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3: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愛國主義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國旗是我們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象征,人人都要養成對國旗的崇敬和熱愛,而學校所進行的升旗儀式正是養成這種心理的重要方式。我們學校從1981年就開始進行升旗儀式,并為旗手專門制作了服裝,每周一的升旗義式,學生都身穿校服。實施《國旗法》以后,學校認真組織學習,并依法進行升國旗儀式。愛國不是抽象的,要從愛集體、愛校做起。我們學校有校訓、校徽、校歌。校訓是:求實、創新、勤奮、獻身。我們的校徽是從全校同學設計的37個方案中投票選中的。
我們的校歌是發動全體教師集體創作的。師生們履行校訓,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
善于捕捉激勵愛國熱情的有利時機
時機和效果的統一,是一個教育原則。1985年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屹立在神秘的銀色寶庫一一喬治島上,中國人民為南極勇士們的這一偉大壯舉而振奮不已。學校請來了南極考察隊的黨支部委員給同學們報告英雄們的光輝業績,隨后又舉行了“學習南極精神”?演講會。?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前后,學校圍繞著“我為亞運做貢獻”、“弘揚亞運精神”等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樹立亞運意識,發揮亞運精神,為振興中華而拼搏。
高教育于參規游覽的活動之中
活動是一種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動態教育。我們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到甘肅、青海的名山大川去游覽,或開展夏令營活動,使學生對這些美麗的山川名勝產生一種傾心的愛。學校還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組織他們參觀蘭州科學院、蘭州大學、蘭化公司的生產廠、劉家峽水電站和龍羊峽水電站,讓他們了解祖國科學技術和生產建設的偉大成就。
寓教育于體育之中
體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這幾年我們逐步探索出三條教育途徑。
一是學校對優秀運動員采取鼓勵政策。1986年,我校田徑代表隊主力運動員郎秀花選入國家青年女子壘球隊,又于1987年到美國參加國際比賽。出賽前,校長和體育教師都先后寫信鼓勵她為國爭光,并用她的事跡教育全校學生。二是由體育教研組編寫了《中國現代體育簡史》,作為體育室內課的愛國主義教材。三是從1979年開始,學校每年舉行一次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象征性長跑。如1979年開展了“由蘭州經西寧過唐古拉山口登上世界屋脊一一珠穆朗瑪峰”的象征性長跑,198l年開始“從蘭州到臺灣”的象征性長跑,1985年開始“從蘭州到香港”的象征性長跑,1989年開始從“蘭州到北京亞運村”的象征性長跑,激勵同學們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統一大業貢獻力量。
舉行各種報告會,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
學校以多種形式開展國情教育,陸續舉辦了“中國歷代著名科學家”報告會,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講到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認張衡的地震儀講到李四光的第四紀冰川,從四大發明講到人造通訊衛星上天,教育學生不能數典忘祖。
學校還舉辦了“我國歷史上著名愛國人物和事件”專題講座。“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報告會,“一二,九”報告會,觀看“老山英模報告團報告”錄像等,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開展評論活動,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化遺產學校通過文學藝術的評價活動,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教育。l986年有一段時間,學生中流行歌曲特別盛行。于是,我給全校學生作了一個以談音樂美為主的藝術報告,從《蘇武牧羊》講到《阿里山的姑娘》,從《鮮紅的太陽永不落》講到《十五的月亮》……。我們審定了40首富有愛國主義思想的古今中外的優秀歌曲,錄制成《校園歌聲》專輯。每天在校園播放,并提倡學生學唱。
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忱中學歷史教材中有不少章節的史事記述,我們采用正反歷史人物及其活動的比較和對照方法講述,不僅使學生辨善惡、明愛憎,而且可以激發他們繼承前輩的愛國主義傳統,為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祖國進步獻身的精神。還如初中語文課本中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就是愛國民主志士的宣言書和絕命書。他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的視死如歸的忠誠的愛國之心,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珍寶,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材。
開展軍事訓練,樹立國防觀念
軍事訓練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真刀真槍的刻苦訓練,體驗軍人的生活、軍人的感情和軍人的追求,?從而樹立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的思想感情。我校從1985年夏開始了學生的軍事訓練。軍訓學生與部隊官兵同吃、同注同練,不僅受到了正規的軍事訓練,而且受到了艱苦奮斗的教育,增強了國防觀念和愛國意識。
經常進行形勢教育
我國發展至今所取得的化學成就數不勝數,這些成就在世界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對于這些偉大成就不是很了解,也不了解其中的發展歷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像學生們介紹當今的化學成就對學生的化學學習來說是有必要的,也可以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就拿我國的鋼鐵事業來講,我國的鋼鐵資源十分豐富,鋼鐵行業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鋼鐵產量在世界的地位逐漸上升,增長速度相當迅速,如今我國顯然是鋼鐵大國。這足以體現我國鋼鐵冶煉技術的精湛,在進行這方面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實例比較來突顯我國的鋼鐵制造技術,同時讓學生了解到我國鋼鐵發展的歷史,將其制成短片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和了解更容易受到偉大化學成就的影響,從這些成就不僅可以體現我國這些年的發展,更可以體現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優勢,學生受到感染在影響自己未來理想的同時也燃起了自己對國家的喜愛之情,更加堅定自己的愛國主義信念。