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1: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語文閱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閱讀教學存在多重對話關系,如學生與作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作者、學生、教師與編者等。閱讀教學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閱讀過程別重要。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文本的意義。
根據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課文,沒有學生的閱讀,沒有學生將課具體化,課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學生對課文的接受過程就是閱讀的再創造過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實現的過程。這樣,閱讀的個性化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發揮。
隨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閱讀教學的單一化已經被打破,文章意義解讀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已不可逆轉。人是個體的人,不同家庭經歷、情趣的人,對文本意義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各種獨特理解,要從積極的方面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從中尋找合理的內核;要提倡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獲得更多。
閱讀應該是探索與創造的過程,是讀者與作品與作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應提倡多角度閱讀,比較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多元解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發揮聯想與想象,拓展思維空間。
二、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閱讀,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應該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地位,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直接閱讀。
教師對語文篇章的分析和講解,絕不能取代學生主體性的接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文章解讀理論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文化背景和知識結構,去理解文本信息的豐富內涵。教師的語文水準無法代替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教師對特定課文的解讀和理解,展示的僅僅是一個世界,一個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個班級同學對課文的理解,是色彩各異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會得到更新和發展。
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瓜,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標準答案”。學生閱讀的過程應該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應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教師職業特點的要求是以認識教師的職業特點的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復雜性主要反映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教育工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過程,教師還身擔眾多的角色,使教師處于內容廣泛的角色期待之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在認識上、情感上、意志上以及個性品質上都達到較高水平。教師勞動還具艱巨性,教學工作的勞動時間和強度非常大,是“全方位”的,勞動空間有廣延性,勞動報酬具反差性。二是教師勞動的長期和反復性,示范性是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三是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與情感性,教學中因材施教要有創造性,增強教育效果要建立真誠融洽的師生情感。
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指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教師也是人,難免有某種程度
不適應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教育事業有害。
認識了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還要了解教師的職業心理特點,有以下兩點:
一、是愛護學生,期望學生成才。
社會期待教師的角色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教師的成就動機的滿足,精神的充足,情緒的愉悅都系在學生成才身上,愿望與現實反差則焦慮不安,信心受挫。
二、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教師的角色職責決定了他的社會形象:有知識,有道德的人。學生也往往視教師為知識的化身,行為典范。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既多且高:多到沒有哪個職業的人需要象教師要履行這么多的社會職責;高到少有哪個行當的人需要象教師要時刻身體力行作學生的表率、作社會的“模范公民”教師的心理壓力十分大。
教師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個正常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更孰能無惑呢?美國心理學家威樂遜指出“所有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在沖突各不安全感。”教師職業的特點和心理特點,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內心沖突,主要有四方面:
一、社會期望角色與教師實際角色的矛盾。
社會期望角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專修養,并不斷學習以適應工作需要,而
教師總難跟上不斷發展形勢的要求,培養人才的工作難以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教師實際角色與社會期望角色間總會有差距。于是,教師在這方面始終在內心沖突,因為沒有界限使角色扮演者知道他在什么時候才算“完成工作”。這種沖突就是自尊,自信引起的焦慮。
二、是角色勞動艱辛與待遇偏低的矛盾。
雖然現在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已大大提高,教師和其它很行業橫向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付出與收入失調,難免導致一些心理不平衡。
三、主觀高期望與工作實際的矛盾。
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學習時有好成績,好能力,好品德;早成才,成好材。可是教育勞動效果總難盡人意,現實成績與理想要求反差大教師憂慮產生了心理沖突。
四、教師勞動的個體性與協作的矛盾。
教師勞動方式以個體進行為主,又要共同協作才能出育人成果,而教育效果
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對教師個體的作用就難以作出精確的衡定和評量,往往會帶走心理上的不平衡,不滿足,并造成一定人際障礙,這可視為由于交往和成就需要方面失落而出現的心理沖突。
除了上述四方面的內心沖突的大量存在,還有一個往往被人忽視的問題,就
是健康。據國內外教師的心理研究,教師要比一般勞動者心理疾病的比例要要偏高,主要表現神經病,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軀體化癥狀等方面。教師常年辛勞,普遍缺乏健康的全魄,早生華發,英年早逝的現象常見報端,令人唏噓。
人貴有自知之明,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善于調適,既不為沖突壓倒產生心理疾病,又能保持朝氣蓬勃地前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充實提高,自勉。
肯于學習的人內心比較充實。教師工作要求不斷吸取新知。探索新境,在
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積極投身于對現代的信息的探求,吸取有益的知識和先進的觀念來充實自己,自勉。忘懷得失,就會對煩憂人心的庸俗是非形成一種超脫的態度。
二、期望適度,不斷成功。
當目標期望迫切而障礙嚴重時,當目標價值大而未能實現時,就會產生挫
折感,超過個體承受力的挫折,則會使人持續處于應激狀態、高度緊張、不堪重壓,生理心理閾限決口陷入危機之中。目標期望過大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把目標期望建立在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程度上。還要進行目標分解,設立有階段,各方面的具體目標。經過刻苦努力,步步落實目標,不斷體會到成功的歡樂,自信心增強,角色的適應能力就能相應提高。
三、情緒樂觀,充滿師愛。
學生始終是教師工作的對象和直接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人類復雜情感
中高尚情感的結晶。教師最大的滿足是學生的成長,主要的獎賞的慰藉是學生的好評和進步,師愛,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維系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寬以待人,樂交善處。
心理學家丁瓚提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
人際關系良好,社會交往能力強是心理健康的顯著標志。教師要搞好和同事、學生、
上家長之間的關系,減少人際沖突,首先要嚴律己,寬待人,開朗達,容人之短。其次要樂于合群,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當人際挫折出現時,要冷靜分析,釋懷處之。有道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五、健身養生,怡悅身心。
體魄強健是保證精力充沛進行工作的前提,正當娛樂是高劑教師身心最有
效的途徑,積極鍛煉身體能使心境開朗,身心怡悅,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心理障礙也就能迎刃而解。教師要重視身體健康,善于調適心境,有病淺中醫,減少令人扼腕嘆息的遺憾。
全面認識教師心理是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是有效調適心理沖突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自覺提高人格修養水平和挫折承受力,樂觀進取,闊步前進。
主要參考文獻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明確規定背誦優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適合兒童閱讀的各類讀物是現實生活中最重要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則是極為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擴大課外閱讀量勢在必行。
