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1: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和我國高校的其他課程一樣,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古代漢語的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新時期的古代漢語課程改革,我們認為在發揮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承、人文素質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此,筆者已撰文討論。本文就古代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相關問題試做討論。
一、從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談起
我們到的教學材料表明,古代漢語這門課,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時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各有不同。據王力先生說,“有的當作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作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話,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學者們重新考慮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提高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此,古漢語的教學改革開始,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自從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編寫并出版適用于全國高校文科專業的第一套古漢語教材以來,古代漢語課有了較為確定的內容,即采用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結合的原則,并以這三個方面作為古漢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此,古代漢語課程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以上這些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應該觀照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本身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內涵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倫理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諸方面。古代漢語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化內容的復合體。現行古代漢語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作為參照,學者們或采用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編排原則,如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振家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或主要突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如易國杰主編的《古代漢語戶。但他們的教材都彰顯了我國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為例(以下簡稱王本),僅就文選部分和通論所承載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加以討論。
王本《古代漢語》在文選部分選取了《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的史學作品,還有《詩經》、《離騷》、唐宋古文、唐宋詩詞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諸子百家的哲學作品(尤其是正統的儒家作品),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古代漢語教材的課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個人修養的,如《論語·學而》,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個人修養,作為古漢語的教學內容,必然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與學關系的,如《禮記·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一觀點到現在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個人對社會責任的,《論語 ·微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孔子面對隱者的譏諷嘆息時所說的話,意思是個人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人不能逃避現實。另外教材所選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集中體現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憂,后于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以上這些都是古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可使學生受到熏陶,起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作用。
通論是現行古漢語教材都非常重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王本《古代漢語》“通論”涉及到文字學、訓沽學、音韻學的諸多內容,還涉及到文體、修辭等語言學知識,古代的姓氏名號、車馬宮室、職官、樂律、天文歷法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文字學知識來說,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等內容,給我們揭示了漢字和漢文化的密切關系。漢字的書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對學生來說,從漢字人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我國歷史上對漢字較系統的研究,開始于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漢字本身及許慎依據漢字形體結構闡釋字義的過程,都積淀著豐富的古代傳統文化信息。《說文解字》通過說解漢字展示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陸宗達先生將其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即古代社會生產、古代的科學、古代醫療學、社會制度等,包括范圍很廣闊。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已經不單是簡單地將其作為古漢語知識學習,而是觀照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識空間擴大了很多。
還有一些關于古代的姓氏名號、服飾、車馬、宮室、天文等方面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我們通過學習“古代的姓氏名號”,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稱字”,所以,稱別人的“字”以示尊重。我們知道了古人還可以有“號”,如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還有謐號,而溢號往往根據此人生前品行業績而定,如陶淵明溢號“靖節先生”,顯然是依據其高潔之行得來的。學了天文律歷,我們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將音樂中的十二律對應歲時的十二月,再讀陶淵明的《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就知道“律中無射”實際指的是9月份,是用樂律名稱表達時序,因為“無射”剛好和“季秋”時節相對。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對傳統文化接納、傳承的過程。
三、當前的文化大背景決定了古代漢語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曾一度出現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勢頭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論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就拿節日習俗來講,人們迷戀于“圣誕節”、“情人節”,不管是否符合國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樂意“拿來”,使傳統文化備受冷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傳統文化有了回歸的趨勢。如,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四大發明、中國畫、武術、中國戲曲、皮影戲、古代音樂等等。開場戲《擊擊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國古老而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喜慶儀式,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蘊。200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和春節一同作為法定假日,這將有利于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因為中國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有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等,都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為高校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加人到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更應該走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列。從這個方面講,高校古代漢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將古狀漢語課堂作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四、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教師是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古漢語教師要有專業獻文化素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所說的“專業的文化素養”主要指古漢語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歷史、天文、教育、哲學、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進行古代漢語教學。“好的教學方法”貝組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或者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導他們去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加人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的隊伍中來。具體來說,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如講到《論語》時,教師應結合現實,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
歷史悠久的井陘拉花類屬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優秀民間舞種之一,形成并流傳于河北省石家莊井陘縣。井陘拉花因其獨具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藝術精髓,2006年被國家列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使井陘拉花這一民間藝術得以保護并得到廣泛的推廣,繼而探索一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途徑,我們試對井陘拉花引人高校課堂進行探討。
一、井陘拉花的藝術風格與推廣價值
并陘拉花起源于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時的街頭廣場花會,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多樣的藝術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揚迅變;其韻律優美,節奏歡快;其曲調悲壯,婉轉悠長,給人以空曠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剛柔并濟的舞姿,明快活潑的生活情趣,使井陘拉花這一傳統的優秀民間舞蹈不僅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而且有著重要的體育訓練價值。
井陘拉花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遵循民間舞蹈的發展規律,井陘拉花的舞蹈動作同樣是從人民的生活中提煉、加工、美化而來,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擰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匯,上身動作以肩為主,肩部的頂、擰、聳、壓和手臂的點、提、拉、摳、翻最能突出拉花風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貫穿始終,形成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藝術風格。總體上說,女性舞姿美麗大方,穩重優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氣韻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瀟灑自如,既現陽剛之氣,又透蒼涼之風。
井陘拉花除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性外,還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通過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為動作主線,不僅突顯拉花的風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體的靈活性,增強人體四肢與軀干及全身的協調能力,使參與者身體得以全方位的運動和鍛煉。同時,在表演過程中,靈活多變的隊形,舞者間的默契配合,可以培養出舞者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因此,井陘拉花這一傳統的藝術在民間、在學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義和推廣價值。
二、井陘拉花保護與傳承的新途徑—將井脛拉花引入高校課堂
為了有效地保護和傳承井陘拉花這一即將失傳的民間舞蹈藝術,井陘縣政府通過組織各種層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隊,舉辦各種形式的拉花民間藝術活動和比賽,對拉花民間藝術進行了積極搶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陘拉花這一民間藝術得以保護并得到持久而廣泛的推廣,繼而探索一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途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將包括井陘拉花在內的非遺項目引人高校課堂,讓高校肩負起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動態傳承,這一探索應是一條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途徑。
