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3:1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青少年心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和家長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正使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實質、分析其成因、尋求解決它的對策等問題便擺在我們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質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突出的表現是內心世界更為豐富。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多地進行反省,“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這些有關“我”的問題常常縈繞在他們的心頭。記日記是他們的明顯表現。到了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基本穩定。這一時期,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反抗心理。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逆反心理”期。
關于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人們的認識不盡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種說法比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簡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長期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認知信息的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心理結構是由認知、情感、意向三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現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因此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是不正確的。
(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個別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出現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
1.主觀因素
(1)學生心理發展的客觀變化的影響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及相當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當家作主,從而擺脫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現自己的非凡與成熟,因而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態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為成人們所重視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所以才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上采取了極端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形成與外界對峙的局面,從而確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2)學生認知水平的偏差影響
青少年在認知發展過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知的偏差度較大,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固持己見,走極端。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有時又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尤其當他們屢遭挫折、失敗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顯得意志薄弱;對老師、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勸說、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對立面,繼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學生主體內部的綜合心理因素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綜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獨立意識過強,過分強調自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偏激片面地看問題等。這是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展,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開始對社會生活中出現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獨立地用自己的知識觀點來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來判斷曲直,對老師家長的教導,常常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一番,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疑問。加上他們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學習中提出一些與師長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設想和看法,并親于嘗試一些在教育者看來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脫離了學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種行動都是以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為前提的。在學生還沒有產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他們的需要,否則勢必為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造成困難。此外,當學生產生一定需要以后,對他們提出的過高過急的要求也是難于被接受的。
第二,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采取了強制或觸犯學生個性的方式。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他們強烈地要求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我們對這個問題決不能掉以輕tb。有人認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論怎樣向學生提出,他們總是應該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不尊重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和對立的常見原因。
第三,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對問題的不同處理,表明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處理問題時不從實際出發,堅持統一標準,碰到問題只憑主觀臆測就作處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搞滿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學生降低或喪失學習信心,感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獲得良好成績,消極情緒占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引導,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師把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教給學生。就其本身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口頭講解或勸導;二是展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自己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難發揮教育作用。這種矛盾會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會使學生反感,對一些正面宣傳教育的信息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社會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現象都會直接或問接影響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破裂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傷和失落感;學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鼓勵,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產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tb理壓力,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社會影響因素更加廣泛復雜,內容、形式、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社會逆反心態。比如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包括不正之風,都可能影響敏感的學生,以致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極端的逆反心態的產生。總之,外界的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定勢,這也同樣是教育學生所不可忽視的。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對同輩群體的依賴。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青少年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問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青少年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正確對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正常表現,是青少年中的一種普遍行為。這一時期,教師應“對癥下藥”,不應盲目作為。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發展特點,正確對待其逆反心理行為,與他們做朋友,是應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利用上下課時間,對有逆反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多種正規的方式了解其tb理變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找個別學生聊天,通過聊天發現其反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切忌盲目指責、批評學生或不尊重學生。
2.以情動情,消除疑慮
