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0: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際關系心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如何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議
首先,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的信息化的關鍵不僅在于思想上重視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問題,更要結合自身院校的實際問題建設一套適合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信息化平臺,以滿足學校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各高校領導要充分重視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的,給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積極鼓勵自主研發先進的學籍管理軟件。各高校要結合新形式,不斷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規章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保證各級學籍管理人員的穩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各種學籍管理規章制度并準確地傳達給學生、熟練掌握教務管理系統的應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終實現有賴于學籍管理工作者職業素質和水平的提高。一線管理教師要不斷充實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靈活運用計算機教學技術進行成人的學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系統。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能忽視,要多給一線管理工作者創造學習的機會,并對其定期進行相關職業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素質。學校應鼓勵成教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堅持參加繼續教育和本專業業務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培訓,以獲得新知識、跟上新形勢,具有堅實的業務知識基礎和專業技能[3]。
3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具體措施
3.1加強人員的專業培訓,選拔高層次的學籍管理人員
隨著全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成人學籍管理工作從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過渡到現在的網上錄取、計算機管理學生學籍,畢業數據網上交驗等,這一系列成人學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對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加強學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學籍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學籍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對在崗人員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還需要嚴格把好入職選拔工作,保證人員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從入職之處就提高對成教學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視。
3.2加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電子注冊和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的學籍管理平臺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加大開發力度,進行功能優化,根據本校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特點,建立一個包含學生信息管理、課程注冊管理、成績管理、畢業審核等功能模塊的學籍管理系統。結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相關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計算機查詢和統計功能,設計教學計劃、安排在校考試,靈活適應成人學生對學習信息的分類查詢,教師對相關工作上午統計報表、導入導出、數據處理等方面的運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服務水平與質量的同時,加快成人學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1.人際關系相關概念界定
(1)從廣義看,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社會中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切方面”。顯然,此種定義沒有解釋出人際關系的特殊性。從狹義看,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關系,它反映了個人或群體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它的發展變化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2]。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從而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3]。
(2)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人際適應。人際交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的過程,是“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協調行為的互動過程”[4]。“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并且在相對平衡的過程中,又相互促進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5]。人際適應是“個體在進入新的生活環境時。主動調適自己的心理觀念和行為模式去適應新的社會群體,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過程。相應的,人際適應不良的產生是由于個體無法根據變化的社會環境主動地應對變化了的人際關系”[6]。
2.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1)研究內容。人際關系的思想、觀點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而真正對人際關系進行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那時對人際關系的系統試驗研究,主要側重于分析人們生產活動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以便調節組織中的人際關系,據此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現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質量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學業成績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對人際關系的研究始于實驗法,即霍桑實驗。實驗法的最大缺點是人為控制性,難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狀況,實驗結果推廣度不大,研究者繼梅奧之后主要是進行理論建構,有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論,麥格雷戈的X―Y理論,以及勒溫的團體動力學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建構為人際關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推動了人際關系研究的發展。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綜述
1.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人際關系是所有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直接的、現實的關系,所以自然也就成為影響或制約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溫海芳認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必要條件,也是其獲得知識,開創事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可靠保證。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8]人際關系狀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相關。[9]國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夠促進學業的進步;不良的人際關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如:焦慮、空虛、心情壓抑、抑郁,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協調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多種人際關系、有親密聯系的人最長壽;人際關系的崩潰與自殺、精神反常有密切聯系。
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處理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焦慮與困惑有以下幾種。
(1)交往與學業發展的平衡、學習與發展智力,長期以來被視為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這種觀念自然也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在觀念中常常不自覺地把交往與學業發展對立起來,擔心過多的交往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會影響學業的發展,因而缺乏處理人際交往與關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競爭與人際關系的協調。大學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懷的導引下渴望著純潔的友誼與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對著由于無法避免的競爭而深恐加劇人際關系的緊張與復雜程度。這種復雜而矛盾的心態,使得當代大學生在人際關系與交往處理過程中躊躇不前。
(3)交往傷害與自我保護等。在人際關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動機,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會滲透到交往的過程之中而影響人際交往的結果,并對交往者的心理帶來重大的影響。這種日益復雜并極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損傷的人際交往,會使大學生在交往與自我保護之間產生一定的焦慮與困惑。
三、研究結果
1.性別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男生人際交往的質量明顯好于女生,可能與社會環境、傳統文化對性別角色的不同預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點有關。我國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是獨立的、有理性的、積極勇敢的、進取的、不屈不撓的,而女性則易感情用事,是消極被動的,有依賴性和順從性,因此在人際交往中男生往往處于主動地位,而女生則比較被動。另外,女大學生普通有這樣的性格特點:依賴性強,理想化色彩濃郁,在人際關系中總希望對方遷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樂形于色;情緒體驗深刻細致,環境的細微變化、他人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反復思量想得很多很遠,甚至傷感痛苦;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常常以他人為鏡評價自己,做出消極的判斷;由于心眼小、喜歡夸張地評價人或事,相互之間就會產生誤解,不良情緒因此進一步加深,導致了同學之間存在隔閡,形成更深層次的孤獨和痛苦;情緒穩定性不夠。同時由于女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轉化負性情緒的時間較長,因此容易發愁、心煩、自卑、憂慮,這些情緒反過來再影響人際關系的處理,形成惡性循環。[10]
2.專業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文科的大學生人際關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學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學生的課程任務一向很重,空閑時間少,學生平時接受的大多是邏輯推理訓練,思維嚴謹,而平時參與的活動不多,與人交往的機會較少,活躍性和創造性則顯得不足。因此,他們在交往中顯得有些過于自我保護,獨來獨往的現象多一些。有時即使參與了一些活動,也大多是在配合別人在做。相對于理科學生,文科學生學習任務輕,平時參與的活動多,接觸同學、朋友的機會多,逐漸積累了許多人際交往技巧,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3.年級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年級這個維度在人際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大二學生在人際知覺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最強,總體上看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頂端。大一的學生剛剛從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走出來,可以說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經驗,自然在人際關系方面有欠缺,但對于本調查“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的原因還有待深入探討。大二學生基本適應了大學生活,并且大多數在大一、大二這兩學年參加了不少活動,結交了許多同學朋友,親身體會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必須有寬容之心,因此在人際知覺方面有了較好的發展;另外大三、大四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平時活動減少,因此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黃金時段。大四學生經歷了四年的大學生活,人際交往技巧有了經驗上的積累,另外隨著身心的發展,在處理人際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際交往能力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翔,樊富珉.大學生人際沖突行為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際交往與現代人才素質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97-99.