高校是文化發展的中心,在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一,高校在民間文化資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傳承、發展、創新方面有著極其有利的條件。其二,高校擁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可以充當“演員”與“觀眾”,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人才保證。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人校園,不僅可以使當代大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賞民間藝術,發現民間文化美的真諦,看到隱藏在民間故事后面真實的民間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先進文化,扭轉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傳承鏈條瀕臨斷裂的局面。
國內外許多學者通過對從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謝率、能量消耗和運動心率變化等生理指標分析,認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鍛煉價值。而井陘拉花屬于健身舞蹈類,是一項效能很高的有氧運動。經常參加拉花表演與練習,能夠迅速消除人體內的過剩脂肪,增強人體肌肉力量和關節的靈活性,代之以健壯的肌肉組織,使軟化、遲鈍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變得充滿活力和具有彈性。同時,對于解除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緩解身心緊張和疲勞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將井陘拉花引人高校,不僅可以起到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教育的作用,而且還將對大學生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高校保護和傳承井陘拉花面臨的困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當今我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高校保護和傳承井陘拉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諸多困境。 (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普遙的認知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存在于某一地區、某一歷史時期,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和文化價值的人類文化實踐方式與藝術表現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紙(技藝)、民族體育活動等。同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它是我們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挽救,是我們對文化傳統應有的尊重,同時也起著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遺憾的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傳媒與市場化、娛樂化的沖擊,民間傳統的文化生態正在被破壞,趨于滅亡、失傳的境地。由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們對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常山戰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極拳、井陘拉花等項目,知之甚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多是通過網絡和各種媒體,因而就更談不上對井陘拉花這一傳統的舞蹈藝術的興趣、認知及深人學習。因此,在高校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形勢不容樂觀,前景任重而道遠。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后繼乏人的窘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的必然條件是其舊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會生存條件的改變必將改變和影響其生存狀況。現當代社會的文化主導形態是一種大眾文化,并且西方現代文化的傳入也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沖擊,這些都將導致井陘拉花的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加之現實生活中,井陘拉花的傳承人越來越少,保護觀念存在誤區,許多人只是單純從經濟角度看待井陘拉花,忽視其文化價值。因此,井陘拉花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窘境。
(三)井陘拉花動作設計難度大,表演形式復雜多變,限制其進一步推廣
井陘拉花雖屬秧歌舞的范疇,但它又有顯著的自身特點。傳統的井陘拉花表演人數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員手執道具各有其象征:傘—風調雨順;包袱(現不多用)—豐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滿。由于井陘拉花藝術性強,動作難度較大,大學生學習有很大的難度,使大學生的參與規模受到限制。同時,傳統井陘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較多且相對考究,也給井陘拉花在高校的推廣形成一定的財政壓力,限制了井陘拉花在高校的廣泛開展。
四、井陘拉花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以“原生態”價值取向“再造”民族傳統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設的責任和優勢,體現著高校引領文化的應有之義。順應時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現代科技與人文理念,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使井陘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會風俗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題材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因此,井陘拉花要在題材上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突出現實特點。
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人們在不斷追求物質文化的同時,愈加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并希望擁有強健的體魄。因此,井陘拉花應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造,使其大眾化、普及化,并將其楔入傳統校園節日文化中,建構新的文化生態。
風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志和符號。在突出表現井陘拉花風格的同時,可將井陘拉花的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典型動作融人校園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頭、眼、身、手的配合,表現井陘拉花動作的力度和協調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種獨特的風格。再配以井陘拉花獨有的音樂旋律,使大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增強了對動作的理解與表現,在創造美、欣賞美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而井陘拉花的藝術魅力也得以在校園文化載體上充分展現。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處于大規模地交匯、碰撞與整合的新的歷史時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許多寶貴的、為中國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諸如科學技術、市場理性、法制精神、個性發展、創新智慧等等,我們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納。同時,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諸如極端個人主義、悲觀主義、物質消費主義等等。而目前的中國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響,特別是西方的物質消費主義思想。
在中國,到咖啡館喝咖啡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在西方國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飯;“哈韓”現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認為是時尚潮流。這種影響還表現在藝術追求方面,年輕人愛尋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戲。他們喜歡美國大片,導致中國名導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來拍電影,追求宏大場面,而不追求實際內涵。酒吧搖滾樂近年特別流行,歌手邊喝酒邊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齡,一律瘋狂。
由此,審美距離和心理距離消蝕,藝術變得越來越粗俗和越來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導致了兩種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眾趣味、時尚趣味的徹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賞,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藝術成為一個個很小的圈子內的人才能理解的東西。
當社會快速發展時,很多人表現出心態失衡、浮躁。這種沒有含金量、沒有內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滿足了人們一時的需要。大家極端地追求物質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撐。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工作壓力加大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有經濟學家調查發現,在全世界,東南亞人的幸福感最低。這其中,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虛、幸福指數下降,失去了主流價值觀,一些人的道德開始滑坡。幾乎每天我們都可以從新聞中看到一些人沒有正義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惡現象的面前一個又一個地扮演著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領著社會價值觀。“超女”、惡搞等現象是當代經濟大環境下人們價值觀畸形嬗變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傳統道德被邊緣化,社會就會陷入價值失調和道德焦慮。
據了解,在美國,很多人一周都要義務工作四個小時,去小學、養老院等地方做義工。在發達國家,道德觀念、信用制度、公益事業以及民主法制之間相互補充。如果在是與非的價值判斷上沒有主流價值的導向,一個社會的道德生態就會陷入一盤散沙、一片沙漠。我們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大可不必將其與主流社會的取向完全對立。我們甚至還可以考慮,人們的基本道德底線教育可以由宗教來承擔。
(2)中國目前處于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要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對西方文化,我們過多地借鑒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當濃厚,但卻缺少真正的時代精神體驗;而對待民族文化傳統,我們往往在一種符號和包裝意味上認同傳統,而傳統文化的真正精神卻仍有待發揚光大。
在社會轉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復興與創新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和有效方式。鑒于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體系的實際情況,保護傳統節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給除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這種傳統的節日文化代代相傳,在民間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這些傳統節日,也歷來被人們所看重。因為傳統節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個載體。民族感情彌足珍貴,將其弘揚、彰顯,對于促進民族認同、增強歸屬感,是十分有益的。“過傳統節日”,過“年味濃”的春節,則是抒發這種情感的一個機會和手段。節日里,人們沐浴在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中,品嘗傳統美食,回味民族歷史,講述文化傳統,使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關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節文化來說,其實它含有很豐富的內容,其中春節前的臘月,就有著很多的“說頭”:臘八要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七寫對子、二十八貼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飯等等。這些“說頭”中,有傳說、有故事,蘊含體現著一定的文化知識。如習俗文化、禮儀文化、節慶文化、孝文化、餐飲文化、書法、剪紙文化等。這些文化有著豐富的內容,有著很高的品位。目前,春節放假日期一般從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應從大年三十開始放假,因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團圓是必不可少的。
許多中國傳統節日與其本質和內涵漸行漸遠,春節成了“送禮節”、清明成了“燒紙節”、端午節成了“粽子節”、中秋節成了“月餅節”了。近年來,在城市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在洋節日的沖擊下,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所展示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會功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節日的商業化和同質化傾向嚴重,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和社會功能也越發單一了。
不少國人對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態度,至于民間慶祝傳統節日的“八仙過海”、“踩高蹺”、“跑旱船”等傳統習俗,也一律被歸納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疇;但是,他們卻異常熱衷于慶祝洋節日,目的是為了感受洋節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氣氛。總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來自中華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傳統習俗及其文化就意味著“迷信、落后和愚昧”。而來自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節日,統統被列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屬于人類文化進步的代表。這種狀況有待國人深思。
中國傳統端午節,總被國人當“粽子節”在度過,結果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對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并得到了國際認同,對于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
(3)不少有識之士意識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衰退問題的嚴峻性,紛紛發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覺性的呼吁聲。但是,沒有消除某些國人因崇洋而產生的民族自卑感,進而產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持著扼殺、自毀、自滅的態度,又將如何發揮并提高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何去何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會不會必須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轉為“內銷”?