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而且,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統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起學生閱讀動機。在信息化社會條件下,要求個人面對大量的信息能進行正確的判斷、整理、處理,并做出相應的對策。因此,在課外閱讀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養成為一個核心的課題。此外,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目前,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結構仍不夠合理,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強對課外讀物選擇的指導。
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大力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系。那么如何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呢?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們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推薦圖書要注重方式
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教師不光要熟知圖書內容,更要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才會游刃有余。當然教師絕不能忽視推薦方式的機動性,據其要求和內容而言:A、推薦方式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推薦和內容的介紹。例如,我在給學生上課外閱讀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故事內容。課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看這些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師在推薦過程中,應用必要的指導和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的確,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如何學習的。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時機和學生談談自己兒時的學習,為學生樹立榜樣。
2、開展豐富多采的讀書活動
(1)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瑯瑯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于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課外詩歌指導時,安排每周背一詩(詞)。在每首詩詞拓展引進時,采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閱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象,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其中“見”、“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現,也是語感的初步生成。這樣積累一多,語感不斷得以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自然形成。
(3)我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這學期,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我們班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為了辦報,大量閱讀了怎樣讀書的有關知識,然后再對所讀知識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還真辦出了像模像樣的報紙。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我都給他們張貼展覽。學生在相互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又悟到很多東西。這樣的活動每學期可組織多次,使學生在辦報刊的過程中,提高選擇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選擇課物要注意下面幾點:
(l)思想健康。好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我們要教育學生讀好書,使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受年齡、閱歷、水平限制,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們不能低估不良讀物給我們小學生帶來的副作用。
(2)考慮學生的各方面差異。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到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識的海洋對于少年兒童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秘,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之王,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關于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欲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4)注意閱讀的廣度。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告誡青少年:專看文學書不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學大綱》要求六年制小學生課外閱讀不少于150萬字的分量,無疑是我們要注意閱讀的廣度,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課本閱讀的不足。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定型的成年人有區別,要克服小學生常見的好奇心和盲目冒進的心理,所以要講究閱讀的先后,閱讀要有計劃地進行。筆者認為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可從下面三個角度考慮: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如今,社會生活高度開放,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課本里,而應該構建開發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從而去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各種閱讀材料,特別是范圍廣泛的課外閱讀,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沒有邊界的感受空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游了藝術殿堂,充分感受了祖國文字的奇妙與偉大。同時,也激起了孩子對各種閱讀材料的興趣,促使他們自己通過讀報、看書去獲取知識、信息,懂得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我們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并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
(2)從體裁考慮。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中年級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高年級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長篇小說等文學作品及報紙雜志。
(3)從時間上考慮。平時上課時間緊,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書報.寒暑假時間長安排篇幅較長讀物。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國古代學習論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之規律,如孔子主張“博學于文”;荀子論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近現代的學習理論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學習與形成有賴于積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就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盡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語言材料,積淀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筆者認為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1)培養讀書的積極態度,認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讀書是把書的信息傳給大腦,大腦進行創造性加工,人與書本產生的一種綜合性效應的一種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只有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
(2)學會做筆記。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就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就是閱讀的收獲。
4、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創新精神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在讀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鼓勵學生提出與書中不同的見解,或者解決書中或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在閱讀中,會對一貫的、公認的模式、結論提出異議的閱讀能力其實就是學生的一種求異思維的體現。經常性地進行這種“過濾”閱讀,對他們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我認為對文章鑒賞的多樣性,應當得到老師的尊重。我們允許孩子在品評、質疑時的這種超“文本”的現象。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達,感悟得到真實地提高,思維得到真正地發散。
在學了《三顧茅廬》后,請學生結合課外閱讀的有關章節,作個簡單的人物評析。有的同學就提出:劉備的禮賢下士只不過是他的一種計策,說明他狡猾,用多種表面工夫去感動諸葛亮。其實,他根本沒什么本事,又列舉許多事,來說明他出謀靠諸葛亮,開戰靠張飛,關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脫開書本,結合當今社會討論劉備到底算不算一個成功人士?
