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2: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公共衛生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公共衛生管理系統中,大部分城鄉區域并沒有構建起完善的應急預警系統。人民群眾的危機意識比較淡薄,在出現突發狀況時,不能合理有效的通過預警系統來傳遞有效信息,所以在遇到危機時顯得束手無策。在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中,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援準備和資源儲備將會對其造成直接影響。所以要想對公共衛生管理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就需要投入充足的資金。
1.2缺乏醫療資源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醫療改革也受到了比較嚴重的影響。在一定時間段中,醫療衛生經費主要分配方面為城市是一種客觀存在,這樣農村地區就會出現醫療資源缺乏、就醫難等問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出現公共衛生資源閑置,而在經濟落后的地方則出現公共衛生資源缺乏的現象。
1.3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低
社會群眾現階段還并不關注和重視公共衛生管理系統,人才缺乏情況比較嚴重。另外相關工作人員沒能正確認識公共衛生管理,導致公共衛生管理不能有效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
2公共衛生管理的處理對策
2.1建立健全的公共衛生危機公關體系
危機的發生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只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大程度的降低危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首先要構建起和公共衛生管理相符合的危機公關體系,這樣才能更有效的處置突發事件。要重視和關注危機公關,當出現危機事件時應該要根據危機公關的具體原則來進行處理,這樣公共衛生管理才能正常的開展[2]。
2.2建立健全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
轉變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能重心,明確各職能,將預防工作納入醫療。重視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的建設,這樣公共衛生管理職能不清楚的現狀才能得到有效改進。應該面向社會建設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讓其業務能規劃化和集中化。
2.3建立健全的公共衛生信息傳遞通道
在發生突發危機和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信息傳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公共衛生信息的傳遞通道,這樣工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將相關信息進行公開,能有效防止不良行為的發生,讓社會群眾能更加信任。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加強資金投入完善硬件設施的配置,讓公共衛生管理的信息變得大眾化和科學化。
調研浙江省共49所高校。其中部屬高校1所,占2.04%;省屬高校22所,占44.90%;專科類學校26所,占53.06%。按其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分為3組,即學校直管組、后勤處管理組和校外醫院管理組,對其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效進行考查。
1.2方法
公共衛生工作調研:主要內容包括肺結核管理、健康教育和食品衛生督查等的工作情況,通過問卷調查、電話詢問等,考查其應急和日常管理的工作實效。學校的組織機構、管理模式調研: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通知》的內容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①管理體制。即公共衛生工作具體管理部門、隸屬單位及高校醫療機構等級、人數等。②規劃與措施。包括公共衛生工作是否列入學校整體規劃、是否建立傳染病防控制度及是否落實防控措施。③具體工作落實情況。主要項目有食品衛生和飲用水安全的監督管理、慢病及傳染病的管理、健康教育課及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展情況等。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情況調研:采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0年下發的《大學生健康教育問卷》,分別選取部屬院校、省屬院校、師范類院校和專科院校4類學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滿分為100,每類院校隨機發放健康教育問卷300份。部屬院校回收有效問卷297份,回收率為99.00%;省屬院校回收有效問卷289份,回收率為96.33%;師范院校回收有效問卷295份,回收率為98.33%;專科院校回收有效問卷293份,回收率為97.66%。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①健康理念及人體生理基本常識、院前救護知識、常見病的防治知識等的知曉情況。②對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防控知識的了解情況。③獲取健康知識的渠道和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
1.3統計分析
健康教育問卷采集的數據采用統計軟件SPSS16.0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均數的比較,其中均數的比較采用Dunnett-t檢驗。學校公共衛生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和工作實效采用對比性研究。
2結果
2.1學校公共衛生現行管理模式
在調查的49所高校中,學校公共衛生工作僅2所為學校直管,占4.08%;35所為后勤處管理,占71.43%;12所為學校委托校外醫院管理,占24.49%。
2.2健康教育情況
開設健康教育選修課的高校有12所,占所有高校的24.59%。其中,學校直管的2所高校均開設有選修課,后勤處管理的高校有10所開設,校外醫院管理的高校均未開展健康教育。