當下中國文化氛圍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強,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這是西方的傳統文化,而且源遠流長,同時滲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這是對中世紀宗教的傳統看法。現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變化,美國大多數人把它看作傳統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漸淡化。
東方文化講究精神文明,中國精神文明更是源遠流長,而現代西方人則偏重追求物質文明。可是,目前中國物質文明發展很快,而對精神文明的重視還趕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墮落趨勢,很多海外有識之士呼吁用東方文明來補救西方文明,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構建。當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加以重視的時候,外國人卻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紛紛要求開辦孔子學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說孔子并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
武漢電視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為榮的塔)上面曾經出現的洋煙廣告讓有中華民族意識的中國人看著很不是滋味。這類廣告若出現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必定會引起民眾公憤。可以說全世界對香煙廣告一般都有限制,何況在民族精神象征之處。不久之后,有關部門來檢查,洋煙廣告才撤了下來。
由此可見,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我們不能采取順其自然、無所作為的態度。
從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的正式啟動到《長城保護條例》的實施;從祭孔大會到新儒學,從漢服熱到私塾熱,孟母堂事件使得學者、教育部門和民間全被卷了進來。回歸傳統文化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訴求。
(4)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身份標識和文化記憶,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獨特的、多樣性的傳統文化是國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傳統藝術形式都會隨時代變遷而變化,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獨特的哲學觀和審美觀,不僅沒有過時,反而對現代世界有著積極意義。[3]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如果我們摒棄偏見,靜下心來整理自己的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內向的深入挖掘,就會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之一,它對提高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作用,將不亞于經濟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營造一個清潔的文化氛圍。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轉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炒作“名人”隱私、網絡、“惡搞文化”等如今已經成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當下戲說歷史的電視劇火爆,其實也是在惡搞歷史。這些必需引起我們的警惕。這股“惡俗風”是一些精神“毒藥”。雖然一個民族需要幽默和笑聲,但必須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文化內涵,現在什么都可以拿來娛樂,什么都可以毫無禁忌地隨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娛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傳統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經不復存在。如果中國人最基本的正義感和道德觀丟失了,久而久之,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會被毒害。
2)使全體國人樹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必然體現為民族文化。要避免傳統文化水土流失的現象,首先應當喚起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樹立文化自豪感,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政府、社會、學校、新聞媒體、出版部門、文藝社團都要想方設法。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禮儀、飲食、建筑、服飾等,它們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國內外大量事實表明: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后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的功能。二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江蘇、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繼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3)現代傳媒的決定作用與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德國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彬評價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國人對當代文學失望之際,2006年我們又經歷了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持續升溫。由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造就的“學術明星”掀起了一輪輪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歷史和哲學的讀書熱。他們的講稿一經出版就銷售一空。女學者于丹的《于丹〈論語〉心得》首印60萬冊,首日銷售超過一萬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國》首印55萬冊的紀錄。
調查發現,之前人們自覺讀《論語》《莊子》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非常少,經過于丹的闡釋,人們的興趣提高了。學者從深居書齋到電視明星轉變的過程中完成了傳授方式的革命,電視講座因此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和傳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結合的勝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從前總有人空喊要振興中國傳統文化,可是效果不顯著。有人甚至由此評價如今的中國人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揚傳統文化,有一個采取何種形式的問題。采取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且不論于丹等諸位學者的講演引起了學者褒貶不同的評價,傳統文化借助于現代媒體進行傳播永遠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現代傳媒對于人們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導作用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4)正確對待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任何一個國家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文化傳統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發展了,但它們把傳統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國文化,因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已溶合到他們的民族文化中。利用傳統文化中的有用的東西來促進現代化,這是很聰明的做法。滌蕩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決不意味著與傳統文化徹底決裂。
北京本是歷史名城,但現在已被鋼筋水泥淹沒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則保存得很好;法國古老的拉丁區至今風貌依舊。而中國摧枯拉朽地拆毀了老建筑,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實。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發揚中國固有的優良傳統,在任何時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義的優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創造,三點結合起來,以我為主,以今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的偏見,使我們不能正確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
5)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歷史上曾有兩種片面觀點:一種是把傳統文化當作現代文化的障礙,恨不得把傳統文化徹底消滅;另一種是對傳統文化的頂禮膜拜,把傳統文化神奇化。
在建設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應具有健康、積極的心態,發掘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我國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經濟、文化、科技已有舉世矚目的發展。因此,在文化上應該和在經濟、政治、外交上一樣,無需顧慮重重,要有勇氣實行“拿來主義”,把古代、近代、外國、中國的一切傳統文化中的東西,凡對我們有用的都拿來,統統為我所用,加以吐納、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優秀的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 唐旺盛.幸福指數為什么不能取代狂熱的GDP崇拜?[N].中國經濟時報,2006-7-15.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7006504
中國傳統文化是經過漫長歷史演化的民族文化,匯集歷史上各種思想觀念與意識形態,集萃中華傳統各領域特色技藝,反映中華民族自身風貌與特質,體現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持續發展壯大的精神滋養。文化是一個地域的靈魂,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我國在國際上作為旅游目的地樹立良好形象、展示獨特魅力、塑造價值品牌的必有途徑。
1傳統文化與國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廣的關聯
1.1溯往:基于傳統文化的差異性一直是我國國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廣的核心吸引
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國地理大百科全書》就曾指出,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各種形態的文化均可以成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我國傳統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多樣的形式一直是我國入境旅游中對外著意展示的核心吸引物。從現階段國家旅游形象品牌化實施主體國家旅游局的各種外宣資料,各地各級旅游主管部門的旅游資源外宣文本、海外合作旅行經銷商主推的旅游路線,無不深刻有“歷史”、“文化”與“遺產”烙印。同時,國外旅游指南如《探索中國》、《孤獨的星球》等,其對中國旅游的展示也無不對中國傳統文化濃墨重彩,如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蘇杭的亭臺樓閣、保定的北方特色民居、北京胡同人家的鸚鵡籠子、妖嬈華麗的絲綢、各色紛呈的小吃,無不吸引著古往今來紛呈沓至的海外游客。另一方面,境外受眾的認知也對其進行了佐證,如2007年美國CNN新聞集團委托Synovate咨詢公司完成的《中國旅游業全球認知》、2008年南卡羅來納大學受中國旅游局委托完成的《美國“嬰兒潮”旅游者的出境游意向對中國的印象》等調研結果表明,“歷史遺跡”、“自然景觀”、“藝術文化”、“傳統節日”等具有較高知名度,是受訪者最感興趣的。《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3》顯示,對于國外游客而言了解中國特色文化以及游覽觀光仍是主要目的。Google于2013年7月的《中國入境旅游白皮書》同樣顯示,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最讓國外游客心動。總而言之,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差異性是我國入境旅游在國際視閾中一直以來的核心吸引。
