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3: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際營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顯著,國際營銷活動日漸頻繁。為了開拓國際市場,各個國家競相推銷自己的產品,其中一個重要的促銷手段就是利用廣告將本國的商品和廠商的聲譽向國際推廣。在中國,伴隨市場經濟制度不斷發展與完善,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營銷活動日益增多,國際廣告事業蓬勃發展。國際廣告是跨國界、跨文化的商品營銷宣傳形式,它面臨的不單是語言的轉換問題,更是語言、傳統習慣、法規、教育、自然環境、宗教、經濟狀況等差異問題。廣告譯文能否在譯語語言文化環境中達到促銷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文能否被廣大受眾理解、認可、接受。為了使廣告翻譯既符合廣告語言的特點,準確達意,靈活創新,簡潔明了,達到廣告原文的效果;又自然忠實準確地傳遞原文化信息,符合國情,讓顧客樂于接受該產品的信息,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國際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中的廣告語的翻譯技巧,以便更好地宣傳推銷商品。
二、國際營銷廣告中的文化差異
(一)中西方文化心理上的差異
由于地域和歷史等原因,每個民族都形成了深植于本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這些心理特征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因此,要想讓廣告譯文在譯入語社會流傳開來,首先就要使廣告譯文符合譯入語受眾的文化心理。
國際營銷中不乏此類成功的譯例。比如美國的Revlon(露華濃),一看譯名便會聯想起唐代詩人李白描寫楊貴妃花容月貌的名詩句“云想衣裳花想容,香風佛欖露華濃”。從而引發讀者對該產品的美好聯想。該譯名引經據典,充滿了漢民族文化色彩,譯作女用化妝品,非常合適。又如“Carrefour”和“Cocacola”分別為“家樂福”和“可口可樂”,滿足了中國人“平安是福”和“求吉求利”的心理。也有些廣告商標的翻譯由于沒有顧及到譯入語讀者的文化心理,從而引起了譯入語消費者的不好聯想,使得產品銷路不暢。如法國某公司在向中國推銷男用香水時,將其香水命名為“鴉片”,本意想用“鴉片”一詞突出其產品的魅力,希望中國男生使用這這種香水像吸鴉片一樣上癮。結果可想而知,產品上市后,即遭到中國消費者的猛烈抨擊,并因其違反中國商標法而被禁止出售。這是因為該公司不了解中國對“鴉片”的憎恨心理,無意中挫傷了我國民眾的民族自尊心。
(二)西方價值觀的差異
東西方之價值觀念差異最主要表現在西方社會崇尚個人主義,而東方強調集體主義。由于國內消費者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從眾心理、對自上而下的絕對權威的迷信,導致國內很多廣告出現“×××,用了都說好”,“我們都喝×××,今天你喝了沒有”,“部優”、“省優”,“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產品”等等。而英美等國家價值觀中人們追求的是獨立,是特立獨行的個性,是與眾不同(我為什么要與大家相同?)。他們的廣告不會引導和鼓吹從眾,更不會迷信和盲從所謂的權威,其廣告詞體現在文化方面更多的是“個性(individual/in2dividuality)”、“獨立(independent/independence)”、“隱私(private/privacy)”。因此,由于文化的不同,國內的有些廣告如果直譯成英語等外語,就使英語國家的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在對外進行廣告宣傳時,要區分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盡量少用“大家都說好”、“昔日宮廷×,今日×××”等廣告詞,不要把虛假的東西當事實宣傳。
(三)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思維方式對文本內容的編排有著很大的影響,它影響著人們在說話和行文時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以一則漢語廣告為例:高檔裝修——中檔價值——星級服務——大眾消費——4000平方米大店氣宇非凡,各系列菜一應俱全,正餐、大餐、小吃任君品嘗——豪華包間、雅間、大廳由你選擇——品嘗陶然風味,俯瞰山峽風情。這則廣告的創作意圖是宣揚陶然居餐飲店,但廣告詩的開頭只是介紹具體情況,而未點出主題,只到最后點名廣告的要點,充分體現了中國人螺旋式的思維方式。然而,英語廣告受西方人直線式思維方式的影響,在內容的編排上往往采用更直截了當、一目了然的方法。如:
“Givehimadiamond,thegifthe’llneverforget.Mendiamondringsandmendiamondweddingbindsinboldandmasculinedesigns.Pricedfrom$500to$2,000Adiamondisforever.Themandiamond.Whenawomenlovesaman.”—“送他一枚戒指,他永不忘。大氣而粗獷的男人戒指和婚戒。定價500到2000元。一顆戒指永恒遠。女人若愛男人,送他戒指。”因此在廣告翻譯過程中,可以根據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采用保留、替代、刪減的方法對有關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增強廣告對不同受眾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四)東西方社會習俗的差異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也就是說它是使用這一語言的社會成員的生活經驗和風俗習慣的產物。東西民族社會習俗的差異必定會在其各自的語言表達中體現出來。韓國有一手機品牌叫“Dragon”,這種手機在中國銷售當然受歡迎,因為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神圣、帝王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眼里,Dragon卻是罪惡的象征。想必這一手機在西方國家的銷售要受阻了。再如,我國的“玉兔”商標并不譯成“JadeRab-bit”,而是譯作“MoonRabbit”。這是因為玉兔是我國神話中陪伴吳剛生活在月宮桂花樹下的兔子,所以它又成為月的代稱。“MoonRabbit”這一譯名既體現了我國的古老文化,又避免了誤解,使人不會誤認為是玉做的兔子。
(五)東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
由于東西方社會制度不同,一些反映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詞語,對不熟悉中國國情的西方人也會造成信息傳遞障礙。比如:我們提倡“五講、四美、三熱愛”,最初曾譯為“fivestress,fourbeautiesandthreelovers“曾使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人理解為“四個美人和三個情人”。修改后的譯文為了“fivestress,fourpointsofbeautyandthreeaspectsoflove.”廣告翻譯中還應該避免使用政治上有特別含義,易引起誤解的商品名稱。如:“大鵬”卷筆刀的英譯名”ROCsharpeners”大鵬是大漢民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最大的鳥,有“鵬程萬里”,“鯤鵬展翅”之說,具有志存高遠,前途無量的褒義。但ROC三個大寫字母也是常用新聞詞語中“中華民國”的英語縮寫,勢必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聯想,既不利于創立出口商品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維護國家的尊嚴。
三.國際營銷廣告語的翻譯技巧
(一)直譯法
直譯是最古老的翻譯方法,并在廣告翻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廣告語大部分是陳述性的,它給我們的印象是簡潔、不做作,而這正是直譯追求的意境。直譯要求譯文和原文的形式、結構盡量一致,從而在有效表達原文意義的同時,反映原文的風格。例如:“典雅大方(elegantandgraceful)”,“暢銷全球(sellwellovertheworld)”,“汰漬到,污垢逃(Tide’sin,dirt’soff)”;“Doubledelicious,Doubleyourpleasure(雙份美味,雙份愉悅)”,“Coca-Colaisit(還是可口可樂好)”,“MyParisisinaperfume(巴黎恰在香水中)”.再如“Kissyourcoughsgoodbye(一種新型感冒藥的廣告)被譯為“一吻去感冒”,簡潔形象地概括了藥的作用,語言生動形象,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讀幾遍。
(二)音譯法
在商品品名的翻譯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不少品名在目的語里找不到對應的詞匯來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都是采用音譯的翻譯方法來處理的。如:PierreCardin(皮爾·卡丹),Kodak(柯達彩色膠卷),Philips(飛利浦電器),青島啤酒Tsingdaobeer等,這些品牌都采用音譯。漢語屬于表意文字,它不能直接表示音位,所以,我國有不少產品的品名都是采用漢語拼音的方法為漢字注音的,主要用來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或音譯人名、地名等等。在翻譯時也要顧及到廣告語言中詞匯的情感意義,其交際價值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擴大一個詞的愉悅聯想。比如;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命名的“丁家宜”精華護膚霜系列產品的品名原來是用漢語拼音“Dingjiayi”來表達的,但不如現在改用“Tjoy”的好。因為”Tjoy”不僅在語音上是“丁家宜”的諧音,而且其含義還可以引發人們產生愉快的聯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T可以令人想起服裝展示中的T型舞臺和模特兒的靚麗身影,而且joy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愉悅的詞匯。
(三)音意兼譯的翻譯法
音意兼譯法是指將一個詞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音譯,另一部分則意譯。例如:
Applepie蘋果派
其中“蘋果”為意譯,“派”則是音譯。此類譯法還有,
茅臺王子酒MoutaiPrince
金利來Goldlion
香港的曾憲梓先生創業初期的領帶品牌為“金獅”牌,故譯為Goldlion。但因“獅”與“死”諧音,有“不吉利”之意而影響銷售。后由Goldlion而改名“金利來”,其中的“金”者“利”也,“金利”為意義的重疊,“來”則從lion的發音而來。音意兼譯法的另一種形式是:在整個詞音譯之后,再加上一個表示類義的語素。如:pizza比薩餅。“比薩”為音譯,再加上一個“餅”字,便使其含義更加明確化了。又如,Hamburg漢堡包,Budweiser百威啤酒。
(四)套譯法
套譯法就是套用中英的固有模式,在不破壞廣告原文效果的基礎上對廣告進行翻譯。由于英漢文化的差異性,翻譯廣告時如能以最大程度和最巧妙的套用和模仿英漢相對應的句式結構、表達方式,可以使譯語符合消費者的心理,尊重接受語的文化傳統和語言表達習慣,保持產品的形象。翻譯時可套用或模仿英漢成功的廣告體例、英漢詩句、諺語等。百聞不如一嘗(浙江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廣告)。Tastingisbelieving.譯語套用英語成語:Seeingisbelieving,換了一個詞,語義真切,效果與原文相似。套用此成語的還有碧麗牌健美苗條霜廣告:Bilislimmingcream一Usingisbelieving.再如:嬰兒爽身粉廣告:Likedaughter,likemoth-er.套用英語成語Likeson,likefather。香煙廣告語:Tosmokeornottosmoke,thatisaquestion.套用莎士比亞的名句“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這種譯法也可用于廣告的英漢翻譯,這些廣告運用英漢文化中固有的成語,言簡意賅,盡人皆知,使消費者讀來倍感親切,并傳遞原文的文化內涵,增強廣告的感染力。英漢廣告中還有不少已形成固定的套語或固定的涵義,且在形式上或內容上相同或大體相同,如四字格等,也可以采用直接套譯的方法。
(五)修辭法
