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1: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信息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核心竟爭力是企業針對特定的環境,根據自身的能力要素特點,形成企業獨有的,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不可模仿的企業能力,使企業在市場竟爭中保持優勢。信息時代使企業生存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已經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導致信息打破了物理空間的有形界限,傳播更加迅速便捷,同時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長致使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迅速變化,企業面臨巨大的危機,信息和信息技術不僅作為企業資源來支撐企業的戰略,而且也成為企業戰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中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企業信息化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抵擋的發展趨勢。
1企業的楊心競爭力
1.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核心竟爭力是指形成能夠創造客戶價值的專門技能和技術,它以企業技術能力為核心,通過企業戰略決策,系統控制、市場營銷、組織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的相互整合,以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能力。核心競爭力不僅是企業在本行業、本領域獲得明顯竟爭優勢的保障,而且還是企業開辟新領域、建立新的利潤增長點,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導產業、實現戰略重心轉移、尋求不斷發展的重要手段川。
1.2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價值性核心競爭力有助于企業實現顧客所看重的核心價值,如能顯著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顧客的效用等,從而為企業創造長期的竟爭主動權,給企業帶來竟爭優勢。獨特性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培育和積淀而成的,孕育于企業文化,深深融合于企業內質之中,為該企業員工所共同擁有。因此它是特定企業的特定組織結構、特定企業文化、特定企業員工群體綜合作用的產物,是企業個性化的產物,難以被其他企業所模仿和替代。延展性核心竟爭力可以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以維系整個企業的運行發展。在企業能力體系中,核心競爭力是核心,可使企業在原有竟爭領域中保持持續的竟爭優勢,也可圍繞核心能力進行相關市場的拓展,通過創新獲取該市場領域的持續競爭優勢。動態性企業核心能力總與一定時期的產業動態、管理模式以及企業資源等變量高度相關,隨著彼此相關的變化,核心競爭能力的動態發展演變是客觀必然的,曾經是核心能力可能演變為企業的一般能力。
1.3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企業核心競爭力可能會來自多個方面,可能是決策層的戰田備現劃,也可能是業務過程的某個環節,比如研發、制造、營銷等;一般來說,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企業的經營能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經營出來的,就是生產制造、營銷和研發等各環節的契合。企業根據自己的經營特點,對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進行戰略謀劃和模式革新,當某種企業特有的運營模式難以在短時期內被復制,其本身就能創造出強大的競爭優勢,是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之一。由于企業發展的歷史不同,管理者的經驗和偏好不同,更為主要的是員工在技能、經驗、認知等各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企業管理能力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這成為企業之間最為本質的差異,是無法模仿的。因此這種企業獨特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可以成為企業核心竟爭力的重要因素。
企業的綜合創新能力創新就是改變原有的規則和方法,對現存的業務或管理流程中的某些環節進行革新。它是企業打造其核心竟爭力的動力源泉,只有不斷倉嘶才能形成企業自身的特色,才能使企業在全球化和激烈的競爭的市場環境具有短時期內不被超越的競爭優勢。為此,企業必須準確把握世界科技和市場發展動態,制定相應創新戰略,使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工藝創新等協調展開。同時要求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業務層要有敏銳的觀察捕捉新事物的能力,根據市場和社會變化提出大膽新穎的推測和設想,進行認真周密的論證,不斷地創新和適應市場,保持企業的竟爭優勢。
2信息時代對企業楊心競爭力的影響
2.1信息時代的特點
工業時代的特點是物質性,所有產品者提以實物形式生產銷售并使用,企業資本積累速度較慢,當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后,這種竟爭優勢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而隨著信息在企業資源以及企業價值增殖中越來越重要,工業時代的這種競爭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尤其是現在12世紀的信息時代,生產力高度發達,互聯網遍及世界各地,對于企業來說信息時代的特點是:公司的規模大小與其創造的價值的大小沒有必然的聯系。在Itnernte的世界中,大公司可以變的很小,小公司可以變的很大。主要因素是企業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能獲取的最大商業價值。
市場環境的變化已經不可預測,迅速且另人難以置信。隨著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人們可以獲取其所需的任何信息和知識。客戶的多樣性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因此企業所面臨的市場也變幻莫測。因此信息時代的企業在向客戶提品和服務過程中不斷轉變觀念,不斷地試驗,投資和計劃,以適應多變的環境。企業經營方式的多樣化和區域局限性的打破。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導致了新的企業經營模式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不僅使企業有可能以新的方式組織經營,提供新產品和服務,而且幾乎可以在瞬間之內把那些產品和服務銷售給成千上萬的人,打破了營銷的地區壁壘,使企業信息交流變得直接和簡單,擴大了企業的輻射范圍。新的時代特點導致現代企業面臨的風險和危機更多,企業必須正視在信息時代企業競爭優勢可以在短時期內出現和消失的現實,也必須更加注重信息化對于企業核心竟爭力關鍵作用。信息技術正在從產品的信息含量和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兩個方面迫使企業重視和加強信息化建設。
2.2信息化對企業楊合竟爭力的關鍵作用
創新離不開信息化在企業創新中,信息化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例如在體制創新中,如果沒有有效的資產管理信息體系的支持,不僅做不到產權清晰,更做不到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就無法實現崗位責任的確定和崗位責任的監督,也無法實現資產經營者責任的履行。在技術創新中,如果不能運用信息技術收集市場信息,就不能進行企業產品和工藝的研發。而在管理創新中,企業如沒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實現對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就不能充分利用企業有限資源去實現價值最大化,而且如果沒有從研發到制造,從客戶到供應,從財務、資金到產品庫存的信息支持是無法實現業務重組和管理模式創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信息化是實現企業創新的一個重要手段。
