構想所決定的,但有時這構想直到最后才對藝術家顯現……。問題在于怎樣分辨它,然后明確它。這常常令畫呼之欲出。”奧爾巴赫追求的是一種能使畫味更濃厚的用線技法,線條已經不僅僅是線條,而是作品情緒所在、精神所在,他讓線條做到了形意并舉、形神相通,而又顯得自在和理性,達到了超凡脫俗的表現境界。
混沌意象的圖式空間
造型藝術的目的在于表現視覺形式,并將視覺形式作為特定的感覺對象呈現給觀眾,藝術家創建視覺形式會運用各種表現語言和手段,并使這種形式富有一定的意義和意味。西方現代繪畫史可以說就是形式語言探索與發展的歷史,奧爾巴赫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形式美感,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畫面圖式空間的獨特建構。蘇珊•朗格對空間有過精彩的論述:“繪畫的空間僅僅是一個可見物,對于觸覺、聽覺和肌肉活動是不存在的。而對于眼睛它總是充滿了各種形狀的深不可測的空間,這是一種純粹的視覺幻象空間,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空間。而這一切離開了形狀的組織,它簡直就不存在。”
事實上,正如蘇珊•朗格所說,奧爾巴赫作品的空間就是一種純粹的視覺幻象空間,而且是一個混沌意象的圖式空間。那么,這種混沌意象的圖式空間又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呢?我們知道現代藝術家既依據有意識的思索進行作品創作,同時也依靠想象和意象,藝術家已經從他的知覺和社會的禁錮中解脫了出來,表現為更多的依據某種潛在意識來獲取創造的靈感。作為表現主義藝術家,奧爾巴赫不為具體形象外在因素所束縛,將線條、形塊、調子等表現語言按照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圖式建構,從其作品的形象塑造上看,奧爾巴赫放棄了對人物外在表現的刻畫,弱化了人物特征對視覺的干擾,以意象的表現手法對形象加以處理,當形象的諸多外在特征被抽離以后,形象的內在性卻得到了豐富和展現。
在混沌意象的圖式空間中,空間已經沒有特定的場所意義和時空性質,更沒有現實中的景深尺度,畫中的所謂空間不過是用柔性的線條涂抹揉擦而交織成的色層和痕跡,是一種具有形式意義的存在方式,而這種存在方式是為承載特定圖式物象所設定的,它的存在方式與價值取決于置身其中物象的存在方式。在奧爾巴赫的作品中往往作為背景的線條和色層、形象同構在一起,有時根本找不到邊界,形象似乎很難從空間中分離出來,形象本身就是這種圖式空間的有機體。整個畫面因此而呈現出特有的氣息。我們知道作品內在氣息一般是較難體現的,藝術家在表現過程中必須努力使構成畫面的各元素都浸在某種氣息之中,使之成為既是這種氣息的形成因子,又是這種氣息的展現部分。
提到意境,提到繪畫與設計理念,自然聯想到了吳冠中先生的作品。先生的作品一直是當今繪畫界與設計界研究和探討的典范,對我們有著很多啟迪和幫助。先生學貫中西,在他的長期實踐和探索中無疑是將設計理念運用于繪畫之口最成功的。他的作品以“意象”領先,看似隨心所欲,又不失嚴格的章法。水墨之中、抽象與具象之間、寫實與寫意之間都在不斷追求著抽象美和形式美,更是站在設計與繪畫之間。
先生的代表作《長城》《春雪》等作品與其說是畫出來的還真不如說是設計出來的。作品中的房子、村莊、小樹、大山、荷塘、清泉,它們都以獨具特色的意境表達然于紙上。從創作之初就以獨特的觀察方法來構思、安排,點、線、面、體的構成要素無不體現在每幅作品中。有的采用散點透視,有的又移花接木,大膽地對現實要素進行設計,使我們感受到設計構思的巧妙和設計思維與設計眼光的獨特,以及設計處理方法的另類。作品中對山石的刻畫,只寥寥數筆,輕盈的線條;森林中并排的小樹,形式美感;線條的律動、塊面的分割;點的聚散,充滿著節奏和構成。大膽地運用現代設計語言,將視覺造型符號運用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繪畫語言與設計理念之間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在情感上更多地體現在視覺符號體系。視覺是人的第一感官載體,人們通過視覺符號的提煉和概括,傳達對現實事物的理解,用視覺傳達為目的,溝通視覺語言符號。可以說繪畫藝術在一定程度上為平面設計提供了龐大的視覺符號體系,它們有的吸取繪畫中深厚的文化內涵,有的體現著繪畫形式與方法,以及特有的繪畫語言和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很多海報設計中有的直接吸取繪畫形式中的視覺元素,比如水墨、圖案、傳統繪畫紋樣、象征圖形以及吉祥圖式等,這些只有在繪畫中才能見到的視覺要素如今在設計作品中屢見不鮮。不僅提升了海報設計本身的韻味與檔次,同時也注人了更深層次的傳統文化理念。
社會學家普遍認為:制度文化是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的法律、政治、經濟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準則等,都是制度文化反映。事實證明人類制度文化發展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關系變化而變化,而不同時期制度文化發展卻直接影響人類體育文化發展,勢必造就東西方體育演進方向不同。
(一)古希臘時期
古代東方制度文化以古代中國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中國普遍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國家政治結構,其中文化專制成為政治專制副產品。但由于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從而造成古中國文化發展始終未出現斷層,而形成了以自我文化發展為主海納百川文化特征。而體育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特殊形式,必然從觀念到組織運行等方面受到中央集權制及制度文化影響,從而選擇體育的方式必然是重視內在修為,強調以內為基,以外為輔的身體活動成為人們解壓和內省的運動方式,也成為古代東方主要體育文化特征。而古代西方制度文化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希臘是以小國寡民,分邦治之的政治體制,基本實行民主制。而古羅馬卻經歷了從共和走向帝國的政治變化,以法為權的羅馬法成為其制度文化的代表。特殊制度造就了古代西方文化發展短時間內達到高峰的現象,古希臘人直接繼承和發揚了埃及、巴比倫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于是崇尚外在表現的文化特征成為古代西方主要的文化特征,體育作為直接展現外在美的主要載體,力成為主要的運動形式。但由于中央集權分散,羅馬王朝迅速分裂而滅亡,歐洲進入黑暗年代,西方文化的發展也出現了斷層和新的文化模式。
(二)歐洲中世紀時期
以中國為代表東方社會,處于兩晉南北朝至元朝結束時期。政治更迭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而推崇的制度文化建設存在人性的一面,從而使體育文化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南北朝時期崇尚以普度眾生為理念的佛教,于是體育文化的表現及運動形式確實是披上了“以人為本”的外衣,尤其是民間體育文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文藝復興以前,西歐大部分領域處于落后狀態。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到來之前,封建統治者利用宗教奴役和教化民眾來保護其階級利益,以身體活動為運動的體育形式被遏制,僅有騎士教育存在少量的身體運動。也就是說,中世紀的歐洲制度文化建設中人性的被剝削,長期封閉的封建宗教制管理限制了體育文化的發展,諸多體育項目和運動形式被迫消失或遏制,從而造成了歐洲中世紀時期西方體育處于灰暗期。
(三)工業革命時期
東方社會仍然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文化一直作為農業社會的附屬品而存在,小農意識及封建制度諸多弊端滯緩此時東方諸多文化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盡管印刷術和火藥誕生于北宋但卻發揚于西方,盡管蒙元時期出現了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的誕生但僅限娛樂與貴族,這都說明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存在已久,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統治,一切文化的傳播都將為其服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此時的社會理念是以宋明理學為基本,主張“靜”和“敬”,反對體育,限制了體育的發展。工業革命的到來,標志著社會正經歷上一個時代終結和下一個時代伊始的變更期。新興的市民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在封建社會內部產生,其別是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這些都體現了西方主張民主、自由、人性等價值理念。體育文化建設即使人性得到解放,也將體育融入到教育、休閑等諸多領域,使體育重新賦予了新的意義,內外兼修的體育發展模式開辟了西方體育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四)近代社會以來
近代社會是一個以西方文明發展為主體的社會,東西方社會存在迥然不同的發展模式必然促使東西方文化發展道路的不同。西方文化通過三次工業革命的變革迅速地完成了全球性的擴展過程,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一個充滿西方強權特征的文化體系,而東方文化受封建統治根深蒂固的階級統治思想影響,強勢的西方帶著大炮和文化打開了東方的大門。東方一直存在的特色民族傳統體育模式在清代達到了高峰,卻伴隨著西方體操浸入,最終取代我國傳統的體育模式,確立了核心社會地位。因此,近代東西方體育發展的狀態:以西方體育模式權威的普遍建立,東方體育模式的全面讓步為背景的單元化體育發展狀態。
風俗習慣性文化下東西方體育發展方向的迥異
東西方風俗習慣差異最終根結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西方文化自古受宗教的影響,東方文化受封建主義思想的影響,使東西方風俗習慣文化間存在著差異性。西方信奉上帝,認為上帝寬恕罪惡,而東方普遍信奉佛教,認為佛光賜福。西方待人接物強調直截了當,而東方強調以和為貴。西方的愛,強調以神的名義表達愛情,被稱為“神的婚禮”;而東方的愛,講究憑人的力量宣揚愛的意義,被稱為“人的婚禮”。從中不難看出,西方自古呈現人性外在表現力,宣揚人的感性,而東方自古展現人性的內在自修力,闡釋人的理性。無論體育是以休閑化、世俗化、還是現代化的方式存在,體育都是以人的身心發展為核心而發展,東西方社會不同風俗習慣文化必然影響東西方體育演進方向的不同。
思想與價值性文化下東西方體育發展方向的迥異
(一)第一次思想與價值文化的交鋒