廣告英語里很多詞語是帶有修辭效果的,為保持原文的修辭效果,某些不易直譯的修辭格可以轉換成同一層次和不同層次的其他修辭格,以求藝術效果的一致。修辭格的轉換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同一層次的修辭格轉換;一是跨層次的修辭格轉換。比如“三菱”汽車公司(Mitsubishi)向美國市場傾銷產品時,創制了廣告:“Notallcarsarecreatedequal”。熟悉美國歷史的人一見這則廣告,立即會想起《美國獨立宣言》中“Allmenarecreatedequal”。日本廣告商將原句中的“men”改為“cars”來突出廣告訴求的目標,將原來的肯定句式改為否定句式,道出了該車的優越性能,這則廣告詞套用了美國家喻戶曉的名句,使三菱汽車在美國成功地打開銷路;而三菱公司向我國進行廣告宣傳時將其廣告詞改為“古有千里馬,今有三菱車”,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古諺,運用對偶這種中國人喜愛的修辭手法,使中國消費者讀起來既親切熟悉又生動形象。如果在同一層次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法,也可以跨層次尋找新的表達方法,以求藝術效果的一致。如,Wetakenoprideinprejudice.(《泰晤士報》的廣告語,這句廣告語里“prideinprejudice”有兩種修辭手法,一種是英語修辭格仿擬(parody),與《傲慢與偏見》(PrideandPrejudice)聯系起來。一種是押頭韻(alliteration)。原文的意思是說明自己的報道是客觀公正的,不以偏見而感到驕傲。可以試譯為“對于有失偏頗的報道,我們并不引以為豪。”通過這樣的翻譯,英語的修辭格仿擬(parody)和押頭韻(alliteration)轉換成了漢語的修辭格押尾韻(Rhymes),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押韻。這樣通過修辭格的轉換生動地傳達了原作的意韻。
四、結語
總之,跨文化廣告的翻譯絕非一件易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中,其地位日益突出。實踐證明,成功的廣告翻譯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不成功的翻譯,不僅會給企業或國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會直接影響企業或國家的形象。
參考文獻:
一、國際營銷中實施品牌戰略需要自主創新和戰略謀劃
2006年底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超過1.7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9691億美元。“MadeinChi-na”在世界上到處可見,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卻很少見到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眾所周知,品牌非常重要:品牌是產品品質的象征,是企業競爭力的凝聚。它直接影響顧客的選擇和決定,并能最終帶來經濟價值。各種研究都顯示,無論是在消費者市場上還是企業市場上,品牌都是購買決策背后的關鍵因素。而且強勢品牌也有利于實施高價策略。一項對130家跨國公司進行的關于品牌影響力和公司績效之間聯系的研究表明,強勢品牌所能帶給股東的總收益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9%,而弱勢品牌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3.1%。品牌對消費者也有很大益處,它能使消費者的日常選擇變得很容易,幫助消費者減少煩雜的購買決策風險,同時還能使消費者感到心理滿足,產生一種歸屬感。在高科技領域,產品的更新換代一日千里,這時候品牌就更為關鍵,其重要性遠遠大于普通商品。因為普通商品的質量和性能容易為人們所認識和把握,而高科技產品的內在品質則很難憑經驗和感官來判別,在許多情況下只能借助于對于品牌的認知。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品牌是企業誘引、維系和強化與消費者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開拓和占領市場的有力武器。
開拓和擴展國際市場必須借助于品牌的力量。強勢品牌有助于開拓新的產品市場,或是在產品系列中站穩腳跟。產品是品牌的依托,品牌是產品的升華;只有高質量的產品,才能打造出強有力的品牌,而為人信賴和追捧的品牌又為產品的進一步推廣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鋪路搭橋。其中,技術創新尤為重要。1999年才成立的中星微集團,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變成世界知名品牌,主要是靠他們的產品,靠產品的技術創新;產品有競爭力,品牌的價值就被眾多的客戶認可。他們的產品被三星,飛利浦、惠普、索尼、羅技、創新科技、富士通、聯想、波導、TCL、長城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大批量采用,成功地占據了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全球市場份額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位。廣東美的公司,其主導產品美的風扇連續13年全球產銷量第一,他們取勝的關鍵就是不斷以技術創新促進出口,十幾年來一直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為了取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應對核心技術進行市場評估,以此來研判產品的銷售前景和企業的獲利空間。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參與了彩電、VCD、DVD、計算機、消費性數碼產品等產業向中國的轉移。在這些產品從高科技含量的初級研發階段逐步向低附加值的大規模生產制造階段過渡的過程中,中國以人力資本的低成本,承載了從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制造業的大量產能,也帶動了中國制造業的空前的發展。然而就在此時,圍繞DVD、高清晰電視等電子產品的專利訴訟與商品收費,卻給了中國企業當頭一棒。我國雖然是DVD激光視盤機生產大國,但因不掌握核心技術,每出口一臺價格40美元的DVD視盤機,就要向外國公司交納專利使用費20美元,這種收費使中國企業的獲利空間幾乎化為烏有。為此,中國企業必須認識到:只有核心技術及其由此形成的品牌優勢才能形成長期的、牢固的、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品牌能夠用簡潔的、有說服力的方式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一種聯系;有了核心技術與品牌,企業的產品進入任何市場都變得相對方便得多。
要提升和擴大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占有率,企業必須進行品牌定位,并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實施品牌戰略。可以將現有的產品線擴展到新的市場或新的消費群體,也可以在現有的市場中增加新的產品。如果是增加新的市場或新的消費群體,那么這種市場可以是地域上相似的市場,或者是有類似顧客和競爭性特點的市場。企業的目標決定了它們采用何種方法對產品進行組合,一種方法是分析現有產品、計劃中的產品以及競爭性產品、產品線或經營部門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情況,以此繪制一份戰略圖。通過戰略圖,可以很容易地判斷產品存在的問題和機會,看出相互之間的關系,還可以清晰地區分緩慢增長的市場和快速增長的市場,并在緩慢增長的市場上保持較高市場份額,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上擴大市場份額。
中國的企業要到國際市場上去打拼,要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僅僅依靠本國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并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和壯大,就必須具有全球資源為我所用的意識、魄力、素質和能力;要從戰略的高度上有效整合和利用世界范圍內的可用資源,并將它們應用到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設計、生產和管理實踐中去。這種觀念和生產經營模式上的挑戰是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這當然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判斷。這種判斷需要企業既能看準當前的市場,也能夠對潛在的市場需求做出準確的分析和預測。例如,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一夜之間擁有了IBM的幾千項專利技術,并且同時擁有包括全球化的產品質量、研發管控體系和一批世界級科學家在內的一流團隊。
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競爭方式與國內市場的游戲規則往往不一樣。例如,美國制定的規則必定是有利于美國的企業,歐盟制定的規則也一定有利于歐盟各國的企業。中國的企業要進入他國的市場,總會引起難以想象的競爭性的反應和各種無端的排擠策略的夾擊。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的尤尼科公司,就遭到美國動用非競爭手段,靠政府的干預把中海油排擠了出去。同樣,華為放棄收購馬尼可及海爾并購美國泰克公司的失敗,都有不同程度的規則因素在起作用。中國企業在國外市場上面對的,不僅有外國企業,還有外國政府,為此我們必須尋求更積極、更靈活、更周密、更務實的戰略與策略。
二、抓住時機,創造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
近年來,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我們的聯想、海爾、TCL、華為、中興、大唐、寶鋼、長虹、海信、春蘭等都成為了世界知名品牌,但中國的知名品牌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數量還不夠多,品牌也不夠響亮。有專家認為,從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中國經濟的發展進程以及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競爭格局中所處的地位來看,未來十年是中國企業打造知名品牌的最佳時期。為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采取明智的戰略和戰術,注重品牌的培育、提升和推廣,形成中國品牌的強勢國際地位。1、跨越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標準”一直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大難題。只有建立自己的標準,中國品牌在世界上才更有競爭力。中國加入WTO之后,發達國家在開放市場的同時,更多地采用專利或以專利筑成的技術標準等知識產權來限制我國競爭力的提升。例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但卻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國外廠商支付高額的專利費,白花花的銀子流進了外國企業的腰包。中國不在標準上做好文章,品牌形象就不能大幅度提升。2006年月1月20日,國家信息產業部宣布,3G三大國際標準之一的“中國標準”TD-SCDMA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這一被《亞洲華爾街日報》稱為金鵝的技術標準,是我國大唐集團自主研發的,是被國際電聯和3GPP接納的國際標準。這一標準改寫了我國在世界通信標準領域里作為旁觀者的歷史,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零的突破。正是由于大唐集團建立的TD-SCDMA標準,由大唐、華為、中興、中國普天、中電賽龍、聯想、華立、南方高科八家企業共同發起的TD-SCDMA產業聯盟才能得以正式成立。目前聯盟已經擴大到21家,幾乎囊括海信、夏新、波導、TCL、海天、展汛、T3G、凱明等目前中國最具實力的通信企業加盟,還直接帶動西門子、阿爾卡特、愛立信、北電網絡、三星電子、菲利浦、摩托羅拉等國際通信巨頭公司以不同形式加入到產業發展中來。據有關部門預測,TD-SCDM將會給中國企業帶來數萬億元以上的收入。目前全世界有90%以上的發明專利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我們只有一步一步地突破他們的技術壟斷,才能逐步建立我們自己的有競爭力的品牌。
