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30:3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過程寫作法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基于“中國知識網”數據庫,通過“文獻”,以“過程寫作法”為檢索主題,搜索出1991條相關文獻。這些相關文獻在時間分布上呈現穩步增多趨勢,在文獻來源上多涉及教育類期刊,也有碩博士論文和會議論文。對文獻數量的統計分析發現在“過程寫作法”的相關研究中,對它應用于實踐中的探索的研究文章數量最高,且研究來源多為專家學者的論著或為碩博論文,另外有不少教育期刊涉及“過程寫作法”的理論研究。
(一)“過程寫作法”理論依據的論述
關于“過程寫作法”的理論依據,大致分為三種結論:一種是交際理論,即認為寫作是一種群體間的社會交際活動,需要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流。持這種看法的包括顧凱[1]、楊俐[2]。第二種是以交際理論為基礎、并受認知心理學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綜合影響。隨著認知心理學和認知語言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寫作過程不僅有草稿、修改,還包括其它內容[3]。還有一種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在張一寧[4]看來,寫作是學習者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的寫作題材進行加工而成的,強調寫作知識的學習和傳授,重點在于個體的轉換、加工和處理。
(二)“過程寫作法”主要階段的討論
由于寫作過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迄今為止,學者對寫作過程的具體描述尚未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Guth提議分為觸發、收集資料、成文、修改和編輯五個階段[5];Claudia L. Keh則分為輸入階段、寫初稿、同學互評、寫二稿、教師批閱、師生交流以及定稿七個步驟[6]。胡新穎[7]認為,可分為準備、草稿、修改和分享這四個階段。董蓓菲[8]則認為它包含預寫作、打草稿、修改、校訂和發表這五個階段。雖然對“過程寫作法”具體階段細分得不大一致,但都強調了寫作過程中的準備、草稿和修改,并認為其中的每個階段循環反復、相互補充。
(三)“過程”與“結果”的對比研究
陳凈、高苗青和于紅[9]就二者的反饋機制這一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過程寫作法”的多稿制循環反饋機制對學生的寫作習慣、寫作策略及對寫作反饋的態度均可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彌補了“成果寫作法”的不足,保證了反饋的有效性的結論。而董蓓菲[10]是通過對二者分屬的文章寫作教學和過程寫作教學這兩大作文教學流派進行比較研究,指出我國傳統的文章寫作教學向過程寫作教學轉型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四)“過程寫作法”某一要素的分析
董蓓菲[11]強調以同伴小組為主要構成的“過程寫作法”的合作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小組中的學生都需要明確的指導,并要學習小組活動的交流規則、好作文的標準以及校訂的內容,以充分發揮同伴的作用。馬新志[12]強調寫前準備不僅是過程寫作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寫作過程中的必要手段,它對于啟發學生思維,挖掘主題信息,豐富文章內容,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五)運用“過程寫作法”的實踐探索
其一,效果與問題研究。英語教學方面,王艷[13]通過對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一中學進行的為期一個學年的教學實驗,根據所得數據分析,表明過程寫作法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趙新顏[14]對“過程寫作法”做了嘗試,發現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母語教學方面,張敬[15]按照“過程寫作法”的要求整合教材內容、設計教案并付諸實施,最終發現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以及寫作中的讀者意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具體實踐中遭遇了占用課時較多、環節容易僵化和“修改”習慣不易形成等若干問題。楊麗榮[16]、黃碧云[17]等人都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發現“過程寫作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意見。
其二,網絡平臺的運用。袁謙[18]經過實踐,證明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的優勢,進行英語過程寫作教學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時也存在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學時間有限、學生之間的交流及對待教師的點評態度存在差異等問題。基于作文評改教學耗時費力的情況,何新梅[19]認為可以利用QQ群這個網絡平臺,并嘗試著進行開放式互動改作文,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作文批改效率。
其三,積極情感的培B。張省林[20]認為,“過程寫作法”從寫作過程出發,強調寫作主體的能動作用,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克服了所存在的諸多寫作心理障礙。林靜蔚[21]通過情感因素在過程教學法和結果教學法中的態勢比較,發現“過程寫作法”能充分發揮寫作主體的能動作用,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情感因素。
三、“過程寫作法”研究的啟示
結合文獻涉及的內容以及對文獻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對“過程寫作法”的研究以應用研究為主,理論研究為輔。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對這一方法的應用研究多見于一線語文老師和研究生寫作教學的實踐、學生作文水平的考察,并沒有較為成熟的量表支撐。這需要我們綜合學科知識,培育科學思維,制定相對成熟的量表,使效度和信度更易于驗證,從而使研究更有科學性,有更為具體的可操作性。
當然,前人的研究成果給了我們許多具有價值的啟示:首先,基于前文對“過程寫作法”研究的綜述,可以看出它對我國作文教學主要有以下四點啟示:第一,強調讀者意識。“過程寫作法”在正式寫作前的準備階段,就提倡由學生自己討論后選擇主題,確定寫作目的、形式和讀者,并形成寫作中心思想。但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讀者意識完全被忽略了。對于學生而言,作文無疑就只是給教師看的一項作業;對于教師而言,作文只是評價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媒介。第二,注重反饋修改。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過程寫作法”要求作文至少要有第三稿甚至第四稿才能形成終稿。但在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的做法是教師打分、寫評語,再集中點評,無疑忽視了修改反饋這一環節。第三,采取多元評價。“過程寫作法”強調修改反饋這一環節,并指出同伴小組也是作文評價的主體之一。當前作文教學中往往依照著“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教師評講”這一流程,可以說,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的只有教師。但是作文評價的主觀性較強,只依據教師一個人的評價不太合理。第四,關注生活體驗。“過程寫作法”中寫作的話題是由同學之間討論而來的,因此就要求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積累獨特體驗,真實寫作。而當前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只關注學生的作文訓練,機械化地模仿范文,強調寫作方法的傳授和寫作技巧的掌握。其次,根據前文關于“過程寫作法”實踐探索的文獻綜述,我們可以發現,一線教師們在實際作文教學中運用這一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體現在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促進教師的有效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但也不可忽視具體操作上的問題。
總之,筆者認為“過程教學法”對改進作文教學低效這一現狀具有啟發意義,同時相信其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具體的教學步驟定能給我們的作文教學課堂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批判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和國外成功經驗,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注:基金項目: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課題“師范本科生全學程‘雙導師制’培養的實驗與理論研究”[項目編號:2014zdjy059]。
參考文獻:
[1]顧凱.試論過程寫作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2]楊俐.過程寫作的實踐與理論[J].世界漢語教學,2004,(1).
[3]武婷.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結果法”和“過程法”探討[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1).
[4]張一寧.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英語過程寫作[J].教育與職業,2010,(36).
[5]鄧鸝鳴,劉紅,陳M等.過程寫作法的系統研究及其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語教學,2003,(24) .
[6]李森.改進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舉措:過程教學法[J].外語界,2000,(1).
[7]胡新穎.過程寫作法及其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
[8]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國語文課程、教材、教法、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9]陳凈,高苗青,于紅.成果寫作法與過程寫作法的反饋機制對比研究[J].成人教育,2010,(7).
[10]董蓓菲.鬧識傳授到行為實踐的視點轉移――我國作文教學轉型的理論依據與實施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4,(9):56-61.
[11]董蓓菲.美國過程寫作法――旨在管理寫作行為的作文教學法[J].語文建設,2010,(3).
