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4: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精細農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農業干旱缺水和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而且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按現狀用水量計,全國中等干旱缺水35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300億立方米,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年均受益面積達到2000萬公傾以上,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下發生水危機,北方河流斷流的問題日益突出,缺水已從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許多地區,由于地表水不足導致地下水超采,全國區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積已達8.26立方公里。
我國農業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費的問題普遍存在。目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約為43%,單方水糧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過采用現代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傳統灌溉農業,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節水灌溉的內涵意義
節水灌溉就是要改變千年以來人們澆地的傳統習慣,把澆地變為澆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進行灌溉。
節水灌溉是用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農作物產出的一種灌溉模式。節水農業措施和節水灌溉措施,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和地面、地下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耗水量獲得最高的作物產量和產值。節水農業措施包括抗旱節水品種、秸稈覆蓋、少耕免耕、抗旱劑、保水劑等。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節水灌溉就是發展低壓管道輸入、噴灌和微灌。由這些工程所控制的灌溉面積就是節水灌溉面積。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夠全面的,節水灌溉的目的在于減少灌溉水源從渠首到農田被作物汲收利用的全過程中的無效損失,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水分生產率。它包括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灌溉制度以及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內容,即包含有工程措施,也包含有農業的管理措施,可以把節水灌溉措施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減少從水源到田間系統的滲漏和蒸發損失提高輸水系統的有效利用率,在自流灌區固定渠道采用砌石、現澆筑混凝土等進行防滲。
2、減少田間儲水損失主要是減少深層防漏,提高灌溉水進入田間后的有效利用程度。
3、采用先進灌溉技術減少作物蒸騰、棵間蒸發和深層滲漏等農田水分消耗。
4、優化作物灌溉制度減少作物的無效蒸騰灌溉用水采取優化調度,合理分配等管理措施,結合各種耕作栽培技術,盡量減少對農作物產量形成非關鍵期的水分蒸騰,以提高農作物水分的利用效率。
三、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管理水平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一步將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有機結合,形成配套技術,并大面積推廣田間灌溉科學用水技術,如小麥優化灌溉、水稻淺濕灌溉、膜上灌等。與此同時,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為目標的旱地農業增產技術也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這些技術的大范圍推廣應用,使我國節水農業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九五"期間,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曾首次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噴、微灌設備的研制與改進、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研究,主要農作物節水高效灌溉制度的研究、節水灌溉與農業綜合技術研究、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研究和灌溉系統配水關鍵技術研究等專題研究。隨著科學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我國節水農業工程設備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研制和開發,特別是近幾年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生產裝備,使節水農業工程設備在數量上和性能上都有很大提高。
目前我國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膜上灌、膜下灌等多種形式,不同的地區宜采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也不同,大、中型灌區適宜推廣渠道防滲技術,井灌區和小型灌區宜推廣低壓管道灌溉技術,經濟條件好的地方提倡采用噴灌技術,在果園、菜園及其它經濟作物種植區適合發展微、滴灌,西北干旱地區應推廣雨水集流、水窖滴灌技術,南方水稻產區則應推廣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各地要根據其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技術方案。
四、發展節水灌溉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節水灌溉是一項系統工作,綜合運用行政、技術經濟、宣傳教育和管理等各種手段,需要全社會的很多行業和部門協調一致,形成全力,共同做好節水灌溉工作。
1.1信息化的應用可以優化農業資源配置
這一優勢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指導作用。以北方平原地區為例,由于地勢平坦,北方農業一般都采用大面積的機械化種植,在播種、生長期都需要進行實時檢測和數據分析,以有效預防病蟲害和對各個不同部分的田地進行農業生產資源的合理劃分。傳統的農業生產資源分配很難滿足這一要求,人工操作成本高、效率低,而信息技術則不同,它可以在對各種農業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農業生產涉及的土地、化肥、勞動力以及市場等資源都能夠進行合理考量,作出最準確的分析。且在傳統農業作業時代,農民對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對閉塞,對整體市場缺乏完善的認識,因而在進行生產活動時過于盲目,沒有針對市場實際情況進行生產勞作,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1.2信息化的應用可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的確立是以市場需求為基準,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產品,農民就會種植什么樣的產品。因此,市場信息對于農業產業結構的確立至關重要,一旦信息掌握不全或者有所錯誤,農民很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目前情況下,我國農村的發展仍然不盡如人意,農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非常有限,農民很難及時準確地掌握農業市場信息,因此會出現市場不需要而農產品滯余或者市場短缺而農產品不足的情況,這些都是農業產業結構失當產生的后果。信息化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農業信息網絡,農戶可以及時地做出產業結構調整,從而使生產結構符合市場需求,使得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物盡其用。此外,信息化的應用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如通過一些農業技術普及系統可以在第一時間向農戶傳播先進的種植方式。
1.3信息化的應用可以豐富農業經營模式
農業生產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農業生產必然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完整生產體系,甚至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在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中,農產品的銷售基本都依靠固定渠道,銷售方式較為單一,但是依托信息技術的發展,農產品銷售可以借助互聯網通道開展網絡銷售,現在的網絡銷售渠道非常發達,基本上可以遍及全國各個區域,而且電商的發展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農戶開發網絡銷售渠道將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此外,借助信息技術,農戶可以及時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從而規劃自己的實體經營,做到線上線下同步,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開發農產品銷售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發展。
2.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對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基于信息化的應用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和理論前提,在實際的農業生產活動中,應當盡力提高信息化的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1完善農業基礎信息設備建設