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大量的社會現象都說明,感情在無形中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與做法。而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處于“反抗”時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師對感情的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們的教師不能采取簡單和偏激的行為,而應做到以情動情,以心換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愛,從而對教師消除疑慮,真正從內心接納教師、與他們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憂與愁,這將有利于改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創造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要共同重視學生逆反心理問題。要認識一致,互通信息,改變不適當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極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家庭;學校可通過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等,為我們青少年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社會要竭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青少年處處感到是溫暖、處處感到是關心。從而嚴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規范化,以此來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目前網絡文化造成不健康的網戀盛行,特別是在青少年當中已經習以為常,網絡上黃毒肆掠,宣傳暴力的思想也吸引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注意,同時近年來網絡文化誘導的自殺也時有發生。一些違法網站也在宣傳封建的迷信思想,極大地沖擊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識。
1.2造成青少年身體健康受到損害
連續長時間的上網會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情緒低落,使其變得孤獨、敏感、憂郁、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甚至出現精神障礙、自殺等情況,這些都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受到侵害。
1.3造成青少年思維力,注意力的下降
青少年的思維能力和注意力在經歷了自由散漫的網絡聊天和輕而易得的網絡購買之后開始逐漸下降。由于網絡的便捷以及網絡知識的豐富,處于學習階段的青少年遇見書本的難題時,他們不愿再花時間去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迅速求助于網絡,照搬別人的方式方法。這樣無形之中他們的潛意識就作祟,注意力開始不集中,思維能力也開始逐漸下降。
2應對網絡文化對策探討
2.1社會層面上
2.1.1要加強網絡文化管理,加大網絡文化立法力度,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同時相關法律部門應著力建立健全有關未成年保護法,以及網吧網絡的監管法,同時要開發高端信息技術,有效地對網上的信息準入事項進行過濾與監督,確保網絡文化的健康有序。我們還要呼吁社會給予青少年足夠的關懷和愛。
2.1.2加強青少年網絡文化宣傳教育工作,要使青少年明確認識到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使用會對身心產生不好的影響;教育青少年提高網絡信息的鑒別力,有選擇的采用、學習,培養健康的應對網絡文化心理,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2.1.3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各種網絡文化犯罪進行打擊,凈化網絡文化環境,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好的網絡文化環境,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從而促進青少年的成長。
2.2家庭層面上
2.2.1家長要懂得運用網絡的基本知識,能夠充分的認識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帶來的各種影響,進行健康的網絡交流與知識運用,給孩子做好表率。
2.2.2家長要和學校保持密切的聯系,時刻了解學生在心理上面的變化,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銜接工作,以便做好對孩子的網絡文化的教育工作。
2.2.3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多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抵消網絡文化的侵蝕。
2.3學校層面上
2.3.1作為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在對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須發揮其作用。學校應積極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校園制度建設以及校園規范建設。從制度上加強對青少年接受網絡文化的監管。
2.3.2學校應該積極開展有關健康網絡文化傳播的活動,利用活動向青少年宣傳健康的網絡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引導青少年正確利用網絡。讓青少年認識到上網的目的及其意義,認識到網絡文化存在的不良信息,從而提高對網絡文化的免疫力。
2.3.3教師最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此教師在對青少年的引導方面很重要,作為與青少年學生合作伙伴關系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承者,必須時刻保持敏捷的判斷能力與洞察能力,并且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滲透與影響,從而使青少年青年擁有明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擁有遠大的理想,培養他們高尚的品德。
由于生活條件的改善,獨生子女來自父母的過多關心和溺愛,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遲。這種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勢必給青少年性意識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約性攻擊行為的增加。在市場經濟大浪的沖擊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發生裂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朝著功利化、物欲化方向發展,導致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變異和扭曲。由此而產生的、吸毒、賭博、腐敗等社會丑陋現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風氣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誘惑他們的思想,放棄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學校教育的缺陷
長期以來,學校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強調升學率和學習分數,造成了教育的畸形發展。其一,只重視智力發展,不重視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數成績好拔尖學生的教育,忽視了大多數中等學生的教育,結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創造性的并非社會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觀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單調致使一些學生成為雙差生,這樣被學校為追求升學率而過早地推向社會,這些學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對社會又極為不滿,他們對社會陰暗面的出現毫無心理準備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緒障礙,很容易誤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響
1.家庭子女數量的變化
根據我國計劃生育要求,現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個孩子。同時,由于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發展,促使傳統的以家族為單位的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漸瓦解,而轉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這種家庭結構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撫育孩子上無法嘗試和比較,沒有學習機會。很多父母因此誠惶誠恐,不能放開手腳。其次,這種家庭結構還減少了父母可以對子女進行公平教育的機會,也使得兒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學會互助和自助的機會。不過,這種結構問題在孩子進一步長大之前還不明顯,對獨生子女的打擊通常來自以后(例如在學校中),即當他不能在學習中成為關懷的中心時。但是,優點也是存在的,因為這些孩子從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較多的理性和認知熏陶。
2.家庭角色結構演變
這是家庭結構變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國的家庭角色結構,已經從傳統社會中以父親或家族中的長者為核心的形態,轉向了一種以孩子為核心的形態。這種變化的特點是,處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獨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權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并且,不同于過去,因為這個位置是很早就獲得了的,所以,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壓力的經驗。不過,盡管如此,這種變化仍然是表面的,因為以特定個人為核心的傳統傾向沒有變化,只是這個核心由父親尊長轉向了孩童。以孩子為中心的結構形式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簡單,因為它使兒童獲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認同。“他通常處于全家人溺愛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說:“嬌寵的孩子永遠不能自立。他缺乏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勇氣。”他們一方面表現出有雄心和抱負,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顯得懶惰,不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懶惰表明這種雄心摻和著悲觀,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認根本沒有實現的希望。”因此,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經濟結構變化
社會經濟水平的變化對家庭和個體心理是有著直接影響的。其中主要是人們開始從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轉變,這種需要轉變的心理學含義實際上也是一種定向轉變。是個人從一種以生存為中心的目標定向向以自我滿意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轉變。當社會經濟水平還相對落后時,個人因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傾向于去追求那種實際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覺選擇的目標,只有這種目標定向才有可能使個體體驗到自己價值的實現和被社會接受。因為在他的周圍,無論是父母、愛人、子女或是親友,都以他是否能爭取到安全的職業和適當的生活水平為標準來衡量他的價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們,更容易受到鼓勵去發展那些與追求目標相一致的心理品質。可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在變得相對富裕起來的家庭中,人們的觀念開始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具有目標定向的父母們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關懷,并以此來彌補自己的缺憾。他們開始注重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變得更加強調自我滿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興趣。這時他們選擇參與生活與否的理由只有一條,那就是“我喜歡”或者“我不喜歡”。在這種情況下,定向的特點進一步強化了現代家庭中孩子們的自我中心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只懂得個人享受,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極其自私的性格。
4.親子關系及教養方式