[12]馬新志.寫前準備――英語寫作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節[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3).
[13]王艷.過程寫作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
[14]趙新顏.過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S2).
[15]張敬.過程寫作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16]楊麗榮.過程寫作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0).
[17]黃碧云.過程寫作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1).
[18]袁謙.多媒體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過程寫作教學探討[J].中國報業,2012,(07).
(一)、資料的準備
首先是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雖然在課題研究或臨床觀察之前,已對有關資料和學術動態進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仍要查閱大量有關文獻,以作為對已掌握的文獻的補充、有人作過統計,國內外多數科學工作者查閱文獻的時間約占整個科研工作的三分之一,如果沒有這些最新的參考文獻,要想使論文達到新穎和獨創性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查閱搜集文獻在整個科研和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搜集資料的目的,是為撰寫論文開拓思路,提供理論依據。因此在搜集資料時,應根據論文的需要,把與科研課題有密切關系并要引用的資料做好卡片,注明文獻的出處、作者、題目、雜志名稱、卷、期、頁數、年代等,漏一不可。否則等到文章寫好后,注明參考文獻時才發現缺少項目,又得重新查找,白白浪費時間。
一般搜集資料分三步法:
①根據研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
②確定檢索方法;
③查閱原始文獻。
搜集論文需要的文獻資料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
②在理論認識上支持本文觀點的;
③前人研究的結論與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
④前人對本文所研究的問題存在爭議和正在探討的。將這些資料搜集好后,編好序號,以備撰寫文章時使用。
其次是對研究材料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對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對實驗觀察數據資料的分析處理,合理選用適當的圖、表和照片等等。這部分工作有時在試驗結果分析時已經完成。
第三是提煉觀點,明確結果,提出結論。在上述準備工作完成以后,要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和實驗觀察所得的資料,重新核對試驗設計中所包含的思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一下設計中哪些觀點在理論上成立,而在試驗中得到證實;哪些觀點在試驗中沒有得到證實或未完全證實,需要修改;哪些現象和指標超出原來設想,而且可能有新的啟示,需要進行新的分析。通過對試驗材料的分析,提煉出試驗材料能說明的觀點和能得到的結果,提出結論,使試驗材料和理
論認識充分結合起來。
通過以上的準備工作,使理論和實踐達到充分的統一,從而提高論文的水平。
(二)構思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準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穎,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
(三)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用。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條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詳細一些,提綱的擬寫多采用標題式和提要式兩種。
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簡明扼要,又便與記憶,是醫學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寫作方法。例如實驗研究型論文提綱通常用以下結構:
題目:……
1、課題對象:
①課題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與方法:
①實驗目的、原理、條件、儀器和試劑;
②實驗方法:分組情況,觀察指標,記錄方法;
③操作過程;
④出現問題和采取的對策。
3、結果與分析:
①結果;
②統計學處理;
③結果的可信度;
④再現性。
4、討論(結論)。
5、參考文獻
提要式提綱,是在標題式提綱的基礎上較具體較明確提要式地概括出各個層次的基本內容,實際是文章的縮寫。
以上兩種提綱形式,可根據自己的寫作習慣選用,無論選擇那一種,其目的在于啟發寫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作者應做到既有綱可循,
但又不拘泥于提綱,盡可能地拓寬思路,才能寫出好的論文。
(四)、擬寫草稿
擬寫草稿就是根據提綱,把要寫的內容依次連接起來,把實驗數據和資料進行歸類分析。它是對論文內容和形式的再創造過程,也是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 草稿的擬寫方法有多種,實驗研究論文的撰寫多采用順序寫作法,即按照醫學論文的規范體例或提綱順序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實驗數據。也可采用分段寫作法,此種寫作法多是作者對論文的中心論點已經明確,或提綱已形成,但對某一層次的內容沒有把握或沒有考慮成熟,而暫放一下,可先寫好已經成熟的段落內容,待內容成熟或進一步實驗后再寫作,這樣不受順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寫作,最后依次組合而形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進行前后對照檢查,使全文風格一致,層次清楚,銜接緊湊,這種寫法最好每次完成一個完整的部分。
(五)、修改
修改是論文寫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無論是初寫者還是經驗豐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經過一番審讀、推敲、修改才能定稿。有人認為完成初稿只是完成寫作的一半工作。作者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科研費心事,寫作費心事,修改更費心事。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文字進一步加工和潤色,對觀點進一步訂正。
修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即文題是否相符;
論點是否鮮明;論據是否充分;
論證是否嚴密;
布局是否合理;
結論是否科學客觀;
和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醫學科學自身發展的結晶。醫學論文的撰寫一般分為資料
的準備、構思、擬定提綱、擬寫草稿、修改等過程。
㈠、資料的準備
首先是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雖然在課題研究或臨床觀察之前,已對
有關資料和學術動態進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仍要查閱大量有關
文獻,以作為對已掌握的文獻的補充、有人作過統計,國內外多數科學工作者查閱
文獻的時間約占整個科研工作的三分之一,如果沒有這些最新的參考文獻,要想使
論文達到新穎和獨創性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查閱搜集文獻在整個科研和寫作過
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搜集資料的目的,是為撰寫論文開拓思路,提供理論依據。因此在搜集資料時
,應根據論文的需要,把與科研課題有密切關系并要引用的資料做好卡片,注明文
獻的出處、作者、題目、雜志名稱、卷、期、頁數、年代等,漏一不可。否則等到
文章寫好后,注明參考文獻時才發現缺少項目,又得重新查找,白白浪費時間。
一般搜集資料分三步法:①根據研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②確定檢索方法;③
查閱原始文獻。搜集論文需要的文獻資料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在方法
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②在理論認識上支持本文觀點的;
③前人研究的結論與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④前人對本文所研究的
問題存在爭議和正在探討的。將這些資料搜集好后,編好序號,以備撰寫文章時使
用。
其次是對研究材料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對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對實驗觀察數據
資料的分析處理,合理選用適當的圖、表和照片等等。這部分工作有時在試驗結果
分析時已經完成。
第三是提煉觀點,明確結果,提出結論。在上述準備工作完成以后,要根據有
關文獻資料和實驗觀察所得的資料,重新核對試驗設計中所包含的思想,運用辨證
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一下設計中哪些觀點在理論上成立,而在試驗中得到證實;
哪些觀點在試驗中沒有得到證實或未完全證實,需要修改;哪些現象和指標超出原
來設想,而且可能有新的啟示,需要進行新的分析。通過對試驗材料的分析,提煉
出試驗材料能說明的觀點和能得到的結果,提出結論,使試驗材料和理論認識充分
結合起來。
通過以上的準備工作,使理論和實踐達到充分的統一,從而提高論文的水平。
㈡構思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
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準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
,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穎,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
,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
㈢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
用。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條
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
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
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詳細一些,提綱的擬寫多采用標題式和提要式
兩種。
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
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簡明扼要,又便與記憶,是醫學科研工作者
常用的寫作方法。例如實驗研究型論文提綱通常用以下結構:
題目:……
1、課題對象:
①課題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與方法:
①實驗目的、原理、條件、儀器和試劑;
②實驗方法:分組情況,觀察指標,記錄方法;
③操作過程;
④出現問題和采取的對策。
3、結果與分析:
①結果;
②統計學處理;
③結果的可信度;
④再現性。
4、討論(結論)。
5、參考文獻
提要式提綱,是在標題式提綱的基礎上較具體較明確提要式地概括出各個層次
的基本內容,實際是文章的縮寫。
以上兩種提綱形式,可根據自己的寫作習慣選用,無論選擇那一種,其目的在
于啟發寫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作者應做到既有綱可循,但又
不拘泥于提綱,盡可能地拓寬思路,才能寫出好的論文。
㈣、擬寫草稿
擬寫草稿就是根據提綱,把要寫的內容依次連接起來,把實驗數據和資料進行
歸類分析。它是對論文內容和形式的再創造過程,也是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
草稿的擬寫方法有多種,實驗研究論文的撰寫多采用順序寫作法,即按照醫學
論文的規范體例或提綱順序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實驗數據。也可采用分段寫作法
,此種寫作法多是作者對論文的中心論點已經明確,或提綱已形成,但對某一層次
的內容沒有把握或沒有考慮成熟,而暫放一下,可先寫好已經成熟的段落內容,待
內容成熟或進一步實驗后再寫作,這樣不受順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寫作,最后
依次組合而形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進行前后對照檢查,使全文風格一致,層次
清楚,銜接緊湊,這種寫法最好每次完成一個完整的部分。
㈤、修改
修改是論文寫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無論是初寫者還是經驗豐富的作者,在初
稿完成后都要經過一番審讀、推敲、修改才能定稿。有人認為完成初稿只是完成寫
作的一半工作。作者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搞科研費心事,寫作費心事,修改更費心事。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的進一步深化
和提高,對文字進一步加工和潤色,對觀點進一步訂正。
修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即文題是否相符;論點是否鮮明;論
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嚴密;布局是否合理;結論是否科學客觀;用詞是否符合醫
學術語;文稿是否符合醫學論文寫作規范或稿約要求;標點符號應用是否正確;有
1.1 提高建筑項目工程質量
中國在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傳統的施工技術,推動中國的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建筑施工技術也需要注入先進的科技元素,以提高項目工程質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在項目工程施工的進程中,要采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就是在傳統施工技術的基礎上,提高科學成分,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提高建筑工程水平。
1.2 對于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
運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可以使其在項目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特別是技術數據的處理上,采用新型的施工技術統計項目數據,可以使技術數據更為準確。在整個的工程施工建設中,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極為重要的環節,對于工程施工的數據進一步明確并具體化,可以對于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以確保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得以順利展開。
1.3 有利于推動建筑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與傳統的施工技術相比,新型的施工技術涵蓋著更多的科學元素,更具有實效性。其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融入其中,對于項目工程的施工以全面而系統地總結,并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施工的過程中,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不僅可以對施工成本實施有效的控制,而且還會樹立起科學的施工技術理念,施工技術措施更具合理性和穩定性,以促進建筑行業更為健康持續的發展。
2 新型施工技術的應用
隨著人們的環保理念逐漸增強,在建筑業中運用新的施工技術的同時,更多地會考慮到生態環保性能。將新型的施工技術應用于建筑項目施工技術中,同時還要考慮到環保技術,因此,逆作法在我國的建筑中被廣為應用,主要被運用于高層建筑物的施工技術,主要用于基坑的工程建設當中,利用樓板和頂板作為樓體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的支撐系統,以圍護墻、受力柱和工程樁作為垂直方向的承重構件。當地下和地上的工程施工同時進行的時候,還要加載臨時支撐,此時,就要從地下開始施工,逐漸向地上進行。目前的項目工程建設中,常用的逆作法為半逆作法或者部分逆作法。
2.1 逆作法的施工技術
逆作法在項目工程建設中,除了作為連續墻之外,還可以用于鉆孔排樁擋土結構的設計當中。通常情況下,進行項目工程施工中,首先是進行連續墻施工,然后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其用于地下連續墻與中間的支撐。地下一層的土方挖掘工作,在進行一層樓板的施工之前,要做好縱橫支撐工作,頂部的圈梁和腰梁都要做好支撐。當完成了梁、樓板板、柱結構的施工之后,就可以挖掘地下二層的土方施工了。完成開挖土方工作之后,才可以開始樓板的養護工作,然后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施工。
2.2 逆作法施工的特點
采用逆作法施工,可以實現地下與地上的同時施工,不但能夠將施工的工期縮短,而且采用了立體交叉設計結構,并且設計為封閉式的地下維護結構,使基坑對于周圍的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具有較小的變形度,不會妨礙到周圍的建筑物。建筑施工中的擋土墻具有擋土防滲的作用,同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承重作用,因此還可以作為地下室的外墻。另外,地下室的墻、板以及柱都可以當做地坑的水平支撐系統,對于基坑起到抵抗變形的作用。
通常而言,在地基結構的施工中,會采用明挖開槽的施工技術。將項目工程設計為更具合理性的逆作法,當坑基開挖到坑底的時候,達到設計標高。為了能夠使地下室底板起到支撐的作用,就可以進行澆灌底板的鋼筋混凝土施工,以避免出現地下室的抗浮現象。進入到地下室板封底工作環節,由于地上的結構對于施工地板所產生的浮力起到平衡的作用,因此地板結構的配筋量和厚度都較為合理。
逆作法作為現在建筑施工中的新型技術,其為施工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進行施工之前,會采用混凝土封閉建筑的墻體和樓板。進入到施工環節,就要采用逆作法支模和綁鋼筋等工作。此時,樓板和柱作為墻體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起到臨時支撐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于施工的各個環節加強監測力度,以控制好基坑施工中所出現的變形問題和沉降問題。
3 新型施工技術的重要意義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中,采用逆作法可以實現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作用,從而縮短了施工周期。逆作法技術所采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用的維護結構是封閉式的,其可以起到降低了基坑施工的變形度的作用。采用逆作法施工技術的維護結構,可以降低基坑的變形度,不但降低施工對于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而且還起到防滲擋土的作用。
采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還能夠確保工程項目的進度。在現代工程技術中,新型技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于建筑工程行業的新型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探索新型施工技術的應用領域。將新型施工技術應用到建筑施工中,不但可以構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體系,而且還可以根據工程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還可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施工技術體系的構建是本著科學合理的原則,融入新型的施工技術,可以達到對于施工技術的理念進行創新,以實現人性化施工。建立在傳統施工技術基礎上的現代新型的施工技術,可以滿足建筑行業需求,而且對于整個的建筑行業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4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建筑施工技術中,以逆作法為代表的新型施工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性,而且呈現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未來發展態勢。運用新型的施工技術,不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而且推進了新型施工技術的研發,以為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3.體裁分析與農業英語論文摘要
4.英語論文摘要的語篇模式與作者介入——英語本科畢業論文摘要的實證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建議
6.中國市場營銷研究英語論文綜述——基于內容及來源的描述分析
7.我國商務英語研究十年現狀分析(2002-2011)
8.英語專業學生撰寫英語論文常見錯誤評析
9.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國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標題的詞匯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
12.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題目對比分析
13.英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動機研究及其啟示
14.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學者國際期刊英語之對比研究
15.中外學者國際期刊英語學術論文摘要寫作的對比研究
16.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國外商務英語研究進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大陸與本族語學者英語科研論文模糊限制語比較研究——以國際期刊《納米技術》論文為例
18.基于語料庫的科技英語論文四詞詞簇特點研究
19.英語論文APA格式評介
20.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分析和對策