[2]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效的在化學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化學這門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要想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化學教學真正的融合起來還要結合這門學科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已經無法滿足化學教學的需要,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應該被運用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愛國主義教學的引用增加了化學課堂教學的難度,但是這也給化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在上述兩點中可以體現愛國主義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這種運用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內容上要符合教材的需要,傳授知識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需要同時進行。除此之外,要采用多樣化的化學教學形式,除了基本的課堂教學之外應該更多的設置實驗課程和課外課程,讓學生能夠有實際的體會,在實踐中掌握化學知識,在實踐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從課本上面學來的知識有限,社會是不斷前進和發展的,學生需要了解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案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相應的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國情和發展情況,引用更多有價值的典型案例,學生知識面的擴寬更易于學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化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在化學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化學課堂會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這樣的課堂更加有效,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改善,讓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更好成熟和完善。
此時,作者先要求學生給畫面自編歌詞,然后反復朗誦,接著給畫面配上《綠葉》的原歌詞,最后制成簡單的MTV讓學生盡情欣賞優美的畫面,傾聽悅耳的歌聲,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深刻理解歌曲的內涵,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在學唱中將歌曲的情緒自然地表現出來,愛國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在高中音樂情境教學中,我們務必選擇與作品內容直接相關的視覺畫面,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場面,也可以是間接的主題聯想畫面。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江南笛王趙松庭的笛子演奏曲《早晨》時,作者采用多媒體展示了令人神往的春曉圖:在一片蔥蒼茂密的樹林里,一縷晨曦透過林隙微露,萬籟俱寂,一兩聲鳥鳴讓人無暇遐思……此時,動聽笛聲悄然響起,“笛子獨奏《早晨》”的流動字幕從左向右慢慢移動,突然,字幕化作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如此的情境導入,學生很快就進入了預設的教學意境之中,使學生產生無限的美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油然而生。
2對學生進行國情和民族歷史教育,培育他們的國家和民族精神
筆者小時候讀書時,課本是這樣宣傳國情的:“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許多能源資源都需要大量進口。現在,也只能這樣教育學生:“我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資源貧乏……”人人要節約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等等。在指導學生寫這方面的作文時,筆者讓他們回憶了初中學過的《羅布泊,消失的仙湖》,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湖,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上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岸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這樣的悲劇,是上個世紀20年代政府將塔里木河改道,以及人們對自然的貪婪和盲目的索取造成的。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由此引導學生,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要認識自然規律,保護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又如,學習《別了,不列顛尼亞》,這篇新聞真實地再現了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時刻。幾個特定場景中著重描述了三次降旗和一次升旗,在香港飄揚了156年的英國米字旗終于降下。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與標志,英國米字旗的降下象征著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結束,五星紅旗的升起則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香港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整整156年5個月零4天!這是一段讓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漫長歷史,回蕩著百年巨變的滄桑感嘆。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英國在香港進行殖民統治的這段歷史是不應該被忘記的。回顧那段屈辱的歷史,令人心寒。1840年以后,1841年1月,英軍以武力強占香港島,2月攻占虎門,5月進犯廣州,1842年,英國進一步擴大戰爭,先后攻占東南沿海五個港口。同年8月29日,迫使清政府簽訂《》,此時香港作為全島的名稱被正式確定下來。1856年簽訂《中英》和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后,香港又進而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這樣,英國就完全地占領了香港地區。清政府腐敗無能,被英國的炮艦打開國門,接著西方列強也都隨之而來,搶吃中國這塊肥肉,從此,中國開始漫長的屈辱歲月。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避免悲劇重演,發奮學習,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而奮斗!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強烈的愛國情感。
