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1: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音樂賞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打破經典一統天下的局面
在以往的歐美電影音樂賞析課中,教師主要選擇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或其他獎項的獲獎影片來進行賞析。經典影片固然有其閃光之處,但某些影片年代久遠,在大學生中缺乏共鳴點,加之影片資源相對固定,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改革后的教學中,會適當增加一些深受大學生歡迎的,頗具青春時尚氣息,貼近其生活的影片,例如歌舞青春,重回17歲,地心游記等。
(二)打破“西片”一統天下的局面
由于課程名稱的限制,教師在選擇影片時,往往會把目光瞄向好萊塢的作品。其實,在浩瀚的電影資源中遨游不難發現,中西文化差異在同題材電影中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也是帶領學生足不出戶領略中西文化的絕佳機會。所以,改革后的教學中,會對比放映同題材的東西方電影作品,例如都是以神話為題材的,西方有雷神托爾,諸神之戰,中國有白蛇傳說,倩女幽魂。
(三)增設專題講座
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好萊塢在向全世界輸出它的電影產品的同時,也在向全世界輸出美國的文化。因此,我們在看電影,聽音樂的同時,應了解其文化涵義。改革后的教學中,會增設一些專題講座,諸如好萊塢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中的暴力美等。通過類似的專題講座,拓寬學生的觀影視野,激發學生對某一領域探索的欲望。
二、革新歐美電影音樂賞析教學方式
教學中改進教學方式,創設平等互動的教學環境和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寓教以情,以情感人,使學生以熱情的心態來進入學習。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為主導。將生動活潑的課堂討論增添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以往的授課模式是教師播放-學生欣賞,教師講-學生聽,即信息流動方向為教師到學生的單一方向進行,缺少了學生的反饋與參與。改革后的課程設計中會大大增加學生參與的環節。例如,講到電影音樂的節奏要與電影畫面的節奏保持一致時,教師就可以一邊播放電影片段,一邊指導學生們打節奏。通過這樣的互動教學,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使得學生真切的體會到音樂的律動,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音樂的節奏與電影畫面節奏的關系;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看似“玩兒”的教學過程中,掌握了一些音樂節奏節拍方面的知識。
近幾年來,全球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所形成的一種廣義的商業環境,正在給經濟生活帶來機構、產業和市場的根本性變革.據IDC統計表明,1996年全球電子交易額只有28億美元,1999年在線購物交易額卻高達312億美元,比1998年暴漲300%,而根據預測到2001年,全球的電子交易額將達到3000億美完。盡管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中,電子商務所占比重仍然很少,但是其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并且有很多的證據表明,電子商務是新世紀經濟增長的引擎。
面對數字經濟的機遇和挑戰,中國的電子商務將怎樣發展成為引人矚目的焦點。1999年11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通過“首屆中國電子商務網上展會”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狀況所做的詳細調查結果表明,電子商務已受到我國企業的廣泛關注,絕大多數企業對電子商務前景持樂觀態度。但與此同時,我們發現,結合我國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許多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或問題,這些問題如不獲得實質性的突破或解決,將影響我國開展電子商務的進程.
一、影響我國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1.對于企業尤其是已經開始搞電子商務的企業來說,目前要致力于解決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企業要開展電子商務,首先要上網,而我國絕大多數企業上網意識還比較薄弱。目前互聯網上中文信息嚴重缺乏,其總量不及英文信息的1%,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著大量信息源的企業沒有上網.我國許多知名的大企業尚未建立網站,更談不上什么信息了.即使已經上網的企業,實際上相當一部分也只是擁有一個免費主頁,登一些企業的基本信息,談不上什么商務活動。針對這一現狀,除了企業自身要努力強化上網意識之外,國家有關部門可以加大力度,啟動企業及家庭上網系統工程,建立各類企業及產品供求信息的集散地,形成規模化的企業信息資源。
2.進行電子商務的供需雙方之間難以在短期內建立起有效的信用關系,也就是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缺乏現實的載體。就以企業對最終消費者這一電子商務模式而言,消費者難以對網絡這一虛擬商品市場提供的各類商品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尤其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從而造成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這一購買心理過程的第一階段難以順利完成,以致無法作出最終的購買決策。另一方面,同樣存在企業對消費者的信任問題,這主要表現在貨款如何及時支付的問題上。作為企業來說,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個別消費者,在我國個人資信評估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企業對于每一個消費者的資信狀況存在疑慮也是極為自然的事。對于上述問題,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解決,包括:逐步規范網上電子商務的交易流程,做到標準化,建立起完善健全的資信評估制度尤其是個人信用評估制度等。
3.“三流”統一的問題。完整的電子商務體系必須保證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正常運轉。互聯網在信息流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以極低的成本獲取和眾多的信息。但在資金流和物流方面,則需要認真加以對待。在資金流方面,主要是結算系統存在缺陷及支付安全問題.這需要與金融系統密切配合,以及在信息技術層面上解決支付安全問題。在物流方面,主要問題是配送系統不完善,急需全國性的物流體系的建立。要做到物流順暢,一方面可以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少合,建立完整的分銷網絡。許多企業可以借助于業已建成的完善的實體分銷渠道。另一方面,可與速遞公司相互合作,解決物流問題(許多國外企業的電子商務物流環節由速遞公司完成),這對于個別企業解決物流的資金投人問題大有作用。當然在建立物流體系過程要考慮成本與規模問題,企業與企業之間可進行合作,共享物流體系資源,降低經營成本.總之,電子商務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有效地解決兩大問題:結算和有效配送,實現“三流”的統一。
4.從已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經營狀況來看,客戶需求驅動理念和整合網絡營銷措施都較為缺乏.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勢頭將給各行各業帶來難以預料的變化。因此,企業營銷管理迫切需要有新的思考模式和制定新的營銷戰術.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因特網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層次,也就是非技術階段,包括在這一階段內的企業營銷管理也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最明顯的變化是企業與客戶之間營銷的溝通形式,它將使信息更加個性化,從而推動把產品推向消費者的單向性營銷向傾聽消費者的互動式營銷的轉變。對于這一點,國內許多已上網的企業尚處在初級階段,也就是僅在網上本企業產品相關的信息,營銷觀念的創新和網上整合營銷的工作亞待加強。
5.電子商務在我國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必須解決規模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企業來說,走聯合之路是一良策。這樣可以共享資源,降低單位產品經營成本,提高收益,促使我國電子商務走上良性循環之路。對于這一點,我國有些網絡公司及網站已進行了嘗試,如知名網站新浪、搜狐、TCL、潤迅等目前已在深圳建成“百特聯盟”,相信此舉可帶來各網絡公司業績的改善。
上述這些問題主要依賴于企業自身去解決,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要借助于一些外部條件的改善.