[3]鄭全全,俞國良.人際關系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張亞寧.中學生控制源、自尊與人際關系發展的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4.
[5]馮正直.大學心理素質教育.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3.
考生須考完專業的8門以上課程,方可報考實踐、論文。報考實踐的考生須在《老生報名表》上填寫實踐課程的代碼、名稱和考生的聯系地址、電話、郵編;報考論文的考生須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zjzk.cn)“自學考試”欄目中的“報考簡章”上點擊“2016年4月實踐課”查詢到論文選題。
自考報名期間,同時可辦理2016年上半年的轉往外省手續,但必須在外省已擁有準考證且有一門以上合格成績。免考手續安排在3月辦理,時間另行通知。本次繼續接納教師心理健康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兩門課程的報考。
報考費用:理論48元/課;新生準考證15元/人;實踐、論文10元/人次。
其他縣(市、區)具體報名時間請咨詢當地自考辦。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于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于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于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后,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于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后,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后,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并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系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于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后,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后,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人格特征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經常影響人的行為并區別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決定著一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行為方式,是一個多層次、多水平、多維度的動態結構系統護生的人格特征將直接影響到今后能否成為合格護士,勝任本職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了解和掌握護生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地適應護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對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
1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詞出自于拉丁文“persona",又稱個性,原本是面具的意思.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對人格所作的正式定義已不下十幾種。艾森克把人格定義為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體格的相對穩定而持久的組織,它決定著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性。米歇爾把人格定義為個人心理特征的統一,這些特征決定人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他們與別人的行為有穩定的差異。中國《心理學大詞典》中的定義為:“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由復雜的心理特征的獨特結合構成的整體.這些層次有:第一,完成某種活動的潛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即氣質;第三,完成活動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動傾向方面的特征,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錯綜復雜、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對人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的。”
2研究背景
人格類型的研究最早起始于醫療實踐的需要,并從醫務部門發展起來,這種研究為醫療教育、管理和職業選擇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僅能影響個體的人際關系、社會適應、行事風格,同時它也是預測個體職業成就、員工招聘、人事選拔的重要指標。護理是一門結合了科學、倫理與藝術的學科,護理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護生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有研究表明護生的人格與其心理健康水平,適應能力焦慮程度等方面都有相關性,現將國內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3護生人格的研究工具
任何一種人格理論都承認人格存在著個體差異,并認為這種差異是可以進行測量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來實現對人格的評枯,常用的可分為兩類,即投射測驗和客觀測驗。
3.1投射測驗(projective technique)是采用各種云圖、墨跡圖、插畫、圖片等測驗評估一個人的人格特征。目前最著名且應用廣泛的投射測驗,一個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H.Rot-schach創立于1921年的羅夏墨潰測驗,一個是由H.Murray創立于1938年的主題統覺測驗。
3.2客現測驗(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一種常用的對人格作客觀測量的工具。是用經過精心選擇編制的一系列問題調查表,要求被測驗者根據提出的要求選定適合于自己情況的答案作出反應目前最常用的是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Eysenck人格問卷。
3.2.1 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MMPI在全世界廣泛用于人類學、心理學及醫學的研究工作,在人格測定和精神病臨床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中國大陸,至1989年正式推出MMPI的中國版.
3.2.2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全稱是《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H 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系R.B.Cattell所編制適用于16歲以上的各類人群。作為測量個性的工具之一,16PF被廣泛應用于個性測評、人才選拔、職業咨詢等領域,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夠預測被測者的穩定性、承受壓力能力、成熟度等,并可以了解應試者在心理健康、適應新環境、專業成就、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3.2.3 Eysenck人格問卷(EPQ)EPQ系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編制的有關個性的測量方法,1980年引進中國經過有關專家的修定,項目內容較適合中國國情,并建立了中國常模.