3教育學生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維護世界和平,增強他們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新觀念
維護世界和平,是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教育學生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學習,也是當代青年學生教育的重要任務。學習美國記者羅森塔爾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他們的鐵證,德國法西斯在奧斯維辛建造殺人魔窟,殘酷殺害400萬無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憤慨,這在當時也是新聞,而且是重大的新聞。但13年后,當《紐約時報》記者羅森塔爾到奧斯維辛集中營采訪時,昔日德國法西斯鐵蹄下的大屠場已沒有什么重要事情發生,有的只是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陽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奧斯維辛似乎沒有什么新聞發生。現在70多年過去了,奧斯維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沒有什么新聞,但那默不作聲的毒氣室、焚尸爐、窒息室、女囚絕育室在警示著人們:為了明媚的陽光、兒童快樂的嬉鬧,不再讓人毛骨悚然,請不要忘記歷史!同樣,70多年過去了,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的細菌實驗室也在靜靜地躺著,河北盧溝橋上的獅子仍然蜷伏著,紀念碑前每天都會迎來許許多多的參觀者,在那里,也沒有什么新聞。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時時都向我們發出吶喊:以史為鑒,建設我強盛之中華!我們要為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而努力!
乾陵的山下曾經被八國聯軍洗劫過,他們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也毀壞了,其中六十一藩臣像和守陵的甕仲投向很多都被損毀,只有極個別的幸運兒保存下來。我們看到都十分的痛心,轉念想想,我們的文物我們有些自己國民都不懂得愛護,更何況是那些強盜般的掠奪者呢?我們應該自己首先做好保護文物的工作,自覺律己,那樣才能夠來管治他人。
乾陵市女皇帝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的墓穴,使我唯一沒被發現但是沒有被盜的墓穴,至今沒有被開發。原因有兩個,首先,我國的科技并不夠發達,在給墓穴通風痛氧前沒有很好的防腐措施,不能隨意開發,防止墓穴遭到無畏的破壞;其次,我國的經濟也不算發達,開發乾陵需要投入大量的資產,我們要爭取少投入,多受益,質量高,這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乾陵沒有被盜取的原因。日本曾經愿意投資我國幫助開發乾陵,條件是乾陵開發后日本國獲得收益的百分之六十。民族自尊心強烈的中國自民又怎能同意這種有辱國體的要求呢?這是日本人的一個不可能達成夢想而已,但獨立開發乾陵并不是中國人一個不可達成的夢想,這一天早晚都回來到,我們有強烈的愛國精神為動力,億萬人民為基礎,即使不依靠他國,也能夠達成。盡管乾陵現在還是一座山,但是他總會在我們國民的努力下成為舉世矚目的歷史遺產。郭沫若先生對總理說過,如果乾陵被開發,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世界的第九大奇跡,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在幾天的參觀過程中,兵馬俑博物館是我們最流連忘返的地方。首先,我們在博物館外定時紀錄的客流量,發現博物館的國外參觀者竟達到百分十六十左右,也就是說,加上工作人員及其他營業分子,兵馬俑博物館的外來參觀者幾乎和中國參觀者人數相當,這是相當值得重視的。因為,在國外參過著多的地方,更囊體現出我國的國體,人口素質等一些實際客觀情況,對兵馬俑更是要嚴格保護,對游客進行嚴格的監督,控制。對景區內的不文明現象也要勸阻制止甚至于懲罰。在景區內,我們發現地上是不是有些煙頭,廢紙屑,膠卷外殼或是吃過喝過的食品包裝袋。我們也針對一個垃圾箱進行了觀測,外國游客多數都把垃圾丟在垃圾箱內,但中國游客由少數人就隨手丟掉,我們認為這是極度破壞博物館乃至于國家整體形象的。應當有專人制止或是有相應的懲罰手段。兵馬俑參觀大廳的監管還是很嚴格的,但是仍有不足,例如,標志牌上有寫可以拍照,但是不能使用閃光燈幾三腳架,但是館內仍是燈光不斷,經過我們的定時觀測,我們發現,違規的國外參觀者人數較多,標志牌上也有英文標注,但是遵守的人卻不多,我們認為隨團的導游有義務提示自己的團圓,嚴格遵守管內規定,這樣即使是看不懂標志的外國參觀者也能夠管制自己的行為,不作出對文物有所危害的事情。在出館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出售兵馬俑的小商販,唯獨在國外參觀者的前面,兜售兵馬俑,盡管別人不肯買,他們仍然不依不饒,喋喋不休。這是十分沒有禮貌的行為,遇到的有損,與我們國家的尊嚴有損。所以兵馬俑的管理部門應該嚴格控制小商販隨意兜售的行為,對他們加以遏制,嚴禁他們入館售物。
兵馬俑是世界奇跡之一,是陜西省珍貴的文化遺產,距今兩千年有余,用雄偉壯觀,驚世駭俗來形容也不為過分。整個兵馬俑博物館內,沒有兩個兵馬俑是相同的,不論是姿態,表情,舉止,神態。。。都各不相似,各具特色。每個物品都活靈活現,照在照片中,不認真看,真似一位活人樹立其中,惟妙惟肖,繪聲繪色。秦朝有著驚人的先進軍事科技,不論在做功又或是材料上都有至今仍未接觸的謎團,兵馬俑是我們研究的對象,是重要的歷史材料。保護它是我們愛國精神的體現,更是我們中華自民的義務。
華清宮是后來加建的建筑物,但是唐朝的浴池卻仍然完整的保留著,我們看著它們,想象著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歷史故事,既有民間特色,也充斥的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華清宮開發的相當完備,管理好,只是游人過于繁多,我們人多,過多的客流量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限制客流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不要大聲喧嘩,過于擁擠,防止文物受到損害。
我們每參觀一個景點,都會留下我們針對與該景點設計的有關意見,在我們積極的努力下,有關單位也給予了肯定,并給我們蓋了章,是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了匯報和收獲。在兵馬俑的時候,即使是冒著高溫,頂著太陽,來來回回來的觀察,拍攝,再去提供意見,索要有關公章,也沒有一個人喊累,說不愿意。當然,別人并不會隨隨便便就相信我們給我們蓋章,但是我們可以一趟又一趟的跑,一次找不到管理人員就去找第二次,沒有上班就等到上班,下班了就再去找別人,給別人借是我們活動的意義,內容,就是這樣不斷的努力,我們成功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給予我們提供的意見很高的評價及重視。我們很開心,僅是很辛苦,也是值得的。
