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4: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應用寫作課程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作者簡介]王煥玲(1972- ),女,河南南陽人,南陽理工學院文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寫作教學。(河南 南陽 47300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5-0167-02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和理論,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較高的文學審美鑒賞能力,系統掌握文化傳播或中文教育理論及相關技能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近些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網絡編輯、報紙雜志編輯、辦公室文秘、廣告文案策劃與寫作等工作,這些崗位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寫作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而言,寫作能力是最能彰顯本專業人才優勢的素質之一,也是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一般都會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廣告文案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等寫作類課程,這些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生寫作能力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類課程存在的問題
1.課程開設缺乏持續性和系統性。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該貫穿大學四年的學習之中,并且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適應學生的就業需要。但是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類課程一般只在低年級開設,缺乏寫作能力訓練的連續性。
2.課程重理論、輕實踐。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在課程理論講授的同時設置一些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很多高校的寫作類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安排上尚屬空白,即便有的安排了實踐教學環節,也被教師安排為課堂練習,沒有真正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社會實踐中提升寫作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無法得到實現。
3.缺乏激勵機制,無法調動教師實踐教學的積極性。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實踐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導致寫作類課程的任課教師缺乏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積極性,致使實踐教學流于空談。
二、調整專業課程體系,科學設置寫作類課程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從專業的高度來設置寫作類課程,保證學生每個學期都有寫作類課程,保證每位學生在大學期間都能夠有專人負責指導和監督,保持寫作訓練的連續性,讓寫作能力訓練不斷線。從一年級開始結合學生的其他專業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文案與寫作、應用寫作綜合訓練、企業內刊編輯、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課程,這樣從基礎知識和理論到具體文種的寫作到綜合寫作,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1.第一學年:奠定基礎階段。新生在入學伊始,教研室便為其指定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大學四年的專業發展,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趨向,為其制定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寫作能力是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之一,專業教師應對學生四年的寫作學習提出指導意見和明確要求,可要求學生四年中完成100篇文章的寫作任務,每年完成篇目在25篇左右;寫作類課程的考試成績必須為良;必須在校內文學刊物和網站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
2.第二學年:技能練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兩門基礎課程。基礎寫作課程主要講授寫作的基本理論及知識,教會學生如何提煉文章的主題、如何選取材料、如何布局謀篇、如何錘煉語言等,從各個環節教會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要求學生能夠在賞析佳作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基本文體寫作。在基礎寫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教師通過對各種應用文體知識和寫法的講解,通過各種應用文體訓練,使學生能夠進行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和專用文書的寫作。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30篇以上的作品。
3.第三學年:專業提高階段。在第二年的基礎上使其進一步學習新聞文體和廣告文案的寫作,要求學生能夠在校內外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新聞稿件,能夠進行簡單的廣告文案與寫作。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很大一部分會進入企業,從事企業文化宣傳工作,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必要開設一門企業內刊編輯課程,這門課程開設時可集中進行,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走進企業,使學生接觸企業內刊,了解內刊運作的程序和編輯組稿的要求,指導學生參與企業內刊的編輯。這種集中實踐的形式,將會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特別是新聞文體的寫作能力。學年論文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必開的寫作課程之一,這門課程一般開設在三年級的下學期,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寫作技能的基礎上初步進行專業論文的寫作,這門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高層次上對專業知識與寫作技能加以整合,培養專業的審美體驗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表達能力以及專業論文的寫作能力。
4.第四學年:應用驗收階段。在這一階段,可以設置三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應用寫作綜合訓練、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應用寫作綜合訓練課程主要通過為學生設置相關實踐情景,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進行各種文種的寫作,強化之前的寫作課程的理論及能力,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應用寫作能力;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必須進行的專業論文寫作環節,也是對學生四年來專業課學習的總結和驗收環節,訓練和測試學生的專業綜合研究能力和專業論文寫作能力。
三、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搭建實踐教學平臺
1.增加寫作類課程課內實踐時數。為了突出學科的應用性,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漢語言文學專業大都開設了應用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文案與寫作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由于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寫作類課程的教師往往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在制訂培養方案的時候,這些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時數或者為零,或者比例相對較小,即便一些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安排了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由于受到學術型、理論型教學模式的影響,這些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往往被理論授課環節所替代,課內實踐環節往往形同虛設。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必須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寫作類課程實踐環節的比重,最好能將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保持在31 的水平,這樣才能將實踐教學落實下去。另外,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環節能夠確實被執行,我們還應該有詳細的課內實踐大綱。
2.開設寫作類集中實訓課程。為了強化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應在高年級開設不同種類的集中實踐課程,如應用寫作綜合實訓、企業內刊編輯等課程,這些課程既有對學生專用文種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也有對學生專業綜合寫作能力的訓練和考核。這些集中實訓課程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模式,讓學生利用這個機會參與到實際工作中,提前了解未來的工作崗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具體要求。例如擔任應用寫作課程、企業內刊編輯課程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相關企業,使學生在企業集中實習,參加企業的行政工作和企業內刊編輯工作,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行業對專業能力的需求,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和采編能力。
3.搭建校內外實踐平臺。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僅需要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需要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練習。因此學校和寫作課程的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良好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文學刊物和校園網絡,使之作為學生習作發表的陣地,鼓勵學生參與院校的文學刊物,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校應該加強對外聯系和合作,建立多家專業實習基地。學校可以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把學生分期、分批地派到企業,參與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文化宣傳工作,例如撰寫日常行政工作文案、企業策劃宣傳文案、企業內刊文案等,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真正了解到行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需求,從而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好地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也更早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四、實施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開展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包括漢語閱讀能力、漢語寫作能力和交際能力等。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為了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督促學生加強平時的寫作,需要給每位學生指定一位責任導師,由導師負責指導、監督、跟蹤學生的寫作。為了加強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也需要寫作課程的任課教師投入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目前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無法深入推動,其原因之一在于任課教師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深層的原因是高校缺乏對實踐教學環節工作的激勵機制。指導老師為學生批改文章、帶領學生參加企業實踐活動總是在課外進行,教師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補助,而且這些活動耗費教師很大的精力,使其無法集中精力搞科研,而社會實踐的成果又無法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要件,因此許多教師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將實踐教學環節改為理論環節,把學生禁錮在課堂內、書本的教條上,使寫作課程的教學與社會嚴重脫節,背離了設置寫作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初衷,也就無法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是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面臨的一個普遍的問題。
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必須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必須使專業指導教師有足夠的熱情和精力,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改革,鼓勵教師深入企事業單位頂崗實習,積累實踐經驗;對積極參加實踐教學改革的教師實施資金補助;對參加實踐教學改革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時予以職稱晉升政策的傾斜;為教師創造實習、實踐環境等,這樣才能激發教師指導熱情,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各門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