既往研究結果證實:83%存在外向問題的7歲兒童,在幼年期的依戀關系是組織混亂型且智力發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戀關系與以后的內向問題。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結論:非安全的依戀關系與兒童的行為問題正相關。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產生重要影響。E31(P102)蔣獎等在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因子的情感溫暖、理解呈負相關,而與懲罰嚴厲、過分干涉、偏愛、拒絕否認和過度保護呈正相關,并發現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發現: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與兒童的問題行為呈負相關,起著保護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達的家庭中養育的兒童,是行為問題的高風險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視的兒童較低風險對照組在行為問題總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擊行為的得分更高。因為一個情感不能適當表達的家庭可能讓兒童有更少的機會學習怎樣處理負性情緒,并且可能不能讓小孩體驗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與增高的外向問題之間的關系,提示了家庭成員問相互支持的程度對于處理兒童破壞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軀體虐待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尤其是表現為退縮,且顯示更差的學校適應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導致兒童發生外向問題的病因的5%及內向問題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釋,其余的是由遺傳因素及非共享環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發現:暴露于母親的IPV與兒童行為問題顯著相關,不論存在共同發生的兒童虐待與否。所以對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兒童給予適當的關注是必需的。當父母卷入經常的、激烈的、難以解決的沖突時,他們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內向性及外向問題。當父母間的沖突演變成身體暴力時,兒童就可能處于問題行為的高風險中。一個解釋就是:兒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擊行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兒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擊行為本身就有較高的遺傳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預防策略
青少年的違法行為一般都是在外界環境的誘惑下產生的,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和盲目性,只有從感化他們的內心,措施得當,并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是可以預防的。針對以上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問題,我們認為把外因和內因結合起來應對是關鍵,也就是從抓好外在層面和個人層面兩方面著手:外在層面包括社會、學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受到全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高度關注。對應策略有:
1.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懲治司法腐敗分子,嚴肅法紀,在社會中樹立法制的權威,打擊不良的社會風氣。同時,加大素質教育推行的廣度和深度,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理念,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對青少年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權益,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以得到司法保障。
我國有關機構近年來所進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發病率已經成為當前危害我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問題。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青少年中約有35%左右的人存在著障礙性心理表現。因此,應當普遍倡導和廣泛開展心理訓練,幫助青少年不斷完善自我內在機制,緩解心理沖突,消除心理疾患,增進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統的健康發展。
人的一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養性的要求,“通過自我沖突,達到自我完善可列為人的一種欲望,即列為在實際上是潛在的一種趨勢,人應該成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樣提高學習效率,怎樣使自己有開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樣使自己出類拔萃、怎樣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誤區”,怎樣才能使自己多些歡快幸福,少些煩惱憂愁,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時時面臨而又必須經常解決的問題。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處于選擇和抉擇人生道路的關鍵時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斷解決面臨的“心理糾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與訓練的方法及策略。通過持之以恒地開展心理訓練,引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自發加以限制和調控,主動熱情地開展有意義和有益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意義和有害的行為,長此以往,就能使他們的心理素質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起來。
心理訓練主要是通過接受師長指導和通過心理狀態與行為方式的自我調控進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養方面的訓練,通過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解決自己在認識、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具體地講,對現代青少年進行心理訓練主要是為了解決:l心理成長問題
通過有目的的全面訓練,掌握正確的日常行為策略,以促進自身人格系統全面、健康地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促使其沿著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健康成長。2心理缺陷問題
個體已知自己在情緒反應和人格系統方面存有某些缺陷,并且對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已有比較迫切的要求,從而有意識地采用某些相應的正確行為策略和矯正方式,以糾正自己不正確的觀念、情緒和行為。3心理障礙問題
個體整個人格系統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動側面發生危機,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無法與外界開展正常的接觸、交流,甚至有心理變態傾向。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接受專家的指導性訓練或逐步開展自我訓練,逐步糾正其心理狀況與外部人際及社會環境關系的不恰當的觀念和行為反應方式,通過調整其心理結構和心理狀態,達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對外界的和諧適應。4挖掘心理潛力問題
潛能是人類最大的寶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個體長期以來缺乏潛能意識,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訓練越多,自我活動越活躍,則所接受的刺激越豐富;自身能量釋放得越充分,則本體訓練的強度就越充分,潛能被開發的也就越多。因此,經常進行心理訓練,
是有效地自我開發潛能的重要手段。
就學校教育而言,怎樣切實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呢?一般來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找準了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就能選擇突破口,推動自身整體心理功能趨向最優化的目標;找準了弱點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進的主要內在障礙,從攻克“自我”著手,重點進行訓練和“再造”,以完善和發展自己。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訓練的“起點”。其次,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努力自我創造“氛圍圈”。心理訓練要高度重視環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與人際關系,最大可能地發揮外界對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響力,借助客觀力量以推動自身心理狀態、心理素養的發展與提高。為此,心理訓練者必須注重從人際關系與環境氛圍方面創造有利條件,為進行有效的心理訓練提供良好背景條件。
人總是在一定的環境氛圍中生活,而不同的環境氛圍對人的精神、心理與情緒所產生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為了使自己始終保持振奮的精神、寧靜的心理與飽滿的情緒,每個人都應自覺地、主動地去努力創造一種美好的環境氛圍,這也是自我心理訓練、自我心理調控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增強學生優良素質的自我建構意識,激勵學生自我完善。心理訓練需要具備強烈的自我建施意識。只有具備了自我建構良好素質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動尋找自身心理素養中的弱點,積極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這些弱點,教師的教育與指導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學生懂得優良的心理素質是個體主動建構的結果,從而增強積極開展心理訓練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心理訓練的過程是個體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過程,這種交換過程越充分,越主動,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就越完善。
四,進行心理訓練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的。隨著現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的高度發展,也帶來了心理學方法,包括心理訓練方法的更新。現代心理學十分注重運用和移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移植其他不同學科而形成的心理訓練方法主要有:1物理一心理法
這一方法強調運用物理學的語言和方法來研究心理學,強調物理量與心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強調環境以及環境調控對人的影響作用。為了增強心理訓練的效果,訓練活動中,個體應自覺遵循心理物理學的原理,注意調控環境力度與自身心理承受力之間的對應關系,主動地投入周圍客觀環境之中,注重主動接受和承受環境的影響,從而增強自己的思維、感知和行為方式等素養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2生物一心理法
2005年1一12月,我們對門診首診青少年120例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進行調查分析,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齡15-18歲。文化程度:小學17例,初中79例,高中24例。
1.2方法測定由經過專門系統訓練的專業評定人員。對前來我院就診的首診青少年采用惠誠兒童青少年心理測驗軟件按操作要求在計算機上完成,結果由計算機分析并打印報告單。量表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包含90條項目,每一項目均采用5級評分,即1,2,3,4,5分別代表沒有、輕度、中度、偏重和嚴重。該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2結果
2.1本組采用SCL一90測定結果.
3討論