信息化在農業中的應用前提是信息網絡的全面覆蓋以及基礎設備的完善,只有在這兩個條件都滿足的條件下,信息化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首先是網絡覆蓋,目前,還有農村沒有安裝電視、網絡并不順暢,甚至網費極高,讓農戶望而卻步,因此有關部門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解決農村通網難、網速慢、網費貴等問題,盡可能為農戶提供一個完善的網絡利用系統,讓其在農業生產中能夠及時掌握各類信息。此外,和網絡配套的基礎設施,比如光纜等的建設也要同步進行。更重要的是,需要針對農業這一專門領域,開發便農利農的服務平臺,及時向農戶傳達各類惠農信息以及農業技術的更新和使用方法等,把各類農業信息綜合起來建設農村經濟綜合網絡,這樣可以切實做到惠農惠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2.2規劃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
只有技術沒有人才,技術永遠沒法發揮它的作用,而只是一無是處的機器。因此,在完善農村信息技術網絡的同時,相關部門要注意培養農業信息化的人才,重在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這一點又可以分多方面來討論。其一,要加強對農村領導干部信息化知識的指導,農村干部是一定范圍內農民的直接領導,對農業發展也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因此從農村領導干部入手可以有效地推廣農業信息化工程;其二,要大力培養農業技術人員,這就要求在一定群體內挑選出文化程度較高、理解能力較強的人士,組織他們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其三,是針對普通農戶而言,要提高農民的信息利用意識,也要進行一定的文化普及工作,這樣才能將信息利用技術落實到最基本的農戶家庭。
2.3加大信息化利用相關政策法規支持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在政府的整體統籌之下進行的,沒有政府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信息化進程就沒法開展下去。因此,當地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完善農業信息化利用的政策和法規支持,具體措施有加強對農產品的市場調節,以及及時公布相關市場變更信息等,力求能夠為農戶提供公平的發展環境,推動本地區的農業發展。信息化的應用過程,政府的工作和決策具有絕對的權威,也因此政府要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切實發揮在調節農業生產與市場、規劃農村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以實現更好的發展態勢。
定性分析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并從中發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一種分析方法。它主要運用抽象思維能力,通過對實際調查并取得大量客觀事實材料進行加工提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一種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決研究對象中有沒有或者是不是的問題。在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方面,首先是在進行大量的社會調查基礎上,取得最新資料,運用抽象思維法對取得材料進行分析,找到問題所在,抓住主要矛盾,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分析,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和方法,或者從中找出新的規律并形成新的理論,并用于指導新的實踐。定量分析是說明事物是如何變化的以及現象變化的過程與形成的結果是怎么的一種關系方法,是利用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將經濟現象的有關數據和其變化程度實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現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變化引起變化的過程。
(二)綜合系統分析
綜合系統分析方法是運用系統論和系統工程科學知識為基礎,立足于整體、著眼于綜合,主要從各部分結構如何經過相互組合的方式形成整體和具體演變過程,綜合考察分析其內部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揭示整個系統的內在聯系和運動規律的一種方法。其特點一是根據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體作為目標,著眼于整體和全局,實現整體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統的觀點,根據多層次及其相互聯系的系統結構,利用綜合方法,理解分析整體與部分、整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關系,充分證明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三)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
宏觀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總體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發點和領域是針對宏觀整體性而言的,可以理解為從整個國民經濟總體的基礎上,研究農業經濟問題的過程。微觀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發點和領域是在國民經濟中局部小范圍或個別農戶為對象的基礎上,研究農業經濟問題。(四)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靜態分析是指對一種事物橫斷面的一種狀態分析,其特點是不考慮時間因素所引起的變動,不考慮均衡變動過程,只考慮在一定時期內,各種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動態分析是一種時間序列分析,是過程分析,與靜態分析相比較,其主要特點是引入時間因素,同時涉及因時間因素所引起的變動,考察在不同時期中各種變量變動情況。動態分析研究的是過程分析研究,主要體現在經濟現象的發展變化,而靜態分析研究的狀態是經濟現象相對靜止的。
二、以上分析方法在實際經濟問題中運用的探討
(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法的運用
在實際經濟問題分析過程中,定性分析為定量分析提供基礎,定量分析的結果要通過定性分析來解釋和理解,例如在《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空間效應分析一文》中回顧目前最前沿的經濟增長理論和空間計量經濟學方法,推廣增長模型,將氣候變量納入增長模型;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運用ArcGIS的測算地理影響因素;運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實證分析農業經濟增長中的空間效應分析,著重分析空間溢出性和收斂性等方面,研究空間效應是加強還是減弱。就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規范研究與實證分析結合,以定量和實證分析為主,其中在實證中運用Ar-cGIS插值方法獲取氣溫和降雨量的數值,進行全局和局部空間自相關檢驗及空間穩定性的鄒氏檢驗,殘差值得Moran’sI檢驗,估計空間面板數據中的空間滯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間誤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間杜賓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體估計方法涉及固定效應(FixedEffects)和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模型選擇的檢驗方法主要有Wald檢驗和LR檢驗,空間Hausman檢驗等。在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法分析問題時,通常需要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大量復雜的運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大規模計算成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分析法在分析農業經濟問題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二)綜合系統分析方法的應用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產業部門,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系統分析方法是發現和解決農業經濟問題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發展歷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運用了綜合系統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論文一個最顯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從局部微觀上分析,將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生產要素市場化發展的過程細分為五個階段,同時又每個不同的階段進行分步式的研究,這是系統分析研究方法的體現。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則是運用了綜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論和述評的形式來分析,同時緊密結合系統分步研究的內容,對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和國家政策走向形成整體性的認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綜合系統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運用,章節內部各段落之間,獨立的章節之間,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綜合方法的運用。
(三)宏觀與微觀分析的運用