可以這么說,由課件引起的眾多討論,已超越了課件本身,而涉及到了課題的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對課件的研究也已經成為課題研究中提綱挈領的關鍵。對課件認識的程度,直接影響到課題研究的進展。如果我們對課件設計、制作、運用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能夠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那么下一步的研究將會順利得多,但是反過來,它也可能成為影響課題繼續深入、推廣下去的瓶頸。就目前的情況看,課件已經成為課題研究推而廣之的攔路虎,許多對課題的懷疑、觀望或者是望而卻步大多是由課件直接引起的,即使是勇于嘗試、有志與此的一部分人,也由于“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種種艱辛與困惑,而影響了前進的腳步。但與此同時,全國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力度,語文教改的強烈呼聲,課題研究繼續深入的勢頭,顯示了現代教育不斷前進的步伐。加強對課件研究的迫切性已不容置疑,正是時候了。
因此,筆者認為,現階段課題要想有所突破,也許可以先從課件入手,搞清其在課堂上的作用,與學生、教師、教材等教學因素的關系,進而明確課件設計的原則,運用中的定位,然后才可能在教學模式的探索上有所作為。在對這諸多問題還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之前,似乎還不宜急于重構新的課堂關系,否則力不從心,漏洞百出不說,更可能使本來探索過程中正常出現的一些問題被夸大,影響自己更影響其他后來者的信心,阻礙研究的步伐。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試圖換一個研究的角度,從現代教育技術介入后,新的課堂關系中的矛盾焦點——課件入手,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能從中理出一些頭緒,即使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也許籍此一斑而窺見全豹,進而解決問題也未為不可。
對現狀的反思
縱觀語文教學軟件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計算機公司與教育部門合作開發的軟件,此類軟件基本以課本為藍本,與電子課本沒有本質區別。而且這類軟件大都以學生學習課堂所要學的教學內容為主,以學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為目標,很難說這些軟件究竟對學生的學習起了多少作用。也有些公司找一些著名的中小學合作,投入很大,希望能夠出品面向教師的幫助教師講課的精品課件,但由于課件的通用性差,軟件運行時不容易隨時修改或加入自己的想法,因為教無定法多數教師不愿意使用這類軟件,對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更是如此。(1)
那么另一類由語文教師自己開發的軟件又如何呢?費時、耗力且不說,從已開發出的軟件質量上看,由于計算機編程人員對學科缺少了解,腳本又不容易說清楚,有些教師雖然有教學經驗但不大明白計算機能做什么,所以軟件腳本就不會比傳統教學有很大突破。即使不存在上述障礙,由于新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師囿于傳統習慣與觀念的影響,對課件的認識還不深,因此,課件制作或舊瓶裝新酒,僅停留在教案+板書+資料的層次上,缺乏針對性,缺少說服力,課件在質量上也很難有所突破。
由于課件質量差強人意,就必然導致課堂教學遠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課堂上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課堂上協商、合作、討論也熱熱鬧鬧地進行著,但學生和教師都抱怨自己患了“失語癥”,被剝奪了話語權利。的確,面對這樣一個涵蓋了教案、板書、教材的“全能”課件,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于是有人戲稱:學生在課件中漫游,教師在講臺上手足無措,只有電腦忙忙碌碌,電腦成了插足的“第三者”。這樣的課堂與傳統教學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不如傳統教學。
由此,有人就提出了以下的質疑:在一些優秀教師的課堂上,盡管主要是由教師講授,也沒有運用任何現代教學媒體,但教師繪聲繪色、出神入化的講授過程,依然能夠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學得津津有味,生動、活潑、主動。那么,現代教育技術是否是語文課堂的必需選擇,教學的最優化是否只有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實現?培養創新人才,建構新型教學模式是否一定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
其實,這些問題已無須回答,但這樣的質疑值得我們重視,其中反映的一些問題值得思考。首先,從上述疑問中可以看出,要在語文教學中普及、推廣現代教育技術,那么,現代教育技術如何顯示其在語文教學(特別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的問題就無法回避。這是課題研究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課題研究的關鍵.不解決這個問題,課題研究就很難再向前推進。雖然“四結合”課題準確地抓住了傳統語文教學的一些弊病,并明確地提出了研究目標,但建構主義理論也好,現代教育技術也好,任何一種理論或技術都無法不經實踐的檢驗、辨別與改進,拿來就用。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曾談到:“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現代教育技術要想被語文課堂教學所接受,也必須經過這樣一個“為我所用”的占有、挑選的過程。事實已經證明,建構主義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先進的教學觀念,但其本身的理論局限、現代教育技術的利與弊,語文學科教學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關系的變化,決定了一些先進的教育技術或教學理論還無法在語文課堂上直接套用,這就使課題研究面臨一系列復雜問題,造成了課題研究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調整研究的思路,課題必須首先立足于語文學科教學研究,依托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明確語文教改目標,有選擇地吸收、融會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現代教育技術為突破口,從而實現對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突破。這不僅僅是說法的變化,而是一個思路的變化,立足點的調整。
其次,教學媒體的現代化不等于教學最優化,教學最優化的決定因素不在于使用哪種媒體,而在于教師所持的教育觀念。“如果在使用現代教學媒體時,依然以落后的教學理論作指導,采用落后的教學方法,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那么就從原來的教師的人灌變成電灌或人機共灌。”(2)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再強大,也只是一種技術手段,只是為語文教改提供了一種可能,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不能包攬一切,喧賓奪主,對它過分的依賴,反而會失去人的主體性與主動性,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課堂上各自的角色定位,學生的主體、教師的指導地位不能動搖。優秀教師之所以教得好,關鍵在于能夠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起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最好是激情)、主動性(知識之內在邏輯的魅力以及知識對學生當前和今后發展之價值的吸引力)。因此,即使此時仍然只是教師的講授,但此刻的教與學和后者的教與學可以有本質的不同,其根本區別就在于教與學的立足點是學還是教。優秀教師是把教師的教融化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了,教是手段,是為學生更好地學。