21.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現狀分析
22.生物醫學英語論文的語言特征及寫作技巧
23.英語論文寫作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4.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的言據性研究
25.淺談英語論文如何選題
26.論項目驅動下研究生英語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27.中國作者與英語母語作者英語論文中的介入資源
28.二語能力背景與隱喻思維關系的研究——在學術英語論文答辯語境下對二語隱喻的實證研究
29.英語論文自動評分系統探索
30.英語論文寫作與語言學習效果的關系——一項基于研究生論文寫作過程的實證研究
31.英語論文MLA格式要求評介
32.非英語專業多學科大班博士生英語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初探
33.課程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現狀調查與展望——基于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的論文分析(2004-2012)
34.語篇模式與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
35.研究生英語論文中連接副詞使用情況調查
3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規范操作思考——一次對全國112所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操作的調查
37.英語專業翻譯選題畢業論文的改革嘗試
38.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及構建寫作過程模型
39.淺析英語論文摘要結構要素之應用
40.模糊限制語使用的歷時對比——以1990—1994年與2005—2009年英語醫學論文中模糊限制語使用為例
41.關于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語類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路徑研究——以“文獻綜述”寫作教學為例
43.等離子體物理學英語論文的用詞與寫作特點
44.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ERPP寫作研究:回顧與展望
45.英語論文MLA與APA格式中參考書目格式的異同比較
46.英語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時態形式及其意義
47.中外學術語篇中的重述標記比較研究
48.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49.從講座到工作坊——英語輔修專業論文寫作課的任務性和互動性
50.改進英語寫作教學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51.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52.語類意識與英語研究論文寫作
53.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科技英語論文寫作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54.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之失誤例談(一):語體
55.英語論文寫作教學實踐研究
56.“以寫促學”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57.中國英語學者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的問題與出路
58.理工科英語科研論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間構建對比研究
59.模因論與英語論文寫作教學
60.英語科技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研究
61.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現狀與問題分析——基于國內CSSCI期刊論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調查與思考
63.基于網絡學習生態系統的英語專業學位論文質量監控體系
64.英語專業語言學類碩士論文英語標題的對比研究
65.科技英語論文編輯文字加工中的語態處理
66.中醫藥主題英語論文語言模式特點初探
67.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國內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研究
69.醫學英語論文的撰寫中英、漢表達差異的探討
70.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影響及對策
71.中國學生英語專業碩士論文“前言”部分的語類結構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語論文中語態使用的對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探究式學習體系的思考與構建
74.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語專業博士課程設置、學位論文評估對我國外語專業博士生學術能力發展的啟示
76.英語醫學論文寫作模式分析
77.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78.SCI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格式和技巧
79.過程寫作法在IMRAD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80.本科英語專業文學論文的選題
81.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82.科技英語論文寫作原則
83.再談英語論文寫作規范
84.“過程”與“體裁”的良性互動——過程體裁教學法在《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論證
85.模因論視角下的英語論文寫作研究
8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7.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及其語用交際功能——基于科技英語論文視角
88.學術論文體裁教學不可或缺——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引言寫作情況調查
89.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創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手稿中立場標記詞塊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語論文文獻自動生成工具
92.英語元話語在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中的應用
93.英語論文寫作研究——以“易得”論文寫作軟件專家系統為案例
94.語料庫驅動的科技英語論文詞束研究
95.淺談化學專業英語論文寫作
96.人際意義的創建與維系——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的互動問題研究
97.修辭結構理論視角下英漢學術論文摘要的修辭關系對比研究
一、引言
近二十年來,雖然外語教學一直提倡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相對其它技能的培養來說,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投入仍然相對不足。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來,英語作文教學的狀況更令人擔憂。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導向問題,即:人們對作文體裁意識的逐漸淡化,文章體裁的教學逐漸被人們冷漠,近幾年,這在高考和大學的英語作文中有所體現。這勢必影響到大、中學生的英語作文意識和作文質量。教學實踐表明,無論對中學生,還是對大學生加強英語文體意識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強化英語寫作文體意識,并從幾方面闡述了如何對大學生英語寫作文體的培養。
二、寫作文體的強化
1.文體意識的強化
(1)文章體裁圖式的強化。由于其深層的原型理論的原理,圖式理論現已被人們廣泛運用,用以指導各種語言學習活動。原型被認為是某一類或一組典型的人或物。人們心中的許多心理概念實際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實例來定義某一個概念。例如:鳥的原型更像體形較小并且能飛的一類鳥,而不是諸如鴕鳥之類的大鳥,更不是在天上的飛機。在如此原型的基礎上,人們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圖式,其學習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體裁來說,掌握了某一種體裁的“原型”,無疑能節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資源,專注于其文章的實際創作。一般來說,英語作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等文體。從應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條、通知、報告、各種書信等種類繁多的英語應用文體。給學生講授各種文章體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曉相關的話題創作,無疑是英語寫作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讓學生做到所謂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讓其在某一體裁的原型圖式的驅動下,迅速表征出其恰當的心理構思。所以,對各類體裁進行講授,強化體裁意識,是獲取體裁知識,建立體裁圖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過閱讀強化體裁意識。閱讀作為一種傳統的學習方法,仍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更能提高學生對各種文章體裁的認識。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第一,教師要做到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強制性培養。通過如此強化,好的閱讀習慣可從無到有,到進一步鞏固,最后形成隨意的、自愿的閱讀。第二,在幫助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培養閱讀習慣的起始階段,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幫助,即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逐漸獲得獨立的閱讀能力,最終養成自愿的閱讀習慣。第三,要引導學生閱讀各種體裁的文章,使閱讀材料盡量豐富、多樣,即“多而雜”。有的學生更傾向于閱讀某一類體裁的文章,更鐘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舉”使其感到“舒服”或“輕松”,而對其它體裁類型的文章有較強的排斥心理,這對其文章體裁的心理構建和成長是相當不利的。此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合理引導,才能達到讓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各種文體的目的。第四,鼓勵學生對閱讀的文章體裁進行總結并以書面的形式呈現,類似于進行讀后感的寫作。“讀而不思”和“思而不寫”,都不能促成認識的深入,達不到使體裁思維內化的結果。