2.3人員配備及公共衛生開展情況
高校醫療機構中醫務人員在30人以上的有8所,占16.33%;10~30人的醫療機構有17所,占34.69%;10人以下的醫療機構有24所,占48.98%。有2所學校直管和3所后勤處管理的高校醫療機構開展了食品衛生督查;開展傳染病規范管理的醫療機構有2所為學校直管,6所為后勤處管理,校外醫院管理的為0。2011年全省有6所院校出現結核病疫情暴發,其中3所為后勤處管理的高校,3所校外醫院管理的高校除1所學校直管高校開展了飲用水安全檢查和慢性病管理外,其余高校均未開展此項工作(表1)。
3討論
3.1高校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中國高校普遍采用全封閉式教學,學生吃、住、行均在校內,為行為一致的集體生活,這與國外高校有本質的區別。國外高校多采用開放式教學,學生生活在社會中,醫療后勤保障依賴社會。而中國高校是一個特殊的社區,大學生剛走出家庭,生活經驗缺乏,自身抵抗力較差,若高校社區管理不善,易發生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和其他群體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此,衛生部在2010年3月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通知》,強調在高校中加強傳染病監測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性[3]。
3.2高校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現狀與問題
由本研究可見,高校公共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的錯位,是高校多發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主要根源。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醫療機構歸屬于后勤處管理,是后勤服務的一個分支機構,這是思想認識上的錯誤。高校公共衛生工作不是服務性工作,是維護和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的社會行動,是全校公益性的工作[4]。同時,高校醫療機構歸屬于后勤處,難以指揮全校性的行動[5]。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必須有學工部、團委、保衛處、宿管科和學校醫療機構等部門的共同參與;食品衛生督查應該有后勤管理處、后勤集團、學生代表、教職工代表和學校醫療機構的共同參與;健康教育宣傳必須有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和學校醫療機構等部門的共同參與。只有多部門密切合作,聯防聯控,才能有效防止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高校醫療機構歸屬于后勤處,無獨立經濟管理權和人事權,導致醫療設備無法更新,人員配備嚴重不足,致使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等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對食品衛生和飲用)水安全的督查工作沒有權力。當職、責、權出現分離時,公共衛生工作就無法順利完成,發生公共衛生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此次調查結果還發現,浙江省有12所高校醫療機構由校外醫院管理,這些單位多以醫療業務為主,主要考慮的是經濟效益,高校的傳染病管理、食品衛生安全、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管理無人負責,基本上未開展公共衛生工作,較易發生結核病等疫情或其他公共衛生事件。
衛生經濟學是一門蓬勃發展的新興學科,20世紀50年代,衛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因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目前已形成了業內公認且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同時,衛生經濟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同經濟體制下對衛生經濟學的運用是不同的,國外的衛生經濟學教材分析的實例可能解決不了我國的問題。在我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更多復雜的問題需要運用衛生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可以說,衛生經濟學是與我國醫改工作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本門學科能夠幫助回答如何使用有限的資源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達到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改革目標。從衛生經濟學的這一學科特點來看,本門課程的教學不能夠僅僅停留在講解整套理論體系,而是應該在夯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教給他們用理論去發現表面現象下的實際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1.2衛生經濟學是融多學科特點于一身的交叉學科
衛生經濟學是一門非常典型的交叉學科,在其理論體系中,借鑒引用了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民經濟核算、保險、管理學、財務管理、社會醫學、甚至醫學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從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論體系。衛生經濟學融合多學科的這一特點使衛生經濟學課程的部分章節與相關課程的章節有重復講授的問題,比如衛生事業管理、社會醫學等,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些迷惑:為什么相同的章節在不同的課程體系中重復出現?這個特點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課教師需要對衛生經濟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理論和實踐有全面的把握和認知,了解相同的章節在不同的課程當中都是以何種形式出現的,同時需要幫助學生進行鑒別性的學習,也就是在不同的課程當中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同一個知識點。
