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4: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問題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取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會數學學習,學會創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而如果只是機械地運用概念與定理,只能將學生限定在固定的模式內,這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開放性問題,則可以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將學生帶入一個寬廣的思維空間與學習平臺,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思維與心理上的限制與束縛,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展開思考與思維,更能跳出傳統的教材限制與思維束縛,從而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樣更加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與獨創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機械地照搬教材習題,或是提出一些單純的檢驗性問題,而是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基于學生的現實基礎來設計多解與多變題目,給予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展開積極的思維,達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問題要具有生活性,增強學生數學實用意識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只有將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數學教學才能具有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整個數學教學才能富有生機與活力,這樣才能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新課改非常重視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明確提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實施生活化教學理念,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在生活與數學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以學生所熟悉的各類生活現象來設計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問題,這樣既可以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以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應用意識,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形成長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
1.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與地質報告矛盾。
2.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墊層應按《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要求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 mm,在軟弱土層中的厚度不應小于150mm.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
3.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要求不應小于50mm.并應進行裂縫寬度的計算,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設計中許多設計人將地下室防水結構構件的計算彎距調幅、有的下端按鉸接、有的未考慮荷載分項系數、多層時未按多跨連續計算等,也不進行裂縫計算,導致違背強條。
4.地下室外墻與底板連接構造不合理;外墻鋼筋的搭接不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根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修正搭接長度的要求。
5.地下室外墻設計中應考慮樓梯間,車道等支承條件不同的外墻計算與設計,不能與一般外墻相同。當頂板不在同一標高時,應注意外墻上部支座水平力的傳遞問題。
6.地下水位較高時,應特別注意只有地下室部分和地面上樓層不多時的抗浮計算,采用樁基時應計算樁的抗拔承載力。
7.高層地下室采用獨立柱基或條基加抗水底板時,應在抗水板下設褥墊,以保證實際受力與設計計算模型相同。
8.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筑物應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3.0.2條進行地基變形設計。
9.對一下建筑物的樁基應進行沉降驗算:(強條)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樁基。
2)體形復雜、荷載不均勻或樁端以下存在軟弱土層的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樁基。
3)摩擦型樁基。
樁基礎的沉降不得超過建筑物的沉降允許值,并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表5.3.4的規定。
10.對建筑在施工期間及使用期間的變形觀測要求,設計人普遍不夠重視。變形觀測工程范圍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10.2.9條(強條),下列建筑物應在施工期間及使用期間進行變形觀測。
a.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
b.復合地基或軟弱地基上的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
c.加層、擴建建筑物;
d.受鄰近深基坑開挖施工影響或受場地地下水等環境因素變化影響的建筑物;
e.需要積累建筑經驗或進行設計反分析的工程。
觀測的方法和要求,要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的規定。
11.沉降縫基礎與偏心基礎:
砌體結構的沉降縫基礎作成下圖形式: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大部分基礎存在零壓力區,所設計基礎不能提供設計所需的地基承載力。許多柱邊與基礎對齊的偏心柱基也同樣存在問題。零應力區不能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第4.2.4條的要求。
12.防潮層以下墻體采用水泥砂漿時應注意驗算其強度。(因為水泥砂漿對強度的折減)。
13.個別工程的柱基高度不滿足柱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要求。柱基的抗沖切、抗剪不夠。
14.墻下條形基礎相交處,不應重復計入基礎面積。
15.砌體結構的地下室問題。(240)
16.地基承載力應為特征值。地基基礎設計時,所采用的荷載效應最不利組合與相應的抗力限值應按下列規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第3.0.4條)
A.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或按單樁承載力確定樁數時,傳至基礎或承臺底面上的荷載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其對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或單樁承載力特征值。
B.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應的限值應為地基變形允許值。
C.計算擋土墻土壓力、基礎或斜坡穩定及滑坡推力時,荷載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均為1.0.D.在確定基礎或樁臺高度、支擋結構截面、計算基礎或支擋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相應的基地反力,應按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
17.地下一層墻體能否作為筏板的支座問題。這個問題在磚混及混凝土結構中都存在。
18.地下室墻的門(窗)洞口應按計算設置基礎梁。
19.基礎零應力區的面積問題:高寬比大于4的高層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礎底面不宜出現拉應力;其他建筑,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面積不應超過基礎底面面積的15%.在設計輕鋼結構時,應特別注意。
20.地下室頂板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上部的嵌固部位時,不能采用無梁樓蓋的結構形式。
21.位于地下室的框支層,是否計入規范的框支層數的問題:
若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則位于地下室的框支層,不計入規范允許的框支層數之內。
22.確定建筑的抗震等級時,如果地下室頂板不作為上部建筑物的嵌固點,建筑物的高度該如何確定?是從室外地面算起還是從基礎算起?