1.2觀今: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內涵提升是國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廣發展態勢的內在訴求
信息傳播方式、大眾獲取信息媒介偏好的變遷,使旅游境外推廣方式也隨著發生深刻變化。當今依托新媒體和事件營銷的智慧型推廣已成為重點。我國旅游市場推廣部門針對目前這種新態勢,對于國家旅游形象的對外推廣也在由粗放靜態推廣開始著力發展為集約動態推廣。在“美麗中國之旅”的國家整體旅游形象統領下,在傳統國外旅游展會和旅游推介會的基礎上,一方面逐漸注重依托新媒體開展靶向度、精準度更高的境外推廣活動,另一方面,在常規境外推廣的同時尋找機會利用公眾關注事件借勢引爆,以較低成本獲取國際受眾的高關注度。前者如2013年啟動中國旅游海外推廣網站,開設Facebook與Twitter賬號,上海、青島、遼寧、新疆等地推出旅游政務網的不同外語版本。后者如較早的如基于北京奧運會開展的“2008北京:中國歡迎你”活動,近期的如2013年“詩畫浙江”LOGO全球征集活動等。推廣活動是一種外在的展示形式,其魅力的深層支持來自于其旅游業自身各層次各環節的內涵支撐。旅游作為一種發展和享受性消費,兼具物質和精神雙重消費功能,是一種生活消費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后的較高層次需求消費。這種精神消費需求賦予旅游業“靈魂”即文化的特殊重要性,而基于傳統文化的差異性一直是中國旅游在國際視閾中的核心吸引。因而,植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賦予旅游產品傳統文化魅力內涵,給予國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廣的內在支撐,是當下紛繁旅游境外推廣活動提升效用的內涵支撐訴求,也是我國入境旅游發展的驅動力來源。相反,失去文化特質內涵的推廣活動就只能不斷地流于形式炒冷飯。
1.3展未:傳統文化將是入境旅游新常態下國家旅游形象的內核
隨著“改革紅利”成為新一輪旅游的主要驅動力,我國入境旅游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邁入到穩健理性增長的新常態。未來,休閑旅游日趨發展成為全球大眾的生活方式,民眾更傾向于選擇基于差異性的相似性旅游產品。基于此,我國國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廣在基于差異性的歷史遺產展示的同時,將同時注重基于相似舒適性的社會文明、國家富足的國家旅游形象的展示。在以往的基于自然人文遺產的旅游形象宣傳中,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但是在未來旅游新常態下,中國傳統文化的角色仍然不能弱化。批判性繼承與創造性繼承的中國傳統文化依然是中國國家旅游形象的內核。原因有二,其一,國外游客翻山涉水,不遠千里萬里遠足中國,追尋的肯定不是濫觴于自身國度司空見慣的文明的重現。追蹤所有文獻結論或調研成果,對于所有來中國的西方人而言,在眾多吸引物里面,最突出的當屬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五千年不間斷的文化”,對西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應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即使是在以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游行程中,基于文化底蘊的舒適性休閑才能提供滿足游者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消費需求。其二,“傳統文化維度,打開的是旅游者重新審視中國的新視野、新的理解渠道”。入境游客通過對中華民族輝煌文明的感知,輸入視閾的不僅是傳統文化,還有現代文明,其給存在中西文意識形態隔閡和抗拒文化“殖民”輸入的國外受眾提供了可能性的中國文化進入路徑。入境旅游者在審視其他民族歷史上的智慧和創造時,也會激發其跨越狹隘民族主義偏見的對于人類共有偉大歷史痕跡的認同。2013年“美麗中國之旅”被正式確定為中國國家整體旅游形象,其不僅涵蓋“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飲食美等多個方面”,也涵蓋歷史美、文化美等方面。基于此,未來入境旅游新常態下,傳統文化仍然是國家旅游形象的內核。
2基于旅游境外推廣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路徑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國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均有深刻影響,旅游海外推廣活動推動的國際視閾下國家旅游現象的最終呈現,是傳者引導形成的底版形象和受眾的游歷修復共同作用最終形成的結果。基于此,結合旅游境外推廣活動過程中的不同環節構成,基于旅游形象載體(旅游資源開發和產品塑造)、特殊傳者(出境游客)、實地受眾(入境游客)三個域面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承繼,以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同時最大限度地協同促進國際視閾下中國國家旅游形象的塑造與提升。
2.1基于形象載體的傳承:旅游資源開發和產品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基于傳統文化的差異性一直是我國入境旅游的核心吸引,是各種調研中境外潛在消費者對我國旅游較感興趣的存在,也是適應旅游未來發展態勢的產業內核。
(1)結合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旅游產品開發。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全球視野中無可比擬的人文遺產。其范圍廣博,涵蓋哲學宗教、文化典籍、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風尚、文物寶藏,衣食住行等多個領域;其形式多樣,宗教類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藝術類如兵馬俑、石窟、玉雕、壁畫、書法等;民藝類如福建舞龍、唐山皮影、平遙泥塑、山西面塑、北京糖人等;戲劇類如昆曲、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河北梆子等;建筑類如北京故宮、蘇杭園林、徽州民居、湘西吊腳樓等;飲食類如川菜、粵菜、湘菜、魯菜、淮揚菜等。這些我國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形式,是我國旅游產品針對入境游客開發可供依托的重要資源。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基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旅游資源開發,一方面是對長久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及創造性地開發利用,充分發揮其效用和價值;另一方面,基于傳統文化的旅游產品深層隱含的文化內涵可以賦予其于國際市場上更大的影響力和被關注度,也給紛繁多樣的旅游外在推廣提供內在的持續吸引力來源。
(2)結合世界文化遺產進行旅游產品品牌打造。
截至2014年6月,我國共擁有世界遺產47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項33項,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項4項。我國擁有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們中華民族整個發展歷程中傳統文化精華的薈萃,也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其具有的歷史記錄、文化傳承及價值認同等功能使其在國際上具有珍稀性與較高知名度,這使得以其作為旅游資源進行旅游產品開發對于入境旅游而言具有很好的先天條件,但同時其又具有脆弱易損性,因而在開發中必須注意方法和方式。從古村鎮、歷史街區、城市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視角出發,基于目前已經實施的世界遺產開發模式,如雙村、輪休、臺前臺后、生態博物館等開發模式,借鑒國外的分區開發、主題開發、游客感知等模式,將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融合到一起,打造國際視閾內中國旅游的知名品牌。如絲綢之路、萬里長城、香格里拉等經典路線,借助世界遺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承繼和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我國旅游的吸引力,塑造中國旅游名片。
2.2基于特殊傳者的傳承:重視個體符號“人媒介”,規避分裂性表演
國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廣中,出境游客個體境外有意無意的與國家旅游形象基調不符的不當表現,會使我國旅游的境外推廣活動蒼白乏力,缺乏內涵支撐。如中國游客在境外于公開場合大聲喧嘩、在地鐵進食、在博物館觸摸文物或展品等行為,很影響國外受眾對我國國家旅游形象的感知與形成。出境游客“人媒介”作為傳遞國家旅游形象的信息符號的中介物,其重要性一方面體現在其是戈夫曼擬劇論視角下國家旅游形象“劇班”中出場頻次最高的“表演者”,另一方面,人媒介在信息符號的互動中不是簡單的信息傳達與接收模式,而是“在人類行動的刺激與反應之間插入了一個解釋過程”,淡化了有關國家旅游形象本身客觀信息的重要性,對國家旅游形象的對外展示起到建構和重構的作用,而不是普通的呈現。隨著2012年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客源國,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這個數量龐大的形象信息傳遞者群體“分裂性表演”現象的存在會使國際旅游整體形象的海外推廣面臨巨大挑戰。針對部分中國游客境外不文明現象和違反約定法規的行為的頻繁發生,僅僅依靠《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等法規制度來強制性解決是遠遠不夠的,應從全社會的角度,承繼中華民族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傳統道德素養和文明禮儀,對整體國民素質進行提升。
(1)出境者個體符號的傳統文明禮儀傳承。中華民族向來對文明禮儀比較注重。“不學禮,無以立”,“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權衡之于輕重也,猶繩墨之于曲直也,猶規矩之于方圓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這些存在于《論語》、《晏子春秋》、《荀子》等古籍對于禮的重要性的描述無不證實著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而對于文明禮儀的具體表現,《弟子規》指出“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管子》指出“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禮記》指出“忠信,禮之本也”,《論語?子路》提出“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學而》提出“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禮記》中認為“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這些表述有的涉及衣帽服飾,有的關乎言行舉止,有的論及禮尚往來,從不同角度對文明禮儀的外在表現形式進行闡釋。當然,外在形式可以隨著具體時間和情景的變遷而發生變化,但是中國傳統文化里文明禮儀的內涵屬于中華民族遺傳不變的基因編碼,即尊重他人,包括他國的風俗和文化。因此,我國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諸如2013年韓國濟州道警察廳通報的橫穿馬路、在禁煙區吸煙、亂扔煙頭、隨意丟棄垃圾、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耍酒瘋等,大可避免與自省。而另一方面,我國傳統文化里有“入鄉隨俗”的說法,宋代王安石也曾言曰“禮貴從宜,事難泥古”,禮儀在不同時期在不同地域表現形式不同,不同拘泥于刻板舊制,要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實時變通。如我國出境游客廣為詬病的“大聲說話”、“聚眾擁擠”等現象,基于跨國度跨文化的差異,在爭取旅游目的地國民眾對我國習俗的理解尊重和避免目的地對中國游客雙重服務標準的基礎上,我國出境游客也可適當節制,適應目的地的民俗鄉風。