4國內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進展
4.1護生的人格特點用EPQ量表調查的結果表明護理專業學生的E,N,P量表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L量表得分低于全國常模,且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護生總體個性傾向于外向、情緒不穩定、孤獨、掩飾度低、質樸性和誠實性較強社會適應性差Cs-vl采用16種人格個性因素測查表(16PF)對實習護生進行調查,顯示實習護生在樂群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勝、幻想性、實驗性、自律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國女性常模,聰慧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則低于全國女性常模。李瑜和蘇志達等閉的研究顯示,軍校大專護生誠實、掩飾程度低,性格趨于外向,但人格傾向不穩定、焦慮、緊張、容易激動,尤其是從醫院招收的大專護生人格傾向穩定性更差。楊群和王銳安等用對軍校非軍人護生進行調查,表明其個性特征為:內向、羞怯審慎、學識淺、嚴肅、沉默、理智、注重實際、保守、傳統、果斷剛毅、有進取精神,但也存在過分現實、忽視生活情趣、容易貿然行事等特點。劉喜文和胡文東等用對護生進行調查,護生在4種人格因素(C,G,N,q)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人格因素(M,Q,)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二者8種次級因素比較,護理學生在4種次級因素(Xo,YtIY,IY,)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次級因累M,凡)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
4.2個性特征與護生焦慮的關系個人的個性特征決定其對外界因素的反映,情緒不穩定的明顯精神質傾向的護生易于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護生的人格與焦慮狀態明顯相關,內向型、偏內向m高護生的焦慮程度高于混合型、偏外向型、外向型的護生。
4.3個性特征與護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癥狀的產生源于個體所處的環境和對生活事件的適應不良,而個性特征在兩者之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心境,家庭關系滿意度,人際交往、文體活動、工作學習以及健康的滿意度.婚姻狀況等與心理健康有關因素和各個性特征聯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護生,其心理健康狀況一般較好。
神經質分高的護生,易產生抑郁、焦慮、強迫、人際沖突、精神質高的護生,易出現孤獨、好攻擊、與別人不友好等人格特征,這些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不同的氣質類翻也與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多血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氣質類型,膽汁質、抑郁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并且,具有固執、倔強、攻擊、孤獨、敵意和缺乏同情心,以及過于安靜、深沉和過于緊張、焦慮,情緒不穩等個性特征的護生面臨更為嚴峻的人際關系問題和壓力。
4 4人格特征對護生適應能力的影響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面對學習、人際關系等壓力刺激,其適應能力具有顯著差異。“內傾型”學生具有沉默寡言、羞于表達、適應環境比較用難的特征。
4.5人格時護生溝通能力的影響性格與人際溝通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關系。內向型與中間型及外向型比較,內向型護生的溝通能力最差。
4.6人格對護生其他方面的影響人際溝通能力、公共場合講話能力、情緒和心境與外向型的人格特征有關,外向而情緒穩定的護生具有更強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調整自我的能力,她們似乎更適應護理職業要求。
1.歸因的定義
歸因是人們對于和他們相關的事件給出的認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簡而言之,歸因是把某個行為或事件的結果歸因于一些具體的原因。
歸因活動就是人們如何發現“為什么”問題的答案的過程。隨著人類的發展,歸因活動早已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尋找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原因參與到“歸因”的過程。歸因活動可以用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自然現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動機關系不密切,歸因的結果不會影響人的情感、動機和隨后的行為,這種歸因活動被認為是客觀的。但社會現象的歸因和人的動機、情感關系密切,歸因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人的情感、動機和隨后的行為,這種歸因活動是主觀的。人們對于工作或學習中成功或失敗的解釋或推斷則屬于后者。
具體到本篇論文,歸因被作者定義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尋找他們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在歸因理論的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歸因,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歸因理論的發展
歸因理論從社會心理學發展而來。歸因理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出版象征著歸因理論的誕生。隨著海德的步伐,許多心理學家也對歸因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瓊斯和戴維斯(Jones and Davis),凱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韋納(Bernard Weiner),他把歸因理論廣泛應用于實踐。歸因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從認知理論的研究到研究其結果和影響這樣一個理論結合實踐的過程。
隨著歸因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歸因理論的研究不僅僅局限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滲透于教育領域的各個角落,這些研究包括學生不及格現象,對學習持有的不正確態度,還有學生的心理焦慮,等等。歸因理論在人們處理這些復雜問題時給提供一個新的視野。正如第二語言研究所顯示的一樣,歸因是影響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學習者的動機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秦曉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會對他們的學習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2.1海德的歸因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被公認為歸因理論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歸因理論,即個人怎樣形成意圖和動機這樣的心理概念或個人如何解釋他的行為。在他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中,海德把歸因理論定義為“樸素心理學”,因為人們經常提出“為什么”的問題,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們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原因。
海德的歸因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個體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對他們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他研究發現,當人們被要求解釋一些事情或他們某些行為發生的原因時,他們可能會歸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環境)和內部(意向)的因素。內部歸因指某人因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種行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圖和努力;而外部歸因或情境歸因,指的是某人因為他所處的情境表現出某種行為,包括任務難度和運氣。海德強調,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敗歸因于環境因素,他就可能會降低對將來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將來不會努力。(Heider,1958)
2.2韋納的歸因理論
海德的思想對許多后來的研究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韋納(1986-1992)。在海德的理論基礎之上,韋納把成就動機理論和控制點理論結合起來,構建了他自己的極具影響力的歸因理論(Weiner,1986),“自我歸因理論”(張春興,2000:311)。韋納對于歸因理論的貢獻非常大,他把歸因過程和成就背景聯系起來。在他看來,歸因的過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歸因于對學術成就的影響。韋納的歸因理論主要在于個體如何解釋他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以及這些解釋的后果。
韋納采用三個主要的歸因向度把個體感知到的原因分為三類: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韋納(1972)確定了在自我歸因背景下的四種主要歸因。這些歸因包括:個人完成問題任務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務的難度和運氣對結果影響的程度。簡單地說,就是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韋納(1986)把成功和失敗原因的列表歸入因果結構的三個大的向度:控制點向度關于內部和外部;穩定性向度關于穩定與不穩定;可控性向度關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歸因的動機“推動”來源于人們在分析因果性歸因結構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類他們的成功或失敗。
3.歸因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國內已有許多學者對歸因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數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對學習英語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如:秦曉晴(2002)對把英語作為外語的中國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的歸因進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英語成績好還是差的學生都試圖歸因于如學習環境、英語教學、語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問卷和訪問來調查不同語言級別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他們的動機、學習行為的結果和他們的成就因果性歸因,結果表明動機對學習行為和結果的影響巨大;不同級別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歸因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學英語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對他們的英語學習進行正確歸因,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韋納的三個向度對于人們在心理上的歸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內部性、穩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內容對學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著巨大的啟示。