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零部件制造體系。截止2004年底,我國有汽車零部件企業4413家,從業人員總量約70萬人,2003年全行業銷售產值2641億元,同比增長37%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內企業中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一支隊伍,是最為活躍的經濟細胞和經濟增長點。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汽車工業全球采購體系的建立,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那么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如何才能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自我發展和競爭優勢呢?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經濟循環,走國際營銷之路。
1開展國際營銷的意義
1.1貫徹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需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4年6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培育一批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實現規模生產并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汽車零部件企業要適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參與主機廠的產品開發工作。在關鍵汽車零部件領域要逐步形成系統開發能力,在一般汽車零部件領域要形成先進的產品開發和制造能力,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努力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由此可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是貫徹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的必然選擇。
1.2適應汽車制造標準不斷提高的需要
為保護環境,維護社會和消費者利益,國家對汽車制造的標準不斷修訂和提高。汽車排放標準就是典型的事例,繼2000年我國開始實施相當于歐I標準的國家第一階段排放標準(簡稱國1標準)以后,國家環保局2004年又宣布,從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相當于歐洲II號標準的國家第二階段輕型車排放標準(簡稱國2標準)。而“國2標準”與“國1標準”相比,單車污染物排放一氧化碳降低30.4%;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降低55.8%。國家環保局還計劃在2008年實施更為嚴格、相當于歐III的機動車排放標準。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國際營銷與經濟合作途徑,及時了解、學習和引進國外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的制造技術是提高自身技術水平,適應汽車制造標準不斷提高的需要。
1.3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需要
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競爭力,入世以來,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下降很快,2001年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為22.3%,2002年下降到16.3%,2003年進一步下降到14%。按照我國的入世承諾,到2006年7月1日,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將降至10%。稅率的不斷降低,使零部件進口大量增加,2003年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6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相當于當年國內零部件總額的30%。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應放眼全球,積極通過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途徑,了解、學習和引進國外汽車零部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2國際營銷條件分析
2.1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促使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形成專業化、大批量生產和模塊化供貨能力;對能為多個獨立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配套和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的零部件生產企業,國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融資以及兼并重組等方面予以優先扶持;堅持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原則;跟蹤研究國際前沿技術,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適用技術;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對符合技術政策的研發活動給予支持。
2.2具備走向國際市場的初步條件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主機配套體系。已經形成以長春、上海、湖北為代表的零部件產業基地,以萬向、富奧、東風、湘火炬和延鋒為代表的零部件集團。此外,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量持續增長,形成了一大批出口導向型企業。2003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達47.1億美元,增長34.4%,其中,零部件出口43.1億美元,增長32.1%。出口國家超過100個,其中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國家達到14個。尤其是傳統產品出口潛力大,如汽車音響、汽車輪胎、發動機零件等,隨著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品種的不斷豐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大的出口潛力。.3國際營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國際營銷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出口額在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很小。據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協會估計,2003年世界零部件市場總額約為12000億美元,而我國的份額僅占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的0.4%。第二,生產企業外向度低,發展不均衡。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規模較小,重復建設、技術落后、產品更新換代等問題普遍存在。第三,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量非常少。第四,出口產品質量不過關。其原因是質量控制能力不足、缺乏批量生產的經驗、產品開發能力不足、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質量認證總體步伐還不夠快等。第五,出口售后服務弱。由于出口批量小,維修服務成本高,零部件供應不及時,售前售后服務不到家,導致國外用戶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產品質量失去信心,以至失去訂單。
3國際化營銷的戰略選擇
3.1與外商合資合作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國際競爭力尚不強,應加快與國外零部件企業的合作,在滿足國內配套需要的同時,盡快進入國際配套體系。與外商合資合作,首先,可以引進先進技術,有效降低技術引進的風險,從世界的發展趨勢看,世界范圍的技術轉讓越來越依靠跨國投資與合作,跨國投資與合作已成為國際技術轉讓的重要載體;其次,合資合作有利于利用外資,克服資金短缺的劣勢,有助于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再次,與外商合資合作有利于引進國外汽車零部件的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隨著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跨國公司全部進入中國,這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當地化程度,帶動了國外的協作企業到我國投資。世界著名汽車零部件廠商近幾年紛紛來華投資建廠或與國內零部件廠進行技術合作,這為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與外商合資合作提供了契機,汽車零部件企業應抓住機遇,進一步加大與外商合資合作的力度,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同時,通過與外商合資合作,增進相互了解,為進一步開展國際化營銷打下良好基礎。
3.2與國內企業建立集群組織結構
目前汽車零部件行業結構“散、亂、差”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主要表現為生產集中度較低、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偏小(只有不足20%的零部件廠具有一定規模)、經營品種單一、產品質量差、高科技含量低、電子電控產品少、技術裝備落后。世界級系統模塊供應商的年營業額都超過50億美元,而中國零部件大省湖北全省近700家企業,除東風公司外只有13家產值過億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分散、弱小、單打獨斗”限制了其國際競爭力的提高。面對這種局面,零部件企業可應用蛛網戰略,即若干小企業為了壯大競爭實力,先聯合起來形成一定的抗衡力量再與大企業合資經營。特別是上海、長春、武漢等一些地區聚集度高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應打破條塊分割,積極尋求聯合,形成企業集群,以此為基礎與一些世界級的零部件商合資合作,成為這些零部件商的區域性戰略伙伴。
3.3與國外企業組建國際戰略聯盟
二、國際貿易中“文化營銷策略”的運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貿易中以價格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態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文化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越來越被重視,文化就是生產力,文化可以創造價值的理念已經成為活生生的現實。文化除了直接作為商品、資產進入市場之外,還成為現代營銷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進一步受到國際貿易領域的關注。發揮文化在產品創意設計中重構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商品文化的創造包含在設計、生產、包裝、裝潢設計、經營商品的活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發揮文化在產品創意設計中創造價值的能力,即文化創意力。創意力特別是在廣告創意設計、藝術產品、網絡游戲產品、工業產品設計和娛樂產品擁有強大的優勢,是這些文化產業產品的財富源泉。跨文化營銷是在適應和吸收客戶所在國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將自己國家的文化融人到該國的文化中,促進自己國家文化被認識和接受,并在此基礎上促進自己的商品被接受的營銷活動。在國際貿易中要特別加以注意發揮文化在產品創意設計中創造價值的能力。文化營銷和品牌意識的結合在國際貿易和商品流通領域具有重要價值,發揮著1+1大于2的作用。文化營銷策略也體現在商品儲存運輸、包裝等渠道,特別是包裝文化在提升商品價值方面不可低估,因為包裝具有文化價值,能在提升商品價值方面發揮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品牌塑造是文化營銷的核心要素