二、影響電子商務發展外部條件及改善
1.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及法律體系很不健全。這一點,發達國家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也深感棘手,而我國由于電子商務發展規模相對較小,可能這方面的問題尚未充分顯現,但這并不說明這方面的問題不會出現或不嚴重。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缺乏相關的法律手段來規范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運作將阻礙高新技術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應放在這一法律體系中的首位。當然,繼續修訂和完善現有法律也很重要,如通過完善法律來促進電信的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公平競爭的電信市場環境等,都將有利于吸引外國高新技術企業的進人和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
2.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依賴于日益壯大的網絡業,而網絡業的發展依賴于大量風險資金的介人.風險投資意識缺乏和這一機制的不完善已成為制約我國網絡業進一步擴大的瓶頸。關于這一點,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作法。如以資助著名大公司進行結構調整而聞名的美國安德森咨詢公司不久前設立10億美元的風險資金幫助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建立新網絡公司。另外,近來國外風險投資者如美林證券、IDG、SOFT一BANK等紛紛看好中國網絡市場,海外有數十億美金的風險投資正準備投人中國的網絡業,而國內這方面的動向卻不明朗,風險投資意識和投資機制均需加強和改善.超級秘書網
1.伍德斯托克(WoodstockRockFestival)
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全稱“WoodstockRockFestival”,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搖滾音樂節。最早舉行于1969年,主題是“和平、反戰、博愛、平等”。規模與陣容史無前例,而且這也是歷來少見銅臭味兒的一次音樂節,標榜“音樂與藝術的結合”。
2.蒙特里國際流行音樂節(MontereyInternationalPopFestival)
主辦者的創辦思想是籌集用于慈善活動的善款,它展示出的搖滾樂的力量令世人震驚,蒙特里國際流行音樂節也由此成為眾多搖滾音樂節的根源。
3.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MusicFestival)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露天音樂節,位于英國阿瓦隆島。70年代,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的主題以嬉皮文化為主,進入80年代后,它吸聚了更廣泛的文化內涵,規模也積聚膨脹起來。它始終呈現出一中積極、熱情的狀態,其獨特的音樂氛圍深得搖滾樂迷的喜愛。
4.雷丁音樂節(ReadingFestival)
以強大的演出陣容和高質量的現場效果著稱,前身是從1961年開始在Richmond舉辦的國際爵士音樂節(NationalJazzFestival),后來逐漸成為多種音樂形式的音樂節。
5.富士搖滾音樂節(FujiRockFestival)
富士搖滾音樂節是從1997年開始,是日本搖滾盛事的先驅,日本最大規模的戶外音樂活動。至于為何定名為“富士音樂節”,號稱全球最干凈的盛典。
<2>國內戶外音樂節簡介:
1.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由中國地下搖滾樂隊的發源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原創音樂節,經過十屆的發展,已成為現代音樂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是國內最原始最具有搖滾精神的音樂節。
2.摩登天空音樂節
“摩登天空音樂節”對外宣布了“MUSIC+(大于音樂)”的音樂節口號,音樂所衍生出各種關于生活方式、娛樂、藝術、創意等各種形式將在音樂節中被涵蓋,讓“摩登天空音樂節”成為一個除擁有良好音樂品質之外,更具有融合性、好玩兒的音樂節,任何與音樂相關的主題都將可以成為音樂節內容的前提,所以在音樂節上,摩登天空將創意生活、運動、時尚、影像等多個單元盡數囊括,并在現場通過諸多環節體現,在有限的場地下安排出更多互動內容。
3.西湖音樂節
作為《都市周報》創刊周年系列慶典活動,也是當年西博會啟動的首個文化項目,并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打造“中國最美的戶外音樂節”
4.張北草原音樂節
由《音樂時空》雜志主辦,是國內參加人數最多的音樂節,國內整體規模最大的音樂節,國內自駕車族最集中的音樂節,標志著中國音樂節走向成熟。
5.熱波音樂節
強調觀眾參與性,在國內首次推出“訂制你的音樂節”服務。
二、關于國內外戶外音樂節現狀的研究
在網絡時代,知識產權受到很大的沖擊,唱片公司不是通過賣唱片來盈利,而是把賣唱片作為一種推廣方式,緊跟著的是大量的樂隊、藝術家巡演,做現場,這樣來支持他們的音樂工業,參與音樂節是主要的形式之一。世界范圍內的戶外音樂節的歷史可追溯至40年前,且十分普及,以德國為例,每年夏天有300個音樂節,在歐美國家,夏季遍地都是音樂節。音樂節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不管是生活、審美還是放松精神,尤其對年輕人。而國內的戶外音樂節歷史不足十年,最早是由迷笛現代音樂學校舉辦的畢業生專場“迷笛”音樂節,當時只是學生之間的一種音樂交流,不對外售票,是后來正規化運作的“迷笛音樂節’的雛形。
從國際角度來看,國外的戶外音樂節注重的是把音樂與生活結合,是一種休閑的活動,代表著一種體驗性的消費,通常舉辦地點在郊區,擁有廣闊的場地,遠離城市親近自然,參與人數眾多不光局限在樂迷。在經營管理上,他們有專業的策劃團隊與執行團隊,并且政府與主辦方權責分明,現場安全由主辦方交由專業的保安公司,警察只負責督導。
從這幾年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可以看出來,主流的媒體已經開始涉足到音樂節領域了,戶外音樂節也更大程度的開始考慮音樂與商業的接軌,用國際化的商業模式來運營整個活動。但是現階段國內戶外音樂節因為短期的經濟效益導致效仿者眾多,一時之間國內大多數音樂節都是一個幌子,到最后總會成為一些商家的宣傳秀或者地方政府借以推廣旅游項目的傀儡,再加上本來戶外音樂節就還在探索專業運作模式,對于舉行一場音樂節,現在中國是從贊助商到主辦方、策劃人的整個系統還沒有形成,自身也存在諸多缺陷,主要表現為:一沒有專業的音樂節策劃運營團隊及完善的現場安全制度;二急于考慮收益問題,不講究音樂節的品牌塑造與后續發展;三責權不分明;四缺乏對觀眾的培養;五表演者太重復,缺乏推廣新樂隊新作品的勇氣與眼光。
三、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
縱觀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從最開始的單純樂隊表演,到中期的參考國外優秀戶外音樂節的成功經驗做大做成一個有組織的活動,到現在各個戶外音樂節都在標榜自己的品牌特色,國內戶外音樂節跨越了三個階段,目前步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強調戶外音樂節的品牌塑造,如何用創意來創新原有的內容,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成為培養一個城市的音樂氛圍的大環境。“摩登天空音樂節”主辦者沈黎暉提出的MUSIC+(大于音樂)”的音樂節口號就是一個典型的用音樂意外的生活方式、娛樂、藝術、創意等各種形式豐富本身內容的典型。而西湖音樂節提出的“打造中國最美的戶外音樂節“的口號也是從另外一個審美的,舒適的角度來給音樂節本身添加附加值。
由于戶外音樂節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且國內的音樂市場極度兩極分化以及大眾媒體對戶外音樂節的關注較少,戶外音樂節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一直是虧本的,是音樂人在用理想辦一個烏托邦式的節日。