各門寫作課程的教師要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課程自身的內容和性質,逐步探索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基礎寫作課主要培養學生基礎文體的寫作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鼓勵和幫助學生創辦文學刊物、利用網絡平臺寫作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特別是在當今網絡技術發達的時代,基礎寫作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撰寫博客文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用寫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文種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通過創建新的實訓模式、編寫切實可行的實訓方案、校企合作辦刊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探索;新聞采訪與寫作課程實踐性較強,更應該創建開放式互動式寫作教學平臺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而不是拘泥于傳統的文本和案例,應該想辦法把學生拉出校園,發現身邊的新聞,隨地取材,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采訪與寫作能力;廣告文案寫作課程也要研究各行業對廣告文案寫作教學的要求,探索課程的實訓模式,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能夠與社會實踐接軌,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231-02
《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是農科院校多個專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對于指導、幫助本科生開展課程實驗和畢業論文設計以及畢業后從事科學研究及生產實踐具有重要作用。該課程包括數據處理和論文寫作兩部分,其中數據處理是該課程的重點。但對工科基礎比較薄弱的農科院校學生而言,數據處理部分具有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對高等數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先修課程要求較高等特點[1],使學生難以掌握該部分內容。課堂調查表明,學生在心理上對該部分內容容易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在學生認知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學生在數據處理學習中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是《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鑒于現在大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普遍較強的特點,在《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教學中引入計算機教學為該課程改革提供了契機。本課程選擇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繪圖和數據分析軟件之一――Origin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計算機教學。
一、Origin軟件的簡介和特點
Origin軟件是美國OriginLab公司開發的科技繪圖和數據分析軟件。自1991年問世以來,該軟件一直在不斷升級,目前已發展到Origin 9.1版[2]。
和當前流行的圖形和可視化的數據分析軟件Matlab、Mathmatica、SAS等相比,采用Origin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科學繪圖,不需要任何計算機編程基礎,也無需熟悉大量的函數和命令,只需單擊工具條按鈕或者選擇菜單命令即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此外,Origin可使用自身的腳本語言LabTalk控制軟件,該語言可使用內置的基于C/C++的編譯語言Origin C進行擴展。因此,Origin軟件具有功能強大、操作簡便等特點,既適合于一般的作圖需求,也能夠滿足復雜的數據分析和圖形處理。因此,Origin軟件已經成為廣泛流行和國際科技出版界公認的標準作圖工具,是科學研究和工程工作者常用的軟件之一[3]。
二、Origin軟件的基本功能
Origin軟件在科技繪圖、統計描述和統計檢驗等方面功能豐富,這為《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課程中的數據處理提供了便利條件。其功能可分類總結如下:(1)科技繪圖:Origin軟件可以提供幾十種二維和三維的圖形模板,包括直線圖、描點圖、向量圖、柱狀圖、餅圖、區域圖、箱線圖、極坐標圖、氣泡圖、三角坐標圖、彩色映射圖以及各種3D圖和統計用圖等,用戶可以使用這些模板制圖,還可以自定義繪圖模板;Origin還具備繪制更為復雜的多變量、多數據集的多層圖的功能,可以產生雙X軸、雙Y軸圖等;可以進行線性擬合、多項式擬合、S形曲線擬合等,還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函數進行擬合;同時,Origin能夠提供擬合參數等[3]。(2)統計描述:可以采用Origin進行常用的統計描述,如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數、極差、和、數據點數、平均值、方差、標準偏差、平均值的標準誤差、權重和、峰度、偏度及百分位數等。(3)統計檢驗:Origin軟件中常見的統計檢驗函數有單樣本t檢驗、獨立雙樣本t檢驗、卡方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存活率分析等。
三、教學實例分析
《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的數據處理部分包括很多理論內容,例如假設檢驗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的基本原理等。這些內容的講授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導和計算,這使得教師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地傳遞這些信息,還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教學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講解有重復的雙因素方差分析時,需要計算矯正數、總平方和及其自由度、水平組合平方和及其自由度、兩個因素的平方和及其自由度、交互作用平方和及其自由度、誤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相應均方等統計量,計算任務繁重,學生尤其難以接受手工計算,故在教學過程中將Origin軟件引入教學。具體實現過程如下例題所示。
例題:為提高果汁飲料的口感,研究果汁的pH值(A)和蔗糖添加量(B)兩個因素不同水平組合對果汁感官評分的影響。果汁的pH值為3.5、4.0、4.5,蔗糖添加量為10%、15%、20%。每個水平組合重復3次,進行完全隨機化試驗。試驗指標為感官評分越高越好。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試分析各pH值和蔗糖添加量水平下果汁的感官評分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該題目的完成需要先分析pH值和蔗糖添加量對果汁的感官評分是否有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多重比較。采用Origin軟件分析,步驟如下:(1)按照下列方式將數據錄入到origin軟件的工作表中,或者選擇File/Import將其他數據文件直接調入工作表中;(2)在Statistics選項中選擇ANOVA/Two-way ANOVA;(3)在所彈出的對話框中的數據錄入區域錄入對應數據,選擇結果輸出的內容:統計描述(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多重比較(Means Comparison),并明確多重比較結果輸出時所采用的顯著性水平和多重比較的方法(如Tukey、Fisher檢驗等),點擊OK確認輸出結果;(4)根據結果(如表2所示)做出判斷。
從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Origin軟件所輸出的結果直觀,無需進行復雜的計算和查找F值表等即可做出判斷。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先進行數據分析的軟件演示,讓學生對采用Origin軟件開展方差分析建立感性認識,減少學生的畏難心理,為進行方差分析的理論教學做好鋪墊;同時,在后期的上機操作訓練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學效果得到充分提升。
Origin軟件靈活、多變、強大的科技繪圖功能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繪圖水平,對進一步順利完成畢業論文乃至未來的科研任務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Origin進行多個統計量計算時,單擊工具條按鈕可一步完成所有統計量的計算,通過簡單的課堂練習即可掌握;而在統計檢驗中,學生在軟件操作過程中營造了互動的課堂氛圍,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Origin軟件在《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中的應用很好地詮釋了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的強強聯合,使得該課程數據處理部分的教學變得更加容易、簡便,擺脫了傳統的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方式,簡化了計算程序,優化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Origin軟件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復雜的計算,但在教學中也應引導學生認識到Origin軟件只是工具,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才是用好該工具的前提。此外,由于課堂中的學習時間有限,而軟件的使用需要在實際應用中反復探索、實踐與總結,因此應引導學生加強課后的練習和使用,使之完全掌握該軟件,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式下社會對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課程,在農業領域科學研究和實踐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在已成為高等農業院校本科生的選修課。課程主要通過對數據分析、圖表制作、文字描述的學習和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寫作能力。針對本科生的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為,通過理論學習《農業科技論文寫作》難以提高寫作水平。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枯燥無味,加之本科生在校期間的寫作機會較少,理論課與最終畢業論文寫作時間安排不合理,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均不高,造成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改進本科生《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的上課方式來提高學生對農業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顯得很有必要。
近年來,多種辦公軟件的出現為《農業科技論文寫作》傳統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契機,大量作圖、分析、文本軟件的出現使數據的分析工作變得相對簡單,論文的呈現及寫作更加方便,同時也給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更加具體地將科技寫作中圖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過程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實際寫作能力,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農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提供參考。
一、《農業科技論文寫作》教學形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效率較低
傳統的教學方式效果差,課堂講授不夠生動,學生缺乏興趣;雖然現在大都采用多媒體教學,但仍是以傳統教學為主,教師是主講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理論性強、結構固定,而圖表的樣式卻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個課程側重于實踐訓練。因此,純理論的講述,學生很難全面理解,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寫作實踐與理論課結合不夠緊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間的寫作機會較少,且本身的實踐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并不豐富;其次是畢業論文寫作時間與課程結合不緊密,往往在畢業論文寫作前的兩到三個學期已經完成這門課程理論學習,不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最終使得課程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三)理論教學與寫作訓練缺乏緊密聯系
目前關于學生對《農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對農業科技的寫作訓練,單純進行理論學習,很難使學生掌握真正的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和技巧的練成更多地依賴于寫作訓練。因此,通過課堂的實際寫作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顯得非常重要。
二、結合Office軟件及寫作訓練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運用Office軟件在多媒體課堂進行輔助教學
由于科技論文固定的結構和抽象的寫作方法,在規定的學時內很難完成培養目標所需的教學任務。往往在堂課上,一開始需要先介紹論文各部分的結構和內容,這部分耗時的講解會使學生感覺索然無味,使得接下來精心安排的寫作方式和技巧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老師感覺非常疲憊,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理想,教學任務和目的難以完成。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講授寫作的理論知識和論文的基本框架,在學生掌握了論文結構的基礎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軟件來現場演示圖表制作、文字描述的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圖表制作的過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圖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點進行邏輯框架的講解,從而實現教學內容與寫作訓練的有機融合,改單純的理論課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課程。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多數學生對Office軟件界面都比較熟悉,且Office中的軟件具有較多的數據分析和繪制圖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論課結束以后,要求學生獨自運用Office磽瓿煽魏笞饕擔經使用這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的授課效果。