信息化改進了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企業核心竟爭力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包括產品、服務、技術、營銷、管理等各個層面。企業信息化為這些要素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改變了企業的傳統競爭方式。它使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中間商的竟爭,逐步轉變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競爭。由以往的以產品和服務設計為中心的競爭,轉變為以管理和營銷為中心的競爭;由以往的產品和服務成本與質量的有形競爭轉變為爭取消費者信心的虛擬竟爭。信息化擴大了競爭領域。互聯網技術打破區域局限性,既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竟爭方式,又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競爭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減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環節,縮短距離,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高成本優勢。信息技術減少出錯率實現了企業業務流程的高效化。據統計,在設計、規劃方面,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規劃,可使出錯率從手工設計、規劃時的5%降低到現在的1%,其工效提高6一8倍,投資至少節省2%一5%,產品試制周期縮短1/3一1/2。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和資金利用率。
信息化促進了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建設。企業信息化由于信息注支術的大量采用,改進和強化了企業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對企業固有的經營思想和管理模式帶來了根本性的變革,最終導致企業竟爭力的增強。信息化可以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由于任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業務領域都獲得競爭優勢,因而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與此同時,企業必須與全球范圍內的在某一方面具有競爭優勢的相關企業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將本企業中的非核心業務交由合作企業來完成,充分發揮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從而提高競爭能力。
3在當前我國信息化環境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策略
當前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增強企業經營、管理和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國企業在應對國際與國內市場激烈競爭、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時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3.1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
要想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就一定要從企業整體出發,對企業進行全面管理,因此要建立一個符合信息化發展的竟爭力體系結構。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橫向結構橫向結構指的是企業中各項業務流程,包括物流、資金流等的信息化。首先要在企業業務流程中消除部門壁壘,明確各部門在流程中所承擔的職責。以流程管理代替職能管理,并對流程中相關部門職責進行描述,并形成制度。規范業務,并確定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梳理業務流程,刪除流程中不必要和冗余的環節,然后對關鍵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以事物發生的自然過程對流程進行重新設計,成為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的重要途徑。使信息將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中流動起來,打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信息在企業業務流程中傳遞流暢,實現業務數據和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縱向結構縱向結構是指企業的管理層從決策層、管理層到業務層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時代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因為正確的決策的基礎則是信息。對企業來說怎樣比對手早一步獲有效的市場信息顯得尤其關鍵,這正是信息技術的優勢,而這種優勢依賴于從企業管理業務層到決策層的信息傳遞,包括業務層和管理層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研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使決策層把企業決策建立在及時、可靠、高效的信息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強對企業資源有效開發利用進而提高企業的決策科學化水平。
人力資源和創新理念貫穿體系在競爭力體系中,有兩個因素是始終貫穿在體系的每一個環節中,就是人力資源和創新,這是因為:推進企業信息化,提升核心竟爭力,人才是根本。因此要盡快建立與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包括引人和培養既善于經營管理又懂得現代信息技術,還具備管理理念的復合型人才,將人力資源的規劃和管理滲透到體系的每個流程中去,對人才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和管理。
創新是信息化企業楊白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競爭力體系的構建就是提高企業創新的速度和能力。因此創新理念應核滲透到體系的每一個環節中去,提高企業的敏捷性和應變能力。這是因為企業只看到信息化帶來的效益而沒有認清企業信息化發展所必須的條件和背景。所以我們在實施信息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信息化要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才能全面提升競爭力。企業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和經營特色,設計適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體系結構,才能為信息化的成功實施奠定一個良好而且重要的基礎。
2某企業信息化評價整改措施及效果
在檔案信息化突飛猛進的背景下,相關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卻未及時地建立起來,給別有用心的人竊取和不當利用檔案信息以可乘之機,嚴重危害著檔案信息的安全。比如,有的檔案管理單位解答了檔案利用者的問題,因為認為該問題具有代表性,就將該問題放入常見問題資訊庫中。若該檔案管理單位缺乏檔案信息的保護制度和保密意識,沒有對咨詢人的個人信息進行必要的屏蔽和處理,可能會造成用戶信息的泄露,侵犯檔案利用者的隱私權。再比如,有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網絡系統由于缺乏相應的安全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只需要輸入公積金繳存人的姓名就可以查閱到其工資水平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情況,而個人的收入狀況屬于個人不愿向外界透漏的的隱私,這就造成了個人檔案信息的泄露。