深入研究國際貿易中客戶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發現不同國家的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念、文化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文化直接決定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中必須充分認識和適應才能順利地開拓市場。國際貿易中的市場營銷是通過成功的品牌塑造實現的,營銷是在產品本身價值存在的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包裝與宣傳,帶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和明顯的策略性。二十一世紀是品牌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由產品競爭轉向品牌競爭,品牌成為有文化品位和相應商業價值的代言者,它所代表的產品能給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利益滿足,成為客戶心甘情愿追隨和遵從的消費心理滿足的必需品。產品有生命周期,品牌自然也有其成長規律,產品隨著人們的消費觀念變化逐步消退,但是成功的品牌一旦被人們接受,就會長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再加上文化營銷的促進作用,必然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碩果。隨著國際形勢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賦予品牌的含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初的簡單圖像、標示,發展到如今品牌的外在符號和內在文化的有機統一,它逐步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成為一個企業持久競爭力的標志,在長期文化營銷的促進下逐步發展成為消費者情感和精神的寄托。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貿易全球化的趨勢日益顯現出來,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迅猛。近年來中國的日用小商品的進出口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發展迅速,這其中專業的外貿公司擔當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加強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順利開展出口營銷,實現日用小商品出口業績的穩定增長,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緊迫問題。
1日用小商品出口進出口公司外部經濟環境分析
1.1世界經濟平穩發展,國際貿易增勢較強
21世紀的前4年間世界經濟的發展,應該說是由低向高,比較平穩。雖然曾經有過一些小風浪,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還是比較好的。同時,世界貿易將維持擴張,增長勢頭仍屬較強。2003年世界貿易出現恢復性增長,2004年則強勁回升。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新預測,盡管國際原油價格飚升,2004年世界貿易量增長率達到8.5%,遠超過2003年4.5%的增幅。在世界經濟增長步伐加快的帶動下,國際市場需求轉旺,對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國際市場多數商品價格明顯上揚。
1.2經濟全球化下中國外貿形勢喜憂參半
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世界貿易的層面來看,中國是近年世界貿易增長中最突出的“亮點”,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提升得最快。但在外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未來中國外貿的發展步伐可能會減緩。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的匯率變動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得我國對外貿易的貿易條件變化趨勢表現的很不確定;同時,在世界經濟復蘇和需求擴張的拉動下,國際市場總體上呈現商品價格普遍上升或維持高位波動的態勢,對我國的外貿發展帶來了挑戰;國內市場能源價格的上漲,使出口商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影響出口競爭力;形形新貿易壁壘的門檻正在日益提高,這成為今后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障礙。
1.3日用小商品的國際市場分析
日用小商品市場屬于較為穩定的消費品市場。這些商品多屬生活必需品,受世界經濟景氣影響較小,經過努力,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目前中國的日用小商品出口也面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挑戰;一方面,隨著亞洲一些新興工業國家不斷崛起,他們也積極利用本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出口產品與我國存在著嚴重的同構性,使我國中小企業在勞動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頓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日顯萎縮。特別是在美國、日本和歐盟的市場上,受韓國、東盟、印度等國中小企業出口產品的不斷擠占,以及巴西等美洲國家產品的激烈競爭,致使許多產品在美國與日本等地市場的占有份額已開始下滑。
2中國專業外貿公司內部經營環境的變化
中國專業外貿公司面臨的經營環境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外貿經營權放開。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貿法》放寬了貿易限制,擴大了對外貿易經營者范圍,外貿經營權實現了由審批制向登記制的根本轉變。也就是說,只要條件具備,供貨商完全可以繞過專業外貿公司這個“二傳手”,直接與國外客戶從事外貿業務。
(2)出口退稅政策變化。自2004年1月1日起,國家降低了一般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低或取消國家限制出口產品和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率。在現行出口結構下,出口退稅率平均下調3%左右,退稅率的降低極大地影響了專業外貿公司出口退稅這一利潤來源。
(3)允許跨國公司建立獨資采購中心。2004年2月12日商務部正式公布了《關于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跨國公司可以通過設立投資性公司從事采購業務及進入物流領域。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跨國公司可能就會選擇自建投資性公司,自主從事出口業務。這樣,專業外貿公司就不得不面對主要客戶源流失的不利局面。
(4)電子商務的發展拉近了客戶與供貨商的距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B2B)在國際貿易中已經日漸重要。通過互聯網,國外客戶和國內供貨商可以方便地查找到對方信息。如此專業外貿公司的信息優勢也就難以維持了。
從以上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專業外貿公司的利潤空間,乃至生存空間都在不斷壓縮。根據自身優勢和形勢變化轉變經營模式已成為專業外貿公司的當務之急。
3中國日用小商品出口行業的SWOT分析
SWOT,是優勢(Strength)、弱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s)的英文縮寫。優勢和弱勢,機會和威脅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SWOT分析就在于提出一種分析相互交織的復雜因素的系統方法,其目的在于分析行業自身的具體優勢和弱勢以及識別環境變化進行處理。
3.1具有的優勢
成本優勢:日用小商品,屬勞動密集型產品,該類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品質較穩定,產品的綜合成本得以降低;客戶關系: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的專業外貿公司擁有了大量的國際貿易渠道,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是一種無法估量的財富。良好的客戶關系不僅帶來了穩定的訂單,而且現有的客戶愿意引薦更多的其他客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3.2存在的劣勢
不能控制貨源,受供應商影響較大:目前,專業的外貿公司還沒有實體性的生產工廠,出口產品均來自對其他企業的采購,受供應商的影響加大。一些供應商的交貨意識、包裝意識相對落后,會導致客戶信任度的下降;部分產品采購價格不夠到位,致使利潤降低:目前由于多種原因影響,外貿公司在部分商品的采購上,價格還不夠到位,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下降,使公司的利潤降低。
3.3可以利用的機遇
(1)貿易機會擴大。我國目前的進出口規模已經躋身世界十大貿易國家。隨著我國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我國所有外貿企業面臨的貿易機會不斷增加,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日用小商品的國際市場發展形勢良好,整個出口領域空間巨大。
(2)電子商務和網絡的發展又提供了新的空間。目前,電子商務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這種新興貿易方式的發展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更為便捷自由的手段和工具,使國際貿易的許多方面都發生了令人矚目的積極變化。
3.4面臨的危機
(1)專業外貿公司經營環境的變化。如前所述,目前中國政府的一些政策導致專業外貿公司當前經營業務環境發生變化,利潤空間與生存空間都在不斷壓縮。
(2)國內原材料價格的上揚。2005年1到9月,國際原油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4.9%。原油價格的上漲,直接增加了公司出口產品各種生產資料的生產成本。
(3)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公司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因此,對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出口型行業來說,其業績的增長將面臨一定的匯率損失,短期的沖擊將不可避免。
4中國日用小商品外貿公司進一步擴大出口的營銷對策研究
4.1積極開展電子商務,促使營銷數字化
目前,中國出口商面臨的最主要的障礙是信息、溝通和營銷能力屏障。而網絡營銷幾乎就是為中國出口商克服信息、溝通、和營銷屏障特別準備的。受互聯網和搜索引擎迅速發展的影響,日用小商品外貿公司應該加大國際互聯網這一得天獨厚地國際市場開發媒體上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獲取全球進口商的注意力。通過建立企業網站,建立數字化的宣傳窗口;利用搜索引擎的廣告統計功能測試不同區域市場的商品關注度;利用商貿網站上各種產品的點擊次數發現最新熱門產品;利用搜索引擎的各種搜索功能監測競爭對手的營銷活動等等。在宣傳、廣告、情報、溝通等方面,數字化都能帶來巨大的利益。