(二)Office軟件在寫作訓練中的應用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理論教學中涉及大量的數據分析、圖表制作和語言描述等內容。為更好更深入地讓學生理解這些內容,有必要將理論課程與課堂寫作訓練相互結合。然而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圖表制作以及煩瑣的細節使得學生在平時理論課學習中很難真正理解。在課堂上通過運用Office軟件進行現場演練,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軟件可以使學生掌握圖表制作和數據分析的細節,而Word軟件可以更好地呈現出文字描述的過程,以及論文的框架構成及整體邏輯。所以,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充分運用Office軟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論文寫作的過程,提高學生對寫作細節的認識。實踐證明,將《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理論教學與Office軟件在課堂上實踐操作有效結合起來,可顯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圖表分析數據、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擴展視野,提高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是農業類本科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因此,寫作訓練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堂所學的東西,應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學習科技前沿知識,擴寬學生的視野。以往在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多半數據和圖表來自課堂上的示例和老師布置的作業。這些練習內容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實際上在真正面對科研數據的時候,從實驗設計、資料搜集、數據整理分析到最終的結果、結論的描述,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數據的理解不夠透徹、結果和結論的區別等。因此,可以在學生掌握好課堂寫作內容后,加大課后的閱讀量,抓住前沿知識,最終讓學生根據真實的實驗結果,利用Office軟件自己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做出圖表,運用Word進行具體的文字描述,最終完成論文的撰寫。
三、結語
將Office軟件及課堂寫作訓練與《農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實踐有效結合后,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學生理論學習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軟件來完成論文的寫作。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在繼續加強Office軟件及課堂寫作訓練與《農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緊密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將更多的軟件也引入農業科技寫作教學實踐中,以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和寫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永興,李素芳.學術論文撰寫與發
表[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統計學課程采用
多媒體與啟發式教學探討[J].高教論壇,2011,(2):62-66.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2-0101-01
寫作能力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相繼將《應用寫作》這門課程列為基礎課程,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社會輸送能力全面的人才。目前,盡管各種應用文寫作方面的著作、論文、課題研究在不同的層面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其研究成果相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而言還是緩慢的,主要原因還是教學的成果在學生的實踐當中得不到充分的體現,理論和實踐無法結合得緊密。本人通過對自己所在的獨立學院在《應用寫作》課程的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希望在獨立學院探索這門課程發展的道路上能夠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學校對《應用寫作》課程的認識不夠深刻
雖然目前很多大專院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存在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在獨立學院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專業限制。有些獨立學院只針對中文系的學生開設《應用寫作》這門課程,而且所教文種也非常有限,多是針對中文系學生對口的工作崗位來教授文種,例如:事務文書當中的計劃、總結、簡報;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報、會議記錄、請示等。其弊端就是不能滿足實際情況的需求。另外,有些獨立學院,例如我院,對所有專業的學生都開設這門課程,又體現出專業限制另一個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教學上問題。我院屬于法、文、理、工等多學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財經類本科院校,那么除基本應用文的文種(包括事務文書、科技文書中的畢業論文)外,又側重教授與各自專業有關的文種。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當中又是不太現實的,這對課時、師資力量方面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采用“一勺燴”的教學方法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為有些學生就會有“這個東西我以后也用不上,離我的專業遠,學來做什么”的想法。
第二,學分設置。近年來,《應用寫作》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雖然作為一門必修的基礎課,但長期以來處于被淡化的邊緣地位。《應用寫作》課程既缺乏專業課的權威性,也沒有像英語四、六級那樣得到充分重視。一般獨立學院的《應用寫作》都是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各開一學期,一般每周只有2課時。《應用寫作》課程的學分權重也低,專業課每學期有3~4學分,英語有4學分,而《應用寫作》課程的學分一般集中在2學分,這很不利于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二、學生自身認識的不足
學生在學習《應用寫作》時會產生這種心理:“應用文是講求實用性的,實用擺在第一,實用了也就有效率了。因此,要先來學習那些‘實用的’,‘實用的’但目前用不上也不著急學。”這種心理就會首先影響學生對應用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這個重要性主要體現在:應用文是文章的一種,但它絕對不同于文學寫作。應用文講求實用性,是為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的,它是為“用”而生。但很多學生卻認為,應用文寫作只要熟記格式就行,其余的跟中學時寫作文差不多,而且寫作文是中國學生都會的。然而事實上卻是學理工的寫不好實驗報告,學財經的不會寫經濟類文書,學管理的寫不出組織策劃書,學商業的寫不好商業廣告,學文秘的寫不好事務文書,要畢業的學生找工作寫不出合格的畢業論文和求職書,個別的連專用書信都寫不清楚。這些問題的產生除了教學上的問題外,主要還是源于學生自身認識上的不足。
三、理論付諸于實踐的時機限制
《應用寫作》課程的開設時間一般是在大三的下學期、大四的上學期,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在學習后能夠馬上運用到實際當中。承接上面談到的兩個因素,問題又延伸到另外一個層面,那就是學校和學生的認識都提高上去了,但是理論付諸于實踐的時間差讓一切努力后得來的成果又打了折。近年來,就業競爭激烈,使學生參加正規實習的機會也大大減少,而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進入大學時的門檻較低,在競爭大潮中處于劣勢的相對較多。教師在課堂上的模擬或者課后的作業,不管怎么逼真,都無法與真正的實踐相媲美。這樣學生會產生懈怠的情緒,只是照葫蘆畫瓢地完成作業。還有好多畢業了的學生在工作后跟老師反映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多數是關于應用寫作方面的問題。這就反映出,應用文寫作的理論是必須要同實踐緊密結合,在實踐中獲得寫作的經驗。
據統計,人們每日所接觸的書面文字中,95%甚至更多的是應用文。顯而易見,應用寫作已經是現代信息社會快速、準確、靈活地傳遞信息的需要,是成為信息社會人們傳播信息的基本工具和競爭、謀生的一種手段。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詩歌小說,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或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得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針對上面的問題,搞好研究和教學改革工作,在對更多嚴峻問題探索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希祥.大學應用寫作構筑新的框架體系[J].應用寫作,2003(3).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應用寫作》課程在高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這門課的開設旨在使高職學生全面系統掌握應用寫作相關知識,正確運用寫作技能,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高職院校現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現狀卻嚴重滯后于社會的客觀需要,導致該課程基本處于“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因此,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是適應現代社會和職教發展的必然要求。筆者在從事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應用寫作》和《辦公自動化》兩門課程的教學中,嘗試把現代辦公技術應用于《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取得了一些實效,下面談一談個人從事該課程教學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基本是按“知識要點—例文評析—寫作訓練”的模式進行的。一些教師認為應用寫作“重格式輕內容”,只要把寫作的基本格式講清楚,讓學生記下來,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授課時一般強調“精講多練”,提綱挈領地講授文體理論、寫作格式、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然后評析例文,再讓學生模仿例文“依樣畫葫蘆”進行實訓,因此往往出現了學生“聽課枯燥,看書不懂,寫起來不會”的現象,整體教學效果不佳。
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接受的寫作訓練注重主觀性和形象思維,他們對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寫作比較熟悉,而對應用文寫作則相對陌生。應用寫作具有特定的對象、內容和形式,在立意、程序、格式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范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情感體驗的自由展開,也限制了寫作者創造個性的自由發揮,學習過程顯得單調、枯燥、乏味。學生課堂表現沉悶,作業質量不高。為了應付考試,他們只能死記硬背文體理論,生搬硬套寫作方法。還有一些文體,如招投標書、市場預測報告等,專業性很強,其專業內容超越了在校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他們無法體會專業要求,所以這些文種僅僅掌握寫作格式是不夠的,碰到寫作訓練,他們往往一籌莫展,只能參照例文,生搬硬套,應付了事。
二、現代辦公技術引入《應用寫作》課程的意義
現代辦公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采用一系列現代化辦公設備和先進的通信網絡技術,廣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儲和使用信息,使辦公人員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協同工作,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主動學習、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來實現建構新知識的意義。當前企事業單位普遍采用辦公自動化軟硬件設備,對崗位工作人員的辦公自動化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動建構的。將現代辦公技術引入《應用寫作》教學,讓學生體會真實的辦公環境,在制作文本、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真正獲得實戰的體驗和經驗,在掌握常用應用文體的同時,能熟悉現代辦公環境和現代辦公技術,這樣能有效縮短大學生跨入社會的適應期,更快適應目前企業內oa系統的普遍使用。
學生的學習活動,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的設置。利用現代辦公技術,可以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協作與會話,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在互動中主動進行意義建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較好的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的能力[1]。學生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學習、寫作、處理文檔,能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熟練的電腦操作能力,熟悉常用辦公設備和電腦應用軟件,提高文字輸入、編輯的能力,掌握網絡技能,熟悉上網瀏覽、搜索和下載信息、制作文檔和表格、發送電子郵件、利用網絡創建和自己的文本等。現代辦公技術為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提供了最為理想的條件,這種教學模式是符合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特點的。
三、現代辦公技術在《應用寫作》課程中的運用探索
(一)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使教學信息可以以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呈現,新穎豐富。在學習中,采用圖形交互界面、窗互操作等技術,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并強化其對教學內容的記憶。