(二)檔案網絡化管理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
網絡化管理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便利。但是,計算機感染木馬病毒和遭受黑客惡意攻擊的風險給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帶來隱患。木馬程序一旦侵入檔案管理系統,很可能會破壞檔案信息數據,甚至會采取篡改、盜竊、銷毀檔案數據的破壞手段,造成檔案管理的混亂,給檔案數據的安全性帶來致命損害。另外,以光盤、硬盤等存儲介質為載體的電子數據檔案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點,如信息數據不夠穩定、易于損壞和難以固定保存等,加之檔案存儲設備更新速度很快,若不對檔案存儲設備以及相關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及時更新,解決數字檔案的格式轉換等問題,極易造成檔案數據丟失、毀損或無法順利讀取等情況發生。
(三)檔案管理造成的信息安全隱患
檔案信息化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檔案管理人員不但要精通檔案管理知識,還要精通互聯網知識、計算機和相應檔案管理軟件的操作方法。但是,當前檔案管理人員的年齡結構存在普遍偏大的狀況。有些年齡較大的檔案管理人員知識更新不夠及時,仍然拘泥于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對信息化的檔案管理可能會感覺力不從心。因為對檔案管理設備和檔案管理軟件研究不夠深入,操作熟練程度不夠等原因,在管理過程中容易造成檔案數據意外刪除等丟失毀損情況,構成檔案信息的安全隱患。
二、加強檔案信息安全的舉措
(一)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檔案安全管理意識
首先,單位領導要充分認識到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與檔案管理人員簽訂檔案安全管理責任承諾書,安排專門檔案管理人員對所有檔案信息進行保密管理,規范檔案信息的保密審查程序和公開程序,確保做到公開的檔案信息不,的檔案信息不公開。同時,要完善檔案信息安全防范機制,嚴格禁止其他計算機對檔案管理系統網絡的接入和訪問,的檔案信息不允許與互聯網聯接,的計算機要設置專用密碼,在轉為非計算機時要按照《保密法》的規定對存儲硬盤進行拆除。
(二)不斷提高檔案安全管理技術,做好電子檔案的異質備份工作
首先,提升檔案安全管理技術是保障檔案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徑,要定期對管理檔案的計算機設備進行殺毒軟件的升級,及時對病毒進行掃描和查殺,避免木馬程序和黑客惡意侵入檔案管理系統。同時,定期對檔案管理設備如計算機設備、打印機、復印設備等進行檢查,確保各種檔案管理設備的正常使用。其次,承載電子數據檔案的存儲設備有別于傳統的檔案載體文件,對它的讀取必須依靠必要的硬件設備和閱讀軟件才能夠實現,對這些電子文件檔案同時轉化為其他類型的載體就成為必要。做好電子檔案的異質備份工作,就可以防止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現有的電子檔案因為缺乏相應的閱讀設備和軟件而不能順利讀取的尷尬局面。異質備份的常見方法主要有:將網絡下載文件轉變成紙質文檔;將紙質文檔通過掃描等手段轉換成電子文檔;將現有的電子照片通過拷貝等形式制作成多份備查等。
(三)優化檔案管理人員結構,提高檔案安全防范意識
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優化檔案管理人員結構,建立形成梯隊的復合型檔案管理隊伍。檔案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檔案管理方面的業務知識以及相關的檔案管理法規,還要對計算機操作、互聯網知識等現代化的科技知識做到熟練掌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建立健全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制度,對檔案管理人員的配備、流入流出等規定嚴格的程序,明確各類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和違反規定造成檔案安全信息不當泄露應承擔的責任。要定期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和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水平。
企業經營理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尤其是信息化時代下,必須隨之進行調整,以創新的理念和思想,更新企業目標,不斷與時俱進,在新的條件下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以變革的心態迎接挑戰,不能一味保守不前。在信息化沖擊下,員工的觀念也要緊緊跟隨企業的發展步伐,信息化可能造成一些員公關系的疏散,還可能使員工一時不能接受企業轉變理念后的發展模式,這就需要企業領導者依靠自身智慧化解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地培訓員工,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創新的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運用信息化技術和知識,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企業只有不斷更新理念,與時俱進,以“不變”應“萬變”。
2.信息化促使企業制度文化的提升
企業傳統管理模式比較層級化,信息的傳達速度較慢,要經過太多的層級。而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廣泛應用,產品的全球化擴散速度加快,信息時代經濟目標的實現建立在快速反應的基礎上,否則便無法應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這就要求企業能夠快速傳遞信息,有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能夠快速發現和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要求員工能對公司的任務指令有極強的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對外部環境變化迅速做出調整,利用現有條件或自主創造條件,獨立處理工作職責范圍以內的問題。因此,信息化促使企業管理模式的更新和用人制度的透明化。企業領導轉變觀念,適當下方權力,給基層人員更大的施展能力的空間。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網絡,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高校信息化仍存在諸多不足,信息化建設仍任重道遠。
一、高校信息化建設對高校發展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高校信息化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信息化使學校的管理更為便捷高效,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資源和成本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費得到遏制,對高校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引發了教育教學的重大變革。
1.促進了教學模式的豐富和發展
以課堂與老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信息化的沖擊,網絡、電子課件、多媒體設備等先進的現代化技術不斷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運用,輔助教學手段的豐富使得教學過程更為生動,教學效果明顯提高。課堂不再是老師單純的板書和講授,整個授課過程更具生動性、互動性和啟發性,課堂技術含量和知識量都大幅提高,教學質量進步明顯。
2.優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培養人才的素質