青少年期是一個在身體、性格、智力、情感及心理等方面都面臨快速發展的時期,其生理上急劇變化對其心理發展的沖擊容易使青少年身心發展失去平衡,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精神障礙及類神經癥樣表現川。有研究表明:5%以上的成人患者首次發病于15歲以前[2]。因此,首診青少年心理健康測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能反映精神病門診首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及精神癥狀,為兒童精神疾病的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依據,對促進兒童健康教育提供幫助,還可以發現首診青少年的住院率的情況,便于及早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和治療。
國內有調查發現青少年的起病是以慢性起病為主,發病年齡較小,可能是就診年齡高于發病年齡。據統計,兒童精神病患者中,15歲前發病者占4%,10歲前發病者占0.5%-1.0%}Z}。有調查發現16.79%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初中生13.76%,高中生為18.79%,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問題有上升趨勢〔’〕。本測定結果顯示精神科門診首診青少年存在明顯的異常情緒,其程度中度以上為抑郁癥狀58例,占48.33%,其次為強迫狀態、焦慮和敵對,與臨床觀察結果也一致。艾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期在快速成長期比較重視自我身份的確認,在不能確認自我中就會出現焦慮和恐懼感。我們的測定結果中偏重和嚴重程度的精神癥狀也是以焦慮為主要癥狀。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爭議很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各種關于逆反心理的說法中,《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基本上把它的本質屬性揭示了出來,是比較規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抵觸情緒的社會態度。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第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現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與否是不正確的,因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
第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歷來都受到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家長的特殊關注。從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是兒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認識和情感有了飛速的發展,理想、信念、世界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
一是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是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觀原因
當今的青少年,往往雖未進入社會,但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然而他們的年齡、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及社會閱歷和社會實踐都與社會發展有著一定距離,表現出一種不適應,常常處于一種困惑的矛盾膠著狀態。
第一,年齡與生理條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但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生激烈沖突所致。同時,也和青少年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的片面性有關。當人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出現了第二特征,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育成熟。在心理上正處于斷乳期,隨著成人感的產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而他們不久之前畢竟還是小孩,許多家長、教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轉變,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對于青少年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給予積極引導。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時期,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意志的發展先于認知的發展。在認知問題上,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認識。同時,許多青少年,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動機不同,在認知過程中,受每個人內部環境的不同影響,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
第三,好奇心的驅使。青少年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青少年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
現。一般說來,人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禁果逆反”。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不要吸煙”、“不要早戀”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于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驅使青少年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并不甜的“禁果”。
第四,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已見,走向極端。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但卻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說、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面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回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發展與客觀環境之間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開始躍進式地大幅度向高層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審美需要發展。這個發展過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與阻礙,從而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沖突是人的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來的強度大小也不盡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正確對待一切事物,比較容易調節自己的情緒,有能力把自己心理沖突的頻率減弱,保持正常平靜的心理狀態。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于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調節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能力把心理沖突平息下來。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制情緒膨脹,“逆反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原因
第一,傳統的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生產力狀態決定了生產關系是以家庭為本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關系。家長是財產、生產分配的絕對管理者,家庭成員必須絕對服從。國家是家族的擴大,人人處在等級森嚴的倫理綱常的羅網中,并以之為天經地義。在這種穩固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家庭、血緣、宗法、等級關系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和作用下,形成和積淀了中國穩定的上下、尊卑、等級、秩序的文化心理結構。在這種心理積淀的作用下,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級或家長強調自身的權威、特權,而處于相對被動地位的年輕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響,其思想、行為與長輩容易發生抵觸、沖突;但東方宗法等級社會形成的消極的、依賴的、茍安的社會心理層面,大多數人不愿亦不能與其發生正面沖突,轉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第二,社會因素的影響。逆反心理的形成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系。當代的青少年生長在改革開放時期,在社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泥沙俱下,魚目混珠,一段時期以來,由于個人主義和金錢意識的泛濫,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們為了追名求利,置黨紀國法于不顧,、貪污腐化、行賄受賄、執法犯法等現象屢禁不止,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而對現實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多數人把它化為批評和監督領導干部的動力,少數人則以偏概全,不能劃紀國法與不正之風的界限,不能區別絕大多數干部奉公守法與極少數敗類營私舞弊的本質差別,一概采取不信任態度,于是,助長了逆反心理定勢的形成,對宣傳乃至宣傳內容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這種心理氛圍對青少年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當的影響。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開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生活動機和意向呈多維性。他們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選擇的非程式化、非單一結論的觀點,追求享受與奮斗并舉的生活,愿意享樂與奮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質、重利益、重現實的價值觀。對物質生活熱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現實的快樂原則,對個人對社會十分注重效益的兌現。再次,強調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們用懷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歡人云亦云,不喜歡現成的答案,十分珍惜自己的時間,強調自身的價值。面對這些新的特點和新的變化,原有的靜態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難適應,產生了一種較強的惰性作用,容易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對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現實態度。首先,要認識到逆反心理是一種跨文化的社會心理現象,這種現象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出現。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因此,對于青少年中出現的逆反心理,應泰然處之才是。其次,要正確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質。逆反心理雖是一種抵觸性很強的態度,但是,積極的逆反心理卻是一面明鏡,如能加以正確地利用和引導,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進我們改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對待青少年中消極的逆反心理應注意分析原因進行克服、矯正和教育。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著眼于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的改善,杜絕逆反心理滋生的社會土壤。只要我們把改革、開放堅持進行下去,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不斷地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只要我們不斷推進社會進步和民主化的進程,通過扎實有效地搞好縣級以上干部的三講教育,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的犯罪分子和刑事犯罪活動,使黨風和社會風氣發生根本好轉,逆反心理的許多消極因素就會失去存在的條件。