一、理解詩詞意蘊,體會古人的愛國情懷
在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很多充滿了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字里行間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意。他們那偉大的愛國情懷,天地可鑒,為后人所敬仰,他們那朗朗上口的愛國詩篇,令后人百讀不厭,他們那鏗鏘有力的字句,讓后人為之感動。
陸游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勤學不息,有著愛國的赤子之心,寫下不少愛國詩作,他的詩歌既熱情奔放,又深沉悲愴。其中《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人的愛國憂國情懷使他夜不能寐,在夢境中也常常幻想著為國報效殺敵,縱橫戰場,這種情緒一直伴隨詩人直到彌留之際,《示兒》堪稱陸游的絕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臨終之前還念念不忘被霸占的中原,熱切地期盼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執著、深沉、熱烈!這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以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后做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升華自己的情操,培養一顆愛國的心
隨著歷史新課標的實施,在如何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個問題上,有許多歷史教師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這些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都是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師自身素質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歷史教師應當在提高自身素質上下功夫,認真做好四項工作,才能更好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才能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
一、歷史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加強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新課標明確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增強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民族自豪感”。作為愛國主義的教育者,歷史教師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和養成。
在當今社會,有部分教師,在談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時,總是產生悲觀情緒。而談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則大談其如何之好,總以為外國的月亮更圓。對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常常視而不見,崇洋媚外的思想特別嚴重。因此,對于中學歷史教學的主旋律——愛國主義教育來講,歷史教師就更應該要加強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歷史教師只有認識到加強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認識到愛國就是對自己祖國的忠誠和熱愛,認識到怎樣才是愛國、愛人民。才能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在歷史教學用高尚的人生追求影響教育中學生。所以說歷史教師有意識的抓好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抓好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和保證。這既是歷史學科的基本任務所決定了的,也是歷史教師自身應當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
二、歷史教師應當挖掘新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進行剖析,激發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歷史教學大綱明確提出“要在教學中充分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在這一點上發揮其他學科所不具有的優勢”。這證明了宣傳愛國主義精神是歷史教學中應遵循的主要原則。由于歷史學科自身有其理論的科學性、史料的真實性和內容的客觀性等特點。在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領域中有著“真實、感人、可信”的先天優勢。可以通過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滋潤和升華,因此,充分利用歷史教材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每個歷史教師的責任。
在歷史教材中,不論是古代,還是近代,從古至今都充滿著愛國主義的人物和事件。這也為歷史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精神財富。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前,必須挖掘歷史新教材,以歷史新教材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教育素材為基礎,抓住“中華民族創造的豐富文化、優秀傳統道德以及文明成果和對人類做出的重大貢獻”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心,通過對教育素材的剖析感染中學生,激發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歷史教師應當兼顧學生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的“按需施教”,培養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由于受個人的素質和所受教育的影響不同,以及學生自身主觀努力程度等諸方面的限制,使處在同一年齡階段中的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表現出不同的差異性。故不能要求所有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情感性表現得“整齊劃一”。歷史教師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應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對教學活動進行統籌安排,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