高數量、高質量的教學資源、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傳播,使得高校教育更為靈活,學生學習更為自主。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增強處理信息的能力,進一步促進其信息素養與自身創新能力,人才培養模式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并進一步促使知識價值的轉化。信息化的發展對培養新型創新的高素質人才起到了強力的催化作用。
3.保障了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教育效益的提升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高校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師資、教學場地等教學資源的不足是困擾各個高校的一大問題,通過網絡化和信息化來進行教學容量的擴充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許多高校通過信息化的發展實現了對本校教育資源的最大優化,提高了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
4.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許多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設提高了學校管理層面的辦公自動化水平,加快了學校管理業務流程的合理重組和管理職能的轉變,服務進一步突出,許多日常管理工作更為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高效的、充滿活力的新型管理機制。
二、高校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觀念上認識不到位,缺少統一規劃和長遠目標
當前,數字化、信息化應用不斷進入企業、政府乃至家庭的各方各面。為適應社會的發展,作為社會科技進步的前沿陣地,高校紛紛開始建設高效發達的信息網絡應用體系。然而許多高校信息化建設沒有長遠規劃,資金投入只是以滿足現有的應用為目標,由于信息產業的更新換代極為迅速,信息化建設投入的后備資金不足,勢必造成升級和維護的困難,使信息化建設難以可持續發展。
(1)對信息化理解不深,未能統籌規劃
教育信息化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求全校各個部門協調統一,全局考慮,進行信息化的建設,這樣全校資源才能有效共享,提高各項工作的效率。而許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沒有統一思想和認識,缺乏合理規劃和組織協調,信息化設備的配置不平衡。信息系統的開發由校內各部門根據業務分工不同自行組織實施,各系統采用的技術架構和技術實現方案差異很大,造成一些關鍵性的數據和代碼缺乏統一的標準,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非常困難,影響了信息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各種應用系統各自為政,顯得零亂和低效。
(2)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信息化建設應是項長久的可持續發展的工程,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方針,而許多高校都沒有建立完善的關于信息化工程的規章制度,對于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管理、使用和維護缺乏相應的政策和規定,使得信息化建設難以規范,信息化成果不能有效利用。
(3)缺乏統一的強有力的校級信息化管理機構
校園信息化建設無論從基礎設施論證、規劃和建設,還是相應制度、政策制訂和日常管理都涉及學校的各個方面,這不僅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部門,而且需要管理部門、業務部門和學術機構的密切配合和參與。因此成立專門機構來組織和管理整個學校的信息化工作對于從組織和制度上保障校園信息化工程的順利實施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國大多數高校缺少這樣一個強力的管理部門。
2.規劃不合理,重硬件輕維護,重建設輕應用現象突出
高校信息化過程中普遍出現的一大問題是建成易,維護難。在建設過程中偏重于硬件設施的建設,在初始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建成后,是否能有效利用卻是無人問津。有些部門缺少技術人員和維護人員,無力進行相應的后續更新和維護管理,空有一流的設備,卻發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
我國高校的信息化建設現階段還處于從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向信息化應用的過渡階段,許多高校投入巨資興建起信息網絡,開發或購買了大量應用軟件,建設成了很好的基礎平臺,但對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卻不能物盡其用。多數高校主要的軟件應用平臺有教務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辦公自動化系統,它們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各自為政,自成體系,不能有效共享。真正能應用于網絡教學和管理的高信息化配套建設還很薄弱。
我國大多數高校對信息化建設不重視,學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各項開發建設,但用于建設的資金分配卻不甚合理。有統計資料表明:高校投入資金的47%用于購買硬件,40%用于購買軟件,9%用來開發,只有4%計劃用來培訓。“重建設,輕應用”現象十分突出,造成了購買來的計算機半數以上沒有充分利用而處于閑置狀態。這使我國高校普遍存在一個突出問題:一方面資金利用不合理,一方面卻又陷入建設和維護經費不足的窘境。
3.忽視人力資源建設
我國高校許多部門信息技術力量都比較薄弱,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力和維護能力較差,需要進行大量的培訓和教育,但許多高校對于人力方面的建設做得極為不夠。一方面學校沒有形成固定的長期的培訓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有些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對參加相關培訓積極性不高。造成了許多高校的師資隊伍和管理人員跟不上信息化的節奏,信息化素養不高,應用效率較低。致使主要的應用開發和維護工作仍嚴重依賴于校外公司技術力量或校內學生,導致項目生命周期短,可維護性差且維護費用高。因此,為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促進信息化工作穩步、協同、有序的發展,必須建立切實有效的運行機制,加強培訓和人力資源建設。
三、加強理念建設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關鍵
空有優秀的技術人員是無法解決信息化建設中的各種問題的,在高校推進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落后和陳舊的理念,嚴重影響著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高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追根溯源要從源頭,從思想觀念上來提高認識,全民動員,這樣才能解決。理念的差異造成各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效率各不相同。以往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中,主要突出基礎設施的建設,卻忽視了高校各級人員的思想觀念和相關理念,致使信息化建設中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中的理念建設,提高高校各層次人群的信息化素養,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能適應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1.領導者的理念:要與時俱進,把握信息化趨勢