例如在講授“公文格式”時,可以引用word“公文向導”。公文法定格式要求嚴格,這是教學難點。如果讓學生死記教材上的格式,學生覺得沒有什么意義,即便教師一再強調格式要素,但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仍然會錯誤百出。引用word“公文向導”,讓學生在“公文向導”對話框的提示下設置公文樣式、公文用紙、標題、內容、附件/注釋、其他,直至提示“完成”——這樣,一份格式規范、內容詳盡的公文就出現了,使學生由衷體會到了成就感。好奇的學生會自覺嘗試“公文向導”中的其他操作,了解和熟悉“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不同樣式和寫作要求,自然進入寫作狀態,較好地完成寫作任務。這種充滿成就感的寫作體驗使他們擺脫了懼怕寫作的心理,能重拾寫作信心,自覺主動地鞏固寫作技能,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類似的應用還有word“實用文體向導”,這些向導模板體現了文體的規范格式和寫作要求,通過對話框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自覺規范地進行文體寫作練習,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二)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拓展學生思維
在工作環境中,應用文寫作的思維啟動一般是遵命寫作、按需寫作,寫作者往往先按某種文體的格式去構思,重點考慮寫作格式和語言運用問題,這樣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文體規范的制約,導致思維僵化單一。運用現代辦公技術,信息的接收和傳遞及時而快捷,人們能夠更全面及時地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電腦在延伸人腦智能的同時提高了寫作者的思維速度,拓展了思維空間,伴著鍵盤的擊打和鼠標的移動,作者的思維同語言一起運動,人的感覺器官全方位開放。作者不僅要考慮格式和語言,還要思考從文字錄人、編輯到文本的美化、儲存、傳送、打印輸入等問題,使思維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學生可以通過鍵盤輸入自己的文章,用“拼寫和語法”功能自檢錯別字和語病;借助電腦的文字編輯功能,按照文體規范格式排版編輯和美化,形成合乎要求的電子文檔;然后或打印或用電子郵件等形式發送給教師……這個過程會使學生感覺充實,需要思考很多問題,而且希望自己每一步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另外,對于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文體,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影像支持,展現專業場景和操作細節,創設寫作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并熟悉專業文體的寫作要領和規范,讓學生借助于網絡搜索技術、圖片圖像處理技術、漢字識別技術、文檔分類管理技術等,搜集、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在深入了解相關專業業務的同時,寫出合乎專業要求的文本。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解決文體寫作的問題,還要及時給予學生現代辦公技術方面的支持,幫助他們完善自己的學習任務。
(三)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
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應該是一個交流合作的互動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扮演好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幫助和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
傳統的應用寫作教學過程是:教師講授,學生模仿寫作、遞交作業,教師課后批改,反饋成績和講評,學生訂正。在這期間教師一般很少關注學生的情緒和興趣,只知一味地灌輸文體知識,用作業和考試的形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幾乎沒有交互活動,因此學生的主體參與不全面、不深刻,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不健全。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教師可以創設形式多樣的討論答疑區,如電子郵箱、bbs論壇、博客等[2],利用多種途徑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師生多樣化的交往形式,拓展交往時空,提高交往質量,打破師生只能在課堂上交流的局限,使師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形成認同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
(四)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優化課程評閱形式
評閱學生的習作可以改變過去傳統的批改方法,引入現代辦公技術,嘗試多元化的評閱形式。例如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寫作中的常見病例,通過掃描存入計算機,再由投影儀展示,讓大家集中討論、共同評閱,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分析、研究甚至爭論,討論修改方案,不只是教師一個人具有評閱權;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批改個別典型作業,將批改過程制作成課件動態呈現,幫助學生在比對中發現自己寫作的正誤;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示范文章通過qq“共享”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模擬寫作并找出差距;對一些重點寫作訓練,可以利用校園網個別批改,學生由網上提交電子作業,教師利用辦公軟件中的“修訂”、“批注”功能直接在電子文稿上批注修改,然后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接受“修訂”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形式使師生互動對話建立在一種兩兩相對的壞境中,更直接有效,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還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管理;學生之間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相互修改,這有利于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如此形式多樣的評閱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及時反映,還能幫助學生提高鑒別、交流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代辦公技術應用于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是依托現代教育技術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化。它把封閉式教學變為開放式教學,拓寬了教學資源,營造了新穎的教學環境,推動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過渡,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符合《應用寫作》課程和高職教學的特點,能有效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論文摘 要:《應用寫作》課程在高職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高職院校現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現狀嚴重滯后于社會的客觀需要,導致該課程教學基本處于“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筆者嘗試將現代辦公技術應用于《應用寫作》教學。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現狀,指出了現代辦公技術引入課程教學的意義,闡述了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構建師生互動平臺、優化作業評閱形式等方面的嘗試。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應用寫作》課程在高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這門課的開設旨在使高職學生全面系統掌握應用寫作相關知識,正確運用寫作技能,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高職院校現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現狀卻嚴重滯后于社會的客觀需要,導致該課程基本處于“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因此,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是適應現代社會和職教發展的必然要求。筆者在從事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應用寫作》和《辦公自動化》兩門課程的教學中,嘗試把現代辦公技術應用于《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取得了一些實效,下面談一談個人從事該課程教學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基本是按“知識要點—例文評析—寫作訓練”的模式進行的。一些教師認為應用寫作“重格式輕內容”,只要把寫作的基本格式講清楚,讓學生記下來,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授課時一般強調“精講多練”,提綱挈領地講授文體理論、寫作格式、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然后評析例文,再讓學生模仿例文“依樣畫葫蘆”進行實訓,因此往往出現了學生“聽課枯燥,看書不懂,寫起來不會”的現象,整體教學效果不佳。
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接受的寫作訓練注重主觀性和形象思維,他們對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寫作比較熟悉,而對應用文寫作則相對陌生。應用寫作具有特定的對象、內容和形式,在立意、程序、格式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范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情感體驗的自由展開,也限制了寫作者創造個性的自由發揮,學習過程顯得單調、枯燥、乏味。學生課堂表現沉悶,作業質量不高。為了應付考試,他們只能死記硬背文體理論,生搬硬套寫作方法。還有一些文體,如招投標書、市場預測報告等,專業性很強,其專業內容超越了在校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他們無法體會專業要求,所以這些文種僅僅掌握寫作格式是不夠的,碰到寫作訓練,他們往往一籌莫展,只能參照例文,生搬硬套,應付了事。
二、現代辦公技術引入《應用寫作》課程的意義
現代辦公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采用一系列現代化辦公設備和先進的通信網絡技術,廣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儲和使用信息,使辦公人員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協同工作,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主動學習、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來實現建構新知識的意義。當前企事業單位普遍采用辦公自動化軟硬件設備,對崗位工作人員的辦公自動化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動建構的。將現代辦公技術引入《應用寫作》教學,讓學生體會真實的辦公環境,在制作文本、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真正獲得實戰的體驗和經驗,在掌握常用應用文體的同時,能熟悉現代辦公環境和現代辦公技術,這樣能有效縮短大學生跨入社會的適應期,更快適應目前企業內OA系統的普遍使用。
學生的學習活動,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的設置。利用現代辦公技術,可以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協作與會話,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在互動中主動進行意義建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較好的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的能力[1]。學生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學習、寫作、處理文檔,能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熟練的電腦操作能力,熟悉常用辦公設備和電腦應用軟件,提高文字輸入、編輯的能力,掌握網絡技能,熟悉上網瀏覽、搜索和下載信息、制作文檔和表格、發送電子郵件、利用網絡創建和自己的文本等。現代辦公技術為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提供了最為理想的條件,這種教學模式是符合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特點的。
三、現代辦公技術在《應用寫作》課程中的運用探索
(一)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使教學信息可以以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呈現,新穎豐富。在學習中,采用圖形交互界面、窗互操作等技術,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并強化其對教學內容的記憶。
例如在講授“公文格式”時,可以引用WORD“公文向導”。公文法定格式要求嚴格,這是教學難點。如果讓學生死記教材上的格式,學生覺得沒有什么意義,即便教師一再強調格式要素,但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仍然會錯誤百出。引用WORD“公文向導”,讓學生在“公文向導”對話框的提示下設置公文樣式、公文用紙、標題、內容、附件/注釋、其他,直至提示“完成”——這樣,一份格式規范、內容詳盡的公文就出現了,使學生由衷體會到了成就感。好奇的學生會自覺嘗試“公文向導”中的其他操作,了解和熟悉“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不同樣式和寫作要求,自然進入寫作狀態,較好地完成寫作任務。這種充滿成就感的寫作體驗使他們擺脫了懼怕寫作的心理,能重拾寫作信心,自覺主動地鞏固寫作技能,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類似的應用還有WORD“實用文體向導”,這些向導模板體現了文體的規范格式和寫作要求,通過對話框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自覺規范地進行文體寫作練習,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二)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拓展學生思維