愛國主義教育還要有針對性的“按需施教”。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還不高,用抽象乏味、空洞說教式的教育是沒有良好效果的。對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從中學生的年齡、心理出發,因地制宜、多角度采用貼近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認識規律,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多樣地教學方法,從近入手,把和學生相關、密切的、能夠影響他們的因素抓住,有針對性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用具體、直觀、形象、生動的事例來教育他們,使他們易于理解和接受,從小就培養出一種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
四、歷史教師應當有意識、有目的的與政治、語文、地理學科進行教學配合,形成教學合力,把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升華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愛國主義教育歷來就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歷史教師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不能脫離學校這個整體來單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學生所學科目中除了歷史學科外,與愛國主義關系密切的學科就有語文、地理、政治三門學科,這三門學科在其教材的教學內容中都有著豐富的中國近代史和國情教育的內容,都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只不過各個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教學側重點不同。
歷史學科是講授史實,以史立論,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語文學科是以文載道,以情感人,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政治學科是運用唯物辯證法,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著重進行基本觀點的教育,教育中學生如何做人,怎樣才算是愛國。地理學科是著重圍繞人地關系逐步展開,利用教材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結合人地關系,在學生觀念中樹立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人口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因此,歷史教師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要有意識、有目的的與政治、語文、地理學科進行教學配合,多角度對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愛國主義教育,最終形成愛國主義教育的合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引導,認識到要踐行愛國主義,就得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激發中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把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升華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德育工作中弘揚民族精神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要能夠做到一個主題就是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2]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做到讓每面墻都能夠起到教育作用,通過在學校設置愛國名人雕像,并進行名人名言的熏陶,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設溫馨、和諧的教育氛圍,以此構建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促進學生德育發展。只有在主題指導下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才能夠保證方向的正確性。在德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三觀指導下進行生活、學習,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德育教育方式多樣化
德育工作要放在重要位置,為此,在德育工作開展中要摒棄傳統重視成績忽略德育的教育模式,要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需要自己和教師一塊進行工作。而是要能夠將德育工作從課內轉向可以進行德育教育,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愛國主義教育、中華美德教育等德育內容。要能夠應用新課程教育理念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將德育內容滲透好各個文化課的教學中,發揮文化課教學中內涵的人文育人作用。通過教學內容,將教材中的先進人物給學生進行講解,以便更好的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良好情感,讓學生在學習到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能夠滲透學生德育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德育素養。要注重在各個活動中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通過每周升旗活動,以及國旗下的演講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此外,還可以通過清明節掃墓讓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情感教育。還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感恩報告活動。還可以通過競賽的形式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更好的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3]
三、注重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更好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形成