確定建筑的抗震等級時,建筑物的高度是從室外地面算起。
23.場地采用樁基(包括攪拌樁)不能改變場地的類別。
1.導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設施包括醫院建筑的設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建筑的設計也隨著要求的變化,出現了新的理念與手法,適應建設化醫院的需求。本文試圖通過幾個醫院建筑設計中的的探討,更新傳統醫院建筑設計中的一些觀念,防止設計中走彎路,利于醫院建筑的實施和使用。
2.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
醫院建筑設計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明確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指導建筑設計,著名建筑師章斌歡女士曾說道:新世紀的建筑,無論是整體規劃,還是單體建筑的外部設計或內部功能,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從精神上“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已是無可爭論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設計時要考慮的第一要素。以這樣一個理念,建筑師為醫院設計,正確劃分被服務者(患者),服務者(醫務人員)的空間,創建幽雅,寧靜,富有人情味的醫療環境,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師的職責。
近年來,我國醫院建設有了空前的,新建與改擴建任務不斷增多。但許多新建醫院滿足于一般的功能關系,只注重建筑設計的堂皇與華麗,而忽視了對病人的心理與生理特殊性的考慮。
2.1病房個人領域空間的限定
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遠離外界干擾,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環境,維護個體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間病房的設計中,變化平常布局形式為病人提供明確的個人領域空間,就能更好地滿足病人對私密性的要求。
2.2公共交流空間的創造
病人是社會的人,需要與他人進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溝通。人在患病的情況下,更需要與他人交流,這樣,可以減輕痛苦的困擾,緩解心理壓力,對康復極為有利。
2.3舒適宜人的聲、光、色環境
為住院病人創造安靜的康復環境,除合理進行醫院的總體布局外,還需在病房內有效的運用建筑材料與構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擾。
有些住院病房樓追求立面效果,外墻多開滿玻璃窗,過強的光線對臥床病人會產生不良,因此在爭取良好日照的同時,應防止室內炫光。
病人都是來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環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對單一的“白色‘病房所產生的陌生,緊張等不良心理。
2.4便捷的就醫,流線
病人和家屬心理負擔嚴重,很容易產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緒。復雜的交通路線,迷宮般的醫療建筑為病人和家屬帶來極大的不便,影響病人的康復。清晰明了的就診路線,也消除了醫療人員不必要的來回奔波。
3.建設智能化醫院建筑
建筑智能化是實現醫院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筑智能化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正逐步改變著醫院傳統的管理模式和醫療習慣,也影響了醫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設計要求。
3.1由于綜合布線和電腦技術的,一些綜合性醫院改變了傳統的集中掛號,收費方式,采用分散掛號,收費方式,簡化就診手續,減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門診,掛號大廳的布置方式隨之改變。另外,處方電腦化的實行,縮短了病人取藥的時間,對中西藥房侯藥空間設計也產生了影響。
3.2的一切運行和原理都離不開機,因此,信息中心真正成了醫院的心臟。它的位置選擇,建筑布局,電源保障以及多層次的保護,成為建筑設計必須重視的。
4.嘗試新的醫院格局
一般的醫院由三部分組成,門診、住院部、醫技。門診出于功能的要求,應靠近城市中心,方便,利于病患就近,從速地看病。住院部為住院病人服務,該類病人一般在醫院住一段時間,要求環境優美,病人心情舒暢,最好遠離城市噪聲和廢氣污染。
所以,可以嘗試一種新的醫院格局,當醫院達到一定規模時,可以將門診和住院部分開布置,門診還是布置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地方,而住院部則可建在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地價便宜的郊區,從而利于醫院病人的康復,避免城市中心區地價昂貴,用地局促,無法形成優美的醫療環境的問題。
但門診與住院分離后,將會產生新的矛盾,如醫技設施的重復增加,交通聯系不便,急診手術和會診的困難。所以門診和住院分離需要良好的交通條件,雄厚的基礎等前提條件來支持。但作為一種新格局的嘗試未嘗不可。
5.構筑通暢的交通流線
醫院的交通流線是否通暢,直接關系到醫療行為和就醫流線的便捷和效率。醫院的交通組織,除應符合一般的交通組織原理外,還應符合醫院的醫療流程,并充分考慮到醫院組織模式的可變性,為醫療流程的變化留有余地。
5.1組織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動態交通從主要形式分,可分為車流和人流兩種。細分可將車流分為急救車流、門診車流、出租車流和服務車流。人流可分為醫護、門診、急救和探視。
在一般的醫院中,車流與人流重復交叉,不作分流處理,往往人車混雜,交通環境惡化。并且車流與車流之間、人流與人流之間也難以有效組織,造成人流流線復雜,不能迅速抵達目的地。
靜態交通主要是機動車停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兩種。
外部交通的徹底解決需要做大量的和嘗試,我們可以從幾個考慮:
5.1.1總平面布置中可考慮急診與門診入口分設,單獨留出急診“綠色通道”
5.1.2利用建筑設計中主入口往往設在2層的做法,考慮人車分流,人與車流分別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成立體交叉,立體分流。
5.1.3留出醫護人員單獨出入口,突現醫患分流。
5.1.4充分考慮機動車擁有量的大量增加,結合人車分流,將停車場庫放入地下。
5.2設計流暢的建筑內部交通
在醫院建筑的功能組織中,內部人流交通組織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牽扯到
醫院的醫療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與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著極大的關系。在交通組織中,也要動態得考慮醫院的變化,為新的運行機制留有余地。
創造出良好的建筑就醫環境為病人服務。在設計中,應明確醫護人員完整獨立的工作區域,符合專業學科細分,邊緣學科滲透,功能區域可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最終達到如下目標:目標明確、流線清晰、聯系迅速、醫患分流、各自領域不被穿越,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醫護人員方便使用的醫院診療環境。
具體的設計過程按承載能力和正常使用兩種極限狀態來進行。前者是控制結構在喪失服務能力臨界狀態時的承載能力、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要求荷載效應不利組合的設計值,必須小于或等于結構抗力的設計值。利用荷載安全系數、材料安全系數及工作條件系數來考慮不確定因素作用下的結構總體的安全儲備,是一個半概率的極限狀態設計法。可以認為是對安全性要求的保證。后者控制結構在正常使用狀態時應力、裂縫和變形小于一定的限值,對應于適用性的要求。