2.寫作的文體強化訓練
(1)運用過程寫作法進行強化訓練。過程寫作法是相對成果寫作法而言的。過程寫作法就是將寫作看成是一種過程:教師評閱學生作文的依據不僅是學生最后作品的質量,還注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完成的步驟及其過程的完成質量。這些步驟是:寫前階段(頭腦風暴等)草稿段落結構調整、選詞、句子的增刪等檢查拼寫、語法等整理、發表、上交。為什么要鼓勵運用過程寫作法對文章體裁進行強化訓練呢?這是因為,程序性的知識或過程性的知識容易被人們記住。按照動機理論,學習目的對學生的動機行為有影響。學習目的分為近期目的和遠期目的。過程寫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終的作品質量,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學習的各個步驟。伴隨著每個學習步驟的完成,是學生的喜悅和相當的成就感。成就意味著更大的動力和鼓勵。成就動機與學生的英語成績存在正相關。因此,過程寫作法暫時回避了成果寫作法中對語法、句型、標點、拼寫、組織等的嚴格要求,使學生在相對寬松的過程里體驗各種體裁的寫作。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授是很難讓學生真正接受的,因為在極為被動的課堂狀態下,他們的學習動機水平相當低下。當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學生從參與和體驗中得到involved,其學習熱情被激發,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其心理學習資源,學習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說教式的寫作教學,代之以“參與式”的過程寫作教學,是使英語文章體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運用寫作測試進行強化。調研表明,無論授課質量多么精彩,講授內容如何豐富,沒有測試的強化,學生就很難真正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相對于詞匯、語法、句型、拼寫等比較具體的知識,文章體裁知識是比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對其掌握亦顯得更加困難。通常有些學生,雖然平時對各種文章體裁爛熟于心,但在實際寫作時,尤其是在寫作考試的時候,往往不能正常發揮。析之緣由,有幾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慮過重,因為平時寫作測試訓練不多,容易造成測試緊張。其次,是對寫作題型的不適應,對作文命題理解有誤,導致寫作方向不準確。再就是,缺乏臨場的應變能力:周圍突發的各種細微的事件或變化都可能使其寫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響,使各種原有的文體“圖式”猛然間被拋到“九霄云外”。對此的解決辦法就是對他們進行多次寫作測試,以獲得寫作考試的適應性、獲得在緊急情況和陌生環境下的寫作考試“免疫力”。由此可見,在進行文體寫作教學時,只有對學生寫作考試的適應性進行強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續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語文章體裁扎根于學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時、恰當的運用。
三、結束語
要寫好英語文章,必須準確把握文章的體裁屬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體屬性,即其“體”,才能明了文章的“義”,才能運用恰當的手法對有關的命題或題材進行表征。不加強對學生的文體教學,其寫作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識其體,才能知其義,進而曉其用,最后得其法。“體、義、用、法”實為一體,在閱讀時如此,在英語寫作時更是這樣。
參考文獻:
[1]郭奕勤:《介紹閱讀的效力》,《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1。
[2]張國榮:《“支架”理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曉晴等:《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2-0061-01
作文教學在中學課標要求中占據重要位置,也是衡量語文寫作水平的重要內容。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過去一直圍繞“結果寫作法”而脫離了學生在寫作中的自主性,忽視了學生的感受,更是對學生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缺乏有效指導。
一、現行高中作文教學現狀簡評
作文教學長期以來一直處于低效的狀態,其因素一方面源自教材的編寫,另一方面則反映在課堂教學的選擇成敗上。以高中某版教材為例,寫作與閱讀是分開的,對于寫作板塊多以單獨編寫、練習及課堂延伸為主。具體來看,記敘文寫作從記人、記事、景物描寫等方面進行指導;議論文寫作重點對論點、論據材料的選擇,以及論證方法的明確;說明文寫作專業凸顯寫作主題,以橫向展開、縱向梳理等方面來發掘說明的道理,充實作品的文采。然而,實際寫作教學中,常常出現一些不足,大致梳理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缺乏對學生“寫作意識”的激發,在進行寫作教學及寫法框架構思指導上,對于“動筆前有沒有想好,對于寫作的重點是否明確”等問題往往缺乏指導。二是寫作知識相對缺乏,特別是寫作策略及寫作程序性知識的認識不夠。如在發掘寫作感動點時缺乏整體的素材提煉,難以從學生的體驗中來構思架構。三是寫作過程的缺失,無論是命題寫作還是自主寫作練習,對于“寫作過程”往往沿襲小學、初中的寫作思路,僅限于從題目的選擇及寫法的講解中來對照,并無對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如何選題,如何修改,如何組織,如何成篇等問題無從建構。事實上,對于寫作能力的養成與學生的寫作意識關系密切,長期以來對寫作課堂的教學以“應試”為主,忽視了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交流性。有讀者,同樣也需要聽眾;有人閱讀,同樣也需要傾聽與回應。對于寫作意義及寫作意識的激發,要能夠從學生的寫作知識、寫作習慣上進行逐步養成,將目光聚集在寫作的交流與互動上,更好地提升學生如何下筆,如何修改,如何完成寫作過程。
二、探討過程寫作的特點
作文寫作教學作為任務,在教學步驟上應該圍繞寫作設計來進行訓練。以《美國語文》中的“稻草變黃金:日常生活中的蛻變”為例,首先,從話題的導引中構設回憶性散文寫作任務,圍繞“回憶”來觀察身邊的故事。其次,明確寫作側重點,將如何剪裁寫作材料,如何進行表達,如何連貫語言進行有效指導。第三,注重思維的發散,從多種素材中來構思。第四,明確寫作過程,指導學生如何下筆,如何構建寫作主體,如何審視和對照相關素材。第五,明確作文的修改任務,從多種視角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對具體事物進行刻畫,創造出強烈的印象。我們從上述寫作訓練設計中獲得兩點啟示:一是做好讀與寫的銜接;二是做好對文體的選擇及延伸,注重從閱讀中對寫作過程的關注。總的來看,本課堂實例將寫作過程作為重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明確教學步驟,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精心策劃,無論是從構思還是打腹稿,塑造篇章結構還是修繕文本內容,都體現了對寫作過程中的具體落實。遵循寫作過程中對知識與技巧的運用,從學生的寫作方法及寫作過程指導中來滲透寫作意識,幫助學生從篇章的完成中來一步步地逼近寫作目標。
三、過程寫作法應用實踐指導與技巧
寫作過程是復雜的思維過程,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圍繞寫作動機的激發,從寫作內容、寫作興趣及技巧運用上來關注寫作過程,輔助學生從寫作過程中明確寫作視角、剪切好寫作素材、提升寫作策略和寫作能力。一是注重對寫作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構建,從寫作的表達方式、寫作策略的細化、寫作結構的構思上,明確寫作教學的任務和重點,讓學生從寫作實踐中,綜合運用各類知識、技巧。如通過對策略性知識的運用來快速構思,明確寫作內容。教師要從記憶策略的激發上,增強學生對自身生活儲備的回憶,并從自我體驗中來完成書寫,而非是苦思冥想的刻意為之。二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作為教學與寫作過程進行全面整合,凸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自主性,教師圍繞學生來明確寫作教學重點,尊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自我性。如在過程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權威”,對整個寫作過程給予引領和組織。當然,對于教師自我地位的明確,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結合寫作教學的不同階段,從問題中來針對性講解,引導學生快速完成寫作任務。三是強化師生間的互動與民主。寫作教學是對自我情感的表達,也是與人交流,增強自我意識的過程。另外,在過程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參與中,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積極作用,從同伴間的互評與分享中來增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更好地促進學生自我表達與完善。
四、結束語
總之,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過程寫作法將作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教學案例探討,讓學生從中來獲得寫作訓練,增強學生的寫作意識。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職英語教育越來越廣泛地受到重視,怎樣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成了老師們和研究者們普遍關注的話題。英語水平的提高不僅要表現在聽、說、讀這三個基本技能上,寫作作為語言的一種輸出技能更能準確有效地反映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教師對寫作的教學一直停留在了傳統的結果寫作法的教授,即只注重學生最終的寫作成果,學生的寫作在老師支配之下完成,而忽略了學生的寫作過程。由于高職教育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相對于本科學生來說,高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稍弱一些。因此,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對寫作教學就采用了注重結果的教學法,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法對高職學生發揮有效的作用,而結果法的教授也有其弊端,因為它只注重語法詞匯,學生在此過程中處于被動支配的地位,寫出來的文章容易干癟無新意及模式化。長此以往,它對高職學生寫作的提高特別是他們進行有效寫作有著不利的影響。而與結果寫作法相對的過程寫作法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因為過程寫作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寫作的認知過程,將它運用于中國高職英語課堂是一種教學的突破和創新,對學生的有效寫作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二、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相關理論