迷笛音樂節直至07年才開始盈利,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迷笛的商業與音樂的嫁接方式。一些地方的音樂節直接淪為地方政府的宣傳工具,完全不考慮持續發展辦了一次就沒下文。戶外音樂節要有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在演出節目的安排、音樂節品牌的塑造、門票的市場營銷、贊助機制的實施、整體節奏的把握等方面越來越成熟。
參考文獻:
[1]沉睡.廢墟之花[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15-242.
[2]嚴三九王虎.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25-156.
[3]金燕.大型露天搖滾音樂節可以盈利嗎?——迷笛音樂節個案分析[J].藝術評論,2008,(4):41-44.
[4]王競雄.對多元發展態勢下的音樂節項目管理的思考[J].中國音樂,2008,(3):136—138.
[5]孫孟晉.真正的音樂節,離我們多遠?[J].中國新聞周刊,2005,(9):56.
[6]矛中飛.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2):80.
[7]楊時.摩登天空一個獨立廠牌的生存樣本[J].中國新聞周刊,2008,(1):78.
[8]徐楠劉妮麗.音樂工業的自救之路[N].北京商報,2009,(6)22:6.
[9]陳紀新喬然.探索演出市場的產業化運作[N].中國文化報,2004,(1)12.
[10]劉妮麗.十年迷笛中國現代音樂節的盈利路[N].北京商報,2009,(4)27:9.
[11]趙茜.戶外音樂節的伍德斯托克夢想[N].經濟觀察報,2007,(4)16:51.
[12]Elysia.未來音樂的營銷模式[J].電子商務,2008,(8):96.
[13]賈維.音樂節請尊重音樂[J].音樂生活,2009,(9):23.
【分類號】J60-4
一、音樂教育現狀
近年來,藝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推動了音樂教育的發展。音樂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樂趣,是抒感的一個方法。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都上過音樂課,一直在進行著音樂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受的大部分是西方音樂,賞析的作品大部分也來自于西方的經典音樂作品。盡管是傳統音樂,人們還是按照鑒賞西方音樂的方法去品味,這就對傳統音樂色賞析出現了誤解,使那些有力量、有價值的音樂就此埋沒。因此,應該呼吁大家完善和提高對音樂賞析課程的重視,學會正確賞析除西方音樂之外的好音樂。現在的音樂教育體系以技術和審美為主,受西方音樂教育影響頗大,音樂教育比較模式化,固步自封,使得音樂教育模式化、單一化,側重技能,本文認為這種模式已經逐漸脫離音樂的發展方向。西方式的音樂教育使得民族傳統音樂逐漸缺失,音樂教育轉換新的教育方式勢不可擋。
二、音樂教育和音樂賞析價值
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現了工業文明的進展,具有工具色彩,在現在時代轉型背景下,要想跟上時代變化,現代音樂教育規范化教育必須創新和改進。音樂是社會文明和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重視音樂教育,有利于育人和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西方式音樂教育以哲學理論為根本,比較模式化、死板,現在音樂比較追求個體化,注重生態文明,回歸創建音樂的作家本身,有利于更好的產生共鳴。音樂賞析的目的是了解創作的初衷,可以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感情,實現個人節操的升華,建造個人的精神世界。音樂賞析不僅懂了別人,也讓別人懂了自己,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三、音樂賞析課程設計
課程設置是進行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包括教授科目、大綱、內容、課時、教學形式等項目,是如何實施音樂教育的標本。還包括師資力量、生源水平等等。課程設計一定要重點突出,注重實踐和以學生為本。
1.師資力量和生源情況
老師是音樂之路的啟蒙者,是音樂這趟旅行的領路者,在學習音樂旅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音樂教育需要資深的,有多年學習音樂經歷的人,重要的還需要有能力啟發和帶動學生們的情感。賞析音樂的第一步是能產生共鳴,讀懂它內在的情感,把死的東西變為活的事物。老師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音樂也需要有天賦的人,如果一個人天生五音不全,那何談領略音符的力量。要想培養出優秀的、能繼承發揚音樂的人,生源水平也是關鍵的一步。選擇有天賦的、潛力的學生,也可以減少音樂教育時間,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培養更多音樂賞析“巨人”。可以通過最常見的考試為標準來衡量,如飽含情感地朗誦、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模仿等等方法。
2.課程結構
根據往年課程結構,主要分為常識教育課程、音樂專業知識、音樂賞析專業知識、專業課外拓展及實踐教學五個部分。從形式上來說,與其他高校框架一樣,主要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顧名思義,是每個學生應該熟知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選修,則根據學生自身的喜好來選擇的,體現了音樂的個體化。但是,選修和必修課程比例一定要適當,專業課程不能太少。專業課程才是是音樂賞析學習的主要知識,是音樂賞析的基礎。除此之外,應該根據個人不同情況,因材施教,拋棄原有的守舊的模式,實行培養人才的彈性化模式。
3.課業內容
高校的音樂賞析教育也是普通的轉科大學教育,也需要完成每個大學生應該學習的東西,例如英語、計算機、體育、思想政治素養和軍事理論等。除此常規的課程項目外,重要的就是專業的音樂教育。音樂賞析的學習范圍非常廣,因為首先音樂的范就很廣,有流行音樂、古典音樂、音樂劇、舞臺劇,各種戲曲及鋼琴曲、吉他曲等各種樂器奏出的曲子,其次還有東西方的差別,即使都是搖滾,東西方的搖滾又有不同的味道。一定要注意避免課業內容太窄,使學生認識面窄,難以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目標。
4.教育方法
古往今來,針對音樂賞析的教育方法層出不窮,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的以學生個體發展為核心的音樂賞析教育方法逐漸適應了大眾要求。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是為了人這個個體。其實,音樂的享受本來就是注重個人感受,音樂賞析要體現個人價值。其次要選用適合東方特色方法,從東方音樂角度出發學習。要學會賞析,就要先學會領悟音樂,領悟音樂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大自然,走向生活,體現實踐的重要意義,學習音樂的產生,從根本上了解音樂。在你能懂一首音樂的時候,你也就在慢慢學會賞析了。
5.課業評估
就像學生的考試一樣,考試必不可少,定期評估也至關重要。定期評估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潛力,可見評估的重要性。課業評估可以分成多種形式,課堂積極性、書面形式和自我創作等。專業的理論基礎需要書面的形式,可以是論文,也可以是卷子。學習的不同內容的音樂進行創作及自我點評。最終通過專業的老師們綜合各方面表現給出成績。
四、總結
隨著音樂越來越多,能理了解它的人越來越少,對音樂方面,這是極大的埋沒,對我們是極大的損失。懂音樂賞析的人能幫人們去了解它,不管它對你意義如何。一首歌,可能能讓沒有勇氣的人鼓足勇氣,可能能讓寒心的人再次感受到溫暖,可能能讓喪失信心的人重拾信心,這就是音樂的力量,這就是音樂賞析的力量。彈性化、科學化、創新化地進行音樂賞析教育是大眾追求的目標。按照如此教育發展,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音樂賞析界將呈現繁榮景象。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當代高校教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審美教育必不可缺。在綜合類大學中,藝術公選課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載體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而音樂鑒賞課在所有藝術類公選課中最受學生歡迎。