1.3衛生經濟學課程的各章節既能獨立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又相互聯系
衛生經濟學課程體系中幾乎任何一個章節都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進行長時間的深入研究,比如衛生總費用一章有其獨立的理論體系,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有專門的一支研究團隊,幾十來年一直進行相關研究。而從衛生經濟學整個學科來看,各章節間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例如,衛生籌資的實踐需要衛生總費用核算作為支撐,與醫療機構與衛生服務補償息息相關,影響到了衛生服務市場的運行,而醫療領域的補償問題又受衛生服務價格的影響,整個體系形成了網狀的聯系。衛生經濟學的這一特點對教師自身的知識體系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任課教師不僅要了解衛生經濟學以外的相關領域的知識,對衛生經濟學內部的知識體系也要有非常系統的了解。
2改進衛生經濟學教學的建議
2.1教師加強自身科研能力的培養,教學科研互相促進
由于衛生經濟學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均較突出,所以為了能將衛生經濟學的知識系統全面的傳授給學生,任課教師須加強自身科研能力的培養,盡可能多地參與衛生經濟學的相關研究,或者了解相關研究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的衛生經濟學知識解決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積累豐富的教學案例,并充實到課堂教學內容中,真正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充分做到科研教學互相促進。教學實踐表明,在衛生經濟學課堂中加入一些科研實踐活動的過程和成果,甚至研究過程中的趣事,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極大興趣,強化學生學習的效果。
2.2重視課程組成員的集體備課
雖然教師加強自身的研究能力非常重要,但由于衛生經濟學的各章節都可作為深入研究的領域,而課程組成員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在不同的領域,由于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要求每位任課教師精通本門課程各章節,并對所有內容都有深入研究也不現實。若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采用課程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的方式。一方面,術業有專攻,課程組成員間集體備課時可相互交流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和成果,獲得的本學科前沿知識;另一方面,對于知識體系以外的內容,比如課堂安排,教學技巧等,也可以進行交流,以達到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2.3注意與相關課程組的溝通,處理好交叉章節的講授
對于衛生經濟學與其他課程內容交叉的問題,需要課程組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組進行統一溝通協調,在本專業同一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安排各章節的講授,或進行一定的取舍,或從不同角度對同一知識點進行講授,盡量做到不重復講授。如醫療保障一章的內容,衛生事業管理課程偏重于醫療保障體系的制度化建設,而衛生經濟學則更偏重從醫療保障體系的籌資和支付角度進行講解,若衛生事業管理為先設課程,那么在衛生經濟學課程的講授中可以從復習醫療保障體系的制度化建議入手,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醫療保障模式的資金是從哪里來的,都為哪些人支付了。
2.4引導學生發現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個問題
衛生經濟學各章節間相互聯系,但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可能不會及時主動地發現衛生經濟學各章節之間的聯系,仍然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而引導的過程不僅是機械的說教,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開展,如“提高衛生服務的價格,會引起衛生服務需求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從衛生服務需求的角度回答,或從誘導需求的角度回答,或從衛生人力資源特殊性的角度回答,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同一個問題,得出相似的結論。再如在衛生資源配置一章中講到醫療病床使用率在2000年達到最低值,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從衛生籌資角度、衛生總費用角度、醫療保障制度角度尋找原因,都能得出我國2000年的衛生籌資公平性較差的結論,同時還能將各章的內容聯系起來。
2.5每章課程的講授開始于一個特定案例,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衛生經濟學課程中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已被業內認可[2],通過案例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常規做法是在講解每個知識點的時候引入案例,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開始每章知識體系的講授之前,先引入一個特定的案例,這個案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或社會民眾討論熱烈的話題,但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最好能夠貫穿整個章節,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引出本章的各個知識點,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整章內容。如對于疾病經濟負擔一章的學習,讓學生從普通感冒帶來的各種負擔開始思考,進而思考每種負擔的大小、數據的來源及可得性、感冒最終的負擔如果很大或很小對衛生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提示等問題,從而將疾病經濟負擔一章的知識點全部涵蓋在內。
二、是基本支出還是項目支出?