高校信息化建設是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幾乎每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部署都是由校級領導親自把關。信息化建設中,領導是關鍵,不但制定建設規劃,設定建設基準,對設備、資源、人力和培訓等進行詳細的規劃,而且要組織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使信息化建設后的管理和使用能有章可循,其目的是保障信息化成果能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因此領導的理念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大局觀強,對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要有清楚的認識,并能從自身做起,學習先進的信息化理論,這樣才能統攬全局,高瞻遠矚,全盤規劃,制定適合自己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方案和長遠目標。
現在許多高校提出了建立專門的校級信息化管理機構,設立對學校辦學目標、策略理解透徹,對信息化建設能全程負責的首席信息官CIO,使信息化發展能統籌規劃、集中建設。這種設想的提出,也反映了需要加強領導者的理念建設,信息化建設需要具有先進理念的領導者。2.教師的理念: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化技術為教學科研服務
信息獲取能力、識別能力、接受能力、存儲能力、評價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已成為信息時代教師必備的信息能力。而有的教師卻忽視信息素養的培養,信息意識較弱,觀念陳舊,他們排斥用多媒體系統來上課,不愿使用網上教學系統和科研系統,信息能力低下,主要表現為缺乏信息檢索知識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如果抱著這種傳統的觀念,不認可信息化的優勢,或是因教學、科研繁忙不愿花時間學習信息技術,寧愿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學習研究,必將對信息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阻礙自身能力的發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對信息化的理解不深,不能看到信息化能帶來的好處。因此學校應加強對這些教師的信息化理念的培養,著重提供各種培訓和體驗活動,使其能體會到現代信息化對教學科研的幫助,并頒布各項條例鼓勵或規定其使用信息技術,使其從思想理念上認可信息化,并利用信息技術為自己服務。教師在信息化過程中從傳統向現代化轉化,要循序漸進。
3.學生的理念:要充分理解信息化帶來的便利,自覺學習信息化技術
學生作為高校的主體,學習上已不再單純依賴書本和黑板,現化化教學信息手段的應用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提高。當前高校一卡通的實行,大量信息終端的設立,使傳統的學習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信息化內容,對學生信息化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學生現階段對信息化知識的學習態度呈兩極分化態勢:一極對信息化持積極態度,他們從思想上認識現代化信息手段的重要性,對信息化理論的學習有迫切要求,利用各種途徑學習信息化知識;而另一極則仍以傳統的書本學習為主,思想上認為只要從書本中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即可,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的優勢,不愿投入精力進行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
學生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體,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很容易使他們從理念上重視信息化資源的使用。但同時也要給以合適的引導,使他們摒棄不良的網絡習慣和網上誘惑,使信息網絡能成為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因此要合理引導他們利用學校信息化資源,將大量的學習資源、校內公告及時在網絡上公布,以此培養學生的信息化熱情,正確引導他們從學習互聯網知識到通過互聯網學習的過程,將信息網絡及技術變成自覺學習、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工具。在高校學生中應培養這樣一種理念:應像看書寫字一樣利用信息網絡,不知如何利用網上信息,就等于成為了高校中的“文盲”。
4.管理人員的理念:應著重培養服務的意識,自覺利用信息化辦公平臺
高校管理人員是校園信息化系統使用的主體,網上辦公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基本目標。不同于教師階層,我國多數高校的管理人員仍存在素質不高,層次參差不齊等問題,許多人員信息化水平較低,習慣于按傳統的手工模式進行日常辦公。因此加強教育和培訓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要加強管理人員在觀念上對信息化的理解,在理念上跟上學校和社會信息化的步伐,培養辦公人員的信息化意識,使其能對工作領域內的信息化應用提出合理化建議,從而實現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節約。高校管理人員的服務精神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起貫穿和指導作用。
5.技術人員的理念:應加強服務意識,樹立合作意識,強調管理和維護
專業技術人員能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在建設和維護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他們建設的出發點基本停留在技術層面,而對各部門實際的需求卻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與一般技術人員不同,高校信息化技術人員要培養服務意識,加強與校內各個部門和實際使用者的交流和合作,深入調研,了解各部門的實際需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強創新性和務實性,綜合考慮技術層面和實際應用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設計和建設。同時要明確信息化建設是“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和維護”這一理念,強調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使信息化建設成果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四、結束語
大力進行信息化建設是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飛速發展的現代信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的素質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高等學校培養出更多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需要以變革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走向教育現代化。這兩方面都需要以教育信息化作為支撐,教育信息化是我國高等學校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要發展,理念要先行,信息化理念的建設是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的發展依賴于理念的進步,樹立正確的信息化理念,才能促進信息化建設合理有序地發展。各高校要從思想觀念上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加強教育和培訓工作,每個人都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自己工作學習中的重要工具,不斷學習和更新自身的信息化知識,解決相關的信息化問題,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優勢,利用信息化系統為自己、學校服務。
參考文獻:
[1]伏秋平.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6(11):11-13.