四大文明古國的出現,文化領域的先導們開始了中西方文化領域的思想與價值觀的早期的交鋒:以孔子的儒學觀和早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東方文化和以西方猶太教的一神論、古希臘理性主義思想為代表西方文化為對比,形成了早期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東西方文化。而這種文化直接影響了東西方體育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方法等。孔子的“禮”與“仁”的思想,闡釋了以禮制治國,以人道治天下的儒學觀,而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髓,孔子強調倫理至上,“射”被當做君子之交的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古代中國倫理至上體育價值觀。而以古希臘理性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蘇格拉底反復強調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強身健體和精神,特別是《理想國》強調終身體育的重要性。猶太人的一神論認為神是宇宙的唯一創造者和萬物之源,而印度的佛教倡導多神論,宣揚因果報應,主張眾生平等,導致宗教觀念和種姓制度限制了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的范圍,以瑜伽和保健術為代表的體育形式只能依附于宗教而發展。
(二)以教育為主的思想和價值觀的文化交鋒的第二次交鋒
歐洲中世紀的東西方思想和價值觀的交鋒是以教育為依托的文化交鋒。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中國形成以教育為主的特征的思想和價值觀文化。引進佛學教育的中國,將戒欲輕生思想作為武術和養生的根本,并融合了朱子理學和顏李實學,形成以佛學、儒學、道學重新結合的中國文化思想大融合的開放、兼容的教育思想。勢必為體育文化發展注入新生機,先秦兩漢時期修生養性的氣一元論生命觀,禮之仁之的倫理至上的體育價值觀等體育思想得以融合和延續。而此時的西方形成以基督教義為根本的教育思想,提倡摒棄現實、鄙視肉體、棄絕一切歡樂和幸福的禁欲風,對人生和身體予以否定,導致體育滯后性;最具代表的教育思想便是騎士教育,倡導武技培養忠誠的武士道勇士,用于軍事的體育文化正是束縛于以基督教義為根本的教育思想而不得發展。
(三)14-18世紀末的第三次交鋒
明代王陽明曾說:“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明代顏元一反程朱理學“重心輕身”,提倡“文武相濟”“兵學合一”全面發展的儒家體育的教育觀,從中難看出,明末思想仍未能打破以儒家思想為主統治。到了清代,閉關鎖國政策加強了思想文化專制,使得思想解放走到了瓶頸期。盡管此時的中國體育正向休閑化和世俗化發展,但人的身心受中國社會發展大背景的影響,體育的休閑化和世俗化是否是曇花一現呢?留給后人佐證。14-18世紀未,近代西方思想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的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將神的光環世俗化,宗教改革又將世俗神圣化,啟蒙運動使人的主體性價值得以體現。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內容,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彼特拉克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宗教改革是以馬丁路德為代表,提出因信稱義、信仰得救、先定論為核心內心的人文主義宗教觀;啟蒙運動是以宣傳理性、民主、科學、平等的理性主義為根本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不難但看出,近代西方思想仍站在理性角度思考人性的發展。體育是以人為根基,以人的身心發展為根本的社會活動,體育作為人的內在和外在表現形式,人性思想的解放,體育運動方式勢必解放。
(四)十九世紀以來
旅游人口在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中的社會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購買旅游產品并具有流動性質的消費人口,是旅游業發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兩個要素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與發展趨勢對旅游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旅游人口就是指購買中國旅游產品的消費人口,或者說是以中國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來源地可分為國際旅游人口和國內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為了揭示旅游人口內在運行機制,為旅游企業發展和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市場決策依據。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有利于發展旅游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動總是比較單一,認為其僅僅是一種人員流動,其實,旅游人口流還涵蓋旅游物流、旅游資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動的開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產生的物質流動。旅客出游,要隨身攜帶物品;返回時,一般會買回大量紀念品和土特產品,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國近幾年國際旅游創匯中,大約有20%來源于旅游產品銷售,在旅游產品發達地區,該值則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強旅游物流的開發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資金流是指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資金流動,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費支出外,還包括旅游活動中的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進入。旅游信息流是指與旅游活動有關的并伴隨旅游活動而產生的信息傳遞及交流。現在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必將使旅游業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它是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開展合作的向導。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質并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無論是聽到外國游客對其國家和民族的稱贊,還是在國內旅游中目睹祖國的壯麗河山、歷史古跡和國家建設新貌,都會啟迪、激發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我國歷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譽中外,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這些國情的發展變化,人們除了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過旅游目睹和親身體驗,就更能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資源,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為適應游客的需要,一些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傳統風俗和文化活動得到了恢復利用、延續和發展;傳統的民間藝術得到重視和開發;瀕臨毀滅的歷史文物得到修復和維護;一些不復存在的古跡得到復制。
促進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的現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進目的地社會文化在物質層面上的現代化。為了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來游覽觀光,接待地會不斷改進自己的物質條件,新的文化設施會有所增加,文化環境不斷優化。其次,旅游能促進目的地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旅游發展過程中,不斷對目的地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與旅游有關的交通運輸工具、通訊工具以及旅游服務設施和設備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適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動的影響下,目的地的社會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會發生演變,這種演變在總體上會更趨向開放,更趨向國際化和現代化。
有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科學技術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業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出訪目的地時,往往要求參觀目的地有關單位和設施,并同相關單位的人員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旅游目的地也可從中增加對有關科技領域的了解,還能獲得重要信息、技術和管理經驗;為適應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發展也常常對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關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于旅游設施和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之中。例如飯店電腦預訂和管理系統自動化、磁懸浮列車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發的社會文化問題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將可能引發社會文化問題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應”。在旅游過程中,游客會不自覺地將其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習俗與生活方式帶到旅游接待地,對當地居民,特別是旅游從業人員會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游客某些不良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會對當地人產生“示范效應”,會影響旅游目的地社會治安,危及當地社會穩定。