1.過程寫作法的提出和發展
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開始了對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研究。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吸收了傳統的寫作教學法成果,而且它是基于認知心理學,是一種集心理認知、思維創作及社會交互等循環過程于一體的教學法。最先提出過程寫作這一概念的是美國西北大學教授Wallace Douglas(1966:184),他指出:“寫作是一個過程,在寫作課上老師應該教的是一步一步構成寫作過程的操作方法。”過程寫作理論在交際法的基礎之上強調寫作過程的交際互動性而非作者的個人行為。而后,美國的兩位學者Raime和Zamel將過程寫作教學法運用于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實踐中,并對英語作為非母語的寫作教學做了相關研究,從而證實了過程寫作教學法運用于二語課堂的可行性,他們強調寫作課應該重點放在寫作表達和創作過程當中,如果只強調寫作成品而不重視寫作過程,學生將不會得益。
過程寫作教學法基于認知心理學和建構理論,因此它強調的是學生寫作時主動建構的過程,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加強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指導寫作,學會自我監控和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表現。過程寫作教學法的重點是關注學生自身,以及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運用各種策略,它認為寫作過程是一個非線性的、復雜的、重疊的認知過程,在整個認知過程中需要學生去發現、形成、組合、思考、修改自己的觀點,使文章最終成形。教師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為讀者而寫,不要單單只是把語言結構組合起來的程式化寫作,而應該將文章賦予交際意義。
2.過程寫作法的主要模式
過程寫作強調學生的心理認知過程,長期以來,研究者和教育家不斷嘗試和進行實驗,提出了一些過程寫作教學法的模式,但是對其主要階段的劃分仍然沒有統一的意見。Flower和Hayes(1981)認為寫作過程是一個循環復雜的歷程和次歷程的交互過程,非直線性的階段過程,他們將過程寫作分為計劃、轉譯、復查三個階段。Guth(1989)則將過程寫作劃分為觸發、資料收集、成文、修改和編輯五個階段。而有的人認為過程寫作分為構思、初稿、同伴批判、修改或寫第二稿、老師修改、定稿六個階段。Tribble(1996)將過程寫作定義為寫作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寫作者的個人創造性,重視寫作訓練的發展而非模式化的模仿。他的過程寫作四階段模式較為經典,這四階段分別是:寫前準備(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修改階段(revising)和編輯階段(editing)。本文就主要基于這個模式探討過程寫作與高職學生的有效寫作的關系。
3.高職學生的寫作現狀和有效寫作
在我國,由于高職英語教育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問題和弊端。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仍然是重結果、輕過程,只注重講授單元語法點和詞匯,給學生布置的寫作任務則讓學生在課后草草一寫,交上去匆匆一批就可以了,學生為了應付作業和考試,則對寫作過程和寫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不重視,從而無法掌握寫作的規律和策略,進而產生了厭煩、無視英語寫作的情緒。再加上我國沒有統一的一套高職教材來針對強化高職學生的寫作,現行的教材基本上是將寫作部分放在每個單元最后作為閱讀課文的補充和附屬品,使得寫作部分沒有一個統一堅實的結構框架,寫作完全是詞匯語法和閱讀文章的延伸。再加上高職的英語課時少,不能單獨地開設寫作課,老師指導學生寫作,學生練習寫作的時間就更少。因此,當學生一旦寫作起來就難免暴露一些問題,比如,用詞不當,語法混亂,將漢語語法和表達方式運用到英語寫作當中,缺乏高效的寫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有一些不良的寫作心理和寫作習慣。
如何讓高職學生進行有效寫作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效寫作是指學生在寫作中能夠做到:認真審題,明確要求;捕捉信息,組織要點;注重開頭,寫好結尾;遣詞造句,準確表達;整理成篇,行文連貫;規范書寫,一氣呵成。根據上面所提到的過程寫作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進行有效寫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它運用于高職學生的寫作教學中,可以解決高職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4.過程寫作教學法與高職學生的有效寫作
上面我們已經論述了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理論,我們知道過程寫作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心理認知過程和創造過程。根據Tribble(1996)對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劃分,我們將它融入高職英語寫作課堂,以使學生進行有效寫作。
4.1寫前準備(pre-writing)
寫前準備也是準備階段、構思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要做好動筆前的各種準備。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所寫作的題目、題材及寫作目的和表達思想。這幾者的關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只有好好審題把握題目,才能確定對題目所持觀點和文章走向。教師應該注意的是所選題目應該選擇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和寫作欲望的題目,但學生主觀地、積極地去寫作。教師還應該適時地幫助學生清楚其寫作目的,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在寫作中充當主要角色。由于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門職業技術,因此教師可以考慮選擇一些與學生專業相關的一些話題,讓他們在提高英語寫作的同時也增進了自己的專業知識。
寫作也可以叫做創作,因此在創作的同時,學生應對題目進行探索,清楚和了解自己對題目知道多少,了解其他人對題目的態度和立場。這個階段不是要求學生馬上就能寫出美妙絕倫、內容豐富、結構緊湊的文章,而是讓他們去探索和發現與題目相關的問題和方面,從而全面地思考問題,拓寬視野和思維。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閱讀與文章相關的資料,和同學相互討論,打草稿等等。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讓他們通過討論主題來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以找出相近的題材,并收集素材,整理觀點,從而為下一步寫作打下基礎。教師此時可以指導學生組織文章的結構,擬寫提綱,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寫作更加胸有成竹。教師也可以用分組討論的課堂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減少其寫作中不知道怎么表達的焦慮。
4.2寫作階段(composing)
寫作階段是學生經過寫作前仔細的構想和準備,對腹稿的篩選并列出提綱的基礎上進行的初稿的寫作。在此階段,教師要不時地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計劃,確定寫作風格、修辭措辭及文本格式等。在此階段中也應要求學生將自己之前的構思明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主要將重點放在文章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上了,要把握文章的組織形式。在著手開始寫作的過程中,首先要搭好框架,看是否與原先的構想相符,基礎是否打牢。此時,不應該過于挑剔,也不應該過度注意措辭修飾、標點語法、遣詞造句等。學生在此階段盡量一鼓作氣地將文章完成,即使看似有些凌亂也沒關系,不必為推敲某個詞句而擾亂整個寫作過程。
4.3修改階段(revising)
修改階段是過程寫作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讀者感,而且能培養對潛在讀者的閱讀期望的感覺。這個階段是學生完成第二稿以后,根據同伴和老師的評判和反饋而進入的。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智力、心理、社會和能力的過程,修改作為重新認知、重新發現:重新創作的過程,不僅是其中重要的步驟,而且始終貫穿于整個寫作過程中。此階段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自己修改或學生間的相互修改,主要是根據反饋信息看文章的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形式是否正確,包括語法結構、句式句型、標點符號、拼寫大小寫等。第二是老師將個人和集體修改過的初稿收回批閱。在師生共同的評改基礎上,學生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第二稿再做進一步修改,再次基礎之上重新寫作。
上述可見,修改階段是使文章與修辭環境達到完整的契合,準確恰當地向讀者傳遞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達到預期效果和寫作目的。在整個階段,學生起主導作用,在老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地、無意識地獲得寫作技巧。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強化過程寫作的修改階段非常有必要和重要,因為這個階段會引導他們更好地進行有效寫作。
4.5編輯階段(editing)
修改階段之后就是編輯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生首先通讀所完成的文章,對該增加刪減的部分做修改。它是過程寫作中的最后一個階段,主要是校正標點、措辭、語氣等技術上的錯誤,學生再進行修改和重寫,直到最后成稿。教師在這個階段應對成稿較初稿進步的地方提出來加以表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從而取得的進步。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能夠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寫作更加充滿信息和興趣。
三、結語
隨著高職學生的逐年增加,對于這一個不同于本科的特殊群體,教師應該敢于嘗試新的并且適合于他們的教學法。過程寫作教學法是將寫作看成一個非線性的動態過程,是一個心理認知,社會交互、思維創造的循環過程,它不再著眼于詞語語法等純語言知識上,而是強調學生的寫作過程和技能,如審題、計劃、擬寫草稿等。根據高職學生的寫作現狀,教師更有必要改進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合理和靈活地將過程寫作教學法應用于寫作教學中,從而使寫作教學更加合理化、系統化、科學化,以促進高職學生的有效寫作的培養。
參考文獻
[1]Douglas,W.On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writing.In A.Frazier(Ed.),New direc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Urbana,Ill.: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1966.