(2)社會民眾的道德素養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一直強調修身的重要性,儒家經典《大學》把君子人格的修養制定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自我的“修身”排在首位,認為只有“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注意日常言行的“修身養性”。對于個人為人道德素養要求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陳弘謀更是提出“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孔子提出為人的標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些內容圍繞的宗旨無不是要求個人要具有良好的修養和美德,寬人責己、謙虛謙讓、樂于助人、刻苦自強等,其也正是我們中國民眾的優秀品質和魅力性格特征。具備這樣修養的人呈現在入境旅游者視野下才于國家旅游形象的建設有益。再者,我國目前國家旅游形象的對外推廣是政府主導模式,近年“人媒介”的個體符號作用逐漸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其狹義上意指出境旅游者,廣義上涵蓋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所有于當地生活的中國居民。無論是廣義的民眾還是狹義的出境旅游者,都應該“修身養性”、“見賢思齊”、“有德有禮”。而出境者作為形象“演出”出鏡頻率最高、與國外受眾直接接觸,對于“建構”“重構”國家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的群體,更是責無旁貸。
2.3基于實地受眾的傳承:入境者第三只眼視野下的中式生活文化傳統承繼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并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傳統文化正是“直接碰到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不可回避的事實,無論人們抱有怎樣的批判態度或認同態度。它別無選擇地構成了我們“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必然條件。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精神內涵
簡單地說,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并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并認為“寶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四、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碰撞
2003-----2005年,歷時兩年、覆蓋兩國全境、先后舉辦700余場活動、被譽為“中國文化交流史上的創舉”的中法文化年的成功舉辦是中國政府在世紀之初進行文化外交的典范。歷時七個月、覆蓋非洲22個國家的2004年“中華文化非洲行”是中國文化外交史中的又一盛事。2005年在華盛頓揭幕的“中國文化節”被《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稱之為“藝術中心歷史上最大膽,投入最多的國際文化合作項目,其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2006年,2007年,中俄兩國成功互辦“國家年”,直接參與的民眾超過百萬人次。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通過絢麗的藝術手段,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過去和現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展的社會動力和價值觀。
這些文化活動的成功舉辦引起了國內外主流媒體的關注與稱贊,中國文化的熱潮在西方國家也因此迅速升溫。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百余家孔子學院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以孔子學院為代表的“中國熱”是中華文明恒久魅力的真實寫照,更是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充分體現,它說明世界在用積極善意的目光注視著中國,關心著中國。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2000年9月,總部設于美國的連鎖咖啡店星巴克進駐故宮,位于故宮乾清門廣場東側的九卿朝方,一張小柜臺、兩面小圓桌、六把椅子,據稱是全球星巴克中店面最小的一家。
后有著名節目主持人芮成鋼在博客中撰文“清星巴克從故宮里出去”。文章貼出后,短短幾日點擊量逾50萬,并引發一場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的激辯。筆者認為,故宮是一種文化象征,星巴克也是一種文化象征,星巴克走進故宮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糟蹋。我們要抱著最開放的心態來面對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時我們要精心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留一份凈土。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一個長期延續而未中斷的文化體系,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民族的獨立和振興,民族精神的發揚和光大,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必須立足于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叉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推動中國文化和整個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文化繼承固然離不開歷史,但更重要的還是依賴于社會實踐。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問題上,我們必須確立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原則,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為現實所用。按照自身的需要,對中國今天的現代化建設有用、有利的就繼承,無用、有害的就不繼承。
傳統文化的發展無疑是以繼承為主線的,但是,如果僅僅繼承,沒有超越,民族傳統文化就只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踏步不前,就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條件在新的起點上得到繼承。歷史證明,文化的成功繼承,總是與超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繼承必然是有所超越。繼承和超越是辯證的整體性思維,繼承不是最終目的.必須實現超越,超出歷史的圈子,實現歷史的跨越,讓優秀的思想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突破,從而形成服務于現實社會實踐的嶄新文化。
參考文獻:
【1】方克力.批判繼承、綜合創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
一、銘記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走來的印記
與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臘文化相比,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比較純正的、生命力綿延悠久的。錢穆先生曾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綿延就像是由一個運動員堅持的長跑,從起點不斷跑向終點。他還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指出“文化可以產生出文明來,文明卻不一定能產生出文化來。”【1】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精神的東西,文明是一種物質的東西。在這里,我們對文化和文明的定義沒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這里需要了解我們的文化形態,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長”。
正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卓爾不群,它在這漫長的接力賽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屢挫不敗。在傳播中未曾中斷也未曾丟失本體。是什么鑄就了它如此頑強堅韌的性質,我認為這要從它的起源說起。而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地理環境因素、人文因素、國家載體的實現等等,這些都可以歸納為它的內部因素。在探討中國傳統微博話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人文因素時,我們常常會涉及到“中國”這個詞,我們應該知道在不同的時期“中國”一詞有著不同的含義。比如在先秦時期,“中國”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義,與“四方”【2】是相對的。有的時候它有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文化發展較快地區,用來與“四夷”【3】區別。而在漢、唐、元、清時期,“中國”的含義屢有變化,民族中國與文化中國都有延伸。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發展在王強、包曉光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4】一書中被分為四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文化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創生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古代轉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制度凝定與豐富、發展和普泛化時期。無論在哪一時期都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之路,鑄就了它不屈不撓的堅硬品格。
二、深刻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和基本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它總是有這種無與倫比的會通精神來豐富自己,發展自己。這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先生在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對話中提到的:“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地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5】正是因為這種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國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這種融合力將億萬華夏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賦予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特有的親和力。
值得我們自豪并銘記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與外界文化交流接觸時,既能包容借鑒,有能始終以本土自創的文化為主體。因此,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下,中國傳統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終一貫的體系和特點。我們以佛教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國一說”。佛教傳入中國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充實下,經過中國人自身的發展和塑造,可以說越來越像中國人。同樣,佛教的傳入也豐富了中國的音樂、雕塑、繪畫等藝術,佛教中的禪學也使中國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得到了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超越了宗教,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基本文化傳統。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個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現實社會中,考慮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著其特定的道德規范,每個人既處于無常的關系中,又處于國家的宗法政治關系中,他們并不矛盾,每個在這個社會體系中,既履行著一定的權利,同時又承擔著一定的義務。整個社會因此會顯得井然有序,穩定和平。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延續力。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發展至今的文化。事實上,在漫長的發展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就如萬里長江,正如張應杭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一書中說到的“......中國傳統文化猶如萬里長江,是由無數高山上的涓涓細流匯合成的一條奔騰的大河,它一直向前發展,從不中斷,直到匯入大海。”【6】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它凝聚了中華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文化體系,它不僅使本民族熠熠生輝,也成為世界一道靚麗而恢宏的風景線。