成功教學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起學生主動建構的欲望與興趣,如何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這就使得課堂從單純對學習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學習過程的關注上來,這看起來是視線的移動,但卻是一個實質性的轉變和觀念上的飛躍。傳統教學之所以備受死板、僵化的指責,也在于課堂對學習結果的過分關注,忽視了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的意義,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造成了諸多惡果。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兩種成就動機,一種力求成功的動機,一種是避免失敗的成功動機。(3)由于學生在智力結構和發展水平上是有差異的,其成長環境和各自經歷不同,他們在學習上所能達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協助學生設立學習目標時一定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最近發展區而定,不可強求統一,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采取分層推進、分類指導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經過努力后,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當人把精力放在關注自身的努力時,他就不在乎別人怎么評價自己,不關注自身的努力時,他就不在乎別人怎么評價自己,不關注一時的成敗,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標前進一步,因此,即使面對困難,他也不畏懼,也要設法克服,為了實現目標,他敢于嘗試錯誤,敢于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態度是積極的,學習起來是主動的,這時的學習動機是持久的、內在的.同時,對學習過程的關注,其意義還在于讓學生把學習作為其提高人生質量的追求。關注學習過程,就是要優化學習過程,學習過程得到優化,自然就優化了學習結果。因此,必須把我們的著眼點轉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這種對學生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視,體現了人本主義全面發展的主張,對學生內在的、持久的學習動機的激發,正是培養創造精神的前提,而學習過程中尊重個體差異,培養個性發展的重要環節——分層教學,恰恰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所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的交互功能,是傳統教學中無法實現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情境”的創設,強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會話”,就是強調反復交互。
對課件空間的探索
由此,我們可以嘗試給作為交互的焦點——課件的功能和定位作如下描述:課件不應僅僅是一個靜態的呈現學習內容的容具,它應該是關注學習過程的一個具體體現,是可以激發起學生主動建構的欲望與興趣,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的一個動態的,具有強大召喚力、啟發性的,可以從中不斷衍化、生成新的思維結果的無限廣闊的空間。它應該是點燃思維火花的導火索,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戶,是學生探索學習的抓手,是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是盡情創造、實踐的自由樂園。這個空間應該有活潑的流動的思維,有鮮明生動的個性,有植根與人文精神的人倫情懷、人性感受,有情感交融、回腸蕩氣的人化情境……
這種對空間的呼喚,首先是出于對學生學習主體的尊重,創造意識的呼喚。對于創新人才的含義,何克抗教授曾經作過精練的概括,創造型人才=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創造實踐能力+有意義的獨特產品(觀點、作品、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必須先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個人意識,使學生從教師、教材乃至課件的話語權威中走出來,先要有可想,可說、可做的自由與空間,然后才能有敢想、敢說的主體意識,才能有鮮明、獨特的個性話語,進而才有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獨特的觀點、作品、方法。目前,許多學生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已習慣于接受現成的結論,如果課件中結論性的東西太多,學生就很難超越現有結論有自己的思考。另外,當課件著眼于思維的引導、實踐能力的訓練,著眼于教會學生學習時,課件的啟發、引導必然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攪動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更活躍的思想,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或結果產生。這樣動態的、可以不斷衍生的特點造就了課件對學生的召喚力,而其召喚性的大小,應該成為衡量課件質量高下的一個重要標準
對空間的呼喚,更來自于語文學科本身的認識特點。語文課本中的文學內容占70%,語文課的主要活動——閱讀、欣賞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真正的作品總是具有極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的(甚至是開掘不盡的)意義,有的“意義”甚至是可以意會不能言傳、無法明晰化的,作品的價值是要在讀者的創造性的閱讀中去實現的。也就是說,文學的本性決定了對它的理解、闡釋必然是多元(甚至是無窮盡)的,而且隨著閱讀對象,時間、空間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而文學的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真正的文學作品總是常讀常新,并且給閱讀者帶來真正的創造性發現的喜悅。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學語文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文學經典名作,對于啟發正處于成長期的青年學生創造性思維與藝術想象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正是由于每部作品為所有的讀者都提供了一個可供多方解讀的空間。因此,教師、課件對作品過多過細的分析解釋無疑是多余的,吃力不討好,這種過度的關懷反而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的侵犯,它剝奪了學生想象的權利,限制了學生的解讀的空間,甚至可以說它剝奪了學生閱讀的樂趣,更束縛了學生的創造與個性,這不僅不符合閱讀的一般規律,更與培養創造精神的基本出發點背道而馳。
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學生是一個不成熟的讀者群,是需要培養的讀者,他們的閱讀和審美既要尊重更需要引導,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以及課件的話語權利就在這里體現。
這樣的課件相對于那些大而全的課件來說是有缺陷的,在內容上不全面,然而這樣的缺陷是必需的,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它更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文體,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特征,選擇學生最需要而僅憑教師或傳統媒體無法達到或更好解決的問題,或創設情境,或學法指導,或學習點撥,或人機交互……只有針對性才有實用性,課件不再是在課堂上到處開花,面面俱到的“全能選手”,而是課堂上的一個或幾個興奮點,興奮學生的思維,興奮教師的教學,使平淡處生奇,使無疑處生疑。也只有針對性才有靈活性,課件不再僅僅是課文的闡釋,資料的展示,方法的羅列,而是提供了一個可供多方解讀的空間,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活躍的,更是有目的的。如此,現代教育技術不可替代的獨特的作用才能充分顯現。