干擾居民生活,誘發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來,若處理不好,有可能誘發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游客的涌入,會造成交通堵塞、景區擁擠、公用設施緊張,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對游客的不滿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資供應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各種物資優先供應外來游客,使當地居民的供應數量減少或質量降低,給當地居民帶來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滿;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對當地居民的不尊重會激發當地居民的怨恨和憤怒,從而引發主客之間的關系緊張。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當地商品化、庸俗化。隨著旅游的發展,為迎合游客的需要,傳統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隨時被搬上“舞臺”,向游客演示,并對其在程序、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壓縮刪改,使其失去了民族傳統的價值和意義。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東西被任意改頭換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礎不再是當地的社會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動的影響,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極易失去其本來的神圣性和象征意義。所有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觸和發現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種經過“包裝”的“偽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特色。
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遭受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游客對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的損害,一類是由于游客們不檢點的行為造成的,另一類則是旅游發展的必然結果。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處,常常為了滿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無意地毀壞他們不辭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觀賞的“寶物”,例如我國甘肅境內的陽關古堡屢遭踐踏。我國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等著名人文旅游景點也有類似問題存在。除了來自旅游者直接或間接的破壞之外,接待地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可能因開發和保護不當,造成“建設性破壞”。因規劃不當、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歷史風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毀壞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產生上述社會文化問題的原因
旅游人口規劃發展不當。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是第三產業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產業,它涉及面廣,對相關產業的滲透力極強。旅游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吸納就業,強勁拉動內需,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各旅游景區景點往往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忽視了旅游發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無限制地涌入,景區超負荷運轉,造成資源環境破壞,旅游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受到挑戰。目前,接待地社會文化問題的產生大多與旅游人口發展不當有關,因此加強旅游人口規劃刻不容緩。
旅游人口素質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質影響著環境,就目前而言,我國旅游人口素質低下,環境意識淡薄。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吸引高質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質,高素質的旅游人口產生高質量的旅游。當前,我國旅游產品由于基礎差,發展較快,出現了不少問題,如交通還較落后,游客觀光不便;旅游設備檔次較低,賓館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檔配置不夠合理;旅游品種單一,旅游商品開發不夠,旅游購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點開發保護不夠;旅游服務人員素質不高,專業結構不協調,服務態度和質量比較差等等,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游人口素質的提高。
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的總體思路
(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其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極弊病,促進旅游人口的健康發展,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二)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旅游人口健康發展
加強旅游人口規劃。必須對旅游接待量進行適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規劃時,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合理布局;在實施旅游規劃時,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情況的變化,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產業超負荷發展而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減少或消除旅游活動可能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產品。旅游接待地應向旅游人口提供滿足人類正常需求的旅游產品,其活動內容應該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一切違主義精神文明的、有礙積極健康的東西,必須加以抵制。這不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當地居民的利益。這是旅游接待地發展的正確方向,也是從根本上減少和消除旅游活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的重要途徑之一。
提高當地居民社會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可通過輿論傳媒引導當地居民,不斷提高他們在心理上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識到發展旅游業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利益,以便為發展旅游業盡心盡力。這也是解決主客矛盾的途徑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強監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不斷建立和健全旅游發展的法律和法規,將游客、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人員的行為置于法律、法規的監督之下,對其違法行為依法懲處,以保證旅游活動的健康發展,從法律、法規上消除和杜絕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
重視對旅游人口和當地居民的宣傳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利用國家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政策法規,對旅游產業的社會弊病予以強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強化專門負責控制和治理的執行、監督和管理機構,嚴厲懲罰那些違法犯罪的社會群體或個體,把旅游產業可能帶來的社會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內。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宣傳教育,既要對外來旅游人口進行宣傳,讓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關注意事項和政策法規,以便預防由于無知而發生違法違規行為;更要對旅游從業者和當地居民進行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思想免疫力。
參考文獻:
兩者的創作目的更是有著天壤之別,繪畫作為一種純精神層面上的創作,更注重個人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宣泄。繪畫的意義在于創新,而創新只有通過“個性化”才能夠得以實現,重復的繪畫沒有生命力。回顧繪畫發展史就會發現,無論中國還是西方,每一位杰出的大師都曾經創造過極端個性化的作品,每一位巨匠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畫家、設計師們,尤其是現代派大家,他們在創作時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其作品的社會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作品的生命力,正表現在個性化上,通過作者對美的形式法則的特殊理解而存在著。任何一個偉大的畫家、設計師,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個性,創作者必須把自己個人的主觀意志潛能釋放出來,最大限度地表現自我。即使是西方中世紀的宗教繪畫的創作,雖然當時繪畫作品多為宗教服務,但是那也是為了表達統治者或人民大眾的信仰而創作。近現代的繪畫藝術更注重個性的宣揚和個人情感的表達。所以說繪畫更注重創作者自我的表現。