4.2積極再造價值鏈,拓展外貿空間
目前大多數外貿公司主要銷售生產廠家品牌的產品或客戶定牌的產品,在客戶的心目中只是個“二傳手”,替他人做“嫁衣”,因此隨時都有被替代的危險。中國日用小商品外貿公司必須延展價值鏈,向前更貼近市場,如加強市場調研,建立海外營銷網絡,更快更有效地收集客戶需求信息;參與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為產品打造品牌,在客戶中樹立品牌形象,將優質產品和高效服務注入到品牌中去,讓品牌進入客戶心中,從而實現公司的自主營銷。
4.3戰略聯盟策略
國際市場商機無限同時也危機四伏,任何企業在勇于進取的同時都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壟斷市場,與西方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相比,中國目前的日用小商品外貿公司的實力還過于單薄,單憑自身既有資源開拓國際市場往往力不從心。這時通過與鄰近的相關企業結成各種跨國經營聯盟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聯盟中的各成員專注于整個產業競爭鏈中自身最有比較優勢的環節,這樣不僅可以持續優化配置各成員既有資源,而且有更多機會使聯盟核心競爭優勢最大化。綜合其它國家的成功經驗,構建出口策略聯盟的主要做法包括:建立上下游聯合售后服務中心;設立聯合發貨倉庫;海外零售分銷策略聯盟等方式。
4.4在出口營銷中采用數據挖掘技術
在市場營銷中采用數據挖掘是營銷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迫切要求,是現代營銷在高科技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它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一種產品或服務在制定營銷計劃之前,營銷者必須研究消費者市場和消費者行為。通過收集顧客消費數據,采取數據挖掘技術,可以簡明地得到這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營銷者就能夠制定出有效的營銷計劃,為有效地贏得顧客、創造利潤提供了保證。同時,數據挖掘還能對顧客需求進行有效的預期。通過對大量地顧客消費數據進行分析,可知顧客的消費傾向和消費群體分布,從而分析顧客帶來的利潤分布狀況和細分市場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有效、低成本的營銷計劃,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我國加入WTO,就意味著我國農業將同國際市場和國際自由貿易體制逐步接軌,這就要求農業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國際一體化經營。目前,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不長,參與經營的農產品品種不多,進入的市場領域不寬,經驗相對不足,在從事對外貿易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挑戰,這些主要挑戰表現在:①食品安全的挑戰。我國用以出口的農產品,難以滿足發達國家的品質標準;②缺乏國際營銷經驗的挑戰。對國際農產品貿易市場的了解和知識還相當缺乏,更缺乏精通國際市場的營銷人才;③產品層次差距的挑戰。由于我國參與國際營銷的農產品以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為主,產品結構層次低,附加含量不高;④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入世以來,我國出口產品遭國外貿易壁壘重重圍困。尤其是農產品,更成為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犧牲品。
為應對上述挑戰,農產品營銷者應加強對農產品營銷組合策略的研究和運用。其中突出特色經營是農產品國際營銷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在新的國際環境下求得發展的正確途徑。所謂特色經營就是農產品國際營銷企業在市場營銷差異化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在經營的產品、品牌;提供的價格、服務;采取的分銷、促銷措施等方面揚長避短,在與國際農產品競爭中將整體劣勢變為局部優勢,贏得市場發展空間。它可以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它有利于企業走出目標市場定位的誤區,促進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終形成在世界市場上獨特的經營品牌和風格。農產品特色經營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產品特色
產品特色是指向國際市場提供不同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差異產品,以適應不同國家或地區市場的特殊需求,并獲得相應區域的市場優勢。產品特色經營的優點是: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贏得國際消費者的喜愛;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增加產品銷售量,也有利于樹立良好的產品國際形象。
集中精力發展特色農業,培育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是農產品特色經營的基礎。①結合資源條件,發展精細農業。我國地域遼闊,物種豐富,各地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獨特的經濟作物,因此,在參與市場競爭中,一定要圍繞資源做文章,充分發揮各地的特色優勢,切實把農業辦精、辦特、辦活。要站在國際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高度,去尋求各地的最大比較優勢,去定位農產品的最佳發展品種,切實把資源優勢變為市場優勢;②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特色種養業。我國的優勢農產品目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如蔬菜、水果、花卉和畜產品等,這些農產品在出口方面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特別是畜產品出口占農產品出口總量的40%,具有明顯的優勢。要突出重點,培育具有明顯出口競爭優勢的名優茶、瘦肉型豬、蔬菜、花卉、畜禽、淡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的特色種養業;③開發同一產品的不同用途,滿足差異化的需求。目前我國的糧食生產(如玉米、小麥等),各具優勢。針對各種用途而生產的農產品,經合理調配擁有廣闊的市場。比如不同品種的柑桔,有專門用來榨果汁的,有專門供應水果市場的;不同的玉米品種,有的只能作飼料,有的則可以提取生物保健品。合理開發同一產品的不同用途,既可以相對分流一般品種,緩解品種單一的壓力,又可以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2品牌特色
品牌特色就是農產品經營者在國際市場營銷中建立具有較高知名度、具有個性特征的品牌。突出民族品牌的經營,是農產品國際營銷者正確的選擇。民族特色品牌的經營有助于促進產品銷售,樹立產品形象;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品牌消費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培育顧客的忠誠度;有利于帶動新產品的銷售,擴大產品組合。
農產品品牌特色的實施方式:①改善和提高農產品品質,是建立品牌特色的基礎。要堅持以優良的品種、優秀的品質去拓展市場,爭創農產品的質量品牌;②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要大力發展具有品牌效應、規模效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以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促進種養業的提高。要優先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特別是外向型深加工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③注重科技進步,發展綠色農業。要加快形成與農業產業鏈相適應的農業科技鏈。加強對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現代流通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促進農業產業層次的提升和知名品牌群的形成。要大力推行農產品全程的標準化生產,著力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積極按國際慣例開展產品認證和質量管理認證。按照安全、優質、環保和高效的要求,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④加大開放力度,拓展農業發展空間。要注意外引資源,積極與外商合資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農產品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可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農民走出國門,到國外興辦種養業基地和初級加工項目,拓展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
3價格特色
價格是國際市場營銷中十分敏感而又難以控制的因素,它直接關系著市場對產品的接受程度,影響著市場需求和產品利潤的多少,涉及到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等各方面的利益。農產品國際營銷中,主要應注意差別定價策略的運用,形成自己的價格特色。
首先要對產品分級分等,實行產品差別定價。我國許多農產品缺乏細分,形成好壞一個價,不利于產品價值的實現,對同類產品實行分級分等,按照不同等級分別定價,能使消費者產生貨真價實、按質論價的感覺,比較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從而有利于擴大產品的銷量。在對產品分級分等時,除考慮產品的內在品質,即提供給消費者的基本效用外,還應考慮產品的包裝、裝飾、附加服務等給消費者帶來的延伸效用因素。國際農產品經銷商應注重產品延伸效用的創造,為購買者提供比同類產品更多的購買利益,而從產品高位定價中獲取更高的附加收益。
其次要進行國際市場細分,實行區域差別定價。農產品國際營銷者應對全球市場進行細分,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習慣、消費心理等因素,實行區域差別定價。例如,西歐的消費者由于購買力高,消費心理特點是喜新厭舊、追求時髦,他們對食品飲料的心理消費可以概括為營養化和方便化。在食品和飲料中,要求消費品種類多、有營養、能開胃、健脾、強身,又不會使人發胖,同時要求食用方便、節省時間。所以,高熱量產品和普通蔬菜的消費比重下降,而新鮮水果、肉、蛋、水產品、奶制品、植物油等產品則相對上升,方便食品、小包裝產品和飲料、具有異國風味的菜肴和調味品頗受歡迎。根據這些特點,銷往西歐的農產品就應采用高品質配以高價格的策略,相反,銷往南亞、東歐等地的產品則只能采取適當的低價策略。
4渠道特色
渠道特色是指選擇與自身經營條件相適應的銷售渠道。選擇有豐富國際營銷經驗的經銷商與之聯合經銷,或委托國際中間商委托其分銷,可以彌補農產品經營者國際營銷經驗的不足,快速開拓國際市場。
由于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時間不長,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低,經營者缺乏國際營銷經驗,要迅速打開國際市場,可取的辦法是與國際農產品經營企業開展聯合分銷。外聯國際市場,內聯國內生產基地。當前,跨國公司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一種動力,跨國公司都在努力尋找合作伙伴。例如,設立在上海的沃爾瑪、家樂福等,就通過采購、聯銷等手段,把我國大批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在聯合分銷中,還可以通過聯銷伙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改造和提高我國的農產品品質,像安徽種子公司與美國岱子棉公司、孟山都公司共同組建生產、加工銷售棉種的合資公司,引進的美國保鈴棉、抗蟲棉種,就是運用轉基因生產工程技術培育而成的高科技產品。