高校音樂鑒賞公選課開設對象為非音樂專業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增強音樂素養、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授課方法、課目設置多元化、加強課程改革對推動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的現狀分析
1.開設音樂鑒賞公選課符合當前高校培養綜合素質大學生的教育要求。
伴隨我國經濟文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性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廣博的人文素養,一專多能成為選擇的標準。從學校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培養能夠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才,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是高校發展的基礎。但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軟硬實力兼備,既有優秀的專業素養又可通過良好的人文素養彰顯個人魅力的綜合性人才則是高校謀求自身發展的重點。因此,音樂鑒賞課成為人文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
2.開設音樂鑒賞公選課符合當代大學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學生渴望成才,渴望獲得社會的認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機會,對自身綜合素質的要求亦隨著社會的需求不斷提升,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素養有主觀愿望。這種愿望從追求個性張揚,正向積淀成熟魅力而邁進,這一發展的觀念使得學生不再滿足本專業學科知識的默默學習,而是希望通過廣泛涉獵人文藝術、體育等學科培養自身多才多藝的綜合能力。“高雅音樂”在社會發展中也正由少數人的純粹的“藝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平臺,成為人們證明自己個人修養的標尺之一;大學生愿意通過音樂鑒賞課提高自己的音樂藝術修養。
3.目前音樂鑒賞課內容的基本設置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開設的音樂鑒賞課大多以名作賞析為主體,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歷史時期、地域特點、風格流派劃分單元,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授課。各單元的名作賞析均選擇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并貫穿相關音樂常識、人文知識,將知識點融入具體作品并延伸到課外審美實踐中。
存在問題:通過與學生日常的溝通交流和專題問卷調查,結合實際教學效果發現雖然課程內容的設置將音樂的發展重要階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傳統”;學生對有關曲目都有耳聞,也能夠認同這些名曲的欣賞意義;但缺少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拉美音樂、潮流人物等,與時代貼近不夠,內容設置呆板,缺少“時尚”及“雅趣”。雖然學生喜愛的未必是高雅音樂的代表,但它們貼近生活、貼近心靈、貼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鳴的特點,成為當代大學生喜愛的理由,自然也就成為音樂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內容。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明顯反映出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想要了解音樂知識,但傳統的內容專業性太強,不容易理解,而學生自身又對流行音樂缺少甄別能力,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4.目前音樂鑒賞課教學的基本方式及存在問題。
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學生,為了上好音樂鑒賞課,任課教師都會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多元化的視聽展現,每一個專題都想辦法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進行導入(如中國民歌賞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聲《勞動號子》),力求課堂教學簡潔直觀。在賞析音樂作品過程中,淺音樂技法分析、重音樂人文交流,即盡可能地把每一首音樂作品作為散文、抒情詩賞析,使學生通過情感共鳴認識到音樂的美,實現心靈的升華。
存在問題:音樂作品本身雖然有其主題,有其表現的思想內涵,但它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抽象藝術。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指出:“如果你對音樂沒有欣賞力,沒有感情,那么你聽到最美的音樂,也只是像聽到耳邊吹過的風,或者腳下流過的水一樣。”所以,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應該是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欣賞方法,從官能欣賞、情感欣賞到理性欣賞的不斷升華,然后感受一首音樂作品對自我的心靈沖擊與靈魂凈化。據問卷調查統計(以西安在校大學生為例):在高中上過正規音樂課的學生不足10%,在初中上過正規音樂課的學生不足50%,大多數學生沒有樂理知識基礎、不識譜,聽覺上沒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師僅憑借課堂講授、知識點的灌輸只能完成知識和方法的引導。實際的音樂鑒賞課堂不同于音樂會,不同于CD播放,一是課堂上只欣賞片段,二是學生以前未必聽過,感官刺激不足、情感體驗無法得到共鳴,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所以賞析課其實是無賞淺析。也有些教師為了迎合學生而降低知識標準,在課堂上隨意播放一些不經甄選的流行音樂、影視音樂或通俗的音樂劇等,如此種種均與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的音樂美育的初衷相去甚遠。
二、對音樂鑒賞課進一步改進的設想
1.課程內容改進的設想。
首先,以往總是基于學生沒有音樂基礎等思想,對所有曲目的賞析過程都是淺嘗輒止,學生不懂之處永遠不懂。由于不懂之處太多教師講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終收獲甚微。其次,課程涉及曲目內容過多,僅一個學期就要學習古今中外各時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內容龐雜,學生不易疏理。再次,為了吸引學生,引入過多逸聞趣事,影響學生對音樂本質的關注。故在以后的課程內容設置方面設想做以下改進:第一,在音樂作品賞析之前深入淺出,以實例對照學習基礎樂理知識。第二,曲目數量減縮,著重分析重點作品且分析透徹反復聆聽,讓學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礎上學會聆聽音樂。第三,將音樂與文化、音樂與科學有機結合,并針對工科、理科、文科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2.課程教學方式改進的設想。
(1)加強課堂討論環節。結合知識點,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賞析及討論。討論學習是一種習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是習慣就需要培養。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也設置這樣的環節,但由于學生不習慣討論或對作品一無所知、言之無物而很少有人參與,沒有氣氛此環節形同虛設,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無法調動。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技巧調動學生積極性,如設置預聽環節、讓學生課前準備交流資料等以保證課堂討論環節的順利實施。