三、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的精髓,引領時代前進的步伐
對于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并不僅僅只是拓寬知識面,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祖國一無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繼承”二字談何容易,光是一個問題就能讓年輕無知的我們這一代摸不著頭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立國之道,但翻開歷史的篇章,又有幾人真正做到了這種程度?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不能先將事情的結局定格,這樣,我們才會有努力的資本。我們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態度上,要有一種嶄新的姿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對它要有正確的態度。“五四”運動以來,復興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熱潮。而近代以來,一些知識分子他們以儒家精神的繼承者自命,力圖恢復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為拯救中國人的精神,使中國走向自強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新儒家”的價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學”,將“西學”引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中。換種說法也就是說,主張“中體西用”。對于這一理論,李澤厚先生認為,無論是表層還是深層,這種理論都有難以克服的內在理論缺陷:“在‘四期說’看來,如果傳統真的死了,今日靠幾位知識分子在書齋里高抬圣賢學說,恐怕是無濟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說’以為,正因為傳統還活著,還活在尚未完全進入現代化的中國億萬百姓的心里,發掘、認識這種經千年積淀的深層文化心理,將其明確化、意識化,并提升到理論高度以重釋資源,彌補缺失,也許,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歐風美雨進行‘轉化性的創造’的基礎。
注釋:
【1】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弁言,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2】《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3】《詩經.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國危矣”。
【4】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5】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頁。
【6】張應杭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頁。
參考文獻:
[1]張岱年:《文化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Li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notation, contains rich resourc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t the cont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y can enri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content, enhance the efficiency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o as to optim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measure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中國傳統文化含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獨特的教化功能,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能夠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多元文化的不斷沖擊和人們思想逐漸被異化的社會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重要的使命和挑戰,由此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優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在擬對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作一簡單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致力于深刻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掌握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措施,從而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
自20世紀末以來,隨著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國際間跨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頻繁,使得多元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也得到了加強,然而在學術研究的廣泛領域里,人們對文化的理解也并不一致,很多不同學科和立場的學者從各自的問題視域和致思角度出發作出了莫衷一是、取向各異的己屬界定。總的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等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價值。概括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代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中國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
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歷經幾千年的積淀、篩選和發展,今天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教育價值,與當前大學生的培養目標相一致。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環保思想和整體主義思想;"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培養大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等等,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以對國家民族的關注、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積極汲取萬物和諧發展的教育因素和大力傳承積極人生態度的人文精神資源,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使命感,對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倡導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人生觀,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啟發作用。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
教育是人類文化發生發展的一種生命機制,沒有文化傳統就不會有教育,因為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無法拒絕的歷史傳承,這就注定了教育必須以傳統為前提、為基礎,去繼承傳統,承認歷史和傳統對人類的作用,從而根據民族傳統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動向下一代提供有關人類歷史發展的范型和參照系。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進行新文化建設,都不可能脫離本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包含著許許多多值得我們繼承和汲取的精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地擁有優勢和特色,其核心環節就在于能否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進行創造性的價值吸收。
(三)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可以規范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
作為有機體的國家社會,要維系存在和發展,必須建立社會共同價值觀。在當代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在價值觀方面出現了多元化傾向。但是,由于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在相當程度上出現了許多以我為中心價值觀的膨脹。這些人以價值觀多元化的存在沖擊排斥社會價值觀的存在,否認社會價值觀存在的客觀性與合理性。這顯然不利于建立與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與道德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嚴峻挑戰。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應當十分注意從傳統價值觀中選擇、提煉有價值的加以繼承和現代闡釋,對于克服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價值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傳統文化的認同能達到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經歷了一個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的接力運動,不斷的充實、豐富、發展和創新,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成為整個民族生生不息、休戚與共的內在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民族傳統文化實施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了解祖國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深厚感情的同時,認識到生活在中國廣大國土上的各族人民,有著共同創造的燦爛中華文化,承繼著統一的文化傳統,從而達到一致的文化認同,使中國傳統文化起到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的作用。
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措施
(一)開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必修課教學課程