利用經紀人和商,也是開拓國際農產品市場的有效途徑。國際農產品經紀人和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①產品經紀人。經紀人的主要作用是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協助他們進行談判,買賣達成后向雇傭方收取費用;②銷售商。銷售商是在簽訂合同的基礎上,為委托人銷售某些特定產品或全部產品的商,對價格、條款及其他交易條件可全權處理;③傭金商。在西方大多數傭金商從事農產品的代銷業務,還執行替委托人發現潛在買主、獲得最好價格、分等、再打包、送貨、給委托人和購買者以商業信用、提供市場信息等職能;④拍賣行。可通過拍賣行經營的商品主要是蔬菜、水果、茶葉、煙草和羊毛等農副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質量、規格不夠標準,不易分等。
5促銷特色
促銷是企業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占領市場的“金鑰匙”。農產品經營者在促銷手段的運用上要避免雷同和缺乏特色,要采用靈活多樣、針對性強的促銷方式,使促銷活動成為強有力的競爭武器。
傳統的國際營銷促銷方式有人員推銷、廣告、公共關系和營業推廣。在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營銷中,促銷策略的重點應放在國際公共關系和廣告宣傳上。在國際公共關系方面,應利用中國加入WTO,中國與世界各國政治、經濟關系日益密切的大好時機,充分利用WTO規則提供的有利條件,積極尋求與主要農產品進口國的貿易協定的簽訂,為農產品長期穩定地進入國際市場鋪平道路。在廣告宣傳上,要突出宣傳中國產品的特點,同時可配合宣傳中國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由于我國農產品主要以農戶經營為主,很難獨立進行促銷宣傳,這就需要政府扶持和農戶間的組織,政府可以官方或半官方的方式發起,由農產品經銷商組團,向各國的政府官員、工商界和消費者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宣傳中國的產品及營銷政策,擴大影響。
參考文獻
1胡正明,張喜民.國際市場營銷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在知識經濟的趨勢下,營銷需要不斷調整才能滿足時展的需求,下文將對營銷理念與指導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1.對營銷理念的影響。在傳統的營銷中其理念為滿足顧客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其營銷理念逐漸轉變,在市場營銷中主要涉及四方面,即:產品、價格、渠道與促銷。這一理念對現代化的市場營銷與營銷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其適應了日益激烈的市場營銷競爭。隨著市場營銷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營銷的理論圍繞消費者、成本、便利與溝通四方面,這一理念符合顧客的需求,降低了顧客的購買成本,并為其提供了便利,同時通過有效的溝通,最終實現了市場營銷。在知識經濟的環境中,營銷理念再一次發展,形成了全新的營銷策略,即:關系營銷,其中最為重要的要素便是關聯、反應、關系與回應。它具有動態性、持續性、互動性與互利性等特點,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2.對營銷指導思想的影響。在傳統的市場營銷中,其指導思想注重顧客的需求與社會利益,依據此目標進而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但它存在諸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面對不成熟的消費者,企業的營銷具有盲目性;其二,忽視了技術的更新,新的技術將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其三,企業的資源不能為市場營銷提供可靠的保障,其資源未能實現合理配置,不能適應市場營銷的發展。在知識經濟的趨勢下,營銷的市場指導思想逐漸得到重視,主要是由于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與網絡顧客,要求營銷要以市場為導向,才能適應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知識經濟趨勢下我國的國際營銷戰略選擇
在知識經濟趨勢下,市場營銷具有了國際化、全球化的特點,面對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在一體化、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我國的營銷戰略要逐漸發展與創新,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國際營銷戰略,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但我國市場營銷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急需解決,下文對其進行分析,并介紹我國國際營銷戰略的選擇。
1.我國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營銷中,傳統的營銷仍舊影響著我國的經濟,部分企業未能實現改革與創新,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逐漸喪失了優勢,嚴重的將導致企業的破產,其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企業營銷的理念存在問題,部分企業的營銷理念比較落后,沿用傳統的營銷理念,未能意識到在知識經濟的環境中,消費者的需求在逐漸轉變,企業盲目的進行營銷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同時部分企業面對國際市場,急于進行國際營銷,使其喪失了國內市場,而參與國際市場的能力還不足,最終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營銷管理存在問題,主要是由于營銷管理具有局限性與模糊性,不能發揮其管理的積極作用,導致企業營銷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營銷的工作效率偏低,營銷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弱,同時,營銷的方向不明確。企業的營銷未能形成系統的、科學的戰略,同時營銷的創新能力弱,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我國國際營銷戰略的選擇
2.1理念創新的戰略。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全球經濟成為了統一的市場,市場營銷要根據國際市場進行調整與創新,首先營銷理念要進行創新,創新的營銷理念才能逐漸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進而在國際市場上才能有所發展。企業要樹立全球化的營銷理念,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完善網絡經營,拓展自身的業務,使其營銷覆蓋到全球,同時,跨國企業要逐漸實現當地化,使其經營活動更加符合當地經濟與文化的需求。企業要形成網絡營銷的理念,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時代,其營銷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電子將完成各種交易與服務,企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進而全面實行網絡營銷。
2.2產品創新的戰略。知識經濟使企業的營銷逐漸實現了全球化,在全球化的經濟中,企業面對著巨大的挑戰,企業要積極進行產品創新,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產品的標準要有所創新,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確定其標準,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使其產品具有競爭力,同時提高市場的占有率。其次產品的種類、樣式與包裝等方面要不斷創新,根據世界的流行趨勢,創新其產品,在創新過程中要根據產品的特點與價值,積極利用現有的資源,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促進企業的發展。
2.3營銷戰略的選擇。現階段,營銷理論在不斷發展,各種營銷理論層出不窮,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面對眾多的營銷策略,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研究,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營銷策略,才能實現企業的全球化與國際化發展。目前,營銷策略紛繁復雜,主要的營銷戰略有風險營銷、知識營銷、綠色營銷、網絡營銷與整合營銷等。網絡營銷戰略是最為有效的一種營銷戰略,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使其趨于國際化與全球化。網絡營銷主要是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主要分為網上營銷與在線營銷兩種,此種營銷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市場的拓展,并使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隨著網絡環境的日益改善,企業的網絡營銷將能夠促進企業產品的銷售與傳播,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整合營銷得到了跨國企業的廣泛關注與應用,是一種最為現代化的營銷戰略,此種營銷將消費者作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對企業的各種資源進行綜合的協調,并在統一的目標、形象的基礎上,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最終實現營銷。在應用整合營銷時,企業要根據自身產品的價值,進行精準的定位,從而才能有效的占領市場;企業要根據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調整其廣告,使其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能夠與之進行良性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廣告的效果;同時,企業要積極利用價格策略,刺激消費者的消費。
2.營銷研究必須始終遵守研究項目所涉及的國家以及國際立法。
3.在營銷研究項目各個階段中被試的合作是完全自愿的。當被要求合作時,被試不能被誤導。
4.被試匿名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嚴格保障。如果被試應研究者的要求允許數據傳遞,而此時被試的身份將會暴露時:
a)被試必須被提前告知該信息的提供對象和使用目的。
b)研究者必須確保該信息不用于非研究目的以及接收者也同意遵守該準則的此項要求。
5.研究者必須采取一切合理防范措施確保被試不會因為參加某一營銷研究項目而受到直接傷害和不利影響。
6.在訪談兒童和青年人時,研究者必須特別謹慎。就訪談兒童問題,必須首先得到其父母或負責的成年人的允許。
7.被試(通常是在訪談開始時)必須被告知是否使用了觀察技術或紀錄設備,在公共場所除外。如果被試希望,該紀錄或紀錄的有關部分必須銷毀或清除。被試的匿名權不容因為采用某一研究方法而受到侵犯。
8.被試必須能夠無困難地核查研究者的身份及其正當意圖的真實性。
9.研究者不得有意或無意地做出任何有損營銷研究職業聲望和信譽的事情。
10.研究者不得虛假聲稱其技能、經驗或其組織的有關情況。
11.研究者不得無理批評或貶損其他研究者。
12.研究者必須始終努力設計成本合理和質量適當的研究方案,然后依據與客戶議定的規格貫徹實施。
13.研究者必須保證其所持有的所有研究紀錄的安全。
14.研究者不得在知悉的情況下讓沒有適當數據支持的研究結論進行傳布。他們必須始終致力于提供必要的技術信息,以用來評價任何公開發表的研究發現。
15.當研究者在運用其研究能力時,他們不得從事任何非研究活動,比如,數據營銷包括了很多可以用于直復營銷和促銷活動的個人資料。任何非營銷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必須始終與營銷研究活動區別開來。
16.研究者與其客戶的權利與義務通常由其間的書面合同進行約束。雙方如果提前以書面形式達成一致,則可以修改以下19至23項的準則條款;但是,該準則的其他要求不能以此方式變換。營銷研究必須按照通常理解和接受的公平競爭原則來進行。