一、服裝行業的特點以及服裝物流的提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服裝產品出口大國。服裝行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消費密切相關,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加入WTO后,我國迅速成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發展中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服裝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種:
(一)勞動密集型行業,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潤
服裝行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技術含量低,服裝款式經常變換的特點。而服裝產品與其他產品相比,具有較高的利潤和附加值。特別是知名品牌服裝,其新產品的毛利潤率可達百分之幾百。
(二)消費需求個性化,但信息傳遞慢
當前,服裝的消費需求越來越趨于個性化。這既給服裝行業帶來了較大的機遇,使服裝行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向服裝行業提出了挑戰,要求服裝行業加快信息化建設。在服裝行業,產品較為單一,業務簡單,但任務繁重,每天需要統計的單據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傳遞方面速度較慢,造成業務與財務的核算不能同步,難以保持一致。
(三)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經營管理復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追求時尚。因此服裝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賣不出的、過時的產品在價格上將大打折扣。這就要求服裝生產企業及時跟蹤顧客的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計劃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裝都是以款式、顏色、尺碼定義的,使服裝的經營管理很復雜。
(四)市場反應能力弱,品牌宣傳力度小,產品開發具有一定盲目性
與國外同類企業相比,中國服裝行業在市場的反應力方面及新產品的設計、創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傳影響力方面還有一定的距離。產品開發對于服裝行業是重要的一面,其取決于設計師的優秀設計與對市場銷售的分析、預測,但有些服裝企業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貨號,并不管理商品的顏色、款式、規格、版型。這樣,產品開發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產、銷售管理自動化程度低,對原材料管理困難
根據《2005年中國產業發展報告》統計,我國紡織服裝業雖然2004年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從長期來看,其效益狀況卻難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國服裝行業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中小企業居多,自主品牌少,生產、銷售管理自動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與銷售商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夠。行業中的生產流程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工序較為復雜,單位價值較低,因此,難以對其原材料進行管理。
(六)國際貿易持續增長
服裝行業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出口創匯大戶,并且保持著持續增長的態勢。發達國家商業管理的自動化和倉儲物流的信息化、標準化對我國服裝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有著重要影響,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服裝產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術壁壘,給我國服裝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步,但同時由于這個行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服裝店的數量在猛增。服裝生產企業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它們必須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降低成本以達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眾多服裝企業都在需求減少成本的新途徑。此時,我們就不能不提到服裝物流了。
二、服裝物流中存在的問題
服裝物流是現代物流學科在紡織服裝業的具體應用。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在我國千千萬萬服裝加工企業里,人們往往重視設計和生產,而作為對服裝生產系統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統則沒有受到重視。隨著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服裝生產加工企業開始關注自身的物流系統。服裝物流中常見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問題
服裝本身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短暫的流行周期,如果企業市場反應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它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很多企業的產品僅僅停留在流通的中間環節,根本沒有達成現實的銷售,庫存和現金流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
(二)單品管理問題
單品管理是對服裝企業供應鏈中貨品管理的細化。單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個生產、營銷、物流環節中,將每件貨品細分到品種、款、色、碼、價、面料質地等。通過單品管理,可提高貨品周轉率,增加貨品調撥次數,大大降低滯銷品庫存,加快暢銷品追單反應速度。(三)多品種、小批量趨勢問題
服裝市場的發展演化,越來越顯示出多品種、小批量趨勢,而這種趨勢也必將影響服裝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滿足服裝產品的這種多品種、小批量的發展趨勢,需要服裝企業、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設共同配送系統,通過設存儲配送中心等現代物流設施來實現。
(四)合理庫存問題
現代物流的一個根本理念就是要盡量降低庫存,直至零庫存。但是,沒有庫存對于正常運作的服裝企業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對服裝企業來說,庫存控制的目標不是消滅庫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庫存。合理庫存的一個基本準則是將庫存盡量集中在暢銷產品。根據20/80法則,服裝產品的銷售中,20%的產品貢獻了80%的利潤,因此服裝產品的庫存應該首先保證這其中的20%的產品,即為企業帶來銷售,帶來利潤的20%的款式,這些產品的庫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庫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裝產品,企業也應當適當控制庫存,或者配合銷售部門的推廣、促銷活動安排,及時在不同門店、倉庫之間調配,將庫存集中到促銷活動輻射區。
三、服裝物流信息化
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每個企業的物流解決方案都各有特點,不盡相同。因此,它們對于物流系統的要求也不相同,不過解決途徑卻始終不離一點: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圍繞著信息化這一點來發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須先搭建一個有效的、高速運轉的物流系統。
服裝企業物流信息化是服裝企業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的結合與統一,它貫穿于企業物流的各個環節。正是因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現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領域網絡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術的支持,例如:條形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銷售時點系統(POS)。
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體現。ERP在國外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在中國的企業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熱潮。ERP系統是今后中國企業信息化的重點,服裝行業ERP系統的應用是發展趨勢之一。
(一)服裝企業需要ERP