在工作環境中,應用文寫作的思維啟動一般是遵命寫作、按需寫作,寫作者往往先按某種文體的格式去構思,重點考慮寫作格式和語言運用問題,這樣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文體規范的制約,導致思維僵化單一。運用現代辦公技術,信息的接收和傳遞及時而快捷,人們能夠更全面及時地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電腦在延伸人腦智能的同時提高了寫作者的思維速度,拓展了思維空間,伴著鍵盤的擊打和鼠標的移動,作者的思維同語言一起運動,人的感覺器官全方位開放。作者不僅要考慮格式和語言,還要思考從文字錄人、編輯到文本的美化、儲存、傳送、打印輸入等問題,使思維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學生可以通過鍵盤輸入自己的文章,用“拼寫和語法”功能自檢錯別字和語病;借助電腦的文字編輯功能,按照文體規范格式排版編輯和美化,形成合乎要求的電子文檔;然后或打印或用電子郵件等形式發送給教師……這個過程會使學生感覺充實,需要思考很多問題,而且希望自己每一步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另外,對于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文體,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影像支持,展現專業場景和操作細節,創設寫作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并熟悉專業文體的寫作要領和規范,讓學生借助于網絡搜索技術、圖片圖像處理技術、漢字識別技術、文檔分類管理技術等,搜集、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在深入了解相關專業業務的同時,寫出合乎專業要求的文本。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解決文體寫作的問題,還要及時給予學生現代辦公技術方面的支持,幫助他們完善自己的學習任務。
(三)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
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應該是一個交流合作的互動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扮演好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幫助和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
傳統的應用寫作教學過程是:教師講授,學生模仿寫作、遞交作業,教師課后批改,反饋成績和講評,學生訂正。在這期間教師一般很少關注學生的情緒和興趣,只知一味地灌輸文體知識,用作業和考試的形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幾乎沒有交互活動,因此學生的主體參與不全面、不深刻,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不健全。
運用現代辦公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教師可以創設形式多樣的討論答疑區,如電子郵箱、BBS論壇、博客等[2],利用多種途徑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師生多樣化的交往形式,拓展交往時空,提高交往質量,打破師生只能在課堂上交流的局限,使師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形成認同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
(四)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優化課程評閱形式
評閱學生的習作可以改變過去傳統的批改方法,引入現代辦公技術,嘗試多元化的評閱形式。例如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寫作中的常見病例,通過掃描存入計算機,再由投影儀展示,讓大家集中討論、共同評閱,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分析、研究甚至爭論,討論修改方案,不只是教師一個人具有評閱權;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批改個別典型作業,將批改過程制作成課件動態呈現,幫助學生在比對中發現自己寫作的正誤;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示范文章通過QQ“共享”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模擬寫作并找出差距;對一些重點寫作訓練,可以利用校園網個別批改,學生由網上提交電子作業,教師利用辦公軟件中的“修訂”、“批注”功能直接在電子文稿上批注修改,然后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接受“修訂”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形式使師生互動對話建立在一種兩兩相對的壞境中,更直接有效,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還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管理;學生之間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相互修改,這有利于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如此形式多樣的評閱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及時反映,還能幫助學生提高鑒別、交流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代辦公技術應用于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是依托現代教育技術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化。它把封閉式教學變為開放式教學,拓寬了教學資源,營造了新穎的教學環境,推動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過渡,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符合《應用寫作》課程和高職教學的特點,能有效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A Study of the Reform on the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
LI Yunyun
(Qingdao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Practical writing competence is the essential abi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especially in colleges. To meet the need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highlight the utility and humanism of the basic courses in college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probing into the reform of two aspects: to arrange teaching program reasonably and establish new testing mode; to rebuild the system of practical writ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reform
1 《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授課中所有專業授課內容統一,缺乏針對性
過去,大部分高職院校所有專業的學生用的是同一本教材,學的是相同的內容。但教學實踐表明,應用文文種眾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如此眾多的內容并要求學生掌握,是不太可能的。況且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對各類應用文體的應用情況因專業而不盡相同,各有側重,所以這種“一鍋燴”的授課方式損害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導致學生對與自己工作密切相關的應用文種的學習不深。
1.2 授課時間安排不當
以往教學中,《應用寫作》作為公共基礎課,大多被安排在大一授課,有許多學生沒經過實習,并沒有切身體會到應用文寫作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往往導致對本門課不夠重視,從而缺少興趣和積極性。
1.3 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缺少革新
以往教學中,教師雖在教學上花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但往往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大都局限于“教師講授為主,黑板加粉筆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夠豐富,課堂容量不大,難以激發學生興趣。鑒于此,必須對《應用寫作》這門課程做出改革,力爭使這門課程有一個比較嶄新的面貌。
2 《應用寫作》課程改革方案
2.1 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建立新的課程教學考試模式
從教學實踐出發,建議高職院校考慮將應用寫作課程安排在學生實習之后。學生在實習以后會充分地體會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對普遍感到困難,在實際工作中又容易出現差錯的文種,在工作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文種都有切身體會,學習中針對性大大增強,學習熱情也就會比較高漲。
另外,《應用寫作》教學要真正提高水平和質量,其開放互動的教學思想一定要在評估體系和考試策略之中得到充分地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目標和性質,我們應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注重職業能力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
2.2 從教材入手,重新構建應用寫作內容體系
2.2.1 建立“項目化模塊”的課程結構
根據專業需要,調整教學內容。依據對相應的崗位職業能力分析,按照素質本位、能力核心原則,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確定教學重點,注重將專業知識和寫作技巧相融合。授課過程中,除講授各專業學生普遍通用的應用文種外,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專業即今后學生工作需要,介紹工作中實際使用的應用文體。如針對工商學院專業學生,注重經濟文書、市場調查報告、經濟合同等的講授,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加強導游詞的講授訓練,物業專業側重通知及法律文書的寫作等,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
2.2.2 確定“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方案
為使學生適應本專業的就業環境,課程注重強化訓練學生的“三動”能力(動手、動口和動腦能力)。所謂動手能力訓練,就是以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寫作訓練,如采用情景模擬寫作、現場寫作、案例寫作、病文修改寫作、一個題材多種寫法的寫作和課外社會實踐的寫作等。所謂注重“動口” 能力訓練,是指訓練學生大聲朗讀優秀例文,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練習“出口成文”。所謂“動腦”能力訓練,即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通過多種形式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2.3 重視實踐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應用寫作有著非常明確的實用目的,因而在應用寫作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踐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身臨其境參加社會活動,親自搜集材料,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寫作任務。例如會議紀要的寫作,可安排一次會議,寫出會議記錄,在會議記錄的基礎上寫作會議紀要,或者編發簡報,如果是涉及雙方的會議,還可練習寫一份合同。可以把學生的應用寫作學習和課余的實踐操作活動結合起來。如為運動會、學代會寫開幕詞、閉幕詞、會議通知、會議講話稿等。通過實踐活動,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2.2.4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突出能力培養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一定的職業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某種特定的寫作情境之中,以角色的身份構思寫作,從而順利快捷地完成寫作。如“訴訟”文書的寫作,教師提供一個法律方面的案例,由學生分別扮演法官、原告與被告。
(2)項目教學法:這是一種通過讓學生合作完成某一特定項目和任務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如策劃文書寫作,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市場調研、營銷策劃、與企業洽談等綜合項目,之后根據各自掌握的材料合作寫出應用文。
(3)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引入、案例分析、案例設計等環節,讓學生在討論和重新設計中去發現、去創新。如“經濟合同”的教學,給學生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判斷,并且修改完善。
(4)多媒體教學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上,利用視聽媒體和課件的演示,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和互動性。同時,將課程教學資料在校園網上,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方便學生在課外能夠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還可通過E-mail向老師求教,遞交作業、實習報告和畢業論文等。
2.2.5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從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師資隊伍中,教師多為中文專業出身,多是出校門進校門,再由教漢語言文學課改行教應用寫作課,許多文體連教師自己也沒寫過,十分缺乏應用寫作實踐經驗。因此,要加強專業學習和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崗位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定期做一些文秘工作,或者到相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去掛職鍛煉,切實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只有當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時,應用寫作課的教學質量才會出現一個質的飛躍。
總之,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管理類專業來說,重視應用寫作課程的建設應該是當務之急。希望應用寫作課程建設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希望應用寫作課程建設之路越走越寬廣。
參考文獻
[1]周宏.對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01(9).