17.如果為某客戶正在進行的工作需要結合到同一項目其他客戶的工作中時,研究者必須通知該客戶,但必須說明其他客戶的身份。
18.如果某客戶的項目任何部分被分包到研究者的機構外部(包括使用任何外部咨詢),研究者必須盡快提前通知該客戶。根據要求,客戶必須被告知任何分包者的身份。
19.如果沒有與有關當事方提前約定,客戶無權獨享該研究者的服務及其機構內的其他服務項目,無論是全部的還是局部的。在為不同客戶進行工作時,研究者必須致力于避免接受服務的客戶之間可能的利益沖突。
20.下列研究紀錄的所有權仍然屬于客戶,沒有客戶的允許,研究者不得透露給第三方:
a)營銷研究大綱、細目及客戶提供的其他信息。
b)從該營銷研究項目中得到的研究數據和發現(聯合性或多客戶項目或服務例外。在此,同樣的數據可以面對一個以上的客戶)。
客戶無權知道被試的姓名和地址,除非研究者首先得到被試的明確允許(此項要求不能依據第16項條款進行更改)。
21.相反,除非有特殊協議,下列研究紀錄的所有權屬于研究者:
a)研究建議書和報價單(除非客戶已經支付)。它們不得由客戶泄露給任何第三方,為該客戶同一項目工作的顧問除外(該顧問如果同時為該研究者的競爭對手工作,則不能例外)。該研究者的研究建議書和報價單特別不得被客戶用來對來自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建議書和報價單施加影響。
b)聯合的和/或多客戶項目或服務的報告內容。在此,多個客戶可以獲得同樣數據,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研究報告可以通過一般購買或訂閱取得。未經研究者允許,客戶不得將研究結論透露給任何第三方(客戶自己的顧問用于與其相關的業務除外)。
c)研究者準備的其他所有研究紀錄(提供給客戶的非聯合性項目除外,研究設計和問卷成本已經由客戶的支付所抵消的情況也在例外)。
22.在項目完成后,研究者必須遵守現行行業慣例,在適當的時間內保留這些記錄。應客戶要求,只要不違反匿名和機密要求(第4項),研究者必須提供研究紀錄的復件。客戶的要求限于保存紀錄的協定時間范圍內。客戶要支付提供復件的合理成本。
23.沒有客戶允許,研究者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客戶身份(除非沒有法律有求必須這樣做)或關于客戶業務的任何機密信息。
24.應客戶要求,只要客戶支付了可能發生的相關成本,研究者必須允許客戶安排對于現場工作和數據準備工作質量的檢查。任何此類檢查必須遵守第4項準則的要求。
25.研究者必須向客戶提供任何所進行的關于客戶研究項目的所有適當技術細節。
26.在報告研究項目的結果時,研究者必須區分研究發現、研究者對研究發現的解釋以及以此為基礎所作的建議。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中國已加入WTO,我國經濟將更多地融入世界,企業將更直接地參與國際競爭,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國際市場對產品的多方面需求促進我國企業積極開展國際營銷,市場導向也已成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中心。我國部分企業將受到激勵,以其自身實力走向國際市場。激勵企業進行國際營銷、拓寬國外市場,不僅可以掙得外匯,而且可以吸引外資,還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生產與流通日趨國際化,國際營銷對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許多企業在立足國內發展的同時,紛紛走向國際市場,但企業在國際營銷活動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我國企業國際營銷的現狀
1、國際營銷觀念尚未建立
一些陳舊觀念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企業的發展。我國企業受幾千年傳統文化和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國際營銷意識淡薄,具體表現在缺乏主動的開拓精神。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擁有客戶和銷售渠道,這需要企業主動去爭取。在長期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主動出擊常被認為是侵略、不友好的象征,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這種保守思想必將被市場經濟所淘汰。
2、對市場調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不重視市場調查,主要原因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品從投產到銷售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市場調查對失去自的企業來說已毫無意義。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企業雖然花了很大的精力進行廣告宣傳,但對市場調查仍重視不足。如果把現代企業營銷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經濟鏈條,市場調查就是其最基本一環,它直接影響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甚至售后服務,不了解市場行情就不可能建立的合理、順暢的營銷體系,更為嚴重的是產品積壓,不僅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影響企業經濟效益,而且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
3、出口渠道不暢,出口產品競爭力不強
目前在我國出口產品中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淺、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仍占較大比重,加上我國產品向來是一流的質量、三流的包裝,這將嚴重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形象。我國企業的產品出口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專業外貿公司收購,然后通過轉售給香港等地的中間商實現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產銷分離渠道。專業外貿公司沒有實體相依托,生產企業又缺乏必要的銷售渠道,兩者的作用均受到限制,加上國家對工貿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缺乏協調,常導致工貿間矛盾激化。外貿公司為壟斷出口常封鎖信息,這對生產企業不利,進而對外貿公司自身造成更大影響,嚴重影響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4、缺乏科學的產品質量觀
產品競爭力最終取決于產品的質量,我國企業缺乏科學的產品質量觀。科學的產品質量應包括核心產品的優質化、形式產品的高質量和多樣化、優質的服務,企業往往以生產技術質量標準作為產品的代用質量標準,常導致核心產品質量下降。我國企業出口產品的質量問題突出反映在忽視后兩方面的質量內容。比如,作為我國出口強項的機電產品,由于售后服務未跟上而直接影響到該類產品的出口。除了以上兩大方面問題外,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中還存在著諸如異國文化的適應性較差,企業間開展國際營銷活動時缺乏支持、配合等問題。
二、完善我國企業國際營銷的對策
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中存在的問題是體制上、觀念上等多方面復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采取相應的對策。1、樹立全球化營銷觀念
觀念創新是企業營銷的先導,我國企業不能僅滿足于樹立市場營銷觀念,而應追求與環境相適應的新的營銷觀念。一些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早已把全球市場置于自己的營銷范圍內,以一種全球營銷觀念來指導公司的營銷活動。如可口可樂公司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布有生產據點,在100多個國家擁有市場,成為一個總部設在美國的全球公司。
2、加強產品創新,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提高產品競爭力主要是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獲利能力,從我國出口產品狀況分析即要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確立整體產品觀、提高產品質量、加強產品創新是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產品創新應從產品整體概念出發,包括產品標準創新,產品品種、花色、樣式創新,產品包裝創新,產品品牌創新,產品服務創新等。狠抓產品質量,確保核心產品優質化。另外,企業應不斷吐故納新,確保產品形式的多樣化,其重點是做好產品包裝工作。要結合我國實際,切實做好包裝、裝潢的標準化、多樣化。加強出口產品的售后服務工作,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措施,力圖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滿足。
3、加強市場創新,擴大市場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買方市場的出現,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步入商界的戰爭時代,面對愈演愈烈的營銷戰爭,企業是拼力爭奪已有的市場,還是去尋找消費者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的潛在市場,或創造一種新的需求市場呢?有的企業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采用讓利不讓市的低價位策略苦苦支撐已有的市場,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而高明的企業則把視野投向新的市場。以洗衣機為例,城市洗衣機市場飽和了,海爾就拓展農村洗衣機市場,當海爾總裁獲知四川等地農民用洗衣機洗地瓜、土豆時,立即組織研發力量開發出能洗地瓜、土豆的洗衣機,備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要增強品牌意識,制定名牌發展戰略。企業應增強品牌意識,重視商標的地域性,注意商標注冊工作,并制定以質取勝、以科技為基礎的名牌發展戰略。
4、政府深化外貿體制改革
政府應從單純的被動管理向積極服務的方向轉變,從宏觀上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營銷創造條件。首先,政府要進一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鼓勵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走外向型道路,充分放權,提高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允許進出口自營。其次,政府應從法規、政策方面加以引導,促使企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促進企業進行集約化經營,推動有條件企業向國際化、集團化、綜合商社發展。
5、增加出口渠道,做好促銷工作
國際營銷中的促銷手段很多,針對我國企業的具體情況,首先應做好企業宣傳工作,主要是提高企業知名度,企業可通過廣告進入國際互聯網等手段來宣傳自己。其次,企業可利用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實行官方促銷。我國企業應從目前的工貿分離逐步走向工貿一體化,使工貿有機結合,推行制,逐步完善外貿領域價格體系,消除工貿之間利益分配不合理,允許生產者根據供求關系自由定價,并根據市場價格安排生產規模。
總之,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支持,但主要還在于企業本身。我國企業開展國際營銷的時間不長,存在一些問題在所難免,只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下決心去解決,國際營銷活動一定會迅速地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1]張哲:國際營銷中的文化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8).