通過對眾多的服裝企業進行調研后發現,企業原始積累已經完成,內外環境已發生變化,企業正處于轉折期,企業進一步擴大將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公司業務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難以處理;產品交貨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時;客戶要求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訂單的款式繁多,產品多樣化,批量大小不—;面、輔料的種類繁多,倉庫管理任務繁重;服裝企業管理還不夠規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國加入WTO,為國內服裝企業提供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但也使企業面臨著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戰。ERP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的優勢不僅在于幫助企業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統,更重要的它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現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盡快改變我國服裝企業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進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服裝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實施ERP也是進行國際競爭的需要。
(二)ERP能夠完善企業物流
部分電力企業的安全防范措施滯后,影響了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一些電力營銷公司中的某些信息,比如用電合同、營業檔案、電費和電價等都關系著用電公司和用電客戶的切身利益,一旦信息泄露,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陷入糾紛。因此,安全防范措施必須到位。
1.2缺乏高素質的工作團隊
在市場經濟的大力推動下,各個電力營銷信息化公司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設硬件的投入,但既精通電力營銷,又精通計算機網絡應用的人才較少,這對電力營銷信息化公司在篩選職員時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1.3無品牌效應,服務不到位
部分電力企業發行的商品過于區域化,范圍不廣且商品不具備品牌效應。此外,人工服務也不到位,客戶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電力企業無法掌握用電客戶的需求,導致產品銷量逐漸下降。
2解決措施
2.1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管理者應嚴格要求自己,妥善安排供電部門內部資金的使用,改善基層的財務管理,采取收入、支出雙線操作,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應了解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掌握客戶的需求,提升團隊的質量、品質,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并勇于切實落實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應具備先進的思想,靈活結合實際情況,從大局出發,小處著手,分步履行,整體規劃,循序漸進,最終完善企業的基礎建設;應調動團隊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搞好自己與員工的關系,最終制訂一套相輔相成的責任體系;應嚴格考核、獎罰分明,健全、完善以責任制為核心的電力營銷規章制度,從而使管理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服務便捷化、資源最優化、信息共享化。
2.2加強宣傳教育
應確保電力企業運行機制的優越性逐級傳達至每個員工,并普及電力知識,使員工了解信息化與供電業務流程的不同特點。電業務流程較為復雜,各個環節相互嵌套,難以一致。因此,在很多流程中,信息化建設與電業務難以相互適應。此外,電力企業還要注重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普及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2.3強化安全管理
電力企業應強化安全管理,培養內部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求員工時刻保持清醒,樹立好職員的工作形象;應做好基礎的安全措施,并采用高科技保護重要流程,比如采用高科技物理隔離重要部門,從而獲取更高的運營利益;應防止因內部調配不均勻、基礎安全設施不完善和網絡結構不合理等而遭到“黑客”的侵襲,這會給電力企業和用電客戶帶來損失,阻礙了電力營銷信息化的推行。此外,要想順利開展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電力企業還應制訂先進的信息化機制。電力營銷信息化的建設不僅要保證技術的先進性,還必須具備合理的管理制度。應對電力營銷管理流程進行現代化管理,建立規范管理模式、營銷信息平臺,從而確保業務流程正常運行、崗位職責分布明確、信息分類明確和編碼安全等。
2.4提高培養人才和獎罰的能力
電力企業應努力培養優秀職員,提高職員的綜合能力,大力人力資源。在電力企業中,應賞罰分明,對積極、上進的員工應給予鼓勵,比如發放獎金等。電力企業應具備負責的管理者、優秀的職員,同時,也要具備專業技術人員。對于電力企業,任用和培養信息化技術人才是推進電力營銷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二、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約束因素
但是,從總體上說,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在規范企業經濟行為方面的作用。當前制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對內審工作信息化的意義缺乏充分認識。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建設多年來一直難以有效推進,多年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組織結構不完善,制度建設滯后等諸多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識上存在問題。一些企業領導雖然知道信息化有好處但是總覺得實現內部審計信息化需要的投資太多,而且回報慢,因此缺乏推進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內在動力,使得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缺少資金支持和精神動力,信息化建設動作緩慢。目前雖然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內部審的信息化建設,但是絕大多數依舊停留在較低層次的電子數據處理方面,與真正的信息化還有較大的差距。
2.審計人員的水平有待提高。
審計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內部審計信息化要求企業內部審計員工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能夠熟練進行計算機軟件操作,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不僅要學好審計專業本身的知識還要掌握現代計算機技術。但是當前我國還缺少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從我國企業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審計工作人員都難以達到這種標準。因為我國多數企業的審計人員就是財務系統的工作人員,而財務人員一般都是會計專業出身,他們往往缺少計算技術相關的知識,因此難以勝任內部審計信息化的重任。
3.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統設計和實施方法。
內部審計工作涉及許多方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與之相對應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當前,我國內部審計部門的電腦雖然已經與互聯網實現連接,但是能夠適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應用軟件卻十分有限,從而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難以實現不同部門、不同審計項目等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使得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的作用。因此,當前信息系統設計和實施方法的缺乏是阻礙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大力解決。
4.理論建設滯后。
內部審計信息化與其它各種工作一樣需要理論進行指導,理論是行動的指南,只有在科學先進的理論指導下,才能使工作得以順利有效推進,反之,則會阻礙實踐活動的開展。我國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存在著理論滯后的情況。多年來該領域的研究一直跟不上現實審計信息化工作的發展要求,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的重視程度增加,該領域的研究學者有所增加,所以相應的推動了內部審計信息化理論工作的進步,提出了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理論方法,對當前的審計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但是這些研究相關研究依舊顯得稀少而零散,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種情況阻礙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措施
內部審計工作是我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承擔著確保企業經濟活動合法地進行,防止經濟犯罪和滋生的重任。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內部審計制度日益完善,組織結構不斷得到改進,但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
1.提高認識水平。