在設計中雖然強調創新性,但設計者更注重實用性。因為設計是與生活有著密切關聯的一種視覺語言,特別是工業革命帶來機器大生產以后,依附性是現代設計在商品經濟中的本質反映。設計作為商品在為市場服務時必須具備“包裝”價值與“使用”價值。要想贏得客戶的信任與滿意、最終實現設計的價值,就必須通過市場競爭的考驗。設計的成功與否在于它能否通過美化產品而最終實現促銷的目的。現實中幾乎每一位設計師在為客戶提供設計服務時,都會盡量去迎合和滿足客戶的需要。一方面,設計師必須站在客戶的角度去體驗消費者的心理,以使自己的設計作品得以通過;另一方面,客戶可能對市場的把握、了解遠勝過設計師,設計師不得不服從客戶提出的要求。
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絞盡腦汁去思考、去解釋自己的作品,也許自己認為很滿意了,但最終的評判者還是客戶。設計對商品的依附性還體現在“市場”是設計的指揮棒,市場的強勁與疲軟將直接影響設計行業的起伏。產品的大批量生產,產品要投入到市場的競爭中,對于產品的外觀和圖形的要求是至關重要的。美觀的產品競爭力勢必要比粗陋的產品有市場。所以客戶和商家對作品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設計者就必須要附和大眾(消費者)的審美觀點去進行設計。這勢必在設計的創作中要考慮加入消費者的觀點來設計,這樣就阻礙了設計者個人情感的表達。所以說設計與繪畫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對商品的依附性存在上。對美的追求是繪畫藝術的本質體現,繪畫與設計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運用,不僅僅體現在“個性化”與“依附性”方面,還體現在對形式美規律追求的差異性上。“混沌”一詞是“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中國人喜歡含蓄,認為“含蓄”就是美。“混沌”本身就體現著一種不確定的、耐人尋味的特征,這和中國的古老哲學及宗教有關。中國古典繪畫所表現的“空靈”“氣韻”,以及“墨分五色”,用有限的筆墨表現無限的意境等美學思想,都在于這種“混沌”之美。這些手法在設計中也偶爾能見到,但一般來說僅是借用繪畫的表現手法,以增強設計的藝術性而已;但它們不是設計的最終目的,我們從杉浦康平等大師的作品中就可以體會出這一點。具體來說,杉浦康平為敦煌設計的系列叢書,從表面上他是在追求中國畫“空靈”“氣韻”之境界,而更深刻的內涵是他把敦煌中的圖形元素運用現代設計的基本構造原理加以組合了。這種“空靈”美的境界只是作為設計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希望最終能真正反映出這套系列叢書的內涵,這充分表現在大師的獨具匠心和對繪畫與設計關系的把握上。
繪畫對“混沌美”的追求還體現在對材料肌理的選擇上。何種題材、何種效果需要何種肌理,是繪畫追求混沌美的表現之一。尤其是現代繪畫,在一幅作品中選擇綜合材料已到了隨心所欲的境地,多種材料的運用旨在加強畫面的“混沌美”的效果,通過撲朔迷離不確定的材質肌理的運用,以達到變化多端的目的。所以在形式美的追求上兩者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綜上所述,繪畫與圖形設計有著巨大的差異,二者之間的關系屬于兩個不同性質行業之間的關系——是實用性與觀賞性的功能區別;是多層次、多社會性的理性思考與情感宣泄的差異;是表現個性才氣的與服從社會需求的關系;是體現工業化的生產技術水平與個體藝術者之手工技巧的關系。雖然在此強調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但并不否認二者之間的聯系性。如早期繪畫與設計的起源、藝術規律的相似性、圖形設計必須具有繪畫審美意識的基本特征,等等。
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們只有正確地把握繪畫與圖形設計的異同,掌握其中的奧秘,理解二者的共性與個性,才算對兩者之間有了客觀、深刻的科學認識,才能很好地促進藝術文化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莊稼編譯.現代色彩設計.輕工業出版社,1962.
[2](瑞士)約翰尼斯·伊頓著.朱國勤譯.設計與形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社會文化理論是由俄羅斯心理學家Lev Vygotsky提出的,其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占據重要位置。從社會文化理論來看,學習首先是社會化的,其次才是個人化的。Mitchell和Myles說:“意識和概念的發展首先是一種來自于不同個體間的交互式的腦力現象,之后,這些個體才會逐漸形成他們的個人意識,而這種意識將會成為一種腦內現象。”而語言曾被看做是意識發展的基本的工具(Mitchell,Myles 2004:198)。
Vygotsky派的學者都認為學習是社會化的。Lantolf提出:“發展的原動力是在環境中產生的,而非個人。”(Lantolf 2006: 726)也就是說,任何知識,首先都表現于社會層面,接著通過一系列的交互式活動和調控,才逐漸轉變為人的腦內知識,為個人所熟知和運用。Wells認為,在學習者不斷提高和掌握思維工具的同時,學習過程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而在學習過程中,語言則被認為是最核心的工具(Wells 1999: 319-320)。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James Lantolf開始嘗試將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運用于第二語言學習中。此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利用社會文化理論探索第二語言學習的問題。
社會文化理論包含多個方面,而在這篇文章中,更強調的是“最近發展區”,支架式教學,以及“新手”和“專家”或者同水平學習者間的交流。
社會文化理論主張學習首先是社會化的,其次才是個人化的;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其次才是個人的行為。新的知識通常通過人際交往或社會活動而逐漸積累。而且,學習常被看做是一個由學習者本身或他人調控的過程。在學習的初期階段,學習者或孩子經由協作過程,被引入知識的學習。接著,知識經由社會化的調控最終進入他們的潛意識。也就是說,從很大程度上說,學習依賴于面對面的互動,例如集體討論或集體解決問題等。因此,成功的學習可以被定義為“由協作式腦力活動轉變為自發式腦內活動的過程”(Mitchell,Myles 2004:195)。
一、最近發展區
Vygotsky將“最近發展區”(ZPD)定義為:“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以及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輩人的指導下所決定的具有潛力的更高級的發展水平”(Vygotsky 1978:86)。此外,最近發展區標記出由他人指導所完成的學習及自身獨立完成的學習之間的距離。
根據上述定義,ZPD指的就是這樣一個區域,即學習者未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適當的指導下,也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學習發生在ZPD,學習者將學的知識就不能太難,超出其能力范圍,必須在學習者所能適應的范圍內。這和Krashen的“輸入假說理論”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同的。“輸入假說理論”提出,給學習者輸入的新信息必須在其能力范圍內,這樣才能夠被學習者吸收。然而,有學者指出,ZPD和“輸入假說理論”有質的區別,ZPD更強調學習者的“協作學習”,而非內在因素。Swain和Lapkin說:“和‘輸入假說理論’不同,我們想要強調的是,在協作活動中產生的才是學習。也就是說,學習不是在‘表現’外產生的,它發生在‘表現’當中。而且,學習是一種積累性的、自然發生的并且持續發生的行為。”(Swain,Lapkin 1998:321)這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即ZPD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它隨著學習者的知識增長而變化。由此可以得出,知識和ZPD之間具有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而“交流”將兩者聯系起來——知識在ZPD內,通過不斷的協作活動獲得,而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ZPD的范圍就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將會有更多更高級的新知識可以為學習者學習。
二、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和“最近發展區”有密切聯系。有學者將“支架式教學”定義為:一個孩子在大人的引導下,逐步完成一個任務的學習過程 (Wood, Bruner,Ross 1976)。
“支架式教學”是一個單向過程。現在,很多專家認為,這種教學不僅存在于“專家”和“新手”或者“大人”和“孩子”之間,而是把它延伸到更為廣泛的范疇——即這種教學也存在于同齡人的相互協作中。“在ZPD的范圍內學習,我們不一定非得要有指定的老師;只要有人在活動中相互協作,其中有人能夠指導其他人學習,這種過程都可成為‘支架式教學’”(Wells 1999:333)。因此,只要存在協作,“支架式教學”也就存在。
而問題在于此,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受社會文化調控還是受自己調控),為什么需要他人的引導(scaffold)呢?“支架式教學”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習者在適當的引導下,能夠快速發現新知識的要點。而引導者(scaffolder)的作用是使得新知識不會太難或太簡單(Drury 2007:53)。Wood為“為什么需要給孩子提供‘支架式教學’”給出了解釋。他認為,當孩子進入他們不熟悉的領域時,會出現一種不確定感,而這種不確定感會削弱他們的學習能力。所以,引導者(scaffolder)在這里的作用,是將困難的問題肢解為更簡單、更容易上手的小問題,降低新問題的不確定性,提高學習者的發展潛力。“孩子們通常是生活中的‘新人’,他們比成年人更易產生一種不確定感,所以他們選擇、記憶和計劃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受限的。如果沒有別人引導他們,他們很有可能被這種不確定感所吞沒”(Wood 1998:165)。對于二語學習者來說(尤其是程度較低的學習者),他們就像是正在認識新世界的孩子,需要足夠的指引(scaffolding)。
根據Wood, Burner和Ross的研究,“支架式教學”起到以下作用:
1. 使學習者產生學習興趣;
2. 使問題簡單化;
3. 保持學習者對目標不斷追求;
4. 標記出已經掌握的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間的差距;
5. 控制學習者在解決問題時的沮喪情緒;
6. 展示出最理想的學習過程的范本
(Wood, Bruner,Ross 1976:89-100)。
簡單說來,“指引”(scaffold)某人學習,就將系統地將學習者和其他社會成員聯系起來(尤其是有學識的社會成員),讓學習者在交互式活動中獲得有效“指引”,并使學習發生在ZPD內。