第二,要著力提高領導干部和政工隊伍的素質,消除逆反心理產生的誘發因素。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學校領導和教師,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與所履行的職責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獻身精神的人講獻身精神”,榜樣示范,現身教育,才最有說服力。
第三,努力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育者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艱苦的、創造性的工作。我們不能用老眼光看新問題,要根據21世紀青少年的特點,改革和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要努力克服宣傳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調、“假、大、空”。要實事求是,改進工作作風,盡力教育、引導和滿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發揮非權力因素,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在充滿信任的環境中,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穩定的心理系統,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礎。
第四,開展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科學的教育。首先應認識到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會出現五大高峰:體力高峰、智力高峰、社會需要高峰、創造高峰、超常行為高峰。這五大高峰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五大特點:好勝、好奇、好變、好動、好疑。相應地會出現三大矛盾: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廣闊性、靈活性與傳統思維模式及正統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識的獨立性和社會依附關系的矛盾;強烈的需要
Teenager human relations problem mental state guidance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Shen Yun-chan
【Abstract】In the teenager big and parts of person is because of human relations association existence missing but drive network game captive, if already the teenager of network addiction can hinder to use Chen2 Hui's classmate of mental state guidance method, we want ~only help moderate good this teenager and parents of relation, with teacher of relation, and classmate and friend of relation, they settle will come out the shadow of network game, from conjecture the world return to reality medium come
【Key words】Teenager;Social interaction;Keep off a network
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一生的成長、發展、成功都是與人際交往密切聯系的,任何一個人,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都是其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初中學生剛進入青春期,有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對社會欲求不滿,渴望平等:在觀念上與父母、老師產生碰撞,反抗性強;在情緒上波動較大,不能自控,易煩躁不安;在心理上普遍感到孤獨寂寞。再加上部分同學認為枯燥的學習中,考試競爭壓力太大,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淡薄,于是網絡進入他們的生活,那些學習意志力薄弱、缺少知心朋友的學生如獲至寶,無論是網絡游戲,還是網上聊天,都使他們異常興奮。上網時學習、考試的壓力消失殆盡;現實中無法說的話、沒人聽的牢騷,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傾訴的對象;網上聊友同病相憐,內心的孤獨感和青春的煩惱煙消云散;游戲中的偶像令人崇拜,成了他們學習的榜樣和希望。總之,網上那個虛擬的世界中似乎一切都比現實輕松、美好。所以,試圖逃避困難、追尋幻想的學生紛紛迷上網絡。據說,他們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時特有的興奮感,來自大腦受網絡符號刺激而分泌的“快樂嗎啡”,好像吸毒者的體驗一樣[1] 。
其實許多迷戀網絡的青少年都感到與父母、老師、同學交往有困難。這類青少年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這種狀況。多次的失意,他們只有把情感交給了電腦,上網聊天或者打游戲,且迷戀其中不能自拔。
案例分析:
學生陳輝,從小就由他爺爺奶奶帶大,在家里一直嬌生慣養,一切事情全部由爺爺奶奶包辦,自理能力不強。小學四年級時,陳輝被父母帶到張家港(她父母打工的地方)讀書。由于生活習慣、語言習慣的差異,一直是爺爺奶奶掌上明珠的陳輝,有點對父母不滿,對學習環境不滿。認為生活上無法與父母溝通,學習上無法與同學溝通。在心情極度煩悶的情況下,跟隨另一個打工子弟第一次進了網吧。陳輝后來告訴我:他第一次看到別人打游戲,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當時只是在旁邊助威,就興奮極了。忘記了爸爸媽媽的訓斥――說他什么事情都不會做;忘記了在學校里的煩惱――因語言的障礙找不到玩耍的伙伴而引起的孤獨感。后來他學會了打游戲,更是沉迷其中,成績直線下滑。父母發現孩子迷上網絡游戲后,勸說、痛打了他幾次,發現控制不住他上網,就決定帶他回老家讀書。又怕爺爺奶奶嬌寵他,他媽媽干脆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專門陪她上學放學。這樣,他的學習成績開始上升了,以很好的成績考上了當地的一所小有名望的中學。
離家遠了,必須住校,他的媽媽繼續回到張家港做工,他再次成了留守兒童。問題又出現了:首先是宿舍內務整理不好,班級文明分被扣掉,常遭到室友的抱怨;其次是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在小學時都是他的家人幫他安排學習時間的),作業常不能按時完成,又受到老師的批評。手忙腳亂的在新學校生活、學習了一個月后,他回家哭鬧著要轉回臨近的學校讀書。家長來征求我的意見,我了解情況后,先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又與家長一起做陳輝的思想工作。后來我了解到,當時他人雖然留在了教室,但自卑心理又開始作怪了:緊張的學習使他覺得不安,他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他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他,擺放物品要他去,掃地也叫他(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值日工作)。他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與升學成績比是一落千丈。玩網絡游戲的陋習再次萌生,經常偷溜出宿舍去黑網吧。
分析陳輝的案例,發現陳輝的兩次墜入網絡游戲漩渦的原因很相似:都是人際關系緊張造成的。
第一、陳輝與父母關系緊張:從爺爺奶奶處得道的寵愛,到父母住處(張家港)后受到的嚴格要求,陳輝與父母的溝通有了阻礙,而且父母與之溝通定沒有爺爺奶奶多,他的心理發生了第一次變化,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第二、與張家港的同學無法交流:由于語言不通(農村的孩子都說方言),陳輝從同學處不能獲得明確的自我價值感,加上無法在父母處任性而為,心靈感到孤獨,在同伴的引導下,心理發生了第二次變化,以致不愿學習想去玩游戲。
第三、與中學的同學交往困難:在同宿舍里,同伴之間的心理交往狀況,往往決定了一個學生是否對學校生活感到滿意。陳輝在宿舍里因內務整理不好,常遭到同學的抱怨,同學關系開始緊張;在進行衛生值日時,他認為別人有意為難等,使他無法與室友正常交往,同學關系進一步緊張。到教室忙于完成作業,沒時間與同學溝通,造成了他獨來獨往的、自卑的性格特點,他的心理發生了第三次變化,漸漸的他不滿意于學校的生活了。
第四、與老師的關系欠協調:學生以完成作業為天職,而陳輝的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老師當然會找他談話了,師生關系開始不融洽。結果他在學校的最后一點自信、歸屬感和依賴感都消失殆盡,他只有把自己的情感交給電腦,到網絡上的虛擬世界中去找朋友了。
針對以上情況,我實行了如下的輔導計劃:
首先、轉變陳輝的思想。讓他意識到當時他所處的危險處境,若不改正會有什么嚴重后果:如上網容易得網絡成癮癥,網絡成癮癥表現為不上網時會情緒低落、失眠、生物鐘紊亂、食欲不振、精力不足、思維遲緩、自我評價低、甚至會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等。人際交往能力差會影響個性發展,如自卑、孤僻、產生焦慮感等,而長期焦慮壓抑對他們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影響的程度雖然因人而異,但也不可小覷。因為焦慮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學習心理來說,焦慮會使留守兒童害怕學習、逃避考試,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經常發呆、思維停滯等;從生活意義來說,焦慮使得留守兒童無法正確的認識、評價生活中的某一情境,也就無法作出與該情境相適應的及時又有效的行為反應;從社會生活意義上來說,焦慮可以影響留守兒童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從而影響到他們的人格特性的形成,導致惡性循環,進而發展到極端可能的各種焦慮障礙,如:認知方面的敏感、多疑、思維混亂,生理方面的失眠、胃口差,行為方面的逃避、退縮、缺乏各種行為技能等 [2] 。只有其思想轉變了,才能配合輔導。
其次、制定周密的計劃,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讓他遠離網絡。我把系統脫敏法和厭惡法綜合起來運用,與其家長配合,讓他明白:父母不可能為他服務一輩子,他必須學會獨立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計劃。開始讓他周三、周六晚各上一小時網,由他父母陪著,不準打游戲,漸漸的是周六只上半小時,后來讓他只要有上網的念頭,就想象電腦鍵盤上有他害怕的大青蟲躺在上面,而厭惡那個鍵盤。具體做法是:輔導第一周的學習、生活計劃是我與其母共同協商為他制定,在學校有我監督實行,在家有其母監督實行;第二周的計劃是在我們幫助下,陳輝自己調整制定的,仍然是我們配合監督實行;第三周的計劃完全放手讓他調整制定,由班級同學幫助監督實行。這樣花費了近三周時間,終止了他成天想上網聊天或玩游戲的念頭。
最后、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他的交際能力。崇高的理想即長遠目標的制定是個體努力奮斗的動力,近期目標的達成是個體自信心的體現。因此我們幫助陳輝制定長遠的目標、明確最近達到的學習目標、每天完成的學習、生活任務。讓他學習上遇到問題及時請教老師,緩和師生關系,生活上有問題請同學幫忙,當然自己能做的一定得自己做。其實從輔導的第一天起,我就安排了他同宿舍的兩個同學與他同時進出做作業、吃飯、打掃衛生等。到了第三周陳輝已經有幾個互相信任的同學了。一段時間后,陳輝說:“我以前就是朋友太少了,沒人與我一起商量著學習、做事,遇到困難就想上網來逃避。有時候我也極力控制著自己不去想上網打游戲,但是好像有一種邪惡的力量,又似狂暴龍卷風在拉著我向那里跑,我掙扎過一次又一次,都克服不了貪玩的念頭。現在想想,就是因為那時沒有明確的生活、學習目標,整天懵懵懂懂混日子造成的。我現在每時每刻都有事情做,每時每刻都想著還有哪件事沒做好,生活很充實,也沒時間想上網的事了。”
這樣經過時間的檢驗,我的輔導計劃徹底改變了陳輝的人生態度,讓他在學習中享受到樂趣、生活很充實,遠離了網絡的誘惑,使身心健康成長。
總結和建議
其實青少年中大部分是因人際交往存在缺憾而被網絡游戲俘虜的,若已經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我建議妨用陳輝的心理輔導方法,只要我們幫助協調好他們與父母的關系、與老師的關系、與同學及朋友的關系,這類青少年定會走出網絡游戲的陰影,由虛擬世界回到現實中來。
參考文獻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違反了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而進行不恰當的干涉,將受到發展規律的懲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開辦,是一例違反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而拔苗助長的典型例子,本論文將通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簡要探討其違反心理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