在具體組織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時,各級財政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是項目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實施方案、經費管理、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等;各級疾控中心、婦幼保健所和衛生監督所負責技術指導工作;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是項目的實施單位,根據各自分工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其中村衛生室承擔約40%的工作。不同機構在項目實施中發揮的作用不同,對項目經費核算和管理的要求也應區別開來。對項目管理機構和技術指導機構,項目經費必須作為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專賬核算,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相關支出必須作為項目支出核算管理。對項目實施單位來說,通過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獲得的補助收入本質是服務收入,應作為服務收入核算,實施單位發生的相關支出應作為基本支出核算管理。因此,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應實施分單位管理。財政部和衛生部(原)制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雖然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補助收入,但是明確規定納入基本支出補助收入,年度收支結余直接轉入業務收支結余;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收入只能轉入財政項目補助收支結轉(余)。說明無論是實行項目經費撥付制還是報賬制,只要實施單位提供了符合質量要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就應按約定的服務價格撥付項目經費或允許實施單位在獲得的服務收入額度內報銷基本支出,包括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而不應按財政專項補助的某些規定限制實施單位“這也不許報、那也不能支”,以保證項目經費及時撥付和報銷。值得注意的是,強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的性質和分單位管理,并不意味著可以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沖抵財政應補助的人員經費。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沖抵人員經費是造成地方項目經費配套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基層單位積極性不高、服務縮水,甚至弄虛作假的根源所在。
三、是服務經費還是工作經費?
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資金被挪用的主要形式是某些地區按一定比例從項目資金中提取或直接切塊安排部分工作經費,用于項目管理機構和技術指導單位為組織管理項目實施而發生的監督檢查、考核獎勵、會議培訓等相關支出。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第2條明確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第13條規定了具體使用范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關的人員支出以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的耗材等公用經費支出。第14條規定:不得將補助資金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設施建設、設備配備和人員培訓等其他支出。安徽省財政廳、衛生廳(原)《關于印發安徽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提出:市、縣(區)政府對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等工作可適當安排經費予以支持。可見,項目補助經費是服務經費而不是工作經費;同時,工作經費應由地方政府另行安排。工作經費多少為宜,雖然原則上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但是為防止地方政府以種種借口不予安排,建議盡快明確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總額的1%~3%安排工作經費。
四、是直接支付還是授權支付?