(2)搭建網絡教學交流平臺。一是教師與學生網絡教學溝通,二是學生專項課目的心得交流平臺。網絡交流學習可以使學生縱向延伸既有知識,橫向拓寬未知領域;同時,教師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解答,使學習更具實效性;再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一個人知識技能的提高更多地來自于同伴之間的獲取,這一點教師望塵莫及。
(3)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在教學中設置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即由學生自己完成課堂講授。有這樣一節課:教師課前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這堂課效果非常好,老師的導語一結束立即就有學生要求上講臺,上臺的學生大多精心準備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紹的是巴赫的《G弦詠嘆調》,她是在電影《七宗罪》中聽到的這首旋律,非常喜歡,隨后查找樂曲出處再截好視頻,粘貼樂曲相關資料,最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很多學生口才很好、講述條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學生的風采,不時贏得在座聽講同學的掌聲及喝彩。這正體現出教與學互動的實效性,歷來教學互長,教與學的角色互換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效。
三、對音樂鑒賞課的多元化課目設置的探討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總結得出:音樂鑒賞課是以“學生所熟悉的”為媒介實施“教師所要講授的”,最終使學生經歷“深入了解自身所喜愛的”這樣一個藝術實踐過程。因此音樂鑒賞課應拓展延伸設置多元化的課目。可開設以音樂基礎知識為主的“音樂入門”綜合課,亦可開設針對學生興趣的“歐美流行音樂”鑒賞課,還可開設時尚的“影視音樂賞析”課及崇尚傳統的“戲曲音樂”鑒賞課、突顯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樂志”,也可將“中外名曲賞析”分成“中國音樂作品賞析”及“西方音樂鑒賞”兩門課程,等等。
音樂的美好可以帶給更多的人以歡樂。正如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弩斯所說:“和諧的樂調不僅對于人是一種很自然的工具,能說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傳給聽眾,使他們如醉如狂地歡欣鼓舞。”(《論崇高》)因此通過公共音樂鑒賞課程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美的聽覺;以杰出音樂作品中對美好事物的贊頌、內心情感的表述引發學生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陶冶情操、提升審美情趣,最終達到普通高校產出“專業素質過硬”、“人文素質優異”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8.
本論文為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sgh10171。課題名稱:高師聲樂課程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樂泛指西洋古典音樂,即中世界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的一種承載厚重、內涵豐富的音樂形式。而現今的樂界,古典音樂多用來特指1750-1820年這段時間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所創作出來的歐洲主流音樂,是一個獨立的音樂流派,藝術手法考究。
古典音樂,在樂界,因其主要體現理性的情感表達方式,而被更多的學者認為是所謂的“嚴肅音樂”。[1]在我國,80后、90后這些從出身就帶有強烈自由主義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個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義音樂上,逐步遠離了帶有強烈“嚴肅”色彩的古典音樂。因此,在自由主義蔓延的當代,如何正確引導和培養年輕的音樂人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也就成了音樂教育中一個急需解決的教學難題。[2]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課方式,而更容易被學生所關注和接受。通過對古典音樂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課效果。
在古典音樂的教學課程中引入歐洲古典文學賞析課程
1750-1820年的歐洲,恰逢古典主義文學和啟蒙文學盛行的時代,從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到巴洛克文學的興起,無不體現當時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隨即出現了昌盛一時的古典主義文學,興起于當時文化科技繁榮的法國,隨后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古典主義文學思潮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當時封建貴族在政治上妥協的產物。它和古典音樂的特點類似,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古典文學課程賞析,通過對時代背景的理解,對當時文化意識形態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學生對音樂旋律背后詮釋的文化的融會貫通。往往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復原文學作品中表達的大時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力通過自己獨有的方式呈現當時的文學作品以及那個時代的特征,再對比古典音樂的表現形式,不僅可以激發自我的創作能力,同時通過對比和創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樂的精華,且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樂的教學課程中引入歐洲古典舞蹈賞析課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間內用身體為語言的一種交流方式,是用人體的運動來體現的一種藝術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樂伴奏,用形體的動作更加豐富地詮釋音樂的力量。舞蹈賞析是通過觀賞舞蹈時,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以及理解思考的整個過程,其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同時伴有自我思維的升華過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情感特點、舞者對于生活的自我審美,是一種全方位多人共同參與表達的藝術形態。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芭蕾作為歐洲古典舞蹈的經典流行并逐漸職業化。芭蕾在發展過程中有嚴格的規范和結構形式,要求女演員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腳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劇的賞析課程上,我們要求學生盡量重現18世紀的場景。我們的課程設計上,盡量模擬18世紀的歐洲劇場,前10分鐘,學生通過閱讀相關舞劇簡介,對接下來賞析的舞劇有個最基本的了解,接著通過對《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等經典芭蕾舞的賞析,有一個全面直觀豐富的體驗。最后,在課程結束前通過簡短的討論和提問來對比古典舞蹈配樂和整個舞臺效果與真實的古典音樂之間的差異,理解所謂的歐洲現實生活和歐洲當時理想的意識形態之間的差異,從而輕松地理解所謂古典音樂嚴肅背后的理想主義色彩,通過討論和提問的形式來達到每個學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問題不當堂解決,留為下一節課程的授課中心,學生和老師共同準備下一堂的教學內容。