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閱讀教材的內容都富有思想性,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金色的種子。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在學生心田撒下閃爍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種子。從“文以載道”的關系來說,“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內容,而愛國主義教育,則是“道”的重要部分。因為祖國語言反映了我們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歷史,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不少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就開展得有聲有色。美國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有老師給他們講授星條旗的意義,美國人民自由浪漫,但愛國主義卻深入人心,成為國家團結的強有力的紐帶。美國綠卡的背面寫著一行字,大意是:當你遇到痛苦、挫折的時候,請你不要灰心喪氣,請你要充滿希望,因為在你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美利堅共和國。
意大利更是把意大利詩人但丁這位文學巨匠和詩圣尊為統一意大利語言和道德規范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者。政府把但丁的《神曲》規定為各類中學的必修課,將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當代社會變革激烈,知識爆炸,青年學生思想活躍,心理活動異常豐富,他們中的一些人出現精神信仰危機,表現出狂熱或頹廢的精神狀況,過度偏激,自以為是。我認為,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中學語文教學中,對促進青年學生的思想進步,心理健康不失為一條有力的途徑。
時下我們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怎樣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呢?筆者作了以下幾點簡單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教材已有文本材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語文教學肩負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任,它為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提供了文化平臺。引導學生了解中國五千年綿延不絕的文化,將極大地提高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從而極大地激發起真正的愛國熱情。
如學習《過零丁洋》這篇課文,當同學們了解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國破家亡的境地下發出“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慨,喊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感人肺腑的話語,無不為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氣節所震撼。浩然正氣激蕩著同學們的心靈。
如學習《出師表》一課,了解諸葛亮“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這種心理活動的定勢,就是要匡扶漢室,實現漢室的一統天下,所以才有他六出祁山,伐魏的堅定不移的行動,至最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們既要認識到他忠君思想的局限,又要學習他鞠躬盡瘁的精神。
如學習徐宏祖的《游黃山記》,作者寫游山的艱險,也表現了不畏艱難,知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瑣憶》這篇課文使我們在學習魯迅先生精神品格的同時,自覺地加強自身的修養。《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無不起到對學生進行教育,啟發他們砥礪品格的作用。《雨中登泰山》中贊美祖國好山好水的傾向十分鮮明,我們可以用作者極盡筆墨描繪的由山崗煙云、飛泉瀑布、古祠翠柏所構成的奇偉景觀去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和悠久文化傳統的情感。……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讀后都能激發起學生們的一腔愛國熱情,興起一種立志報國的宏愿,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愛國主義文學的教育作用和鼓舞作用。
二、挖掘、拓展教材文本材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凡反映愛國主義思想內容的作品,其作者必然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如文天祥、魯迅、茅盾、朱自清、聞一多等。在講解課文之外,我們可以深入挖掘文學史有關內容并進行講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了解賞析古典詩歌的“知人論世”,認識“人品”與“作品”的聯系。
講到魯迅先生的作品時,我們可以先講先生為什么要棄醫從文,因為這里飽含著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此來感染學生,讓同學們明白了“做人”與“做事”的關系。有時,圍繞作品我們還可以講一些影響大、成就高、愛國愛黨的作家的歷程及事件,讓他們的愛國精神影響學生,從而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學習的《沁園春?長沙》時,可以挖掘當時的革命形勢有關材料進行介紹。
如學習必修二讀本中流沙河的詩《就是那一只蟋蟀》,我們就可以聯系時事中的“”,引導學生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制造“兩個中國”或“”的圖謀必將受到中國政府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祖國和平統一的歷史進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將來,臺灣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還可以聯系“”分子破壞祖國安定團結以及阻撓奧運火炬傳遞的罪惡行徑和某些團體的險惡用心,教師應當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是非能力,堅定自己的立場,引導學生樹立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信念。甚至在評講試卷的時候也能拓展開來,如評講文言文閱讀題,其中涉及唐朝突厥國的史實時,可以聯系新疆烏魯木齊的“7.5”暴力事件,引導學生對分裂祖國的行為進行批判,讓學生更深刻了解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重要意義。