控制點向度關注一個原因究竟是內部(人為的)或者外部的(環境的)因素。韋納認為人們傾向于把他們和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個人因素如能力和動機,或者歸因于環境因素如任務難度和運氣。內部或外部控制點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學生英語學習的成功或失敗被歸因于內部因素,他的成功就會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積極向上,而失敗則會使他變得自卑。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考試的成功歸因于他們的個人因素,考試成功說明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比較強,這樣學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
穩定性向度是關于原因是否會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在韋納看來,歸于穩定和不穩定的原因對人們對未來表現的期望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如果一個學生把他英語考試不及格歸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將來他還可能會不及格,因為能力被認為是穩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歸因于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如運氣或者糟糕的天氣),他在將來的考試中就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考試不及格歸因于不穩定因素,考試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說明他學習英語的能力不行,這次失敗是偶然的。這樣,學生不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反而會懷著對未來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領域里要考慮的第三中心向度。可控性向度區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資、情緒和運氣。韋納認為這種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緊密相連,如生氣、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們認為可以控制的事情卻失敗了,我們會感到可恥或內疚;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能會感到自豪。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學習成功歸因于他們自己的努力,這是學生們可以控制的因素,這樣他們會因為成功更加自豪,進而更加努力。
4.結語
歸因理論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歸因能幫助學生總結過去的經驗,調節他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確的歸因會給學生以后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最終導致他們失敗。韋納的研究給教師更好的教學和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教師利用歸因理論幫助學生正確歸因:把英語學習的成功歸因于內部穩定可控因素,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而把不及格歸因于一些外部不穩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導他們在將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運用歸因理論研究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行為[J].外語屆,2004(6).
[5]齊曉峰.論歸因理論對教學的指導意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青少年社會問題的不斷增多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中考的失敗者,又面臨著職業的選擇和就業問題,其心理社會問題相比普通中學生更加嚴重。吸煙、游戲、網絡等成癮問題,抑郁、焦慮、精神分裂、自殺傾向等內部問題和行為、青少年犯罪等外部失調等問題更加突出。因此關注中等職業中專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于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都具有現實意義。
二、中職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現狀調查.
1.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指標。它不僅包括認知成分,也包括情感體驗。其中,認知成分即生活滿意度是指個體對生活總體質量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包括積極情感(愉快、輕松等)和消極情感(抑郁、焦慮、緊張等)兩方面。
2.調查問卷分析
抽取大連地區兩所職業中專的8個班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每兩個年級選取兩個班級。發放3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290份。采用由張興貴編制的《青少年生活滿意度量表》,該量表包括家庭滿意度,友誼滿意度,環境滿意度,學業滿意度,學校滿意度和自由滿意度六個分量表,36個題項。以及 由Dineer2002年編制的《快樂感量表》,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共14道題項。調查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中職生生活滿意度得分151.75,說明他們生活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積極情感得分20.45,說明中職生的積極情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消極情感得分29.81說明職校生有較高的消極情感。
由表2可發現,中職生具有較高的友誼滿意度;學校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而在家庭滿意度方面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綜合以上調查表明,大連地區中職生的主觀幸福感處于中等水平,消極情感較高。尤其是家庭、學校、朋友三個方面對中職生的主觀幸福感影響是清晰可見的。而這三方面又是中職生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可見社會支持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之一。為了探究其他因素對中職生主觀幸福感的具體影響,又經過多次的問卷和訪談調查,將其他因素總結如下。
三、影響中職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
(一)客觀因素
1.人口學變量因素
國外學者Dew與Huebner的研究表明中學生的總體生活滿意度與性別、年級無關,但是卻存在明顯的種族差異,亞裔學生的滿意度要低于白人學生。而國內丁新華發現中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和性別差異,隨著年級的增高,中學生的幸福感水平逐漸降低,同時女生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男生。在本次關于中職生的調查中,主觀幸福感在性別與年級方面沒有出現明顯差異。
2.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的穩定、溫暖、理解、成員間相互關心,關系密切、愉快與幸福感呈高度正相關;與父母親的過干涉、過保護、懲罰、嚴厲、偏愛、母親的拒絕等均有顯著負相關。通過對中專生的調查和訪談發現,單親的中職生家庭占總數的40%左右,這也是家庭滿意度降低的數據來源根據。
3.生活事件因素
國外學者Suh研究發現,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包括正性和負性)均與青少年的學校生活滿意度呈中等程度的相關。 與同學或是老師發生矛盾、或是考試壓力影響等類似事件的影響也造成了中職生自卑、抑郁、焦慮、疏離感等多種不良心理問題,使其主觀的幸福感下降。
(二)影響主觀幸福感的主觀因素
1. 人格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導致不同的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及生活滿意度。目前國內外學者一致比較認同人格特質中的外傾性和神經質與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的相關。外傾性對主觀幸福感具有增值作用,神經質則與之相反。就人格類型來看,穩定外向型中職生的幸福感分數最高,幸福感分數最低的是內向不穩定型的中職生。
2. 應對方式
積極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消極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呈負相關。較多地使用解決問題和求助類應對方式的中職生幸福感水平高,反之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緒和發泄應對方式的中職生幸福感水平低。
3. 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相關。回避目標的追求、較少的目標發展與低幸福觀都有關系,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有顯著差異。自我效能水平高的中職生的主觀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學生。
綜上所述,影響中職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有外在的社會、環境等因素,又有人的內在心理特點因素,那么要提高中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就可以針對以上的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對策。
四、如何提高主觀幸福感水平
通過對中職生主觀幸福感的調查和對其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可供參考的提升中職生幸福感的建議。
1.培養學生積極情緒
積極的情緒會表現出更大的寬容性、耐性和持久性,更傾向于使事物朝向好的方向發展,獲得成功的體驗。經常思考一些積極的事件或事件的積極面就會使學生體會到更多的快樂,而變得更為樂觀。因此,提醒學生要積極地看待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學會讓自己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經常去聽、看、經歷一些能夠激起積極情緒的美好事物,多看自己的成就與優點,感激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等等。.