暫且不論這些控制方程和計算理論是否完全合理,它們至少從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證了安全性和適用性兩項要求,而對于經濟、美觀的要求則沒有具體的指標進行衡量。當然,在方案設計和評審階段會考慮到經濟和美觀的要求(中小橋梁主要關注經濟性,而大型和特大型橋梁對美觀問題越來越重視);但需要指出的是該階段對經濟性的評估往往是只注重考慮建設成本,而對于后期的養護、維修等的長期綜合成本缺乏考慮,因此這種評估經常是比較片面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斜拉橋的換索問題。由于目前技術水平的限制,斜拉橋拉索的平均使用壽命在20年到30年之間,也就是在其服役期期間至少要進行一次換索,如果考慮到后期換索的巨大投入,那么在跨度1000米以下的橋型競爭中,懸索橋與斜拉橋在經濟性方面的差距將大大減小。
現在,國內的結構設計過程中,有這樣的傾向:設計中考慮強度多而考慮耐久性少;重視強度極限狀態而不重視使用極限狀態,而結構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卻恰恰是使用時的性能表現;重視結構的建造而不重視結構的維護。實際上,目前的橋梁設計中,對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概念受到關注,既沒有明確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沒有進行專門的耐久性設計(從材料、結構措施及設計程序上上保證耐久性,并明確聲明在何種維護和使用條件下,橋梁具有哪種程度的耐久性)。這些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當前工程事故頻發、結構使用性能差、使用壽命短的不良后果;也與國際結構工程界日益重視耐久性、安全性、適用性的趨勢相違背;也不符合結構動態和綜合經濟性(考慮結構建設、使用、維護等整個周期的費用)的要求。
橋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1)施工和管理水平低
國內外多座橋梁的突然破壞與倒塌,已使工程界對橋梁安全性問題倍加關注。一般的看法認為當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蠻施工和管理腐敗所導致。對于短期內發生的諸如突然破壞與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質量沒有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典型的問題包括材料強度不足和施工工藝不合格等;也有個別橋梁存在諸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嚴重的管理問題,更是對橋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損害。
而大量的橋梁在遠沒有達到預期使用壽命時,出現了影響正常使用的病害與劣化;特別是一些橋梁在只使用了幾年、甚至剛建成不久就出現嚴重的耐久性不足的問題,這也與施工質量低下有重要關系,典型的問題有鋼筋保護層不足及目前廣泛存在于施工現場的嚴重的構件開裂問題(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選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搗、養護不當及預應力施加不合理等)。這些施工上的缺陷雖然短期不會對橋梁的正常使用產生明顯的影響,但卻會對結構的長期耐久性產生非常不利的危害。
2)設計理論和結構構造體系不夠完善
在承認施工存在問題的同時,也不可否認,在橋梁設計領域,特別是關于橋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問題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結構設計的首要任務是選擇經濟合理的結構方案,其次是結構分析與構件和連接的設計,并取用規范規定的安全系數或可靠性指標以保證結構的安全性。
許多設計人員往往只滿足于規范對結構強度計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視從結構體系、結構構造、結構材料、結構維護、結構耐久性以及從設計、施工到使用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人為錯誤等方面去加強和保證結構的安全性。有的結構整體性和延性不足,冗余性小;有的計算圖式和受力路線不明確,造成局部受力過大;有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過低、保護層厚度過小、鋼筋直徑過細、構件截面過薄;這些都削弱了結構耐久性,會嚴重影響結構的安全性。不少橋梁、雖然滿足了設計規范的強度要求,僅用了5~10年就因為耐久性出了問題影響結構安全。結構耐久性不足已成為最現實的一個安全問題,設計時要從構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強結構耐久性。
不同的環境和使用條件、不同的設計對象都會對結構體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構造等方面的要求。規范再詳細也不能包羅本應由設計人員解決的各種問題、規范更新得再快也適應不了新認識、新技術、新材料快速發展對結構提出的各種新的要求。因此,合理可靠的結構設計除了滿足規范的要求外,還要求設計人員具有對結構本性的正確認識、豐富的經驗和準確的判斷。
需要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1)應該更加重視結構的耐久性問題
橋梁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一定會受到環境、有害化學物質的侵蝕,并要承受車輛、風、地震、疲勞、超載、人為因素等外來作用,同時橋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會不斷退化,從而導致結構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損傷和劣化。在大跨橋梁領域,國內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橋;雖然迄今為止出現倒塌或嚴重損害的例子很少,但已經有多座橋梁因為拉索的耐久性問題而不得不提前換索,既影響了使用又增大了經濟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這類問題與沒有進行合理的耐久性設計有關,這也促使人們重新認識橋梁的耐久性問題。大量的病害實例也證明,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影響結構耐久性的決定性因素是來自構造上(也即設計上)的缺陷。
國內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重視了對結構耐久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研究大多是從材料和統計分析的角度進行的,對如何從結構和設計的角度及如何以設計和施工人員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來改善橋梁耐久性卻很少有人研究。而且,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偏重于結構計算方法的研究,卻忽視了對總體構造和細節處理方面的關注。結構的耐久性設計與常規的結構設計有著本質的區別,目前需要努力將耐久性的研究從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發展。
國外的橋梁設計有鑒于耐久性不足導致的嚴重損失,近年來十分重視提高結構物的耐久性并將其作為重要的設計原則,統一考慮合理的結構布局和構造細節,強調使結構易于檢查、維修,以保證橋梁的安全使用、盡可能地減少維修費用,取得了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實際上,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都表明,結構耐久性對于橋梁的安全運營和經濟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2)重視對疲勞損傷的研究
橋梁結構所承受的車輛荷載和風荷載都是動荷載,會在結構內產生循環變化的應力,不但會引起結構的振動,還會引起結構的累積疲勞損傷。
由于橋梁所采用的材料并非是均勻和連續的,實際上存在許多微小的缺陷,在循環荷載作用下,這些微缺陷會逐漸發展、合并形成損傷,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觀裂紋。如果宏觀裂紋不得到有效控制,極有可能會引起材料、結構的脆性斷裂。早期疲勞損傷往往不易被檢測到,但其帶來的后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疲勞損傷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鋼橋設計中的核心問題,由鋼結構疲勞引起的鋼材開裂案例較多,亦有不少因疲勞斷裂引起橋梁垮塌的例子。近20年來,疲勞損傷的研究已進入混凝土結構,但對于使用期受腐蝕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動態性能和疲勞性能的研究還需加強。