內部審計是一項具有很大意義的工作,如果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作為企業及其管理人員來講必須轉變觀念,大力推進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首先企業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在內部審計中推行信息化的重要意義,為在企業中順利推行提供必要保障。其次還要加強員工的培訓,使得企業各個部門員工理解支持內部審計工作,提高信息化在企業中全面實行。
2.提升審計人員素質。
首先要努力加強專業素養,樹立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的理念,切實掌握經營活動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努力提高解決審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準確把握審計工作轉型的基本內涵、原則要求和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將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控制和體制改革等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映給行政負責人及上級主管部門,當好領導的參謀,真正做好內審工作,服務于內部經營管理。其次,要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不能在固守本專業,在信息化背景下尤其要重視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以適應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從審計部門來說,需要設計一套有效的內部審計人員選拔、考核的制度,同時加大審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注重提高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水平,建立針對審計人員的獎懲機制,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3.制定內部審計信息化實施計劃。
首先,要認真研究設計內部審計信息系統的構建方案,確定信息系統由哪些子系統構成,各系統之間如何連接。其次,要合理確定軟硬件的配置,同時規定計算機的工作方式。第三建立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平臺。吸收現代管理理念,整合企業內部審計資源,努力嘗試根據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具體情況自主開發應用軟件,審計工作平臺主要包括數據庫、門戶體統、審計系統、管理系統、監控系統等。
電子文件信息就是多媒體信息的本質含義,是指通過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的信息。計算機系統中包含兩種及以上的多媒體信息時,我們稱之為多媒體系統。多媒體技術包含媒介和媒體兩種要素,可以改變檔案信息管理的陳舊性,實現完全的、開放性的計算機管理。
(二)多媒體技術與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關系
當前,檔案建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隨著經濟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檔案種類和類型的增加,傳統的檔案管理技術方法以及傳播形式與途徑已經呈現落后的狀態,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而多媒體技術擁有信息儲存量大、形象直觀以及傳播渠道廣等優點,可以為檔案信息化的建設帶來很大的便利,為檔案信息化的管理與建設提供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手段,發揮檔案信息的最大價值,對于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質量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多媒體技術在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難題
(一)檔案信息傳輸中的知識產權
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以及網絡資源的共享是檔案建設的最終目的。然而,網絡傳輸這種新的信息傳播技術雖然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輸格局,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也為數字化產品帶來了侵權的風險。檔案是知識產權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受到版權保護的。社會的發展讓人們逐漸開始重視知識產權,所以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務必要注重對著作權的保護。在實際工作中,確定館藏檔案的著作權和所有權人,作品在網絡上進行傳播之前必須取得著作人的授權,否則未經著作權所有人同意任意使用檔案便屬于侵權行為。
(二)檔案規范化管理的原則
只有制定和實施檔案管理的工作規范和標準才能切實的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也是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目的的現實需要。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必須堅持管理規范化的原則,按照相關的標準對檔案進行保管、傳送、使用等工作。加強人員的素質建設,實現部門、崗位與個人之間的權責關系明確,避免出現檔案保管不完整、不規范及其價值被浪費的情況。
(三)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
安全保障體系對于檔案信息化的建設有著關鍵作用。目前,我國的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相關的法律規范以及制度不健全。在管理工作中出現缺乏有效的安全技術,健全的管理體制等,給檔案信息化建設帶來不便。而隨著設備和技術軟件的發展,從事黑客等網絡不法事業的相關組織技術也在進步,檔案的安全受到極大威脅。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是動態的,不能以絕對的目光來看待檔案的安全性,應該時刻保持警醒,不斷的升級網絡技術、完善管理體制、更新管理辦法以及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以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穩定的前行。
三、多媒體技術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一)建立檔案信息庫
以現有館藏為基礎,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數字化的檔案信息庫,對信息和數據進行存儲和管理。在建立檔案信息庫之前,必須要做好相關準備:構建一個檔案管理的多媒體平臺。建設子系統、數據存儲子系統以及數字化處理和數字化信息輸出子系統,完善檔案信息數字化管理系統。使檔案的加工、傳輸和利用等流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再獨立分散;對于媒體之間工作時間進行控制,需要同步的媒體工作進行同步控制。系統應該滿足操作界面的生成、數據庫的管理以及添加交互功能的要求,并支持不同應用系統和軟件的運行,提供安全的運行環境。還需要對數字化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類,不同的檔案需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不一樣的管理措施,避免一體化帶來的資源浪費,提高數據庫存儲和處理信息數據的工作效率,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要求。
(二)信息系統的檢索程序編制
檔案信息數字化的首要要求就是目錄信息的數字化,檔案目錄數據庫能夠實現檔案資源在數據庫中的條理性,是整個數據庫建設的基本。首先,要建設一個目錄信息的倉庫,完善相關的目錄數據、專題目錄數據以及各類資料文獻的目錄數據的輸入、媒體制作和檢索體系,實現準確快速的查找信息數據。其次,建立檔案的著錄標引和機讀目錄系統。其中檔案的著錄標引檢索自動化是檔案自動化管理的核心,對于檔案信息資源的要求很高。要實現檔案的著錄標引檢索自動化,首先要輸入大量的數據,以檔案著錄表現出相關信息數據的主旨和參考價值,注明檔案的出處與來源,保管現狀等。同時對檔案的特性做出分類、選擇和登入,為管理人員帶來工作便利的同時使用戶的查找也更加輕松。建立機讀目錄可以實現用戶在計算機上的檢索。將著錄的條目信息按照規范標準錄入到系統數據庫當中,以特定的模型為連線將它們組織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個的集合,為檔案目錄的數據管理提供相關技術基礎。
二、加強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積極開發城建檔案信息化軟件。在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積極開發適用于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軟件技術,建立安全穩定的信息軟件系統。在進行信息化處理過程中,要把安全、穩定和保密放在第一位,確保歸檔的數據和信息不被破壞和損毀。對于檔案,要采取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一律不得與網絡連接;對于非文件,即使在網上查詢,也要采取身份確認、防火墻、數據備份等安全防護措施,既防止別人盜用信息又可以有效地防范計算機病毒侵入造成數據破壞,確保軟件系統和和數據的安全。
(二)實現城建檔案信息管理規范化。在城建檔案信息管理實踐中,首先要不斷完善城建檔案信息化規范體系,建立管理、業務、技術三個層面的操作標準與規范,盡快制定《城建檔案信息化管理與操作規范》、《城建檔案信息化技術保障細則》等規章制度,為城建檔案數字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的保護知識產權與保障用戶公平使用的辦法。再次,要建立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評估體系,以評促建、以評促改,通過對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評估來推動城建檔案信息管理規范化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