2.幫助學生建立維系良好的人際支持系統
建立與家人、朋友、老師等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職校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學校通過開展相關課程和活動,引導職校生不斷調整和改善認知結構,掌握人際交往技巧,在交往中感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交往中獲得積極的幸福感體驗。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從不同側面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職校生創造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條件和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與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活動中的價值,縮小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從而獲得對自己的正確認識。
4.加強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合作
父母是學生重要的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對象,來自家庭的支持、父母的支持是提升中職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與學生家庭的緊密聯系網絡,和家長共同探討研究改善或形成和諧民主的家庭教養方式。關注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尤其要關注其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讓家長與學校共同完成對學生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引導作用。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設
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開設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職校生各個時期的心理特點與需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指導課程如:心理衛生、青春期心理咨詢、人際關系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以幫助他們了解和把握自身發展的規律,改善自我認識方式,從而能夠進行自我調適,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以提高職校生的社會生存和競爭能力。
綜上所述,關于職業中專學生的問題研究,不僅是學校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關注職業中專生的心理健康,研究這個群體在的主觀幸福感,可以為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論依據;同時,培養職業中專學生健康的心理,讓學生從學校適應過度到社會適應,預防出現一系列社會的問題出現更是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唐潔,孟憲璋.大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比較研究.ChineseJournalofeliniealPsyehoz"gy, 2002,10(4):316一320.
一、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界定
在社會學中,越軌行為是指社會成員(包括個體、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背離或違反現行社會規范的行為,它存在于不同時空和制度的國家或社會,在一般情況下均受當時社會主導價值評判體系的否定性評價。根據越軌行為的一般定義,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在其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發生的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產生消極影響并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
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學生越軌行為中的“軌”,是指大學生應遵循的社會行為規范,包括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一般規范和專門為大學生所制訂的特殊規范,其表現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約定俗成的。第二,大學生越軌行為必須是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了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第三,大學生越軌行為是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的越軌行為不等于都是消極的,有些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能夠打破舊的行為規范。引領社會潮流,甚至能夠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因此,大學生的越軌行為有些在當時看來是被否定的,而歷史地看它卻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那些完全屬于消極的、被社會否定的行為,主要包括違公德、違反校紀校規、違法犯罪,以及自殺等行為。
二、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社會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導致大學生行為失范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大學生正好處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既要確立自我統一性。又要建立與他人親密的人際關系。然而,青年人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長、發展,常常會感到冒出了一個與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對自我的形象常常會發生懷疑、動搖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識是指個人x-J自身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系的各種體驗。大學時期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所具備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他們不再像中學生那樣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環境,而是眼光向內,注重對自己進行體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內心世界,力圖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變化,自覺地從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學校園有一種寬松自由的氛圍,許多大學生在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時,由于大學生處于獨特的社會層次,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有自己的社會見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閱歷有限,大學生與社會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能力不強,因而他們在談論、評價、思考社會問題時往往帶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實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還不能深刻、準確、全面地認識問題。這些不足與他們極強的自我意識不相協調,這種不協調一直困擾著他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以越軌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大學生諸多心理矛盾是越軌行為發生的內在原因
大學時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期。“心理斷乳”意味著個人離開父母的監護,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建立自己獨立的心理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諸多的心理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例如,在大學這個社會氣氛很濃的環境中,大學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強。他們渴望獨立,強烈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的成人資格。但是,由于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來處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復雜的實際問題,特別是他們在經濟上沒有獨立,因此,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另一方面卻事事依賴別人,這就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了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經常困擾著他們的心靈。又如,大學時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常常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學生又害怕孤獨,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宣泄的對象,有一個可以產生心理共鳴的知己。這種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學生的情感生活更為復雜。從心理角度看,進入大學后,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往往引起心理內部需要結構的變化,大學生時常處于波動、迷惘和抉擇之中,因而情感不穩定,情緒變化大,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業、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引起情緒波動,容易產生偏激、沖動等情緒沖突。