三、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由Vygotsky派的學者A.N.Leontiev提出,他將活動定義在社會文化的范疇中,而互動、相互主體性及被“指引”的“表現”都會存在其中。他認為,一項活動必須包含主體、客體、行為及操作(Mitchell,Myles 2004:199)。讓每個活動不同的因素即是活動中的客體。當然,就算所有主體所面對的客體相同,他們所采取的學習方式也大相徑庭。而“操作”則是指主體做出何種行為以達到客體的要求(Donato,McCormick 1994: 455)。總體來說,活動就是由客體所引導的,而主體所采取的行動也是根據客體要求所制定的。
這些年來,社會文化理論(包括“最近發展區”,“支架式教學”及“活動理論”)都被廣泛地運用到二語學習中。因為語言是所有腦力行為的必需工具,語言和人類的社會、文化及心理密不可分。
社會文化理論學家認為,孩子的早期語言學習是通過和其他人的交流活動進行的,如父母、看護人、同齡人等。通過這些活動,語言成了一種“制造意思”的工具(Mitchell,Myles 2004:200)。同樣的,二語學習者也可以通過和其他人用二語交流的活動,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
Vygosky派的二語學習研究者將二語學習看成一個這樣的過程:二語學習者將二語逐漸變成自身用來思考的工具,就像孩子在學習母語時一樣(Ortega 2009:220)。
與此同時,社會文化理論也面臨質疑。有學者認為,有的二語學習者就算不通過人際交流活動也能夠達到很高的二語水平,而有的二語學習者盡管經常和將其要學習的二語作為母語的人進行交流,他們的二語水平也沒有得到提高。還有的專家認為,促進二語學習過程的是“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而不是社會文化活動。
盡管存在以上爭議,沒有人能夠否認社會文化理論對二語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這個理論在二語學習中的運用對二語教學者及二語學習者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Donato, R. and McCormick, D. E. (1994)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ole of mediat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J].78,453-464.
[2]Drury, R. (2007) Young Bilingual Learners at Home and School: researching multilingual voices[M].Trent: Trentham Books.
[3]Lantolf, J. P. (2006) Language emergence: 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Applied Linguistics[J].27, 717-728.
[4]Mtichell, R. and Myles, F. (2004)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M].2nd edn. London: Hodder Arnold.
[5]Ortega, L. (200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 Hodder Education.
[6]Swain, M. and Lapkin, S. (1998)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wo adolescent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orking together. Modern Language Journal[J].82,320-337.
關鍵詞:翻譯;社會文化;理解
引言
隨著人類歷史進入21世紀,他們希望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翻譯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譯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純語言活動,而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溝通過程。[1]
1.翻譯理解
美國當代翻譯理論家奈達在他與泰伯合著的《翻譯理論與實踐》一書中給“文化翻譯”進行了定義,“文化翻譯指在某種程度上為了符合譯語文化而改變信息內容,而且/或者在譯文中引入了原文語言表達上說并未包含的信息;與語言翻譯相對。”[2]翻譯不能只停留在語言層面,翻譯更多注重的應是文化層面的翻譯。翻譯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形式與譯者的翻譯目的也是緊密相關的,辜鴻銘先生作為近代中國翻譯《論語》第一人,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3]傳奇式的生活經歷深深地影響著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辜式希望通過他的翻譯改變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讓他們了解真正的中華文明,因此辜鴻銘先生選擇了向譯入語靠攏的歸化策略。
2.社會文化因素翻譯
自《論語》誕生2000多年以來一直深深的影響著中華民族,期中記載了大量孔子時期的社會習俗,這些習俗能被西方讀者理解接受嗎?以下就辜鴻銘先生對此的翻譯做簡單的探討。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辜鴻銘:The head of a powerful family of nobles 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 employed eight sets of choristers[an Imperial prerogative]in their family chapel.Confucius,remarking on this,was heard to say,“If this is allowed to pass,what may not be allowed?”[4]
根據楊伯峻先生的譯注[5],季氏并不能被確指某人,所以在翻譯的時候具體指出是某人并不準確,所以也就直接保留了原文的季氏;在這里辜鴻銘先生采用的是歸化的翻譯策略,譯文向譯入語靠近,季氏翻譯成a powerful family of nobles,有權勢的貴族,這樣翻譯能夠很快得到西方讀者的認同,因為在西方貴族往往就是具有權勢的階層;事件發生地是古代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不熟悉中國歷史的讀者很難懂得具體是今天中國的什么位置,因為孔子是魯國人于是辜式加上了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這樣翻譯讓對中國歷史不太了解的讀者只要有一點基本的認識就是事件發生在孔子的家鄉;在翻譯八佾時譯者特地加了注釋[an Imperial prerogative]意思是皇家的特權,這樣的翻譯讓西方讀者在理解原文的基本意思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原文所傳達的大的歷史背景卻在翻譯中卻沒有得到體現,這也是譯文的一個缺陷。
2、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論語.鄉黨》)
辜鴻銘:In his native place on the occasion of the Purification Festival,when the procession of villagers passed his house,he would always appear in full uniform on the steps of his house,standing on the left-hand side of the house.[4]
根據楊伯峻的譯注,儺是古代的一種風俗,迎神以驅逐疫鬼。阼,東面的臺階,主人所立之地。[5]在翻譯這一章時辜鴻銘先生仍舊采用的是歸化策略,在翻譯儺這種古老的習俗是辜式選擇了Purification Festival,其本意是指基督教的潔凈禮,是舊約進入圣所需要洗濯潔凈才能侍奉神的一種宗教儀式。這樣翻譯的確能引起西方讀者的共鳴,使讀者相信在古老的中國也有類似的禮儀,但事實上這樣翻譯是對讀者的一種誤導,因為潔凈禮這種宗教儀式與“儺”這種古老的民間習俗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完全是兩種文化中不同的禮節,因此這樣翻譯并不準確反而失去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3、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論語.鄉黨》)
辜鴻銘:When at a public dinner in his native place he would always leave the table as soon as the old people left.[4]
杖是借拐杖之意指代老年人,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儀式上更要體現對長者的尊重。在這里辜鴻銘先生把杖者直接翻譯成the old people,這樣翻譯簡單明了,讀者理解起來也更為容易,但是the old people是泛指所有年齡較大的人,比較籠統,也擴大了原文老者的范圍,因為原文的杖者應是指德高望重在鄉間有一定地位的長者,因此這樣翻譯是基本達意,但不準確。
3.結語
文化是翻譯的重要內容,語言表達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與文化相契合,才能表達得體,不考慮文化因素的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都是不行的。《論語》作為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字里行間都蘊藏著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我們研究辜式《論語》中的社會文化翻譯現象考察其文化翻譯的策略及方式,了解到辜式的翻譯雖然有些缺失但是基于他的翻譯目的,以及其文化傳播效果無疑是成功的,對翻譯實踐起到很好的啟示作用。(作者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網電教學部)
參考文獻:
[1] 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3
[2] 蔡平.文化翻譯研究[J].2008.10
近年來,隨著應試教育的素質教育化的轉化,初中英語教法也在日益改革和創新。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主的聽說訓練越來越受到教師的普遍關注。教學實踐表明,初中階段英語口語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甚至終生對于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口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師生在頻繁的互動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選擇恰當的英語會話能力訓練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做到教學方法新穎得當
1、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激發學生會話訓練的興趣。