課件本身必須依賴于科學技術而存在,但是我們應該警惕在人文學科中,不能讓科學主義的力量將語文的人文精神消解,要充分地利用科學,就要對科學進行合理的限制。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既有創造性,也有破壞性。這種警惕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對語文教學的各種反思與批判聲中,就有“限制科學主義,張揚人文精神”的呼吁。幾十年來,語文教學的失誤之一就是科學主義的泛濫,人文精神的消遁。當然語文教學可以用科學理性的方法進行量化,分步驟,擺序列,循邏輯等,但科學主義的理性方法永遠不可能徹底清晰地解決語文教學的復雜性,不可能根本解開語文教學之謎。(4)過度追求教材體系的邏輯化、教學點的細密化;教學方法上對語言和內容的透析化、準確理解化;語文知識完全量化;語文能力的訓練層次化;語文考核測評的標準化等等,科學理性的剖解越深入,就越背離語文教學的本質。“人文學一般并不能單純地從邏輯概念和邏輯上來解釋,而總是更多地與某種‘先于邏輯的東西’相關聯”。(5)語文在本質上強調人的情感,人的體驗,總體特征趨向于綜合整體、動態化、無規則、無序列、內隱和模糊。
只有當科學的理性方法在人文精神的領導下,去創造人化的情感空間,才能使科學為語文所用,現代教育技術才會與語文課堂真正結合。從這個角度看,課件的空間不僅是自由的、流動的,更應該是模糊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唯其是動態的、模糊的,才可以不斷衍化、生成新的空間,才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神奇力量去構造氣韻流轉的人文環境,使學生透過科學的眼睛去體驗、去感悟,體驗生命的情意,感悟生活的多姿……以有限的空間喚起學生無限的求索與創造。
這樣的空間需要利用課件來營造,但課件本身無法生成、衍化,只有在課件與教師、學生(主要是學生與課件)之間的不斷的交互、對話中,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不斷被攪動、被拓展,課堂才能有充滿活力的思想涌動。課件的生命力要靠交互來激活。這種交互一方面來自課件的交互功能,另一方面來自課堂的交互設計。前者屬于課件的設計問題,后者屬于課件的使用問題。
對課件的使用更集中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媒體之間的關系。對于教師、學生、課件這三者的關系,可以打一個比方來說明,如果說學生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風箏,那借以放飛的長線就是課件,風箏飛得有多遠多高,就看教師手中的長線能放多長,又如何控制。“海闊憑魚越,天高任鳥飛”,課件走入課堂后,教師并不是放棄了對課堂的控制,而是利用課件達到了更高明的控制。這種控制以給學生更多自由為目的,更有隨機性,更有創造性,也更富挑戰性。
參考文獻:
(1)唐玲:《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軟件》
(2)桑新民:《技術——教育——人的發展》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自選商場》,我創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李想小朋友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里去逛一逛,她說‘她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她買了哪些商品?”接著,我就開始放錄像。錄像一放完,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九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錄像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
a另外,我還用圖畫展現形象,產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下面我還是以《自選商場》為例,在學生們認識了九種商品名稱以后,但要讓學生學會分類,且了解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我又創設了情境:老師成了“快樂自選商場的總經理”,并告訴同學,今天卻不快樂了,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所以現在想聘請三位優秀的售貨員,重新將商品擺放整齊。接著就請三位同學當售貨員來給黑板上的九種商品分類。并說出理由。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很快明白自選商場的東西是分類擺放及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三只白鶴》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伙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后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后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還是以《三只白鶴》為例,由于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畫出你心中的太陽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于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制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哪些閱讀習慣呢?《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學習指導》中指出:“閱讀教學的任務,除了著重培養閱讀能力之外,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等。”這些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在教學中如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方法是多種的,筆者的看法,大致可從如下幾方面努力:
1.引發閱讀動機。閱讀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閱讀的內部動機,也是形成閱讀習慣的重要前提。引發閱讀動機,首先要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的目的和意義,端正閱讀態度;其次要通過講述、對比、訓練等方式暗示習慣在閱讀活動中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對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認識,引起學生的心理需求。
2.激發閱讀興趣。實踐證明,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促使他們專心注意,仔細閱讀,認真思考,有意識記;可以使他們產生充沛的精力,頑強的毅力,進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啟發學生自覺。閱讀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閱讀行為,本身包含著自覺的心理因素。啟發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增強形成閱讀習慣的心理動力,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毅力,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上的困難,使他們能堅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強學生的自制力,經常鼓勵學生要勤奮努力,及時強化這些行動,克服懶惰的心理。
4.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關鍵。閱讀方法指導要寓方法于實踐,主要是通過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科學的訓練程序來實現。如通過《古井》(六年制第八冊)的教學,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就可按下面程序進行訓練:
一