在農業經濟學中,整體上來分析農業經濟這個大系統,就屬于宏觀分析,宏觀就是大和整體的意思;對農業經濟系統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就屬于微觀分析,微觀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國或某一地區的農業經濟問題是大和整體范疇屬于宏觀方面的問題,農戶或企業的農業經濟問題是小和部分范疇屬于微觀方面。因為宏觀要以微觀為基礎,微觀要受宏觀的約束,兩者是相輔相承、互相約束,所以既要從微觀角度進行分析,又要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農業經濟問題,要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既需要從整體上來把握,又需要從局部來分析。
(四)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運用
影響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響因素的變化會打破原來的均衡狀態,實現新的均衡,引起均衡點的移動這就需要利用比較靜態均衡分析法來進行分析,例如在《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關系分析》文章從結構建模靜態分析與時間序列動態分析相結合,試圖從一個綜合的視角來考察我國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關系。通過結構建模和時間序列的計量分析,分別從靜態和動態角度對1978年以來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考察,長期動態分析發現,農村金融發展有利于農業經濟的增長,且鄉鎮企業貸款有助于農業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表明在發揮農村金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也要注重農村非農行業的金融服務。
國內外學者對信息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理論開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19],分別從信息經濟理論基礎角度、社會與經濟關系角度2個方面,闡釋了信息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波拉特法[20]和RITE模型[21]分別是這2個不同角度的代表方法。其中,波拉特測算方法比較復雜,同時與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統計方式也不相符合,因而國內很多研究人員傾向于采用日本的RITE模型,對包括農業在內的各類社會信息化程度進行度量。日本學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了RITE模型的信息化指數,主要從廣播、郵電、電視新聞等行業中選取通信主體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數、信息裝備率等進行信息化程度的度量,包含11項具體活動指標,如圖1所示。RITE模型是利用統計數據計算出上述4個方面的指數,然后相加得到社會經濟信息化總體指數。
1.2基于層次分析法
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采用的是等權重賦權的思想。結合中國都市農業信息化發展和數據統計情況,以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為基礎,改進了部分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信息化指數進行非等權重賦權,克服了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數模型采取等權重不足,以適合中國都市農業信息化指數的測算。結合農業信息化的實際特點,從通信主體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數、信息裝備率等4個方面選取了12個相關指標,提出層次分析法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該模型除“通信主體水平”指數未變外,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調整了其他指標。一級指標分別為信息量、通信主體水平、信息裝備率、信息系數4個方面。對二級指標進行了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調整:(1)“信息量”中刪除原模型中“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萬人書籍銷售點數”,增加更能反映信息量的“人均年郵政業務總量”、“人均年電信業務總量”,并將“人均年通話次數”界定為“人均年長途電話通話次數”;(2)“信息裝備率”中分別界定“每百人電視機數”、“每萬人電子計算機數”為“農村每百戶彩電數”、“農村每百戶電子計算機數”;(3)“信息系數”中增加了“農村家庭第三產業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的比重”。對各一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由專家咨詢和定性判斷,確定各項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建立矩陣進行重要程度比較。通過式(1)計算,得出各一級指標A、B、C、D的權重值分別為:WA=0.353,WB=0.353,WC=0.177,WD=0.117。同理建立各二級指標的比較矩陣,其中“通信主體水平”和“信息系數”各二級指標權重相同。得出各二級指標的權重值分別為:WA1=0.287,WA2=0.287,WA3=0.142,WA4=0.142,WA5=0.142,WB1=0.333,WB2=0.333,WB3=0.167,WB4=0.167,WC1=0.5,WC2=0.5,WD1=0.5,WD2=0.5。最終農業信息化指標公式為:S=∑(Wi∑WijSij),其中S表示農業信息化指數;Wi表示一級指標i的權重值;Wij表示一級指標i下第j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值;Sij表示一級指標i下第j個二級指標的指數數值。層次分析法非等權重的農業信息化指數模型及各項指標權重值,如表1所示。
2農業信息化與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2.1北京市農業信息化相關指數計算
為了分析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水平的發展趨勢,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北京市2000—2010年相關統計數據,得到北京市農業信息化各級指標、農業GDP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值(第三產業中除去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金融、房地產等外GDP值)。以2000年為基礎年份,計算出2001—2010年北京市農業信息化各級指標指數和其他數據指數,如表2所示。
2.2結果分析
以第三產業中除去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金融、房地產等外GDP指數代表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GDP指數,比較北京市農業信息化相關指標指數,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指數與農業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都成正相關性,表明農業信息化各項指標的增長,對農業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市型農業經濟GDP有正向促進作用。同時,可以看出農業信息化指數增長與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增長具有高度一致,說明農業信息化發展對都市型農業經濟GDP增長極大的推動作用;而農業信息化指數增長對農業DGP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結合北京市周邊農業已經基本完成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度,而其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又是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模式的都市型農業,因此農業信息化對促進第一產業(農業)GDP發展的作用非常有效,而在增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特別是推動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方面更為有效。
3政策建議
農業信息化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對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與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特別是農業信息化對以鄉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為主的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方面研究還比較少。本研究通過對北京市農業信息化指數與農業GDP、都市型農業經濟GDP、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農業信息化對促進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起到關鍵性作用,農業信息化與促進都市型農業經濟增長成正相關性關系,因此在未來都市型農業發展中,需要加大農業信息化投資力度,采取多種方法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如提高農村地區用戶的互聯網入網數量、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加大農村人口的高等學歷教育等,進而推動都市型農業全面快速發展。
早在40年代~50年代,美國一些大的工商企業就有自上而下地把農業生產中的產供銷三個環節連結起來的做法。1955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約翰·戴維斯提出了“農業企業”的概念,這是國外較早提出農業產業化概念。所謂農業產業化就是現代農業的一種綜合經營體制,它更大地發揮了市場力量,將資源、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在市場機制下緊密結合起來,進而實現農、工、商的一體化經營。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中,荷蘭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荷蘭大田作物的馬鈴薯和甜菜,園藝作物的花卉和蔬菜,畜牧業的奶類、肉類和禽蛋生產均形成了高度的專業化,已經不再是“政府羽翼”下過度支持和保護的一種產業,而是成長為有競爭力的產業。荷蘭的農業產業化對農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具體表現在: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荷蘭農產品成為出口主導型產業,促進了荷蘭農業一體化市場機制的完善,壯大了農業集體經濟。