(三)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誘發大學生的越軌行為
社會變革之所以能夠引起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當代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大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價值觀念的急劇變遷。在價值觀的碰撞和沖突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新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的價值體系進行整合,增強其開放性和應變能力。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價值沖突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困惑。價值沖突壓力還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壓力形式——“文化移人壓力”,主要是指當不同的文化開始交流時給人們的心理上所帶來的變化。當一種文化移人另一種文化之中時,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濫,會造成價值體系的重新認知和整合。但這種價值變遷決不意味著就是進步的、積極的;相反,它或許是腐朽的、消極的。特別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過程中,西方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很容易被東方青少年所欣賞、悅納,而一旦接受了這些思想,就會像吸食鴉片一樣明知其毒,欲罷不能。
(四)大學教育的偏差是大學生越軌行為發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不良心理難以矯正。首先,高校心理調查和心理疏導工作滯后,心理干預無力,既缺少對同學問“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又較忽視貧困同學、特殊家庭同學的心理需要,這在客觀上放任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混亂,引發認知不協調,更導致部分有心理問題大學生自我封閉,自我否定,懷疑理想,懷疑人生。此外,更有許多~大學生認為有心理障礙的人就是“神經病”,不是不聞不問,就是敬而遠之。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的現狀,有不少大學生正是由于在這種環境下心理問題不能解決,心理異常程度越來越嚴重,導致越軌行為的最終發生。
其二,大學校園不良文化影響,致使越軌犯罪心理強化。據統計,絕大多數犯有性罪錯的大學生,是受黃色影碟、錄像、書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蝕而步入歧途的。伴隨學習外部壓力的減輕,空余時間的增多,大學生接觸電影、錄像、報刊、網絡中不良刺激的頻率、強度、時間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學生的不良交友,形成違法犯罪心理輻射。由于群體凝聚力的作用,個體的不良信息往往會被其他成員所認同,尤其在戀愛、幫派、老鄉會中,這種認同常會轉化為違法犯罪的需要和動機。
其四,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為越軌行為發生提供了條件。根據犯罪時空影響律原理,少數大學生之所以能夠形成越軌犯罪行為,與大學生行為控制的時空盲點有直接關系。從時間控制上講,一般大學每周平均課時25節,比高中階段少了l0課時。從空間控制上講,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而大學生隨著大學社會化的要求,逐漸形成多點多線的活動區域。這些時空上的盲點往往處于無控制狀態。由于大學生普遍素質較高,社會對其一般持信任寬容態度;有些家庭認為子女考上大學,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對孩子的要求;學校則更是防不勝防,有的學校一個班主任老師要管理幾個班,有些學校雖然也設了思政老師、輔導員,但是效果不佳,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誘發越軌行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學生越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首先,建立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預測系統。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發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根據這一特點,建立心理檔案是預測大學生越軌行為的有效方法。大學生心理檔案可包括:個人簡歷,家庭成員,個人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交際能力、同情心、獨立意識、師生及同伴關系等),心理測驗結果,心理咨詢記錄,心理健康階段評價,等等。這些信息的采集不僅可以體現心理檔案的預測功能,還可以充分發揮其預防功能、發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一、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界定
在社會學中,越軌行為是指社會成員(包括個體、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背離或違反現行社會規范的行為,它存在于不同時空和制度的國家或社會,在一般情況下均受當時社會主導價值評判體系的否定性評價。根據越軌行為的一般定義,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在其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發生的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產生消極影響并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
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學生越軌行為中的“軌”,是指大學生應遵循的社會行為規范,包括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一般規范和專門為大學生所制訂的特殊規范,其表現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約定俗成的。第二,大學生越軌行為必須是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了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第三,大學生越軌行為是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的越軌行為不等于都是消極的,有些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能夠打破舊的行為規范。引領社會潮流,甚至能夠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因此,大學生的越軌行為有些在當時看來是被否定的,而歷史地看它卻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那些完全屬于消極的、被社會否定的行為,主要包括違公德、違反校紀校規、違法犯罪,以及自殺等行為。
二、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社會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導致大學生行為失范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大學生正好處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既要確立自我統一性。又要建立與他人親密的人際關系。然而,青年人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長、發展,常常會感到冒出了一個與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對自我的形象常常會發生懷疑、動搖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識是指個人x-J自身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系的各種體驗。大學時期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所具備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他們不再像中學生那樣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環境,而是眼光向內,注重對自己進行體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內心世界,力圖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變化,自覺地從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學校園有一種寬松自由的氛圍,許多大學生在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時,由于大學生處于獨特的社會層次,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有自己的社會見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閱歷有限,大學生與社會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能力不強,因而他們在談論、評價、思考社會問題時往往帶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實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還不能深刻、準確、全面地認識問題。這些不足與他們極強的自我意識不相協調,這種不協調一直困擾著他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以越軌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大學生諸多心理矛盾是越軌行為發生的內在原因