三、在寫作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文品”就是“人品”。“文如其人”。要寫出上乘之作,就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不難想象,一個絲毫不愛自己祖國的人,不可能高歌《祖國啊,母親》。因此,我們在寫作教學時,有意識地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讓學生懂得“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議論文寫作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社會的熱點,就某件重大時事寫出自己的見解看法,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記敘文的訓練可以通過《我愛故鄉》、《故鄉變了》等習作的訓練,讓學生了解社會,增強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使命感,使校內教育不斷向校外延伸,從而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利用傳統節日、特殊紀念日結合語文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近幾年,外國的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成為學生關注的對象。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卻被孩子們看輕甚至漠視,不少孩子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不知道中國年的內涵,不知道中秋節和重陽節的意義。我們語文課堂在這些特殊的日子里,也要特殊一點。比如說端午節,我們課堂上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屈原的事跡,再次感受一下屈原這位偉大詩人的愛國主義思想。語文課上完全可以一起朗讀一下屈原的詩作。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真實記錄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了解祖國燦爛文明、激發人們愛國情感、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平臺,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隨著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的價值觀念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只有努力增強積極因素的作用,才能促進基地場館營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最終實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效益,實現其德育功能和存在價值。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學生德育心理環境建設及發展現狀
德育心理環境就是指對學生的心理發揮著實際影響的生活環境。它包括對人產生影響的一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事、物。[1]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一種教育機構,可以通過組織設計,充分利用社會外部環境中的積極因素,控制各種消極因素,建成某種局部的氛圍,建設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教育氣氛。而建設愛國主義德育心理環境的意義也在于此。
通過建國后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發展,應該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德育心理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共建、志愿者隊伍建設、青少年社會實踐考核等工作有序開展并取得較好成效;另一方面,除了國家相關制度的制約外,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學生德育心理環境建設方面自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很多紀念館還未認識到志愿者的作用或者未付諸行動,有的甚至忽視了對外宣傳工作,這使得學生對教育基地的了解甚少,導致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學生之間無形設置了一個屏障,德育心理環境建設更是無從談起。
目前,很多文博場館先后免費開放,提高了博物館的社會貢獻率,并且借此機會推動了博物館的自身改革。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學生德育心理環境建設將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環境主要構成及其作用
德育心理環境的要素及其影響因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開展青少年教育的校外場所,其環境狀況對教育效果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環境主要構成
德育心理環境的結構是極其復雜的,影響學生心理的各種環境要素包括學校校園環境、社會經濟政治條件、家庭環境、社區環境、民族文化傳統、區域性風俗習慣等。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心理環境的構成來看,以下三方面特別重要:
1.社會的政治、經濟運行方式是影響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環境的關鍵因素。社會制度的運行方式體現在政治、經濟的運行方式中,而政治、經濟的運行方式又必然決定教育基地的運行方式。可見,社會的政治、經濟運行方式對教育基地心理環境的發展方向和水平具有重大調節、支配作用。
2.民族文化傳統、地域性的風俗習慣是教育基地德育的隱形心理環境。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模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學生很容易受到這種社會心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各教育基地管理者對此必須給予認同和重視。
3.人際關系、生活方式等是教育基地德育的顯性心理環境。人際環境對人的心理狀態有巨大的影響和決定作用。與參觀的學生關系不融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同樣,同學之間關系不協調,也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參觀學習情緒。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健全人的性格,而且也能充實和改善人們心理環境的結構。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很可能使人們意志消沉、生活腐化墮落、道德水準下降。