對疲勞損傷的研究不僅僅指對整個結構而言,事實上橋梁結構常常由于某些關鍵部位的局部疲勞失效而導致整個結構的失效,例如斜拉橋拉索錨固端的疲勞損害。
3)充分重視橋梁的超載問題
汽車超載主要有三種情況: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橋超齡負載運營;其二是橋梁通行的車流量超過原設計;另一種是車輛違規超載。前兩種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設計荷載的變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車輛使用者違法超載營運,后兩種超載現象在我國公路運輸中較為普遍。
橋梁的超載一方面可能引發疲勞問題。超載會使橋梁疲勞應力幅度加大、損傷加劇,甚至會出現一些超載引發的結構破壞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超載造成的橋梁內部損傷不能恢復,將使得橋梁在正常荷載下的工作狀態發生變化,從而可能危害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混凝土橋梁一直被認為具有足夠的耐久性,但在汽車超載作用下,可能發生開裂;裂縫即使在荷載卸除后能夠閉合,但由于混凝土結構內部已經受到損傷,構件的開裂彎距降低、剛度下降;于是在正常使用荷載作用下,本來不該開裂的結構產生裂縫或本來較小的裂縫成為超出規范允許的裂縫或產生較大的變形。這些都會對結構長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除了交管部門要加強管理外,也需要對超載帶來的后果進行研究、分析。
4)積極借鑒國外的經驗和成果
國內橋梁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正常使用性能差(指與設計期望相比,可歸結為適用性能差,包括橋梁的過大振動、線形不平順、接頭跳車、結構開裂和過大的變形等)、耐久性和安全性差(包括使用壽命短、維護費用高、安全事故較頻繁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固然與目前國內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較低有關,但平心而論,既然這種現狀不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那么作為工程設計人員就應該在正視這一問題的前提,充分考慮到現階段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和材料工藝水平,采用適當的安全度、適當的設計方法來保證橋梁使用性能的達到,這才是更為主動和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橋梁存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問題很多與結構體系或使用材料選擇不合理及結構細節處理不當有關。
二、問題設計要出于孩子們的實際需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基礎之上。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和能力,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問題設計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動機,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例如,在講解“年、月、日”時,我考慮到學生對這一內容很熟悉,所以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大家能結合自己的認識體驗,講一講一年有幾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天又有多少小時?”進而引出這節課的內容。由于問題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從自己體驗中很受和學習新知,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數學存在于他們的周圍。數學問題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學中的數學問題如果是從生活實際中提煉出來的,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數學為學生的生活服務。
三、問題設計要注意思維的應用價值
數學問題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增加體驗,讓學生把思維實踐重點放在對數學的觀察、對比、歸納和總結等一般規律上來,最后提供應用規律,提高孩子們的數學能力。例如,在講解“商不變的性質”時,我給學生通過一個故事創設問題情境,一天小猴子媽媽給小猴分香蕉,小猴媽媽對一個小猴說:“給你10個香蕉,平均分給5只小猴子吃。”小猴子聽了連連說:“太少了,不夠吃!”猴子媽媽又說:“好,給你100個香蕉平均分給50只小猴子,如何?”小猴子又問:“能再多給一些嗎?”猴子媽媽很大方地說:“那好吧,給你500個蘿卜平均分給250只小猴子,你該滿意了吧!”小猴子高興地笑了,猴子媽媽也笑了。
班會主題:“向左走,向右走”———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班會活動步驟:1.心理游戲:測一測,看看你的情況符合描述中的幾條。a.經常對著鏡子端詳自己的容貌b.開始注意自己的服飾c.活動場所,有異性陪伴時,心情特別好d.很在意異性同學對你的評價e.關注某位異性同學的學習、活動……設計目的:設計貼近學生心理的小游戲,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心理學意義上的浪漫戀愛期。2.男女生分別進行交流討論:如果戀愛,你希望你的他(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討論后得出了如下結論:a.男生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漂亮,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獨立自強,樂觀向上,有修養,有氣質,不愛慕虛榮……b.女生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品行端正,有責任心,成績優異,有上進心,無不良嗜好,勇敢,幽默……班主任追問:大家覺得自己符合作為他人理想朋友的要求了嗎?學生陷入沉思。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討論并寫出對另一半的要求,讓學生明白自己在高中階段必須不斷努力,不斷進步,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才可能收獲一份美好的愛情。一時沖動下的情感,只能是短暫的快樂。3.配樂詩朗誦:舒婷的《致橡樹》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設計目的:這首詩源于高中語文教材,學生比較熟悉,用詩朗誦的方式傳達指導性答案,使學生產生共鳴:正確面對愛情的態度———同甘共苦,樂于奉獻,勇于負責。4.出謀劃策:幫助戀愛的同學做心理調節。大膽寫出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歸類摘錄學生的字條,如下:a.一定要有遠大的目標,不能整天沉醉于戀愛中不能自拔。b.多與班里其他同學交往,不要贏得一個人而失去整個世界。c.班主任對待戀愛問題的態度比較開明,可以多和他聊一聊,可能會有些收獲吧。……設計目的:通過無記名字條的方式,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效果。5.名人故事、名人語錄:簡述和鄧穎超,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投影展示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兒子的名言:“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著對你愛侶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愛,首先意味著獻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為她締造幸福。”設計目的:空洞的說教總是顯得蒼白無力,用名人故事和名言,可以讓學生更加信服班主任,使班會課更具有說服力。6.班會總結:希望大家能選擇正確的時間,開始自己的戀愛;選擇正確的人,擁有美好的未來。設計目的:用一組格言作為班會的結束,既強調了主題,讓學生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對待戀愛,同時給出希望和祝福,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高中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更加充實。