大學時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期。“心理斷乳”意味著個人離開父母的監護,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建立自己獨立的心理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諸多的心理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例如,在大學這個社會氣氛很濃的環境中,大學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強。他們渴望獨立,強烈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的成人資格。但是,由于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來處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復雜的實際問題,特別是他們在經濟上沒有獨立,因此,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另一方面卻事事依賴別人,這就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了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經常困擾著他們的心靈。又如,大學時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常常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學生又害怕孤獨,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宣泄的對象,有一個可以產生心理共鳴的知己。這種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學生的情感生活更為復雜。從心理角度看,進入大學后,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往往引起心理內部需要結構的變化,大學生時常處于波動、迷惘和抉擇之中,因而情感不穩定,情緒變化大,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業、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引起情緒波動,容易產生偏激、沖動等情緒沖突。
(三)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誘發大學生的越軌行為
社會變革之所以能夠引起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當代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大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價值觀念的急劇變遷。在價值觀的碰撞和沖突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新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的價值體系進行整合,增強其開放性和應變能力。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價值沖突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困惑。價值沖突壓力還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壓力形式——“文化移人壓力”,主要是指當不同的文化開始交流時給人們的心理上所帶來的變化。當一種文化移人另一種文化之中時,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濫,會造成價值體系的重新認知和整合。但這種價值變遷決不意味著就是進步的、積極的;相反,它或許是腐朽的、消極的。特別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過程中,西方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很容易被東方青少年所欣賞、悅納,而一旦接受了這些思想,就會像吸食鴉片一樣明知其毒,欲罷不能。
(四)大學教育的偏差是大學生越軌行為發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不良心理難以矯正。首先,高校心理調查和心理疏導工作滯后,心理干預無力,既缺少對同學問“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又較忽視貧困同學、特殊家庭同學的心理需要,這在客觀上放任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混亂,引發認知不協調,更導致部分有心理問題大學生自我封閉,自我否定,懷疑理想,懷疑人生。此外,更有許多~大學生認為有心理障礙的人就是“神經病”,不是不聞不問,就是敬而遠之。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的現狀,有不少大學生正是由于在這種環境下心理問題不能解決,心理異常程度越來越嚴重,導致越軌行為的最終發生。
其二,大學校園不良文化影響,致使越軌犯罪心理強化。據統計,絕大多數犯有性罪錯的大學生,是受黃色影碟、錄像、書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蝕而步入歧途的。伴隨學習外部壓力的減輕,空余時間的增多,大學生接觸電影、錄像、報刊、網絡中不良刺激的頻率、強度、時間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學生的不良交友,形成違法犯罪心理輻射。由于群體凝聚力的作用,個體的不良信息往往會被其他成員所認同,尤其在戀愛、幫派、老鄉會中,這種認同常會轉化為違法犯罪的需要和動機。
其四,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為越軌行為發生提供了條件。根據犯罪時空影響律原理,少數大學生之所以能夠形成越軌犯罪行為,與大學生行為控制的時空盲點有直接關系。從時間控制上講,一般大學每周平均課時25節,比高中階段少了l0課時。從空間控制上講,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而大學生隨著大學社會化的要求,逐漸形成多點多線的活動區域。這些時空上的盲點往往處于無控制狀態。由于大學生普遍素質較高,社會對其一般持信任寬容態度;有些家庭認為子女考上大學,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對孩子的要求;學校則更是防不勝防,有的學校一個班主任老師要管理幾個班,有些學校雖然也設了思政老師、輔導員,但是效果不佳,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誘發越軌行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學生越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首先,建立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預測系統。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發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根據這一特點,建立心理檔案是預測大學生越軌行為的有效方法。大學生心理檔案可包括:個人簡歷,家庭成員,個人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交際能力、同情心、獨立意識、師生及同伴關系等),心理測驗結果,心理咨詢記錄,心理健康階段評價,等等。這些信息的采集不僅可以體現心理檔案的預測功能,還可以充分發揮其預防功能、發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大學生的心理因各種錯綜復雜的原因而有可能偏離社會發展的方向,出現心理異常。一項面對全國12.6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0.3%的受訪大學生有心理問題。如何有效識別并對大學生的心理障礙給予及時干預成為高校心理健康下作者待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障礙常見的類型
(一)人際關系障礙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正處在探索人生、認知社會、掌握專業知識的階段,其人際交往質量直接影響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礙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三大問題之一。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存在認知偏見,情緒沖動,不合群,孤傲,不能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等問題,有的學生還存在交際方法不得當,不善于表達等問題,從而導致人際上的沖突或沒有朋友等人際障礙。
(二)學習障礙