一、高校少年班已有研究
自197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辦少年班以來,對高校少年班的研究已經有不少。這些研究有只基于理論探討的,也有結合一些簡單的實證進行研究的。如朱源等人先后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大學生十六項個性特征初探,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7級少年班學生心理因素綜合探討,對中國科大第三期少年班學生追蹤研究概況,對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種新方式等研究;武金渭等人對培養優秀理工科人才的探索——我校少年班、提高班教改試驗的研究;張端明對培養拔尖人才的初步探索與試驗一一華中理工大學教改(少年)班綜合改革的實踐與思考的研究;司有和對從科技大學少年班看理科超常少年的發現和早期培養等。這些研究有如下特點:
第一,主要來自于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華中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的研究。
第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較少年班和大學同年級學生、比較少年班與高一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成績。
第三,評估少年班的績效主要是考上碩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少年班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少年班本來就是根據其智商的高低的指標進行選拔,考上碩士生、博士生較多,還有其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較好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見,用來評估少年班績效的指標缺乏有效性。
第四,研究最突出特點周期短。青少年心理發展和其他各個方面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用一年或者七年的時間來說明少年班辦的如何為時尚早。著名的心理學家特曼研究天才兒童用了40多年的時間,研究結果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可見對未成年人的研究,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縱向研究方法,缺少這種方法的研究很難有說服力。研究周期短,可能也是寧鉑(中科大78屆少年班學生)2003年出家而引起社會對少年班辦學質量懷疑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有必要從發展心理的角度對中科大少年班開辦的合理性進行簡要的探討,以尋找其在心理學上的理論支持。本論文將主要通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簡要探討中科大少年班開辦是否具有合理性。
二、埃里克森心理發展理論觀及對中科大少年班的評價
(一)埃里克森心理發展理論觀
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兒童期與社會》中把人一生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具有各自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這八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如下:
階段一:嬰兒期(0-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希望的實現。
階段二:兒童早期(2-4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意志的實現。
階段三:游戲期(4-7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
階段四:學年期(7-1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
階段五:青少年期(12-18歲),主要發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忠實的實現。
階段六:成年初期(18-25歲),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
階段七:成年中期(25-50歲),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
階段八:成年晚期(50-死亡),發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
從以上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的八個階段可以看出,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各自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而發展任務的實現需要通過克服主要矛盾來得以實現。
(二)用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對中科大少年班開辦合理性進行評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3到17歲之間,平均年齡16歲左右,跟正常初三或高一學生的年齡差不多。少年班的學生普遍沒有經過完整的初高中學習經歷,很多在小學和初中存在跳級的情況。而少年班的大一學生,基本上處于13、14歲的少年期。
由此可見,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基本屬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階段的青少年期,此年齡階段的學生的發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亂,目標是體驗忠實的實現,這個階段從12歲到18歲,約為6年的時間,這個階段在人一生的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埃里克森認為要是沒有在這個階段建立同一感,而造成同一感混亂,將對其以后的人生產生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
很明顯,處于青少年期的中科大少年班,在該讀初高中的時候,卻要和成年初期的同學一起讀大學,不免在完成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與處理青少年期的主要矛盾外,也要承擔起完成成年初期的主要任務與處理成年初期的主要矛盾。青少年時期的“延緩償付期”對成人初期不在有效,成人初期必須肩負起相應的責任,必須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做準備。中科大的少年班,不僅缺少應有的初高中學習階段,也往往造成了像成人初期那樣面臨找工作的壓力。
三、結語
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屬于青少年期(12-18歲)的心理發展水平,通過上面的討論表明,他們需要兼具起完成和處理埃里克森心理發展階段兩個階段的主要任務與主要矛盾,因此對他們心理發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所以從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看,中科大少年班的辦學不符合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所以中科大少年班的開辦對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不具有合理性。所以,中國高校的辦學要引以為戒。
一、常見的青少年心理障礙
(1)人際交往障礙。在二胎政策尚未開放之時,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和長輩寵溺的環境中長大。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沉浸在以“我”為核心的世界里,習慣了索取,卻不懂得與他人分享。這樣的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使當今青少年在班級、學校乃至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只知道維護個人利益而漠視集體利益。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歸屬需求,可得出: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需要與周圍的人交往以獲得親情、友情、愛情。而如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封閉起來,導致人際交往障礙。
(2)情緒障礙。學者吳錫改認為情緒障礙引起情感發生強烈沖突而出現低落、消沉、絕望、激怒等反常情緒表現等。青少年個性尚在發展,三觀還未穩定,思想不成熟,看問題比較理想化,這樣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挫敗感,如果不及時排解這種負面情緒,長時間會變得煩躁、精神敏感、悲觀失望、對生活缺乏熱情,甚至精神頹靡不振等情緒波動大的反常行為。
(3)行為障礙。隨著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危險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網絡、、暴力等,這些危險因素無疑滋生青少年行為障礙,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眾傳媒的發達,給青少年帶來健康的社會信息,使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健康的社會信息,嚴重影響著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現在:說謊、搞鬼、報復、多動癥、強迫癥、注意力不集中、癡迷網絡、抽煙、飲酒、斗毆等脫離社會行為準則的行為。
二、青少年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1)個人原因。青春期的個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巨大的轉變。有些青少年因對生理上的變化如體型和外貌的不滿意,而導致心理上的波動起伏,產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適應障礙。青少年正處于人格形成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健全,同時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但又缺乏社會經歷,處理問題能力弱,社會認知能力低,面對困難和挫折無法解決時,容易采取極端方法解決問題,從而引起心理障礙。
(2)家庭原因。家庭對青少年的身體成長、人格形成、社會認知、心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關系和諧、父母與子女能有效溝通,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長;反之,則會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單親或者離異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從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對周圍人持有不信任的態度,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擅長人際交往。甚至父母之間的吵架會影響青少年今后的愛情觀、婚姻觀。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并且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比較來給他們增加壓力。孩子的內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們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一旦情緒難以控制,就會產生敵對父母的行為,甚至會出現行為。
(3)學校原因。在當今這個“成績”當道的社會,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質的培養。有些教師甚至戴有“有色眼鏡”,以學生成績為指標,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看待,對成績好的同學關注,對“差生”置之不理。這種做法會使學生心理產生不平衡感,失去學習樂趣,同時對學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間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園環境使學生出現不良行為偏差,近墨者黑,最終導致校園環境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長。
(4)社會原因。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舊制度已經解體,而新制度尚不健全,這使得我國的制度處于一個“真空”階段。隨著經濟的發達,家庭條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對獨生子女經濟上的放縱,使得青少年的資金過于豐厚,形成用物質基礎滿足精神需求,一旦經濟難以滿足時,他們容易做出不計后果的反常行為。如今,社會上的媒體宣傳、網絡文化和社會輿論成為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網站、視頻、網絡用語侵蝕著青少年心靈,扭曲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視頻會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發校園暴力事件,嚴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對策