從理論上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可以實現財政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支付效率。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單從資金劃撥的角度來看,國庫集中支付的確減少了中間環節,但是從整個資金支付的流程來看,不但沒有減少中間環節,反而增加了許多審批環節,同樣一筆經費甚至要審批多次才能撥付,大大降低了支付效率。目前有的省份,縣區年度第一批補助資金下撥時間在當年4月以后,有的甚至在6月以后,補助資金在縣區平均停留時間為5個月。國庫集中支付有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兩種方式。直接支付是由財政部門簽發支付令,交銀行將資金支付給收款人或用款單位;授權支付是由預算單位根據財政部門的授權,在批準的預算額度內,自行簽發支付令,交銀行將資金支付給收款人。授權支付的效率明顯高于直接支付。因此,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應積極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盡可能采用授權支付,簡化審批流程,減少重復審批和不必要審批,提高項目資金撥付效率。
1.1 有效節省資源
就傳統的衛生檔案管理而言,往往采用的是保存紙質材料的方式,而在具體的管理過程當中需要把這些紙質檔案信息進行歸類、裝訂、裝盒等,這些復雜的工序不僅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而且在一段時間之后檔案資料就會積累到較大的數量,在存儲過程當中更是需要極大的空間,后期管理特別是信息的調用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而在信息化背景下,衛生檔案管理工作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而實現信息化從紙質管理變成電子管理,無論是錄入還是管理保存都有著極大的優越性,節約存儲空間的同時,極大節省了資源,讓檔案調用更加方便[1]。
1.2 提高工作效率
衛生檔案管理工作以往會選用手動歸檔的方法,而在這其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需要在其中投入較多的管理資金,特別是在手動歸檔當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較大,工作效率明顯較低。如今,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衛生檔案的信息數據逐步增多,如果仍然選用手動歸零和管理的方法難度會越來越大,而且在這其中如果出現錯誤的話,會出現難以,會出現難以。在信息化的衛生檔案管理當中,則能夠確保工作效率,而且出現錯誤的可能性會極大降低,也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
1.3 優化醫療資源
在面對突發性醫療事件發生的過程當中,衛生檔案管理的信息化顯得更加的關鍵。這些危害深遠的醫療事件有著突發性的特點,而且一旦發生會以迅猛的速度迅速擴展,如果是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的話,數據的處理以及準確性都不能夠得到保障,很容易錯過最佳處理時機。在衛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之后,可以讓相關部門及時迅速的掌握第一手資料,相關研究機構也可以抓住有利時機來總結疾病規律,并且提出控制和解決辦法,使得醫療資源得以優化和有效利用。
1.4 促進整合共享
社會在向前推進,科技而是以人類難以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那么信息量也在逐步擴大,無論是哪一個部門都無法把全部信息進行有效收集管理和應用,那么打破傳統管理模式,有效構建信息化的衛生檔案管理系統,成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以及必經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檔案資源可以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進一步凸顯出信息管理的整體性優勢。除此以外,衛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是讓我國能夠迅速與國際接軌的一個有力舉措,有效推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2]。
2 信息化背景下衛生檔案管理工作實施策略
2.1 加強衛生檔案信息化管理隊伍建設
信息化背景下的衛生檔案管理工作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而在先進技術的推廣實施當中不單單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檔案管理知識,更為主要的是要掌握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并且能夠把檔案管理和信息技術管理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樣才能夠讓信息化的檔案管理得以實現,檔案管理的質量才可以得到切實保障。在這樣的情況下,衛生檔案的管理工作隊伍必須要進行有效的培訓,強調檔案管理者除了要掌握先進以及完善衛生檔案的管理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對信息技術等相關技術進行熟練應用。由此可見,人才建設是衛生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點以及關鍵資源。因此,要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訓,使得他們的專業技能和信息技術得到綜合發展。與此同時,還需要注重外部人才的引進,使得他們能夠逐步充實到信息化的檔案管理隊伍當中,為衛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注入活力。
2.2 加大檔案信息化管理基礎設施投入
如果說人才建設是衛生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實施的軟件的話,那么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則是不可或缺的硬件條件,所以需要加大對信息化管理基礎設施的投入,有效完善衛生檔案管理的硬件系統,更好的是用信息化的背景。基礎設施是衛生檔案信息化的保障以及基礎,但是當前檔案基礎設施落后和不完善的問題是十分突出的,特別是基層機構設施更是缺乏,與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對此,衛生單位必須要對基礎設施建設提起較高的重視程度,并且結合單位檔案管理的實際需求和切實能力來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如果單位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結合衛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來開發研究專門的管理軟件,優化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技術,使得衛生檔案信息化管理可以逐步走向正軌[3]。