一、荷蘭的農業產業化
1.荷蘭是農業產業化高度發達的國家。主要表現在:
(1)生產的專業化。1995年荷蘭全國從事專業生產的各類農牧場占農場總數的82.33%。生產專業化,使農產品高度商品化。1995年,荷蘭農業勞動力僅占全國人口的1.9%,生產的主要農產品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要,還大量出口,出口率均在80%以上,商品率近100%。
(2)經營一體化。荷蘭大多數農戶實現了一體化經營,把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了農業的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形成了自我發展,自我積累機制。
(3)服務社會化。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全部實現了社會化服務,全國形成了農民自愿參加的合作社體系,對農業的產供銷進行“一條龍”全程服務。
(4)管理的企業化。每一農戶、每一個農牧場都是依法注冊的經營性公司,獨立法人實體,追求利潤最大化,按企業化進行科學管理和成本核算。
2.荷蘭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模式。荷蘭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種:市場+農戶、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
(1)市場+農戶。這是荷蘭農業一體化經營的重要形式,市場+農戶模式具體表現為“拍賣市場”與農戶連接和超級市場與農戶連接兩種模式。
“拍賣市場”+農戶是荷蘭農業一體化經營最富特色的模式,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拍賣市場”的具體運作程序是:農戶將所生產的產品按照質量標準規定進行分類、分級和包裝并經檢驗合格后,送入拍賣大廳,購買者(一般是大批發商)按照規則進行競價,出價高者獲得產品,成交后市場內部系統自動結算貨款和配發產品。拍賣市場的最大優點就是交易效率很高,一般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可完成全部的交易。
除“拍賣市場”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外,以“超級市場”為中心的農業一體化經營在荷蘭也很盛行。
(2)合作社+農戶模式。荷蘭的農業合作社不僅存在于農業生產領域,而且廣泛存在并發揮作用于農產品加工、銷售、貿易和農業信貸、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等領域。
荷蘭農業合作制度的基本特點是:合作社完全基于農民之間的協定,按照自愿原則,以民主方式進行管理,參加合作社的農民對自身的生產決策和生產過程享有完全的責任和獨立性;合作社完全獨立于政府,其活動不受政府的干預;合作社實行多重會員制,即一個農民可以同時是幾個合作社的社員;合作社的層次分為基層合作社、地區合作社和全國性合作社,為了保護合作社的利益,全部農業合作社都被組織于“全國農業合作局”(NCR),NCR的職責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協調合作社之間的關系,協調合作社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推動合作社事業的發展。合作社在農業技術交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合作社的加工、銷售活動,使農戶與合作社之間形成了緊密聯系,發展了農業一體化經營。
(3)企業+農戶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一些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或貿易企業,直接與農戶連接,進行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的一體化經營。由于拍賣市場的發達,使得這種經營模式未能成為荷蘭農業一體化的主要模式。
3.荷蘭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經驗。(1)充分發揮農業的比較優勢。荷蘭農業一體化經營和農業發展獲得成功的一個基本原因就是按照比較優勢原則進行農業資源配置和結構組合,充分發揮了農業比較優勢。
荷蘭的農業發展和一體化經營堅持從農業的比較優勢出發,農業的資源配置和結構組合充分體現了比較優勢原則,即對于優勢領域就多發展、多出口,對于非優勢領域就少發展甚至不發展,用進口來彌補國內消費。
(2)高度重視市場體系建設。荷蘭的市場體系十分完善,農產品交易系統非常發達,形成了有效的農產品營銷制度,使農產品營銷鏈把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各項活動聯結為一個有機整體。政府非常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制定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維護市場秩序,對市場交易活動進行嚴格管理,為農業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3)為農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荷蘭為了解決農業一體化經營中的瓶頸問題-資金,發展了農民合作金融制度。農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組織資源是“農民合作銀行”,該行成立于189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民合作金融組織之一,現已發展成為荷蘭的第二大銀行并躍身世界400家大銀行之列。農民合作銀行的職能是為其社員提供信貸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務,其信貸資金完全來源于所吸收的存款和經營活動,目前荷蘭農民的全部信貸中,90%以上來源于農民合作銀行。政府并不向農民合作銀行注入信貸資金,也不干預農民合作銀行的經營活動,政府的作用是允許農民合作銀行的存在,并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社會環境。
(4)為農業構建堅實的科技基礎。荷蘭有著相當發達的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系統,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被譽為荷蘭農業發展和一體化經營的三個支柱。政府對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非常重視,把發展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事業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農業教育已經形成了十分完善的體系,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學四個層次組成。除正規農業教育外,荷蘭的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也很發達,培訓系統幾乎覆蓋了農村的每個角落,同業農民之間還有自發組織的“學習俱樂部”,相互切磋和交流經驗。教育使荷蘭農民具有了很高的素質,大多數農民都能講流利的英語,能夠跟上世界農業科技發展的步伐,這是荷蘭農業具有高競爭力的基石所在。農業科研和推廣為農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有效地推動了農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進步對荷蘭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了80%,這是荷蘭農業具有持續競爭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政府對農業教育和科研給予了充足的經費支持。
(5)對農業進行一體化的行政管理,處處體現農民利益。荷蘭政府對農業實行一體化行政管理,這為農業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提供了組織制度條件。荷蘭有著強大的農業行政管理機構,作為中央政府管理農業的行政機構的農業部,職能包括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營銷及國際貿易,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及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農業技術服務,農產品質量監督,農業政策以及對農民的財政支持等,都形成對農業完整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我國目前農業發展主要的不足
1.對農業科技的研究、引進投入不足。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2%,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占財政農業投入總額的0.8%左右。
2.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還不健全。而在以色列,高度發達和集約化的農業是以強大的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體系作為后盾和支柱的,并建立了以應用性研究為主的科研機構以及地區性研究開發機構,大學中也設有一些專業性的研究單位。
3.對農業教育重視不夠,尤其是培養青年農民。
4.官本位思想比較嚴重,缺少對農民利益的保護機制。在我國典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是“公司+農戶”或“企業+農戶”,在這種產業機制中,農民作為弱勢群體,處于從屬地位,農產品的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服從于企業需求量的大小,農業的主體根本談不上和需求方進行討價還價的保護機制。
三、荷蘭農業產業化發展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借鑒
1.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2%,而發達國家一般為60%~80%,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制約了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