在古典音樂的教學課程中引入繪畫賞析課程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常常將繪畫稱為“猴子的藝術”,指的是人類如同猴子一樣通過繪畫的方式模仿人類活動,因此繪畫是一種臨摹自然的藝術,因為每個人對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獨特性,繪畫里面通過夾雜了畫者不同的自我風格,而體現不同的意識流。
在教學中,我們主要加入對理性主義的“拉斐爾前派”作品的賞析,因為這個學派往往取材于神話、宗教傳說以及一些文學作品,通過畫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達出來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賞析,不但可以通過作品了解到當時西方很多的神話、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時還可以了解到18世紀歐洲的畫家對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當時文化時代的意義,也理解到所謂“嚴肅”音樂在那種特定的時代大背景下為何“嚴肅”的原因。[3]
只要音樂教育者肯下功夫,結合時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學,古典音樂也必將沖破“嚴肅”音樂的局限性,被年輕的音樂人和更多的音樂愛好者所喜愛和接受。
參考文獻:
[1]宋莉莉.西方音樂簡史與欣賞[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1 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考試改革的重要意義
2012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改革考試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查和學習能力評價的意見;提出廣泛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勤工助學和掛職鍛煉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見。
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及難點,便是高校課程的考試改革問題。如何能夠把握好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方向的關鍵點,就在于是否能夠正確認識高校課程考試方式改革的地位與作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高校課程考試方式改革早已成為優化教學效果、增強課程魅力及促進課程建設的依托,考改路徑已成為高校各學科各專業積極探索與高度關注的焦點,非藝術類高校的音樂欣賞課程也不例外。
與藝術類高校開設的音樂欣賞課、非藝術類高校開設的音樂類之外的通識課程不同的是,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具有教學對象的層次性與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因而,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與考試方式不能照搬,必須革新。各級各類高校,特別是非藝術類高校,日益重視音樂欣賞課,正是由于課程潛移默化地在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提升修養、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其成為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
2 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考試現狀
多年來,筆者擔任南京林業大學通識類公共選修課《音樂欣賞》教師,始終在教學一線,遵循育人規律,以所編寫教學大綱為依據,嘗試各種課程考試方式,力圖教學相長,形成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隨著考試方式綜合性不斷增加,雖然便捷度大大下降,即對任課教師與選課學生的要求相應提高以外,互動性、過程性、區分度及參與度等都相應增加,在考核評價客觀性大大提高的同時,僅憑教師一人的主觀影響為學生作出評價的情況得到改善。便捷度較高的,即教師與學生都覺得可以非常輕松應付的考試方式――期末命題論文寫作與平時三次課外小作業的,已漸漸被淘汰,主要原因是此方式主觀度過高,其他所有指標都難以達到,方式單一,內容相對機械,存在諸多弊端。
已嘗試的最后一種考試方式,也是綜合性相對較強的方式,主觀評判的因素被降到最低,各項指標均得到較好的體現,只有便捷度一項有待提升。幾年來的教學與考核實踐中,筆者發現,隨著考核要求與方式的不斷創新與完善,選課學生并沒有因課程綜合要求的提高而減少,反而出現每學期很多學生為沒有成功選上音樂欣賞課而遺憾。基于教學與考核方式的不斷創新與實踐,音樂欣賞課在南京林業大學逐漸成為最受學生歡迎公選課之一。同時,音樂欣賞課經過學生評教、專家聽課、學校考核后,連續三次被學校評為本科優秀教學質量課程。
3 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考試改革探索
基于現狀分析,鑒于各種既有課程考試方式各有優缺點,筆者嘗試提出非藝術類高校音樂欣賞課考試改革基本思路。
3.1 融合定性定量考核
音樂欣賞課考試采用過程性評價與測試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即課程平時成績,主要由網上三次課后作業、至少一次校外賞析實踐活動表現、課堂專題展示、課堂互動交流情況及限時才藝展示等組成。測試性評價,即課程期末成績,主要由傳統論文與筆試升級為上機考試、在線答題等。具體考核結果不僅由任課教師一人產生,逐步轉變為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及學生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多元評價方式貫穿于所有過程性與測試性考核過程中,過程性與測試性評價的結果共同構成課程的課程總成績:
課程總成績=課程平時成績+課程期末成績
課程平時成績=網上三次課后作業(規定完成)+一次校外賞析實踐活動(有組織,規定完成)+課堂專題展示(自愿參與)+課堂互動交流(自愿參與)+限時才藝展示(自愿參與)
課程期末成績=上機考試(80%)+在線答題(20%)
3.2 加大課外實踐力度
在上文的最新課程考試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一項 ―― 每學期提供一次有組織的課外實踐探索交流的機會。依托學校已有校外音樂、影視類課外活動基地,為選課學生提供至少一次在基地的賞析活動,同時把課堂搬到影城基地,增加更強烈的感性認識的同時,為音樂欣賞課考試方式的改革做一次有益嘗試。校外基地實踐并非僅僅是看一場電影或聽一場音樂會,而是在影城上課,同時為學生的視聽賞析答疑解惑并形成見仁見智的交流討論氛圍。
3.3 期末考核方式升級
無論是上機考試,還是在線答題,都是對傳統的筆試進行的一次徹底的改革。大致操作流程為:題庫建設考試范圍試卷生成組織考試評閱試卷試卷分析資料存檔。機考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重點考察選課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在試題中融入一定比例的視聽材料判斷與應用題型,增強趣味性與靈活度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在線答題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自由進行,學生通過答題闖關,闖關數越多,試題難度越大,讓學生在娛樂中得到綜合提升。
依據上述考改措施,音樂欣賞課的課程總成績構成與各項權重分布建議如下:
課程總成績為百分制,其中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的五個項目中,實踐環節與網上作業為規定完成項目,占到平時成績的80%,余下的20%為另三個項目的加分空間,選課學生自愿參與。期末成績的兩個項目中,以上機考試為主,占到期末成績的90%,為規定完成項目,在線闖關答題占到10%,為學生自愿參與。
筆者嘗試著將本文的主要內容小結如下:
通識育人勤補拙,音樂欣賞細琢磨。眾口難調求創新,考改融合尋突破。
參考文獻:
[1] 張珊珊.淺析《西方音樂史與音樂欣賞》課程評價體系的回歸[J].北方音樂,2015(1).