七年級的新生面對英語內心既激動興奮又畏懼膽怯。因此,要重視和他們的第一次接觸,以飽滿的情緒讓他們留下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我在新生入學之前總是先做好一件事:讓英語在教室布置中隨處可見。如一張有形有色的字母表,兩三條問候語或名言短句,在學習園地上寫上“Tryyourbest),在宣傳欄上寫上“Havealookatmecarefully),在榮譽欄上寫上“Congratulations!”等等。盡量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親切感。
第一堂課就要鼓勵學生開口。大聲地、流利地、自然親切地、甚至是眼神交流地與學生進行對話。要確保每個人都開了口,需要老師給每個學生足夠的關注,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期待做好。
要善于表揚。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白,語言練習本身就是一個從犯錯、糾錯,到犯錯、糾錯的不斷反復的過程,要放大膽子、厚著臉皮開口說;如教師有錯必糾,其結果常常是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由于怕說錯,而不敢開口。所以教師要暫時容忍學生口語實踐中的小錯誤。除了鼓勵、指導以外,應給予他們較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逐漸由羞怯變為敢說。表揚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課堂上當場表揚、張貼背誦小測一覽表、作業本上寫上贊語等等。
適時地開辦學習講座。在學生剛入門學得正酣時,適時地開辦一些主題講座。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比如李陽瘋狂英語),介紹中西文化差異等。這樣的講座旨在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正確認識,開闊視野,引起他們對了解英語國家新奇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如果學生回答正確了,我則用贊揚的語氣和表情說:“Good!/Great!/Welldone!/Excellent!/You’reveryclever!/”.對于膽小不敢開口的學生或者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出現錯誤時,我會用鼓勵的語氣說:“Nevermind.I’msureyoucandoitbetternexttime./Don’tbeshy./Itdoesn’tmatter.Tryitagain.”針對學生個別差異,在每次口語實踐時,我把易說的內容留給自信心不強,成績差的學生,多給他們提供參與機會,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予肯定,逐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因此,教師親切而耐心的啟發,熱情而充滿希望的鼓勵,滿意的微笑和點頭會讓學生有一種無聲的力量和戰勝困難的信心。
3、根據口語內容,拓寬口語交際渠道
(1)創設情景
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情景構思新的形象,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如運用實物、圖片、投影、錄音、多媒體課件等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興趣。如教學(Book1)Unit1Canyouplaytheguitar?(《新課標英語》七年級)這一單元學習Can表達能力和詢問能力及回答。以明星圖片來展示語言點,PresentthepictureofYaoMing.andaskthestudentstoguessandsaysomethingabouthim.Hecanplaybasketball.Heisabasketballplayer.學習運用語言點Whatcanyoudo?Ican…小組開展游戲,鼓勵學生展出才能,拓展才能,培養學生動手動口的能力。
(2)模仿配音
錄音中英美地道的語音語調繪聲繪色,錄像中人物的感情、語言、語言更反映得淋漓盡致,配合錄像中生動逼真的情景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通過視聽,學生積極模仿,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扮演角色
在培養聽,說能力的過程中,要把對話的課文放在真實的語言情景里,讓學生練習使用,而不要只是照教科書朗讀對話或死背書上一句子,書中的Listen,readandact材料很好,培養學生活用所學的語言材料的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模仿教材內容,自己編寫對話并在班上表演,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活動中使用英語的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導演”的作用,把句型、對話、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使學生得到大量口語訓練機會。如學了購物句型時,我把講臺變“柜臺”,學生用身邊物品為“商品”,“小演員們”踴躍扮演顧客、售貨員等角色,投入到真實自然的交際功能,使機械性訓練過渡到實用性訓練,學生“學以致用”,“學以活用”,大大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4)復述課文
根據所學課文內容靈活自由地表演,強化所學知識。適當的提示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教授課文或對話時,改寫部分的內容,使課文變得更加有趣,再配合圖畫或把對話置于情景中,使枯燥的對話變活了。在聽,說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連貫地對話或敘述的能力。
二、深入生活,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學習英語,僅靠課堂上幾十分鐘遠遠不夠。這就需要課外再創情景,進行鞏固。在日常生活中創設說練情境,激勵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英語。我每日讓學生堅持三分鐘FreeTalk,請值日班長用英語報告值日(onduty)等。同時,要求學生在校園內外,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和同學老師打招呼,打電話,借東西,請求幫助等。鼓勵學生學唱英文歌曲,背誦小詩或原版英文片段,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際應用口語的能力活動中,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下自我熏陶、自我欣賞。當學生津津有味地用英語交談有關他們自己、學校、家庭的情況時,一種學習的成功感和學習的興趣動機就會油然而生。
綜上所述,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探索是無止境的,我們不僅要爭取教學成績的提高,還要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著想。所以要特別注意初中英語會話能力的培養,利用情感教育,激活非智力因素,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內外交際活動,真正為終生學習及將來真實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穿
參考文獻
1、《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語教學策略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一;共同的工具使用;大家都知道,中國書法與繪畫的使用工具最基本的都是離不開毛筆、墨水與宣紙。也就是說,寫一幅書法或創作一幅中國畫作品,都是先用圓錐形的毛筆醮上墨水,然后在宣紙或絹布上用點用線寫出畫出,只是中國畫比書法多了種色彩罷了!所以,如果缺點那三元素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國書畫(除了極個別在特定的環境所寫所畫以外,如壁畫,碑刻,或其他的......)。當然也許有人會有異議,說某些人畫國畫寫書法并不需要毛筆,而是用排筆或其他工具(如國畫以模具印,用水壺噴。書法用布拖,揮掃帚等),其實那只是極個別的人,在追求他們自己心目中認為那所謂的“特技與創新”罷了!根本就不能視為什么正統(當然國畫有時脫離毛筆直接用手畫,用模具印,用水壺噴,如果是畫面局部的需要,而臨時采用的特殊方法那倒是許可的)。總則,要知道,中國畫理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講究“骨法用筆”(這一理論同樣能適用在書法創作上)。"骨法"指形體結構,就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形式。它是構成點畫與形體的支柱。也只有通過那一條條一點點遒勁有彈性的鉤線、點戳,來追溯出那種至高的骨力。因為線條是書畫藝術的生命力,任何一幅作品中每一根線條的強與弱會直接關系到此幅作品的成功與否,極其重要。而線條的產生就必須能過毛筆勾勒出來。所以說中國書畫相同的是;第一絕對離不開毛筆。其次,不能離開宣紙。因為只有在宣紙上寫寫畫畫才能產生出那種特殊的藝術韻味。就比如畫一張寫意國畫,如果你不選擇滲透力很好的宣紙,而用其他紙張代替,就是功力很高的大師,也不可能表現出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書法同樣道理,如果寫楷書時,卻選用滲透力極強的生宣紙,就不可能寫出理想的字。墨水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其本來就是中國書畫的血液。所以說無論畫畫寫字,不但離不開那三種工具。還要根據不同的描繪對象,而加以對材料工具的認真選擇。
二;共同的用筆用墨技巧;筆墨是中國書畫的特色精華、物化載體與精神折射。不同的行筆、和墨色的千變萬化會使書畫作品變得更有情有趣、有氣有韻。如果一幅作品中缺少筆墨,就難言成為傳統的中國書畫。兩者在用筆和章法的錯落處理上簡直如同出一轍。最基本的也就是同為用線傳力度,用形傳情感,講究線條與墨點的連貫性。兩者用筆方法同為依靠手腕和手臂來控制行筆的速度,都是通過筆的中鋒、側鋒、順鋒、藏鋒、露鋒、逆鋒相互轉換,與提、按、頓、挫、疾、徐等虛實變換的有機結合,并著重于手、眼、心三者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才能讓筆下的線條有骨有肉、有質有韻、險勁率約、剛柔相濟,產生出較強的形式美、拙重美、厚度感與節奏感。就如唐代韓方明《授筆要說》中提到:“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不澀則險勁之狀,無由而生;太流則浮滑,浮滑則俗”。