作為言語作品的文章,是言與意的統一體,即將意轉換為言之后的作品。然而,只有納入到教學程序中,文章才成為課文,具有教學的意義。所以,閱讀教學就是教師指導學生由言求意的言意轉換的行為,即將作者的文章還原為作者原本要表達的意。在將言還原為意的轉換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對某些言語作品的非精確認知與理解。例如讀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的詩句:“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為什么會是老水車?為什么紡著疲憊的歌?歌怎么會是疲憊的?“我”為什么會是剛掙脫蛛網的理想?神話的蛛網又是怎樣一幅具體的圖景?這里邊難以窮盡,大有文章可做,做得越多越細,則越難以刨根究底,證明讀者仍未最后感覺到它究竟表達了什么,仍未真正捕捉住隱藏在言語幕后的內蘊。教師提供一個或幾個答案讓學生對這些詩句所蘊含的真正的意進行“是”或“非”的簡單判斷,總是難免給人一種霧里看花、隔山觀火之感。但閱讀教學終究是引導學生由言求意,怎么辦?只有借助于模糊集合與隸屬函數的方法,求取近似值,將這些詩句視為從歷史、現實角度對“我”與祖國割舍不斷的血肉的整體,讓人去感悟、去意會其深長悠遠的韻味,不必將它的完整畫面與深邃意境肢解為具體的思想與清晰的認識。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教學所具有的模糊性,實際上是教師引導學生依照言語作品的不確定性進行籠統認知與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廣泛、完美與高效的特征,使學生與課文迅速溝通起來,節約了信息傳遞,并且更自由靈活地誘發學生大腦中表象的聚集,促使學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語作品整體寓意以獲得更充分的審美享受。
閱讀教學的模糊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往往表現為兩種基本形式:一種基本形式是由模糊到模糊,一種基本形式是由模糊趨向精確。
第一種基本形式是閱讀主體(學生)在認識言語作品的類屬與形態時缺乏明晰的劃分而產生的模糊識別,始于對言語作品的模糊感知,終于對言語作品整體的模糊評判。有的學生在課前閱讀課文,大部分讀懂了,有點似懂非懂的味道,覺得作為言語作品的課文是非常美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1]但在上課時聽老師講解分析課文,則味同嚼蠟,原先獲得的難以名狀的美感至此已渙然冰釋。這是因為學生在課前獲得了對課文的模糊感知,而教師卻以抽象干癟的條分縷析取代了學生對課文的模糊評判,使得學生的模糊識別在中途嘎然斷裂。高明的教師總是既尊重、保護學生在初始閱讀課文所獲得的模糊感知,又盡力地去完善學生對課文的最后的模糊評判。如在《藥》的總結課上問大家:“夏四奶奶與華大媽在墳場上相遇,是偶然的呢?還是必然的呢?”經過緊張的思索與暫時沉默之后,學生興奮地舉起手說:“我想起來了”,但回答時又支吾其詞,模棱兩可,甚至前后矛盾。教師肯定了回答偶然者,因為偶然相遇使得課文中明、暗兩條線索在此交匯;同時,教師又肯定了回答必然者,因為必然相遇是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結果,明、暗兩條線索的必然匯合要通過夏四奶奶與華大媽在墳場偶然相遇體現出來。感受言語作品的美,往往受個人的閱歷、心理、修養、情趣等制約而顯得靈活多樣,很難劃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正如康德所言:“美應當是不可言傳的東西。”唯其如此,所以,“我們避免兩種極端的做法:一種是關于課文的意思一定都要讓學生說出來;另一種是教師一個人解說課文的內容,說明藝術形象,卻沒有給兒童留下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機會,而兒童的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夠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的”。
閱讀教學模糊性的另一種基本形式——由模糊趨向精確,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模糊處理再壓縮、抽象出相對明晰的界限,以便達到對課文較為明確的認識。如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先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了解魯迅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是如何度過少年生活的,然后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對于該課文的內容理解,可以處理為界限相對明晰的三種認識:A、嘲諷脫離實際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會對兒童身心健康的漠視、束縛和殘害;B、真實地再現了封建時代少年兒童入學前后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生氣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懷戀與追求;C、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實際上,認識C更切合課文,而認識A與B也不無道理,社會上也有類似看法。明確的認識、精確的評判并不是絕對的,而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只是模糊程度較淺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由模糊趨向精確只不過是程度較深的模糊向程度較淺的模糊的過渡。
當然,閱讀教學的模糊性并非將學生帶入一個糊涂、迷惘的境地而不可自拔,而是強調、重視學生對課文由言求意的理解應具有豐富性與多元性;是為了打破傳統的單向線型思維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壓抑與桎梏
二
在閱讀教學中對課文信息進行模糊處理,并非東施效顰,機械地照搬模糊數學的現成結論,而是有其深刻的內在依據的。我們可以從言與意之間的非一致性、學生認識過程本身、閱讀教學本身的特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揭示其內在原因。
閱讀教學的模糊性是否符合科學的道理,必然牽涉到言與意(語言與思維)之間較為復雜的關系。一般來說,語言的結構單位如詞與詞組、單句、復句分別對應著思維的結構單位如概念、判斷與推理,這就使得語言表達思維活動的產物——思想成為可能。強調語言與思想的一致性,言能盡意,則是將“意”視為“一般人在日常的知性范圍內能把握的名物事理。”反映這種“意”的相應的言語作品在本質上是一種陳述化的文字符號。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言與意之間又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具有不一致性。周建人先生在1979年6月13日《光明日報》的副刊《科學》上發表《思想科學初探》,在建國后首次提出“思想先于語言”的觀點。其實,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往哲先賢早就看到了言與意之間的內在矛盾。《周易·系辭》對儒家的言意觀作了這樣的概括:“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正因為言無法窮盡意,所以再設立一個“象”來窮盡意,這個意中之象后來衍化、發展為言語作品中的意象。讀者只能尋言觀象,再尋象觀意,由言求意必須經過“象”這個中間環節。《莊子·天道》說:“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揚雄《法言》里也說:“言不能達其心,書不能達言,難矣。”無論是莊子還是揚雄,他們都認為言是無法直接窮盡意的,更無法窮盡紛繁復雜的客觀實在。如果一定要用言去表現永恒的外在客觀,那只能是得其粗略而已:“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莊子·秋水》)正是在這種本質意義上,道家創始人老子才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深刻命題,意謂客觀的道可以說得出來則不是永恒的道,而概念能用概念來表達就不是永恒的概念。