(1)個人層面的對策。社會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職業,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幫助有需要解決問題的個人和集體。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接納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向他們表達同理心,讓其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同時運用優勢視角,相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礙的能力,積極發現青少年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其擺脫錯誤的行為,完善自己。社會工作者要加強青少年正確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教育。青少年時期的大多數問題是由于他們對生理和心理的轉變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出現各種不適應。
(2)家庭、學校層面的對策。不良的家庭環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所以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時,還要考慮整個家庭結構,促進父母與子女雙方找到一種新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鼓勵父母多關心、愛護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學校應該建立一個青少年心理咨詢教育中心,對于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及時做出治療對策,以及預防青少年心理障礙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工作者應該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合作,運用更專業的心理治療方法去治療及預防青少年心理發生障礙。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應該多宣傳心理障礙的危害,組織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講座。
(3)社區層面的對策。社區是青少年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可以聯合社區居委會組織家庭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實想法;另外,還可以舉辦社區青少年游戲活動,既可以緩解青少年學習壓力,又可以促進青少年與朋輩群體的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社會工作者帶領青少年參加社區服務,如去養老院、福利院獻愛心,植樹綠化社區環境等活動,讓在實踐中學會愛與尊重,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樹立社會責任感。社會工作者調動社區積極因素,營造一個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社區環境。(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分類號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既是我國方興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追求又是中國特色健康心理學新的重要的研究領域,有許多理論問題亟待探討。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質及其相關概念”,探討“心理健康素質的基本結構”是該領域研究的理論前提,本文擬對此問題發表一管之見。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概念與其相關概念的關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必然涉及到與心理健康素質相關的如下概念:素質、人格、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對這些概念之間關系的辯析,可以進一步明確心理健康素質的涵義。
1.1心理健康素質與心理素質
概括地講人的素質包含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三個方面。從抽象的角度看,人(作為整體)的心理素質一經形成便是一種存在“物”(結構),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負或積極與不積極之分),但教育是針對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體的人開展的。就個體來說,心理素質存在正性的(積極的或健康的)和負性的(消極的或不健康的)兩種功能區分。心理素質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健康素質是心理素質中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們常說的培養或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主要指的培養其心理健康素質。
1.2心理健康素質與素質
關于素質概念,從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學、心理學和教育學都從各自學科的性質作出了解釋。生理學強調先天遺傳特征,心理學強調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學則強調素質的發展性和可塑性[1]。為了進一步明確素質的含義,我們嘗試從結構―功能的角度解釋素質的內涵。所謂結構―功能角度,就是解釋事物的內涵時,不僅要從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從事物與其外在環境的關系去理解。
關于素質概念,傳統認為是指由先天的遺傳條件及后天的經驗所決定和產生的身心傾向的總稱[2]。近年來隨著教育領域對素質概念的頻繁使用,自然引發了對素質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從素質教育角度分析,素質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品質。這種品質不僅是學生通過接受教育而內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學生自覺挖掘自身優勢和特長,主動通過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發揮自身潛能的一種適應能力。因此,素質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個體內部的身心特質,即所謂的內在的心理內容,二是個體的適應能力,即所謂擬合環境的功能價值。教育實踐領域對素質概念的完整理解應該是內容要素和功能價值的統一[3]。
從根本上講,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會人兩個層面。作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結構和功能可以清楚區分開來;作為社會人,其行為和心理的結構與功能卻很難嚴格區分。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行為和心理的內容結構也與生物和生理機構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腦的功能。而心理學和教育學使用素質一詞,則主要是用來描述社會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內容和特征。因此,此時使用素質一詞解釋和評價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為和心理的結構內容,另一方面是解釋行為和心理的功能價值。比如,我們說一個人文化素質很高,不僅指他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指他能夠把自己的文化知識恰當地運用于生活及工作實踐中去。可見,科學地理解素質,應強調內容結構和功能價值的整合。再來看素質與心理健康素質的關系:素質與心理健康素質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心理健康素質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面對素質概念的結構―功能分析同樣也適用于心理健康素質概念。也就是說,心理健康素質是心理和行為的內容要素與功能價值的統一。
所謂心理健康素質的內容要素,就是個體在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根據其對個體心理活動和行為實踐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健康認知和健康個性兩個內容。所謂心理健康素質的功能價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質要素(健康認知要素和健康個性要素)為基礎,通過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選擇、適應和改變環境,使自身與環境和諧協調的適應能力。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素質,總是表現在他對自我、他人和環境的認識與適應過程中。如果一個人能夠作到正確地評價和接納自己,能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控,同周圍的人關系和諧,能夠正確地認識環境并良好適應,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反之,則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質較差[2]。
1.3心理健康素質與人格
關于心理健康素質和人格的關系,根據我們和其他同行的相關研究,我們認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標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衛生工作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4]。在人格維度下,還可以分出認知風格、情緒調節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質、人格動力特點、性格傾向和自我意識等次級維度。具體地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人格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5];而心理健康素質則是個體在心理和行為上的內容要素和功能價值的統一體。人格的基本內涵可以用人格特質來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務也就是探求決定人們外顯行為的內在根源性人格特質;而心理健康素質的基本內涵卻包含基本心理和行為結構內容與外在的心理和行為的功能價值兩個方面。心理健康素質研究的基本任務不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為的內在依據,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適應性的心理和行為功能。人格的基本維度在特質上是同質層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質的基本成分則是根源特質與適應特征等不同層面的整合。因此,在結構層次上,心理健康素質比人格更復雜。其二,人格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在思想、情感和行為上的穩定的個別差異,而心理健康素質則表現為內在穩定差異和外在適應、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說心理健康素質是以人格為核心內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質而構成。
1.4心理健康素質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質和心理健康是兩個緊密聯系的概念,也是個體心理現象兩個重要的側面。從根本意義上說,心理健康素質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質,而心理健康則是一種心理上的完全康寧狀態,在此狀態下,一個人充滿生命的活力,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潛能,有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社會適應。從心理健康素質的功能來看,心理健康素質的高低與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關系。心理健康素質高的人,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相反,心理健康素質低的人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質的社會和心理功能。從心理測量和評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質的測量常常包含許多心理健康的指標,比如情緒方面的測量和人際關系方面的測量;而心理健康的測量標準也包含許多心理健康素質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認知能力、堅強的意志品質、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們考察心理健康素質不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質的內源性的基本人格層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質的體現個體與社會交互作用而達到和諧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層面即心理健康層面。所以至今為止的大多數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質的一個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質與社會適應