(二)學生訪談
在進行學生個別訪談的過程中,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我一般在訪談中采取溝通型指導方式。首先,我充分地去了解學生的需求,挖掘他們戀愛背后的東西:是家庭不和諧,導致學生與家長總是對著干開始的戀愛?是學習沒有方法、動力,成績差,沒有成就感,所以用戀愛來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還是在一起互相幫助,真正想在一起的戀愛?其次,對學生進行幫助的過程中要避免單純強調戀愛的危害,尤其是對學習的危害。最后,對于可能出現的外顯行為必須嚴格限制,因為高中生易沖動,對性存在著好奇心,所以明確告知他們不文明、不安全的戀愛行為是不被認可的,同時教會他們如何防止不安全的發生。
二、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增強學生自我教育
現在的高中生大多養尊處優,挫折教育減少。所以,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他們往往不知所措。尋找傾訴對象,緩解壓力,成為高中生戀愛的主要誘因。所以,培養學生獨立意識和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非常重要,適當地在班會課和平時的集體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以幫助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可以獨立自主地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這樣戀愛泛濫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
(二)學校合理規范學生行為
由于高中生戀愛群體日益壯大,僅僅憑借班主任的個別輔導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學校必須勇于承擔責任,肩負起對學生進行戀愛指導的重任。當然,學校不能單純地用校規校紀的方式來禁止學生戀愛,也不能采用停課、記過等粗暴的手段解決高中生戀愛問題。學校應該有專業的心理教師,設立專門的指導機構,讓有類似問題的學生有尋求幫助的途徑。
(三)加強家校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
家校聯系,在學生教育方面應該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目前我所在學校的情況來看,家長和教師的溝通僅限于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有很多家長甚至在開家長會時都以各種借口選擇不出席。這樣,家長和教師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對于學生進行教育時則不能深入和有針對性。有些家長經常以不懂教育、不知道怎樣和孩子進行交流為借口。作為教師,我的辦法是主動地與家長聯系,教授一些簡單的教育常識,讓家長參與到對學生成長,尤其是戀愛成長的教育中來。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常規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施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以及檢驗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育部辦公廳于2004年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這進一步指明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江蘇省高職院校人才水平評估工作中,也將畢業設計(論文)列為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組織了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選,而且對高職畢業論文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面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而別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畢業論文的質量日趨低下,甚至很多高職院校得出取消高職畢業論文。其實,我們需要反思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出應對的措施。結合我執教國際貿易專業以來多年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經歷,試著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偏離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國際貿易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應培養具備一定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涉外實踐應用型人才。而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還是沿襲學科本位下的“學術性”的論文模式,“學科本位”觀根深蒂固。近年來,部分高職教育老師認識到高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并在相關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教育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選題、撰寫要求等方而,仍然采用傳統“學科本位”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這與高職教育以實用性、應用性為目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2.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不合理
通過對我校及周邊四所高職院校近五年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查閱發現,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學術性”影響根深蒂固,近五年四所學校的論文選題中絕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的,平均選題理論研究型占比達到86%;而實踐研究型、調查報告以創業計劃書,這些反應高職教育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方面的選題占比都不過10%,具體見下表1。而且在查閱四所學校國際貿易專業論文時發現,很多選題連年選用,選題固守沒有創新。