課堂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場所。在課堂的教育內容上,我們應該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課堂,擴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知識,增加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授量。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教學,可以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入耳、入腦。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華的了解與探究,可以使大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其中的辯證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辨水平。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課教師應該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充分應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采用學生樂于且易于接受的方法認知中國文化,學習傳統美德,有效地實現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方面協調配合,創造良好的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環境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對人的思想影響是無形的、是潛移默化的。重視環境對人品德的影響作用,倡導選擇良好的環境培育人的美德,是我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在學校內開展一系列以弘揚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為目的的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并以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內容引導學生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另外通過家庭感染和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合力育人"的傳統,把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教育領域結合起來,構建教育一體化網絡,形成目標一致、功能互補的教育合力并將傳統文化中的傳統美德的學習、實踐列為重點并貫穿在一切活動之中,以一種潛在的作用影響著學生,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顯得尤為必要。
(三)開展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實踐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教育不能脫離實踐"坐而論道"和"閉門思過",在配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文化課程學習的同時,還應該在大學生中開展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實踐活動,增強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實踐活動要以大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而組織和展開。大學生既是組織者同時也是參與者,活動既是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延伸,也是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學習的深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采取理論學習研討型、文藝活動型、實踐型等多種形式。這些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在一個比較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文藝的方式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的東西表現出來,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做到知行統一,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崇高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態度。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們吸納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并把它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同時把兩者結合起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趙洪恩,李寶席.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遲成勇,吳錦旗: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3).
[3]賀斌.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與社會.2007,(2).
[4]薛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J].前沿.2006,(8).
我國的現代化就是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也就是說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形成一種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的東西。我國的現代化也是如此,我國的傳統文化能夠促進現代化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傳統文化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人的眼球,因此我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要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我國現代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
(一)是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根基
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根基,這主要是由我國現代化的本質決定的,現代化的本質就是要在科技革命的引領下,進行社會的轉型與變遷,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會變遷受到了農業社會的阻礙,但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對我國農業社會的現狀進行了真實的反應,能夠對我國農業社會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規律有著清楚地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夠擺脫農業社會的阻力,為我國現代化的發展鋪設道路,提供更多的發展思路。我國現在化進程是不能夠脫離社會現實而進行的,必須要充分的結合我國社會的文化背景,對于我國農業社會有著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現代化建設,但是也不能夠偏x實際,這樣就極容易出現文化虛無主義,使我國的現代文化成為半截子文化。
(二)人文主義理念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共同原則
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以人為本,堅持人本主義的基本理念,這是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建設“以人為本”的現代化,尤其是在我國,傳統文化是有著濃厚的歷史的,在商周時代的時候,人類所認知的一切能力的局限性都是在認識自然的基礎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于自然界的萬物就會本著敬畏的態度來進行,隨著人們認識的程度不斷的加深,天命的統治就會逐漸的減弱,人們理念就被人們提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以人們理念為主,而且為了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要不斷的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國傳統文化對于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主要是由我國生態、文化、政治和經濟等全方面的進行的,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是不能夠缺少傳統文化的支持的,任何一個方面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因此必須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現代化建設中,是各個民族、地區與國家必須要遵守的原則。
(三)厚德載物的影響
現代化進行是一個機器龐大的系統,這一系統有著范圍廣、規模大的特點,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會受到內部原則和相關文化理念的影響,而且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外來的一些因素的沖擊,尤其是在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著一個清醒的頭腦,避免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要辯證的進行對待,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向前人進行學習,通過厚德載物來進行現代化建設,也要辯證來看待,通過博大的胸懷融百家之長,為我國現代化進程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
厚德載物在現代化進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從現代化變革的角度來看,現代化的變革就是從一個比較封閉的狀態走向社會變遷的過程,這主要體現的是我國物質的不斷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觀念意識的變化,通過相應的實踐能夠證明開放著的中國強大了、發展了,富有了,安定與幸福才能真正到來。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點,這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必須背負的歷史屈辱。封閉的意識終究看不到世界前進的步伐,聆聽不到時代快速發展的號角,更換不來社會的真正進步。現代化進程必須要有開放意識的指引,秉著“厚德載物”與“兼收并蓄”的精神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國現代化進程作為世界現代化發展的一部分,必須主動匯入到現代化的潮流中去,如果與現代化進程的軌道脫軌了,那么結果無疑是“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②因此,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以開放的意識去借鑒他國的現代化進程的寶貴經驗,以“兼容”和“消融”的方式,逐層地理解、選擇和揚棄著自身傳統的因素和外來的經驗教訓,這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關鍵所在。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進程的精神動力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現代化進程的緊要關頭,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固然要發揮今天人們的聰明才智,但也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智慧,尋找動力。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克服艱難險阻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示,它就如同一把鑰匙為人們開啟智慧之門。所謂中國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亦即為中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和精髓,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在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即天人合一精神、人文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和而不同的辯證精神等,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經受過歷史巨變和社會變遷的考驗而積淀下來的精華,這些精神資源仍然是我們現代化進程的精神動力。
(二)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包容意識