舞蹈藝術欣賞
—— 一門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課程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了諸多發展趨勢,包括: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導向的新技術革命、全球經濟的市場化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發展,人類生存方式、文化價值觀念 、文學活動以及藝術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
我之所以會選擇《舞蹈藝術欣賞》課程作為我關注的問題,是因為我覺得,在這個變化多彩的社會中,我們這些正處于畢業階段的高師音樂系學生應多學習專業以外的多面知識,以不變應這萬變的復雜社會。
雖然《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并不成為我們系的一門必修課程,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專業課程。“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的關系是如此的緊密,對舞蹈中各種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對音樂系不同專業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從我自身的體會來說,舞蹈藝術欣賞對學習舞蹈專業很有幫助,對舞蹈藝術作品的反復領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構成美的技法,不僅直接培養了舞蹈藝術欣賞能力,為自己的表演和創作尋找到坐標,而且對舞蹈專業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受教育的過程,是開闊眼界,學習并借鑒他人舞蹈藝術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變化萬千的舞蹈世界中不僅要通過自身的實踐,還要多看、多聽、多鑒賞,因此,《舞蹈藝術欣賞》課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更要成為我們音樂系的一門核心課程。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本內容:
一、開頭
⒈由學習者在《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中的課堂表現引發我對學習者的調查;
⒉學習者的態度是由于《舞蹈藝術欣賞》課程本身的幾大特殊性所導致,分別是:
① 學習者——本系各個專業學生;
② 課程時間的安排——大四的第一個學期;
③ 課程的性質——非必修(選修)的專業課程;
二、⒈ 舞蹈藝術欣賞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的關系;
⒊ 特別提出《舞蹈藝術欣賞》課程對舞蹈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⒋ 從感知方面來談欣賞舞蹈的三個層面 :
①形象感覺 ②體驗想像 ③探究領悟
⒌舞蹈藝術欣賞的審美價值;
三、結尾
呼吁全系學生要用更為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 為什么《舞蹈藝術欣賞》課程不能得到重視?
2. 什么是舞蹈欣賞?
3. 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有沒有關系?
4. 舞蹈藝術欣賞課程對專業學習者有沒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網上、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
2、請教指導老師黃平副教授,確定選題方向;
3、與同學共同討論本課題,互相交流意見;
4、寫好開題報告;
5、根據已選題目進一步搜集資料,并擬好論文提綱;
6、論文寫作;
7、論文修改并定稿。
進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據論文參考選題,作好論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選題,寫開題報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開題報告定稿,接受畢業論文任務書;
4、3月6日——3月20日 論文寫作階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論文中期檢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論文階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田靜主編 《中國舞蹈名作賞析》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藝術特征論》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藝術原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4] 選自《全國舞蹈教育研討會文集》中黃小明著《試論高校素質教育中〈舞蹈藝術欣賞〉課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華 《美學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賈作光《賈作光舞蹈藝術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編 《藝術概論》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2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1 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探究
1.1 以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作為切入點,開展中專民族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而中專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的特征、心理、以及審美情緒。同時通過民族音樂的思想培養學生強烈的心理凝聚力與民族認同感。以中專民族音樂教育促進我國專業技術人才民族精神的培養、促進專業技術人才民族意識以及愛國主義的培養。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首先應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通過不同歷史時期下的民族音樂特點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了解我國的抗爭史。通過民族音樂反映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下的民風、社會情況。將長期流傳于民間的民族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傳遞給下一代,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通過以民族音樂形成與特點作為切入點,能夠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故事穿插與音樂理論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以民族音樂的背景材料以及文化氣息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促進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目的的達成。
1.2 強化音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民族音樂興趣
針對中專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現代中專音樂教學中應加強民族音樂的教學課時以及內容優化。結合音樂教學課本以及民族音樂的特點等培養學生民族音樂興趣。通過音樂課本以及教學內容的優化,為學生介紹并賞析我國多民族音樂的不同特點與特色,以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下的民族音樂產生背景、內容作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興趣。以《金蛇狂舞》為例,這一民族器樂合奏將民間的喜慶場面進行了深入的描繪、通過鑼鼓、吹管、彈撥樂器的演奏體現了民間喜慶熱鬧的場面。而《十送》這一江西民歌利用江西民歌的基礎曲調進行了創作,體現了江西人民對的歡迎以及依依惜別的場景。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不僅能夠通過民族音樂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還能夠通過不同地域的民族歌曲中的革命歌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了解我國時期歷史以及歷史。利用民族歌曲的渲染、以及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的愛國精神。
1.3 以多種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
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還應注重教學模式以及以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民族音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民族音樂的背景、歷史條件以影音方式進行再現,在此基礎上進行民族音樂的賞析,以此促進民族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還應注重歷史學科與音樂學科的互動。將歷史背景介紹與音樂賞析相結合,促進民族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改善傳統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較低的現象,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還應將民族音樂與興趣小組的課外活動相結合。以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促進民族音樂的推廣與傳承。在現代流行樂壇中已經認識到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信樂團的《北京一夜》中將青衣唱腔融入到現代音樂當中、在周杰倫的青花瓷中將傳統民族音樂有機的進行了結合。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我國民族音樂傳承、民族音樂的教學以及現代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接受與了解奠定了基礎。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
2關于中專民族音樂教學方式的探討
2.1 以歷史背景介紹與民族音樂賞析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通過不同時期下的民族音樂背景介紹以及相關內容的介紹使學生在賞析民族音樂的同時,更多地了解我國歷史以及相關歷史背景下的事件。在注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內容的同時,使中專學生能夠深刻了解我國不同年代民歌的歷史背景以及背景條件下民歌創作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將民族音樂教學與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傳達給我國新時期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培養優秀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專業技術人員奠定基礎。
2.2 以模仿體驗民族音樂提高中專學生的音樂素養
民族音樂教學除注重民族精神培養外,其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興趣。以我國民族音樂的易學易唱、民族音樂不同地域風格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培養學生音樂愛好。通過由淺入深的模仿體驗以及學唱、演唱等方式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域的名額特色、使學生對我國不同地域條件的地域風格、歌曲形式以及音樂種類等進行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與音樂愛好,為現代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的條、音樂賞析能力的提高以及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等奠定基礎,使我國專業技術人才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以民族音樂舒緩情緒、陶冶情操,緩解緊張心情,促進社會的穩定。