意是對外在客觀的能動反映,言要用來傳達意,言則陷入了困境——無法精確地窮盡意。言不盡意,則是因為這個“意”,既是人們窮盡宇宙奧秘、體悟人生真諦時所獲得的某種超驗、獨特的難以名狀的心領神會,又是文學家在神與物游的過程中營造出來并具體呈現在言語作品中的“意象”。涵蓋了“心領神會”與“意象”的意,朦朦朧朧,模模糊糊,閃爍不定,瞬息萬變,它不僅包括了邏輯化的思想,而且包括了情感,更包括了思想與情感的復合體。何謂情感?情感屬于感知的心理領域,是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而引起的肯定或否定,積極或消極的反映或體驗。對于思想,我們可以條分縷析地采用精確的邏輯處理;而對于情感,我們則無法科學地加以量化,無法稱出它有多重,測出它有多長,算出它有多厚。無獨有偶,美國當代語言哲學家莫漢蒂(J·N·Mohnty)也深刻地闡明了這一點:“正是在知覺領域中實在的事物與人·才·完·整地顯現出來。是知覺——而不是思想——給予我們關于其對象的實在感”,“但是,知覺領域總是比較模糊的:它有一個不確定的邊界和中心”,因而,“語言指稱達不到屬于實在的所指的絕對確定性和單一性。”內涵豐富的意大于言,言要借助于“象”去傳達意,則必然會出現言外之象、象外之意,最終往往出現“言有盡而意無窮”、“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產生言語作品本身的不確指性。
與課內精讀和語言學習相比,真實的閱讀(包括課內和課外)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閱讀,是一種大量、真實的閱讀實踐活動。真實的閱讀既不需要像語言學習那樣在閱讀后對閱讀材料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講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閱讀能力訓練那樣在讀后完成各種閱讀檢測題。真實的閱讀首先是真實的,閱讀者為需要而閱讀,為獲取信息而閱讀,為實用而閱讀,為興趣而閱讀,它關注的是文章的內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閱讀者通過閱讀獲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實的閱讀要求把說明文當說明文來讀,把議論文當議論文來讀,把文學作品當文學作品來讀。讀說明文能獲得新知,讀議論文能了解新的觀點,讀文學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讀懂了文章的內容,閱讀的過程便是語言能力習得的過程。其次真實的閱讀時實踐的,語言習得論認為,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自然習得的,而不是僅僅通過老師對閱讀材料的分析講解和對閱讀方法的介紹提高的。而且這種閱讀實踐是真實的、負載信息量的,不同于閱讀訓練中針對閱讀技能的閱讀實踐。第三,真實的閱讀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續的真實的閱讀,才能使學習者語文能力不斷得到提高。由于真實的閱讀減少了課文分析和閱讀訓練,也使大量閱讀成為可能。事實證明,許多老一輩的專家學者,無論是文學工作者還是自然科學工作者,他們杰出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就主要是通過這種真實的閱讀獲得的。
從教學理論上看,真實的閱讀很容易在現存的語言學習理論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個體母語水平發展系統中,它與兒童母語習得一起反映了從口語習得到書面語習得的母語水平發展到全過程;在語文教學系統中真實的閱讀與語言學習和語言訓練共同構成了科學的語文教學體系;在語言教學系統中,真實的閱讀和真實的交際分別在語文教學和外語教學中發揮主要作用。目前,通過大量自由閱讀來提高學生書面語能力的觀點已經得到了國內外語言教學專家和廣大于語言教師的普遍認同。美國著名語言教學理論家克拉申在談到如何提高美國人母語識字讀寫能力時,特別推薦一種閱讀方法--隨意自愿閱讀(freevoluntaryreading簡稱FVR)。"FVR是自愿進行的一種閱讀。讀自己愛讀的書,不用寫讀書報告,要求在每章閱讀后回答問題,也不要求查閱生詞,碰到不愛讀的書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認為,如果能堅持這樣做,"閱讀和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一期)。顯然,FVR就是一種真實的閱讀,不過,真實的閱讀包括的內容比FVR更廣一些。
從教學實踐上看,幾乎所有成功的語文教學者和語文學習者都注重發揮了真實的閱讀在提高語文能力方面的主導作用。一些大型的語文教改實驗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個"擴大閱讀,課時分段式"教改實驗方案,這個方案從高中的5課時,初中的6課時中分別劃出2課時來讓學生自由閱讀各種書籍,學生們對這種自由閱讀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通過大量閱讀,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詳見《語文學習》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實施的初中語文"課內外銜接"語文能力訓練教改實驗,也將大量課外閱讀放到了語文教學中的突出地位,將它作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手段。無獨有偶,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有兩個成功的語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課外閱讀為主要特征的,一個是由國家教委發文推廣?quot;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改實驗;一個是山東煙臺市小學語文"大量讀寫,雙軌運行"教改實驗。前者突破了小學低年級不能進行閱讀和作文的模式,在兒童入學不久,尚不認識漢字和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利用漢語拼音使識字和閱讀、寫作同時起步,交叉進行,寓識漢字于閱讀之中,發揮了閱讀對識字、說話和寫作的促進作用。后者把小學階段的閱讀和寫作總量分別提高了5倍和4倍,把語文教學時間一分為二,一部分用于課堂教學,一部分用于課外自由閱讀。在三~五年級每周開設三節課外自由閱讀課,建立了課內閱讀教學和課外大量閱讀相結合的閱讀教學"雙軌運行"新機制。這兩個實驗都取得了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顯著效果。不僅如此,實驗對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發展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等也起了積極的作用。(詳見《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學語文教師》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將真實的閱讀和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呢?首先,我們必須堅持"大大語文"的語文教改方向,堅持語文教學和社會生活結合,堅持在語文教學中弘揚人文傳播民族文化。因為從語言習得論的觀點看,語言能力只有在聯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時傳遞同時加工的真實的語言活動中形成,不負載信息量的語言活動不是真實的語言活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使真實的閱讀占據主導地位,使閱讀活動緊扣時代脈搏,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突出語言的民族文化特色,這些也是語文作為負載文化的交際工具的性質決定的。
一、課堂閱讀教學要充分形成師生互動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也很難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意識的接受,更何況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會一如既往,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永遠是臣服于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記事本”。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真正的學。
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讀書的好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通過對學生的建議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大家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這樣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快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建議被教師采納,這種自主的權力和被激發的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話題是學生最歡迎的,通過教學、教法的改進,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設計要有梯度