[2]管軍.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改革芻探[J].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院報,2008(7).
自20世紀60年代末網絡技術的興起,到今天因特網將全世界各個領域信息資源聯為一體,網絡技術得以空前發展,組成了龐大的電子資源數據庫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已在高校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主要指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模擬仿真技術等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為三A式(Anywhere、Anywhe、Anyone)活動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和技術支持。要使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發揮巨大功能,教師要學會使用網絡教學平臺,學會制作網頁和課件,學會編寫與設計網絡教材,學會開發與制作網絡課程,等等。在應用寫作教學中,微機操作、課件制作和教學法創新將取代教師原有的基本功,成為重要的教學技能。但就高校應用寫作教學主體看,多是文科出身,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如今高等教育、社會教育大多實現網絡化,這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發展趨勢。面對這一大趨勢,適者生存,不適者將有淘汰的可能。
因此,寫作教師要努力強化創新意識,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者、知識能力素質開發者、寫作訓練方法的指導者,實現應用寫作教學法的創新,以提高應用寫作教學質量。
一、變教師課堂“獨奏曲”為師生“協奏樂”的教學法創新
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寫道:“科學技術的時代意味著:知識正在不斷地變革,革新正在不斷地日新月異,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播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在信息時代,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對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水平尤為重要。應用寫作教學法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樹立“三個增大”的課程時效觀,即在教學內容上要增大能力培養的力度;在教學形式上要增大現代化技術的含量;在傳授知識中要增大課程信息量。
傳統的應用寫作教學,往往采用的是教師一人“獨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面對紛繁的寫作信息,教師不是在講一本應用寫作教材,而是在講一門應用寫作課程;教師不僅僅是“教課”,更是學生寫作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因此,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在傳授應用寫作知識的前提下,應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指導學生運用多媒體學習應用寫作,使學生在獲得寫作知識的前提下,習得搜集信息、獲取資料、進行應用寫作訓練的學習方法。
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基礎自由地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與方式,但通過網絡等獲得的知識,總體上是“離散型”的,僅靠學生自身的力量很難辨別知識信息的質量并使之體系化。因而,教師應善于引導幫助學生組織、管理、激活各路信息,把知識內在邏輯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連接起來。在課堂短暫的教學時間內,清晰地勾畫出應用寫作課程的主體框架與教學要求,而對一些閱讀、寫作訓練,以及一些枝節問題,可以通過網頁超級鏈接等技術將課堂延伸出去,也可以列出閱讀清單,介紹一些優秀的資源庫和信息網站,讓學生自由選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變教師課堂“獨奏曲”為師生“協奏樂”的教學法創新。
二、變教師單純傳授寫作知識為全面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法創新
當代國際教育有識者要求K(Knowledge,知識)與A(Ability,能力)的統一,反映了在培養目標上的時代特征。我們強調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相輔相成,也是應用寫作教學法創新的目標。
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的統一。在寫作能力培養的標準上,要立足高難度,培養學生獨立在網絡查閱文獻、獨立撰寫應用文的研究能力。應用寫作考試要求試題信息量大,答題活,既有利于鞏固、強化學生所學知識,又促進學生求新求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要改進應用寫作教學知識內容的呈現方式,隨著計算機和視頻音頻技術的不斷發展,編寫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為一體的配套電子教材及教學輔導材料以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和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應用寫作知識呈現給學生。在實現信息網絡互聯后,各院校的優秀教材、教學資料、圖書情報和示范教學的錄像,也將有效地開闊學生的寫作知識視野。
應用寫作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為中心主線,在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教師借助交互式的課程設計,運用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為學生創造特有的知識再發現的環境,推動學生主體參與知識建構活動,開發學生的采集信息能力、運思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評改能力,以達到文化素質的綜合提高目的。
三、變課內寫作單向訓練模式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多元實踐教學法創新
應用寫作教學法創新的關鍵,在于建設好課內課外、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教學實訓體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形成螺旋上升的多元的應用寫作能力訓練序列。
首先要構建快捷適用的網上“應用寫作教學”平臺,使之起點高,能夠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通過超鏈接的形式體現出上網內容,包括:應用寫作課程介紹、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大綱、電子版教材(全書)、各章復習與訓練、授課計劃、授課教案、主要寫作訓練項目的、訓練思路、訓練方法和參考答案、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和模擬試題、學習參考書及參考論文、教學示范錄像、教學課件等,突出寫作思路教學和公文正文基本內容模塊及結構模式化寫作教學訓練的特色。網上“應用寫作教學”平臺在總體上達到了實用美觀、好用便利的設計要求。
其次要恰當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法。可以抓住“四個環節”――精講、指導、自學、檢查。比如公文的教學,教師先在課堂講授其寫作的要求、分類、模式等要點,然后指導學生練習,課后布置自學,最后檢查。也可以采取“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自結。比如指定課題,讓學生自學公文理論,師生進行討論,參照例文,在計算機上模擬訓練,自我測試,最后自我小結。實踐證明,寫作中實用性較強的文體都可以采取這種方法教學。在指導畢業論文中,從命題、查新、寫作、修改等都可以放在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進行。
四、變傳統的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為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法創新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條件下的應用寫作教學活動,教師應樹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觀念,從以灌輸、講授為主的教學形式,轉變為以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傳統教育中的寫作教師通常靠一張嘴、一部教材、一本講義、一支粉筆打天下,形象是講壇的“圣人”。在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傳統角色將逐漸淡化。因為網絡四通八達,學生從中可以獲取廣泛的信息和知識。教師更要掌握網絡教學的各種技能,善于采集、編譯、存儲、表達應用寫作教學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發現、處理、創新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展示才能,為教學對象服務。
現代網絡多媒體教學需要寫作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當代大學語文教師良好的文化素質往往體現在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教學能力上,也體現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創新教學法的運用上。文理結合、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正如智者所比喻的: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教法、一顆事業心”,是對傳統大學語文教師教學功底的精辟概括;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者、知識能力素質開發者、寫作訓練方法的指導者,傳承優秀文化的研究者”,更是對現代網絡多媒體教學舞臺上大學語文教師的角色創新要求。教師置身于網絡多媒體教學的新潮流中,要知難而上,重塑形象,真正發揮“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作用。