2.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入。要創建良好的農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重在政府的財政投入。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但力度仍顯不夠。在財政經濟明顯轉好的情況下,每年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占農業生產量總值的比重一直處于4%左右,這一比例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也算是很低的;財政對農業投入占財政總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之間,如果扣除具有廣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礎設施等投入,這一比例則更低,僅為4%~5%,這種投入力度對于增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顯然是不夠的。
3.提高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近年來,通過發展區域支柱產業、區域優勢產業或特色產業,我國的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和集約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其規模、市場占有量和發育程度還不夠,而且地區性發展很不平衡。
1湖北農業產業鏈現狀與特征
1.1農產品鏈種類豐富多樣
湖北是農業大省,其優越的地理資源和氣候條件,使得湖北省農產品品種繁多,除海水養殖和少數其他省份特有物種外,湖北在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淡水養殖業等領域均有多種多樣的農產品產出,而且基本上與全國性的大宗農產品構成相近,許多農產品產量名列全國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糧食居全國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豬和茶葉居第5位。近幾年湖北在資源優勢基礎上確立和形成優質稻、棉花、蔬菜、名特水產品、優質三元豬、專用小麥、雙低油菜、柑橘等8種優勢農產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蠶桑、蜂產品、板栗、茶葉、中藥材等9種特色農產品。與這些農產品相對應,構成了諸如糧食產業鏈、棉花產業鏈、油料產業鏈等眾多的農產品鏈。
1.2農業產業鏈正在延伸
湖北省農業產前產業已有較大發展,化肥產量已達273萬噸(2003年),居全國第2位,農藥產量5.10萬噸(2001年),居全國第5位,配合飼料306萬噸(2001年),種子、苗木等品種較為齊全,農資供應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產后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農產品加工業。到2001年,湖北省僅國有及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911.96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15.5倍,占輕工業產值的比重為76.3%,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不斷壯大
近些年來,湖北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步向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截至2002年,全省縣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240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5家,省級龍頭企業68家。這些企業加工了數量巨大的農產品,網絡了一大批農民,規模和效益突出。以紡織業為例,2003年,湖北省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764戶,實現總產值378.62億元,出口創匯9.22億元,實現利稅17.94億元。
1.4農業產業鏈運行環境條件逐步加強近些年湖北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化服務、涉農制度與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強,使農業產業鏈的軟硬環境大為改善。另外,產業鏈的運行離不開科技支持,科技創新能力是農業產業鏈競爭力的主要來源,農業科研不僅是農業產業鏈產前環節的主要構成部分,其科技創新能力也作用于產中生產環節和產后加工環節。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對有利的條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兩所農業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員5.4萬人,研究與開發人員1.9萬人,位居全國第2位,從事農業科技活動的人員1218人,其中高級職稱492人,中級職稱381人。除高校外,湖北還有幾十家農業科研單位,為農業產業鏈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湖北省農業產業鏈存在的問題
2.1下游產業發展滯后
下游產業包括農產品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其中對農業產業鏈影響最大的是農產品加工業。雖然湖北農產品加工業相比改革開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與當前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現實發展要求和農業產業鏈競爭力提升需要相比,仍顯滯后,與發達省份存在較大差距。據測算,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2.2~3.7∶1(美國3.7∶1,日本2.2∶1),而我國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為0.78∶1,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是農業產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國不到1/3,湖北為16%。
2.2產業鏈銜接機制不完善
(1)人為割斷產業鏈。一方面是行政性區域市場分割,在我國不僅省級之間,而且省內地市之間乃至縣級之間,以行政邊界和行政分權為基礎,以超經濟壟斷為條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使得市場被劃分為眾多的相對獨立的子市場。在農產品跨區運營中經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時有發生,農產品進城也常有各種稅費或攤派。另一方面,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和進出口貿易分別由供銷、糧食、農業、外貿等不同的部門分割。這些做法分割了市場空間和市場聯系,違反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阻隔了農業產業鏈的形成發展。
(2)信息流通滯緩,交易費用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設雖有了長足發展,但在涉農領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農業的小規模分散性特征較為突出,湖北省單個農戶平均生產規模不足0.5hm2,農戶和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取信息能力差,信息傳遞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滯緩、偏差、斷線阻礙了產業鏈聯結。雖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農業網站,但針對性不強,功能不足。同時,受小規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產組織、質量監控、價格協商等方面難度較大,加之誠信問題和機會主義,增加了產業鏈各環節的交易費用。
(3)技術一致性難以保證。產業鏈的技術一致性是指產品從起端經過若干中間環節直到終端的過程中,技術聯結穩定,產品性能相容,整鏈銜接協調。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農業產業鏈中的技術一致性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農產品對下游生產的滿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產業鏈中,隨著服裝衣著品向中高檔、多元化和多用途演進,棉紡工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隨之加快,對原棉品質-強力、成熟度和整齊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總體上,我省“高等級”原棉和專用優質棉缺乏,還不能滿足紡織工業不斷發展的要求。
2.3產業鏈組織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規模特征突出。近年來,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規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農戶數量多,規模小、兼業多,生產分散,大多數原料基地的規模仍然有限,產業化集中程度低,專業化進程緩慢。加工企業也存在類似問題,產業集群不夠。
(2)農民并未成為產業鏈的主體。我國的傳統體制把農業產前的物質生產資料的投入和產后的生產加工界定給工業部門,把農產品經營流通界定給商業部門,使得農業再生產各環節的內在聯系被阻斷,農民更是被拒于產業鏈之外。雖然改革開放以來,農業進入產前、產后環節的狀況有所改善,但迄今為止,農用生產資料(化肥、種子)與農民的需求脫節,農產品流通不暢等問題仍然存在,農產品市場和農業要素市場處在農業、林業、經貿、外貿、勞動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門的分割之中,產加銷各環節多為買斷關系,農民經營的仍然僅僅是初級農產品,并不是農民充分參與的一體化經營的農業產業鏈。
(3)社會中間組織發育不夠。農業產業鏈是建立在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生產基礎上的,需要專業經濟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來進行協調,優化資源,降低運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類專業經濟組織或行業協會不僅數量少,且大多沒有按市場機制規范運作,尚未真正發揮專業組織在社會化服務方面的作用。