閱讀的對象是文章,閱讀的主要目標是讀懂,這里的讀懂是層次分明的能力系統。它包括閱讀主體對語言的認知,對文本負載的重要信息的提取與整合,對文章內容與表達方式準確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簡單的說就是認讀與解讀這兩個環節。作為文學作品,還要進行鑒賞和評價。
認讀雖簡單,但也會受學生選擇不一的干擾,此時就需要教師引導歸納,將學生的疑惑歸結到一個焦點上,然后順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層次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個被認準了得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大眾化”的。解讀,必須做到準確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達的內容。就像寫文章一樣,閱讀也該有一個整體思路,這個思路即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在這一輪回環中,教學要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由認讀到鑒賞,甚至到評價與創新,應體現出梯度。每一個閱讀者都可以在其中發揮盡可能多的專長:善于組織的就去組織,善于觀察的多談觀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積極表述思想,善于辯論的要讓他暢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勵他表現自我……每個閱讀者都能懷有奮發向上的情緒的話,最終會產生強大的整合效應。
在教學設計的梯度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的發揮程度、專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問題解決問題的滿意度都趨于最佳狀態,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語文閱讀能力的具體培養措施
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必須遵循其由低到高的發展順序而進行,同時又必須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和想象力為中心,中學語文閱讀能力在各階段培養目標是不同的,一般可分為下面幾個發展階段:
1、積累階段
這是一個動態而連續的過程,更是后面階段能力具備和發展的基礎。積累的內容包括:語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義的基礎知識要打牢,能夠準確地判斷單復句并能分析其結構,要熟練地把握文體特征、語言表達的特點;思想感情方面:能夠閱讀范文和課外讀物,學會理解或吸收比較豐富的思想感情,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復雜思想感情和新觀念奠定基礎;同時,還要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生活經驗,以及寫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學生的閱讀作用很大。教師應結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紹,然后要求學生積累。
2、理解階段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只有發展了思維能力,理解力才能應“源”而生,所以這一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綜合的思維力和聯想、想象力,它們在理解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是判斷力的培養。判斷力是指讀者理解事物的本質,明確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斷旬或“限制和修飾成分、來訓練,如“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這句話,如果把“常常”一詞去掉,這個判斷就絕對化了。因為生活中錯誤之后并不一定就產生“正確”。加上“常常”,對“錯誤”現象的本質特點揭示就準確。
二是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構成了人類基本的思維過程,也是閱讀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將事物的個別特征或個別方面分解出來的能力。只有通過分析,對課文的整體認識才能深入。綜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個別特征或個別方面綜臺起來考慮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訓練離不開綜合的指導,綜合能力的訓練必須以分析為基礎。如必須在熟悉全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給文章分段,給段分層,給句子劃分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必須在分析文章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層義、段義、題旨,以訓練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給文章列寫內容提綱是訓練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聯想能力的培養。聯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觀念聯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觀念的能力。有了聯想,可以將有形文字的意義空間拓展到最大,從而使理解更準確、合理。在閱讀活動中應鼓勵學生主動去聯想。教師還可根據聯想的類型,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聯想力的訓練。
二、讓學生可持續學習必須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我們這個時代提倡全民創業、全民創新。全民創新要求人才具備可持續學習的習慣、意志和能力。現在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創新能力將直接決定國家的發展程度,因此關注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意義深遠。學生的創新能力從何而來?從培養其可持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中來。語文教學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學習習慣和能力,功在當下,利在未來。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要讓學生去逐步感知廣闊的文學世界;在平時則必須注意滲透,讓學生廣泛涉獵文學作品,在接觸中產生自己的感悟。當學生接觸過相當數量的文學作品后,他們會初步意識到教材文本僅是文學世界的滄海一粟,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學世界更為精彩。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文本上,而要同步重視課外閱讀,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要求。譬如讓學生按照詞牌名閱讀各類詞作,他們會發現相同詞牌的詞,因出自不同的作家,寫作背景不同,詞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樣,學生也因此產生了更為濃厚的閱讀興趣。又如詞人因生活環境、年齡、經歷發生變化,不同時期所寫的詞也會有所差別。李清照前后期的詞作就變化明顯,她早期生活優裕、幸福,詞作多寫其悠閑生活,格調明快;后半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學生閱讀的視界越大,就越能感知文學世界的豐富,越能對學習產生持續的興趣,從而養成可持續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