3.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方面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大多(83.8%)為擴招后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基本模式與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基本相同,很多論文指導老師當年本科畢業論文或研究生學位論文就是這么東拼西湊“寫”出來的。由此看來,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重學術輕實踐應用是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一種延續。另外,有國際貿易專業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一周兩三門、20多節課的教學任務已使他們難以招架,很少有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和理論研究,對學生論文所涉及的問題知之甚少,其結果必然導致畢業論文指導成了師生間“空對空”的文字和思維游戲。更何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師生比逐漸拉大,教師指導畢業生論文寫作的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外聘指導老師又受資源所限,管理者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讓那些并不具備論文指導能力的青年教師去指導。
4.畢業設計(論文)學生方面存在問題
畢業設計(論文)在絕大部分院校都是放在大三的下學期,即第六學期。而這段時間內學生需要頂崗實習、準備就業。這就使得學生為了實習和找工作,花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就相對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在實習和工作時,與論文指導老師缺少面對面的指導,這都影響最終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與應屆畢業生的交流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與自己的實習內容甚至學校所學關聯性不大;也有學生把這段時間內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視為一種無意義的負擔。
二、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進
1.緊扣培養目標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工作
對于類型和層次不同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應有區別對待,這便是教育界一直推行的“因材施教”。“應用性”人材的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目標,高職國際貿業專業的教學特點決定了,高職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寫成“學科本位”意義上的高質量畢業設計(論文)。因此,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應從:學生崗位實習或社會調查等實踐中遇到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問題著手,以貼近“實用生”和具有高職教育特點的方面來選題。畢業設計(論文)可以是調查報告(綜合性的或專題的)、以頂崗實習單位經營管理分析、創業計劃書的設計等等。
2.合理安排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時間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大都安排在第六學期,由于學生需要進行頂崗實習和找工作,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對畢業設計與論文的寫作與生活中的其他工作安排相沖突。因此,建議將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時間適當前移:從第4學期開始,對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同時指導學生開展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等寫作準備性技能;第5學期指導學生選題(選題可以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實習崗位),并確定寫作進度,并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準備;第六學期學生進行論文的撰寫,并定期與指導老師聯系、商量論文寫作。
3.強化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師資
由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應重“實踐性”輕“理論研究”所以,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懂高職教育理念又具備國際貿易實踐經驗的老師進行。在具體論文指導時可以形成: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企業兼職專業老師為輔的論文指導團隊進行。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185-02
畢業論文(設計)是普通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文)》明確提出:“畢業設計(論文)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論文(設計)對大學生將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生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嘗試從事科學研究,探索新知領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3]。它對大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工作崗位或者順利開展科學研究都有直接影響。一所高校本科教學整體水平如何,畢業論文質量也是一個關鍵評價因素[3]。然而不能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呈現出整體下滑趨勢,甚至出現了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4,5]。在這種形勢下,筆者對長沙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結合材料類專業的特點探索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存在沖突,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順利開展
進入大四第一學期,學生們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或者復習考研上,這使得他們無暇顧及畢業論文(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入最后一學期,未找到工作的學生繼續找工作,部分找到工作的學生被就業單位要求去實習,考研通過初試的學生要繼續準備復試,未通過初試的學生轉而把精力放到找工作上,這就導致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發生沖突,使得畢業論文的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2-6]。
(二)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學生興趣不高
材料類專業實踐性要求高,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能盡快勝任擔負的工作。學生迫切希望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將從事的工作相結合,以便能順利過渡到工作崗位。另外,考研的學生也希望自己的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選擇的讀研方向相結合,為今后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但目前采用的選題方式都是單向方式,即由導師擬題,學生網上選題,學生在擬題上沒有參與權,這就使得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部分畢業論文存在誠信缺失,學術不端現象
近些年來,社會急功近利思想嚴重、誠信意識淡薄,大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出現的學術不端現象也日趨嚴重,主要體現在剽竊抄襲,數據造假,等方面。學術不端現象不僅有違學術精神,還敗壞學習學術風氣,同時扼殺了學術的公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一種很大的傷害[6]。