2.3 構建標準規范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
就目前而言,有關于衛生檔案管理的規范和規定還有待健全,這使得衛生檔案管理工作的難度大大增加,并且得不到完善的制度和規范作為支持與保障。另外,在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推進當中,會涉及多個環節以及部門,要想讓這些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強化部門之間的協調運轉,需要通過制度建設和規范性的管理體系來發揮約束作用。因此,構建標準規范的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成為目前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夠明確各方的責任,使得各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可以做到各司其職,把每一個管理環節緊緊聯系起來。另外,為了滿足信息檢索交換等多個方面的需求,需要構建有著很強兼容性和通用性的信息交換以及存儲的標準,并將其在制度當中進行體現,提高管理系統的規范性和完整。
2.4 推進實現衛生檔案信息電子網絡化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城市居民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公眾對于參與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并不重視,導致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而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危及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公眾要主動積極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保持正確的環保意識,并付出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從而營造一個清潔、美麗的城市環境。因此,本文將以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為重點,進行相關的探討和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方案。
一、加強市容環衛管理中公眾參與的措施
1、加強法律制度建設,保障公民參與環衛管理的合法性
(1)明確公眾的環境訴權。中國環境保護法中對公民的權只有原則性的規定,這不利于公眾維護自己的環境權益,也不利于公眾對環境管理的監督。中國應在立法上放開訴訟權,確立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法律地位,加大公眾參與的深度,落實公眾對環境管理的參與權。
(2)明確公眾的知情權和建議權。中國法律應當明確規定公民的知情權,并規定有關機關應實事求是地環境質量日報、周報,每年召開環境狀況會,經常舉行環境事務聽證會,讓公眾及時了解環境狀況,引起公眾對環保的關心。
(3)環境管理中,要使公眾的參與權得到實現,就必須增強實行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設立或指定處理公眾參與環境管理事務的機構,如環境部門,及時收集群眾呼聲,及時反饋,并及時處理,同時對公眾和公眾環境團體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拓寬各種參與渠道,實行政務分開。
2、加大公民參與宣傳力度
城市垃圾主要的生產者是城市居民,而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受益對象也是城市居民。因此,我國政府本門應該高度重視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問題,發揮一切媒體的作用,加大對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灌輸城市居民強烈的環保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以下是媒體宣傳公共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個方面:
首先,將公眾參與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的成果進行展示,使政府政務做到真正的透明化,從而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使公眾更加相信政府,積極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中。
其次,要讓公眾各種廣泛的參與,宣傳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人讓公眾能夠積極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使其保持正確的環保意識,自主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此外,政府要對各種參與途徑進行著重宣傳和教育,激發更多城市居民對城市環境衛生的重視和關心,能夠主動加入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隊伍中,并帶動身邊人進行環保,為以后公眾參與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做保障。政府還可以開展一系列關于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宣傳活動,通過生活情境、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使青少年以及更多城市居民接受城市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思想,從而能夠積極參加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為城市的美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是具體的公眾參與,是一種群眾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的公眾參與方式,這種宣傳方式效果也比較明顯。政府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來讓公眾對這一環境現狀進行評價和分析,并親身體驗其中,增加城市居民的自主性。與此同時,在進行活動與參與過程中,對于公眾的參與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刺激,刺激其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在活動中對其進行鼓勵,讓公眾能夠保持長期參與的行為。另外,可以采取一些獎勵的措施,對于參與者發放一些小贈品、小禮物等,使參與者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自發產生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效率,促進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發揮居委會與街坊層面的代表作用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居委會下設環境衛生委員會,代表一個居民區全體居民的利益,了解居民區內與市容環衛治理相關的問題、矛盾和糾紛,向政府部門轉達居民的訴求,與作業單位、環衛部門和經營者進行交涉。