[2]Flower,L.&Hayes,J.R.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College English,1981.
[3]Raimes,A.Techniques in Teaching Wri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Tribble,C.Wri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文秋芳.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寫作是一個可以展現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過程,然而目前我國針對語文寫作的教學效果尚不明顯,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語文教學中的短板,這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刻板、僵化使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缺乏寫作熱情,并且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寫作結果,忽視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引導,進一步加劇了寫作的低質量現狀。為此,教師應該強化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重新塑造學生的寫作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質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現狀分析
過程寫作教學法最早被應用于英語寫作中,是一種脫胎于第二語言產生的教學方法,在英語寫作領域取得了較好成績后被眾多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希望能在語文教學領域同樣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缺乏豐富的實踐資料做研究,過程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即使教學過程中應用了過程寫作教學法,但是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無法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寫作指導,不利于促進學生產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態度,并且過程寫作教學法與其他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夠完整,還需要進一步地融合。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按照過程寫作教學法的規律進行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使學生陷入茫然無措的寫作困境。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過程寫作教學法具有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寫作能力的作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寫作氛圍。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過程中,通過合理地利用前期準備階段明確寫作主題,后期修改階段豐富內容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寫作理念。例如,學生受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影響形成內在寫作動力,提升寫作的成就感。此外,過程寫作教學法還可以起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維、情感等多種寫作要素共同展開的一種語言表達的轉換過程,使學生在將語言轉換成文字的過程中能夠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展開文章的構思、寫作、修改等階段,進一步豐富了寫作內容和寫作情感,推進了整體寫作進程。
(二)幫助教師探索寫作思路
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對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起到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幫助教師進行新式寫作教學思路的探索添磚加瓦。比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具體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高效地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利于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同時,語文教師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情境的創設上來,使原本枯燥的寫作過程變得輕松且充滿趣味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積極性。但是教師也要重視發現自身的不足,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結合前人的實踐經驗,取長補短,將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一)為學生提供良性指導
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過程寫作法的教學步驟、運用模式,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已經經歷了多次反復的研究和探索。借助前輩們的實踐研究成果可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非常科學的寫作指導,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愿意接觸寫作、展開寫作。寫作的過程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寫作初稿階段。(2)寫作修改階段。(3)寫作終稿的校對階段。教師既可以選擇在這三個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前期思考,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展開寫作的過程中融入個性化的元素,在寫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表達的竅門。比如,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為論點展開議論文的寫作過程。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主題和寫作內容的分析確認工作,即督促學生將看見標題之后產生的想法詳細地記錄下來;其次,引導學生進一步構思主題,幫助學生展開頭腦風暴,利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列舉出論點、論據等與寫作有關的關鍵信息,構建好寫作框架,從而保證整個寫作流程的順利展開。并且教師務必時刻關注學生對寫作材料運用得是否準確、合理,避免寫作偏題的現象,同時引導學生精煉、簡化寫作語言,減少文章中過多的口語化表達。
(二)開發教材內容
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各個環節,如寫作素材的搜集、文章的意思構建、寫作大綱的起草以及后期的加工修改等。并且由于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存在的時間還比較短,相關理論基礎與實踐案例還不夠豐富,因此,對學生的教導要事先做好相關寫作課程的培訓工作,具體可以將寫作過程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文章立意的構思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與思維聚合能力。(2)初稿起草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針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做到心中所想宣之于筆。(3)終稿的修改訓練課程,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完成后自主修改的意識。比如,在構思環節,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引導學生按照主題進行寫作思路的梳理,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訴求和經驗累積展開知識的二次塑造;在起草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采用修辭手法、寫作方式等多種手段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反復訓練,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進行自身情感的表達;在修改環節,教師可以設置教師點評、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客觀地認識自身的不足。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過程寫作法的順利應用,實現寫作教學的高效與穩定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即選擇互聯網、多媒體等多種載體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搜集與整合寫作素材,更有利于幫助學生豐富寫作內容。例如,在后期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列舉在網上搜集的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典型例文,讓學生針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批評式的學習和借鑒,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更有參與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進而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
(三)符合階段性寫作的規律
文章的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構思準備階段、文章起草階段、反復修改階段以及文章成型階段,這四個過程都有著各自適用的寫作規律。而想要保障文章的質量就必須嚴格地按照各階段的寫作規律進行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塑造。比如,在文章的準備階段,要注重寫作視角的正確挖掘和分析、寫作素材的搜集與整合、文章結構的合理安排等,既關心學生素材分析能力的培養,又關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開辟寫作新視角,增強文章脈絡的合理性以及文章內容的新穎程度。此外,語文教師還要經常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親身經歷等融入寫作過程中,可以起到豐富寫作構思階段的情感素材,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同時建立起篩選寫作素材的意識,提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這樣的階段性教學,更有助于對寫作的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與教學,逐個擊破,從而降低寫作難度、縮短寫作所需時間,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整個寫作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綜上所述,過程寫作教學法有助于更生動、更直觀地將抽象的寫作過程形象地表現出來,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增添助益,但事物皆有兩面性,在享受過程寫作法的價值時,也不能忽視它由于過度看重寫作過程而下意識地忽視其他教學環節的不足,會使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寫作的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在脫離現實的寫作語境中逐漸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為了充分發揮寫作過程教學法的價值,必須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實踐過程科學地對待過程寫作教學法。