如今大學生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社會中,面對的是大眾文化環境,愿意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任務選擇學習途徑。現代的大眾文化媒體,具有廣泛的受眾覆蓋率功能。因此,抵御網絡信息垃圾的負面效應,提高信息免疫能力,應引為關注。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不意味教師教學地位的下降,而更要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體現在應用寫作教學訓練過程中去,實現教學法的創新和教學效益的提升。教師要以研究者的目光審視應用寫作教學訓練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資料搜集、研究分析,為解決問題尋找理論依據,把研究成果在媒體發表見解,或課堂上引導學生去如何辨別優劣,吸取精華,排除糟粕,從而以先進的理論、精良的作品、優秀的文化去占領網絡教學陣地,占領寫作講壇。
一、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
職業核心能力,指的是具體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外的能力,也就是從事任何一種職業的勞動者都應具備的能力。它不針對某種具體的職業、崗位,但無論從事哪一種職業都離不開它,對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不斷變化的社會和崗位,要求勞動者既掌握技能和技術,還有獨立工作和團隊工作的能力;既有全面的綜合知識,又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既有溝通交流的能力,又有應用人文知識的能力。在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的課題中,把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專業特定技能、行業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同時規定核心技能培訓與測評項目為八項,即“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提高”、“革新創新”、“外語應用”能力。[1]二、職業核心能力與應用寫作能力的關系
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在生存和發展中的基礎,是保證人健康全面協調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面對競爭日益激烈、崗位變化日益加快、職業風險越來越大的現代職場,高職教育除了培養學生的從業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著重培養學生可遷移的、從事任何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職業核心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和職場可持續能力。[2]職業核心能力中“與人交流”、“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自我提高”等能力都可以在應用寫作教學中得到培養。因此,在高職應用寫作課程中突出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實際作用和現實意義。高職應用寫作應該真正承擔起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使命,完成培養學生交流表達能力、革新創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正確地實現職場定位與職業發展的目標論文格式,使學生能夠真正從中受益成為滿足市場需要的社會人。[3]
三、面向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應用寫作課程整體設計思路
應用寫作課程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重點,根據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進行課程開發和設計,在密切聯系學院各專業的基礎上,形成了能力本位、項目教學、工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理念。[4] (一)課程設計思路
根據職業崗位(群)要求,圍繞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來設計課程能力、知識、素質目標;根據崗位工作調查設計與工作內容相一致的課程項目,注重學習情境與職業情境、職業活動對接;以能力在實踐中培養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法與訓練方法,注重綜合職業能力的拓展;以完成項目任務為結果設計課程考核方案。課程設計思路體現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專業對接,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通過應用寫作教學的平臺,引導學生體認“社會人”和“職業人”的角色內涵,使學生掌握和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內容設計按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根據職業崗位所需基本而常用的文種選擇教學內容,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任務。在培養基本的應用寫作能力基礎上根據學院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設計了“參加就業招聘會”、“舉辦產品推介會”、“成立設計公司”三個項目任務,建立真實或仿真的工作情境,在分析各項目程序的基礎上,落實各項目所要求的文種寫作。 課程設計為基礎模塊、項目模塊、拓展模塊3個模塊。基礎模塊共安排了12個文種的寫作,每幾類文種寫作對應一頂項目任務。這些文種的寫作都是完成項目任務所要具備的基礎寫作能力。基礎模塊的重點是指導學生學會寫作與社會交際和職業實務相關的各類應用文,具備一定的寫作基礎。項目模塊設計了根據職業崗位所需基本而常用的文種來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三個項目。這三個項目是“參加就業招聘會”、“舉辦產品推介會”、“成立設計公司”文種寫作。通過完成項目內容,訓練學生將寫作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職業工作奠定基礎。拓展模塊設計了商務禮儀專題講座、職業規劃專題講座,以專題講座的形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論文格式,強調實踐教學環節,突出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高職應用寫作教學過程的突出特色。
(一)教學模式的創新 將寫作與工作崗位工作環境緊密結合,對接專業需求,創建了“工學結合”的教學環境。運用項目法,融教、學、做于一體,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堅持務實致用原則,以案例引導基礎應用寫作,以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開拓學生視野,進行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拓展。借助多媒體、情境模擬實訓室、社會生活現場,網絡資源等多種教學環境,構建一門多樣性、立體型課程。 (二)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案例教學法
根據職業崗位調查收集一些學生的案例、有典型性的案例或企業真實案例,貫穿于教學過程。如“合同”的寫作中就收集了一些企業或社會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去分析、討論,最后學生與教師一起對案例進行歸納修正。如“求職信、應聘書”就選用了本校畢業生的簡歷進行評析。由于所選擇的案例有鮮明的針對性,并且適應于職業崗位,因此對學生領會寫作要領,完成項目任務就有很強的指導性。 2.項目教學法
應用寫作課程設置了“參考文獻的任務。學生在這樣的現場教學中熱情很高,進步很快,能將基礎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職業能力。 3.情境教學法
創設職業情境,使學生置身于職業環境中進行寫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能夠充分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如“求職信和應聘信”的寫作,教師提供一個模擬的招聘會現場,選擇學生扮演企業人事經理和應聘人員,進行求職的問答并填寫應聘表格,最后學生與教師一起分析求職應答與應聘表格填寫應注意的事項,這樣通過設置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論文格式,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塑造職業意識的目的。 4.小組研討法
在基礎模塊的案例分析中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項目模塊中,將學生分成幾個項目小組并由組員選出小組長負責本組任務,小組成員通過共同研討,團結協作,最終完成每個項目的寫作任務,并制作PPT文稿,在課堂上每組派一位代表進行匯報。教師在過程中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共同商量,制定項目方案,完成文種寫作,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協商交流,這種形式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其協作交流能力與團隊精神,并在過程中使學生的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高寶立.高等職業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10 [2]樓淑君.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探析[J]. 理論界,2008,(12).
[3]高靜、鄭澤宏.高校學生職業能力與語文素質的關系[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8).