(四)師生交流不暢,畢業論文過程難于管理
隨著近年來學校提出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專業教師自身的壓力不斷增大,不僅承擔繁重的課堂教學工作,還要開展課題研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務,而指導畢業生數量常在5~8人,一些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難免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選題機制后,部分學生會去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大部分時間在校外,這也造成師生交流不暢。
(五)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片面,客觀性不強
盡管筆者所在學校的畢業論文評定中存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幾個等級,也有相應的評定細則,但存在指標體系不夠全面,重結果輕過程,操作性不強,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被人扭曲,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問題。如論文及格率過高,不及格者幾乎為零;評定老師自由裁量的彈性度太大,出現了許多人情分等。這都影響了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二、提高材料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對策
(一)延伸畢業論文時間,緩解畢業論文與擇業及考研在時間上的沖突
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鼓勵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開展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學生課外科技立項”、“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并制定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材料類專業可以以這些課題和科技活動為依托,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與之相結合,讓學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就進行與畢業論文相關的科學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工作,從而解決大四因考研或擇業導致畢業論文安排時間不充裕的問題。
(二)建立“師生協商擬題”的畢業論文選題機制,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改革僅由導師擬題的單一選題機制,實行“師生協商擬題”機制并行。筆者所在材料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及讀研方向與專業方向基本一致,學生在擬題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就業、讀研的需要與本方向的指導教師進行協商,擬出雙方都滿意的論文題目,再由教師編寫選題審批表提交學院,由學院組織的專家審定小組評審下達。這種方式,由于學生參與了擬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熱情。
(三)引入論文重復率檢測系統,嚴格畢業論文質量出口管理
為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學術誠信氛圍,長沙理工大學自2013年起,對應屆全部本科畢業論文采用“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具體要求為:(1)理工科R(文字重復率)≤30%,文科R≤40%,通過檢測,是否修改由指導教師或學生自定。(2)理工科30%70%,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學院確定三人專家組進行鑒定。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不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按B類處理;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專家組寫出鑒定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校教務處備案,同時取消答辯資格,成績計“不及格”,學生需在一年內重修畢業設計(論文)。
(四)借助互聯網工具,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
以QQ群、微信群等為紐帶,以指導老師為單元,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指導教師和學生不用面對面也能進行順暢交流。師生溝通平臺涉及信息、實驗數據上傳,進度匯報,疑難解答、資料共享、網上評閱、語音或視頻在線群組討論與交流等。指導教師可以基于群記錄對學生論文進度進行考核。
(五)建立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
畢業論文的評價體系涉及選題質量、文獻查閱與綜合能力、論文工作狀況、基礎知識水平、知識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論文寫作水平等一系列指標的考核。它實際上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考核體系,它的建立需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進行。荊寧寧[7]、曹柬[8]提出的基于層次分析法(AHP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根據專業特點進行修正后可用于材料類本科畢業論文的評價。首先將畢業論文每個環節均納入評價,運用設計畢業論文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確定指標權重。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將教師的定性評價(優秀,良好,中,合格)轉化為定量評價(百分制分數),最后運用模糊聚類分析法,按照學校規定的比例,對學生成績進行分等列出。這一方法評價系統、全面、合理、有效、公正、簡便。
三、結語
筆者在長沙理工大學開展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湘教通[2015]291號第150項)時發現,學生在開展畢業論文工作時,可以實實在在地從事科研活動,將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生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延伸畢業論文時間、建立師生雙向擬題與選題機制、引入系統、創建網絡交流平臺、構建模糊綜合評價系統,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的改革創新工作,對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蔣亦華.我國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闡釋與建構[J].現代大學教,2009,(2).
[2]陳貞豐.關于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
[3]柯穎.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對策思考[J].學術論壇,2008,(10).
[4]任森春,李菁楠.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與改革思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
[5]田春生.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4).