在用墨方面,也許有人對書畫的相同會持有異議。他們認為在國畫中墨色運用非常講究“墨分五色”,通過那焦、濃、重、淡、清之間的相互轉換與結合,干濕明暗對比來達到畫面中骨肉相益,血脈相通,但書法就非也。他們認為書法作品墨色基本單一,整幅作品只有黑、白兩種全概括。也就不需要什么黑色變化之說,其實,此看法差矣!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不僅僅看線條、結體、章法,墨的濃淡、干濕、重輕是同等重要。墨的運用,可以說就是一個書家生命節律的折射。作品中如墨過濕,干后灰平,寫出的字有肉無骨。反之,墨過濃過干,筆下的字則有骨無肉。歐陽詢《八法》中曾說過“墨淡則傷神彩,絕濃必滯鋒毫,肥則為鈍,瘦則露骨”。字的血與肉就是通過水墨之間的相互調節,如果得當,才能產生“窮變態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的理想效果。當然墨與水相互調和時要先考慮到書寫的毛筆的大小、字的風格,字體、尺幅、與宣紙的滲透力強與弱等等,用墨濃淡一定要掌握一個“度”,并不是那么隨意性。所以墨的濃、淡、潤、燥、等等在書法創作中是一樣極其有講究的。要達到那精、氣、神、骨、肉、血六點齊,方稱完美。缺一而不成書也。
三;共同的審美與意境追求;書畫藝術的審美是屬于意識思維中的高級層面。二者雖同源、同作為視覺藝術又是屬于兩個不同的類型,在漫漫歷史長河的嬗變中,是以遵循著一個共同循則,同氣連根,互動互通、又是獨立性來發展。書畫藝術的審美價值都蘊含在作品的意境里。強調“以形寫神,以形寫意”(當然繪畫的形是具象,而書法是抽象),用形意抒情來表現人生,來對生活的高度概括、提煉和升華。比如,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或繪畫作品,首先并不是看局部,而是先觀其整體、畫面的起承開合、氣勢脈絡,然后注意筆法、再觀察字的結體或畫的層次。書法里面的一筆一劃,國畫里面的一點一塊,都講究形、意、神。同是通過筆墨的表達,來創造出有筋骨血肉、有強烈生命活力的藝術風格形象。追求那種氣勢、韻律、節奏、的結合,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當然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學識、修養、個性和筆墨功力運作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作品所表露出情感意境的粗淺、深厚、單調、豐富。還有,在一幅真正完美的書畫藝術作品中,里面的一筆一點是不可能偶然出現的、都是書畫家的苦心經營,讓各點線緊密銜接,達到“遺貌傳神”。如一幅行草書作品,我們要是單單看里面的某一個字,或許會覺得寫很敗筆。或字體變形、或多筆少畫、或重心傾斜,讓觀者感覺搖搖欲墜,極不順眼。但,如果同時留意上下左右相鄰的字,整體來欣賞時你或許會為書家那絕妙的章法布局而叫絕。舉例;一個字的重心向左下方傾斜,而下面一個字的左邊偏傍書家故意往上提,起到補救與穩定上字重心的不穩(就好比如一車子輪胎爆了,車子傾斜,就得先用千斤頂將其托起,讓車子停穩)。這是讓作品在險中求穩,在變化中求統一,達到氣勢連貫和完整,構成了藝術之美感。書法藝術往往就是在履行實用的同時,在那方寸的點劃間,體現出書家本人的思想寄托與文化取向。都是表現在筆墨,落實在人文精神中。
一、明確中國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的目的和方向
經濟全球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拉動了教育的國際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但作為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發展民族傳統價值的責任。教育國際化是在充分考慮本國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習俗的基礎上,實現的一種國際上的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是簡單的接軌。教育國際化是按照先進國家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材建設、師資水平、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的進一步改革和開放。通過這種改革和開放,能夠實現按照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一大批了解國際市場、熟悉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明確教育國際化的目的,既是一個認識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的目的,是通過國際交流來提高本國高等會計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國際社會承認和接受。通過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夠提升教育的互補性,并有利于推動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能夠自覺地在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上主動調整并適應國際交往和發展的需要(閻達五,2000)。
我國向教育國際化靠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本國的教育事業,使我國的高等會計教育能夠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是一種促進本國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手段。教育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武器,又可能受傷。為避免受傷,就應正確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要正確處理好國際化和民族化的關系
教育上的國際化與民族化的矛盾,雖然存在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碰撞,但并不是不能溝通協調的,而是可以通過交流增進了解達到共識的。這里需要正確認識中國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的使命。教育國際化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結合本國國情,吸納和借鑒國際上優秀和通用的科技文明成果,對國內高等教育不斷改革和優化的過程。因此,會計教育的國際化必須與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相結合、與教育改革的長遠規劃相統一、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相聯系、與各學校自身的發展規劃和培養目標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以本民族文化背景為基礎,超越國家范疇,實行人才教育培養的國際化。
(二)要處理好學習和借鑒的關系
學習是吸納和分析,不是簡單地模仿或照搬;借鑒是吸收和揚棄,不是全盤西化。在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它帶來的有利機遇,積極消除它的不利影響。針對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針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貫徹洋為中用的原則。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高等會計教育的辦學經驗和成熟的教學方式、教學成果及教學資源運用的能力,弄清楚我們與發達國家在教育理念、教育規格上的差距,進而改善我們的教學條件,提升教育水準,參與教育和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
對教育國際化必須要有一個正確認識,首先,它是一種平等的、雙向的交流過程,而不是單向的依附流,如果在交流中沒有平等做支撐的話,這樣的交流應該予以放棄。其次,要注意所有的國際交流一般都是有代價的,只不過這種代價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在交流中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在國際交流中要懂得計算交易成本,要用價值標準衡量所要實施的交流是否物有所值,應當避免盲目崇拜。同時,在國際交流中也應計算提供服務應收取的報酬。在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應當從容對待,不卑不亢,這才是我們應持有的態度。
二、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的應對策略
(一)確定國際化理念,對教材、課程實施改革,加快課程建設步伐
課程國際化是教育國際化的核心,只有課程實現了國際化,在客觀上才具備了人才培養的條件。設計國際化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能在經濟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具備適應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課程國際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與培養目標相貫通的基礎建設,它需要根據人才培養的特點,對教材內容、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課程開發中可以由國內的幾所高等院校共同設計開發,并實現資源共享。在教材管理上,應采取評估和專家認定方式確定課堂教材,并且要求教材有更新換代的時間,以便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作為會計學科,由于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入中國比較早,中外辦學開展的也比較早,課程國際化的建設程度相對比其他學科也早很多,目前,一些重點大學已開始雙語教學,選用的教材基本是國外優秀的原版教材。但從全國的角度看發展非常不平衡,有一些學校不僅不加速教材的更新,不選用優秀教材,反而是幾年一貫制使用自編教材,如果自編教材可用也行,實際上很多自編教材內容陳舊落后,甚至有的教材錯誤百出,這種現狀必須進行改革。所以,教育國際化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實施,它所貫徹的精神是圍繞學生的成長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尤其是教學中采用的教材,必須是先進知識的載體,必須是密集的、有用的信息流。
各個學校通過優秀教材的選用,能夠實現培養目標的一致性,達到培養標準的統一。通過課程與教材的統一,便于消除與國外教育水平的差距,能夠加快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學分、學歷和學位方面的相互承認和資格認證等。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教育國際化的關鍵因素是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即具有能夠講授各類國際水平課程的教師隊伍。作為大學教師,他們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高深學問的研究者。通過他們的勞動能夠使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科學研究后繼有人。但教師隊伍的成長不能一蹴而就,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使教師隊伍快速成長,必須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合作辦學、互派訪問學者、開展項目合作、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多種渠道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行多種方式的人才培養。通過這種交流與合作,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科技知識及傳授知識的手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學校的模式,使師資隊伍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實現同步。