[作者簡介]王子海(1982- ),男,河北衡水人,唐山學院文法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寫作、基礎寫作、漢語寫作。(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3-0141-02
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社會有著明確的需求標準,簡言之,能“說”會“寫”。其中,“寫”又被重點凸顯出來。首先,就業單位需要學生能夠勝任文字撰擬工作,特別是一些專業文書的寫作,成為單位不可替代的“一支筆”;其次,單位在工作別注重思想與觀點的表達,書面表達能力也成為每個員工必備的能力;最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應聘文秘、辦公室工作人員、文字撰擬、助理等具體崗位時,把自身的寫作能力作為重要的條件推薦給招聘單位。所以,寫作能力成為漢語言學生專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成為衡量該專業畢業生水平的重要參考條件。
應用寫作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常用應用文書寫作的技能訓練為教學重點,在應用寫作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應用文寫作知識、寫作方法、寫作規律。因此,這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操作性的課程。很多學校十分重視該課程的設置,學生也想通過課程的學習真正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教學內容的應用性缺失、教學方式的落后、實踐環節的形式化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疲于應付,根本無法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方式的轉變、實踐環節的創新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力圖探尋一種規范、有新意、能夠形成教與學、學與用良性循環的途徑,真正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一、寫作基礎理論知識中的應用性體現
寫作,特別是應用寫作基礎理論知識中重點突出兩個要素:誰來寫(寫作主體),寫給誰(寫作受體),教師與學生往往忽視要素知識背后的應用性本質,重含義解析,輕內涵理解,所以,教學內容的調整需要從這兩個方面重點展開:
1.寫作主體的應用性體現。寫作主體,就是進入寫作思維和寫作行為中的人。教師應該把知識轉化為應用的藝術傳達給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講知識、講特點、講認識。所以,要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融合:首先,培養主體的角色意識。應用文體的寫作主體應充分考慮自身的角色,認定角色后才能開始進入寫作狀態,比如作者是秘書,承擔著秘書崗位職責、文書寫作職責雙重角色。其次,培養主體的服務意識。寫作的主體在很多寫作環境下并不是為了自身的情感表達而進行寫作的,一旦成為第二寫作主體,有了服務對象即第一寫作主體,那么第二主體必須具備服務意識,才能實現寫作目的。最后,培養主體的目的意識。主體的目的意識能夠時刻提醒、修正、預設寫作的過程,影響寫作的方向,必須加以重視,秉承寫作目的的寫作才能體現第一寫作主體的意圖,實現寫作的效果。
2.寫作受體的應用性體現。寫作受體是指寫作活動中接受信息的人。它的存在與否關系到寫作活動能否最終完成,因此寫作受體是寫作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寫作受體與傳統的讀者并不是一個概念,受體是針對于主體而言,讀者是針對文章而言。以公文寫作為例,公文的受體按照行文方向可分為:上級、下級、平級。根據不同的寫作受體,寫作主體在行文語氣、行文用詞、行文表達過程中就應采取不同的策略,實現寫作目的。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形式與內容的互補性
應用寫作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或者注重形式的介紹,或者強調內容的完整,學生則容易形成重形式、輕內容的習慣,導致課程結束后,學生很快將形式的部分忘掉,不會內容的書寫,最終課程沒有實現教學目的。所以,應用寫作教學必須將兩者合理地進行融合,形式即格式是面,內容即事項是點,本質是通過內容的鋪開,將面補充完整。
1.形式中的內容解讀。以公文為例,應該首先為學生提供一個公文總體形式與內容的撰寫策略模式,結合每個文種講解特殊情況的處理,才能讓學生在寫作共性中思考個性,在寫作個性中反省共性。如應用文體中的標題撰擬,根據自身的寫作教學經驗,給學生一個規范的標題模式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公文的標題由三部分組成:發文機關事由文種,那么這三個部分又通過什么來連接呢?“××市人民政府關于號召全體公務員向××同志學習的通知”,這個標題中由介詞“關于”、助詞“的”來連接。所以,進一步總結出由“關于”等介詞加上主謂結構組成事由連接文種,如“××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的通知”;“關于”等介詞加上動賓結構組成事由連接文種,如“××市人民政府關于國慶節放假的通知”。這樣,從連接詞、語法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和規范了公文標題的寫作。
關鍵是這三個部分形式中的內容解讀,標題主要為了實現什么寫作目的。第一,告訴讀者,是哪個機關單位發文,對方是否有權利發文,發文單位的級別高低。第二,告訴讀者,誰來為這篇公文負責。單純的上下行文很好理解,遇到多個單位聯合行文就要考慮誰是第一負責人或者單位了,所以,聯合行文中單位按照責任大小排列。第三,告訴讀者,為何發文,即發文的理由是什么,事項是什么,內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等。第四,告訴讀者,發文者與自身的關系,是源自上級、下級,還是平級。所以,發文單位要全稱出現。
2.內容中的形式策略。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是教師考慮的第一要素。那么,如何到達這一目標呢?途徑與方法又何在?
所有應用文體的各個文種,學生認為最難寫的是第一部分。而各個文種最初體現的絕不是立刻通知對方你要做什么,怎么做,而是通知內容的合理性、合法性、合情性的敘述。這也是后面主體的展開、主體的要求與期望相輔相成。以公文中的行文依據為例:(1)行文的背景:行文的大背景是前提、原因、條件,這是行政單位具體行政過程中管理視野的體現,從大局出發,關注全面工作,為自身在行政工作中規范行政行為提供標準與參考。(2)上級的相關活動或者具體要求:發文事由中對于上級相關活動或者要求的關注更是一種行政歸屬的體現。對于自身工作的安排也是上級單位工作計劃的一部分,在安排過程中,上級的相關活動及精神是公文寫作中行文的原則,也是行文權利的保障。(3)本單位前期工作:公文寫作中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具體而明確,這是行政事業單位行政行為的連續性決定的。所以,發文依據中重要的一環就是針對此次工作之前所召開的相關會議、作出的相關要求、舉辦的相關活動、確立的相關精神。(4)具體公文的回復:公文寫作中最為直接的行文依據就是對先期存在的公文的回復,比如批復往往對應著請示產生,通知可分為批轉類、轉發類等。所以,發文依據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把公文寫作先期存在的公文標題并發文字號作為依據來寫合情合理。
形式策略告訴學生,行文的依據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序來考慮安排寫作內容:國家宏觀層面―專業、行業背景;上級工作、活動―本級工作、活動;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群體―個體。而行文的背景、意義、目的,行文核心事項的組織安排、行文希望、要求都可細化為具體的行文方向,為應用文體的寫作內容實踐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徑。
三、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
1.課程設計的設置與實施。應用寫作課程可以根據課時設置與專業特點設置課程設計環節,采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如一個單位在年終總結活動中會依次產生四個文種:首先,×××關于年度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選拔的實施意見;其次,×××關于召開××年度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表彰大會的通知;再次,×××關于表彰××年度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的決定;最后,×××(領導)在××年度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稿。學生也可以根據課程設計的要求,獨立選擇一個虛擬工作環境,設置一次活動,以上級單位的名義行文,以下級單位的名義回文,如請示與批復。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其中必須注意行文的相關性及連續性。
這類課程設計最好選擇相關課程教師參與評判,如秘書實務、秘書學原理、現代漢語、領導學等課程教師。他們分別從各個專業角度進行考核,給學生提供專業角度的意見,最后,應用寫作教師參與文面形式、內容的評判與考核。
2.角色分配式的寫作實踐與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有一部分會進入行政事業單位,所以公文寫作內容必須進入其實踐環節重點訓練。熟悉掌握常用公文必須按照級別區分來進行訓練,如學生進行分組,第一組為上級,根據設置主題下文,注意行文的語氣、內容的組織安排、行文的要求與期望部分的重點訓練;第二組為下級,根據上級來文選擇文種進行回文,注意回文的語氣、內容的組織安排、行文目的的實現部分的重點訓練。兩組互換位置進行第二次寫作實踐訓練。
3.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寫作實踐與訓練。對于大一的學生而言,基礎寫作知識的理解掌握是重點。很多學生保留著高中寫作思維慣性,善于提論點,進行論證。實際工作需要的往往是敘述、說明為主的表達方式。所以,設置敘述性、說明性較強的工作總結、計劃、報告等文種的訓練效果較好。
對于大二、大三的學生采取各類專業文書的實踐訓練。因其具備了基礎知識,而各類專業文書的學習如理論文體中的學術論文則是專業性、學術性、理論性較強的文體,需要教師結合其他專業知識,比如文學史、語言學、文學理論來講,這樣,與其他課程的學習形成了知識的互補與應用,往往效果較好。
對于大四的畢業班級而言,就業單位急需的實操性文書是學習的重點。機關事業單位對應著公文、企業對應著日常事務文書、學生應聘對應著求職文書、考取公務員對應著申論寫作,所以,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能夠吸引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實踐訓練。當然,這個原則也可以貫穿整個大學學習過程。
4.突出日常實用性的寫作實踐與訓練。通過很多學生的信息反饋,在其家庭生活、學習、實習過程中,一些日常經常使用到的應用文體更能夠吸引其興趣。如有的學生家中舉辦重大的宴請活動,需要他擬定請柬的寫作內容,開幕詞、閉幕詞等具體的禮儀文書。及時了解這些學生的需要,突出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可以針對一部分同學設置寫作實踐,也可以推廣到整個班級,在滿足其需求的出發點上實現寫作實踐訓練的目的。
應用寫作課程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如何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信心成為課程改革的關鍵。從教學內容中的基礎知識的應用性體現開始,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教學實踐環節的設置與訓練能夠滿足其崗位工作需求、自身生活需求、社會角色需求,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才能得以確立,課程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實現,這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改革的初衷。
[參考文獻]
[1]奉海春.高校公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南方論刊,2012(10).
[2]駱鵬.基于Moodle的高校寫作課程教學重構[J].課程與教學研究,2009(3).
[3]劉文球.淺議“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0(3).