[2]牛志強:論服務企業國際營銷的本土化[J].生產力研究,2006(9).
我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很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企業應該而且可能走向國際市場。
(一)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必然性:
1、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進行國際營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作為獨立的法人地位更加明確,市場導向已成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中心。競爭機制的引進,使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大為減弱,特別是近幾年,國外大公司紛紛擠占中國市場,使得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為了在競爭中尋求生存和發展,我國企業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
2、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雄厚的資金吸引企業向國外拓寬市場。現代企業的競爭集中反映在科技和管理的競爭上,科技和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起著關鍵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誰在科技開發上領先,誰就對市場享有支配權,誰的管理水平越高,誰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就越強。此外,資金一直是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通過國際營銷,不僅可以掙得外匯,而且可以吸引外資。
3、開拓、占領國際市場激勵企業進行國際營銷。進出口貿易額居世界第十一位的中國遲早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時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系更加緊密,更多的外國企業將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部分企業必將受到激勵,以其自身實力走向國際市場。
(二)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可能性:
1、國際市場對產品多方面需求是我國企業開展國際營銷的前提。市場越大,縫隙越寬,競爭越激烈,機會越多。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把產業重點放在電子、航空、航天、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而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轉向進口,這就為我國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2、我國企業的相對競爭優勢是開展國際營銷的基礎。長期以來,傳統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一直是我國企業產品出口的強項,近幾年來,“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國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產品開始邁向世界。企業的相對競爭優勢成為它們開展國際營銷的基礎。此外,現代化交通、發達的通訊事業使得時空距離大為縮短,企業開展國際營銷的許多物理障礙大為減少,甚至消失,企業開展國際營銷活動大為方便。
二、我國企業國際營銷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改革開放十八年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許多企業在立足本國的同時,紛紛走向國際市場。1996年我國出口總值已達1510.7億美元,居世界第十位。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企業對國際營銷的理解還較膚淺,認識不足,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首先,我國企業的國際營銷觀念尚未真正樹立,一些陳舊觀念從根本上制約我國企業發展。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全憑企業的真正實力。我國企業受幾千年傳統文化和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國際營銷意識淡漠。具體表現在:
1、缺乏主動的開拓精神。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擁有客戶和銷售渠道。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企業主動去爭取。在長期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寬厚、容忍一直作為優點保存,主動出擊常被認為是侵略、不友好象征,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這種保守、缺乏主動的思想,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2、對市場調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就不重視市場調查,主要原因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產品從投產到銷售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市場調查對失去自企業來說已毫無意義。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企業雖然花很大精力進行廣告宣傳,但對市場調查的重視不足。如果把現代企業營銷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經濟鏈條,市場調查就是其最基本一環,它直接影響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甚至售后服務。不了解市場行情,就不可能建立合理、順暢的營銷體系,更為嚴重的是產品積壓,不僅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影響企業經濟效益,而且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
其次,我國企業出口產品競爭力不強。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最新資料表明,1997年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在全球排在第29位,與過去相比,我們有了很大進步,但和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仍存在相當差距。
1、產品形象不佳。目前,我國企業產品形象在全球居第9位,這表明我國產品形象有一定的提高。但目前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中,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淺、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仍占較大比重,再加上我國產品向來是“一流的質量,三流的包裝”,都直接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形象。
2、出口渠道不暢。我國企業的產品出口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專業外貿公司收購,然后通過轉售給香港等地的中間商實現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產銷分離渠道,專業外貿公司沒有實體相依托,生產企業又缺乏必要的銷售渠道,兩者的作用均受到限制,加上國家對工貿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缺乏協調,常導致工貿間矛盾激化。外貿公司為壟斷出口,常封鎖信息,對生產企業不利,進而對外貿公司自身造成更大影響,這是一種典型的小生產方式表現。
3、缺乏科學的產品質量觀。產品競爭力最終取決于產品的質量。我國企業缺乏科學的產品質量觀。科學的產品質量應包括三個層次:核心產品的優質化、形式產品的高質量和多樣化、優質的服務。企業往往以生產技術質量標準作為產品的代用質量標準,常導致核心產品質量下降。此外,我國企業出口產品的質量問題還突出反映在忽視后兩方面的質量內容。比如,作為我國出口強項的機電產品出口,由于售后服務未跟上而直接影響到該類產品的出口。除了以上兩大方面問題外,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中還存在著諸如異國文化的適應性較差、企業間開展國際營銷活動時缺乏支持、配合等問題。
三、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
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中存在的問題是體制上、觀念上以及企業自身等多方面復雜因素作用的結果。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
(一)政府應進一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促進兩個根本性轉變。政府應從單純的被動管理向積極服務的方向轉變,重點從宏觀上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營銷創造條件。首先,政府要進一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鼓勵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走外向型道路,充分放權,提高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允許進出口自營;其次,政府應從法規、政策方面加以引導,促使企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促進企業進行集約化經營,推動有條件企業向國際化、集團化、綜合商社發展。
(二)徹底更新觀念。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企業國際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在政府和企業中進行一場更新觀念的革命。首先要樹立市場觀念,其次要形成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第三,企業領導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中走出來,多一點開拓精神,多一份風險與收益意識。
(三)企業應從內部尋出路,從可控因素著手,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提高產品競爭力主要是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獲利能力。從我國出口產品狀況分析,要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必須采取以下對策:
1、確立整體產品觀,提高產品質量。確立整體產品觀是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首先,狠抓產品質量,確保核心產品優質化。企業應深入開展市場調查,準確了解市場需求,提高產品的適用性;加快科技開發,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進行技術改造,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其次,企業應不斷吐故納新,確保產品形式的多樣化,其重點是做好產品包裝工作,結合我國實際,切實做好包裝、裝潢的標準化,多樣化。最后,應確保附加產品的擴大化,重點是加強出口產品的售后服務工作。
2、做好促銷工作。國際營銷中的促銷手段很多。針對我國企業的具體情況,首先應做好企業宣傳工作,主要是提高企業知名度,企業可通過廣告,進入國際互聯網等手段來宣傳自己。其次,企業可利用中國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實行官方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