其次,居委會還可以承擔組織實施居民區衛生自我管理的使命。除日常管理和項目實施外,可以在居住區內組織以維護社區環境衛生為目標的志愿者活動,義務勞動,以樓組為單位清潔公共部位,制定村規民約、表彰和批評等。
再次,除了居委會外,還要建立街坊層面的公眾參與機制、街坊實際上是一個依托體制機制,實現對各種組織要素進行優化整合的虛擬層級,重在發揮街道和居民區之間承上啟下的功能。”街坊環境委員會主要職能代表居民對作業單位、管理部門、經營單位進行監督、規勸、交涉。同時,參與對環衛和道路作業的監管,代表居民擁有簽字權。也接受環衛管理部門對本街坊居民公共行為的評估,并通報所有居民,發起相關宣傳和規勸活動。
二、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首先,是建立市容環衛治理信息披露和機制。在一個成熟的市民社會中,政府應采取多種方式向公眾公開信息、提供咨訊,這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保障,也是實現公眾參與的先決條件。凡是與公眾利益相關的信息,應及時向社會公開,建立定期新聞會制度,對信息披露的程序、內容做出具體規定。
其次,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面向公眾的市容環衛管理網站。既方便公眾簡單便捷的獲取信息,又為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提供了一個發表意見、表達愿望的有效渠道。從而克服公眾與政府或相關部門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參與障礙,推動信息資源共享。在一些與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領域,應根據群眾的要求提供培訓。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的環境衛生是靠公眾共同參與來保持的,這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事情,而是整個城市居民共同解決的問題,城市環境衛生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城市各級政府要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問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大對環境保護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城市居民以及青少年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增強其強烈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自發組織環境保護活動,為城市的文明建設做貢獻,從而提高城市整體綜合競爭能力,促進城市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
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創建于1958年,屬國有大型綜合施工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機電安裝、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的施工,在全國各地有20多家分支機構,公司組織架構自下而上由項目部、分公司、總公司構成。從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項目薪酬設置情況看,對職位和級別的高低比較重視,而對技術要素、勞動要素參與分配的重視程度不夠,且較難兌現。對普通員工,尤其是項目經營者和核心骨干的長期激勵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方法,沒有建立利益共享的機制,很難使員工為企業長遠利益著想。
一存在的問題分析
1、薪酬缺乏競爭性
薪酬是企業對它的員工給企業所做的貢獻,包括他們實現的績效,付出的努力、時間、知識、技能、經驗和創造的相應回報。薪酬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性。從內部公平性來看,薪酬結構的設置還沒有擺脫計劃經濟的薪酬模式,基本上還是崗位技能工資制度。項目經營者的薪酬與項目普通職工的平均收入差距遠遠低于國內其它同行標準(一般在3倍左右,而國內其它同行一般在5倍左右)。核心員工、關鍵員工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較小(基本沒什么差距),激勵作用很小。項目作業的工作場所一般都在離城鎮較遠的地方,工期緊,經常存在節假日加班情況。由于生活環境條件差,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少等原因,使得職工的相對可支配收入顯得更少。
2、沒有充分考慮項目環境的差別,對項目完成前后的薪酬銜接考慮不充分
施工項目管理的一個大特點就是工作環境差別大(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項目本身)。有的項目在城鎮,無論物業生活條件或者精神生活條件,相對來說較好,有的項目在偏遠的山區,交通不便利,甚至不通水,不通電,條件極其不好。所以勞動環境差別相當大。另外,對項目本身來說,項目工程量有大有小,工期有長有短,對項目作業者,尤其是經營者來說,完成一個項目所付出的努力是很不同的。
施工項目一般在開工的前后期工作任務小,而在中期工作任務大。所以項目薪酬的設置應考慮工作本身的階段性特點。固有的薪酬結構對項目完成前后的薪酬銜接考慮不充分,一旦薪酬標準定下,從項目開始到結束都是這一個標準,降低了薪酬的激勵作用。
3、部分崗位工資水平與市場價位脫節
目前該公司項目薪酬結構在工資水平方面,表現出“一高一低”的現象:即低級職位是領先型。一般職位的員工工資收入水平高于勞動力市場價位。而中高級職位是落后型。關鍵、重要職位員工的工資水平普遍低于勞動力市場價位。如圖1所示(人民幣元/月)
4、項目經營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起不到激勵作用
項目經理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項目經理個人綜合素質的高低、決策能力的大小、約束和激勵機制是否有效,將直接決定項目的質量、安全、進度及成本的大小、好壞,甚至影響到整個企業的信譽和效益。不能把經營者等同于一般的員工或管理者。
按照薪酬理論責權對等的原則,應對項目經理實行有別于其他人員的薪酬制度,體現出薪酬的激勵性。但我們從前面企業對項目的薪酬分配方案中可以看出,項目經理的薪酬設計并沒有完全與項目經理的貢獻大小和所應承擔的風險對應,這主要體現在項目經理的年薪總額太低,只有普通員工的2.5—3.5倍,顯然與項目經理的貢獻不成比例。雖然,公司對項目經理的工資設置依據了項目的大小來制定標準,但是工資標準制定的來源是在控制工資總量的前提下,這只是體現出了一種控制功能而非激勵功能.