社會適應是個體在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能自由地選擇其所從事的活動,追求自己的目標以順應環境、調控環境或改變環境[7]。社會適應有三種狀態:一是不適應狀態,既個體無法調控或改變環境,也無法順應環境,于是處于與環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狀態;二是順應狀態,即個體無法調控或改變環境,卻能夠順應環境,從而保持和諧狀態;三是控制狀態,即個體憑借自己的能力優勢和人格潛能,可以比較恰當地調控或改變環境,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活動,追求自己的目標[8]。在這里,心理健康素質與社會適應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質的人,憑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優勢,能夠在社會生活中達到社會適應狀態,即順應狀態或控制狀態;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質欠佳的人,則可能無力順應或調控社會環境而處于不適應狀態。可見,在某種程度上社會適應也是心理健康素質的心理和社會功能。
綜合上面的理論分析,我們從結構―功能的角度,將心理健康素質初步定義為:心理健康素質就是個體在遺傳和環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些心理品質影響或決定著個體心理和行為,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結構的理論構想
在探討了心理健康素質概念的基礎上,下面將進一步探討心理健康素質的結構問題。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結構,我們試圖從心理健康的幾種不同的標準出發,探討為了達到這些標準一個人需要具備什么心理品質;通過對青少年心理障礙內在原因的分析,尋找他們欠缺的心理品質。爾后對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質進行歸納,來確定心理健康素質包括的因素和維度。事實上,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素質,總是表現在他對自我、他人和環境的認識與適應過程當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認知合理性維度的理論分析
關于認知合理性素質特性,或者說情緒智力,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承認。從廣義上看,可以把它納入人格范疇進行探討。美國個性心理學家卡特爾認為是聰慧性。
根據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首先,人們的認知活動表現為對現實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現在對問題的知覺和分析;其次,認知活動表現為對信息的加工以創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現在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認知活動表現為信息加工的行為延伸,集中表現為解決問題方案的具體實施。另外,元認知活動始終是與上述三種認知活動相伴隨的一個獨特的認知活動,對認知活動中的反映、創造和實踐三個環節起著評估和監控作用,可以說是認知活動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環節[9]。那么上述認知活動四個環節就表現了認知活動中的四種認知特性,即反映性、創造性、實踐性和元認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個性完整性維度的理論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看,個性的心理結構包括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識特征[10]。個性心理特征是個體的多種心理特征的一種獨特的組合,是推動個體進行心理活動的動力成分中所表現的個體差異。個性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動機、人生態度、健康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卡特爾也認為心理動力成分可以看作與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樣,是構成個性心理結構的重要成分,并穩定地反映在人們的典型行為傾向之中[11]。自我意識特征即自我特征,是個體把自己作為心理活動對象的心理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顯示,自我特征是個性結構中活躍也是核心的成分,是個體把自己作為心理活動對象的心理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也是個體在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現出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結合自我特征的含義和青少年的實際情況,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統合、自尊和責任感等。因此,個性完整性維度由個性動力特征因素、個性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意志健全性維度的理論分析
意志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自覺組織自己的行為,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意志特征就是個人在意志行為中表現出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如目的性、獨立有主見等;第二,對行為的自覺控制水平,如主動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緊急或困難條件下的行為表現,如沉著鎮定、果斷勇敢等;第四,在經常的和長期的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征,如有恒心,堅持性等。我們結合已有的心理素質中有關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實際情況,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意志方面分析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獨立性,在學習和生活中能根據自己的認識與信念獨立地采取決定、執行決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見,包括自主意識和獨立行為等。②堅持性,學生為達到一定的目標而自覺組織行為,以充沛的精力和堅韌的毅力,不斷地克服內外困難,直至實現目標,包括行為的持久性、對待困難的態度和反應等。③自制性,對自己行為的監控和調節,包括執行該做的行為和抑制不該有的行為兩個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情緒協調性維度的理論分析
情緒特征就是個體在情緒活動時,在情緒效價和情緒調控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此可以分解為情緒效價和情緒調控兩個方面。所謂情緒效價就是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體驗到積極情緒還是經常體驗到消極情緒,或者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和行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是兩個不同的維度,并非積極情緒的另一個極端就是消極情緒。所以,情緒效價可以分別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個方面進行測量。情緒調控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情緒的控制程度和調節的靈活性能力,由此,情緒特征可以由以下兩個成分構成:①情緒效價,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及其比例。②情緒調控,包括情緒控制和情緒調節兩個方面。情緒控制又可以分為控制過多和控制不足;情緒調節性指情緒控制的自我彈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適應良好性維度的理論分析
適應性就是個體在基本的能力素質(認知維度)和人格潛質(個性維度)的基礎上,在自己特定年齡階段所規定的社會生活背景中,通過與社會生活環境的交互作用,對外在社會環境進行學習、應對和防御,對內在心理過程進行控制、理解和調適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傾向。在這里個體內在的能力素質和人格素質是適應性習慣行為傾向產生的內在條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質的社會生活環境是適應性習慣行為傾向產生的外在條件因素,而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是適應性習慣行為傾向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張大均、馮正直等所認為的,適應性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改變自身或改變環境,使自身與環境和諧協調的能力,它是認知因素和個性因素在各種社會環境中的綜合表現,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質成分,是個體生存和發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質之一。
根據上述定義,我們認為適應性習慣行為傾向的形成,在個體與社會生活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具有這樣兩個方面:一是對外在社會環境的學習、應對和防御等適應過程,二是對內在心理過程的控制、理解和調適等適應過程[13]。當然,在很多情形下,這兩個過程是同時出現的。但是,在個體的社會適應過程中,根據個體心理和行為在個體自我和外在環境之間的指向性程度的差異,我們還是能夠把個體的適應性習慣行為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適應性和社會定向適應性兩個方面來進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獨就是自我定向適應性,積極參與社交團體就是社會定向適應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品質系統,上述理論構想是否科學,還有待進一步在質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豐富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大均, 馮正直, 郭成, 陳旭. 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幾個問題.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傳鼎. 心理學詞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展特點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導師: 張大均). 2002. 11~12
4 張大均.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2, 4(1): 17~23
5 黃希庭. 人格心理學. 臺北: 東華書局, 1998
6 王衛. 大學生心理健康機制論.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黃希庭.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陳建文. 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結構、機制與功能.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論文. 2001. 16~18
9 馮正直, 張大均. 中學生心理素質特點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學,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學. 周容譯,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