2.4產業鏈發展不平衡
湖北省內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程度的高低影響和制約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環節部門,從而使得各地區農業產業鏈發展速度有較大區別。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例,從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較來看,2001年全省17個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個,其余12個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漢市為1.875∶1,除神農架林區外(其比值為0.087∶1),最低的十堰為0.179∶1,武漢是十堰的10倍。
3提升湖北農業產業鏈競爭力的對策思路
3.1全方位拓展農業產業鏈
一是延伸產業鏈的長度。從縱向角度使產業鏈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農產品加工業上做文章,盡可能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比例,實現價值增殖;二是增加產業鏈寬度。從橫向角度對每一環節進行拓寬,使得各個產業環節和產品功能得以擴充。大多數農產品的功能不是單一的,應盡可能提高綜合利用程度。農業生產不僅是獲得農產品的過程,其間,利用現代化農業的生產性、觀光性、娛樂性、參與性、文化性、市場性,可以開發旅游觀光農業,還可以作為農業教育基地、農業科研基地等;三是擴大產業鏈的厚度。即壯大農業產業鏈的規模,只有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才能產生出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3.2培植壯大龍頭企業
要在充分發揮湖北農產品資源優勢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發展一批起點較高、各具特色、較強較大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以帶動千家萬戶農民增收。當前,湖北省各級政府要支持和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鼓勵龍頭企業與有實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姻”,組建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針對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創立湖北名牌產品。同時,要在避免重復建設原則下,與農村城鎮化建設相結合,大力推進產業集群,創建具有擴散帶動效應的“增長極”。
3.3推動農民進入產業鏈
對農戶放開產業鏈的其他環節,讓農民(不僅僅是農產品)進入產業鏈的各環節,才能使農民從農產品深加工和貿易(甚至涉外貿易)中分得利益。初級農產品被加工流通企業一次性買斷的做法,不利于農民增收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要不斷進行組織創新,實施產業化經營,讓農民主體地位得以體現,使農民不僅僅經營自產初級產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農產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進入市場。這就需要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要通過科學技術知識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使其具備參與產業鏈的能力。
3.4依靠技術創新壯大產業鏈
文化育人———打造品牌校園文化
在校園的基本建設中既要有時代感又要注重歷史的傳承,特別是對一些有悠久歷史的老校,各種新型建筑物必須和原有建筑物乃至學校周圍種種環境因素有機統一。校園內的各種老建筑物和標志性建筑物,體現著學校的歷史足跡,反映著學校的傳統,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料。這些建筑物具有凝重的歷史感,以其特有的造型、色彩反映學校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的變遷,不同時期藝術風格、體量、材料、結構、空間布局各異的特色建筑為學校營造出豐富多樣、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建筑環境,是“物化”了的學校歷史,體現了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華南農業大學百年辦學歷史過程中,舊中山大學留下的一批紅墻綠瓦、巨大的紅色檐柱、宮廷彩繪的宮殿式建筑,是東西方文化精華的結合,歷經70多年后依然充滿活力,她所營造的高貴、典雅的東方神韻,讓一代又一代校友流連忘返。華南農業大學現代的建筑注重歷史的傳承,既吸收了傳統建筑的元素又具有時代感,使百年老校呈現舊貌新顏。近幾年來,華南農業大學以百年校慶為契機,新建校門牌坊、行政大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筑,改建歷史建筑5號樓為校史展覽館、復建了承載幾代校友記憶的紅滿堂,形成了新的校園建筑景觀。尤其是學校著力打造“紅滿堂”品牌,既有高端學術報告———“紅滿堂大講堂”,又有現代開放氣息的網站———“紅滿堂校園網站”,還有面向優秀本科生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紅滿堂計劃”,讓學校成為學術氣氛、文化氛圍日趨濃厚,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美麗文化家園,校園建設的文化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初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紅滿堂”校園文化品牌。
制度育人———完善公寓管理制度
2農業科技期刊提高發行量的對策與措施
2.1資源整合做大規模重復辦刊、數量多而規模小是我國科技期刊的重要特征,也是科技期刊品牌效應不強的主要原因。期刊特別是農業科技期刊的當務之急是與時俱進,加大整合力度,優化資源配置,為期刊出版發行開辟出一個新的發展格局。就農業科技期刊而言,小而全固然運作靈活,但要想做到高水平、高效益,有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現階段條件下最可行的就是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整合期刊資源,走集團化辦刊之路,擴大科技期刊經營規模,通過并購整合,集中優秀人力、財力、物力、廣告等資源,從而形成具有較強品牌優勢、較大影響力和經營能力的期刊,打造出優秀的農業科技產品,有利于期刊發行量的擴大。例如,上海市農科院信息所在2008年前后就將原有的5份期刊加以整合,集中管理,專業編輯,統一市場運作,互相依托,互相補充,升級節支,有效地提升了刊物的整體水平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2提高期刊質量辦出特色農業科技期刊要練好自身內功,不斷提高期刊的內在質量。質量是所有期刊的生命線,對于農業科技期刊而言更是如此;要適應時代的要求,提高農業科技期刊的編輯質量,提高期刊的科技含量和先進程度,及時準確地捕捉社會需求信息,深入到知識創新體系的各個環節,發掘知識技術資源,促進并引導科研人員按照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技創新和研究活動,是提高農業科技期刊發行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具體來講編輯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更要有創新意識、超前意識、掘新意識和市場意識。農業科技期刊尤其是重點期刊的編發人員所處的位置高、視野廣、信息快、判斷準,良好的研發條件非常有利于辦出優秀的刊物。就具體辦刊宗旨而言,研究類刊物必須堅持因事而立,科普類刊物要堅持因時而立,要辦出自己的特色與特點,建立刊物的權威性、可讀性、實用性,注重挖掘刊物的內涵、深度和廣度,追求刊物內容的高、新、快、真,在形式與內容上甚至比網絡更要有吸引力,把讀者的眼球從網絡上吸引回來。有了更多的用戶就掌握了市場,就有了不斷提升的動力和發展空間。另外,應大力開發期刊廣告業務,廣告的收益對期刊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期刊有了充足的廣告收入就能降低定價,而價格優勢又可以刺激讀者的購買欲。隨著發行量的上升,客戶會更加樂意在刊物上做更多的廣告,從而使刊物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良性循環。
2.3重視發行專業操作重視改變目前大多數刊物重出版、輕發行的現象,其實發行與編輯在刊物運作過程中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猶如人的左右手,分工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一個刊物要想真正成功,沒有發行量的保證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在這個環節上,強化發行力度、拓展發行渠道,是應對網絡沖擊比較積極而有效的舉措。刊物發行部門同樣必須練好內功,這是農業科技期刊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文化概念的延伸,(農業科技期刊)發行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業務屬性,而是農業科技信息研究、傳播、開發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發行是業務,更是專業。因此,要想真正做好發行工作,發行管理者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既要熟悉所操作刊物的特點與內容,也要了解讀者的特點與需求,了解農業科技動態,甚至農業資源、農業地理概況以及農業科技新技術、新品種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小型的農業科技數據庫,充實專業素養。這些對于保障乃至不斷提高刊物發行量,搞活期刊經營將有極大的幫助。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采取固定、靈活相結合的發行模式,運用綜合發行、專業發行、自辦(自建網絡)發行、以及委托發行等方法,針對不同的用戶推出不同的信息產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發行宣傳的效率,讓讀者能很容易地找到、訂閱到他所喜歡的刊物,讓刊物能更加精準、及時地出現在可能需要的讀者面前。如此,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2.4利用網絡優勢為傳統出版所用網絡技術向傳統出版物發起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出版發展的無限機遇,期刊的網絡化將成為傳統出版物新的發展形式。