5分配方式仍然比較單一,收入差距過小,不能完全反映個人能力
崗薪工資制的分配方式重點突出崗位勞動要素的作用,而在對項目人員不同性質崗位的薪酬設置時,對于操作崗、管理崗、專業人員采取了基本統一的薪酬設計模式。結構基本相同,形式單一。公司的工資曲線是趨于平滑的,關鍵崗位和普通崗位、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之間的薪酬差異小于工作本身的差異。它是引起關鍵勞動崗位、優秀員工不滿和沒有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6.薪酬設計及運作中缺乏溝通.導致結果公平與程序性公平問題并存
公司對項目薪酬制度的制定或薪酬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依據其上級的薪酬分配政策,除效益工資外,項目部自主制定的權限相當有限,大多數只是被動執行而已。而對于效益工資的分配政策的出臺更多的是單位領導和薪酬管理部門的事,而普通員工包括基層管理者只能被動地接受既定的方案,沒有發言權,也不能對薪酬政策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造成了基層員工對于企業薪酬制度的不了解、不理解。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
薪酬制度作為整個企業管理制度中的一環,它既是企業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企業其它制度的影響。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現代企業薪酬管理制度,要求企業管理制度在各個方面都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就該公司來說,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2、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不夠先進
公司同其他許多企業一樣,雖然在理論上認識到“人”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并不真正重視。在薪酬設計方面,更多的是沿用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資設置理念,既把薪酬簡單的看成一種勞動所得和保障因素,沒有意識到薪酬可以作為一種激勵因素。尤其是沒有把企業的重要人才,如一線的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當作資本來看待。具體體現在薪酬的設計存在著“平衡”的思想,各個崗位薪酬設置的高低也缺乏真正的論證,更沒有職工的參與。
許多員工,尤其是對企業薪酬分配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員對薪酬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按勞取酬,不能夠理解和接受重要崗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能根據實際作用的大小提高到合理的水平,這給薪酬改革帶來了巨大的阻力,有些很好的方案制定了也不能很好實施。這樣的結果使一些貢獻比較大的員工、核心員工失去了積極性。
另外,該公司的薪酬管理整體上仍然是“粗放”管理,已經不適合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建筑市場,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引進一些現代薪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3、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項目薪酬分配體系.
一個工程項目一般需設各種崗位十多個,每個崗位的勞動強度,復雜性及責任大小各有不同,而該企業對這些項目普通員工崗位的工資界定只是泛泛的一個標準,比如高于70元/天等等,而沒有真正的對這些不同的崗位進行評估而作出比較切合實際,且能起到激勵作用的工資標準。造成很大一部分勞動強度大,責任重的崗位無人問津,而一些簡單的工作崗位卻人滿為患。
當然,要對這些崗位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體系并且用于實踐是有很大挑戰性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才能使薪酬制度逐漸趨于合理。
4、忽視項目本身的環境差別對薪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