2.3 以民族音樂律動與神韻促進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開展
我國的民族音樂離不開舞蹈這一形式。在音樂律動以及神韻的體現中,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能夠體現不同地域音樂的特色。在現代中專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將音樂律動作為民族音樂教學的切入點。通過對民族音樂律動與神韻的了解,辨析不同民族音樂的特點,了解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樂特點、提高學生音樂辨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利用音樂的律動特點以及神韻特點使中專學生找到自身的音樂喜好、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
論文摘要:中專民族音樂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專業類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培養良好良好應約修養、陶冶情操的重要教學過程。針對現代中專學生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現代中專院校應加強中專民族音樂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促進中專學生、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就中專民族音樂教學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1 中專院校民族音樂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
中專院校音樂教學工作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的人才心理健康培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良好興趣愛好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民族音樂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我國民間產生、流傳的歌曲與樂曲,民族音樂能夠反映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人們的喜好、反映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文化。產生于生活基礎的民族音樂能夠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反映人們不同心理情況下的心情與態度。通過民族音樂的賞析能夠幫助中專學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下的音樂風格以及社會現狀。同時通過民族音樂易于接受、文化傳承的特點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康的文化素養。避免非主流文化對中專校園的侵蝕、提高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素養。
2 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探究
2.1 以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作為切入點,開展中專民族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而中專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的特征、心理、以及審美情緒。同時通過民族音樂的思想培養學生強烈的心理凝聚力與民族認同感。以中專民族音樂教育促進我國專業技術人才民族精神的培養、促進專業技術人才民族意識以及愛國主義的培養。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首先應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通過不同歷史時期下的民族音樂特點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了解我國的抗爭史。通過民族音樂反映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下的民風、社會情況。將長期流傳于民間的民族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傳遞給下一代,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通過以民族音樂形成與特點作為切入點,能夠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故事穿插與音樂理論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以民族音樂的背景材料以及文化氣息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促進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目的的達成。
2.2 強化音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民族音樂興趣
針對中專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現代中專音樂教學中應加強民族音樂的教學課時以及內容優化。結合音樂教學課本以及民族音樂的特點等培養學生民族音樂興趣。通過音樂課本以及教學內容的優化,為學生介紹并賞析我國多民族音樂的不同特點與特色,以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下的民族音樂產生背景、內容作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興趣。以《金蛇狂舞》為例,這一民族器樂合奏將民間的喜慶場面進行了深入的描繪、通過鑼鼓、吹管、彈撥樂器的演奏體現了民間喜慶熱鬧的場面。而《十送》這一江西民歌利用江西民歌的基礎曲調進行了創作,體現了江西人民對的歡迎以及依依惜別的場景。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不僅能夠通過民族音樂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還能夠通過不同地域的民族歌曲中的革命歌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了解我國時期歷史以及歷史。利用民族歌曲的渲染、以及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的愛國精神。
2.3 以多種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
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還應注重教學模式以及以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民族音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民族音樂的背景、歷史條件以影音方式進行再現,在此基礎上進行民族音樂的賞析,以此促進民族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還應注重歷史學科與音樂學科的互動。將歷史背景介紹與音樂賞析相結合,促進民族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改善傳統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較低的現象,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還應將民族音樂與興趣小組的課外活動相結合。以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促進民族音樂的推廣與傳承。在現代流行樂壇中已經認識到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信樂團的《北京一夜》中將青衣唱腔融入到現代音樂當中、在周杰倫的青花瓷中將傳統民族音樂有機的進行了結合。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我國民族音樂傳承、民族音樂的教學以及現代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接受與了解奠定了基礎。
3 關于中專民族音樂教學方式的探討
3.1 以歷史背景介紹與民族音樂賞析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專民族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通過不同時期下的民族音樂背景介紹以及相關內容的介紹使學生在賞析民族音樂的同時,更多地了解我國歷史以及相關歷史背景下的事件。在注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內容的同時,使中專學生能夠深刻了解我國不同年代民歌的歷史背景以及背景條件下民歌創作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將民族音樂教學與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傳達給我國新時期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培養優秀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專業技術人員奠定基礎。
3.2 以模仿體驗民族音樂提高中專學生的音樂素養
民族音樂教學除注重民族精神培養外,其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興趣。以我國民族音樂的易學易唱、民族音樂不同地域風格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培養學生音樂愛好。通過由淺入深的模仿體驗以及學唱、演唱等方式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域的名額特色、使學生對我國不同地域條件的地域風格、歌曲形式以及音樂種類等進行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與音樂愛好,為現代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的條、音樂賞析能力的提高以及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等奠定基礎,使我國專業技術人才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以民族音樂舒緩情緒、陶冶情操,緩解緊張心情,促進社會的穩定。
3.3 以民族音樂律動與神韻促進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開展
我國的民族音樂離不開舞蹈這一形式。在音樂律動以及神韻的體現中,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能夠體現不同地域音樂的特色。在現代中專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將音樂律動作為民族音樂教學的切入點。通過對民族音樂律動與神韻的了解,辨析不同民族音樂的特點,了解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樂特點、提高學生音樂辨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利用音樂的律動特點以及神韻特點使中專學生找到自身的音樂喜好、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
4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民族音樂教學的開展關系到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美育素養的培養、關系到我國專業技術人才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培養。通過不同歷史背景下、不同地域民族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培養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責任感,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與建設奠定基礎,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具有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