本文對材料類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出現的時間沖突、學生興趣不高、學術不端、過程難于管理、評價片面等問題進行深層次探討,提出延伸畢業論文時間、建立師生雙向擬題與選題機制、引入系統、創建網絡交流平臺、構建模糊綜合評價系統等措施,以期解決上述矛盾。這不僅能保障畢業論文順利開展,促進畢業論文質量提高,還可以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畢業論文(設計)是普通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文)》明確提出:“畢業設計(論文)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論文(設計)對大學生將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生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嘗試從事科學研究,探索新知領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3]。它對大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工作崗位或者順利開展科學研究都有直接影響。一所高校本科教學整體水平如何,畢業論文質量也是一個關鍵評價因素[3]。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呈現出整體下滑趨勢,甚至出現了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4,5]。在這種形勢下,筆者對長沙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結合材料類專業的特點探索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存在沖突,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順利開展
進入大四第一學期,學生們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或者復習考研上,這使得他們無暇顧及畢業論文(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入最后一學期,未找到工作的學生繼續找工作,部分找到工作的學生被就業單位要求去實習,考研通過初試的學生要繼續準備復試,未通過初試的學生轉而把精力放到找工作上,這就導致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發生沖突,使得畢業論文的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2-6]。
(二)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學生興趣不高
材料類專業實踐性要求高,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能盡快勝任擔負的工作。學生迫切希望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將從事的工作相結合,以便能順利過渡到工作崗位。另外,考研的學生也希望自己的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選擇的讀研方向相結合,為今后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但目前采用的選題方式都是單向方式,即由導師擬題,學生網上選題,學生在擬題上沒有參與權,這就使得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部分畢業論文存在誠信缺失,學術不端現象
近些年來,社會急功近利思想嚴重、誠信意識淡薄,大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出現的學術不端現象也日趨嚴重,主要體現在剽竊抄襲,數據造假,寫作等方面。學術不端現象不僅有違學術精神,還敗壞學習學術風氣,同時扼殺了學術的公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一種很大的傷害[6]。
(四)師生交流不暢,畢業論文過程難于管理
隨著近年來學校提出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專業教師自身的壓力不斷增大,不僅承擔繁重的課堂教學工作,還要開展課題研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務,而指導畢業生數量常在5~8人,一些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難免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選題機制后,部分學生會去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大部分時間在校外,這也造成師生交流不暢。
(五)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片面,客觀性不強
盡管筆者所在學校的畢業論文評定中存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幾個等級,也有相應的評定細則,但存在指標體系不夠全面,重結果輕過程,操作性不強,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被人扭曲,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問題。如論文及格率過高,不及格者幾乎為零;評定老師自由裁量的彈性度太大,出現了許多人情分等。這都影響了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二、提高材料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對策
(一)延伸畢業論文時間,緩解畢業論文與擇業及考研在時間上的沖突
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鼓勵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開展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學生課外科技立項”、“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并制定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材料類專業可以以這些課題和科技活動為依托,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與之相結合,讓學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就進行與畢業論文相關的科學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工作,從而解決大四因考研或擇業導致畢業論文安排時間不充裕的問題。
(二)建立“師生協商擬題”的畢業論文選題機制,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改革僅由導師擬題的單一選題機制,實行“師生協商擬題”機制并行。筆者所在材料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及讀研方向與專業方向基本一致,學生在擬題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就業、讀研的需要與本方向的指導教師進行協商,擬出雙方都滿意的論文題目,再由教師編寫選題審批表提交學院,由學院組織的專家審定小組評審下達。這種方式,由于學生參與了擬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熱情。
(三)引入論文重復率檢測系統,嚴格畢業論文質量出口管理
為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學術誠信氛圍,長沙理工大學自2013年起,對應屆全部本科畢業論文采用“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具體要求為:(1)理工科R(文字重復率)≤30%,文科R≤40%,通過檢測,是否修改由指導教師或學生自定。(2)理工科30%60%,文科R>70%,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學院確定三人專家組進行鑒定。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不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按B類處理;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專家組寫出鑒定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校教務處備案,同時取消答辯資格,成績計“不及格”,學生需在一年內重修畢業設計(論文)。
(四)借助互聯網工具,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
以QQ群、微信群等為紐帶,以指導老師為單元,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指導教師和學生不用面對面也能進行順暢交流。師生溝通平臺涉及信息、實驗數據上傳,進度匯報,疑難解答、資料共享、網上評閱、語音或視頻在線群組討論與交流等。指導教師可以基于群記錄對學生論文進度進行考核。
(五)建立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
畢業論文的評價體系涉及選題質量、文獻查閱與綜合能力、論文工作狀況、基礎知識水平、知識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論文寫作水平等一系列指標的考核。它實際上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考核體系,它的建立需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進行。荊寧寧[7]、曹柬[8]提出的基于層次分析法(AHP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根據專業特點進行修正后可用于材料類本科畢業論文的評價。首先將畢業論文每個環節均納入評價,運用設計畢業論文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確定指標權重。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將教師的定性評價(優秀,良好,中,合格)轉化為定量評價(百分制分數),最后運用模糊聚類分析法,按照學校規定的比例,對學生成績進行分等列出。這一方法評價系統、全面、合理、有效、公正、簡便。
三、結語
二、問題設計時要留給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意思是:如果學生沒通過思考就有點體會,但是想表達又表達不出來時,則先不去引導他;如果學生沒有通過絞盡腦汁而又想不明白時,則不要去啟發他,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靈活運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方法,留給學生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間,使他們更好地去發現問題、去探索問題、去處理問題,進而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如,在講授蘇教版《赤壁賦》這篇課文時,我有意不講課文中客人吹簫及蘇軾發表感慨和議論方面的內容,而是立即轉入下面段落學習當中。機敏的學生很快就發現這個問題,而且主動發問“:為何客人吹簫那段內容及蘇軾議論的內容老師沒有進行具體的講解呢,他們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也很快地引發了其他學生的參與。我讓他們進行討論后,只歸納了問題的幾種大概性,而沒有給予他們準確的答案,這樣就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下課后查閱許多有關資料來學習。由此可見,運用此種提問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培育他們發現問題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