由于大學的學習完全不同于中學的學習方式,沒有了老師一天到晚的督促,沒有了大量的習題與作業,許多大學生開始由高三的高度緊張一下轉人了極為放松的環境,部分大學生開始無所適從,從而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學習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影響了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懶惰、學習動機過強,忽視張弛之道、消極歸因、注意力不集中等學習障礙。
(三)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指具有精神疾病的行為或帶有精神疾病發病的傾向而導致人格結構的破壞,形成人格缺陷。各種人格障礙在大學生的身上都有著鮮明、集中的表現,其行為雖然夠不上心理疾病的程度,但同樣嚴重阻礙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并進而影響到校園文化和社會風尚。當代大學生人格障礙的主要類型有:
偏執型人格,如固執己見;情感型人格,主要表現為情緒變化無常;分裂型人格,主要表現為過分內向,孤僻膽怯;爆發型人格,主要表現為自控能力嚴重不足,對事物的反應帶有強烈的沖動性,微弱刺激常可引起過強的反應,采取過激行為,不顧后果;強迫型人格,主要表現為固執遷腐,刻板保守,不問客觀情況是否許可與必要,都把大量精力與時間用于反復檢查核對,不允許有半點錯誤;悖德型人格,主要表現為道德意識及道德障礙,感情冷漠,以個人滿足為最高目標,缺乏道德觀念和罪惡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行為目標和同情心,缺少社會責任感。
人格的成長不是直線發展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受后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很深刻,這些影響來自于社會、家庭、學校及大學生本人。
二、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識別
(一)識別標準
從表面上看,理解心理障礙似乎十分簡單。可是,實際上要準確掌握心理障礙的標準,卻非常困難。心理學家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主觀體驗標準、社會規范標準、心理測量標準和統計常模標準。
1.主觀體驗標準。指根據自己的主觀經驗或體驗來判斷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活動是否發生障礙。這里的主觀經驗和體驗既包括障礙者,也包括咨詢者。咨詢者可以根據自己長期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經驗來判斷來訪者是否有心理障礙,咨詢者也可以根據來訪者的主訴體驗來判斷其是否有心理障礙。在一般情況下,心理障礙會引起個體的不適反應,感受到心煩、緊張、不安、苦惱,甚至痛苦的體驗。
2.社會規范標準。指根據個人的心理和行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會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價值觀念、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障礙。心理障礙者往往缺乏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不和諧,與周圍的社會文化環境格格不人,因此以通行的社會行為準則為標準來確定心理障礙,應該是極具可操作性的。
3.心理測量標準。指主張以心理測量的客觀數據為標準來確定心理障礙。心理測量運用心理學家通過科學手段編制出來的心理測驗量表來診斷心理問題。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有自陳測驗和投射測驗兩大類,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 )、卡特爾16因素測驗(16PF)、貝克抑郁問卷等都是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測驗量表。
4.統計常模標準。統計常模的立足點是認為人的心理表現在人群中是呈常態分布的,即通常所說的兩頭小、中間大。目前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都主張以此為標準來判斷心理障礙。但問題是不少心理現象的兩極端表現中,常常有一個極端是優秀的表現,比如智力常態分布的一個極端就是智力優秀的表現,絕不是智力障礙的表現。
以上判斷標準都有其不足之處,最好結合多種方法聯合判斷,以避誤診。
(二)識別方法
心理障礙的早期表現癥狀輕不典型,往往不易被親人或同事發現,以至耽誤患者的治療,給病人帶來不利的后果。“有病早醫”是治療疾病的一條基本原則。早期識別心理障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觀察:
生活規律改變。如以前很講究個人衛生、注意清潔的人,突然間變得不知更換衣褥,不愿理發洗澡,甚至滿面污垢,物品隨手亂放,工作拖拉,勞動紀律松懈,經常曠工、遲到;或原來生活節約的人變得揮霍無度。
脾氣改變。脾氣改變是許多心理障礙早期癥狀之一。如原先熱情合群的人變得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待親友冷淡,甚至避而不見,與父母、妻子和孩子不談家事,很少關心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或原來很有禮貌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對人無禮。
情緒變化。當一個人的情緒突然有較大改變時,就要留意其是否最近有什么重要事情發生,以便及時干預。
記憶力下降,丟三拉四,工作效率降低,‘這種情況如發生在中、青年,應引起高度重視。
家庭突發事件。大學生生活閱歷短,當他們面臨一些突發的生活事件時會出現無助、無措、無望的心理反應,在“危機”面前可能會有出格的反應;些盡管在當時并未出現一些異常反應,但“危機”卻一直隱性地干擾著學生的生活。
以上各種表現是某些心理障礙常見的早期癥狀,如與患者的過去情況不同,又無原因可解釋,或者雖事出有因,但已事過境遷,應想到患心理障礙的可能。但要確定是否患有心理障礙,或屬于哪種類型的心理障礙,尚需到專科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三、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干預方法
(一)自預
1.挫折應對策略。挫折是人的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消極情緒,它是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一個根源。應對挫折的正確方法是,首先要正確面對挫折,要意識到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不是逃避挫折,而是在挫折來臨時正確面對挫折。其次,要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并制定恰當的抱負水平,一般來說,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是比較恰當的目標。年輕人往往容易好高鶩遠、急功近利,所以會經常遇到不必要的挫折。因此,制定不高不低的抱負水平對于應對挫折十分必要。最后,要從以往的挫折中吸取經驗與教訓,不斷總結,不斷認識自己,一個對己對人對事有正確認識的人是一個堅強的人。
2.情緒調控策略。情緒失控是導致心理障礙的又一個重要根源。超越心理障礙,就得掌握調控情緒的策略。首先,保證情緒指向對象正確。任何一種情緒都有二定的對象。有的同學沒有評上一等獎學金就認為是被別的同學搶走矛,將憤怒的情緒指向朋友雇大吵一架而斷終交往。淇憤怒的指向對象顯然是不對的。其次,是維持良好的心境。當消極情緒占優勢的時候,要善于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任何事情總有兩面,我們不只要看到其消極的么面,更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最后是降低心理壓力。大學生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當壓力來臨時,不要選擇將其壓抑到內心深處,而是應該將壓力或挫折體驗宣泄于外。有了心理壓力,要善于利用朋友、日記、電臺熱線和心理咨詢等途訴。
3.讀書療法。“讀書療法怡旨夠治病療傷,主要取決于閱讀過程和圖書的內容。通過閱讀,可以使患者集中注意力,沉浸在書中內容的相矣部分或人物的喜怒哀樂之中,并由此引起對與自己有關問題的思考、對過去的回憶、對相似事件的聯想和對主人公的認同,經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使患者逐步意識到自己的間題所在,實現心理轉變,進而從焦慮和痛苦中解脫出來,達到自我調適、加速病情緩解的目的。另一方面,圖書的內容是引發患者產生共鳴的關鍵,只有那些能夠解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產生美的享受、喻悅患者身心、陶冶患者情操、激發患者想像·引導患者積極向上的圖書讀物,才是患者最需要的。
4:體育鍛煉療法。
體育對人的影和改造已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生物學意義上的運動,而是始終伴隨著心理活動,并對身都有影響的一個學科。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可以渝悅身心,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生活質量。通過體育鍛煉,能夠磨煉意志,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在體育訓練和比賽中,對學生的自覺性、果斷性、自制力、堅韌性等意志品質的培養,以及在困難中勇于奮斗的堅毅品質的形成和自信心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支持
大學階段是種種人生壓力相對集中的階段,來自學業、人際關系、就業及感情諸多方面的壓力,會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克服這些心理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來調節,從而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平衡,達到心理健康的目一的。
1.建立多層次的心理保障體系。學校應成立以院領導牽頭的大學生心理鍵康教育委員會廠以心理咨詢中心為核心,建立一個由學生心理協會、院系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組成的三級心理保健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