這些德育心理環境構成因素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成長有著很多影響,有的甚至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環境的作用
對于青少年來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環境有以下幾個主要作用:
1.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受教育者對現實德育心理環境所作出的反映與其原來的思想和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是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內在動力,而如何調解、解決此矛盾則是受教育者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
2.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可以增強青少年學生學習的活力。環境的好壞,密切關系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個不好的環境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情緒。人的需要是產生動力的源泉,需要引起動機,動機產生行動,行動指向目標,而目標實現之后又會產生新的需要。青少年學生只有在適宜的德育心理環境中,內在需要才會產生并轉化為實際的動力。
3.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還是影響青少年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的努力和環境的熏陶。如果教育基地展陳等氛圍文化品位格調高尚,青少年學生就會有比較多的時間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去,并通過這些活動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學生在其中耳濡目染,他們的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和思想品德不知不覺地在提高。
三、加強青少年學生德育心理環境建設的措施
隨著我國愛國主義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面對德育心理環境構成的復雜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何準確把握影響青少年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呢?就目前青少年德育心理環境的要素及影響因子來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想要建設好一個較為完善的德育心理環境應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基地的硬件與軟件建設,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氛圍。一方面,圍繞核心業務及時改善升級硬件設施以及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加強管理,提高教育基地自身軟實力。只有把自身“硬件”與“軟件”兩手都抓,兩手都硬,才能確保基地的健康發展,良好的心理環境氛圍的營造才有所保證。
2.聯合相關教育機構,在教育基地開展部分德育課程的教學。教育機構相關行政措施的出臺,有助于促進德育工作以豐富的形式開展起來,進而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參與度,為德育心理環境的建設營造活躍而健康的氛圍,為德育工作的創新提供政策保障。目前,有的城市已將德育課和歷史課的一部分轉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上,有的地方的教育部門正制定德育教育綱要,使學校與教育基地共同嘗試新型的教學方式,以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3.豐富教育的形式,為青少年德育心理環境建設不斷注入活力。一方面,應豐富文博場所社會教育形式。積極拓展青少年社會教育的方式方法,主動“走出去”,舉辦具有針對性強、題材廣泛的臨時展覽。另一方面,展覽的內容應增強互動性,打破過去“為教育而教育”的傳統教育方法,讓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參與其中,變單一說教為寓教于樂。
4.加強宣傳工作力度,積極探索有效實現社會效益的新方法。文博場館免費并不等于脫離市場,至少目前許多非高級別的文博場館離不開市場。免費開放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對于規模較小、館陳較落后、地理位置較偏的教育基地,人氣不旺甚至冷清的問題較難解決,再好的環境對于青少年德育工作來說就是一種資源浪費,辦館的目的無法實現。因此,加大宣傳、努力促成社會團體尤其是學生團體的參觀,對于實現社會效益和辦館宗旨意義重大。否則,青少年德育心理環境的建設無從談起。
5.建立完善青少年學生社會實踐考核制度。一個時期以來,有些學校參觀過教育基地后,垃圾遍地。在參觀的過程中,大聲喧嘩、嬉鬧的現象時有發生。教育基地與校方應該共同建立青少年學生社會實踐考核制度,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幫助青少年建立積極的態度定勢。所謂定勢是由于先前的影響而造成的比較固定而往往不易意識到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它使人以比較固定的方式去進行認知或作出行為反應。[2]態度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對事物的預料與評價,從而影響著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及接受的質量。以考核的方式制約不良現象的發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環境,有助于消除消極的態度定勢,建立積極的態度定勢。
6.加強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志愿者是每個公民感受社會責任、回報社會的有效渠道之一,也是營造良好德育心理環境的重要途徑。作為志愿者隊伍的主要組織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積極配合各團市委志愿者協會建立志愿者組織并具體負責志愿者招募及管理工作。
21世紀,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多是生活條件優越的獨生子女,他們頭腦靈活、思想活躍,理想化的教育要求與社會現實強烈反差使得傳統的憶苦思甜說教已沒有實效。新形勢要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進行德育思想工作時必須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積極營造健康德育心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青少年德育教育,才能實現教育基地社會效益最大化和社會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