參考文獻:
[1]賀娟.以高中議論文寫作為依托聚焦“過程寫作”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職英語教育越來越廣泛地受到重視,怎樣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成了老師們和研究者們普遍關注的話題。英語水平的提高不僅要表現在聽、說、讀這三個基本技能上,寫作作為語言的一種輸出技能更能準確有效地反映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教師對寫作的教學一直停留在了傳統的結果寫作法的教授,即只注重學生最終的寫作成果,學生的寫作在老師支配之下完成,而忽略了學生的寫作過程。由于高職教育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相對于本科學生來說,高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稍弱一些。因此,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對寫作教學就采用了注重結果的教學法,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法對高職學生發揮有效的作用,而結果法的教授也有其弊端,因為它只注重語法詞匯,學生在此過程中處于被動支配的地位,寫出來的文章容易干癟無新意及模式化。長此以往,它對高職學生寫作的提高特別是他們進行有效寫作有著不利的影響。而與結果寫作法相對的過程寫作法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因為過程寫作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寫作的認知過程,將它運用于中國高職英語課堂是一種教學的突破和創新,對學生的有效寫作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二、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相關理論
1.過程寫作法的提出和發展
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開始了對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研究。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吸收了傳統的寫作教學法成果,而且它是基于認知心理學,是一種集心理認知、思維創作及社會交互等循環過程于一體的教學法。最先提出過程寫作這一概念的是美國西北大學教授Wallace Douglas(1966:184),他指出:“寫作是一個過程,在寫作課上老師應該教的是一步一步構成寫作過程的操作方法。”過程寫作理論在交際法的基礎之上強調寫作過程的交際互動性而非作者的個人行為。而后,美國的兩位學者Raime和Zamel將過程寫作教學法運用于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實踐中,并對英語作為非母語的寫作教學做了相關研究,從而證實了過程寫作教學法運用于二語課堂的可行性,他們強調寫作課應該重點放在寫作表達和創作過程當中,如果只強調寫作成品而不重視寫作過程,學生將不會得益。
過程寫作教學法基于認知心理學和建構理論,因此它強調的是學生寫作時主動建構的過程,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加強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指導寫作,學會自我監控和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表現。過程寫作教學法的重點是關注學生自身,以及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運用各種策略,它認為寫作過程是一個非線性的、復雜的、重疊的認知過程,在整個認知過程中需要學生去發現、形成、組合、思考、修改自己的觀點,使文章最終成形。教師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為讀者而寫,不要單單只是把語言結構組合起來的程式化寫作,而應該將文章賦予交際意義。
2.過程寫作法的主要模式
過程寫作強調學生的心理認知過程,長期以來,研究者和教育家不斷嘗試和進行實驗,提出了一些過程寫作教學法的模式,但是對其主要階段的劃分仍然沒有統一的意見。Flower和Hayes(1981)認為寫作過程是一個循環復雜的歷程和次歷程的交互過程,非直線性的階段過程,他們將過程寫作分為計劃、轉譯、復查三個階段。Guth(1989)則將過程寫作劃分為觸發、資料收集、成文、修改和編輯五個階段。而有的人認為過程寫作分為構思、初稿、同伴批判、修改或寫第二稿、老師修改、定稿六個階段。Tribble(1996)將過程寫作定義為寫作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寫作者的個人創造性,重視寫作訓練的發展而非模式化的模仿。他的過程寫作四階段模式較為經典,這四階段分別是:寫前準備(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修改階段(revising)和編輯階段(editing)。本文就主要基于這個模式探討過程寫作與高職學生的有效寫作的關系。
3.高職學生的寫作現狀和有效寫作
在我國,由于高職英語教育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問題和弊端。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仍然是重結果、輕過程,只注重講授單元語法點和詞匯,給學生布置的寫作任務則讓學生在課后草草一寫,交上去匆匆一批就可以了,學生為了應付作業和考試,則對寫作過程和寫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不重視,從而無法掌握寫作的規律和策略,進而產生了厭煩、無視英語寫作的情緒。再加上我國沒有統一的一套高職教材來針對強化高職學生的寫作,現行的教材基本上是將寫作部分放在每個單元最后作為閱讀課文的補充和附屬品,使得寫作部分沒有一個統一堅實的結構框架,寫作完全是詞匯語法和閱讀文章的延伸。再加上高職的英語課時少,不能單獨地開設寫作課,老師指導學生寫作,學生練習寫作的時間就更少。因此,當學生一旦寫作起來就難免暴露一些問題,比如,用詞不當,語法混亂,將漢語語法和表達方式運用到英語寫作當中,缺乏高效的寫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有一些不良的寫作心理和寫作習慣。
如何讓高職學生進行有效寫作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效寫作是指學生在寫作中能夠做到:認真審題,明確要求;捕捉信息,組織要點;注重開頭,寫好結尾;遣詞造句,準確表達;整理成篇,行文連貫;規范書寫,一氣呵成。根據上面所提到的過程寫作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進行有效寫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它運用于高職學生的寫作教學中,可以解決高職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4.過程寫作教學法與高職學生的有效寫作
上面我們已經論述了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理論,我們知道過程寫作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心理認知過程和創造過程。根據Tribble(1996)對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劃分,我們將它融入高職英語寫作課堂,以使學生進行有效寫作。
4.1寫前準備(pre-writing) "
寫前準備也是準備階段、構思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要做好動筆前的各種準備。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所寫作的題目、題材及寫作目的和表達思想。這幾者的關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只有好好審題把握題目,才能確定對題目所持觀點和文章走向。教師應該注意的是所選題目應該選擇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和寫作欲望的題目,但學生主觀地、積極地去寫作。教師還應該適時地幫助學生清楚其寫作目的,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在寫作中充當主要角色。由于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門職業技術,因此教師可以考慮選擇一些與學生專業相關的一些話題,讓他們在提高英語寫作的同時也增進了自己的專業知識。
寫作也可以叫做創作,因此在創作的同時,學生應對題目進行探索,清楚和了解自己對題目知道多少,了解其他人對題目的態度和立場。這個階段不是要求學生馬上就能寫出美妙絕倫、內容豐富、結構緊湊的文章,而是讓他們去探索和發現與題目相關的問題和方面,從而全面地思考問題,拓寬視野和思維。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閱讀與文章相關的資料,和同學相互討論,打草稿等等。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讓他們通過討論主題來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以找出相近的題材,并收集素材,整理觀點,從而為下一步寫作打下基礎。教師此時可以指導學生組織文章的結構,擬寫提綱,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寫作更加胸有成竹。教師也可以用分組討論的課堂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減少其寫作中不知道怎么表達的焦慮。
4.2寫作階段(composing)
寫作階段是學生經過寫作前仔細的構想和準備,對腹稿的篩選并列出提綱的基礎上進行的初稿的寫作。在此階段,教師要不時地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計劃,確定寫作風格、修辭措辭及文本格式等。在此階段中也應要求學生將自己之前的構思明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主要將重點放在文章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上了,要把握文章的組織形式。在著手開始寫作的過程中,首先要搭好框架,看是否與原先的構想相符,基礎是否打牢。此時,不應該過于挑剔,也不應該過度注意措辭修飾、標點語法、遣詞造句等。學生在此階段盡量一鼓作氣地將文章完成,即使看似有些凌亂也沒關系,不必為推敲某個詞句而擾亂整個寫作過程。
4.3修改階段(revising)
修改階段是過程寫作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讀者感,而且能培養對潛在讀者的閱讀期望的感覺。這個階段是學生完成第二稿以后,根據同伴和老師的評判和反饋而進入的。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智力、心理、社會和能力的過程,修改作為重新認知、重新發現:重新創作的過程,不僅是其中重要的步驟,而且始終貫穿于整個寫作過程中。此階段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自己修改或學生間的相互修改,主要是根據反饋信息看文章的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形式是否正確,包括語法結構、句式句型、標點符號、拼寫大小寫等。第二是老師將個人和集體修改過的初稿收回批閱。在師生共同的評改基礎上,學生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第二稿再做進一步修改,再次基礎之上重新寫作。
上述可見,修改階段是使文章與修辭環境達到完整的契合,準確恰當地向讀者傳遞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達到預期效果和寫作目的。在整個階段,學生起主導作用,在老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地、無意識地獲得寫作技巧。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強化過程寫作的修改階段非常有必要和重要,因為這個階段會引導他們更好地進行有效寫作。
4.5編輯階段(e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