另外,還要加強對青年教師實踐環節的訓練,提高其實際動手能力。很多青年教師閱歷非常簡單,從校門到校門,沒有任何社會實踐,從課本上拷貝下來的知識有時難以自圓其說。更多情況下是不知道實際工作中是怎樣干的,不能解釋程序中的合理連接。因此,應鼓勵教師到實踐中去鍛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當建立教師進修和培養計劃,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形式、不同途徑的培養和培訓工作,這也是提高教師基本素質的重要內容。
(三)更新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是會計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應由灌輸式向啟發式轉化,由單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轉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應包括: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環節的互動功能
中國的會計改革變化很大,如果用正常的課堂講授,很多問題難以全面闡述和介紹到,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其他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將大量信息在課堂滾動傳播或通過網上公布,增加教學的信息量,實現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同時,通過網上的答疑、討論、測試、意見反饋等,可以實現教學中的互動鏈接,使教學方式更加生動靈活。
.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既能夠向學生傳授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智能,并具有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功能。設計典型的會計教學案例,進行理論分析和系統說明,這在中國高等會計教育領域是一種重要的嘗試和改革措施,它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熟悉各種分析方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從被動聽講變主動參與,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所形成的一種共識。教育的功能就是傳輸知識和培養能力,而且高等會計教育還應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應該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知識層出不窮,我們不可能在學校將工作所需的知識全部學到,一般只能領略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使其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即學校的教育重心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能力培養型進行轉換,學校要注重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領悟新方法的能力,學生只有擁有了學習能力才能把握掌握知識的主動權,所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今天比傳授知識更重要。這正如“國際會計公司”在1989年的白皮書中所指出的:“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全面能力上,只有這樣才能支持一個人一生在執業上的成功。”除學習能力需要培養外,作為會計專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應變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必須主動配合,否則很難將老師的講授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四)加強會計實踐教學管理,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會計人才
會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管理活動,它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各種專業行為規范,實踐能力的提升是要通過會計實踐教學來完成。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可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在大二學年結束后,用一周時間進行實習。此階段的實習,重點是對會計處理流程的了解和熟悉,通過實習應全面掌握會計核算的各種方法,并能正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日常的會計處理。第二階段,在大三學年結束后,用兩周時間進行綜合實驗。綜合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受到綜合訓練,培養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階段的實驗在會計模擬實驗室完成。會計實驗資料應全部是企業仿真的信息數據,實驗內容應包括會計、財務管理、稅收、成本管理會計、金融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實習,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公司制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能夠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經濟業務事項,在此基礎上能夠進行基本的數據分析。第三階段,在大四學年最后學期進行,以校外畢業實習為主,并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研究訓練,以便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以適應社會用人單位的需要。
三、建立科學的會計教育評價體系
我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還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健全會計教育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夠實現會計教育管理的量化考核,以便突出體現人才培養的階段性和整體性的綜合水平。建立高等會計教育的評價體系,其意義主要是:一是可以向社會傳達學生能力的信號,通過能力形成和分解的量化指標,能夠比較真實地概括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學校的培養方式,對于用人單位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學生的能力狀況,一般可以準確地判斷用人的取舍。二是通過會計教育評價體系,可以綜合反映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情況,相關的評價指標可以與國內、國外相同專業進行比較,并能準確地判斷學校的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通過這些信息的提供便于衡量與國外名牌學校的差距,也有利于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三是建立會計教育評價體系,引入競爭機制。教育評價指標是會計教育的評價標準,它能夠發揮指揮棒的作用,指引教師實施自身提高和自身修煉工程,并且在工作中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方式,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評價體系的內容,包括各種評價指標和評價指標的評價說明。評價指標的結構,應包括知識、能力、素質三大類,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核心,素質是綜合。課程設置是知識形成的主要途徑,又是各種能力形成的基礎,因此,對知識的考核實際上就應是對各門課程的考核,在考核中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傳統的考核標準,主要是通過考試方式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這種考核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礎上還應實行學年綜合能力測評,根據學年培養目標的要求進行綜合測試實施學年的綜合考評。學年的綜合測試是一種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檢驗,主要從綜合能力的角度進行出題。通過這種綜合測試,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題的思維方式,并在不同的學年逐步提高測評的要求,使能力的培養逐步升級。除此之外,還應通過學年實習、案例教學、案例策劃、小組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綜合能力。評價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很多東西還需要進行廣泛調查和系統研究,所以,這里只是提出一些基本設想,還有待于今后繼續研究。
另外,在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還應建立嚴格的課程評價管理制度,借助于這種制度定期對會計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進行評估,以便及時調整和糾正課程設置中的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達到自我改錯、自我糾偏的目的,這是推動我國高等會計教育國際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閻達五.面向21世紀會計學類系列課程及其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王一兵.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