網絡可以使期刊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時效性,實現及時傳播和更新。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現代化工具,開發具有自主版權、專利版權、公共瀏覽等的網絡平臺途徑,實現期刊的網絡出版和發行,以提高科技期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擴大科技期刊的發行量。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嫁接農業科技期刊的發行,在發行印刷版的同時電子版一并發行,這是傳統期刊吸收、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為自己服務、擴大期刊影響力的一個捷徑。目前,每個刊物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網址或網頁,作為傳統紙質期刊網絡化的展示平臺,應該滿足越來越多網絡使用者的需求(初期應實行電子版訂閱模式),網絡版同時還可以具備檢索往期內容等,以方便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2.5利用期刊自身專業資源,進行拓展服務。每一個專業科技期刊所載內容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為讀者或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廣的延伸服務,如利用其掌握的寶貴的專業資源,開展過刊檢索、專業及相關專業的信息檢索及咨詢、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既要關注理論研究的發展,更應重視信息科學的應用與開發。一定意義上,一本期刊就是一個數據庫,一個專業圖書館,這是為讀者服務的基礎。一般來說,科研成果的價值在于應用,這點更適用于農業科技期刊,與期刊專業相關的拓展服務和市場推廣大有可為,可以很好地提升期刊的應用價值和社會與經濟效益。
一、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的環境
縱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歷史,在黨的后,通過對“”的撥亂反正,全國的工作重心轉入經濟建設,農業經濟結構有了大的調整,由1980年農業在社會總產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經開始由農業型轉向多種經營型,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在世紀之交,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環境有了新的變化,給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帶來機遇,同時也是嚴峻的挑戰從國際形勢看,其表現有三:一是經濟結構調整呈現出世界范圍內調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將更是如此;二是農業科學突飛猛進,呈現出向農業縱深發展的趨勢;三是農業跨國公司影響力日益增大,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面臨這樣的國際經濟形勢,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農業經濟的調整和優化要抓住這次機遇,同時也要及早準備,周密規劃,嚴格實施,迎接挑戰。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
從國內經濟形勢看,我國經濟在國際國內的復雜環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尚有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諸如,有效需求不足,農村市場疲軟;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現實也提出了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是勢在必行的。不調整,就沒有出路。不調整,就難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不調整,就難以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對農業的要求和挑戰;不調整,就難以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的特點、難點和重點
1、特點:在上述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具有規律性。即第一產業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呈穩定趨勢;第三產業呈迅速發展趨勢。在第一產業內部,種植業是下降趨勢,林牧漁業呈增長趨勢。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中等欠發達地區,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階段性。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即由形成期、成長期、期,到退潮期的時序階段變化。而這些階段的長短是受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因素制約的。對此要有明確的認識。三是具有差異性。不要說世界范圍內國與國、地區與地區的差異,就是在中國,由于幅員廣大,各地區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也決定了農業經濟結構具有強烈的地域的差異性。全國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帶。據統計位于西部地區的陜西省,1997年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9%,而位于東部地區的江蘇省為15.1%,浙江省為13.7%,山東省為18.6%。③
2、難點:新時期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起碼有三大難點:一是這次調整優化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在目前農村經營體制和農民素質低的情況下,難度較大;二是這次調整要切實落實科教興國、科教興農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經營,從利用資源轉向利用和保護資源,這一過程是遞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為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困難。三是這次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而市場變化多端,現代化進程曲折不平,都將為農業結構調整帶來難度,需要認真對待,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3、重點:新時期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的重點:一是將糧食轉化為肉、蛋、奶等,適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將低檔次的農產品調為高品質的農產品,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農業的要求和挑戰;三是在大江大河源頭地區重點退耕還林、植樹種草,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對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可操作性的思考
為保證新時期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目標的實現,結合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研究的成果,從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幾點思考。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要突破農業僅提供初級原料的局限性,按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的要求,加強農業產前生產資料供應,以及農業產后的儲運、加工、銷售等服務,打破目前以初級原料生產的單一格局,促進傳統農業的基礎向新的產業分化;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提高農產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基礎產業。為達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內容的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規劃方案。為使規劃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據方案,制定出一個具體的項目儲備庫,可劃分為近期、中期、遠期項目,也可分為大、中、小三類項目。項目庫可做到“項目建議書”的深度。包括:項目背景、項目內容和方案,項目資金預算和籌措,項目達產后的效益估算,項目承擔單位等。有了項目庫可向社會招商引資,也可向主管部門爭取基本建設投資資金,也可向社會項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譽度。1999年中國農業大學為河南鄭州金水區制定的158個項目的區一級項目儲備庫(包括文本、軟盤和光盤)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廣州、上海以及日本、韓國引進了項目和資金。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要突破農業部門分割,生產經營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經營基礎上通過現代市場經濟的協議、契約、合同、參股、投資、入社等,發展合作社、專業協會、股份公司和法人企業,實現龍頭企業加基地加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培育和完善龍頭企業是關鍵。據研究,培育龍頭企業的原則有三條:一是因企制宜原則;二是精簡高效原則;三是利益共沾原則。