現代化建設不是某一個國家、某一個地區的發展目標,它己然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世界在無形的變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縮短。因此,現代化建設需要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來調節各方關系。其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能夠引導人們彼此之間相親相愛,營造一種“人人親其親”的和諧關系其二,在民族關系和國際關系上,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對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現代化進程更是需要這種大度的包容意識,各個國家與民族共謀發展,互惠互利其三,在文化問題上,現代化進程中要實現文化的現代化,就必須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域內外各種思想文化,達到“文化百家”的境界。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必將為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包容意識,現代化建設更是離不開這種包容意識的引導。在現代化建設中包容了各方利益,就等于為現代化建設拓寬道路,創造出更非凡的成就。
三、結論
成功的現代化不但善于克服傳統因素對革新的阻力,而且善于從傳統因素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力,同樣,中國傳統文化的后續發展也離不開現代化的支持,二者是相通相融,共同發展。在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道路上,將二者有機結合,必將會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227-02
引言
在高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非常必要。如何進行精確的課程定位與設計、篩選精彩的課程教學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增強教學效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本文通過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開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達到“察古以鑒今,彰往而知來”的宗旨。
1.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現狀調查分析
有最新數據表明,高職畢業生工作首年離職率達47%。通過對企業反饋信息和高職院校在校生的調查表明,學生職業素養仍不如人意。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基本素養。
本文旨在通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改革與實踐來推動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
2.課程教學設計對職業基本素養的關注
2.2.1課程的定位和性質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法律文秘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個知識領域,對拓展學生人文視野,積累知識和文化底蘊,養成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2.2.2課程的整體設計思路
為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學會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拓寬文化視野,形成文化意識,在課程的設計上遵循由淺入深,分為認識、體驗與思考三個階段,將理論引導與任務驅動相結合,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提升素養。
3.課程教學內容對職業基本素養的引導
3.1課時及選用教材
本課程共計34個課時,每節課45分鐘,分13周進行授課,其中單周2課時,雙周4課時,考查2課時,觀看《中華文明五千年》相關歷史視頻2課時。教材選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3.2課程內容整體說明
課程內容分為三個模塊。知識模塊的主要任務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演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文化的特點,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總體認識;體驗模塊的任務是通過兩個具體項目任務近距離接觸文化,進行文化體驗,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形成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思考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中國古代經典文化典籍,從思想層面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和思考能力,進而將其內化為學生個人素質和職業素養的一部分。
3.3課程具體項目(任務)要求
結合教材及市場、學生需求,依據歷史分期及參觀體驗過程安排教學內容,具體見下表:
4.課程教學方法對職業基本素養的培養
每一個教學項目(任務)都有真實的教學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教學道具,制作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PPT,同時借助音頻、視頻播放來輔助教學,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參觀法、講授法、討論法等,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遺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營造濃厚的人文情懷。
4.1師生互動式課堂
以90分鐘的課堂教學為例,每次課教師都會將課堂分為四個環節,為學生創造識記三字經、成語故事解讀、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職業素養的課堂氛圍。
4.1.1識記三字經。利用課堂5分鐘時間由教師講解三字經。通常鈴聲響過學生還不能立即進入課堂狀態,所以教師應邊講解邊讓學生記錄在筆記本上,以便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有助學生轉換腦筋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在解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時,字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教師引申為學生講解“和氏璧”的小故事,告訴學生璞玉要經過雕琢、打造,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做人也是一樣,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通過精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提升職業基本素養。
4.1.2成語故事解讀。利用課堂5分鐘時間由學生完成。每次課教師都會指定兩名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脫稿口述成語故事,說清講明史實緣由,不僅是事實的講述,更要結合個人理解進行分析。孟母三遷的故事學生早已了解,但是細節性的知識大家并非熟知,通過課堂成語故事解讀,學生才清楚地知道孟母帶孟子從墳場搬到緊鄰屠夫的鎮子,繼而又搬到學校附近,為孟子創造了積極求學的良好環境才鑄就了孟子的卓越成就。同時學生又感慨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經典詩句,這一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增添文化素養,提高個人認識水平。
4.1.3學習傳統文化。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75分鐘進行講授,在多媒體教師中輔以生動精彩、邏輯清晰、內容簡潔的PPT,讓學生將視-聽感受融為一體。在第一次課講到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及其地位和作用這一內容時,師生共同觀看奧運會的視頻、圖片、宣傳語、文字等相關內容,引發大家思考,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在觀看蘊含悠久歷史、輝煌成就的奧運會開幕式素材的同時,感悟祖先勞動生息的廣袤土地,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祖先以非凡的創造力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4.1.4提升職業素養。是學生在下課前5分鐘獨立完成。教師隨即點名提問,問題涉及到本次課課堂講授的所有內容,學生結合課堂知識闡述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并引申至改善提高個人職業素養上。在講完秦漢時期文化這一內容后,教師點名讓學生結合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贊嘆如此浩大的陵園工程時間近40年之久,征發近80萬人修建,其中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對設計者李斯的智慧和修陵人的敬業表示極大的欽佩。當時雖然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和精密的儀器,但是依然能創造出號稱“世界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留給今人眾多的遐想與崇敬。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2學生體驗式課堂
體驗式課堂是轉換師生角色,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場,啟迪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讓學生體驗學習成果的過程。本課程在體驗模塊上共安排4個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進行PPT匯報。
在本課程的第一次課上,教師就簡要介紹了首都博物館的情況并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觀游覽,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制作PPT匯報參觀感悟。首都博物館是北京悠久歷史的濃縮,其中展現當代文化、藝術和建設成就及城市未來發展,館藏中有豐富的珍貴文物,學生身處其中既可以學習歷史及科學知識,又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是課堂學習內容的有效拓展。
為保證體驗式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會向學生發放任務單,告訴學生體驗式式教學的具體任務和目的,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探訪文化古跡,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體驗,制定參觀計劃,收集相關資料,小組協作進行參觀,制作PPT,匯報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欣賞館藏陳列品,這些具有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的文物標本,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傳承,學生切身的感受會引領他們進入忘我的傳統文化的多彩世界中,之后再讓學生走上講臺打造魅力課堂,讓學生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小結:
本課程教學將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傳統文化的實際體驗相結合,采用項目教學法,以任務驅動為途徑,運用多種方式進行使學生近距離接觸文化、感悟傳統、理解文化,并推動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能力完成項目任務,對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于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于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于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后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后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征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于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