選擇龍頭企業有三條標準:一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二是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良好的科研、生產、推廣體系的企業;三是開展企業公共關系,即能與基地和農戶有機結合的企業。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運行機制有三條:一是龍頭企業與基地鄉(鎮)村(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機制;二是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價格(保護價)運行機制;三是基地與農戶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機制,可采取獎金、補貼、資助的方式再分配給農民一部分利益。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要突破農業技術落后局限,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科教興國可從農村社會最基層細胞村級單位搞起,即科教興村。在全國部署科教興村試點時,抓住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特點、難點、重點,做好規劃方案,農科教結合,提高農民素質,普級實用科學技術,建立主導產業,要以村帶鄉、帶縣、帶省,促時產業結構和地域結構的合理化。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世界上各類產品中只有農產品特別是糧食才能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科學發展到今天,還沒有任何科學技術能替代農業以一種非農方式生產食品。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對社會安定及社會效益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農業在運營中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各級政府要從實際出發,針對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圍繞優化市場環境、搞好服務指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調整農村和農業結構,促使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1完善農業投入機制,切實增加農業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國家財政資金為導向,以集體和農民投資為主體,以利用外資和吸收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機制,實行財政資金與其他資金相結合、直接投入與間接投入相結合、有償投入與無償投入相結合,從而全方位地加強對農業的資金支持。第一,國家應適當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資。這部分投資應考慮在財政中單列,專項使用,并使投入的份額和方式制度化、規范化。第二,要按照分稅制的原則,進一步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事權和支農范圍。第三,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集體和農戶增加農業的投入,引導社會資金及外資對農業的投入,特別是引導國內外大型企業對農業投資。第四,對上級下撥的各種農用專項資金要依照業務部門提出使用意見,綜合部門平衡把關,政策主管領導審批的原則,集中使用,避免多頭管理、重復建設而造成的浪費。
2完善農業家庭組織形式,加大農業產業化步伐
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大膽探索新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大力發展“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組織和引導廣大農戶按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生產。公司作為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或集團,公司主要從事農產品的加工、運輸、儲存、銷售、信息,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供應,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指導等;農戶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種植和養殖。公司與農戶通過農產品的購銷合同和相互投資入股,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盡管實行家庭承包經營方式,但其生產不再是單個的行為,而是統一規范的要求。農民通過參與龍頭企業的發展,還從農產品的加工、流通等環節得到收入,從根本上改變以前農民只是種養一個環節取得收入。我們駐村工作隊在駐村成立了農民科技服務協會,吸收村干部、供銷社負責人、治富能手、科技愛好者參加,引導他們學習技術,收集農業信息,為農民提前購種、產中技術咨詢、產后銷售的服務,并逐步使其過渡為公司。
3適應市場經濟規律,調整農業結構
農業是一個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的產業,不同的農產品只有在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質和產量。把握區域經濟特點,發展優質、名牌產品,改變一般農產品“資源型、趨同型、低變化”的狀況,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出路。種養業要在布局上實現轉移,即從不適宜區向適宜區和最適宜區轉移,從分散產區向集中規模化產區轉移。要以科技示范區為載體,按照市場需求淘汰傳統低劣品種和落后技術,大力推廣良種工程,把引進、選育和推廣農產品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任務。以生物資源開發創新工程為突破口,尋求地域、季節和市場差異,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把傳統農藝精華與現代加工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的農產品種植模式。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以實現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基層政府要及時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通過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幫助農民搶抓市場機遇,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合同農業和創匯農業,正確處理好生產與市場的關系,克服結構調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駐村工作中,我們在居住空院開墾二分半地,建立了臺灣密南瓜、南韓苦瓜、茄子、豆角、非洲油沙豆、俄羅斯魯梅克斯草等示范田,讓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農業科技帶來的實效,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使他們自覺接受科學的種田思想。超級秘書網
4改變農業科研體制,做好農業技術推廣
農業科技機構應當通過調整結構、分流人才、轉換機制,使種子、農藥、飼料、疫苗、農產品加工等單位逐步由事業法人變為企業法人,成為科工(農)貿一體化經營的科技企業,或者進入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成為企業的技術開發機構,以提高企業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縮短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的周期。完善技術咨詢中介服務型科研機構,全面落實其研究、開發、經營、服務等各項職能,積極開拓第三產業,重點是發展農業科技咨詢業、信息業和技術服務業。建立社會公益及基礎型科研機構,從事遺傳育種、病蟲害災變規律及防治機制、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綜合增產技術及規律、農業資源、生態環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建立農業知識、技術轉化的新體制,成立以“縣為中心、鄉為骨干、村為基礎、專群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試驗示范和二次開發及轉化工作,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制度化的農民成人教育體系,組織農民學習社會科學理論、現代科技知識和市場經營本領。在駐村過程中,我們先后為農民舉辦了十多期夜校,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農業信息,指導結構調整,研究市場營銷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現代素質的新型農民。
5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道路
一是繼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第二、三產業。加快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堅持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和生產力水平的多層次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小企業。隨著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對各種社區服務的需求會逐步增加,要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增加農村就業,擴大農村消費。二是將有發展前途、具有區位、地理、經濟優勢的小城鎮作為發展重點。利用小城鎮的集約優勢發展壯大鄉鎮企業,鄉鎮企業不僅為小城鎮帶來了動力,也增加了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人口集中又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逐步取消戶籍管制,縮小城鄉差別,建立起城鄉統一的勞動力流動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民向小城鎮遷移。三是引導農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觀念、消費觀念,提高農民的文明素質,對農民進行先進的文化思想教育。四是實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鼓勵有經商能力的農民轉讓土地使用權,向城鎮轉移,允許農民以土地入股,促使農業走上集約化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